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美学刘宓庆
探求翻译的美学传递方式
探求翻译的美学传递方式文学中美学元素的翻译向来是译者所面临的一大难题。
刘宓庆将美学元素二分为形式美学元素和非形式美学元素,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形式美学元素和非形式美学元素进一步细化,并通过举例以说明其可行性,以期让美学元素的传递过程更加客观化。
一、引言文学译作的美,主要取决于原文的艺术价值。
原文的美如何在译作总得到最佳体现,一直是译者冥思的难题。
那么我们如何认识原文中的美学元素并将其尽量完整的传递到译文之中呢。
关于这一点,按照刘宓庆先生的分法,美学元素可分形式与非形式两种。
形式美学元素(Formalaestheticconstitutes)可从视听上直接感受到,而非美学元素(Non-for-malaestheticconstituents)不能直接通过直觉联想,而只能通过直觉想象感悟到。
形式美学元素主要指词句篇章的的美,至于非形式美学元素,中国文化素有“神韵”,“风骨”之说,如此以来,文本中美学元素的研究就更加客观了。
无疑,伟大的作品都是形式与非形式美学元素的完美结合。
下面本文将具体从此两方面下手,探讨译者如何顺利将其转移。
二、形式美学元素的转移意义是如何在文本中构成的,这向来是语言学家所探讨的问题。
伦敦学派的弗斯(Firth)曾把意义分为音位,词汇语义,词素,句法和语境五层,至于每一层意义实现的层次,一旦与常态发生偏离,便可产生相对应的美学效应。
下面,作者将选择音位,词汇语义两个个层面进行举例分析,探讨形式美学元素如何在翻译过程中转移。
(一)音位层次“掷地有声”,“铿锵有力”,“抑扬顿挫”,这些向来是中国文化中形容文字音韵之美的体现。
这种美感,尤其在诗歌和文言文中表现得突出。
那么如此听觉上的美感,如何在文字文化间进行传递呢?试看如下一例。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王羲之《兰亭集序》Allthevirtuouscometomeethere,theyouthaswellastheelderly.我们可以看到,在原文中,四字句对四字句,读来如流动之水,让人赏心悦目,当时那种热闹,让人激动的场面顿时映入脑海。
翻译美学研究综述
翻译美学研究综述摘要:翻译美学是中国翻译理论的主要特征之一,译界对翻译美学的研究已经初具规模,但是还有待深入。
本文采用史论结合的方法,对各阶段的研究成果进行了陈述分析,并指出了翻译美学研究可能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翻译美学综述发展一、缘起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所承载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表现出来的活动,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其内涵和外延都受到不同的生活环境、文化背景的影响。
汉语的经史子集、诗词书画实际上都是直接或间接地记叙、临摹、演绎、探索和开发自然美、人生美、人伦美、人格美和精神气质的永恒美。
(刘宓庆,1994)基于汉语的语言特点和表达特点,中国的翻译与美学有着天然的联系。
而翻译和美学被正式作为翻译研究的一个领域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在中国翻译界,最早比较系统地将翻译和美学结合起来研究的人是奚永吉,《翻译美学比较研究》是我国首部针对翻译美学的研究。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西方译论在中国翻译界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新的理论术语、研究方法让研究者眼花缭乱,西方式的逻辑思辨研究进入了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而中国传统的经验感悟的方法被认为是不科学,不成体系的。
相当多的研究人员摒弃了中国传统的研究方式,但奚永吉先生仍然冷静地思考,不是用西方的逻辑思辨方式,而是借助中国文化自有的经验感悟的方式,试图从中国传统的美学角度为翻译研究开辟出一条新路子,使中国自成一体的传统译论可以用一个纽带连接起来,这个纽带就是翻译美学。
奚先生在著作中从语言美、想象美和风格美三个方面论述文学翻译中的美学因素。
在翻译研究方法上给后面的研究者带来了启示。
二、发展1995年,刘宓庆先生的著作《翻译美学导论》在台湾出版。
这部著作通过论证分析,揭示了译学的美学渊源,分析了翻译美学与中国语言文字的天然联系,提出了构建翻译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毛荣贵教授的著作《翻译美学》于2005年问世,这部著作主要分为四部分:主体篇,问美篇,朦胧篇,实践篇。
正如这部书颇具新意的谋篇布局,文章内容一扫研究型文字的晦涩难懂之风,语言时而隽永,时而诙谐,时而引人沉思,时而让人忍俊不禁,让人在了解学习翻译理论的同时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语言美。
翻译美学概论
翻译理论与文艺美学的结合,正是我国翻 译理论的基本特征。
在古典文艺美学的影响下,我国传统翻 译理论始终没有越出美学的范畴,恰与 西方传统翻译理论不谋而合。
对传统翻译美学的概述:
(一)无论从西方抑或从中国的翻译传统理论来看, 翻译理论与文艺美学一直是密不可分的。 (二)传统翻译美学探讨的问题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翻译的原则主张即翻译思想问题,在西方翻译史 上是“直译”与“意译”,在中国历史上则是“质直” 与“文饰”之争。从美学上说,这是一个内容与形式 问题。2,高境界的意译问题,即美学上的意境与传 神问题。3,文学翻译的风格论。 (三)传统翻译美学在理论和论证上都采用了文艺美 学的方法,重直觉印象,不强调形式论证和结构分析; 重经验,不强调对客观的语言规范的研究。
翻译的审美标准:
翻译上的审美标准的核心问题是必须树 立辨证观、整体观。具体说来是: 1,必须确立翻译审美标准的相对性。 2,必须确立翻译审美标准的时代性。 3,必须确立翻译审美标准的社会性。 4,必须确立翻译审美标准的依附性。
判断原文的审美价值的依据是原文的审 美构成(aesthetic constitution)。所谓 原文的审美构成,指构成原文特色的种 种美学要素。(constituents)。原文美学要 素按其性质可分两类: 第一,原文的美学表象要素,就是原文 语言形式(包括音韵)上的美,在美学 上成为物质上的形态美。
文学性作品的语言的模糊性集合具有 以下特征:
1,就用词倾向而言,模糊词语多是模糊性审 美构成的基本要素。 2,用词的联立关系(即词的集约、搭配式) 是开放型、非规范(或次规范型subnormal)。 3,在叙事论理中,“模糊集合”在逻辑上的 缺环(missing links)很多。 4,由于以上三点使语言所提供的信息呈现出 一种定界模糊的总的“意会形态”,即一种 使人很难捉摸的非定式、非定型、非定量、 非定向状态。
刘宓庆翻译思想简介
[ 6 ]王燕.2010.对刘宓庆翻译美学理论的思考(J)文学界
5/31/2014
5/31/2014
5/31/2014
Part two: Liu's theory
传统译论
刘宓庆的理论有一个显著的特点:继承与发扬;开拓与创新。 他非常珍视我国的传统译论,将其视为瑰宝。
他在《当代翻译理论· 前言》中指出:“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历史悠久,如 果从最初的佛经译论(公元148年始)算起,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 这期间,出现了许多杰出的译论家,他们的主张和论述,大抵出于自己的 力行心得,因而言微旨奥,论断精深,予后世极深的影响,其中如玄奘 (600—664)与严复(1853—1921)的翻译思想和对策性主张,至今仍有 认识论、价值论和方法论的历史意义。中国传统翻译理论是中国和世界文 化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视若珍宝,矢志于阐发和开拓性继承。”
5/31/2014
2006年,刘宓庆在《流派初探》(《中国外语》,2006年第六期)一文中总结了20 世纪后20多年迄于今的中国翻译实务和理论研究的成绩,提出了中国功能主义翻译流 派的概念。 第一, 坚持翻译的文化战略观,将翻译定位为兴邦振国和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不 可或缺的战略武器; 第二, 注重翻译基础研究和整体性整合研究。 第三, 翻译基础研究中的主体是基础理论的发展研究,指汉外互译的意义理论、 理解理论(文本理论)以及交流中的话语传播和表现理论等等;在翻译实务中强调 “把握交流中的意义”; 第四, 注重汉外(不是外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在指导思想上必须树立“本位 关照、外位参照”的原则,不能主次不分或主次颠倒; 第五, 必须发展翻译美学,使翻译美学成为中国翻译理论的组成部分;以欣畅的 汉语作为主体的行为风格特征; 第六, 中国翻译理论的对策论核心思想是“代偿”而不是“对应”。前者关注 “以交流中的意义为核心”的语言功能的充分发挥,后者关注的则是语法形态(特别 是句法结构)的两相(原语与译语)对应; 第七, 具有与时俱进的世界观、全局观,学习、借鉴外国实务和理论的优长,积 极进行互动交流。
翻译美学导论
中外古今的艺术杰作,若论用词之工,则鲜有悖于此原则者。
非形式系统:审美模糊集
审美客体的审美构成除了物质形态的,自然感性的,可以 凭借直观推动形象思维的外象成分外,还有非物质的,非 自然感性的,无法凭直观就能推断的非外向成分。非形式 系统的审美构成包括“情”与“志”“意”与“象”。
第二章:翻译的审美客体
包括形式系统和非形式系统。 形式系统主要指审美符号集,包括语音,文字,词语层等
审美信息。 1.语音层审美信息:语音是语言的承载审美信息的基本形
式手段之一。主要体现在诗歌翻译中。首先是音律和节奏。 由于汉英文字语言系统迥异,要在译诗中保留原诗(SL) 的音部节奏是不可能的,译者力求做到的是显现译诗(TL) 的节奏。英译汉时诗行尾韵的对应是可能的,如果韵式不 能对应,也至少可以做到押韵,力求保留原诗的韵美。英 诗中最常见的韵式是abab,cdcd,十四行诗的基本韵式是 abab,cdcd,efef,gg。这些韵式汉译时都不难模仿。当然, 由于译者的审美理想各个不一,也有人认为译诗不必押韵, 主要努力应放在保证意向美。但译诗者应能审视出原诗的 韵美所在,这是毋庸置疑的审美任务。诗歌中韵是一个重 要的音美因素。“韵”可以使诗歌音律和节奏产生和谐的 听觉审美满足。但西方译诗的倾向是不押韵,而重在意向, 不主张因音就韵,而破坏意向之自然。
霍拉斯从艺术的基本观点出发来谈翻译,赞美行文的自然气 势,他本人又是古罗马著名抒情诗人,倡导斯多葛氏的淡泊 美和泰勒斯的自然美。马丁路德的翻译观中的美学思想相当 明晰。他强调译文的审美价值,赞成译文应该“具有读者能 领悟的,在审美上令人满意的本土风格”。德国文艺大师歌 德认为“最高尚的翻译”应该是对原语的杰作的模仿。因为 只有“精心的模仿”,即对原作的审美加工,把外语文化恰 如其分地移入本国,用以丰富本民族的文化,才是译者的 “真正使命”。歌德正是用这种审美翻译观翻译了他的代表 译作《西方和东方合集》。
解密翻译美——《翻译美学理论》评析
探讨
mes n ,审美审视 集 中于超 文本 意蕴及其表现 nl ) o ( 隐含 于文 中,不 一 定有 “ 常 看得 见” 的表 现
式) 第 三 维 度 跨 语 言 维 度 (ne iga dm n Itrnu l i e- l
刘宓庆 教授 的新 作 《 翻译 美 学理论 》
( 合著者章艳 )于 2 1 年 由外语 教学与研 01
究出版社 出版 ,相信 很多人 与笔者 一样 已 经很久没有读 到像 《 翻译美学理论》 这样
文、情 、理、志并 茂 的 翻译 理 论 著作 了。
如作者举 例引导读 者领略汉语的音韵美时
审美不可 企及 论、翻译 美 不可译 论 等等, 有很 大 的帮助 。
下面我们再看作者如何具 体引导读者 作审美解构和再现。以所谓 “ 三难” ( 意 象 、意境、意蕴) 中的 “ 意象 ”为例。艺 术意象的解构和再现一直被认为是艺术 诠 释论中的难题 ,翻译也一样 ,尤其是对 于 文学翻译 ,再 现意 象美应 该是 一个 关键。 刘 宓庆认 为 ,意 象解 构 的 第 一 步 是 要 认 清 意 象 的存 在 形 式 ,第 二 步 是 把 握 意 象 的叙 事功能 ,第 三 步是诠 释意 象 的隐含 意义 , 最后才好决定 意象 的再 现方式。在谈到 意 象的翻译再现时 ,刘宓 庆认 为动态模仿应 该是基本对策 ,传统观念认 为模仿有悖 于 “ 真善 美 ”是 说不过 去 的 ,一 切 取决 于如 何 善用 “ 应 式模仿 ” 和 “ 偿性模 仿 ” 对 代 ,尤 其是 ” 代偿 性模仿 ” (0 1 3 2 1 :24,25 。 3 )
1 .以语 言 审美切 入 并纵贯 全 书
有关于刘宓庆文化翻译理论初探.doc
有关于刘宓庆文化翻译理论初探有关于刘宓庆文化翻译理论初探导读:刘宓庆文化翻译理论初探分,是刘宓庆将翻译理论划分为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的。
而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个稳定的系统,对于影像语言的外部系统的复杂研究最终只能导致对语言本质的模糊理解,因此他摒弃了对于语言有重要影响的外部因素,只选择了内部系统。
刘宓庆对于翻译理论的二元划分,是对索绪尔的一个补充,他提出了本为观照,外位参照,就是将翻译视为摘要:世界正处在多元化交流的时代,中国文化向外弘扬传播的同时也吸收着外域文化的精华,而翻译作为重要的交流工具,也逐渐开始注重文化的理解,国内外诸多译者从文化的角度重新审视翻译的过程。
刘宓庆的文化翻译论纲是国内学者对于文化翻译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之一,尤其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具有推动作用。
关键词:刘宓庆;文化;翻译;文化翻译理论近三十年来,随着翻译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翻译的社会性和文化性逐渐受到国内外译者的重视,而与社会因素联系较为紧密的便是文化语境因素。
人们开始用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来重新定义翻译,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将从文化的高度去认识翻译,理解翻译活动。
从世界的范围内来考察,“各国翻译界和文化界都开始从翻译性质,文化语境,翻译影响等角度研究翻译,从文化层面重新审视翻译活动”[1]。
伴随着社会人类学家对于文化翻译概念的提出,翻译文化已然成为二十一世纪翻译学研究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西方翻译研究领域便出现了翻译的文化转向。
随着这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国内重要学者受西方学者影响,对翻译与文化的发展关系进行重新审视及深思,对摄取外域文化及传播中华文化都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从中外文化翻译课题研究近30年来看,中英和英中译文,难免反映了这两种文化的相互融合和排斥的特色,而在这方面我们的研究理论还不是很多。
刘宓庆教授历经十载,在其所著的《文化翻译论纲》中,结合中国楚文化及爱尔兰文化,系统从三个方面做出分析,多次以屈原诗歌为例,提出了文化翻译表现论,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文化翻译体系,对中国文化传播具有指导作用。
翻译美学视角下审美效果的再现
翻译美学视角下审美效果的再现摘要:本文以刘宓庆的翻译美学理论为基础,采用平行语料对比的方法,从语言关、意象(境)关和哲理关三个维度系统分析了欧阳修的散文名篇《醉翁亭记》,旨在通过对比两个英译本如何从这三方面进行艺术再现,以及是否很好地再现了原文的关感。
研究结果表明,两位译者在重现原文美感的过程中,调动了“移情之态”,让译文读者更能欣赏到原文的关。
关键词:翻译美学散文翻译醉翁亭记一、引言在世界文学发展史中,散文是与诗歌、戏剧和小说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随着世界文明的演变而得以不断进化,在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继五四运动后,相继涌现了一大批致力于散文创作的散文家以及他们优美的散文篇章,其中不少被后人奉为圭臬,世代吟诵。
这种现象和散文本身的文体特征息息相关。
就散文来说,它选材广泛,结构灵活,表现手法多样,如叙事、抒情、议论等,主要特点是“体物写志,行散神聚”(杨玉兰,2020)。
因此散文“重神轻形”、“形散神不散”的特点为古代文人墨客创作优秀的散文提供了最佳的施展舞台。
本文选取的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散文大师欧阳修的名篇《醉翁亭记》是创作于他因上书替范仲淹等好友分辩,被贬到滁州时期。
尽管当时他内心抑郁,但还写下了《醉翁亭记》。
文章描写了滁州一带的一年四季不同的自然风光和当地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
全文虽以一个“乐”字贯穿,但还暗示出一个地方长官一方面能“与民同乐”,另一方面则在哿情山水背后隐藏着难言的苦衷的哲理情怀。
本文选取《醉翁亭记》以及它相应的两个英译本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实现哲理散文在其英译中的审美再现。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笔者希望可以通过对哲理散文英译的实践摸索和分析两位译者对此的不同翻译处理中,探讨原文中的美学因子如何在译文中很好地再现。
希望本文的研究对哲理性散文翻译的审美效果的再现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三、中国翻译的美学渊源在方梦之主编的《译学辞典》中,翻译美学被界定为:“揭示译学的美学渊源,探讨美学对译学的特殊意义,用美学的观点来认识翻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并运用美学的基本原理,提出翻译不同文本的审美标准,分析、阐释和解决语际转换中的美学问题。
1_翻译美学导论
2.“知”(Knowledge) 叶燮曾提出“以识为先”的见解。“识”既可以指“知 识”,也可以指见地、见识、洞察力,还可以指由翻译者的 个人经历所扩展和充实的视野。
三、“才”(Capability) 翻译带有很大的艺术性和技术性,因此我们所说的才主要指 实实在在的能力或功力,并不是指“天才”。康德对艺术家 “才”有过一段论述,认为“才”是主体的自然本性,是 “大自然给他(审美主体)的心灵能力”。
西塞罗主要受柏拉图美学观的影响。柏拉图古典美学的要旨有四:一指 出“美本身”就是“一切美的事物有了它即成其为美的那种品质;”这 是柏拉图秉苏格拉底之师承,开西方后世对“美的本质”的探讨之始。 二是美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的关系问题,他说“陶罐之美”永远比不上 “美女之美”,“美女之美”永远比不上“天神之美”。三是美的理念 论,“理念是绝对的,是一切事物的原型”,因此,“美本身”始终是 绝对的,美的理念是绝对的,永恒的。四是美的认识论,柏拉图指出认 识美必须经历从感性到理性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形”到“质”的过 程,在西方美学史上第一次指出了“善与美的形式”,并再后来的《对 话集》中讨论了美的本体论和逻辑问题。西塞罗将之用于翻译,指出就 翻译而言,理想的原语固然可以模仿,但受理念的支配过于僵滞地仿制 则可翻译前功尽弃。他的结论是必须放弃拘泥于“词对词”的翻译原则, 而坚持“意义对意义”的翻译原则。
2.受制于原语非形式美可译性限度 艺术作品的气质之美、气度之美,气韵之美,是非直观的、 可感的、模糊的。它通常产生于艺术家的志、情、意以及作 品的总体性艺术升华和熔炼,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诗品 含蓄》),个中蕴含作家的意旨、情思、气志等; 同时,它又产生于欣赏者与艺术家的“视野融合”所谓“同 声相应,同气相求”。
翻译美学 刘宓庆
Free land 无主土地不能翻译为自由土地Continuous recession 不断蚕食Non-African experts 欧美史学家New food crops were introduced mainly from Indian ocean 亚洲国家审美意识两种状态:自觉性审美意识和非自觉性审美意识大多数情况下,人们的审美意识都处于非自觉性状态,有时候甚至达到物我两忘的陶醉地步都仍然不知道自己在审美。
选择就是艺术(art is selection)翻译审美(translate aesthetically, aesthetic translation)美学对翻译理论具有特殊的意义,中国美学对中国翻译理论具有特殊的意义。
翻译与美学联姻是中国翻译理论的重要特色之一。
在中国的语言观中,语言功能与审美判断是密不可分的,这就不同于西方。
“温柔敦厚”《礼记。
经解》“仁义为美”(《孟子》)云想衣裳花想容(SVO+SVO)云和花都是话题主语,都是话题topic。
这种句子在汉语中占优势。
主语话题化topicalization 是汉语重意念,句子以意念为轴展开而使句法隐含化的极重要机制。
汉语宾语的某些特征也是意念主轴的表现。
黑格尔(G.W.F.Hegel,1770-1821)提出的一个概念,指人的“自由存在性”。
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产物,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美学是“研究绝对精神的艺术阶段的科学”。
康德(I.Kant,1724-1804)的美学思想也是以人是理性判断力为核心,强调主观意志的作用。
西方美学长期执着于美的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研究,实际上将美当做一种外在性超验的预设假定,其结果必然侧重静态内容的考察,并经常限于形而上学的空泛思辨,被认定为“认识论美学”。
中国美学思想的重主体具有完全不同的视界和形态。
中国美学关注的是主体性审美实践,简称“主体实践”,关心的重点是审美经验。
中国近代美学王国维的意境论(境界论)蔡元培的人格美育论朱光潜的审美态度论李泽厚的社会实践论都是对美的内在性动态考察,被认为是“生命美学”“体验美学”鲍姆嘉登(A.G.Baumgarten 1714-1762)在1750年正式使用的“美学”命名,其研究对象是“感官感觉到的美,”美的定义是“感性认识本身的完整化”,美学则是研究“感性认识的科学”。
浅析中国翻译美学的发展历程
翻译与美学联姻是中国翻译理论的重要特色之一。
中国翻译由最初借助美学思想意识呈现自身特征,逐步发展为自建理论框架,最终成为一门新的、独立的科学――翻译美学。
从翻译美学的发展过程中能清晰的看到,中国美学对中国翻译理论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该文采取历时的研究方法,对翻译美学在中国的不同发展时期的状况进行概述,呈现中国翻译美学的历史发展轨迹。
一、中国古代译论中的隐形美学从我国古代译论中,不难发现美学的踪迹,可以说是自有翻译经验和翻译观点,便有美学思想与之共存。
由此看来,翻译与美学从一开始便结下了不解之缘。
中国古代最朴素的唯物观,认为越接近事物的自然状态越能发现事物的“真、善、美”。
此观点反映在翻译理论上就要求译文要忠实原文的内容,反对用浮夸和华丽的句子,就是要保留原文的“真”。
我国的翻译实践始于古代的佛经翻译。
一般认为,三国时期的支谦编写的《法句经序》是距今最早谈论佛经翻译理论的文章,书中有老子的“美言不信,信言不美”的记录,从中可以体会支谦的翻译主张“因循本质,不加文饰”的美学内涵。
道安提出“五失本三不易”原则;玄奘主张“五不翻”;彦琮追求“宁贵木而近理,不贵巧而背源”主张等,都是古代最具代表的翻译理论。
以上几种翻译观点都体现了我国美学的思想意识,即追求事物的“真”,在翻译领域就是通常认为的“质派”(直译),其对立面“文派”(意译)始于从西域入关的鸠摩罗什,推出“案本而传”和“辞旨文雅”的翻译主张。
二、中国传统译论中的显性美学中国翻译经历了佛经翻译带来的第一次翻译高潮之后,一直处于低迷时期。
直到严复在《天演论》卷首的《译例言》中提出中国近代最有名的“信、达、雅”翻译理论时,中国才迎来第二次翻译高潮。
在严复之前,马建忠就提出“善译”论,要求“知其意旨,摹其神情,仿其语气,心悟神解”,力求与原文在意思上无一毫出入。
严复的“信、达、雅”理论中,“信”要以“达”为前提,“雅”是主要特征,要求译文讲究“修辞”,要有文采。
刘宓庆翻译美学理论浅论
刘宓庆翻译美学理论浅论作者:卜云辉来源:《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第21期摘要:刘宓庆,中国香港人,祖籍湖南新宁,生于1939年11月,毕业于北京大学,曾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研究生院主修语言及语言教学理论,是国际上的知名学者。
刘宓庆的翻译美学理论是中国翻译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刘宓庆翻译美学思想,有助于解释刘氏理论的中国情结,推动翻译理论、翻译美学理论的建设。
关键词:刘宓庆;翻译;美学中图分类号:H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2-0387-02一、导论刘宓庆(1931-)是对我国翻译界有重大贡献的国际知名学者、翻译家、翻译理论家。
他的学术专著多达数百万言,其中包括《文体与翻译》、《英汉翻译技能指引》、《新编当代翻译理论》、《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翻译美学导论》、《翻译与语言哲学》、《文化翻译论纲》、《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口笔译理论研究》、《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及《刘宓庆翻译散论》等十一部。
刘宓庆探讨了现当代译学几乎所有的理论问题,其中有些著作更是我国当代翻译理论的扛鼎之作。
刘宓庆前期的学说建立在传统译论及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基础上;后期的理论观以维根斯坦的语言哲学为导向,具有超前性,在国际上很受学术界的重视。
可以说,他的翻译理论提高了我国的译论在世界上的地位,因为即便在翻译研究极发达的西方也几乎没有人构建出如此完整、如此合乎逻辑的理论体系。
二、翻译美学的发展及历程作为同属美学分支学科的文艺美学和翻译美学,文艺美学主要是由文艺创作者依靠个人审美观点、思想修养去感受生活并把感悟生活中的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并通过文艺特有的艺术形式表达出来,引起听众和观众的共鸣。
而文艺美学是研究文艺创作者在其作品中塑造美感规律的科学。
美学是由多个环节组成的一个复杂、有内涵的学科,而文艺美学是其中关键的一个环节。
美学研究的主要是审美的一般规律,包括审美意识、审美对象、审美关系、审美活动和审美艺术等内容。
对刘宓庆翻译美学理论的思考
否 具有 以下 的 审美 条件 。具 体 而 言 , 审 美 主体 的审 美 情 感 : , 指 情 知 , 和志 。所 谓 “ ” 审 美情 感 , 具有 两 层 意 思 , 一 是 审 美 才 情 即 它 其 客 体 的 情 感 涵蕴 , 二 是 审 美 主 体 的 情 感 感 应 。 这 二 者 又 是 息 其 而 息相 关 的。 在 美学 家 看 来 , 觉性 情 感 是 伴 随 审美 主 体 的感 知 活 知 动 直 接 生成 的 , 人 对 外 物 世 界 的 情 感 反 映 或 反 馈 , 就 是 所 谓 是 也 的 “ 情 寓物 , 托 览物 知 情 ” 所 谓 “ ”既 可 指 见识 , 察 力 , 可指 。 知 , 洞 也 翻 译者 的个 人经 历 所 拓 展和 充 实 了 的 视野 。所 谓 “ ”即 实 实在 才 。 在 的能 力 或 功 力 , 表现 为 语 言 分析 能 力 , 美 判 断 能 力 , 文 表达 审 语 和 修 辞 能 力 。所 谓 “ , 为 学 的毅 力 ( 意 志 ” 康 德 的美 学 命 志” 指 “ 是 题 )即 “ 而不 舍 , , 锲 学必 有 成 ”所 以 “ 不 仅 是 一 个 美 学命 题 , , 志” 而 且 是一 个 伦理 学 或 心理 学 问题 。 所 有 的 审美 客 体 同样 也 具 有两 而 个 层 次 的 属性 : 一是 本 体 属性 , 括语 音 层 审 美 信 息 , 字层 审 美 包 文 信息 , 词语 层 审 美信 息 和 旬 、 段层 审 美信 息 ; 是 关 系 属 性 。翻 译 二 是 一种 相 当复 杂 的 分析 性 心 智 活 动 ( 心理 性 和 智 能 性 相 结合 的高 级思维活动) ,因此 了 解翻 译 审 美 心 理 结 构运 作 过 程将 大大 有利 于 翻 译 者 主观 能 动 性 的充 分 发挥 , 翻译 更能 自觉 地进 行 有 意 识 使 的 , 合 规 律 的审 美 体 验 活动 , 有效 地 实 现 客观 美 的主 体 化 。 符 更 以 克 服 艺 术 彼岸 与现 实 自我 的 距离 。 如 康德 所 言 :涵意 只 有有 心 正 “
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前言
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前言这本书是十多年前(1992年春—1994年春)我在香港的大学执教期间写的。
临近1997年,正值英国殖民制度在港岛的“风烛残年”,岛内外各种牌号的旧势力非常活跃,在政治和文化领域不断兴风作浪,中华文化受到政治高气压的加倍挤迫、挑衅甚至凌辱,大学校园和社会上也充斥着对西方文化和政制的近乎狂热的鼓吹和病态的迷恋。
学术阵地“扬西抑中”者也大有人在。
这一客观情势就成了我写《翻译美学导论》时定夺写作基本取向的一大考量。
我决定逆流而上,在书中大力阐述中华文化(侧重论述中译英)和中国美学思想,论证也重范例,尽力少作我本人直接的理论阐述。
我的基本思想是:当时香港浮华浅薄的文化氛围和晦暗病态的政治气氛需要中国美学的熏陶、净化和涤荡。
这就是眼前这本《翻译美学导论》在成书初期的基调。
当然,促使我采取这个写作基本策略的因素还有学术上更深层的考虑。
我认为就中国译学而言,美学对翻译理论具有特殊的意义,中国美学对中国翻译理论具有特殊的意义。
翻译与美学联姻是中国翻译理论的重要特色之一。
在中国人的语言观中,语言功能与审美判断是密不可分的,这就不同于西方。
中国的哲人从春秋时代就在谈美言与信言问题(《老子·八十一章》)。
中国经典文献中辞章美学是个重要的领域。
“温柔敦厚”(《礼记·经解》)、“仁义为美”(《孟子》)这类审美价值既是人格论命题,又是辞章美学命题。
在中国人看来,人的“思”、“意”、“情”、“志”、“神”、“气”等等都与“言”一脉相通,互为内外表里,南宋严羽所谓“理路言筌”(《论诗话·诗解》)讲的是人的语言文字总会留下他的义理情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从汉语的特点来看,中国美学和美学思想也几乎与之切贴照应。
先说汉语。
第一,汉语比较重主体意识,而不执著于“意”与“形”的丝丝入扣,讲求“尽在不言之中”:言者认为“听者知其然必如言者之意其然,言者意其然必如听者之知其然”。
例如语态。
翻译美学理论下的散文英译
翻译美学理论下的散文英译散文翻译是一种美学实践,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小到遣词造句,大到谋篇布局,都应最大限度地与原文保持一致,力图再现原文的美感,下面是搜集整理的一篇相关,供大家阅读参考。
一、引言散文是与小说、戏剧、诗歌并列的文学体裁,其形式灵活,意象丰富,以简短的篇幅,自由灵活的手法,文情并茂的语言,做到形散而神聚。
散文贵在“散”,而又不能“散”。
散文作为文学百花园奇秀的一枝,在文学系统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散文取得的成就并不亚于诗歌,鲁迅曾说:“五四运动之后散文的成就远远高于小说、戏剧和诗歌的成就”(鲁迅,1904)。
优美的散文语言准确、简单,给人以美的享受,而散文翻译时不可忽视美学的因素,对译文美学的追求不可小觑。
波拉德(1999:83)说:“许多国外译者和学者翻译了大量的中国散文,并做了关于散文英译的研究,然而,几乎没有人注意到散文英译中的美学再现。
”国外对于散文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点:一是将散文译文看作是了解中国文化传统的一个手段,如波拉德的《汉语散文》(1999);二是重在研究某个特定的散文家或作家,进而分析汉语散文的特点,如崔西·雪佛兰的《散文百科全书》(1997)。
而在中国,散文翻译的着作有刘士聪《英汉·汉英美文翻译与鉴赏》(2006)、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1999,2003,2007),杨宪益夫妇翻译的《中国文学现代散文卷》(1998)。
刘士聪指出散文翻译的最重要的因素在于如何保持原文的韵味或风味,目前,散文翻译的研究成果多数是描述性或评论性的文章,系统的理论性的研究成果还不多,从美学视角的研究还不够充分。
不难发现,散文翻译的研究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译文美学的挖掘更是不足。
本文意从翻译美学的角度分析散文翻译的美学元素。
二、翻译美学理论述介朱光潜在 20 世纪 80 年代提出“翻译美学”这一术语,目的是揭示美学对翻译的特殊意义,想借美学的观点认识翻译的艺术性和科学性。
关于刘宓庆翻译美学理论的述评马立罕
关于刘宓庆翻译美学理论的述评马立罕发布时间:2023-06-17T02:58:27.568Z 来源:《时代教育》2023年7期作者:马立罕[导读] 翻译美学是翻译与美学的联姻。
当代翻译美学立足于中国传统译论,是对传统美学译论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翻译理论的重要特色之一。
本文通过对刘宓庆的翻译美学理论的阐述评论,主要包含了翻译美学的渊源、翻译的审美主体、审美客体、翻译的审美再现,展现了翻译美学的理论框架,再次说明刘宓庆的翻译美学理论是中国翻译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领域提供了翻译启示。
云南工商学院云南昆明 650000摘要:翻译美学是翻译与美学的联姻。
当代翻译美学立足于中国传统译论,是对传统美学译论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翻译理论的重要特色之一。
本文通过对刘宓庆的翻译美学理论的阐述评论,主要包含了翻译美学的渊源、翻译的审美主体、审美客体、翻译的审美再现,展现了翻译美学的理论框架,再次说明刘宓庆的翻译美学理论是中国翻译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领域提供了翻译启示。
关键词:刘宓庆翻译美学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审美再现一.引言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承载的信息用另外一种语言表现出来的活动,基于语言各自的特点,其内涵和外延无疑受到生活环境以及文化背景的影响。
刘宓庆(2005)在《翻译美学导论》里谈到翻译与美学联姻是中国翻译理论的重要特色之一。
翻译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将美学理论应用到翻译研究当中,翻译美学是美学思想在翻译领域中的成果,有利于指导对翻译理论研究及翻译实践。
翻译也是一种审美活动,译者通过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原语转换为目的语,进行美的转化。
本文将通过刘宓庆翻译美学理论的阐述,主要包含译学的美学渊源,翻译的审美主体,审美客体以及翻译的审美再现,来展现翻译美学的理论。
二.刘宓庆翻译美学的理论建构1.翻译美学的渊源中国的哲学论著始于老子,美学论述也始于老子。
老子在《道德经》中倡导“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刘宓庆翻译思想简介
刘宓庆以为中国旳翻译理论必须置于世界旳大格局中求生存、谋发展,同步应该具有自 己旳特色。为建立一种这么旳翻译理论体系,他提出必须遵守下列几条原则作为自己旳 发展策略:
一、注重中国译论旳文化战略考量。 二、强调“重描写、重意义、重功能”旳基本理论取向。 三、注重整体性整合研究。
第一,老式译论在认识论上有问题,因而范围研究十分单薄,使翻译 理论探讨带有明 显旳封闭性,千余年中甚少开拓。 第二,老式翻译基本理论命题有限,对策性较弱。古典译论家中不乏精言宏论,但一直 没有建立起自己旳基本理论体系。 第三,老式译论旳研究措施必须革新。
刘宓庆针对中国老式译论旳缺失,吸收了西方译论旳优点,构建了一套新旳理论框架.
刘靖之(翻译家、教授)在为该书第一版写旳序中指出:“翻译研究和 教学至今仍不得不采用欧美翻译理论, 但因为语言差别问题, 汉英互译 中遇到旳问题还难以得到很好旳回答, 而刘宓庆旳这本书有利于建立更 具有针对性旳理论体系, 处理我们自己旳问题”。
伴随翻译学学科地位确实立,翻译学研究愈往纵深发展,西方译学发 展迅速,中国译学研究也逐渐走入正轨。当代翻译理论大家刘宓庆探讨了 几乎有关翻译旳全部问题,涉及翻译理论旳职能和基本原则;翻译学旳性 质及学科架构;翻译理论旳基本模式;翻译旳意义理论和了解理论;翻译 过程解析;翻译思维;可译性理论探索;翻译(涉及笔译和口译)旳措施 论理论探讨;翻译美学; 翻译旳风格论等等。
Part four: References
[ 1 ] Leo Tak-hung Chan.2023.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y.John Benjamins Pulishing Company.
翻译美学刘宓庆
翻译美学刘宓庆Free land 无主土地不能翻译为自由土地Continuous recession 不断蚕食Non-African experts 欧美史学家New food crops were introduced mainly from Indian ocean 亚洲国家审美意识两种状态:自觉性审美意识和非自觉性审美意识大多数情况下,人们的审美意识都处于非自觉性状态,有时候甚至达到物我两忘的陶醉地步都仍然不知道自己在审美。
选择就是艺术(art is selection)翻译审美(translate aesthetically, aesthetic translation)美学对翻译理论具有特殊的意义,中国美学对中国翻译理论具有特殊的意义。
翻译与美学联姻是中国翻译理论的重要特色之一。
在中国的语言观中,语言功能与审美判断是密不可分的,这就不同于西方。
“温柔敦厚”《礼记。
经解》“仁义为美”(《孟子》)云想衣裳花想容(SVO+SVO)云和花都是话题主语,都是话题topic。
这种句子在汉语中占优势。
主语话题化topicalization 是汉语重意念,句子以意念为轴展开而使句法隐含化的极重要机制。
汉语宾语的某些特征也是意念主轴的表现。
黑格尔(,1770-1821)提出的一个概念,指人的“自由存在性”。
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产物,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美学是“研究绝对精神的艺术阶段的科学”。
康德(,1724-1804)的美学思想也是以人是理性判断力为核心,强调主观意志的作用。
西方美学长期执着于美的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研究,实际上将美当做一种外在性超验的预设假定,其结果必然侧重静态内容的考察,并经常限于形而上学的空泛思辨,被认定为“认识论美学”。
中国美学思想的重主体具有完全不同的视界和形态。
中国美学关注的是主体性审美实践,简称“主体实践”,关心的重点是审美经验。
中国近代美学王国维的意境论(境界论)蔡元培的人格美育论朱光潜的审美态度论李泽厚的社会实践论都是对美的内在性动态考察,被认为是“生命美学”“体验美学”鲍姆嘉登(1714-1762)在1750年正式使用的“美学”命名,其研究对象是“感官感觉到的美,”美的定义是“感性认识本身的完整化”,美学则是研究“感性认识的科学”。
刘宓庆翻译论著全集
刘宓庆翻译论著全集》(第二版)出版前言本位本分本色--《刘宓庆翻译论著全集》序怎样学习和研究翻译美学(2011)修订版前言(2005)原版自序(1994)第一章翻译的科学性1.0 概述1.1 翻译的科学性:翻译学是经验科学1.1.1 翻译科学性的基础:双语所指的基本同1.2 意义的复杂性和意义转换的科学性1.2.1 意义的多维性1.2.2 概念意义(C0nceptual Meaning)及其模糊性(Fuzziness)1.2.3 语境意义(c0ntextual Meaning)及其延伸性(Exte ibility)1.2.4 功能意义(Functi0nal Meaning)及其多样性(Dive ificati0n)1.2.5 意义的结构层级1.2.6 功能调节意义表现的形式1.2.7 翻译学对待意义与形式的科学态度1.3 翻译思维形态的科学性1.3.1 翻译思维的科学性之一:翻译分析必须重概念、判断与推理1.3.2 翻译思维的科学性之二:语言表达必须灵活切意1.4 翻译理论必须经受实践的检验第二章翻译的艺术性2.0概述2.1 语言艺术的一般特征2.1.1 语言艺术的无限性2.1.2 语言艺术的多样性2.1.3 语言艺术的时尚性2.2 翻译艺术的一般特征2.2.1 普遍性2.2.2 依附性2.2.2.1 形式限制2.2.2.2 语义限制2.2.2.3 语法限制2.2.2.4 风格限制2.2.2.5 文化限制2.2.3 原创性:实现代偿性变通2.3 结语第三章译学的美学渊源3.0概述3.1 西方译论发展概略3.1.1 古典译论期3.1.2 古代译论期3.1.3 近代译论期3.1.4 现代译论期3.2 西方译论发展的特点3.3 美学对中国译论的特殊意义3.4 “文质相称”与“圆满调和”:文与质的统一调和论是中国传统译论的主流3.5 中国传统译论中几个重要的美学命题3.5.1 “信达雅”的美学内涵3.5.2 “神”与“形”,“神似”与“形似”3.5.3 “化境”的美学内涵3.6 中国传统译论的美学方法论第四章翻译的审美客体4.0概述4.1 翻译审美客体的属性4.2 翻译审美客体的审美构成4.3 论翻译的语言审美(一):形式系统--审美符号解码4.3.1 语音层审美信息4.3.2 文字层审美信息4.3.2.1 文字形体审美信息4.3.2.2 文字形、青结合的审美信息4.3.3 词语层审美信息4.3.3.1 概述4.3.3.2 原语语词中的审美信息4.3.4 句、段中的审美信息4.4 论翻译的语言审美(二):非形式系统--审美模糊集4.4.1 “情”与“志”4.4.2 “意”与“象”4.4.3 超文本意蕴的审美:捕捉言外之意4.5 结语:翻译语言审美的普遍性第五章翻译的审美主体5.0 概述5.1 翻译审美主体的基本属性之一:受制于审美客体5.1.1 受制于原语形式美可译性限度5.1.2 受制于原语非形式美可译性限度5.1.3 受制于双语的文化差异5.1.4 受制于艺术鉴赏的时空差5.2 翻译审美主体的基本属性之二:翻译者的主观能动性5.2.1 “情”(Aesthetic Feeling)5.2.1.1 “情”与翻译关感的间接性5.2.1.2 “情”与翻译美感的个性化5.2.2 “知”(Knowledge)5.2.3 “才”(Capability)5.2.3.1 语言分析能力5.2.3.2 审美判断能力5.2.3.3 语文表述和修辞能力5.2.4 “志”(Tenacity)5.3 结语第六章翻译的语言审美价值论6.0 概述6.1 语言美价值尺度的多维观照6.1.1 语言美具有高度和悦的视听感性6.1.2 语言美具有适体精当的结构形态6.1.3 语言美具有明确精到的意涵容载6.1.4 语言美具有深刻感人的情感含蕴6.1.5 语言美具有生动鲜活的意象寄寓6.1.6 语言美具有鲜明独特的文化着色6.2 翻译语言审美的特殊性问题6.3 结语第七章翻译审美意识系统探讨7.0 概述7.1 翻译审美心理结构的运作过程7.2 翻译审美的认知图式7.3 翻译中的想象7.3.1 想象有助于翻译中对所指的准确认定和表述7.3.2 想象有助于意义校正和完形7.3.3 想象有助于把握文艺作品的形象性、意境和意象7.4 翻译中审美再现的一般规律7.4.1 理解(C0mprehe i0n)7.4.2 转化(Tra f0rmati0n)7.4.3 加工(Impr0vement)7.4.4 翻译审美再现(Representati0n)初论7.4.5 翻译审美再现的基本要求7.5 翻译审美的移情论7.5.1 翻译中的移情障碍7.5.1.1 时空障碍7.5.1.2 文化障碍7.5.1.3 心理障碍7.5.1.4 语言障碍7.5.2 结语:翻译审美移情要点第八章翻译审美表现的基础层级8.0 概述8.1 翻译基础层级的审美原则8.1.1 达意(Expressiveness)8.1.2 约定(Acceptability)8.1.2.1 时尚性8.1.2.2 适应性8.1.2.3 专业性8.2 结语第九章翻译艺术创造的综合层级:文学翻译问题9.0 概述9.1 文学美和文学翻译的一般特点9.1.1 文学美是一个层级结构9.1.2 文学美的外在形式:文学美的自然感性9.1.3 文学美的内在形式:文学美的形式感性9.1.4 文学美的综合形式:文学美的象征感性9.1.5 文学美结构中的风格问题9.1.6 文学美小结9.2 文学翻译的审美剖析9.3 文学翻译审美的特征9.3.1 “畅与物游”:翻译审美必须整个心理结构处于十分活跃的状态9.3.2 “视野融合”:翻译审美必须用想象校正对原文的理解9.3.3 “感同身受”:翻译审美必须与作家同声相应,同气相求9.4 文学翻译的审美图式9.5 文学翻译的审美再现问题9.6 结语第十章翻译审美理想和审美再现问题10.0 概述10.1 翻译审美再现的类型10.2 模仿(Imitati0n)10.2.1 以原语为依据的模仿:非代偿式转换10.2.2 以译语为依据的模仿:部分代偿式转换(1)10.2.3 动态模仿:部分代偿式转换(2)10.3 重建(Recast)或改写(Rewrite):代偿式转换10.4 翻译审美理想中相对相融的审美原则10.4.1 “虚”与“实”10.4.2 “隐”与“显”10.4.3 “放”与“收”10.5 各类功能文体的一般审美标准10.6 结语第十一章西方美学:他山之石,可以治玉11.0 概述11.1 针对性与相关性11.1.1 情、情感11.1.2 感觉与感知11.1.3 直觉与理性直觉11.1.4 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11.1.5 关于模仿与原创11.2 结语参考书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ree land 无主土地不能翻译为自由土地
Continuous recession 不断蚕食
Non-African experts 欧美史学家
New food crops were introduced mainly from Indian ocean 亚洲国家
审美意识两种状态:自觉性审美意识和非自觉性审美意识
大多数情况下,人们的审美意识都处于非自觉性状态,有时候甚至达到物我两忘的陶醉地步都仍然不知道自己在审美。
选择就是艺术(art is selection)
翻译审美(translate aesthetically, aesthetic translation)
美学对翻译理论具有特殊的意义,中国美学对中国翻译理论具有特殊的意义。
翻译与美学联姻是中国翻译理论的重要特色之一。
在中国的语言观中,语言功能与审美判断是密不可分的,这就不同于西方。
“温柔敦厚”《礼记。
经解》“仁义为美”(《孟子》)
云想衣裳花想容(SVO+SVO)云和花都是话题主语,都是话题topic。
这种句子在汉语中占优势。
主语话题化topicalization 是汉语重意念,句子以意念为轴展开而使句法隐含化的极重要机制。
汉语宾语的某些特征也是意念主轴的表现。
黑格尔(,1770-1821)提出的一个概念,指人的“自由存在性”。
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产物,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美学是“研究绝对精神的艺术阶段的科学”。
康德(,1724-1804)的美学思想也是以人是理性判断力为核心,强调主观意志的作用。
西方美学
长期执着于美的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研究,实际上将美当做一种外在性超验的预设假定,其结果必然侧重静态内容的考察,并经常限于形而上学的空泛思辨,被认定为“认识论美学”。
中国美学思想的重主体具有完全不同的视界和形态。
中国美学关注的是主体性审美实践,简称“主体实践”,关心的重点是审美经验。
中国近代美学王国维的意境论(境界论)蔡元培的人格美育论朱光潜的审美态度论李泽厚的社会实践论都是对美的内在性动态考察,被认为是“生命美学”“体验美学”
鲍姆嘉登(1714-1762)在1750年正式使用的“美学”命名,其研究对象是“感官感觉到的美,”美的定义是“感性认识本身的完整化”,美学则是研究“感性认识的科学”。
鲍姆嘉登认为感觉是审美能力(“美的感应力”)的基础,其次是想象(称为“想象的美”,是“感觉的美”的提升),最后是判断(康德称为“反思判断力”,即基于主观态度的情感性判断)。
可见“感性”是基本,基础,离开感性就谈不上美学了。
理性主义审美观始于古罗马时代的普洛提诺(Plotinus,204-270),渊源已久,基本上是西方美学的主流。
18世纪末柏克(,1727-1797)对理性主义美学的质疑。
费希纳第一个揭起了反对西方传统美学“以思辨论证本体”的叛逆之旗,而成为西方现代美学的先驱之一。
到19世纪中期鲍桑葵(,1848-1923)已经明确提出了美学研究应该注重人的情感表现
的主张。
鲍桑葵是最先提出审美第一步是人的审美态度的西方美学家之一。
20世纪上半期,维根斯坦对生活形式是人的审美价值观依据做了有力的辩护。
还有一系列西方美学家如克罗齐(,1866-1952)布洛(,1880-1934)海德格尔
双语间意义的对应转换(equivalent transferring of meaning)
语境意义contextual meaning 及延伸性extensibility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知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文心雕龙神思)
意授于思,言授于意,密则无际,疏则千里,或理在方寸而求之域表,或义在咫尺而思隔山河(文心雕龙神思)p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