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察四个维度记录表
课堂观察的四个维度文档
环节
1.教学环节怎样构成(依据/逻辑关系/时间分配)的?
2.教学环节是怎样围绕目标展开的?怎样促进学生学习的?
3.有哪些证据(活动/衔接/步骤/创意)证明该教学设计是有特色的?
呈现
1.讲解效度(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怎样?有哪些辅助行为?
2.板书呈现了什么?怎样促进学生学习的?
3.媒体呈现了什么?怎样呈现的?是否恰当?
对话
1.提问的时机、对象、次数和问题的类型、结构、认知度怎样?
2.候答时间多少?理答方式、内容怎样?有哪些辅助方式?
3.有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怎样?
指导
1.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读课文/读材料/作业/活动)?结果怎样?
3.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结果怎样?
4.参与课堂活动(小组/全部)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结果怎样?
5.互动/合作习惯怎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
自主
1.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
2.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练习)有哪些?各有多少人?
3.自主学习有序吗?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
3.任务完成的怎样(数量/深度/正确率)?
倾听
1.有多少学生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多少时间?
2.有多少学生倾听同学的发言?能复述或用自己的话表达同不的发言吗?
3.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发生这些行为?
互动
1.有哪些互动/合作行为?有哪些行为直接针对目标的达成?
2.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怎样?
达成
1.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多少人清楚?
小学数学课堂观察量表
课堂教学观察表三(师生互动等级量表)
讲课人:段圣霞观察人:张华李亚楠刘春华课题:《圆的周长》
时间、
地点
课题
观察者资料
姓名
年龄
教龄
单位
观察记录
观察内容
次数
效果评价
A
B
C
D
E
教师提问类型
1、描述性问题
2、判断性问题
3、论证性问题
学生提问类型
4、理解性疑惑
5、判断性疑惑
观察记录
视角
得分
1、教学态度是否沉稳、愉快
2、课堂教学语言用辞是否浅显易懂
3、对教室秩序的管理是否到位
4、学习前是否就学习目标与方法与学生讨论
5、能否通过评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调控学习气氛
6、能
8、对学生突如其来问题及状况的处理
9、能否通过恰当评价引导对学习主题的深入思考
课堂教学观察表一(学生活动等级量表)
讲课人:观察人:邹晶马为娟刘洪彦课题:《圆的周长》
时间、
地点
课题
观察者资料
姓名
年龄
教龄
单位
观察中心
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观察记录
学生表现
评分
1、学习兴趣是否浓厚。
2、学习情绪是否高昂。
3、能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4、对教师态度。
讲课人:段圣霞观察人:辛文辉张桂东刘洪彦课题:《圆的周长》
个别发言
小组发言
演示
记笔记
绘图
次数
时间
行为
状态
热烈
认真
积极
自信
小学语文学科课堂观察记录表
郭屯联校语文课堂教学观察记录表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观察记录表
观察维度:师生
该观察表,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教学行为”作为观察的内容重点,确定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流程、学生状态、教师素养、教学效果等六个方面。
主要记录在每一项内容上,教师、学生的表现,发现村存有的具体问题,作为分析、评价的依据。
对所存有的问题,汇总分析,提出解决的策略,持续提升课堂教学的增值。
此观察表能够有一个老师完成,也能够由几个老师分工完成。
课堂教学观察的四个维度
观课议课——课堂教学观察的四个维度观课议课是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交流和扬长避短,以改进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高的一种教研活动;观课即课堂观察,是指教师或研究者凭借眼、耳、手、脑等自身的感官及相关的辅助工具观察量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地或间接地从课堂情景中获取信息资料,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学习、评价及研究教育教学的过程;议课即课堂评价,对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与执教教师展开对话、平等交流,反思自己教学,促进相互成长的过程;其中包含了课堂诊断过程,所以,观课议课实际上就是课堂观察、诊断与评价,中心环节包括课前会议、课堂观察、课后评议三个阶段;要观察课堂,首先必须解构课堂;课堂涉及的因素很多.需要有一个简明、科学的观察框架作为具体观察的“抓手”或“支架”.否则将使观察陷入随意、散乱;课堂主要由学生、教师、课程及课堂文化构成,因此,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和课堂文化四个维度来构建一个课堂观察的框架;观课教师可以在课堂观察的四个维度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和课堂文化中,分析每一个维度,找出其中核心的且可观察的属性,并将这些属性确立为视角;每个维度由5个视角构成,共有20个视角,每个视角由3~5个观察点组成,共68个点;它的呈现形式,不再用评语的形式,而是用问题的形式,旨在引领教师去思考而不是评价课堂;下面我们从课堂观察框架来分析一下课堂教学的四个维度;一、学生学习学生学习维度主要关注怎么学或学得怎样的问题,学生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是课堂学习的积极参与者、主动建构者,学生的有效学习是课堂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学生学习维度有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五个视角;每个视角有3或5个观察点;选取互动视角中的一个观察点:在学生学习的过程有哪些互动的行为来举例说明通过师师互动生生互动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互动行为是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手段;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就要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通过多边的互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互动的对象看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人与环境的互动;从互动的形态看有行为的互动,语言的互动,思维的互动,情感的互动,从互动的组织形式看,有同桌的主动,小组的互动,班集体的互动;一切的互动,形成了多边的、主体的、动态的活动;因此,从学生学习维度的视角来看,我们可以看出,在观课时,观课者应多关注在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学习状态、思维表现、学习习惯、学习行为、课堂气氛、学习效果等要素;在仪课时,要看学生能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是否体验、感受,经历英语学习过程;能否在学习活动中学会了什么,学生在课堂中学会什么得到哪些有助于自身发展的能力;能否在学习中自觉从教师推荐的资源网络、资料袋中自主选择、重组信息;能否“发现”规律,形成自己的见解并有效表达自己的观点,积极思考,深入探询;合作学习中,能否与同学有效合作,能否照顾其他同学的学习需要;能否对老师和同学提出的观点大胆质疑,提出不同意见;能否应用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解决新问题;能否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调整学习策略;二、教师教学教师教学维度主要关注怎么教的问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资源、教学方式等教学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教学维度有环节、呈现、对话、指导、机智五个视角;从以教师教学维度的视角来看,我们可以看出,观课者要观察教师的基本素养、教材整合、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教学机智、学习监控、教师语言指示语、提问语、评价语、过渡语、总结语等、板书设计、媒体运用、情感投入等要素;议课时,要看老师是否关注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是否让学生在愉悦、和谐的气氛中学习、交流;是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是否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资源,为学生创设有力于学生思考、探索的空间;是否关注了课堂上的生成;在教师基本素养上,观课者要观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不良习惯或硬伤教学语言、板书、口头禅、风度、精神面貌、身体语言的表达;教师的问题是否明确,哪些问题是无效的;教师在提问过程中存在哪些偏差;教师理答状况怎样;课堂练习设计是否科学适量,时安排是否充分,反馈是否有效,是否有效地促进了教学的巩固和延伸;在学生参与教学上,观察学生是否主动参与,教师如何对待学生的个性化理解,教师采取何种策略关注中下学生,是否有效;哪些学生处于关注盲区;在整堂课目标设计与达成上,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体现三维目标,定位是否科学、适当;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难点是否突破,教学环节设计是否科学,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教学铺垫是否有效,教学手段运用是否有效地推进了教学目标的达成;观课教师进入课堂之后,要按照一定的观察技术要求,根据课前会议制定的观察量表,选择恰当的观察位置和角度,迅速进入观察状态,通过不同的记录方式,将定量和定性方法结合起来,记录观察到的典型行为,记下自己的思考等;作为观课教师,我们在课堂观察中不是纯粹的旁观者,而是积极主动的介入者、帮助者;除了对课堂管理行为、课堂教学行为及其效果进行观察外,还应该积极思考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提供更多的教学可能,使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能根据实际和需要进行优选,追求教学活动和教学效果的更优化;1. 观课是用心灵感悟课堂;与听课对“听”的强调不同,观课的“观”强调用多种感官包括一定的观察工具收集课堂信,;也就是说,要认识人和事物,既要看他的作为,了解他的思路,更要考察他的动机、价值追求,这样才能够更真切地认识、理解和把握观察对象;2. 有效观课需要主动思考;有效的观课要改变平常听课只填写听课记录本相关栏目以备检查的无所事事,它需要观课教师主动进入,积极思考;思考的内容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观察老师教的行为和学生学的行为时,必须思考授课教师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和教育追求,这种思考使我们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和讨论不是就行为而行为,而是行为和理念统一,理论和实践统一;必须判断和思考授课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收到了预期的效果,思考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师生的教学行为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这种思考使我们致力于从效果出发研究教学、改进教学,通过观课议课追求有效教学;第二,需要思考“假如我来执教,我该怎么处理”这种思考使观课教师不做旁观者,而是置身其中;对“假如我来执教,我该怎么处理”进行思考,一方面是让自己在观课中真正有收获,有改变,使观察和研究一节课的过程成为自己学习这节课、准备这节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可以防止自己在议课时信口开河,使自己关于教学改进的意见建立在可以操作、可以转变为实践行为的基础上,从而使议课能够真实地对教学实践产生影响;第三,需要思考议课时交流什么和怎么交流;观课议课致力建设合作互助的教师文化,合作是共同的,互助是相互的,在授课教师无私地提供了参与者研究和讨论课堂教学的案例和平台以后,观课教师应该怎么办我们认为,从授课教师的教学获得启迪和帮助以后,观课教师应该真诚地提供自己的经验、表达自己的意见与他人分享,这是对观课议课参与者的道义要求;在观课过程中主动思考需要转变观念;观课议课强调:进课堂观课,不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听课任务,也不是只为了帮助授课教师,而是为了自助,即为了自己认识教学、理解教学,为了自己的专业成长;也就是说,首先是自助,然后是帮助,因为是为了自己更有收获,所以需要自己更加积极主动;3. 有效观课要为议课作准备;观课议课借助了“案例教学”的思想;可以说,“观”是选取教学案例;“议”是对选取案例的讨论和分析,是案例教学;教学案例是蕴涵着问题或困惑的教学故事;课堂上时刻在发生着故事,但教学案例中的场景和故事不是课堂实际教学过程的简单重复,选取案例需要取舍和加工;观课议课强调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意义的理解,强调集中在一定的主题上,强调对教师教学风格、教学追求、教学特色的尊重;在课前,授课教师应就自己本堂课所要达成的目标、目标确立的理论依据、重点难点的突破等向观课教师进行说明,并就自己重点研究的方面建议观课教师在课堂上进行重点观察;而观课教师也可以就自己需要明白的地方向授课教师进行探询,这样可以使整个观课活动更有针对性,使议课时的主题更加明确,提高观课议课的有效性;由于一方面,课堂教学的发展变化具有不确定性和流动性;另一方面,观课教师对教学的理解、认识和自己的发展需求又各有差异,因此,观课过程中,生成新的议课主题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观课鼓励参与者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课堂、研究课堂,并把自己对课堂教学的理解通过对话交流的方式让大家分享;在有了生成的主题以后,在议课时可以先讨论预定的主题,再讨论生成的问题,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要把参与者的精力集中在讨论相对重要和典型的问题上;三、课堂性质课堂性质维度主要指的是教和学的内容是什么的问题,它是师生在课堂中共同面对的教与学的客体;课堂性质维度有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五个视角;从以上课堂性质这一维度的视角,我们可以看出,课堂性质具有主题性、生成性、一线性、日常性、反思性和发展性等特点;主题性主题性是现代意义上的观课与传统意义上的听课最本质的区别所在,观课的主题性决定了观课者目标取向明确;生成性教学教研是教师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教师生命中有意义的构成部分;教学教研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师对职业的感受与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体现;生命的基本特征是“生成性”,“生命观”观照下的教学教研的内在本质也是生成性,因此,“生成性”也是对教学教研现实的规律性概括;强调教学教研的生成性,就是尊重教师的生命意义及价值,培育其生命成长,焕发其生命活力;一线性观课议课是教师改善自己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一线老师主体参与,也是观课议课的主要特点;教师不是作为一名旁观者和外部的观察者的角色进入对象,而是以一名参与者和研究者的角色与对象融为一体,在课堂评价的互动交流中不断地通过体验、反思来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修正自身的教学行为、领悟教学的技艺、体味教学的乐趣和生成过程、感受自己生命意义的存在价值;因此说新课程中的评课是教师与一种“经验视界”、“文本视界”、“生命视界”的真正融合,是创生一种新“视界”、新智慧的过程,是教师与新课程的对话、与自身的对话、与教师的对话过程,是一种“对话文化、融合文化和生成文化”;日常性观课议课主要适用于日常的教研和教师培训活动,学校是最适宜的场所,教师是其中的主体和主角;日常性、普遍性、一线老师参与,这既是观课议课的主要特点,又是它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互动性在观课议课活动中,观课者和被观课者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其中,展开平等对话和沟通;反思性对课堂观察的总结和分析的过程不仅仅是呈现观察结果,它实际上是教师对观察研究过程的总结反思,是教师研究性学习的深入议课反对孤立地评价效果和行为,强调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从教和学的行为入手,帮助教师认识教育观念、教学设计、教的行为、学的行为、学的效果之间的联系”;是对他人的课堂进行“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的卖弄,而是通过对问题和困惑的讨论,发掘问题行为背后的立场、观点和价值追求,建立观念——行为——效果之间的联系,进而改进教学,发展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性观课议课属于发展性评价,主要适用于常态课研修,教师是其中的主体和主角;议课的课堂是研究教学、改进教学的载体,是授课者和观课者平等对话和交流的平台,教师主要以“改进和发展”为授课取向,不但不怕出现问题,而且为了发展,主动暴露问题以获得帮助;议课的过程中,授课者作为平等的参与者围绕共同的话题享有自我表达的权利,并自觉履行倾听、理解对方的义务,集中话题,超越现象,深入对话,探讨有效教学的多种可能,改变了一线教师在评课活动中的被评地位和失语状态,营造了让事实说话的民主、平等、活泼的学术研讨氛围;四、课堂文化课堂文化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价值观、行为特征的综合表现,是一个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规范、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整合体,是教育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其表象是课堂教学行为,本质是教育理念和价值观;课堂文化包括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五个观察视角;从以上学生学习维度、教师教学维度和文化维度的视角来看,三者之间,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通过课程发生联系;在整个互动、对话、交往的过程中形成了课堂文化;因此,课堂文化具有整体性,关注的是整个课堂怎么样的问题,是课堂中各要素多重对话、互相交织、彼此渗透形成的一个场域;课堂文化追求的是在和谐中发展;一是师生共同参与对客观世界的对话,促进思维水平的提高;二是师生在和谐民主中参与、互相合作中活动、学生在关爱中成长;三是课堂在教师创新设计中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智慧;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文化就是通过智慧型教师的教育智慧,创建、激发富有生命的、有效的课堂,从而形成一种对生命的理解、关怀与尊重;开放、自由、和谐、智慧的;提升教师和学生生命质量的课堂文化;课堂文化是一种特殊的聚合化的文化,并带有一定的情境性,主要体现的是一种氛围,是一种人的精神气象,要从人的角度出发,体现对人的关怀与重视,建立在心与心的交流和沟通之上;这样学生才能放开,放松地得到发展;课堂文化要充分体现个性、人道主义精神,从而形成一种内在的素质聚合力,促进其人格的形成;良好的课堂文化具有较强的聚合力;我们现在的课堂不该仅仅是传统意义上传授与被传授的师生关系,更应该是民主、开放、和谐、愉悦的文化氛围,是师生之间智慧碰撞,心灵交流的良好平台;智慧的教师总是努力营造宽松、有效的课堂文化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渴求知识的欲望,达到“教学”与“愉悦”的双赢;。
课堂观察框架四个维度
4个维度 20个视角 68个观察点
课堂观察框架一
角色: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
状态:课堂学习的积极参与者、主动建构者
追求:有效
观察点设置:
1.学生学习,亦从“课程”出发,以“有效”为目标;
2.观察学生,必须且能观察的包括课前“准备”和课堂“倾听”“互动”“自学”等活动,活动是否有效看“达成”;
3.前四个指标的观察均可从“行为”“程度”和“习惯”“态度”四个方向去观察。
课堂观察框架二
角色: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
状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追求:有效
观察点设置:
1.课堂教学,从“课程”出发,以“有效”为目标;
2.观察课堂“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必须且能观察的包括整体“环节”安排、教学信息“呈示”、师生“对话”、学习“指导”和教学“机智”;
3.五个指标均可从有哪些“行为”(有什么)和行为“程度”(怎么样)两个方向去观察
课堂观察框架三
课堂观察框架四。
课堂观察量表(教师行为)
观察点
现场记录
评价与改进
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
教学设计是否吸引学生的注意
课堂常规是否活泼有序
教师课堂行为观察记录表(三)
教师指导
观察点
现场记录
评价与改进
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
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
教师课堂行为观察记录表(四)
教学机智
观察点
现场记录
评价与改进
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
合理吗?
效果怎样?
有何来自学生或情景的突发事件?
如何处理的?
效果怎样?
.
小学英语课堂观察记录表——教师行为的维度
时间讲课人评课人课题
教师课堂行为观察记录表(一)
教 师 语 言
项 目
指 标
记 录
评价与改进
讲解是否有效
简洁、清晰、指向明确
提问是否有效
提问学生分布情况
前 后 中 边
提问次数
教师的理答方式
不理睬 打断 追问 激励
师生对话是否有效
对话围绕哪些话题?
话题与学习目标
的关系如何?
课堂观察框架的4维度20视角68观察点
课堂观察框架的4维度20视角68观察点——摘自崔允漷教授的讲课以及网上的资料。
听课就是收集证据;评课就是作出基于证据的解释与推论。
课堂观察的程序:课前会议:确定观察点;课中观察:收集资料;课后会议:总结与分享。
课堂观察框架的目的就是用听评课新范式引领课堂改革。
崔允漷教授认为:基于对课堂教学的理解我们制定了课堂观察框架。
我们将课堂分解成4个维度: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课堂文化。
并定下20个视角和68个观察点。
我们选择观察点:基于个人能力的优势与局限或分工的需要;课堂观察记录工具或量表:便于获得证据或分析细节;课堂观察程序与步骤:课前会议,课中观察,课后会议,这可以避免随意性,提升专业含量。
课前课后会议很重要。
课前会议:上课教师陈述:本课的内容主题是什么,在该课程中的关系与地位怎样;介绍一下本班学生的情况,包括学优生与学困生座位在哪里;你想让学生明白什么,难点在哪里,你准备如何解决等;介绍一下本课的大致结构,包括创新点与困惑;你将如何、何时知道学生是否掌握了你打算让其掌握的东西(对有经验教师而言)。
双方就上述问题商议,确定观察点。
课后会议:上课老师陈述:这节课是怎样获得成功的,学习目标达成了吗;谈谈各种主要教学行为(如活动或情景创设、讲解、对话、指导和资源利用等)的有效性;谈谈有无偏离自己的教案,如有,请继续说说有何不同,为什么。
观察者从不同的角度报告并交流课堂观察的结果及简要结论。
协商得出几点结论和行为改进的具体建议(成功之处;个人特色;改进建议)课堂观察记录工具的开发的一般程序:◆澄清“我想节约什么问题”(观察点);◆分解该问题涉及到的核心概念(理论);◆寻找符合该核心概念的关键行为(证据);◆设计便于收集证据的图表(工具)。
观察什么:观察者或被观察者或合作体的需求。
该课的关键行为、要素、创新点、目标达成…… (参考课堂观察框架,4个维度 20个视角 68个观察点)。
四个维度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堂性质,课堂文化。
维度四:课堂文化听课评课观察量表
新 为?
学习目标怎样面向全体学生?怎样关注不同学生 需求? 怎样关注特殊学生(学习困难/生病/迟到/缺课) 关 需求? 爱 课堂话语行为怎样?(措辞/批评/对象/叫答机会/ 公平) 课堂/班规中有哪些条目体现或支持对学生的关爱 行为? 在哪些方面体现特色?(环节/教材处理/教学策略 /对话/学习指导) 教师体现了哪些优势?(语言/学识/技能/幽默/ 特 机智/表演/板书严谨) 质 师生/学生之间(对话/话语/行为)体现了哪些特 征?(民主/平等/和谐)
课堂观察框架四
维度四:课堂文化
视 角
观察点
以怎样的认知技能体现学习目标?(阐述/解决/
迁移/综合/评价)
怎样以问题驱动教学?怎样指导学生独立思考?
思 怎样对待学生思考中的错误?
考 学生思考的习惯怎样?(时间/回答/提问/作业/
笔记/人数)
课堂/班规中有哪些条目体现或支持学生的思考行
为?
课堂话语是怎样的?(数量/时间/措辞/插话/对象)怎样
民 处理不同意见?
主 学生课堂参与情况是怎样的?(人数/时间/程度/感受)
师生行为怎样?(幽默/和谐/严肃/紧张/专注/平等)
课堂/班规中有哪些条目体现或支持学生的民主行
为?
教学设计、情景创设与资源利用怎样体现创新的?
课堂师生有哪些奇思妙想?学生如何表达和对
待?教师如何激发与保护?
创 课堂/班规中有哪些条目体现或支持学生的创新行
பைடு நூலகம்
课堂观察记实
课堂观察量表(教师行为)
小学英语课堂观察记录表——教师行为地维度
时间讲课人评课人课题
教师课堂行为观察记录表(一)
教师语言
项目指标记录评价与改进讲解是否有效简洁、清晰、指向明确
提问是否有效提问学生分布情况前后中边
提问次数
教师地理答方式不理睬打断追问激励
师生对话是否有效对话围绕哪些话题?
话题与学习目标
地关系如何?
教师课堂行为观察记录表(二)
1 / 3
活动组织
观察点现场记录评价与改进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
教学设计是否吸引学生地注意
课堂常规是否活泼有序
教师课堂行为观察记录表(三)
教师指导
观察点现场记录评价与改进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
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
教师课堂行为观察记录表(四)
2 / 3
教学机智
观察点现场记录评价与改进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
合理吗?
效果怎样?
有何来自学生或情景地突发事
件?
如何处理地?
效果怎样?
3 / 3。
LICC模型维度表 (1)
·向学生推荐哪些课外资源?可得到程度怎样?
维度四:课程文化:关注整个课堂怎么样,我整体感觉如何。
视角
观察点举例
思考
·学习目标怎样体现高级认知技能(解释/解决/迁移/综合/评价)?
·怎样以问题驱动教学?怎样指导学生独立思考?怎样对待学生思考中的错误?
·课堂有无生成新的学习目标?怎样处理新生成的目标的?
内容
·怎样处理教材的?采取了哪些策略(增/删/换/合/立)?
·怎样凸显本学科的特点、思想、核心技能以及逻辑关系?
·容量适合该班学生吗?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课堂中生成了哪些内容?怎样处理的?
实施
·预设哪些方法(讲授/讨论/活动/探究/互动)?与学习目标适合度?
·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结果怎样?
·参与课堂活动(小组/全班)人数、时间、对象、过程、结果怎样?
·互动/合作习惯怎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
自主
·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
·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练习)有哪些?各有多少人?
·自主学习有序吗?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
机智
·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结果怎样?
·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境的突发事件?结果怎样?
·呈现哪些非言语行为(表情/移动/体态语/沉默)?结果怎样?
维度三:课程性质:主要关注教与学的内容,学科性表现在哪里。
视角
观察点举例
目标
·预设的学习目标是怎样呈现的?目标陈述体现了哪些规范?
·目标是根据什么(课程标准/学生/教材)预设的?适合该班学生的水平吗?
·怎样体现本学科特点?有没有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
课堂观察量表教师行为
时间讲课人评课人课题
教师课堂行为观察记录表(一)
教 师 语 言
项 目
指 标
记 录
评价与改进
讲解是否有效
简洁、清晰、指向明确
提问是否有效
提问学生分布情况
前 后 中 边
提问次数
教师的理答方式
不理睬 打断 追问 激励
师生对话是否有效
对话围绕哪些话题
话题与学习目标
的关系如何
教师课堂行为观察记录表(二)
活动组织
观察点
现场记录
评价与改进
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
教学设计是否吸引学生的注意
课堂常规是否活泼有序
教师课堂行为观察记录表(三)
教师指导
观察点
现场记录
评价与改进
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
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
教师课堂行为观察记录表(四)教学机智观察点现场记录
评价与改进
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
合理吗
效果怎样
有何来自学生或情景的突发事件
如何处理的
效果怎样
课堂教学观察维度与方法
课堂观察的维度
3、维度三:课程——教/学内容(是什么) (1)角色:师生课堂共同面对的教或学的客体。 即课程标准下的探究对象(客观世界)
课堂观察的方法
(1)教学目标。预设的学习目标是如何呈现的?目标设计的依据可靠 吗?有无新生成的教学目标?如何处理的? (2)教材研究。采用了哪些策略处理教材?照顾到学生实际了吗?怎 样凸显学科特点的?课堂生成了哪些内容?如何处理的? (3)策略实施。预设了哪些学习策略?与学习目标的时合度如何?有 没有关注学法指导?情景创设的情况如何? (4)过程评价。采用了哪些评价行为?如何获得评价信息的?如何利 用评价信息的?效果如何? (5)课程资源。预设了哪些课程资源?生成了哪些课程资源?利用得 如何?
课堂观察的方法
从“行为”“程度”和“习惯”“态度”四个方向去观察,观察学生 的课前“准备”和课堂“倾听”“互动”“自学”等活动。 (1)课前准备。课前是否有准备?准备了什么?多少人做了准备?怎要 准备的,准备任务完成得如何? (2)倾听程度。有多少人倾听教师讲课和同学发言?倾听的时间多少? 有哪些记笔记等辅助行为?多少人有这些行为? (3)合作互动。有哪些合作互动行为?参与提问和应答的有多少?参 与小组讨论的情况如何?合作学习的程度如何?
课堂观察的方法
(1)教学环节。教学环节的逻辑关系、设计依据是否清楚?怎样围绕 目标开展的?时间分配如何?有没有证据表明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很有 特色? (2)内容呈现。讲解的效果怎样?有哪些辅助行为?板书设计是否合 理?媒体使用是否恰当?实验等动作表现的规范程度如何? (3)师生对话。提问的时机、对象、次数如何?问题类型、结构、认 知难度怎样?搭理方式如何?问题和内容的契合度怎样? (4)学习指导。如何指导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 (5)教学机智。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境的突发事件的?表现了哪些 非语言行为?效果如何?
课堂观察四个维度记录表
视角
观察点举例
思考
·学习目标是否关注高级认知技能(解释/解决/迁移/综合/评价)?
·教学是否由问题驱动?问题链与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结构的关系如何?
·怎样指导学生开展独立思考?怎样对待或处理学生思考中的错误?
·学生思考的人数、时间、水平怎样?课堂气氛怎样?
民主
·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是怎么样的?
呈示
·怎样讲解?讲解是否有效(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
·板书怎样呈现的?是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帮助?
·媒体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是否有效?
·动作(如实验/动作/制作)怎样呈现的?是否规范?是否有效?
对话
·提问的对象、次数、类型、结构、认知难度、候答时间怎样?是否有效?
·教师的理答方式和内容如何?答/作业/表情)?
·如何利用所获得的评价信息(解释/反馈/改进建议)?
资源
·预设了哪些资源(师生/文本/实物与模型/实验/多媒体)
·预设资源的利用是否有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
·生成了哪些资源(错误/回答/作业/作品)?与学习目标达成的关系怎样?
·向学生推荐了哪些课外资源?可得到程度如何?
·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
达成
·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达成?
·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
维度二:教师教学
视角
观察点举例
环节
·由哪些环节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
·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
课堂文化视角观察点举例思考学习目标是否关注局级认知技能解释解决迁移综合评教学是否由问题驱动
四维度课堂观察法
四维度课堂观察法——摘自繁星点点博客课堂教学是一项永无止境的艺术,每位老师都有改进提高的空间和潜能。
也就是说,我们每一名老师的课堂教学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在一些问题。
其中有些问题我们自己在课后能够察觉到,也有些问题我们没有意识到。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嘛!比如:我校一名教师在一节公开课上,短短的28分钟之内就有47次提问,我真怀疑提问的有效性。
再如:一名教师在课题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时。
有这样的提问:我国的执政党是哪个政党?这样的提问有没有意义?为了提高我们的教学技能,我们有必要了解一点课堂观察和课题研究的知识,同时扎扎实实地开展校本研修,借助同伴互助的平台,相互借鉴、相互帮助、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艺术。
一、什么是课堂观察、课例研究课堂观察:就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的一种科学的观察方法。
课例研究:就是教师在同事或研究人员的支持下,运用观察、记录、分析、反思等手段,通过选题、选课、设计、实施与记录、课后讨论、撰写课例研究报告的过程,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研究,旨在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高教育教学效益的研究方法。
也就是说课堂观察、课例研究是一种日常专业生活,旨在一起探讨一些具体的课程教学学习方面的问题。
是一种专业学习活动,旨在提供一些符合发展实际的建议,从职业走向专业。
是一种合作研究活动,旨在经历一种合作、对话、探究的专业体验,从管理走向学术。
二、为什么要进行课堂观察与课例研究有利于打造高效课堂有利于课程改革实施。
课例研究可以引导我们一步步走进新课程有利于改进教研。
从经验直觉走向科学规范的研究(提出问题、确定主题、组织团队、制定计划、查阅文献、搜集资料、分析数据、提炼观点、撰写报告),使教研活动更加丰富、深刻、民主,充满创造的活力有利于我们的专业成长教学艺术是实践智慧,教师知识是情境知识,教师经验要靠课例来积累,来传递,来提升决定教学有效性的核心知识PCK:美国教育学家舒尔曼认为PCK是指教师将学科内容转化为有教学意义的形式、以适合于不同能力和背景学生的能力。
小学科学课堂观察量表
课堂观察表一:学生前概念展现情况
总
评:
建
议:
课堂观察表二: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总
评:
建
议:
注:该量表用于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我们预设在转变学生概念在作用课堂观察表三:教师提问是否围绕概念转变
总
评:
建
议:
课堂观察表四:教师理答、评价情况
总评:
建议:
课堂观察表五:学生的错误和教师的处理
总
评:
建
议:
课堂观察表六:学生活动与概念达成有效性
注:1、观察者需要预先了解授课者对活动的预设。
2、衡量活动是否达成,需要对照活动的难度预设评定,记为:A.达成 B.基本达成 C.未达成。
3、活动的难度层次可以依据 A.了解 B.理解 C.质疑 D.预设解决方案 E.通过探究解决问题
总
评:
建
议: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观察总体评价表。
课堂教学观察的四个维度
课堂教学观察的四个维度观课议课——课堂教学观察的四个维度观课议课是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交流和扬长避短,以改进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高的一种教研活动。
观课即课堂观察,是指教师或研究者凭借眼、耳、手、脑等自身的感官及相关的辅助工具(观察量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地(或间接地)从课堂情景中获取信息资料,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学习、评价及研究教育教学的过程。
议课即课堂评价,对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与执教教师展开对话、平等交流,反思自己教学,促进相互成长的过程。
其中包含了课堂诊断过程,所以,观课议课实际上就是课堂观察、诊断与评价,中心环节包括课前会议、课堂观察、课后评议三个阶段。
要观察课堂,首先必须解构课堂。
课堂涉及的因素很多.需要有一个简明、科学的观察框架作为具体观察的“抓手”或“支架”.否则将使观察陷入随意、散乱。
课堂主要由学生、教师、课程及课堂文化构成,因此,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和课堂文化四个维度来构建一个课堂观察的框架。
观课教师可以在课堂观察的四个维度(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和课堂文化)中,分析每一个维度,找出其中核心的且可观察的属性,并将这些属性确立为视角。
每个维度由5个视角构成,共有20个视角,每个视角由3~5个观察点组成,共68个点。
它的呈现形式,不再用评语的形式,而是用问题的形式,旨在引领教师去思考而不是评价课堂。
下面我们从课堂观察框架来分析一下课堂教学的四个维度。
一、学生学习学生学习维度主要关注怎么学或学得怎样的问题,学生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是课堂学习的积极参与者、主动建构者,学生的有效学习是课堂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学生学习维度有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五个视角。
每个视角有3或5个观察点。
选取互动视角中的一个观察点:在学生学习的过程有哪些互动的行为?来举例说明通过师师互动生生互动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互动行为是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施
·预设哪些方法(讲授/讨论/活动/探究/互动)?与学习目标适合度?
·是否体现了本学科特点?有没有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
·创设了什么样的情境?是否有效?
评价
·检测学习目标所采用的主要评价方式是什么?是否有效?
·是否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获取相关的评价信息(回答/作业/表情)?
·媒体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是否有效?
·动作(如实验/动作/制作)怎样呈现的?是否规范?是否有效?
对话
·提问的对象、次数、类型、结构、认知难度、候答时间怎样?是否有效?
·教师的理答方式和内容如何?有哪些辅助方式?是否有效?
·有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如何?
指导
·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作业)?是否有效?
课堂观察四个维度记录表
K币(0)个发表日期:2014年8月26日【编辑录入:wzhqa】
维度一:学生学习
视角
观察点举例
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
·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
·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
倾听
·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能倾听多少时间?
·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
·师生行为(情境设置/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学生间的关系如何?
创新
·教学设计、情境创设与资源利用有何新意?
·教学设计、课堂气氛是否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如何处理?
·课堂生成了哪些目标/资源?教师是如何处理的?
关爱
·学习目标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
·特殊(学习困难、残障、疾病)学生的学习是否得到关注?座位安排是否得当?
·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活动/作业)?是否有效?
·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实验/课题研究/作业)?是否有效?
机智
·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为什么?效果怎么样?
·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景的突发事件?效果怎么样?
·呈现了哪些非言语行为(表情/移动/体态语)?效果怎么样?
·有哪些具有特色的课堂行为(语言/教态/学识/技能/思想)?
·学习目标是否关注高级认知技能(解释/解决/迁移/综合/评价)?
·教学是否由问题驱动?问题链与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结构的关系如何?
·怎样指导学生开展独立思考?怎样对待或处理学生思考中的错误?
·学生思考的人数、时间、水平怎样?课堂气氛怎样?
民主
·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是怎么样的?
·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人数、时间怎样?课堂气氛怎样?
·如何利用所获得的评价信息(解释/反馈/改进建议)?
资源
·预设了哪些资源(师生/文本/实物与模型/实验/多媒体)
·预设资源的利用是否有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
·生成了哪些资源(错误/回答/作业/作品)?与学习目标达成的关系怎样?
·向学生推荐了哪些课外资源?可得到程度如何?
维度四:课堂文化
视角
观察点举例
思考
维度三:课程性质
视角
观察点举例
目标
·预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学习目标的表达是否规范和清晰?
·目标是根据什么(课程标准/学生/教材)预设的?是否符合该班学生?
·在课堂中是否生成新的学习目标?是否合理?
内容
·教材是如何处理的(增/删/合/立/换)?是否合理?
·课堂中生成了哪些内容?怎样处理?
·是否凸显了本学科的特点、思想、核心技能以及逻辑关系?
·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
维度二:教师教学
视角
观察点举例
环节
·由哪些环节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
·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
呈示
·怎样讲解?讲解是否有效(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
·板书怎样呈现的?是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帮助?
自主
·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
·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
·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
·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
达成
·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达成?
·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行为(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
特质
·该课体现了教师哪些优势(语言风格/行为特点/思维品质)?
·整课堂设计是否有特色(环节安排/教材处理/导入/教学策略/学习指导/对话)?
·学生对该教师教学特色的评价如何?
·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
互动
·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
·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