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不可违(公开课课件)
合集下载
法不可违 课件(共22张PPT+内嵌视频)
违法行为的种类
以下是一些违法案例,请你判断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并说明原因。
1留学生小李恶作剧,谎称飞 机上有炸弹,导致飞机起飞 暂停,被警察带走教育,治 安行政拘留5天,罚款2千元。
2.李某出门前忘记关水龙头,
求渗到楼下,导致楼下邻居房 间受
法不可违
——探究外卖小哥“高危”之困
知法明纪守底线
法律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二十六条 交通信号灯由红灯、绿灯、黄灯组成。红
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准许通行,黄灯表示警示。
第四十四条 机动车通过交叉路口,应当按照交通信
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或者交通警察的指挥通过。
第八十二条 机动车在公路上行驶,不得有下列行为
: 倒车、逆行、穿越中央分隔带掉头或者在车道内停车。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第六十二条(三)项 “驾驶机动车不得有下列行为:拨打 接听手持电话的行为”,违者罚款200元,扣2分。
法律的作用
社会规则
道德 纪律 法律
规范作用
指引
评价
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
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案例再现判违法
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 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
欠债不还; 捡到他人物品据为己有; 泄露他人隐私;
、赔礼道歉等。
没依法履行合同义务
行政法律
行政制裁:行政处分警
相对轻微 告、记过、降级、撤职和
(一般违法)
开除;行政处罚罚款、没 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等
扰乱社会治安、破坏公共设 施、闯红灯、谎报险情、偷 税漏税欠税等
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被判贪 污罪处有期徒刑20年,没收财 产5千万。
行政违法行为
5.1《法不可违》课件(共24张PPT)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
较轻 严重
民法
民事责任
三
刑法
刑事处罚
(背)三类违法行为的相同点
1 2 3
都有社会危害性。
都是违法行为。 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判断下图分别属于什么违法行为?
1
2
3
民事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02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他们这种行为违法吗?
探究分享
“定金”和“订金”混淆 不清,无法履行合同规定 的违约赔偿。
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所有权
探究分享
未经他人允许,将其照片
放到网站使用。
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权,给 他人的人格尊严造成侵害。
探究分享
出版社未经作者同意 发表其作品。
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挫伤 了进行创作作品的积极性。
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行为是指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主要指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妨害 社会管理,轻微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违法行为。其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 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 留等。行政处罚一般由单位组织、公安机关作出处理。如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 网,殴打他人、违反交通规则等。
民事违法行为是指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的违法行为。民事 活动是由民法来规范的,通常包括购置财产、签订合同、劳动就业、经营创业、结 婚竺。民事权利是指人们从事各种民事活动享有的各种权利,包括财产权(物权、 债权和继承权)和人身权(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和 婚姻自主权等)。民事处罚一般由法院来判决执行或调解。
脚手架用的铁卡子客观上已经违法
学减轻家里的负担,他来到建筑工
一
较轻 严重
民法
民事责任
三
刑法
刑事处罚
(背)三类违法行为的相同点
1 2 3
都有社会危害性。
都是违法行为。 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判断下图分别属于什么违法行为?
1
2
3
民事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02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他们这种行为违法吗?
探究分享
“定金”和“订金”混淆 不清,无法履行合同规定 的违约赔偿。
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所有权
探究分享
未经他人允许,将其照片
放到网站使用。
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权,给 他人的人格尊严造成侵害。
探究分享
出版社未经作者同意 发表其作品。
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挫伤 了进行创作作品的积极性。
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行为是指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主要指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妨害 社会管理,轻微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违法行为。其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 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 留等。行政处罚一般由单位组织、公安机关作出处理。如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 网,殴打他人、违反交通规则等。
民事违法行为是指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的违法行为。民事 活动是由民法来规范的,通常包括购置财产、签订合同、劳动就业、经营创业、结 婚竺。民事权利是指人们从事各种民事活动享有的各种权利,包括财产权(物权、 债权和继承权)和人身权(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和 婚姻自主权等)。民事处罚一般由法院来判决执行或调解。
脚手架用的铁卡子客观上已经违法
学减轻家里的负担,他来到建筑工
《法不可违》课件
法律执行机构根据法律进行行动和调查,裁判机构审理案件并做出判决。
法律适用的范围和限制
国际法
用于规范国际关系,例如气候变化协定、国 际贸易等
私法
用于规范私人之间的行为,例如合同法、婚 姻法等
国内法
用于规范国内行为,例如刑法、劳动法等
公法
用于规范政府机关和公民之间关系,例如宪 法、行政法等。
法律规则的稳定性和变革性
• 司法公正:人人 平等地接受司法 裁决。
3 优点
• 保障人权和自由 • 减少政治腐败 • 促进社会稳定和繁荣
法治国家的优点和不足
优点
• 确保公正和平等 • 保障人权和自由 • 维护社会稳定和繁荣
不足
• 法律执行不力 • 司法不公正 • 政治干预和贪污现象普遍
政府权力的制约和平衡
三权分立
行政、立法、司法互相制衡,杜绝暴力和专制。
《法不可违》PPT课件
法律是维护社会公正、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石。本课程以介绍法治社会的 要素为主线,深入浅出地介绍法律的作用与意义。
什么是法治社会?
1 定义
法治社会是以法律为基 础,以法治为核心,保 障公民权利,促进公共 利益的社会。
2 特征
• 法律至上:法律 高于一切,无人
• 例权外利。平等:法律 面前人人平等。
法律的教育和宣传
法律宣传 法律教育 法律文艺
广告、新闻、社交媒体等 学校必修课程、法律培训、普法公益诉讼等 电影、电视剧等法律题材作品
稳定性
法律会长期存在,但会不断修订和改变以适应社 会发展和变化。
变革性
社会运动、政治变革和新技术等会影响法律的发 展和变化,例如民权运动、同性婚姻合法化。
法律对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和个人的影响
法不可违(公开课)课件
度保障。
司法保障
司法保障是指通过公正、高效的司法 审判和司法执行活动,维护法律的权
威性和公正性。
执法保障
执法保障是指通过加强执法力度和提 高执法水平,确保法律得到有效执行 和落实。
守法保障
守法保障是指通过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促进公民自觉遵守法律。
05 法律意识的培养与提高
学校教育
学校应加强法治教育,让 学生了解法律知识,树立 法治观念,培养法律意识 。
社会环境
社会应营造良好的法治氛 围,让人们在实际生活中 感受到法律的威严和力量 ,从而自觉遵守法律。
提高法律意识的途径与方法
媒体宣传
通过电视、广播、报纸、 网络等媒体宣传法律知识 ,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
普法教育
开展各种形式的普法教育 活动,如法律讲座、法律 咨询、模拟法庭等,让人 们了解法律、遵守法律。
守法
守法是指社会成员按照法律规定的行 为准则行事,自觉遵守法律的约束和 规范。
法律的监督
法律监督的定义
法律监督是指由特定国家机 关对立法、执法、司法等各 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确保法律的正确实施。
国家监督
国家监督是指由国家机关对 法律的制定、实施和执行进 行的监督,包括立法监督、 行政监督和司法监督等。
法不可违(公开课)课件
目 录
• 法律的定义与特性 • 违法行为的分类与后果 • 公民的法律责任与义务 • 法律的实施与监督 • 法律意识的培养与提高
01 法律的定义与特性
法律的定义
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由国家制 定或认可,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
约束力。
法律是社会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来 维护社会秩序和平衡利益关系。
司法保障
司法保障是指通过公正、高效的司法 审判和司法执行活动,维护法律的权
威性和公正性。
执法保障
执法保障是指通过加强执法力度和提 高执法水平,确保法律得到有效执行 和落实。
守法保障
守法保障是指通过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促进公民自觉遵守法律。
05 法律意识的培养与提高
学校教育
学校应加强法治教育,让 学生了解法律知识,树立 法治观念,培养法律意识 。
社会环境
社会应营造良好的法治氛 围,让人们在实际生活中 感受到法律的威严和力量 ,从而自觉遵守法律。
提高法律意识的途径与方法
媒体宣传
通过电视、广播、报纸、 网络等媒体宣传法律知识 ,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
普法教育
开展各种形式的普法教育 活动,如法律讲座、法律 咨询、模拟法庭等,让人 们了解法律、遵守法律。
守法
守法是指社会成员按照法律规定的行 为准则行事,自觉遵守法律的约束和 规范。
法律的监督
法律监督的定义
法律监督是指由特定国家机 关对立法、执法、司法等各 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确保法律的正确实施。
国家监督
国家监督是指由国家机关对 法律的制定、实施和执行进 行的监督,包括立法监督、 行政监督和司法监督等。
法不可违(公开课)课件
目 录
• 法律的定义与特性 • 违法行为的分类与后果 • 公民的法律责任与义务 • 法律的实施与监督 • 法律意识的培养与提高
01 法律的定义与特性
法律的定义
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由国家制 定或认可,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
约束力。
法律是社会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来 维护社会秩序和平衡利益关系。
5.1 法不可违 课件(共22张PPT)-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一、违法无小事
★ (2)违法行为的种类:
民事违法行为
①根据违反法 律的类别分
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笔记区
违法行为的种类
根据书本知识,结合探究与分享的三个镜头,小组讨论完成表格和问题。
镜头一 捡到失物不还
镜头二 扰乱公共场所秩序
属于哪种 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 行为
违反哪类 法律
民事法律
行政违法 行政法律 行为
知识点2:违法行为的含义?
答:违法行为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危害社会的行为。
一
一个人如果缺乏规则意识,法律观念不强,就难免做出违法的事情。
下列行为是不是违法行为?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
朱某在学校操场拾到苏某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苏
我国民法典规定,拾
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判决苏某限期归还手表。
法
不
可
违
法律的规范作用
No Image
违法行为的含义
违法无小
事
法不可违的原因
不
违法行为的种类
可
违
警惕身边的 违法行为
如何做到遵章 守法?
感案悟例人分生析
高速路疯狂倒车
8月27日,一辆黑色轿车在沈海高速 上倒车,被交警查获。驾驶员杨女士
说,她驾车离开前一个高速服务区后,
发现孩子没有上车,于是不顾一切在 高速路上倒车。最终,杨女士被记12 分,罚款200元。警方提示:如遇到 此类情况,可拨打12122求助。
思考:杨女士为什么会被处罚,她这种行为有什么后果?
•没有依法履行 合同义务
身边常见的违法行为
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①影楼私自将小陈的照片放大并展出,小陈要求影楼赔礼道歉; ②出版社未经小陈同意发表其作品,小陈要求其赔偿; ③买卖双方签订合同之后,卖方收款后只发放一半货物,买家根据合同要 求卖家支付违约金; ④罗某侵犯英雄烈士名誉,被要求网络公开赔礼道歉;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法不可违)教学课件教学课件
例
性”赢得满堂喝彩。“不可任性”成为2015年开春以来最热
分
门的网络流行语之一,很多人评论表示“有钱不可任性”“有
析
青春不可任性”“有命不可任性”“游景区不可任性”“吃美
食不可任性”……
思考: (1)“不可任性”,哪些社会行为规范可以限制人们的“任性”?
(2)人们行为的底线是什么?
由此可知: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1、5是行政违法行为;2、4刑事违法行为;3、6民事违法行为
新知探究
我们要如何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呢?
遵章守法是和谐社会的保证。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 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在社会生活中,既要维护自己的利 益,又要维护他人的利益。
典例讲解
图片“欠钱不还”属于何种违法行为(A)
A.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二、如何做到遵章守法?P51
(1)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 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2)在社会生活中,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 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3)在社会交往中,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 极防范侵权行为和违约行为。
关键点拨 什么是民事主体
民事主体,是指根据法律规定,能够参与民事法律 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当事人。 能够 充当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作为民
学习目标
1、违法行为的含义及类别。 2、刑法的含义。 3、犯罪的基本特征。 4、我国刑法的种类。 5、能结合违法犯罪的有关案例,正确判断什么是违法行为,什 么是犯罪行为,初步学会分辨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自主学习P46-P51页课本,并解决以下问题: 1、什么是违法行为? 2、根据违反的法律,违法行为可以分为哪几类? 3、什么是刑法? 4、犯罪有哪些基本特征? 5、什么是刑罚? 6、刑罚的种类有哪些?
【公开课课件】5.1法不可违-课件(共26张PPT)
范民生侵权行为和合同违法行为。
课后小结
什么是违法行为
法 不 可 违
违法无小事
违法行为的类别
民事违法 行政违法 刑事违法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1.某日下午,耿某下班回家喝了半斤白酒,然后又
跑到厂里。晚7时左右,闲得无聊的耿某在厂里打 110电话,谎报匪警,胡说有人要他的命,让警察快 来救他。公安局匪警电话值班员询问报警人姓名, 耿某竟说:“你爸爸叫啥,我就叫啥。”他还拒绝 讲出电话号码和地址,无理取闹。 耿某的行为 是 ( ) A.不道德行为 B.违法行为 C.犯罪行为 D.违宪行为
B
2.下列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的是( B ) A.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 抢劫公私财物的行为 B.违反城市管理法规的行为 C.学生未按时交作业的行为 D.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打他人而导致死亡的行 为
3.最近,山西左云县一煤矿因无视《国家安全生产 法》的有关规定,盲目追求经济利益,造成数十名矿 工死于矿井之下的特大安全生产事故。调查组组长、 国家安全生产总局局长李毅中表示,要彻底查明犯罪 事实,依法严惩犯罪分子,决不手软,切实保障人民 生命财产安全。这说明 ( C ) ①违反《国家安全生产法》的行为就是犯罪 ②刑法严厉制裁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犯罪行 为 ③我国法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④ 一般违法与犯罪承担的法律责任相同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刑事违法行为
名称
内 容
二、警惕身边的行政违法行为
镜头一:谎报险情
1.南宁吴圩机场一旅客向南宁市110指挥 中心报警,谎称自己托运的行李中有炸弹, 乔某因谎报险情扰乱公共秩序被处以治安 拘留的处罚。 2.2017年3月22日,张某微信中造谣火锅 店煤气爆炸谎报险情被行政拘留十日。
课后小结
什么是违法行为
法 不 可 违
违法无小事
违法行为的类别
民事违法 行政违法 刑事违法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1.某日下午,耿某下班回家喝了半斤白酒,然后又
跑到厂里。晚7时左右,闲得无聊的耿某在厂里打 110电话,谎报匪警,胡说有人要他的命,让警察快 来救他。公安局匪警电话值班员询问报警人姓名, 耿某竟说:“你爸爸叫啥,我就叫啥。”他还拒绝 讲出电话号码和地址,无理取闹。 耿某的行为 是 ( ) A.不道德行为 B.违法行为 C.犯罪行为 D.违宪行为
B
2.下列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的是( B ) A.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 抢劫公私财物的行为 B.违反城市管理法规的行为 C.学生未按时交作业的行为 D.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打他人而导致死亡的行 为
3.最近,山西左云县一煤矿因无视《国家安全生产 法》的有关规定,盲目追求经济利益,造成数十名矿 工死于矿井之下的特大安全生产事故。调查组组长、 国家安全生产总局局长李毅中表示,要彻底查明犯罪 事实,依法严惩犯罪分子,决不手软,切实保障人民 生命财产安全。这说明 ( C ) ①违反《国家安全生产法》的行为就是犯罪 ②刑法严厉制裁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犯罪行 为 ③我国法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④ 一般违法与犯罪承担的法律责任相同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刑事违法行为
名称
内 容
二、警惕身边的行政违法行为
镜头一:谎报险情
1.南宁吴圩机场一旅客向南宁市110指挥 中心报警,谎称自己托运的行李中有炸弹, 乔某因谎报险情扰乱公共秩序被处以治安 拘留的处罚。 2.2017年3月22日,张某微信中造谣火锅 店煤气爆炸谎报险情被行政拘留十日。
法不可违(公开课)PPT课件
公民的法律义务分为积极义务和消极义务。积极 义务是指公民必须主动为一定行为,如纳税、服 兵役等;消极义务是指公民必须不为一定行为, 如不得侵犯他人权利、不得违法犯罪等。
公民的法律义务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重 要保障,也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的必要手段。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Hale Waihona Puke 公民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 、相互促进的。权利的实现 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 行也需要权利的保障。
消费与交易
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市 场交易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 境。
03
违法行为及其后果
违法行为的定义和分类
总结词
违法行为的定义和分类是理解法律和遵守法律的基础。
详细描述
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包括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 违法行为。这些违法行为可以根据其性质、情节和后果进行分类,对于不同类 型的违法行为,法律会给予相应的制裁和处罚。
法不可违(公开课)ppt课件
• 引言 • 法律的定义与重要性 • 违法行为及其后果 • 公民的法律责任和义务 • 法律体系和司法程序 • 法制建设和法治国家 • 结语
01
引言
主题介绍
01
02
03
法律与生活
介绍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 作用,以及与人们的关系。
法律体系
概述中国法律体系的构成 和特点。
违法与犯罪
05
法律体系和司法程序
法律体系概述
法律体系的概念
法律体系是指一国现行全部法律 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 合而形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
联系的统一整体。
法律体系的构成
法律体系由宪法、法律、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等构成。
法不可违公开课 ppt课件
拒绝,严格要求自己,依法 律己,依法办事,自觉遵纪守法, 做守法、知法、用法的好公民。
2020/12/27
22
或者做出即犯罪)
不违法
严重危害性 刑事违法性 刑罚当罚性
2020/12/27
主刑
23
2020/12/27
24
从“郑民生案”中我们可以概括出犯罪的定义及其 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吗?
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
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2020/12/27
15
我们可以从“郑民生案”中概括 出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第一,严重危害性。 第二,刑事违法性。 第三,刑罚当罚性。
2020/12/27
最本质特征 犯罪的法律标志 前两特征的必然后果
严重违法行 为(犯罪)
10
知识竞答活动,看哪个同学回答的 最快、最准确。以下案例各属于哪一类 违法行为?
1.王某与刘某因一件小事发生争执, 王某一怒之下,把刘某打成重伤,被判 处有期徒刑5年。 刑事违法行为
2.李某在放学回家途中用弹弓把沿街 路灯打破了4、5盏,被公安机关处于200 元罚款。 行政违法行为
我国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属 于行政法,它规定对扰乱影剧 院等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予以 处罚。
6
情景二:
违法
2020/12/27
朱某在工厂浴室拾到苏某的 进口名牌手表,先说第二天还, 后来又说自己把手表弄丢了。苏 某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朱 某限期归还手表,否则赔偿苏某 损失350元。
我国的民法通则第七 十九条规定,拾得遗失物, 应当归还失主。
1、犯罪嫌疑人郑民生犯罪行为给社 会带来的危害性是轻微还是严重?
非常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2、这种违法行为触犯的是我国什么 法律?是什么违法行为?
2020/12/27
22
或者做出即犯罪)
不违法
严重危害性 刑事违法性 刑罚当罚性
2020/12/27
主刑
23
2020/12/27
24
从“郑民生案”中我们可以概括出犯罪的定义及其 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吗?
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
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2020/12/27
15
我们可以从“郑民生案”中概括 出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第一,严重危害性。 第二,刑事违法性。 第三,刑罚当罚性。
2020/12/27
最本质特征 犯罪的法律标志 前两特征的必然后果
严重违法行 为(犯罪)
10
知识竞答活动,看哪个同学回答的 最快、最准确。以下案例各属于哪一类 违法行为?
1.王某与刘某因一件小事发生争执, 王某一怒之下,把刘某打成重伤,被判 处有期徒刑5年。 刑事违法行为
2.李某在放学回家途中用弹弓把沿街 路灯打破了4、5盏,被公安机关处于200 元罚款。 行政违法行为
我国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属 于行政法,它规定对扰乱影剧 院等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予以 处罚。
6
情景二:
违法
2020/12/27
朱某在工厂浴室拾到苏某的 进口名牌手表,先说第二天还, 后来又说自己把手表弄丢了。苏 某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朱 某限期归还手表,否则赔偿苏某 损失350元。
我国的民法通则第七 十九条规定,拾得遗失物, 应当归还失主。
1、犯罪嫌疑人郑民生犯罪行为给社 会带来的危害性是轻微还是严重?
非常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2、这种违法行为触犯的是我国什么 法律?是什么违法行为?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5.1 法不可违(30页)教学课件
A. 属于犯罪 B. 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C. 触犯了刑法 D. 是一般违法行为
课堂检测
3. 法律课堂上,小妹所在的学习小组进行了案例研究。
A 对此案例,同学们各抒己见,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小张:李某的行为应受到刑事处罚 B. 小曾:李某的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C. 小易:李某会被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罚款 D. 小毛:李某的行为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
散布谣言,谎报险情、 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 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
行政违法行为
盗窃、损毁或者擅自移动 铁路设施、设备、机车车 辆配件或者安全标志的。
《治安管理处罚法》
探究分享
你身边有哪些违法行为?事后是怎么处理的?
民事违法行为
《民法典》
新知讲授
违法行为的类别
违法现象举例
民事违法行为
欠债不还;拾金拒还;恶意诽谤;侵犯他人
(1)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一定违法。 (2)一般违法和犯罪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 行为如不及时改正,发展下去就可能陷入犯罪的泥潭。
本课总结
什么是违法行为
法 不
违法无小事
违法行为的类别
民事违法 行政违法
一般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 犯罪
可
违
民事违法行为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课堂检测
1. 小光同学捡到了价值4 000元的手机,当失主
课堂检测
4. 一般违法与犯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下列
D 选项不属于它们共同点的是( )
A. 都是违法行为 B. 都有社会危害性 C. 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D. 都要受刑罚处罚
新知讲授
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危险,返 还财产,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赔礼道歉,等等。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 依照其规定。
课堂检测
3. 法律课堂上,小妹所在的学习小组进行了案例研究。
A 对此案例,同学们各抒己见,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小张:李某的行为应受到刑事处罚 B. 小曾:李某的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C. 小易:李某会被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罚款 D. 小毛:李某的行为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
散布谣言,谎报险情、 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 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
行政违法行为
盗窃、损毁或者擅自移动 铁路设施、设备、机车车 辆配件或者安全标志的。
《治安管理处罚法》
探究分享
你身边有哪些违法行为?事后是怎么处理的?
民事违法行为
《民法典》
新知讲授
违法行为的类别
违法现象举例
民事违法行为
欠债不还;拾金拒还;恶意诽谤;侵犯他人
(1)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一定违法。 (2)一般违法和犯罪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 行为如不及时改正,发展下去就可能陷入犯罪的泥潭。
本课总结
什么是违法行为
法 不
违法无小事
违法行为的类别
民事违法 行政违法
一般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 犯罪
可
违
民事违法行为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课堂检测
1. 小光同学捡到了价值4 000元的手机,当失主
课堂检测
4. 一般违法与犯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下列
D 选项不属于它们共同点的是( )
A. 都是违法行为 B. 都有社会危害性 C. 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D. 都要受刑罚处罚
新知讲授
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危险,返 还财产,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赔礼道歉,等等。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 依照其规定。
《法不可违》公开课ppt部编
如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p48.二.3
常见的行政法律法规:
镜头三
17岁的中学生赵某,多次手 持三棱刮刀,强夺小学生的财物, 得赃款1000多元。
赵某的行为是不是违法行为?
我国刑法规定,抢劫他人财物的应判处刑罚。
是,属于刑事违法。最终人民法院认 定赵某犯了抢劫罪,依据刑法判处其 有期徒刑。
刑事违法行为:指违反刑事法律规范, 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如故意杀人 的行为。p48.二.4
•
4.根据结构来梳理。按照情节的开端 、发展 、高潮 和结局 来划分 文章层 次,进而 梳理情 节。
•
5.根据场景来梳理。一般一个场景可 以梳理 为一个 情节。 小说中 的场景 就是不 同时间 人物活 动的场 所。
•
6.根据线索来梳理。抓住线索是把握 小说故 事发展 的关键 。线索 有单线 和双线 两种。 双线一 般分明 线和暗 线。高 考考查 的小说 往往较 简单,线 索也一 般是单 线式。
➢因实小为施法勤小了律为勤违是什不法懂行么最法为会刚,。被性不送的按到照社派法会出律规的所要则?求,去做, 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可这以样避的免事,情那可就p以4是6避了.二免解吗法?律,不做违法的事。
探究与分享
明辨是非
镜头一
生活中经常出现捡到失物据为己有、拒绝归 还的情况,或者向失主索要报酬。
2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探究与分享
镜头一
镜头二
镜头三
谎报险情
破坏铁路封闭网
想一想,你自己或者 身边人做过这些事情吗?
殴打他人
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条例》相关规定:
违 1、扰乱公共秩序
Hale Waihona Puke 反治 安2、妨害公共安全
常见的行政法律法规:
镜头三
17岁的中学生赵某,多次手 持三棱刮刀,强夺小学生的财物, 得赃款1000多元。
赵某的行为是不是违法行为?
我国刑法规定,抢劫他人财物的应判处刑罚。
是,属于刑事违法。最终人民法院认 定赵某犯了抢劫罪,依据刑法判处其 有期徒刑。
刑事违法行为:指违反刑事法律规范, 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如故意杀人 的行为。p48.二.4
•
4.根据结构来梳理。按照情节的开端 、发展 、高潮 和结局 来划分 文章层 次,进而 梳理情 节。
•
5.根据场景来梳理。一般一个场景可 以梳理 为一个 情节。 小说中 的场景 就是不 同时间 人物活 动的场 所。
•
6.根据线索来梳理。抓住线索是把握 小说故 事发展 的关键 。线索 有单线 和双线 两种。 双线一 般分明 线和暗 线。高 考考查 的小说 往往较 简单,线 索也一 般是单 线式。
➢因实小为施法勤小了律为勤违是什不法懂行么最法为会刚,。被性不送的按到照社派法会出律规的所要则?求,去做, 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可这以样避的免事,情那可就p以4是6避了.二免解吗法?律,不做违法的事。
探究与分享
明辨是非
镜头一
生活中经常出现捡到失物据为己有、拒绝归 还的情况,或者向失主索要报酬。
2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探究与分享
镜头一
镜头二
镜头三
谎报险情
破坏铁路封闭网
想一想,你自己或者 身边人做过这些事情吗?
殴打他人
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条例》相关规定:
违 1、扰乱公共秩序
Hale Waihona Puke 反治 安2、妨害公共安全
法不可违(公开课)PPT课件
制定应对策略
针对不同法律风险,提供具体可行的应对策略和建议,降低法律 风险带来的损失。
提升法律素养
强调提升个人法律素养的重要性,包括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 意识和培养法律思维等。
07 课程总结与展望
课程重点回顾
法律体系概述
介绍了国家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和组成部分,包括宪法、刑法、民 法等。
法不可违原则
建议学生采用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包括听讲、记笔记、参与课堂讨论、观看 相关视频等,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学习建议
建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和法治意识。同时,要时刻保持对法律的敬畏之心,自觉 遵守法律法规,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公民。
02 法律基础知识
阐述了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遵守法律是每个公民应 尽的义务。
违法行为及后果
详细讲解了各种违法行为的表现形式和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如罚款、 拘留、刑事责任等。
学习成果与收获
掌握法律知识
通过学习,学生们对法律体系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掌握了基本的法律知识。
增强法律意识
学生们深刻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增强了自觉遵 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的意识。
法律具有不同的效力等级,上位 法优于下位法,特别法优于一般
法,新法优于旧法等。
03 违法行为及其后果
违法行为的定义和分类
违法行为定义
指违反国家现行法律规定,危害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行为。
违法行为分类
根据违法性质,违法行为可分为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等 ;根据危害程度,可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即犯罪行为)。
课程内容和结构
课程内容
本课程将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体系、法律责任等基础 知识,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违法行为的危 害性和法律后果。
针对不同法律风险,提供具体可行的应对策略和建议,降低法律 风险带来的损失。
提升法律素养
强调提升个人法律素养的重要性,包括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 意识和培养法律思维等。
07 课程总结与展望
课程重点回顾
法律体系概述
介绍了国家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和组成部分,包括宪法、刑法、民 法等。
法不可违原则
建议学生采用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包括听讲、记笔记、参与课堂讨论、观看 相关视频等,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学习建议
建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和法治意识。同时,要时刻保持对法律的敬畏之心,自觉 遵守法律法规,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公民。
02 法律基础知识
阐述了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遵守法律是每个公民应 尽的义务。
违法行为及后果
详细讲解了各种违法行为的表现形式和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如罚款、 拘留、刑事责任等。
学习成果与收获
掌握法律知识
通过学习,学生们对法律体系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掌握了基本的法律知识。
增强法律意识
学生们深刻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增强了自觉遵 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的意识。
法律具有不同的效力等级,上位 法优于下位法,特别法优于一般
法,新法优于旧法等。
03 违法行为及其后果
违法行为的定义和分类
违法行为定义
指违反国家现行法律规定,危害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行为。
违法行为分类
根据违法性质,违法行为可分为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等 ;根据危害程度,可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即犯罪行为)。
课程内容和结构
课程内容
本课程将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体系、法律责任等基础 知识,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违法行为的危 害性和法律后果。
法不可违优质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行为
镜头二:李某等三人在体育馆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向
场内投掷矿泉水瓶。展示不文明口号。体育馆工作人员屡次
劝阻,他们就是不听。工作人员找来民警将这三人带走。公
安机关给予李某等三人警告处罚。
行政违法行为
镜头三:17岁中学生赵某,屡次持刀强夺小学生财物,得赃
款1000多元。人民法院认定赵某犯了抢劫罪,依据刑法判处
② 其行为含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应受到刑罚处罚
③玩笑过分谣C言、可越能来危害越公紧共密秩序,由此D触、犯彼法此律 不能分开
④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网络言论也要恪遵法律、道德
A. 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第21页
2.行政违法行为
是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该受到行政处罚或行政 处罚行为,如扰乱社会治安行为。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
违法上访
第9页
一、违法行为②分类
3.刑事违法行为
是指违反行刑事法律规范,应该受到刑罚处罚行为。 如有意杀人行为。
抢劫
蓄意投毒
第10页
判断:以下行为是否违法?
镜头一:朱某在校园操场拾到苏某手表,拒绝偿还。苏某向 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朱某限期偿还手表。 民事违法
学习目标
一、违法行为含义 二、违法行为分类 三、普通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关系 四、身边行政行为有哪些? 五、身边民事行为有哪些? 六、青少年怎样自觉恪遵法律?
第2页
PART ONE
违法无小事
第3页
法律知识竞赛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46页1分钟。
问题设置: (1)什么是法律? (2)法律要求了什么? (3)法律意义是什么? (4)什么是人们行为底线?
严重
民法 行政法 刑法
镜头二:李某等三人在体育馆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向
场内投掷矿泉水瓶。展示不文明口号。体育馆工作人员屡次
劝阻,他们就是不听。工作人员找来民警将这三人带走。公
安机关给予李某等三人警告处罚。
行政违法行为
镜头三:17岁中学生赵某,屡次持刀强夺小学生财物,得赃
款1000多元。人民法院认定赵某犯了抢劫罪,依据刑法判处
② 其行为含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应受到刑罚处罚
③玩笑过分谣C言、可越能来危害越公紧共密秩序,由此D触、犯彼法此律 不能分开
④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网络言论也要恪遵法律、道德
A. 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第21页
2.行政违法行为
是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该受到行政处罚或行政 处罚行为,如扰乱社会治安行为。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
违法上访
第9页
一、违法行为②分类
3.刑事违法行为
是指违反行刑事法律规范,应该受到刑罚处罚行为。 如有意杀人行为。
抢劫
蓄意投毒
第10页
判断:以下行为是否违法?
镜头一:朱某在校园操场拾到苏某手表,拒绝偿还。苏某向 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朱某限期偿还手表。 民事违法
学习目标
一、违法行为含义 二、违法行为分类 三、普通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关系 四、身边行政行为有哪些? 五、身边民事行为有哪些? 六、青少年怎样自觉恪遵法律?
第2页
PART ONE
违法无小事
第3页
法律知识竞赛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46页1分钟。
问题设置: (1)什么是法律? (2)法律要求了什么? (3)法律意义是什么? (4)什么是人们行为底线?
严重
民法 行政法 刑法
法不可违ppt课件
公安机关为什么会处罚小王?
小王的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扰乱了他人的正常生活 秩序,妨害公共安全和社会治理,具有社会危害性。因此要 受到公安机关的处罚。
B 1、下列行为中,对社会危害较小,因而
被称为一般违法行为的是 ( )
①民事违法行为
② 刑事违法行为
③ 行政违法行为 ④ 违反法律的行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国歌法规定:
1. 奏唱国歌时,在场人员应 当肃立、举止庄重,不得有不 尊重国歌的行为。
2. 在公共场合,故意篡改国 歌歌词、曲谱,以歪曲、贬损 方式奏唱国歌,或者以其他方 式侮辱国歌的,由公安机关处 以警告或者十五日以下拘留;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 任。
一、法不可违
1.法不可违的原因
(1)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各种行为规范。 ①引导作用。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 ,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②评价作用。法律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它是评价人们 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D
B.民事违法和行政违法
C.行政违法和刑事违法
D.行政违法和民事违法
课堂小结
法不可违
违法无小事
为什么法不可违
违法行为 的含义及 分类
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警惕身边的违 法行为
认识身边违法行为 自觉做到遵章守法
一般违法行为 犯罪
镜头三:出版社未经作者同意发表其作品
思考上述行为违法吗? 为什么?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侵犯他人民事 权利,没有依 法履行合同
典型的民事违 法行为
扰乱公共秩序 妨碍公共安全 侵犯人身权利 侵犯财产权利 妨碍社会管理
小王的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扰乱了他人的正常生活 秩序,妨害公共安全和社会治理,具有社会危害性。因此要 受到公安机关的处罚。
B 1、下列行为中,对社会危害较小,因而
被称为一般违法行为的是 ( )
①民事违法行为
② 刑事违法行为
③ 行政违法行为 ④ 违反法律的行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国歌法规定:
1. 奏唱国歌时,在场人员应 当肃立、举止庄重,不得有不 尊重国歌的行为。
2. 在公共场合,故意篡改国 歌歌词、曲谱,以歪曲、贬损 方式奏唱国歌,或者以其他方 式侮辱国歌的,由公安机关处 以警告或者十五日以下拘留;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 任。
一、法不可违
1.法不可违的原因
(1)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各种行为规范。 ①引导作用。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 ,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②评价作用。法律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它是评价人们 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D
B.民事违法和行政违法
C.行政违法和刑事违法
D.行政违法和民事违法
课堂小结
法不可违
违法无小事
为什么法不可违
违法行为 的含义及 分类
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警惕身边的违 法行为
认识身边违法行为 自觉做到遵章守法
一般违法行为 犯罪
镜头三:出版社未经作者同意发表其作品
思考上述行为违法吗? 为什么?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侵犯他人民事 权利,没有依 法履行合同
典型的民事违 法行为
扰乱公共秩序 妨碍公共安全 侵犯人身权利 侵犯财产权利 妨碍社会管理
《法不可违》PPT优秀教学课件
思考:小勤为什么会被送到派出所?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怎么避免?
提示:①小了法律,其行为已经构成了违法,因此被送到了派出所。 ②能避免。我们应该学习法律知识,提高遵守法律的意识。
3 探究一 为什么法不可违
结合《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思考法律有什么作用?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5.1 法不可违
-.
目录
01 违法无小事 02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03 课堂小结 04 课堂练习
1 新课导入
材料解读:近日,在天津市部分区域组织的全域核酸检测中,有123人因逃避核酸检
测被训诫,有8人拘留或警告。
在核酸结果查验及相关排查工作中发现,极少 数人谎称“不在津”故意逃避核酸检测,对全 区疫情防控工作和人民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严重 影响。
行政违法行 为
社会
刑事违法行 为
不分对象
后果严重 吗?
较轻
较轻
严重
谁来处罚?
向对方负责 行政机关 国家机关
举个例子
欠钱不还 阻拦高铁
贩毒
3 探究二 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分类 讨论一下:违法就是犯罪,这种说法对吗?
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 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就是 我们常说的犯罪。 无论是一般违法行为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5 练一练
1、下列四种情形的违法性质和维权方式正确的是( ) A.冷某高空抛物,将王先生砸成重伤,拒不赔偿。--属于行政违法, 打“110”报警
C B.刘女士与白大爷发生纠纷,在火车站大吵大闹。--属民事违法,
向检察院控告 C.张某将手机落在出租车上,司机拾到后不归还。--属民事违法, 向法院提起诉讼 D.明明因与亮亮有矛盾,到处造谣亮亮考试作弊。--属刑事违法, 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不可违 课件(共29张PPT)-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强制
作用
③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P46)
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违法行为?
缺乏规则意识
法律观念不强
添加小标题
要做到不违法,就要了解什么是违法;
你知道什么是违法行为吗?
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2.违法行为的分类P48
成,让一些年轻人在共同爱好的
牵引下走到一起,在重新界定
“我们”中获得情感的慰藉、精
神的满足。但同时,饭圈的集体
行动也频繁出现无序、失序乃至
无视社会规范等现象。
有网友不解问道,我只是跟着粉丝们一起追
星,大家都在做的事何错之有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1.不同偶像“粉丝”之间掀
起骂战,在网络平台使用暴
电视、网信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责令改正,给予警告;
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
款,并可以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对直接负责
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未成年人
笔记区:1.如何理解法不可违?/法律的重要性?P46
指引
作用
评价
作用
国家倡导文明、健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
B.李老板因生意亏本拒不履行合同——承担行政责任
C.小杨给110打电话谎报险情——承担刑事责任
D.司机小李捡到乘客钱包拒不返还——承担民事责任
D
课堂练习
4.如果说道德是人们追求的较高境界,那么,人们行为的底线就是(
)
A.不违法
B.不违纪
C.不说谎
D.不犯罪
A
课堂练习
强制
作用
③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P46)
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违法行为?
缺乏规则意识
法律观念不强
添加小标题
要做到不违法,就要了解什么是违法;
你知道什么是违法行为吗?
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2.违法行为的分类P48
成,让一些年轻人在共同爱好的
牵引下走到一起,在重新界定
“我们”中获得情感的慰藉、精
神的满足。但同时,饭圈的集体
行动也频繁出现无序、失序乃至
无视社会规范等现象。
有网友不解问道,我只是跟着粉丝们一起追
星,大家都在做的事何错之有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1.不同偶像“粉丝”之间掀
起骂战,在网络平台使用暴
电视、网信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责令改正,给予警告;
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
款,并可以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对直接负责
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未成年人
笔记区:1.如何理解法不可违?/法律的重要性?P46
指引
作用
评价
作用
国家倡导文明、健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
B.李老板因生意亏本拒不履行合同——承担行政责任
C.小杨给110打电话谎报险情——承担刑事责任
D.司机小李捡到乘客钱包拒不返还——承担民事责任
D
课堂练习
4.如果说道德是人们追求的较高境界,那么,人们行为的底线就是(
)
A.不违法
B.不违纪
C.不说谎
D.不犯罪
A
课堂练习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处罚种类:警告、二百元以下罚款、十五日以下拘留
情景二:
朱某在工厂浴室拾到 苏某的进口名牌手表,先 说第二天还,后来又说自 己把手表弄丢了。苏某向 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 朱某限期归还手表,否则 赔偿苏某损失350元。
违法
我国的民法通则第七 十九条规定,拾得遗失物, 应当归还失主。
知识链接
定义:民法是调整平等民事主体的公民之间、法
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 法律规范的总称。是法律体系中的一个独立的法律 部门。
物权编 《物权法》(2007)《担保法(1995) 债权编 《合同法》(1999)及合同法解释1、2 知识产权编《著作权法》(1991)《商标法》 (1993修正)《专利法》(2008年修订) 家庭关系编 《继承法》(1985)《婚姻法》 (2001修订)《收养法》(1998修订) 人格权编 《人格权法》目前只有草案稿,待成 熟后将提请审议
眼 独 具 , 从 一次偶 然发生 的事故 中得到 启迪, 以它为 模式开 一代风 气之先 ,为商
家 独 创 立 了 一种崭 新的庆 贺仪式 剪彩仪 式。 事 情 的 原委 是这样 的:当 时,这
家 商 店 即 将 开业, 店主为 了阻止 闻讯之 后蜂拥 而至的 顾客在 正式营 业前耐 不住性
子 , 急 先 恐 后地闯 入店内 ,将用 以优惠 顾客的 便宜货 争购一 空。而 使守时 而来的
如果有人怂恿你去这样做,你会 做吗?
拒绝,严格要求自己,依法 律己,依法办事,自觉遵纪守法, 做守法、知法、用法的好公民。
或者做出法律禁止的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违宪行为
严重违法行为 (即犯罪)
不违法
严重危害性 刑事违法性 刑罚当罚性
主刑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
课本P91,将四项相关信息填入表格,区分三种主 要违法行为。
课本P91,将四项相关信息填入表格,区分三种主要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与严重违法行为(犯罪) 的区别、联系
❖ 区别:一般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 违法行为)情节比较轻微,对社会的危害性 较小;犯罪(刑事违法行为)情节比较严重, 社会危害性特别大
从“郑民生案”中我们可以概括出犯罪的定义及 其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吗?
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 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我们可以从“郑民生案”中概括 出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第一,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 为,严重危害性,
第二,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 刑事违法性
第三,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刑罚当罚性
联系: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都属于违法行为, 都触犯了法律,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违法行为包括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
辨析:违法行为一定是犯罪行为,但是犯罪行 为不一定是违法行为?
自学指导(二)
请大家认真默读课文P93-94的大字部分,思 考下列问题,找出答案并在书上勾画出来 。2分钟后看谁能正确回答:
从 店 里 跑 了 出来, 那条不 谙世事 的可爱 小狗若 无其事 地将拴 在店门 上的布 带子碰
落 在 地 。 店 外不明 真相的 人们误 以为这 是该店 为了开 张志喜 所搞的 新把戏 ,于是
立 即 一 拥 而 入,大 肆抢购 。让店 主转怒 为喜的 是,他 的这家 小店在 开业之 日的生
意 居 然 红 火 得令人 难以设 想。
3.刑事违法行为
情节比较轻微, 对社会危害性较小
一般违法行为
严重违法行为 (犯罪行为)
情节比较严重,对社会的 危害性特别大
知识竞答活动,看哪个同学回答的最快、 最准确。以下案例各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
1.王某与刘某因一件小事发生争执,王 某一怒之下,把刘某打成重伤,被判处有 期徒刑5年。 刑事违法行为
❖ 4、什么是犯罪?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 么?
❖ 5、刑法的含义及目的分别是什么? ❖ 6、什么叫刑罚?刑罚的种类有哪些?
知识链接
含义:刑法是以国家名 义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 犯罪分子处以何种刑法的法
刑 法
律。
目的:我国刑法是保护国 家和人民的利益、惩治犯罪的 有力武器。
3月23日清晨,福建省南平实验小学门口发生特大凶杀事件。一名犯罪嫌疑人持刀 捅死捅伤学生13人,其中8名学生死亡,另5名学生正在抢救中。犯罪嫌疑人虽然当 场被制服,但留给人们的却是无尽的悲痛和巨大的恐慌。
1、犯罪嫌疑人郑民生犯罪行为给社会 带来的危害性是轻微还是严重?
非常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2、这种违法行为触犯的是我国什么法 律?是什么违法行为?
《刑法》 刑事违法行为
郑民生因恋爱多次受挫,图谋报复泄愤,竟迁怒无 辜,选择在学校门口行凶,持刀连续捅刺,致8名小学 生死亡,5名小学生重伤,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 犯罪后果特别严重,情节特别恶劣,社会危害性极大, 所犯罪行极其严重。
人 们 得 不 到 公平的 待遇, 便随便 找来一 条布带 子拴在 门框上 。谁曾 料到这 项临时
性 的 措 施 竟 然更加 激发起 了挤在 店门之 外的人 们的好 奇心, 促使他 们更想 早一点
进 入 店 内 , 对行将 出售的 商品先 睹为快 。 事 也 凑 巧 ,正 当店门 之外的 人们的
好 奇 心 上 升 到极点 ,显得 有些迫 不急待 的时候 ,店主 的小女 儿牵着 一条小 狗突然
法律的规范作用 法律的保护作用
思 考:
❖ 1、一个要强的学生为什么会丢了大面 子? 法律意识淡薄,不知法、不懂法, 致使在不经意间犯了法。
❖ 2、这样的事可以避免吗?
我们维护自尊,培养自信,实现自立, 力求自强,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守规 则,尤其不能违反法律。因此,青少年 增强法律意识,自觉守法,才能避免上 述事情的发生。
一、谁都不能违法
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
人全部财产。
第二框 法不可违
1、了解什么是违法,三种违 法 行 为 的含义及区别 ,以及犯罪 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
2、知道刑罚的含义及种类 。
请大家认真默读课文P89-92的大字部 分,思考下列问题,找出答案并在书上勾 画出来。2分钟后看谁能正确回答:
1、人们行为的底线是什么? 2、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有哪三种? 3、什么是一般违法行为?含哪两种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7、开车闯红灯。 行政违法行为
1、在十字路口闯红灯。
行政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
2、抢劫他人财物。 刑事违法行为,犯罪行为。 3、欠钱不还。
民事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
4、打架斗殴。 行政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 5、拾得别人的钱物不还。 民事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
属于什么 违法行为?
向 来 有 些 迷信 的他便 追根溯 源地对 此进行
了 一 番 反 思 ,最后 他认定 ,自己 的好运 气全是 由那条 被小女 儿的小 狗碰落 在地的
布 带 子 所 带 来的。 因
2009年8月,文强因为严重
违纪,充当黑社会保护伞,接受
纪检部门的调查。
2010年4月14日,重庆市第
五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文强死刑,
最本质特征 犯罪的法律标志
前两个特征的 必然后果
4月28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刑事裁定和执行死刑命令, 南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郑民生杀害多名小学生一案,维持原判, 随后对罪犯郑民生执行枪决。
最高人民法院经复核确认:第一审判决、第二审裁定认 定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审判
程序合法。依法裁定核准被告人郑民生死刑,剥夺政治权 利终身。
2.李某在放学回家途中用弹弓把沿街路 灯打破了4、5盏,被公安机关处 以 200元 罚款。 行政违法行为
3、甲打了乙两个耳光,致使乙面部红
肿,口角流血。 民事违法行为
4、影楼私自将别人的照片放大并展出
民事违法行为
5、甲把乙打成了重伤,丧失了劳动能力。
刑事违法行为
6、工商局没有依据查封你家开的公司。
违法
我国的治安管理处罚法
属于行政法,它规定对扰乱 影剧院等公共场所秩序的行 为予以处罚。
知识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
违 1、扰乱公共秩序
反 2、妨害公共安全
治 3、侵犯他人人身权利
安 管 理 的
4、侵犯公私财物 5、妨害社会管理秩序 6、违反消防管理
行 7、违反交通管理
为 8、违反户口或者居民身份证管理
情景三:
17岁的中学生赵某,多 次手持三棱刮刀,强夺9名 小学生的财物,得赃款1000 多元。人民法院认定赵某犯 了抢劫罪,依据刑法判处其 有期徒刑。
我国刑法规定了对 抢劫等四百多种罪的处 罚。
违法
根据违反的法律划分
1、行政违法行为 违反行政管理法律
法规的行为。《治
违 (治安管理处罚法、环境保 护法、税法、未成年人保护
第四单元 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个人简介
文强,男,1955年12月生, 重庆巴南区人,一级警监。
2003年5月任重庆市党委副
说明了谁都不能违法, 违了法就要受到法律的
追究和制裁。
书记。
2008年7月任重庆市司法局 局长。
剪 彩 的 礼 仪 本 世 纪 初叶 ,在美 国的一 个乡间 小镇上 ,有家 商店的 商主慧
材料中的郑民生受到了何种处罚?
他受到了刑事处罚
什么是刑罚?
❖ 刑罚: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人民 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
刑罚的种类
主刑
五种 管制、拘役、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死刑
附加刑
四种
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 收财产、驱逐出境
主刑与附加刑:
❖ 主刑的特点:只能独立适用, 不能相互附加并用。安管理处罚法》源自法 行 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