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调色调基本认识讲解学习
摄影技巧知识:影调处理技巧,更好的表现画面
![摄影技巧知识:影调处理技巧,更好的表现画面](https://img.taocdn.com/s3/m/02f85ecb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2c.png)
摄影技巧知识:影调处理技巧,更好的表现画面影调处理技巧,是摄影中一个重要的手段,能够更好地表现画面,达到更美的效果。
影调指的是图像的亮度和色彩,而影调处理就是对这些指标进行调整和处理,来达到更加丰富的画面效果。
影调处理技巧包括了亮度、对比度、色彩、饱和度、色调等方面的调整。
下面我们将对这些方面逐一进行讲解。
一、亮度处理技巧亮度处理是影调处理中最基础的技巧之一。
它可以使图像中的亮部和暗部变得更加明亮或更加暗淡。
亮度处理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曲线调整和层叠调整。
曲线调整是指通过在曲线上拖动点的位置,对图像中不同亮度区域的像素进行选择性的调整。
这种方法相对灵活,可以精细的调整不同亮度区域的图像,但需要一定的操作经验。
层叠调整则是指在新建调整图层中,选择“亮度/对比度”、“曝光”、“色调平衡”等工具,进行对比度调整和层叠加深与变亮的处理。
二、对比度处理技巧对比度处理是针对图像亮暗部之间的差异性进行调整,在调整过程中会把原图像中的暗部变的更暗,亮部变得更亮,以增加画面视觉效果的强烈感。
对比度处理的方法包括:增加对比度、减少对比度和局部对比度增强。
增加对比度是指增强图像中的黑白分明程度,让画面更加鲜明清晰。
减少对比度则是对比增强的反过程,主要用于柔化画面,使画面更柔和自然。
局部对比度增强是指对图像中的某一部分进行局部调整,让画面更加生动。
三、色彩处理技巧色彩处理是指对图像中的色调、饱和度、透明度等进行处理,使得画面更加生动鲜明。
色彩处理的方法主要有两种:色阶调整和曲线调整。
色阶调整主要是通过在调色板中拖动相应的滑块,调整颜色的亮度、中间色和暗色的色彩的分配比例,进而改变图像的饱和度和对比度。
这种方法比较实用,能够快速调整色彩的平衡,使画面色彩更加丰富。
曲线调整则是允许对颜色进行更详细的调整。
曲线的Y轴表示亮度,X轴表示颜色值。
可以将曲线上的点移动到想要的位置,以调整颜色的亮度、对比度和饱和度等。
四、饱和度处理技巧饱和度处理是指调整图像中颜色的饱和度、灰度和饱和度等色彩特性的处理。
影调 色调
![影调 色调](https://img.taocdn.com/s3/m/8394a6663b3567ec112d8a1d.png)
影调•影调的定义:深浅不同的调子,在影视中被称为影调。
•分类:1.按基调划分:高调;中间调;低调。
2.按影调反差来分:软调;硬调;半剪影;剪影。
按基调来分•基调又称为“主调”,是指在摄影作品画面中有主导地位的影调。
1.高调:是指以中灰到白的影调为主而构成的影像。
它给观众一种明快、纯洁、清秀的视觉感受。
高调照片的主体跟陪体都是以浅色的物体为主,可适当的配有少量的深色物体,并注意使深色的物体成为整个画面的视觉中心。
在用光上以散射的正面光照明为宜。
2.中间调:是拍摄中最常见的影调结构,画面上是由黑、深灰至浅灰、白为主构成层次丰富的影调形式。
中间影调照片能充分地表现被摄体的立体感、质感和空间纵深感,能给观众一种和谐、大方、细腻、浑厚的感觉。
拍摄中间调作品可用直射光,也可用散射光,但光比不能过大;选择的景物,以明度适中的颜色为主。
3.低调:给观众一种深沉、庄严、凝重、肃穆的视觉感受,因为低调是由灰、深灰和黑色占优势而组成的。
拍摄低调摄影作品时,选择深色的景物,并以逆光或侧逆光照明,曝光应以被摄体亮部的光值为准,曝光不能过度,否则,难以形成低调的艺术效果。
低调照片以深暗的颜色为主,但也不排斥有少量的亮色调,画面上仍应有较丰富的影纹层次。
按影调反差来分•不同的光比可以营造不同的影调反差,有的柔和,有的强烈。
1.软调:画面影调柔和,明暗发差很小,中间过渡层次多,对细部刻画深入,常常能给观众以柔和、细腻、含蓄的视觉美感。
2.硬调:影调反差强烈,富有素雅、刚毅、简洁的视觉效果。
在用光上,一般采用测光或侧逆光照明,使影像的受光面和背光面结构分明,大结构关系清楚,明部有很好的影纹层次和质感表现;但暗部却失去对细节纹理的表现,质感也较差。
3.半剪影:半剪影照片的拍摄方法与剪影照片的拍摄方法很相似,区别在于半剪影照片中主体影像有少部分存在一定的影纹层次。
在用光上常采用侧逆光照明,曝光时以被摄主体有一定的影纹层次的亮部的光值为准。
人像摄影的影调、色调及构图等常规技巧
![人像摄影的影调、色调及构图等常规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68cf9773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42.png)
人像摄影的影调、色调及构图等常规技巧人像摄影的影调、色调及构图等常规技巧导语:摄影是一门艺术,会经过三个阶段,一是看山是山,二是看山不是山,三是看山还是山。
说白了就是打破观念的过程。
下面就是对我人像拍摄的一个观念转折,供各位品鉴。
人像摄影的影调与色调调子影响视觉和情感。
人像摄影可以分作高调、低调、一股影调、软调、硬调五种影调。
另外,还可以处理成不同的色调。
要掌握各种影调与色调的构成方法。
一、调子对视觉的影响人像摄影中所说的调子,是影调与色调的统称。
一幅照片上的阴暗变化,是影调的变化,它是由被摄者接受光线的多少以及他本身的反光率形成的。
无论在黑白摄影或彩色摄影中,都有这种影调上的变化。
比如,一件红色衣服,如果受到倒光的照射,衣服的受光面与非受光面就形成不同的影调,它们虽然都是红色的,但受光面的影调亮,非受光面的影调暗。
这便是彩色画面中影调的变化。
色调,是指色彩的变化而言,比如,照片是红楼的色调还是蓝青的色调,这是色彩上的差别。
一幅人像摄影作品,如果它是黑白的,只有影调的变化,而没有色调的变化;倘若它是彩色的,则既有影调的变化,又有色调的变化。
人像摄影作品,如果从影调方面来说,可以有高调人像、低调人像、中间调人像。
软调人像、硬调人像这几种表现形式;倘若从色调的构成来说,又可以是暖调的、冷调的、对比的、和谐的、重彩的、淡彩的等等。
这些不同的影调和色调,影响着给观众的总的视觉印象,从而也影响观众的思想情感。
比如,一幅高调的黑白或彩色照片,就给观众一种明快清新的感觉;低调的黑白或彩色照片,能给观众一种凝重深沉的联想;暖调的彩色人像,往往激起兴奋欢快的情感;冷调的彩色人像,具有一种肃穆恬静的象征……所以,我们在从事人像摄影创作时,在艺术技巧上除了要考虑它的构图、用光以外,还要注意它的调子在视觉上产生的效果。
下面将几种常用的调子处理技巧作一概括介绍。
二、人像摄影的影调构成人们通常把人像摄影分成高调、低调、中间调几种。
影视语言艺术-影调与色调
![影视语言艺术-影调与色调](https://img.taocdn.com/s3/m/704ee336b9f3f90f77c61b34.png)
影调与色调
《满城尽带黄金甲》
影调与色调
影调和色调通常称作调子,常用的调子有: 1.按照敏感分布倾向划分:
(1)亮调 高调,白色浅色所占面积大
影调与色调
(1)亮调 清新、明快、 轻盈、纯洁、 宁静、淡雅、 舒适
影调与色调
(2)暗调(低调,黑色所占面积大)
影调与色调
(2)和谐色调: 是由相邻的近色(靠色)或色环90度以内的色 彩构成
影调与色调
(二)影调和色调的作用
1.造型作用 2.戏剧作用:
创造色彩光线效果、突出被摄对象及主要细节,创造特 定的气氛,塑造人物形象,加强或减弱戏剧情节的节奏
3.反映特定的情绪和情感 4.烘托主题
影调与色调
二、影调和色调的一致 (一)调子和内容、情绪的统一
影视语言艺术-影调与色调
本课件仅供大家学习学习 学习完毕请自觉删除
谢谢 本课件仅供大家学习学习
学习完毕请自觉删除 谢谢
影调与色调艺术的统一性
影调: 指画面上明暗关系的总体倾向,他是画面造 型和构图的主要手段,也是营造气氛、形成 风格的手段之一
色调: 即色彩基调,是指当画面的色彩组织和配置 以某一颜色为主导时呈现出来的色彩倾向。
《泰坦尼克号》、《辛特勒名单》 (二)相邻镜头画面调子的统一 当用一组镜头表现统一场景的连续时间时,
镜强烈反差。(阴沉调子的背景 和鲜艳人物的反差)
淡彩色调:
是由颜色较浅(饱和度低而明度高)的色彩构成,有强 化淡雅、恬静气氛的作用
浓彩色调 淡彩色调
影调与色调
4.按照色彩组合效果分: (1)对比色调:
是以两种色相差别较大的颜色搭配所形成的色 彩基调 (A)冷暖对比,是两种色相差别较大的颜色(红 与绿、黄与紫、橙与蓝)对比 (B)明暗对比,使用色明度强烈反差形成的对 比
影调分类及含义
![影调分类及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ffec0e5d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06.png)
影调分类及含义
影调是指电影、摄影、绘画等艺术作品中表达的情感气氛以及所传递的主题思想。
影调分类是指根据作品所呈现的色彩、光线、构图等因素来区分不同类型的影调。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影调分类及其含义:
1. 明亮的影调(Bright tone):主要以明亮、鲜艳的色彩为主,充满活力和愉悦感。
常用于喜剧、浪漫爱情片等类型作品,传递积极、充满希望的情感。
2. 黑暗的影调(Dark tone):以深沉、黑暗、暗淡的色调为主,常见于惊悚、恐怖片等类型作品。
通过强调阴暗和恐惧感,传达紧张、神秘、恐怖的氛围。
3. 冷色调(Cool tone):以蓝色、绿色等冷色系为主,常见于科幻、悬疑等作品。
冷色调能够给人以冷漠、不可预测的感觉,增强作品的现实感和离奇感。
4. 暖色调(Warm tone):以红色、橙色等暖色系为主,常用
于表达温馨、浪漫等情感,通常出现在爱情、家庭题材的作品中。
5. 中性色调(Neutral tone):以灰色、米色等中性色为主,常见于写实、战争片等类型作品。
中性色调能够传达沉思、悲伤等情感,营造出冷静、客观的氛围。
6. 艳丽的影调(Vibrant tone):以饱和度高、鲜艳明亮的色
彩为主,这种影调常出现在音乐剧、动画片等类型作品中,传递活力、喜悦等情感。
总的来说,影调分类及其含义可以根据作品的表现手法、色彩运用等因素来简单概括,同样的影调在不同类型的作品中可能会有不同的含义。
相机基本知识12:在摄影中,高光、阴影、中间调等色调该如何理解
![相机基本知识12:在摄影中,高光、阴影、中间调等色调该如何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c33a0600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24.png)
相机基本知识12:在摄影中,高光、阴影、中间调等色调该如何理解在摄影中理解色调范围往往是很多初学者最不注意到的事情。
正确地运用和理解色调范围可以大大提升你的摄影水平。
什么是色调范围色调是指图像的相对明暗程度,在彩色图像中表现为颜色。
色调范围是从完全黑到完全亮的亮度量。
照片中不同亮度级别之间的范围决定了它的对比度。
看下图:色调范围是上图中从左边的最暗的部分(黑色)到右边的最亮的部分(白色)之间的范围。
此比例适用于彩色和黑白照片。
现在让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它们与照片之间的关系。
高光曾经,我们一直认为“高光”就是图像中最亮的部分,实际上在摄影中并非如此。
高光可以被认为图像中亮度很高的区域,而且这些区域中仍然包含很多细节。
请注意,尽管这些区域很亮,但它们仍然具有明显的纹理和细节。
如果我们增加曝光,那么这些区域将变得非常明亮以至于它们将完全失去细节,导致变成完全白色。
白色如果我们增加亮度直到照片“过度曝光”(细节已经看不见),我们将拥有纯白色。
即使白色区域看起来不是白色的(彩色),但由于已经没有细节了,它也可以认为是完全“白色区域”。
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建议将曝光调的过曝导致“白色区域”的出现。
但有时为了特定的艺术创作,也是可以的。
中间调中间色调是照片中既不暗也不亮的中间范围。
在自动模式下拍摄时,相机的曝光测光表会自动识别拍摄场景中的中间色调。
相机使用的测光系统都是以18度灰板的灰色来做为基准值的,以此来避免背景太白或者太黑时过度曝光或者欠曝等情况的发生。
阴影阴影区域与高光区域正好相反。
阴影区域是指图像中色调较暗,但仍然保留一定细节的区域。
看下面这个例子,这张照片显示了阴影区域,以及阴影区域中信息的细节。
这些较暗的区域仍然具有一定能看到的细节。
但是,如果我们将它们变暗到这些细节丢失或完全没的程度时。
那么,它们变成完全黑色。
黑色照片中,亮度为零的区域可以被视为黑色区域。
正如我们上面所说的关于黑色和白色,照片的区域可能不是纯黑色,也可能是其他色彩,但我们仍然认为它属于黑色区域。
色调调色公式
![色调调色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893849eb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6a.png)
色调调色公式调色是影视制作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它可以让影像呈现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增强影片的感染力。
而在影视制作中,调色初学者往往难以把握色彩的搭配和组合,接下来,让我们来介绍一些色调调色公式,帮助大家更好地处理影像色彩。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些基础色调调色公式:1. 黄色调:将黄色调整至亮度较高,同时添加一些橙色、黄绿色等辅助色,可以营造出温馨、舒适的感觉,适用于爱情、家庭、友情等主题的影片。
2. 蓝色调:将蓝色调整至亮度较低,同时添加一些紫色、青色等辅助色,可以给观众带来清新、神秘的感觉,适用于科幻、悬疑、恐怖等主题的影片。
3. 绿色调:将绿色调整至中等亮度,同时添加一些棕色、黄色等辅助色,可以营造出清新、自然的感觉,适用于自然、乡村、农业等主题的影片。
4. 红色调:将红色调整至亮度较高,同时添加一些棕色、黄色等辅助色,可以营造出热烈、激情的感觉,适用于爱情、运动、音乐等主题的影片。
以上基础色调调色公式是很多调色师开始学习的。
”搭配不宜过多”,是这些公式的共同特点。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些高级色调调色公式:1. 浅色调:以浅灰色为底色,加入一些暖色调如米黄色或粉色,可以营造出干净、可爱的氛围,在制作儿童动画或者爱情电影时可以使用。
2. 深色调:以深灰色为底色,加入一些冷色调如青色或藏青色,可以营造出稳重、冷静的感觉,适用于律政剧或者悬疑片的制作。
3. 暖色调:以橙红色为主色调,加入黄色、米色等色系,可以营造出温暖、舒适的氛围,适用于纪录片的制作。
4. 冷色调:以蓝紫色为主色调,加入一些淡粉色、淡紫色的辅助色,可以营造出清新、空灵的感觉,适用于制作风光片。
以上高级色调调色公式在调色时需要根据影视作品的具体情境进行调整。
总之,色调调色是影视制作中重要的一步,熟练掌握各种公式的搭配方式,对于增强影片氛围和情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摄影教程丨形成摄影风格,一定要熟悉这10种影调!
![摄影教程丨形成摄影风格,一定要熟悉这10种影调!](https://img.taocdn.com/s3/m/cb9525f3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f6.png)
摄影教程丨形成摄影风格,一定要熟悉这10种影调!对摄影作品而言,“影调”,又称为照片的基调或调子。
指画面的明暗层次、虚实对比和色彩的色相明暗等之间的关系。
通过这些关系,使欣赏者感到光的流动与变化。
今天在这篇分享中,给大家总结了10 种影调调性,每种调性都选了一幅黑白摄影大师的作品作为例图。
一,高长调英国摄影师Michael Kenna(迈克尔·肯纳)的作品,画面中只有一棵树,非常干净、纯粹,整体调性偏亮,属于高调。
二,高中调摄影师 Paul Strand(保罗·斯特兰德)的作品。
理论上讲这并不是高中调,而是一张高长调的照片。
如果想要把它变成高中调的话,就只能保留窗户右侧的部分,这样画面整体依然为亮调,但是黑白对比适中。
三,高短调日本摄影师 Hiroshi Sugimoto(杉本博司)的《海景》系列作品之一。
画面中没有纯黑色和纯白色,只有非常短的一段 灰色亮调,因此属于高短调作品。
短调属于较难处理的调性,往往只有一些摄影大师才能将短调与拍摄主题完美契合。
四,中长调这是最常见的中长调的照片,为 Ansel Adams(安塞尔·亚当斯)的作品。
从直方图中可以看出 ,画面调性很长 ,亮部和暗部都有信息分布 ,同时也有大量的灰度细节可以查看。
五,中中调Paul Strand(保罗·斯特兰德)的作品,是典型的中中调照片。
可以看到画面既 没 有 纯 黑 ,也 没 有 纯 白 ,直 方 图 的 峰 值 大 多 集 中 在 整 个 调 性 的 中 间 区 域 。
六,中短调摄影大师 Edward Weston(爱德华·韦斯顿)的作品。
中短调的影调对比更加柔和,直方图中只有大量的峰值位于中间的小部分区域。
七,低长调Ansel Adams(安塞尔·亚当斯)的作品,画面有纯黑和纯白,但是大面积都是黑色。
我们可以看到直方图峰值开始向左靠拢 ,大量集中在暗部区域 ,而且有大量的黑色是溢出的。
影视后期调色技巧详解
![影视后期调色技巧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406e4ba2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c5.png)
影视后期调色技巧详解影视后期调色是指通过对影视画面的颜色、亮度、对比度等参数进行调整,以达到影片所需的色调效果和情感表达。
调色是影视后期制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影响着影片的整体风格和观感。
下面将详细介绍影视后期调色的一些技巧和方法。
1.学习色彩理论了解色彩的基本原理和效果对于影视后期调色非常重要。
掌握基本的颜色搭配和色彩对比的规律,可以帮助调出更符合影片情感表达的色调效果。
2.使用剪辑软件调色工具现在的剪辑软件都提供了丰富的调色工具,例如Adobe Premiere Pro和DaVinci Resolve等。
熟悉这些工具的使用,可以在调整色彩、亮度、对比度、饱和度等方面更加灵活地控制影片的效果。
3.利用LUTsLUTs是一种调色预设,可以帮助快速调整影片的色调效果。
现在有很多免费和付费的LUTs资源可以使用,选择合适的LUTs可以快速上色,为影片增添独特的氛围。
4.分层调色分层调色是指将影片图像按照不同的色彩通道进行分离,然后对每个通道进行调整,最后再合并在一起。
这种方法可以更加精细地调整影片的颜色效果,使画面更加丰富和立体。
5.区分场景和情感表达不同的场景和情节可能需要不同的调色处理,例如欢乐的戏剧片和紧张的惊悚片需要采用不同的色调效果来表达对应的情感和氛围。
学会根据影片的需要进行不同场景的调色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6.控制曝光和对比度曝光和对比度是影响影片亮度和画面层次感的重要因素。
根据影片的需要,适当调整曝光和对比度可以更好地表现画面的细节和色彩层次。
7.图像修复和噪点消除影片拍摄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噪点和瑕疵,在调色时可以利用软件提供的修复工具进行修复和去噪。
使画面更加干净和清晰。
8.参考其他电影和作品学习和参考其他成功的电影和作品的调色效果是非常重要的。
观察并尝试模仿其他优秀作品的色调,可以帮助提升自己的调色技巧和审美水平。
总结起来,影视后期调色是一项需要综合色彩理论、软件调色工具和实际操作经验的技术活动。
色调与影调
![色调与影调](https://img.taocdn.com/s3/m/977a33bc10661ed9ad51f3da.png)
通常是拍高调照片比 正常曝光增加一档,以 增强高调的明朗程度。 拍低调照片比正常曝量 光减少一档,以确保浓 重的黑色基调。
二、影调的含义 与运用
影调在摄影上也有两
种含义:一是指照片 上影像的阶调;二是指 景物再现的深浅(当 指这一含义时,也可 用色调表示)
•1、什么是阶调
•阶调是指影像明暗过度 的变化情况。(对黑白 照片来说,也就是指影 像的黑、灰、白的一系 列过度情况。
4、拍摄不同调 子需注意的问 题
(1)高调照片:要注 意画面上有少量有力 的黑色,否则,高调 照片常会显得无力、 上有少量明亮 的白色。否则,低调 照片易显得灰暗、无 神。低调照片的主体 光比宜大。
5、高调和低调 照片曝光量的 掌握方法:
3、形式与内容 的关系
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容而不 是形式。这就要求拍摄者在 运用色调这一构图因素时, 首先要考虑被摄对象是否适 宜用高调或低调表现,为高 调而高调、为低调而低调的 做法,往往会弄巧成拙,适 得其反。
注意:在考虑运用高 调或低调时,还应注意 到被摄对象本身(包括 主体与背景)的深浅情 况是否适合拍摄高调或 低调。
• 黑中有黑,白中有白,灰色 层次多,影像明暗变化大而 多,称为影调丰富,影调细 腻。
• 反之,黑灰白过度急剧,呈 跳跃式变化,黑灰白的层次 又少,称为影调简单、影调 粗狂。
2、不同的影调 能产生不同的 强化作用
A:丰富的影调有助于 产生恬静、温和、舒畅 之感。
B:粗狂的影调有助于 给人以跳跃、刚强、激 烈、兴奋之感。
(2)低调照片:能 给人神秘、肃穆、 忧郁、含蓄、深沉、 稳重、粗豪、倔强 之类的感觉。
(3)中间调:中间调之 中对比强烈的(反差 大),往往给人一种生 气、力量、兴奋之感, 对比平淡的(反差小), 往往给人一种凄凉、压 抑、朴素之感。
《影调色调调整》课件
![《影调色调调整》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4c24f21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9e.png)
05
影调色调调整的案例分析
高对比度人像摄影案例
要点一
总结词
通过提高对比度,强调人像的轮廓和细节,营造强烈的视 觉冲击力。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在人像摄影中,高对比度调整可以突出模特的面部特征和 身体线条,使人物更加立体和生动。同时,适当的高对比 度还可以强调光影效果,为照片增加层次感和质感。
低饱和度风景摄影案例
饱和度调整
总结词
饱和度调整用于增强或降低图像中颜色的鲜艳程度,使图像 更加鲜明或柔和。
详细描述
饱和度调整通过改变图像中颜色的纯度和鲜艳度,使图像的 整体色彩更加饱满或淡雅。在饱和度调整时,需要注意不要 过度调整,以免导致颜色失真或图像失真。
曲线调整
总结词
曲线调整是一种高级的影调色调调整方法,通过调整图像的亮度分布曲线,实现精细的影调色调控制 。
详细描述
对比度调整通过扩大图像中明暗区域的差异,使整个图像的层次感更加丰富。 在对比度调整时,需要注意不要过度调整,以免导致图像失真或细节丢失。
色彩平衡调整
总结词
色彩平衡调整用于纠正图像中的颜色偏差,使图像颜色更加自然或符合特定要求 。
详细描述
色彩平衡调整可以通过对红、绿、蓝等颜色通道的增减来改变图像的整体色调。 通过色彩平衡调整,可以纠正偏色、增强色彩对比,使图像更加生动。
VS
详细描述
在风景摄影中,影调与色调的调整能够显 著提升画面的视觉效果。通过对亮部和暗 部的处理,摄影师可以强调风景的层次感 ,使画面更具深度。同时,通过调整色彩 饱和度和对比度,摄影师可以展现出风景 中最具吸引力的部分,使观众仿佛身临其 境。
产品摄影
总结词
通过影调与色调的调整,可以突出产品的材质、纹理和色彩,提高产品图片的视觉冲击 力。
影视调色方案
![影视调色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2ebf58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de.png)
影视调色方案1. 引言在影视制作中,调色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通过调整画面的色调、亮度和对比度等因素,可以将影片的视觉效果和情绪表达得到最佳的呈现。
本文将介绍影视调色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的调色方案,帮助读者了解如何在影片中运用调色来增强画面的艺术感和叙事效果。
2. 调色的基本原理2.1 色彩理论色彩是指由光线不同波长所带来的感受。
在调色中,我们主要关注的是颜色的三个主要特性:色调、饱和度和亮度。
色调表示颜色的基本属性,饱和度表示颜色的纯度或强度,亮度表示颜色的明暗程度。
了解这些基本特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调整画面的色彩。
2.2 基本调色工具在调色中,常用的工具包括调色板、色轮和色阶等。
调色板可以帮助调色师进行色彩的选择和调整,色轮可以帮助调色师理解不同颜色之间的关系,色阶则可以帮助调色师调整画面的明暗度。
3. 常用调色方案3.1 冷暖色调冷色调和暖色调是常用的调色方案之一。
冷色调(如蓝色和绿色)可以给人一种冷静、压抑的感觉,常用于表现悲伤、恐惧等情绪。
暖色调(如红色和黄色)则可以给人一种温暖、活力的感觉,常用于表现喜悦、浪漫等情绪。
通过调整画面主要颜色的冷暖程度,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进入影片的氛围。
3.2 高对比度高对比度是指画面中明暗部分的差异较大,常用于表现紧张、悬疑的情节。
通过增强画面的对比度,可以使得重要物体或人物更加醒目,加强观众的焦点。
然而,在运用高对比度时需要注意过分使用可能会让画面过于刺眼,影响观众的视觉体验。
3.3 分色调分色调是指在画面中加入特定色彩的调色方案。
比如,通过给画面蒙上一层蓝色或绿色的滤镜,可以营造出一种神秘、诡异的氛围;而给画面加入一层黄色或橙色的滤镜,则可以营造出一种温暖、浪漫的氛围。
通过合理运用分色调,可以增强画面的情感表达和叙事效果。
4. 调色步骤调色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色彩校正:调整画面的色彩平衡,使得白色看起来更加纯净,整体色调更加准确。
2.亮度对比度调整:根据需求调整画面的亮度和对比度,使得画面更加明亮、清晰。
影视调色基本常识
![影视调色基本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af548e02c5da50e2524d7f1a.png)
影视调色基本常识无颜色不欢乐――调色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调色过程是影视中一个专门的制作环节,如果我说在Photoshop中进行调色肯定很多人都尝试过,但是对于视频素材的校色和调色尝试过的爱好者就并不多了,我们收到的很多影片都是在前期拍摄下功夫,但是对于后期剪辑和调色合成有些粗糙,这就让影片的质量大大下降,其实调色并不难。
它是一个画龙点睛的过程,色彩作为视觉艺术中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我们一定要善用它,无颜色不欢乐,色彩其实也是一门语言,我们要多多地使用它。
调色的必要性为什么要调色?答案很简单,为了从形式上更好地配合影片内容的表达。
一部影片的表达语言,由画面、音效、同期音与配音等基本构成。
其中,画面自然是最重要的基本要素,画面的表达方式不一样,对影片内容会起到非常大的改变。
要想把影片内容表现得很饱满、很到位,那么画面的影调、构图、曝光、视角等细节都要精细安排,才能统一形成完美的、适合主题的表现力。
我们以色调为例,简单了解一下它在影片制作中的重要作用。
原始视频素材,画面是以中性的所谓“标准”基色为主,前期拍摄中,主要控制的是画面的曝光、白平衡、构图、视角、运动等基本指标。
对于色调,往往不会在前期进行调整和设置,前期尽量提供“标准”拍摄,因为,不同的画面素材,可能会在后期用在不同的场景和气氛中,前期不能判断后期处理的所有要求和操作,所以,前期更重要的是把握好构图、曝光这样后期很难处理的环节,而色调,只要提供准确的白平衡即可,当然,模拟夜景、晚霞渲染之类的白平衡也算前期工作,这可以适当改变色调色温,使其大致符合后期要求。
前期能做的都在前期做,但不要过分改变太多,那样,会给后期造成麻烦。
前期素材拍摄完毕,在后期机房,制作师会领会导演意图,根据影片风格,确定色调风格,对前期素材进行一级和二级校色,其目的是把素材这些“蔬菜”做成不同味道的“菜肴”,这完全取决于“厨师”对菜肴的制作手艺。
如果说,一道菜是由色、香、味组成,那么,影视后期的调色就是其中的视觉元素,而影片的节奏、蒙太奇剪辑手法等则是影片的味道。
摄影-影调与色调的分析和认识
![摄影-影调与色调的分析和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cb6eec0303d8ce2f006623ed.png)
摄影-影调与色调的分析和认识摄影中影调来源于音乐,来源于音乐中的术语,是因为摄影这种利用光影变化而构成的画面更具有一种音乐般的视觉上的节奏与韵律。
对摄影作品而言“影调”,又称为照片的基调或调子。
指画面的明暗层次、虚实对比和色彩的色相明暗等之间的关系。
通过这些关系,是欣赏者感到光的流动与变化。
摄影画面中的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是由影调来体现的,如线条是画面上不同影调的分界。
自然界所有的颜色(即固有色)有三个主要特征:色彩的色调、饱和度和明度。
但对黑白照片而言,多种可见色反映在黑白照片上,只形成黑白灰三个色阶,其间的差别只在亮度上,这样自然界千变万化的色彩便失去了两个最重要的特征――色彩的色相和饱和度,只保留了明度(亮度)。
不同亮度的景物变化为相对应的黑白灰色阶,所形成的明暗层次。
因为不具备有色彩的特征,我们将黑白摄影中的基调称为“影调”,以能表现出五彩缤纷的色调为特征。
一、黑白照片的影调影调与流动物体之间的光线又极为密切的关系。
在摄影画面中,影调结构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首先,表现为由白(高亮度)过渡到黑(低亮度)的层次等级。
在黑白摄影中,影调不但能体现物象,还能抽象地再现于对应原景物的固有色彩。
如:红为较深的灰而黄色为较浅的灰色,黑中有黑,白中有白。
灰色层次多,影像明暗变化大,称为影调丰富,影调细腻;反之,黑白灰过渡剧烈,呈跳越式变化,灰色层次少,称为影调单一粗犷。
其次,不同的影调能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
丰富的影调有助于产生恬静、温和、舒畅之感;粗犷的影调有助于给人们以刚强、力量、激烈、兴奋之感。
其三,自然界中被人们视觉观察到的灰色调是无限多的9阶灰。
色谱是为了对影调进行大致分类,并因它作为识别和记录色调的依据。
其四,照片中不同程度的黑白灰有不同的视觉感受。
黑色给人你庄严、稳重、压抑之感;白色给人以圣洁、明朗、开阔的感觉;灰色给人以黑白间的感受,使人有正常协调之感。
灰色的不同变化在画面中常常有协和的用,在黑白两极之间搭起桥梁使之协调。
摄影里的色调和影调什么意思
![摄影里的色调和影调什么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53c619c887c24028905fc333.png)
摄影里的色调和影调什么意思
色调:色调指的是一幅画中画面色彩的总体倾向,是大的色彩效果。
既整体的色彩倾向。
色调容易带上情绪色彩。
作为一种主基调烘托渲染主题。
就像中国红,作为中国人情感哲学里的正面色彩
例子在大自然中,我们经常见到这样一种现象:不同颜色的物体或被笼罩在一片金色的阳光之中,或被笼罩在一片轻纱薄雾似的、淡蓝色的月色之中;或被秋天迷人的金黄色所笼罩;或被统一在冬季银白色
的世界之中。
这种在不同颜色的物体上,笼罩着某一种色彩,使不同颜色的物体都带有同一色彩倾向,这样的色彩现象就是色调。
2.影调:对摄影作品而言,指画面的明暗层次、虚实对比和色彩的色相明暗等之间的关系。
通过这些关系,使欣赏者感到光的流动与变化。
先解释基础知识:一个色彩用现代数据表达有三个要素色调、饱和度和明度。
其中黑白灰三个色阶就是明度的变化。
一个画面去除了色彩,既去除了色调和饱和度,剩下明度,就成了黑白照片。
这里黑白照片就是一个黑白灰之间的层次变化。
在这个基础上可以来谈影调。
因为不具备有色彩的特征,我们将黑白摄影中的基调称为影调,以能表现出五彩缤纷的色调为特征。
然后我们升级一下,彩色照片的影调,就是结合了色彩来谈的,给黑白色附上色彩,黑白就会有丰富的色彩变化,常规来说的影调就是这个结合在一起的套路了。
1。
PS技能不学这一节,你怎么能理解色温、色调、影调,并精通色阶运用?
![PS技能不学这一节,你怎么能理解色温、色调、影调,并精通色阶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ef85f003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f7.png)
PS技能不学这一节,你怎么能理解色温、色调、影调,并精通色阶运用?色彩知识中,除了色相、明度和饱和度三个属性外,还有色温、色调、影调等相关属性,它们影响和决定着图像的整体风格和视觉感受。
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色温、色调、影调。
1、色温色温,色温可以说是色彩的“冷暖度”,也就是色彩的冷暖倾向。
如偏向于蓝色的颜色为冷色调,偏向于红橙色的为暖色调,如下图:冷色调暖色调2、色调色调是图像的整体颜色倾向。
在色相、饱和度和明度三个要素中,某种因素起主导作用,就称之为某种色调。
例如下图:图(1)为黄色调,图(2)为绿色调。
图(1)图(2)3、影调影调是图像画面的明暗层次、虚实对比和色彩的色相明暗之间的关系,是物体结构、色彩、光线效果的再现。
按照影调的明暗程度,分为亮调、暗调和中间调。
例如下图:亮调暗调了解以上知识后,我们就可以很好的理解直方图与色阶。
1)直方图,直方图是图形化地表示图像中的各个亮度等级的像素数量。
在PS 软件中窗口>直方图,我们就可以调出直方图,在直方图中横向代表亮度,从左到右区分为暗部区域、中间调区域和亮部区域;纵向代表像素的数量,纵向越高表示这个级别的像素越多。
例如下图:从直方图上可以看出,直方图中暗部区域像素最多,亮部最少,说明图像整体偏暗。
所以,直方图能够直观地观察到一幅图像整体亮度,从而判断出是曝光过度还是曝光不足。
2)按下快捷键Ctrl+l 调出色阶面板,从上图可以看出,色阶中的“图形” 形状与直方图中的“图形” 形状几乎相同,其实这两个“图形” 所表示的图像亮度信息是完全一样的。
在色阶面板中,横轴方向的三个滑块依次为图像(影调)中的暗调滑块、中间调滑块、亮调滑块,调整滑块左右方向的位置,就能够调整图像的明暗程度。
除此之外,色阶中的滑块也可以调整单个通道的明暗度、颜色面积;例如下图:选择红色通道,此时如果向左移动亮调滑块,那么图像中的红色面积会逐渐增大,并且也会逐渐变亮。
影调色调调节PPT课件
![影调色调调节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56c6db6c1c708a1284a446e.png)
光成分多。
滤光器补 偿系数
光源色温与摄影摄像之间的关 系
1、光源色温与摄像机的平衡色温一致时正常 还原;
2、光源色温高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像机的平衡色温时画面色 调偏蓝青;
3、光源色温低于摄像机的平衡色温时画面色 调偏橙红。
要使所摄景物的色彩在画面中得到控制,就需 要在拍摄时选择合适的校色温滤光片或进行合 理的白平衡调整。
校色温滤光片的类型与应用
1、类型 (1)一类是用于降低光源色温
的滤光片,又称“橙色系列滤光 片”,主要有雷登85(深色,又 称色温转换滤光片),雷登81 (浅色,又称色温平衡滤光片) 系列。 (2)另一类是用于提高光源色 温的滤光片,又称“蓝色系列滤 光片”,常见的有雷登80(深色, 又称色温转换滤光片),雷登82 (浅色,又称色温平衡滤光片) 系列。
细调白的步骤
①首先根据实际照明光源的色温值,选择相应的滤光 片。如在3200K的灯光照明时,选择1号滤光片;在 5600K的自然光下选择3号或2号、4号滤光片。
②选好滤光片以后,打开摄像机电源开关,将光圈调 至自动档,把白平衡选择键调至自动档,然后将选择 的白色卡片置于顺光照明下,把摄像机镜头对准卡片 并充满画面。
降色温滤光片在摄影摄像中的 应用
通常用于灯光型彩色片在外景自然光条件下拍 摄。为了使日光光源色温5500K与灯光型彩色 片的平衡色温3200K相一致,需在镜头前加降 色温的雷登85B。如果不加,拍出的画面会偏 蓝青。
降色温滤光片还适用于日光型彩色片在阴天或 晴天阴影处等色温较高的条件下,产生使景物 色彩正常或有意偏暖色调的画面效果
第二节 光源色温与画面色彩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调色调基本认识影调色调基本认识摄影中影调来源于音乐,来源于音乐中的术语,是因为摄影这种利用光影变化而构成的画面更具有一种音乐般的视觉上的节奏与韵律。
对摄影作品而言“影调”,又称为照片的基调或调子。
指画面的明暗层次、虚实对比和色彩的色相明暗等之间的关系。
通过这些关系,是欣赏者感到光的流动与变化。
摄影画面中的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是由影调来体现的,如线条是画面上不同影调的分界。
自然界所有的颜色(即固有色)有三个主要特征:色彩的色调、饱和度和明度。
但对黑白照片而言,多种可见色反映在黑白照片上,只形成黑白灰三个色阶,其间的差别只在亮度上,这样自然界千变万化的色彩便失去了两个最重要的特征――色彩的色相和饱和度,只保留了明度(亮度)。
不同亮度的景物变化为相对应的黑白灰色阶,所形成的明暗层次。
因为不具备有色彩的特征,我们将黑白摄影中的基调称为“影调”,以能表现出五彩缤纷的色调为特征。
一、黑白照片的影调影调与流动物体之间的光线又极为密切的关系。
在摄影画面中,影调结构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首先,表现为由白(高亮度)过渡到黑(低亮度)的层次等级。
在黑白摄影中,影调不但能体现物象,还能抽象地再现于对应原景物的固有色彩。
如:红为较深的灰而黄色为较浅的灰色,黑中有黑,白中有白。
灰色层次多,影像明暗变化大,称为影调丰富,影调细腻;反之,黑白灰过渡剧烈,呈跳越式变化,灰色层次少,称为影调单一粗犷。
其次,不同的影调能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
丰富的影调有助于产生恬静、温和、舒畅之感;粗犷的影调有助于给人们以刚强、力量、激烈、兴奋之感。
其三,自然界中被人们视觉观察到的灰色调是无限多的9阶灰。
色谱是为了对影调进行大致分类,并因它作为识别和记录色调的依据。
其四,照片中不同程度的黑白灰有不同的视觉感受。
黑色给人你庄严、稳重、压抑之感;白色给人以圣洁、明朗、开阔的感觉;灰色给人以黑白间的感受,使人有正常协调之感。
灰色的不同变化在画面中常常有协和的用,在黑白两极之间搭起桥梁使之协调。
其五,照片中的黑白灰之间的搭配与过渡成为等级配置。
不同的配置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的倾向,于是形成不同“调式”的照片。
二、黑白照片的调式黑白照片的基调通常概括为中间调、低调和高调。
1、中间调中间调是有各种灰色阶调为主调构成的影调。
由于中间调的主调是灰色,所以中间调也称为灰色调。
中间调为照片的基调,可以产生平和与疏淡的感觉。
显然,中间调在影调上缺少强烈的冲击力,但对各类题材都有表现力,在表现上比较自由,画面贴近生活,不显张扬,主体比较强,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照片都是中间调的原因。
因为交待的清楚,所以新闻与纪实照片大部分使用中间调。
对比强烈(反差大),中间调给人一种生气、力量与兴奋之感;对比平淡的照片,中间调给人一种凄凉、压抑与朴素之感。
2、高调白色与灰色(白、级浅灰、浅灰、中灰)占绝对优势的照片,称为高调照片。
高调照片给人以圣洁、明朗、开阔之意,所以高调照片给人视觉感受为轻盈、纯洁、明快、清秀、宁静、淡雅与舒适。
高调照片并不是“满篇皆白”在浅而素雅的影调环境中局部的少量的黑色(或暗色)是必不可少的。
而这些黑暗影调所构成的部分则往往成为画面的视觉中心。
3、低调黑或黑灰色占绝对优势的照片,称为低调照片。
低调的照片使人联想到黑夜,所以低调照片能给人神秘、含蓄、肃穆、庄重、粗豪、倔强和力量的视觉感受。
低调能够应在某些情绪气氛为凝重、忧伤感。
这在日常生活中是不乏其例的。
如政治家会谈时后的服饰等。
低调形成的基础为黑色,但照片不是黑成一片,必须在相应的位置辅以两色(高光),正因为有大片的暗色调起烘托陪衬,小面积的亮色则往往因其突出而成为整个画面的视觉中心。
低调照片适合表现黑色为主要基调的题材。
在人像摄影中,低调照片常常用来塑造有力量与庄重感的男性,用于女性,它产生冷峻,优雅的神秘魅力之感。
4、影调配置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和改善方法一是根据被摄对象的特征确定影调。
二是影调配置要完美的突出主体。
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对比,将某一色块(景、物、人)突出,使其更具视觉冲击力。
三是防止黑白反差的等量分配,避免主次不分。
影调变化形成的节奏感是一幅黑白照片或得视觉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是利用其他的一些措施改善影调。
如前期使用滤镜以及后期暗房制作中选择使用反差不同的放大纸,局部遮挡以及调整显影成分,亦可中途曝光,正负叠放等一些技术手段控制画面的影调。
三、彩色照片的色调色调指画面色彩的基本基调,即画面中主要色彩的倾向。
色调分为暖色调、冷色调、中间色调。
还可以在冷、暖和中间色调的基础上分的更细腻些,有对比、和谐、浓彩、淡彩、亮彩和灰彩色调等等。
1、关于色彩的几个概念A、色相色相又称为色别或色名,指色彩的相貌。
色相是色彩的基本特征之一,是色与色之间的主要区别,分为:红、黄、蓝、紫等。
单色光的色相完全决定与该光线的波长,如红色为678毫微米,绿色为527毫微米,黄色为587毫微米等等;混合光的色相,决定于组合这一光线得的各原色光的波长及其相对量。
光谱中人眼能分辨得色相有150种,加上30种光谱中不存在的(如品红)人眼在最好条件下可分辨大约180种色相。
B、色彩色彩又称为颜色,它是构成造型艺术的重要因素之一。
各种物体因吸收可和反射光线的程度不同而呈现出千差万别的颜色。
人们对色彩色感觉,取决于光源的光谱成分和物体表面的特征,同时也依赖于人的视觉系统及大脑的生理功能,因此也可以说色彩是一个主观感受与客观世界相结合的概念。
C、消色消色指彩色以外的黑白灰。
消色无色相之分,仅有明暗度之区别。
消色与任何一种色彩之间都能形成和谐和搭配。
D、饱和度饱和度是指色彩的纯度,表示颜色中所含彩色成分与消色成分(灰)的比例。
颜色中所含的彩色成分多,色彩饱和(色觉强);所含的消色成分多,色彩便不饱和(色觉弱或灰度大)。
最饱和的色彩为光谱色,因为光谱色纯度高。
在颜色中,饱和度最高的为红色,最低的为蓝色。
E、明度明度是色彩的明暗和深浅程度,可以用亮度来表示,是色彩的重要色相之一。
某物体表面的明度,是指该物体反射一定色光亮的程度,反射量越大,明度越高。
对不同的色彩而言,明度各不相同。
如黄色明度高、红色明度低、兰紫色明度更低。
同样的颜色用强光照明明度则大,弱光下则明度低。
明度的变化相当于光度的变化,明度的数值可以用反光率来表示。
F、光谱色光谱色是可见光色,波长为39―770毫微米。
可见光通过棱镜后可分解为七种不同色颜色组成的连续光谱,包括不能用肉眼来区别颜色差别的任何波长范围内的颜色。
光谱色是自然界最纯的颜色。
G、光源色光源色是指物体在日光、灯光和月光等光线照射下,所呈现出来的颜色。
自然界的各种色彩都是光线作用的结果,不同光源照射的物体其色彩效果大不相同,光源色越强,对物体固有色影响越大。
2、暖色调暖色调是以红、橙、黄等温暖的色彩为主要倾向的画面。
红、橙、黄能使人感到温暖,属于视觉感受。
这与自然有一定的关系,如太阳、火焰能给人温暖等等。
暖色调有助于强化热烈、兴奋、欢快、活泼和激烈等视觉感受。
在某些情况下自然界景物不具备暖色调的明显特征而又要张扬其暖色倾向时,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一是利用色温强化色彩的暖色倾向,如日出日落时的阳光色温也较正午时要低的多。
二是利用滤色镜片强化色彩的暖色倾向(如桔红镜),但加之不当,会使作品显得虚假。
三是后期制作暖色调处理,但也应掌握适度。
3、冷色调冷色调是以各种蓝色(纯蓝、紫蓝、蓝青、青莲)为主要倾向的画面。
冷色调有助于强化恬静、安宁、深沉、神秘、寒冷等效果。
冷色调只所以能产生寒冷的感觉,与夜色等自然现象有关。
4、对比色调对比色调是以两种色相差别较大的颜色搭配所形成的色彩基调,分为冷暖对比和明暗对比。
冷暖对比是两种色相差别较大的颜色(如红与绿、黄与紫、橙与蓝)对比,能在视觉上造成一种色相反差,各自的色彩倾向更加明显,从而更充分的发挥各自的色彩个性。
明暗对比是用色明度强烈的反差形成的对比。
对比色调给人的视觉感受是鲜明的,带有强烈的冲击力与刺激性,应该给人以鲜而不腻,艳而不俗的感觉。
但处理不当则会给人已杂乱无章和刺目的感觉,切忌平分秋色。
对比色调的运用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对比要突出主体,强调主题;二是确定画面的基调;三是形成色彩重音做到彩色基调的交互作用,如暖色调里边有对比,冷色调中有对比等。
5、和谐色调和谐色调是由相邻的近色(靠色)或色相环90以内的色彩构成。
和谐色调不如对比色调那样强调富于视觉刺激,但却因其无色彩跳越让人感到和谐、舒畅、强化了淡雅、素净与温馨的效果。
明度强烈的和谐色调也具有强烈的视觉感染力与冲击力。
一些和谐色调常用黑色、白(消色)来丰富画面的表现力,使画面色彩朴素、典雅,既温和又有丰富的层次,既雅致又爽朗有力。
消色是色彩饱和度等于零的色,一个明度最高的白,一个是明度最低的黑。
消色与其它色彩配合时,能构成较高的反差,使色调明快,富于立体感与空间感,使照片的表现力大大增强,在各种色调的照片中,注意并合理的使用消色来融入画面,这是成熟摄影家的专业修养之一。
6、浓彩色调浓彩色调是由颜色较深(饱和度高而明度低)的色彩构成。
浓彩色调的照片能够给人浓郁强烈(暖色基础)或低沉悲凉(冷色基调)等视觉感受。
浓彩色调多表现光比强烈的自然景观,为的是强调色彩的浓艳。
拍摄者常常采取减少曝光(使胶片略感光不足)或加偏振镜等办法。
7、淡彩色调淡彩色调是由颜色较浅(饱和度低而明度高)的色彩构成。
淡彩色调有强化淡雅、恬静气氛的作用(增加曝光可以淡化色彩)。
此外,还可以细分为亮彩色调(高明度色彩)与灰彩色调(色彩中含有灰色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