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实验Ⅱ 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大纲《生物化学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生物化学实验课程名称(英文)experimentofbiochemistry课程编号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教材和实验说明名称教材:《生物化学实验》自编教材教学:生物化学实验原理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否独立设课是学时和学分:实验学时72实验学分2开始时间:二年级第二学期和第三学期适用于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和生物化学备注:课程类型分为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一、课程介绍和基本要求《生物化学实验》课程内容分为三个层次:基础验证实验、综合性实验和研究设计性实验。

基础验证实验是一些加强学生基本实验技能训练的传统实验。

综合实验包括一些新近发展起来的生化实验技术。

经过多层次的训练后,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1.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生物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生物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如生化分离、制备、分析和鉴定技术。

2、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独立思考,深入钻研有关问题,初步具有解决生物化学实验问题的能力。

3.能正确使用仪器设备,掌握仪器的工作原理。

4、能利用所学知识准确分析实验结果,并能独立设计实验。

5、课前做好预习,课后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全面分析实验结果。

二、课程实验的目的和要求《生物化学实验》是《生物化学》理论教学的深化和补充,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实验课程,可作为生物技术、生物科学、药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掌握生化实验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生化分离、制备、分析和鉴定技术(如滴定、比色、色谱和电泳),并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

随着生物化学的快速发展,新的实验方法和技术不断出现。

我们还需要掌握一些新的、实用的实验技能,比如一些分子生物学的基础实验。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巩固和深化生物化学的理论知识,进一步增强通过实践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设计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为学生进行更高水平的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奠定基础。

2024版《高级生物化学二》课程教学大纲[1]

2024版《高级生物化学二》课程教学大纲[1]

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与目标•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生物小分子的代谢与调控•基因表达调控与疾病关系•细胞信号传导与疾病关系•现代生物化学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课程总结与展望目录课程简介与目标课程背景与目的深化学生对生物化学基本理论和知识的理解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拓展学生在生物化学领域的研究视野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化学领域的前沿动态,了解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方法,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意识。

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实验操作和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与要求知识目标能力目标领域的英文文献。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课程内容与结构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包括蛋白质、核酸、多糖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特点、功能及其相互作用机制。

生物小分子的代谢与调控包括糖代谢、脂代谢、氮代谢等生物小分子的代谢途径、调控机制及其与生物大分子代谢的联系。

基因表达调控与蛋白质组学包括基因表达调控的分子机制、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生物化学技术与方法包括常用的生物化学技术如层析、电泳、光谱等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以及生物化学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蛋白质的高级结构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核苷酸的结构和种类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DNA 的双螺旋结构RNA 的种类和结构特点核酸的生物学功能碱基配对、大沟和小沟、结构的多态性mRNA 、tRNA 、rRNA 等遗传信息的储存、传递和表达单糖的结构和性质多糖的组成和结构糖类的生物学功能糖生物学与疾病生物小分子的代谢与调控维生素与辅酶作为辅因子参与酶促反应,对维持生物体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参与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氨基酸与肽类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参与生物体内各种生物化学反应。

食品生物化学教学大纲(二)2024

食品生物化学教学大纲(二)2024

食品生物化学教学大纲(二)引言概述:食品生物化学是一门研究食品中生物化学成分及其相关特性的学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大纲旨在明确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提供全面系统的教学内容框架,帮助学生全面了解食品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为食品科学专业的学生打下坚实的学科基础。

正文:一、食品生物化学基本概念1. 食品生物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 食品中的生物大分子及其结构与特性3. 食品生物化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4. 食品生物化学与食品质量安全的关系5. 食品生物化学在食品加工和储存中的应用二、食品营养成分分析1. 食物中的常见营养成分及其测定方法2. 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测定方法3. 碳水化合物的代谢途径和测定方法4. 脂类的组成、分类和测定方法5. 维生素和矿物质在食品中的存在形式及其测定方法三、食品生物活性物质分析1. 食品中的抗氧化物质及其测定方法2. 生物活性多肽的提取和测定方法3. 食品中的功能性配糖体和次生代谢产物分析4. 食品中的生物活性营养素的提取和测定方法5. 食品中微量元素的分析方法和重要性四、食品加工和储存中的化学反应1. 食品中的酶和酶促反应过程及其影响2. 影响食品色泽和香气的化学变化3. 食品中的非酵母微生物发酵产物及其影响4. 食品加工中的非酶促化学反应与产物生成5. 食品储存过程中的氧化和脂质氧化机制五、食品质量分析与评价1. 食品质量分析的原理和技术2. 食品中常见的质量指标及其测定方法3. 食品质量评价方法与标准4. 食品中常见的污染物及其检测方法5. 食品质量与食品安全的关系及其监管措施总结:本文档综合介绍了食品生物化学教学大纲(二)的教学内容,包括食品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食品营养成分分析、食品生物活性物质分析、食品加工和储存中的化学反应、以及食品质量分析与评价。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食品生物化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为日后从事食品科学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名称(中文):生物化学实验课程名称(英文):Biochemical experiment课程代码:学分:0。

5总学时:24理论学时:实验学时;24课程性质:学科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园艺适用对象:本科先修课程:生物化学考核方式:实际操作占20%、实验报告占50%、技能考核占30%教学环境:实验室开课学院: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一)课程简介: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是生命科学教学中重要的基础课,主要围绕生物体的组成成分如:蛋白质,核酸,酶等生物大分子的基本性质等方面入手,帮助学生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包括层析、比色、电泳、生化物质的分离、制备、分析和鉴定及实验方法、操作技术和一些基本仪器的原理和使用,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现代生物科学研究对本课程的需求,了解生物化学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包括生物物质的性质鉴定、含量测定、生化分离技术的分离原理(包括盐析、等电点分离技术、电泳技术、色谱技术等)。

通过学生的独立实验设计和实践,训练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际动手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对生命科学探索的兴趣和爱好.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写好预习报告,实验过程中仔细观察,认真记录,课后做实验报告。

(三)实验项目列表:实验一生物化学实验基本知识蛋白质及氨基酸的呈色反应学时:3(一)实验类型:综合性(二)实验目的:1 了解实验室规则和常用生化仪器名称,掌握实验记录与实验报告的写法以及实验室一些基本知识,掌握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初步掌握一些仪器的正确操作。

2 掌握鉴定蛋白质的原理和方法.(三)实验内容:蛋白质和氨基酸与一些显色剂反应呈现一定的颜色反应。

(四)要求:通过实验了解蛋白质的一些颜色反应,掌握鉴定蛋白质的方法.(五)每组人数:1人(六)主要仪器设备及配套数:常规仪器25套(七)所属实验室:生物化学实验室实验二蛋白质等电点测定和沉淀反应学时:3(一)实验类型:设计性(二)实验目的:1 熟悉蛋白质的沉淀反应。

2024年度-《生物化学》教学大纲(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

2024年度-《生物化学》教学大纲(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
基因治疗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正常基因导入患者体内,以纠正或补偿缺陷 基因引起的疾病。
细胞治疗
应用生物化学技术培养、改造细胞,用于替代或修复受损组织和器 官。
25
生物化学技术在预防保健中应用
营养与健康
研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指导合理饮食和 营养补充。
疾病预防
通过检测生物标志物等手段,预测疾病风险,制定个性化预防措施 。
核苷酸代谢
介绍核苷酸的合成、分解及在遗传信息表达和调 控中的作用。
14
04
基因表达调控与疾病关系
15
基因表达调控基本概念
基因表达调控是指生物体内基因在特定时间和空 间上表达的调节控制机制。
基因表达调控涉及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翻译 水平和翻译后水平等多个层面。
基因表达调控对于维持生物体正常生理功能以及 适应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中西 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
1
目 录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 • 生物小分子代谢及调控机制 • 基因表达调控与疾病关系 • 细胞信号传导与受体介导作用 • 生物化学技术在医学领域应用 • 实验教学内容及要求 • 课程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
2
01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16
基因表达异常与疾病发生发展关系
基因表达异常可导致 细胞功能异常,进而 引发疾病。
通过研究基因表达异 常,可以深入了解疾 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 制。
不同疾病状态下,基 因表达谱存在显著差 异。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在基因表达调控中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针对基因表达异常,从多个层面进行 调节。
针灸等中医治疗方法可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 ,影响基因表达。

《生物化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生物化学课程编号:437007总学时:82 总学分: 4.5开设时间:第三学期适用专业: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主撰人:审核人:一、实验性质、目的与任务1、生物化学实验是以生物为研究对象,利用生物化学的原理和方法,阐明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变异机制,揭示生命现象和本质,并为人类服务的一门实验科学,是农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生物技术学科相关专业本科生及与中学生物学教师及科技人员重要的专业基础技术。

2、本课程是在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等普通生物学实验有比较全面了解及一定基础训练基础上而开设的实验技术实验,是生物技术、农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深入学习上述三个专业专业知识的必备课程。

3、掌握层析技术、核酸的分离及组分鉴定、酶的特性、透析技术、等电点分离蛋白质等生物化学技术。

二、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还原糖与非还原糖的鉴别方法;2、掌握测定酶的最适pH、最适温度等的方法;3、掌握蛋白质与糖的透析技术;4、掌握层析原理、蛋白质层析方法;5、掌握等电点纯化蛋白质的方法;6、掌握核酸组分鉴定的方法;7、掌握滴定法测定Vit C的方法(还原型Vit C的测定方法)。

三、实验项目与类型:四、实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实验一糖类的颜色反应4学时1、实验目的了解糖类颜色反应的原理;学习应用糖类颜色反应鉴别还原糖与非还原糖的方法。

2、方法原理(1)Molish(莫氏)反应糖与强酸的作用形成糠醛及其衍生物。

糠醛及其衍生物与α-萘酚反应作用生成紫色的化合物,原理是羰基于酚类进行了缩合,这样,将糖与浓酸作用后再与α-萘酚反应作用就能生成紫色的化合物,可鉴别糖(多羟、醛基)。

Molish反应非常灵敏,0.001%葡萄糖和0.0001%蔗糖即能呈现阳性反应。

因此,不可使碎纸屑或滤纸毛混入样品中。

过浓的糖溶液,由于硫酸对它的焦化作用,将呈现红色及褐色而不呈紫色。

需稀释糖溶液后重做。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大纲(人卫版).doc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大纲(人卫版).doc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生物化学课程类别:基础课所属学科:生物学实验总学时:12学时授课对象:临床医学专科一、制定实验教学大纲的依据潘文干主编临床医学专科《生物化学》教材第五版、2004年临床医学专科《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二、生物化学课程实验教学在培养实验能力中的地位与作用生物化学是在分子水平上阐明生命现象的科学,是医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现代牛物化学理论和技术有着广泛的实用价俏,它的理论和技术已经渗透到其它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即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各个学科,对医学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成为生命科学的共同语言和前沿学科。

生物化学理论是在科学研究实验基础上高度总结的结论性观点,所以生物化学实验课一方面使学生在实验屮验证理论的来源与正确性、加深对基础理论的理解、掌握;另一方面, 生物化学实验手段又是生命科学发展的必用手段,生物化学实验课对于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素质非常重要而且必要。

三、生物化学实验课程应达到的基本要求1.熟练掌握以下各项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各种常川玻璃仪器的洗涤和使川。

滴管、吸量管、微量加样器的使川。

离心机、分光光度计、水浴箱、旋涡混合器、电泳仪系统等的使用。

2.掌握以下各项生化实验基本技术和基本原理比色分析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的含量。

醋纤膜电泳分离血清蛋白质。

血清总胆固醇的测定。

组织DNA、RNA的分离、提纯和定量。

3.熟悉生物化学实验技术的有关理论分光光度法及比色分析法基本原理。

离心技术理论。

电泳技术理论。

生物大分子分离、纯化的一般实验设计相关理论。

实验误差、数据处理等相关理论。

四、学时、教学文件及教学形式本课程总学时为70,理论学时58,实验学时12。

教学文件:《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导》。

教学形式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指导教师讲授相关理论、仪器使用及其主要操作步骤,学生分组进行和关内容的具体实践操作。

实验指导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随堂指导学牛,解决学牛在实验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高级生物化学二》课程教学大纲

《高级生物化学二》课程教学大纲

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
解析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及其在生物过程中 的作用。
代谢组学技术
代谢组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阐述代谢组学的概念、特点和研究目标。
代谢物检测技术 介绍核磁共振、质谱等代谢物检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代谢途径和代谢网络分析 探讨生物体内代谢途径的调控机制及代谢网络的整体特性。
生物化学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指整条核酸链中全部核苷酸残 基的相对空间位置,也就是整 条核酸链每一原子的相对空间 位置。不过,与蛋白质不同的 是,核酸的三级结构对其功能 的影响较小。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对 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 生物合成等具有重要作用。
酶的结构与催化机制
• 酶的分子组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对其底物具有高度特异性和高度催化效能的蛋白质或RNA。 • 酶的结构特点:酶具有与一般催化剂相似的反应特性,如只催化热力学上允许的反应、不改变化学平衡等;同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详细阐述了蛋白质、核酸、糖类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特征、生物合成 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功能。
细胞信号转导与调控
深入探讨了细胞内外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细胞周期调控、基因表达 调控等关键过程。
代谢途径与能量转换
系统介绍了糖代谢、脂代谢、氮代谢等基本代谢途径,以及线粒体、 叶绿体等细胞器在能量转换中的作用。
课程反馈与建议
学生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反馈,提出了 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课程改进提供了重要参考。
THANKS
感谢观看
指蛋白质分子中局部主链 的空间结构,主要形式包 括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等,对 蛋白质的稳定性和功能发 挥重要作用。
指整条肽链中全部氨基酸 残基的相对空间位置,也 就是整条肽链每一原子的 相对空间位置,是蛋白质 分子处于它的天然折叠状 态的三维构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化学实验Ⅱ教学大纲
01.教学单位名称:生命科学学院
10.实验课程的教学任务、要求和教学目的
10.1 教学任务
生物化学实验是一门专业基础实验的必修课,本教学大纲是根据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药学、药物制剂等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所需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要求制定的。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教学过程,使学生掌握常规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创新思维的能力、实验设计的思维方法、以及规范书写实验报告等知识。

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掌握复杂的综合性的生物化学技术,毕业论文的撰写、从事生物化学和相关学科的教学、研究与生产奠定基础。

10.2 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过程加深学生对生物化学基本原理的理解,要求同学熟悉并掌握基本生化技术,掌握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性质表征、代谢调控等相关的实验技术。

在实验过程当中应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有序进行实验,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操作,全面观察,准确如实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结束后,做好善后工作,清洁整理实验器具并清点归还,经指导教师检查无误后方可离开实验室;及时整理实验记录和数据,按要求认真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并按时提交;积极参加课后讨论。

10.3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生物大分子的分离和纯化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为专业课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奠定良好的基础,并通过严格的实验要求和管理,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实验能力及严格的科研作风,同时验证生化的某些基本理论知
识,加深感性认识。

另外,进行一定比例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将实验理论和实验技能融为一体,从而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思想、实验方法、实验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用于今后的社会实践,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态度、创新的思维方法及团结合作精神,使学生成为求是、务实、创新的专门人才。

11.学生应掌握的实验技术及实验能力
11.1熟练掌握以下各项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
各种常用玻璃仪器的洗涤和使用;滴管、移液管、微量加样器的使用;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紫外检测系统、层析系统、恒温水浴、梯度发生器、电泳仪系统、瓦氏呼吸仪等的使用。

11.2 掌握以下各项生物化学实验技术
核酸的颜色反应,地衣酚比色分析法测定RNA的含量以及二苯胺比色分析法测定DNA含量;RF-5301荧光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应用荧光法定量测定维生素B2和维生素C;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pI值具有显著差别的核苷酸;瓦氏呼吸仪的使用,用该呼吸仪观察柠檬酸、琥珀酸等中间产物对酵母三羧酸循的促进作用;应用纸层析技术定性鉴定体外氨基转换反应。

12.开设实验项目
开设实验项目一览表
牛肝DNA、RNA的分离及含量测定。

主要实验内容包括讲授相关理论知识;主要实验内容包括:利用在盐溶液中溶解度差异分离DNP和RNP,根据DNP、RNP复合物的稳定性差异选作苯酚法和氯仿-异戊醇法进行DNA、RNA的分离,乙醇沉淀DNA、RNA,地衣酚法测定RNA浓度、二苯胺法测定DNA浓度。

种子萌发前后蛋白质、核酸、糖、脂类含量变化测定。

主要实验内容包括讲授相关理论知识,主要实验内容包括:利用瓦氏呼吸仪检测种子萌发时气体体积变化速率,利用双缩脲法测定种子萌发时的蛋白质转化率;掌握硫酸蒽酮法测定总糖的方法;掌握索氏提取法结合称量法测定脂肪含量的方法;掌握植物组织提取DNA、RNA的方法;掌握DNA、RNA、蛋白质纯度的鉴定方法及含量的检测方法。

三羧酸循环中间产物对酵母耗氧率的影响。

主要实验内容包括讲授相关理论知识,主要实验内容包括:大肠杆菌体内的L-谷氨酸脱羧酶,可以专一的催化L-谷氨酸脱羧,释放出二氧化碳。

利用瓦氏呼吸计测定出CO2的量,能求出L-谷氨酸的量。

生化代谢实验基本技术。

主要实验内容包括讲授相关理论知识,主要实验内
容包括:学习并了解瓦氏呼吸仪和752N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掌握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掌握测量种子呼吸运动的要点和方法。

DNA光损伤因素测定。

主要实验内容包括讲授相关理论知识,主要实验内容包括:探索在不同波长、不同剂量紫外-可见光的照射下,利用光谱学和光动力学方法结合核酸电泳和PCR技术研究距离光源不同距离的DNA溶液样品的光损伤程度。

酵母DNA的提取及含量和纯度测定。

主要内容为结合生物化学II大实验已学过的理论、方法独立设计实验流程和提出核基因(DNA)与细胞器-线粒体基因(DNA)的分离方法和鉴定指标,重点检验方法的完备性和合理性。

栝蒌中天花粉蛋白的组织分布及生物活性研究。

主要实验内容结合生物化学II综合实验已学过的理论、方法独立设计实验流程和提出探索中药栝蒌中天花粉蛋白在其根、茎、叶、花、果实中的含量及生物活性研究计划。

13.实验教材或指导书或主要参考资料
1)滕利荣等,生物学基础实验教程Ⅱ(第三版),科学出版社,2008年
2)滕利荣等,生命科学仪器实用技术教程,科学出版社,2008年
3)王冬梅等,生物化学实验指导,科学出版社,2009年
4)刘志国等,生物化学实验,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
5)王镜岩等,生物化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6)张彩莹等,生物化学实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
7)杨荣武等,生物化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8)丛峰松等,生物化学实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
14.考核要求、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标准
14.1 考核要求: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为前提,注重训练学生的独立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及创新能力,教师应及时、客观、公正、如实评价每名学生实验情况及评阅试卷、实验报告和设计实验。

14.2 考核方式:采取考核与考试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评定实验成绩,按百分制方式计分。

14.3 成绩评定标准:根据生物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制定的《学生实验成绩考评方法》进行评定。

实验习惯成绩,10%;预习考试成绩,10%;实验操作成绩,40%;实验报告成绩,20%;设计实验成绩,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