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地方课教案人与自我第一课亲子天平
五年级下册 地方课教案 人与自我 第一课 亲子测量器
![五年级下册 地方课教案 人与自我 第一课 亲子测量器](https://img.taocdn.com/s3/m/b3322b52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11.png)
五年级下册地方课教案人与自我第一课亲子测量器五年级下册地方课教案人与自我第一课:亲子测量器1. 教学目标- 了解什么是亲子关系;- 了解家庭中的成员角色和相互关系;- 学会使用亲子测量器,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2. 教学内容- 亲子关系的概念;- 家庭中的成员角色和相互关系;- 亲子测量器的使用方法。
3.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 利用图片和视频等教具,引出亲子关系的概念,并与学生互动讨论。
步骤二:讲解(10分钟)- 介绍家庭中的成员角色和相互关系,例如父母、子女、祖父母等。
- 利用实例解释各成员角色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责任。
步骤三:亲子测量器的介绍和演示(15分钟)- 介绍亲子测量器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 演示如何使用亲子测量器测量亲子关系的紧密度。
- 学生可以自愿参与实验,或与家庭成员一起进行测量。
步骤四:小组讨论(15分钟)-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他们测量的结果,并分享他们对亲子关系的理解和感受。
-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提出问题。
步骤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课堂内容和收获。
- 鼓励学生反思自己家庭中的亲子关系,提出自己的改进和发展方向。
4. 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对亲子关系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评估学生对亲子测量器的使用和结果解读的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反思,评价学生对自己亲子关系的认识和发展思考。
5. 课后作业- 要求学生回家使用亲子测量器,测量自己与家人的亲子关系,并记录下来。
- 学生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或者制作一份家庭成员关系图表。
6. 参考资料- 无7. 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与家人进行更多的沟通和交流,加强亲子关系的紧密度;- 可以组织家长和学生互动活动,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理解和合作。
人与自我-第一课-亲子天平
![人与自我-第一课-亲子天平](https://img.taocdn.com/s3/m/be0687ec2e3f5727a5e962d5.png)
智慧选择:通过了解一些社交软件的功能,学生更多地了解信息交流的工具及用途,老师引导学生学会正确使用这些软件和工具。
填一填,通过表格填写,从新闻、课外知识、学习辅助资源、日常生活、娱乐等方面帮助学生总结网络用途。
说一说,老师让学生辨识哪些网络用途适合小学生,哪些不适合小学生,让学生了解不当使用网络有哪些危害。
课题
5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
内容
P37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1、知识ຫໍສະໝຸດ 技能知道网络的用途,了解网络的危害,学会健康合理上网。
2、过程与方法
能够自我约束,健康合理上网,提高使用网络的能力。
3、情感和价值观
正确对待网络,抵制网络不良诱惑,健康上网。
重点
了解网络的用途
难点
培养自我约束能力,学会健康合理上网
突破
小组合作
小记者采访:采访几位同学,了解其他同不是如何使用网络的。
网络使用公约,学生读一读《网络使用公约》并按照公约的要求督促自己合理使用网络。
课后
小结
优:
缺:
改:可以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体会,从而了解自我、保护自我、塑造自我。
教学准备
计算机、网络及教学辅助软件
环节
时间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复案
5'
15'
15'
5'
1、导入
2、新授
3、练习
4、总结
雯雯家里来了一个新的朋友,叫互联网,这个朋友为他们家人提供了许多方便……
听完故事后,谁来说一说:网络对于小学生来说有哪些用途?
网络用途我知道:老师组织学生讨论,记录自己和小组成员使用网络的用途。
五年级下册 地方课教案 人与自我 第一课 亲子衡量器
![五年级下册 地方课教案 人与自我 第一课 亲子衡量器](https://img.taocdn.com/s3/m/daad046e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9e.png)
五年级下册地方课教案人与自我第一课亲子衡量器五年级下册地方课教案人与自我第一课亲子衡量器教学目标1. 了解亲子关系的重要性;2. 研究使用亲子衡量器评估与亲子关系相关的要素;3. 提高学生的亲子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五年级下册地方课教材;2. 课件:亲子衡量器的介绍和示范。
教学过程时间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 --- | ---5分钟 | 导入 | - 激发学生对亲子关系的思考<br>- 引入亲子衡量器的概念 | - 聆听并思考问题<br>- 积极参与讨论10分钟 | 亲子衡量器介绍 | - 向学生介绍亲子衡量器的作用和意义<br>- 解释亲子衡量器的使用方法<br>- 示范使用亲子衡量器 | - 倾听教师的介绍<br>- 观察教师示范15分钟 | 亲子衡量器练 | -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一份亲子衡量器<br>- 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评估亲子关系相关要素的程度 | - 分组讨论<br>- 相互评估亲子关系要素10分钟 | 小组讨论 | - 引导小组成员交流评估结果<br>- 鼓励学生分享自身的亲子经历和感受 | - 讨论交流<br>- 分享亲子经历10分钟 | 总结评估结果 | - 收集学生的亲子衡量器结果<br>- 结合学生的分享和讨论,总结亲子关系的重要性<br>- 强调亲子沟通的重要性 | - 提交亲子衡量器结果<br>- 倾听总结并思考5分钟 | 课堂反思 | - 引导学生回顾课堂内容<br>- 梳理亲子关系相关的要素<br>- 引导学生思考课堂体会 | - 回顾课堂内容<br>- 总结研究收获和体会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家庭活动,增强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2. 倡导学生与家长共同制定家庭规则,培养良好的家庭氛围;3. 组织亲子活动,促进亲子之间的互动和理解。
小学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第1课《自我形象设计》教案
![小学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第1课《自我形象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e44571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8d.png)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第1课(自我形象设计)教案
1.自我形象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商量,了解什么样的学生形象是最美的,明确努力和改良的目标。
2、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熏陶,获得体验,激发每个学生的自信心、上进心,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改变自己的服饰、言谈举止、内心世界,使自己的形象更完美,提高自身素养。
三、教学流程:
1、学生形象大采风
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在班级里、校园里进行观察,从服饰、言谈举止等方面有目的地跟踪观察形象良好地几个人,并做好观察记录。
2、学生形象大商量
〔1〕各组代表交流观察所得。
〔2〕归纳总结出学生眼中“最美的学生形象〞。
引导学生做到内外一致。
3、自我形象大设计
〔1〕设计现在的我:采纳文字形式设计自我形象,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形象比拟完美的人。
〔2〕设计“我的名片〞:启发学生为自己设计一张“名片〞。
4、学生形象大展示
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良好形象,可以是自我形象的设计,也可以是自己名片的展示等等。
5、“班级形象大使〞评比
〔1〕“我心目中的‘班级形象大使’演讲比赛〞。
〔2〕参评“班级形象大使〞的同学进行材料展示。
〔3〕投票选出“班级形象大使〞。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案-“秤”心如意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案-“秤”心如意](https://img.taocdn.com/s3/m/1587d630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68.png)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案-“秤”心如意一、活动主题:认识秤,了解秤的历史与文化1. 活动目的:(1)让学生了解秤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各种秤的用途。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2. 活动准备:(1)收集各种秤的图片和实物。
(2)准备相关资料,如秤的历史、秤的原理等。
3. 活动过程:(1)引导学生观察各种秤的图片和实物,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秤的了解。
(2)教师讲解秤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各种秤的用途。
(3)学生分组讨论,探究秤的原理。
(4)学生动手实践,制作一个简易秤。
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了解了秤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各种秤的用途,培养了动手实践能力,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二、活动主题:秤的原理与使用方法1. 活动目的:(1)让学生掌握秤的原理,能正确使用各种秤。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活动准备:(1)准备各种秤,如电子秤、台秤、杆秤等。
(2)准备相关资料,如秤的原理、使用方法等。
3. 活动过程:(1)教师讲解秤的原理,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使用秤。
(2)学生分组实践,学会使用各种秤。
(3)学生互相交流,分享使用秤的心得。
通过本次活动,学生掌握了秤的原理,能正确使用各种秤,提高了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活动主题:家庭常用秤的使用与维护1. 活动目的:(1)让学生学会家庭常用秤的使用方法。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家庭生活的态度。
2. 活动准备:(1)准备家庭常用秤,如电子秤、厨房秤等。
(2)准备相关资料,如家庭常用秤的使用方法、维护技巧等。
3. 活动过程:(1)教师讲解家庭常用秤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注意使用细节。
(2)学生分组实践,学会使用家庭常用秤。
(3)教师讲解秤的维护技巧,引导学生学会保养秤。
通过本次活动,学生学会了家庭常用秤的使用方法,了解了秤的维护技巧,培养了热爱生活、关注家庭生活的态度。
四、活动主题:秤在生活中的应用1. 活动目的:(1)让学生了解秤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五年级下册 地方课教案 人与自我 第一课 亲子衡器
![五年级下册 地方课教案 人与自我 第一课 亲子衡器](https://img.taocdn.com/s3/m/2c00da86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ae.png)
五年级下册地方课教案人与自我第一课亲子衡器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五年级下册地方课教材中的第一课,主题为“亲子衡器”。
通过本课的研究,学生将了解亲子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亲子关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掌握亲子交流的基本技巧;- 研究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亲子之间的问题;- 能够合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能够与父母积极互动并增进亲子关系。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亲子关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亲子交流的基本技巧;- 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2. 教学难点:- 学生如何合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如何改善亲子关系。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 PPT课件;- 视频资源;- 课堂小组活动的材料。
2. 学生准备:- 打印的课堂笔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 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为本节课的研究打下基础;- 播放一段亲子关系的短视频,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 新课呈现- 通过PPT呈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入研究状态;- 分组讨论,学生与同组成员分享自己与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以及所遇到的问题。
3. 讲解与讨论- 讲解亲子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建立和谐亲子关系的方法;- 对学生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方案的讨论。
4. 小组活动-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个与亲子关系有关的话题,并准备一份小组报告;- 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表小组报告,其他小组进行评论和提问。
5. 总结归纳- 针对本节课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归纳;-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用所学知识改善亲子关系。
六、课堂作业1. 以“我与父母的亲子关系”为题,写一篇作文;2. 针对自身与父母的亲子关系,提出自己的改进方案。
七、板书设计板书1:亲子衡器板书2:亲子关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板书3:亲子交流的基本技巧板书4: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分享,激发了学生对亲子关系的兴趣和认识。
《亲子天平》教学设计
![《亲子天平》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5fb6e651711cc7930b7160c.png)
《亲子天平》教学设计——辽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教科书《人与自我》五年级下沙河口区中山路小学夏初蕾一、情景屋师:夏老师为大家带来一个小故事,请看。
微课——《爱的短信》2008年汶川地震中有这样一位母亲,被救援者发现的时候,她已经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了。
她双膝跪地,双手扶地支撑着身体,身体已经被压的变形了。
人们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离开,发现她的身下有一个三四个月大的孩子。
孩子包在一个小被子里,因为被母亲用身体庇护着,所以毫发无伤,还安静的睡着。
在被子里有一部手机,手机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若你能活着,一定要记得,我爱你”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些什么?(两名学生)从我们出生,爸爸妈妈就给予我们无微不至的爱,你了解你身边的她(他)吗?你了解他对你的爱吗?二、探秘营活动:我能找到你师:让我们先和爸爸妈妈做一个小游戏吧!(学生身上帖号码,家长抽取号码,对应站好,摸一摸猜一猜,猜对的板书天平一侧将获得小星星)小结:看来你的爸爸妈妈对你非常的了解,我们在生活中要用心关注你的父母了。
三、智慧窗活动一:我对你知多少师:不仅要关注父母的外在,我们还要用心了解他们内心,接下来夏老师要考考你们了。
敢接受我的考验吗?(题板,上面是学生的答案,下面是父母的答案)师:你们太棒了,完美的闯过了老师的难关,更可贵的是老师感受到了你们对爸爸妈妈的爱。
活动2:我为你做多少师:我们不能做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我们还能为父母做什么呢?小组交流,力所能及的事(卡片)小结:看来在与爸爸妈妈相处的时候有太多让我们难忘的珍贵的瞬间。
同学们,感恩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看这个天平上承载的都是父母无微不至的爱,你心中的天平是否保持平衡了呢?活动3:爱的冲突师:有两位同学心里却很不平衡,我们听听他们的故事。
(视频)师:做的对吗?如果你遇到类似情况你会怎么做呢?让我们和爸爸妈妈再做一个小游戏吧!皮筋拉力赛师:能和大家分享你的感受吗?爸爸妈妈的批评也是出于对我们的爱,希望我们更好的成长,当与父母意见不一致的时候我们也要心平气和的沟通。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案“秤”心如意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案“秤”心如意](https://img.taocdn.com/s3/m/b0120679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a9.png)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案-“秤”心如意一、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秤的历史、种类和作用,增长知识。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体验合作、交流、分享的乐趣,培养团队精神。
4.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了解秤的种类、作用,学会正确使用秤。
2. 活动难点:动手制作秤,解决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活动准备1. 教师准备:秤的相关资料、图片、视频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画笔、剪刀、胶水等。
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各种秤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简要介绍秤的作用。
2. 探究:学生分组讨论,了解秤的种类、原理和作用。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实践:学生分组制作秤,教师提供制作指南。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学会正确使用秤。
4. 展示:各组展示制作完成的秤,介绍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强调正确使用秤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所学到的秤的知识,演示正确使用秤的方法。
2. 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秤,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六、活动延伸1.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深入讲解秤的历史、文化和科学原理。
2. 组织学生参观制秤工厂,了解秤的制作过程,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3. 开展“我是小商人”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模拟买卖过程中使用秤的场景。
七、评价机制1. 学生自评:评价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如动手能力、团队协作等。
2. 同伴评价:同学之间相互评价,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提出改进建议。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活动结束后,总结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
2. 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探索更多综合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九、家长沟通1. 教师通过家长会、短信等方式,与家长保持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
“秤”心如意(教案)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秤”心如意(教案)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6c4fd146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9e.png)
《“秤”心如意》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杆秤的来源、种类、原理和用途,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3. 教育学生诚实守信,公平交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杆秤的来源和种类2. 杆秤的原理3. 杆秤的用途4. 制作杆秤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杆秤的来源、种类、原理和用途,制作杆秤。
2. 教学难点:杆秤的原理和制作过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杆秤吗?杆秤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1.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2. 学习杆秤的来源和种类2.1 教师讲解杆秤的来源和种类。
2.2 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3. 学习杆秤的原理3.1 教师讲解杆秤的原理。
3.2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进一步理解杆秤的原理。
4. 学习杆秤的用途4.1 教师讲解杆秤的用途。
4.2 学生举例说明杆秤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 制作杆秤5.1 教师讲解制作杆秤的材料和步骤。
5.2 学生分组合作,制作杆秤。
5.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6. 总结与反思6.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6.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改进建议。
五、课后作业1. 写一篇关于杆秤的短文,内容包括杆秤的来源、种类、原理、用途和制作过程。
2. 尝试用其他材料制作杆秤,并测试其准确性。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杆秤的来源、种类、原理和用途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制作杆秤的技能和小组合作能力。
3. 学生诚实守信,公平交易的品质。
七、教学资源1. 杆秤的来源和种类PPT2. 杆秤原理视频3. 制作杆秤的材料和工具八、教学时间1课时九、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 在制作杆秤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 结合实际生活,教育学生诚实守信,公平交易。
十、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五年级下册 地方课教案 人与自我 第一课 亲子天秤
![五年级下册 地方课教案 人与自我 第一课 亲子天秤](https://img.taocdn.com/s3/m/bf58aa1b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f5.png)
五年级下册地方课教案人与自我第一课
亲子天秤
目标
本课旨在通过参与亲子天秤游戏,让学生了解并体验家庭成员
之间的互动与团结,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材与工具
- 课本:《人与自我》五年级下册
- 教具:亲子天秤游戏道具、投影仪
教学步骤
1. 导入(5分钟)
- 引导学生回忆上一堂课的内容,并提问:你们有兄弟姐妹吗?你们平时和家人一起做什么活动?
2. 呈现(10分钟)
- 使用投影仪展示亲子天秤游戏道具,并简要介绍游戏规则和
玩法。
- 引导学生观察游戏道具,询问他们对游戏的期待和想法。
3. 操作(25分钟)
- 分组让学生与家人一起玩亲子天秤游戏。
- 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游戏过程中家人之间的互动情况,并根据观察结果进行小组讨论。
4. 分享(10分钟)
- 鼓励学生与同伴分享游戏中的感受和观察结果。
-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游戏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们是如何解决的?
5. 总结(5分钟)
- 分享一些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观察结果,并总结学生在亲子天秤游戏中学到了什么。
6. 作业布置(5分钟)
-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与家人亲子天秤游戏的心得体会,字数不少于200字。
教学评价
本课通过实际亲子天秤游戏的参与,培养了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团队合作意识和观察力。
通过分享和总结,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家庭
互动的重要性,并表达出他们在游戏中的成长与收获。
无。
五年级下册地方课教案人与自我第一课亲子天平
![五年级下册地方课教案人与自我第一课亲子天平](https://img.taocdn.com/s3/m/926383fba45177232f60a2de.png)
说一说,做一做,学生通过评价图中孩 子的做法是否正确, 反思自己平时是怎 样对待父母的,从而认识到应该尊重、 孝顺父母。
引导学生从现在做起, 用实际行动来回 报父母的爱。
新授
观察感悟 复案
15'
3、练习
表达对出你的爱 写一篇小短文,来表达出你的爱
4、总结
5'
课后 小结
领 导 检 查 意 见
优: 缺: 改:可以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体会,从而了解自我、保护自我、塑造自我。
领导签字:年月日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第周第课时授课时间: 2018 年 3 月 7 日
课题
1 亲子天平Βιβλιοθήκη 内容P1课型教
1、知识与技能
认识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学会与父母沟通的技巧
学
2、过程与方法
能够理解父母,懂得感恩父母、孝敬父母
目
3、情感和价值观
感受父母的爱,与父母和谐相处,用实际的行动回报父母
标
重点
学会尊重父母,孝敬 父母
难点
认识到“亲子 天平”的不平 衡
突破
教学准备 计算机、网络及教学辅助软件
环节 时间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5'
1、导入
我们先来听一个故事: 汶川大地震中的
母亲
15'
2、新授
思考:父母的爱是无私的, 我们在生活 中回馈给父母多少呢?有没有感恩父 母、孝顺父母呢?
让学生观察爸爸妈妈的天, 让学生观察 爸爸妈妈的一天的生活, 切身感受父母 的辛苦以及对自己的爱和付出, 并让学 生填写表格和亲子天平, 目的在于让学 生发现亲子天平的不平衡, 理解父母对 自己的关心和爱, 启发学生应该多了解 父母,多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案“秤”心如意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案“秤”心如意](https://img.taocdn.com/s3/m/d8856240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19.png)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案-“秤”心如意一、活动主题:认识秤的历史与使用1. 活动目标:让学生了解秤的历史发展,知道秤的种类和用途。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2. 活动准备:准备各种类型的秤,如托盘秤、电子秤、台秤等。
准备相关的历史资料和图片。
3. 活动过程:a. 引入:通过展示各种秤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秤的好奇心,导入活动主题。
b. 讲解:讲解秤的历史发展,介绍不同类型的秤及其用途。
c. 观察:学生分组观察不同的秤,了解其构造和原理。
d. 操作:学生动手操作秤,进行称重实践。
e. 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操作心得,讨论秤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4. 活动延伸:邀请家长或专业人士来讲解秤的制作过程。
学生分组进行秤的设计比赛,创意制作一个秤。
二、活动主题:秤的称重原理探究1. 活动目标:让学生了解秤的称重原理,知道如何准确称重。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2. 活动准备:准备托盘秤、电子秤等称重工具。
准备实验材料,如物体、绳子、钩子等。
3. 活动过程:a. 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称重故事,引发学生对秤的称重原理的好奇心。
b. 讲解:讲解秤的称重原理,如杠杆原理、力的平衡等。
c. 实验:学生分组进行称重实验,观察和记录称重结果。
d. 探究:学生通过实验数据,分析秤的准确性和误差来源。
e. 分享: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和探究心得。
4. 活动延伸:学生进行秤的设计和改进,提高称重的准确性。
学生进行秤的制作比赛,创新设计一个秤。
三、活动主题:秤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 活动目标:让学生了解秤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知道如何正确使用秤。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生活技能。
2. 活动准备:准备各种秤,如厨房秤、药店秤等。
准备相关的生活物品,如食材、药品等。
3. 活动过程:a. 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秤的应用场景,引发学生对秤在日常生活中的兴趣。
b. 讲解:讲解秤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厨房称重、药店称重等。
“秤”心如意(教学设计)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秤”心如意(教学设计)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8845e572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30.png)
“秤”心如意(教学设计)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秤的基本原理,包括天平、弹簧秤等,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
教学内容秤的历史与文化:介绍秤的历史起源、发展过程以及在各个时期的重要作用。
秤的种类与原理:介绍常见的秤的种类,如天平、弹簧秤等,并解释其工作原理。
秤的应用:通过实例展示秤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科学研究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秤的基本原理和种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并掌握秤的工作原理,尤其是弹簧秤的原理。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天平、弹簧秤、砝码、尺子等。
学具:学生自带的物品,如书本、文具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并思考秤是如何工作的。
2. 新知识讲解:介绍秤的历史、种类和工作原理。
3. 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不同秤的工作过程。
4. 讨论与分享:各小组分享实验结果,讨论秤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板书设计“秤”心如意内容:秤的历史与文化秤的种类与原理秤的应用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作业设计小组作业:让学生分组进行一次关于秤的实地调查,记录并分析调查结果。
课后反思教学过程详细补充1. 导入教师活动:展示一个简单的天平,通过在两边放置不同重量的物体,让学生观察天平的平衡状态。
学生活动:观察并思考为什么天平会倾斜,以及如何使天平平衡。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后续学习秤的工作原理奠定基础。
2. 新知识讲解教师活动:通过多媒体展示秤的历史发展,讲解不同种类的秤及其工作原理。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记录关键信息,提出疑问。
设计意图:让学生系统了解秤的知识,为实践活动打下理论基础。
3. 实践活动教师活动:分发教具,指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天平、弹簧秤等秤的工作过程。
人与自我-亲子天平
![人与自我-亲子天平](https://img.taocdn.com/s3/m/e07285d5f46527d3250ce03a.png)
引导学生从现在做起,用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的爱。
表达对出你的爱
写一篇小短文,来表达出你的爱
课后
小结
优:
缺:
改:可以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体会,从而了解自我、保护自我、塑造自我。
课题
亲子天平
内容
P1
授课教师
王众如
教
学
目
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学会与父母沟通的技巧
2、过程与方法
能够理解父母,懂得感恩父母、孝敬父母
3、情感和价值观
感受父母的爱,与父母和谐相处,用实际的行动回报父母
重点
学会尊重父母,孝敬父母
难点
认识到“亲子天平”的不平衡
突破
观察感悟
教学准备
计算机、网络及教学辅助软件
环节
时间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复案
5'
15'
15'
5'
1、导入
2、新授
的母亲
思考:父母的爱是无私的,我们在生活中回馈给父母多少呢?有没有感恩父母、孝顺父母呢?
让学生观察爸爸妈妈的天,让学生观察爸爸妈妈的一天的生活,切身感受父母的辛苦以及对自己的爱和付出,并让学生填写表格和亲子天平,目的在于让学生发现亲子天平的不平衡,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和爱,启发学生应该多了解父母,多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五年级下册 地方课教案 人与自我 第一课 亲子平衡工具
![五年级下册 地方课教案 人与自我 第一课 亲子平衡工具](https://img.taocdn.com/s3/m/999605bc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b4.png)
五年级下册地方课教案人与自我第一课
亲子平衡工具
教学目标
- 了解亲子关系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 掌握一些亲子平衡工具的使用方法
- 培养亲子间的积极沟通与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
- 幻灯片或教学画板
- 示范道具:家庭成员图片、亲子活动表、感谢卡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 引导学生回忆亲子关系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对
于亲子平衡工具的兴趣。
2. 研究亲子平衡工具(15分钟)
- 介绍亲子平衡工具的概念和作用,如家庭活动表、感谢卡等。
- 分别展示并讲解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好处。
- 鼓励学生思考并提出适用于自己家庭的亲子平衡工具。
3. 实践运用(20分钟)
- 学生分组,每组用家庭成员图片制作家庭活动表和感谢卡。
- 学生按照自己设计的家庭活动表进行一次亲子活动,并记录感受和成果。
- 学生用感谢卡向家庭成员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4. 分享与总结(10分钟)
- 学生展示他们的家庭活动表和感谢卡,并分享亲子活动的经历和心得。
-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亲子平衡工具对于促进亲子关系的作用。
教学延伸
- 鼓励学生在家庭中积极运用亲子平衡工具,与家人共同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教学评价
- 观察学生对亲子平衡工具的理解和应用情况。
- 评价学生在亲子活动中的积极参与和思考能力。
参考资源
- 无
注意事项:
- 请确保学生知晓家庭活动表和感谢卡的使用方法和目的。
- 鼓励学生在亲子活动中保持积极的态度和心态。
《人与自我》之心理部分解读
![《人与自我》之心理部分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9464b1f15a8102d276a22fc1.png)
四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第一课 告别小懒惰 第二课 养成学习好习惯 第三课 记忆小秘诀 第二单元 第四课 学会沟通 第五课 我的角色多
五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第一课 亲子天平 第二课 远离嫉妒 第三课 众心齐泰山移 第二单元 第四课 我不偏科 第五课 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
《人与自我》下册小学心理部分6个年级,每册二个单元,共28课
一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第一课 最赞的我 第二课 我爱我家 第二单元 第三课 做事要认真 第四课 自立自强最光荣 二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第一课 我爱读书 第二课 全神贯注效率高 第二单元 第三课 争当自律小明星 第四课 轻松写作业
三年级下册:
教材特点
基于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发展及现状来看本教材特点:
1、把握时代发展脉搏。 教材体系的构建突出教育性,坚持立德树人,着重培养学生形成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政治观念,坚持正面教育;(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图 片的选择,问题的提出以积极的视角,处处传播正能量) 时代气息鲜明。注意融入大数据、互联网、国际化、数字化、虚拟化等时代 特点。(QQ群,微信群……) 富有前瞻性。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都是开放的,不追求唯一答案或标准结论,而 是给学生留下充分扩展的空间,不仅尊重学生个性特征,更体现一种对学生未 来生活的关注和瞻望。 2、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 不是简单的知识的灌输,而是将当代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理论观点融于活动 课程设计之中;不是学生生活的简单翻版,而是学生生活的提炼。 尤其是经 典案例、故事、现象、测评、应对策略等的选取,注重结合基础研究的经典实 验和权威解析。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案“秤”心如意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案“秤”心如意](https://img.taocdn.com/s3/m/5eb5e040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46.png)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案-“秤”心如意一、活动主题:认识秤的历史与使用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秤的历史发展,知道秤的发明者和用途。
学会使用秤来称量物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2. 教学内容:秤的历史发展:介绍古代秤的发明、秤的演变过程。
秤的用途:了解秤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商场、厨房等。
秤的使用方法:学习如何正确使用秤,包括放置物品、调整平衡等。
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秤的历史发展和使用方法,展示图片和实物。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使用秤来称量物品,记录结果。
学生分享自己的称量结果,讨论使用秤的注意事项。
二、活动主题:制作秤的模型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通过制作秤的模型来加深对秤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相互协助完成任务。
2. 教学内容:介绍制作秤模型的材料和工具,如纸张、尺子、剪刀等。
教学制作秤模型的步骤,包括设计、剪裁、组装等。
指导学生制作秤的指针和秤盘,使其能够准确表示重量。
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制作秤模型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展示示例。
学生分组进行制作,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
学生互相协助,完成制作并展示自己的秤模型。
三、活动主题:秤的应用游戏1. 教学目标:让学生巩固对秤的理解,通过游戏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相互配合解决问题。
2. 教学内容:设计秤的应用游戏,如称量大赛、猜重量等。
学生通过游戏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 教学活动: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和活动流程。
学生分组进行游戏,记录每组的成绩。
四、活动主题:秤的创意表达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艺术创作表达对秤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学会欣赏和评价他人的作品。
2. 教学内容:介绍秤的创意表达活动,如绘画、手工制作等。
学生通过艺术创作,表达对秤的理解和感受。
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艺术创作的要求和技巧,展示示例。
学生进行艺术创作,选择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
五年级下册 地方课教案 人与自我 第三课 群体团结移
![五年级下册 地方课教案 人与自我 第三课 群体团结移](https://img.taocdn.com/s3/m/d8426729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ed.png)
五年级下册地方课教案人与自我第三课群体团结移五年级下册地方课教案课题:人与自我第三课群体团结移目标: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应能够:- 了解群体团结的重要性;- 掌握群体团结的意义和表现形式;-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的观点和贡献。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通过观看短视频或展示图片等方式,引起学生对群体团结的兴趣,并带入本节课的话题。
第二步:概念讲解(10分钟)- 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向学生介绍群体团结的概念和意义;- 引导学生思考群体团结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对于群体团结的理解和体验。
第三步:案例分享(15分钟)老师可以选择一些生动有趣的案例,讲述关于群体团结的故事,或者请学生分享自己与他人一起合作的经历与感受。
第四步:小组活动(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以下活动:1.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团队合作游戏,促进团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2. 小组讨论,让学生共同拟定一份团队规则,明确团队成员的责任和义务;3. 小组演练,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项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第五步:总结回顾(10分钟)引导学生回想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总结群体团结的重要性和作用,并鼓励学生表达对于团队合作的看法和理解。
课堂延伸:本节课的内容可以延伸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例如:- 与家庭成员的团结与协作;- 在学校中的集体活动和组织;- 社区服务的团队合作等。
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多参与团队活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团结意识。
课后作业:请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在团队合作中的体会和收获的作文,字数不少于200字。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教师通过案例分享和小组活动等形式,提高了学生对于群体团结的认识和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和演练时,要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言和参与,以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和积极性。
亲子天平教学设计
![亲子天平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c9faa92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9e.png)
亲子天平教学设计亲子天平教学设计是一种以亲子关系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旨在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学习。
通过亲子天平教学设计,父母和孩子能够共同参与到教学中,共同探索和学习,从而建立起更加紧密的亲子关系。
亲子天平教学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面对面的交流时间:教学设计中可以设置一些面对面的时间,家长和孩子可以坐在一起,进行情感交流和思想沟通。
这个时间不仅可以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情绪和需求,还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关心和支持,从而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
2. 共同参与的活动:在教学设计中,可以设置一些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的活动,比如一起阅读、一起做手工、一起做家务等。
通过这些活动,家长和孩子能够互相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增强彼此之间的互信和互动,从而促进亲子关系的发展。
3. 激发孩子的探索欲望:在教学设计中,可以设置一些激发孩子主动探索的任务,让孩子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父母可以在一旁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从而增强自信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4. 创造愉快的学习氛围:在教学设计中,可以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孩子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和成就感。
可以利用游戏、音乐、绘画等多种形式,让孩子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和满足感,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 学习目标的定制与评估:在教学设计中,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能力,定制适合他们的学习目标,并对其进行评估。
家长可以与孩子共同制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并在完成后给予孩子适当的奖励和认可,从而激励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父母和孩子能够建立起更加紧密的亲子关系,促进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学习。
同时,亲子天平教学设计也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因此,亲子天平教学设计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值得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尝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一说,做一做,学生通过评价图中孩 子的做法是否正确, 反思自己平时是怎 样对待父母的,从而认识到应该尊重、 孝顺父母。
引导学生从现在做起, 用实际行动来回 报父母的爱。
新授
观察感悟 复案
15'
3、练习
表达对出你的爱 写一篇小短文,来表达出你的爱
4、总结
5'
课后 小结
领 导 检 查 意 见
优: 缺: 改:可以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体会,从而了解自我、保护自我、塑造自我。
难点
认识到“亲子 天平”的不平 衡
突破
教学准备 计算机、网络及教学辅助软件
环节 时间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5'
1、导入
我们先来听一个故事: 汶川大地震中的
母亲
15'
2、新授
思考:父母的爱是无私的, 我们在生活 中回馈给父母多少呢?有没有感恩父 母、孝顺父母呢?
让学生观察爸爸妈妈的天, 让学生观察 爸爸妈妈的一天的生活, 切身感受父母 的辛苦以及对自己的爱和付出, 并让学 生填写表格和亲子天平, 目的在于让学 生发现亲子天平的不平衡, 理解父母对 自己的关心和爱, 启发学生应该多了解 父母,多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领导签字:年月日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第周第课时授课时间: 2018 年 3 月 7 日
课题
1 亲子天平
内容
认识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学会与父母沟通的技巧
学
2、过程与方法
能够理解父母,懂得感恩父母、孝敬父母
目
3、情感和价值观
感受父母的爱,与父母和谐相处,用实际的行动回报父母
标
重点
学会尊重父母,孝敬 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