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古代的数字迷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议中国古代的数字迷信

10级诉讼法研究生雷雷2111014008

摘要:在古老的中国文化里,数字从它问世的第一天起就被镀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就被赋予了双重功能。每个惯用的数字都有特定的文化内涵,数字文化古老而神秘。

关键词:数字;文化;迷信

中国古人早已意识到“数”是个神来之物,“先天地而已存,后天地而已立”,是人类建构宇宙万物和传达其意志的特殊语言。所以他们认为“万物莫逃乎数”、“天数已定”、“劫数难逃”。从《易经·系辞》一段来看数字在中国文化里的特殊意义,其文曰:“天一地二,大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大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称扐而后挂。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申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这一段深奥的话全用数字表述,可见,数字在中国文化中并不简单。它们的产生和运用,应当说跟古人对天地万物的观察认识密切相关;数字中所包含的文化意识很可能是古人哲学思维的表现和发展。不妨认为,古代曾存在过数字迷信,只是后来的人们习以为常就是了。

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把“一”看作宇宙之本原。而《淮南子》对“一”作了更精深的解说:“所谓一者,无匹合于天下者也。卓然独立,块然独处。上通九天,下贯九野。员不中规,方不中矩,大浑而为一,叶累而无根。怀壤天地,为道关门”,进而指出“能知一,则无一之不知也;不能知一,则无一之能知也。”可见“一”笔画虽少,但却具有完整、博大、圆融、和谐之意。所以古代帝王都要“一统天下”,“一生一世”都会为此而奋斗。可见,“—”它的含义不仅仅是“一个”,而且还表示完全、全部、统一、专一、一样等。在道家哲学里,它还代表“道”以及由“道”派生出来的混纯之气。中国由于特殊的政治和文化基因,很早开始崇尚一统,即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最高领袖,使得中国人有很浓厚的“大一统”情结,在政治上崇尚一元化。“一”因此具有更为深刻的哲学意义,“举凡一切最高最大的事物均可用‘一’来表示”。

“二”作为文化符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始终和阴阳联系在一起的,《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易系辞传》说:“分为二以象两”,这“二”和“两”都是相当于“万物负阴而抱阳”中的“阴”和“阳”,总之二就是指统一体中互相对立的矛盾双方,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阴阳二元配列形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律,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现象,从生命范畴到道德范畴,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阴阳嬗变为一种无所不包的对大千世界的认知模式,如:阴阳论在传统文化中成为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文学哲学,作为文化符号的“阴阳”子成为“二”的替代性符号,正像今天用“一分为二”表示对立统一规律一样。崇尚对称、对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现了汉民族的一种价值观和审美趣味,在文学上有“两个黄鹂鸣翠柳”,在城市规划上有天坛、日坛,对应地坛、月坛,都是成对而名,匹配的非常整齐。

“三”就是一个十分奇妙的数字。运用奥妙无穷,甚至带有某些神秘意味。老子所说的“三生万物”。也就是说,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由“三”衍化而来的。《说文》这样解释“三”:“三,天地人之道也。”古代汉民族将整个宇宙宏观地划分为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的宇宙三分法,即“三才”宇宙观。《论语》中有“三思而后行”、“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君子有三衍、三戒、三畏、三变”、“举一隅不以三隅反”等名言。《易经》的整个符号体系就是建立在“三”及其倍数的基础上的。《易经》八卦中有“乾”、“坤”二卦,并以此象征天地和阴阳。乾体有三面,坤体有六面,阳得兼阴。《说文解字》云:“三,天地人之道也。”这些思想、概念对后人的思想观念、认知法则有着重大影响。因而,在中国文化中,三是个十分神圣、圆满的数字,在生活中不自觉地用“三”来总结事物,怪不得古人行礼会“三让”、“三揖”,唐代有“三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三馆”(弘文馆、崇文馆、集贤殿书院),科举有“三试”(乡试、会试、殿试),祭祀要有“三牲”,敬酒要“三献”等等,即使现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还会说“三”次为满,“事不过三”。可见,“三”是个终极之数。

对“四”的迷信源于对大地的崇拜。古人认为地是方的,共有东、西、南、北四面,“四”的象形也正好是一个方形实体。这一方向概念比较明确,东南西北很少混同,中国的古代建筑如城池、宫殿、庭院、寺庙,都取正南正北的方形,东西南北也十分清楚。在汉语中,由“四”构成的词语大多与大地的方形有关,如“四方”、“四极”、“四维”、“四海”等,成语“四分五裂”、“四海升平”、“四面八方”、“四通八达”也确实体现了这种方形本义。

《尚书·洪范》中写道:“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农用八政,次四曰协用五纪,次五曰建用皇极,……次九曰向用五福,威用六级——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由此,“五行”说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灵魂,许多思想、观念、学说不断从它衍化而来,以“五行”为范示的文化概念层出不穷。仅《尚书》中我们就可以举出好多,如“五典”、“五礼”、“五常”、“五行”、“五服”、“五言”等等,另外,在《周记》、《礼记》、《左传》等其余十三经中也出现了许多“五”所形成的概念。可见在“五行”思想的影响下,人们对“五”的推崇程度,数字“五”成了一个极为深奥、复杂的文化载体,它的影响遍及思想的各个领域。

《周易》说:“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周易》用数尚“六”,就是象征王统辖天地四方六合和阴阳五行,为此之故,王之官为“六官”,王之政为“六典”,王之居有“六寝”,王之民在“六乡”、“六遂”,王之馈,食用“六谷”、膳用“六牲”、饮用“六清”、王之车有“六车”等,不胜枚举。另外,六的除数相加还等于六,据此,古代哲人把它看作一个完全数和周期性的标志。六“爻”就是代表事物发展的萌生、显现、生长、浮动、腾飞、终极六个阶段,这是一切事物从生到死的循环规律。《易经》认为偶数为“地数”,属于阴性,但代表大地,而大地既是繁衍和滋养万物的母亲又是一切事物的最终归宿。因此,“六”是一个带有美好意念的数字,它充盈着吉祥、圆满、顺利、平安、兴盛,于是便有了“六六大顺”、“六六双全”,农历初六、十六、二十六被视为举行婚礼的吉日。

在中国文化中,“七”是个具有两面性的数字。在我国某些地区,农历的七月七日为凶日,绝对禁止嫁娶。这种习俗与传说牛郎织女有关。织女为天帝的孙女,偷偷下凡到人间,与牛郎婚配,后来被迫离开人间,一年之中,两人只能在农历七月七日这天相逢。因此,“七月七日,迎新嫁女避节”之说自是情理之中。可是还有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之说:《三国演义》中描写诸葛亮率兵七出祁山,七擒孟获,最后使他心悦诚服俯首称臣。因此,“七”也有“长久”、“庄严”、“神圣”等涵义。

《说文》释八:“八,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八字原先字形像两段短弧,以其突出部分彼此相对而接近,其两端则互相拉开距离而远去,像两个深度弯腰的人背向背地站在近旁,其标准形态就是数学上的双曲线,由此产生八字分别、分开、分离之本义。所以有事物八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