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二篇》课件 安徽
合集下载
第16课《散文二篇》课件(共32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课堂突破
[结构图示]
①_生__命__的__易__逝___
Hale Waihona Puke 永久的生命生命的永久 ②_生__命__的__赞__歌___
建功立业 奉献社会 获得永恒
对爱情的渴望带解来除狂孤喜独
了解心灵
我为什么而活着③_对__知__识__的__追__求___了 理解解星思辰想力量
孩子受饥荒煎熬
对人类的同情④_无__辜__者__饱__受__折__磨___
参访团成员的目光。
B.站在树下看这棵挺拔高大的梧桐树,必须俯.瞰.才能看到它那像
把大伞似的树冠。
C.在政府支持、各方合作之下,“非遗+扶贫”为非遗的创造性
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土壤,一些非遗产品在濒.临.困境之时重新焕发
生机。
D.节俭非吝啬,“抠门”不丢脸,餐桌文明是个人修养与社会素
质的重要缩.影.。
16 散文二篇
学习 目标
1.理解课文的中心观点,领会文章包含的人生哲理。(重 点) 2.厘清文章的思路与结构,学习文章层层推进阐明哲理 的写作手法,品味文章的语言。(难点) 3.体会作者对生命的认识和态度,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 价值观。
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 ,湖北武昌(今属武汉)人, 作家。他创作的童话、寓言故事生动,构思巧妙,具有浓郁的哲 理与诗意,被誉为“一种献给儿童的特殊的诗体”。主要著作有散 文集《山寺暮》,童话集《南南和胡子伯伯》《严文井童话集》 资 《严文井童话寓言集》和长篇小说《一个人的烦恼》等。 料 罗素(1872—1970),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 获1950年诺贝 速 尔文学奖。他是20世纪西方最著名、影响最大的学者和和平主义 读 社会活动家之一,除哲学、数学、文学外,他的著述还涉及教育 学、社会学等领域,因而被称为“百科全书式思想家”。在教育上, 他主张自由教育,认为教育的基本目的应该是培养“活力、勇气、 敏感、智慧”四种品质,更多地发展个人主义。主要著作有《哲 学原理》《哲学问题》《论教育》《物的分析》等。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5散文二篇优秀PPT课件
随堂测试
课件PPT
1.选词填空。
际遇 机遇 遭遇
(1)电影的诞生成就了迪斯尼,而网络的诞生,
赋予中国企业同样的
。
(2)人的一生会
各种各样的事,其中有令
人难以置信的事,也有不讲道理的事,但都必须予
以克服,这就是生活。
(3)我觉得你也许能从我的
中引出恰当的
教训。
随堂测试
2.赏析下列句子。 (1)那些个体消逝了,它却永远存在。
文题解说
课件PPT
《永久的生命》点明了写作对象和写作对象的特 征。 《我为什么要活着》提出议论的话题,告诉我们 文章主要围绕活着的原因来写。
生难字词
课件PPT
洗涤(dí) 卑微(bēi) 牛犊(dú) 炫耀
(xuàn) 疲倦(juàn) 繁殖(zhí) 蔓延
(màn) 消逝(shì) 飓风(jù) 【蔓延】像蔓草一样像周围扩展。 【消逝】消失。 【卑微】地位低下。 【俯瞰】俯视。 【炫耀】照耀,夸耀。
主题概括
课件PPT
《永久的生命》通过感慨个人生命的短暂, 歌颂生命自身的神奇和不朽,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 的人生态度和对生命的热爱和赞叹。
《我为什么而活着》中,作者以真挚的态度、 朴素的语言道出了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也 为我们彰显了一个思想家博大美好的情怀和崇高的 思想境界。
结构图示
课件PPT
课文解析 整体感知
课件PPT
1. 《永久的生命》作者在第1自然段中发出了什么样 的感慨?
时间一去不复返,生命有限而短暂。
2.《我为什么而活着》中,作者追求爱情的原因是 什么?
第一,爱情可以带来狂喜;第二,爱情可以戒除孤寂;第 三,爱情的结合可以使人看到圣贤和诗人们所想象的仙境 的神秘缩影。
人教版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6课《散文二篇》课件 (共49张PPT)
第3段作者写寻求知识包括了哪几个方面?
1.了解人类心灵; 人 2.了解星辰为什么发光; 自然
人 类 知
识
3.理解毕达哥拉斯的思想威力。 社会
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向云 霄,但是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
谈谈你对第4段开头一句话含义的理解。
爱情和知识把罗素引向美好的理想境界, 而对于人类苦难的同情又使他把目光投向了 现实世界,这体现了一个伟大思想家拯救人 类苦难的良知。
学习目标
1. 反复诵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了解哲理 散文的特点。(重点)
2. 理清文章思路,揣摩文章中重要语句,理 解其哲理意蕴。(难点)
3. 理解作者崇高的品质和博大的胸襟,树立 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作者简介
罗素(1872—1970),英国哲 学家、数学家、作家,获1950年诺 贝尔文学奖。主要著作有《哲学原 理》《哲学问题》《论教育》《物 的分析》等。
永久的生命
作者简介
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 文锦,湖北武昌(今属武汉)人,作 家。主要著作有散文集《山寺暮》、 童话集《南南和胡子伯伯》《严文井 童话集》《严文井童话寓言集》和长 篇小说《一个人的烦恼》等。
文体知识
哲理散文 以议论、说理为主的散文,也 称“议论散文”“说理散文”。它或通过对 某一事件、现象的议论,或借助具有哲理性、 形象性的事物,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它 的议论往往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
多音字
( há)o呼号 号
( hà)o号角
( chà)n震颤 颤
( zh)àn颤栗
词语集注
遏制:制止;控制。 飓风:发生在大西洋西部的热带气旋,是 一种极强烈的风暴。 濒临:紧接,临近。 俯瞰:俯视。
第16课《散文两篇》课件(共19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要求:1.联系生活实际,思考生命价值。 2.要有明确的观点。 3.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让语言富有文 采和感染力。
初识文体
同学们已经阅读过《散文二篇》了,这两篇文章 与本单元学过的《背影》和《白杨礼赞》有什么不同 呢?
《背影》:写人记事散文 《白杨礼赞》:托物言志散文 《散文二篇》:议论性散文
深入研读,了解文体
助读链接:议论性散文就是以说理为主的散文,也被称为哲 理散文,是用“散文” 的笔法“发议论”,或者说是以阐述 某个观点为中心的“散文”。
先抑后扬,层层推进
深入研读,了解文体
2.再次阅读两篇文章,结合文末阅读提示,分别绘制思维导 图,理解文章议论思路。(寻找每段关键句)
《我为什么而活着》
总 第1段:这三种纯洁而无比强烈的感情支配着我的一生。
第2段:因为爱情给我带来狂喜……解除孤寂……我看到圣徒和诗人
分
们所想象的天空景象的神秘缩影。 第3段:我以同样的热情寻求知识,我希望了解人的心灵。
第4段: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
总 第5段: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它值得活。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
乐意再活一次。
深入研读,了解文体
助读链接:议论性散文就是以说理为主的散文,也被称为哲 理散文,是用“散文” 的笔法“发议论”,或者说是以阐述 某个观点为中心的“散文”。
以说理为目的,有鲜明观点。 结构上条理分明,层次清楚。
凋谢(diāo) 云霄( xiāo)
遏制( è ) 飓风( jù )
濒临( bīn ) 俯瞰( kàn )
混为一体( hùn )
洗涤( dí ) 茸毛(rónɡ) 蔓延( màn ) 星辰(chén ) 肆意( sì ) 深渊( yuān)
字词识记
初识文体
同学们已经阅读过《散文二篇》了,这两篇文章 与本单元学过的《背影》和《白杨礼赞》有什么不同 呢?
《背影》:写人记事散文 《白杨礼赞》:托物言志散文 《散文二篇》:议论性散文
深入研读,了解文体
助读链接:议论性散文就是以说理为主的散文,也被称为哲 理散文,是用“散文” 的笔法“发议论”,或者说是以阐述 某个观点为中心的“散文”。
先抑后扬,层层推进
深入研读,了解文体
2.再次阅读两篇文章,结合文末阅读提示,分别绘制思维导 图,理解文章议论思路。(寻找每段关键句)
《我为什么而活着》
总 第1段:这三种纯洁而无比强烈的感情支配着我的一生。
第2段:因为爱情给我带来狂喜……解除孤寂……我看到圣徒和诗人
分
们所想象的天空景象的神秘缩影。 第3段:我以同样的热情寻求知识,我希望了解人的心灵。
第4段: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
总 第5段: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它值得活。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
乐意再活一次。
深入研读,了解文体
助读链接:议论性散文就是以说理为主的散文,也被称为哲 理散文,是用“散文” 的笔法“发议论”,或者说是以阐述 某个观点为中心的“散文”。
以说理为目的,有鲜明观点。 结构上条理分明,层次清楚。
凋谢(diāo) 云霄( xiāo)
遏制( è ) 飓风( jù )
濒临( bīn ) 俯瞰( kàn )
混为一体( hùn )
洗涤( dí ) 茸毛(rónɡ) 蔓延( màn ) 星辰(chén ) 肆意( sì ) 深渊( yuān)
字词识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散文二篇 》课件(共53张PPT)
作者从很多消极、悲观的现象写起,表明
看与标题相去甚远,但这是伏笔,先抑下来, 为后面的扬蓄势。所以这是作者使用了欲扬先
抑的手法。
3
我们应该怎样理解“生命自身”的不朽?
小草虽然卑微而柔弱,但是每个严寒
的冬天过去后,它们依然一根根从土壤里
钻出来,一万年前是这样,一万年以后也 是这样。小牛犊、其他生命也像它一样永
它是“散文”,它不像一般议论文注重理性和逻 辑,它侧重的是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具有
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它给读者一种
富于理性的形象和情感,从而提供一个广阔的思 索和联想的空间。
掌握字音
jiù
臼齿 màn
xuàn
炫耀 diāo
róng
茸毛 dí
蔓延
凋谢
洗涤
理解词义
臼齿: 齿名。在口腔后方的两侧。一般上下颌各六个, 其形如臼。
远延续下去。所以从外在现象来说“生命
自身”是不朽的。
4
第三段中“分开来”“合起来”分别指什么?
“分开来”指的是在整个生命活动中的生
命个体一个个单独来看,它们是暂时的。“合 起来”指的是将所有的生命活动看成一个整体,
生命是永久的。
5
作者说“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这样 表达是否矛盾?试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员。主要著作有散文集 《山寺暮》,童话集《南
南和胡子伯伯》《严文井童话集》《严文井童话 寓言集》,长篇小说 《一个人的烦恼》等。
文体常识
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散文。就是用“散文”的
笔法“发议论”,或者说是以阐述某个观点为中 心的“散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从“议论”角度看,它是“议论
部编版《散文二篇》精美课件1
学习词语
遏制è
zhì制止;控制。
濒临bīn lín接近;靠近。
深渊shēn yuān比喻无法摆脱的困境 苦难的境地。
俯瞰fǔ kàn俯视,从高处往下看。
仙境xiān jìnɡ仙界。亦借喻景物极美 的地方。
星辰xīng chén宇宙中星星的总称。
部编版《散文二篇》精美课件1
阅读与思考: 部编版《散文二篇》精美课件1
罗素(1872— 1970),英国著名哲 学家、数学家,20世 纪著名的思想家和社 会活动家。为表彰他 “捍卫人道主义思想 和思想自由的多种多 样、意义重大的作 品”,1950年,被授 予诺贝尔文学奖。
学习目标
1、积累生字词,理清结构层次; 2、了解罗素的生平及其积极、崇高的人
生观和价值观;
3、鉴赏精巧的构思,隽永的语言; 4、学习作者崇高而博大的胸怀,树立积
这个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形象地说明了这三种感情对作者人生 强有力的影响。
部编版《散文二篇》精美课件1
部编版《散文二篇》精美课件1
而“苦海”“绝望”则表明这三种
感情给他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带来不安
和痛苦。面对追求过程中遇到的挫折,
他只能为自己的渺小感到无奈和绝望。
这句话,作者将自己的感情融入 形象的比喻中,使语言含蓄生动,充 满激情,富于理性色彩。
部编版《散文二篇》精美课件1
2、其次是因为爱情解除孤寂——那是 部编版《散文二篇》精美课件1 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 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
这个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 形象而充满诗意的语言,描述了人孤 寂中的情感体验。“冰冷死寂”“深 不可测”揭示了孤寂的恐怖可怕。然 而,作者越是描述孤寂的可怕,越是 反衬出爱情的可贵美好,从而表达了 作者对爱情的热切追求。
第16课《散文二篇》课件(共25张)语文八年级上册
归纳总结 结构图解
主旨点睛 《永久的生命》揭示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但就整个人类来说,生命 却是不朽的。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抒发了要感谢生 命,以热情回报生命的思想感情,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生命永恒的赞叹 。 《我为什么而活着》运用“总分总”的结构,阐述了支配“我”一生 的三种情感,表达了作者对爱情与知识的渴求以及对世间苦难的同情
⑤读书可以使人增长学问见识,领悟为人处世的道理,即“开茅塞,
除鄙见”,这是阅读大多数书籍都可以带来的好处。
A.③⑤②①④
B.③①④⑤② C.⑤②①③④ D.⑤②③①④
6.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B ) A.严文井的《永久的生命》先感慨个人生命的短暂,进而歌颂“生命 自身”的神奇与不朽。 B.罗素,法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主要著作有《物的分析》《西 方哲学史》等。 C.“冠冕”是指古代帝王、官员戴的帽子。现在竞赛中保住上次获得的 冠军称号称为“卫冕”。 D.抒情散文《白杨礼赞》运用象征手法,通过对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 的赞美,歌颂质朴坚强、团结向上的精神和意志。
3.(考点:内容理解)第3段中“分开来”“合起来”分别指什么?
“分开来”是指生命存在于个体之中,这个生命是有限的,也是暂 时的。“合起来”是指整体的生命。整体的生命生生不息,在永不 休止地繁殖、蔓延,是永久的。
4.(考点:文意理解)作者说“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 ,这样表达是否矛盾?试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方法技巧】(1)找准品析角度。把握语句特点,判断该句运用了 什么修辞手法(或描写方法、表达方式等)。 (2)分析所写内容。结合语境和相关词语,分析该方法突出了语句 的什么内容或所写内容的什么特点。 (3)体会思想感情或主旨。体会该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或 与内容主旨之间的联系。 【答题模式】修辞手法(或描写方法、表达方式)+表述内容(特点 )+思想感情(主旨)。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件:第15课《散文二篇》 (共26张PPT)
• 2.主题归纳 • 文章揭示出个体的生命是卑微柔弱的, 但就整体来说,生命是永久不朽的,表达 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要我们 感谢生命,并以自己的全部热情回报生命。
• 3.写作特点 • (l)欲扬先抑,章法井然。 • 在写法上,先谈生命的易逝,如“过去 了的时间永不再回来”采用欲扬先抑的写 作手法;然后再谈生命的永久,以小草、 小牛犊为例,从正面展开,指出“它却永 远存在”;最后联系现实生活,高唱生命 的凯歌。
• 4.问题探究 • (1)第一段末尾写道:在这件事上“我 们都非常可怜”。为什么这样说? • 因为过去了的时间永远不再回来,任何 人都无法改变。我们个人的力量又是那样 的渺小,生命上的事情丝毫不能由我们个 人做主,只能“听天由命”。从这个意义 上来说,我们都非常可怜。
• (2)作者为什么赞美生命? • 因为它充满了希望,永不休止地繁殖着, 蔓延着,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生命 是永久的、不朽的,它能不断给世界以色 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生命就是一个奇 迹,所以,作者赞美生命。
• 4.问题探究 •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 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这三种纯洁而无 比强烈的感情支配着我的一生。"如何理解 这三种感情间的关系? • “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追求 爱情、知识的真正动力。追求爱情,是因 为那里有人类所想象的仙境的缩影;追求 知识,是因为他愿意把自己所有的智慧、
• 2.作者名片 • 罗素(1872-1970),英国哲学家、数学家、 作家,获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罗素与弗 雷格、维特根斯坦和怀特海一同创建了分 析哲学。他与怀特海合著的《数学原理》 对逻辑学、数学、集合论、语言学和分析 哲学有着巨大影响。代表作品有《幸福之 路》《西方哲学史》《数学原理》《物的 分析》等。
(安徽专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散文二篇课件新人教版
【新闻三】几天前,巴西华侨筹集到了2万只N95口罩,但因捐 赠手续报关烦琐,一时无法快速送出。温州女子刘女士,在机场举 牌求助,让人带回国内。
【新闻四】近日,在山西太原开往运城的D5319次列车上,乘 警霍恩堂发现一位老奶奶没有戴口罩而是用衣领掩住口鼻时,他毫 不犹豫拿出一份自己的备用口罩,安慰道:别急,有我们在。 (3)有人说:“在疫情时期,口罩突然变成了一面镜子。”请结合上 面新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自己的利益,制造假冒口罩、哄抬价格,反映出人性中的丑陋。所以,口罩 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人性的真善美,也照出了人性的假恶丑。
4②①
5 示例:野草——三两片细瘦的薄叶,在一簇一簇瘦叶下又自己生长出根须。
蒲公英——茎显得坚韧而苍老,叶因枯萎而失去光泽,根深埋在石缝间, 似筋条又像藤蔓。松柏——雄伟苍劲,巍峨挺拔,扭曲地旋转地向上,每 一寸树衣上都结着伤疤,伸展开繁茂的枝干,团簇着永不凋落的针叶。
“然而”是 表转折关系 的连词。
3(2020·太湖江塘初中期末)综合性学习。 疫情期间,口罩成了稀缺产品,语文老师出了一道关于“口罩”
的特别题目,请你参与。 【口罩宣传】前两天,小白和小文发现小区门口新挂了标语(如图)。
(1)小文说:这标语看着真不舒服。 小白说:我看挺好的。
对这样的标语,你的看法是: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不xiǔ(朽) 牛犊. ( dú) 茸. 毛( rónɡ)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眩_耀__”,正确写法是“_炫__耀_”。 (3)文段中“卑微”的意思是“__低_微__;__渺__小___”。 (4)文段中画线句子用了_拟__人_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关于语法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在春天,我们以同样感动的眼光看着山坡上 那些小牛犊。”这句中的“我们”是主语,“看 着”是谓语中心语,“在春天”是状语。 B.“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这句 中的“凋谢和不朽”是并列短语。 C.“这方面我获得一些成就,然而并不多。”这 句中“然而”是表递进关系的连词。 D.“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乐意再活一次。”这 句中的“乐意”是状语,“活”是谓语中心语。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上册八上第15课《散文二篇》PPT课件PPT课件
表达技巧分析
• • • • • • • 思路清晰 结构严谨周密 感情真挚 直抒胸臆 语言优美流畅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对象+特性, 给人以鲜明的印象,从而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 和生动性)
(三)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 同情心
• 罗素同情人类苦难的具体内涵 是什么? • 明确:同情人类苦难包括同情 饥饿中的孩子;同情被压迫被 折磨者;同情无助的老人;同 情全球性的孤独、贫穷和痛苦。
• 思考:其中哪一种追求令他最执着,也是 最重要的 ? • 明确:同情心。 • 爱情的获得和知识的追求使作者体验到了 如在天堂般的幸福,但世界上触目皆是的 战争、疾病、贫困和孤独又把他从天堂带 回尘世。而且如果没有对人类的同情心没 有爱和悲悯,追求爱情可能会产生爱情恐 怖主义;追求知识可能会成为灾难的帮凶。
本文揭示出这样一个哲理:个体的 生命是卑微柔弱的,但就整个人类来说, 生命是不朽的,所以我们要感谢生命, 并以自己的全部热情回报生命。这体现 出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我为什么而活着
人活着,为了什么?
• 一个人应当为活着而吃饭,而不是为吃饭而活 着。 ——莫里哀 • 人如果只靠吃饭活着,那饭就不叫饭,叫饲料。 — —佚名 • 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 但丁 • 人是为了自己的希望才活着的。——肖洛霍夫 •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 事物所活着。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 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 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 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余华
分析文章开头两段是如何围绕“过去了的时间 永不再回来”这句话进行论述的。 开头两段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对这句话进行了论 述。首先,通过对生命在时间中消逝的种种自然 现象,让人对作者的这种观点感同身受。接着, 进一步提出人们在过去了的时间面前的无能为力, 即“不能取消它遗留下的印迹”。当然在时间面 前的这种无奈感并没有让作者意志消沉,他旋即 看到了生命积极的一面,即“我们应该看到生命 自身的神奇,生命流动着,永远不朽”。
八年级语文上册《散文二篇》PPT课件(永久的生命、我为什么而活着)
作者为什么把追求爱情作为活着的第一条理由?
作者说,追求爱情,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爱情 可以带来狂喜;第二,爱情可以解除孤寂;第三, 爱情的结合可以使人看到想像的天堂景象的神秘缩 影。总之,爱情使人生活得更加美好;追求爱情, 则是追求人生的境界。在这里,作者把爱情描写得 极其美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走近作者
作者 罗素 生卒年 1872—1970 国籍 英国
评价 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获1950年 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遏制( è ) 俯瞰( kàn )
飓风( jù ) 濒临( bīn) 深渊( yuān ) 嘲讽( fěng )
课堂检测
你想过自己为什么活着吗?请写几条自己活 着的理由或者自己的追求目标。
板书设计
如何学好中学语文?
一、修辞格与体会文章表达
1、读出佳句在文章中的位置及地位。 2、公式: ①比喻:……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地描写了……, 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形象生动。 ②拟人:……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赋与人的情感与性格来写, 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十分形象,生动(或栩栩如生,逼真)。 ③夸张:……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联想奇特,富于形象感。 ④反问:……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用反问的句式把作者……的感情表达 出来,语气更强烈,表达的思想也更强烈。 ⑤排比:……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的情景,集中地表达了 作者……的感情,节奏明快,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⑥对偶:……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抒发了作者对……的感情, 节奏明快,富于音乐美。
你是如何理解最后一段话的?
这段话再次重申活着的理由,并表明对自己一生 的肯定。确实,爱情、知识、同情,写在了罗素 生活的旗帜上,高高飘扬。他的追求激情,追求 知识,关爱人类,从不同角度塑造了伟人罗素。 这篇文章,可看作罗素生活的宣言书,这其实也 是古今中外许多伟大人物共同的人生准则,具有 普遍意义,所以它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部编八年级上册《散文二篇》课件(优质课 两套)
15 散文二篇
R·八年级上册
第一课时 永久的生命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2.精读品味,欣赏富有哲理的语言及欲扬先抑的写法的妙处。 3.思考延伸,思索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树立乐观、豁达的人 生观。
整体感知
通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哪几层意思?
课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先谈生命的易逝;再 谈生命的永久;最后联系现实生活,高唱生命 的凯歌。三个层次,条理清晰,章法井然。
你是如何理解最后一段话的?
这段话再次重申活着的理由,并表明对自己一生 的肯定。确实,爱情、知识、同情,写在了罗素 生活的旗帜上,高高飘扬。他的追求激情,追求 知识,关爱人类,从不同角度塑造了伟人罗素。 这篇文章,可看作罗素生活的宣言书,这其实也 是古今中外许多伟大人物共同的人生准则,具有 普遍意义,所以它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 作者一生有几种追求?分别是什么? 2. 概括说出作者渴望爱情的原因? 3. 如何理解作者关于“爱情”的论述? 4. 指出作者追求知识和同情人类苦难的具体内涵? 5. 这几种追求有何内在联系? 6. 作者在平淡质朴的叙述中,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
感情?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1.罗素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用文学 的笔法,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个永恒的命题作 出了响亮的回答:即“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 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
张海迪
邰丽华
海伦·凯勒
同学们可以交流下自己的学习感受,把自己心中的收 获或苦闷写下来相互分享一下。
罗素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导入新课
人活着是为了 什么?朋友说, 人活着是为了 吃饭;那吃饭 是为了什么? 吃饭是为了活 着。。。
R·八年级上册
第一课时 永久的生命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2.精读品味,欣赏富有哲理的语言及欲扬先抑的写法的妙处。 3.思考延伸,思索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树立乐观、豁达的人 生观。
整体感知
通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哪几层意思?
课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先谈生命的易逝;再 谈生命的永久;最后联系现实生活,高唱生命 的凯歌。三个层次,条理清晰,章法井然。
你是如何理解最后一段话的?
这段话再次重申活着的理由,并表明对自己一生 的肯定。确实,爱情、知识、同情,写在了罗素 生活的旗帜上,高高飘扬。他的追求激情,追求 知识,关爱人类,从不同角度塑造了伟人罗素。 这篇文章,可看作罗素生活的宣言书,这其实也 是古今中外许多伟大人物共同的人生准则,具有 普遍意义,所以它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 作者一生有几种追求?分别是什么? 2. 概括说出作者渴望爱情的原因? 3. 如何理解作者关于“爱情”的论述? 4. 指出作者追求知识和同情人类苦难的具体内涵? 5. 这几种追求有何内在联系? 6. 作者在平淡质朴的叙述中,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
感情?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1.罗素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用文学 的笔法,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个永恒的命题作 出了响亮的回答:即“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 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
张海迪
邰丽华
海伦·凯勒
同学们可以交流下自己的学习感受,把自己心中的收 获或苦闷写下来相互分享一下。
罗素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导入新课
人活着是为了 什么?朋友说, 人活着是为了 吃饭;那吃饭 是为了什么? 吃饭是为了活 着。。。
统编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散文两篇》课件
②其次是因为爱情解除孤寂——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 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
③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向云霄,但是同情 总把我带回尘世。
2.交流讨论,总结特征。 请同学们结合对这两篇散文的认识与解读,说说议论性 散文具备哪些特征?
议论性散文特征: 1.具有议论文的观点明确、结构清晰的特点,且以议论的表 达方式为主。 2.具有散文的一般特征,将抽象的说理寓于具体的形象中。 3.具有散文的抒情性特点,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3.拓展延伸,感悟生命。 讨论、交流“我觉得我活着值得”应该怎样理解?
四、课堂总结 《我为什么而活着》开篇点题,用凝练的语言概括了 作者一生的三大追求,然后分别展开。文章篇幅短小, 意蕴深刻,文采斐然。
我为什么而活着
总结支配自己 一生的主要动力
直接说理
分述对三种人生 追求的详细解释
层层推进
总结自己的一生
散文二篇
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 1.抓关键语句,理清思路,把握论述中心。 2.品味哲理性语言。
一、导入新课
前两课学到阅读方法回顾: 抓关键语句,理清思路,拎出线索; 品味语言,把握情感。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回顾方法,借助阅读。 《永久的生命》虽是议论性散文,但是也能运用 前两课学到的阅读方法学习课文。请同学齐读课 文,思考:可以借助哪些方法来学习课文?
第1段 第2段 第3段 第4段 第5段
3.结合导图,把握中心。
第一段,突出个体的生命是有限的; 第二段以小草与牛犊为例,说明我们要关注生命本 身的神奇,关注生命的不朽; 第三段用形象的比喻将整体的生命比作不懂疲倦的 旅客,用它的暂居状态比喻个体生命,由此来说明个 体生命易逝与整体生命不朽的关系; 第四段作者从说理回到现实生活,批判暴君的杀人, 同时赞叹生命的永久; 第五段以哲理性的语句结束全文,使人印象深刻。 这些都是围绕“永久”进行论说,热情地歌颂永久的 生命。
③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向云霄,但是同情 总把我带回尘世。
2.交流讨论,总结特征。 请同学们结合对这两篇散文的认识与解读,说说议论性 散文具备哪些特征?
议论性散文特征: 1.具有议论文的观点明确、结构清晰的特点,且以议论的表 达方式为主。 2.具有散文的一般特征,将抽象的说理寓于具体的形象中。 3.具有散文的抒情性特点,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3.拓展延伸,感悟生命。 讨论、交流“我觉得我活着值得”应该怎样理解?
四、课堂总结 《我为什么而活着》开篇点题,用凝练的语言概括了 作者一生的三大追求,然后分别展开。文章篇幅短小, 意蕴深刻,文采斐然。
我为什么而活着
总结支配自己 一生的主要动力
直接说理
分述对三种人生 追求的详细解释
层层推进
总结自己的一生
散文二篇
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 1.抓关键语句,理清思路,把握论述中心。 2.品味哲理性语言。
一、导入新课
前两课学到阅读方法回顾: 抓关键语句,理清思路,拎出线索; 品味语言,把握情感。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回顾方法,借助阅读。 《永久的生命》虽是议论性散文,但是也能运用 前两课学到的阅读方法学习课文。请同学齐读课 文,思考:可以借助哪些方法来学习课文?
第1段 第2段 第3段 第4段 第5段
3.结合导图,把握中心。
第一段,突出个体的生命是有限的; 第二段以小草与牛犊为例,说明我们要关注生命本 身的神奇,关注生命的不朽; 第三段用形象的比喻将整体的生命比作不懂疲倦的 旅客,用它的暂居状态比喻个体生命,由此来说明个 体生命易逝与整体生命不朽的关系; 第四段作者从说理回到现实生活,批判暴君的杀人, 同时赞叹生命的永久; 第五段以哲理性的语句结束全文,使人印象深刻。 这些都是围绕“永久”进行论说,热情地歌颂永久的 生命。
第16课《散文二篇——永久的生命》课件(共35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探寻背景
《永久的生命》是严文井在1942年写的 一篇带有哲理意蕴的散文。文章揭示个体的 生命是卑微柔弱的,但就整个人类来说,生 命是永久不朽的;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 生态度,同时要感谢生命,并以自己的以议论、说理为主的散文,也称“议论散文”。它或通过对某一 事件、现象的议论,或借助具有哲理性、形象性的事物,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它的议论往往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哲理散文不是让读者去获得 理性的概念,而是让读者感知一种富于理性的形象和情感,提供给读者一个广阔 的思索和联想的天地。
【二】
基础梳理
读一读
1.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兴味(xìnɡ )
(6)混为一体( hùn )
(2)洗涤( dí )
(7)rónɡ( 茸 )毛
(3)牛犊( dú )
(8)màn( 蔓 )延
(4)繁殖( zhí)
(9)diāo( 凋 )谢
(5)臼齿( jiù )
记一记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兴味:_兴__趣__。_ (2)洗涤:_用__水__或__汽__油__、__煤__油__等__去__掉__物__体__上__面__的__脏__东__西__。_ (3)蔓延:_像__蔓__草__一__样__向__周__围__扩__展__。__ (4)卑微:_地__位__低__下__。_ (5)牛犊:_小__牛__。_ (6)茸毛:_人__或__动__物__的__绒__毛__;__植__物__体__上__的__细__毛__。_
个体消逝,生命永存
精读研析
【一】
合作探究
1.如何理解“永久的生命”中的“永久”一词?
生命虽然是短暂的,但是只要我们珍爱生命,活出 价值,就能使生命变得神奇和不朽。
第16课《 散文二篇》课件(27张PPT)
读第3自然段 思考:
作者寻求哪些领域的 知识?
追求知识的主要成就
1.罗素一生著书71种,著述涉及哲学、数学、政治、伦理、 教育、文学、社会学。尤以哲学、数学最有成就。
2.20世纪初,取得了现代数学基础研究的重大成果“罗素悖 论”及解决这一悖论的“类型论”。
永久的生命
作者:严文井
文体知识
议论性散文
议论性散文,以说理为主,也被称为“哲理散文”或“哲 学散文”,许多随笔、杂感都属于议论性散文。议论性散文的写 作目的主要不是让读者获得某种理性的概念,而是要通过富有哲 理的形象、带有感情的叙述,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提供给读者 一个广阔的思考和联想的空间。
议论性散文有双重属性:一是议论文的属性,二是散文属性
人是唯一追人 义寻的是自身唯动存一物在追。意义寻的自动身物 存在意
16.散文两篇
我为什么而活着
——罗素
作者简介
伯特兰·罗素(1872—1970),出生于 英国,他一生坎坷,却始终坚强地生活。后来 成为一位集众家于一身的伟人。他被称为“20 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还 被无数人视为是“未来时代的先知”。20世纪 初,他取得了现代数学基础研究的重大成果“ 罗素悖论”及解决这一悖论的“类型论”。在 1950年他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百 科全书式文学家”,95岁高龄完成《罗素自传 》的写作。
热爱生命
汪国真
•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
诚。
•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 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
•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 意料之中。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5.《散文二篇》课件 (共54张PPT)
8
课堂·小结
文章揭示出个体的的生命是卑微脆弱 的,但就整体来说,生命是永久不朽 的,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同时要我们感谢生命,并以自己的全 部热情回报生命。
9
10
“我为什么而活着?”古往今来,人们 千百次地这样追问过自己。我究竟为什 么而活着,这个问题既简单又复杂。有 的人碌碌一生,未及思考就已经成为人 间的匆匆过客;有的人搜故寻今,苦思冥 想,终其一生也未能参透其中玄机。今 天就让我们来看一看西方的一位伟人是 怎样回答这个问题的。他就是本文的作 者罗素。
18
伯特兰·罗素(1872—1970)
“为思想的自由和人道主义的理 想而写作”,《我为什么而活》
一文是他为晚年自传作的前言, 以其饱含情愫的如椽巨笔精要地 概述了支配他一生的三种强烈的
感情:对爱情与知识的执著追求, 以及对人类和平与安宁的莫大关 心。
19
既然我们明白了作者为什么而活着的 三个理由,就一定要问为什么。请同学 们从第二三段分别概括作者追寻爱情、 寻求知识的原因。
45
1、这三种激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 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 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46
【赏析】这句话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实际上 表明这三种激情是作者在漫长一生中追寻、奋斗的 原动力,而“苦海”、“绝望”则表明这三种激情 给他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带来不安和痛苦。面对追寻 过程中遇到的挫折,人只能为自己的渺小感到无奈 甚至绝望。然而,因为这三种激情,使作者永远不 会放弃希望。
6
写法·指导
《永久的生命》在写法上,先谈 生命的易逝,欲扬先抑;再谈生 命的永久,正面展开;最后联系 现实生活,高唱生命的凯歌。三 个层次,条理清晰,章法井然。
7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