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线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

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

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在进行日常工作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异常情况,这些异常情况可能会影响到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和解决。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异常情况,特编写此份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

二、异常处理流程1. 异常情况的识别在工作中,我们需要敏锐地察觉到异常情况的发生。

异常情况可能包括但不限于系统错误、数据丢失、设备故障等。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需要立即采取行动。

2. 紧急措施的执行在发现异常情况后,我们需要迅速采取紧急措施,以减少对工作的影响。

紧急措施可能包括但不限于暂停相关操作、关闭系统、备份数据等。

执行紧急措施时,需要保证自身安全,并遵循公司相关规定。

3. 异常情况的原因分析在采取紧急措施后,我们需要对异常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异常的根本原因。

原因分析可能需要借助相关工具和技术,例如日志分析、故障排除等。

分析结果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决异常情况,并预防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4. 异常情况的解决方案制定基于对异常情况的原因分析,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应该具体、可行,并且能够解决异常情况的根本问题。

在制定解决方案时,需要考虑到时间、资源和成本等因素,并与相关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

5. 解决方案的实施和验证制定好解决方案后,我们需要按照计划进行实施,并验证其有效性。

实施解决方案时,需要注意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确保不会对正常工作造成新的异常情况。

验证解决方案的有效性可以通过测试、监控等方式进行。

6. 异常情况的记录和总结在处理完异常情况后,我们需要及时记录相关信息,并进行总结。

记录包括异常情况的详细描述、处理过程、解决方案以及验证结果等。

总结可以从异常情况的发生频率、处理效率等方面进行,以便于后续的改进和提升。

三、异常处理的注意事项1. 快速响应对于异常情况,我们需要迅速响应并采取行动。

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可以减少对工作的影响,并避免问题的进一步扩大。

2. 沟通协作在处理异常情况时,我们需要与相关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作。

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

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

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异常情况,如系统故障、数据错误、用户投诉等。

为了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需要及时、有效地处理这些异常情况。

本文将提供一份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旨在帮助大家规范处理异常情况的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二、异常处理流程1. 接收异常情况当出现异常情况时,需要及时接收到相关信息。

可以通过系统监控、用户反馈、上级通知等方式获取异常情况的详细描述和相关数据。

2. 确认异常类型根据接收到的异常信息,需要对异常进行分类和确认。

常见的异常类型包括系统故障、数据错误、用户投诉、合规问题等。

通过准确确认异常类型,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后续处理方案。

3. 分析异常原因针对不同类型的异常,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出异常的根本原因。

可以通过查看系统日志、数据对比、用户调查等方式进行异常原因分析。

分析结果将为后续的解决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4. 制定解决方案根据异常原因的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应具体、可操作,并能够解决异常情况。

可以通过调整系统配置、修复数据、改进流程等方式来解决异常问题。

5. 实施解决方案在制定解决方案后,需要及时实施。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由相关团队或个人负责实施解决方案。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记录关键步骤和结果,以备后续参考。

6. 监控解决效果解决方案实施后,需要对解决效果进行监控。

可以通过系统监控、用户反馈、数据对比等方式评估解决效果。

如果问题得到了解决,可以进入下一步骤;如果问题仍未得到解决,需要重新分析异常原因并制定新的解决方案。

7. 归档异常处理记录每一次异常处理都需要进行记录。

记录内容包括异常描述、分析过程、解决方案、实施结果等。

通过归档异常处理记录,可以为今后的类似异常情况提供参考,并进行经验总结。

三、异常处理的注意事项1. 及时响应:一旦接收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响应并采取行动。

延迟处理可能会导致问题扩大和客户不满。

2. 多方沟通:在处理异常情况时,需要与相关团队和个人进行多方沟通。

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

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

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异常情况,如系统崩溃、网络故障、数据错误等。

为了能够高效地处理这些异常情况,提高工作效率,我们需要制定一套异常处理的作业指导书。

二、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的目的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异常处理的流程和方法,确保在遇到异常情况时,能够迅速、准确地进行处理,最大程度地减少工作中的影响。

三、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的内容1. 异常分类根据异常的性质和影响程度,将异常分为不同的类别,如系统异常、网络异常、数据异常等。

对于每一类异常,需要明确其特点和可能引发的后果。

2. 异常处理流程制定一套标准的异常处理流程,包括异常发现、异常报告、异常分析、异常解决和异常记录等环节。

每个环节需要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要求,确保异常能够及时得到处理。

3. 异常处理方法针对不同的异常情况,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法。

例如,对于系统异常,可以采取重启系统、排查日志等方法;对于网络异常,可以尝试重新连接、检查网络设备等方法。

对于常见的异常情况,可以编写详细的处理步骤和操作指南,以便操作人员参考。

4. 异常处理的工具和资源确定异常处理所需的工具和资源,如监控系统、日志分析工具、故障排查手册等。

对于关键的工具和资源,需要进行定期维护和更新,以保证其可靠性和有效性。

5. 异常处理的团队协作异常处理往往需要多个团队的协作,例如运维团队、开发团队、测试团队等。

在指导书中明确各个团队的职责和协作方式,确保异常处理能够高效进行。

6. 异常处理的记录和分析对每一次异常处理,需要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异常的具体情况、处理过程和结果等。

通过对异常记录的分析,可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提高异常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四、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的实施和监控1. 培训和宣传在制定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后,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了解指导书的内容和要求。

同时,还需要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提高员工对异常处理的重视程度。

生产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

生产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

1. 目的为了规范生产异常情况的处理,减少生产异常工时,提高工作效率与产品品质。

2. 适用范围适用于生产部门及生产相关部门的所有人员3. 职责生产部:负责生产操作异常、设备异常的处理及生产进度的控制。

PMC部:负责生产计划及原辅材料的管理。

品管部品管科:负责生产原辅材料及产品品质的管理品管部工艺科:负责工艺流程与工艺技术的管理4.定义生产异常:是指造成生产车间停工或生产进度延迟的情形,由此造成的无效工时,也可称为异常工时。

5. 作业细则生产异常的处理与控制5.1.1 在生产异常管理中应明确生产异常产生的原因,然后按照既定的处理程序进行解决,并查明责任部门做出处理。

5.1.2 当生产过程中发生异常时,由发现异常部门的人员(生产人员或品管员)提出《生产异常状况反馈》,先采取口头或电话方式通知车间班长。

5.1.3 车间班长接到通知后,立即组织品管员和责任人了解异常情况、分析原因、研究对策。

当责任部门为生产车间时,车间班长应根据异常情况处理预案或已往的历史经验立即采取适当措施。

并依据异常情况的性质,按照以下程序报告部门主管;5.1.3.1当所发生的异常事故,在班组长的职权范围并自身具备处理能力,先进行处理再事后反馈;5.1.3.2当所发生的异常事故需相关部门配合处理,应立即通知责任部门并及时反馈部门主管;5.1.3.3当所发生的异常事故超出自身权限范围又无法通知相关责任部门(无法确认责任部门)或发生重大异常事故时,立即报告部门主管协调处理;5.1.4 责任部门在接到通知后30分钟内提出预处理方案,并回馈提报部门与生产部;5.1.5 生产车间班组长会同相关责任部门采取临时应急对策并加强监控,以期降低异常事故的影响或损失,并及时将异常情况所发生的变化随时反馈责任部门跟进处理;5.1.6 异常排除后,由生产车间填写生产异常状况反馈表经部门主管审批后转责任部门;5.1.7 责任部门填写异常情况的处理方案、预防措施或解决的根本对策,以防止此类异常情况重复发生,并将生产异常状况反馈表自存一份后返回生产部;5.1.8生产部保存《生产异常状况反馈表》作为生产进度控制管制的控制点,并作为处理生产异常情况的参考方案;5.1.9生产部对责任部门的改善措施的执行情况及效果进行追踪、评估,必要时会同相关部门共同进行探讨。

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

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

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异常情况,如系统故障、数据错误、流程中断等。

为了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需要及时、准确地处理这些异常情况。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帮助大家在遇到异常情况时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处理。

二、异常分类1. 系统异常:指由于软件、硬件或网络故障导致的异常情况。

例如,系统崩溃、网络连接中断等。

2. 数据异常:指数据出现错误或不符合规范的情况。

例如,数据丢失、数据重复、数据格式错误等。

3. 流程异常:指工作流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

例如,工作流程中断、环节超时等。

三、异常处理流程1. 接收异常报告:当发生异常情况时,相关人员应及时向负责人报告异常,并提供详细的异常信息,包括异常类型、发生时间、相关数据等。

2. 确认异常情况:负责人收到异常报告后,需要仔细阅读报告内容,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以确保对异常情况有清晰的了解。

3. 评估异常影响:根据异常情况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负责人需要评估异常对工作的影响,并决定是否需要立即处理。

4. 制定处理方案:根据异常情况的具体情况,负责人需要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明确处理的步骤和责任人。

5. 执行处理方案:按照制定的处理方案,负责人和相关人员进行异常处理工作,确保每个步骤都得到正确执行。

6. 监控处理过程:在处理异常的过程中,负责人需要不断监控处理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7. 完成处理工作:当异常处理工作完成后,负责人需要对处理结果进行评估,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人员。

8. 记录和总结:异常处理工作完成后,负责人需要将处理过程和结果进行记录,并进行总结和反思,为今后的工作提供经验和教训。

四、异常处理的注意事项1. 及时响应:在接收到异常报告后,负责人应尽快回复,并开始处理工作,以避免异常情况进一步扩大。

2. 确保准确性:在处理异常情况时,负责人和相关人员需要保证处理过程的准确性,避免出现处理错误导致问题更加严重的情况。

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

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

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1.0目的为了异常问题出现后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确保顾客(产品及公司管理)要求得到满足,特制订此作业指导书。

2.0范围适用于异常问题的汇报、核查、分析、追溯、改善及预防等动作控制。

3.0定义:3.1异常:偏离预期目的的数据及非常规突发事件。

3.2 汇报:由发现者向相关负责人汇总报告的活动。

3.3 应急措施:为最大限度减小异常影响程度而采用的临时控制对策。

3.4 改善措施:对已发生的异常采用的整改对策。

3.5 预防措施:对同一异常再发情况的预测及防范对策。

3.6 长久措施:对同类潜在异常的预测及防范对策。

4.0 作业流程:沟通不立案NG沟通异常再发(NG)NGa) 4.1汇报:发现者向相关负责人传递的异常信息应全面、简明、客观、及时:时间(When ):什么时间出现的异常?b)地点(Where ):在哪里出现了异常?c)异常对象(Who ):谁出现了异常?(或什么物品出现了异常?)d)异常(What ):出现或潜在什么非常规或偏离预期目的的情况?e)异常原因(Why ):为什么会出现异常?f)影响程度(How ):异常情况影响有多大?4.2 核查:相关负责人在处理异常时应认真接收汇报的信息,并对5W1H 进行详细的核查,以确认异常是否需要立案处理。

4.3 相关负责人立案后应针对异常情况予以第一时间给出临时控制对策,以减小异常的进一步扩大。

发现异常(潜在异常)汇总信息及报告异常核查异常影响程度拟定应急措施执行应急措施分析原因拟定改善措施执行改善措施改善效果验证效果验证拟定及执行预防措施预防效果验证拟定及执行长久措施4.4组织相关人员组建异常解决小组对异常发生的原因进行探讨分析,需找出异常发生的源头。

4.5 小组针对异常发生的原因策划改善措施,并明确改善措施的执行人、要求完成时限及执行过程中负跟踪责任的人员,并在执行过程中保持沟通以确保改善结果达到预期的目的。

4.6 改善结果的验证需指定专人负责,若结果未达到预期目的需对改善过程及异常原因进行分析对比,并修正改善措施。

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

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

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在日常工作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异常情况,如系统故障、数据丢失、网络中断等。

为了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需要制定一套标准的异常处理流程,以便能够快速、有效地解决异常情况,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工作的影响。

二、异常处理流程1. 异常情况的识别和记录当发生异常情况时,首先需要及时识别并记录异常的具体情况。

可以通过系统报警、用户反馈、日志分析等方式来获取异常信息。

记录异常时,需要包括异常类型、发生时间、异常描述等详细信息,并尽量提供相关的截图、日志文件等辅助信息。

2. 优先级的确定对于不同的异常情况,需要根据其影响程度和紧急程度来确定优先级。

一般可以分为高、中、低三个级别。

高优先级的异常需要立即处理,中优先级的异常可以稍后处理,低优先级的异常可以在空闲时间处理。

3. 异常处理责任人的指定在处理异常情况时,需要明确责任人。

根据异常的类型和优先级,可以指定具体的责任人或责任团队进行处理。

责任人需要具备相关的技术知识和经验,能够快速定位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

4. 异常处理流程的执行在处理异常情况时,需要按照事先制定的处理流程进行操作。

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a) 收集更多信息:通过查看日志、分析数据等方式获取更多的信息,以便更好地理解异常情况。

b) 定位问题:根据收集到的信息,确定异常的具体原因和发生位置。

可以使用调试工具、排查代码等方式进行定位。

c) 解决问题:根据定位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并进行实施。

可以尝试修复代码、重启系统、恢复数据等方式来解决问题。

d) 验证修复效果:在解决问题后,需要进行验证,确保修复效果符合预期。

可以通过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等方式进行验证。

e) 记录处理过程:在处理异常情况的过程中,需要详细记录每一步操作和结果。

这有助于后续的问题分析和总结。

5. 异常处理结果的反馈在处理异常情况后,需要及时向相关人员反馈处理结果。

可以通过邮件、会议、工作报告等方式进行反馈。

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

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

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异常处理是指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与正常流程不符的情况,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和调整。

异常处理的目的是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避免对正常业务流程的影响。

本文档旨在提供异常处理作业的指导,帮助员工了解异常处理的流程和方法,提高异常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异常处理流程1. 异常检测与识别a. 监控系统:通过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系统运行状态,包括硬件设备、网络连接、数据库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b. 用户反馈:接收用户反馈的异常情况,包括错误提示、系统崩溃等,进行初步识别和记录。

2. 异常分类与优先级划分a. 根据异常的性质和影响程度,将异常情况进行分类,如系统错误、网络问题、数据库异常等。

b. 对不同类别的异常情况进行优先级划分,确定处理的紧急程度,以便合理安排资源。

3. 异常处理与解决a. 快速响应:及时对异常情况进行确认和响应,向用户提供反馈,告知处理进度。

b. 问题定位:通过分析异常信息、日志记录等手段,确定异常的具体原因和影响范围。

c. 解决方案:根据问题定位的结果,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并进行实施。

d. 测试验证:对解决方案进行测试验证,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并不会对其他功能和模块产生负面影响。

e. 文档记录:将异常情况、处理过程和解决方案进行详细记录,以备后续参考。

4. 异常跟踪与分析a. 异常追踪:对已处理的异常情况进行跟踪,确保问题不再出现,如有再次出现,及时进行处理。

b. 异常分析:对异常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以减少类似异常的发生。

5. 异常报告与反馈a. 异常报告:定期向相关部门或领导汇报异常情况的处理进展和结果,提供数据和分析报告。

b. 用户反馈:向用户及时反馈异常处理结果,解释原因和措施,以增强用户的信任和满意度。

三、异常处理的注意事项1. 快速响应:异常处理需要及时响应用户的反馈,尽快解决问题,避免对正常业务流程的影响。

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

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

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时常会遇到各种异常情况,如系统故障、数据错误、业务逻辑异常等。

为了能够高效、准确地处理这些异常,我们需要制定一套标准的异常处理流程和指导原则。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详细的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以匡助团队成员在处理异常时能够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操作。

二、异常处理流程1. 异常发现当发现异常情况时,需要及时记录异常信息,包括异常类型、异常发生时间、异常发生的环境等。

可以通过系统日志、监控系统、用户反馈等方式获取异常信息。

2. 异常分类与优先级划分对于不同的异常情况,需要进行分类和优先级划分。

常见的异常分类可以包括系统异常、数据异常、业务逻辑异常等。

根据异常的影响程度和紧急程度,将异常划分为高、中、低三个优先级。

3. 异常分析与定位在处理异常之前,需要进行异常分析和定位,找出异常的根本原因。

可以通过查看系统日志、调试代码、排查相关数据等方式进行分析和定位。

4. 异常处理根据异常的类型和优先级,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处理措施可以包括系统修复、数据修复、业务逻辑调整等。

在处理过程中,需要记录处理过程和结果,以便后续跟踪和分析。

5. 异常跟踪和反馈处理完异常后,需要进行异常跟踪和反馈。

可以通过系统日志、监控系统等方式,监控异常是否再次发生。

同时,需要向相关人员反馈异常处理结果,以便他们了解异常处理的发展。

三、异常处理指导原则1. 及时响应当发现异常情况时,需要及时响应并记录异常信息。

尽量缩短异常发现和处理的时间,以减少异常对系统和业务的影响。

2. 统一标准在处理异常时,需要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操作。

包括异常信息的记录格式、异常分类和优先级的划分、异常处理的流程等。

通过统一标准,可以提高异常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3. 多方参预在处理复杂的异常情况时,可以组织多方参预,共同分析和解决问题。

可以包括开辟人员、测试人员、运维人员等。

通过多方参预,可以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和质量。

4. 问题追踪在处理异常时,需要记录处理过程和结果,以便后续跟踪和分析。

生产线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

生产线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
F. 工程主导,QE(IPQC 组长)及生产组长协助对异常发生前一时间段生产的 PCBA 进行评估, 视情况(功能是否可测或后工序是否可 100%检出)进行截板返工;
G.. 对于已流出或不能有效检出异常,生产或测试班组长安排将异常之前一个时间段(2 小时) 不良进行截板返工,当返工不良率较高或不良不能有效检出时,须前后加大截板数量, 并将返工结果记录在异常单上;
以下情况时,必须停拉: a.批量性不良; b.客户严重投诉; c.产品或设备报废; d.引起质量事故; ②当出现异常不易检出、不易修理、且严重影响生产效率或出货质量时必须立即停拉; ③当出现安全隐患等问题时必须停拉; 6.2.2 针对 6.2.1 之情况由责任部门主管或厂长或总经理制定改善方案,确认 6.2.1 之问题得到
工程、IPQC 组长、生产组长,由工程主导,IPQC 组长及生产组长协同工程进一步查找因素 并提出改善措施.
b. IPQC 第二个小时后负责对第二次改善措施进行确认,如 OK 则结案,NG 则告知各部门主管 解决.
c. IPQC 在第三个小时后负责对第三次的改善措施进行确认,如 OK 则结案,NG 则由质量部门 主管报厂领导后停拉.
②TEST 下载、校准、点屏
a.同一工段在同一时间段(两小时)相同功能不良出现 6 次; b.同一工段功能测试综合不良率连续两时间段达 2%或对于贵重物料来料不良达 1%(投入数必须
大于 300PCS); c.同一工段功能测试综合不良率连续两时间段达 6%或对于贵重物料来料不良达 3%(投入数必须
改善后方可开拉. 6.3 开出《异常分析解决单》之前的应急解决方案 工程/QE(IPQC)及生产或测试班组长对不良进行确认后,必须立即制定临时纠正措施,涉及以下:
A. 物料来料不良引起的异常,相关人员应采用及时更换好的物料及挑选使用的方法来保障

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

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

履历表批准印1.目的及时、有效的处理问题,保证品质,确保机器及附属设备的正常运行及使用寿命。

2. 范围成形车间3. 责任者技术人员4. 记录《异常联络书》《中间检查记录表》《机器/附带设备维修记录表》5. 内容品质异常、模具异常、原材料/半制品异常、机器/附带设备异常6. 步骤6.1 品质异常6.1.1 生产中自主检查/SET-UP检查发现品质异常(飞边、拉丝、缺料、烧焦、断针等)时应该停止生产,写好《异常联络书》并在《中间检查记录表》注明不良项目。

6.1.2 对异常实施追踪调查,并保留异常品。

6.1.3 将《异常联络书》及不良样品准备好,交与上级确认。

6.1.4 异常品的处理,由QC决定(选别、报废处理)6.1.5 异常处理后重新作业时,应对以上出现的不良项目,进行确认。

6.2 模具异常6.2.1 生产中自主检查发现模具部件损坏或部件装错,应立即停止生产,写好《异常联络书》并在《中间检查记录表》上注明,然后按照6.1的方法进行实施。

6.2.2 顶板/顶针回位不良发生时,应立即停机,并向上级报告。

6.2.3 在正常生产中开闭模具出现异常声音时,应立即停止生产,检查模具导柱、定位销部位是否干涸、锈蚀,然后进行处理(润滑等)低压开闭模确认正常后,方可继续生产。

6.2.4 模具保护不良发生时,应立即停机,检查模具内是否有异物,确认正常后,用风枪吹干净,低压合模确认OK后再生产。

6.2.5 当SET-UP过程中或量产过程中需减少模穴数进行生产时,条件设定时必须取得上级的确认,确认者在《生产记录表》的确认栏处签名。

制造部负责人助理负责将情况以EMAIL的形式反映给制造部门。

6.3 原材料、半制品异常6.3.1 首先对异常材料、产品进行追踪调查,然后写《异常联络书》连同样品交与上级确认。

6.3.2 原材料、半制品异常处理后,方可继续使用。

6.4 机器/附带设备异常6.4.1 机器/附带设备发生异常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在《机器/附带设备记录表》上填写,并报告上级联络处理。

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

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

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在进行日常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异常情况,如系统故障、数据错误、网络中断等。

为了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需要制定一套异常处理的流程和指导书,以便快速、有效地应对各种异常情况。

二、异常处理流程1. 异常检测与识别- 定期进行系统巡检,检查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 监控系统日志,及时发现异常信息。

- 建立异常报告机制,让员工能够及时汇报异常情况。

2. 异常分类与优先级划分- 将异常情况进行分类,如系统异常、数据异常、网络异常等。

- 根据异常的影响程度和紧急程度,划分优先级,以便合理安排处理顺序。

3. 异常处理团队组建- 成立专门的异常处理团队,由具备相关技能和经验的人员组成。

- 指定团队负责人,统筹协调异常处理工作。

4. 异常处理流程- 接收异常报告:团队成员及时接收并记录异常报告。

- 问题定位与分析:对异常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确定异常原因。

- 制定解决方案:根据异常原因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 实施解决方案:按照制定的方案进行异常处理。

- 验证处理结果:确认异常是否解决,验证处理效果。

- 记录与反馈:记录异常处理过程和结果,并向相关人员反馈。

5. 异常处理工具和资源- 配备必要的异常处理工具,如故障排除工具、数据恢复工具等。

- 提供异常处理所需的资源,如技术文档、测试环境等。

6. 异常处理的监控与改进- 建立异常处理的监控机制,定期评估异常处理的效果。

-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异常处理流程和指导书。

三、异常处理指导书示例以下是一个针对系统异常处理的指导书示例,供参考:1. 异常情况描述:- 系统出现无法登录的情况,提示错误信息为"用户名或密码错误",但用户确认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是正确的。

2. 问题定位与分析:- 检查系统日志,发现登录模块出现异常,无法正确验证用户身份。

- 排除网络问题,因为其他功能正常。

- 排除用户输入错误的可能性,因为用户确认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是正确的。

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

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

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异常处理是指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或错误时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异常处理的目的是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系统的容错能力和可维护性。

本文档旨在提供异常处理作业的详细指导,包括异常的定义、分类、处理流程以及常见异常案例的解决方法。

二、异常定义异常是指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或意外情况,导致程序无法正常继续执行的情况。

异常可以由系统错误、用户输入错误、外部环境变化等多种原因引起。

三、异常分类根据异常的性质和影响程度,可以将异常分为以下几类:1. 系统异常:由于硬件故障、网络中断等原因导致的系统崩溃或无法正常运行的异常。

2. 逻辑异常:由于程序设计错误、算法错误等原因导致的程序逻辑错误,例如除零错误、空指针引用等。

3. 数据异常:由于数据输入错误、数据传输错误等原因导致的数据异常,例如格式错误、数据丢失等。

4. 业务异常:由于业务规则变更、业务流程错误等原因导致的异常,例如订单重复、库存不足等。

四、异常处理流程异常处理的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异常检测:在程序中设置异常检测点,监测可能发生异常的代码段。

2. 异常捕获:当异常发生时,程序会捕获异常,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3. 异常处理:根据异常的类型和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例如打印错误信息、回滚操作、重新尝试等。

4. 异常记录:将异常信息记录下来,便于后续分析和排查异常原因。

5. 异常恢复:在异常处理完成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系统恢复或用户提示。

五、常见异常案例及解决方法1. 空指针异常:当程序试图访问空对象的属性或调用空对象的方法时,会引发空指针异常。

解决方法是在使用对象之前进行非空判断,或者使用try-catch块捕获异常并进行相应处理。

2. 数组越界异常:当程序试图访问数组中不存在的索引位置时,会引发数组越界异常。

解决方法是在访问数组之前进行索引范围检查,或者使用try-catch块捕获异常并进行相应处理。

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

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

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异常情况,如系统故障、网络中断、数据错误等。

为了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需要及时、准确地处理这些异常情况。

本文为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旨在帮助大家了解异常处理的流程和步骤,以便能够快速、有效地应对各种异常情况。

二、异常处理流程1. 接收异常报告当发生异常情况时,首先需要确保异常报告能够及时地传达给相关人员。

异常报告应包含异常类型、发生时间、具体描述以及可能的原因等信息。

2. 确认异常情况接收到异常报告后,需要对异常情况进行确认。

通过查看系统日志、分析数据等方式,确定异常情况的准确性和严重程度。

3. 分析异常原因一旦确认异常情况,下一步需要进行异常原因的分析。

通过查找相关文档、与相关人员沟通等方式,找出导致异常的根本原因。

4. 制定处理方案在分析异常原因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处理方案。

处理方案应包括解决异常的具体步骤、所需资源以及处理的时间预估等信息。

5. 执行处理方案根据制定的处理方案,开始执行异常处理工作。

在执行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处理的进展情况,并及时调整方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新情况。

6. 监控处理结果处理异常后,需要对处理结果进行监控。

通过对处理结果的分析,评估处理效果,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以避免类似异常再次发生。

7. 撰写异常处理报告处理异常后,需要撰写异常处理报告。

报告应包括异常情况的背景、处理过程、处理结果以及改进措施等内容,以便后续参考和总结经验教训。

三、异常处理的注意事项1. 快速响应: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处理,不能拖延。

尽快采取行动,以减少对工作的影响。

2. 团队合作:异常处理通常需要多个人员的协作。

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机制,确保信息畅通和任务分工明确。

3. 数据备份:在处理异常之前,务必进行数据备份。

避免在处理过程中造成数据丢失或损坏。

4. 沟通协调:在处理异常过程中,与相关人员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调。

及时共享信息,确保处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完整版)生产线作业指导书

(完整版)生产线作业指导书

(完整版)生产线作业指导书目标本作业指导书的目标是提供给操作人员在生产线上执行作业时所需的详细指导和步骤说明。

通过按照本指导书的要求进行作业,能够确保生产线的高效运作,并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作业准备在进行生产线作业之前,操作人员应该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 确保所需的设备和工具齐全,并检查其正常工作状态;2. 掌握相关产品的规格和要求,了解产品的生产流程;3. 检查生产线上的物料是否充足,并准备好所需的材料;4. 熟悉安全操作规程,并穿戴好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5. 清理和整理工作区域,确保环境整洁,避免杂物影响作业效率。

作业步骤步骤一:检查生产线在开始作业之前,操作人员应该仔细检查生产线的各个部分,确保设备和工具正常工作。

具体步骤如下:1. 检查设备的电源线是否连接稳固,并确保电源开关处于关闭状态;2. 检查设备的磨损情况,如存在磨损或损坏的部件,应及时更换;3. 检查机器的润滑情况,如有需要,应添加适量的润滑油;4. 清理设备表面的灰尘和杂物,确保设备干净整洁;5. 检查工作环境的通风和照明情况,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和舒适。

步骤二:准备生产材料在作业开始之前,操作人员应该准备好所需的生产材料。

具体步骤如下:1. 根据生产计划确定所需的原材料种类和数量;2. 从仓库中取出所需的原材料,并进行核对,确保准确无误;3. 根据产品要求,将原材料进行加工或处理,如切割、打磨等;4. 将加工好的原材料按照规定的工艺流程进行分类和组装,准备好生产所需的部件和组件。

步骤三:执行作业一切准备就绪后,操作人员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执行作业:1. 根据作业指导书,了解作业的具体要求和步骤;2. 清洁和调整设备,确保设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3. 将生产材料放置在适当的位置,方便操作人员进行作业;4. 按照规定的工艺流程,将生产材料组装或加工成成品;5. 检查成品的质量和外观,确保符合产品要求;6. 定期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

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

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时常会遇到各种异常情况,如系统故障、网络中断、数据错误等。

为了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需要及时、有效地处理这些异常情况。

本文将介绍异常处理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操作步骤,匡助大家更好地应对各类异常情况。

二、异常处理的基本原则1. 及时响应: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即将采取行动,避免问题扩大化。

2. 分析原因:对异常情况进行子细分析,找出根本原因,以便解决问题并避免再次发生。

3. 制定应对策略:根据异常情况的不同,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确保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

4. 定期检查:定期对异常情况进行检查和总结,优化处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三、异常处理的具体步骤1. 发现异常情况- 监控系统:定期检查系统状态,及时发现异常。

- 用户反馈:及时记录用户的异常反馈,确保问题不会被忽视。

- 数据分析: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发现异常情况。

2. 确定异常类型- 硬件故障:如服务器宕机、网络中断等。

- 软件故障:如系统崩溃、功能异常等。

- 数据错误:如数据丢失、数据不一致等。

3. 分析异常原因- 硬件故障:检查硬件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如电源、网络连接等。

- 软件故障:查看系统日志、错误报告,找出导致故障的原因。

- 数据错误:核对数据源,查找数据来源和处理过程中的问题。

4. 制定应对策略- 硬件故障:联系维护人员修复设备,备份数据以防丢失。

- 软件故障:尝试重启系统,更新软件版本,修复错误代码。

- 数据错误:恢复备份数据,修复数据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5. 执行应对策略- 硬件故障:联系维护人员,并在修复期间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 软件故障:按照制定的策略进行操作,并在修复完成后进行测试验证。

- 数据错误:恢复备份数据,修复数据源,并进行数据验证。

6. 检查和总结- 检查修复后的系统是否正常工作,验证数据的准确性。

- 总结异常处理的经验和教训,优化处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四、异常处理的注意事项1. 确保安全性:在处理异常情况时,要确保数据的安全性,避免数据泄露或者丢失。

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

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

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异常情况,包括系统故障、数据错误、程序崩溃等。

为了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及时有效地处理异常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异常处理的流程和步骤,以及常见异常情况的解决方法。

二、异常处理流程1. 异常发现异常可以通过系统报警、用户反馈、日志记录等方式发现。

在工作中,我们需要时刻关注系统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异常。

2. 异常分类根据异常的性质和来源,将异常进行分类。

常见的异常类型包括系统异常、用户异常、数据异常等。

3. 异常定位异常定位是异常处理的关键步骤。

通过查看日志、分析代码等方式,确定异常的具体位置和原因。

可以借助调试工具、日志分析工具等辅助工具来定位异常。

4. 异常分析在定位到异常后,需要对异常进行分析。

分析异常的原因,了解异常发生的条件和影响范围。

可以借助测试环境、模拟数据等方式来复现异常,以便更好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5. 异常解决根据异常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解决异常的方法包括修复代码、优化系统、恢复数据等。

在解决异常过程中,需要及时记录解决方案和操作步骤,以备后续参考。

6. 异常验证在解决异常后,需要进行验证。

验证的目的是确认异常是否已经得到解决,以及解决方案是否有效。

可以通过重启系统、重新运行程序、检查数据等方式进行验证。

7. 异常跟踪异常处理并不意味着问题的结束,我们需要进行异常跟踪,以避免同类异常再次发生。

可以通过改进代码、优化流程、加强培训等方式来预防异常的发生。

三、常见异常情况及解决方法1. 系统异常系统异常包括系统崩溃、系统运行缓慢等情况。

解决方法包括重启系统、优化系统配置、增加硬件资源等。

2. 用户异常用户异常指用户在使用系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解决方法包括提供用户培训、改进用户界面、加强用户反馈机制等。

3. 数据异常数据异常指数据错误、数据丢失等情况。

解决方法包括数据恢复、数据校验、数据备份等。

4. 程序异常程序异常指程序崩溃、程序错误等情况。

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

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

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异常处理是指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当出现错误或异常情况时,对这些异常情况进行识别、记录、处理和恢复的过程。

异常处理的目的是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系统的容错能力和可维护性。

二、异常处理的重要性1. 提高系统的稳定性:通过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可以防止系统崩溃或出现严重错误,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2. 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异常处理可以识别系统中的错误,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减少错误对系统的影响,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3. 提高系统的容错能力:异常处理可以对系统中的错误进行捕获和处理,防止错误的扩散,提高系统的容错能力。

4. 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通过对异常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定位和修复系统中的问题,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

三、异常处理的步骤1. 异常识别:在系统运行过程中,通过监测和检测系统的状态,识别出异常情况的发生。

2. 异常记录:对异常情况进行记录,包括异常的类型、发生时间、发生位置等信息,便于后续分析和处理。

3. 异常处理:根据异常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恢复系统状态、重启系统、发送警报等。

4. 异常恢复:在异常处理完成后,对系统进行恢复,使系统回到正常运行状态。

5. 异常分析:对异常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异常的原因和根本问题,为后续的系统优化和改进提供参考。

四、异常处理的最佳实践1. 设计健壮的系统:在系统设计阶段,考虑到各种可能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提高系统的健壮性。

2. 异常处理的层次化:将异常情况进行分类和层次化处理,根据异常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采取相应的处理策略。

3. 异常处理的日志记录:对异常情况进行详细的日志记录,包括异常的信息、发生时间、发生位置等,便于后续的分析和排查。

4. 异常处理的自动化:通过引入自动化的异常处理机制,可以及时捕获和处理异常情况,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效率。

5. 异常处理的测试和验证:对异常处理的策略和机制进行测试和验证,确保其能够正确地捕获和处理异常情况。

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

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

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时常会遇到各种异常情况,如系统故障、数据错误等。

为了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需要有一套标准的异常处理流程和指导原则。

本文将详细介绍异常处理的标准格式和步骤,以匡助大家更好地应对各种异常情况。

二、异常处理的标准格式1. 异常类型:在处理异常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异常的类型。

常见的异常类型包括系统故障、数据错误、用户投诉等。

根据不同的异常类型,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2. 异常描述:在处理异常时,我们需要准确地描述异常的情况。

描述异常时应包括异常的具体现象、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等详细信息。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定位和解决异常问题。

3. 异常影响:异常情况可能会对工作流程、用户体验等方面产生不良影响。

在处理异常时,我们需要评估异常对工作的影响程度,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4. 异常原因分析:在处理异常之前,我们需要对异常的根本原因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异常的原因,我们可以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点,从而更快地解决异常情况。

5. 异常解决方案:针对不同的异常情况,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应包括具体的步骤和操作方法,以确保异常能够得到有效解决。

6. 异常预防措施:为了避免类似的异常情况再次发生,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可以包括加强系统维护、提高员工培训等方面,以提高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异常处理的步骤1. 接收异常报告:当发现异常情况时,需要及时向相关人员报告异常。

报告应包括异常的类型、描述、影响等信息,以便相关人员能够快速了解异常情况。

2. 分析异常原因:接收异常报告后,需要对异常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

通过分析异常的原因,我们可以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点,从而更快地解决异常情况。

3. 制定解决方案:在分析异常原因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应包括具体的步骤和操作方法,以确保异常能够得到有效解决。

4. 执行解决方案:根据制定的解决方案,我们需要按照步骤和方法进行操作,以解决异常情况。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核
核准
a.在同一时间段(两小时)相同不良出现 8 次; b.连续两时间段同类型不良(如不同位置 CHIP 小料侧立移位,不同 IC/CON 翘脚假焊)达 5% c. 以两小时为时间段,连续两时间段不良率超过 8%;
②TEST 下载、校准、点屏
a.同一工段在同一时间段(两小时)相同功能不良出现 6 次; b.同一工段功能测试综合不良率连续两时间段达 2%或对于贵重物料来料不良达 1%(投入数必须
PCS,或不良率超出客户可接受的范围;
③IPQC 巡线
-精品-
工序号 标准工时
BBAACC 有限公司
标准作业指导书
工程名 产量
生产线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版 本: A/0 日 期: 页 次: 第 1 页共 7 页
决 制定 裁
审核
核准
a.IPQC 连续三次制程抽检抽测发现相同不良 b.在转拉、首件、巡线、检查时发现错料或未依客户要求作业等重大异常 c.稽核到的严重问题点
③IPQC 巡线、抽检抽测及 QA 抽检发现不良;
6、1、2 正常状态下开出《异常分析处理单》的条件
-精品-
工序号 标准工时
①SMT QC 检查工位
BBAACC 有限公司
标准作业指导书
工程名 产量
生产线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版 本: A/0 日 期: 页 次: 第 1 页共 7 页
决 制定 裁
a. IPQC 在开出《异常分析处理单》后第一个小时作第一次确认,如 OK 则结案,如 NG 则通知 工程、IPQC 组长、生产组长,由工程主导,IPQC 组长及生产组长协同工程进一步查找原因 并提出改善措施.
b. IPQC 第二个小时后负责对第二次改善措施进行确认,如 OK 则结案,NG 则通知各部门主管 处理.
e.设计问题由工程部与客户充分沟通后提出改善措施.
-精品-
工序号 标准工时
BBAACC 有限公司
标准作业指导书
工程名 产量
生产线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版 本: A/0 日 期: 页 次: 第 1 页共 7 页
决 制定 裁
审核
核准
f.环境问题由人事行政部提出改善措施.
③ 随拉 IPQC/工程/生产班组长及时跟进及确认改善效果.
-精品-
工序号 标准工时
BBAACC 有限公司
标准作业指导书
工程名 产量
生产线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版 本: A/0 日 期: 页 次: 第 1 页共 7 页
决 制定 裁
审核
核准
人)确认方可发出,并要求相关部门依 6.1.4 之要求进行处理.
6.1.4 正常状态下的处理程序
① 对于已流出或不能有效检出异常报警不良,生产或测试将异常之前一个时间段(2 小时)不良 进行截板返工,当返工不良率较高或不良不能有效检出时,须前后加大截板数量,并将返工结 果记录在回馈报表上(QC 报表、IPQC 报表、测试报表等),工程对异常进行调试,将分析/处 理与跟进结果记录在回馈报表上;
④QA 检验 QA 抽检发现批量性不良或同种不良连续三批判退,同一批连续三次判退;
6.1.3 异常回馈与跟进
① 各检查工位发现异常应第一时间回馈给生产班组长及 IPQC,并保留不良样品,生产或测试班 组长或 IPQC 先行口头通知工程,对异常进行初步确认;
② 随拉 IPQC、工程、生产测试班组长每小时对 QC 检查工位与功能测试工位检出不良及报 表进行签名确认,跟踪制程质量异常;
大于 300PCS); c.同一工段功能测试综合不良率连续两时间段达 6%或对于贵重物料来料不良达 3%(投入数必须
大于 150PCS); d.同一工段功能测试综合不良率连续两时间段达 15%或对于贵重物料来料不良达 10%(投入数必
须大于 50PCS); e.旧料、次品料、客户要求克服使用的物料,测试不良率两时间段达 5%(投入数必须大于 100
-精品-
工序号 标准工时
6、0 程序
BBAACC 有限公司
标准作业指导书
工程名 产量
生产线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版 本: A/0 日 期: 页 次: 第 1 页共 7 页
决 制定 裁
审核
核准
6、1 正常状态下的报警及处理流程。
6、1、1 正常状态下异常报警的条件(无须开出异常分析处理单)
①SMT QC 检查工位
② 相关部门开出异常单,由工程分析原因,进行责任部门判定:
a. 与工艺有关的《异常异常分析处理单》由)协同工程查找原因并提出改善措施;
b.物料问题由 IQC 或 QE 负责提出改善措施;
c.作业问题由生产部提出改善措施;
d.机器问题由工程提出改善措施;
a.在同一时间段(两小时)相同不良出现 6 次; b.连续两时间段同类型不良(如不同位置 CHIP 小料侧立移位,不同 IC/CON 翘脚假焊)达 3%; c. 以两小时为时间段,连续两时间段不良率超过年度目标
②TEST 下载、校准、点屏
a.同一工段在同一时间段(两小时)相同功能不良出现 4 次; b.功能测试统合不良率连续两时间段超过年度目标;
③ 对于异常报警不良,无须停拉,由生产或测试对不良进行截止,由工程进行在线分析与改善;
④ 对于需开出异常分析处理单不良,可先行停拉进行小量生产调试,在半小时之内相关部门应依 6.3 之要求采取临时处理方案,再补开《异常分析处理单》;
⑤ 《异常分析处理单》由生产拉长或 IPQC(拉长)开出,需经部门主管(夜班可指定授权
3、0 定义

4、0 参考文件
4、1《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4、2《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5、0 权责
5、1 生产部监察生产线之情况,如有异常必须及时开出《异常分析处理单》
5、2 生产工程部负责搜集相关数据并分析原因,续而提出改善措施的。
5、3 质量部监察生产线之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开出《异常分析处理单》,并负责对开出的 《异常处理单》进行确认改善措施的结果,跟踪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工序号 标准工时
BBAACC 有限公司
标准作业指导书
工程名 产量
生产线异常处理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版 本: A/0 日 期: 页 次: 第 1 页共 7 页
决 制定 裁
审核
核准
1、0 目的: 便于实时处理生产线之异常及坏机,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产品的一次合格率,保证产品之质量。
2、0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制程异常的监控与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