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经八脉课件
合集下载
中医经络与腧穴—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医基础课件)
![中医经络与腧穴—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医基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c9b5277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ae.png)
• B以穴位来命名,如十五络脉。 • C以特殊名称来命名,如十二皮部。
十二经脉的命名
• A脏腑 • 十二经脉与内部脏腑有特定的联系,用“属”、“络”
来概括。 • B手足 • 根据十二经脉循行主要经过上肢或下肢,分为
“手……经”“足……经”。 • C阴阳 • 阴阳属性及阴阳气的多少 • 脏为阴,腑为阳;内为阴,外为阳。
十二经脉的主要特点
• 1、有阴阳表里的配合关系,共6组。 • 2、经脉与脏腑直接联系。 • 3、有比较完整的病候记载。 • 4、有一定的循行路线,有逐经相接关系。 • 5、均有本经自己的腧穴。
四、奇经八脉的概念
• 1、概念 • 奇经八脉指别道奇行的经脉。包括督
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 脉、阴跷脉、阳跷脉。
起于胁下,环腰一周,状如束带
故称“阳脉之海” 约束纵行躯干的诸
条经脉 与足少阴经相并上行,环绕口唇,且与任、督、 涵 蓄 十 二 经 气 血 ,
足阳明等有联系
故称“十二经之海”
小腿内侧,并足太阴、厥阴上行至咽喉合于任脉 调节六阴经经气
阳维脉• 足跗外侧,并足少阳经上行,至颈后会合于督脉。 调节六阳经经气
阴跷脉 足跟内侧,伴足少阴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阳跷
脉会合
阳跷脉
足跟外侧,伴足太阳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阴跷 脉会合
调节肢体运动,司 眼睑开合
手足三阳经 • C 在躯干部的分布规律
手三阴分布在胸,足三阴分布在胸及腹
2、内行分布
其作用主要是联属相关的脏腑及组织 脏为阴,腑为阳 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
三、十二经脉循行交接规律
1、十二经脉的循行规律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 手三阳经从手走头, 足三阳经从头走足, 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十二经脉的命名
• A脏腑 • 十二经脉与内部脏腑有特定的联系,用“属”、“络”
来概括。 • B手足 • 根据十二经脉循行主要经过上肢或下肢,分为
“手……经”“足……经”。 • C阴阳 • 阴阳属性及阴阳气的多少 • 脏为阴,腑为阳;内为阴,外为阳。
十二经脉的主要特点
• 1、有阴阳表里的配合关系,共6组。 • 2、经脉与脏腑直接联系。 • 3、有比较完整的病候记载。 • 4、有一定的循行路线,有逐经相接关系。 • 5、均有本经自己的腧穴。
四、奇经八脉的概念
• 1、概念 • 奇经八脉指别道奇行的经脉。包括督
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 脉、阴跷脉、阳跷脉。
起于胁下,环腰一周,状如束带
故称“阳脉之海” 约束纵行躯干的诸
条经脉 与足少阴经相并上行,环绕口唇,且与任、督、 涵 蓄 十 二 经 气 血 ,
足阳明等有联系
故称“十二经之海”
小腿内侧,并足太阴、厥阴上行至咽喉合于任脉 调节六阴经经气
阳维脉• 足跗外侧,并足少阳经上行,至颈后会合于督脉。 调节六阳经经气
阴跷脉 足跟内侧,伴足少阴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阳跷
脉会合
阳跷脉
足跟外侧,伴足太阳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阴跷 脉会合
调节肢体运动,司 眼睑开合
手足三阳经 • C 在躯干部的分布规律
手三阴分布在胸,足三阴分布在胸及腹
2、内行分布
其作用主要是联属相关的脏腑及组织 脏为阴,腑为阳 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
三、十二经脉循行交接规律
1、十二经脉的循行规律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 手三阳经从手走头, 足三阳经从头走足, 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中医经络—奇经八脉(中医学课件)
![中医经络—奇经八脉(中医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e2263fe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13.png)
第五章 经络
第四节:奇 经 八 脉
CONTENTS
壹 奇经八脉的概念、生理特点
目 录 贰 奇经八脉的生理Biblioteka 能叁 奇经八脉的循行和基本功能
壹 奇经八脉的概念、
生理特点
壹、奇 经 八 脉 的 概 念 、 生 理 特 点
一.概念
“奇”有“奇特”“奇异”之意,奇经是指与十二经脉不同的经脉。 01 奇 经 八 脉 是 不 同 于 十 二 经 脉 的 “ 别 道 而 行 ” 的 八 条 经 脉 。
带,有束带之意。
① 约束纵行诸经:带脉围腰一周,状如束带, 以约束纵行的各条经脉,调节脉气,使纵行诸 脉之脉气不下陷。 ② 主司妇女的带下。
叁、奇经八脉的循行和基本功能
五、阴蹻脉和阳蹻脉
1.循行部位
• 阴蹻脉起于足少阴肾经的照海穴, • 沿内踝后直上小腿、大腿内侧, • 沿前阴,腹、胸进入缺盆, • 出行于人迎穴之前, • 经鼻旁,到目内眦, • 与手足太阳经、阳蹻脉会合。
贰 奇经八脉的生理功能
贰、奇 经 八 脉 的 生 理 功 能
1)督脉
• 阳脉之海 • 与六阳经交会于大椎
2)任脉
• 阴脉之海 • 与足三阴经交会于关元穴
一、加强十二 经脉的联系
4)冲脉
• 十二经脉之海 • 同行上下前后,渗灌三阴三阳
3)带脉
• 约束纵行诸经,沟通腰腹部的经脉
贰、奇 经 八 脉 的 生 理 功 能
02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
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
03
《十四经发挥》认为:“脉有奇常,十二经者,常脉也,奇经
八脉则不拘于常,故谓之奇经。”
壹、奇 经 八 脉 的 概 念 、 生 理 特 点
第四节:奇 经 八 脉
CONTENTS
壹 奇经八脉的概念、生理特点
目 录 贰 奇经八脉的生理Biblioteka 能叁 奇经八脉的循行和基本功能
壹 奇经八脉的概念、
生理特点
壹、奇 经 八 脉 的 概 念 、 生 理 特 点
一.概念
“奇”有“奇特”“奇异”之意,奇经是指与十二经脉不同的经脉。 01 奇 经 八 脉 是 不 同 于 十 二 经 脉 的 “ 别 道 而 行 ” 的 八 条 经 脉 。
带,有束带之意。
① 约束纵行诸经:带脉围腰一周,状如束带, 以约束纵行的各条经脉,调节脉气,使纵行诸 脉之脉气不下陷。 ② 主司妇女的带下。
叁、奇经八脉的循行和基本功能
五、阴蹻脉和阳蹻脉
1.循行部位
• 阴蹻脉起于足少阴肾经的照海穴, • 沿内踝后直上小腿、大腿内侧, • 沿前阴,腹、胸进入缺盆, • 出行于人迎穴之前, • 经鼻旁,到目内眦, • 与手足太阳经、阳蹻脉会合。
贰 奇经八脉的生理功能
贰、奇 经 八 脉 的 生 理 功 能
1)督脉
• 阳脉之海 • 与六阳经交会于大椎
2)任脉
• 阴脉之海 • 与足三阴经交会于关元穴
一、加强十二 经脉的联系
4)冲脉
• 十二经脉之海 • 同行上下前后,渗灌三阴三阳
3)带脉
• 约束纵行诸经,沟通腰腹部的经脉
贰、奇 经 八 脉 的 生 理 功 能
02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
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
03
《十四经发挥》认为:“脉有奇常,十二经者,常脉也,奇经
八脉则不拘于常,故谓之奇经。”
壹、奇 经 八 脉 的 概 念 、 生 理 特 点
奇经八脉概述课件
![奇经八脉概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45b006f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6b.png)
(一)密切十二经脉的联系 督脉——“总督诸阳”(称为“阳脉之海”); 任脉——“阴脉之海”(称为“阴脉之海”); 阴维——维络诸阴经,联络所有的阴经而与任脉交会; 阳维——维络诸阳经,联络所有阳经而与后督脉相合; 冲脉——通行上下前后,渗灌三阴三阳“十二经脉之海” ; 带脉——约束纵行诸经,沟通腰腹部的经脉; 阴跷、阳跷“分主一身左右阴阳”。
一、经别 即别行的正经。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行分出,深入 躯体深部,循行于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其循行分布特点 :离、入、出、合。
阴 经
阴
经
经
阳
别
经
阳 经 经 别
二、别络 从经脉分出的支脉,大多分布于体表十二经脉
和任督两脉各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共十五条, 称为“十五别络”。若加上胃之大络又称“十六别 络”。
冲,有“要冲”的含义。
(1)调节十二经气血:有
“十二经脉之海” 之称。 (2)与女子月经及孕育功
能有关:有“血海”之称。
带脉
1.循行部位
起于季胁,斜向下行,交 会于足少阳胆经的带脉穴 DU26(11肋游离端垂直向下 与脐水平相交点),绕身一 周,并在带脉穴处再向前下 方沿髂骨上缘斜行到少腹。
2.基本功能
(1) 约 束 纵 行 诸 经 : 带 脉 围腰一周,状如束带,以约 束纵行的各条经脉,调节脉 气,使纵行诸脉之脉气不下 陷。
(2)主司妇女的带下。
阴阳跷脉
1.循行部位 阴跷脉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足跟内侧足
少阴经的照海穴,沿内踝后 直上下肢内侧,经前阴,沿 腹、胸,进入缺盆,出行于 足阳明经的人迎穴之前,经 鼻旁,到目内眦,与手足太 阳经、阳跷脉会合。 2.基本功能
(二)奇经八脉的生理特点 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的生理特点
一、经别 即别行的正经。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行分出,深入 躯体深部,循行于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其循行分布特点 :离、入、出、合。
阴 经
阴
经
经
阳
别
经
阳 经 经 别
二、别络 从经脉分出的支脉,大多分布于体表十二经脉
和任督两脉各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共十五条, 称为“十五别络”。若加上胃之大络又称“十六别 络”。
冲,有“要冲”的含义。
(1)调节十二经气血:有
“十二经脉之海” 之称。 (2)与女子月经及孕育功
能有关:有“血海”之称。
带脉
1.循行部位
起于季胁,斜向下行,交 会于足少阳胆经的带脉穴 DU26(11肋游离端垂直向下 与脐水平相交点),绕身一 周,并在带脉穴处再向前下 方沿髂骨上缘斜行到少腹。
2.基本功能
(1) 约 束 纵 行 诸 经 : 带 脉 围腰一周,状如束带,以约 束纵行的各条经脉,调节脉 气,使纵行诸脉之脉气不下 陷。
(2)主司妇女的带下。
阴阳跷脉
1.循行部位 阴跷脉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足跟内侧足
少阴经的照海穴,沿内踝后 直上下肢内侧,经前阴,沿 腹、胸,进入缺盆,出行于 足阳明经的人迎穴之前,经 鼻旁,到目内眦,与手足太 阳经、阳跷脉会合。 2.基本功能
(二)奇经八脉的生理特点 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的生理特点
奇经八脉专题培训
![奇经八脉专题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eeb5764c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b4.png)
足逆冷,恶寒——肾为水火之脏,内藏真阴、真阳, 真阳即是命门火。本穴位于两肾俞之间,隶属督脉。 督脉亦属阳。所以,本穴与命门之火有关亲密,是 补命门火旳主要穴位之一。
参照
❖ 1。泽田派命门,在肾俞上五分,夹脊穴上五 分处。“命门乃生命之门也,小儿病多取 之”。多取一侧或左或右,取其发紧旳一侧, 有时兼取两侧,(在十四椎棘突旁5分处,如 穴处无发紧,灸之也有效。)泽田先生经验, 此穴有灸一次就将无法医治旳遗尿治好旳。
2. 腰俞
❖ [命名] 《素问·缪刺论》:“腰尻之解……是 腰俞。”腰尻,指骶部,解指骶管裂孔处, 穴位均可称“俞”,故名。
❖ [定位] 在骶部,当后正中线上,适对骶管裂 孔。
❖ [取穴] 俯卧或侧卧,先取尾骨上方左右旳骶 角,与两骶角平齐旳后正中线上取穴。(当 用手从下向上推时,触不到棘突时即是穴,)
主治
❖ 1.腰脊强痛,下肢痿痹——督脉主一身之阳,主 “脊强反折”。故本穴能治疗癫痫,腰脊强痛等证。
❖ 2.癫痫。 ❖ 3.月经不调,白带,遗精——本穴旳前面即是泌
尿生殖系统。根据腑穴所在,主治所在旳规律,它 能调治这两部分旳病症。 ❖ 4.腹泻、便秘、痔疮、便血
3.腰阳关*
❖ [命名] 穴当腰部,内应丹田为元阴元阳交关 之处。穴属督脉。为阳脉之海,关系一身之 阳,故名。
第十六章 奇经八脉
督脉
督脉循行主干
❖ 《难经·六十八难》“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 (指会阴),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 (上巅,循额,至鼻柱。《甲乙经》)”
❖ 同步有三条分支
附
❖ 手太阳小肠经腧穴后溪通于督脉。
2.络脉循行
❖ “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膂(脊旁肌肉)上项, 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膂。 实则脊强,虚则头重。……取之所别 也。”(《灵枢·经脉》)。
参照
❖ 1。泽田派命门,在肾俞上五分,夹脊穴上五 分处。“命门乃生命之门也,小儿病多取 之”。多取一侧或左或右,取其发紧旳一侧, 有时兼取两侧,(在十四椎棘突旁5分处,如 穴处无发紧,灸之也有效。)泽田先生经验, 此穴有灸一次就将无法医治旳遗尿治好旳。
2. 腰俞
❖ [命名] 《素问·缪刺论》:“腰尻之解……是 腰俞。”腰尻,指骶部,解指骶管裂孔处, 穴位均可称“俞”,故名。
❖ [定位] 在骶部,当后正中线上,适对骶管裂 孔。
❖ [取穴] 俯卧或侧卧,先取尾骨上方左右旳骶 角,与两骶角平齐旳后正中线上取穴。(当 用手从下向上推时,触不到棘突时即是穴,)
主治
❖ 1.腰脊强痛,下肢痿痹——督脉主一身之阳,主 “脊强反折”。故本穴能治疗癫痫,腰脊强痛等证。
❖ 2.癫痫。 ❖ 3.月经不调,白带,遗精——本穴旳前面即是泌
尿生殖系统。根据腑穴所在,主治所在旳规律,它 能调治这两部分旳病症。 ❖ 4.腹泻、便秘、痔疮、便血
3.腰阳关*
❖ [命名] 穴当腰部,内应丹田为元阴元阳交关 之处。穴属督脉。为阳脉之海,关系一身之 阳,故名。
第十六章 奇经八脉
督脉
督脉循行主干
❖ 《难经·六十八难》“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 (指会阴),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 (上巅,循额,至鼻柱。《甲乙经》)”
❖ 同步有三条分支
附
❖ 手太阳小肠经腧穴后溪通于督脉。
2.络脉循行
❖ “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膂(脊旁肌肉)上项, 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膂。 实则脊强,虚则头重。……取之所别 也。”(《灵枢·经脉》)。
奇经八脉分布部位ppt课件
![奇经八脉分布部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648fcbf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d2.png)
冲脉和任脉,都起于胞中,它的一支循背
脊里面上行,为经络气血之海。其浮行在
外的,沿腹上行,会于咽喉,别行的从咽
喉上而络于唇口周围。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任脉循行分布部位
《难经•二十八难》语译:
任脉,起于中极穴的下面,向上经过阴毛
上脘、巨阙、鸠尾、中庭、膻中、玉堂、
华盖、璇玑、天突、廉泉、承浆。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任脉循行分布部位
交会穴:
承泣(足阳明),龈交(督脉)。此外,
手太阴肺经的列缺穴通于任脉。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任脉循行分布部位
《灵枢•经脉》原文:
任脉之别,名曰尾翳,下鸠尾,散于腹。
实则腹皮痛,虚则痒搔,取之所别也。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任脉循行分布部位
本经穴:
会阴、曲骨、中极、关元、石门、气海、
阴交、神阙、水分、下脘、建里、中脘、
任脉循行分布部位
《素问•骨空论》原文:
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
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頣循面入目。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任脉循行分布部位
脊里面上行,为经络气血之海。其浮行在
外的,沿腹上行,会于咽喉,别行的从咽
喉上而络于唇口周围。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任脉循行分布部位
《难经•二十八难》语译:
任脉,起于中极穴的下面,向上经过阴毛
上脘、巨阙、鸠尾、中庭、膻中、玉堂、
华盖、璇玑、天突、廉泉、承浆。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任脉循行分布部位
交会穴:
承泣(足阳明),龈交(督脉)。此外,
手太阴肺经的列缺穴通于任脉。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任脉循行分布部位
《灵枢•经脉》原文:
任脉之别,名曰尾翳,下鸠尾,散于腹。
实则腹皮痛,虚则痒搔,取之所别也。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任脉循行分布部位
本经穴:
会阴、曲骨、中极、关元、石门、气海、
阴交、神阙、水分、下脘、建里、中脘、
任脉循行分布部位
《素问•骨空论》原文:
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
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頣循面入目。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任脉循行分布部位
奇经八脉周康梅 ppt课件
![奇经八脉周康梅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0411f81964bcf84b9d57ba3.png)
(三)督脉经脉的美容保健作用(P33)
具有温肾壮阳、健脾养胃、补肺 养心益气、疏肝利胆、疏通经络等功 效。
主要调理泌尿生殖系统、消化系 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不适以及 本经脉所经过部位之不适。
1、总督诸阳 2、“经络所过,主治所及”调理腰骶、
背、头项部病症及相应内脏病症。 3、调理神志
(四)督脉腧穴
任脉主要行于前正中线。 任脉为“阴脉之海”,总管
全身阴气。
(二)任脉经脉的体表循行
起于外生殖器与肛门 之间的会阴穴,向上行于 前正中线,经过下腹部 (中极、关元、气海)至 肚脐中(神阙),经上腹 部(中脘),上行于两乳 头连线中点的(膻中), 经颈部至下颌,止于颏唇 沟正中(承浆)。
(三)任脉经脉的美容保健作用
应用 操作
共同:颈项疼痛、感冒
咳嗽,气喘, 头痛,眩晕,
痤疮,热病
咽痛
共同:灸法
拔罐
点、按、揉
百会(DU20)
定位
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两耳尖垂直向上连线中点处
功效
升阳举陷,宁心安神,醒脑开 窍
应用
近治:头痛,眩晕 特殊:失眠、健忘、脱肛,久
泻、昏迷
操作
灸法,点、按、揉
神庭(DU24)
下凹陷处
下凹陷处
功效 应用
温肾壮阳,行气活络
近治:腰痛,下肢痿痹 特殊:肾阳虚证(妇科、男科疾病)
操作 温肾壮阳多用温灸疗法
其余可用按摩、刮痧、拔罐等法
腰阳关
大椎、风府
大椎(DU14) 风椎棘突 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
下凹陷处
两侧斜方肌上端之间 凹陷处
疏风解表,宣肺止咳、通络止痛
温阳
共同:下腹疼痛,卵巢保养,下腹肥胖,妇科、男科病症
奇经八脉(概述)ppt课件
![奇经八脉(概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7d47ca20066f5335a81219c.png)
奇经八脉(概述)
6
冲脉循行分布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
❖ 一、冲脉的起源(大致有四种看法): ❖ 1、起于肾下;2 、起于胞中;
3、起于关元;4、起于气冲。 ❖ 二、冲脉的上行线归纳起来,除循行于
胸腹及背部脊里之外,还应上头面 络口唇。 ❖ 三、冲脉的下行线并少阴之经,循下肢 内侧,达足部,入大趾间。
❖ 《难经·二十七难》:冲脉者,
起于气冲,并足阳明之经,夹脐上行, 至胸中而散也。
奇经八脉(概述)
5
❖ 《灵枢.五音五味》:冲脉、
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脊里,为经络 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会 于咽喉,别而络唇。
2、词解
[1]跗属---跗骨与胫骨连接部。 3、体表路线 起于气冲部(气街)→并足少阴肾 经(横骨) →止于上腹部(幽门) 4、体内联系 与胞宫有联系
2、词解
❖[1]季胁——肋尽处为季胁,
当指十一肋端之章门处。
3、体表循行
❖起于季胁(章门) →并足少阳经(带脉、维道)
→围绕腰腹一周。
奇经八脉(概述)
12
(二)生理功能
❖ “约束诸脉”---约束纵行诸经脉,使起到协调 和柔顺作用。
(三)病候
❖ 1、原文
《难经·二十九难》:带之为病,腹满、腰溶溶,若坐水中。 ❖ 2、词解
2、生殖泌尿系统病症。
奇经八脉(概述)
10
带脉
❖ 带,在古代多指“官僚贵族腰间系的大带” 与带脉横行腰腹之间,回身一周相仿。
奇经八脉(概述)
11
(一)循行
❖1、原文 ❖《灵枢·经别》:
足少阴之正,至腘中,别走太阳 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
❖《难经·二十八难》:
奇经八脉ppt课件
![奇经八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5add79aa8956bec0875e328.png)
精选PPT课件
13
(二)指导疾病的诊断
1.循经辨证:
头痛的辨证: 前额痛—阳明经,头侧痛 —少阳经 , 头项强痛—太阳经;巅顶痛—足厥阴肝经 。
精选PPT课件
14
(三)指导疾病的治疗
1.指导针灸治疗—经络所通,主治所及。 (1)指导循经取穴——直趋病所 腰背委中求,肚腹三里留, 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2)指导推拿按摩
第三节 奇经八脉
精选PPT课件
1
一、奇经八脉的概念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 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
奇经具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
奇者,异也。所谓奇经,是指这些经脉与十二经 脉不同。它们与十二正经的区别是:
(1) 分布不像十二经脉那样有规律;
(2) 一般与五脏六腑没有直接的络属关系;
17
谢谢
精选PPT课件
18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3) 彼此之间也无表里关系。
精选PPT课件
2
二、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和基本功能
督脉行于人体后正中线; 任脉行于人体前正中线; 冲脉行于腹胸部、下肢内侧及脊柱前; 带脉环行腰腹部;
除带脉外,均自下而上行; ☺ 上肢没有奇经分布。
精选PPT课件
3
督脉
1.循行部位 行于腰背部正中线 2.基本功能
2.指导药物治疗
精选PPT课件
15
案例分析
刘某,男,41岁,一日前,在挪动洗衣机时突然感觉腰部疼痛难 忍,随即停止搬动活动,但腰部疼痛没有消失,不敢转动,且腹 部稍用力则疼痛即加重,卧床一夜后,腰部仍觉疼痛,腰不敢下 弯及左右转动,遂求助中医师。医生随即针刺患者头面部的人中 穴,采用重捻泻法,并留针30分钟后,患者腰部疼痛明显缓解, 并可自如转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脉-阴脉之海
任脉,行于腹面正中 线,其脉多次与手足 三阴及阴维脉交会, 能总任一身之阴经, 故称:"阴脉之海"。 任脉起于胞中,与女 子妊娠有关,故有 “任主胞胎”之说。 从会阴穴开始,沿体 前正中线向上,经腹 部→胸部→到下颌部 的承浆穴为止。
督脉-阳脉之海
督脉,行于背部正中,其脉多 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交 会,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 称为"阳脉之海"。督脉行于 脊里,上行入脑,并从脊里 分出属肾,它与脑、脊髓、 肾又密切联系。 从尾骨尖的长强穴开始,沿背 部正中线向上,经腰→背→ 后头部→头顶→鼻尖→到上 唇内上唇系带与齿龈连接处 的龈交穴为止。
冲脉-调节十二经脉气血
冲脉,上至于头,下至于 足,贯穿全身;成为气血 的要冲,能调节十二经气 血故称"十二经脉之海", 又称"血海"。同妇女的月 经和生殖有关。 循行线路:①起于小腹内, 下出于会阴部;②向上行 于脊柱内;③其外行者经 气冲与足少阴经交会,沿 着腹部两侧;④上达咽喉; ⑤环绕口唇。
阴维脉-维络诸阴
维,有维系之意。阴维脉 的功能是"维络诸阴"。 线路①起于小腿内侧,② 沿大腿内侧上行到腹部, ③与足太阴经相合,④过 胸部,⑤与任脉会于颈部 阴维脉主里症,如发病, 则出现心痛、胃痛、胸腹 痛、忧郁等里症。针刺、 艾灸或按摩经脉可治理该 经病症。
阳维脉-维络诸阳
阳维脉主表证,若发 病,出现发冷、发热、 外感热病等症。 循行线路:起于足跟 外侧,②向上经过外 踝,③沿足少阳经上 行髋关节部,④经胁 肋后侧,⑤从腋后上 肩,⑥至前额,⑦再 到项后,合于督脉。
谢谢大家!
阴跷脉
照海通于阴跷,其主治证咽喉 气塞、小便淋沥,膀胱气痛, 肠鸣、肠风下血,黄疸、吐 泻、反胃,大便艰难,难产 昏迷,腹中积块,胸膈嗳气, 梅核气等。 路线: ①起于足舟骨的后方② 上行内踝的上面,③直上沿 大腿内侧,④经过阴部,⑤ 向上沿胸部内侧,⑥进入锁 骨上窝,⑦上经人迎的前面, ⑧过颧部,⑨到目内眦,与 足太阳经和阳跷脉相会合
奇经八脉讲解
井陉县中医院 康燕
奇经八脉
定义: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 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 称。它们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 合关系,其循行别道奇行,故称奇经。 功能:1、沟通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 2、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渗灌等调节 作用。
八脉交会八穴歌
八脉里有八个代表性的穴位,公孙、内关、 临泣、外关、申脉、后溪、列缺、照海 “八脉交会八穴歌” :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 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锐眦外关逢; 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 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带脉:约束十二正经
带脉,起于季胁,斜 向下行到带脉穴,绕 身一周,如腰带,能 约束纵行的诸脉。 功能:1、月经不调、 带下、经闭、小腹痛 等妇科病证;2. 胁痛, 腰痛。
阳跷脉
பைடு நூலகம்
跷,有轻健跷捷之意。有濡 养眼目、司眼睑开合和下肢 运动的功能。 申脉通于阳跷,其主治证有 腰背强直,癫痫,骨节疼痛, 遍身肿,满头出汗等。 路线:起于足跟外侧,②经 外踝上行腓骨后缘,没股部 外侧和胁后上肩,过颈部上 挟口角,进入目内眦,与阴 蹻脉会合,再沿足太阳经上 额,③与足少阳经合于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