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决策方案设计与分析
宁骚《公共政策学》(第2版)章节题库-第八章 政策方案的规划与抉择【圣才出品】
![宁骚《公共政策学》(第2版)章节题库-第八章 政策方案的规划与抉择【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772fb16eaa00b52acec7ca8c.png)
第八章 政策方案的规划与抉择一、概念题1.政策目标(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研)答:政策目标就是有关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为了解决有关政策问题而采取的行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指标和效果。
出政策目标的特征有:①问题的针对性。
任何政策目标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几乎都建立在对一定的社会问题的关注、关怀之上。
缺少对有关问题的针对性,任何政策目标都难以立足。
②未来的预期性。
政策目标的出发点是针对有关社会问题,最终的落脚点也是要通过一定的政策行动在未来实现对有关问题的解决,因而必然存在对未来的预期性。
③多目的元。
任何政策问题往往都是复杂的,着眼解决某一政策问题的政策目的往往也是多元的。
当然每一项政策的众多目的当中会有主要目的与次要目的之分,且它们之间应该有机地统一起来。
2.政策规划(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答:政策规划是指为了解决某个政策问题而对政策方案进行设计、比较、优选,并制定出政策的活动。
对其的理解主要把握三个方面:①政策规划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某个政策问题;②政策规划的基本内容是政策方案的设计与择优;③政策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3.政策转移答:政策转移又称政策移植,就是一个政策借用国采纳其他国家的公共政策、行政体制、制度及思想等来解决本国所面临的政策问题。
政策移植可以发生在议程建立阶段,也可以发生在政策规划和政策执行阶段,而在政策规划阶段,政策移植的作用尤为重要。
在全球化的今天,它已成为非常重要的政策来源方式。
政策移植的增加的原因有:①在全球化的时代,没有哪个国家能够脱离全球的经济体系及摆脱全球的经济压力;②通信技术的发展,也使得各国间在知识、观念等方面的交流变得更通畅快捷;③政策移植不仅是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的政策学习现象,同样是信息化和区域一体化时代一个国家内部的现象,它在政策规划方面提供了更广阔的选择空间。
4.政策合法化(天津商业大学2013年研)答:政策合法化是指有关政策抉择主体依据有关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对政策方案加以审查、通过或批准、签署及发布的过程。
第八章 行政决策
![第八章 行政决策](https://img.taocdn.com/s3/m/966d65403c1ec5da50e27078.png)
第8章行政管理过程习题
![第8章行政管理过程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04f4144b84ae45c3b358c81.png)
第八章行政管理过程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封闭式的管理循环应该是( )A.决策---动员---执行---监督B.决策---执行---协调---监督C.决策---执行---指挥---监督D.决策---执行---监督---重新决策2.行政管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是( )A.行政执行B.行政监督C.行政策划D.行政决策3.行政管理的起点是( )A.行政执行B.行政决策C.行政策划D. 行政设想4.社会中的每个个人作为" 经济人" ,其决策准则是( )A.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B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服务C.实现自我利益的最大化D.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5.(09年真题)在行政权力的行使和运用过程中,既是最基本也是首要的环节是( )A.调研B.决策C.执行D.协调6.理性决策模式通常又被称为( )A.科学决策模式B.渐进决策模式C..有限决策模式D.系统决策模式7.有限理性决策模式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泰罗B.法约尔C.梅奥D.西蒙8.有限理性决策模式理论又被称为( )A.综合决策模式理论B.现实决策模式理论C.科学决策模式理论D.满意决策模式理论9.(10,08,07年真题)提出渐进决策模式的是美国著名的政策科学家( )A.西蒙B.杜鲁门C.皮姆D.林德布洛姆10.在有限理性决策模式理论中,西蒙用"满意准则"代替了"最优准则",强调的是该模式理论的( )A.实用性B.科学性C.规范性D.普适性11.混合扫描决策模式认为,理性决策方法主要适用于( )A.根本性决策B.非根本性决策C.渐进性决策D.经验性决策12.渐进决策过程中的理性分析只对决策方案进行边际分析,此处"边际"的意思是( )A.边缘的B.增加的C.不重要的D.外部的13.行政管理机构在权力和职责范围内依法实施行政决策方案以实现行政决策目标的过程称为( )A.行政决策B.行政执行C.行政协调D.行政监督14.(11年真题)在行政活动未开始之前,对行政活动所作的一种预先安排的环节是( )A.计划B.动员B.指挥D.控制15.在计划的层次中,高级管理层所作的一种事前安排是( )A.战略计划B.策略计划C.工作计划D.决策计划16.行政执行的前提是( )A.有行政计划B.有执行者C.有指挥者D.有专门的控制方法17.行政监督的实质在于( )A.防止行政人员滥用职权谋取私利B.提高行政人员的工作效率C.提高行政人员的工作效果和工作能力D.对行政权力运用的限制和对行政管理机构与人员的督促18.西方国家的司法审查制度是典型的( )A.合法性监督B.合理性监督C.合规性监督D.合力性监督19.在我国,就行政监督方式的类型而言,行政复议制度主要是一种( )A.合理性监督B.合法性监督C.事前监督D.适宜性监督20.(12,08年真题)根据一定标准,可以将行政监督方式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三种类型,在现代社会,最典型的事后监督是( )A.司法调查B.行政调査C.国政调査D.纪检调查21.(11.10年真题)最典型的事前行政监督是( )A.国政调查B.质询C.听证会制度D.人大代表视察22.价格听证制度是( )A.事前监督B.事中监督C.事后监督D.司法监督23.对某一项特别行政事务、行政决策或突发事件进行的监督和调查是( )A.国政调查B.行政调查C.长期监督D.暂时监督24.在美国,联邦财政权归( )A.总统B.国会C.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D.最高法院25.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听取和审查同级人民政府的工作报告而对政府的监督是( )A.法律监督B.司法监督C.立法监督D.工作监督26.(12年真题)省级卫生厅对市级卫生局的监督属于( )A.上下级监督B.职能监督C.主管监督D.审计监督27.一般监督主要包括上下级相互监督、职能监督和主管监督等方面,其中最基本、最主要的行政监督模式是( )A.上下级监督B.职能监督C.主管监督D.下级对上级的监督28.我国的行政监察机构中不包括( )A.国家监察部B.监察部派出机构C.地方行政监察机关D.检察院29.在我国,审计监督属于( )A. 一般监督B.主管监督C.专门监督D.职能监督二、多项选择题1.贯穿于行政管理过程每一基本阶段中的三种基本行政行为分别是( )A.行政决策B.行政组织C.行政领导D.行政沟通E.行政监督2.(09年真题)关于行政决策、行政执行和行政监督的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起点B.行政决策是行政执行和行政监督的依据C.行政执行是行政决策得以成为客观现实的必要手段D.行政监督是确保行政执行不偏离行政决策目标的根本保证E..三者有机统一3.在行政决策理论模式中,有代表性的主要理论模式有( )A.理性决策模式B.合法决策模式C.渐进决策模式D.混合扫描决策模式E.有限理性决策模式4.理性决策模式理论认为,决策过程必须遵循系统的决策程序,决策程序的内容大致的步骤有( )A.发现问题B.提出目标C.设计方案D.预测后果E.分析比较与选择最优方案5.专家参与决策的途径有( )A.咨询B.参与决策方案的设计C.参与决策方案的论证D.参与决策方案的评估E.参与决策方案的执行6.计划包括工作计划层次,工作计划是指业务部门对具体工作的布置和落实的时间、措施等的一种事前安排,主要内容有( )A.个人工作安排B.具体行动的时间C.需要的设备或工具D.如何对职工做指示和进行激励E.为了完成所分配的任务而需要进行的调整7.在行政执行的动员环节,动员包括( )A.对直接执行人员的动员B.对与执行有关人员的动员C.对群众的动员D.对社会的动员E.对下级的动员8.关于行政执行过程中的指挥的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如果下属没有经验,需要详细的指导,则以简单的直接命令为可取B.如果下属受过从事研究活动的高级训练,则以协商的办法为好C.如果是在紧迫的情况下,则必须发出简短而明确的权威性命令D.如果行动并不紧迫,则采用审慎和分析的态度为宜E.指挥的方式必须灵活多样,因人因地而异9.我国行政机关内部的监督主体中不包括( )A.公安部B.监察部C.监察局D.检察院E.人民法院10.下列属于行政机关外部监督主体的是( )A.权力机关B.执政党C.司法机关D.人民政协E.新闻舆论和公民11.根据监督活动开展的持续时间不同,行政监督可以分为( )A.事前监督B.长期监督C.事中监督D.暂时监督E.事后监督12.(07年真题)行政监督系统是行政管理机构内外的监督主体对行政管理进行监督的全面性、综合性和多元性的监督体系,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系统包括( )A.权力机关的监督B.政党的监督C.司法机关的监督D.公民及社会团体的监督E.新闻舆论的监督13.权力机关对国家行政机关行政行为的监督主要有( )A. 听取和审查同级人民政府的工作报告B.审查和批准同级人民政府提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其执行情况的报告C.对行政机关提出质询案D.接待信访群众E.受理公民对行政机关及其人员的申诉、控告和检举14.(10年真题)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系统包括一般监督和专门监督两个子系统,其中专门监督包括( )A.政党监督B.公民监督C.司法监督D.行政监察E.审计监督15.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系统包括一般监督与专门监督两个子系统,其中一般监督系统包括的监督方式有( )A.上下级监督B.行政监察C.职能监督D.主管监督E.群众监督16.我国的行政监察机构包括( )A.国家监察部B.监察部派出机构C.地方行政监察机关D.国际监察局驻华机构E.社会监察机构17.审计机关依法行使审计监督权的范围有( )A.国务院各部门B.各级地方政府C.国家财政金融机构D.国有企事业单位E.其他国有资产单位18.在审计监督过程中,审计机关可以对各级行政机关的等情况进行专门的稽查和审核。
公共部门决策的理论与方法
![公共部门决策的理论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c02b97155270722192ef76b.png)
• 第一节 公共部门决策的特点与作用 • 第二节 公共部门决策理论的相对独立性及
其地位 • 第三节 公共部门决策理论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从经验决策到科学决策
• 第一节 经验决策的发展与基本方法 • 第二节 科学决策的产生 • 第三节 科学决策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 中国的决策文化与基本经验
• 第一节 中国传统决策文化及其借鉴 • 第二节 当代中国政府决策的基本经验 • 第三节 当代中国公共部门决策的科学化和
• 第一节 公共部门决策方案的特性与设计过 程
• 第二节 方案设计者的主观条件与创造性思 维的作用
• 第三节 决策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第九章 决策的定量分析及其方法
• 第一节 定量分析的基本模型 • 第二节 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 • 第三节 敏感度与情报价值分析 • 第四节 模拟技术与网络分析 • 第五节 非数量化决策中的量化分析方法
• 第一节 突发公共事件及其应急决策的特点 • 第二节 政府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决策体制 • 第三节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决策的参与机制
第六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公共部门决策的类型、原则 与程序
• 第一节 公共部门决策的类型 • 第二节 公共部门决策的原则 • 第三节 公共部门决策的程序
第七章 公共部门的决策问题与目标
• 第一节 公共部门决策问题的发现 • 第二节 公共部门决策目标的确定 • 第三节 决策问题与决策目标之间的关系
第八章 决策方案的设计与分析
• 第一节 选择决策方案的准则 • 第二节 选择决策方案的基本方式 • 第三节 票决制的规则与抉择策略
第十三章 决策实施与追踪决策
• 第一节 公共部门决策方案实施的特点及其 作用
• 第二节 试点与决策实施 • 第三节 信息反馈与追踪决策 • 第四节 决策的可靠性与连续性
第八章 政策方案的规划与抉择 《公共政策学》PPT课件
![第八章 政策方案的规划与抉择 《公共政策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9788efd55270722182ef76d.png)
其次,政策学习也与一个组织的内部文化、组织价 值和利益等相关。的政策学习:
• 工具学习是指学习的内容主要是技术、政策
制定、过程以及政策工具等。政策水平和质量与 政策所采用的的具体技术、政策过程以及工具有 关。
• 概念学习或问题学习是指在政策制定中从一 个不同的评价角度来看待事物。
五、常规决策与危机决策
从决策的内容划分,公共决策可以分为平时 决策和危机决策两种,同时根据决策的常规性与 否可以分为常规决策与非常规决策。
一般而言,危机决策的构成需要具备三个要 素:
第一,决策问题的发生、发展具有突然性、急剧性 ,需要决策者当机立断;
第二,可供决策者利用的时间和信息等资源非常有 限;
第三,事态的发展危及决策单位、决策者的根本利 益,并且决策的后果很难预料。
危机决策和常规决策之间的互动关系主要 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危机决策这种非例行活动的根源在于日常 程序化的常规决策的具体运作的效果。
其二,危机决策可以完善常规决策,常规决策中 的制度构建也必须从危机事件以及危机决策过 程中吸取有益的经验与教训。
依据政策所服务的主体是普通社会大众还是社会少 数人群体,可有公益性政策目标和特殊性政策目标。
(二) 公共政策的基本目标
基本目标也称元目标,往往涉及社会的 基本价值选择,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一 般包括公平、效率、自由和安全等四种。
政策具体目标(也称次目标) ,往往都 由这几个目标或价值派生出来,或最终都要 服务于这几个目标。
• 政策对话指政策方案的拟制者或其他的提供 者就方案的政策主张及其立论理由和立论依据, 驳斥理由和立论依据等,与决策者进行面对面的 交谈。
(二) 政策审议
(完整版)课后习题答案(决策)
![(完整版)课后习题答案(决策)](https://img.taocdn.com/s3/m/26644e3fdd3383c4bb4cd29d.png)
第八章思考与练习:1. 什么是决策?决策有那些特点?答:广义的说,把决策看作一个管理过程,是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运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系统地分析主客观条件,提出各种预选方案,从中选出最佳方案,并对最佳方案进行实施、监控的过程。
包括从设定目标,理解问题,确定备选方案,评估备选方案,选择、实施的全过程。
狭义的说,决策就是为解决某种问题,从多种替代方案中选择一种行动方案的过程。
决策的特点可按照划分的类别来说明: 1.按决策的作用分类(1)战略决策。
是指有关企业的发展方向的重大全局决策,由高层管理人员作出。
(2)管理决策。
为保证企业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而解决局部问题的重要决策,由中层管理人员作出。
(3)业务决策。
是指基层管理人员为解决日常工作和作业任务中的问题所作的决策。
2.按决策的性质分类(1)程序化决策。
即有关常规的、反复发生的问题的决策。
(2)非程序化决策。
是指偶然发生的或首次出现而又较为重要的非重要复性决策。
3.按决策的问题的条件分类(1)确定性决策。
是指可供选择的方案中只有一种自然状态时的决策。
即决策的条件是确定的。
(2)风险型决策。
是指可供选择的方案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自然状态,但每种自然状态所发生概率的大小是可以估计的。
(3)不确定型决策。
指在可供选择的方案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自然状态,而且,这些自然状态所发生的概率是无法估计的。
4,按决策的风格来分,可分为:行为决策;概念决策;命令决策;分析决策。
5、按决策的方法来分,可分为:有限理性决策和直觉决策。
2. 科学决策应该遵从哪些原则?答:最优化的原则、系统原则、信息准全原则、可行性原则和集团决策原则。
3. 决策在管理中的作用如何?你能否通过实例来说明决策的重要性?答:决策是管理的基础,决策是计划工作的核心,计划工作是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工作的基础。
(省)4. 简述决策的基本过程。
你在实际工作中是如何作决策的?答:决策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情报活动、设计活动、抉择活动和实施活动。
第八章 行政管理过程
![第八章 行政管理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7f2a0a439ec3d5bbfd0a74b0.png)
第八章行政管理过程一、行政管理过程的特点。
1、是由一系列行政管理活动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
(如:组织、领导、沟通、决策、执行、指挥、协调、监督、评估等)。
2、是管理过程的一种特殊形式,因而它与管理过程有着共同的特点。
(如:生产管理、物流管理、教育管理、卫生管理、军事管理过程等。
)3、是行政权力运用的过程,或者说是行政管理机构或行政管理人员行使行政权力以实现行政管理目标的过程。
(行政权力是行政管理过程的一个必要条件。
)二、为什么说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是行政过程的基本内容和阶段。
1、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活动作为一种有目的的活动的根本标志,也是行政管理过程的第一阶段。
(行政决策——确定目标——制度方案和行动计划)2、行政执行是将行政决策的主观意图变为客观现实的必要阶段。
3、行政监督是保证行政管理不偏离行政决策目标的一个重要阶段。
以上三个阶段贯彻着行政组织、行政领导、行政沟通等行政行为。
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起点,既是行政执行的依据,也是行政监督的依据;行政执行是行政决策得以实现的必要手段;行政监督是确保行政执行不偏离行政决策目标的根本保证,二者有机统一,构成一个完整的行政管理过程。
三、行政决策的含义及特点。
行政决策是行政机关或行政管理者在管理政府内部行政事务或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为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依法运用行政权力作出决定的过程。
行政决策的特点。
1、行政决策的主体是行政机构或行政人员,尤其是行政领导得。
2、行政决策内容是行政事务。
包括政府内部行政事务和社会公共行政事务。
3、行政决策过程是一种行政权力的运用过程。
在行政权力的行使和运用过程中,决策是一个最基本的、首要的环节。
4、行政决策的目标在于追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四、行政决策的理论模式。
1、理性决策模式。
认为决策过程必须遵循系统的决策程序,其决策程序内容有:发现问题、提出目标、设计方案、预测后果、分析比较、选择最优方案。
(又称为科学决策模式。
《行政管理学》教案(第八章----第十章)
![《行政管理学》教案(第八章----第十章)](https://img.taocdn.com/s3/m/af83708a524de518964b7dc4.png)
《行政管理学》教案(第八章----第十章)第八章行政决策一、行政决策概述1.决策:指人们为实现比较重要的目标而进行方案设计、评价和选择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过程。
2.行政决策:指享有行政权力的组织或个人,为实现一定目标,按照一定的原则,在系统分析主客观条件的基础上,进行行动方案设计、评价和选择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过程。
3.行政决策的特点:(1)行政决策的主体是拥有行政权力的组织和个人;(2)行政决策的结果具有普遍的约束力;(3)行政决策的内容具有广泛性;[4]行政决策的目标具有非营利性。
4.行政决策的地位和作用:(1)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前提和依据;(2)行政决策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全过程;(3)行政决策从根本上决定着行政管理的成败。
5.行政决策的类型:(1)依据行政决策主体在行政系统中的不同地位:高层决策、中层决策和基层决策。
(2)依据行政决策主体的人数和权力分配情况:群体决策、集体决策和个人决策。
(3)依据行政决策涉及的不同内容:业务管理决策和自身管理决策。
(4)依据决策的重要程度和影响范围: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
(5)依据行政决策有无先例可循:例行性决策和非例行性决策。
(6)依据行政决策是否采用科学方法并严格遵循科学的决策程序: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
(7)依据行政决策的思维模式:理性决策和非理性决策。
(8)依据行政决策所具备的条件及其可靠性: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和不确定性决策。
(9)依据行政决策所要达到目标的多寡: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
(10)依据行政决策之间的先后关系和内在联系:原有决策和追踪决策。
二、行政决策的基本原则与程序1.行政决策的基本原则(1)信息准全原则。
信息是决策的基础。
(2)科学预测原则。
预测是对客观事物未来发展趋势和状况的预见和推测。
(3)系统分析原则。
(4)对比择优原则。
(5)程序适当原则。
程序是当时保证行政决策科学化的重要条件。
(6)切实可行原则。
(7)大胆创新原则。
(8)动态调整原则。
管理信息系统第八章 决策支持系统与企业资源计划
![管理信息系统第八章 决策支持系统与企业资源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91485406fad6195f312ba6dd.png)
8.3 相关实践知识
• 2.ERP的定义 • (1)ERP给出了新的结构,把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的经营活 动以及供应商的资源融合在一起,体现了以客户为中心的现 代企业经营管理思想。 • (2)ERP的主要宗旨是将企业内部和外部资源充分调配和平 衡,从而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反应,提高企业的 市场竞争力。 • (3)ERP集中了各种先进技术与先进管理思想于一身,成为 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反映出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 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 展的基石。 • 概括地说,ERP是一个面向供应链的管理思想,是一个软件 产品,也是一个整合了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 人力物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
8.2 相关理论知识
• 8.2.3 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策略 • 1.需求选择策略 • (1)对会计数据处理系统和会计管理信息系统的需 求加以修改。 • (2)管理人员对特殊研究或报告的需求。 • (3)对外部数据的需求。 • 2.方法选择策略 • (1)快速命中法。 • (2)分段式开发法。 • (3)全面积极开发法。 • 3.途径选择策略
8.2 相关理论知识
• • • • • • • • • • • • 8.2.4 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技术 1.DSS的开发技术 ① 专用DSS(Specific DSS,SDSS): ② DSS生成器(DSS Generator,DSSG): ③ DSS工具(DSS Tool,DSST): 2.DSS软件工具 ① 可用于各子系统开发或为连接各子系统编程的程序设计 语言。 ② 具有丰富图形功能的用户接口开发工具。 ③ 适用于数据库系统开发的工具。 ④ 适用于模型库与方法库开发的建模工具。 ⑤ 适用于知识库系统开发的工具。 ⑥ 集以上部分或所有功能于一体的集成软件及相关软件。
2020电大行政组织学第八章行政组织中的决策章节测验题目+答案
![2020电大行政组织学第八章行政组织中的决策章节测验题目+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95c74d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f2.png)
2020电大行政组织学第八章行政组织中的决策章节测验题目+答案第八章行政组织中的决策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在决策理论研究领域,杜鲁门提出了_____ B.团体决策模型__________。
2.行政组织决策是以_____D.行政权力_________为后盾。
3.行政组织决策的目的是为了实现_____ C.社会的共同利益__________。
3.风险型决策的决策后果______ D.可以预测,需要冒一定风险_________。
4.______ A.发现问题________是行政组织进行决策的起点。
5.______ C.中枢系统_________是行政组织决策的中心。
6.在决策理论研究领域,杜鲁门提出了_____ B.团体决策模型__________。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两个和两个以上正确答案)1.根据决策所具有的条件的可靠程度的不同,决策可分为___ ABC __。
A.确定型决策B.风险型决策C.不确定型决策2.正确的决策目标应该具备的条件是__ACD__。
A.定量化C.有一定的时间限制D.要明确责任3.西蒙的决策过程包括__.ABCD__。
A.情报举动阶段B.设计举动阶段C.抉择举动阶段D.审查举动阶段第八章行政组织中的决策1、行政组织决策:行政组织决策是指行政组织系统为履行行政管理职能,就面临所要解决的行政问题而制定和选择活动方案,做出各种决定的过程。
2、行政组织决策的程序:行政组织决策的程序是指行政组织在决策过程中所必须经过和遵循的工作次序和工作步骤。
3、组织决策科学化:组织决策科学化是指决策者及其他参与者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及方法特别是行政决策的理论和方法,并采用科学合理的决策程序进行决策。
4、行政组织决策体制:行政组织决策体制就是指进行行政组织决策的体系,它是用制度形式固定了的承担行政组织决策任务的机构、人员设置、职权划分以及运行关系的模式。
第八章行政组织中的决策一、简答题1.简述行政组织决策的特征。
管理学原理 第八章 计划
![管理学原理 第八章 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0820a3c3a32d7375a41780f2.png)
决策方法技术
❖定性方法 ▪ 经理人员意见法 ▪ 头脑风暴法 ▪ 德尔菲法
❖定量方法 ▪ 盈亏平衡分析法 ▪ 线性规划法 ▪ 决策树法 ▪ 后悔值法
8.5编制计划的过程
描
确
确评
拟
述
评
定
定价
选
定编
宗
估
前
计备
择
派制
旨
机
提
划选
方
生预
目
会
条
方方
案
计
算
标
件
案案
划
(1)描述宗旨 计划编制工作起源于组织的使命和宗旨,将之传播给组织成员、顾客 及相关利益群体。
❖ 基层管理者的计划活动主要是制定作业计划 ❖ 管理者在组织中的等级上升,计划就更具战略导向
▪ 大型组织的最高管理者,计划任务基本都是战略性的 ▪ 在小企业中,所有者兼管理者的计划角色兼有这两方面
的性质
如何使用计划——组织生命周期
❖组织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上,计划的类型具有不 同的性质
如何使用计划——环境的不确定性程度
❖ 长期计划:组织在较长的时间对其发展方向和定位 所作的规划和设计,它是组织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 内为之奋斗的蓝图。一般超过5年以上,企业发展纲要
❖ 中期计划:中期计划介于两者之间的计划,它是衔 接长期计划和中期计划的桥梁。企业生产能力三年规划
计划分类——计划明确度
❖ 具体计划 (Specificplans) 具有明确规定的目标,不 存在摸棱两可,没有容易 引起误解的问题
规则 :最简单形式的计划(方标7)预度策处例案、算等,理如一具(,公,某般体Bu都司企些是实d属g从业事指施et于s内规某的项)政部一方定的策提项法员准的升目、工则范管的步不或围具理骤能制。体者以无度目及的故。政
08第八章 确定型决策
![08第八章 确定型决策](https://img.taocdn.com/s3/m/6cac550c02020740be1e9b9e.png)
第八章>>第二节
一、线性盈亏分析法
从图8-3可以看出,外购成本线与自制成本线在某一点 上相交,二者相等,对应的产量或需求量为Q*。求解 Q*如下: F *
PQ F QCv
Q P Cv
从公式上看,这里的求解 与之前的结果一样,但值 得注意的是,这里的P不 再是产品出售价格,而是 设备买入价格。这里求解 的平衡临界点是为了衡量 自制或外购两种决策带来 的成本的大小 图8-3自制或外购的线性盈亏分析图
F
3. 单一产品的目标利润销售量(额)
目标利润点L=L目标
目标利润 F L目 标 F L目 标 q目 标 pv m 销售量
目标利润 F L目 标 F L目 标 R目 标 v m 销售额 1 p p
4. 边际贡献(贡献毛益)分析
边际贡献(贡献毛益) 指销售收入与变动成本的差额,记作g。 g=R-Cv=p· q-v· q=(p-v)· q 单位边际贡献(单位贡献毛益) 产品单价与单位变动成本之差,记作m 。 即: m=p-v 表示单位产品补偿固定成本或获取利润的能力。 g=m· q
边际贡献(贡献毛益)分析
R R=p· q
利润
边际贡献 RE E 总收 入R
C=F+v· q
Cv=v· q q
图8-2 边际贡献盈亏平衡图
边际贡献(贡献毛益)分析
边际贡献是产品收入扣除自身变动成本后给企业 所做的贡献; g=p· q-v· q 它首先用于收回企业的固定成本; 如果还有剩余则成为利润,如果不足以收回固定 成本则发生亏损; L=g-F 盈亏平衡时的产销量是使得边际贡献刚好补偿固 定成本的产销量,即:
第八章 确定型决策
L/O/G/O
8第八章行政决策
![8第八章行政决策](https://img.taocdn.com/s3/m/40c05626f90f76c661371aee.png)
这是由亚当·斯密提出,被西蒙称之为经济人的无限理 性决策模式。
在这一模式中,人被假定为具有全知全能理性的人,经 济人能为他要完成的特定目标采取各种措施,选择最佳方 案,即选择经济效益(利润)的最大化决策者能够通过其 理性的认识能力确切知晓整个社会的价值重心,能够寻找 到达成目标的所有决策方案及其后果,知道每个决策选择 方案的收益与费用比例,知道每个方案的价值和优劣性, 从而排出优先顺序,然后从中选择最有效的决策方案
(4)并非所有行政人员做出所有决定的过程都属于行 政决策,强调行政决策是在为实现较重要的行政目标时 进行的。
3、行政决策与政策制定
制定公共政策的过程都是一种决策过程,但并不 是所有的决策过程都是制定公共政策的过程。显然, 决策的外延比政策的外延要大得多,因为决策有大 有小,政策则只是一种重要决定。
2、有限理性决策模式
这是西蒙在批评了理性决策模式之后提出的 一种决策模式。
西蒙认为纯粹理性是不可能的,这是因为:第 一,人的知识具有不完备性,要受主观认知、理 解能力和客观条件的限制。第二,预见的困难性。 第三,选择范围的有限性。第四,时效的局限性。
正是由于理性有限,决策者不可能达到如理性决策 模式所要求的那幺完善,只能在有限且力所能及的范 围内,对可能找到的备选方案作出“满意的”决策, 因此,行政决策的模式只能是有限理性决策模式。
这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政策学家林德布洛姆针对 理性决策模式的缺陷提出的一种决策模式。
林德布洛姆认为:①人的理性由于受到种种不利因素的 制约,因而理性决策模式提出的决策必备的条件是不现实 的。②理性决策分析过分依赖于专业技术人员,强化政府 权力,减少了公民参与决策的机会和可能性。③理性决策 分析无法解决决策面对的价值冲突和不确定性政策问题, 与政府实际的决策活动不大相符。
第八章 非营利组织管理——决策与战略 《非营利组织管理学》PPT课件
![第八章 非营利组织管理——决策与战略 《非营利组织管理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ef2da2f89eb172dec63b7c5.png)
➢ 作为组织代表,定期考核和检查组织 的工作绩效是否符合组织宗旨与目标, 是否符合资助者和受益者期望
➢ 制定组织的中长期目标,并不断调整 和推动发展战略
15
➢ 3、监事会
➢ 监事会是负责组织内部监督职能的治理 机构,既向委托人负责,又对组织的各 项活动监督。
➢ 决策中枢系统 ➢ 智囊系统 ➢ 信息系统 ➢ 执行系统 ➢ 监督系统
4
➢ 决策过程 ➢ 确定问题 ➢ 确立目标 ➢ 设计方案 ➢ 优选方案 ➢ 采纳和实施方案
5
➢ (二)非营利组织的治理
➢ 1、非营利组织治理的含义
➢ 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 构管理其共同事物的诸多方式和总和
➢ 非营利组织的治理:本质上是非营利组
11
➢ (三)非营利组织决策治理的结构和 制度
➢ 1、理事会制度
➢ 理事会通常经由选举产生,是组织决策 和治理的最高权力机构。
➢ 理事会扮演监护人的角色,主要职责是 审视非营利组织的战略、计划和重要决 策,并且根据委托人和社会利益指导、 监督和监控非营利组织的高级管理层。
12
➢ 理事会的职能: ➢ 决定组织的宗旨与目标 ➢ 规划未来,决定组织的计划和发展 ➢ 预算和完善财务管理 ➢ 筹款,争取财务援助 ➢ 招聘和解聘领导人 ➢ 提高组织的公众形象
➢ 监事会拥有独立的监督权,在不干涉董
事会或者理事会经营权和管理权的前提
下,可以对董事会监督,也可以对管理
人员监督。不仅可以监督组织的财务状
况,也可以监督组织的运作、组织内部
人员行为是否违反法律、法规和组织规
章制度
16
➢ 4、会员大会
➢ 会员大会由全体会员或其代表组成,是 会员制组织的法定最高权力机构。社团 法人的一些事项的决定权属于社团总会。
第八章科学思维方法和临床护理决策PPT课件
![第八章科学思维方法和临床护理决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d4c5f54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56.png)
评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
有联系,有区别
相同点--都需要进行超常规解决 问题思维
区别--评判性思维侧重于进行归 纳与演绎推理;创造性思维侧重于发 散性思维和思维转换,在思维过程中 知觉、顿悟、灵感、想像力具有重要 作用。
临床护理决策的定义
近年来评判性思维作为批判理论与教育联 姻的产物,为教育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评判性思维中的“critical” 评判一词来源 于古希腊词 “Kritikos”, 意思是对事物敢于 提出疑问,并进行分析和判断。通过评判 性的思维过程,可以检测自身和他人的思 维方式.
• 1997年,美国护理联盟要求“护理课程设置要注 • 美国护理联盟教育评估委员会提出 • 要把评判性思维能力评估作为评价 • 护理教育质量的标准之一。
第八章科学思维方 法和临床护理决策
目的要求
了解思维;科学思维。 熟悉评判性思维。 掌握临床护理决策。
学习评判性思维?
• 评判性思维是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 护士具有责任心,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及能独立处 • 护士经常参与许多深入思考复杂问题
第八章 科学思维方法和临床护理决策
第一节 科学思维 第二节 评判性思维 第三节 临床护理决策
C 看出偏见、情感因素、宣传以及语义倾向性:
• 能看出包含在一篇文章或图表中的偏见,确定来源的可靠性
C 看出不同的价值系统和意识形态:
• 能看出不同的价值系统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异同
思维的技能
• 说明(了解和表达数据、事件等意义和重要性)
C 陈述结论、证实步骤、叙述争议 C 能决定所提供的信息在质和量上是否足以证明一个结论、决定 C 预测可能的后果: C 能预测某个事件或一系列事件的可能的后果 C
8第八章 思想政治教育决策方法
![8第八章 思想政治教育决策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b405dc7240c844769eaee3f.png)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五、特尔斐法与头脑风暴法(专家决策方法)
把一定数量的专家组织起来,利用专家在专业方面的经 验和知识,做出判断与决定的一种方法。 1.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 :是兰德公司的一个杰作, 成为全球120多种预测法中使用比例最高的一种。其过程是: 利用一系列简明扼要的征询表和对征得意见的有控制的反馈, 从而取得一组专家的最可靠的统一意见。德尔菲法是为了克 服专家会议法的缺点而产生的一种专家决策方法。德尔菲预 测法要求专家彼此互不相识、互不往来,这就克服了在专家 会议法中经常发生的专家们不能充分发表意见、权威人物的 意见左右其他人的意见等弊病。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2.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 是由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 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头脑 风暴法的要旨是依靠专家的智力资源, 以小规模研讨 会的形式集思广益, 为决策行为的实施提供参考。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思想政治教育:战略(术)性决策
战略性决策:指决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方向、解决全局 性的重大问题的决策,主要表现为制订思想政治教育路线、 方针、政策及重大方案。例如,我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制定 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服从、服务并密切结合以经济建设为中 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来进行,就属于战略性决策。 战术性决策: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解决局部性或具 体性问题的决策。战术决策是为了实现战略决策、解决某一 具体问题而作出的决策,它是战略决策的延续和指令化,以 战略决策规定的目标为决策标准,通常具有微观性、具体化、 定量化的特点。
行政决策概述
![行政决策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f3eb61dc7e21af45b207a865.png)
政治影响 力与声望
有利于A 的决策 完全不利于B 的决策
外加影响 集团B的影响
备选 政策 位置
政策 变化
集团A的影响 公共政策
均衡
八、行政决策者的类型 政治技巧 高度
分析技术 高度
企业型
低度
政客型
低度 技术型 虚伪型
九、行政决策过程 (一)含义:决策过程的逻辑顺序和基本步骤
五阶段: 1.问题界定 2.目标确立 3.方案设计 4.后果预测 5.方案抉择
第八章 行政决策与执行
本章知识点:
一、行政决策的含义、特点、类型与原则 二、行政决策体制及构成 三、行政决策体制的构成要素 四、行政决策的模式与模型 五、行政决策过程与基本方法 六、行政执行的含义、原则与手段
第八章 行政决策与执行
第一节 行政决策
一、含义及特点
(一) 决策 先秦:《韩非子·孤愤》“智者决策于愚人”; 20世纪中叶发轫于美国,“Decision-Making” 。
(2)确立政策目标 (3)组织设计政策方案 (4)选择政策方案
4、监控系统:内、外两体系 (1)内部 政党——人大——政府 内设监控机构 中央纪委、监察部(合署办公) (2)外部:人民群众、社会团体、新闻舆论
六、行政决策体制的构成要素
(1)组织目标:近期、远期;可行性 (2)职能范围:权限约束,不能越权 (3)机构设计:避免交叉、指令应统一 (4)职位设置:统帅的权威性 (5)人员配备:数量、质量
提出问题,识别机会
决策的程序
明确目标
反馈
拟定方案
方案1
方案2
-------评估 Nhomakorabea决策
决策程序示意图
实施
监督
(二)程序
管理成本会计08章
![管理成本会计08章](https://img.taocdn.com/s3/m/18a175f29e314332396893d0.png)
也可以采取产品边际法分析
停产B产品后的预计损益表
B产品仍具备补偿共同成本的能力,并 不是一种真正的“亏损产品”。在没有 更好的选择的条件下,不应停产B产品 。 ⑴没有相关固定成本时,亏损产品只要能 提供边际贡献,就不应停产 ⑵有相关固定成本时,亏损产品只要能提 供产品边际,就不应停产
(二)剩余生产能力可以转移时,是否停产的决策分析 考虑机会成本 假若海天公司停产B产品后,其剩余生产能力可以对外出租, 预计每年可获租金净收入50 000元,其他条件不变。 B产品可获产品边际=(120—92)×5 000-30 000-50000 =60 000元 不应停止B产品生产 亏损产品只要能提供产品边际,就不应停产
(二)战术性决策程序 包括五个步骤: 1.确定并描述需要解决的问题; 2.确认问题的可行解决方案,并排除那些不可行的方案; 3.确认与每个方案相关的预计成本和收益。排除与决策不相关的 成本和收益; 4.比较每个方案的相关成本和收益,并且考虑每个选择方案与公 司总体战略目标和其他重要定性因素的联系; 5.选择净利益最大并且与组织的战略目标一致的方案。 (三)信息采集:相关性、准确性和时效性 (四)相关信息与战术性决策
思考:如果想实现6000元的利润,应该产销多少? (即计算保利点销售量。)
4.产品边际分析法 产品边际=边际贡献总额-相关固定成本-机会成本 5.线性规划法
主要研究: ①对于一定数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如何合理使用, 才能发挥它们的最大经济效益? ②对于已确定的一项任务,如何统筹安排,才能以最少的 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去完成?
战术决策是实现其战略决策的手段,是企业为达到预期的战略决策目标, 对日常经营活动所采用的方法与手段的局部性决策。例如对短期资金的筹集,生 产工艺的调整,存货批量的确定等。 (战略决策是指关系到企业生存和未来发展的长期性、全局性、方向性的大政方 针的决策。该类决策正确与否,对企业的生死存亡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表示诸方案是否具备条件的表格:
方案条件
政治 条件
方案1 +
经济 条件
+
社会 条件
+
技术 条件
×
自然 条件
_
议案2 _
+
×
+
+
方案3 +
_
+
×
_
◆ 2.表示诸方案中的条件具备程度的表格:
条件
方 案
方案1
政 经 社 技 自总 名
治 济 会 术 然 具备 次
条 件
条 件
条 件
条 件
条 件
度
32221
辨明其是否掺假。为此,阿基米德冥思 苦想。有一天,他躺进澡盆洗澡,发现 身体越往下沉,盆里溢出的水就越多, 并感到身体越轻。阿基米德欣喜若狂地 跳出澡盆,甚至忘记了穿衣服就直奔王 宫,边跑边喊:“找到了,找到了!” 阿基米德找到的不仅是鉴定金王冠是否
掺假的方法,而且是重要的科学原理:浸没在 水中的物体受到一个向上的浮力,其大小与它 所排开水的体积成正比。重量相同的物体,体 积与密度成反比。重量相同的金块和银块放入 水中,金的密度大于银,金块的体积小于银块 ,排出的水也比银块排出的水少。阿基米德把 王冠放入水中,它排出的水在重量相同的金块 和银块之间,证明王冠确非纯金。
第二节 方案设计者的主观条件与创造性思维的作用
1
方案设计者的主观条件
2 创造性思维及其在设计方案过程中的作用
一、方案设计者的主观条件
(一)对问题和目标的了解和理解程度 (二)信息和经验
与问题直接相关的信息、环境信息 (三)知识水平 (四)思维敏捷 (五)考虑问题的周全性
对问题作水平考察和历史考察
种创造性思想活动 “灵感是对艰苦劳动的奖赏” ※(3)灵感在设计方案中的作用: 它能在紧张的思维过程中突然产生出意想不到的新方案
苏联艺术大师列宾. 伏尔加河的纤夫
2.联想
※(1)定义: 把两种概念或事件联系起来,从一个已有的概念引出一个新的
结论或方法。 ※(2)特点:
从已有的概念或事件引出新的结论或办法。 “引出”通常不是逻辑推论的结果而是想象的结果。 联想具有方向性。 ※(3)联想在设计决策方案过程中的作用: 通过创造性思维联想活动,能够从以往执行过的方案或其他事 件中,引出新的方案。
对决策的目标、方 案是否具有可以实 行的性质、实行的 条件是否具备、实 施后的效益是否优 化等方面进行的分 析。包括:条件分 析、成本分析、效 果预测、效益分析 及综合评估。
(二)决策方案的条件
决策方案的实施所必需的一定的经济、 政治、技术、文化、环境等因素。
(三)公共部门决策方案条件评估表格:
第八章 决策方案的设计与分析
主要内容
1
公共部门决 策方案的特 性与设计过 程
2
方案设计者的 主观条件与创 造性思维的作 用
3
决策方案的 可行性分析
第一节 公共部门决策方案的特性与设计过程
1
公共部门决策方案的特性
2
设计方案的步骤
一、公共部门决策方案的特性
(一)完整性
*决策方案——决策目标 *决策方案应该包括实现决策目标的全部措施
2.具体设计阶段的主要特点:
(1)主体主要是专家系统、咨询人员或机关技术人员 (2)技术性很强,运用一系列的专门技术和相关理论 (3)追求“准确性”、“具体性”。
准确性是指对各个数据的分析、计算,对资料的运用要, 所采用的措施、方法要“准”,即“对症下药”
具体性就是指方案的细节必须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创造性水平发挥的程度。
(二)具体设计 1.方案具体设计的基本内容:
(1)明确方案的具体措施、步骤及其所需资源 (人、财、物、时间和信息等)
(2)明确各项措施及其所需资源之间的关系;
(3)提出方案实施的条件,对可能产生的结果做 出预测和评估。
Eg: 实行行政包干制度 具体设计:
①计算出每个行政人员计划开支的平均数额 ②分析每个人员的工作性质与经费开支间的关系 ③具体落实包干费用,并将数字分解到各个科室, 甚至分解到个人 ④规定出一套相应的奖惩措施
人类失去联想, 世界将会怎样?
“给我一个支点, 我能撬起地球”
阿基米德与浮力定律 相传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王国叙拉古
的希洛王叫工匠做一顶纯金王冠。金王 冠做得极其精致,但有人告发工匠在王 冠内用银子偷换了金子。国王要求数学 家、力学家阿基米德(Archimedes,公 元前287?-212)在不损伤王冠的情况下
(二)多样性
*决策方案的数量 “霍布斯选择”
(三)排斥性:不同方案之间互相排斥
各个方案之间的关系
包含关系:
共存关系:
反对关系:
(四)多因素性
*公共部门决策与其他决策方案的区别
*在设计公共部门决策方案时,必须同时考 虑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多种因 素,还要考虑伦理、心理、人际关系等各种 因素。
第三节 决策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1
条件分析
2
成本与效益分析
3
利益分配与政治限制性分析
一、条件分析
(一)决策方案的可行性与可行性分析:
决策可行性 :某项决策
的目标、方 案具有可以 实行或实施 的性质。
方案的可行 性分析(方 案评估):
在设计出方 案后,必须 进一步对方 案进行分析 评估。
决策可行性分析:
二、创造性思维及其在设计方案过程中的作用
★创造性思维,是指人的全部智力都处于高度紧 张状态下产生新思想、新办法的一种思维活动。
★灵感 ★联想
(二)创造性思维基本形式:
1.灵感
※(1)定义: 一种突发性的思维创造活动
※(2)基本特点: ①突发性、无意识性 ②思维主体在思维过程达到高潮时无意识地产生的一
二、设计方案的步骤
(一)初步设想 1.方案的初步设想的主要内容:
(1)大概多少个方案 (2)勾画各个方案的轮廓 Eg: XX局行政开支过大—→计划将每月的行政开支控制 在20万元以内 A.精简单位行政人员 B.实行行政包干,规定每个科室的开支限额
2.方案轮廓设想的重要性:
(1)方案的轮廓设想是整个决策方案设计过程的基础。 (2)方案的初步设想也是方案选择的基础。 (3)方案轮廓的质量既决定着决策的质量,也标志着
8 10 7 9 7 83 1
议案2 方案3
4 3 8 9 0 58 3 7 8 3 6 5 60 2
◆ 3.表示诸方案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及其决 策影响的表格:
条件 有 利 条 件成本ຫໍສະໝຸດ 减小不利条 件增大
效益
增大
减小
二、成本与效益分析
(一)成本分析
﹠1.定义:
*成本,所消耗的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