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实验动物营养
实验动物饲料与营养
• 饲料营养成分及其营养作用 • 实验动物的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 • 影响营养需求的因素
• 饲料的分类及料的质量控制
第一节 饲料营养成分及其营养作用
• 动物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达50余种,可以概 括为七大类,即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矿物质、维生素、纤维素和水。虽然这些物 质在各种饲料中的含量有所不同,但其对实 验动物的营养作用是一致的。它们各具有独 特的营养功能,在机体代谢过程中又密切联 系,共同参加、推动和调节生命活动。
镁和硫
• 镁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成分 , 其余分布于软组织 细胞中。镁是焦磷酸酶、胆碱脂酶、三磷酸腺苷 等多种酶的活化剂,在糖与蛋白质代谢中起重要 作用。 • 硫分布于全身每个细胞中,存在于蛋氨酸、胱氨 酸、生物素中,主要通过上述有机代谢物对机体 起作用。
2. 微量元素的营养
• 这些微量元素(microelement)积极参与动物机体的 生长发育、繁殖等主要机能和维持机体的健康。 当缺乏或过剩时,会引起动物疾病的发生。
三、脂肪及其营养功能
• 脂肪(fatty)是脂类和类脂等一些物质的总称。脂肪是动物热能的 主要来源,在体内是化学能贮备的最好形式,饲料中脂肪含量越 高,所含能值也越高。脂肪也是构成动物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种器官和组织如神经、肌肉及血液等均含有脂肪。作为饲料中 脂溶性维生素的溶剂,脂肪可保证动物对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 吸收和利用。 • 脂肪酸也分为两大类,即不饱和脂肪酸 ( 脂肪酸碳链中部分碳原 子互相以双键相连)及饱和脂肪酸(脂肪酸碳链中碳原子单键相连)。 在不饱和脂肪酸中,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在动物体内不 能合成,必须由饲料供给,称为必需脂肪酸(Essential fatty acid) 。 必需脂肪酸是构成组织的组成成分,对维持细胞及亚细胞膜的功 能和完整性很重要。必需脂肪酸参与类脂代谢,在调节胆固醇的 代谢,特别是输送、分解和排泄方面有重要意义。亚油酸是合成 前列腺素的原料。 • 在以植物原料为主的饲料中,一般必需脂肪酸不易缺乏,故很少 另外添加。
第四章_实验动物的营养与饲养管理_2013.3(1)
食物蛋白质真实消化率可用进食实验测得:
TD=[摄入N-(粪N-粪代谢N)/摄入N×100
如果粪代谢氮忽略不计,即为表观消化率:
AD=(摄入N-粪N)/摄入N×100 表观消化率测定的蛋白质营养价值比真实消化率要低,具有较大的 安全性,且表观消化率测定方法较为简单,故此法最常用。
精品课件
表4-1实验动物饲料中的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
非必需氨基酸
异亮氨酸 色氨酸
笨丙氨酸 蛋氨酸 组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赖氨酸 缬氨酸 精氨酸
丙氨酸 丝氨酸 谷氨酸 酪氨酸
胱氨酸
甘氨酸 门冬氨酸 羟脯氨酸 脯氨酸
冬氨酸
精品课件
表4-2 大、小鼠氨基酸指标(单位:%)
精品课件
蛋白质(氨基酸)的互补作用:指理想的实验动物饲料 中氨基酸组成应保持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合适比例, 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当饲料蛋白所提供的各种必需氨基酸有 合适比例,尽量与机体必需氨基酸的要求模式相符时,才能充 分为机体所利用。
精品课件
矿物质
矿物质元素对动物机体有重要作用,是构成机体组 织,维持生理功能和生化代谢所必不可少的物质。
机体中含量大于0.01%者为常量元素,如钙、磷、钠、 钾、氯、镁与硫等。机体中含量小于0.01%者为微量元素, 已确认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必需微量元素有铜、钴、 氟、铁、碘、锰、钼、镍、硒、硅、锡、钒和锌等。
第四章 实验动物饲料及营养控制
Laboratory animal breeding
husbandry
精品课件
第一节 实验动物的营养
一、实验动物所需的营养素 动物为了维持生命必须从体外摄取必要的物质,经过消 化、吸收,合成机体成分,并将无用的代谢产物排泄到体外, 这个生理过程即所谓的营养,而从体外摄取的营养物质即为 营养素。动物的营养素包括水、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 矿物质和维生素。
实验动物的营养控制
5
二、实验动物营养概念
6
营养:有机体消化吸收食物并利用食物中有效成分来维持 生命活动,修补机体组织生长和生产的全过程。
6
8
1
蛋白质(Protein)
动物在组织器官的生长和更新过程中,必须从食物中不断获取蛋白 质等含氮物质。把食物中的含氮化合物转变为机体蛋白质是生命机体一
个重要的营养过程。
蛋白质营养可以看作是氨基酸的聚合物,蛋白质营养实际上是氨基 酸的营养。构成动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约20种,其中有8种氨基酸是动
物体内不能合成的,或合成数量满足不了动物的需求,称为必需氨基酸
微量元素:Fe Cu Co I Zn Mn Mo Se F Si
18
矿物质虽不能直接提供能量,但与三大有机营养物质 的代谢密切相关,是生命过程不可缺少的物质。当动物在 长期摄入的食物中缺乏某种矿物质,就可导致动物相应的
矿物质缺乏症。相反,当矿物质的用量过大,会引起动物
相应的矿物质中毒症。
19
5
维生素(Vitamin)
在为实验动物制定营养全面的饲料时,必须考虑到饲料所含
蛋白的质量问题,即必需氨基酸的数量和比例是否恰当问题。
在饲料的配制上,要注意: 氨基酸的缺乏
氨基酸的不平衡
氨基酸的拮抗 氨基酸中毒
*目的是达到饲粮氨基酸的平衡
10
氨基酸的缺乏 氨基酸是动物生长发育,提高生产性能的重要营养物质。 有20多种,其 中有几种具备增强养殖动物免疫力的作用。如果饲料中缺乏这几种氨基酸, 可导致动物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多种传染病:
实验动物的营养控制分解
鱼肝油、蛋、 苜蓿干草 油脂,如花生油、 玉米油;绿色植 物、蛋、鱼肝油
水溶性 维生素B1 参与糖代谢
多发性神经炎
谷类、豆类、酵母
维生素B2 参与生物氧化、晶状体及角膜的呼 生长停止、脱毛、白内障、角 麦麸、豆粉、
吸过程,维护皮肤粘膜完整性
膜血管新生
动物内脏
维生素C 参与糖、蛋白质代谢,参与胶原、 齿质及骨细胞间质生成
动物缺乏时,生殖机能下降,泌乳量降低,毛无 光泽等。
脂肪过多,使动物过于肥胖,生殖机能下降。
肥胖模型
实验动物:刚断乳的SD大鼠,体重50克左右
方 法:高营养饲料喂养
饲料配制:
基础饲料 大麦粉20% 玉米粉16 %
麸皮16 % 脱水蔬菜10 %
豆粉20 % 鱼粉10 %
酵母1 % 骨粉5 % 食盐2 %
方 法:
对照组 饲喂正常饲料 缺锌组 饲喂低锌饲料(1mg/㎏)
饮去离子水
维生素
维生素是一大类化学结构与生理功能各不相同 的物质。它们既不参与机体组成也不提供热能、 主要起控制、调节代谢作用的有机物。实验动 物对它们的需要量甚微,但却是比必不可少的 物质
维生素
表: 维生素的生理功能、缺乏症和来源
低蛋白饲料诱发大鼠骨质疏松模型 的制备
对照组 蛋白质20%、去离子水 实验组 低蛋白8%、去离子水
饲喂90天 骨量明显减少,反映骨形成的 指标骨形成率明显降低,矿化沉积率有降低 的趋势,反映骨吸收指标细胞数量增加
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
体内不能合成, 或合成不能
满足需要,必须由饲料供给的氨 基酸。
10种 :赖氨酸 蛋氨酸 色氨酸
苏氨酸 苯丙氨酸 亮 异缬组精
蛋白质(氨基酸)的互补作用
实验动物的营养与饲料(精)
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已知氨基酸有20 多种,以不同的组合形成不同的蛋白质。氨基 酸通常又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两大 类。前者是指在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速 度及数量不能满足动物正常生长需要,必须由 饲料来供给的氨基酸;后者是指动物体内能合 成,不需要由饲料供给的氨基酸。实验动物应 考虑的必需氨基酸有10种,分别是精氨酸、组 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 色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缬氨酸。
矿物质的营养功能
根据各种矿物质在动物体内含量不同,一般可 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1.常量元素 如钙、磷、钠、氯、硫、镁、钾 等在机体内的含量占动物体重的0.01%以上, 称为常量元素。 (1)钙 动物体中的钙约99%构成骨骼和牙齿, 而且钙还对维持神经和肌肉组织的正常功能起 重要作用。
脂类的营养功能
脂类由饱和脂肪酸及不饱和脂肪酸两大类组成。 某些脂肪酸如亚麻酸、亚油酸和花生四烯酸等 对幼龄动物的生长、发育是必需的,又必须由 饲料供给才能满足需要,故称必需脂肪酸。饲 料中缺乏这些必需脂肪酸时,可引起消化障碍 及中枢神经系统的障碍 ,实验动物日粮中添 加适量的脂类,还可以提高饲料适口性,增加 动物的采食量。 饲料中脂肪过多,易引起饲料的酸败变质。另 外,动物长期采食高脂饲料,还会造成食欲减 退、消化不良、过肥和不孕。
钙
血钙高于正常水平时抑制神经、肌肉兴奋性;反之 增强,缺钙可导致肌肉痉挛甚至僵直。钙还参与某 些酶的激活及体内酸碱平衡的调节。当钙缺乏或钙、 磷比例失调时,主要表现为骨骼病变、跛行,幼龄 动物患佝偻病。钙过量不仅会引起钙、磷比例失调, 还阻碍铁、锰、碘等元素的吸收。 一般日粮中需要添加钙才能满足动物需要,过 去主要靠添加骨粉、贝壳粉等,但由于这些原料卫 生指标难以控制,钙含量不稳定,且影响饲料适口 性,现已被饲料用磷酸氢钙所取代。另外,饲料中 要有足量的维生素D以促进钙的吸收利用。
动物营养学实验指导-饲料分析与饲料检测技术
动物营养学实验指导(饲料分析与饲料检测技术)
莱阳农学院动物科技学院
2005年7月
动物营养学实验指导第一章饲料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第二章饲料物理性状的检测
第三章饲料的显微镜检测
第四章饲料分析的基础知识
实验一饲料水分的测定
实验二饲料粗蛋白的测定
实验三饲料粗脂肪含量的测定
实验四饲料粗灰分测定
实验五饲料钙的测定
实验六饲料总磷的测定
实验七饲料盐分的测定
实验八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
实验九能量的测定
实验十豆粕中尿素酶活性的测定。
实验动物的营养和饲料质量控制
(二)饲料按物理性状的分类 • 颗粒料 • 粉料 • 膨化料 • 凝胶料 1. 液体饲料
2024/6/1
21
颗粒饲料的优点
⑴ 颗粒饲料加工过程中营养素加热易于动物的 消化吸收
✓ 加热有烧煮作用,能将粉料湿润软化,并 促使组织细胞破裂,纤维撕碎;
✓ 能使生淀粉α化(淀粉糊化),容易被动物 消化吸收;
因此,缺水比缺饲料对实验动物健康的危害更严重。 • 一定要保证给实验动物供应充足的饮水。 • 因实验需要禁食时,不能禁水!
2024/6/1
4
二、蛋白质
生理功能
1. 构成机体组织细胞的基本成分 动物的肌肉、神经、结缔组织、腺体、 血液、毛发等都以蛋白质为基本成分。---结构性蛋白
2. 机体内生物活性物质的主要成分 在动物的生命和代谢活动中起催化 作用的酶,起调节作用的激素,具有免疫和防御机能的免疫物质 和抗体,都是以蛋白质为其主体构成的。---功能性蛋白
3. 组织更新、修补的主要原料 在动物的新陈代谢过程中,蛋白质不断 更新、修补损伤的组织器官。
4. 蛋白质可供能和转化为糖、脂 机体在营养不足时,蛋白质也可分解 供能,维持机体的代谢活动。当摄入蛋白质过多时,也可能转化 成糖、脂肪和分解产热供机体代谢用。
➢ 饲料蛋白质含量不足引起生长缓慢,抵抗力下降,贫血,低蛋白 血症。
✓ 能引起蛋白质变性,降低蛋白质溶解性,增强 蛋白食感优良性。
2024/6/1
22
⑵ 颗粒饲料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热还具有以下作用:
✓ 杀菌作用,使颗粒饲料细菌数减少,烘干后提高了 饲料质量和保存期,保证了动物健康生长;
✓ 加热能去除对生理代谢有害的物质。例如在未经 煮烧过的豆类蛋白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剂,对动 物生长和生理代谢有影响;
实验动物营养实验动物学
• 按照在体内的含量分为: 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12
矿物质——构成机体组织、维持生理功
能和生化代谢 常量元素,如: • 钙:维持神经、肌肉组织正常功能。 • 钠:细胞内外的渗透压的平衡,酸碱
平衡。 必需微量元素,如: • 铁:贫血症,红细胞的构成。 • 碘:甲状腺肥大。 来源:各种饲料组分、添加的矿物质饲料
20
影响营养需求的因素
• 遗传因素 同种但不同品系的动物因遗传基因 的表达程度不同而影响遗传的需求,例如近交 系小鼠与封闭群小鼠,对蛋白质饲料的需求, 近交系小鼠要更高些 。ODS大鼠因为基因突变 造成L—谷氨酸氧化酶的缺乏,使ODS大鼠无法 合成维生素C 。
• 生理状况 动物在不同的生理状况中,如生长 、怀孕、创伤或泌乳时,对营养需求会有所不 同,个体需从饲料中获取额外的营养,以满足 胎儿的生长、发育,组织的合成或修补,吸取 制作乳、蛋、毛的原料。
21
•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会改变动物的 营养需求。
• 微生物状态 无菌动物因肠道内微 生物状态与一般动物不同因此在配 制饲料时,必须调整饲料成分及配 制方法,以满足动物的需求。
• 研究条件 手术操作或添加测试药 物会造成动物紧张或改变饲料的适 口性。
• 营养成分的相互作用
22
第二节 实验动物饲料
13
维生素——控制、调节代谢
1.维生素A:维持视网膜功能,胃肠活 动,生殖功能。 来源:胡萝卜、黄玉米、动物内脏等
2. 维 生素 D :调 节 钙磷 代 谢 , 佝 偻病 等。 来源:晒制的干草、鱼肝油等
3.维生素E:生殖泌乳,种子的胚芽。 来源:植物胚芽、青干草、绿色
植物等
14
实验动物学 第四章
[三] 、各种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质量和动物实 验结果的影响
(一)、环境因素的重要性 实验动物终生被限制在一个极其有限的环境范围内生活, 通过新陈代谢与周围环境发生联系,其生长发育,对疾病的 抵抗力、对动物实验的反应等都依赖周围的环境。 动物有适应环境变化并做出反应的能力,这种适应可以是 行为性的或是生理性的,例如新陈代谢、气温、活动力、饲 料、激素分泌、睡眠、体重变化、形态、性成熟、繁育、哺 育和泌乳、妊娠等方面,都可直接与环境有关,影响动物的 质量和实验的结果。因此实验动物对环境的依赖性很强,尤 其是一些近交系动物和免疫缺陷动物,要求更严格的环境条 件。
2、湿度
湿度是指大气中的水分含量。按每立方米空气中实际含 水量表示时称为绝对湿度。空气中含水量占同等湿度下饱和 含水量的百分值称为相对湿度。相对湿度在40—70%之间动 物最适应。 空气相对湿度与动物机体热调节有密切关系。当环境 气温与动物体温接近时,动物只能通过蒸发作用散热,而湿 度大蒸发作用就差,因此高温高湿的环境对动物的热调节极 为不利;相对湿度高,微生物易繁殖,饲料和垫料易霉变, 动物易患呼吸系统疾病。湿度20%而温度为27℃时,大鼠易 发生尾部环状坏死。仔鼠发育不良。易出现哺乳母鼠咬仔现 象。
(二)、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的影响 1、温度
国家标准中最适温度范围为18—29℃,日温差不应超过3℃(依 动物种类而标准不同)。环境温度缓慢地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机体可以 自行调节而适应。气温变化过大或过急时对动物的健康将产生不良影 响。特别是裸鼠,不能有效地保持体温。 一般的哺乳类实验动物,当温度过低时常导致性周期的推迟,而 温度超过30℃时,雄性动物将出现睾丸萎缩或形成精子的能力下降,雌 性动物将出现性周期紊乱,泌乳能力降低或拒乳等现象。 长时间的温度变化常可引起动物形态方面的变化。例如:在寒冷的 地区生长的兔耳较短。在寒冷环境生长的大鼠尾巴比在温暖环境下生长 的同胎大鼠短。 温度与基因的表达有密切关系。例如:喜马拉雅兔在20℃环境下, 全身毛色为全白色,但如饲养在10℃环境下时,耳、尾、鼻和四肢尖端 则生长黑毛,这是由于体内的黑色素酶在高温时被破坏所致。实验证明 在不同温度下饲育的动物,由于代谢不同,即使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结 果差异也很大。
实验动物的营养需要特点与饲养标准
实验动物的营养需要特点与饲养标准动物为了维持生命及生长、繁殖等,需要各种营养物质。
由于动物的不同,生长、妊娠、泌乳等生理状态的不同,以及温度、湿度等气候条件,耐受实验刺激、感染等外部条件的不同,动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都会有所差异。
因此,研究动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种类,研究不同种类的动物在不同生理条件、不同环境条件及不同生产水平下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研究不同营养素之间相互的作用等,是为不同种类的动物制定营养素的供给水平,制定动物配合饲料的重要依据。
一、动物所需营养素的种类及影响营养需要量的因素实验动物和其他动物一样所需的营养物质根据化学组成的不同共有约50种,就其主要功能可大略分为以下三大类:a.作为能量来源: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b.作为身体构成成分:蛋白质、矿物质;c.调节身体功能:维生素、矿物质。
各种实验动物对以上所提到的营养素的需要量是不同的,除受到遗传因素影响而有存在的明显的种间差异外,还因性别、年龄、生理状况而不同。
1.动物维持的营养需要:维持是指健康动物体重不发生变化,不进行生产,体内各种营养物质处于平衡状态。
维持需要量是指动物处于维持状态下对能量、蛋白质等营养素的需要。
从生理角度来讲,维持状态的动物体内的养分处于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速度相等的“平衡”状态。
维持需要就是用来满足这个动态平衡的需要,动物只有在维持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多余的营养物质才能用于生产。
2.动物生长的营养需要:生长是指动物通过机体的同化作用进行物质积累、细胞数量增多和组织器官体积增大,从而使动物的整体体积及重量增加的过程。
从生物化学角度看,生长是体内物质的合成代谢超过分解代谢的结果。
从解剖学和组织学角度来看,即使同一动物由于在不同生长阶段由于不同组织和器官的生长不同,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对营养的需要也不同。
3.动物繁殖的营养需要:动物的繁殖过程包括两性动物的性成熟、性机能的形成与维持,受精过程、妊娠及哺育后代等许多环节,要求在不同的繁殖过程提供适宜的营养物质。
实验动物的营养控制
二 实验动物的营养需要
小鼠
小鼠近交系极多,饲料中必需给小鼠充 足的营养以维持其生物学特性和保证实验正 常进行。饲料中18%粗蛋白,4~8%粗脂肪, KM、ICR、BALB/c、DBA/2等品系小鼠均 获得满意的繁殖效果。若添加0.47%含硫氨 基酸可提高小鼠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小 鼠特别需要含亚油酸丰富的日粮。
(1) 钙和磷
作用:(1)骨骼的重要组成部分
(2)调节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3)参与能量代谢
需要量:
鼠
兔
钙 0.8~1.8% 1.0~1.5%
磷 0.6~1.2% 0.5~0.8%
缺乏证:当饲料中缺乏钙,出现特征性损
害,如骨钙化不全,体重增长缓
慢。严重缺乏时,动物的敏感性
及活动率下降……
(2) 氯和钠
方 法:
对照组 饲喂正常饲料 缺锌组 饲喂低锌饲料(1mg/㎏)
饮去离子水
维生素
维生素是一大类化学结构与生理功能各不相同 的物质。它们既不参与机体组成也不提供热能、 主要起控制、调节代谢作用的有机物。实验动 物对它们的需要量甚微,但却是比必不可少的 物质
维生素
表: 维生素的生理功能、缺乏症和来源
(2) 计算方法 试差法:
步骤:①掌握动物营养需要标准
②选择饲料原料 ③查找所选饲料原料营养物质的含量 ④确定饲料原料的比例 ⑤按比例计算饲料配方中所含的主要
营养物质的量 ⑥与需要标准进行比较 ⑦调整、补充 ⑧抽样、分析
计算机优选配方
成品灭菌
高温高压蒸汽灭菌 射线灭菌 干热灭菌 微波灭菌 药物熏蒸灭菌
实验动物的营养控制
实验动物营养需要量: 满足动物维持正常生长和
繁殖所需各种养分的基本需要 量。
实验动物营养实验动物学
第四节 饮水管理
• 动物体内水的来源 代谢水、饲料中的水分、饮水
• 实验动物饮水量 受生理阶段、饲料性质、环境温度的影
响 • 饮水设备
要求:无毒无味;流水通畅;不漏水;便于 动物吸取;保持饮水不被污染;便于清洗、 耐消毒 常用:饮水瓶,饮水盆,自动饮水器 • 饮水卫生
30
第五节 垫料管理
• 垫料的根本要求 • 容易获取,易于运输,便于储存,价格廉价 • 无污染,无刺激作用或其他有毒有害作用 • 有良好的吸湿性和吸附臭气的作用 • 没有营养,不被动物食用 • 舒适,保温 • 容易清理并处理 • 常用垫料
一、饲料原料: 1.粗饲料:含粗纤维18%以上,每公斤干
物质的消化能不超过2500大卡。例如:农作 物在籽实成熟后,收获籽实所剩余的副产品
2.青绿饲料:富含叶绿素的植物性饲料 3.青贮饲料:利用青贮技术,使青饲料处 于厌氧条件下,利用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 使青饲料处于pH值3.8-4.2的环境中,从而 较好地保存原有营养价值的青饲料。
• 是动物身体组织、器官的主要成 分
• 必须分解成为氨基酸才能被吸收
7
蛋白质
氨基酸:必需氨基酸 非必需氨基酸
来源:动物性蛋白:鱼粉、肉 骨粉、乳清粉
植物性蛋白:大豆、玉 米、 小麦等
8
碳水化合物——能量的主要来源—
—可变成脂肪贮存
碳水化合物分为粗纤维和无氮浸出物 纤维:物理饱感
促进胃肠蠕动、助于消化吸收 无氮浸出物:提供热能及积储脂肪
钙有较强耐受力。一定的粗纤维 维持正常的消化功能。
19
6.犬的营养需要
必须供给足够的脂肪和蛋白质。有 一定量的不饱和脂肪酸。VA需要 量大,需补充VB12。
7.猫的营养需要
实验动物的营养控制
高压灭菌后饲料中营养成分的损失 量(参考值)
蛋白质 4.2%~4.3%
VA 10.2~13.3%
VB1 47.2~56.7% VB2 5.7~23.6% VE 18%
4、矿物质
饲料在550-600℃高温下灼烧后,剩下的 灰分即为矿物质。到目前为止,已知其中有 二十种左右的元素对动物机体有重要作用, 是构成机体组织,维持生理功能和生化代谢 所必不可少的物质。
4、矿物质
常量元素(占动物体重的0.01%以上)
矿物质
(钙、磷、钾、钠、氯、镁)
微量元素(占动物体重的0.01%以下) (铁、铜、锌、锰、碘、锰、钼 、 镍、硒、硅、锡、钒和锌等)
实验动物的营养控制
实验动物营养需要量: 满足动物维持正常生长和
繁殖所需各种养分的基本需要 量。
合理营养: 满足该种动物对各种营
养素的需要,并略有富裕。
一、营养成份对动物的影响
1、蛋白质
蛋白质是生命的起源, 一切生命过程都与蛋白 质代谢有关。是动物维 持生命、生长发育、繁 殖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二 实验动物的营养需要
小鼠
小鼠近交系极多,饲料中必需给小鼠充 足的营养以维持其生物学特性和保证实验正 常进行。饲料中18%粗蛋白,4~8%粗脂肪, KM、ICR、BALB/c、DBA/2等品系小鼠均 获得满意的繁殖效果。若添加0.47%含硫氨 基酸可提高小鼠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小 鼠特别需要含亚油酸丰富的日粮。
2.生理状况
动物在不同的生理状况中,如生长、怀孕、 创伤或泌乳时,对营养需求会有所不同,个 体需从饲料中获取额外的营养。如在实验动 物中如产后发情配种的小鼠,如带仔多,营 养供应不上,母鼠会发出信号,使受精卵停 留于输卵管而不在子宫着床,这样就使小鼠 的怀孕期大大延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猴 为杂食性动物,其饲料中的蛋白 质应占16%~21%,粗脂肪4%~ 5%。猴体内 不能合成维生素C,其需求量为每公斤饲料 含1700-2000mg,因而要注意补充。 在人工喂养时, 应以 面粉、鸡蛋、食盐、骨粉 制作的蛋糕或饼干作为 主食,此外还应有苹果、 香蕉、蔬菜等作为辅食。
第Hale Waihona Puke 节实验动物饲料的质量标准增加1.2-1.6倍
增加0.7-0.9倍 几乎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53-100
几乎无变化
由软变硬 几乎无变化 几乎无变化 几乎无变化 几乎无变化 50-100
维生素A残存率(%)
维生素A残存率(%) 维生素A残存率(%) 维生素A残存率(%) 大鼠(生长) 大鼠(繁殖)
90-100
15-40 85-100 22-82 几乎无变化 很少变化
维生素 C
新鲜蔬菜
六、水
水占实验动物体重的 60%。
功能——物质输送、组织器官形态的维持、渗透 压调节和体温调节、生化反应与排泄等活动的进行。 体内水分减少1-2%-----口渴 体内水分减少8%----严重干渴、食欲丧失、粘膜
干燥、抗病力下降、蛋白质和脂肪分解加强;
体内水分减少10%----代谢紊乱; 体内水分减少20%----动物死亡。
52-100
75-96 83-100 90-100 几乎无变化 几乎无变化
复习题
1、实验动物营养学的概念。 2、实验动物饲料含的六大营养成分。 3、体内不能合成维生素C的实验动 物有哪些。 4、啮齿类、兔、犬和猴的营养需要。 5、常用的实验动物饲料消毒灭菌方法。
葡萄糖氧化产生热能,供机体利用;小 部分葡萄糖在肝脏形成肝糖元储存,尚可 转化为脂肪。碳水化合物缺乏常引起机体 代谢紊乱。
三、脂类—脂肪、脑磷脂、卵磷脂、胆固醇 1. 脑磷脂、卵磷脂、胆固醇是细胞和神经等组 织的重要组成成分。 2. 脂肪 经代谢产生热量供动物利用。 在体内转变为脂肪, 并在皮下形成脂肪层。 储备能量、保温、缓冲外力的作用。 是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溶剂。
第四章
实验动物营养与饲料质量控制
实验动物营养学 ---是研究饲料营养供给与实验动物机 体对营养物质需求之间的关系,并 从中找出规律,用以进行各种实验 动物科学饲养的一门学科。
饲料:
---实验动物的食物,称之为饲料。
第一节
饲料中营养物质分类
动物吃的是外型上千差万别的饲料,无 论哪种饲料经化学分析,一般都含有水分、 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及维 生素六种营养物质,但其数量和质量因饲 料不同而异。
3. 脂类缺乏对实验动物的影响
脂类缺乏可引起严重的消化系统和中 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可使动物患皮肤 病、脱毛、尾坏死、生长发育停滞、生殖 力下降、泌乳量减少,甚至死亡。饲料中 脂肪过多则使动物肥胖而影响健康,并且 不利于实验研究。
四、矿物质—指饲料分析中的粗灰份 (一)分类—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1. 常量元素--钙、磷、钾、钠、 氯、镁等(占实验动物体重的0.01% 以上)。 2. 微量元素--铁、铜、锌、锰、 碘等(占实验动物体重的0.01%以下)。
表 4-2 维生素 脂溶性 维生素 A
维生素的生理功能、缺乏症和来源 缺乏症 来 源
生理功能 维持正常视觉,参 与上皮细胞正常形 成,促进生长发育。 促进钙吸收,与 骨骼的形成有关。
视觉损害、夜盲症、 肝脏、鱼肝油、 上皮粗糙、角化、骨 蛋黄、 牛奶 发育不良,生长迟缓。 软骨病 鱼肝油、蛋、 苜蓿干草
碘(I)
五、维生素
(一)分类——脂溶性和水溶性。 (二)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 K; (三)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族和维 生素C。 豚鼠和猴体内不能合成维生素C , 须由饲料供给。
(四)维生素缺乏对实验动物的影响
维生素在体内主要作为代谢过程的激 活剂,调节控制机体的代谢活动。实验动 物对维生素的需要量虽然很小,却为维护 机体的健康、促进生长发育、调节生理功 能所必需。一般饲料中容易缺乏的是维生 素A、C和E。
3. 饲料生产管理:对于SPF动物,饲料要求无菌:而无菌动物和
悉生动物的饲料则要求完全无菌。 4. 贮运管理:贮存原料的仓库要保持通风、低温、干燥,以防霉 变产生黄曲霉素。饲料经配制加工后,应严密包装,以防蝇、鼠、 昆虫、细菌等污染。
表 4-3 常用实验动物的饲料参考配方 原 料 大麦粉(黄豆粉) 小麦粉 玉米粉 高粱粉 豆饼粉 麸 皮 苜蓿草粉 脱水蔬菜 鱼 粉(进口) 酵母粉 骨 粉 食 盐 鱼肝油 植物油 矿物质添加剂 维生素添加剂 大鼠 — 20 39 — 20 10 — — 5 1 1 1 1 2 1 0.1 小鼠 — 20 30 7 25 5 — — 6 3 2 1 — — 0.8 0.2 地鼠 (12) 21 15 — 13 8 — — 8 5 5 1 1 (11) — — 豚鼠 — — 20 — 25 12 35 — 2 2 2.5 0.5 — — 0.8 0.2 家兔 12 — 10 — 12 14 30 16 4.5 — 1 0.5 — — — —
苜蓿
苜蓿以“牧草之王”著称, 不仅产量高,而且草质优良,各 种畜禽均喜食。最适宜的条件是 土质松软的沙质壤土,在陕西、河 北、山西、山东、天津、北京地 区,以秋播最好。
鼠料
兔料
犬膨化饲料
二、饲料质量管理的内容
1. 配方的选择:天然配方、人工合成配方、混合配方(表4-3) 2. 原料管理:原料来源清楚,应不含化学药品,无虫害、细菌及 霉菌污染,不发生变质,农药残留不应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选 择品质新鲜的原料进行加工。
铜(Cu)
豆饼、豆粕、 CuSO4
锌(Zn)
生长停止、进行性消 瘦、脱毛、不孕、性 周期紊乱、形态变异 生长发育不良、共济 失调、骨节肥大。 甲状腺肿、粘液性 水肿
动物性饲料、 酵母粉,含 锌应>2mg/kg 米糠、麸皮、 MnSO4 碘化食盐
锰(Mn)
参与造血、骨骼 发育、脂肪代谢 甲状腺素成分, 与基础代谢有关。
三、实验动物饲料的消毒方
法 1.干热灭菌法(100℃蒸汽) 2.高压蒸汽灭菌法(120℃, 20min) 3.放射线灭菌法(钴60)
饲料经过灭菌后成分的变化
项目 饲料色泽 高压灭菌 颜色加深 放射线(60Co) 几乎无变化
颗粒(小鼠、大鼠料)硬度
颗粒(小鼠、大鼠料)硬度 一般成分 饲料消化率 粗蛋白 粗脂肪消化率 维生素A残存率(%)
二、碳水化合物—无氮浸出物和粗纤维
1. 无氮浸出物--淀粉和糖(能量来源)。 2. 粗纤维--纤维素和半纤维素。 在草食性动物的消化道中经纤维素分 解菌作用酵解,部分转变为挥发性脂肪酸 被吸收,部分转变成二氧化碳和甲烷排出 体外。 粗纤维还对胃肠运动起刺激作用,而 有助于排便并排出毒素。
3. 碳水化合物缺乏对实验动物的影响
二、啮齿类实验动物的营养需要:
1. 大鼠、小鼠 饲料蛋白质占18%左右,粗纤 维5%,粗脂肪4-8%。维生素A需求量为每公斤饲料含 7000-14000IU,通常以加入1%的清鱼肝油来满足。 应适当补充维生素E,每公斤饲料含60-120IU,以提 高受孕率。 2. 金黄地鼠 饲料蛋白质占21%~24%,动物性蛋 白应含相当比例,主要来源于鱼粉 和鸡蛋。植物性蛋白主要来源于黄 豆和豆粉。此外, 应喂饲一些白菜 、萝卜、黄瓜等青饲料。
国家标准《实验动物 配合饲料》 《实验动物 配合饲料 GB 14924-2001》标准,以及实验动 物配合饲料卫生要求等多个单项标准。国家标准共有十一个 分标准组成。 一、饲料的种类及营养特点 * 按来源----植物性和动物性饲料。 * 按物理性状---粉状饲料、颗粒饲料、膨化饲料等。 * 按其营养特性---粗饲料、青绿和青贮饲料、能量饲料、 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添加剂。 ** 粗饲料--干苜蓿、干青草粉、稻草等。 ** 青绿和青贮饲料---天然牧草、树叶等。 ** 能量饲料---玉米、高粱、大麦等。
维生素 D
维生素 E
与胚胎发育及繁殖 生殖系统损害, 睾 油脂, 如花生油、 有关,保持心血管 丸萎缩、肌肉麻痹、 玉米油;绿色植 系统结构功能的完整性。 瘫痪、红细胞溶血。 物、蛋、鱼肝油。
水溶性 维生素 B1 维生素 B2
参与糖代谢
多发性神经炎
谷类、豆类、酵母 麦麸、豆粉、 动物内脏。
参与生物氧化、晶状 生长停止、脱毛、 体及角膜的呼吸过程, 白内障、角膜血 维护皮肤粘膜完整性。 管新生。 参与糖、蛋白质代谢, 参与胶原、齿质及骨 细胞间质生成。 坏血病
第二节
实验动物的营养需要
一、实验动物的营养需要: (一)营养需要的概念 实验动物的基本营养需要——实验动物 对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矿物质、维 生素和水等营养素的日平均需求量。
(二)营养需要的分类
1.维持的营养需要:是指在正常情况下实验 动物体重不增不减,体内合成与分解代谢处于 动态平衡状态。 2.生长的营养需要:是通过机体的同化作用 进行物质积累使动物的整体及其重量增加的过 程。 3.繁殖的营养需要:包括雌雄动物的性成熟、 性功能的维持、妊娠及哺乳过程对营养物质的 需要。
3. 豚鼠 饲料蛋白质占17%-20%左右, 尤其对精氨酸的需要量较高。由于它的盲肠 较发达,因而对纤维素亦有较高需要,应占 饲料总量的10%-15%左右。豚鼠体内不能合成 维生素C,因此要在饲料中添加。一般每公斤 饲料含维生素C 1500mg,妊娠豚鼠每公斤饲 料含维生素C 1800mg。实际喂养时,主要可 喂饲苜蓿草粉、干草粉和(或)绿色蔬菜等。
三、兔的营养需要 新生家兔一般要哺乳一个月左右才能 开始吃饲料。家兔饲料中蛋白质应占14%17%,粗脂肪占3%,粗纤维占10%-15%以上。 饲料中应含大量干草,以补足其对粗纤维 的基本需要量,从而可防止家兔因粗纤维 摄入不足而导致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