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上)读后感

合集下载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作者:叶丽萍看到标题的人或许会想起李大钊在《新青年》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但其实这里只是我对马克思的一些小小见解,根本就不能和李大钊相提并论。

对马克思的认识应该是从高中开始的,虽然初中的时候已经是知道有个叫马克思的伟人,但那时候只是对他定义为哲学家,出了两本书叫做《资本论》和《共产党宣言》,对他的思想根本就是一窍不通的,认为那是共产党统治下的一种思想冲洗。

可是慢慢地上了高中,对他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不经肃然起敬,为这个伟大的人画上了一个打标签。

在我看来,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知识。

在我看来,这是世界上涉及的知识面最广的科学体系,它是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在继承和发展的实践中创造的理论成果,是无产阶级和整个人类的伟大思想宝库。

从研究对象跟主要内容来看,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学说。

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而马克思本人也没有其他人想象中那么呆滞,他一生博览群书,学识渊博而精深。

他虽然记忆力惊人,对读过的书能记得异常深刻准确,但他读书时总要作笔记。

为写作《资本论》,马克思研究了1500多种书籍,光笔记就写了100多本。

马克思的笔记不少是自己制作的。

通常的做法是将一叠白纸一折为二,然后居中间缝上一道线。

在原封面上写明做笔记的时间和地点,编上笔记的序号,有的还加上标题。

笔记记得密密麻麻,旁边留出的空白处有用铅笔、钢笔作的粗细实线、虚线,“X”、“+”等各种记号。

为了查阅方便,马克思还对许多笔记编制了目录和内容提要,然后放到特定的地方,需要时不用翻找,随手就能抽出来。

同时马克思还在书上直接作笔记。

重温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重温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919年9月,《新青年》第6卷第5号、第6号连续发表了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上)(下)。

这篇2万多字的雄文,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中国一百多年来介绍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开山之作。

今年,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创立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重温经典,明理增信,具有特殊重要的政治意义、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一百多年前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实非易事。

李大钊在此文开篇即明言:“一个德国人说过,五十岁以下的人说他能了解马克思的学说,定是欺人之谈。

因为马克思的书卷帙浩繁,学理深晦。

”那么,李大钊为何要撰写此文,又为何能撰写此文呢?这需要从个人和社会两方面认识其写作背景。

李大钊个人的成长背景和思辨特质为他在同时代先进知识分子中第一个全面研究并接受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创造了独特的条件。

李大钊在《狱中自述》中写道:“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

他的“矢志努力”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急思深研政理,求得挽救民族、振奋国群之良策”,对于真理具有热切而不懈的追求。

他投考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习法政诸学及英、日语学”,又“赴日本东京留学,入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受到日本具有社会主义思想的安部矶雄等教授的影响,后又对“民彝与政治”“群众对抗力”等进行深入探讨。

他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学说“能造出一种由一定排列的组织,能把那从前各自发展不相为谋的三个学科,就是经济、法律、历史联为一体,使他现在真值得起那社会学的名称”。

其实这些学科正是李大钊多年求学的社会科学的知识背景,这在当时中国共产主义先驱者群体中并不多见,为他最早理解并接受马克思学说创造了必要的先决条件。

从社会背景看,俄国十月革命给在黑暗中苦苦摸索的中国人带来了全新的震撼,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让民族先进分子看到了民众的力量和希望。

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视俄国革命与法国革命“同为影响于未来世纪文明之绝大变动”,指出俄国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断言“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读后感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读后感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读后感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于社会、经济和政治的理论体系,它深刻地影响了现代社会和政治思想。

读完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后,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深刻思想和理论内涵,同时也对社会现实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的分析和批判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社会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于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而这种矛盾和斗争是由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而产生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矛盾是最为尖锐和激烈的,资本家剥削工人,工人受到剥削和压迫,这种阶级矛盾必然会导致阶级斗争。

通过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社会的本质和规律。

其次,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弊端。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是一种剥削和压迫的制度,它使得少数人占有绝大部分的财富和资源,而绝大多数的人则处于贫困和压迫之中。

资本主义的本质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这种追求利润最大化必然导致了社会的不平等和不公正。

通过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危害。

最后,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展望让我对社会主义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一种摆脱剥削和压迫的制度,它追求的是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通过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展望,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社会主义的优势和前景,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意义。

总之,读完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后,我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有了更为清晰和深刻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的深刻思想和理论内涵让我对社会的本质和规律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社会的未来有了更为清晰的展望。

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思想武器,它让我更加坚定了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和追求。

希望通过不懈地努力,我们能够建设一个更加公平和正义的社会,实现人类社会的共同富裕和进步。

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上)全

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上)全

李⼤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上)李⼤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上)刊登在《新青年》第六卷第五号(⼀)⼀个德国⼈说过,五⼗岁以下的⼈说他能了解马克思的学说,定是欺⼈之谈。

因为马克思的书卷帙浩繁,学理深晦。

他那名著《资本论》三卷,合计⼆千⼀百三⼗五页,其中第⼀卷是马⽒⽣存时刊⾏的,第⼆、第三两卷是马⽒死后他的朋友昂格思替他刊⾏的。

这第⼀卷和⼆、三两卷中间,难免有些冲突⽭盾的地⽅,马⽒的书本来难解,添上这⼀层越发难解了。

加以他的遗著未曾刊⾏的还有很多,拚上半⽣的⼯夫来研究马克思,也不过仅能就他已刊的著书中,把他反复陈述的主张得个要领,究不能算是完全了解“马克思主义”的。

我平素对于马⽒的学说没有什么研究,今天硬想谈“马克思主义”已经是僭越的很。

但⾃俄国⾰命以来,“马克思主义”⼏有风靡世界的势⼦,德奥匈诸国的社会⾰命相继⽽起,也都是奉“马克思主义”为正宗。

“马克思主义”既然随着这世界的⼤变动,惹动了世⼈的注意,⾃然也招了很多的误解。

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虽然极其贫弱,⽽⾃⼀九⼀⼋年马克思诞⽣百年纪念以来,各国学者研究他的兴味复活,批评介绍他的很多。

我们把这些零碎的资料,稍加整理,乘本志出“马克思研究号”的机会,把他转介绍于读者,使这为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在我们的思辨中,有点正确的解释,吾信这也不是绝⽆裨益的事。

万⼀因为作者的知能谫陋,有误解马⽒学说的地⽅,亲爱的读者肯赐以指正,那是作者所最希望的。

(⼆)我于评述“马克思主义”以前,先把“马克思主义”在经济思想史上占若何的地位,略说⼀说。

由经济思想史上观察经济学的派别,可分为三⼤系,就是个⼈主义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学与⼈道主义经济学。

个⼈主义经济学,也可以叫作资本主义经济学。

三系中以此为最古。

著《原富》的亚丹·斯密(Adam Smith)是这⼀系的⿐祖。

亚丹·斯密以下,若马查⼠(Malthus)、李嘉图(Ricardo)、杰慕⼠·穆勒(James Mill)等,都属于这⼀系。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读后感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读后感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读后感马克思主义观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于社会和历史发展的理论体系,它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矛盾,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解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通过阅读马克思主义的相关著作,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魅力和理论深度,同时也对当代社会的现实问题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首先,马克思主义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矛盾。

在马克思的著作中,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和压迫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指出了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矛盾和不可避免的危机。

他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导致贫富分化的加剧、社会矛盾的激化,最终引发社会主义革命的爆发。

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入剖析,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面的社会分析框架,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当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其次,马克思主义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解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强调了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是一个不断推动的过程,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

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但它并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点。

只有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摆脱资本主义的束缚,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真正解放。

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科学的社会变革理论,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社会的发展规律,为实现人类社会的进步和解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最后,通过阅读马克思主义的相关著作,我对当代社会的现实问题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在当代社会,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和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

通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我能够更好地认识到当代社会的各种问题的本质和根源,为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同时,马克思主义也使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要想解决当代社会的各种问题,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实现人类社会的进步和解放。

总之,通过阅读马克思主义的相关著作,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魅力和理论深度,同时也对当代社会的现实问题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读后感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读后感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读后感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想和社会理论,它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是关于阶级斗争和社会变革的理论,它试图揭示社会的内在规律和不平等现象,并提出了一种新的社会秩序的构想。

在我看来,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对于理解和改变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马克思主义对于理解社会的内在规律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工具。

马克思主义强调了阶级斗争和社会矛盾的存在,认为这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这导致了社会的不平等和不稳定。

马克思主义对于这种社会现象提出了深刻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规律和矛盾。

这种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的运行和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改变社会的动力和方向。

其次,马克思主义提出了一种新的社会秩序的构想,为我们提供了改变社会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平等和矛盾是不可持续的,必然会导致社会的崩溃和变革。

马克思主义提出了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秩序,认为在这种社会中,人们可以摆脱阶级斗争和剥削,实现真正的平等和自由。

马克思主义的这种构想为我们提供了改变社会的理论基础,激励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新的社会秩序。

最后,马克思主义对于改变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强调了社会变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认为只有通过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才能实现社会的真正进步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激励人们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新的社会秩序,为我们提供了改变社会的动力和方向。

在当今世界,马克思主义的这种指导意义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激励着人们不断地追求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为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而努力奋斗。

总之,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对于理解和改变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为我们提供了理解社会的重要思想工具,构想了一种新的社会秩序,指导着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新的社会秩序。

马克思主义的这种意义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激励着我们不断地追求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为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而努力奋斗。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1918年的新文化运动中,李大钊等救亡图存的进步青年开始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在历代救国人艰辛的探索后发现了一条明路。

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新中国;作为土木工程系的青年学生,没有自己的马克思主义观,就难以担当起建设国家的重任。

为此,我抱着渴求与好奇的态度,学习了一个多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以下是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浅薄的理解。

课堂上,我们知道了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

为了更全面的了解马克思主义,我特地参阅了百度百科:【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简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覆盖了马克思本人关于未来社会形态——科学社会主义的全部观点和全部学说。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含三个组成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作为目前最科学的理论体系,不仅能在生活的点滴中为我们指点迷津,还将会在我毕生的土木工程建设事业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不妨从马克思主义在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和实际工程中的指导作用为主,分三部分来阐述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容是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的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构原则。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会我们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

起初进入土木系时,我片面的认为工程中一定要多用材料才能确保坚固可靠。

学习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后,我逐渐认识到要从多个角度辩证的选择材料的用量和强度,降低成本不等于偷工减料,反而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轻自重增大跨度。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眼光中,即使是权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也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辩证的处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导我们参与实践有力的工具。

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马克思主义,这一伟大的思想体系,就像一盏明灯,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无尽的光辉。

对于我来说,马克思主义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我理解世界的新大门。

以前,我看待这个世界就像雾里看花,模模糊糊的。

看到社会上有富人和穷人,有各种不同的阶层,就觉得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现象,从来没有深入想过背后的原因。

就好比看一场魔术表演,只看到魔术师变幻出各种奇妙的东西,却不去探究背后的手法。

可是马克思主义来了,它就像一个智慧的导师,把这层“魔术”的幕布给揭开了。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社会的阶层分化不是偶然的。

就像盖房子,不同的人负责不同的部分,有的是搬运砖头的小工,有的是指挥全局的建筑师。

在社会这个大建筑里,那些掌握生产资料的人就像是建筑师,他们能够决定很多事情的走向,而普通劳动者往往只能在他们设定的框架内工作。

这就形成了不同的阶级。

这让我突然明白,原来社会现象背后有着这样深层次的经济根源。

马克思主义还让我看到了历史发展的规律。

历史不再是一堆杂乱无章的事件堆积,而是像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有着自己的流向。

每一个社会形态就像河流中的一段,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最后向着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发展。

这就好比一个人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每个阶段都有它的特点,而且是不可避免地向着成熟发展。

这时候我就想啊,原来历史是这样一个有逻辑的进程,那我们人类在这个进程里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马克思主义里说的无产阶级的使命,那可是相当伟大的。

无产阶级就像是黑暗中的火种,有着改变世界的力量。

你看,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无产阶级受到压迫,就像被石头压住的小草。

可是小草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它总会寻找缝隙生长出来。

无产阶级也是一样,他们在压迫下逐渐觉醒,意识到自己的力量。

他们联合起来,就像涓涓细流汇聚成江河湖海,那力量是不可阻挡的。

这种力量不是为了破坏,而是为了建立一个更加公平、公正的社会,就像把一个破旧的房子推倒,然后建立起一座漂亮的大厦,让所有人都能在里面幸福地生活。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李大钊是“中国第一个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他于19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的《》,是中国人比较系统地介绍和分析马克思学说的开山之作,在中国共产党理论史上具有特殊地位。

该文“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它的发表“不但表明李大钊完成从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而且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入比较系统的传播阶段”。

正因为如此,李大钊这篇文章长期以来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

李大钊是中国最早宣传和介绍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家和现代化意识的倡导者,同时也是一位知识渊博、学贯中西、有着深厚学术功底的学者。

他以这样的双重身份,在为中国变被动现代化为主动现代化而奋斗的历史进程中对马克思主义有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全面的、准确的、独到的认识,从而形成了独特的马克思主义观。

今天学习他的这篇经典,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收获:首先,李大钊严肃、认真、系统的阐述了他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在阐述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之前,首先向人们表明了他学习和研究、宣传和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他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开宗明义地指出:“一个德国人说过,五十岁以下的人说他能了解马克思的学说,定是欺人之谈。

”李大钊坦诚地表白,自己平素对于马克思的学说没有什么研究,如果让他介绍马克思主义,实在是一种“僭越”。

只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的影响越来越大,引起了人们的普遍注意,所以他要冒昧地向中国人民介绍这一学说。

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的这种严肃、认真和谨慎的态度,是出于对广大中国人民的负责。

由于当时国门大开,各种西方学说涌入中国,各派思想林立,究竟哪一种更适合中国的需要,哪一种更合理,都必须进行认真的研究。

不仅要全面研究马克思主义这一学说,还必须把它与其他学说进行分析和比较。

这样才能做到对社会负责,使国民获得真正有用的理论。

从这种态度出发,李大钊全面阐述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李大钊写作《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采取了较为严谨、系统的客观介绍和评论,而不是漫谈或宣布信仰及其理由的方式。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读后感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读后感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读后感马克思主义观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深刻的思想体系,它不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实践。

在阅读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之深邃,理论之丰富,实践之生动。

马克思主义以其独特的理论视角和深刻的社会分析,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使我们对社会现象和历史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马克思主义强调了社会的阶级斗争。

在马克思主义的视角下,社会是由阶级斗争推动的,而且这种斗争是不可避免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各种阶级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正是马克思主义所强调的阶级斗争的具体表现。

通过对阶级斗争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的发展规律,为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提供更加科学的思路和方法。

其次,马克思主义强调了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变革的动力。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关系也在不断变化,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在当今世界,科技的飞速发展、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正是马克思主义所强调的生产力发展对社会的影响的最好诠释。

通过对生产力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社会的发展方向,为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更加科学的思路和方法。

最后,马克思主义强调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是社会变革的主要动力。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各种社会变革和发展的过程中,人民群众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通过对人民群众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为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提供更加科学的思路和方法。

总之,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思想体系,它以其独特的理论视角和深刻的社会分析,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使我们对社会现象和历史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不断丰富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为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读后感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读后感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读后感马克思主义观读后感。

在读完马克思主义的相关著作后,我深受启发,对于这一思想体系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和革命性的思想,它不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实践指导。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我深刻理解到了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社会变革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指导意义。

首先,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让我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

在这一基本矛盾的推动下,社会形态不断地发生变化,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最终到共产主义社会。

这种历史发展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的。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了历史的必然性和规律性,也让我对于社会的未来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展望。

其次,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变革的指导意义让我深受启发。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只有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解决社会的矛盾,实现人类的解放。

这种对于社会变革的理论指导,让我对于社会变革的路径和方向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同时,马克思主义还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对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构想和设想,让我对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美好前景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最后,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类解放的追求让我深受感动。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为了人类的自由和解放。

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和压迫让人类陷入了苦难和痛苦之中,只有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实现人类的解放。

这种对于人类解放的追求,让我对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于未来社会的美好前景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社会变革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和革命性的思想,它不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实践指导。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从小就只知道中国共产党,知道信仰马克思主义,可是却对他没有多少理解,不明白其理论,更不明白其中的体会,然而现在真正的上了马克思哲学的课,才了解到一些,自己也开始可以对他产生一点论述。

个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论述,从对其了解开始,李大钊曾写过同样的题目《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国人慢慢的接受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深层的理论体系,作为工人阶级的世界观,是工人阶级认识、改造世界的武器,是争取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它是人类优先的文化精髓。

对于马克思思想深入学习,结合自身,对学习生活中的脉络进行梳理,有更透彻的认识。

可以说,从实践出发去透视和理解现存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实践去理解,也是马克思哲学对事物的理解,马克思把自己的思想规定为世界基础的人类实践活动,把哲学的任务规定为解答实践活动中的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就比如在自身的行为中,分清主次,主客分明,作为一种层次性探讨。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过反思,反思既是对思维对象的反复思考与探讨,又是对思维本身的反身思考论证。

反思首先是反复思考,是对思维对象的多重思考。

反思具有反复思维和反身思维的双重含义,是思维之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的辩证统一,类似于学而思进而反思的理论,在学习中融合学问经验始末,进而合理性思考,筛选合适且适合的思维,不是盲目怀有思维定势,推陈出新,了解行为路线。

马克思主义以一种批判的态度对人与世界现实关系作出评论,要改变世界,就必须对现存世界持怀疑批判的态度,在对现实的批判中确立作为现实之否定形态的理想,再通过实践把理想转变为新的现实,这是一种进取的心态,不要满足于现状,而是求其不足,进而完善和补足,哲学态度上,假定现在的不合理,进而寻求新的道路,得到更加合理的完善。

我认为,马克思主义不是硬化的教条,而是一个行动的指南。

这种指南作用在一百多年来发挥出来,它所指导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取得重大胜利,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

读《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有感

读《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有感

考他的社会主义简直的是不可能。因为他根据他的史观确定社会组织是由如何的根 本原因变化而来的然后根据这个确定的原理以观察现在的经济状态就把资本主义的 经济组织为分析的、解剖的研究豫言现在资本主义的组织不久必移入社会主义的组 织是必然的运命然后更根据这个豫见断定实现社会主义的手段、方法仍在最后的阶 级竞争。他这三部理论都有不可分的关系而阶级竞争说恰如一条金线把这三大原理 从根本上联络起来。所以他的唯物史观说“既往的历史都是阶级竞争的历史。”他的 《资本论》也是首尾一贯的根据那“在今日社会组织下的资本阶级与工人阶级被放在 不得不仇视、不得不冲突的关系上”的思想立论。关于实际运动的手段他也是主张除 了诉于最后的阶级竞争没有第二个再好的方法。为研究上便利起见就他的学说各方 面分别观察大概如此。其实他的学说是完全自成一个有机的有系统的组织都有不能 分离不容割裂的关系。 【笔记】李大钊把马克思的学说主要概括为三大部分社会组 织进化论、资本主义经济论、社会主义运动论。考察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必 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否则我们就无法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 论。这三个部分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符合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因此我们在 解读其内涵的时候也要把他们联系起来研究而阶级竞争说就恰如一条金线把三部分 贯穿起来我们要紧紧抓住这条金线才能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有一个宏观的 把握。 三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有二要点其一是关于人类文化的经验的说明其二即社 会组织进化论。其一是说人类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经济的构造。这是社会 的基础构造。一切社会上政治的、法制的、伦理的、哲学的简单说凡是精神上的构 造都是随着经济的构造变化而变化。我们可以称这些精神的构造为表面构造。表面 构造常视基础构造为转移而基础构造的变动乃以其内部促他自己进化的最高动因就 是生产力为主动属于人类意识的东西丝毫不能加他以影响他却可以决定人类的精 神、意识、主义、思想使他们必须适应他的行程。其二是说生产力与社会组织有密 切的关系。生产力一有变动社会组织必须随着他变动。社会组织即社会关系也是与 布帛菽粟一样是人类依生产力产出的产物。手臼产出封建诸侯的社会蒸汽制粉机产 出产业的资本家的社会。生产力在那里发展的社会组织当初虽然助长生产力的发展 后来发展的力量到那社会组织不能适应的程度那社会组织不但不能助他反倒束缚 他、妨碍他了。而这生产力虽在那束缚他、妨碍他的社会组织中仍是向前发展不已。 发展的力量愈大与那不能适应他的社会组织间的冲突愈迫结局这旧社会组织非至崩 坏不可。这就是社会革命。新的继起将来到了不能与生产力相应的时候他的崩坏亦 复如是。可是这个生产力非到在他所活动的社会组织里发展到无可再容的程度那社 会组织是万万不能打破。而这在旧社会组织内长成他那生存条件的新社会组织非到 自然脱离母胎有了独立生存的运命也是万万不能发生。恰如孵卵的情形一样人为的 助长打破卵壳的行动是万万无效的是万万不可能的。 【笔记】我们今天讲的唯物史 观是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唯物史观它的主要观点是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 得物质方面包括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得精神方面 包括艺术、道德、宗教、法律思想、科学、哲学等形式。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 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马克思 的唯物史观是其一是关于人类文化的经验的说明其二即社会组织进化论。其一是说 人类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经济的构造。其二是说生产力与社会组织有密切 的关系。其实也是在讲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就是人类文化的经验的说明。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读书报告)极品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读书报告)极品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读书报告1919年9月、11月,李大钊在《新青年》“马克思研究号”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这篇文章是中国人比较系统地介绍和分析马克思学说的开山之作。

李大钊作为“中国第一个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他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这篇文章的发表“不但表明李大钊完成从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而且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入比较系统的传播阶段。

”在这篇文章中,李大钊不仅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来源和组成部分,根据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标准来评判了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

对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关系,物史观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阶级斗争与互助的关系、无产阶级革命与民主政治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等等,李大钊都做出了自己的论证,反映了其思想的敏锐闪光之处,显示了其特有的理性。

并在最后提出“我们主张以人道主义改造人类精神,同时以社会主义改造经济组织。

不改造经济组织,单求改造人类精神,必致没有效果。

不改造人类精神,单求改造经济组织,也怕不能成功。

我们主张物心两面的改造,灵肉一致的改造。

”表达了对中国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期望。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在第四部分中提到:“历史的唯物论者观察社会现象,以经济现象最为重要,因为历史上物质的要件中,变化最甚的,算是经济现象。

故经济的要件是历史上唯一的物质的要件。

自己不能变化的,也不能使别的现象变化。

其他一切非经济的物质的要件,如人种的要件、地理的要件等等,本来变化很少,因之及于社会现象的影响也很小,但于他那最少的变化围内,多少也能与人类社会的行程以影响。

在原始未开化时代的社会,人类所用的劳作工具,极其粗笨,几乎完全受制于自然。

而在新发现的地方,向来没有什么意味的地理特征,也成了非常重大的条件。

所以历史的唯物论者,于那些经济以外的一切物质的条件,也认他于人类社会有意义,有影响。

不过因为他的影响甚微,而且随着人类的进化日益减退,结局只把他们看作经济的要件的支流罢了。

重读《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纪念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1 0 0周年

重读《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纪念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1 0 0周年

1海外文摘重读《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纪念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100周年范书林(山东交通学院,山东济南 250357)摘要:100年前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中国早期共产主义分子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开山之作。

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学说的理论体系,开启了中国先进分子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之门。

不仅如此,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李大钊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所表达的对马克思学说的独立探索精神和理性的认知态度,待别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代发展和现实环境的关系的注重,已经孕含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萌芽。

关键词: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国马克思主义先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9)15-0001-03作者简介:范书林(1962—),男,汉族,山东济南人,本科,教授,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党建、毛泽东思想研究。

党建 PARTY BUILDING今年(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也是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100周年。

100年前的1919年9月和11月,李大钊在《新青年》第六卷第五号和第六卷第六号上分两期发表了长文《我的马克思主义观》①。

这是中国早期共产主义分子比较系统地介绍和分析马克思学说、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开山之作。

1《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写作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卡尔·马克思的名字开始出现在中国一些书刊上。

但是,当时中国知道马克思及其学说的人(如梁启超、朱执信等)寥寥无几。

马克思主义真正为中国先进分子所接受并在中国传播开来,则是在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以后。

即如毛泽东指出的那样:“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②在俄国的十月革命发生之前,中国刚刚经历了辛亥革命的失败。

近代以来中国资本主义道路的探索已告终结。

感受着国内政治的动荡与昏暗,目睹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列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丑恶,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曾经抱有的资本主义社会理想开始动摇。

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上篇)思想来源管窥

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上篇)思想来源管窥
德 国藏 巴 尔教 授 也说道 : 就是 十数年 潜 心研 究社会 问题 的人 , 读 “ 每
《 共产 党 宣言 》 必定发 见许 多不知道 的 真理 。我 读 了百回 , , 又读 百 回 , 必
得 多少新 的 东西。 ⑤ ”
河上肇 文 中所 提到 的这 位 “ 巴尔教授 ” 应该 是德 国学 者 We e 藏 , r r n
的马 克思 主义观 》 就是 从河 上 肇那 里 “ 来 的 , 大 钊在 传 播 马 克 思 主义 方 抄” 李
面的贡献并没有以往所说的那么重要。 但是 , ③ 认真阅读过李大钊 的文章之 后 , 们就会 发 现 , 一 问题远 没有那 么 简单 , 有 重新探 讨 的必要 。 我 这 很
了。加 上他 的遗 著 未 曾刊 行 的 还 有 很 多, 上 半 生 的 功 夫 来研 究 马 克 拼 思 , 不过仅 能就他 已刊 的著 书 中, 他反 复 陈 述 的主 张得 个要 领 , 不 也 把 究
能算是 完全 了解“ 克思 主义” 。 马 的 ④
河 上肇 的 文章 中 , 一段德 国学 者评 《 有 共产 党宣 言 》 的文字 :
① 石川祯浩 :中国共产 党成立史 》 哀广泉 译 , 《 . 中国社会 科学 出版社 , 0 6年 , 1 — 1 20 第 6 7页. 持类似观点的论著很多, 为节省篇 幅, 此不赘举 。 ② 李博 : 《 汉语中的马克思主义术语的起源与作用》赵倩等译 ,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03年, 9 页。 20 第 4
政 治 思 想 史
Ju nl f h so yo oicl o g t o ra‘ eHi r f lia Th u h ot t P t
总第 7 期
S m . u No 7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读后感(模板三篇)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读后感(模板三篇)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学习体会在纪念建党一百周年之际,我认真阅读了李大钊先生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心中不由得感叹而激动。

书中句句发人深省,令我获得颇多教益。

李大钊先生是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

在五四运动之后,先生相继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讲演和文章,向中国人民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正是李大钊同志等一批革命家的艰辛努力,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使大批先进青年接受马克思主义走上革命道路,也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密切结合,使中国工人阶级发展成为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自为阶级。

这一切,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和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自此,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国共产党人高举共产主义的旗帜,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并最终走向胜利。

李大钊先生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重点解释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先生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成功除了包含马克思自身的主观努力,还有其时代背景和环境的作用。

我们可以用哲学中内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来解读这一问题的内涵。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外部原因。

事物发展时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我们要重视内因的作用,同时不忽视外因的作用,统筹兼顾,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看问题。

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产生也有其时代环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并非偶然的,有其历史必然性。

我们不仅要了解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内容,还要了解马克思主义学说产生的背景,这样有利于我们更全面的去把握其科学性。

我们的执政党——共产党就是一直是按照马克主义思想并结合历史事实和社会现状,随时随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革命和建设实践,根据时代的要求和本国实际情况的变化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是我们事业胜利前进的保证。

特别是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全新的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

离开时代和实际情况空谈马克思主义,就必然遭致失败。

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上)读后感

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上)读后感

读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上)生命科学院生物技术黄睿10350099阅读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上)让我获益匪浅,李大钊将马克思主义剖析得简明易懂,不愧是大家手笔。

读了这篇文章,最大的收获是明白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及其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

经济组织一经改造,一切精神上的现象都跟着改造。

但是我觉得他忽略了政治与文化对经济的影响。

人们对主流政治文化的接纳程度、对现存政治制度的认可度、对现任政府的信任度等政治心理和政治信念,都会影响甚至决定他们对政府的经济政策、经济法规的接纳和信任度,他们的经济活动是否遵纪守法,又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整个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接受政治文化的社会主体必然会接受政府的各种经济政策,并将自己的各种经济活动纳入国家的政策、法规的约束之下,自觉维护经济秩序。

如果民众对主流政治文化的认可度较低或不认可,那么他们对政府的各种经济政策也不容易接受,国家的经济体系就会受到冲击,经济秩序就会遭到破坏,经济混乱将不可避免。

历史背景:李大钊这篇文章写于五四运动之后,自俄国革命以来,“马克思主义”几有风靡世界的势子,德奥匈诸国的社会革命相继而起,也都是奉“马克思主义”为正宗。

“马克思主义”既然随着这世界的大变动,惹动了世人的注意,自然也招了很多的误解。

我们乘本志出“马克思研究号”的机会,把他转介绍于读者,使这为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在我们的思辨中,有点正确的解释。

主要内容我觉得可以分为四个方面:1.叙述了“马克思主义”在经济思想史上的地位-社会主义经济学的鼻祖;2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的三部分以及独特的唯物史观;3传统的唯物史观-以经济现象为最重要,并且其他任何东西都不能影响它;4详细介绍了马克思独特的唯物史观:其一是说人类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经济的构造;其二是说生产力与社会组织有密切的关系。

生产力一有变动,社会组织必须随着他变动。

阅读这篇文章,我赞同的地方很多,反对的地方也不少。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李大钊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中国先驱,1919年他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点》一书中解释说:"任何50岁以下的人,如果说他能够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那就是谎言。

"因为马克思主义的书是如此的广泛和深刻。

"因此,虽然我研究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介绍,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相关课程,但我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仅仅是初步了解,我将进一步研究马克思主义思想。

1848年2月24日,马克思主义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写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发表。

这一历史事件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时代的开始,标志着人类最伟大的社会理想的萌芽。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想,首次建立了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不仅强调了解放全世界和全人类的无产阶级的正确道路,而且还为各种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武器,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

任何科学理论都是时间的产物。

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兴起提供了经济和社会条件,而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每天都在加剧,从而引起了对科学理论的强烈要求;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国乌托邦主义为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的建立提供了意识形态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具有深刻的经济和社会根源、意识形态渊源和实践基础,已成为历史必然。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进入、发展和丰富。

马克思主义通过考验和历史的发展,吸收了列宁主义、毛主义和具有中国特征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新元素。

马克思主义西方化的做法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最广泛的群众基础,为共产主义的发展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由一系列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完整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为基础,在历史核心的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发展了一种世界观和方法,实现了人类知识历史上最大的变革。

从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了解资本主义形成、本质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上)读后感
软英1303 刘定顺201392055
1919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在《新青年》杂志上,李大钊先生写下了一篇振奋人心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在那个枪声不断的年代,这篇文章如一盏明灯,引导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阅读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上)让我获益匪浅,李大钊将马克思主义剖析得简明易懂,这是中国人第一次系统的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给当时的进步青年以极大启发,指出一条与当时新文化运动中激进资本主义不同的共产主义救国道路,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打下基础。

读了这篇文章,最大的收获是明白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及其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

经济组织一经改造,一切精神上的现象都跟着改造。

但是我觉得他忽略了政治与文化对经济的影响。

人们对主流政治文化的接纳程度、对现存政治制度的认可度、对现任政府的信任度等政治心理和政治信念都会影响甚至决定他们对政府的经济政策、经济法规的接纳和信任度,他们的经济活动是否遵纪守法,又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整个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主要内容我觉得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第一,他叙述了“马克思主义”在经济思想史上的地位-社会主义经济学的鼻祖;
第二,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的三部分以及独特的唯物史观;
第三,传统的唯物史观-以经济现象为最重要,并且其他任何东西都不能影响它;
第四,详细介绍了马克思独特的唯物史观:既是人类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经济的构造;其二是说生产力与社会组织有密切的关系。

生产力一有变动,社会组织必须随着他变动。

“人类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经济的构造。

这种构造给社会的、政治的及精神的生活过程,加上条件。

它不是人类的意识决定其存在,他们的社会的存在反是决定其意识的东西。

”这观点我赞同。

因为群体关系决定了生产关系的存在,它脱离人们的意志而独立存在,但是反过来,这种关系一旦确立,它反而会影响人们的意识行为,因为人们毕竟要受到这种生产关系的制约,不能离开它而独立存在。

读完整篇文章,我觉得李大钊说得对,马克思主义真的很难读透,我对马克思一片敬仰之情,他的思想是如此之深邃,我们至今都还在他的思想的指导下。

但是,我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也应该做一些适当的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