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寓言两则翻译及寓意
古代寓言故事与寓意解读
古代寓言故事与寓意解读故事一:《乌鸦喝水》从前,有一只渴得发慌的乌鸦,它找到一个村庄,森林中的池塘里有一点水。
乌鸦飞到那里,却发现水面很低,只好用嘴试着喝水,但是喝不到。
乌鸦灵机一动,它找到一堆石头,一颗一颗地扔进池塘里,慢慢地水位上升了,最后高度到了乌鸦喝水的位置。
寓意解读: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遇到困难时要善于思考,不能盲目放弃。
乌鸦在渴得发慌之际,没有绝望,而是寻找了一种解决方法。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推陈出新、发现问题的解决办法是非常重要的。
故事二:《卖羊的人和狼》从前,有一个卖羊的人,他每天带着一群羊到山上放牧。
为了打发时间,他经常喜欢吹牛,对着山下的村庄喊:“狼来了!狼来了!”村庄里的人听到后,都用力跑上山来救他,却发现一切都是他的骗局。
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几次后,村庄的人再也不相信他的话了。
有一天,真的狼来了。
卖羊的人急切地喊:“狼来了!狼来了!”可是,这一次村庄里的人都不相信他的话,没有人来救他。
最终,狼吃掉了他的羊。
寓意解读: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不可欺骗别人。
卖羊的人经常说谎,最终导致了自己和羊受到了真正危险的困境。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诚实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品质,不可轻易损害别人的信任。
故事三:《赌咒的狗》从前,有一只狗,它非常好赌。
一天,狗和一只猫打赌,看谁能跳过河流。
狗跳过去了,它得意地对猫说:“你也试试呀,看看你能不能跳过去!” 猫回答:“我可以跳过去,但是我要赌一只鸟。
” 狗欣然同意了。
猫跳过去了,狗沉思了一会儿,却发现它找不到一只鸟。
最终,狗输掉了赌注。
寓意解读: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赌博是非常危险的。
狗冲动地接受了赌注,没有经过深思熟虑。
最终,由于没有准备好赌注,狗遭受到了损失。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要慎重对待自己的决策,不要盲目从事可能带来损失的行为。
结语:古代的寓言故事潜藏着深刻的寓意,以简单的情节和动物角色来传达对人类行为和价值观的思考。
通过这些寓言故事,人们能够反思自己的行为方式,并且从中获得智慧和启示。
寓言两则原文及翻译
自相矛盾原文:楚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译文: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夸他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任何武器都刺不破它。
”又夸他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没有什么东西穿不透的。
”有人质问他:“拿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会怎样?”那人便答不上话来了。
本来嘛,坚不可破的盾和无坚不穿的矛是不能同时并存的。
注释⑴鬻(yù)——卖。
⑵誉——夸耀。
⑶陷——攻破。
这里是穿的意思。
⑷或曰——有的人说。
⑸莫不——没有不⑹应——回答⑺或——有人⑻“誉之曰”的之:代词,指代盾⑼“吾矛之利”的之:文言助词,无义⑽“吾盾之坚”的之:同上⑾坚——坚固⑿以——用⒁莫能——没有什么。
⒂矛古代兵器,用于刺杀。
道理:告诉我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自相矛盾的道理,凡事不要到了难以自圆其说的地步。
画蛇添足原文: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
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
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
”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译文:楚国有个贵族,祭过祖宗以后,便把一壶祭酒赏给前来帮忙的门客。
门客们互相商量说:“这壶酒大家都来喝则不够,一个人喝则正好。
让咱们各自在地上比赛画蛇,谁先画好,谁就喝这壶酒。
” 有一个人最先把蛇画好了。
他端起酒壶正要喝,却得意洋洋地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继续画蛇,说:“我能够再给它添上几只脚呢!”可是没等他把脚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画成了。
那人把那壶酒抢过去,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添脚呢?”说罢,便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
那个给蛇画脚的人,最终没有喝到酒。
道理: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蛇本来没有脚,先画成蛇的人,却将蛇添了脚,结果不成为蛇。
文言寓言故事及寓意
文言寓言故事及寓意成为寓言不仅因为它的寓言,更是因为它带给我们的魅力。
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文言寓言故事及寓意,希望大家喜欢!篇一:刻舟求剑原文:楚(周代国名,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jùqì)其舟,曰:“是吾(wú)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yǐ),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节选自《吕氏春秋·察今》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入水中,他急忙在剑掉下去的地方刻了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下来后,他便从自己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寻找剑。
船已经向前走了,而剑没有,像这样找剑,岂不是太糊涂了吗?篇二:揠苗助长原文: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译文:有个担忧他的禾苗长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宋国人,一天下来十分疲劳但很满足,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地里去看苗(的情况),然而苗都枯萎了。
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长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为禾苗长大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
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就像这个拔苗助长的人,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
篇三:掩耳盗铃原文: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声。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也!译文:范氏逃亡的时候,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
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
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
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
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
寓言两则译文及寓意
《自相矛盾》
楚国有个卖矛又卖盾的人,他首先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无论用什么矛都无法穿破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无论用什么盾都不能不被它穿破!”有的人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那个人被问得哑口无言。
什么矛都无法穿破的盾与什么盾都能穿破的矛,不能同时出现在一起。
寓意
世上不大可能共同存在牢不可破的盾和没有无坚不摧的矛,这个楚国人片面地夸大了矛与盾的作用,结果出现无法自圆其说的局面。
比喻说话做事前后抵触,不能自圆其说。
做事说话皆应三思而后行
译文:
古代楚国有个人祭过祖宗以后,把一壶酒赏给来帮忙祭祀的门客。
门客们互相商量说:“大家一起喝这壶酒不足够,一个人喝它还有剩余。
要求大家在地上画蛇,先画好的人喝这壶酒。
” 画蛇添足
一个人最先完成了,拿起酒壶准备饮酒,却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画蛇,说:“我能够为它画脚。
”他还没有(画脚)完成,另一个人的蛇画好了,抢过他的酒壶,说:“蛇本来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于是喝完了那壶酒。
那个给蛇画脚的人,最终失掉了那壶酒。
楚国有个祭祀的官员,给手下办事的人一壶酒和酒具。
门客们互相商量说:“几个人喝这壶酒不够,一个人喝这壶酒才有剩余。
请大家在地上画蛇,先画成的人喝酒。
”
一个人先把蛇画好了。
他拿起酒壶准备饮酒,就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画蛇,说:“我能够给蛇添上脚!”没等他画完,另一个人的蛇画成了,夺过他的酒说:“蛇本来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添上脚呢?”于是就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
那个给蛇画脚的人最终失掉了那壶酒。
寓言文言文翻译寓意
昔有鹿者,行于深山之中,见猎狗随之。
鹿心惧,思欲脱之,遂潜行避于林莽之间。
猎狗追之不已,鹿慌不择路,误入一狭窄山道。
道旁有一老翁,见状,曰:“鹿君何惧,吾助汝也。
”鹿喜,遂从老翁。
老翁引鹿至一石屋,屋内有一书,曰:“猎狗虽勇,然智不足。
汝宜读此书,以智取胜。
”鹿得书,拜谢老翁,藏于怀中。
猎狗追至,见鹿不见,遍寻不得。
忽闻鹿声,循声而至。
鹿以书遮面,猎狗不得见。
鹿曰:“吾已智胜汝矣。
”猎狗怒,欲夺书而不得,遂弃鹿而去。
后鹿归山,以书自读,渐悟其中奥妙。
一日,猎狗复至,欲夺鹿之生。
鹿不慌不忙,以书掷地,曰:“汝欲与我争,须先过此关。
”猎狗见书,不敢进前,徘徊良久,终不敢夺。
鹿笑曰:“智者胜,勇者败。
猎狗虽勇,不若吾之智也。
”猎狗羞愧,无言而去。
时人闻之,皆曰:“鹿虽弱小,然智胜猎狗。
勇虽不足,智可补之。
”自此,山民皆以鹿为智勇之典范。
译文:从前有一只鹿,行走在深山之中,看到一只猎狗跟随着它。
鹿心中感到恐惧,想要摆脱猎狗,于是悄悄地躲进树林中。
猎狗一直追赶,鹿慌不择路,误入一条狭窄的山道。
道旁有一位老翁,见到这一幕,说:“鹿先生为何害怕,我来帮助你。
”鹿很高兴,就跟着老翁走了。
老翁领着鹿来到一间石屋,屋内有一本书,说:“猎狗虽然勇猛,但智慧不足。
你应该读这本书,用智慧取胜。
”鹿得到这本书,感谢老翁,把它藏在怀中。
猎狗追来,看到鹿却找不到,四处寻找。
忽然听到鹿的声音,顺着声音追去。
鹿用书遮住脸,猎狗看不到。
鹿说:“我已经用智慧胜过你了。
”猎狗生气,想要抢夺书却做不到,于是离开了鹿。
后来鹿回到山中,自己读那本书,逐渐领悟其中的深意。
有一天,猎狗再次到来,想要夺走鹿的生命。
鹿不慌不忙,把书扔在地上,说:“你想要和我争斗,必须先过这一关。
”猎狗看到书,不敢上前,徘徊了很久,最终不敢夺取。
鹿笑着说:“智者胜,勇者败。
猎狗虽然勇猛,但不如我智慧。
”猎狗羞愧,无言地离开了。
当时的人们听说这件事,都说:“鹿虽然弱小,但智慧胜过猎狗。
韩非子的古代寓言故事及翻译
韩非子的古代寓言故事及翻译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本文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韩非子的古代寓言故事及翻译,仅供参考,如果觉得不错,欢迎评论。
韩非子的古代寓言故事及翻译篇11.宋人疑邻原文: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
其家皆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翻译:宋国有个有钱的人。
有一天下大雨,把他家的墙壁冲塌了一块。
他的儿子说道:"不赶快修补起来,一定会有小偷爬进来的。
"邻家的老大爷也这样警告他。
当天夜里,他家果真被盗贼偷走了大量的财物。
这个有钱人的一家人都夸他的儿子有先见之明,却怀疑邻家的老大爷可能是个盗贼。
寓意:以亲疏来判断是非是非常有害的。
生活中的一些误解和恩怨,就是由此而来。
2.螳螂捕蝉原文:园中有榆,其上有蝉。
蝉方奋翼悲鸣,欲饮清露,不知螳螂之在后,曲其颈,欲攫而食之也。
螳螂方欲食蝉,而不知黄雀在后,举其颈,欲啄而食之也。
黄雀方欲食螳螂,不知童子挟弹丸在榆下,迎而欲弹之。
童子方欲弹黄雀,不知前有深坑,后有掘株也。
此皆贪前之利,而不顾后害者也。
翻译:园中有一棵榆树,树上有一只知了。
知了鼓动翅膀悲切地鸣叫着,准备吮吸些清凉的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正在它的背后。
螳螂伸出两只像砍刀一样的前臂,打算把知了逮住吃掉。
它正要捉知了的时候,却不知道黄雀就在它的后面。
黄雀伸长脖子,想啄死螳螂吃掉它。
它正想啄食螳螂时,却不知道榆树下面有个拿着弹弓的小孩,把皮筋拉得长长的,正在瞄准它。
孩子一心想射杀黄雀时,却不知道前面有个深坑,后面还有个树桩子。
这都是贪图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隐藏着祸害的表现呀!寓意:目光短浅的人在追求眼前利益的时候,往往忽视了后面隐藏着的危险。
3.守株待兔原文:宋人有耕田者。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得,而身为宋国笑。
翻译:宋国有个种田的人,他的田里有棵树。
有一次,一只兔子跑过来,由于跑得太急,一头撞到树上,把脖子撞断死掉了。
文言文寓言故事及寓意
文言文寓言故事及寓意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
下面是为你带来的文言文寓言故事及寓意,欢迎阅读。
1、自相矛盾[原文]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译文:楚国有个卖矛与盾的人,夸赞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十分坚固,任何东西都不能穿透它。
”又炫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十分锋利,什么东西都能穿透。
”有人问:“用您的矛戳您的盾,怎么样呢?”那个人回答不出来了。
2、郑人买履[原文]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郑国有个想买鞋的人,先自己量了自己的脚,然后把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往集市上去,却忘了带尺码。
已经拿到了鞋,就说:“我忘了拿尺码。
”便返回家中取尺码。
再返回集市时,集市已经散了,于是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用脚试试鞋呢?”他回答说:“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3、拔苗助长[原文]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译文:有个宋国人嫌自己的庄稼长得慢,就将禾苗一棵棵拔高。
他疲惫不堪地回到家里,对家人说:“今天累坏了,我帮助庄稼长高啦!”他儿子赶忙到地里去看,禾苗都已枯萎了。
天下人不犯这种拔苗助长错误的是非常少的。
认为养护庄稼没有用处而不去管它们的,是只种庄稼不除草的懒汉;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庄稼生长的;就是这种拔苗助长的人,不仅没有益处,反而害死了庄稼。
4、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古代寓言两则翻译及寓意
30. 《古代寓言两则》复习材料塞翁失马【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意思】:指在一定条件下,祸福可以相互转化。
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
【译文】: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靠近长城一带的人中有个精通术数的人),马无故亡而入胡(【他家的】马无缘无故的逃跑进入胡人的领地)。
人皆吊之(人们都对其不幸表示安慰),其父曰(那个老人说):“此何遽不为福乎(这怎么就不是一种福气呢)?”居数月(经过几个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这匹马带领胡人的骏马回来了)。
人皆贺之(人们都祝贺他),其父曰(那个老人说):“此何遽不能为祸乎(这怎么就不是一种灾祸呢)?”家富良马(家中有很多好马),其子好骑(他的儿子喜欢骑马),堕而折其髀(从马上掉下来摔断了大腿)。
人皆吊之(人们都对其不幸表示安慰),其父曰(那个老人说):“此何遽不为福乎(这怎么就不是一种福气呢)?”居一年(经过一年),胡人大入塞(胡人大规模入侵边塞),丁壮者引弦而战(壮年男子拿起弓箭去打仗)。
近塞之人(靠近边塞的人),死者十九(绝大部分都战死了)。
此独以跛之故(这个人惟独因为瘸腿的缘故),父子相保(父子俩相互保全了性命)。
【寓言寓意】:祸与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事物的发展具有两面性。
【启示】:人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身处逆境时我们不要气馁;身处顺境时,我们不要沾沾自喜,要居安思危;要以辩证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智子疑邻【成语】:智子疑邻【意思】:听别人的意见要选择正确的,而不要看提意见的人与自己的关系,对人不可以持偏见。
【译文】:宋有富人(宋国有个有钱人),天雨墙坏([因为]天下雨[他家的]墙坍塌了)[坏:毁坏]。
其子曰(他的儿子说):“不筑([如果]不修补),必将有盗(一定会有盗贼[进入])。
”其邻人之父亦云(他隔壁的老人也这样说)。
古代寓言二则翻译
====Word 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源-于-网-络-收-集 郑人买履1、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duo )其.足,而置之其坐.....——有个郑国人,想要买鞋子,事先量了自己的脚,把量好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欲:想要。
度:量长短。
其:自己的。
而:连词,表承接。
置:放。
之:代词,指量好的尺码。
其:自己的。
坐:同“座”,座位。
2、至之..市.,而.忘操之..——等到到集市去的时候,却忘了拿量好的尺码。
至:等到。
之:到……去。
市:集市。
而:连词,表转折,却。
操:拿,携带。
之:代词,指量好的尺码。
3、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已经拿到鞋子,(才发现忘了带尺码)就对卖鞋子得人说:“我忘了拿量好的尺码。
”就返回家拿量好的尺码。
得:拿到。
持:拿。
度:量好的尺码。
反:同“返”,返回。
归:回家。
取:拿。
之:量好的尺码。
4、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等到它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交易已经结束,终于没有买到鞋。
及:等到。
反:同“返”,返回。
罢:结束。
遂:终于。
5、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有人问:“为什么不用脚试一试鞋的大小呢?”何:为什么。
之:代词,指鞋子。
以:用。
6、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郑人回答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宁(ning ):宁可。
度:量好的尺码。
信:相信。
自:代词,自己。
寓意:做事情不能迷信教条,不管客观实际,而要从实际出发,懂得变通。
刻舟求剑1、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有个楚国人渡江,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
涉:搭船渡过。
其:代词,指楚人的。
自:从。
坠:掉落。
2、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急忙在那船边刻下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遽:急忙。
契:刻。
其:那个,指示代词。
是:这儿,指示代词。
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无实义。
3、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船停了,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所有的道理和启示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所有的道理和启示古代寓言故事及寓意和道理如下:1、狐狸和葡萄饥饿的狐狸看见葡萄架上挂着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口水直流,想要摘下来吃,但又摘不到。
看了一会儿,无可奈何地走了,他边走边自己安慰自己说:“这葡萄没有熟,肯定是酸的。
”寓意:有些人能力小,做不成事,就借口说时机未成熟。
2、两只口袋普罗米修斯创造了人,又在他们每人脖子上挂了两只口袋,一只装别人的缺点,另一只装自己的。
他把那只装别人缺点的口袋挂在胸前,另一只则挂在背后。
因此人们总是能够很快地看见别人的缺点,而自己的却总看不见。
寓意:说明人们往往喜欢挑剔别人的缺点,却无视自身的缺点。
3、亡羊补牢讲的是一个人丢了一只羊,晚上被狼吃掉了,而他没有修好羊圈,第二天又少了一只羊,修好羊圈羊就再也不丢了。
寓意:告诉我们的道理是,犯错误只要及时改正就不晚。
我们应该勇于承认错误,尽最大努力挽救和改正。
4、拔苗助长讲的是有一个宋国人,他很期待幼苗长高,就去田里一个个拔高幼苗。
一天下来,他很累,但很满足。
回到家,他对家人说:我累了。
我帮幼苗长高!儿子听说后急忙到地里去看苗(的情况),但苗都枯萎了。
寓意:告诉我们人要把事情做好,就必须按照客观规律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反过来说,单凭自己的主观愿望去做,即使有美好的愿望,美好的动机,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
5、画蛇添足;讲的是楚国一家画蛇比赛赢酒,其中一人画完蛇,看别人没画完,就给蛇画了脚,最后输了。
寓意:告诉我们做事没必要多余一举,画蛇添足,无中生有,是有害无益的。
1、自相矛盾楚国有一个卖兵器的人,到市场上去卖矛和盾。
好多人都来看,他就举起他的盾,向大家夸口说:“我的盾,是世界上最最坚固的,无论怎样锋利尖锐的东西也不能刺穿它!”接着,这个卖兵器的人又拿起一支矛,大言不惭地夸起来:“我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无论怎样牢固坚实的东西也挡不住它一戳,只要一碰上,马上就会被它刺穿!”他十分得意,便又大声吆喝起来:“快来看呀,快来买呀,世界上最坚固的盾和最最锋利的矛!”这时,一个看客上前拿起一支矛,又拿起一面盾牌问道:“如果用这矛去戳这盾,会怎样呢?”围观的人先都一愣,突然爆发出一阵大笑,便都散了。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原文及解释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原文及解释一、《老鼠嫁女》原文:《老鼠嫁女》是一则寓言故事,其原文如下:“太古之世,有个老鼠家里有个女儿长得十分出色。
老鼠想要为女儿找一个好夫婿,于是便邀请了一些动物来面试。
第一个应聘者是青蛙,老鼠让他跳高,但他跳不过,便被淘汰了。
第二个应聘者是蚂蚁,老鼠要求他拖重物,但他也拖不动,也被淘汰了。
第三个应聘者是兔子,兔子跑得非常快,老鼠非常喜欢,可是老鼠想到兔子经常受到其他动物的追赶,如果嫁给兔子,女儿一定不能安全,于是他决定不嫁给兔子。
最后,狐狸来了,老鼠试图骗狐狸,但狐狸眼明手快,发现了她的诈骗行为,并将她吃掉了。
”二、《老鼠嫁女》寓意解释:《老鼠嫁女》故事的寓意是很明显的,它告诉我们在选择配偶的时候,不能只考虑物质条件或一时的爱情冲动,还要考虑核心素质和安全。
这个故事中的老鼠是为了寻找一个稳定和安全的生活环境,不断进行筛选,最终选择了自己能够最信任的对象。
而每个动物在这个过程中也代表了不同的人物形象,例如蚂蚁代表工作勤奋,兔子代表运动能力,狐狸则代表眼光独到和善于处理问题的能力等等。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传承古代文化及智慧的同时,也要学会适时地采取学以致用,将其化为生活中的有用的哲学道理。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遵循心底的声音,实现我们自己的美好理想和追求。
三、《诸葛亮的草庐》原文:《诸葛亮的草庐》是另一个著名的寓言故事,其原文如下:“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居于草庐中,曾经有一次他听到了一群鸟儿的鸣叫声,便走出来看到有几只鸟儿在树枝上争吵,结果几只鸟儿在争斗过程中树枝断裂而跌落。
诸葛亮看到了这个场景之后,反思自己的处境,逐渐厌倦了宫廷的生活,便决定离开丞相一职,寻找自由与安宁。
”四、《诸葛亮的草庐》寓意解释: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太过追求权利和功名,而对于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和欲望却被忽视了。
我们需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观和意愿,变得坚定起来,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完成自己内心的梦想和追求。
文言文寓言故事简短及译文和道理
文言文寓言故事一、《老翁与小儿》在古代我国的文言文文化中,寓言故事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文学形式。
它们常常以动物或其他生物为角色,通过它们的行为和对话来传达道德、智慧和人生哲学。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会共享一则颇具含义的文言文寓言故事——《老翁与小儿》,并附上相应的译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索。
接下来,请随我一起进入这个古老而又充满智慧的文学世界。
文言文原文【老翁与小儿】:「老马识途,老翁识人。
」有一天,老翁领着小儿上山去割草。
忽见路旁一块金石,又大又圆,老翁孰察孰问,以拾至家。
日暮未归,其妻笑曰:“汝何独来,不及与小儿乎?”老翁曰:“由香而举之,且甘与人。
”夫妻相视而笑。
老马不能谓,小儿不能达,老翁观之可也。
【译文】:拙马虽老却能认路,老翁却能认人。
有一天,老翁带着小儿上山去割草。
忽然路旁一块金石映入眼帘,金光闪闪,老翁仔细观察,又询问过之后,将其拾回家中。
日暮时分,回家的老翁的妻子笑着说:“你怎么能独自来,不带上小儿一起吗?”老翁笑答道:“这是我发现的馈赠之物,甘愿与人共享。
”夫妻俩对视着相互笑了起来。
老马无法言说,小儿也不能领悟,老翁看得明白。
分析与理解众所周知,故事中老翁与小儿的对话实际上是一种象征。
老翁看到了那块金石并带回家,表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爱惜和慷慨,而他对妻子说的“由香而举之,且甘与人”更是表达了他的无私和慷慨之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修养和气度,并不仅仅表现在他的言谈举止上,更多的是体现在细微处。
我们应当学习老翁的行为,懂得珍惜并共享,这样才能让美好事物更加美好。
总结与回顾通过这篇《老翁与小儿》,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文言文寓言故事的深刻内涵。
这则故事对人性、道德以及人生的羁绊有着独到的见解,让我们受益匪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像老翁一样,学会懂得共享和包容,这样才能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希望我们都能从中领悟到些许人生的道理,从而在成长的路上更加深刻地理解自己和世界。
个人观点文言文寓言故事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智慧。
寓言二则原文及翻译
寓言二则原文及翻译导语:《寓言二则》是*师范大学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的课文。
通过课文上的寓言二则,一方面让学生掌握熟知的成语进一步提高文能力,一方面让学生从寓言中明白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和滥竽充数始早会被发现的道理。
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寓言二则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掩耳盗铃(一)范氏之亡也①,百姓有得②钟③者。
欲负④而走⑤,则⑥钟大不可负;以⑦椎⑧毁之,钟况⑨然有音。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⑩掩其耳。
恶己自闻之,悖矣。
———选自《吕氏春秋.自知》注释:①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后被晋国的智氏、韩氏、魏氏等贵族联合攻灭,逃往齐国。
②得:得到。
③钟:古代的打击乐器。
④负:背、驮。
⑤走:跑。
⑥则:但是。
⑦以:用。
⑧锤:(chuí)槌子或棒子。
⑨“况”(huàng)然:“况”地;况,拟声词,形容钟声。
⑩遽(jù):急速地。
原词是掩耳盗钟。
翻译范氏灭亡了,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
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背不动;于是用锤子把钟砸碎,刚一砸,钟??的响声很大。
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耳朵紧紧捂住。
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
赏析《掩耳盗铃》这则寓言,讲一个人掩着自己的耳朵去偷人家的门铃铛,当场被人发觉。
故事只有5句话。
先说那个人想偷人家门上的铃铛;接着说那个人知道手碰铃铛会发出声音,别人就能发觉,他便想出了掩耳朵的办法;最后说他掩着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立刻被人发觉了。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做了坏事想叫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自作聪明的结果是自己害自己。
这种人是极可笑的,讽刺做了不该做的事,自己欺骗自己的人。
滥竽充数(二)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死,?⊥趿ⅲ?靡灰惶κ刻印?/p>【辨音】耳:不能读作“ér”。
【辨形】铃:不能写作“玲”。
【辨义】掩耳盗铃和“自欺欺人”,都有“自己欺骗自己”的意思。
列子的寓言故事原文译文
列子的寓言故事原文译文列子,名寇,是战国时期著名的道家学者,其著作《列子》中充满了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
这些故事不仅富含哲理,也展现了古人的智慧和幽默。
本文将为您介绍几个典型的列子寓言故事,并提供相应的原文及译文。
一、杞人忧天原文: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译文:杞国有个担忧天塌地陷的人,害怕得无处安身,以至于废寝忘食。
二、歧路亡羊原文: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共党,又请杨子之竖子视之。
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之者众?”邻人曰:“岔路多矣,吾安知其不为歧路也?”译文:杨子的邻居丢失了一只羊,他带领一些人去寻找,又请杨子的仆人帮忙。
杨子说:“哎呀!丢了一只羊,为什么找的人这么多?”邻居说:“因为岔路太多了,我怎么能知道它不是走到岔路上去了呢?”三、疑邻盗斧原文:人有亡铁者,疑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铁也;听其言语,盗铁也;观其颜色,窃铁也。
俄而掘其谷仓,铁在焉。
译文:有个人丢了一把铁锤,怀疑是邻居的儿子偷的。
他观察邻居儿子的行为举止,觉得像是偷铁锤的人;听他说话,也像是偷铁锤的人;看他的神色,也像是偷铁锤的人。
后来他挖开自己的谷仓,铁锤就在那里。
四、愚公移山原文: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译文:有个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他的家面对着两座大山。
他苦于山的北面道路阻塞,出行都要绕远路,于是召集全家人商量:“我和你们一起努力,把险峻的山挖平,使道路直通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的南岸,可以吗?”大家都纷纷表示赞同。
小学六年级常考古文言文寓言故事及寓意
一、叶公好龙1、原文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
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
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选自【汉】刘向《新序·杂事五》)2、翻译文字:叶公子高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
他这样爱龙成癖,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延伸到了厅堂里。
叶公一看是真龙,吓得转身就跑,魂飞魄散,一脸惊惶。
由此看来,这个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却不是龙的东西罢了。
3、寓意: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二、掩耳盗铃1、原文: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
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2、译文:晋国的大夫范氏灭亡的时候,有个老百姓得到一只钟,想要把它背走。
只是钟太大,没法背。
于是就用锤去把它打碎,这样钟又轰轰地响起来,那个老百姓怕别人听到响声来抢这只钟,赶忙把自己的耳朵堵起来,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就听不见了。
3、寓意:比喻自己欺骗自己,通常是比喻自欺欺人的意思。
三、刻舟求剑1、【原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ù)契(qì)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译文2、【译文】有一个渡江的楚国人,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
他急忙用刀在船沿上刻了一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止以后,这个人从他所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
船已经向前行驶了很远,而剑却不会和船一起前进,像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3、寓意: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自护其短: (北人食菱)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
或曰:“啖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古代寓言两则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宋国有一个富人,天下大雨,他家的墙坏了。
富人的儿子说:“要是不修筑,一定会有盗贼来偷东西。
”邻居家的老公公也这样说。
晚上富人家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
结果,那个富人认为自己的儿子聪明,却怀疑邻居家的老公公偷了他家的东西。
塞翁失马译文靠近边塞居住的人中,有位擅长推测吉凶掌握术数的人。
一次,他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
人们都为此来宽慰他。
那老人却说:“这怎么就不会是一种福气呢?”过了几个月,那匹失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
人们都前来祝贺他。
那老人又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种灾祸呢?”算卦人的家中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爱好骑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断了大腿。
人们都前来慰问他。
那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变为一件福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塞,健壮男子都拿起武器去作战。
边塞附近的人,死亡的占了十分之九。
这个人惟独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俩一同保全了性命。
七年级语文(上)《智子疑邻》和《塞翁失马》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七年级语文(上)《智子疑邻》和《塞翁失马》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智子疑邻》原文: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译文:宋国有一个富人,因天下大雨,他的墙坍塌下来。
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补它,一定有盗贼进来。
”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
(可富人不听他们的话。
)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
这家人很赞赏儿子的聪明,却怀疑偷盗的是隔壁的老人。
1、文学常识填空。
《智子疑邻》节选自。
韩非是末期著名家。
“智”在这里的意思是:。
2、解释加粗的字。
①其子曰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其邻人之父亦云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暮而果大亡其财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而疑邻人之父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古代经典寓言故事及其寓意
中国古代经典寓言故事及其寓意中国古代经典寓言故事及其寓意篇1:惊弓之鸟战国时魏国有一个有名的射箭能手叫更羸(genglei)。
有一天,更羸跟随魏王到郊外去游玩。
玩着玩着看见天上有一群鸟从他们头上飞过,在这群鸟的后面,有一只鸟吃力地在追赶着它的同伴,也向这边飞来。
更羸对魏王说:“大王,我可以不用箭,只要把弓拉一下,就能把天上飞着的鸟射下来。
〞“会有这样的事?〞魏王真有点不相信地问。
更羸说道:“可以试一试。
〞过了一会儿,那只掉了队的鸟飞过来了,它飞的速度比前面几只鸟要慢得多,飞的高度也要低一些。
这只鸟飞近了——原来是只掉了队的大雁,只见更羸这时用左手托着弓,用右手拉着弦,弦上也不搭箭。
他面对着这只正飞着的大雁拉满了弓。
只听得“当〞的一声响,那只掉了队正飞着的大雁便应声从半空中掉了下来。
魏王看到后大吃一惊,连声说:“真有这样的事情!〞便问更羸不用箭是凭什么将空中飞着的鸟射下来的。
更羸笑着对魏王讲:“没什么,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大雁。
〞“你是怎么知道这只大雁是受过了箭伤的呢?〞魏王更加奇怪了,不等更羸说完就问。
更羸笑着继续对魏王说:“从这只大雁飞的姿势和叫的声音中知道的。
〞更羸接着讲:“这只大雁飞得慢是它身上的箭伤在作痛,叫的声音很悲惨是因为它离开同伴已很久了。
旧的伤口在作痛,还没有好,它心里很害怕。
当听到弓弦声响后,更害怕再次被箭射中,于是就拼命往高处飞。
它心里本来就害怕,加上拼命一使劲,本来未愈的伤口又裂开了,疼痛难忍,翅膀再也飞不动了,它就从空中掉了下来。
〞故事中的大雁听到弓弦声响后就惊惶万分,是因为它身上受过箭伤。
中国古代经典寓言故事及其寓意篇2:晏子责烛雏齐景公非常喜欢捕鸟,他常常将捕获的各种各样的鸟养起来赏玩,还专门指派了一个名叫烛雏的人主管捕鸟的事。
有一天,烛雏不小心,让捕获的鸟飞走了。
于是齐景公十分生气,他大发雷霆,准备杀掉烛雏。
晏子知道这件事后,赶紧跑来见齐景公。
他对齐景公说:“烛雏犯了罪,请让我来一一列举他的罪状,然后大王按他的罪过来处死他吧。
古代的寓言故事及寓意
古代的寓言故事及寓意古代的寓言故事及寓意寓言故事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用简短的小故事告诉人们以深刻的道理。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代的寓言故事及寓意,一起来看看吧,希望能够帮助到你!古代的寓言故事及寓意101屠龙之技战国·庄周《庄子》从前,有个人叫朱泙漫,他一心想学到一种神奇的本领。
听说支离益会宰龙,心想这可是世上罕见的本领,于是他就去拜支离益做老师。
他学呀学,学了整整三年,把家产都折腾光了,才把宰龙的本领学到手。
可是本领学到手又有什么用呢?天下根本没有龙,他那绝妙的本领到哪儿去施展呢?寓意:后来人们用“屠龙之技”这个成语,来比喻毫无实际用途的本领。
人在世上,应当学习切实可用的知识,不要把时间荒废在虚无缥缈的事情上。
02凿井得一人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宋国有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井,需要到河边打水。
因此,家里必须有个人经常出去挑水。
家里打了一口井以后,他告诉别人说:“家里打了一口井,就等于多了一个人啊。
”有人听说了就传开了:“老丁家打井挖出一个人来。
”宋国人都在传扬这件事,后来连国君也听说了。
国君派人问这户人家到底是怎么回事,他解释说:“我们的意思是,凿了井以后,家里省出人手,便多了一个劳动力,并不是打井的时候挖出了一个人。
”寓意:要懂得辨别信息的真伪,不要以讹传讹,间接途径获得的信息可能会不可靠。
03猫头鹰搬家西汉·刘向《说苑》猫头鹰碰见了斑鸠。
斑鸠问:“你到哪里去啊?”猫头鹰说:“我打算搬到东边去住。
”斑鸠又问:“为什么呢?”猫头鹰说:“西边的人们都讨厌我的叫声,所以我想搬走。
”斑鸠说:“如果你能改变自己的叫声,搬走是可以的。
不然的话,迁到东边,那里的人一样会不喜欢你的叫声啊。
”寓意:对于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要选择逃避的态度,而是要勇于改正。
04狂泉南朝·沈约《宋书》从前有一个国家,国中有一条河流,名叫“狂泉”,国人饮用狂泉里的水,都毫无例外的发狂。
只有国君饮的是井水,没有发狂。
古代寓言故事及意思
古代寓言故事及意思就是作者把想要说明的道理,通过虚构的故事来表达,让学生从虚构的故事中受到启发。
那么古代的寓言故事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古代寓言故事及意思,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古代寓言故事及意思篇一:利令智昏的故事战国时代,各诸候国之间为了争夺土地,经常发动战争。
秦国派大将白起攻打韩国,占领了韩国的一块土地野王。
在野王邻近有另一块土地上党,他们的地方官员看到野王轻易地就被秦军攻下,怕上党也守不住,就写信给赵国,表示愿意归顺,希望得到赵国的庇护。
赵国的君臣们对于要不要接受上党的归顺,意见不一,大家展开激烈的争论。
平原君赵胜说:“上党这么大块的地方,我们不用出一兵一卒,就可以得到,为什么不要呢?”平阳君反对说:“就是因为不花力气得到好处,轻易要了,恐怕会招来大祸。
”赵王因为不想失去这块到嘴的肥肉,便支持平原君的主张,并且派他去接收上党,把它划为赵国的领地。
秦国知道后,认为赵国存心和自己作对,就命令白起率大军去攻打赵国。
结果赵国的四十万大军全部被秦军歼灭,国都邯郸也被围困,后来平原君带毛遂去楚国,说服楚王联赵抗秦,最后楚国出兵,才解除了赵国的邯郸之围。
赵王和平原君因为贪图眼前可以获得上党土地的利益,而差点导致赵国灭亡。
后人便形容他们的行为是“利令智昏”。
古代寓言故事及意思篇二:土崩瓦解的故事商纣王是商朝的末代君主,是一个暴虐无道的昏君。
他贪恋酒色、荒淫无度,整日花天酒地,寻欢作乐,不理朝政。
他听信谗言,重用奸臣,残害忠良,戮杀无辜,他强征暴敛,动用巨资,强迫百姓为自己修建宫苑,他惨无人道,制造种种酷刑,以观看人受刑后的痛苦为乐。
在他暗无天日的统治下,百姓无不怨声载道,苦不堪言。
虽说商朝的疆土辽阔广袤[mào] ,左起东海,右至杳无人烟的沙漠,南从五岭以南的交趾,北至遥远的幽州,军队从容关一直驻扎到蒲水。
士兵不下数万,但打起仗来,因为兵士不愿意为纣王战死,所以“倒矢而射”把兵器扔在一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 《古代寓言两则》复习材料
塞翁失马
【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意思】:指在一定条件下,祸福可以相互转化。
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
【译文】: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靠近长城一带的人中有个精通术数的人),马无故亡而入胡(【他家的】马无缘无故的逃跑进入胡人的领地)。
人皆吊之(人们都对其不幸表示安慰),其父曰(那个老人说):“此何遽不为福乎(这怎么就不是一种福气呢)?”居数月(经过几个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这匹马带领胡人的骏马回来了)。
人皆贺之(人们都祝贺他),其父曰(那个老人说):“此何遽不能为祸乎(这怎么就不是一种灾祸呢)?”家富良马(家中有很多好马),其子好骑(他的儿子喜欢骑马),堕而折其髀(从马上掉下来摔断了大腿)。
人皆吊之(人们都对其不幸表示安慰),其父曰(那个老人说):“此何遽不为福乎(这怎么就不是一种福气呢)?”居一年(经过一年),胡人大入塞(胡人大规模入侵边塞),丁壮者引弦而战(壮年男子拿起弓箭去打仗)。
近塞之人(靠近边塞的人),死者十九(绝大部分都战死了)。
此独以跛之故(这个人惟独因为瘸腿的缘故),父子相保(父子俩相互保全了性命)。
【寓言寓意】:祸与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事物的发展具有两面性。
【启示】:人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身处逆境时我们不要气馁;身处顺境时,我们不要沾沾自喜,要居安思危;要以辩证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智子疑邻
【成语】:智子疑邻
【意思】:听别人的意见要选择正确的,而不要看提意见的人与自己的关系,对人不可以持偏见。
【译文】:
宋有富人(宋国有个有钱人),天雨墙坏([因为]天下雨[他家的]墙坍塌了)[坏:毁坏]。
其子曰(他的儿子说):“不筑([如果]不修补),必将有盗(一定会有盗贼[进入])。
”其邻人之父亦云(他隔壁的老人也这样说)。
暮而果大亡其财([到了]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的财物),其家甚智其子(他们家人认为自己的儿子很聪明,却怀疑邻居家的老人[是盗贼])。
智:以......为聪明。
【寓意(道理)】:以感情的亲疏远近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就会主观臆测,得出错误的结论。
【启示】:
富人角度:
1、对人不能有偏见,要尊重事实。
2、听别人的意见要选择正确的,而不要看提意见的人与自己的关系,邻人之父角度:
3、向别人进言要看自己和人家的关系远近,交浅不能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