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生态补偿标准的主要计算方法
生态补偿理论、方法研究进展
![生态补偿理论、方法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bd023ef4c8d376eeaeaa3144.png)
第28卷第6期生态学报V01.28,No.62008年6月ACTAECOLOGICASINICAJun.,2008生态补偿理论、方法研究进展赖力1”,黄贤金1,.,刘伟良2(1.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学院,南京210093;2.江苏省信息中心,南京210013)摘要:对近年来国内外生态补偿的概念内涵、理论依据、补偿标准、补偿模式和补偿效应评价等多方面研究内容做了梳理和评析,进而对国内生态补偿研究提出几点展望,包括生态补偿的GIS时空分配模型、风险式补偿和差别化补偿、补偿模式的系统整合研究、模式选择模型和补偿预期效率研究、补偿社会经济效果和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并结合我国建设生态友好型社会和区域共同发展的需要角度,提出了开展符合我国生态国情的区域生态补偿理论与方法研究的必要性和基本内容。
关键词:生态补偿;补偿标准;补偿模式文章编号:1000-0933(2008)06・2870-08中圈分类号:Q14文献标识码:AAdvancesintheoryandmethodologyofecologicalcompensationLAILi’一,HUANGXian.Jinl’,LIUWei.Lian921&hodofGeographic&Oceanic&ience,NanjingUniversity。
Nanjing210093,‰2^angsuInformationcetttdr,Nanfing210013,ChinaAetaEcolo#caSiJC.m,2008,勰(6):2870—2877.Abstract:Inthelatterhalfof20thcentury,humandevelopedtheirabilityofreconstructingphysicalworlddramatically.Inevitably,thecorrespondingphenomenonofresourcesdegradation,environmentaldeteriorationandhumanhealthdamagebecamemoreandmoregrievousdecadesbydecades.Ecologicalcompensationtheorygrowninthesoilofsustainabledevelopmentandbecamethecomnlonunderstandingofinternationalcircles.Inthecircumstanceofconstructingtheresource—effectiveandenvironment—friendlysocietyinrecentyears,theconceptionofecologicalcompensationhadcomeintocommonuseintheChinesepublicpolicies,whichalsowasthefocusofinternationalacadeIIlia.Thearticlesummarizedthedevelopingprocessandgeneralsituationofthestudyonecologicalcompensation.Furthermore,theauthorsanalyzedandevaluatedtheadvancesinecologicalcompensation,includingconception,theoryorigin,criterion,modeande雎ctofnativeandinternational.Inconclusion,theauthol曙pointedoutthatdomesticresearcheswerelocalizedontheaspectsofthetheoreticdiscuss,compensationmonetarystandardandpolicymodeplan.Fourdeficienciesofdomesticresearchesshouldbeimproved:(1)thesyntheticalstudyofmulti・regionalandmulti・departmentcompensation;(2)thestudyonspatio—temporaldistributionandgradepartition;(3)feasibilityandeffectevaluationand(4)efficiencyanddetailedimplementplananalysis.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资助项目(06碰:加26);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NCET-05-0451);霍英东基金优选资助项目(94001);江苏省软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R2t瑚039)收稿日期.2007.04一10;修订日期:2007-ll-0r7作者简介:赖力(1980~),男,南京人,博士生,从事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E-mail:fitedu&e@163.伽・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author.E・mail:hxj369@nju.edu.cnFoundation妇m:Theprojectw聃finaneiallysupportedbyMajorPID|印mofNationalSocialScienceFoundationofChina(No.06&zlxr26);ProgrmforNewCenturyExcellentTalentsinUniversity(No.NCET一05・0451);thepreferreditemofFokYj增TungEducationFoundation,China(No.94001);softsciencefoundationofJiangsuProvince(No.BR2007039)Receiveddate:2007—04・10:Accepteddate:2007・1l・0r7Biography:LAILi,Ph.D.candidate,mainly口学瞎edin弛棚I嘲and蚰1『imm嘲1日lecotntotnies.E-majl:firtshake@163.锄6期赖力等:生态补偿理论、方法研究进展2871Subsequently,theauthorsgaveoutseveralprospectsforfurtherstudy,thosewere:(1)GISspatio—temporalschememodelofecologicalcompensation;(2)theriskcompensationanddiversecompensation;(3)quantitativesocietal-economiceffectandecO—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study;(4)compensationinclinationanalysis;(5)compensationofmulti—regionalcarbonemissionandSOon.Atlength.theauthorspointedouttheeco—compensationmechanismwastherequirementforeco-friendlysocietyestablishmentandinter—regionalCO—prosperityinChina,andanalyzedthenecessityandbasiccontentforthestudyofregionalecO—compensationtheoryandmethodologyinaccordance诵山nationalecologicalsituationinChina.KeyWords:ecologicalcompensation;compensationcriterion;compensationmode20世纪后半叶,人类在改造物质世界能力空前高涨的同时,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问题矛盾亦日益激化,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世界的共同脉搏,生态伦理学、自然权利论、资源承载力等思想深入人心。
一些国家的生态补偿办法
![一些国家的生态补偿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cf6983d3a58da0116c17494a.png)
和研究 成果; ) f 法律 政策 小组 。 8 根 据 协议 ,德 国在 易 北河 流 域边 建起 了 7 个 国家 公 园, 占地 5 0 m ; 0k 2 流域 内建 立 2 0个 自 0 然 保护 区, 止在 保护 区 内建 房 、 厂或从事 集目前易 北 河上 游水质 已基 本达 到饮用水 标 准 。 易 北河 流域整 治 的经费来 源包 括: f) 污 费( 民 和企 业 的 排 污 费统 一 交 给 1排 居 污水 处理 厂 , 水 厂按 一 定 的 比例保 留一部 分 污 资金后 上交 国家 环保部 门1 : f) 政贷款 : 2财 f1 究津贴 : 3研 () 游对 上游 经济补偿 。 4T
5 展 望
依靠 当前最尖端 的科研 成果, 够切实地 预 能 期 未来最大 径流 出现 时间( 早) 土 壤水分蒸 发 更 、 蒸腾损失率 便 快) 以及 旱灾 的持续时 间和严重 性 f 更久 、 更严重1 的变化 。还不难 预见: 随着气温增 高, 持续时 间更长 和城市变 暖f 岛效应) 用 酷暑 热 , 水及供电需求也将继续 加大。不过, 要想弄清所有 可预测 的方面及 其他不 可预测 的因素所带来 的综 合影响, 则需要 资源管理灵 活变通, 能运用最 前 且 沿 的科学 知识 。尽管将 观测值 和预测值联 系起来 的众 多信 息并非 完美无缺, 但却极 为有用 。 通过这 些 信息, 能够尽 可能真实地 推测 出未来 的景象。 从 而 为管理 部门作 出决策 提供依据
一
些 国家 的生态补偿 办法
实 施 了生态 补偿 政策 。 1 美 国保 护 性退耕 政 策
西 方一些 国家较早 就 开 始 了生态 补偿 制 度 的探索 , 在 2 早 0世 纪 2 0年代 , 尔 兰就 采 取 分 爱 期付 款 的方 式 对 私有 林 进行 补 助 。 目前 , 国 、 美 德 国等发 达 国家 已初 步建 立 了生 态服 务 付 费的 政 策与 制 度框 架 成 了直接 的一 对 一交 易 、 形 公 共补 偿 、 限额 交易 市场 、 善补 偿 和产 品生态 认 慈 证 等较 为完 整的 生态 补偿 框架 体 系 。一 些发 展 中国家 , 巴西 和 哥斯 达黎 加 等, 比较成 功 地 如 也
国内外农业生态补偿的实践
![国内外农业生态补偿的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77a046f26c85ec3a86c2c594.png)
河南农业2016年第10期(上)河南省农村能源环境保护总站 主办农业是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生态系统,由于土壤侵蚀、盐碱化、板结、养分耗损、污染、城市化等原因,使得世界范围内农用地面积减少、土地退化,农业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的威胁。
农业生态系统持续退化将影响全球整体的生态环境质量及其他生态系统的功能,要解决农业生态环境退化问题,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农业生产进行调控,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从源头上有效控制农业环境污染,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笔者查阅文献,研究了国外农业生态补偿的政策、实践与效果,对北京市、上海市、南京市与杭州市农业生态补偿的项目、范围、标准、实施方案等进行了调研,旨在为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依据。
一、国外农业生态补偿(一)德国的农业生态补偿1.法律法规德国有一套较完整的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种子法》《物种保护法》《肥料使用法》《自然资源保护法》《土地资源保护法》《植物保护法》《垃圾处理法》《水资源管理条例》《生态农业法》等。
2.补偿方法德国政府对于自愿遵守有关环境保护规定,采取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的农业企业,实施农业生态补偿,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农业生态国内外农业生态补偿的实践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陈东海补偿项目包括有机农业、粗放型草场使用与多年生草场放弃使用除草剂,补偿方式包括直接补偿、转型与维持补偿、休耕与退耕还林补偿与其他补偿(见表1)。
只要按法律规定的条款进行农业生产,即可领取常规农业补偿与特殊农业补偿金。
常规农业补贴包括保证土地性质不变、实行环保的生产方式等;另外,对于坡度大、气候差的地区,实施野生植物与动物保护,畜禽自然放养,建造符合环保要求的牛棚等,对农业环境保护有贡献的,可以申请并领取特殊补贴。
从事生态农业经营的收入水平与“传统型农业”相比大约低7%,为了弥补转型以及转型之后维持造成的损失,实施了转型与维持补贴。
德国对休耕土地与容易产生水土流失地区退耕还林进行生态补偿。
土地生态服务价值估算与补偿标准研究——以云南怒江州为例
![土地生态服务价值估算与补偿标准研究——以云南怒江州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6a4cb4b3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7b.png)
第 41 卷 ,第 2 期 2024 年4 月15 日国土资源科技管理Vol. 41,No.2Apr. 15,2024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Management of Land and Resourcesdoi:10.3969/j.issn.1009-4210.2024.02.002土地生态服务价值估算与补偿标准研究——以云南怒江州为例渠立权,吴 迪,刘 晨(江苏师范大学 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江苏 徐州 201116)摘 要:本文以云南怒江州为研究对象,利用2020年的土地利用、经济、能源数据,综合运用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法与碳排放法核算生态补偿标准,破解生态补偿中“补多少”的技术问题。
结果显示:(1)2020年,怒江州土地生态服务价值为305.25亿元,其中林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233.68亿元,占比达到76.55%;(2)2020年怒江州土地生态系统共吸收5619.934×104t碳,转换为经济价值为153.59亿元;(3)2020年怒江州生态补偿标准区间值为4.12亿元~11.19亿元,取区间均值作为应获得的生态补偿金较为合理,怒江州应获得的生态补偿标准总额为7.655亿元。
关键词:土地生态服务价值;土地碳排放;生态补偿标准;云南怒江州中图分类号:X321;F3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210-(2024)02-12-10 On Land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Estimation and Its CompensationStandards: A Case Study of Nujiang Prefecture,Yunnan ProvinceQU Liquan,WU Di,LIU Chen(School of Geography,Geomatics and Planning,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Xuzhou 201116,Jiangsu,China)Abstract: Taking Nujiang Prefecture in Yunnan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is paper,based on land use,economy and energy data of the place in 2020,used the ecological service function value method and the carbon emission method to calculate th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standards,so as to solve the technical problem of “how much to compensate” in terms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1)In 2020,the land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of Nujiang Prefecture was 30.525 billion yuan,of which the forest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reached 23.368 billion yuan,accounting for 76.55%;(2)In 2020,the land ecosystem of Nujiang Prefecture absorbed a total of 5619.934×104 tons of carbon,which could be converted into an economic value of 15.359 billion yuan;(3)In 2020,the value range of th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standard of Nujiang Prefecture varied from 412 million yuan to 1.119 billion yuan. It was reasonable to take the average value within the limit as th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that should be obtained. Therefore,the total 收稿日期:2023-05-18;改回日期:2023-10-09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BMZ127)作者简介:渠立权(1978—),男,教授,从事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环境法《生态补偿的步骤》
![环境法《生态补偿的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4d6639cdd5bbfd0a795673aa.png)
生态补偿的步骤41206093 法学刘威一、我国生态补偿的主要步骤(一)确定补偿标准按照微观经济学理论,外部性是指某人没有直接参与某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或消费,却从中获得收益或为此付出成本。
环境保护具有正外部性,生态系统经营者的个人成本高于社会成本,个人效益低于社会效益。
如果不对生态系统经营者由于实施森林保护而损失的机会成本进行补偿,就会导致生态服务产品供应不足。
因此要通过对生态系统经营者的经济行为所提供的生态服务和丧失的机会成本进行补偿,减少或消除个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个人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偏差,实现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所以,最低应补偿由于提供生态服务而丧失的机会成本,最高不能大于产生的生态服务价值,逻辑上生态补偿标准应介于损失的机会成本和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之间国内外关于以机会成本作为生态补偿的下限、生态服务价值作为补偿上限已基本达成共识,但是,在计算中,国外更注重土地条件、社会经济条件、补偿意愿等的差异研究,提供的补偿标准较为接近农户的机会成本或受偿意愿,如英国的环境敏感项目,因此,农户在项目补偿停止后继续实施能提供良好生态服务的土地利用方式的可能性较大。
我国计算的机会成本有的未考虑区域差异,如生态公益林补偿采用全国统一标准,即便考虑区域差异如退耕还林计划,由于区域单元尺度过大,不能真实反映农户的实际成本,过度补偿和补偿不足两种问题并存,不仅影响资金利用效率,而且在项目补助停止后保护区域受到破坏的可能性较大,退耕土地至少有1/5在项目结束后会返耕。
(二)确定补偿主体生态补偿的主体主要根据相关利益者在特定生态保护/破坏事件中的责任和地位予以确定,我国主要坚持使用资源付费和谁污染环境、谁破坏生态谁付费原则。
1、破坏者付费原则破坏者付费原则(简称DPP),主要针对行为主体对公益性的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从而导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退化的行为进行的补偿。
这一原则适用于区域性的生态问题责任的确定。
2、使用者付费原则生态资源属于公共资源,具有稀缺性应该按照使用者付费原则,由生态环境资源占用者向国家或公众利益代表提供补偿。
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标准
![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ff0032f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65.png)
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标准在当今社会,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自然保护区作为保护生态系统、野生动植物资源和自然遗迹的重要区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为了实现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建立合理的生态补偿标准是一个关键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生态补偿。
简单来说,生态补偿就是对那些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贡献或者因他人的生态破坏行为而遭受损失的主体进行经济或其他形式的补偿。
对于自然保护区而言,生态补偿旨在激励当地居民和相关利益方积极参与保护工作,同时弥补他们因保护而产生的经济损失或发展机会受限。
那么,制定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标准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呢?其一,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自然保护区提供了诸多生态服务,如水源涵养、土壤保持、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这些服务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通过科学的评估方法,可以对其进行量化,并作为确定补偿标准的重要依据。
其二,保护成本也是不容忽视的。
包括保护区的管理费用、监测费用、巡逻费用、科研费用等。
这些成本的投入是为了确保保护区的正常运转和生态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应当在补偿标准中得到充分体现。
其三,当地居民的发展机会成本需要纳入考虑。
由于自然保护区的设立,当地居民可能在土地利用、资源开发等方面受到限制,从而影响了他们的经济收入和发展机会。
因此,补偿标准应当能够弥补他们因此而失去的发展机会。
其四,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是影响补偿标准的因素之一。
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可能需要更高的补偿标准来保障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发展。
在确定生态补偿标准的方法上,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成本法,即计算为实现生态保护目标所投入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例如,保护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费用、人员工资、设备购置费用等。
这种方法能够较为直观地反映保护工作的实际支出。
收益法,通过评估生态系统服务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来确定补偿标准。
比如,计算保护区内水资源产生的经济价值、生态旅游带来的收益等。
海洋保护区生态补偿评估技术导则
![海洋保护区生态补偿评估技术导则](https://img.taocdn.com/s3/m/4e4a80625acfa1c7aa00cc27.png)
办公厅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的要求。 当前,国内外关于海洋生态保护补偿的方法主要有成本法、意愿
调查法、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法等;这些方法有其各自的特点,理论依 据和适用条件不同,核算结果往往差异很大。意愿调查法是利用效用 最大化原理,在模拟市场情况下,直接调查和询问人们对某一环境效 益改善或资源保护措施的支付意愿,或者对环境或资源质量损失的接 受赔偿意愿。意愿调查法的基础资料易于获取,可操作性强,但受主 观因素影响,其结果的准确性差,且难以协调支付意愿和接受意愿的 不对称问题。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法以生态保护过程提供的生态系统服 务价值作为补偿的测算依据,通过该方法能够实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 即边际外部成本等于边际外部收益),其难点是保护区主要生态系 统服务的确定和评估。成本法按生态保护与建设过程的经济损失、建 设投入和机会成本进行补偿,尽管生态建设投入等量的经济成本不一 定能带来等量的生态效益,但依照现有财力的补偿水平和生态补偿实 施的可行性、有效性,该方法在实践中应用较广,因此,本标准以成 本法作为海洋保护区生态补偿评估的总体思路编制。
1
益。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新的高度,2014
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首次将“国家建立健全生 态保护补偿制度”的规定写入法律条文,2016 年修订的《中华人民 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增加规定了“国家建立健全海洋生态保护补 偿制度”的有关条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有关生态保 护补偿的规定相衔接,并细化到海洋生态保护补偿。2016 年,《国务 院办公厅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16〕31 号) 把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明确提 出建立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不断推进生态保护补偿工作的制度化和法制化。
国内外生态补偿标准的主要计算方法
![国内外生态补偿标准的主要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d5a0fb0a8956bec0875e390.png)
国内外生态补偿标准的主要计算方法1、支付意愿法(WTP)支付意愿法,又称条件价值法是对消费者进行直接调查,了解消费者的支付意愿,或者他们对产品或服务的数量选择愿望来评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
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往往会低于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
最大支付意愿的补偿标准是利用实地调查获得的各类受水区最大支付意愿与该区人口相乘得到,估算公式为:P=WTP u×POP式中:P为补偿的数值,WTP为最大支付意愿, POP 为各类人口, u表示各类受水区。
意愿调查评估法直接评价调查对象的支付意愿或受偿意愿,理论上应该最接近边际外部成本的数值,但结果存在着产生各种偏倚的可能性,如不进行细致足量的问卷调查,则可能出现重大偏差。
2、机会成本法(OC)机会成本法是指水源保护区(投入主体)为了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建设而放弃一部分产业的发展,从而失去了获得相应效益的机会,即财政税收损失。
我们把放弃产业发展所可能失去的最大经济效益称为机会成本,作为流域生态补偿标准。
公式为: P=(G O -G)*N。
式中:P为补偿金额(万元/年);G0为参照地区的人均GDP(元/人);G为保护区人均GDP(元/人);N 为保护区的总人口(万人)。
或者:P=(R O—R)*N t+(S O —S)*N f。
式中:p为补偿金额(万元/年);R0为参照地区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元/人);R为保护区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元/人);N t为保护区城镇居民人口(万人);S0为参照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元/人);S为保护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元/人);N f为保护区农业人口(万人)。
当流域水生态的社会经济效益不能直接估算时,可以利用反映水资源最佳用途价值的机会成本来计算环境质量变化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失或水生态服务的价值,但机会成本法所计算出来的标准往往会高于补偿者的支付意愿,甚至超出他们的支付能力,且水源保护区损失的效益全部被受水区承担也是不公平的,因为水源保护区在保护过程中也获得了一定的生态环境效益。
山东省海洋生态损害赔偿和损失补偿评估办法
![山东省海洋生态损害赔偿和损失补偿评估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9989fbf42af90242a995e565.png)
5.2.1凡造成国家和地方重点水生野生动物损害和损失,资源量损害和损失可参照本标准的方法 进行评估,其价值由省级以上海洋与漁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估确宦。
关于对海洋生物资源的损失补偿,目前已实施的主要有《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估技术 规程》(SC/T9110-2007)。参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程,为使海洋生态损害赔偿和损失补 偿简便易行,并符合山东省海域的实际情况,其基础数据以908专项一“山东近海经济生物调査 与评价”课题成果为依据,特制定山东省海洋生态损害赔偿和损失补偿评估方法。
3.7生态影响评价
通过定量揭示和侦测人类活动对生态影响及其对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作用,分析•个区域的生态 负荷或环境容量。
4海洋工程、海岸工程对生物资源造成经济损害赔偿和损失补偿的评估方法
4.1评价工作程序
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影响评价,由建设单位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委托具有海洋生物资源 调査和评估资质的专业单位承担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价任务。并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就评 估过程、结果征求海洋与漁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圉海用海(工业、农业、漁业和盐业等围海建设项目) 海洋油气开采用海(平台、栈桥、单点系泊方式的储油轮用海及其附属工程用海)☆ ☆ ★ ★ ★ ☆ ★ ☆
海洋矿产开发用海(海砂开采)
海洋电缆管道用海(排污管道、引排水管道、输送物管道、电缆、光缆等工程)☆ ☆ ★ ★ ★
☆ ☆ ☆
航道开挖与疏浚用海
海洋透水性构筑物用海
3.2生物量
单位而积或体积内生物体的重量。
3.3海洋生物资源
海洋生物资源泛指栖息于海洋生境中的所有生物体总称。
3.4海洋非生物资源
海洋非生物资源泛指海洋非生物体的总称。
水土保持补偿费计税依据
![水土保持补偿费计税依据](https://img.taocdn.com/s3/m/8621d272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c8.png)
水土保持补偿费计税依据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土地利用方式的不断变化,土地资源的保护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水土保持补偿费是一种土地资源保护的费用,旨在通过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主要探讨水土保持补偿费的计税依据,旨在为相关单位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水土保持补偿费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水土保持补偿费是指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因为采取了保护措施而导致投资成本增加的费用。
水土保持补偿费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按照土地面积计算,另一种是按照土地价值计算。
按照土地面积计算,水土保持补偿费的计算公式为:水土保持补偿费=土地面积×补偿费率按照土地价值计算,水土保持补偿费的计算公式为:水土保持补偿费=土地价值×补偿费率其中,补偿费率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土地类型的不同,具体计算方法需要根据当地的政策规定进行确定。
二、水土保持补偿费的计税依据水土保持补偿费的计税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税法规定税法规定是水土保持补偿费计税的基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水土保持补偿费应当纳税。
纳税人应当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按照法定税率缴纳税款。
2、税务机关的规定税务机关制定的规定是水土保持补偿费计税的具体依据。
根据税务机关的规定,水土保持补偿费应当按照“费用减免”原则计税。
具体而言,纳税人应当按照税法规定的标准核算水土保持补偿费,将其纳入成本中,并在企业所得税申报时,将其列入费用抵减范围。
3、财政部门的规定财政部门的规定是水土保持补偿费计税的重要依据之一。
根据财政部门的规定,水土保持补偿费应当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作为土地资源保护的专项资金。
同时,财政部门也规定了水土保持补偿费的使用范围和管理办法,使其更好地发挥保护土地资源的作用。
4、环保部门的规定环保部门的规定也是水土保持补偿费计税的重要依据之一。
根据环保部门的规定,水土保持补偿费应当用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
水库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体系研究——以大伙房水库流域为例
![水库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体系研究——以大伙房水库流域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4a16bd8cbceb19e8b8f6bace.png)
生 态 补 偿标 准 的测 算 是 建 立 生 态 补 偿 机 制 的 核心 问题 ,也是 难点所 在 。建立 一个 公平 、合理 的 补偿标 准测 算体 系是 实施 生态 补偿 的前 提 。然而 , 生态补 偿标 准 的量化研 究 目前 还处 于探索 阶段 ,没
要有 以下 6种 。
有形成一个完整 、成熟的测算体系,理论和实践上 都有待进一步完善【 l J 。本文通过对现有 的生态补偿 标准计算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 , 分别站在供给方和 需求 方 的角度 ,综合 考虑 生 态保护 区的生态 效益 、 资金投入 , 受益地区的支付能力等方面因素对补偿 金额进行测算 , 力求找到令补偿双方都能认可的补 偿标准测算体系。并以大伙房水库流域为例 , 对饮 用水 源地 流域生 态补偿 标 准进行 测 算 。通过 本次 对 生态补偿标准测算体系 的研究不仅可提高生态补 偿 方案 的可 操作 性 ,还为 建立水 源地 生 态补偿 标 准 测算体系提供 了理论依据 ,同时对解决大伙房水库 上游 贫 困地 区的经 济发 展与 环境保 护 问题 ,最 终实 现 上下游 地 区 、不 同利 益群 体 的和谐 发展 具有 一定 的现 实意 义 。
全面地对 补偿标准进行 了测算 , 使得补偿标准更为公平 、 合理 , 进一步完善 了水库流域生态补偿标 准测算方法 。 以大伙房 并
水库 流域 为例 ,对其补偿标准进行测算 , 出基 于研究 区生态 系统服务功能 的补偿标准为 6 6 . 得 4 1 6 3万元 , 基于研究区生态保
护建设总成本 的补偿标准为 9 2 . 1 2 4万元 ,基于下游用水城市意愿支付价格的补偿 标准分别 为 8 3 . 76万元 、1 5 . 6 2 64万元 , 9
水 库流域 生态补偿标 准测算体 系研究
中外生态补偿机制比较研究
![中外生态补偿机制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f0888cd2cc58bd63186bd6f.png)
通 讯 作 者 :何 栋才 ,副教授 ,博士 。Em i:lhc 16cm -a 1gyd@2.o
项 目来 源 :湖 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 计划 项 目( 1jt09 ;湖北 2 lyy 1) 0
省教育厅科学技 术研究项 目地理本体和s r 规则在农业地理信息 时 wl 空推理和查询中的应用 (2 1 2 0 ) Q 0 9 5 。 1
是 在 哥 斯 达 黎 加 、哥 伦 比 亚 、 厄 瓜 多 尔 、墨 西 哥 等 拉 丁 美
2 中外 生 态 补 偿 机 制 比 较
由 于 侧 重 点 不 同 及 生 态 补 偿 本 身 的 复 杂 性 ,生 态 补 偿
洲 国家开 展的环境 服务 支付(a me t frE vrn n a P y ns o n io metl
1 国内外生态补偿的历史 与现状
国 际 上 ,生 态 补 偿 起 步 最 早 的 是 美 国 。 在 l 世 纪 7 年 9 0
代 ,美 国麻省马赛 诸塞大 学的L ro  ̄ Mas rs asn l sae第一 个提
出 了帮 助 政 府 颁 发 湿 地 开 发 许 可 证 的 湿 地 快 速 评 价 模 型 。
2 1 定 义 与 内涵 .
国外 的 生 态 环 境 服 务 付 费 是 个 比 较 狭 义 的 概 念 ,即 是 指 对人类行 为产 生的生 态 与环境 正外部 性所 给予 的补偿 。 W t e强 调 P S 是 至 少 有 一 个 生 态 系统 服 务 购 买 者 和 一 md r E应
的定义和 内涵尚未形 成统一的认 识 ,在 国际上 ,生态 补偿
又 称 为 “ 态 服 务 付 费 (E ) 、 “ 态 效 益 付 费 ( E ) , 生 P S ” 生 P B ”
生态补偿标准确定的方法与依据
![生态补偿标准确定的方法与依据](https://img.taocdn.com/s3/m/a8d21710dd88d0d233d46ab8.png)
用心专注服务专业生态补偿标准确定的方法与依据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一般参照以下4方面的价值进行初步核算:生态保护者的投入和机会成本的损失;生态受益者的获利;生态破坏的恢复成本;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
1、按生态保护者的直接投入和机会成本计算生态保护者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应纳入补偿标准的计算之中。
同时,由于生态保护者要保护生态环境,牺牲了部分的发展权,这一部分机会成本也应纳入补偿标准的计算之中。
从理论上讲,直接投入与机会成本之和应该是生态补偿的最低标准。
2、按生态受益者的获利计算生态受益者没有为自身所享有的产品和服务付费,使得生态保护者的保护行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产生了正外部性。
为使生态保护的这部分正外部性内部化,需要生态受益者向生态保护者支付这部分费用。
因此,可通过产品或服务的市场交易价格和交易量来计算补偿的标准。
通过市场交易来确定补偿标准简单易行,同时有利于激励生态保护者采用新的技术来降低生态保护的成本,促使生态保护的不断发展。
3、按生态破坏的恢复成本计算资源开发活动会造成一定范围内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资源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直接影响到区域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景观美化、气候调节、生物供养等生态服务功能,减少了社会福利。
因此,按照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需要通过环境治理与生态恢复的成本核算作为生态补偿标准的参考。
4、按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计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主要是针对生态保护或者环境友好型的生产经营方式所产生的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景观美化等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进行综合评估与核算。
国内外已经对相关的评估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就目前的实际情况,由于在采用的指标、价值的估算等方面尚缺乏统一的标准,且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现实的补偿能力方面有较大的差距,因此,一般按照生态服务功能计算出的补偿标准只能作为补偿的的参考和理论上限值。
参照上述计算,综合考虑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特别是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破坏,通过协商和博弈确定当前的补偿标准;最后根据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时俱进,进行适当的动态调整。
丹江口库区化肥施用控制与农田生态补偿标准
![丹江口库区化肥施用控制与农田生态补偿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0130536482fb4daa58d4b5b.png)
1
1. 1
农田生态补偿标准及数据来源
生态补偿标准 “谁使用、 按照 谁付费 ” 的原则, 生态环境的使用者应
支付补偿资金。相应地, 因生态环境过度利用而遭受损失 的个人和企业应得到补偿。 生态补偿标准的计算公式为: S = C t + λΔR C t 为项目受损者遭受的损失, 其中, 是直接成本 C d 、 机会成本 C0 和发展成本 C p 之和; ΔR = R - C t , 为项目收益
表 1 样本数据来源 Tab. 1 Sources of samples
样本点 Sample points 邓州 彭桥 九重 金河 西坪 丁河 赵建岗 太平村 石井村 袁家村 操场村 北裕村 户数( 户) Number 30 29 4 27 38 13 141 21 比例( % ) Percentage 12. 30 11. 89 1. 64 10. 07 15. 57 5. 33 57. 55 8. 61
微观数据, 估计了丹江口库区主要农作物小麦 、 玉米、 水稻产量与化肥施用量的经验函数, 计算了库区农田平均生态补偿标准 。 结果 是: 基于 2008 年的生产条件、 技术水平和市场价格, 种植小麦须补偿 259. 69 元 / 亩, 玉米须补偿 331. 64 元 / 亩, 水稻须补偿 567. 31 元 / 亩。为减少补偿过程中的政府强制行为和信息租金, 可考虑将农户土地按历年产量进行评估后分成多个等级, 每一等级支付该等 级土地最高净收益 。本文将每亩作物净收益即每亩劳动收入和地租作为农田生态补偿标准, 这一计算标准是基于农民遭受的损失, 属于保留效用, 是农民谈判的起点。如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有利可图的, 可进一步将工程的部分净收益分配给维护生态系统、 保护 水质的库区农民, 具体分配的份额则取决于当地农民的谈判力 。 关键词 丹江口库区; 化肥施用; 生态补偿; 补偿标准; 补偿机制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 -2104( 2012) 03 -0124 -06 doi: 10. 3969 / j. issn. 1002 - 2104. 2012. 03. 021 中图分类号 F062. 2: X196
国内外生态补偿制度对比研究
![国内外生态补偿制度对比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b5d1680b14e852458fb57e6.png)
国内外生态补偿制度对比研究作者:邱梦来源:《法制博览》2016年第12期摘要:生态补偿制度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国内外对于生态补偿制度的实践都是在探索的道路上,国外的一些关于生态补偿实践经验是对国内的生态补偿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有借鉴意义的。
对此展开国内外生态补偿制度实践的对比分析研究。
关键词:生态补偿;法律法规;生态保护;生态服务付费中图分类号:D9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6)35-0233-01作者简介:邱梦(1993-),女,汉族,河南郑州人,河南大学法学院,2015级法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与自然资源法学。
由于体制不同,国内外关于生态补偿的措施也就不尽相同。
但是一些国外的生态补偿制度对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有借鉴意义的。
一、法律法规在国外的相关法律法规中对生态补偿都有很明确的规定,详尽的内容、具体的程序和精确的标准都是我国所能借鉴的。
国外的相关规定的可操作性是很强的,在实施中能把法律法规的实效发挥到最大,将其落实到实际中。
与国外相比,我国还没有与环境建设相关的法律出台。
在法律法规方面我国还是很不完善的,虽然在一些法律中生态补偿制度都有体现,但是还尚未出现系统的法律。
由于有所体现的法律法规还不够系统与完整,所以分布零散、效果不强、框架不清晰,导致具体地操作中难以协调配合的现象在部门之间出现,发生利益冲突,影响法律法规的实效。
除了法律法规外部框架结构不系统外,其法律内容也是不详尽和不完善的。
对于生态补偿制度来说,所涉及的内容、操作程序、补偿标准、权利义务等问题都是很重要的,不只需要有一个稳固的框架,还需要相当充实具体地填充物。
有些规定太过于理论、原则化,由于具体实施指导的缺乏或者规定不到位的现象,在具体实际执行中很难操作落实。
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第32条规定:“开采矿产资源,应当节约用地。
耕地、草原、林地因采矿受到破坏的,矿山企业应当因地制宜地采取复垦利用、植树种草或者其他利用措施。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方法与实施途径研究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方法与实施途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f757eb9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7e.png)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方法与实施途径研究李云燕【摘要】基于国家主体功能区划的自然保护区被界定为禁止开发区域,必然要对其进行科学有效地实施生态补偿.本文阐明对我国自然保护区实施生态补偿的必要性,分析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路径,探讨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方法,对生态补偿的方式类型及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途径进行深入研究.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路径涉及补偿主体与对象、补偿标准与尺度、补偿方式与途径以及法律保障等内容.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是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需要依据生态保护者的直接投入与损失以及机会成本、生态破坏的恢复成本、生态受益者的获利、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等进行核算.其确定方法包括直接成本法、机会成本法、意愿调查法、市场法、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法等.生态补偿的方式和途径是实施生态补偿机制的核心与关键,主要涉及政府与市场两种基本途径.对自然保护区这样的生态保护的重点功能区域,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中央与省级财政应加大纵向转移支付力度.同时,应积极引入市场机制,作为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有益补充.%Nature reserve is defined as such a place where development is prohibited by the main function zoning of our country, it is necessary to implement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scientifically and effectively. This paper illustrated the necessary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for China's nature reserves, analyzed the construction path of eco-compensation mechanism, researched the determination methods of eco-compensation standards, and investigated the implementation approaches of eco-compensation mechanism for nature reserves.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contains many elements, such as thecompensation subject and object, the compensation standard and scale, and the compensation method and legal protection, etc.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the determination of compensation standard is an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roblem, which should be computed on the ecological protector's direct investment and loss, opportunity cost, the cost of ecological damage restoration, the ecological benefit of the beneficiaries and the value of ecosystem services. The methods of determination include direct cost method, opportunity cost method, willingness survey method, market method and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method, etc. The keys in implementing th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are the ways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which mainly involve two basic ways: the government way and market way. The government should play a leading role, and the central and provincial governments should increase the vertical transfer payments to ecological protection of key functional areas such as nature reserves. At the same time, market mechanism should be introduced actively as a beneficial complement for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期刊名称】《生态环境学报》【年(卷),期】2011(020)012【总页数】9页(P1957-1965)【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构建路径;补偿标准;实施途径【作者】李云燕【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北京1001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96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要求以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作为基本依据划分主体功能区,提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的范畴,旨在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把其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战略规划中。
滇池流域生态补偿研究
![滇池流域生态补偿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46a7be6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50.png)
滇池流域生态补偿研究彭普;代启亮【摘要】流域水质、水量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效益的影响,以及如何协调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是决策者及公民普遍关注的问题.通过对滇池流域的调研得出影响滇池流域水质、水量的主要原因有内源污染、工业污染、生活污水排放、农业面源污染等,而导致这一系列原因很大程度在于没有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即对损害(或保护)资源的行为进行收费(或补偿).基于此在以往生态补偿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补偿标准.【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9(047)004【总页数】3页(P79-80,94)【关键词】生态补偿机制;污染;滇池【作者】彭普;代启亮【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500;云南农业大学水利学院,云南昆明650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81.4党的十八就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生态文明的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从各方面逐步推进,水治理无疑是其中的一重大方面。
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是一种调动水源地生态保护的经济手段。
国外水源地生态补偿的相关研究较早,研究发展比较成熟,国外关于生态补偿的原则PGP(provider gets principle)和BPP(beneficiary pays principle)[1],即为我国当前水源地生态补偿中的“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付费”原则。
国内关于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逐渐受到广大研究者的关注,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针对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进行探讨。
王淑云等[2]研究了水源地保护的相关属性,建立了基于不同补偿方式的饮用水水源地的生态补偿机制。
葛颜祥等[3-4]针对水源地生态补偿资金的筹集、补偿对象的确定、补偿标准以及补偿形式等问题进行探讨,并结合案例分析了4种水源地生态补偿模式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刘晶等[5]在总结水源地生态补偿研究的基础上阐明在水源地生态补偿过程中引入市场机制有利于解决生态环境保护资金不足的问题。
广州市财政局、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广州市生态保护补偿办法(试行)的通知
![广州市财政局、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广州市生态保护补偿办法(试行)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3e0b7c5c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72.png)
广州市财政局、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广州市生态保护补偿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州市财政局,广州市环境保护局•【公布日期】2019.03.20•【字号】穗财规字〔2019〕3号•【施行日期】2019.03.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广州市财政局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广州市生态保护补偿办法(试行)的通知穗财规字〔2019〕3号各区政府,市直有关部门:《广州市生态保护补偿办法(试行)》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实施,请遵照执行。
广州市财政局广州市生态环境局2019年3月20日广州市生态保护补偿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建立和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促进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维护本市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16〕31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粤府办〔2016〕135号)、《广东省生态保护补偿办法》(粤府办〔2014〕57号)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生态保护补偿,是指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对因承担生态保护责任和履行生态保护义务,经济发展受到约束的有关单位、组织和个人给予补偿的活动。
第三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生态保护补偿活动,适用本办法;法律法规对生态保护补偿范围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生态公益林和基本农田的保护补偿,分别适用《广州市生态公益林条例》《广州市基本农田保护补贴实施办法》。
第四条生态保护补偿坚持谁受益谁补偿,通过政府主导、区域内统筹等补偿方式实现绿色、协调发展。
第五条市人民政府负责统筹、协调和指导全市的生态保护补偿工作,由市环保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生态环境、发展改革、财政、规划和自然资源、林业园林、农业农村、水务等部门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决定全市综合性生态保护补偿方案、生态保护补偿年度计划及生态保护补偿范围调整等重大事项。
于桥水库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核算
![于桥水库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核算](https://img.taocdn.com/s3/m/0af1e792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f2.png)
于桥水库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核算陈卫;王亚【期刊名称】《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22)003【摘要】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是协商确定补偿金额时参照的依据,笔者首先从水源地上游供给方的角度,根据上游地区来水的水质、水量等特点以及在水资源保护方面的投入,建立天津市引滦入津上游水源地的受益区对上游地区生态保护建设总成本补偿计算模型;提出生态保护建设的直接成本及机会成本的计算方法,求出水源地上游生态保护建设的总成本;并利用水量分摊系数以及水质修正系数对求出的生态保护建设的总成本进行修正,计算得到下游地区基于供给方的补偿标准;然后从下游需求方的角度,比较分析流域下游补偿主体的支付能力和市场比较价格等因素,得出基于需求方的补偿标准;最后综合权衡,核定出既不会打击上游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又能够符合下游地区支付能力的补偿标准(69 089万元),为天津市和上游水源保护区进行协商确定补偿标准提供参考.【总页数】5页(P195-199)【作者】陈卫;王亚【作者单位】天津城建大学地质与测绘学院,天津300384;天津城建大学地质与测绘学院,天津30038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213;X171.4【相关文献】1.基于生态系统保护投入成本法的汀江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核算研究 [J], 方磊2.不同视角下基于InVEST模型的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核算——以渭河甘肃段为例[J], 吴娜;宋晓谕;康文慧;邓晓红;胡想全;石培基;刘玉卿3.于桥水库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核算 [J], 王亚;4.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赤水河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核算 [J], 田义超; 白晓永; 黄远林; 张强; 陶进; 张亚丽5.基于机会成本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的生态补偿标准研究——以新安江流域为例 [J], 戴家远;胡淑恒;张贝尔;杨庆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生态补偿标准的主要计算方法
1、支付意愿法(WTP)支付意愿法,又称条件价值法是对消费者进行直接调查,了解消费者的支付意愿,或者他们对产品或服务的数量选择愿望来评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
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往往会低于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
最大支付意愿的补偿标准是利用实地调查获得的各类受水区最大支付意愿与该区人口相乘得到,估算公式为:
P=WTP u×POP
式中:P为补偿的数值,WTP为最大支付意愿, POP 为各类人口, u表示各类受水区。
意愿调查评估法直接评价调查对象的支付意愿或受偿意愿,理论上应该最接近边际外部成本的数值,但结果存在着产生各种偏倚的可能性,如不进行细致足量的问卷调查,则可能出现重大偏差。
2、机会成本法(OC)机会成本法是指水源保护区(投入主体)为了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建设而放弃一部分产业的发展,从而失去了获得相应效益的机会,即财政税收损失。
我们把放弃产业发展所可能失去的最大经济效益称为机会成本,作为流域生态补偿标准。
公式为: P=(G O -G)*N。
式中:P为补偿金额(万元/年);G0为参照地区的人均GDP(元/人);G为保护区人均GDP(元/人);N 为保护区的总人口(万人)。
或者:P=(R O -R)*N t+(S O -S)*N f。
式中:p为补偿金额(万元/年);R0为参照地区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元/人);R为保护区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元/人);N t为保护区城镇居民人口(万人);S0为参照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元/人);S为保护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元/人);N f为保护区农业人口(万人)。
当流域水生态的社会经济效益不能直接估算时,可以利用反映水资源最佳用途价值的机会成本来计算环境质量变化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失或水生态服务的价值,但机会成本法所计算出来的标准往往会高于补偿者的支付意愿,甚至超出他们的支付能力,且水源保护区损失的效益全部被受水区承担也是不公平的,因为水源保护区在保护过程中也获得了一定的生态环境效益。
3、收入损失法:该方法主要利用流域水生态变化对健康的影响及其相关货币损失来测算流域水生态服务的价值。
从流域水源区居民角度来看,因保护水资源投入的成本以及限制高耗水、高排污企业的设立而使其发展权受到限制,会有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损失。
其计算公式为:
TC=DC+IC,
DC=TDC+FDC+XDC+SDC+JDC+WDC,
IC=TIC+GIC。
式中:TC为总成本, DC为直接成本, IC为间接成本, TDC为退耕还林直接成本, FDC为封山育林直接成本, XDC为新造林投入, SDC为水土流失治理的投入,JDC为水质监测站的投入,WDC为水质改善的污水处理场建设投入,TIC为退耕地损失的机会成本,GIC为限制工业发展损失的机会成本。
从受益区的角度来考虑,考虑其支付水平、取水量以及排放污水量的情况,并得出补偿分配系数。
补偿分配系数为:
式中:L-i为发展阶段系数,由皮尔生长曲线推导得出;Q-i为取系数,由统计数据算出;W-i为污水排放系数,由统计数据算出。
引入补偿分配系数后,收入损失法考虑了保护者和受益者两方面的利益。
但是, 计算中涉及数据多,计算较麻烦,计算结果的完善准确还需要大量数据支撑。
4、总成本修正模型
总成本修正模型首先对流域上游地区生态建设的各项投入进行汇总,然后通过引入水量分摊系数、水质修正系数和效益修正系数,建立流域生态建设与保护补偿测算模型,对上游生态建设外部性的补偿量进行计算。
其公式为
Cd=C+K1+K2+K3
Ct =DCt+ICt=DFCt+DSCt+DPCt+ISCIICt+IECt。
式中:Cdt为补偿额;Ct为总成本;DCt为直接成本; ICt为间接成本;DFCt为水源涵养区提高森林覆盖率的投入;DSC t为水土流失治理投入;DPCt为污染防治投;ISCt为水源涵养区发展节水投入;IICt为生态移民安置投入IECt为水源涵养区限制产业发展而遭受的经济损失入量;K-Vt为水量分摊系数,为下游地区利用上游水量占上游总水量的比例(0<K-Vt<1),K-Qt为水质修正系数;K-Et为效益修正系数。
总成本修正模型在计算总成本时与收入损失法基本一致,但引入了修正系数。
由于计算时需要大量的资料数据,所以具体实施起来工作量较大,有一定的难度。
5、费用分析法
水源涵养区为维持和保护流域生态要承担一定的费用,此费用可以来判定受益区对水源供水区要进行的生态补偿额度。
计算公式为
P=∑C,
C=C1+C2+C3+C4+.....
式中,P为补偿额;C为生态保护和建设单位面成本投入;C1为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等增加森林植被费用;C2为农业非点源污染治理;C3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C4为河道清理等费用(注所有费用均含人工费用)。
该法费用核算过程简洁、容易理解、便于操作。
但水源保护区所支出的费用具有不确定性计算费用时需全面考虑。
该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比如非点源污染治理费用在实际中是很难确定的。
另外,用的标准也是动态变化的给计算也增添一定的难度。
6、水资源价值法
当流域生态服务(如洁净水资源)价值可直接货币化时,可基于市场价格实施流域补偿。
根据水质的好坏,来判定是受水区向水源区补偿,还是水源区向受水区补偿。
计算公式为: P=Q*Cc*δ。
式中:P为补偿额;Q为调配水量;Cc为水资源价格:δ为判定系数。
其中, C-c可采用污水处理成本或水资源市场价格;δ的取值为,当上游供水水质好于Ⅲ类时,δ= 1,当水质劣于Ⅴ类时,δ=-1,否则,δ=0。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C-c还可以进行改进,比如可以采用水资源价值来替换,判定系数δ还可以细化,可以根据优质优价的原则来合理确定。
计算中参数的取值对结果影响较大,因此要结合流域实际状况慎重选取。
随着流域水资源交易市场的逐步形成和完善,基于水资源价值的补偿是最易行和可操作的。
5、费用分析法
水源涵养区为维持和保护流域生态要承担一定的费用,此费用可以来判定受益区对水源供水区要进行的生态补偿额度。
计算公式为[20]
P=∑C,
C=C1+C2+C3+C4+.....
式中, P为补偿额;C为生态保护和建设单位面成本投入;C1为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等增加森林植被费用;C2为农业非点源污染治理;C3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C4为河道清理等费用(注所有费用均含人工费用)。
该法费用核算过程简洁、容易理解、便于操作。
但水源保护区所支出的费用具有不确定性计算费用时需全面考虑。
该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比如非点源污染治理费用在实际中是很难确定的。
另外,用的标准也是动态变化的给计算也增添一定的难度。
6、水资源价值法
当流域生态服务(如洁净水资源)价值可直接货币化时,可基于市场价格实施流域补偿。
根据水质的好坏,来判定是受水区向水源区补偿,还是水源区向受水区补偿。
计算公式为: P=Q*Cc*δ。
式中:P为补偿额;Q为调配水量;Cc为水资源价格; δ为判定系数。
其中, C c可采用污水处理成本或水资源市场价格;δ的取值为,当上游供水水质好于Ⅲ类时, δ= 1,当水质劣于Ⅴ类时, δ=-1,否则, δ=0。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 但Cc还可以进行改进,比如可以采用水资源价值来替换判定系数δ还可以细化,可以根据优质优价的原则来合理确定。
计算中参数的取值对结果影响较大,因此要结合流域实际状况慎重选取。
随着流域水资源交易市场的逐步形成和完善,基于水资源价值的补偿是最易行和可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