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古今玉雕工艺流程与技法--陈新庆

合集下载

古今玉雕工艺流程与技法

古今玉雕工艺流程与技法

古今玉雕工艺流程与技法琢玉设备和工具古代琢玉是用脚踩玉盘使其转动,并用解玉砂使玉切开,然后用硬度高的铊钻之类的工具雕琢。

古老的琢玉机一直沿用到新中国成立以前,其功能和操作方法,与新疆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现仍在使用的琢玉机基本相同。

新中国成立以后,研制成功了新式琢玉机及许多专用设备,半使用钻石粉等新型材料,从而结束了繁重的体力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玉雕艺术的表现能力,解决了以往难度很大的技术问题。

然而,琢玉操作技术主要靠手工劳动,现代化代替不了人的高超构思和技巧。

因此,人的技艺仍起着主要作用,人使用琢玉设备,经过一系列加工程序,才能创作出技艺精湛的玉器,才能真正使“玉”成“器”。

琢玉的主要设备为琢玉机,其次有开料、打孔机等。

琢玉机亦称雕刻机,中国一些玉器厂家都可以制造,其主要由机身、转动系统和轴组成;由电动机传动,速度可以调节,工具安装于主轴上,操作非常方便;还有照明、吊秤、供水、砂圈、挡板等辅助设备。

蛇皮钻是另一类型的磨玉机器,由电钻、软轴和工具卡头三部分组成;电机转动通过蛇皮管中的软轴传给工具卡头,工具卡头卡住工具头,使工具头转动琢磨玉器;这种设备可以手提,工具头能任意加工产品的各个部位,灵活方便,现在使用很广泛。

开料设备有油丝锯床、无齿锯床、半自动落地式开料机、托盘式开料机、钻石铊料机等,用于切开石料。

打孔设备目前手拉空心钻杆打钻已多为机械打眼所代替,如把钻头卡在钻床上打孔。

最新式的是用超声波机床等专用设备打孔,极大地提高了效率。

抛光设备用于抛光玉器,主要有抛光机,其造型如磨玉机,唯一不同的是在机上增加了防尘装置。

其他抛光设备有抛光桶和振动抛光机等多种。

玉器抛光后的清洗和过油过蜡可使用超声波清洗器和烘箱。

雕琢工具按功能可分为铁工具和钻石粉工具两种。

铁工具的功能用于切削和研磨,主要有:(1)铡铊。

相当于圆形锯,安装于磨玉机上,通过旋转带动金刚砂,用于铡去墨线以外的无用部分。

工艺上又分为扌票、扣、划。

浅述古今玉雕工艺流程与技法

浅述古今玉雕工艺流程与技法

DESIGN·ARTISTRY设计·技艺文 胡选凯浅述古今玉雕工艺流程与技法玉雕工艺中隐藏着大学问。

我国从古至今,玉雕工艺的流程与技法许多方面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影响着现有的玉雕工艺的发展。

本研究就对古代玉雕工艺的流程与技法和现代玉雕工艺的流程与技法做了简单的介绍。

一、古代玉雕工艺的流程与技法1.阴刻线、勾彻与隐起阴刻线是指在玉器表面雕琢出凹陷在玉中的线段,与浮雕的方式正好相反。

阴刻线可以分为单阴刻线和双阴刻线,在古代,阴刻线的线段大多并不深入,且非连续状态,而是由短线断断续续连接在玉浅显的表面。

勾彻中的“勾”是指根据花纹的不同设计,可以略微凸起的勾形线条;勾彻中的“彻”则是区别于“勾”而言,会在“勾”的基础上,将线段的一边磨出一定的形状棱角。

至于隐起,顾名思义,是指线条或者块面外席不是很明显的凸起,边缘棱角并不明显,十分隐晦。

2.悬浮雕、高浮雕、圆雕与镂空雕玉雕工艺也应用了许多不同的雕刻技法,如悬浮雕、高浮雕、圆雕和镂空雕。

其中,悬浮雕是指在雕刻形状的基础上,刨除线条外围的无用边框,使突起的部分立体,比如神兽的鼻子就是用这样的雕刻技法完成的;高浮雕是指挖削底面,使玉雕成立体图形,这种技法在清朝时十分流行,清朝的许多玉器都能找到高浮雕技法的痕迹;而圆雕是更立体的雕刻形状的方法;至于镂空雕,又被叫做透雕,这是一种穿透性的雕刻方式,会将凹陷处的线条挖空打穿,成镂空状态,这种技法十分复杂,需要高超技艺才能应用好,如果操作不当,很容易造成玉石断裂,那样前面的工作也都功亏一篑了。

3.打眼、挖膛、抛光、剪影及俏色古代的玉雕工艺还有许多,如打眼、挖膛、抛光、剪影和俏色。

打眼是指在玉器上打孔,但古代有许多不同的打孔工具,用竹木皮革打孔,孔较粗糙,衔接效果不是很好,且玉器也有一定的磨损;用铁钻头打眼,效果更好,孔眼更光滑,衔接效果更好。

挖膛是一种让玉璧变得轻薄的方式,追求通透性,清朝时的鼻烟壶就是应用了这样的技法。

玉雕的步骤和方法

玉雕的步骤和方法

玉雕的步骤和方法
玉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其步骤和方法主要如下:
1. 选料:选择质地细腻、纹理美观的原石进行玉雕。

2. 设计:根据需求和艺术效果,设计出雕刻图案和构思。

3. 切割:采用石锤和锯片等工具,将原石切割为所需的大小和形状。

4. 打磨:用不同粗细的磨石和砂轮,对原石进行多次打磨和抛光,直到光洁度达到要求。

5. 雕刻:将设计好的图案和构思用刻刀、钻头等工具,在玉石上
逐层雕刻。

6. 雕饰:在雕刻完毕后,可以加入镶嵌或镀金等工艺,使其更加
美观。

7. 焙烧:将玉雕品放入高温炉中烧制,增强其硬度和致密度。

8. 上蜡:最后涂上蜡,增强其光泽和防潮能力。

以上是玉雕的步骤和方法,需要雕刻师多年的技艺和经验才能完成。

民间玉雕工艺流程与技法浅析

民间玉雕工艺流程与技法浅析

民间玉雕工艺流程与技法浅析民间玉雕工艺流程一般是由原石选材、切割、粗加工、修磨、雕刻、抛光等环节组成。

其中,原石选材是玉雕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因为玉石的品质、纹理等直接决定了玉雕品的质量和价值。

切割则是将玉石按照设计要求切割成适当大小和形状的基础,粗加工则是通过机器或者手工工具对玉石进行形状的大体处理,使其更接近最终设计的模样。

修磨是利用砂纸、砂轮等工具进行精细的打磨和修整,以使玉雕品表面更加光滑细腻,纹理更加清晰。

雕刻则是将设计者的构思转化为完成作品的关键环节,需要玉雕师根据原材料的性质和加工情况进行精细雕琢,厚薄适中,半浮凸现。

抛光则是将雕刻出来的作品进行最后的处理,使其表面更加光滑、美观,增强玉石的质感和光泽度。

二、民间玉雕技法民间玉雕技法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技法有以下几种。

1.阴刻阴刻是一种在玉石表面用刀具或者针鹤等工具刻划出图案和字体,在刻划的部位由于没有被刻划处理,所以在光线下呈现阴影效果的雕刻技法。

阴刻技法具有体现玉石纹理、陶情入呆、形神兼备、表达丰富多彩等特点。

2.浮雕浮雕是在平面平滑的玉石表面上,将图案、图像或文字等以浮出或陷入的方式雕于上面的雕刻技法。

浮雕技法可以利用玉石的色泽、纹理、光泽度等特点,在视觉上产生立体感和空间感。

3.镂空镂空是按照设计的要求在玉石上雕刻出空洞或者窗户形状的技法。

通过这种技法,玉石的内部结构、斑块和纹理等特点可以得到更好的展现和利用。

4.圆雕圆雕是将整个图案、造型、或者文字等立体地雕刻在玉石上,形成一个整体的立体造型的技法。

圆雕技法需要玉雕师有很高的雕刻技巧,因为它要考虑到造型的透视、比例和立体的结构等多个因素。

综上所述,民间玉雕工艺流程和技法需要经过反复的实践和积累才能逐渐达到精通的状态。

每一个玉雕师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想象力,他们的作品不仅仅是艺术的表现,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民间玉雕工艺流程与技法分析

民间玉雕工艺流程与技法分析

107民间玉雕工艺流程与技法分析苏德保 陈宗林一、民间玉雕创作的工艺流程(一)原料选择对于玉雕创作来说,选择合适的玉石材料是最为重要的一步,玉石材料种类繁多,玉石的特性也变化无常,具有一定的多变性,在进行创作时,要能够根据玉石材料的类型和大小进行艺术创作,并且根据玉石原料本身的自然属性特点,对玉石进行就地取材以及良料雕琢。

这也要求玉雕工匠能够吃透玉料,对玉石材料的特性进行扬长避短的发挥,物尽其用。

(二)玉石设计对玉石进行设计不仅需要工匠从外观的角度入手,更要根据玉石材料本身的材质特点,选择合适的雕琢工艺。

对玉雕的设计要始终贯穿创作的整个过程,跟随创作的题材以及雕琢的进度进行灵活转变。

(三)粗雕与细调在设计的环节结束之后,就要对玉石进行初步的雕琢,初步的雕琢要确保外形轮廓的美观。

粗雕的每一步都要慎重,由于玉雕创作只能做减法而不能做加法,所以,粗雕的每一步都要能够和玉雕创作的主题息息相关[1]。

粗雕结束之后要进行细雕,细雕决定的是整个玉雕作品的实际精美程度,作为复杂且重要的环节,细雕也反映出工匠艺人的艺术水平,需要在创作时仔细拿捏。

(四)抛光装饰在雕琢结束之后,精美的玉雕作品已经基本完成,对半成品进行打磨能够让表面更加光亮美观,配合过油打蜡等技法,也能够有效装饰和保护玉雕作品。

总之,上述工艺流程从选择玉石开始到最终的创作结束,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玉雕创作者倾注心血,并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法,以精湛的技艺让玉雕作品焕发出精致优美的艺术魅力。

二、玉雕的工艺技法(一)量材施艺由于不同的玉石具有自身的特征,所以在进行玉雕创作时,要根据玉石本身的材质特征,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料,避免浪费。

具体来看,在工艺方法上有以下几种。

1.去脏绺所谓的“脏”指的是玉石材料中存在一定天然的杂质,“绺”指的是玉石材料中的裂纹,在产生玉雕作品创作时,要尽可能规避脏绺等缺陷。

在一般的创作技法中,匠人们普遍会将这些杂质挖去。

然而,玉雕过程中,这些杂质可能藏在玉石的内部,难以处理,此时可以运用造型外观遮住脏绺,并且避免对整体设计结构的破坏,顺着裂纹继续雕琢,就能够规避缺陷,把缺陷变为特点。

古玉图说-图解古人玉雕方法

古玉图说-图解古人玉雕方法

古玉图说-图解古人玉雕方法不了解古人的治玉手段,大多人很难理解在没有现代工具的古代,我们的先辈们是如何完成玉石雕刻的。

一、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

鱼潜在渊,或在于渚。

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

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鱼在于渚,或潜在渊。

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春秋《诗经小雅鹤鸣》我们不去详读诗歌,只看这两句:它山之石,可以为错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错”:磨石,“攻”:加工直译这两句意思是“其它山上的石块,可以用来磨玉石;其它山上的石块可以对玉石进行雕琢加工”。

这其中很清楚的告诉我们,古人使用其它山上更硬的石头来对玉石进行雕琢加工的。

这里的“他山之石”就是指解玉砂的砂矿。

南宋朱熹《诗集传》对此文的解释为:“玉之温润,天下之至美也。

石之粗厉,天下之至恶也。

然两玉相磨,不可以成器,以石磨之,然后玉之为器,得以成焉。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玉》:“中国解⽟沙,出顺天⽟⽟与真定邢台两⽟,其沙⽟出河中,有泉流出,精粹如⽟,藉以攻⽟,永⽟耗折。

”这里所提到的解玉砂,古代又称作:碾玉砂、邢砂、磨玉夏水砂。

为古代切割、琢制、研磨玉石所用的砂矿。

砂也可做沙。

解玉砂由采集来的天然刚玉砂矿和石榴石砂矿,经捣制筛选制成。

其中分黑沙、红沙、黄沙、宝沙,也称黑石沙、红石沙、黄石沙。

黑沙硬度最高,为莫氏8-9度。

在史前初始琢玉时也有用过石英砂。

古人治玉源于制作石器,切、磋、琢、磨是制作玉器的基本工艺程序。

①切:即解料,解玉要用无齿的锯加解玉砂,将预料分开;②磋:是用圆锯蘸砂浆修治;③琢:是用钻、锥等工具雕琢花纹、钻孔;④磨:是最后一道工序,用精细的木片葫芦皮、牛皮蘸珍珠砂浆,加以抛光,玉器便发出凝脂状的光泽。

这套制玉技术,在商代已为工匠们所掌握。

今天的玉雕技法,总体还是采用切、磋、琢、磨四种基本方法。

对于古代玉器的这种制作方法,先秦称之为琢玉,宋代称之为碾玉,古人则将这种玉器制作泛称为治玉。

玉雕的基本工序和方法

玉雕的基本工序和方法

玉雕的基本工序和方法玉雕是一种古老的工艺技术,在中国千百年来一直是非常重要的艺术形式。

玉具有坚硬的质地,可以用来雕刻各种精美的形状。

下面是玉雕的基本工序和方法:1.选材:选择合适的玉石是玉雕的第一步。

通常使用的玉石有翡翠、和田玉、缅甸玉等。

在选材过程中,需要考虑玉石的颜色、纹理和透明度。

2.设计:在确定好玉石之后,需要进行设计。

根据雕刻的要求和玉石的特点,设计师会将初步的构思呈现出来。

3.雕刻:雕刻是玉雕的核心工序。

雕刻一般分为“开料”和“成形”两个阶段。

a.开料:开料是将玉石从整块变成可以雕刻的小块的过程。

这一步通常使用锯子、小斧头和锤子进行,将玉石切割成合适的大小和形状。

b.成形:成形是根据设计稿将雕刻出的整块玉石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和雕刻的过程。

这一步通常使用刀子、雕刻刀和砂轮等工具,将玉石切割和打磨成需要的形状和细节。

4.打磨:打磨是玉雕的关键步骤之一,可以使玉石表面光滑细腻,并增强其整体的观赏性。

这一步通常使用砂轮和砂纸等工具进行,可以分为粗磨和细磨两个阶段。

a.粗磨:通过使用粗磨工具,如砂轮,将玉石表面的痕迹、不平整处等进行去除,使整个作品更加平滑。

b.细磨:细磨是在粗磨之后进行的,通过使用细砂纸等工具,进一步提升玉石的光泽和观赏性,使其更加亮丽。

5.雕琢和细节处理:这一步是对玉石进行进一步的雕琢和细节处理,使其更加精致和完美。

这一步通常使用细小的雕刻刀和其他工具来完成。

6.拼接和细部镶嵌:如果作品需要多个部分的拼接或者细部的镶嵌,那么这一步就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一步中,需要将多个零件或宝石等进行精确的拼接和镶嵌。

7.上光和装饰:完成上述步骤后,需要对玉石进行上光和装饰。

这一步通常使用蜡或者油等物质进行,以增加玉石的光泽和保护。

以上是玉雕的基本工序和方法。

通过这些步骤,玉石可以变成各种精美的艺术品,展示出其独特的美感和价值。

随着时间的推移,玉雕作品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珍贵的工艺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追捧。

玉雕工艺流程

玉雕工艺流程

玉雕工艺流程玉雕是中国传统工艺之一,历史悠久,技艺精湛。

玉雕制作工艺繁琐,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一件精美的玉雕作品。

下面将详细介绍玉雕的工艺流程。

1. 玉石选材玉雕的第一步是选材。

玉石是玉雕的原材料,选材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制作工艺和成品的品质。

在选材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玉石的颜色、纹理、透明度等因素,以及是否有裂纹或其他瑕疵。

只有选用优质的玉石,才能制作出精美的玉雕作品。

2. 设计图纸在选定了合适的玉石之后,玉雕师会根据玉石的形状和特点,设计出一份详细的图纸。

设计图纸需要考虑到玉石的纹理和色彩,使得雕刻出来的作品更加生动和自然。

3. 开料开料是玉雕的第一道工序,也是最基础的工序。

在这一步,玉石被切割成适合雕刻的大小和形状。

开料需要使用专业的工具和设备,以保证切割的精确度和平整度。

4. 雕刻雕刻是玉雕的核心工艺,需要经验丰富的玉雕师来完成。

在雕刻的过程中,玉雕师需要根据设计图纸,利用各种雕刻工具,将图案和纹理雕刻到玉石表面。

不同的图案和纹理需要不同的雕刻工具和技巧,以保证雕刻出来的作品精美细致。

5. 打磨雕刻完成后,需要对作品进行打磨。

打磨可以使玉石表面更加光滑,同时也可以突出玉石的纹理和色彩。

打磨需要使用不同粗细的砂纸和研磨工具,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6. 镶嵌对于一些复杂的玉雕作品,可能需要进行镶嵌工艺。

镶嵌是将不同的玉石或其他宝石镶嵌到一起,以形成更加丰富多彩的作品。

镶嵌需要精准的测量和精细的操作,以保证镶嵌的稳固和美观。

7. 完工最后一步是将玉雕作品进行整体的检查和修饰,确保作品没有瑕疵和缺陷。

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后,精美的玉雕作品就完成了。

总的来说,玉雕工艺流程包括选材、设计图纸、开料、雕刻、打磨、镶嵌和完工等多个环节。

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经验丰富的玉雕师来完成,只有经过精心的制作,才能打造出精美绝伦的玉雕作品。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玉雕工艺的精湛技艺和独特魅力。

玉器雕琢的工序与方式

玉器雕琢的工序与方式

玉器雕琢的工序与方式作者:崔建林来源:《当代人》2009年第03期选料、剥皮玉器雕琢有时是根据买主的要求来选择玉料和确定题材的,比如买者提出要订做中档的翡翠玉质的观音佛像,同时要求佛像手持玉净瓶呈站立姿势,佛像高度在5寸左右,当然价钱要协商好。

玉雕作坊就根据买者要求选择合适的翡翠玉料,将设计图案与买者商量,双方同意后就可以加工了。

当然大多数是根据玉料来设计,即所谓的“量材施艺”。

玉料,尤其是经过河水磨蚀过的砾石玉料,往往表面都有一层氧化层,比如翡翠表面常常为黑色、黄色、红色等包裹,里面是否有绿色?绺裂和纹理如何延伸?雕琢前需要有所了解,这样才可能做好玉雕设计。

当然玉石好的表皮,不能随意剥去,有时可以利用玉石表面不同的颜色进行设计,雕琢好了可称为玉器的俏色,提高玉器的价值。

粗雕玉料勾好样后就可以粗雕了,粗雕也可称为做坯,即按照设计要求将玉料雕琢成形,初步达到设计玉雕的基本造型。

粗雕非常重要,这一工序是整个玉雕是否成功的基础,我们知道玉雕一旦雕琢,就很难回头,真可谓“覆水难收”,所以雕琢之前要慎重。

为此玉雕行业在粗雕阶段就总结出许多经验,其中有“见面留棱”“以方易圆”“打虚留实”“留料备漏”“先浅后深”等。

粗雕最初要将玉料切割成若干大的块面,然后将这些大面分割成若干小面,面与面之间要有棱角,这些棱角存在可以及时调整玉雕造型,这就是所谓的“见面留棱”;雕琢圆形或球体时要采用微积分原理来加工,首先对玉料找方,即将玉料切割成方形或正方体,逐渐去角,使得圆形或球体玉件面和棱越来越多,从而也就越接近圆或球体,这就是所谓的“以方易圆”;“先浅后深”是指玉器雕琢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进行,也就是用工具勾出基本轮廓后再进一步完成造型;玉雕的过程中要保留好外形,比如人物的头部、腿部、手肘等外露部分留足余量,一旦琢磨坏了无法补救,而身着衣物的折曲纹饰是雕琢的重点,这就是“打虚留实”的意思;雕琢时有可能为了回避绺裂,或遇见磕碰等意外,需要调整局部雕琢内容,所以粗雕时必须“留料备漏”,雕琢最后才可以将预留的余料去掉。

民间玉雕工艺流程与技法浅析

民间玉雕工艺流程与技法浅析

民间玉雕工艺流程与技法浅析作者:陈金水来源:《名家名作》2019年第04期[摘 ; ; ; 要]玉石的特征是温润,经得起雕琢,即使损坏断口也是平滑的,也正因此人们认为玉石有仁、义、智、勇、洁五种美好的品德。

人们经常会随身佩戴玉器,用于表达品行美好。

而玉雕工艺与其他工艺不同,它涉及的工艺流程和技法具有很强的独特性,主要介绍了玉雕雕刻工艺的流程、原料选择与艺术创作的相关问题,介绍玉雕工艺设计的基本工具与基本技巧。

[关 ;键 ;词]玉雕艺术;工艺流程;雕刻技法玉器自古以来就被人们当作珍宝,在中国古代,玉经常被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玉器也经常被当作品行美好的标志、君子风范的象征。

玉器被赋予的众多美好意义可见人们对于它的喜爱。

人们经常将玉形容成琦玉、璞玉,瑾、瑜等这些字也被广泛地应用在为父母子女取的名字里。

一、玉器雕刻工艺流程1.选择材料,雕刻“因玉制宜”想要制作精美且具有艺术价值的玉雕的第一步就是选取合适的材料,材料的優劣选取决定了成品的品相,雕刻要“因玉制宜”,充分利用玉器的形态和纹理,尽量保持玉器更多的天然属性。

玉雕的原材料选择万不可草率,不论是选择什么颜色的材料,玉的颜色一定要鲜明,玉石的等级一般根据它的通透程度来划分,色泽越均匀且色彩越通透的玉就越是上等。

雕刻大师们往往会依据玉器不同的颜色以及形态对其进行不同的创造。

正因为玉雕大师们的创造力和用心对待每一块料子的精神,使得玉器的艺术品拥有了更高的神韵。

不同的材料有着不同的价值,就算是仅仅剩下的一块毛料也会因为玉雕大师们的精心雕琢变得更加出奇。

例如,玉雕大师叶金龙的作品《一叶情》所选用的材料就是一块已经经过利用的原料,这块原料本来已经用于打造了七个手镯,可是在大师的手中,这些在他人看起来可能将要被遗弃的料子也能大放异彩。

雕玉既雕人,就是这个道理。

2.艺术创造——与玉器的对话每一次雕琢之前,雕刻大师们都会进行一场“与玉石的对话”,只有真正地解读出玉带给我们的信息,才能将它最美好的一面展现出来。

浅谈古玉雕刻技法和现代工的区别 陈新庆

浅谈古玉雕刻技法和现代工的区别 陈新庆

浅谈古玉雕刻技法和现代工的区别作者:陈新庆作为刚开始研学古玉的爱好者,往往将一些师传看玉方法和书上所见古玉特征,奉为“开门”,并将其概念化。

比如在辩说明清玉的拉丝工时,只将有无垂直的拉痕作为判真断假的方法。

有的比较认真些,再考虑点拉丝痕迹与拉口夹角的锐利程度如何,一般认为夹角“钝、肉的不看好,相反则真品无疑”。

很少有人进一步去辨认垂直拉痕的形态对比变化,或拉琢痕的粗细问题。

为什么会有这些辨认要求?个中也许涉及到一个学习方法问题。

其实,许多藏家手里,都有几件开门的明清玉,只是没有很好的总结,没有很好的和伪品一一做痕迹认知对比。

比如古玉佩花边上的轧道,都不是一刀琢成的,是几刀连接,阴线底面并不平整,线与线之间底面有波浪状。

龙鳞纹也是有粗有细,起刀和落刀痕迹明显。

现代雕刻机,大多是手持的,加工者就如手持笔一样对玉器加工;而古代用的砣,是固定在水凳架上。

碾玉的时候,就如双手持纸向笔尖写字一样,把玉料向上顶砣,一个平面在接触一个旋转的圆砣切痕作用力很大,所以需要慢慢地小心碾琢,这样才能产生出一道道痕迹。

但,即使再熟练的工匠,也有不顺手,或者因当时加工工具不利加工的地方,留下一些不协调、不平整的痕迹。

明清镂空玉佩的拉丝工。

在平行拉痕的情况下,还有错位的叠加痕迹出现。

这种痕迹的出现,与新的拉丝工痕迹不一样。

新的拉丝工是由机器固定拉丝轮均匀转动,玉器在手上平衡转动加工。

机器的拉丝轮转速快,每秒在一个点位上拉过的痕迹,比老工又多又快,完成一个拉痕的时间短,非常容易形成排列状的、垂直玉平面的磨痕,痕与痕的过度比较锐利。

而老工是人手拉动的,上下拉动的速度慢,又因手工拉动方向不稳定,在做锼空拉丝时,常常不自觉的变化了弓行角度,这样就必然在原相对平行痕迹上,留下错叠相加的拉丝痕迹。

磨痕也因速度慢,痕与痕的过度显得钝化。

而且在做两层“花上压花”拉丝加工时,需要人工将拉弓角度翘起蹩下拉动。

常常留下摩擦到平面上的连带痕迹。

这些痕迹在新工上,是不会留下的。

玉雕雕刻技法及过程介绍

玉雕雕刻技法及过程介绍

玉雕雕刻技法及过程介绍简介古代制玉技法,源于制作石器。

切、磋、琢、磨是玉石器所用的工艺程序。

切,即解料,解玉要用无齿的锯加解玉砂,将玉料分开;磋,是用圆锯蘸砂浆修治;琢,是用钻、锥等工具雕琢花纹、钻孔;磨,是最后一道工序,用精细的木片葫芦皮、牛皮蘸珍珠砂浆,加以抛光,玉器便发出凝脂状的光泽。

这套制玉技术,在商代已为工匠们所掌握。

现今的玉雕技法,大体还是采用切、磋、琢、磨四种方法。

先秦称琢玉,宋人称碾玉,今称碾琢。

相玉琢玉工艺过程之一。

从一块璞玉,到做成一件玉器,首先就是进行"相玉"设计。

"相"即是"看",看后琢磨思考,以判断玉石的内在质量,和外形的优劣,而后立意确定做什么题材的作品。

划活琢玉工艺过程之一。

就是根据所构思的形象,在玉料上用笔墨线条,把它形象地划(画)出来。

"划活",在琢玉工艺中是关键的一环。

雕刻琢磨琢玉工艺过程之一。

就是指玉器的具体制作。

制作玉器行话称"琢磨"。

因为玉石异常坚硬,必须用铁制圆盘――铊为工具,以水和金刚砂为介质,经过铡、錾、冲、压、勾、顺等工艺,一点一滴琢磨而成。

它与雕刻的"刀子活"截然有别。

玉石琢磨,是一种十分谨严的技艺,高手琢磨的玉件,能达到"小中见大"、"以轻显重"的艺术效果。

碾磨琢玉工艺过程之一。

也叫"光亮"、"抛光"。

是用紫胶、木、葫芦、牛皮及铜制的铊子,将玉件琢磨的粗糙部位,碾磨平整。

并通过应用氧化铬等一些化学粉剂原料作介质,使玉件显露出玉材光洁、温润和晶莹的本质。

铜仁程序麻将机双钩碾法汉代琢玉著名技法。

在记载玉的文献中,说它的刻纹细如游丝,像头发,宛转流动,没有一点滞迹。

和出土的汉代精美玉器相引证,古文献上的这些说法是可靠的。

"两明造"透玉雕"两明造"技巧,在清代中期出现,在北京故宫、苏州园林等建筑中有较多的应用。

玉雕工艺流程

玉雕工艺流程

玉雕工艺流程玉雕是中国传统工艺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玉雕工艺流程繁琐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一件精美的玉雕作品。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玉雕工艺的流程。

首先,选择原料。

玉雕的原料主要是玉石,而玉石又分为软玉和硬玉两种。

软玉质地细腻,适合雕刻细致的纹饰;硬玉质地坚硬,适合制作大型的玉雕作品。

在选择原料时,需要根据雕刻的具体要求和设计图纸来确定使用的玉石种类。

接下来是设计。

设计是玉雕工艺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好的设计图纸是制作精美玉雕作品的基础。

设计图纸需要考虑到玉石的形状、纹理、色泽等特点,合理安排雕刻的内容和构图,使得最终的作品既符合审美要求,又能展现玉石的美感和特色。

然后是开料。

开料是指将原始的玉石加工成雕刻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在开料过程中,需要使用砂轮机、锯片等工具,将玉石切割成初步的形状,为后续的雕刻工序做好准备。

接着是粗雕。

粗雕是指在玉石表面大致勾勒出雕刻的轮廓和主要纹饰。

这个过程需要使用锤、凿等工具,将玉石表面逐渐凿出雕刻的形状,注意保持整体的比例和对称。

之后是精雕。

精雕是在粗雕的基础上进行的细致雕琢,将雕刻的纹饰和细节处理得更加精细和立体。

这个过程需要使用细小的雕刻刀具,对玉石进行精细的雕琢和打磨,使得作品更加精致和美观。

最后是打磨和抛光。

打磨和抛光是玉雕工艺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使作品呈现出光洁亮丽外表的关键。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使用砂纸、打磨膏等工具,对玉石进行表面的打磨和抛光处理,使其呈现出自然的光泽和细腻的触感。

通过以上的工艺流程,一件精美的玉雕作品就完成了。

玉雕工艺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和精湛的工艺技术,成为了中国传统工艺中的瑰宝,也是中华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玉雕工艺,传承和发扬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中国古代玉器的制作工艺流程

中国古代玉器的制作工艺流程

中国古代玉器的制作工艺流程第一步:选材。

选取优质的玉石是制作工艺的第一步。

在中国古代,人们常用的玉石有和田玉、翡翠、青金石等。

制作玉器常用的是和田玉,因其质地细腻、温润,且有着独特的光泽和颜色。

第二步:开料。

将选定的玉石经过开料工艺进行切割,以便后续的雕刻加工。

开料通常采用磨料和翡翠石料进行切割,并使用绳子或铁丝固定切割位置。

根据所需的形状和尺寸,进行适当的切割和裁剪。

第三步:精制。

将开料后的玉石进行打磨和磨光,使其表面光滑、均匀。

精制过程中使用不同粒度的磨料和工具,如砂轮、砂纸等,根据需要不断调整,直到玉石达到所需的平滑度和光泽度。

第四步:雕刻。

雕刻是制作玉器的关键环节,也是最具技术性的一步。

雕刻通常采用手工传统技术,技艺高超的雕刻师傅通常会凭借经验和技巧进行雕刻,形成琳琅满目的图案。

第五步:纹饰加工。

在雕刻玉器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设计和需求进行各种纹饰的加工。

纹饰加工通常包括线刻、鼓凿、浅浮雕、高浮雕等技术,这些技术可以使玉石表面形成各种美观的纹样和图案。

第六步:打磨。

完成雕刻和纹饰加工后,需要进行最后一次的打磨工艺。

打磨是为了使玉器的表面光滑、均匀,并消除可能产生的划痕和不规则瑕疵。

打磨工艺通常使用不同粒度的砂轮和砂纸进行,最终达到所需的光泽和质感。

第七步:装饰与装配。

根据玉器的用途和设计,可以进行一些额外的装饰和装配。

常见的装饰物包括珍珠、金属镶嵌、绳索等。

装配工艺通常使用金属环和胶水等器材将玉器的各个组成部分连接在一起。

第八步:雕印。

以上就是中国古代玉器的制作工艺流程,经过这些步骤,制作出来的玉器精美绝伦,传承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技术智慧,成为中华文明的瑰宝。

玉雕的步骤和方法

玉雕的步骤和方法

玉雕的步骤和方法玉雕是一种传统的中国工艺,制作工艺繁杂,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和方法。

下面是玉雕的详细步骤和方法:第一步:选材选材是玉雕的第一步,好的材料是制作精美玉雕的基础。

玉雕所选的材料通常是高质量的玉石。

选材时需要注意玉石的纹理、颜色以及质地。

第二步:设计设计是玉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它直接决定了最终产物的效果。

设计者需要考虑形状、尺寸、纹饰等因素,同时还需要根据玉石的性质来确定可行的设计方案。

第三步:开模开模是将设计图纸转化为实际物品的过程。

玉雕师根据设计图纸,使用各种工具将玉石进行切割、开孔、雕刻等操作,将玉石逐渐雕塑成预定形状。

第四步:粗雕粗雕是玉雕的重要环节,它主要是对玉石进行初步的削磨和粗略的雕刻。

粗雕需要通过各种粗糙的工具如锁车、锉刀、石刀等对玉石进行刮削、雕刻等处理。

第五步:修整修整是将粗雕的玉石进行再加工的过程。

在这一步中,玉雕师主要使用细磨、水磨等工具对粗略的雕刻进行平整和修整,使其形状更加光滑和精细。

第六步:细雕细雕是玉雕的核心步骤,也是最为复杂和耗时的阶段。

在这一步中,玉雕师使用精细的工具如针刀、小刨刀等对玉石进行雕琢、雕刻。

细雕需要非常细致和耐心,对细节的捕捉和表现非常重要。

第七步:抛光抛光是将玉石的表面打磨成光滑的过程。

玉雕师使用不同粒度的砂纸和研磨机械对玉石进行抛光和研磨,使其表面更加光滑、细腻。

第八步:镶嵌镶嵌是玉雕的最后一步,将雕刻好的玉石与金属或其他材料进行组合。

玉石可以与黄金、白银、珍珠等饰品材料结合在一起,形成精美的镶嵌效果。

总结:玉雕是一种需要熟练技艺和耐心的传统工艺,它需要经历选材、设计、开模、粗雕、修整、细雕、抛光和镶嵌等多个步骤。

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仔细完成,以确保最终的玉雕作品达到高质量、精美的水平。

玉雕通过精巧的雕刻和细致的表达,展示了古代艺术家们的智慧和创造力。

浅述古今玉雕工艺流程与技法

浅述古今玉雕工艺流程与技法

me t p o es gtos p l hn tr l fr a ecr igf m n in i s op ee t n , rc si o l, oi igmaei s o d avn o a c t me rsn n s a j r e t t
d y .Me n i ,i h s as n r d c d t e e t e p o e s so d r a e c r ig i— as a wh l t a lo ito u e h n i r c s e fmo e n jd a vn n e r
c u i g s l c i g ma e i l ,d sg i g,m a u a t rn n o ih n s we la i e e t l d n ee t t ra s e i n n n n f cu ig a d p l ig a l s d f r n s f
术之林的宝贵财 富。
1 古 代玉 雕 中 的攻 玉 与解玉
中国制 玉工艺方法起源于先祖的 生产 劳动。 在生产
它 山之石 , 以为错 ” 可 的诗句 。这里被 用来“ 攻玉” 它 的“ 山之石 ”一般 指两 种材 料 , , 一类 是 “ , 错” 即磨玉 用的粗 石, 另一类是“ 玉” 的解玉砂 , 于粗 加工和精加工 。 攻 用 用 而后者最常用 。
① 收 稿 日期 ;0 8 0 — 2 20— 6 0 作 者 简 介 : 树 礼 (9 o ) 男 , 级 实 验 师 , 要 从 事 珠 宝 工 艺 设 计 的 教 学 与 研 究 工 作 。 号 : S 3 T 93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3 13 (0 8 0 — 0 5 —0 17 — 4 3 20 ) 6 0 3 4

民间玉雕工艺流程与技法浅析

民间玉雕工艺流程与技法浅析

民间玉雕工艺流程与技法浅析
玉雕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是中国独有的文化宝藏之一。

玉雕的创作过程极为繁琐,要用各种工具进行开凿、雕刻、打磨等复杂操作。

下面将简要介绍民间玉雕工艺流程与技法。

一、选材
首先,玉雕师要选用好的原材料。

好的原材料质地坚硬,结晶细致,色泽纯正,无明
显的瑕疵和裂纹。

常用的原材料有和田玉、山东青玉、翡翠、龙须玉等。

二、制模
制作玉雕前需要先打样,也就是制作玉款模型。

制作玉款模型时,首先要根据需求确
定图案,然后用蜡烛或者其他软膏状的材料模拟出图案的外形,再在模型上进行细节处理,制作出真正的玉款模型。

三、开凿
开凿是指刻划玉石的表面,使其逐渐呈现与图案相符的形态。

在参照玉款模型的基础上,玉雕师需要用小刀或者电动刻划机等工具将玉石表面的多余部分逐渐削减,让其逐渐
与玉款模型相似。

四、雕刻
雕刻是指在开凿后,用雕刻刀进行精细加工。

玉雕师需要根据图案的不同要求细心雕刻,使其达到最好的效果。

五、打磨
在雕刻完成后,需要对玉雕进行打磨。

首先,用砂轮把表面的大刀痕,锯齿等瑕疵去除,接着用纸轮进行细磨,最后用细砂纸进行抛光,使得玉雕表面光滑、亮丽。

六、镶嵌
有些玉雕作品需要放入其他材料,如金属、珍珠、宝石等。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用特
殊的镶嵌技术将其与玉石相融合。

综上,民间玉雕工艺流程与技法复杂多样,需要玉雕师经过长期练习和掌握才能做出
精品。

每个作品实际上都是玉雕师的心血结晶,也是一件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

玉雕工艺的制作流程

玉雕工艺的制作流程

玉雕工艺的制作流程一、准备工作玉雕工艺的制作流程首先需要进行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主要包括选材、设计和准备工具。

1. 选材选材是玉雕工艺的第一步,好的玉料是制作出精美玉雕作品的基础。

选材时需要考虑玉石的质地、颜色、透明度等因素,以及雕刻的需求和风格。

2. 设计设计是玉雕工艺的重要环节,它决定了最终雕刻出的作品的形态和风格。

设计师会根据客户需求或自己的创意,绘制出雕刻图纸或模型,确定作品的形状、细节和比例等。

3. 准备工具准备工具是玉雕工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常用的工具有刀、锉、砂纸、磨头等。

根据不同的雕刻需求,还可以使用电动工具、喷砂机等辅助工具。

二、切割和开料切割和开料是玉雕工艺的第二步。

在这一步骤中,需要将选好的玉料进行切割和开料,为后续的雕刻工作做好准备。

1. 切割切割是将整块玉料按照设计要求切割成合适的大小和形状。

切割时需要使用锯片或电动切割机来完成,确保切割的精度和平整度。

2. 开料开料是将切割好的玉料进一步切割成雕刻所需的块状。

开料时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雕刻的需要,将玉料切割成合适的大小和形状,以便后续的雕刻工作。

三、粗雕和细雕粗雕和细雕是玉雕工艺的关键步骤。

在这一步骤中,需要将开料好的玉料进行雕刻,塑造出作品的基本形态和细节。

1. 粗雕粗雕是将玉料进行初步的雕刻,将作品的整体形态勾勒出来。

粗雕时需要使用锉刀、刀子等工具,按照设计要求将玉料逐渐雕刻成基本形状。

2. 细雕细雕是在粗雕的基础上,进一步雕刻出作品的细节和纹饰。

细雕时需要使用细小的刀具、砂纸等工具,将作品的细节进行加工和修饰,使其更加精致和立体。

四、抛光和打磨抛光和打磨是玉雕工艺的最后步骤。

在这一步骤中,需要对已经雕刻好的作品进行抛光和打磨,使其表面光滑、细腻。

1. 抛光抛光是将作品表面的毛刺和粗糙部分去除,使其变得光滑。

抛光时可以使用砂纸、砂轮等工具,将作品表面进行磨光,使其呈现出光亮的效果。

2. 打磨打磨是对作品进行细致的修整和修饰,使其更加精美。

玉雕的基本工序和方法

玉雕的基本工序和方法

玉雕的基本工序和方法玉器雕琢主要包括选料、剥皮、设计、粗雕、细雕、修整和抛光等工序。

1、选料、剥皮玉器雕琢有时是根据买主的要求来选择玉料和确定题材的,比如买者提出要订做中档的翡翠玉质的观音佛像,同时要求佛像手持玉净瓶呈站立资势,佛像高度在5寸左右,当然价钱要协商好。

玉雕作坊就必须根据买者要求选择合适的翡翠玉料,将设计图案与买者商量双祀同意后就可以加工了。

当然大多数情况下是根据玉料来设计,即所谓的”景材施艺”。

玉料尤其是经过河水磨蚀过的砾石玉料,往往表面都有一层氧化层,比如翡翠表面常常为黑色、黄色、红色等包裹,里面是否有绿色?络裂和纹理如何延伸?雕琢前需要有所了解,这样才可能做好玉雕设计。

当然玉石好的表皮,不能随意剥去,有时可以利用玉石表面不同的颜色进行设计雕琢好了可成为玉器的俏色,提高玉器的价值。

2、设计玉器设计是雕琢玉器的关键。

一般说来,设计者往往是根据玉料的颜色、玦度、纹理和形状来设计雕琢题材,选择适合玉料特征的题材,首先要最大限度地利用玉料,根据玦度和玉料外形设计,不能浪费玉料;利用好颜色,使其产生最佳效果;尽量摒弃玉件上绺裂暇疵,要做到“挖脏这绝”、”变职为榆”。

玉雕设计者可能就是执行设计的雕琢人,有时玉雕设计者和雕琢者为下同的两个人,这就需要执行雕琢的人要领会设计者的思想,同时应具备必须的技术要求,有能力把握雕琢玉件题材的特征,并对玉雕题材有所了解,尽量熟悉有关背景材料。

这样才可能真正理解设计,雕琢出设计者所期待的玉器。

最初玉雕设计图案可以画在纸上,也可以直接画在拟雕琢的玉料上。

大型贵重的玉料雕琢,必须先画在纸上反复斟酌酝酿,设计完美后再落在干料上,雕琢者根据题材图案的线条进行加工。

小件玉器加工可直接在料上勾样。

雕琢过程中要璜开玉料内部出现的缎裂,要充分利用其内部的颜色,这就需要不断地修改玉雕设计要多次在雕琢的玉件上描图。

当然原定主要的玉雕题材通常是不能改变的,只能调整有关局部内容,适当减少或增加部分雕琢内容。

民间玉雕工艺流程与技法分析

民间玉雕工艺流程与技法分析

民间玉雕工艺流程与技法分析一、选择玉料与设计:玉料是进行玉雕的基础,民间玉雕通常选用优质的天然玉石,如垒山玉、和田玉等。

在选择玉料时需要考虑其质地、色泽与纹理等特点。

设计是玉雕工艺的重要环节之一,玉雕师根据雕件的用途与主题,进行绘制与构思。

二、切割与造型:在玉料选定后,需要根据设计,进行切割与造型工作。

首先,使用切割工具将玉料切割成相对整齐的原型。

然后,根据设计师的要求,逐步对原型进行精细的雕凿与打磨,使其呈现出设计所需的形状与轮廓。

三、雕刻与开凿:在切割造型完毕后,就可以进行雕刻与开凿的工作了。

雕刻是指在玉料表面进行纹饰的刻画,比如花纹、动物、人物等。

开凿则是将玉料打破或凿开,形成器物的镂空部分。

这两者都需要经过琢磨、雕凿、精细打磨等工序,将玉料的纹理与质感展现出来。

四、打磨与抛光:雕刻与开凿完毕后,需要对雕件进行打磨与抛光以增加光泽与质感。

打磨可以使用砂纸、砂轮等工具进行,使雕件表面更加平整光滑。

抛光则是使用抛光机等设备,对雕件进行表面抛光,使其呈现出光泽与细腻的效果。

五、装饰与配件:在雕件完成后,还可以进行一些装饰与配件的工作。

比如,可以在雕件表面镶嵌宝石或其他材料,增加装饰效果。

也可以配上金属制品,如戒托、项链链扣等。

六、上蜡与保养:民间玉雕作品完成后,还需上一层蜡进行保护与增光。

上蜡可以增加玉雕作品的亮度与色泽,并且起到一定的防水、防尘与保护作用。

同时,玉雕作品还需要进行定期保养,如适当擦拭、保存于干燥通风的环境中。

总结:民间玉雕工艺流程与技法多种多样,每一步都需要工匠的耐心与手艺。

通过选择玉料与设计,切割造型,雕刻开凿,打磨抛光,装饰与配件,上蜡与保养等环节,最终制作出一件精美的玉雕作品。

这些工艺流程与技法传承至今,是中国玉雕文化的瑰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述古今玉雕工艺流程与技法作者:陈新庆中国琢玉工艺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以精湛的技艺和优美的造型著称于世,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瑰宝,享有“东方艺术”之美誉。

琢玉大师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把玉料的玉质、玉色与工艺技术、民族特色融于一体,琢于一体,琢成的玉器精品无疑是中国文化的传承之物,同时也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宝贵财富。

1 古代玉雕中的攻玉与解玉中国制玉工艺方法起源于先祖的生产劳动。

在生力极其落后的古代,古人是如何加工玉器的呢《礼记学记》中有“玉不琢,不成器”。

《诗经卫风淇奥》中更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诗句,其中就有琢玉技术的描绘,这里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所指的是琢玉的工艺程序。

切就是把玉料解开,磋就是对玉料进一步的成形修整,琢就是雕琢花纹和成器,磨即是抛光。

《诗经》讲述了如何琢玉同时又更为形象贴切地比喻君子修身要像加工玉器一样。

那么古人又是用什么材料对玉石进行切、磋、琢、磨的呢《诗经小雅鹤鸣》有“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它山之石,可以为错”的诗句。

这里被用来“攻玉”的“它山之石”,一般指两种材料,一类是“错”,即磨玉用的粗石,另一类是“攻玉”用的解玉砂,用于粗加工和精加工。

而后者最常用。

根据有关考古资料显示,我国某些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便有玉器出土。

早期的所谓玉石包括的种类比较多,有些是我国现代所称的软玉,摩氏硬度6~6.5;有些是水晶、玛瑙等,摩氏硬度7。

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虽然出现了金属工具,可是前者硬度仅为3后者硬度为5.5,难以雕刻硬度较高的玉石。

显然,为了攻玉,我们的祖先早在旧石器时代就认识到了等于和大于玉石硬度的研磨材料——解玉砂。

《天工开物》曾具体描述攻玉时的某些情形。

玉工剖玉时,以水盆盛砂,一边用脚踏动铁制圆盘旋转,一边添加拌水的解玉砂,一点一点把玉划断。

无论是大块还是支解的碎块,量材加工大器或小件饰物,都需经锯出外形、琢出雏形、雕刻线纹、修整表面、钻孔抛光等工序。

磋磨成型及钻孔用杆钻(金属或木质)或管钻(竹管)沙浆不断旋转钻进而成,雕刻用解玉砂,抛光则用皮革和木质物。

我国新石器时代用不同粒度的解玉砂在开料、造型、研磨、雕琢、抛光、钻孔等方面均已显示出较高的制玉水平。

章鸿钊先生在《石雅》中最早对国内解玉砂进行科学定名。

指出民国初期所用的解玉砂有两种,一种是红砂,其色赤褐,产于邢台,验之即为石榴子石;一种是紫砂或紫口砂,其色青暗,验之即为刚玉。

这两种矿物一般呈大小不等的结晶颗粒,现代主要制成砂轮、砂布、砂纸及充当研磨砂,优质者可作钟表、精密仪器的宝石轴承,透明色艳且粒大者本身就是工艺宝石。

由于它们硬度高、耐磨性强,故含石榴石、刚玉的原岩经风化、剥蚀、搬运后,常以矿床形式富集为工业矿床。

在生产实践中,人类不仅逐渐揭示了解玉砂的矿物属性,而且发展为可以人工制造。

目前,高级铝土矿制成的人造刚玉,已大量替代天然刚玉。

人工合成的超硬磨料如碳化硅、金刚石、氮化硼等则有更高的生产效率,并且其粒度多达数十种之多,可满足不同材料,不同精度的研磨需求。

2 古代玉雕的工艺技法2.1 阴刻线指在玉器的表面琢磨出下凹的线段,有单阴线或两条并行的双刻阴线。

汉代以前的阴线段大多极浮浅,由一段段短线连接而成,若断若续,这是砣具旋转轻起轻落形成的,一般称之为“入刀浅”、“跳刀”、“短阴刻线”。

2.2 勾彻按设汁的花纹勾出浅沟形凸起线条叫“勾”,也称刚线,商代时常用。

把一边的线墙磨出一定的形体叫“彻”,西周时为单彻,即一面斜入刀,另一面为阴刻线,也产生阳文凸起的效果,俗称“—面坡”。

2.3 隐起在线条或块面外廓略减起,形成隐约凸起,触之边棱不明显。

红山文化即采用此手法。

2.4 浅浮雕利用减地方式,挖掉线纹或图像外廓的底子、造成线饰凸起的效果。

良渚文化的玉琮,兽面眼、口、鼻即用浅浮雕。

2.5 高浮雕挖削底面,形成立体图形,并加阴线纹塑形,始于战国,明清时流行。

2.6 圆雕立体造型人物、立兽等,红山文化及商代玉器中经常出现此类器件。

2.7 活环将玉料削琢成相连的活动环索,可延伸玉料的跨度,春秋时即已采用。

2.8 镂空雕又称透雕,在穿孔的基础上加以发展,最早见于良渚文化镂空的玉冠状饰。

镂空雕的程序是先在纹饰外廓等距的地方钻管打孔,再用线锯连接形成槽线.商代时镂空玉凤的镂空剖面很平滑,说明当时镂孔对接技术已非常娴熟。

元代的镂雕技术有了新的发展,透雕的玉炉顶,荷花芦叶穿插多达三四层,十分玲珑剔透。

2.9 花下压花由多层透雕发展而来,所制玉器巧妙地以细密镂空纹饰为底纹,衬托表面半浮雕手法琢制的龙纹或花草造型,形成两层或三层有浮雕的装饰面。

2.10 打眼红山文化时打孔的形式就很丰富,但当时用竹木、皮革为钻具,借助于中介水砂钻磨,硬度极低,造成孔洞口沿磨损,两面钻孔的对接不够准,孔径壁有条痕等。

良渚文化打眼,穿孔的技术有所提高,玉琮的射径内壁均很光滑。

先秦以前由于钻孔的工具原始,孔洞多呈马蹄形眼(单面钻),蜂腰眼(对接孔洞)。

战国以后使用铁钻头穿孔,形成整齐的管状。

汉代时能钻制复杂的人字眼, 如五翁仲、象鼻眼等。

2.11 底子古代人制作玉器精益求精,纹饰底子也不惜工本。

铲削后的器面,器壁,注意削平磨光,因而十分平整。

2.12 挖膛琢制玉器内腹部技术,良渚文化时的高筒玉琮已显示出挖膛技巧的高超,清代的鼻烟壶制作更是追求薄壁,使这一技术更趋娴熟。

2.13 抛光抛光分为粗光和精光。

战国以后的玉器很注重最后的抛光工序,使玉雕表面的晶莹润泽玻璃光泽得以充分发挥和体现。

2.14 剪影所雕出的人物或动物采用正侧面剪影的手法,如同剪纸一样,抓住主要的特征,用熟练而准确的轮廓线勾勒出生动的艺术形象。

2.15 汉八刀汉八刀为汉代独有,所雕玉器“八刀”即可形成,这里是指汉代琢玉刀法的精准,寥寥数刀即可成形,不是指刚好八刀。

后人称之为汉八刀,代表作品如玉豚、玉璜等。

2.16 跳刀跳刀为汉代所独有,汉代阴线纹细如游丝,由许多短线连缀而成被称之为跳刀。

虽若断若续但线条依然流畅,有的阴线还以极细微的圆圈陪衬。

2.17 俏色利用玉料本身天然的不同颜色,巧妙的琢刻成物体外表的肤色或器官,若能雕刻得恰如其分,则有巧夺天工之妙。

3 琢玉设备和工具古代琢玉是用脚踩玉盘使其转动,并用解玉砂使玉切开,然后用硬度高的铊钻之类的工具雕琢。

古老的琢玉机一直沿用到新中国成立以前,其功能和操作方法,与新疆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现仍在使用的琢玉机基本相同。

新中国成立以后,研制成功了新式琢玉机及许多专用设备,半使用钻石粉等新型材料,从而结束了繁重的体力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玉雕艺术的表现能力,解决了以往难度很大的技术问题。

然而,琢玉操作技术主要靠手工劳动,现代化代替不了人的高超构思和技巧。

因此,人的技艺仍起着主要作用,人使用琢玉设备,经过一系列加工程序,才能创作出技艺精湛的玉器,才能真正使“玉”成“器”。

琢玉的主要设备为琢玉机,其次有开料、打孔机等。

琢玉机亦称雕刻机,中国一些玉器厂家都可以制造,其主要由机身、转动系统和轴组成;由电动机传动,速度可以调节,工具安装于主轴上,操作非常方便;还有照明、吊秤、供水、砂圈、挡板等辅助设备。

蛇皮钻是另一类型的磨玉机器,由电钻、软轴和工具卡头三部分组成;电机转动通过蛇皮管中的软轴传给工具卡头,工具卡头卡住工具头,使工具头转动琢磨玉器;这种设备可以手提,工具头能任意加工产品的各个部位,灵活方便,现在使用很广泛。

开料设备有油丝锯床、无齿锯床、半自动落地式开料机、托盘式开料机、钻石铊料机等,用于切开石料。

打孔设备目前手拉空心钻杆打钻已多为机械打眼所代替,如把钻头卡在钻床上打孔。

最新式的是用超声波机床等专用设备打孔,极大地提高了效率。

抛光设备用于抛光玉器,主要有抛光机,其造型如磨玉机,唯一不同的是在机上增加了防尘装置。

其他抛光设备有抛光桶和振动抛光机等多种。

玉器抛光后的清洗和过油过蜡可使用超声波清洗器和烘箱。

雕琢工具按功能可分为铁工具和钻石粉工具两种。

铁工具的功能用于切削和研磨,主要有(1)铡铊。

相当于圆形锯,安装于磨玉机上,通过旋转带动金刚砂,用于铡去墨线以外的无用部分。

(2)錾铊。

是小型铡铊或钻石粉錾铊,可用于出粗坯,以及根据凹凸深度进一步錾去无用部分。

(3)碗铊。

用于旋碗。

(4)冲铊。

用于冲磨大的平面。

(5)磨铊。

用于大小不同的磨铊磨出大样,如手、人头等等,使作品初具较细致模样。

(6)扎铊。

有平口扎铊、快口轧铊、膛铊等,主要用于造型进一步加细,有推搬、叠挖、顶撞等功能。

(7)勾铊。

用于勾出更细致的文饰。

(8)钉铊。

功能较多,它的快口既切割又辗轧,用平面还可以顶撞,向里面掏掖。

(9)插条。

用于磨孔眼不平处。

钻石粉工具,就是琢玉工具表层电镀有钻石粉,其功能与铁工具相仿,有切铡用的,也有辗轧磨的,由于钻石硬度最大,用于琢玉,效率大为提高。

钻孔工具有钻弓、钻杆、管钻等,可用硬质合金钢或包镶钻石作工具头,磨光工具有胶铊、木铊、葫芦铊、皮铊、刷铊、皮带子等。

除了磨玉机和工具外,琢玉还必须有辅助材料,其主要是磨料和抛光粉。

磨料起切削作用,有天然的石英砂,石榴子石砂、刚玉砂,也有人工合成的碳化硼、钻石粉等。

目前人工合成的磨料全面代替天然磨料作品。

抛光粉种类很多,多是各种氧化物。

4 现代玉雕的工艺程序及技法将一块玉石琢磨成器物,要经过一系列加工程序。

中国古代已有一套程序,清代的琢玉程序有捣砂,研浆、开玉、冲锅(锅即现在的铊)、磨锅、掏堂、上花、打钻、透花、木锅、皮锅等工序,反映了中国琢玉工艺的成熟。

现代玉器的加工程序,一般分为选料,设计,琢磨,抛光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定内容。

4.1 选料这是第一道工序,目的是正确合理选用玉石原料,以达到物尽其美。

玉石品种繁多,变化很大,因此首先必须判断玉石的种类及其质量,主要根据质地、颜色、光泽、透明度、硬度、块度、形状等等指标来确定创作何种题材的作品,力求优材优用,合理使用,必要时还要进行去皮、去脏、切开等审查工艺,以“挖脏避绺”、“量料施工”,把玉料吃透,避免或减少玉料的缺点。

选料是非常重要的步骤,富有经验的艺人,都凭着一双慧眼和多年来丰富的经验来认识玉料的质量。

在选料过程中精确、巧妙用料,可以使产品效果突出,引人入胜。

对和田玉的55选料,要对玉料表面仔细观察,如果玉料质量好、油性强,绺裂、瑕疵少,可依靠颜色和块度大小及形状来确定选用。

方形料一般适用于器皿造型,三角形料一般适用于鸟造型,长条形料一般适用于人物造型。

如玉料有杂质、瑕疵,绺裂,可切下阴阳面一端的表皮,进行观察,以确定选用。

带有一些缺点的料只要有好玉存在,都在选用之中。

4.2 设计玉器产品不是定型产品,每件都有变化,设计工作要贯穿制作的始终。

设计首先是造型设计,即根据玉料特点设计造型,使造型舒适、流畅,受人喜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