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运动训练概述
第一节运动训练学概述
一运动训练学的本质
(一)运动训练学的释义
运动训练学是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揭示和阐明运动训练规律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对运动训练学名词分析:
1训练过程---训练的全过程(启蒙训练、初级训练、深化提高训练、保持竞技能力训练)
2 运动训练规律---训练规律的分类(专项规律、项群规律、一般规律)及其三类规律的关系
3综合性---运动训练学的特点
例:60米(8″)×4(30″)×5(3′);60米(8″)×4(2′)×5(3′)。
(二)运动训练学的本质
运动训练学的本质是揭示和阐明运动训练的规律。
(三)运动训练学的特点
本源性、综合性以及实践性是运动训练学的主要学科特征。
运动训练学理论源自于运动训练实践,它没有承接和移植其他领域成熟学科作为构建自己学科的母学科,而是直接相伴于运动训练实践活动的产生和发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与体育学理论体系中的许多学科相比较,本源性是运动训练学最具特色的学科特征。
运动训练的终极目的是创造理想的运动成绩,而运动员的比赛结果却受着众多因素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回答和解决运动训练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运动训练学理论也就需要从众多理论学科.包括运动人体科学、体育人文社会科学、体育教育科学中吸取营养,丰富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表现出鲜明的综合性特征。
综合性:指由多学科构成该学科的理论基础(运动训练学与其他学科有着紧密的横向联系,如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化学等生物学科)
实践(应用)性:总结训练实践经验并上升为指导训练实践的理论,解决训练实践中的为何练、练什么、怎么练和练多少的问题。
二运动训练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运动训练学的产生
(二)我国运动训练学的发展
1.发展过程基本梗概
我国运动训练学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
基本上可分为两个发展时期6个发展阶段。
第一发展期是“训练理论的吸收与发展期”(1953-1981年)。
这一发展期又分为训练理论的吸收阶段(1953-1957年)、初步形成与发展阶段(1958-1962年)、停滞阶段(1962-1975年文革期间)、恢复与发展阶段(1976-1980年)。
第二发展期为“运动训练学的初步形成期(1981年至现在)”。
在这一时期里,我国部分训练理论学者经过短期的努力不仅初步形成和确立了我国自己的运动训练学体系,而且还使我国运动训练学初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从70年代末期开始,我国一些体育理论学者敏锐地注意到国际上一般训练理论与训练学的创立和发展趋势,积极引进了前苏联、民主德国等国的运动训练学专著和论著。
一批体育学院体育理论教师转而从事训练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和运动训练学的学科建设。
1981年7月23日——8月5日,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组织了全国几所体育学院的学者在沈阳体育学院以协作的方式开始了《运动训练学》
的编写工作并且制定了《运动训练学》大纲(初稿),明确了编写分工任务。
1982年1月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学会,在北京召开了工作会议,会上转发了这个《运动训练学》大纲(初稿),与1982年在广州召开了《运动训练学》定稿会,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组织编写的,我国第一本《运动训练学》1983年诞生了。
之后,北京、沈阳、上海、成都等体育学院各自编写出本院使用的《运动训练学》教材。
与此同时,上海体育学院于1982年首先在运动系本科和专科中正式开设了运动训练学课程,同年由上海体育学院徐本力为全国青年篮球队教练员训练班编写了一套《运动训练学》内部讲义。
直至1986年2月才由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正式出版了由北京体育学院过家兴主编的我国第一本体系较完整的综合性《运动训练学》教材。
同年沈阳体育学院董国珍也编著了一本《运动训练学》内部教材。
1988年3月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运动训练学》教材小组召开了教材选优会议,经专家们评审,选出北京体育学院过家兴等同志编著的《运动训练学》和沈阳体育学院董国珍编著的《运动训练学》为“优选”教材,后经原教材的各章执笔人修改,由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年出版了体育学院通用的《运动训练学》教材。
90年代以来,由徐本力、董国珍、田麦久、延峰、胡亦海、刘建和、王永盛、宋继新等人相继正式出版了一批运动训练学和有关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方面的专著和教材。
90年代末以来,我国运动训练学的理论建设正在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方面对传统的综合性的运动训练学进行了新一轮的修订,由上海体育学院徐本力教授主持编写的我国第一本体育院校《运动训练学》函授通用教材于1999年12月正式出版;由北京体育大学田麦久主持编写的“九五”国家重点教材一一全国体育院校全日制《运动训练学》通用教材,也于2000年8月由人民体育出版社正式出版。
这是两本各具特色的全新的体育院校《运动训练学〉〉教材,将我国综合型《运动训练学》教材的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另一方面,从90年代末开始,我国一些运动训练学的学者,也在专题性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建设上做出了新的贡献。
其中田麦久教授主编的《项群训练理论》和《论运动训练计划》也分别于1997年和1998年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和台湾文化大学出版社出版。
徐本力教授编著的《现代运动训练原理》也于2002年由台湾辅仁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这些教材和专著的出版,把我国运动训练科学理论的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更加巩固了我国运动训练科学理论在国际上的先进地位。
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的研究者大多数比较重视教育学科、社会学科、系统学科在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体系上的基础作用,然而在运用其它学科的知识量上,我国学者之间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自1983年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编写的第一本《运动训练学》问世之日起,我国的《运动训练学》学科就受到了我国竞技运动领域各个方面的高度重视。
尽管我国《运动训练学》学科的研究内容有与国际趋向相似的部分,但是我国《运动训练学》学科更注重的是走学科内涵充实与外延发展的道路。
具体地讲,我国《运动训练学》学科的发展方向大体分为两类。
我国《运动训练学》学科的发展趋势,大致分为三个方向:
一是我国《运动训练学》学科将由三个层次组成,即《专项运动训练学》、《项群运动训练学》、《运动训练学》的发展中得以充实和完善;
二是将我国《运动训练学》学科与“运动选材学”、“运动竞赛学”、“运动管理学”等学科高度整合,共同形成《竞技运动理论》(竞技体育学)学科的主体框架;
三是将《运动训练学》学科继续向高度分化后的“技能训练学”、“体能训练学”、“战术训练学”、“运动战略学”、“训练方法学”等方向深入。
第二节运动训练
一运动训练的定义
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教练员指导下使运动员提高或保持运动成绩和竞技能力的有组织有计划的体育活动过程。
分析:从运动训练的构成要素分析
1.人的要素:运动员和教练员(医疗、后勤、科研等人员)
2.目的要素:提高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
3.计划要素:计划性的体育活动
4.讨论:根据分析列举运动训练内容。
(导入有形训练和无形训练)
结论:运动训练包含两个方面,有形训练和无形训练。
1.有形训练的范围条件:教练员、运动员、场地场馆、器械器材等。
2.无形训练的内容:饮食、睡眠、作息时间、营养补充、社会关系等。
二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
(一)训练目标的专一性与实现途径的多元性
(二)竞技能力结构的整体性与各子能力之间的相互性。
竞技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由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智力能力等构成。
子能力之间的互补性:(1)影响竞技能力的各因素互补;(2)竞技能力表现上的互补性。
(三)运动训练过程的连续性与组织实施的阶段性。
(四)不同训练负荷影响下,机体适应性及劣变性:
(五)训练调控的必要性及应变性:
(六)现代科技支持的全面性及导向性
第二章项群训练理论
第一节项群训练理论总论
一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及其科学意义
1鲜明地概括了同一项群不同项目的共同规律;
2加强了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3实现了训练学理论原有两个层次之间的有机过渡。
二竞技运动项目的分类体系
竞技运动项目的分类标准:
按运动项目的主导因素;
按运动项目的动作结构
按动作技术的确定性特点;按人与器材的关系;按比赛场地的不同特点;按参赛人数的多少;按比赛成绩的评分方法等等。
三项群训练理论的应用
1.项群训练理论与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制定
项群训练理论可以给竞技体育的战略制定者以有益的帮助。
它可以对不同等级的运动项目进行对应的项群分析,能够帮助竞技体育的战略制定者从宏观上把握众多运动项目发展的状况,有利于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科学地分析造成各类项目发展水平高低不一的原因,继而还可以选出与现有优势项目隶属于同一项群但暂时落后的项目,从而使这些项目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可以极为方便地借鉴同项群中先进项目成功的训练经验,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这些暂时的落后的项目有可能比其他项群的落后项目更快地得到发展和提高,向优势项目的行列中转移。
2.项群训练理论与竞技运动项目的宏观管理
项群的划分和想群体系的建立使得竞技项目这一巨大群体的内部结构更加有序,进而为运动训练组织机构的领导者和管理人员对其实施更为有效的宏观管理提供了新的可能。
3.同群项目训练规律的探讨与揭示
首先,在一般训练学理论中,研究者通常难以注意到和揭示出混处与所有项目之中的一组项目的训练规律,而通过项群理论的研究可以做到这一点。
其次,以一个项目的训练实践活动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专项拉理论,不可能做出具有更为普遍适用性的提炼和概括,而项群训练理论的研究可以做到。
再次,由于运动项目发展的多样性以及某些运动大项的综合性特点,如果只以历史形成的运动项目为单位去认识运动训练的规律,必然会受到极大的局限。
而项群训练理论体系的建立,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研究者打破固有运动项目界限的束缚,对进行跨项的规律性的探索和研究成为可能。
总之,项群训练理论比一般训练理论和专项训练理论更方便研究者研究和思考运动训练中出现的问题,揭示运动训练中的规律,并能将研究成果直接运用到运动训练实践中,因此,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为研究者的研究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先决条件。
4.项群训练理论与竞技人才的流动
在同一项群体系中,由于共同规律较多,因此,对运动员在各种竞技能力上的要求大同小异,所以在组建新项目的运动队时,教练员往往自觉不自觉地从本项群体系的领域中选拔人才,项群训练理论的研究和运用将会引导研究者进行此方面的研究,从而使人们这种朦胧的潜意识转化为科学理论下主动的积极的思维和行动,促进竞技人才的合理流动。
5.项群训练理论与运动训练方法的移植、创新与发展
任何一个竞技运动项目的发展过程,都不可能处于完全闭锁式的状态,在与外界的信息交流中,很自然地会从其他项目吸收那些对自己适用的理论、技术与方法;同时,也不断地把自己科学的理论、精湛的技巧以及有效的方法传输给别的项目。
然而在人们没有科学的明确的认识项群理论之前,这些移植常常是自发的,也是缓慢的。
在项群理论的知道下,广大研究者及教练员、运动员可以有意识的、有效地将与自己项目中项群的训练方法移植过来,同时还可以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创造还没有被人们采用的训练方法,并发展现有的训练方法,使其更加科学,更加完善。
6.项群训练理论与运动员选材选材是培养竞技体育
人才最重要的环节。
竞技体育发展到21世纪,各项运动的水平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选拔有运动员天赋的青少年是取得成功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由于在相同的项群中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与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雷同,因此选材内容和标准也有很多相同之处。
特别是在体能类的耐力性项群和速度性项群中,这种相同的因素就更多。
如田径投掷项目中铅球和铁饼在选材时各项形态、机能、素质指标基本没有大区别。
同时,在少儿体校的基础训练中,虽然在招收运动员之初,对运动员所从事的项目已经有了很初步的意向。
但随着运动员年龄的增长,身体发育和技术的发展都可能更适合与其他项目。
因此,在基础训练阶段,甚至在较长一段时间里都可以将同属于一个项群的不同项目的运动员集中在一起进行训练,训练内容要更注意基本素质和基本技术,为少年儿童运动员打好基础,有利于将来有更多的选择。
第二节各项群训练的基本特征
一、技能表现难美性项群训练特征
二、技能表现准确性项群训练特征主要包括射箭、射击和弓弩三个竞赛项目。
三、技能格斗对抗性项群训练特征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包括摔跤、拳击、击剑,柔道、跆拳道等项目。
具有一对一竞技、按体重分级别比赛、以绝对胜利或得分取胜等竞技特点。
四、技能隔网对抗性项群训练特征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包括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软式网球、排球、沙滩排球、藤球和毽球等项目。
五、技能同场对抗性项群训练特征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主要包括足球、篮球、手球、曲棍球、冰球和水球等项目。
六、体能快速力量性项群训练特征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项群包括跳跃、投掷和举重等项目。
七、体能速度性项群训练特征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包括短跑、跨栏跑、短距离游泳、短程速度滑冰、短程速度滑雪、短程自行车和短程划船等竞技项目。
八、体能耐力性项群训练特征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包括竞走、中长距离跑、中长距离游泳、中长距离自行车、赛艇、皮划艇、越野滑雪,以及中长距离速度滑冰等众多项目。
第三章运动负荷
第一节运动负荷及其分类
一运动负荷的定义
运动负荷是指能够引起运动员机体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产生应答反应的外部刺激。
提问与讨论:在训练中的外部刺激。
例:400m(1′05〞)×3×3; 80kg×12×6(3′)。
结果:机体产生应答反应表现:心率的提高;肌纤维增粗力量增加。
判断运动负荷大小的影响因素:
1 外部刺激大小;
2 机体对外部刺激的应答程度。
二运动负荷的分类
1依外部训练环境和机体内部变化的关系,运动负荷可分为内部负荷与外部负荷
负荷量
外部负荷
负荷强度
运动负荷生理负荷
内部负荷
心理负荷
①外部负荷:是指人体外部的各种控制作用对人体所施加的刺激。
具体的说是指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所实际承受的各种心理方面的刺激量和身体活动方面的工作量的总称。
外部负荷主要包括外部训练负荷刺激、外部比赛负荷刺激和外部心理负荷刺激三个方面,而前两个刺激造成外部体力负荷,后一种刺激造成外部心理负荷。
②内部负荷:是指运动员的有机体在承受外部负荷刺激时所表现出来的内部应答反应。
这种应答反应不仅有生理(生化)上的,也有心理上的,从而形成“生理内部负荷”和“心理内部负荷”两种。
常用的内部负荷指标有脉搏、血压、最大吸氧量、血乳酸等内部生理负荷指标和注意力、反应时、紧张度等内部心理负荷指标。
生理内部负荷指标中最常用的是脉搏,这一生理内部负荷指标最容易测定,因而也最适合于教练员在训练实践中运用。
2依运动负荷产生的机制可把运动负荷分类为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
第二节运动负荷的科学基础
一运动负荷原理(超量恢复原理)见课件图
1 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超量恢复(见课件图)
分析:突出负荷量(强度)对机体能源物质储备的恢复影响。
结论:突出负荷量(强度)的安排,能源物质消耗的慢(快),恢复的时间长(短),超量恢复值小(大),超量恢复稳定(不稳定),多应用于耐力(速度)性训练。
2 负荷的适宜性与劣变性
举例:力量训练(现有最大力量100公斤)
杠铃重量训练效果
80公斤 110公斤
90公斤 120公斤
100公斤 130公斤
二生物适应原理(训练适应原理)
1训练适应是指运动员有机体在外部刺激的作用下,内外环境不断取得平衡的过程。
适应是有机体内外环境不断取得平衡的过程。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活动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
这种相对平衡是人体生命存在和人体机能正常活动的必要条件。
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机体内环境的相对平衡受到破坏,体内各种功能不得不重新进行调整,以维持机体内外环境的相对平衡,这就是适应过程。
适应是生物活动的基本规律之一,也是通过运动训练提高
人体竞技能力,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生物学基础。
2训练适应的特性
训练适应过程的产生和发展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性。
①训练适应的普遍性
训练适应的普遍性是指机体在形态、机能、运动素质、运动技术、战术和心理过程等方面都能发生训练适应现象。
(1)形态机能的训练适应:
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机能的适应性变化通常使神经系统中的神经过程灵活性提高,均衡性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对所有器官活动的调节和自我调节作用都有所改善;植物性神经系统对内脏器官的调节速度加快,调节机能经济化。
由于运动器官系统的骨骼、关节、韧带和肌肉的形态与生理生化机能适应性的改善,使运动器官承受负荷能力增强;形态适应使灵活性和柔韧性得到发展;肌肉的营养和代谢物质的运输能力,以及使肌肉将化学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能力增强。
使心血管系统的安静时和定量负荷时的心率、血压和心输出量等指标的机能出现节省化,如安静时心率减少,血压降低;定量负荷时心率、血压、心输出量变化相对较小;极限负荷时机能扩大。
使呼吸肌肥大,肺容量和肺泡表面积增大,从而使肺活量、最大肺通气量和最大吸氧量增加。
使机体各种能源物质含量增加,酶活性提高;运动时动员和利用能源物质的能力得到改善,有氧供能和无氧供能能力提高。
(2)运动素质、技术和战术的训练适应:
运动技术的训练适应表现在技术的形成和运用两个方面。
运动技术的形成在于运动素质和运动技能的不断改进和创新。
在训练过程中,随着运动素质的发展,运动技能的增多和完善,形成新的技术动作就越来越容易。
通过战术训练可使运动员在一定的运动素质和技术的基础上,根据比赛的需要形成特定的战术意识和战术行为。
(3)心理和智能的训练适应:
通过训练可使运动员成功地进行训练和比赛所必需的智能和心理过程得到改善。
如运动感觉、动作表象、注意分配和集中、运动记忆、分析战术行为和解决战术任务等方面能力的完善,以及积极情绪和意志力的发展。
运动训练还可使影响训练效果的运动员的个性心理特征得到发展。
②训练适应的特殊性
机体对训练适应的特殊性表现在不同性质的运动负荷可引起特殊的适应性变化。
例如力量负荷和耐力负荷训练使肌肉产生的训练适应现象是截然不同的。
力量性训练产生肌肉肥大,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机能提高等适应现象。
耐力性训练的增加可使肌肉线粒体体积增大和数量增加,以及肌红蛋白和有氧代谢酶活性的增加而使有氧能力和长时间工作能力增加的适应现象。
不同性质的运动负荷引起机体能源物质的消耗以及其后的超量恢复程度也有所不同。
速度性负荷时肌肉CP消耗最大,训练后CP含量剧烈增加。
耐力性负荷时肌糖元、磷酸脂的消耗较大,训练后的含量增加较多。
运动技术和运动战术训练所引起的适应过程更具有特殊性。
训练适应的特殊性是提高专项运动成绩的基础。
大部分运动项目的专项成绩需要不同素质的结合。
如短跑项目,需专项速度和专项力量。
由于这个素质训练适应的特性,机体在速度与力量两方面的训练适应必须相互协调,寻求这两种素质的最佳组合,以保证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
③训练适应的异时性
机体由于运动训练而产生适应性变化需要一定的时间,而机体各方面的训练适度现象出现的时间也有所不同,机体在机能上的适应性变化往往先于结构的适应性变化。
机体各器官系统训练适应现象出现的时间也有差异。
一般来说,神经系统和肌肉、腺体的理论状况最早发生变化,代谢活动发生机能和结构变化需时段长,支撑韧带组织适应性变化需时最长(以月计算)。
在上述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的训练适应又比植物性神经系统发生得早,运动器官的训练适应亦比内脏器官较易发生。
能量代谢方面则首先是能源物质的适应性增加,其次是酶活性适应性提高,最后才是工谢调节的适应性完善。
运动技术、战术的适应性变化往往落后于运动素质的变化。
但在专门训练安排的影响下,也可能使运动技术或战术的训练适应在一定程度上早于相应的身体素质的训练适应而出现。
在心理训练适应中,某些心理过程的训练适应相对发生较快,在运动知觉、运动表象等。
而某些个性心理等特征的训练适应则发生较慢,如性格、气质等。
④训练适应的连续性
体训练适应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由于机体在各种竞技能力方面的训练适应具有异时性的特点,便导致了机体全面适应以渐进积累的方式而形成。
在此过程中训练如果有所间断,则上述各方面的训练适应现象不但不能积累,而且有可能消退,这将会阻碍甚至破坏机体全面训练适应的形成。
从运动负荷与训练适应的关系来盾,机体对某一运动负荷形成了训练适应之后,机体的反应会越来越小,最终这种负荷便不通能引起竞技能力的提高。
为此,就要不断增加运动员负荷,使机体产生一个新的适应过程,使竞技能力进一步提高。
第三节运动负荷的构成
一负荷量
二负荷强度
(一)负荷强度的表示
1定性表示负荷强度:小强度中强度大强度
阐明定性表示负荷强度的依据:
小强度--摄氧量完全满足机体的需要能量消耗不多
中强度--摄氧量与耗氧量趋于平衡达到有氧代谢最高水平
大强度--机体处于以无氧代谢为主的状度
2定量表示负荷强度
⑴运用成绩百分比表示⑵运用心率推算负荷强度
(二)负荷强度的表示的运用
1运用成绩百分比表示
负荷强度=训练成绩÷最好成绩×100%
例:某运动员100米最好成绩10秒,训练成绩为12秒,求训练强度
解:根据公式:负荷强度=训练成绩÷最好成绩×100%
负荷强度=10÷12×100%=83.3%
又例:某运动员最大力量100公斤,训练负重85公斤,求训练强度
解:根据公式:负荷强度=训练成绩÷最好成绩×100%
负荷强度=85÷100×1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