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水资源教学设计
新版人教地理八年级上册《水资源》教案

新版人教地理八年级上册《水资源》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水资源的概念、分布及我国水资源的状况。
2.培养学生分析水资源问题的能力,提高节约用水的意识。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护环境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水资源的特点、分布及我国水资源的状况。
2.难点:水资源问题的分析及解决方法。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水资源分布图、水资源利用案例等。
2.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彩色笔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水资源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
(2)提问:你们知道我国水资源的特点吗?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
2.学习水资源概念(1)讲解水资源的概念,让学生明确水资源的定义。
(2)举例说明水资源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水资源的价值。
3.学习水资源分布(1)展示水资源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
(2)讲解我国水资源分布规律,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
4.学习我国水资源状况(1)讲解我国水资源总量及人均占有量,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2)分析我国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如:水资源浪费、污染等。
5.分析水资源问题(1)分组讨论:针对我国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6.课堂小结(2)强调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7.课后作业(1)绘制我国水资源分布图,标注主要河流、湖泊及水资源丰富地区。
(2)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本地区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五、教学反思1.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合理安排课堂时间,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整性。
3.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水资源的特点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水资源有哪些特点呢?”2.水资源的分布展示水资源分布图,教师引导:“请大家观察,哪些地区水资源较为丰富?哪些地区较为缺乏?”学生观察并回答,教师指出:“我国水资源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水资源》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水资源》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水资源》教案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等资料说出黄河基本概况及各河段的水文特征;2.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黄河存在的问题及治理的措施。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黄河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理解黄河的综合利用和治理措施。
【教学难点】黄河各河段的环境问题及黄河的治理措施。
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导)视频导入,展示黄河的景观,通过动态景观能生动地、真实准确地感受到黄河那种磅礴的气势,陶冶情操,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教师寻找切入点,自然导入新课。
一、认识黄河(学)自主学习学的意图:众所周知知学而不思则罔。
学这个环节是一节课的基础环节,保证学生能够认真的看书、独立思考、深入思考,便于学生用脑思考、理解所学内容,为后面的论展做铺垫。
1:说出黄河的基本概况落实学习目标1【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是这节课的基础知识。
学生利用《黄河水系图》、《中国地形图》找出下列表格内容。
板画无注记的黄河干支流图让学生填图。
通过学生的读图、填图活动突出突出了地理学科的特点,即从地图中获取知识,在地图中消化理解知识。
2:说出黄河的各河段的水文特征落实学习目标2【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利用文字、景观图片提取信息的能力、形成语言文字的能力。
(论)(合作交流)合作要求:1.对议:自主学习1、22.组议:对议存在的疑惑3.时间:约3分钟(展)(展示汇报)1. 小组选代表展示。
2. 其余同学准备质疑、补充、完善。
3. 时间:约5分钟二、赞美黄河意图:本课的重点虽然不在这里,但可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念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步骤:1.要求学生读中国地形图,假如你是一个水电站建设专家,你应该把水电站建在黄河的哪些河段,才能充分发挥黄河的水能资源。
各小组讨论,派代表上台交流,得出问题的答案后,教师再出示黄河流域水系图,让学生从地图上找出黄河的主要水电站,印证学生的结论。
2.进行完这个活动,此时同学们对母亲河的奉献、伟大有了初步的感受,为进一步加深印象,此时,多媒体显示三组景观图片,自然而然印象深刻。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水资源》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水资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水资源》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介绍了水资源的分布、利用和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本章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既有现实意义,又具有挑战性,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水资源知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本章内容共分为三节,分别是水资源概述、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之前,已经掌握了地球上的水资源、气候、地貌等基本知识,对于水资源的概念、特点和分布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方面的知识较为欠缺,需要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来补充和拓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分布、利用和保护等方面的知识,掌握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水资源的分布、利用和保护方法,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2.教学难点:水资源的分布规律,水资源的保护措施。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知和理解水资源的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使学生了解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3.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案例、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等教学设备。
3.学习任务单:制定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图,引导学生思考水资源分布的特点和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呈现水资源的相关案例,让学生了解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同时,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水资源保护的措施。
人教版地理八上《水资源》教案

人教版地理八上《水资源》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有限的水资源,知道我国水资源的现状,了解我国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对策;继续培养学生使用地图和相关图表、材料及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通过本节课对地图和图表的综合分析,引导学生用过去所学和教师提供的资料,自主探究和分组讨论等方式学习新知识,并使学生认知知识的连续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珍惜水资源的重要性,初步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并从自己的实际生活出发,节约用水,有意识的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保护有限的水资源。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及解决措施;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教学难点:联系我国降水分布等自然环境方面的相关材料,分析我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造成影响及解决方法;帮助学生树立对淡水资源危机的意识,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做节水、护水的模范。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的内容和我们日常生活较为密切,许多内容是我们身边发生的事。
为了保证课堂教学效果,主要采用“角色扮演”和“讨论法”。
通过“角色扮演”和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并通过活动设计,有意识地让学生亲自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五、板书设计:第三节水资源六、教学反思:1、通过本次活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学生对于水资源的现状问题以及如何保护水资源有更深入的理解。
初步形成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世界观。
2、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发现并解决问题等能力,发展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的实践和我们的理想可能还有一段距离,但我们在不断的探索与思考。
这节课我和我的学生一起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相信我们会走得很远。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 水资源》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水资源的分布、利用和保护。
内容较为抽象,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储备和空间想象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地形、气候等地理知识,具备一定的地理素养。
但水资源的概念、分布和利用等知识对学生来说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水资源的概念、分布和利用,掌握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图表等地理工具,分析水资源分布和利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环境,节约用水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水资源的概念和分布。
2.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五.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问题驱动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地图、图表、案例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针对水资源相关问题的小组讨论题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展示水资源的相关资料,包括水资源的定义、特点、分布等,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水资源的基本知识。
3.操练(10分钟)根据呈现的水资源资料,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以检验学生对水资源知识的掌握情况。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让学生分析水资源在农业、工业、生活等方面的利用,进一步巩固水资源的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我国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措施,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关于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和践行。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水资源教案优秀7篇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水资源教案优秀7篇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水资源教案优秀7篇教师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教案包含很多,要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探究成果和方法、倾听他人的探究经验,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教案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水资源教案【篇1】一、指导思想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地理,能够对地理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
通过学习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会学地理"到“会用地理”。
二、学生基本情况通过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材的学习,学生对中国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
对中国的概况有了一定地了解。
大部分学生上进心强,能够遵守纪律,热爱学习,个个争上进。
但班级之间教学成绩差距较大,有不少学生好动、贪玩,精力不集中,学习方法欠恰当,因而学习成绩不够理想。
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要加强思想教育,做到因人因材施教。
另地理学科属于非中考科目,学生普遍不重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更应钻研教材,上好每一节课。
三、教材分析本册内容共分六章: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本章内容既是对总论部分的总结,又是对分区部分的引领,因其内容列接近区域地理,所以安排为分区部分的起始篇。
我们从宏观上把握区域地理的概况,认识各地区的地理差异,为学好分区地理打下基础。
第六章北方地区教材从本章开始逐章介绍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北方地区是四大地理区域中最先讲述的一个区域,教材比较全面地讲述和分析了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以及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东北三省在北方地区中是一个典型的综合区域,不仅自然地理条件独特,而且其农业和工业在全国都有重要地位。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水资源》教案

《水资源》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水资源是有限的,以及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2.了解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及解决措施。
3.知道在某种意义上节水比调水更重要。
过程与方法从生活、生产实际出发,了解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密切地理与生活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节约的资源观,培养资源保护意识。
【重点与难点】1.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特点。
2.我国解决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
3.培养节水意识。
【教学方法】讲述法、读图分析【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出示世界上海陆面积比图。
地球上水资源很丰富,不必在用水问题上斤斤计较,小题大做。
你赞成这种观点吗?这幅漫画讲得是什么?对你有什么启发?水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要珍惜水资源。
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水资源,并为身边的水资源问题出谋献策。
二、新课学习(一)时空分布不均读图分析地球水资源形势(地球上水是丰富的,淡水资源却是有限的)1.水资源通常把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称为水资源主要指河流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等一些淡水资源。
2.水资源的分布(1)空间分布特点读图分析,水资源哪里多?哪里少?(南丰北缺;西北和华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读图分析,我国水土资源配置合理吗?(不合理;进一步加剧了北方的缺水状况)思维拓展:为什么西北地区,缺水严重?(我国降水自东南向西北内陆递减)思维拓展:为什么华北地区,缺水严重?(自然原因: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春旱严重;河流少,且流量较小社会经济原因:多,生活用水量大;工农业用水量大;污染、浪费严重)(2)时间分布特点读图分析:四城市什么季节降水较多?(夏秋降水较多)归纳:①季节变化大读图分析:我国降水年际变化______,河流流量的年际变化_____。
(大;也大)归纳:②年际变化大小结: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空间分布不均:南丰北缺时间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3.时空分布不均的影响时间分布不均:易洪涝、易干旱;空间分布不均:南北方农业差异(南方水田,北方旱地)(二)合理利用水资源1.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问题的措施时间分布不均的解决措施:兴修水库,如三峡水利枢纽空间分布不均的解决措施:跨流域调水①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引长江水,主要利用京杭运河输送,北达山东与天津。
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教学设计(表格式)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知道淡水资源的概念,了解地球上不同水体的所占比例;
2.掌握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培养学生用已有知识迁移学习的能力及读图识图的能力;
3.了解水资源分布不均形成的影响;
过程和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结合地图进行分析、讨论,总结我国水资源的主要特点、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
2.从生活实际出发,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制定“节水计划”,让学生感受到“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滴水”的重要性、紧迫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以长春为代表的伊通河现状讲解,结合学生生活的实际,使学生能全面正确的认识水资源的价值,树立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的正确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认识到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难点:
我国西北、华北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
【教学方法、学法、手段】
在学习本节课内容时,采用读图比较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等教法;指导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采用合作学习法和总结归纳法。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过程】。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水资源》教学设计4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水资源》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水资源”主要介绍了水资源的分布、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等相关知识。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水资源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水资源保护意识,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对地理环境、地理现象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水资源的概念、水资源的分布、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等知识对学生来说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实际操作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水资源的概念、水资源的分布、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等知识。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水资源保护意识,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水资源的概念、水资源的分布、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2.教学难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地理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好相关的教学案例、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提前阅读教材,对水资源相关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引出本节内容。
2.呈现(10分钟)呈现水资源的概念,让学生明确水资源的基本特征。
然后,通过展示我国水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国情。
3.操练(10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案例,分析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措施。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几个典型的案例,让学生上台展示他们的分析成果,大家共同讨论,加深对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知识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节约用水,如何为保护水资源做出贡献。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第2课时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第2课时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第2课时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主要讲述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了解到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利用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同时学会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表,引导学生思考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水资源的分布、总量和利用状况等方面的知识。
但部分学生对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实际操作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利用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学会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认识到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利用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并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问题。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实例,使学生了解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实际情况。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参与节水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教学活动。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水资源的相关知识。
3.教学资源:准备相关案例、图表、视频等教学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图,引导学生回顾水资源的总量和分布情况。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水资源》教学设计3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水资源》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水资源》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的一节重要内容,主要介绍了水资源的分布、利用和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本节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认识到水资源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知识,对于水资源的影响因素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措施,以及水资源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等方面的认识较为有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深入探讨水资源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时间空间变化规律,掌握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措施。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提高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时间空间变化规律,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措施。
2.突破策略:通过多媒体展示、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直观感受水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启发学生思考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措施。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水资源问题。
2.案例分析法:以实际案例为依据,分析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成功经验。
3.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情况,设计教学活动。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水资源的基本概念。
3.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案例资料、讨论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衡性。
提问:“为什么我国南方水资源丰富,而北方却缺水?”引发学生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水资源的时间分布特点,如夏秋多、冬春少等。
提问:“水资源的时间分布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引导学生思考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重要性。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主要介绍水资源的分布、利用和保护。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实例,使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状况,掌握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方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对我国的地形、气候有一定了解。
但水资源作为一个抽象的自然现象,学生对其认识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生互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水资源的相关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时间空间变化规律,掌握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水资源分布的特点及时间空间变化规律。
2.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案例教学法:选取典型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水资源的相关概念。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图片、地图、实例等教学资源。
2.教学道具:准备与水资源相关的道具,如水杯、水壶等。
3.教学设备:确保投影仪、音响等设备正常运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的空间变化。
同时,提问学生:“你们知道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展示我国水资源的时间空间变化规律,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
同时,提问学生:“你们能解释一下为什么水资源会有这种变化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3.操练(10分钟)分发道具,让学生实际操作,了解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方法。
如:用杯子倒水,让学生体验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同时,提问学生:“你们还能想到哪些节约用水的方法?”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3.3 水资源 教学设计(表格式)

【情境导入】
水可以滋润万物大地、美化人类家园;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水,水也是生命的源泉。水让世界充满了生机,让我们看到了美丽的花草和茂密的森林。人类的农业活动和工业生产都离不开水,水资源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一种自然资源。
时空分布不均
1.自主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2.随机点名,让学生回答问题。
(1)师设疑:考考你,水对人类有多重要?
学生讨论,回答:水不等于水资源,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包括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冰川水及生物水等。
(4)以上的淡水资源我们都能利用吗?我们目前大量利用的水体主要是哪些水体?
师生互动,共同归纳总结: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可见地球上可以供人类利用的水资源是有限的,水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的宝贵资源。
(转承)我国的水资源紧缺吗?现状如何?
(5)教师利用投影展示一组数据资料,要求学生读数据,说说我国水资源的数量有什么特点?
学生读表后讨论回答:(略)
教师总结:我国人均水资源占世界人均的1/4,全国660多个城市中有400个供水不足,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m3 ,全国还有7000万人饮水困难。
所以我国是一个贫水的国家。
师(过渡):
我国真的是一个贫水的国家吗?为什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贫水的感觉呢?
1.小组合作探究,完成以下两个任务:
①分析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点?
②分析我国时空分布不均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
任务1 运用资料分析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和时间分布特点。
师:一个国家河流径流量的大小,大体可以表明这个国家水资源的多少。河流的径流量的大小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呢?(降水)
结束语
同学们,珍惜水就是珍爱生命。有了每个人对水的珍惜,才可能有人类社会的生生不息;有了每个人对生命的珍爱,人类才可能有幸福美好的家园。
3.3水资源(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材分析
“3.3水资源”是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的一章内容。本节教材从水资源的定义、分布、利用和保护等方面,向学生介绍了水资源的概况。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水资源的稀缺性和重要性,培养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水资源的含义、水资源的分布、水资源的利用、水资源的保护等。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便在课堂上进行直观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3.实验器材:如果本节课涉及实验环节,需要提前准备实验所需的器材,并确保其完整性和安全性,以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安全、顺利地进行操作。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对教室环境进行布置,如设置分组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以便于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实验操作。
1.地理实践力:通过观察和分析身边的水资源利用和保护实例,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和实践能力。
2.区域认知:使学生了解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3.人地协调观:通过学习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知识,培养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4.综合思维: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多维度分析水资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6.水资源的开采与保护:水资源的开采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雨水收集等。保护水资源主要措施有: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水土保持、水资源合理配置等。
7.节约用水:节约用水是从源头减少水资源消耗的重要措施。每个人都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如修复漏水、使用节水设备、改变生活习惯等。
8.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根据各地水资源状况和需求,合理配置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3.3 水资源 教案

教师: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个活动来了解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学生合作探究:分成三个小组,阅读教材第76页活动题中的三则材料,完成相应的问题。
教师(承转):我们了解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我们应该怎样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呢,下面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小组二:探究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7、78页图文资料分组进行探究。
教师(精讲点拨):水库能够在河流的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可以有效地调节河流径流量的时间变化,是解决我国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主要措施之一,如我国最大的三峡水利枢纽,其中的三峡水库主要作用就是调节长江的径流量,防止中下游地区发生洪涝灾害(展示三峡图片)。
教师: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和降水密切相关,夏秋季节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多,使大量水资源白白流入海洋,还会引发洪涝灾害;冬春季节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少,造成水资源短缺;由于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使一些地区出现多年的水资源短缺现象。如我国西南部的云南、贵州等地,就出现了4年的持续干旱。我们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对我们的生活生产有影响吗?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2013年贵州大旱的图片):同学们观看图片,讨论图片反映的是什么自然资源缺乏,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
学生:图片反映的是水资源短缺,导致农作物不能耕种,人畜饮水困难。
教师:因此水资源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我国水资源利用方面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探究有关我国水资源的问题。
教师(展示南水北调线路示意图):我们尝试把水资源从丰富地区引到缺乏的地区,这就是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措施之一。图中展示的南水北调就是我国主要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同学们分组探究三条线路经过地区的自然环境。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第2课时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第2课时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水资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对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状况,掌握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措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对水资源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措施的认知程度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状况,掌握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措施。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树立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水资源的状况,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措施。
2.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措施。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实例,使学生掌握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措施。
3.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状况,收集相关案例,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搜集有关水资源的相关信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与水资源相关的图片,如干旱、洪水等,引起学生的关注,然后提问:“你们对我国的水资源有什么了解?”引导学生思考水资源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如总量、分布、利用状况等,同时讲解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让学生结合教材和所搜集的信息,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几个小组的讨论成果,进行讲解和分析,让学生掌握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措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水资源》教案

第三节水资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水资源是宝贵的资源,知道我国所面临的水资源危机,并分析原因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增强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影响及对策教学难点: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学法指导:讲述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讲述导入水,孕育和维持着地球上的全部生命。
正因为有了水,地球才成为茫茫宇宙中唯一的生命绿洲。
同时,水对工农业的发展也至关重要,被喻为农业的命脉、工业的血液。
如果没有水,就不会有生命,也不会有人类社会的一切。
因此,在一些地区,尤其是干旱地区,大有"黄金诚可贵,珠宝价更高,若为淡水故,两者皆可抛"的味道。
二、导学精讲(一)学生自学课本61—63页“水资源与生产生活”部分,思考:1.水资源的概念是什么?它在地球上的存在形式主要是哪几种?我们生活中直接利用的是哪些水?2.联系实际,说说水资源危机产生的原因。
3.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是什么?(二)知识精讲1.呈现课本图3.6“地球上的水”,讲述水资源的存在形式以直接利用的水资源形式。
2.呈现资料:2002年12月12日,联合国郑重宣布:2003年为"国际淡水年"在我们刚刚进入的这个新世纪,水资源的短缺问题将越来越严重。
有专家预言,水资源短缺将成为人类21世纪面临的最严重的资源问题。
水资源危机产生的原因:自然因素:世界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人为因素:人口的迅速增长;生态遭到破坏,导致陆地淡水的减少;水资源被污染,造成水质量下降;管理不当,导致水资源浪费严重。
(图片展示,补充说明水资源危机问题)3.我国的水资源现状(过渡问题)(一)阅读课本64—66页“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思考:1.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是什么?2.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分布不均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其形成原因是什么?3. 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有什么影响?4.说说解决我国水资源现状的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资源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水资源的比例图,学生知道水资源是有限的,通过资料知道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2、学生读图分析我国水资源的特点以及原因,学会联系我国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征,分析我国水资源分布特征、原因及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地图和图表的综合分析初步了解我国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对策,用实例说说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水利工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认识珍惜水资源的重要性,初步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并在生活中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水资源的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联系我国降水分布等自然环境方面的相关教材,分析我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造成影响及解决方法。
三、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同学们,很高兴与大家一起学习水资源这一节。
先请大家看一段视频。
(点击播放视频)
(讲述)刚才这段视频,主要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呢?哪位同学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
(学生回答)
(讲述)是的。
水是生命的源泉,她孕育和维持着地球上的生命。
然而,地球上可以供人类利用的水资源却是极其有限的。
(显示:水是宝贵的资源)
(学生活动一)同学们上黑板,用数据说明水球的淡水资源是短缺的
人类所需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水量的2.5%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又只占其中的0.3%由此可见,水资源是极其有限的。
(转接)这是世界水资源概况,那么我国水资源情况又是怎样的呢?(显示对比图片)(学生活动二)朗读讨论
(小结)我国水资源总量大,人均不足,是个贫水的国家。
()
(讲述)我国可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最主要的补给来源是降水。
请大家根据降水时间柱状图,分析探讨我国水资源的分配规律。
(学生活动三)①看降水柱状图,分析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规律。
②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规律,对生活生产有什么影响?
(讲述)从时间分配上来看,夏季我国降水集中,汛期河水暴涨,大量宝贵的淡水资源会白白地流入大海,并且还会造成洪涝灾害;冬春季节则因降水少,河流进入枯水期,北方一些和偶甚至干涸见底,造成严重的干旱缺水,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
(转折)水资源在时间分布上不均匀,在空间分布上有何特点呢?
(讲述)一个地区水资源的多少用年径流量来衡量,一般而言,降水越多,径流量越大,水资源越丰富。
(学生活动四)1.请同学们结合地图分析水资源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
2.阅读P78图
3.19及文字,说说我国缺水最为严重的两个地区。
3.从气候,人口。
工农业等方面,分析这两个地区缺水最为严重的原因。
(讲述)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对工业,农业和人们生活有什么影响吗?(视频)
(学生回答)
(讲述)水资源对我们的生产生活都有很重要的影响。
但是,我国水资源分布是不均的,应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回答)水利工程建设。
(递进)你知道有哪些水利工程措施呢?
(展示)“长江三峡工程”“小浪底工程”图,
(讲述)你能解释兴修水库是怎样缓解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压力的吗?
(学生活动五)学生讨论
(回答)水库可在洪水期蓄水,减缓下游洪水;在枯水期放水,增加下游水量。
兴建水库,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是解决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的有效措施。
此外,水库还具有防洪、发电、灌溉及城市用水等综合效益。
(转承)缓解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方法有哪些呢?
(学生)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方法之一。
(显示)调水路线图
(活动六)1.根据地图,说一说有哪些调水线路
2.这些调水线路分别缓解了哪些地方的用水?
3.南水北调工程中有哪几条线路?南指那条河的流域?北是指哪些地区?
(小结)大家想一想,跨流域调水、兴修水库有没有增加我国水资源总量?能不能提高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如果一边兴修水利一边污染浪费,工程措施还有意义吗?在实施工程措施的过程中,也应该注意什么?
(生答)所以从某中意义上说,节水、保水比调水、找水、蓄水更重要。
(活动)就节约和保护水资源而言,我们能做到的是什么?
(小结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