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八年级上等腰三角形(第二课时)教学案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等腰三角形(2)》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入年级上册第51页至53页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识记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及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具体问题,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的探索,体会探索学习的乐趣,进一步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学习兴趣,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4、重难点、关键

重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难点,探索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

关键:利用观察和逻辑推理思想,注重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展开思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学习过程】

一、复习引入 证明: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已知: Δ ABC 中,AB=AC.

求证: ∠B= ∠C.

证明1:作顶角的平分线AD.

在△BAD 和△CAD 中,

∴ △BAD ≌ △CAD (SAS).

∴∠ B= ∠C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证明2:作底边上的高线AD.

在Rt △BAD 和△RtCAD 中,

∴ Rt △BAD ≌ Rt △CAD (HL).

∴ ∠ B= ∠C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证明3:作底边上的中线AD.

在△BAD 和△CAD 中,

AB=AC ( 已知 ), ∠ 1= ∠ 2 ( 辅助线作法 ), AD=AD (公共边

) , AB=AC ( 已知 ), AD=AD (公共边) ,

AB=AC ( 已知 ), BD=CD ( 辅助线作法 ),

AD=AD (公共边) ,

3

∴ △BAD ≌ △CAD (SSS).

∴ ∠ B= ∠C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备注:上述三种方法教师引导、复习、共同完成。引出:条件与题设交换位置后命题会成

立吗?

二、探导新知:

已知: Δ ABC 中,∠B= ∠C.

求证:. AB=AC 证明1:作顶角的平分线AD.

在△BAD 和△CAD 中,

∴ △BAD ≌ △CAD (AAS). ∴. AB=AC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证明2:作底边上的高线AD.

在Rt △BAD 和△RtCAD 中,

∴ Rt △BAD ≌ Rt △CAD (AAS).

∴AB=A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归纳:用文字语言表述此命题: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

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

也相等(简写成 )

三、运用新知

1、如图,位于在海上A 、B 两处的两艘救生船接到O 处遇险船只的报警,当时测得 ∠A=∠B .如果这两艘救生船以同样的速度同时出发,•能不能大约同时赶到出事地点(不考虑风浪因素)?

∠B= ∠C ( 已知 ), ∠ 1= ∠ 2 ( 辅助线作法 )

AD=AD (公共边) ∠B= ∠C (

已知 ), A B

3 四、例题教学

求证:如果三角形一个外角的平分线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已知:如图, ∠DAC 是△ABC 的一个外角,AE 平分∠DAC ,且AE ∥BC

求证:△ABC 是等腰三角形

分析:要证明AB=AC ,可先证明∠B = ∠C 。因为∠ DAE = ∠ EAC ,所以可以先设法

找出∠B 、∠C 与∠ DAE 、∠ EAC 的关系

证明: ∵ AE 平分∠DAC

∴ ∠ DAE = ∠ EAC

∵ AE∥BC ∴ ∠DAE =∠B

∠EAC= ∠C

∴ ∠B = ∠C

∴ AB = AC

∴ △ABC 是等腰三角形

五、变式训练,巩固新知

1、已知:如图;OC平分∠AOB ,ED ∥OD ,

求证:EO=ED

2、已知:如图;OC平分∠AOB ,EO=ED ,

求证:ED ∥OD

3、已知:如图; ED ∥OD ,EO=ED ,

求证:OC平分∠AOB

六、课时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探究了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并对判定定理的简单应用作了一定的了解.在利用定理的过程中体会定理的重要性.在直观的探索和抽象的证明中发现和养成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

七、课后作业

1、如图,AC 和BD 相交于点O ,且AB ∥DC ,OA=OB ,求证:OC=OD

2、如图,AD ∥BC ,BD 平分∠ABC . 求证:AB=AD .

D C

A B

D C A

B 0 A B

C

D E

3、如图,∠A=∠B,CE∥DA,CE交AB于E,求证△CEB是等腰三角形

【教学后记】: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基于学生经验的主动建构的过程。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过程是生生、师生交往,积极互动的过程。使学生通过互动得到其相应的发展是我们进行教学的根本宗旨,同时,让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彼此获得双赢,我们所采取的一切方法都是为这个宗旨服务的。作为教师怎样才能在“动” 的课堂里时刻把握方向引领学生,到达发展学生的彼岸,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关注生活,认识经验”是新课标所提倡的,在本堂课设计中,我力图体现这一宗旨。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