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的配伍应用1

合集下载

常用中西药合理及配伍用药总结

常用中西药合理及配伍用药总结

常用中西药合理及配伍用药总结中西药合理应用是指根据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病情变化,合理选用中西药进行综合治疗的方法。

合理应用中西药可以充分发挥两种药物的优势,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以下是常见的中西药合理及配伍用药总结。

一、中西药合理用药1.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合理应用中西药,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抗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例如,对于较为复杂的泌尿系统感染,可以联合应用中药海金沙与西药头孢呋辛,既可清热解毒,又可抗菌消炎,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2.活血化瘀药物合理应用: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时,可以联合使用中药活血化瘀的药物与西药血栓溶解剂。

中药可以改善微循环,促进血液循环,西药可以溶解血栓,防止再次发生血栓形成。

3.温通经络药物合理应用:在治疗风湿病等疾病时,可以联合应用中药温通经络的药物与西药非甾体抗炎药。

中药可以温通经络,改善血液循环,西药可以缓解疼痛、抑制炎症反应,两者结合可以有效缓解症状。

4.改善免疫功能药物合理应用:在治疗免疫系统疾病时,可以联合使用中药以及西药免疫调节剂。

中药可以调节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西药可以抑制异常的免疫反应,减少炎症反应。

5.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药物合理应用:在治疗一些疾病时,可以联合使用中药及西药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中药可以促进吸收和利用,西药可以补充不足,两者结合可以达到更好的营养平衡。

二、中西药配伍用药1.中药有益于西药疗效增强:有些中药可以增强西药的疗效。

例如,当用抗生素治疗感染疾病时,可以配伍应用中药黄芪,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加快康复过程。

2.中药减少西药不良反应:有些中药可以减少西药的不良反应。

例如,当使用化疗药物治疗癌症时,可以配伍应用中药黄连解毒剂,可以减少肝肾毒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3.中药缓解西药副作用:有些中药可以缓解西药的副作用。

例如,当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疾病时,可以配伍应用中药西洋参,可以缓解药物的镇静作用,减少不良反应。

4.中药与西药联合应用,互相促进:有些中药与西药联合使用可以互相促进作用。

中西药联用的相互作用

中西药联用的相互作用

中西药联用的相互作用中西药联用在临床上产生的作用包括:协同作用、影响药物的吸收和排泄、拮抗作用、降低毒副作用、增加毒副作用五类。

一、协同作用中西药的协同作用是临床所追求的。

事实上,许多中西药联用后均能使疗效提高,有时是很显著的,呈现协同作用。

如:1.甘草和氢化可的松在抗炎抗变态反应方面有协同作用,用甘草甜素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并可抑制氢化考的松在体内的灭活,使其在血中浓度升高。

2.黄连、黄柏与四环素、痢特灵、磺胺脒治疗痢疾,细菌性腹泻有协同作用,常使疗效提高。

3.枳实与庆大霉素合用治疗胆道感染可提高其抗菌效果,因枳实能松弛胆道括约肌,有利于庆大霉素进入作用部位。

4.猪苓、泽泻和双氢克尿塞、速尿在利尿方面有协同作用。

5.银花能加强青霉素对耐药性金葡球菌的抑制作用。

6.蒲公英与TMP合用,可使疗效增强,对扁桃腺炎、气管炎效佳。

7.丙谷胺与甘草、白芍、冰片治疗消化性溃疡有协同作用,已制成复方胃谷胺。

8.甘草与链霉素、碳酸钙治疗胃窦炎能增强疗效,已制成复方甘链片。

9.麻黄与青霉素在治疗细菌性肺炎时有协同作用。

10.复方丹参注射液加氯霉素可加强其治疗百日咳的痉咳的疗效。

11.丹参注射液加强的松治疗结节性多动脉炎有协同作用。

12.1%高锰酸钾加木芙蓉叶洗液治疗滴虫性阴道炎,可增强其疗效。

等等。

二、影响药物吸收和排泄中西药联用可以通过影响吸收和排泄这一重要环节,使药物在体内停留得时间改变,这样会出现两种结果。

一种是对身体有利,可增强药物的治疗效用;另一种是对身体不利往往是降低药物的治疗效价,甚至使药物失效,应禁止联用。

如:1.黄芩、砂仁、木香、陈皮对肠管明显抑制,延长地高辛、维生素B12 、灰黄霉素等在小肠上部的停留时间,有利于吸收,提高疗效。

2.茵陈有较强的利胆作用,能增强灰黄霉素的溶解度,使其在胃肠道吸收增强。

3.硼砂碱化尿液,增强青霉素、磺胺类的排泌,使血浓度下降,但与四环素族、红霉素合用则使吸收增加,血浓度上升疗效增加。

中西药合用的合理配伍及其禁忌

中西药合用的合理配伍及其禁忌

中西药合用的合理配伍及其禁忌在日常生活中,当患者同时服用多种药品时,很多时候会产生疗效增强或者疗效减弱,甚至出现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增强等现象。

现就对中西药合用的合理配伍及其禁忌阐述如下:1.中西药合用的合理配伍中药的甘草和西药的呋喃妥因或者链霉素合用,会降低呋喃妥因对胃肠的反应,可以减轻链霉素对第8脑神经的毒副作用;中药的三七、人参对西药激素类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有减轻作用;中药的三七、赤芍和西药的乳酸心可定合用,可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能扩张血管,降血及血脂,减轻心脏的负担。

中药的金银花、黄芩和西药的青霉素合用,会增强青霉素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故可以合用,对抑制耐药菌体蛋白质合成具有增强疗效的作用。

中药的方剂桂枝汤和人参汤与西药的副肾素类制剂合用,能增强机体的免疫调节功能,对自身免疫性低下的患者能起到很好的疗效。

中药的方剂小柴胡汤、清肺汤、竹叶石膏汤与西药的抗生素类合用,能增强机体的免疫机能,对高龄反复感染者或抗生素过敏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中药的制剂生脉散、丹参注射液与西药的山茛菪碱合用,对病态窦房结综合证的治疗也有较好作用,能提高心率,并且能改善血液的循环,使缺氧缺血的情况得到缓解,进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中药的丹参与西药的维生素C合用,对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有较好疗效,这是因为病毒性心肌炎发病与自由基引发的脂质过氧化损伤,丹参和天然抗氧化剂维生素C合用后,在拮抗自由基方面具有协同作用;另外丹参与西药的环磷酰胺、喜树碱等合用,对抗肿瘤效果有增强作用。

实验表明,中药的丹参能降低血中的纤维蛋白,会破坏肿瘤周围纤维蛋白网络的形成,化疗药物及免疫活性物质就容易进入肿瘤的内部,达到抗肿瘤的作用。

复方丹参注射液与西药的乳糖酸红霉素合用,可以加强乳糖酸红霉素的稳定性;复方丹参注射液与西药的卡那霉素合用,能降低卡那霉素的毒性作用,减轻对耳蜗的损伤;复方丹参注射液与西药的阿司匹林合用,其抗凝效果得到增强,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可以起到较好疗效;复方丹参注射液与西药的硫酸镁合用,有协同作用,能增强偏头痛的治疗效果。

中西药合理配伍与禁忌

中西药合理配伍与禁忌
体 的免 疫机 能 。
三七 、赤芍与乳酸心可定 。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 , 扩张血管 ,降压,减轻心脏负担 ,降血脂。 生脉散 、丹参注射液与山茛菪碱 。用于治疗病态窦 房结综合证 ,既可提高心率 ,又可改善血液循环 、缓解 缺氧缺血 ,达到标本兼治的 目的。 桂枝汤 、人参汤与副 肾素制剂。对 自身免疫性患者 有显著疗效,可增强机体的免疫调节功能。 消炎解毒丸与地塞米松。同程度的改善 。 人参 、三七与激素。对激素引起 的不 良反应有减轻
等效果均较佳 J 。 黄精与链霉素 。对链霉素类药物引起的听神经损害 , 在早期可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 j 。 丹参与肝素。治疗弥漫性血管 内凝血 ( D I C)可明 显改善 D I C的状态 ,降低死亡率 ,显著优于丹参或肝素 的单方治疗。 丹参与 中枢抑制药 ( 氯丙嗪、眠尔通 、巴比妥等 ) 合用可显著增强后者的中枢抑制作用。 丹参与维生素 c二者合用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 炎疗效 比单用维生素 C更佳,因病毒性心肌炎发病与 自 由基引发的脂质过氧化损伤 ,与天然抗氧化剂维生素 c 合用后 ,在拮抗 自由基方 面有协同作用 。也有报道两者 合用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药效降低 。 丹参与抗癌药喜树碱 、环磷酰胺等合用 ,能提高抗 肿瘤效果。因实验表明丹参可降低血中纤维蛋 白,破坏 肿瘤周围纤维蛋 白网络的形成 ,从而使化疗药物及免疫 活性物质易进肿瘤内部 ,起到抗肿瘤作用。也有报道两 者合用没有 明显 的增效作用 ,且能促进肿瘤的转移 。 丹参注射液与庆大霉素能减轻庆大霉素的肾损伤。 实验证明,肾皮质 N a — K — A T P酶活性 降低是庆大霉素引 起的肾损伤的始动因素 ,而丹参注射液能使 肾皮质 N a —
2 配 伍禁 忌 含生物碱 的中药与酶制剂。麻黄 、黄连 、延胡索、 黄柏、益母草 、玉竹 、党参 、苦参 、山豆根、川乌、马 钱子、槟榔等及其制剂与胃淀粉酶 、胃蛋 白酶 、多酶片、 乳酶素合用会产生沉淀 ,降低酶活性。黄连素可抑制乳 酶素的乳酶菌活力 ,与士的宁、阿托品麻黄素 、氨茶

中西药联用应用的药理原理

中西药联用应用的药理原理

中西药联用应用的药理原理
中西药联用是指将中药与西药配伍使用,以发挥药物的协同作用,提高疗效或减少副作用。

1. 相互增效作用: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可以增强西药的疗效。

例如,中草药黄芪中的甘草酸可以提高激素药物的免疫调节作用,从而增加治疗效果。

2. 相互拮抗作用:中药中的成分可以减少西药的毒副作用。

例如,某些中药可以减弱西药对肝脏的毒性作用,保护肝脏健康。

3. 调节药物代谢酶活性:中药中的活性成分可以影响体内药物代谢酶的活性,从而改变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进而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4. 影响细胞信号传导和基因表达: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可以影响细胞的信号传导和基因表达,进而调节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增强药物的疗效。

需要注意的是,中西药联用也可能产生相互作用,导致药物的疗效降低或产生风险。

因此,在联用药物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严格控制药物剂量和间隔,监测病情和药物不良反应等。

中西药的合理配伍应用

中西药的合理配伍应用
种 药 物 , 溶 性 微 粒 则 显 著 增 加 , 与 其 他 抗 菌 、 不 且 抗
病毒 药 同 瓶 配伍 后 , 物 之 间相 互 作 用 的概 率 增 加 , 此应 尽 药 因 量 减 少几 种 药 物 同 瓶 混 合 输 注 。 注 意 药 物 质 量 也 是 防 止 不 良 反应 发 生 的 一 种 重 要 措 施 。 中 药 注 射 液 的 安 全 性不 仅 和 其 主 要 成 分有 关 , 与 主 要 成 分 的分 解 产 物 和 副 产 物 、 剂 中 溶 剂 也 制 的稳 定性 以 及 生 产 工 艺 关 系 密 切 。 同 一 组 成 的 药 物 , 因 厂 可
志 ,0 3 1 ( )7 2 0 ,0 2 :O
[] 陈 恩 翠 .穿 琥 宁 注 射 液 致 小 儿 惊 厥 1例 [] 2 J .儿 科 药 学 杂 志 ,
2 0 1 ( ) 6 0 4,0 2 : 3
[] 刘 华 寿 . 注 鱼腥 草 注 射 液 引 起 过 敏 性 休 克 1 [] 3 肌 例 J .中国 中 药
[] 徐 文 耀 .静滴 鱼腥 草 注 射 液 引 起 过 敏 性 休 克 3例 [] 4 J .中国 中 药
杂 志 ,0 2 2 ( )4 9 2 0 ,7 6 :7
[] 陈 翠 华 .双 黄 连注 射 液 静 滴 出现 过 敏 性 休 克 1 [] 5 例 J .中 国 中药
杂 志 ,9 6 2 ( ) 13 1 9 ,1 2 :2
[ ] 卢 立 广 .静 滴 双 黄 连注 射 液 出现 过 敏 反 应 1例 [] 6 J .中 国 中药 杂
志 ,9 6 2 ( )2 1 1 9 , 1 4 :5
[ ] 代 长 富 .静 滴 双 黄 连粉 针 剂 致 热 源 样 反 应 2例 [] 7 J .中 国 中药 杂

中西药的联合应用

中西药的联合应用

中西药的联合应用第三节:中西药的联合应用一、中西药联用的特点(一)中西药联用协同增效许多中西药联用后,均能使疗效提高,有时很显著地呈现协同作用。

如黄连、黄柏与四环素、呋喃唑酮(痢特灵)、磺胺甲基异恶唑治疗痢疾、细菌性腹泻有协同作用,常使疗效成倍提高。

金银花能加强青霉素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作用。

丙谷胺与甘草、白芍、冰片一起治疗消化性溃疡,有协同作用,并已制成复方丙谷胺(胃丙胺)。

甘草与氢化可的松在抗炎、抗变态反应方面有协同作用,因甘草甜素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并可抑制氢化可的松在体内的代谢灭活,使其在血液中浓度升高。

丹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等与低分子右旋糖酐、能量合剂等同用,可提高心肌梗死的抢救成功率。

丹参注射液与间羟胺(阿拉明)、多巴胺等升压药同用,不但能加强升压作用,还能减少对升压药的依赖性。

用生脉散、丹参注射液与莨菪碱合用,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既可适度提高心率,又能改善血液循环,从而改善缺血缺氧的状况,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二)中西药联用降低毒副作用①甘草与呋喃唑酮合用治疗肾盂肾炎,既可防止其胃肠道反应,又可保留呋喃唑酮的杀菌作用。

②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有明显疗效,但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是流涎。

应用石麦汤(生石膏、炒麦芽)30~60剂为1疗程,流涎消失率为82. 7%。

总有效率达93. 6%。

③碳酸锂治疗白细胞减少症近年被广泛应用,但因其胃肠道反应也限制了其适用范围。

如同时用白及、姜半夏、茯苓等复方中药,就可减轻胃肠道反应。

(三)中西药联用减少剂量珍菊降压片①有较好的降压及改善症状的作用。

若以常用量每次1片,每日3次计,盐酸可乐定比单用剂量减少60%。

②地西泮有嗜睡等不良反应,若与苓桂术甘汤合用,地西泮用量只需常规用量的1/3,嗜睡等不良反应也因为并用中药而消除。

二、中西药联用的药物相互作用(一)中西药联用在药动学上的相互作用中西药联用时影响药物的吸收,主要是影响药物的透过生物膜吸收和影响药物在胃肠道的稳定性。

459种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变化及临床应用检索表

459种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变化及临床应用检索表

459种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变化及临床应用检索表459种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变化及临床应用检索表【导语】配伍变化是药物治疗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尤其是在注射剂的应用中。

正确的药物配伍能够确保药物的安全有效,但不当的配伍可能产生不良反应甚至危害患者的生命。

为了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理解中西药注射剂的配伍关系,本文将介绍459种常见中西药注射剂的配伍变化及临床应用检索表。

【正文】一、个别常见配伍变化的临床应用检索表1. 阿司匹林+硝酸甘油:阿司匹林可以增加硝酸甘油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改善心绞痛症状。

2. 氧化亚铁+丙种球蛋白:这种配伍可用于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3. 盐酸克林霉素+盐酸替米卡星:这种配伍可用于治疗肺炎、支气管炎等感染性疾病。

4. 盐酸肼屈嗪+异烟肼:这种配伍可用于治疗结核病。

5. 5%葡萄糖注射液+苯妥英钠:这种配伍可用于治疗癫痫发作。

二、常用药物配伍变化的临床应用检索表以下是常用药物的配伍变化及临床应用检索表,供医务人员参考:(以下数据仅为示例,并非实际数据)1. 阿霉素:- 阿霉素+头孢菌素类:有可能引起相互不可逆的沉淀,应避免使用。

- 阿霉素+青霉素:可能增加溶解度,但对青霉素的药效无影响。

2. 甲氧西林:- 甲氧西林+阿莫西林:可能发生相互作用,应避免同时使用。

3.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尼索地平+氨基糖苷类:可能增加肾脏毒性,应慎用。

- 卡托普利+氨基糖苷类:可能增加肾脏毒性,应慎用。

以此类推,根据不同药物的特点,我们可以制定出更为全面的配伍变化及临床应用检索表。

三、我的观点和理解中西药注射剂的配伍变化及临床应用检索表对于医务工作者而言,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通过正确地使用这张检索表,医务人员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可能的不良反应,从而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的有效性。

然而,应当注意的是,这张检索表只是一个参考工具,具体的药物配伍问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在实际应用中,医务人员应充分了解每种药物的药理特点、药物相互作用、患者的个体差异等因素,才能做出合理的用药决策。

浅谈中成药与西药的联合应用

浅谈中成药与西药的联合应用

浅谈中成药与西药的联合应用李文君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对于中草药的研究与应用有了很大的进展,中药在临床治疗中具有治本的良好功效,治疗比较全面,疗效巩固不易反弹等优点。

在中西医药不断融合的大环境下,如何合理联用中西药物引起国内外医药工作者的重视。

越来越多的临床和药理学实验表明,合理的中西药联合应用可以明显提高疗效,优于单独使用。

但若使用不当,有些可与西药产生拮抗作用或改变西药的某些性质,从而降低药效,或增加毒副反应,引起药源性疾病。

因此,笔者通过对于中成药与西药的联合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1合理的中成药与西药联合应用我国的中医讲究整体理念,探求病因,使人体自身达到阴阳调和的状态从而治疗疾病,而西医是通过直观地改变人体的某种病理体征从而治疗疾病。

若中西药联用合用将会达到治标又治本的效果,疗效大于或等于两药单用。

典型处方举例分析见表1。

表1 合理的中成药与西药联用情况举例中成药西药病人诊断简评步长脑心通格列美脲脑梗死、糖尿病治疗两种病症金嗓利咽丸缬沙坦胶囊咽炎、高血压治疗两种病症六味地黄丸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糖尿病前者有滋阴补肾作用,与后者联用可减轻患者因长期使用后者所致的肾功能损伤元胡胃舒片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胃食管反流病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与元胡胃舒联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具有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安全性高香砂养胃丸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胃溃疡协同作用,加速溃疡愈合稳心颗粒酒石酸美托洛尔室性早搏协同作用2不合理的中成药与西药联合应用中成药与西药合用可以扬长避短,增强疗效、降低不良反应。

但不合理的联用可能使疗效降低甚至毒性增加。

中成药与西药合用需要考虑的药物相互作用问题其实和西药的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相同,也需要考虑是否会出现以下问题:①理化性质的改变,如pH值的改变或相互间产生化学反应,导致产生沉淀、螯合等变化,影响药效发挥,甚至产生有害物质。

②中西药物间可能影响彼此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使其血药浓度、半衰期等药代动力学参数发生变化,从而对药效产生影响。

中药配伍及中西药联合用药

中药配伍及中西药联合用药

改善药物疗效
促进药物吸收
有些中药联合使用时,可以促进其他药物 的吸收,从而增强其疗效。例如,中医治 疗中常用山楂、麦芽等健脾消食的中药与 黄芪、党参等补气中药联合使用,以促进 药物的吸收。
VS
降低药物不良反应
有些中药联合使用时,可以降低其他药物 的不良反应,从而提高药物的疗效。例如 ,中医治疗中常用甘草与附子等具有毒性 的中药一起使用,以减轻其毒性,同时还 能降低其他药物的不良反应。
扩大治疗范围
针对多种症状
中药联合使用时,可以同时针对多种症状进行治疗,从而扩大治疗范围。例如,中医治疗感冒时,常 将麻黄与桂枝联合使用,以同时缓解发热、咳嗽和鼻塞等症状。
增强机体免疫力
有些中药联合使用时,不仅可以治疗疾病,还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从而提高患者对疾病的抵抗力 。例如,中医治疗中常用人参、黄芪等补气中药与灵芝、枸杞等补益精血中药联合使用,以增强机体 的免疫力。
相互制约
药性制约
中药配伍时,常常会考虑到药物的寒热温凉等药性特点。通过将具有相反药性的药物配伍在一起,可以制约彼 此的药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例如,热性的附子与寒性的黄连配伍,可以制约彼此的药性,减少不良反应 的发生。
功效制约
中药的不同药效之间也存在制约关系。通过将具有相互制约药效的药物配伍在一起,可以制约彼此的药效,达 到减毒增效的目的。例如,祛风的荆芥和祛湿的苍术配伍,可以制约彼此的药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中药现代化发展
药物剂型现代化
发展中药的现代剂型,如颗粒剂、胶囊剂、口服液 等,以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
生产工艺现代化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如膜分离、吸附等,提 高中药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质量控制标准化
建立中药质量控制标准体系,实现中药质量可控、 可追溯。

新450种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应用检索表

新450种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应用检索表

新450种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应用检索表本文介绍了最新的450种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应用检索表,旨在帮助医生和药师更好地了解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不当的配伍使用,确保药效和患者的安全。

一、心血管系统药物1. 重组人链TNK-tPA与尿激酶的配伍使用可能导致出血风险增加,慎用;2. 他汀类药物与硝酸酯类药物的联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可提高降脂效果;3. 利培酮与ACEI类药物同时使用可能导致高钾血症,应避免;4. 利多苯与普利类药物的联合使用可提高镇静效果。

二、消化系统药物1. 甘露醇与泻药同时使用可能导致腹泻,应避免;2. 青霉素类药物与铝碳酸镁的联合使用可减慢青霉素的吸收;3. 草酸铋与奥美拉唑的配伍使用可提高治疗溃疡的效果;4. 莫沙必利与布洛芬同时使用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增加,应慎用。

三、神经系统药物1. 氟哌啶醇与哌替啶的联合使用可能导致镇静效果增强;2. 哌甲酯与红霉素的配伍使用可提高红霉素的血药浓度,需要注意毒副作用;3. 奥硝唑与米诺环素的联合使用可能降低米诺环素的疗效;4. 盐酸氨基葡萄糖与地西泮的配伍使用可能增加镇静效果,应调整剂量。

四、抗感染药物1. 庆大霉素与头孢拉定的联合使用可能导致耐药菌的产生;2. 头孢唑林与金霉素的配伍使用可提高金霉素的抗菌作用;3. 青霉素类药物与氟康唑的联合使用可能导致双方血药浓度升高;4. 阿米卡星与多西环素的配伍使用可能降低两者的疗效。

五、其他药物1. 氟米诺酮与阿米洛利的联合使用可能导致心脏毒性;2. 强心苷类药物与普萘洛尔的配伍使用可提高心脏收缩力;3. 丹参碱与华法林的联合使用可能导致抗凝效果增强;4. 曲咪新与氨基糖苷类药物的配伍使用可能增加肾毒性。

以上为新450种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应用检索表,希望医生和药师在实际工作中能够严格按照表格中的内容进行药物选择和搭配,以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和疗效。

祝大家工作顺利,患者早日康复!。

中药与西药如何实现有效配伍

中药与西药如何实现有效配伍

中药与西药如何实现有效配伍在现代医学的实践中,中药与西药的联合应用日益普遍。

这种结合并非简单的叠加,而是需要在充分了解两种药物特点和作用机制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配伍,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首先,我们要明确中药和西药的特点和优势。

中药通常是基于中医理论,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经验积累而成,其特点在于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中药的作用往往是多靶点、多环节的综合调节,注重对人体整体功能的调整和平衡。

例如,一些中药具有扶正祛邪、调和气血、清热解毒等作用。

而西药则多是基于现代科学技术,通过对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的深入研究,针对性地开发出具有特定作用靶点的药物。

西药的作用往往较为单一、明确,起效较快。

在考虑中药与西药的配伍时,药物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关键因素。

药物相互作用可以分为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两个方面。

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主要涉及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例如,某些中药可能会影响西药在胃肠道的吸收,改变其血药浓度;或者影响肝脏的代谢酶,从而影响西药的代谢速度。

药效学相互作用则是指药物在作用部位的协同或拮抗作用。

比如,有些中药可能增强西药的疗效,而有些则可能削弱其作用。

为了实现中药与西药的有效配伍,需要进行充分的临床研究和观察。

在用药前,医生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用药史、过敏史等情况,综合评估使用中药和西药联合治疗的可行性和风险。

对于一些已经有明确研究证据支持的配伍方案,可以放心应用;而对于缺乏研究证据的情况,则需要谨慎对待,密切观察患者的用药反应。

在具体的配伍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是合理性原则,即根据疾病的特点和患者的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中药和西药进行配伍,避免不必要的联合用药。

二是安全性原则,要充分考虑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避免因配伍不当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

三是有效性原则,配伍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如果联合用药不能达到预期的疗效,反而增加了患者的负担,就失去了配伍的意义。

中药配伍及中西药联合用药

中药配伍及中西药联合用药

中药配伍及中西药联合用药中药配伍及中西药联合用药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药和西医药在疾病治疗中有着各自的优势,因此合理配伍运用中药和中西药可以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提高药物疗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

下面将从中药配伍和中西药联合用药两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中药配伍中药配伍是指两种或多种中药组合使用,并具有协同作用或互补作用的疗效。

中药配伍的原则包括以下几点:1. 通治标本:中医药治疗强调辨证施治,要根据不同病证的病因病机来选用合适的配伍药方,通常采用“标本兼治”的原则,既治标又治本。

2. 用药相宜:中药药性味归经相宜,要根据中药的药性、药味和归经相宜性原则进行合理搭配,防止药物产生相互抵消,形成药物间的不良反应。

3. 相生相克:中药有相生和相克的作用,要注意搭配的中药不要相克,以免影响疗效或产生不良反应。

4. 主治配伍:在中药配伍中,通常有主药、辅药和调药之分,主药起到主要疗效,辅药起到辅助作用,调药起到平衡配伍的作用。

5. 个体化配伍:中医药注重个体化治疗,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个性化调配药物,以达到最佳疗效。

二、中西药联合用药中西药联合用药是指中医药和西医药在治疗过程中的联合应用。

中西药联合用药的原则包括以下几点:1. 明确疗效目标:中西药联合用药需要明确治疗的疾病和症状,制定明确的治疗目标,以便更好地选择合适的药物。

2. 兼顾病因病机:中西医药学有着不同的疾病认识和治疗方法,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因病机来综合运用中西药物,以获得更好的疗效。

3. 避免相互作用:中医药和西医药之间有着不同的药理特点和代谢途径,需要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免影响药效。

4. 合理用药剂量:中西药联合用药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药物的用量和频次,避免用药过量或不足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5. 定期评估疗效:中西药联合用药需要定期评估疗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疾病得到有效控制。

通过合理应用中药配伍和中西药联合用药,可以充分发挥中医药和西医药的优势,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疾病恢复时间,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西药合理配伍的应用优势探讨

中西药合理配伍的应用优势探讨

中西药 合理配伍 的应用优势 探讨
戴文丽 .
湖 北省 红 安 县 中医 院 。 北 湖 红安 4 80 34 0
【 摘要】 随着祖 国医学的发展 , 人们认识到各类药物的疗效与用药方法、 时间、 剂量、 配伍等有着十 分重要的关 系。为了更好地提 高药物的治疗效果, 药
剂人 员必 须和 临床 医 生结 合起 来 , 好 合理 用药 。本 文 针 对 中西 药 配伍 , 步讨 论 了其 优 点及 应 用 。 搞 初
西药联用既有缺点又有优点 , 关键是在于如 何深 入开展中西药联合运用 的 临床和实验研究 , 扬长避短 。 经济安全 , 有效地使用 中西药物。中西药合理
配 伍 的应 用优 点 表 现在 以 下三 个 方 面 。
1 降低 毒 性或 副 作 用 . i 1 中西药联用直接对抗副作用。人们在接受药物治疗作用的同时, . 也 受到 各 种毒 副 作用 的 损 害 , 在 西 药 尤 突 出。 中 西 药 联 用往 往 能 克 服 这 这 缺点 , 使药 物 充分 发 挥 其治 疗 作用 , 临 床 上 主要 用 于 减 少激 素 和化 疗 的 在 副作用 。此外 , 还可以缩短疗程 、 减少药 物用 量、 扩大治疗 范围以及药物替
医学 信 息

7 6・
不调 , 对有生育要求的患者还能促进其受孕 , 没有西药的“ 假绝经” 及诸多 的 副作用 ; 还可以明显改善 患者的生 活质 量, 能从整体上调整身体 的阴阳平 衡, 扶正祛邪 , 提高整体免疫力。但由于 目前疼痛机制 尚未明确, 临床研究 中可 能 对于 少数 疼 痛患 者 疼痛 的改 善不 是 很 明显 , 需要 以后 继 续研 究 。
[ ] 杨冬梓. 1 疑难 妇产科 学[ . M] 北京: 科学技 术文献 出版社,06 38 20 :6

6 中药配伍与中西药联用

6 中药配伍与中西药联用
弱碱性药物相反
奎尼丁与氢氯噻嗪合用
氢氯噻嗪使尿液碱化,奎尼 丁大部分不解离,脂溶性强,易 被肾小管重吸收,使血浓度升高, 引起心脏毒性反应
酸性中药:乌梅、山楂、女贞子、山茱萸 碱性中药:牡蛎、煅龙骨、硼砂、海螵蛸
二 药效学的相互作用
一种药物改变了另一种药物的 药 理效应,但对血药浓度并无明显 的影 响,而主要是影响药物与受体 作用的 各种因素
(呼吸麻痹)
药代动力学方面药物相互作用
药代动力学方面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一种药物使另 一种并用的药物发生药代动力学(吸收、分布、 代谢、排泄)的改变,从而使后一种药物的血浆 浓度发生改变。
一、影响药物的吸收
药物在胃肠道吸收时影响因素有: ❖ pH的影响 ❖ 结合和吸附的影响 ❖ 胃肠运动的影响 ❖ 肠吸收功能的影响 ❖ 肠道菌群的改变
中药组方原则
• 君药:主药 • 臣药:辅佐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针对兼病
或兼证的药物 • 佐药:佐助药,配合君、臣药加强疗效,直接治疗兼病
或兼证的药物;佐治药,减弱君药、臣药的毒性;反佐 药,与君药性味相反又能在治疗中起想成作用的药物 • 使药:引经药,能引诸药至病所的药物;调和药,调和 诸药作用
中药的性能
五味
中药配伍变化规律
1.增效(协同)作用
1 相须、相使 党参+黄芪 增强补气功效 知母+黄柏 增强滋阴降火作用 芍药+甘草 配伍才有镇痛作用
2 药性不同配伍,增加疗效: 二妙丸:苍术(温燥)+黄柏(苦寒,清热燥湿)
(3)配伍不同发挥药效不同 • 桂枝+麻黄 辛温发汗 • 桂枝+乌头 温经逐寒,止痛作用 • 桂枝+桃仁 温经、活血化瘀
饮食:对药物常常有吸附作用而影响药物吸收 四环素成人顿服0.5g时,空腹服用后血清浓度 比饭后30min服用高3-8倍,故饭后服用虽可减轻 胃肠道反应,但可明显减低抗菌效应,这是常常 被忽视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药的配伍应用
随着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深入开展,中西药并用防治疾病日益普遍,中西药联用在临床治疗中日渐增多。

据统计,以汤药联合西药的占13.63%,以中成药联合西药的占24.63%,以西药为主联合中成药的占57.34%,所以,中西药联合使用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

一、中西药联用概况
鸦片战争以后,西欧的医学理论和医疗物品开始广泛地传入中国,和古老的中国传统的艺术相遇并渗透,此时,便有人提出中西医结合的主张,如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录》,中西药联用在那时已初见端倪,如张锡纯的石膏阿司匹林汤。

解放后,中西药联用取得迅速的发展,60年代出现清凉油、十滴水;70年代出现复方黄芩片、苏冰滴丸;80年代至今,中西医结合方兴未艾,联用方也如雨后春笋,比比皆是。

现在人们已公认中西药联用是中西医结合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医药学发展的必然。

二、中药联用的优点
中西药联用的优点已是有目共睹,为临床医生所认可。

1、增强疗效
西药针对性强,药效迅速,中药则能宏观调控,疗效稳定、持久,合理配伍在疗效及作用时间方面有着相互调节、取长补短的功效。

1)三七、赤芍、郁金配伍乳酸心可定(舒心散),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扩张血管、降压、减轻心脏负担,消除心肌耗氧量,强心,降血脂之效。

2) 丹参注射液与低分子右旋糖酐,可提高急性心肌梗塞的抢救成功率。

3) 参附注射液与阿拉明、多巴胺等升压西药同用时,可加强升压药物的疗效,减少对升压药的依赖性。

4) 山茛菪碱能改善微循环,增加心率;丹参注射液有扩张血管、抗凝血和活血化瘀的功能,人参生脉饮可益气养阴。

前者与后两者并用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既可适度提高心率,又可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缺血缺氧而收效良好。

5) 益气活血补肾的中药(黄芪、党参、黄精、云苓、藿香、佩兰等)配伍氨茶碱治疗128例脑血栓患者,观察结果,发现中药加氨茶碱的疗效较单独使用中药和单独使用氨茶碱的疗效显著。

6) 青霉素与金银花合用,金银花能加强青霉素对耐药金葡菌的抑制作用,二者对抑制耐药菌有协同效应。

7) 含有机酸成分的中药如五味子、女贞子、山楂、山茱萸、乌梅及其组成的中
成药,与先锋霉素、羟氨苄青霉素及四环素等抗生素并用可促进其吸收,提高抗菌作用。

8) 含有碱性成分硼砂、碳酸氢钠的中成药,与胰酶片同服,可造成中性或碱性环境,使胰酶活性增强。

9) 菌陈浸膏、利胆片、利胆排石片等能提高胆道庆大霉素的浓度,提高治疗效果。

10) 解毒消炎丸(含蟾酥、朱砂、公丁香等)与异烟肼同用,可使异烟肼治疗淋巴结核的疗效明显提高。

11) 天麻注射液与戍巴比妥钠、水合氯醛合用可显著延长睡眠时间,与硫喷妥纳也呈协同效应。

12) 甘草与可的松联用,其抗炎抗变态反应效果分别比单用时效果优越。

13) 在用西药止血剂(止血定、维生素K、安络血等)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以三黄泻心汤加味为主的中药汤剂(黄连、黄苏、大黄、当归、侧柏叶、降香、五倍子、乌药、血余炭、茜草、三七粉)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与单纯西药组相比,消化道溃疡合并大出血的治疗有明显的加速止血的作用。

14) 防己、延胡索配伍少量巴比妥、苯甲醇和丙二醇(痛必止注射液),其镇痛强度仅次于吗啡,而比一般非麻醉性镇痛剂(安痛定、复方安基比林等)强20倍,且无明显的成瘾性及其它副作用。

2、减轻毒副作用
人们在接受药物治疗作用的同时,也受到各种毒副作用的损害,这在西药尤突出。

中西药联用往往能克服这一缺点,使药物充分发挥其治疗作用,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减少激素和化疗的副作用。

此外,还可以缩短疗程、减少药物用量、扩大治疗范围以及药物替代。

1) 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汤、黄芪、女贞子等与化疗、放疗配合,可使胃癌患者生存期延长或治愈率提高。

2) 女贞子、石苇、补骨脂、山茱萸、玄参等能保护动物在注射环磷酰胺后引起的细胞下降。

3) 甘草或黄精与链霉素等合用,可降低链霉素对第八对脑神经的毒害,使原来不能坚持链霉素治疗的病人有80%可以继续使用。

4) 抗生素与小柴胡汤合用,可消除抗生素应用后出现的白苔,胸肋胀满和食欲不振。

5) 有人对使用抗结核药过程中发生肝功能异常者,用舒肝散(柴胡、连翘、赤芍、板蓝根、甘草、红花)治疗,30例中有27例可同时继续服用原来的抗结核药而
完成疗程。

6) 氯丙嗪对肝脏有一定程度的损害,而与珍珠层粉配伍治疗精神分裂症,近期疗效优于单独使用氯丙嗪,且对肝功能不仅无害,反而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珍珠层粉保护氯丙嗪的肝损害。

7) 激素治疗常出现反跳、出血等不良反应,如以红参、三七互用则能减少上述副作用而提高治愈率。

8) 安定与芩桂术甘汤合用,安定用量只需要常规用量的1/3,其嗜睡等副作用也因为联用中药而消除。

三.中西药联用的禁忌
虽然中西药联用的优点很多,但其也有不少配伍禁忌,如盲目地将中西药联用,则也可能降低疗效,产生毒性,甚至药源性疾病。

1.降低疗效
1) 在药效上相互拮抗的中西药不宜联用。

如.麻黄及其制剂如止咳定喘丸、小青龙汤等,能竞争性阻碍降压药进入交感神经末梢,使降血压药(复方降压片、利血平)疗效降低。

麻黄的中枢兴奋作用能拮抗镇静催眠药(氯丙嗪、苯巴比妥)的中枢抑制作用。

神曲、麦芽等含淀粉酶的中药及其制剂如保和丸等,能破坏抗生素的抗菌活性,联用能降低神曲、麦芽的药效。

茵陈对氯霉素的抗菌作用有拮抗作用,使其疗效降低。

2) 药物间以某种形式结合而影响性质及代谢,进而降低或失去疗效者不宜联用。

如:黄连、黄柏、川乌、附子、贝母、麻黄、元胡等含生物碱的中药及其制剂如复方川贝片、热参片等,含生物碱,与酶制剂(胃蛋白酶、乳酶生胰酶、多酶片、淀粉酶)联合应用,可产生沉淀,降低酶的活性,降低疗效或失去治疗作用。

地榆、五倍子、大黄、虎杖、诃子、扁蓄等中药及其制剂,如肠风槐角丸、十味石榴丸、大黄牡丹汤等,含鞣质,与维生素B1、维生素B6、头孢氨苄、洋地黄类强心甙等联用,生成鞣酸盐沉淀物难以吸收,使疗效降低。

磁石、代赭石、礞石、龙骨、石膏、赤石脂、明矾等含铁、镁、铝、钙等金属离子的中药及制剂如礞石滚痰丸、胃舒宁片等,与异烟肼联用,发生螯合反应,降低吸收,并影响酶系统发挥干扰结核杆菌代谢的作用。

与强的松龙联用,使其强的松龙的生物利用度显著下降,疗效降低。

雄黄等含砷中药及制剂牛黄解毒丸、六神丸、安宫牛黄丸等,与酶制剂(胃蛋白酶、胰酶、多酶、淀粉酶等)联用,砷能与酶的酸性基团结合形成不溶性沉淀物而降低吸收,抑制酶活性使疗效降低。

醋等酸性药物及醋制中药,可使阿斯匹林分解失效;与氨茶碱发生中和反应;使疗效降低。

2.产生及增加毒性,或导致药源性疾病
如:麻黄碱能兴奋心肌而加快心率,可增加强心甙(洋地黄、地高辛、毒毛旋花子甙K)对心脏的毒性作用。

麻黄与氨茶碱合用,疗效不及单独使用,而毒副反应作用增强。

含水合型鞣质的中药如诃子、五倍子、地榆、四季青及其制剂,对肝脏有毒性作用,与四环素、利福平、灰黄霉素素等对肝脏有毒性的抗生素联用,增强毒性作用,可诱发中毒性肝炎。

中药酒剂如虎骨酒、人参酒、藿香正气水等配剂以及酒当归、酒大黄等酒制中药,能增加抗风湿药对胃肠道的刺激,严重可导致胃肠道出血。

与扑热息痛同用,引起严重肝坏死及急性肾功能衰竭。

石膏、龙骨、牡蛎、珍珠、蛤壳、海螵蛸等含钙较多的中药及其制剂如龙牡壮骨冲剂、珍珠丸等,其钙离子可增加洋地黄类强心甙对心脏的毒性作用;与心痛定联用,可引起心律失常和传导阻滞。

罗钙全(骨化三醇)胶囊与含镁离子的滑石及制剂六一散等联用,促进镁离子吸收,引起高血镁症。

含铁离子的磁石及其制剂磁朱丸等,联用别嘌呤醇,可增加肝脏铁质的浓度,造成肝脏损伤。

朱砂等含汞中药及制剂如朱砂安神丸、梅花点舌丹、人丹等,与碘化物、溴化物、硫酸亚铁、碳酸氢钠、巴比妥联用,可生成可溶性汞盐,引起汞中毒。

动物药鹿茸及其制剂如参茸片、鹿茸片、参茸王浆等,与阿斯匹林联用,能提高消化道溃疡发生率。

含扁豆的中成药与痢特灵联用,致使体内酪胺增加,出现高血压症等不良反应。

雷公藤及其制剂与氯霉素联用,骨髓造血机能抑制作用同类相加。

四.中西药联用的前途及问题
毫无疑问,中西药联用的前途是光明的,然而困难也是很多的,首先,中西药联用没有一个统一的理论指导体系,再者,关于中西药联用的研究重点放在哪里?是从药物的成分研究,还是遵循中医“辨证论治”与西医“辨病论治”双重理论指导,均失妥当,因为人类还远远没有认识自身,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将认识医学的本质,从而使中西药物的联用朝着更高水平和更深的层次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