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版病理生理学第九章应激考点剖析

合集下载

病理生理学课件:第09章 应激

病理生理学课件:第09章 应激
衰竭期:
肾上腺皮质激素持续升高,机体内环 境明显失衡,可出现应激相关疾病,导致 休克\死亡等。
应激的全身性反应
神经内分泌反应与GAS 急性期反应
APR(急性期反应)
●定义
感染、烧伤、大手术、创伤等应激原可诱导 机体产生快速反应,如体温升高,血糖升高,分 解代谢加强及血浆中的某些蛋白质浓度迅速变化 等,这种反应称为急性期反应(APR)。
交感神经兴奋 肾上腺髓质兴奋
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
脑桥蓝斑的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
下丘脑室旁核神经元上的 α-肾上腺素能受体
CRH释放增多
启动HPA轴
唤起状态
神经内分泌反应
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系统 其他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系统
1. 结构基础
下丘脑的室旁核(PVN) 腺垂体 肾上腺皮质
一、应激与躯体疾病
(一)应激性溃疡
一、应激与躯体疾病
(一)应激性溃疡
•定义
各类重伤(包括手术)\重病和其他应激情况
胃\十二指肠粘膜的急性病变 少数溃疡可较深或穿孔 主要表现: 胃\十二指肠粘膜的糜烂\浅溃疡\渗血等 主要临床表现: 出血
①胃粘膜分 泌的粘液与 HCO3-组成 粘液-碳酸氢
盐屏障。
急性期反应时血浆中某些蛋白质浓度迅速升高, 这些蛋白质称为急性期反应蛋白(acute phase protein,APP)。
负急性期反应蛋白(白蛋白\运铁蛋白)
APP的来源
APP主要由肝细胞合成,单核吞 噬细胞、成纤维细胞亦可产生少 量的APP。
• APP 生物学功能: 是急性反应时相的特征性改变之一,是机 体启动迅速的防御机制 抑制蛋白酶活化:可避免蛋白酶对组织的过 度损伤 清除异物和坏死组织:C反应蛋白 抑制自由基产生 其他:促进损伤细胞的修复、单核细胞的吞 噬功能

病理生理第9章 应激bjj

病理生理第9章 应激bjj
Pathophysiology


1
一公务员,跳槽到某公司担任部门主管。到了新公司不 久,他深感压力之大和竞争之激烈,只要稍有不慎,就有 遭到淘汰的危险,不得不承受快速的工作和生活节奏。另 外,由于工作环境的改变,他对自己的期望值也高起来了。 但最近他的身体越来越差,经常失眠,做恶梦,记忆力开 始下降,心情变得烦躁不安,动辄发火,有时甚至什么事 也不想做,似乎已经心力交瘁。 这是应激反应综合征的典型表现。
9


第二节
应激反应的基本表现
10
一、神经内分泌反应
(一) 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二)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三) 其它激素 (四) 全身适应综合征
二、急性期反应
11
球状带 盐皮质激素 (醛固酮) 束状带 糖皮质激素(GC) (皮质醇/酮) 网状带 雄激素、少量雌激素 髓质 肾上腺素(EP)/去甲肾上腺素(NE)
LC 蓝斑(脑桥) 去甲肾上腺能神经元 ↓ 脊髓侧角 ↓ 交感-肾上腺髓质 ↓ EP, NE
18
CRH: 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EP: epinephrine; NE: norepinephrine
外周效应 代偿意义:
EP, NE
① 心血管功能增强 :心输出量↑, 血流重新分布 ② 肺通气量增加:支气管扩张、摄氧增多 ③ 代谢加强: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促进糖原、脂 肪分解 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求 ④ 促进其它激素分泌:ACTH/GH/Renin/EPO/thyroxin
应激原强烈且作用时间持久,除一定防御代偿意义外, 可致机体自稳态严重失调,甚至导致应激性疾病的发生。
---病理性应激(劣性应激)

第九版病理生理学第九章应激考点剖析

第九版病理生理学第九章应激考点剖析

第九版病理生理学第九章应激考点剖析内容提要:笔者以王建枝主编的病理生理学第九版教材为蓝本,结合40余年的病理生理学教学经验,编写了第九版病理生理学各章必考的考点剖析,共二十章。

本章为第九章应激。

本章考点剖析有重点难点、名词解释(9)、简述题(6)、填空题(3)。

适用于本科及高职高专临床、口腔、医学、高护、助产等专业等学生学习病理生理学使用,也适用于临床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人员及研究生考试人员使用。

目录第九章应激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应激时机体功能代谢改变及机制第三节应激与疾病第四节病理性应激的防治原则重点难点掌握:(1)应激的概念和生理病理意义(2)应激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变化和意义(3)应激性溃疡的概念及发病机制。

熟悉:(1)应激原的概念和应激反应的分类(2)急性期反应和急性期蛋白的概念(3)应激时机体的代谢和器官功能变化。

了解:(1)应激时的其他神经内分泌反应(2)细胞应激、热休克蛋白、氧化应激的概念。

一、名词解释(9)1、应激:是指机体在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下所出现的全身性的非特异性适应性反应称为应激或应激反应。

2、应激原:是指引起应激反应的各种刺激因素。

3、全身适应综合征:是指应激原持续作用于机体,应激表现为动态的连续过程,并最终导致内环境紊乱和疾病。

4、应激性溃疡:指患者在遭受各类重伤及大手术、重病或其它应激情况下,出现胃、十二指肠粘膜的急性病变。

表现为粘膜糜烂、浅表溃疡、渗血等,少数溃疡可发生穿孔。

5、急性心因性反应:是指在急剧而强烈的心理社会应激原作用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所引起的功能性精神障碍。

6、适应障碍:是由于长期存在的心理应激或困难处境,加上患者本人脆弱的心理特点及人格缺陷而产生的以抑郁、焦虑、烦燥等情感障碍为主,伴有社会适应不良,学习及工作能力下降,与周围接触减少等表现的一类精神障碍。

7、热休克反应:是指生物体在热刺激或其他应激原作用下所表现出的以热休克蛋白生成增多为特征的反应,也称热应激。

病理生理学 9应激

病理生理学 9应激

病理生理学 9应激病理生理学:应激的九个方面应激是机体对各种内、外界刺激因素所发生的非特异性适应反应,是机体为应对各种变化所产生的一种生理性反应。

在应激反应中,机体通过一系列的生理反应来适应环境的变化,维持体内稳态。

然而,过度的应激反应则可能导致机体损伤和疾病。

本文将探讨应激的九个方面,以便更好地理解应激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一、生理性应激生理性应激是指机体在面临内、外界刺激因素时,所产生的适应性生理反应。

这些刺激因素包括环境温度、机械压力、化学物质等。

在生理性应激反应中,机体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引起一系列生理变化,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加速等。

这些生理变化有助于机体应对环境变化,保持体内稳态。

二、心理性应激心理性应激是指机体在面临心理性刺激因素时所产生的适应性心理反应。

这些刺激因素包括情感压力、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等。

心理性应激反应可能导致焦虑、抑郁、恐惧等情绪状态,以及行为异常和认知功能障碍等表现。

这些表现有助于机体应对情感压力和文化挑战,保持心理平衡。

三、社会性应激社会性应激是指机体在面临社会性刺激因素时所产生的适应性社会反应。

这些刺激因素包括社会地位、人际关系、经济状况等。

社会性应激反应可能导致个体在社会角色、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变化,以及社会适应不良和社会隔离等表现。

这些表现有助于机体适应社会环境,保持社会。

四、创伤性应激创伤性应激是指机体在面临严重创伤时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这些创伤包括身体损伤、战争经历、严重自然灾害等。

创伤性应激反应可能导致急性应激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精神疾病,以及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表现。

这些表现有助于机体应对严重创伤和痛苦经历,促进康复和适应。

五、病理性应激病理性应激是指机体在面临病理性刺激时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这些刺激包括感染、炎症、肿瘤等病理因素。

病理性应激反应可能导致机体的免疫防御和修复机制的异常激活或抑制,进一步加剧疾病的发展和恶化。

这些表现有助于机体应对病理性刺激,但也可能导致机体损伤和疾病。

中国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第九版课件09 第九章 应激

中国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第九版课件09 第九章 应激

病理生理学(第9版)
一、应激与心血管疾病
应激时,交感神经被激活,大量儿茶酚胺和加压素被释放,加上肾上腺皮质 分泌大量糖皮质激素,循环与组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使心率增快,心肌 收缩力增强,心排血量增加,血压升高,从而保证应激状况下组织,特别是重要 脏器的供血需要
病理生理学(第9版)
应激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居多,女性多于男性。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慢性和反复发作的腹痛、腹胀、腹鸣、便秘 或腹泻等症状,但没有发现肠道明显的形态和生化方面的异常
病理生理学(第9版)
(二)应激性溃疡
指患者在遭受各类重伤及大手术、重病或其他应激情况下,出现胃、十二指肠黏膜的 急性病变。表现为胃肠黏膜糜烂、浅表溃疡、渗血等,少数溃疡可发生穿孔
病理生理学(第9版)
强烈的应激以及长时间的心理性应激可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利影响,促进下述 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1.心源性猝死 2.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3.高血压
病理生理学(第9版)
二、应激与消化道疾病
(一)功能性胃肠病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 与心理性应激密切相关,被认为是经典的心身疾病之一。该病以20~50岁发病者
病理生理学(第9版)
2.表现
(3)心理自卫:是指个体处于挫折与冲突的应激情境时,为了解脱烦恼、摆脱困境、缓 解痛苦与不安,而发生的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适应性心理倾向与心理活动,以稳定情绪、 恢复心理平衡。常见的表现形式包括否认、转移、合理化、升华、补偿、幻想、潜抑、推 诿和幽默等
第三节
应激与疾病
病理生理学(第9版)
病理生理学(第9版)
(二)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系统
应激时,血浆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的水平迅速增高 切除双侧肾上腺后,动物对有害刺激的抵抗能力明显降低

病理生理学课件:9 应激反应

病理生理学课件:9 应激反应

交感-肾上腺髓质 儿茶酚胺
促蛋白分解
促糖异生 胰岛素↓
胰高血 糖素↑
葡萄糖利用↓ 糖原分解↑
生长激素↑ 脂肪分解↑
负氮平衡
应激性高血糖 应激性糖尿
血浆脂肪酸 及酮体↑
应激时机体的代谢和功能变化
(二)功 能 变 化
【中枢神经系统】
大脑皮层 边缘系统 下丘脑
CR

disease(anemia,fever,heart failure)
心 理、社 会 因 素
relationships with other people, anger,divorce
烧伤 手术 感染 缺氧 强光 噪音
一定强度 stimulate
应激
特 组织坏死


化脓


酸中毒
视力↓ 听力↓
非特异性适应反应
刺激
脑桥蓝斑 肾上腺髓质 儿茶酚胺
应激原的持续时间与其 相应的应激反应曲线图
御身 体 防
警觉期 (警戒反应)
抵抗期 (抗拒阶段)
正常抗拒水平
衰竭期 (衰竭阶段)
全身适应综合征
全身适应综合症(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GAS)
劣 性 应 激 原 持 续 作 用 于 机 体,则 应 激 可 表 现 为 一 个 动 态 连 续 的 过 程,最 终 导
肾上腺皮质
ACTH
GC
刺激
脑桥蓝斑 肾上腺髓质 儿茶酚胺
HPA 轴 的 基 本 效 应
中枢效应 CRH 引起情绪行为反应。
➢ 适量CRH↑ 促进适应 兴奋或愉快感 ➢ 过量CRH↑ 适应障碍 焦虑、抑郁和食欲不振
外 周 效 应 (GC↑>25-37mg/d)

病理生理学知识重点知识归纳汇总版.doc

病理生理学知识重点知识归纳汇总版.doc

第一、二章、总论1.名词解释:病理生理学、病理过程、健康、疾病,病因、诱因、条件、脑死亡2.区别完全康复与不完全康复。

3.脑死亡应符合怎样的标准?1.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功能和代谢改变的规律及其机制的学科。

病理过程:指多种疾病共同的、成套的功能和代谢变化。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衰弱现象,而是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一种完好状态。

换言之,健康至少包含健壮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精神状态。

疾病:是在一定病因作用下,机体内稳态调节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因与机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个损伤与抗损伤的有规律过程,体内有一系列功能、代谢和形态改变,临床出现许多不同的症状和体征。

病因:是指引起疾病必不可少的、赋予疾病特征或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因素。

诱因:即能加强病因的作用而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条件:是指能促进或减缓疾病发生的某种机体状态或自然环境。

条件本身不引起疾病但可影响病因对机体的作用。

脑死亡:是指全脑功能(包括大脑、间脑和脑干)不可逆的永久性丧失以及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的永久性停止。

2.区别完全康复与不完全康复。

1完全康复:a.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b.功能代谢形态完全恢复正常;2不完全康复:a.损伤性变化得到控制;b.主要症状消(后遗症sequelae);c.机体通过代偿维持相对正常的生命活动。

3.脑死亡应符合怎样的标准?1自主呼吸停止2不可逆性深度昏迷3脑干神经反射消失4脑电波消失5血液循环完全停止第三章、水与电解质代谢紊乱1.脱水:指人体由于饮水不足或病变消耗大量水分,不能及时补充,导致细胞外液减少而引起新陈代谢障碍的一组临床症候群。

低渗性脱水(低容量性低钠血症):特点是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伴有细胞外液量减少。

高渗性脱水(低容量性高钠血症):特点是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

病理生理学第九章

病理生理学第九章
1.有助于休克早期动脉压的维持
本期休克患者的动脉压可轻度下降或并不降低,有的甚至比正常略为升高,其机制有:
(1).外周总阻力增高:多个部位器官组织的微、小动脉收缩可增加外周阻力,有助于血压的维持。
(2).心输出量增加:交感神经兴奋和儿茶酚胺增多,可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使心输出量增加。
(3).回心血量增加:休克早期交感神经持续兴奋和儿茶酚胺大量分泌,出现血管的明显收缩。由于静脉系统属于容量血管,可容纳血液总量的60%-70%。静脉的收缩可以迅速而短暂地增加回心血量,起到“快速自身输血”的作用,被称为休克时增加回心血量和循环血量的“第一道防线”;由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比细静脉对儿茶酚胺更为敏感,导致毛细血管前阻力比后阻力升高更明显,毛细血管中流体静压下降,使组织液进入血管,循环血量增加,起到“缓慢自身输液的作用”,被称为休克时增加回心血量的“第二道防线”。
三、血管源性休克
由于外周血管扩张、血管容量扩大带来血液分布的异常,大量血液淤滞在扩张的小血管内,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因而引起的休克称为血管源性休克(vasogenic shock),也称为分布异常性休克(maldistribution shock).人体血管如果全部舒张充满所能容纳的量(称为血管容量)要比人体全部的血液量大得多。正常时微循环中80%毛细血管呈闭合状态,使血量和血管容量之间的矛盾不致激化。血管源性休克时,不同病因通过内源性或外源性的血管活性介质的作用,使小血管特别是腹腔内脏的小血管扩张。血液淤滞在内脏小血管内,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导致休克。它见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导致的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休克以及过敏性和部分创伤性休克。
(二)微循环改变的机制
本期微循环的缺血变化的主要机制与下列原因有关:
1.各种原因引起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强烈兴奋,儿茶酚胺大量释放入血。大多数内毒素休克时内毒素的直接刺激,创伤性休克和烧伤性休克的疼痛刺激均可引起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的兴奋,失血性和心源性休克时的心输出量减少和动脉血压的降低可通过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反射而使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

第九章 应激(病理生理学)

第九章 应激(病理生理学)

(三)血液系统
急性应激:pt↑、WBC↑、凝血因子↑ 慢性应激:贫血
(四)免疫系统
1. 急性应激时,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常 有增加
2. 持续强烈的应激将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的 抑制
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受到 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五)中枢神经系统(CNS)
CNS是应激反应的调控中心。 蓝斑区NE神经元激活,NE水平升高, 但过度时产生焦虑、害怕等情绪; HPA轴适度兴奋有助于学习和良好情绪; 但过度或不足引起抑郁、厌食甚至自杀.
应激
( Stress )
第一节 概 述
一、应激(stress)的概念
指机体在受到一定强度的应激原作用时 所出现的全身性非特异性适应反应,也 称应激反应(stress response)。
二、应激原(stressor)
(一)概念
能够引起应激反应的各种刺激因素被称
为应激原。
一定强度、个体差异
(二)种类
第二节 应激的机制
一、神经内分泌反应 二、细胞反应
一、神经内分泌反应
(一)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LC/NE轴) 1. 结构基础 脑桥蓝斑(中枢位点): CNS对应激最敏感的部位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脑桥蓝斑的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
下丘脑室旁核神经元上的 α-肾上腺素能受体
CRH释放增多
启动HPA轴
衰竭期(exhaustion stage)
(1)虽肾上腺皮质激素增高,但GC受体数量和亲和力均下降 (2)出现应激相关疾病的表现
三个阶段是一个连续过程
上述三个阶段并不一定都依次出现 多数应激只引起第一、第二期的变化, 只有少数严重的应激反应才进入第三期。
GAS是对应激反应的经典描述,体现了 应激反应的全身性及非特异性;

中国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第九版课件09 第九章 应激

中国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第九版课件09 第九章 应激
应激可引发有机体功能和代谢的变化,强烈应激或慢性应激与多种疾病 的发生密切相关
1. 应激性疾病:应激起主要致病作用,如应激性溃疡 2. 应激相关疾病(stress related diseases): 应激在其发生发展中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或诱因,如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溃疡性结肠炎、代谢性疾病、支气管哮喘、癌症、 抑郁症等
了解 1.应激时的其他神经内分泌反应 2.细胞应激、热休克蛋白、氧化应激的概念
第一节
概述
病理生理学(第9版)
一、应激的概念
(一)应激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1. 美国生理学家Cannon首先发现,动物在处于威胁性的紧张环境或受到强烈的躯体刺激时,有肾 上腺激素释放入血,他因此提出了交感神经系统在机体紧急情况下起重要平衡作用的紧急学 说(emergency theory)
(3)改善呼吸功能 支气管扩张,提供更多的氧气
(4)促进能量代谢
糖元、脂肪分解
能量产生增加
病理生理学(第9版)
不利影响: (1)(腹腔)小血管的持续收缩,导致组织缺血、缺氧→可诱发应激性溃疡 (2)血小板数目,黏附聚集 → 血液黏滞度 → 易于形成血栓 (3)代谢率、心肌耗氧量 →应激性心律失常
病理生理学(第9版)
三、应激反应的分类
1.按应激原的种类分 躯体性应激(physical stress)和心理性应激(psychological stress)
2. 按应激原的作用时间分 急性应激和慢性应激
3.按应激原的作用强度和对机体的影响分 生理性应激或良性应激(eustress)和病理性应激或劣性应激(distress)
第二节
应激时机体功能代谢改变及机制
病理生理学(第9版)
一、应激时的神经和内分泌反应

病理生理学第九章 应激试题和答案

病理生理学第九章 应激试题和答案

E.以上都是
B.铜蓝蛋白
28.应激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所产生
C.血清淀粉样 A 蛋白
的防御性反应不包括:
D.C-反应蛋白
A.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强
E.α1-酸性糖蛋白
B.支气管扩张加强通气
23.临床上作为炎症和疾病活动性指标的 AP 是:
C.促进糖原分解使血糖升高
A.铜蓝蛋白
D.血液重分布
B.结合珠蛋白
效应是:
C.增强机体抗出血能力
A.CRH 释放
D.抑制蛋白酶活性
B.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迅速
E.清除自由基
升高
43.热休克基因的转录活性是通过下列哪项作
C.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
用而启动的?
D.ACTH 释放
A.热休克转录因子三聚体的作用
E.引起兴奋、警觉、紧张、焦虑等情绪反应
B.热休克转录因子单体蛋白的作用
E.血黏度增高
C.α2-巨球蛋白
29.应激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所产生
D.C-反应蛋白
的对机体不利的反应是:
E.血清淀粉样 A 蛋白
A.组织缺血
24.慢性应激出现的贫血与缺铁性贫血不.同.点是: 化物生成
B.黄疸
D.能量消耗过多
C.血红蛋白尿
E.以上都是
D.贫血常呈低色素性
一、选择题 【A型题】
参考答案
7
1
2
3
4
5
6
7
8
9
10
B
D
E
C
E
E
C
C
E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病理学(第九版)思维导图

病理学(第九版)思维导图

病理学(第九版)绪论病理学: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分类(研究和诊断⽅法)⼈体病理学(⼫体剖检、活体组织检查、细胞学检查)实验病理学(动物实验、组织和细胞培养)总论第⼀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免疫适应定义:细胞和由其构成的组织、器官对于内、外环境中的持续性刺激和各种有害因⼦⽽产⽣的⾮损伤性应答反应萎缩——肾压迫性萎缩病理变化:已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和器官体积减⼩,重量减轻,实质细胞内物质和实质细胞数⽬减少,⾊泽变深可出现脂褐素颗粒(细胞内未被彻底消化的、富含磷脂的膜包被的细胞器残体)类型⽣理性萎缩:胸腺⻘春期萎缩、⽣殖系统某些器官更年后萎缩-——细胞凋亡导致细胞数⽬减少病理性萎缩:按发⽣原因分为营养不良性萎缩、压迫性萎缩、失⽤性萎缩、去神经性萎缩、内分泌性萎缩、⽼化和损伤性萎缩(最先消耗脂肪组织)肥⼤——⼼肌肥⼤病理变化:肥⼤的细胞体积增⼤,核肥⼤深染,细胞功能增强;功能代偿作⽤是有限度的;假性肥⼤(实质细胞萎缩,间质脂肪细胞增⽣)类型⽣理性肥⼤包括代偿性肥⼤(举重运动员肌⾁)和内分泌性肥⼤(妊娠期⼦宫平滑肌增厚)病理性肥⼤包括代偿性肥⼤(切除⼀侧肾、左⼼室部分坏死)和内分泌性肥⼤(甲状腺亢奋)增⽣病理变化:胞有丝分裂活跃⽽致增⽣,细胞数量增多,细胞和细胞核形态正常或稍增⼤,可表现为弥漫性或局限性,是间质的重要适应性反应类型⽣理性增⽣包括代偿性增⽣(⾼海拔地区⾎红细胞增多)和内分泌性增⽣(⻘春期⼥性乳房和⼦宫内膜腺体增⽣)病理性增⽣包括代偿性增⽣(创伤愈合)和内分泌性增⽣(激素过多、⽣⻓因⼦过多)增⽣与肥⼤的关系:原因类似。

细胞分裂增殖能⼒活跃的组织器官的肥⼤可以是肥⼤和增⽣的共同结果,⽽细胞分裂增殖能⼒较低的组织器官的肥⼤仅仅因为肥⼤所致(⻣骼肌、⼼肌)化⽣定义:⼀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是⼲细胞转分化的结果类型上⽪组织的化⽣:包括鳞状上⽪化⽣(吸烟者的⽀⽓管假复层纤⽑柱状上⽪)、柱状上⽪化⽣(胃粘膜上⽪转化为肠上⽪化⽣、胃窦胃体由幽⻔腺取代-假幽⻔腺化⽣等)间叶组织的化⽣:⻣或软⻣化⽣等(幼稚的成纤维细胞在损伤后可转变为成⻣/软⻣细胞)意义:强化局部抵御外界刺激的能⼒、减弱黏膜⾃净能⼒,引起恶变等细胞和组织损伤的原因:包括缺氧、⽣物性因素、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营养失衡、神经内分泌因素、免疫因素、遗传性缺陷和社会⼼理因素等细胞和组织损伤的机制细胞可逆性损伤定义:细胞可逆性损伤的形态学变化称变性(degeneration),是指细胞或细胞间质受损伤后,由于代谢障碍,使细胞内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蓄积的现象常⻅可逆性损伤的特征细胞⽔肿⼜称⽔变性凡是能引起细胞液体和离⼦内稳态变化的损害,都可导致细胞⽔肿、线粒体受损,ATP⽣成减少,细胞膜Na+-K+泵功能障碍病理变化镜下观:细胞质内红染细颗粒状物(肿胀的线粒体和内质⽹等细胞器),严重时表现为⽓球样变-病毒性肝炎,细胞质⾼度疏松呈空泡状,细胞核肿胀⾁眼观:器官体积增⼤、边缘圆钝、包膜紧张、切⾯外翻、颜⾊变淡脂肪变⽢油三酯蓄积于⾮脂肪细胞的细胞质中(肝细胞质内脂肪酸增多;⽢油三酯合成过多;脂蛋⽩、载脂蛋⽩减少)病理变化镜下观:细胞质中出现⼤⼩不等的球形脂滴,⽯蜡切⽚中呈空泡状,冷冻切⽚中可⽤苏丹Ⅲ、苏丹Ⅳ等特殊染⾊进⾏区别⾁眼观:器官体积增⼤、边缘圆钝、淡⻩⾊、切⾯油腻感常⻅于肝、⼼、肾(近曲⼩管):脂肪肝、⻁斑⼼(与脂肪⼼不同,其为⼼肌脂肪浸润)肝细胞脂肪变病变区慢性肝淤⾎-⼩叶中央区磷中毒-⼩叶周边带严重中毒和传染病-全部肝细胞玻璃样变⼜称透明变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半透明状蛋⽩质蓄积(蛋⽩质合成的先天遗传障碍或蛋⽩质折叠的后天缺陷)病理变化细胞内玻璃样变:均质红染的圆形⼩体,位于细胞质内,如Rusell⼩体、Mallory⼩体纤维结缔组织玻璃样变:胶原纤维增粗变宽,其间少有⾎管和纤维细胞,⾁眼呈灰⽩、质韧、半透明细⼩动脉玻璃样变:⼜称细⼩动脉硬化,细⼩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弹性减弱(熟悉)淀粉样变细胞间质内淀粉样蛋⽩质和黏多糖复合物蓄积,具有淀粉染⾊特征病理变化淡红⾊均质状物沉积于细胞间质、⼩⾎管基膜下或沿⽹状纤维⽀架分布刚果红染⾊为橘红⾊,遇碘为棕褐⾊、再加稀硫酸便呈蓝⾊(熟悉)黏液样变细胞间质内黏多糖和蛋⽩质的蓄积病理变化可形成特征性的黏液⽔肿(熟悉)病理性⾊素沉着⾊素增多并积聚于细胞内外含铁⾎⻩素:⼼衰细胞脂褐素:⽼年斑⿊⾊素:酪氨酸胆红素:⻩疸(熟悉)病理性钙化⻣和⽛⻮之外的组织中固态钙盐沉积病理变化:镜下呈蓝⾊颗粒状⾄⽚块状,⾁眼呈细⼩颗粒或团块,触之有沙砾感或硬⽯感类型营养不良性钙化:钙盐沉积于坏死或即将坏死的组织或异物中转移性钙化:由于全身钙磷代谢失调⽽致钙盐沉积于正常组织内细胞死亡坏死基本病变细胞核的变化- 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学标志: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三者并不⼀定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胞质嗜酸性增强出现较晚,间质崩解液化成⽆结构物质类型凝固性坏死:蛋⽩质变性凝固且溶酶体酶⽔解作⽤较弱时,坏死区呈灰⻩、⼲燥、质实状态,轮廓清晰---⼼肝肾脾液化性坏死:细胞组织坏死后发⽣溶解液化(脑软化)纤维素样坏死:坏死呈细丝状、颗粒状或⼩条块状⽆结构物质⼲酪样坏死:结核病时,病灶中含脂质较多,坏死区呈⻩⾊,状似⼲酪;镜下为⽆结构颗粒状红染物,是坏死更为彻底的特殊类型凝固性坏死脂肪坏死:酶解性或创伤性脂肪坏死,属液化性坏死范畴(急性胰腺炎)坏疽(局部组织⼤块坏死并继发腐败菌感染)⼲性坏疽:动脉阻塞但静脉回流通畅时发⽣,坏死区⼲燥皱缩呈⿊⾊(凝固性坏死)湿性坏疽:多⻅于与外界相通的内脏,也可发⽣于动静脉均阻塞时,坏死区肿胀呈蓝绿⾊,界限不清(液化性坏死和凝固性坏死的混合物)---肺、肠管、⼦宫、胆囊⽓性坏疽:属于湿性坏疽,常⻅于深达肌⾁的开放性创伤合并产⽣荚膜杆菌等厌氧菌感染,坏死区有⼤量⽓体⽽呈捻发感结局凋亡形态学和⽣物化学特征:细胞皱缩、染⾊质凝聚、凋亡⼩体形成(细胞凋亡的重要形态学标志)、质膜完整凋亡与坏死的⽐较(了解)细胞⽼化遗传程序学说——端粒酶错误积累学说第⼆章损伤的修复概述再⽣细胞周期(cell cycle)含义:指细胞从⼀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过程。

病理生理学整理9.应激

病理生理学整理9.应激

应激定义:是指机体在感受到各种因素的强烈刺激时,为满足其应对需求,内环境稳态发生的适应性变化与重建。

第一节概述一、应激原概念:引起应激反应的各种因素统称为应激原 分类:环境因素、社会心理因素二、应激反应的种类(一)躯体性应激和心理性应激 (二)急性应激和慢性应激 (三)生理性应激和病理性应激第二节应激时机体功能代谢改变及机制一、应激的神经内分泌反应及机制(一)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LSAM 的变化 1 .结构基础室旁核 CRH 神经无 I启动HPA 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2 .中枢效应表现:兴奋、警觉、专注和紧张;过度激活则会产生焦虑、害怕或愤怒等情绪反应原因:与蓝斑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上行投射脑区中(杏仁体、海马、边缘系统、新皮质)的去甲肾上腺素(NE )水平升高有关。

3 ,外周效应(1)增强心脏功能:交感兴奋和儿茶酚胺的释放导致心率加快、心肌的收缩力增强,从而提高心揄出量。

(2)调节血液灌流:皮肤、内脏血管收缩及能状血管扩张而保证心、脑血供。

(3)改善呼吸功能:支气管扩张及改善肺通气状态而充分供氧。

|下行 脊髓侧角交感神经一I肾上腺髓质去甲肾上腺索|(可升高10—45倍)——肾上腺素[ (升高4一6倍)1一 蓝斑(脑干)NE 能神经元 中枢(4)促进能量代谢:胰岛素分泌减少(兴奋α受体)、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兴奋0受体),促进糖原与脂肪分解,以供能。

(5)不良影响:皮肤与腹腔脏器块血,胃肠道粘膜糜烂、出血、溃疡,促进血栓形成,心肌块血、严重时引起致死性心律失常。

(二)下丘脑-垂体-肾上朦皮质激素系统的变化1 .结构基础I|上行下丘脑室旁核CRH 能神经元 tI 下行 垂体前叶 (AcTH 分泌增多)I肾上腺皮质 (分泌糖皮质激素增多)2 .中枢效应适量的CRH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增加可使机体保持兴奋或愉快感,是有利的适应反应。

而CRH 过度分泌,特别是慢性应激时的持续分泌,导致适应机制障碍,出现焦虑、抑郁、学习与记忆能力下降、食欲和性欲减退等。

病理生理学期末复习重点要点3

病理生理学期末复习重点要点3

病理生理学期末复习重点要点3病理生理学期末复习重点要点3第九章、应激一、概念1、应激: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或称为应激反应。

2、全身适应综合征:劣性应激原持续作用于机体,应激可表现为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最终导致内环境紊乱和疾病。

GAS可分为警觉期、抵抗期、衰竭期。

3、热休克蛋白:在热应激原或其它应激时细胞合成或合成增加的一组蛋白质。

4、应激性溃疡:病人在遭受各类重伤、重病和其它应激情况下,出现胃、十二指肠粘膜的急性病变,主要表现为糜烂、浅溃疡、渗血等,少数溃疡可较深或穿孔。

5、应激原:能引起应激反应的各种刺激因素。

6、急性期反应蛋白:应激时由于感染、组织损伤等引起的浓度迅速升高血浆中的某些蛋白质。

二、常见的应激原有哪些1、外环境因素:如高热、寒冷、射线、低氧、病原微生物、化学毒物等2、内环境因素:如贫血、休克、器官功能衰竭、酸碱平衡紊乱等3、心理社会因素:如紧张的工作、不良的人际关系、愤怒、焦虑等。

三、简述全身适应综合征各期的主要变化1、警觉期:此期神经内分泌改变以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为主,分泌儿酚胺并伴有生上线皮质激素,其生理意义在于使机体处于应战状态2、抵抗期:此期以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軸兴奋为主,主要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其在增强机体抗损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免疫系统开始受到限制3、衰竭期:机体内环境严重失调,相继出现一个或者多个器官衰竭,最终归于死亡四、应激时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组成、中枢位点、效应(中枢、外周)、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1、组成: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2、中枢位点:脑桥蓝斑3、中枢效应:引起兴奋、警觉及紧张、焦虑等情绪反应4、外周效应:血浆中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多巴胺等儿荼酚胺浓度升高5、其积极作用:1)兴奋心脏2)血流重分布3)升血糖供能4)扩张支气管增加肺通气6、不利影响:能量消耗、组织分解,血管痉挛、组织缺血,致死性心律失常等五、应激时HPA轴的组成、中枢位点、效应(中枢、外周)、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1、组成: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2、中枢位点:室旁核3、中枢效应:产生明显的中枢效应,如抑郁、焦虑及厌食等情绪行为改变,学习和记忆力下降,同时还可刺激促进蓝斑中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的活性4、外周效应: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5、积极作用:升血糖,容许作用(维持儿茶酚胺反应性),抗炎抗过敏。

病理生理学 第九章应激

病理生理学 第九章应激
室旁核作为该神经内分泌轴的中枢位点: 上行主要与杏仁复合体、海马结构、边缘 皮层有广泛的往返联系,特别与杏仁体有致 密的神经纤维联系。 下行则主要通过激素(CRH)与腺垂体和肾 上腺皮质进行往返联系和调控。
26
2.应激时的基本效应
1)中枢效应:
ï HPA轴兴奋释放的中枢介质为CRH和 ACTH,特别是CRH,它可能是应激时 最核心的神经内分泌反应。
线粒体在细胞应激反应及其生物学效应 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
应激反应时,多种内分泌调节机制使机 体代谢水平显著升高,氧化磷酸化增强, ATP↑,以适应应激反应的高能量需求; 但如果应激反应过强,细胞内环境的紊乱 导致组织细胞发生以线粒体膜渗透性转换 (membrane permeability transition,MPT)显著 增加为标志的线粒体结构损伤。
37
_
Bcl-2
_
应激g高代谢 i
相对缺血缺氧 i
线粒体 ∆ψm ↓
PTP开放
Apaf +Cyt.C
细胞内环境紊乱 细胞坏死
活性氧h Ca2+h
Caspase-9
spase-3
Caspase-3
Caspase抑制剂
酶原
AIF
+
蛋白水解酶
+
无活性核酸内切酶激活
核酸内切酶激活
主要是胞浆内的蛋白质如: PLCγ, 磷脂酶A2,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等。
2.转录因子
MEKKl能活化NF-κB,从而启动IL-1β、细
胞粘附因子、SOD、iNOS等基因的表达;
40
p38能活化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的C/ Ebp家族的转录因子CHOP;
ERK和JNK通过分别活化c-fos和c-jun 以激活AP-1,启动含TPA反应元件(TRE) 基因表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简述题(6)
4、简述热休克蛋白的功能。 答:(1)帮助新合成蛋白质正确的折叠和运输(2)促进 变性蛋白的复性,防止它们的凝聚 (3)当蛋白质损伤严重不能复性时,协助蛋白酶系统对它 们进行降解。
二、简述题(6)
5、简述应激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答:(1)应激时,交感神经被激活,大量儿茶酚胺和加压 素被释放,加上肾上腺皮质分泌大量糖皮质激素,循环与组 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使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增 强,心排血量增加,血压升高,从而保证应激状况下组织, 特别是重要脏器的供血需要。
目录
第九章 应激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应激时机体功能代谢改变及机制 第三节 应激与疾病 第四节 病理性应激的防治原则
重点难点
1、掌握:(1)应激的概念和生理病理意义(2) 应激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 变化和意义(3)应激性溃疡的概念及发病机制。
2、熟悉:(1)应激原的概念和应激反应的分类 (2)急性期反应和急性期蛋白的概念(3)应激 时机体的代谢和器官功能变化。
二、简述题(6)
1、简述应激反应的分类。
答:根据应激原的种类、作用的强度和时间可分为:(1) 躯体性应激和心理性应激:导致躯体性应激的应激原有外环 境的理化和生物学因素。如温度的剧变,射线、强光、电击 、低氧、中毒、创伤、感染等。引发心理性应激的应激原主 要是心理和社会因素,是机体在遭遇不良事:或者主观感觉 到压力和威胁时产生的一种伴有生理行为和情绪改变的心理 紧张状态。
6、简述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机制。 (3)其他损伤因素,如胆汁逆流在胃粘膜缺血的情况下损 害粘膜的屏障功能,使粘膜通透性升高,H十反向逆流入粘 膜增多。
三、填空题(3)
1、常见的应激原有 、 、 。
2、急性期蛋白生物学功能有 、 、 、 。
3、心理反应的表现有 、 、 。
填空题答案:
1、答:(1)外环境因素(2)内环境因素(3)社会和心 理因素 2、答:(1)抗感染(2)抗损伤(3)调节凝血与纤溶( 4)结合运输功能 3、答:(1)情绪反应(2)行为反应(3)心理自卫。
二、简述题(6)
1、简述应激反应的分类。 (2)急性应激和慢性应激:急性应激是机体受到突然刺激 ,如突发的天灾人祸、意外受伤导所致的应激。慢性应激是 应激原长时期作用所致。(3)生理性应激和病理性应激: 生理性应激是指适度的,持续时间不长的应激,如适度的工 作压力。病理性应激是指强烈的或作用持续时间过长的应激 原如大面积烧伤或严重的精神创伤导致的应激。
一、名词解释(9)
8、氧化应激: 是指由于内源性和(或)外源性刺激使机体自由基产生过多 和(或)清除减少,导致氧化-抗氧化稳态失衡,过多自由 基引起组织细胞的氧化损伤反应称为氧化应激。
一、名词解释(9)
9、抑郁症: 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属于情感性精神障碍或心境障碍性 疾病,表现为无助和绝望,可伴有食欲下降、睡眠不佳、精 神疲惫、思维迟钝甚至混乱。抑郁症的发展常常是由社会环 境和心理应激所致,因此应激是抑郁症的重要诱发因素。其 机制与应激导致的神经内分泌反应过强,包括糖皮质激素水 平过高,以及免疫功能紊乱有关。
二、简述题(6)
5、简述应激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2)强烈的应激以及长时间的心理性应激可对心血管系统 产生不利影响,促进下述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心源 性猝死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高血压。
二、简述题(6)
6、简述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机制。 答: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机制是:(1)由于交感-肾上腺髓质 系统的强烈兴奋,胃肠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胃肠粘膜缺 血缺氧,可造成胃肠粘膜的损害。
二、简述题(6)
6、简述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机制。 (2)粘膜屏障功能降低,胃粘膜缺血使上皮细胞能量不足 ,不能产生足量的碳酸氢钠和粘液,而糖皮质激素可使盐酸 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增加,胃粘液分泌减少,使粘膜屏障功能 降低,胃酸中的H十反向逆流入粘膜增多,而碳酸氢钠减少 ,又导致中和胃酸的能力减弱。
二、简述题(6)
二、简述题(6)
2、应激时有哪些主要的神经内分泌变化? (3)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中枢神经系统是应激反应的调空 中心,机体对大多数应激原的感受都包含有认知的因素,昏 迷病人对大多数应激原不出现应激反应,表明中枢神经系统 特别是皮层高级部位在应激反应中具有调控整合作用。
二、简述题(6)
2、应激时有哪些主要的神经内分泌变化? (4)其他神经内分泌变化: 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应激 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使血糖水平明显增加,应激时胰岛 素反应性降低,出现胰岛素抵抗。 调节水盐平衡的激素: 应激原可以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血浆中醛固酮增多。
二、简述题(6)
2、应激时有哪些主要的神经内分泌变化? 答:应激时神经内分泌反应:是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和下 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强烈兴奋。(1)交感-肾上腺 髓质系统兴奋,表现为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浓度迅 速升高。(2)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系统激活,肾 上腺皮质分泌的糖皮质激素增多对机体抵抗有害刺激起着极 为重要的作用。
二、简述题(6)
(2)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系统激活的意义: 促 进蛋白质分解和糖异生,使应激时肝糖原得到补充,从而将 血糖维持在高水平上。 允许作用,是指有些激素如儿茶酚 胺只有在糖皮质激素存在时才能发挥其效应,这称为GC的 允许作用。 稳定溶酶体膜,防止或减轻溶酶体酶对组织细 胞的损害。 抑制嗜中性粒细胞的活化,抑制炎症介质和细 胞因子的生成,具有抗炎、抑制免疫的自稳作用。
β-内啡肽分泌增多。
二、简述题(6)
3、应激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 系统变化的意义是什么?
答:(1)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四 个方面: 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和外周阻为增加从 而提高心输出量和血压。 使皮肤、腹腔内脏及肾等血管收 缩,而脑血管、冠状血管和骨骼肌血管扩张,使血液重新分 布。 有利于改善肺通气。 促进糖原、脂肪分解,通过生 物氧化以增加应激时机体组织增加的能源供应需要。
一、名词解释(9)
4、应激性溃疡: 指患者在遭受各类重伤及大手术、重病或其它应激情况下, 出现胃、十二指肠粘膜的急性病变。表现为粘膜糜烂、浅表 溃疡、渗血等,少数溃疡可发生穿孔。
一、名词解释(9)
5、急性心因性反应: 是指在急剧而强烈的心理社会应激原作用后,数分钟至数小 时内所引起的功能性精神障碍。
第九版病理生理学 第九章应激考点剖析
内容提要:
笔者以王建枝主编的病理生理学第九版教材为蓝本,结 合40余年的病理生理学教学经验,编写了第九版病理 生理学各章必考的考点剖析,共二十章。本章为第九章 应激。本章考点剖析有重点难点、名词解释(9)、简 述题(6)、填空题(3)。适用于本科及高职高专临 床、口腔、医学、高护、助产等专业等学生学习病理生 理学使用,也适用于临床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考试 人员及研究生考试人员使用。
3、了解:(1)应激时的其他神经内分泌反应(2 )细胞应激、热休克蛋白、氧化应激的概念。
一、名词解释(9)
1、应激: 是指机体在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下所出现的全身性的非特 异性适应性反应称为应激或应激反应。 2、应激原: 是指引起应激反应的各种身适应综合征: 是指应激原持续作用于机体,应激表现为动态的连续过程, 并最终导致内环境紊乱和疾病。
一、名词解释(9)
6、适应障碍: 是由于长期存在的心理应激或困难处境,加上患者本人脆弱 的心理特点及人格缺陷而产生的以抑郁、焦虑、烦燥等情感 障碍为主,伴有社会适应不良,学习及工作能力下降,与周 围接触减少等表现的一类精神障碍。 。
一、名词解释(9)
7、热休克反应: 是指生物体在热刺激或其他应激原作用下所表现出的以热休 克蛋白生成增多为特征的反应,也称热应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