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认识的实习报告范文

合集下载

地质学认识实习报告4篇

地质学认识实习报告4篇

地质学认识实习报告地质学认识实习报告精选4篇(一)标题:地质学认识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本次地质学认识实习是在XX地质研究所进行的,实习时间为XX月XX日至XX月XX 日。

该地质研究所是国内知名的地质研究机构之一,具有丰富的地质学研究经验和先进的科研设备。

实习期间,我承担了XX课题的研究,目的是深入了解地质学的理论知识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二、实习目的1. 学习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2. 了解地质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3. 提高地质实地调查和样品采集技能;4. 提升数据处理和实验技术。

三、实习过程1. 掌握地质学基础知识:在实习开始前,我系统地学习了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发展历程,了解了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地质演化过程。

这为我的实习研究奠定了基础。

2. 地质实地调查:根据课题的需求,我参与了几个地质实地调查,了解了地质地貌的形成原因和地质构造特征。

通过实地观察、量测和采样,我学会了如何绘制地质剖面图和地质图,并熟悉了地质调查报告的撰写方法。

3. 实验技术应用:在实验室中,我学习了地质样品的初步处理和分析技术,例如岩石和矿物的薄片制备、显微镜观察和化学分析等。

通过实验,我进一步理解了地质样品的性质和组成,并能够运用相关技术进行分析和解释。

4. 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在研究课题的过程中,我使用了地球物理测量仪器和地质勘探设备,收集了大量实地观测数据。

通过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我得出了一些初步结论,并运用图表和图像展示了研究结果。

四、实习心得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地质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实地调查和实验操作让我亲身体验了地质学的魅力,增强了我的科研能力和实践技能。

同时,我也意识到地质学研究需要严谨的思维和系统化的思考,必须具备跨学科和综合性的能力。

此外,实习还让我进一步认识到地质学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等领域的重要作用,对于我未来的职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我将继续学习地质学的理论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能力,为地质学的研究和应用做出贡献。

地质学实习报告(精选10篇)

地质学实习报告(精选10篇)

《地质学实习报告》地质学实习报告(一):一、实习目的:本次实习是地质课程的野外认识实习,其目的旨在透过短期的野外实践是同学们对地质学研究的主要资料和特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性的了解,巩固和掌握地质科的基本资料和方法,初步具备分析、解决在实际工程中出现的简单条件下的地址问题的潜力,为以后的工作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主要目的有三:(1)了解各种内外力地质作用。

(2)认识各类地质现象,了解华北地台基本地层层序。

(3)初步掌握一般的野外地质技能,从野外观察、记录、描述罗盘仪的使用。

此外,透过实习是同学们充分认识到地质实践对于地质学科的重要性及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从而逐步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作风和勇于探索的科学求实精神。

二、实习地点:xxxx地质实习基地三、实习时间:2011年5月16日到2011年5月20日四、人员组成:五、实习路线:亮甲山潮水峪山羊寨xx上庄坨大石河小傍水崖村吴庄花场峪六、实习简介:1、实习区位置及交通这次我们的实习区域在我国北方唯一的不冻港所在的秀丽的海滨城市xx市及抚宁县、青龙县境内,南起北戴河海滨xx,北至花场峪、义院口,东起山海关,张崖子,西至瓦家山等地,总面积约为120K㎡。

xx市xx北方地质实习基地位于xx市北28KM。

该区自然地理位于燕山山脉东段,南临华北平原和渤海湾,行政属河北省xx市抚宁县xx乡管辖。

实习区交通十分方便,(北)京沈(阳)铁路贯穿实习区南部,并有地方铁路秦(皇岛)青(龙)线,能通往山区。

公路以xx市为中心,四通八达,客运可通省内的青龙、承德、平泉、滦县、迁安、抚宁、兴隆、昌黎、卢龙等地,省外可达辽宁绥中、建昌、咯左、凌源朝阳和天津等地。

海运目前尚无客运,但新建的油港及煤港货运从xx港可同我国沿海各纲和世界各地。

2、实习区气候实习区属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0。

1℃,一月份平均气温为-5℃,七月份平均气温为24。

5℃,年平均降水量769mm,多集中在7-8月份,达全年降水量70%左右。

地质学实习报告6篇

地质学实习报告6篇

地质学实习报告地质学实习报告6篇在人们素养不断提高的今天,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

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地质学实习报告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地质学实习报告篇1一.实验时间20xx年12月17号二.实验地点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金马河大桥→汶川县映秀镇→都江堰紫坪铺镇都江村→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三.实验目的通过对实习路线附近的地质条件,使野外现象和课堂教学内容有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并在此认识上进行综合分析,在培养野外工作能力的基础上初步学会地学的一些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巩固、消化已学的理论知识,初步学习野外实习工作方法,跟着指导教师的思考方式,理解实习中遇到的具体现象。

地质学野外实习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同学们对地质地貌的观察能力,为后继的专业课打下基础。

四.实验任务1.观察并了解实习沿途的地形地貌,思考为什么在短距离内地形地貌会有如此大的变化。

2.全面分析所看到的地形地貌并加以延伸3.在野外对各种内、外地质作用进行初步观察分析五.区域概况地点一:金马河(1)金马河位于成都平原,成都平原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平原、地势平坦、水域遍布,河网纵横、物产丰富,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平原由岷江、沱江、青衣江、大渡河冲积平原组成。

成都平原的地质构造是在很硬的岩石上覆盖了一层厚厚以泥土为主的沉积物。

据四川深部地球物理资料记载,盆地基地是硬化程度很高的早前寒武纪花岗石结晶基底,成都平原岩层十分坚硬。

成都平原地形好,气温高于同纬度其它地区。

最冷月均温5℃~8℃。

土壤以紫色土为主,土壤中富含多种矿物质,该地区农业较为发达,后来,由于长期种植水稻,部分土壤成为水稻土。

成都平原很多河流的源头都可以追溯到都江堰的岷江。

成都平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中亚热带温和湿润气候),以紫色土为主,主要种植水稻,棉花等。

在都江堰以下的岷江等河流的灌溉下在亚热带湿润的季风气候使得成都平原年平均气温约为16℃,年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左右,因平原邻近川西高原山地,深受山地下沉的冷空气的影响,加之平原河水大多来自西部高原山地的冰雪融水。

地质学认识实习报告范文3篇

地质学认识实习报告范文3篇

地质学认识实习报告范文地质学认识实习报告范文精选3篇(一)实习报告范文地质学认识实习报告实习单位:XXX地质勘探局实习时间:2021年6月-2021年8月实习地点:XXX省XXX市一、实习目的和背景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起源、演化和内外部结构及其岩石、矿产和水文地质等方面的学科。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观察和参与勘探活动,加深对地质学理论的理解和应用,提升实践能力和科研水平。

二、实习内容和任务1. 参与地质勘探工作。

了解地层构造、岩石类型和成岩作用等实地观察内容,参与勘探仪器的操作和数据收集工作,积累实际勘探经验。

2. 进行野外地质调查。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质断层、构造构造和沉积地质剖面进行实地观察和采样,分析地质构造演化过程,并获取相关地质样品。

3. 参与实验室分析。

利用地质样品进行岩矿分析、岩石成分分析和矿床成矿机制分析,掌握实验室仪器的使用和数据处理方法。

4. 编写实习报告。

总结实习期间的经验和收获,撰写实习报告并进行口头报告。

三、实习心得和收获通过数月的实习,我对地质学的认识和理解得到了大幅提升。

首先,实地参与勘探工作让我亲身体验了地质工作者的职责和工作环境,加深了对地质勘探活动的理解,同时也意识到了地质勘探的重要性。

其次,野外地质调查让我更加熟悉地质现象和地质构造的特点,加深了对不同地区地质变迁过程的认识,对地质发展规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最后,实验室分析让我学会了如何准确地获取地质样品的信息,通过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掌握了地质样品的岩石成分分析和矿床成矿机制的研究方法。

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学到了地质学理论知识,还培养了勘探工作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同时,我也认识到地质学作为一门发展迅速的学科,需要不断进行实践和研究,才能更好地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四、实习建议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仅仅通过实地观察和参与勘探工作对于地质学的理解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建议在实习期间加强对地质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学习和实践相结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质学理论。

地质学实习报告(精选9篇)

地质学实习报告(精选9篇)

地质学实习报告(精选9篇)地质学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概况1、实习目的与任务地质学是关于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的知识体系。

地质地貌实习是我们专业基本教学实习环节。

通过此次实习,使同学们进一步巩固地质地貌学的基本原理,学习并掌握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同学们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理论教学体系,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2、实习地点:即马山国家地质公园马山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位于青岛即墨市城区西侧,总面积7·74平方公里,公园内以海拔231米的马山为最高主峰,大山、宝安山、团山及长岭等几个侧峰拱卫在周围。

山虽不云高,峰虽不属秀,然而这里丰富而又独特的地质现象,却使其在地质保护、科研、旅游等方面具有极高的价值。

3、实习时间:5月10日二、实习内容1、马山自然保护区概况马山自然保护区是1994年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青岛即墨市城西4公里处,总面积7.74平方公里。

它集科学地质文化、民族宗教文化和民风民俗文化于一体,充分体现了马山文化丰富的内涵。

它不仅是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一处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

马山自然保护区是全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面积最小的一个,但区内含有柱状理石柱群、硅化木群、沉积构造、接触变质带及古脊椎动物化石等丰富的地质遗迹,被地质界称为“袖珍式地质博物馆”。

区内地质遗迹不仅丰富,而且十分独特,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浅粗面火山岩柱状节理石柱群是世界“三大石群”之一,高26米,宽150米,单株独立、巍巍壮观,可与英国的“巨人堤”、美国的“魔鬼塔”相媲美;硅化木,现已发现并保存完好的有26处,最大的一株长13米、平均直径0.8米硅化完全、年轮清晰实属罕见;维妙维肖的沉积岩包卷层理和交错层理胜似一幅山水画,妖娆多姿的接触变质岩,展现了火山爆发的烈焰对地质的改变,给人留下了对大自然的感叹。

2、马山地质地貌概况马山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演变过程,燕山运动晚期的火山运动奠定了马山的基础。

2023关于地质实习报告范文七篇

2023关于地质实习报告范文七篇

2023关于地质实习报告范文七篇地质实习报告篇1一、前言1、目的和任务本次实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了解岩性及其构造、沿途出现的地质构造就这样结束了,原本打算把实习当游山玩水的我却发现有收获,这是一个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把所学的知识灵活的理解和运用,从而加强我们对这门课程的了解,而且在实习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无法学到的东西,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看来就是这个道理。

另外还要感谢老师的细心指导。

通过这次野外实习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对要考察的对象要事先做一定的了解,事先做好准备,就不至于到时不知所措。

、河流地貌、岩溶地质作用、沉积岩构造等,这是一次地质启蒙教育,是一次重要的熟悉实习,重点要理解基本的地质概念,了解基本知识,学会基本技能。

通过短期的野外实习对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培养出用地质观,在实习中,观察分析褶皱、断裂特征,学回了辨认分析河流地质作用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明确了地质的地位以及与建设紧密结合的治学思想。

此外,通过实习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提高对地质科学的爱好;充分熟悉到地质实践对地质科学的重要性;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与书本上的内容结合,加深对一些地质构造的认识与理解,为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矗同时,这次实习也是对我个人的一次挑战,从来没有爬过山的我,这次对我个人的意志品质是一次考验,我得到了一次良好的锻炼。

共同完成地质实习任务。

作为实习的第一天,首先进行的是实习前的动员,师傅简要但清楚的交代了实习的内容===了解了很多不良地质现象,如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等,使我们不用外出就了解了各种地质现象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后果,还了解了一些预防这些地质现象发生的措施和方法,使我们增强了对地质现象的认识2其实是一个岩石群,板块形状不一,但错落有致,岩性为棕红色砂岩,岩石层理构造明显,上部有植物覆盖,岩石上出现了水平节理,垂直节理,倾斜节理,还有波浪型节理,有的节理几乎贯穿了整个岩石群。

地质学地质实习报告(优秀3篇)

地质学地质实习报告(优秀3篇)

地质学地质实习报告(优秀3篇)地质学实习报告篇一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学生在完成普通地质室内教学之后,将进行为期三周的野外认识实习。

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知识的'目的。

提高学生的地质综合思维能力以及实际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学生具备初步的野外地质调查能力。

(一)实习任务1、使学生初步学会观察常见的地质现象,分析其相关的地质作用和形成机制,这是本次实习的主要任务。

2、认识实习区内常见的矿物、岩石、古生物、地层、构造及矿产,分析它们形成的作用。

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掌握地质罗盘和手持GPS的使用以及岩层产状的测量方法;初步掌握野外地质现象的观察记录方法;编写地质实习报告。

(二)实习内容及要求实习的主要内容(重点)是观察和分析内、外力地质作用及其现象,在实习中必须学习并初步掌握野外基本工作方法和工作技能。

难点是有关地质作用与地质现象的因果分析。

具体内容及要求1、观察认识外力地质作用及其现象(1)xx市湖边石灰山地质观察路线通过石炭系地层剖面的参观,初步了解实习区内的主要地层层序、接触关系,地层单位名称、地层厚度、主要岩性特征及构造变动。

初步掌握沉积作用、成岩作用的类型,沉积岩野外识别描述方法,以及岩层产状的测量方法,同时能初步辨认几种常见的古生物化石。

学习绘制信手剖面图。

通过参观煤矿、石灰岩矿,了解外生矿床的一般特征及沼泽的生物沉积与成矿作用。

普通地质实验室实习实习一、矿物(一)认识矿物的形态及主要物理性质,学习肉眼识别矿物物理性质的方法。

实习二、矿物(二)观察认识常见矿物的特征,初步掌握矿物的鉴定描述方法。

实习三、风化作用在校园后山观察、认识风化作用产生的地质现象,观察风化壳剖面特征并画素描图;初步掌握野外观察分析地质现象及地质素描的方法。

实习四、地面流水的地质作用通过教师提供的图片、录像,观察认识地面流水的种类及产生的地质现象;初步掌握冲沟、河谷的特征及河床、河漫滩的沉积物特征;观察分析河流阶地的形成和类型。

地质学实习总结报告5篇

地质学实习总结报告5篇

地质学实习总结报告5篇篇1一、实习目的与背景本次实习旨在将课堂所学的地质学理论应用于实际,增强我们对地质现象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地操作,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地质学的实际应用价值,为今后的工作与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本次实习于XXXX年XX月至XX月期间进行,地点位于某地质公园及附近地区。

三、实习内容1. 地质现象观察在实习期间,我们对实习地点的地质现象进行了全面观察。

包括地貌特征、岩石类型、构造形态、矿产资源等方面。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对地质现象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2. 岩石鉴定与分类通过专业指导,我们学习了岩石的鉴定方法,对常见的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进行了详细分类。

此外,我们还采集了部分岩石样本,进行了室内鉴定。

3. 地质剖面测量在导师的带领下,我们学习了地质剖面的测量方法,并对实习地点的地质剖面进行了实地测量。

通过测量数据,我们绘制了地质剖面图,为地质学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4. 地质灾害调查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还对实习地区的地质灾害情况进行了调查。

包括滑坡、泥石流等常见地质灾害,并对防治措施进行了初步了解。

四、实习收获与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对地质学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实地操作使我们更加熟悉地质学研究方法。

2. 专业技能得到提升在实习过程中,我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这对我们今后的工作与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3. 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在实习过程中,我们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这对我们今后的工作与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五、存在问题与建议1. 实习时间较短本次实习时间较短,部分内容无法充分展开。

建议延长实习时间,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地质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2. 实习地点单一本次实习地点较为单一,希望今后能够安排多个实习地点,以便我们了解不同地区的地质特点。

3.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议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验室操作、野外实践等课程内容,以提高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地质学实习报告4篇

地质学实习报告4篇

地质学实习报告4篇一、实习目的通过野外实习,进一步了解地质学的基本内容,掌握地质学的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了解和掌握地表形态及其发生、发展、结构和分布规律。

重点掌握实习区域的地层、岩石、矿产,地质构造(褶皱和断裂)和古生物的主要类型、分布及其演化规律,及野外地质调查基本方法等,并综合研究和掌握地球表层各自然要素的性质和特性,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每位大学生首先最主要的是学习课本上的知识,然而光从理论上认识只能让大学生纸上谈兵,因而实习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更为重要的是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知识能否被社会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会所承认,同时,这也是给我们一个找出自身知识的不足与缺陷的实践机会。

二、实习地区概况主要实习地点是古武当山,京娘湖,莲花洞。

三、实习内容(一)5月9号实习前准备在课堂上我们已经学习了地质地貌学这门课程,对地质地貌的一些基本知识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马上就要去野外实习了,我们都很兴奋,都在为实习做准备。

首先我们上网查了实习地的概况(地理位置,地质地貌)大概了解到:约在距今19亿年的时候,发生了一次显著的地壳运动,叫吕梁运动,使中元古界与下元古界呈角度不整和接触,吕梁运动以后,相对稳定地层的范围不断扩大,地形高低起伏,比较复杂。

有些地层在久经腐蚀以后,开始下沉,形成地质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海浸,无脊椎动物和菌藻类植物开始出现,一直到距今大约8亿年的寒武纪时代,京娘湖地区还一直沉浸在一片汪洋大海中。

到距今大约两亿五千万年的时候,地壳又发生了一次大运动,称为燕山运动。

由于地壳断层,大部分海水向东消退,京娘湖地区仍处于大海的边沿,汹涌的海涛冲刷岩石,形成千姿百态的沟壑深谷,到了距今大约6500万年的时候,地壳又发生了一次大运动,叫喜马拉雅运动,西部地壳相对隆起,东部地壳相对下沉,海水向东消退,整个太行山脉的雄姿也由于海水的消退展现出来,这里形成了北台、太行、唐县三层夷平面,培养了京娘湖、古武当山、七步沟、武西岳的石英砂岩峡谷峰林景区。

地质学实践教学报告(3篇)

地质学实践教学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地质学是一门研究地球的组成、结构、演化以及地球内部和外部各种地质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自然科学。

为了更好地理解地质学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本次实践教学报告将围绕野外地质实习展开,详细记录实习过程中的观察、分析、总结以及心得体会。

二、实习时间及地点实习时间:2021年7月1日至2021年7月15日实习地点:我国某地质公园三、实习目的1. 培养学生的野外地质观测和识别能力;2. 熟悉地质图件的制作和阅读;3. 提高学生的地质分析、推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4.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四、实习内容1. 野外地质观测实习期间,我们首先对实习区域进行了全面的地形地貌观测。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了解了该地区的地质构造、岩性、构造运动、地貌形态等特征。

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对以下地质现象进行了详细观测:(1)地层:观察了不同地层的岩性、厚度、产状等特征,了解了地层的形成、沉积过程和演化历史。

(2)断层:观察了断层的类型、规模、性质等特征,分析了断层的成因和运动方式。

(3)褶皱:观察了褶皱的形态、规模、产状等特征,了解了褶皱的形成过程和地质意义。

(4)侵入岩和喷出岩:观察了侵入岩和喷出岩的岩性、产状、构造特征等,了解了岩浆活动的规律和地质意义。

2. 地质图件的制作和阅读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地质图件的制作和阅读方法。

通过实地测量和数据处理,我们制作了实习区域的地质图,并学会了如何从地质图上获取有用的地质信息。

3. 地质分析、推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运用所学的地质知识,对实习区域的地层、构造、岩性等进行了分析、推理和综合运用。

通过对地质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我们提高了自己的地质分析、推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五、实习心得体会1. 实践出真知。

通过本次野外地质实习,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

只有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才能真正掌握地质学的精髓。

2. 团队合作精神。

地质认识实习报告8篇

地质认识实习报告8篇

地质认识实习报告8篇地质认识实习报告8篇我们眼下的社会,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地质认识实习报告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地质认识实习报告篇1一、实践目的:通过在企业的生产、管理等岗位的实际跟班实习,并参与实际的企业管理工作,认识企业生产管理的运作过程及特点,了解企业管理体制、原则、内容和方法,以及企业在产品开发、生产、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经营战略、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实际运作过程,了解计算机在企业信息管理中的开发及使用情况,结合实习内容理解课堂学习过的管理理论知识,提高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二、实践内容:作为一名实习生,我被地质队安排在了单位的信息科工作,以便了解公司的信息化概况。

在信息科,我也了解一些关于地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相关知识。

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是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中数字国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年来,总计安排工作项目141项,投入工作经费24330万元。

在国土资源部的正确领导下,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工作,按照"一条主线,两个支撑,一个目标"的建设思路,在扎实地逐步推进。

根据《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纲要》和地质调查工作特点,在以往工作基础上,中国地质调查局逐步确定了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思路:以提高地质调查和社会化服务水平为目标,以数据支撑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为基础,加速实现地质调查主流程信息化。

六年来,地质调查主流程信息化建设取得显著进展,数据支撑体系已基本建成,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已初具规模,地质调查成果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有了良好开端,基本实现了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的阶段目标。

二、地质调查主流程信息化建设主要成果根据地质调查工作程序,地质调查主流程共包括立项论证、设计编制、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成果综合、社会化服务等六个模块。

实用的地质认识实习报告[精选五篇]

实用的地质认识实习报告[精选五篇]

实用的地质认识实习报告[精选五篇]第一篇:实用的地质认识实习报告实用的地质认识实习报告三篇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

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地质认识实习报告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地质认识实习报告篇1根据工作的目的和重点不同,报告的内容也有所侧重。

实习报告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一、前言主要说明实习的时间、地点、目的、任务及路线安排,实习队的组成,工作的方法,工作量以及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二、实习区概况1。

实习区的范围、地理位置、交通概况等,最好附上“工区位置图”。

2。

实习区的区域地质概况3。

实习区自然地理概况,如地形、地貌、河流、气候等概况。

4。

实习区社会经济概况。

三、地层实习区的地层层序、时代、接触关系、厚度及分布状况。

按照地层的新老关系,由老至新叙述各个时代地层的岩石组合特征、古生物特征、沉积特征、分布和出露情况、接触关系、厚度、地貌特征及特殊的识别标志。

四、岩石叙述实习区出现的岩石类型,详细描述其特征。

可按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的顺序分别叙述,要说明成分、结构、构造、产状、成因、时代等。

五、内动力地质作用1。

地壳运动及地质构造概述实习区的大地构造位置、基本的构造格局、地壳运动、具体构造的类型和特征。

对褶皱构造与断裂构造分别进行详细描述,并应附有素描图、构造剖面图等。

褶皱构造要描述构造的位置、范围、规模、长轴方向,核部的地层时代、岩性,两翼的地层时代、岩性、层序,两翼岩层的产状,轴面和枢纽的产状,最后确定褶皱的类型、褶皱的形成时期及形成机制。

断裂构造要描述断层的位置、方向、规模,断层面产状及形态变化,断层面、断层带的特征如擦痕、断层泥、断层角砾、断层崖等,断层两盘的地层时代、岩性,两盘岩层的产状,地层的牵引现象,伴生节理及构造岩等。

2。

岩浆作用按岩浆作用时代、作用方式及产状等进行描述。

分析柳江向斜的形成与岩浆作用的关系。

地质学实习报告(最新5篇)

地质学实习报告(最新5篇)

地质学实习报告(最新5篇)地质实习报告篇一一、引言1、实习时间:20xx年5月30日星期天2、实习地点:北京市昌平区虎峪村的虎峪风景区3、组成人员:老师带领下的资源勘查工程(固体矿产)的0、1班同学及2、3班部分同学七十人左右。

4、实习目的:通过本学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我们已经建立了系统的关于地球科学知识的理论认识。

此次虎峪的实习是我们的第一次野外实习,通过本次的实习,我们将理论付诸于实践,在巩固完善课堂上所讲地球科学知识的同时,也使我们初步掌握了野外工作的基本原理与技能。

另外,我们对野外基本的地质构造褶皱和断裂有更深刻的认识。

更进一步地分析三大类岩石,地质地貌,形成环境等。

初步接触罗盘,了解罗盘的使用方法及使用目的。

秉承地大优良传统:艰苦朴素,求真务实。

培养我们热爱地质工作。

为以后的北戴河实习和周口店实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为以后更好地从事地质事业而服务。

5、地理位置:北京市昌平区南口镇虎峪村6、虎峪概况:虎峪地带处于华北平原与燕山山脉的交接处。

风景区内山峦起伏交错,山谷曲折幽深,最高峰磨盘山海拔1060米。

虎峪自然风景区是京郊最具野趣的景区,其中黑龙潭白龙潭羊尾巴湖百仙神洞良心池天桥石洞通天池等36处极具特色的自然景点让您流连忘返,虎峪金辉更是古燕京八景之一。

虎峪景区是集旅游、娱乐、康体、商务、度假于一体的国家A级景区。

7、实习路线: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从学校到虎峪旅游景点,然后进行我们的野外实习。

第一个观测点距离大门50米处,北纬40°16′16.2″ 东经116°8′39.1″;第二个观测点北纬40°16′一qi.8″ 东经116°8′40.5″;第三个观测点北纬东经;第四个观测点北纬40°16′19.5″ 东经116°8′42.8″;第五个观测点北纬东经;第六个观测点北纬40°16′23.4″ 东经116°8′42.7″;第七个观测点北纬40°16′25.8″ 东经116°8′44.0″;第八个观测点北纬40°16′36.1″ 东经116°8′44.5″;第九个观测点北纬40°16′37.6″ 东经116°8′44.4″。

地质学实习报告(精选8篇)

地质学实习报告(精选8篇)

地质学实习报告地质学实习报告(精选8篇)在现在社会,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

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地质学实习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地质学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标地学基础野外实习是《地质学基础》课程的基本教学环节,同学们通过此次野外实习,要求能够进一步巩固地质学基础的理论知识,学会和掌握野外地质地貌考察鉴别的基本方法及基本技巧,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为学习《土壤学》、《土地管理学》、《小城镇规划》等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习时间:20xx年12月18日三、实习路线:学校----金马河大桥----映秀镇----都江村四、实习工具:铁榔头、稀盐酸五、指导老师:吴德勇老师、郑子成老师六、实习要求:1、深入认识和了解温江周边地区的地质地貌;2、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不同地区地质地貌所属类型、形成原因和如何合理地加以利用;3、能够清楚地质地貌与生产利用的关系,以及某些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和必须的防御措施。

七、川渝地质地貌:川渝面积57万km2,分为东部地台区和西部地槽区,其中东部包括四川盆地和盆周山地,西部包括甘孜、阿坝及凉山洲的部分。

(一)地质构造1、东部地台区。

从元古代代早期,由于吕梁运动、晋宁运动和澄江运动,形成盆地的雏形。

龙门山以东,形成的褶皱较低,褶曲起伏较小。

(1)盆地西部①龙门山山前坳陷,龙门山和龙泉山之间盆地界线广元—宝兴—盐源—木里②龙泉——熊坡断褶带,包括龙泉山、丹棱总岗山。

③江油——芦山断褶带(2)盆地中部位于龙泉山和华蓥山之间,形成许多小背斜或称为平缓而较的穹隆构造,倾角较小,产状平缓。

(1)川北深拗大向斜以白垩系地层为主,梓潼为中心,包括三台、绵阳。

(2)宣汉旋转背向斜。

(3)蓬莱镇——南充穹背斜群。

(4)威远穹窿(威远——荥经之间)(3)盆地东部条形褶皱,分布华蓥山大断裂以东,巫山、七曜山以西,形成一系列向斜开阔,背斜狭窄的隔档式构造,北边平行,南部分支,形成扫帚状构造。

有关地质实习报告范文五篇

有关地质实习报告范文五篇

有关地质实习报告范文五篇地质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1.通过实习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理论联系现场实际,再回归到理论上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现场判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了解矿物和岩石的形成过程、结构、产状等,掌握野外判断能力,初步建立对某一种岩石的工程地质评价。

3.参观工地,了解工程地质条件对基坑设计与施工的影响和地质灾害与边坡工程的治理。

4.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积极主动的优良品质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实习日程安排:2、20__.09.01星期二上午,到中国科学院__地球化学研究所,参观矿物、岩石标本及同位素年代重点实验室参观。

3、20__.09.02星期三上午,前往__海岸酒店工地,学习工程地质条件对基坑设计与施工的影响;前往__学习地质灾害与边坡工程的治理。

4、20__.09.03星期四上午,前往__实地学习认识坡积土、残积土、花岗岩、剪节理、张节理、岩脉,风化地貌、球状风化等地质现象。

5、20__.09.04星期五上午,在__课室进行实习总结,并学习阅读勘察报告的相关内容,练习沙土液化的计算和等效剪切波速的计算。

三、实习的内容第一天8.31关键词:地学文化、人文素质上午在__学院报告厅,首先是宿老师介绍了这次实习的主要内容,强调了在实习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尤其是安全问题。

接着张院长为我们的实习致开幕词。

最后胡红拴研究员做了题为《地学文化的研究和传播方式》演讲。

所谓地学文化,是人类在研究与利用地球资源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它是人地关系在文化上的反映。

地学文化内涵丰富,外延广阔。

如黄山、九寨沟、长江三峡、桂林山水、丹霞地貌、雅丹地貌等地质旅游景观,每年吸引着大批游客。

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的庐山,不但是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发源地,而且其浓厚的文化气息,最终使这个风景名山成了独一无二的旅游胜地。

20世纪地球科学在认知宇宙和地球重大地质事件、勘查矿产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减灾防灾、推进社会进步、提高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地质学认识实习报告优秀范文6篇

地质学认识实习报告优秀范文6篇

地质学认识实习报告优秀范文地质学认识实习报告优秀范文精选6篇(一)地质学认识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意义地质学认识实习是地质学专业学生接触地质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加深对地质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的重要手段。

通过实践培训,掌握地质学实践技能,了解实际工作环境,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将来从事地质学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地点与时间我所选定的实习地点是一个地质工程勘察院,实习时间为两个月。

三、实习内容与收获1. 学习地质勘探方法: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地质勘察工程项目的野外勘探工作。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学习了各种地质勘探方法的原理与实施步骤,包括地面地质调查、地质钻探、地电阻法测量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地质勘探仪器的使用方法,并了解了勘探数据的获取和处理过程。

2. 学习地质工程设计:在实习过程中,我还参与了地质工程设计项目的实际操作。

我学习了地质勘探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方法,了解了地质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通过与工程师的合作,我深入了解了地质工程设计的实际操作,并通过实际工程案例的学习,对地质工程设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3. 学习地质灾害防治:在实习期间,我还参与了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的实际工作。

通过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我了解了地质灾害的类型和特点,学习了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预警技术。

在实践中,我还了解了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于地质灾害的防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本次地质学认识实习,我不仅学到了大量地质理论知识,还了解了地质实践的具体操作流程。

通过实际操作和与工程师的交流,我对地质工程设计和地质灾害防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此外,我还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为将来从事地质学相关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对实习单位的评价实习单位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实践机会,导师和工程师们都非常热情和耐心,给予了我很多指导和帮助。

实习期间,我感受到了实习单位的团队精神和学术氛围,学习和工作氛围非常好。

实习单位还提供了完善的实习管理制度和丰富的实习资源,为我们的实习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和保障。

地质学实习报告(精选14篇)

地质学实习报告(精选14篇)

地质学实习报告(精选14篇)地质学篇1第一章绪言《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学科,许多地质理论和知识都必须经过实践的过程,才能加深我们对它的理解和认识。

因此,地质学的野外实习是不可缺少的实践环节。

通过这次在昆明、武定、元谋地区的教学实践活动,使我们有了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使我对《地质学》的有关理论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地层、构造、岩石、矿物等地质学基本概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一、,任务和要求(一)实习目的通过实习,使我们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地质学基础理论知识。

运用这些知识去观察、研究、分析和判断各种地质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锻炼我们吃苦耐劳,不畏艰险的地质精神。

树立热爱专业以及勤奋学习的思想和决心。

(二)任务1、在野外对各种内、外地质作用进行初步观察分析,着重点是外力地质作用的观察分析。

2、初步对三大类岩石、地质构造和矿产进行观察认识,了解它们在自然界的分布状况。

3、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手标本采集、地质现象观察和描述记录等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

(三)要求1、实习前认真学习实习指导书,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不紊。

2、实习中听从老师安排,认真听指导老师讲解。

3、认真细致观察各种地质现象,作好记录,多提问、多思考。

4、采集3~5块有代表性的岩石、矿物或化石标本。

5、实习结束后,编写一份地质实习报告。

二、实习的基本情况(一)组织形式以班为单位进行。

每个班作为一个小组,由一名实习教师指导,组长和安全员协同老师工作,同时还有班主任负责学生生活、交通等管理。

(二)实习过程本次实习地点为昆明、武定、元谋地区。

时间为一周,具体安排如下:第一天昆明西山第二天上午由昆明至武定县五孔桥;下午芭蕉箐采矿场、雷钢厂;第三天上午人民渡至狮山石棉厂至狮山风景区;下午由武定县至元谋县;第四天上午元谋县朱布超基性岩体;下午元谋县黄瓜园大桥;第五天上午元谋县德大大桥至那化大桥;下午元谋县弯堡土林;第六天返回昆明三、任务完成情况对各种内、外地质作用有了初步认识,如地质构造的识别、对风化作用及地表流水作用现象的认识等;对三大岩类能进行初步识别;能使用地质罗盘测岩体的产状;采集了有代表性的岩石、矿物和化石标本并作了详细的野外记录。

地质认识实习报告五篇

地质认识实习报告五篇

地质认识实习报告五篇地质认识实习报告篇1一、前言通过这六天的实习,加深了我对工程地质这门课的认识,让我从书本中走了出来,亲眼见到了真实的地质现象,了解了断层、背斜和滑坡等重要的地质现象,亲自观察了和体验了各种岩石的分布和形态,让我从本质上对三大岩石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实习让我们在自然中更好的理解了原来抽象的概念,使知识具体化,印象更深刻。

实习丰富了我们的学习生活,为我们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实习的过程激发了我在将来学习的热情。

所以,实习对我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时,我们对这次实习也做了缜密的部署:1.时间:20__年5月4日—20__年5月9日2.地点:河北省秦皇岛市柳江盆地国家地质公园3.路线:1).秦皇岛市石门寨镇2).秦皇岛市祖山东门3).秦皇岛市北戴河区鸽子窝公园海滩4.目的:1).使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和巩固课堂知识,提高在野外识别各种地质现象的能力同时增加感性认识,扩大视野,培养提高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鉴别和观察常见的岩石,矿物特征及工程性质;3).了解三大岩石的形成过程,产生年代、结构、产状、形成原因及现象以及流水的地质作用对岩石的影响和冲刷成河谷的过程;4).学习运用罗盘仪器测岩石的走向、倾向和倾角;二、实习地区概况1.柳江盆地地质概况柳江盆地为我们在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的主要区域。

它位于秦皇岛市区北侧,其中心距秦皇岛市28Km,属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管辖。

区内有纵贯南北的公路及地方窄铁路与秦皇岛市区相通,交通极为方便。

该盆地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其北、东、西三面为陡峻的高山所包围。

贯通盆地的大石河是本区最主要的水系,自西北流向东南,出盆地后在山海关的南侧入渤海。

盆地内丘陵一般海拔200—300m,最高的山为老君顶,海拔493.7m。

本区年降水量为400—1000mm,其中70%集中于7、8月份,所以山洪也主要集中在这个时期。

地质学实习报告三篇

地质学实习报告三篇

地质学实习报告三篇地质学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通过对崂山仰口、马山毛公山等地的实习,使我们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地质学基础理论知识,可以使课堂内容不再空洞,有助于我们培养社会实践能力。

运用这些知识去观察、研究、分析和判断各种地质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树立热爱专业以及勤奋学习的思想和决心。

通过对马山等地的实习研究,对周围环境的地质地貌有了更深的观察,了解各地的地形、岩性等,对以后预防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有了一定的帮助。

对我们今后的就业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提高了我们实际操作的能力。

二、实习要求1、实习中听从老师安排,认真听指导老师讲解。

2、认真细致观察马山、崂山、毛公山等的地质现象,作好记录。

3、学会分析地质地貌的方法,培养地址分析能力。

4、采集有代表性的岩石、矿物或化石标本。

5、实习结束后,编写一份地质学实习报告。

三、实习任务1、在野外对各种内、外地质作用进行初步观察分析,着重点是外力地质作用的观察分析。

2、初步对三大类岩石、地质构造和矿产进行观察认识,了解它们在马山、崂山等地的分布状况。

3、初步观察崂山、马山的地貌环境特征,学习分析地貌特征的方法。

四、实习安排5月10日至5月23日指导老师:__五、实习地点马山崂山仰口毛公山六、实习概况(一)马山马山石林自然保护区位于山东省即墨市区以西4公里处,由5个山丘组成,经长期风化剥蚀,形成了中部高,四周低,呈一凸起山顶浑圆的丘陵地带,面积约800公顷,1993年11月正式通过专家评审,1994年4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即墨市马山石林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浅剖面火山岩柱状节理石柱石林群、硅化木及古生物化石等地质自然遗迹。

该保护区地貌特征,由四个山丘组成,经长期风化剥蚀,形成了中部高,四周低,呈一凸起山顶浑圆的丘陵地形。

该地已有多年的采石历史,开挖揭露出了马山绿色安山玢岩的柱状节理,通过近十几年来的开采,已经开采出数个具有笔直挺拔柱状节理人工露头景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学认识的实习报告范文
1.目的
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和探究性很强的自然科学。

理解实习是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在学习相关地质基础知识之后,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各种地质现象,理论联系实习,增强感性理解,巩固基础理论知识。

同时,实行野外地质工作基本技能的初步训练,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任务
①在野外对各种内、外地质作用实行初步观察分析,着重点是外力地质作用的观察分析。

②在老师的指导下,初步对三大类岩石、地质构造和矿产实行观察理解,了解它们在自然界的分布状况。

③实行野外地质工作方法的基本训练,包括地质罗盘的使用、手标本采集、地质现象观察、描述记录等内容。

④通过实习,培养学生使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地质作用规律,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水平。

3.要求
①实习前学生应认真学习实习知道书,以明确实习目的、内容安排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不紊。

②实习中学生要听从老师安排,认真听指导老师的讲解。

③现场观察各种地质现象要认真细致,并作好记录,还应多问、多思考,克服怕苦怕累的懒惰思想。

④每个学生应采集3——5块有代表性的岩石、矿物或化石标本。

⑵.实习的组织形式及实习过程
实习的组织形式以班级为单位,每个班又分两个小组,每个小组由一个指导老师带领实习,
过程由实习指导书上的日程安排:
第一天昆明西山;
第二天上午乘车由昆明至武定县五孔桥,下午芭蕉箐采矿场、雷刚厂;
第三天上午人民渡至狮子山石棉厂至狮山风景区,下午乘车由武定县至元谋县;
第四天上午元谋县朱布超基性岩体,下午元谋县黄瓜园大桥;
第五天上午元谋县德大大桥至那化大桥,下午元谋县弯堡土林;
第六天返回昆明。

(3)实习任务完成情况
通过实习我们三大类岩石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和理解,能够在野外理解和辨别三大类岩石,还能够在野外辨别各种地质构造。

通过在各实习点对其的观察,实地考察,我掌握了罗盘的使用,还在各实习点采集了各种相对应的岩石标本。

还提升了我们对各种地质现象的观察分析水平,并学会了野外纪录,基本达到学校预期的目标。

二.各实习点地质概括
⑴昆明西山地区
①地层:由老到新如下,
1.泥盆系上统宰格组(d3z):该岩石为灰色厚层状细晶白云岩,细晶结构,块状构造,风化面为灰黑色,呈刀砍状。

2.石碳系下统大塘组(c1d):该岩石为灰色、深灰色角砾状灰岩厚
层状灰岩,角砾大小混杂,为钙质胶结,较紧密,含珊化石,底部办
翠绿色页岩与宰格组呈假整合接触。

3.石碳系中统威宁组(c2w):灰色、灰白色中厚层状灰岩,粉晶结构,块状构造中部夹角砾岩,含珊瑚、腕足化石,矿物成分为方解石等,风化面为灰白色,局部有铁质侵染,与大塘组整合接触。

4.二迭系下统——(1)倒石头组(p1d):上部黑色页岩与泥灰岩互层,中部呈黑色页岩夹薄层沙岩,含植物化石,下部为杂色黏土、黄
铁矿及煤线,与威宁组呈假整合接触(2)栖震组(p1x):为浅灰色厚至
块状细晶白云岩,风化面为灰黑色白云质灰岩。

风化后成团块状小虎斑,成分为方解石(70%)和白云石(30%)越往上白云石逐渐增多。

含丰
富珊瑚化石,与倒石头组整合接触。

(3)茅口组(p1m):上部为灰色、
灰白色中厚层状灰岩,中部为灰色厚状灰岩与灰色琥珀斑状白云质灰
岩互层,岩性较纯,层理不发育,表面有雨蚀沟槽,含珊瑚等化石,
下部为灰色厚状不规则琥珀斑状白云质灰岩,与栖震组整合接触。

5.二迭系上统蛾眉山组(p2b):上部为黑色气孔状杏仁状玄武岩,
块状玄武岩,部分地段见柱状节理或球状风化;中部为紫色、紫红色凝
灰岩,可见由粗细的韵律变化层理,下部为玄武质灿集块岩。

含灰质
角砾玄武岩,含灰质角砾凝灰岩。

②构造:普渡河----西山(滇池)大断裂
大断裂为昆明地区南北向的主干断裂。

西山龙门一带,断面向东
倾斜,产状较陡,近于直立,东盘下降形成昆明断陷盆地,西盘上升
形成观音山、西山及龙门等地貌景观。

该断层控制了昆明地区的地层、构造、矿产及地形地貌的形成与发展。

③岩浆岩:该地区有气孔状、杏仁状玄武岩及块状玄武岩,玄武
质火山集块岩,含灰质角砾玄武岩,含灰质角砾凝灰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