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重积分学习总结

二重积分学习总结
二重积分学习总结

高等数学论文

《二重积分学习总结》

姓名:徐琛豪

班级:安全工程02班

学号:1201050221

完成时间:2013年6月2日

二重积分 【本章学习目标】

⒈理解二重积分的概念与性质,了解二重积分的几何意义以及二重积分与定积分之间的联系,会用性质比较二重积分的大小,估计二重积分的取值范围。

⒉领会将二重积分化为二次积分时如何确定积分次序和积分限,如何改换二次积分的积分次序,并且如何根据被积函数和积分区域的特征选择坐标系。熟练掌握直角坐标系和极坐标系下重积分的计算方法。

⒊掌握曲顶柱体体积的求法,会求由曲面围成的空间区域的体积。

1 二重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1.二重积分定义

为了更好地理解二重积分的定义,必须首先引入二重积分的两个“原型”,一个是几何的“原型”-曲顶柱体的体积如何计算,另一个是物理的“原型”—平面薄片的质量如何求。从这两个“原型”出发,对所抽象出来的二重积分的定义就易于理解了。

在二重积分的定义中,必须要特别注意其中的两个“任意”,一是将区域D 成n 个小区域12,,,n σσσ???L 的分法要任意,二是在每个小区域i σ?上的点(,)i i i ξησ∈?的取法也要任意。有了这两个“任意”,如果所对应的积分和当各小区域的直径中的最大值0λ→时总有同一个极限,才能称二元函数(,)f x y 在区域D 上的二重积分存在。

2.明确二重积分的几何意义。

(1) 若在D 上(,)f x y ≥0,则(,)d D

f x y σ??表示以区域D 为底,以

(,)f x y 为曲顶的曲顶柱体的体积。特别地,当(,)f x y =1时,(,)d D

f x y σ

??表示平面区域D 的面积。

(2) 若在D 上(,)f x y ≤0,则上述曲顶柱体在Oxy 面的下方,二重积分(,)d D

f x y σ??的值是负的,其绝对值为该曲顶柱体的体积

(3)若(,)f x y 在D 的某些子区域上为正的,在D 的另一些子区域上为负的,则(,)d D

f x y σ??表示在这些子区域上曲顶柱体体积的代数和(即

在Oxy 平面之上的曲顶柱体体积减去Oxy 平面之下的曲顶柱体的体积).

3.二重积分的性质,即线性、区域可加性、有序性、估值不等式、二重积分中值定理都与一元定积分类似。有序性常用于比较两个二重积分的大小,估值不等式常用于估计一个二重积分的取值范围,在用估值不等式对一个二重积分估值的时候,一般情形须按求函数(,)f x y 在闭区域D 上的最大值、最小值的方法求出其最大值与最小值,再应用估值不等式得到取值范围。

【主要概念梳理】

1.二重积分的定义 设二元函数f(x,y)在闭区域D 上有定义且有界.

分割 用任意两组曲线分割D 成n 个小区域12,,,n σσσ???L ,同时用i σ?表示它们的面积,1,2,,.i n =L 其中任意两小块i σ?和()j i j σ?≠除边界外无公共点。i σ?既表示第i 小块,又表示第i 小块的面积.

近似、求和 对任意点(,)i i i ξησ∈? ,作和式1(,).n

i i i i f ξησ=?∑

取极限 若i λ为i σ?的直径,记12max{,,,}n λλλλ=L ,若极限

1

lim (,)n

i i i i f λξησ→=?∑

存在,且它不依赖于区域D 的分法,也不依赖于点(,)i i ξη的取法,称此极限为f (x,y )在D 上的二重积分. 记为

1

(,)d lim (,).n

i

i

i D

f x y f λ

σξη→==∑?? 称f (x,y )为被积函数,D 为积分区域,x 、y 为积分变元,d σ为面积微元(或面积元素).

2.二重积分

(,)d D

f x y σ??的几何意义

(1) 若在D 上f (x,y )≥0,则(,)d D

f x y σ??表示以区域D 为底,以f (x,y )为曲顶的曲顶柱体的体积.

(2) 若在D 上f (x,y )≤0,则上述曲顶柱体在Oxy 面的下方,二重积分(,)d D

f x y σ?? 的值是负的,其绝对值为该曲顶柱体的体积

(3)若f (x,y )在D 的某些子区域上为正的,在D 的另一些子区域上为负的,则(,)d D

f x y σ??表示在这些子区域上曲顶柱体体积的代数和(即

在Oxy 平面之上的曲顶柱体体积减去Oxy 平面之下的曲顶柱体的体积).

3.二重积分的存在定理

3.1若f (x,y )在有界闭区域D 上连续,则f (x,y)在D 上的二重积分必存在(即f (x,y )在D 上必可积).

3.2若有界函数f (x,y )在有界闭区域D 上除去有限个点或有限个光滑曲线外都连续,则f (x,y )在D 可积.

4.二重积分的性质

二重积分有与定积分类似的性质.假设下面各性质中所涉及的函数f (x ,y ),g(x,y)在区域 D 上都是可积的.

性质1 有限个可积函数的代数和必定可积,且函数代数和的积分等于各函数积分的代数和,即

[(,)(,)]d (,)d (,)d .D

D

D

f x y

g x y f x y g x y σσσ±=±??????

性质2 被积函数中的常数因子可以提到积分号前面,即

(,)d (,)d ().D

D

kf x y k f x y k σσ=????为常数

性质3 若D 可以分为两个区域D 1,D 2,它们除边界外无公共点,则

1

2

(,)d (,)d (,)d .D

D D f x y f x y f x y σσσ=+??????

性质4 若在积分区域D 上有f (x ,y )=1,且用S (D )表示区域D 的面积,则

d ().D

S D σ=??

性质5 若在D 上处处有f (x ,y )≤g (x ,y ),则有

(,)d (,)d .D

D

f x y

g x y σσ≤????

推论

(,)d (,)d .D

D

f x y f x y σσ≤????

性质6(估值定理) 若在D 上处处有m ≤f (x ,y )≤M ,且S (D )为区域D 的面积,则

()(,)d ().D

mS D f x y MS D σ≤≤??

性质7(二重积分中值定理) 设f (x ,y )在有界闭区域D 上连续,则在D 上存在一点(,)ξη,使

(,)d (,)().D

f x y f S D σξη=??

【数学思想方法】

二重积分是一元函数定积分的推广与发展,它们都是某种形式的和的极限,即分割求和、取极限,故可用微元法的思想来理解二重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2 在直角坐标系中二重积分的计算

本章的重点是二重积分的计算问题,而直角坐标系中二重积分的 计算问题关键是如何确定积分区域及确定X 型区域还是Y 型区域,这也是本章的难点。

直角坐标系中二重积分计算的基本技巧:

(1)在定积分计算中,如果D 的形状不能简单地用类似

12()()x y x a x b ??≤≤??

≤≤?或12()()

y x y c y d

φφ≤≤??≤≤?的形式来表示,则我们可以将D 分成若干块,并由积分性质

1

2

(,)d (,)d (,)d .

D

D D f x y f x y f x y σσσ=+??????

对右端各式进行计算。

(2)交换积分次序不仅要考虑到区域D 的形状,还要考虑被积函数 的特点。如果按照某一积分次序的积分比较困难,若交换积分次序后,由于累次积分的积分函数(一元积分)形式发生变化,可能会使新的积分次序下的积分容易计算,从而完成积分的求解。但是无论是先对x 积分,再对y 积分,还是先对y 积分,再对x 积分最终计算的结果应该是相同的。一般的处理方法是由积分限确定积分区域D ,并按照新

的积分次序将二重积分化成二次积分。具体步骤如下:①确定D 的边界曲线,画出D 的草图;

②求出D 边界曲线的交点坐标;

③将D 的边界曲线表示为x 或y 的单值函数; ④考虑是否要将D 分成几块; ⑤用x ,y 的不等式表示D .

注:在积分次序选择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ⅰ)保证各层积分的原函数能够求出;(ⅱ)若D 为X 型(Y 型),先对x (y )积分;(ⅲ)若D 既为X 型又为Y 型,且满足(ⅰ)时,要使对D 的分块最少。

(3) 利用对称性等公式简化计算 设f (x ,y )在区域D 上连续,则 ①当区域D 关于x 轴对称

若(,)(,)f x y f x y -=-,则(,)d D

f x y σ??=0;

若(,)(,)f x y f x y -=,则(,)d D

f x y σ??=21

(,)d D f x y σ??,其中D 1为D 在

x 轴上方部分。

②当区域D 关于y 轴对称

若(,)(,)f x y f x y -=-,则(,)d D

f x y σ??=0;

若(,)(,)f x y f x y -=,则(,)d D

f x y σ??=22

(,)d D f x y σ??,其中D 2为D 在

y 轴右侧部分。

③当区域D 关于x 轴和y 轴都对称

若(,)(,)f x y f x y -=-或(,)(,)f x y f x y -=-,则(,)d D

f x y σ??=0;

若(,)(,)(,)f x y f x y f x y -=-=,则(,)d D

f x y σ??=41

(,)d D f x y σ??,其中D 1为

D 在第一象限部分。

④轮换对称式

设D 关于直线y x =对称,则(,)d D

f x y σ??=(,)d D

f y x σ??.

【主要概念梳理】

直角坐标系中二重积分计算

当被积函数f (x ,y )≥0且在D 上连续时, 若D 为 X - 型区域 12()()

:x y x D a x b ??≤≤??≤≤?

21()()

(,)d d d (,)d b

x D

a

x f x y x y x f x y y ??=??

??

若D 为Y –型区域12()()

:y x y D c y d ψψ≤≤??

≤≤?

,

则21()

()

(,)d d d (,)d d

y D c y f x y x y y f x y x ψψ

=????

说明:若积分区域既是X –型区域又是Y –型区域 , 则有

2211()

()

()

()

(,)d d d (,)d d (,)d b

x d

y D

a

x c

y f x y x y x f x y y y f x y x

?ψ?ψ==??

??

??

3 在极坐标系中二重积分的计算

极坐标系中二重积分计算的基本技巧:

(1)一般地,如果积分区域是圆域、扇形域或圆环形域,且被积函

数为22(),f x y +

(),y

f x

()x f y 等形式时,计算二重积分时,往往采用极坐标系来计算。

【主要概念梳理】

利用极坐标系计算二重积分

在极坐标系下, 用同心圆r =常数及射线? =常数, 分划区域D 为

(1,2,,)k k n σ?=L 。则(,)d (cos ,sin )d d D

D

f x y f r r r r σθθθ=????

特别地 若12()()

:,r D ?θ?θαθβ

≤≤??

≤≤?

则有21

()

()(cos ,sin )d d d (cos ,sin )d D f r r r r f r r r r β

?θα?θθθθθθθ=????

若0()

:r D ?θαθβ

≤≤??

≤≤?

则有()

(cos ,sin )d d d (cos ,sin )

D f r r r r f r r β

?θαθθθθθθ=????若0():02r D ?θθπ≤≤??≤≤?

则有2()

00

(cos ,sin )d d d (cos ,sin )D f r r r r f r r π?θθθθθθθ=????9.4 二重积分的应用

二重积分的应用主要在几何方面和物理方面。几何应用之一是求曲线所围成的面积,应用之二是求曲面所围成的立体的体积;物理应用主要是平面薄片的质量。

【主要概念梳理】

(1) 空间立体的体积V

设空间立体Ω由曲面1:(,)z f x y ∑=与2:(,)z g x y ∑=所围成, Ω在

xoy 面投影为平面区域D ,并且(,)(,)f x y g x y ≥.则

[(,)(,)]d D

V f x y g x y σ=-??或V dv Ω

=???.

(2)曲面面积S

设光滑曲面∑为:(,)z z x y ∑=,则xy

D S =??,其中xy D 为∑

在xoy 面上的投影区域。

同理可得:设光滑曲面∑为:(,)x x y z ∑=,则yz

D S =??,

其中yz D 为∑在yoz 面上的投影区域。

设光滑曲面∑为:(,)y y x z ∑=,则xz

D S =??,其中xz D 为∑

在xoz 面上的投影区域。 (3) 平面薄片的质量

设平面薄片的面密度为(,)x y ρ,物体所占区域为D ,则它的质量为

(,)D

m x y d ρσ=??,其中(,),dm x y d ρσ=称为质量元素。

高等数学知识点总结 (1)

高等数学(下)知识点 主要公式总结 第八章 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 1、 二次曲面 1) 椭圆锥面:2 2 222z b y a x =+ 2) 椭球面:122 222 2=++c z b y a x 旋转椭球面:1222222=++c z a y a x 3) 单叶双曲面:122 222 2=-+c z b y a x 双叶双曲面:1222222=--c z b y a x 4) 椭圆抛物面:z b y a x =+2222 双曲抛物面(马鞍面):z b y a x =-22 22 5) 椭圆柱面:1222 2=+b y a x 双曲柱面:122 22=-b y a x 6) 抛物柱面: ay x =2 (二) 平面及其方程 1、 点法式方程: 0)()()(000=-+-+-z z C y y B x x A 法向量:),,(C B A n =ρ ,过点),,(000z y x 2、 一般式方程: 0=+++D Cz By Ax 截距式方程: 1=++c z b y a x 3、 两平面的夹角:),,(1111C B A n =ρ,),,(2222C B A n =ρ, ?∏⊥∏21 0212121=++C C B B A A ;?∏∏21// 2 1 2121C C B B A A == 4、 点 ),,(0000z y x P 到平面0=+++D Cz By Ax 的距离: (三) 空间直线及其方程 1、 一般式方程:?????=+++=+++0 022221111D z C y B x A D z C y B x A 2、 对称式(点向式)方程: p z z n y y m x x 0 00-=-=-

用MATLAB算多元函数积分

用MATLAB 计算多元函数的积分 三重积分的计算最终是化成累次积分来完成的,因此只要能正确的得出各累次积分的积分限,便可在MA TLAB 中通过多次使用int 命令来求得计算结果。但三重积分的积分域Ω是一个三维空间区域,当其形状较复杂时,要确定各累次积分的积分限会遇到一定困难,此时,可以借助MATLAB 的三维绘图命令,先在屏幕上绘出Ω的三维立体图,然后执行命令 rotate3d on ↙ 便可拖动鼠标使Ω的图形在屏幕上作任意的三维旋转,并且可用下述命令将Ω的图形向三个坐标平面进行投影: view(0,0),向XOZ 平面投影; view(90,0),向YOZ 平面投影; view(0,90),向XOY 平面投影. 综合运用上述方法,一般应能正确得出各累次积分的积分限。 例11.6.1计算zdv Ω ???,其中Ω是由圆锥曲面222z x y =+与平面z=1围成的闭区域 解 首先用MA TLAB 来绘制Ω的三维图形,画圆锥曲面的命令可以是: syms x y z ↙ z=sqrt(x^2+y^2); ↙ ezsurf(z,[-1.5,1.5]) ↙ 画第二个曲面之前,为保持先画的图形不会被清除,需要执行命令 hold on ↙ 然后用下述命令就可以将平面z=1与圆锥面的图形画在一个图形窗口内: [x1,y1]=meshgrid(-1.5:1/4:1.5); ↙ z1=ones(size(x1)); ↙ surf(x1,y1,z1) ↙ 于是得到Ω的三维图形如图:

由该图很容易将原三重积分化成累次积分: 111zdv dy -Ω=???? 于是可用下述命令求解此三重积分: clear all ↙ syms x y z ↙ f=z; ↙ f1=int(f,z.,sqrt(x^2+ y^2),1); ↙ f2=int(f1,x,-sqrt(1- y^2), sqrt(1- y^2)); ↙ int(f2,y,-1,1) ↙ ans= 1/4*pi 计算结果为4 π 对于第一类曲线积分和第一类曲面积分,其计算都归结为求解特定形式的定积分和二重积分,因此可完全类似的使用int 命令进行计算,并可用diff 命令求解中间所需的各偏导数。 例11.6.2用MATLAB 求解教材例11.3.1 解 求解过程如下 syms a b t ↙ x=a*cos(t); ↙ y=a*sin(t); ↙ z=b*t; ↙ f=x^2 +y^2+z^2; ↙ xt=diff(x,t); ↙ yt=diff(y,t); ↙ zt=diff(z,t); ↙ int(f*sqrt(xt^2 +yt^2+zt^2),t,0,2*pi) ↙ ans= 2/3*( a^2 +b^2)^1/2*a^2*pi+8/3*( a^2 +b^2)^1/2*b^2*pi^3 对此结果可用factor 命令进行合并化简: factor (ans ) ans= 2/3*( a^2 +b^2)^1/2*pi*(3* a^2 +4*b^2*pi^2) 例11.6.3用MATLAB 求解教材例11.4.1 解 求解过程如下 syms x y z1 z2↙ f= x^2 +y^2; ↙ z1=sqrt(x^2 +y^2); ↙ z2=1; ↙ z1x=diff(z1,x); ↙ z1y=diff(z1,y); ↙ z2x=diff(z2,x); ↙ z2y=diff(z2,y); ↙

高等数学微积分总结

积 分 整个高数课本,我们一共学习了不定积分,定积分,重积分(二重,三重),曲线积分(两类),曲面积分(两类).在此,我们对 积分总结,比较,以期同学们对积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一、不定积分 不定积分是微分的逆运算,其计算方法、各种技巧是我们后面各种积分计算的基础,希望同学们熟记积分公式,及各种 方法(两类换元,分部积分,有理函数积分等) 二、定积分 1.定义式: ()b a f x dx ? 2.定义域:一维区间,例如[,]a b 3.性质:见课本P 229-P 232 特殊:若 1f =,则()b a f x dx b a =-?,即区间长度. 4.积分技巧:奇偶对称性. 注意:定积分中积分变量可以任意替换即()()b b a a f x dx f y dy =? ?,而不定积分不具有这种性质. 5.积分方法:与不定积分的方法相同. 6.几何应用: 定积分的几何意义: ()b a f x dx ? 表示以()f x 为顶与x 轴所夹区域面积的代数和(注意如()0f x <,则面积为负); 其他应用:如 ()f x 表示截面积,则积分为体积;平面弧长 (b a f x ? 等. 三、二重积分 1.定义式: (,)xy D f x y d σ ?? 2.定义域:二维平面区域 3.性质:见下册课本P 77 特殊: 若 1f =,则(,)xy D f x y dxdy S =?? ,即S 为xy D 的面积. 4.坐标系: ①直角坐标系: X 型区域,Y 型区域 ②极坐标系:适用范围为圆域或扇形区域,注意坐标转换后不要漏掉r ,积分时一般先确定θ的范围,再确定r 的范围. 5.积分技巧:奇偶对称性(见后),质心; 6.几何应用: 二重积分的几何意义:若(,)0f x y ≥,则(,)xy D f x y dxdy ?? 表示以(,)f x y 为顶以xy D 为底的曲顶柱体体积; 其他应用:求曲面(,)z z x y =的面积xy D ?? 四、三重积分 1.定义式 (,,)f x y z dv Ω??? 2.定义域:三维空间区域; 3.性质:与二重积分类似; 特殊: 若 1f =,则(,,)f x y z dv V Ω =???,其中V 表示Ω的体积. 4.坐标系: ①直角坐标系:投影法,截面法(一般被积函数有一个自变量,而当该变量固定时所得截面 积易求时采用) ②柱坐标系:积分区域为柱形区域,锥形区域,抛物面所围区域时可采用; ③球坐标系:积分区域为球域或与球面相关的区域时,确定自变量范围时,先θ,后?,最后 r . 5.积分技巧:奇偶对称性,变量对称性(见后),质心等. 6.应用: (,,)f x y z 表示密度,则(,,)f x y z dv Ω ???为物体质量.(不考虑几何意义) 五、第一类曲线积分

二重积分的计算小结

二重积分的计算小结 一、知识要点回顾 1.二重积分的定义; 2.二重积分的几何意义及其物理模型。 二重积分 ??) (σσd y x f ),(的几何意义就是以)(σ为底,以)(s 为顶的曲顶柱体的 体积,其物理模型就是一个曲顶柱体。 3.二重积分在直角坐标系下的计算 (1)若积分区域D 是由两条直线x=a,x=b,以及两条曲线y= φ1(x),y= φ2(x) (φ1(x) ≤φ2(x),a ≤x ≤b)所围成,则 dxdy y)f(x D ??) (, =?b a dx dy y)f(x x x ?) 2(φφ ) (1, (2)若区域D 是由两条直线y=c,y=d 以及两条曲线x=φ1(y),x=φ2(y)(φ1(y) ≤φ2(y), c ≤y ≤d)所围成,则 ?? = D y)dxdy f(x ,dx y)f(x dy d c y y ? ? ) 2() 1(φφ, 4.极坐标下二重积分的计算法

x=θcos r ,y=θsin r 如果区域D 是由从极点出发的两条射线αθ=,βθ=(α<β)和两条曲线 )(2),(1θθr r r r == ()(1θr <)(2θr )所围成,则 dr rd )r f(r y)dxdy f(x D D θθθ?? ??=sin ,cos , rdr )r f(r d r r ?? = β α θθθθθ) (2) (1sin ,cos 5.曲线坐标下二重积分的计算法 设函数),(),,(v u y y v u x x ==在直角坐标平面v O u '上的封闭区域D '上连续,有一阶连续偏导数,而且雅克比行列式 ) ()() ()() ()() () () ,(),(v y u y v x u x v u y x J ????????=??= 则 ?? = D y)dxdy f(x ,?? D dudv J v u y v u f(x )),(),,( 二.二重积分的计算举例 1.. 计算二重积分dxdy y y D ??sin ,其中D 为由直线x y =与曲线2 y x =所围成的区域. 解:画出积分域如图所示 解方程组 { 2, x y x y == 解得图中的两个交点为)1,1(),0,0(,D 可表示为D=}, 10|),{(2 y x y y x y ≤≤≤≤, 于是 . 1sin 1sin sin sin )(sin sin 1 10 102102-=-=-==???????ydy y ydy dy y y y y dx y y dy dxdy y y y y D 图4

专题13定积分与微积分基本定理知识点

专题13定积分与微积分基 本定理知识点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考点13 定积分与微积分基本定理 一、定积分 1.曲边梯形的面积 (1)曲边梯形:由直线x =a 、x =b (a ≠b )、y =0和曲线()y f x =所围成的图形称为曲边梯形(如图①). (2)求曲边梯形面积的方法与步骤: ①分割:把区间[a ,b ]分成许多小区间,进而把曲边梯形拆分为一些小曲边梯形(如图②); ②近似代替:对每个小曲边梯形“以值代曲”,即用矩形的面积近似代替小曲边梯形的面积,得到每个小曲边梯形面积的近似值(如图②); ③求和:把以近似代替得到的每个小曲边梯形面积的近似值求和; ④取极限:当小曲边梯形的个数趋向无穷时,各小曲边梯形的面积之和趋向一个定值,即为曲边梯形的面积. 2.求变速直线运动的路程 3.定积分的定义和相关概念 (1)如果函数f (x )在区间[a ,b ]上连续,用分点a =x 0

二重积分学习总结

高等数学论文 《二重积分学习总结》 姓名:徐琛豪 班级:安全工程02班 学号:1201050221 完成时间:2013年6月2日

二重积分 【本章学习目标】 ⒈理解二重积分的概念与性质,了解二重积分的几何意义以及二重积分与定积分之间的联系,会用性质比较二重积分的大小,估计二重积分的取值范围。 ⒉领会将二重积分化为二次积分时如何确定积分次序和积分限,如何改换二次积分的积分次序,并且如何根据被积函数和积分区域的特征选择坐标系。熟练掌握直角坐标系和极坐标系下重积分的计算方法。 ⒊掌握曲顶柱体体积的求法,会求由曲面围成的空间区域的体积。 1 二重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1.二重积分定义 为了更好地理解二重积分的定义,必须首先引入二重积分的两个“原型”,一个是几何的“原型”-曲顶柱体的体积如何计算,另一个是物理的“原型”—平面薄片的质量如何求。从这两个“原型”出发,对所抽象出来的二重积分的定义就易于理解了。 在二重积分的定义中,必须要特别注意其中的两个“任意”,一是将区域D 成n 个小区域12,,,n σσσ??? 的分法要任意,二是在每个小区域i σ?上的点(,)i i i ξησ∈?的取法也要任意。有了这两个“任意”,如果所对应的积分和当各小区域的直径中的最大值0λ→时总有同一个极限,才能称二元函数(,)f x y 在区域D 上的二重积分存在。 2.明确二重积分的几何意义。 (1) 若在D 上(,)f x y ≥0,则(,)d D f x y σ??表示以区域D 为底,以 (,)f x y 为曲顶的曲顶柱体的体积。特别地,当(,)f x y =1时,(,)d D f x y σ ??表示平面区域D 的面积。

高中数学定积分知识点

数学选修2-2知识点总结 一、导数 1.函数的平均变化率为 =??=??x f x y x x f x x f x x x f x f ?-?+=--)()()()(111212 注1:其中x ?是自变量的改变量,可正,可负,可零。 注2:函数的平均变化率可以看作是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2、导函数的概念:函数)(x f y =在0x x =处的瞬时变化率是x x f x x f x y x x ?-?+=??→?→?)()(lim lim 0000,则称函数)(x f y =在点0x 处可导,并把这个极限叫做)(x f y =在0x 处的导数,记作)(0'x f 或 0|'x x y =,即)(0'x f =x x f x x f x y x x ?-?+=??→?→?)()(lim lim 0000. 3.函数的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是割线的斜率; 函数的导数的几何意义是切线的斜率。 4导数的背景(1)切线的斜率;(2)瞬时速度;

6、常见的导数和定积分运算公式:若() g x均可导(可积),则有: f x,() 用导数求函数单调区间的步骤: ①求函数f(x)的导数'() f x ②令'() f x>0,解不等式,得x的范围就是递增区间. ③令'() f x<0,解不等式,得x的范围,就是递减区间; [注]:求单调区间之前一定要先看原函数的定义域。 7.求可导函数f(x)的极值的步骤: (1)确定函数的定义域。 (2) 求函数f(x)的导数'() f x (3)求方程'() f x=0的根 (4) 用函数的导数为0的点,顺次将函数的定义区间分成若干小开区间,并列成表格,检查/() f x在方程根左右的值的符号,如果左正右负,那么f(x)在这个根处取得极大值;如

2多元函数积分学.docx

2.多元函数积分学 K考试内容》(数学一) 二重积分、三重积分的概念及性质二重积分与三重积分的计算和应用两类曲线积分的概念、性质及计算两类曲线积分的关系格林公式平面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条件己知全微分求原函数两类曲面积分的概念、性质及计算两类曲面积分的关系高斯公式斯托克斯公式散度、旋度的概念及计算曲线积分和曲面积分的应用 K考试要求》(数学一) 1 ?理解二重积分、三重积分的概念,了解重积分的性质,了解二重积分的中值定理。 2.掌握二重积分的计算方法(直角坐标、极坐标),会计算三重积分(直角坐标、柱面坐标、球面坐标)。 3?理解两类曲线积分的概念,了解两类曲线积分的性质及两类曲线积分的关系。 4.掌握计算两类曲线积分的方法。 5.掌握格林公式并会运用平面曲线积分与路径元关的条件,会求全微分的原函数。 6.了解两类曲面积分的概念、性质及两类曲面积分的关系,掌握计算两类曲面积分的方法。会用高斯公式、斯托克斯公式计算曲面、曲线积分。 7.了解散度与旋度的概念,并会计算。 8.会用重积分、曲线积分及曲面积分求一些几何量与物理量(平面图形的面积、体积、曲面面积、弧长、质量、重心、转动惯量、引力、功及流量等)。 K考试要求』(数学二) 1.了解二重积分的概念及性质,掌握二重积分的计算方法(直角坐标、极坐标)。 K考试要求》(数学三) 1.了解二重积分的概念及性质,掌握二重积分的计算方法(直角坐标、极坐标)。 2.了解无界区域上较简单的广义二重积分及其计算。 K考试要求》(数学四) 同数学三

2.多元函数积分学 K知识点概述H 2. 1二重积分 基本概念:定义、基本性质 计算方法:直角坐标法(x型简单区域;y型简单区域)极坐标法(r型简单区 域;&型简单区域)一般变换法 几何应用:面积、曲顶柱体体积物理应用:质量、质心、转动惯量 2. 2三重积分 基本概念:定义、基本性质 计算方法:直角坐标法:x型简单区域;y型简单区域;z型简单区域 投影法(先定积分后二重积分) 截面法(先二重积分后定积分)柱坐标法;球坐标法;一般变换法 儿何应用:体积物理应用:质量、质心、转动惯量、引力 2. 3曲线积分 第一类曲线积分 基本概念:定义、基本性质 计算方法:参数化法 儿何应用:弧长 物理应用:质量、质心、转动惯量、引力 第二类曲线积分 基本概念:定义、基本性质计算方法:参数化法 曲线积分基本定理(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条件(平面情形,空间情形); 全微分的原函数;场论基本概念与计算格林公式(平面曲线积分);斯托克 斯公式(空间曲线积分)物理应用:功,环流量,通量第一类曲线积分与第二类曲线积分的联系

高等数学二重积分总结

第九章二重积分 【本章逻辑框架】 【本章学习目标】 ⒈理解二重积分的概念与性质,了解二重积分的几何意义以及二重积分与定积分之间的联系,会用性质比较二重积分的大小,估计二重积分的取值范围。 ⒉领会将二重积分化为二次积分时如何确定积分次序和积分限,如何改换二次积分的积分次序,并且如何根据被积函数和积分区域的特征选择坐标系。熟练掌握直角坐标系和极坐标系下重积分的计算方法。 ⒊掌握曲顶柱体体积的求法,会求由曲面围成的空间区域的体积。 9.1 二重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学习方法导引】 1.二重积分定义 为了更好地理解二重积分的定义,必须首先引入二重积分的两个“原型”,一个是几何的“原型”-曲顶柱体的体积如何计算,另一个是物理的“原型”—平面薄片的质量如何求。从这两个“原型”出发,对所抽象出来的二重积分的定义就易于理解了。

在二重积分的定义中,必须要特别注意其中的两个“任意”,一是将区域D 成n 个小区域12,,,n σσσ??? 的分法要任意,二是在每个小区域i σ?上的点(,)i i i ξησ∈?的取法也要任意。有了这两个“任意”,如果所对应的积分和当各小区域的直径中的最大值0λ→时总有同一个极限,才能称二元函数(,)f x y 在区域D 上的二重积分存在。 2.明确二重积分的几何意义。 (1) 若在D 上(,)f x y ≥0,则(,)d D f x y σ??表示以区域D 为底,以 (,)f x y 为曲顶的曲顶柱体的体积。特别地,当(,)f x y =1时,(,)d D f x y σ ??表示平面区域D 的面积。 (2) 若在D 上(,)f x y ≤0,则上述曲顶柱体在Oxy 面的下方,二重积分(,)d D f x y σ??的值是负的,其绝对值为该曲顶柱体的体积 (3)若(,)f x y 在D 的某些子区域上为正的,在D 的另一些子区域上为负的,则(,)d D f x y σ??表示在这些子区域上曲顶柱体体积的代数和 (即在Oxy 平面之上的曲顶柱体体积减去Oxy 平面之下的曲顶柱体的体积). 3.二重积分的性质,即线性、区域可加性、有序性、估值不等式、二重积分中值定理都与一元定积分类似。有序性常用于比较两个二重积分的大小,估值不等式常用于估计一个二重积分的取值范围,在用估值不等式对一个二重积分估值的时候,一般情形须按求函数 (,)f x y 在闭区域D 上的最大值、最小值的方法求出其最大值与最小 值,再应用估值不等式得到取值范围。

定积分知识点总结

定积分知识点总结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李权州 一、定积分定义与基本性质 1.定积分定义 设有一函数f(x)给定在某一区间[a,b]上. 我们在a 与b 之间插入一些分点b x x x x a n =<<<<=...210. 而将该区间任意分为若干段. 以||||π表示差数 )1,...,1,0(1-=-=?+n i x x x i i i 中最大者. 在每个分区间],[1+i i x x 中各取一个任意的点i x ξ=. )1,...,1,0(1-=≤≤+n i x x i i i ξ 而做成总和 ∑-=?=1 0)(n i i i x f ξσ 然后建立这个总和的极限概念: σπ0 ||||lim →=I 另用""δε-语言进行定义: 0>?ε,0>?δ,在||||πδ<时,恒有 εσ<-||I 则称该总和σ在0→λ时有极限I . 总和σ在0→λ时的极限即f(x)在区间a 到b 上的定积分,符号表示为 ?=b a dx x f I )( 2.性质 设f(x),g(x)在[a,b]上可积,则有下列性质 (1) 积分的保序性 如果任意)(),(],,[x g x f b a x ∈,则??≥b a b a dx x g dx x f ,)()(

特别地,如果任意,0)(],,[≥∈x f b a x 则?≥b a dx x f 0)( (2) 积分的线性性质 ???±=±b a b a b a dx x g dx x f dx x g x f )()())()((βαβα 特别地,有??=b a b a x f c dx x cf )()(. 设f(x)在[a,b]上可积,且连续, (1)设c 为[a,b]区间中的一个常数,则满足 ???+=b c c a b a dx x f dx x f dx x f )()()( 实际上,将a,b,c 三点互换位置,等式仍然成立. (4)存在],[b a ∈θ,使得 )()()(θf a b dx x f b a -=? 二、达布定理 1.达布和 分别以i m 和i M 表示函数f(x)在区间],[1+i i x x 里的下确界及上确界并且做总和 ∑∑=+=+-=-=n i i i i n i i i i x x m f S x x M f S 1 11 1)(),(,)(),(ππ ),(f S π称为f(x)相应于分割π的达布上和,),(f S π称为f(x)相应于分割π的达布下 和 特别地,当f(x)连续时,这些和就直接是相应于任意分割法的积分和的最小者和最大者,因为在这种情形下f(x)在没一个区间上都可以达到其上下确界. 回到一般情况,有上下界定义知道 i i i M f m ≤≤)(ξ 将这些不等式逐项各乘以i x ?(i x ?是正数)并依i 求其总和,可以得到

不定积分知识点总结

三一文库(https://www.360docs.net/doc/3c4643895.html,)/总结 〔不定积分知识点总结〕 引导语:不定积分一直是很多人都掌握不好的一个知识点,那么不定积分要怎么学好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不定积分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 ▲不定积分 1、原函数存在定理 定理如果函数f(x)在区间I上连续,那么在区间I上存在可导函数F (x),使对任一x∈l都有F (x) =f(x);简单的说连续函数一定有原函数。 分部积分法 如果被积函数是幂函数和正余弦或幂函数和指数函数 的乘积,就可以考虑用分部积分法,并设幂函数和指数函数为u,这样用一次分部积分法就可以使幂函数的幂降低一次。如果被积函数是幂函数和对数函数或幂函数和反三角函数 的乘积,就可设对数和反三角函数为u。 2、对于初等函数来说,在其定义区间上,它的原函数一定存在,但原函数不一定都是初等函数。 ▲定积分 1、定积分解决的典型问题

(1)曲边梯形的面积(2 )变速直线运动的路程 2、函数可积的充分条件 定理设f(x)在区间[a上]上连续,则f(x)在区间[a,b]上可积,即连续=可积。 定理设f(x)在区间[a,b]上有界,且只有有限个间断点,则f(x)在区间[a,b]上可积 3、定积分的若干重要性质 性质如果在区间[a,b]上f(x)≥0则∫abf(x)dx≥0。 推论如果在区间[a,b]上f(x)≤g(x)则∫abf(x)dx≤∫abg(x)dx 推论| ∫abf(x)dx|≤∫ab|f(x)|dx 性质设及分别是函数f(x)在区间[a,b]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则 ( b-a ) ≤∫abf(x)≤dx≤ ( b-a ),该性质说明由被积函数在积分区间上的最大值及最小值可以估计积分 值的大致范围。 性质(定积分中值定理)如果函数f(x)在区间[a,b]上连续,则在积分区间[a,b]上至少存在点ξ。使下式成立:∫abf(x)dx=f(ξ)( b-a )。 4、关于广义积分 设函数f(x)在区刚[a,b]上除点 ( ab )外连续,而在点的邻域内无界,如果两个广义积分∫af(x)dx与∫bf(x)dx 都收敛,则定义∫af(x)dx=∫bf(x)dx ,否则 (只要其中一

第八讲 多元函数积分学知识点

第八讲 多元函数积分学知识点 一、二重积分的概念、性质 1、 ∑??=→?=n i i i i d D f dxdy y x f 1 0),(lim ),(δηξ ,几何意义:代表由),(y x f ,D 围成的曲顶柱体体积。 2、性质: (1)=??D dxdy y x kf ),(??D dxdy y x f k ),( (2)[]??+D dxdy y x g y x f ),(),(= ??D dxdy y x f ),(+??D dxdy y x g ),( (3)、D d x d y D =?? (4)21D D D +=,??D dxdy y x f ),(=??1),(D dxdy y x f +??2 ),(D dxdy y x f (5)若),(),(y x g y x f ≤,则≤??D dxdy y x f ),(??D dxdy y x g ),( (6)若,),(M y x f m ≤≤则MD dxdy y x f mD D ≤≤??),( (7)设),(y x f 在区域D 上连续,则至少存在一点D ∈),(ηξ,使=??D dxdy y x f ),(D f ),(ηξ 二、计算 (1) D:)()(,21x y x b x a ??≤≤≤≤ ????=) ()(21),(),(x x b a D dy y x f dx dxdy y x f ?? (2) D :)()(,21y x y d y c ??≤≤≤≤, ????=) ()(21),(),(x x d c D dy y x f dy dxdy y x f ?? 技巧:“谁”的范围最容易确定就先确定“谁”的范围,然后通过划水平线和 垂直线的方法确定另一个变量的范围 (3)极坐标下:θθθrdrd dxdy r y r x ===,sin ,cos ????=) (0)sin ,cos ( ),(θβαθθθr D rdr r r f d dxdy y x f 三、曲线积分 1、第一型曲线积分的计算 (1)若积分路径为L :b x a x y ≤≤=),(φ,则

定积分知识点汇总(新、选)

定积分 一.定积分的几何意义 ① ()0f x >时,()b a f x dx S =? ()0f x <时, ()b a f x dx S =-? ()f x 有正有负时, 1(), b a f x dx S =?2(), c b f x dx S =-? 3()d c f x dx S =? 面积和123()()()b c d a b c S S S f x dx f x dx f x dx ++=-+? ?? [()()]b a f x g x dx S -=? 二.定积分基本性质 ①当a b =时,()0b a f x dx =? . ②()()b b a a kf x dx k f x dx =? ? ③1212[()()()]()()()b b b b n n a a a a f x f x f x dx f x dx f x dx f x dx ±±???±=±±÷??±? ??? ④ 12 1 ()()()()n b c c b a a c c f x dx f x dx f x dx f x dx =++???+? ??? ⑤若奇函数()y f x =在[,]a a -上连续不断,则()0a a f x dx -=? ⑥若偶函数()y f x =在[,]a a -上连续不断,则0()2()a a a f x dx f x dx -=? ? 123()()()().d b c d a a b c f x dx f x dx f x dx f x dx S S S =++=-+? ? ??

微分基本定理:如果()f x 是区间[,]a b 上的连续函数,且'()()F x f x =,则 ()() ()()b b a a f x dx F x F b F a ==-? (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1.直线0,,0x x y π===与曲线sin y x =所围成图形的面积用定积分表示为 2.用定积分表示抛物线2 23y x x =-+与直线3y x =+所围成图形的面积为 3.曲线2 1,2,0,0y x x x y =-===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用定积分表示为 4.由曲线24,4,0,0y x x x y =-===和x 轴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是( ) 4 2 .(4)A x dx -? 4 20 .|(4)|B x dx -? 420 .|4|C x dx -? 24 2202 .(4)(4)D x dx x dx -+-?? 5.计算下列定积分 (1)3 23 9x dx --? (2)1 21 44x dx --?

导数及定积分知识点的总结及练习(经典)

导数的应用及定积分 (一)导数及其应用 1.函数y =f (x )在x =x 0处的瞬时变化率是lim Δx →0 Δy Δx =lim Δx → f (x 0+Δx )-f (x 0)Δx .我们称它为函数y =f (x )在x =x 0处的导数,记作f ′(x 0)或y ′|x =x 0,即f ′(x 0)=lim Δx →0 Δy Δx =lim Δx → f (x 0+Δx )-f (x 0)Δx 。 2.导数的几何意义 函数y =f (x )在x =x 0处的导数,就是曲线y =f (x )在x =x 0处的切线的斜率 ,即k =f ′(x 0)=lim Δx →0 f (x 0+Δx )-f (x 0) Δx . 3.函数的导数 对于函数y =f (x ),当x =x 0时,f ′(x 0)是一个确定的数.当x 变化时,f ′(x )便是一个关于x 的函数,我们称它为函数y =f (x )的导函数(简称为导数),即f ′(x )=y ′=lim Δx →0 f (x 0+Δx )-f (x 0) Δx . 4.函数y =f(x)在点x 0处的导数f ′(x 0)就是导函数f ′(x)在点x =x 0处的函数值,即f ′(x 0)=f ′(x)|x =x 0。 5.常见函数的导数 (x n )′=__________.(1 x )′=__________.(sin x )′=__________.(cos x )′=__________. (a x )′=__________.(e x )′=__________.(log a x )′=__________.(ln x )′=__________. (1)设函数f (x )、g (x )是可导函数,则: (f (x )±g (x ))′=________________;(f (x )·g (x ))′=_________________. (2)设函数f (x )、g (x )是可导函数,且g (x )≠0,?? ?? f (x ) g (x )′=___________________. (3)复合函数y =f(g(x))的导数和函数y =f(u),u =g(x)的导数间的关系为yx ′=y u ′·u x ′.即y 对x 的导数等于y 对u 的导数与u 对x 的导数的乘积. 6.函数的单调性 设函数y =f(x)在区间(a ,b)内可导, (1)如果在区间(a ,b)内,f ′(x)>0,则f(x)在此区间单调__________; (2)如果在区间(a ,b)内,f ′(x)<0,则f(x)在此区间内单调__________. (2)如果一个函数在某一范围内导数的绝对值较大,那么这个函数在这个范围内变化较__________,其图象比较__________. 7.函数的极值

多元函数积分学

多元函数积分学总结 多元函数积分学是一元函数积分学的拓展与延伸,包括二重积分、三重积分、曲线积分、曲面积分。 几何意义:曲顶柱体的体积 性质:线性性质、可加性、单调性、估值性质、中值定理 计算方式:x 型、y 型、极坐标(2 2 y x +) 常见计算类型: ① 选择积分顺序:能积分、少分块 ② 交换积分顺序:确定积分区域→交换积分顺序→开始积分 ③ 利用对称性简化计算:要兼备被积函数和积分区域两个方面,不可误用。 ④ 极坐标系下的二重积分的定限:极点在积分区域内(特殊:与x 轴相切、与y 轴相切)、极点不在积分区域内 ⑤ 其他:利用几何意义、含绝对值时先去绝对值、分段函数、概率积分 了解“积不出来函数”:dx x ?)cos(2、dx e x ? -2 、dx x ? ln 1、dx x x ?sin 概率积分例题展示 证明 2 2 π = ? ∞ +-dx e x 证:令=)(x f 2 x e - ① 易证)()(x f x f -=?)(x f 为偶函数? 2 12 = ? +∞ -dx e x dx e x 2 ? +∞ ∞ -- (奇偶对称性、轮换对称性、周期性→简化计算) ② 已知dx e x ? -2 为“积不出来函数”,所以改变我们所求目标函数dx e x 2 ?+∞ ∞ --的形式 令= w dx e x 2 ? +∞ - 4 1 2 =w ? dx e x 2 ? +∞ ∞ -- 4 1= dxdx e x x ? ?+∞ ∞ -+-+∞ ∞ -) (22 (了解“积不出来函数”,增强目标意识,适当转化目标函数形式)

③ 令其中一个x 变成y ,构造2 2 y x + 2 w 4 1 = dxdy e y x ? ?+∞ ∞ -+-+∞∞ -) (22 ④ 将θcos r x =,θsin r y =带入上一步的2 w 易得),0(+∞∈r ,)2,0(π∈θ 2 w =θdrd e r r ? ?-+∞ ?π 20 2 41 = ?? +∞ -?π20 2 θd dr e r r 20 2 12 1 2dr e r ?=? +∞ -π 2021212 lim dr e b r b ?=?-+∞ →π )1(2121 2lim --=-+∞ →b b e π π4 1==?w 2π 即220π=?∞+-dx e x 成立 (极坐标系?直角坐标系,选择合适的积分次序将二重积分?二次积分,了解广义定积分) (此类积分为概率积分 b dt e b dx e t bx π 2110 2 2 ? ? ∞ +-∞ +-= = )

多重积分的方式总结

多重积分的方法总结 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姓名:赵兆 学号:201103325 任课教师:王银霞

多重积分的方法总结 二重积分和三重积分的概念都有实际的几何或物理的背景,定义分为四个步骤用构造的方法给出,最终表现为“黎曼和”的极限.故多重积分具有极限的基本性质,如唯一性,线性性质等.定义给出了概念的一个准确描述方法,进而从定义出发可以从纯逻辑上考察概念具有的性质以及计算方法.和定积分的概念对应,多重积分和定积分的定义及性质一致,其定义和性质都不难理解.把握这里的概念,需要大家从这几个角度来理解:1. 几何和物理背景;2. 定义形式;3.概念的性质;4.计算方法;5.应用. 计算根据被积区域和被积函数的形式要选择适当的方法处理,这里主要是看被积区域的形式来选择合适的坐标形式,并给区域一个相应的表达,从而可以转化多重积分为多次的积分形式.具体的一些作法在下面给出. 一.二重积分的计算 重积分的计算主要是化为多次的积分.这里首先要看被积区域的形式, 选择合适的坐标系来进行处理.二重积分主要给出了直角坐标系和极坐标系的计算方法.我们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相应的具体处理过程:1.被积区域在几何直观上的表现(直观描述,易于把握);2.被积分区域的集合表示(用于下一步确定多次积分的积分次序和相应的积分限);3.化重积分为多次积分. 1. 在直角坐标下:(a) X-型区域 几何直观表现:用平行于y 轴的直线穿过区域内部,与边界的交点最多两 个.从而可以由下面和上面交点位于的曲线确定两个函数和; 1()y y x =2()y y x =被积区域的集合表示:; 12{(,),()()}D x y a x b y x y y x =≤≤≤≤二重积分化为二次积分: . 21() ()(,)(,)b y x a y x D f x y dxdy dx f x y dy =?? ?? (b) Y-型区域 几何直观表现:用平行于x 轴的直线穿过区域内部,与边界的交点最多两 个.从而可以由左右交点位于的曲线确定两个函数和; 1()x x x =2()x x x =被积区域的集合表示:; 12{(,),()()}D x y c y d x x x x x =≤≤≤≤二重积分化为二次积分: . 21() () (,)(,)d x y c x y D f x y dxdy dx f x y dx =??? ? 2. 在极坐标下: 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

定积分知识总结

定积分知识总结 一、基本概念和性质 (1)定义 []()[]()) ()(lim ) ()()(,,,,0 max ...,) ()(lim lim )(11 11111101 1 -=∞ →-=----∞ →∞ →=∞ →-?-?=-?≈=→-∞→==-?=?∑∑∑∑?i i n i i n i i n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n i n n i n n i i b a n x x f x x f S x x f S I S I S I x x I x x n b x x x a n b a x x f S dx x f ξξξξξ④求极限:即③求和:, 上任取一点在上用矩形代替在上的代数面积为在②记时,要求当<<<个小区间,区间分成①把的定义: []dx x g dx x f dx x g x f a b b a b a b a b a ??+??=??+?-=????)()()()(12βαβα②线性运算性质:①)定积分的性质 ( )()()(=??-=????a a a b b a dx x f dx x f dx x f ())) (定要求的区间可积即可,不一其中,包含③区间的可加性:b a c c b a dx x f dx x f dx x f b c c a b a ,,,()()()(∈?+?=????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dx x g dx x f x g x f x g x f b a x g x f x f x f dx x f x f x f b a x f dx x g dx x f x g x f b a x g x f dx x f x f b a x f )()(),()(),()(,)(),(0 :0)(00:0)(0 )(0)(0)(,)()()(),()(,)()(0 )(0)(,)(>则: 不恒等于且上连续,在区间推论:若区间上都等于则是指在整个;,也可能整个区间均为可能个别点上等于>,则不恒等于,上连续,在⑥若则上可积且在,⑤若,则上可积且在④ [][][][][]) ()()(,,)() ()()(,)(,)()()(,)(a b f dx x f b a b a x f a b M dx x f a b m M m b a x M x f m b a x f dx x f dx x f b a x f b a b a b a b a -?=?∈-≤?≤-∈≤≤?≤???? ?ξξ,使得: 点上连续,则至少存在一在闭区间若⑨(积分中值定理) 均为常数,则:,,,上可积,在⑧若上可积,则 在⑦若 二、微积分基本公式 1、积分上限函数及其导数 定义:设函数)(x f 在区间],[b a 上连续,对于任意],[b a x ∈,)(x f 在区间],[x a 上也连续,所以函数)(x f 在],[x a 上也可积.显然对于],[b a 上的每一个x 的取值,都有唯一对应的定积分?x a dt t f )(和x 对应,因此?x a dt t f )(是定义在],[b a 上的函数.记 为 ?=Φx a dt t f x )()(,],[b a x ∈. 称)(x Φ叫做变上限定积分,有时又称为变上限积分函数.

高中数学定积分知识点

高中数学定积分知识点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数学选修2-2知识点总结 一、导数 1.函数的平均变化率为 = ??=??x f x y x x f x x f x x x f x f ?-?+=--)()()()(111 212 注1:其中x ?是自变量的改变量,可正,可负,可零。 注2:函数的平均变化率可以看作是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2、导函数的概念:函数)(x f y =在0x x =处的瞬时变化率是x x f x x f x y x x ?-?+=??→?→?)()(lim lim 0000,则称函数)(x f y =在点0x 处可导,并把这个极限叫做)(x f y =在0x 处的导数,记作)(0'x f 或0|'x x y =,即)(0'x f =x x f x x f x y x x ?-?+=??→?→?)()(lim lim 0000. 3.函数的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是割线的斜率; 函数的导数的几何意义是切线的斜率。 4导数的背景(1)切线的斜率;(2)瞬时速度; 5、常见的函数导数 6、常见的导数和定积分运算公式:若()f x ,()g x 均可导(可积),则有:

用导数求函数单调区间的步骤: ①求函数f(x)的导数'() f x ②令'() f x>0,解不等式,得x的范围就是递增区间. ③令'() f x<0,解不等式,得x的范围,就是递减区间; [注]:求单调区间之前一定要先看原函数的定义域。 7.求可导函数f(x)的极值的步骤: (1)确定函数的定义域。 (2) 求函数f(x)的导数'() f x (3)求方程'() f x=0的根 (4) 用函数的导数为0的点,顺次将函数的定义区间分成若干小开区间,并列成表 f x在方程根左右的值的符号,如果左正右负,那么f(x)在这个根处取得极大格,检查/() 值;如果左负右正,那么f(x)在这个根处取得极小值;如果左右不改变符号,那么f(x)在这个根处无极值 8.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最值的步骤:求) f在[]b a,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步骤如下: (x a,上的极值; ⑴求) (x f在[]b ⑵将) f a f b比较,其中最大的一个是最大值,最小的一个是最小 f的各极值与(),() (x 值。[注]:实际问题的开区间唯一极值点就是所求的最值点; 9.求曲边梯形的思想和步骤(“以直代曲”的思想) 10.定积分的性质 根据定积分的定义,不难得出定积分的如下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