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_信息技术全套教案_粤教版必修1
高中信息技术_粤教版_必修1 教案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编程解决问题【教材分析】本节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的《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三章第三节第二小节中的内容,一个课时。
教学内容是通过编写VB程序解决“韩信点兵”问题,剖析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
【学情分析】高一数学课有QB解决数学问题,学生对计算机编程并不陌生。
VB环境上节课已作基本介绍,图形界面学生容易掌握。
通过案例教学,在探究学习中使学生体验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
为高二选修《算法与程序设计》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体验计算机编程,用编程解决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故事引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介绍程序流程,学生运行程序,体验和掌握编程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程序流程讲解和学生自主探究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在作品的相互评价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学生能在了解中国古代光辉灿烂的数学成就,开阔视野,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策略设计】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本课教学设计是以“强化实践”为本,实践过程中,自主学习,自由体验,让学生自我构建知识体系。
教师力求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1、编写和运行VB程序解决实际问题(韩信点兵);2、思考并剖析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难点】编写和运行韩信点兵的VB程序【教学准备】机房、万象网络管理系统、VB软件。
【教学方法】案例学习法,诱思导学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故事引入激发兴趣提出目标(5分钟) 引入:韩信点兵的故事3人一排余2人,5人一排余3人,7 人一排余2人,算出1073人。
提问:可不可以用计算机来解决这个问题?听故事回答问题通过讲故事,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故事中已知什么,求什么,明确已知的未知之间的关系。
点明主题:编程解决问题趣任务提出围绕主题进行创作( 30分钟)1、讲解程序流程,给出“韩信点兵”的VB程序;vb 程序代码如下: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n = Text1.Text ‘注意,n为士兵的大概数目’For i = 1 To nIf i Mod 3= 2 and i Mod 5 = 3 and i Mod 7 =2 ThenText2.Text = iEnd IfNext iEnd Sub2、任务:设计界面,探究数目未知情况(除数和余数都是变量)下的程序,运行和调试程序;3、巡视指导。
2024-2025学年粤教版信息技术必修一《1.2数据编码》教学设计
2.将十六进制数2F转换为二进制,并解释其转换过程。
答案:2F(十六进制)= 0010 1111(二进制)。转换过程涉及将每一位十六进制数转换为对应的四位二进制数。
3.解释ASCII码表中字符'A'和'0'的十进制编码值。
答案:'A'的ASCII码值为65,'0'的ASCII码值为48。
板书设计
1.标题:《数据编码》
- 1.1进制转换
- 1.2字符编码
2.进制转换
-二进制→十进制
-十进制→二进制
-二进制→十六进制
-十六进制→二I码
- Unicode码
4.重点难点
-进制转换规则
-字符编码原理
5.实践活动
-分组讨论:实际问题分析
-实验操作:进制转换演示
-成果展示:每组代表分享
在素质方面,学生普遍具有好奇心和探究精神,对于新鲜事物有较高的学习热情,这有利于激发他们对数据编码的兴趣。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存在对复杂概念恐惧的心理,影响他们对进制转换等难点的攻克。在行为习惯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有待培养,这对课程学习中的小组讨论和项目式学习产生影响。
结合以上分析,本节课需注重以下方面:1.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理解进制转换和数据编码的概念;2.设计丰富的实践操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3.强化信息素养教育,让学生认识到数据编码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4.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适应新教材的教学要求。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助力学生全面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return int(binary_string, 2)
def decimal_to_binary(decimal_number):
粤教版高一信息技术必修一教案:1.2.1 信息技术及其发展
信息技术及其发展一、教材作用和地位分析本章是本书及高中信息技术的开篇章,旨在引导学生对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基本含义、应用及发展趋势、影响等情况有个总体上的了解。
本节作为第一章的第二节,系统介绍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含义,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设置的正确理解。
二、教学目标1、了解信息技术及其发展历程与发展趋势教学重点1、掌握什么是信息技术2、信息技术发展历程三、教学重难点1、信息技术概念的理解2、从信息技术发展历程中感悟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四、学情分析由于学生是刚从初中到高中的转变阶段,虽然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但对信息技术的概念还没有比较深刻的认识,相当多的学生还是以为信息技术就是电脑技术,认为信息课程就是电脑课程,从信息技术发展历程可以告诉学生,人类应用信息技术是一个漫长的发展的过程,信息由古以来就是人类重要的资源,提高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正确理解。
加上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比较感性,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比较不感兴趣。
通过课程设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设计思路本节课内容比较多,比较杂,要在一节课时间让学生面面俱到的全部掌握很难做到,因此要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是本节课最需要注意和最难解决的问题。
根据教材这个特点和学生特点,因此在课程安排上:由IT单词含义引入新课,教师给出信息技术的概念;信息技术的五个发展阶段作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对学科了解的重点,着重讲述,并通过学生活动、问答等多种活动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从而使学生有一个清晰的信息技术学科思维;对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传感技术这四种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则简单给出,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课后自学。
六、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学生活动师生交流七、学生活动:比划猜词传话活动八、教学过程设计一)引言在上一节课里,我们介绍了解信息这个概念,知道了什么是信息,也知道信息有六个特性:传递性、共享性、依附性和可处理性、价值相对性、时效性真伪性,还知道了信息与物质和能量一样是组成我们社会的重要资源,那么我们人类是怎么利用信息,人类在利用信息过程有经历了哪些历程呢。
高中信处技术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粤教版必修1
信息与信息技术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的第一章节,内容涉及信息的概念和信息的特点;信息社会及其特点;信息处理的概念及特点;信息技术的概念及组成。
这些内容比较抽象和枯燥,因此,教师只是泛泛而谈,学生肯定不感兴趣,所以,针对此特点,进行分组讨论的方式,利用这种方法使学生参与进来,让他们自己去分析和发现自己身边有关信息方面的问题,通过教师设置讨论题目,使教学具有方向性和针对性。
二、学情分析高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对知识应用和迁移能力已经比较强。
这一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是比较成熟的,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也是比较活跃,能够和同学一起来进行一些问题的探讨、交流。
他们有着广阔的视野、强烈的使命感,关注信息技术在生活及其周边的影响。
再者,现在社会的信息化水平在不断提高,学生对信息方面的认识并不是一概不知,只不过是没有经过系统的整理。
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
对于“信息” “信息技术”这两个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
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设计思想设计思想:将教学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再创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既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又能培养他们用客观、辩证的方法判别事物的能力, 同时也更利于教师掌握教学信息的反馈,及时调节改进教学策略。
四、学习目标1.知识和技能(1)能够掌握信息的概念和基本特征,信息技术的概念、应用和影响(2)明确信息在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3)明确信息技术对自己和社会发展起到的巨大作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组讨论,学生能够理解信息、信息技术的概念,信息的基本特征;(2)通过讨论,学生能够理解信息、信息技术在信息社会中的不可替代作用;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在讨论过程中激发自主学习的热情,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了解当今信息社会发展的形式,感受到学习信息技术的紧迫感,激发学习欲望;(3)通过学习,努力提高鉴别和使用信息的能力和水平,更有效的利用信息;五、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教学重点:能够掌握信息的概念和基本特征,信息技术的概念、应用和影响教学难点:对“信息”这一概念的理解,六、教学策略新课程改革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理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粤教版 高一信息技术必修一教案设计:1.1 信息及其特征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1.1信息及其特征》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为教育科学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介绍丰富多彩的信息及其重要性、有关信息的几种定义、信息的基本特征等内容。
了解性的知识较多,比如信息的定义。
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而信息的基本特征对于学生理解信息,解释信息有重要的意义,所以我准备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举出例子进行探讨,认识和体验到生活中的信息。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把时间主要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讨论、互动等多种途径,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课重难点,做到举一反三,并能学以致用。
二、学情分析:本节是信息技术的第一课,教学对象为高一新生,由于初中各学校设施设备的差异,使他们对信息技术的理解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信息技术基础也参差不齐。
而本节课纯粹是知识与概念,没有实际操作的内容。
所以,必须通过在课堂上做些小游戏,分组活动等提高课堂气氛,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到课堂中,从而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能够列举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
②能够对信息的定义有基本的认识。
③能够列举说明信息的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形成有效收集信息、获取信息、加工信息、甄别信息、运用信息的信息素养;以及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可持续学习信息技术奠定良好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在信息活动中与他人协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其信息素养。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信息的基本特征及应用难点:信息及载体五、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游戏法等四、教学过程1、分组游戏“请在3月25日前登录╳╳╳╳╳网站,给第1组第一位同学一张纸,纸上面写着以下内容:即可领取1000元现金红包”。
5.3和5.4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2.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通过问题驱动和任务导向,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开展小组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提高课堂互动性和学生的表达能力。
-定期进行学习反馈和评估,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困难,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3.教学评价: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包括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发展。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能力。
-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提供个性化学习建议和指导。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的环节,我将通过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5.3和5.4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Biblioteka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5.3和5.4章节中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功能,包括信息获取、加工、传输、存储和呈现等方面的知识。
2.学会运用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教材中提供的方法和工具,对信息进行有效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撰写一篇阅读笔记或心得,分享自己的学习感悟和收获。
作业要求:
1.学生需按时完成作业,注意作业质量和书写规范。
2.提交作业时,请附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以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提供针对性的指导。
3.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2.过程与方法方面的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系统思考能力,使其能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运用系统化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解决。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全套教案,粤教版必修1(完整资料)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篇一:高中信息技术_信息技术全套教案_粤教版必修1高一信息技术基础教案教师:雷萍1.1信息及其特征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信息及其特征"是广东教育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
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
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
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
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
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1、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
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2024学年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数据与计算》第一章第一节《数据及其特征》教案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数据及其特征》对应教材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数据与计算》第一章第一节《数据及其特征》姓名学校授课年级高一课程学时1学时教材分析《数据及其特征》作为《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第一章的开篇,为学生构建了数据科学的基础框架。
本节内容涉及数据的基本概念、类型、特性以及数据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旨在引导学生理解数据的多样性和重要性。
通过对数据特征的探讨,学生能够认识到数据在信息社会中的价值,为后续深入学习数据处理与分析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正处于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快速发展的阶段,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操作基础。
然而,学生对数据科学的认识尚浅,对数据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教学中需要结合实际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从具体现象中抽象出数据模型,逐步建立起对数据科学的认识。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数据的定义及其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
2.学生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数据,并理解其特征。
3.学生能够掌握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的基本方法。
核心素养1.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使其能够敏锐地捕捉和理解数据信息。
2.发展学生的计算思维,通过编程和算法解决数据相关问题。
3.增强学生的数字化学习能力,使其能够自主地探索和学习数据科学知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1.数据的定义和分类。
2.数据的基本特征及其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
难点:1.数据抽象思维的培养,从具体实例中提炼数据模型。
2.数据分析方法的掌握,如何从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
教法学法在教授粤教版(2019)信息技术必修一《数据与计算》第一章第一节《数据及其特征》时,我采用了多种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首先,我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数据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数据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接着,我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PPT和视频,向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数据及其特征,以增强他们的直观感受。
此外,我还设计了小组讨论和互动问答环节,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沟通能力。
高中信息技术 粤教版 必修1: 计算机程序与程序设计语言 教案
·【案例讲解】同样的是
把加数9送到累加器中,汇编语言用到指令码‘mov’代表数据的传递,比较容易读懂并理解程序,纠错及维
护也变得更加方便了。
·计算机需要语言翻译程序将汇编语言语句翻译成用
二进制表示的机器语言。
·汇编语言与特定的机器及微处理器相关,效率很高
但移植性不好。
5、高级语言
·高级语言接近于数学语言和人的自然语言,简单又
●学生综合情况:对编程有挑战欲望,对信息技术有强烈的好奇心,对新事物能够主动思考,乐于探究,积极尝试。
三、学科核心素养及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
信息意识:在实际问题中体会计算机程序及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了解三类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思维:加强对算法、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认识,将知识建构、技能
培养与思维发展融入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中。
● 运用教学的直观性原理,将课程知识用实例联系在一起,层层深入推进。
o 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学科素养。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o 计算机程序及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o 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
●教学难点
o 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
五、教法及学法
● 教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 学法:学思结合、合作与探究相结合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创设情境
引出课题
播放视频讲解为什么0和1会
2、机器语言
·由“0”和“1”所表示的二进制代码指令组,通常被成为“机器语言”,是第一
代计算机语言。
·包含两个主要部分:操
作和被操作对象。
·【举例】图片展示把加
数9送到累加器中的机器指
2024版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必修课件
01课程介绍与目标Chapter信息技术概述课程目标与要求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概念和原理,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应用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树立正确的信息伦理和道德观念教材结构与内容教材内容概览教材整体结构涵盖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等方面教材重点与难点02计算机基础知识Chapter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应用软件如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等。
硬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储器、外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基于二进制数的运算,通过输入设备输入信息,经过中央处理器的处理,将结果通过输出设备输出。
计算机系统组成操作系统的概念操作系统的功能常见操作系统030201操作系统简介文件的概念文件的类型文件的基本操作文件的命名规则文件管理与操作03网络基础知识Chapter互联网发展历程及现状互联网起源互联网发展阶段互联网现状网络协议与标准TCP/IP协议族01HTTP与HTTPS协议02DNS协议0301020304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转发与路由选择。
路由器局域网内数据交换与设备连接。
交换机提供各类网络应用服务,如Web 服务器、邮件服务器等。
服务器保障网络安全,防止非法访问和数据泄露。
防火墙常见网络设备与功能04编程基础知识Chapter编程语言分类及特点高级语言低级语言解释型语言编译型语言编程逻辑与算法初步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算法概念算法特性编程实践:简单程序编写编写Hello World程序编写简单的计算器程序编写判断闰年的程序编写求阶乘的程序05数据分析与处理基础Chapter01020304数值型数据日期和时间型数据文本型数据多媒体数据数据类型及表示方法1 2 3数据库定义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操作数据库基本概念及操作数据可视化方法与应用数据可视化定义常见的数据可视化方法数据可视化的应用06信息安全与伦理道德Chapter信息安全概念及重要性信息安全定义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常见网络攻击手段及防范策略常见网络攻击手段防范策略信息伦理道德原则与规范信息伦理道德原则信息伦理道德原则包括尊重知识产权、保护隐私、维护信息安全、尊重他人权益等。
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必修第一章第1-1课《信息》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必修第一章第1-1课《信息》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目标:
了解信息的传播过程,观察信息是如何传播的;
掌握信息的特征,学会判断信息所具有的特征;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3、情感态度:
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2学情分析
对于高一学生来说,从来没有系统地学习过信息的相关概念及其特征,所以理解上也比较抽象,所以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教室的优势,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3重点难点
1、信息的传播过程
2、信息的特征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1【导入】一、新课导入
1、提问:消息,通知,告示,海报,启事等对我们起到什么作用?
2、学生讨论
3、教师总结讨论并引出信息的概念
2【讲授】二、新课讲授(利用课件)。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全套教案-粤教版必修1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全套教案-粤教版必修1一、前言信息技术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高中课程中也被视为必修课程。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并准备一系列教案来指导学生如何学习。
本文为高中信息技术的全套教案,覆盖粤教版必修1课程内容,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
二、教案列表下面是本文提供的教案列表:第一章计算机基础1.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基本概念2.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和功能3.计算机软件系统组成和分类4.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二章计算机网络1.网络基础概念2.网络拓扑结构及其应用3.网络协议及其实现4.网络安全和保密第三章数据库1.数据库概念和基础知识2.数据库设计方法和步骤3.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应用4.数据库应用实践和项目开发第四章程序设计1.程序设计语言2.程序设计基础和程序开发流程3.模块化编程思想和应用4.面向对象编程思想和应用三、教案简介第一章计算机基础本章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基本概念、硬件系统组成和功能、软件系统组成和分类等内容。
通过学习本章,能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章计算机网络本章介绍计算机网络的相关概念和知识,包括网络基础概念、网络拓扑结构及其应用、网络协议及其实现、网络安全和保密等内容。
通过学习本章,能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为网络应用开发打下基础。
第三章数据库本章介绍数据库的相关概念和知识,包括数据库概念和基础知识、数据库设计方法和步骤、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应用、数据库应用实践和项目开发等内容。
通过学习本章,能够了解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为后续数据库开发打下基础。
第四章程序设计本章介绍程序设计的相关知识,包括程序设计语言、程序设计基础和程序开发流程、模块化编程思想和应用、面向对象编程思想和应用等内容。
通过学习本章,能够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为后续程序开发打下基础。
四、总结以上就是本文提供的高中信息技术全套教案,覆盖粤教版必修1课程内容。
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必修一1.2数据编码教学设计
-巩固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和不足,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数据编码知识,总结重点和难点。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教师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总结和解答,强调数据编码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必修一1.2数据编码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数据编码的基本概念,掌握常用的数据编码方法,如二进制编码、ASCII编码等。
-学生能够解释数据编码的含义,并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数据编码实例。
-学生能够描述二进制编码的原理,进行简单的二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
-学生能够了解ASCII编码的起源和作用,掌握ASCII码表的基本使用。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数据编码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二进制编码原理及其与十进制的转换方法。
- ASCII编码的了解及其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应用。
-数据编码在信息安全中的作用及数据保护意识。
2.教学难点:
-理解二进制编码的抽象概念,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
-掌握ASCII编码的具体应用,理解编码与字符之间的对应关系。
-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使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据编码知识保护数据安全。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数据编码知识。
-利用案例教学,结合生活实例和科技发展,帮助学生理解数据编码的应用。
-采用分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克服学习难点。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_教案_粤教版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1.1信息及其特征教学目标熟悉理解信息的根本含义,信息特征的描述和信息的应用。
教学任务①信息及其特点②信息的根本特征③思考与练习教学重点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把握了解信息含义和特征。
教学方法讲解、阅读、搜集整理、观看录像、探究、讨论等讲授课时:总第 2课教学引入今天的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谁掌握了信息技术,谁就在未来的开展中占据着相当大的优势。
任务一:信息及其特点案例呈现:北京申奥成功,P2 我们处在信息社会,可以通过种种方法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
传播信息的媒体:报纸、杂志、播送、电影电视、网络等等。
1、什么是信息?P3阅读几个专家的定义,自己思考并到图书馆或网上找答案。
2、三个典型例子〔阅读并填报〕P41〕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2〕看云识天气;3〕利用网络传新闻;3、信息的传播过程 P4信息发出方->用何载体->以何途径->信息接收方->接收效果及作用〔信息源〕〔信息传递〕〔信息归宿〕从信息发出方看信息--从信息接收方看信息--任务二:信息的根本特征1、通过5个案例探讨信息的特征?P51〕用电视看奥运节目; --信息的传递;2〕分享销售的经验与技巧; --信息的共享;3〕啤酒与尿布〔经济〕; --信息是可处理的,可运用的;4〕象棋比赛〔生活〕; --信息的时效性;5〕赤壁之战〔战争〕; --信息的真伪;2、信息的特征传递性;共享性;依附性和可处理性;价值相对性;时效性;真伪性;3、信息特征的探究思考参考题:P6提问方式进行;4、观看录像片段,对信息及其特征增强感性认识;练习与思考1、信息的实例2、举一些身边的、生活中的例子,说明人们是如何利用信息为生活、生产效劳的1.2信息技术及其影响教学目标:了解信息技术的根本概念及其开展过程,感受信息技术应用及带来的变化和影响。
教学任务:1、什么是信息技术?2、信息技术的开展史3信息技术的应用4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教学重点:1、能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及影响,2、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开展趋势。
高中信息技术 1.1信息及其特征教案 粤教版必修1-粤教版高一必修1信息技术教案
1.1 信息及其特征课题 1.1 信息及其特征课型新授教学目的让学生掌握信息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重点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引导学生分析实例,把握信息含义,了解信息特征,关注信息应用,体验信息文化内涵。
难点同重点教学环节说明备注教学内容新课导入刘翔是中国田径史上里程碑式人物,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以12.91秒的成绩平了保持11年的世界纪录;在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中,以12秒88打破了保持13年的世界纪录。
刘翔是中国体育田径史上、也是亚洲田径史上唯一一个集奥运会冠军、室内室外世锦赛冠军、世界纪录保持者多项荣誉于一身的运动员。
2008年8月8日晚8时,举世瞩目的2008北京奥运会将在中国国家主体育场——鸟巢隆重开幕,这是一个令全体中国人无比自豪的时刻,也是一个值得隆重纪念的历史时刻。
今天,我们处在信息社会,人们可以通过种种方式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
然而,信息是什么?它有何特征?对人类社会的各种生活有何影响?课程讲授信息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与基本需求。
信息:无处不在一、信息人类生活离不开信息。
(古代信息传播方法)结绳记事烽火告急信鸽传书信息论的奠基人之一香农:认为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指的是有新内容或新知识的消息。
控制论的奠基人维纳:提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它是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类资源。
我国信息论学者钟义信:认为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也就是事物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的状态和方式”。
我国有些专家学者:认为信息是对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的表征,它能够消除认识上的不确定性。
任务:从具体事例出发,认识信息的含义例1:鸿篇巨著记录着一段段的历史事件或探索知识的足迹。
例2:“看云识天气” 。
例3: 驻外记者将新闻资料在计算机中编辑处理后,通过网络传回电视台,以便及时发布。
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结合具体实例,填写课本中P4的表1-1信息的传播过程。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教案-粤教版必修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全套教案-粤教版必修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发展与影响。
2. 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基本原理。
3. 培养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内容:1. 信息技术的定义与发展历程。
2.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及实例。
3. 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信息技术的定义与发展历程。
3. 分析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及实例。
4. 讨论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练习与作业:1. 收集生活中的信息技术应用实例。
2. 思考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二章:计算机基础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结构。
2.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与使用。
3. 培养计算机使用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2.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与组成。
3.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与使用。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计算机的发展与普及。
2. 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3. 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结构与组成。
4. 演示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与使用。
练习与作业:1. 了解自己使用的计算机的基本配置。
2. 练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第三章:网络技术与应用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与结构。
2. 掌握网络的基本使用与安全。
3. 培养网络应用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与结构。
2. 网络的基本使用与安全。
3. 网络的应用领域及实例。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网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与结构。
3. 介绍网络的基本使用与安全。
4. 分析网络的应用领域及实例。
练习与作业:1. 了解网络的基本使用方法。
2. 思考网络应用的实例及其影响。
第四章:信息处理与表达教学目标:1. 了解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与工具。
2. 掌握文字处理、表格制作等基本技能。
3. 培养信息处理与表达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与工具。
粤教版高一信息技术必修一教案设计:1.1信息及其特征
粤教版高一信息技术必修一教案设计:1.1信息及其特征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1.1信息及其特征》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为教育科学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介绍丰富多彩的信息及其重要性、有关信息的几种定义、信息的基本特征等内容。
了解性的知识较多,比如信息的定义。
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而信息的基本特征对于学生理解信息,解释信息有重要的意义,所以我准备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举出例子进行探讨,认识和体验到生活中的信息。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把时间主要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讨论、互动等多种途径,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课重难点,做到举一反三,并能学以致用。
二、学情分析:本节是信息技术的第一课,教学对象为高一新生,由于初中各学校设施设备的差异,使他们对信息技术的理解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信息技术基础也参差不齐。
而本节课纯粹是知识与概念,没有实际操作的内容。
所以,必须通过在课堂上做些小游戏,分组活动等提高课堂气氛,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到课堂中,从而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能够列举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
②能够对信息的定义有基本的认识。
③能够列举说明信息的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形成有效收集信息、获取信息、加工信息、甄别信息、运用信息的信息素养;以及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可持续学习信息技术奠定良好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在信息活动中与他人协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其信息素养。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信息的基本特征及应用难点:信息及载体五、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游戏法等四、教学过程1、分组游戏“请在3月25日前登录╳╳╳╳╳网站,给第1组第一位同学一张纸,纸上面写着以下内容:即可领取1000元现金红包”。
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必修教案-1.1 信息及其特征
教学设计课题:§1.1信息及其特征教材内容分析:使用的教材是广东省出版集团信息技术基础(必修)。
本节课内容是高中阶段信息技术学科的第一节开门课,小学和初中虽然有一些基础,本节课有承上启下的引领和整合的责任,将来还要面对全省的毕业汇考,因此本节授课地点选择在录播教室,多用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概念内容,举例方面选择身边熟悉的、影响力强大人和事,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的概念知识,以小见大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为本学科与其它学科的整合,给学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信息的概念、信息的特征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信息概念、信息特征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从小心中埋下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理想种子,树立远大的理想2 培养学生小组团队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教学重点:1使学生理解①信息概念、②信息的特征2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力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运用多媒体录播教室先进手段展示课件,教师指导点拨,学生合作探究,师生共同学习教学工具:多媒体录播教室白板学生学情分析:新入学的高一新生,Windows、office有些基础,但是对信息、信息技术的发展没有系统的认知。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PPT展示①IT的由来并是我们这门课的全称,②IT行业、人物知道多少?互联网三大巨头BA T为我们搭建了三大平台,学生观看PPT,回答问题①IT的全称,②三大巨头提供的三大服务平台,③观看李彦洪视频。
同学们认同信息技术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促进科技的发展、改善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我们离不开信息、信息技术;并在自己的心理也埋下了理想的种子。
⑴帮助、激发学生对信息、信息技术的过去、现在、将来有一个全面认知的渴望需求,驱动学生全神贯注的进入本课内容的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教案教师:雷萍1.1信息及其特征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信息及其特征”是广东教育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
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
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
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
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
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1、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
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有相同的本质。
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
师: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
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生:(讨论)我们的体重依附于身体,CD音乐依附于光盘,……师:有没有信息是不依附于任何载体而存在呢?生:(讨论)找不到。
师:这说明了什么?生:(齐)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而存在,信息依附的物体多种多样。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信息是必须依附某一媒体进行传播的,所以不能独立存在;文字既可以印刷在书本上,也可以存储到电脑中;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下来和传播出去,供更多的人分享,而“分享”的同时也说明信息可传递、可存储。
师:(课件演示)1、载体依附性(1)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2)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媒体。
(3)载体的依附性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特点。
师:老师讲课中传授的信息能增长同学们的知识,广播传出的音乐能给大家带来快乐,下课的铃声能给大家带来兴奋。
还有很多的信息,他们的存在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作用呢?生:(齐)信息的存在有一定的价值性。
师:(课件演示)2.信息的价值性。
(1)信息不能直接提供给人们物质需要,体现在两方面:①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②信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2)信息可以增值;(3)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有价值。
生1:(疑问)信息可以增值,怎么理解呢?生2:(回答)人们在加工信息的过程中,经过选择、重组、分析等方式处理,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使原有信息增值。
师:商场上某种产品供不应求,而厂家知道信息后他们会大量生产该产品,说明信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师:台风“维达”给我们带来的伤痕依然存在,有关台风“维达”的天气预报当时对我们十分有用,但是现在对我们还有用吗?生:(讨论)信息的价值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就如:今天来讲,神六的圆满成功远比神一给我们带来的兴奋多。
今天的报纸总比昨日的报纸好卖,……生:(疑问)书本中的科学知识会随时间的流失而变得贬值吗?师:如果是理论知识几乎不会贬值,但如果是技术知识同样会随时间而变化,但所花的时间会比一般的信息长很多。
师:(课件演示)3.信息的时效性(1)信息的时效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有长或短)。
(2)信息的时效性必须与价值性联系在一起。
师:(补充)因为信息如果不被人们利用就不会体现出它的价值,那也就谈不上所谓的时效性。
也就是说信息的时效性是通过价值性来体现的。
师:老师讲课的声音只是一位同学听到吗?电视台播出的新闻只会被一位观众知道吗?生:(齐)不是。
师:大家想一想,我们的周围还有那些信息是能够被大家所共同知道的?生:(讨论)每位同学的相貌、教学楼的形状、树叶的颜色、汽车的形状、……看来所有的信息都是可以共享的,除非它不为人所知。
师:(课件演示)4.信息可以共享(1)信息资源共享。
(2)信息可以被一次、多次、同时利用。
(3)信息共享不会丢失、改变。
思考:1、师:同学们对以上的信息形态分析得很透切、独特。
下面我们一起来思考:信息除了上面的特征之外还有没有其它特征?(传输性、无色无味、概括性、可以识别、再生等)2、信息的众多特征中,相对于物质能源,哪些是信息独有的?(共享性)实践题:课本第5页,作完后把答案上交到教师机:网上邻居——>teacher——>所在班级文件夹。
教学反思这节课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参与讨论活动,教师引导来达到教学目标。
从教学的过程来看,学生回答问题很积极、主动,课堂气氛较好。
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精神,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觉到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变化,不再是以前的传统教学方式。
通过实践题巩固这节课所学过的知识点。
因为这是高一第一堂课,所以是很关键的一节课,如果这节课上好了对下面课程的学习会使到一个促进的作用。
1.2信息技术及其影响一、教学目标分析:“信息与信息技术”是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模块第一章内容。
作为本书的第一章,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信息和信息技术做进一步的提高,目的是使学生能从宏观上把握信息和信息技术,并形成整体认识,为后面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准备。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列举出身边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性;能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能够说出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能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能够体会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体验信息技术发展的变化,认识到信息技术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二、教学内容分析:本章主要包括两大块:1、丰富多彩的信息和信息的一般特征,前者是铺垫性内容,与学生们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简单易懂,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后者是重点内容,理论性较强,是教学的难点;2、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主要是描述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则从信息文化的角度来描述信息技术的大众化和人性化,将技术的发展寓于信息文化的发展之中;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主要是让学生知道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使用不当都会给人们带来负面的影响。
这一块的内容都是教学重点,后两者的内容也是本章的难点。
三、学生学习状态分析: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对知识应用和迁移能力已经比较强。
这一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是比较成熟的,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也是比较活跃,能够和同学一起来进行一些问题的探讨、交流。
他们有着广阔的视野、强烈的使命感,关注信息技术在生活及其周边的影响。
四、教学重点:1、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2、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3、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五、教学难点:1、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2、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七、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提问法、引导法,师生一起小结等等。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信息的四个特征?新课导入教师活动:1、同学们,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信息技术及其影响”这一节。
首先,请大家阅读本节开头的一则新闻:问题:上面的故事说明了什么?信息及其信息技术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教师活动: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为信息技术。
可以说有了人类就有了信息技术,在人类历史上发生过了五次的信息技术革命:教师活动:给学生3分钟看书第6页,要求尽可能记住“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
第一次:语言的使用第二次:文字的创造第三次:印刷术的发明第四次: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第五次: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只选择两点来讲解,其余的在下节课通过因特网、学生间互助、探究来学习)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教师活动: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实际上是从操作系统这个成面上来讲的。
讲解DOS和WINDOWS的区别。
(简单介绍)DOS:DOS实际上是DiskOperationSystem(磁盘操作系统)的简称。
顾名思义,这是一个基于磁盘管理的操作系统。
它是命令行形式的,靠输入命令来进行人机对话,并通过命令的形式把指令传给计算机,让计算机实现操作的。
因此,作为用户的我们要记忆大量繁锁的命令,那样才能用好计算机。
WINDOWS:用的是GUI——鼠标/图形用户界面人机交互图形化用户界面设计,以可视化的图形方式来呈现交互。
举例子:查看文件,复制文件,删除文件(1)WINDOWS如何实现(学生演示)(2)DOS下如何实现(教师演示)通过讲解、分析,让学生逐步感受到从DOS到WINDOWS是越来越好的人机界面。
①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建筑领域、外科医生、军事领域②语音技术语音识别技术,语音合成技术应用:语音输入法、无人值守电话服务、专用语音直接翻译机。
③智能代理技术OFFICE助手可通过网络进一步了解相关概念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壁纸、个性化签名(QQ)、个性化铃声认真看书上第九页资料3、越来越高的性价比教师活动:请同学注意观察教材第九页的表。
学生活动:认真看书上的表教师活动:从本张表你看出了什么问题?学生1:……学生2:……学生3:……师生小结:年份越来越来大,性能越来越来好,价格越来越来低。
三、合理使用信息技术辩论:信息技术的利与弊解释三种观点:(1)做作业时,我从网上拷贝别人文章,不就是自己的了吗?(2)上网就是聊天、灌水,还能做些什么?(3)在网上,谁也不会知道我是谁?我说什么或做什么都无关紧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