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心脏起搏器研制工作进展_金捷
无导线起搏器研究进展(最全版)
无导线起搏器研究进展(最全版)心脏起搏器的应用已经有50余年的历史,在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我国的心脏起搏器研制和临床应用始于上世纪60年代末,方祖祥、周金台、黄冶焯等老一辈心电生理和起搏专家与生物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研发了我国第一代的植入式人工起搏器。
如周金台教授与生物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研制了植入式VVI型(天津712型)人工心脏起搏器,挽救了大批的过缓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生命,为我国心脏起搏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历史性贡献。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起搏电生理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和进步,在临床治疗学方面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是在起搏器的研发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近年来我国起搏器的研发和临床有了新的可喜进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起搏器在功能参数及电池技术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起搏器的智能化程度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起搏器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也明显提高,核磁共振兼容的起搏器也广泛应用到临床中,但是植入起搏器相关的并发症,特别是囊袋和起搏导线相关的并发症仍然不容忽视。
有导线起搏器的不足研究发现有导线起搏器植入2-6个月并发症的发生率可高达9.5-12.4%。
有导线起搏器的并发症主要与起搏器和/或电极导线的植入有关。
脉冲发生器埋于皮下,有囊袋内出血血肿风险,特别是对于需要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起搏器的植入存在感染的风险,特别是术后早期需要再次手术更换起搏器的病人感染风险升高15倍。
研究发现,所有植入起搏器的患者中出现急性或慢性起搏器导线相关的并发症的患者高达10%。
起搏器电极经静脉穿刺植入,锁骨下静脉穿刺造成的气胸、血胸的风险可达1%;起搏电极促进血栓的形成,血栓栓塞的风险也很高,起搏电极的植入可造成血管的狭窄阻塞,起搏电极可引起感染甚至需要拔除电极才能控制感染,起搏电极绝缘层损伤引起起搏阈值和阻抗的异常,甚至出现起搏电极断裂。
另外,起搏电极还可能损伤三尖瓣瓣叶,引起三尖瓣关闭不全的风险也不容忽视。
心脏起搏器的技术发展与改进
心脏起搏器的技术发展与改进背景介绍:心脏起搏器是一种用于治疗心电活动异常或心脏传导障碍的医疗设备。
随着时间的推移,心脏起搏器的技术不断发展和改进,旨在提高治疗效果、延长寿命并减少不良事件。
本文将探讨心脏起搏器技术的发展和改进。
一、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无线通信技术被引入到心脏起搏器中,大大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
传统的有线起搏系统需要通过外部装置来调整参数和监测状态,而无线通信技术使得这些操作变得更加灵活方便。
现代心脏起搏器内置无线芯片,可以通过专门设计的远程控制装置进行设置和监测。
这种创新让医生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的状况,并在需要时进行调整,从而提供更精确个性化的治疗。
二、能源管理系统传统起搏器需要定期更换电池,手术过程繁琐且有一定风险。
然而,随着能源管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心脏起搏器的电池寿命得以延长,并减少了更换电池的频率。
现代起搏器采用低功耗芯片和多种省电技术,例如睡眠模式和节能管理系统,从而减少了电池消耗,并延长了其寿命。
三、智能化监测与自适应控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监测和自适应控制逐渐成为心脏起搏器改进的重点。
传统心脏起搏器仅提供基本功能,无法判断患者实时需要。
而现代智能起搏器具备自学习功能,根据患者个体特征、活动水平和心电数据等信息进行分析,并自动调整刺激参数和工作模式。
这种个性化治疗可以更好地满足每位患者的需求,提高治疗效果。
四、小型化设计和全内置系统心脏起搏器在过去是大型外置装置,需要通过手术将导线引入体内。
然而,近年来,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进步,心脏起搏器变得越来越小巧,并且可以完全内置于人体。
这种小型化设计极大地便利了患者的使用,减少了手术创伤和感染的风险。
同时,内置系统还能更好地适应人体环境,减少机械损坏和移位的可能。
结语:随着心脏起搏器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其治疗效果与质量不断提高。
无线通信技术、能源管理系统、智能化监测与控制以及小型化设计和全内置系统的应用都为心脏起搏器带来革命性的突破。
2024年心脏起搏器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心脏起搏器市场前景分析引言心脏起搏器是一种用于治疗心脏疾病的医疗设备。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和心脏病患者人数的增加,心脏起搏器市场正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本文将对心脏起搏器市场的前景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增长趋势以及市场竞争格局等方面。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研究数据显示,心脏起搏器市场在过去几年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态势。
据预测,未来几年心脏起搏器市场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目前,全球心脏起搏器市场的规模约为XX亿美元。
其中,北美地区是最大的市场,占据了约X%的市场份额。
随着亚太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医疗设备需求的增加,亚太地区心脏起搏器市场的份额也在逐渐增加。
增长趋势未来几年,心脏起搏器市场的增长趋势将继续向好。
首先,人口老龄化趋势将推动心脏起搏器市场的需求增加。
随着人口年龄的增大,心脏病患者的数量也会增加,从而带动心脏起搏器市场的增长。
其次,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也将促进市场的发展。
随着医疗设备的创新和研发,新一代的心脏起搏器将更加先进和便捷,能够满足患者的不同需求。
此外,心脏起搏器市场的竞争格局将逐渐趋于完善,市场份额将更加分散,从而为市场增长提供更多机会。
市场竞争格局目前,全球心脏起搏器市场呈现出较为集中的竞争格局。
市场上主要的竞争企业包括美敦力、波士顿科学、贝克曼·迪基、森麻实药业等。
这些企业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和市场占有率,正在积极推进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
与此同时,一些新兴的医疗设备企业也在逐渐崭露头角,加快了市场竞争的步伐。
市场竞争的加剧将进一步推动行业的发展和创新,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选择。
总结综上所述,心脏起搏器市场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以及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心脏起搏器市场的规模和需求都将继续增加。
同时,市场竞争格局也在逐渐优化,新兴企业的涌入将进一步推动行业的发展。
然而,在市场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应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变化,不断加强研发能力和提升产品质量,以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收益。
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心脏起搏器研发进展
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心脏起搏器研发进展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疾病种类的不断增加,病人对于医疗技术和治疗手段的需求越来越高。
生物医学工程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手段,它将工程技术和医学技术相结合,开展研究和开发,以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和居民生活质量。
作为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一个重点方向,心脏起搏器的研发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用来调节心跳的医疗器械,它可以替代心脏的自主调节功能,为心脏提供电刺激,帮助心脏恢复正常的心跳节律。
这种医疗器械广泛应用于心脏病患者,尤其是需要临时或者长期植入起搏器的患者。
目前,心脏起搏器已经从早期的单室起搏器发展到了双室起搏器、三腔起搏器、心室提前起搏器等多种类型的起搏器。
在心脏起搏器的研发中,主要依靠神经调节和电子技术,对器件的材料、制造工艺、可靠性等方面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创新。
其中,材料的选择是关键因素之一。
如今,起搏器的电极材料逐渐从钛金属、不锈钢转向纳米碳、纳米氧化亚铬等新型材料,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导电性和电极界面特性,可以使起搏器更加可靠和持久地工作。
另外,随着人们对起搏器的需求不断提高,医疗器械厂家也不断推出包括可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无线心脏起搏器、远程监测型心脏起搏器等新型起搏器,其功能和性能也越来越强大。
比如,可植入式心脏起搏器已经可以进行自适应节律控制,可以自动地调整节律控制参数,以达到最佳的起搏效果。
无线心脏起搏器则可以通过外部控制器与植入装置进行无线通信,方便医生对患者起搏器工作状态进行监测和调整。
远程监测型心脏起搏器则可以实现患者在家中远程监测,同时将监测数据传输给医生,实现跨时空的医疗服务。
除了起搏器本身的研发,还有大量的研究工作,如起搏信号的传输、感应器的检测、无线通信等等。
在这些方面,科学家们也做出了卓越的成就。
比如,在起搏信号的传输方面,科学家们提出了一种新的信号处理方法- 多零点分析法,改善了磨损电极的信号传输效果,大大提高了起搏器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心脏起搏治疗新进展
05
结论
心脏起搏治疗新进展的意义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新的起搏技术能够更好地模拟正常心脏节律,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提高生活质量。
降低并发症风险
新型起搏器具有更好的兼容性和稳定性,降低了感染、血栓等并 发症的风险。
扩大适用范围
新的起搏治疗方式适用于更多类型的心脏疾病和患者群体,为更 多患者带来治疗希望。
目前心脏起搏器的电池寿命一般在8-10年左右,需要定期更换电池以 保证起搏器的正常工作。
02
心脏起搏治疗技术的新发展
新型起搏器的研发
01
02
03
微型化设计
新型起搏器采用微型化设 计,体积更小,植入手术 创伤更小,减少患者痛苦。
长寿命电池
研发出更持久耐用的电池, 延长起搏器的使用寿命, 减少更换频率,降低医疗 成本。
远程监测和远程程控技术的发展
远程监测
借助远程监测技术,患者可以在家中进行日常监测,并将数据发送给医生或医 疗机构。医生可以实时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并在需要时给予远程指导或干预。
远程程控
随着远程程控技术的发展,医生可以通过网络对患者的起搏器进行远程调整, 从而更好地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这不仅可以减少患者往返医院的次数,还 能提高治疗的便捷性和效率。
预防猝死
对于有猝死风险的患者,心脏起搏器能够预防猝死,提高生存率。
当前心脏起搏治疗现状
传统心脏起搏器
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是传统的心脏起搏器,通过发放电信号刺激 心脏跳动。
核磁共振兼容起搏器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核磁共振兼容的心脏起搏器逐渐成 为研究热点,能够满足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检查的需求。
起搏器电池寿命
人工智能在心脏起搏治疗中的应用
2024年心脏起搏器(含体内)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运营方案
心脏起搏器(含体内)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运营方案目录序言 (4)一、发展规划分析 (4)(一)、公司发展规划 (4)(二)、保障措施 (5)二、运营管理 (7)(一)、公司经营宗旨 (7)(二)、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 (8)(三)、各部门职责及权限 (9)(四)、财务会计制度 (11)三、法人治理 (13)(一)、股东权利及义务 (13)(二)、董事 (15)(三)、高级管理人员 (16)(四)、监事 (19)四、心脏起搏器(含体内)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20)(一)、积极试点示范,稳妥推进XXX产业化进程 (20)(二)、做好政策保障,健全XXX管理体系 (21)(三)、推进国际合作,提升XXX竞争优势 (22)(四)、保障措施 (23)(五)、心脏起搏器(含体内)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24)五、建筑工程可行性分析 (25)(一)、心脏起搏器(含体内)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 (25)(二)、建设方案 (27)(三)、建筑工程建设指标 (28)(四)、心脏起搏器(含体内)项目选址原则 (29)(五)、心脏起搏器(含体内)项目选址综合评价 (30)六、心脏起搏器(含体内)项目监理与质量保证 (31)(一)、监理体系构建 (31)(二)、质量保证体系实施 (33)(三)、监理与质量控制流程 (35)七、风险评估分析 (39)(一)、心脏起搏器(含体内)项目风险分析 (39)(二)、公司竞争劣势 (41)八、产品规划方案 (42)(一)、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42)(二)、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 (43)九、心脏起搏器(含体内)项目安全与环保管理 (44)(一)、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44)(二)、安全风险评估与防范 (47)(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48)(四)、安全文化建设与培训 (49)(五)、监督与检查机制 (51)(六)、事故应对与处置 (52)(七)、社会责任与公众参与 (55)(八)、安全与环保绩效评估 (56)十、心脏起搏器(含体内)项目运行方案 (58)(一)、心脏起搏器(含体内)项目运行管理体系建设 (58)(二)、运营效率提升策略 (60)(三)、风险管理与应对 (62)(四)、绩效评估与监测 (63)(五)、利益相关方沟通与合作 (64)(六)、信息化建设与数字化转型 (64)(七)、持续改进与创新发展 (65)(八)、运营经验总结与展望 (66)十一、心脏起搏器(含体内)项目沟通与合作机制 (68)(一)、沟通体系构建 (68)(二)、合作伙伴选择与合作方式 (71)(三)、利益相关方管理 (73)(四)、团队协作与合作文化 (75)(五)、跨部门协同与协作平台 (77)(六)、沟通与合作中的问题解决 (79)(七)、共享资源与互惠机制 (80)(八)、沟通与合作绩效评估 (81)十二、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83)(一)、人力资源规划 (83)(二)、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 (84)十三、创新驱动 (85)(一)、企业技术研发分析 (85)(二)、心脏起搏器(含体内)项目技术工艺分析 (86)(三)、质量管理 (87)(四)、创新发展总结 (88)十四、心脏起搏器(含体内)项目质量与标准 (89)(一)、质量保障体系 (89)(二)、标准化作业流程 (90)(三)、质量监控与评估 (91)(四)、质量改进计划 (92)序言在当前企业竞争激烈和市场环境多变的背景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运营方案成为了确保项目顺畅推进与完成的关键性文件。
中国心脏起搏治疗进展
者都能接受该疗法,更多地满足患者的需求。为了实 立研究小组进行数据综合分析。该研究全部以美敦力
பைடு நூலகம்
现这一目标,在过去的两年,学会及行业在诸多方面 EnPulse起搏器的植入患者为对象,结果表明EnPulse
都进行了不断的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能精确起搏、确保起搏安全、从而有效提供起搏治
疗,并证明该起搏器的生理性起搏功能可显著降低
器理念和植入技巧培训课程,结合规范化的教材,使
功能向更生理性、自动化及作为心脏疾病的管理
各级准入医院和准入医生的单双腔起搏器植入技术基 装置进展。起搏治疗理念上,生理性起搏的认识越来
本达到规范化操作的培训。一些如心房心室选择位点 越深入,特别是最小化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的理念得到
起搏、腋静脉穿刺技术和囊袋皮内缝合技术等目前关 了广泛的认同。各个厂家的脉冲发生器也通过各种功
1 中国指南的修定
患者的不必要右心室起搏。PANORAMA研究结果已
除了参照国际上现有的起搏治疗指南,我国也 经在CESP2008、APHRS2008,CardioRhythm2009、
定期制定和更新适应中国国情的起搏治疗指南。 ISHNE 2009、HRS 2009、HRS2010成功发表了文
2008年AHA/ACC/HRS更新了起搏器治疗指南,我 章。COMPARE研究,也是前瞻性、随机的多中心
国和AHA的指南都将其列为I类适应证,不过目前这 CardioRhythm2011和HRS2011接收,并由中国医生在
类患者植入起搏器的比例在国内还不是很多,有待 大会上进行了宣讲。除此之外,这两年国内数十个多
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中心和单中心临床研究也陆续开展,例如研究起搏器
在指南推广方面,学会通过大型的学术会议和相 干预房性心律失常效果的EFFECT研究等,使中国起搏
新型心脏起搏器的发展和应用
新型心脏起搏器的发展和应用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心脏病患者的治疗方式也在不断地改进。
其中,心脏起搏器的发展可谓是最让人瞩目的一项。
相对于传统的心脏起搏器,新型心脏起搏器不仅在治疗效果上更为优越,而且在使用上也更加方便。
本文将从新型心脏起搏器的基本原理开始,逐步展开其发展历程,并深入探讨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
一、新型心脏起搏器的基本原理新型心脏起搏器的原理要比传统起搏器更加精细。
传统起搏器通过向心脏发放电信号来调节心脏节律,以确保心脏能够正常跳动。
但是,这种方法的问题在于,只要心脏跳动出现了异常,就会立刻发生干预。
这样一来,心脏就会失去自我调节的能力,导致身体的健康状态越来越恶化。
而新型心脏起搏器则更加准确地模拟了心脏自我调节的机制,根据患者的实时生理状态,调整心脏跳动的节律,以更好地保证患者的健康。
二、新型心脏起搏器的发展历程新型心脏起搏器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
当时,一些研究人员开始研究心脏节律的自我调节机制,并提出了“生理性起搏器”的概念。
这些“生理性起搏器”能够根据患者的需要,智能调整心脏跳动的节律,并在需要时自动停止干预。
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心脏起搏器也在不断地升级。
这些新型心脏起搏器不仅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准确性,而且在使用上也更加人性化。
三、新型心脏起搏器的应用价值新型心脏起搏器无疑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医学工具,它为心脏病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舒适、便捷的治疗方式。
具体来说,它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 自我调节:新型心脏起搏器能够根据患者的实时生理状态,智能调整心脏跳动的节律。
这种自我调节的方式可以更好地保护心脏,减轻患者的痛苦。
2. 人性化设计:新型心脏起搏器在使用上更加方便、人性化。
例如,一些型号的心脏起搏器配备有遥控器,患者可以通过遥控器自行调节心脏跳动的节律,而不必进一步去医院就诊。
3. 长期稳定:新型心脏起搏器具有较长的电池寿命和较高的稳定性,可以有效地避免出现电池耗尽等问题。
早年开展心脏起搏的艰难历程国产起搏器风雨30年上海复旦
在此会上也看到了:
江苏省工人医院(现省人民医院)黄元铸、马 文殊、王敬良医师与南京无线电厂高汉良 工程师等研制体外可调频起搏器的成果.
他们(当时称江苏新医学院)已于1964年用自 行研制的(南京JP-I型)固定频率起搏器,采用 开胸放置心外模电极抢III度房室传导阻滞获 得成功
另一方面,国外公司大规模兼并,寡头形成, 加快了新品开发,靠程控参数与附加功能不 断扩充作为卖点进行鼓吹,秦明仅以3参数、 6参数、单腔等性能难以与之竞争。
针对秦明的起搏器生产依赖于国外的‘机芯’
供应量这一状况,上海的二軍大长征医院 发起,出资250万,会同上海第一人民医院。 复旦大学、上海医电厂于90年10月正式起 动在珠海建立新珠起搏器公司,隶属于长 征医院独资成立的新珠制药厂
革命动乱年代自发组成了起搏协作组
1972年1月 市一医院刘忠豫 中山医院江圣扬
瑞金医院钱剑安 复旦大学方祖祥
第二医学院龚镇楠 胸科医院施苗吾
自发组成了起搏协作组,联合攻关研制了体外可 调(固定)频率起搏器及心内膜导管并应用于临 床。
与此同时
上海第三人民医院(现仁济)郑道声医师
与上海医电厂康殿邦工程师合作也相继设计 试制成功体外固定频率式起搏器,开始了 临床应用。
除采用进口锂-碘电池供电外,其余主体电 路等元件均为国产,质量及可靠性明显提 高。 87-95年间共生产了1500台起搏器。
后因资金及技术水平的限制无法取得进步 从而难与国外产品竞争,而于1995年停产。
改革开放 引进组装
我国陕西省与美国明尼苏达州结为友好城市 隨代表团访美的西安医科大学黄诒焯教授, 与美国CPM公司商谈技术引进 于1985年在宝鸡成立秦明医学仪器公司,专 门组装生产埋藏式起搏器
中国科学家发明光控超薄起搏器
中国科学家发明光控超薄起搏器姻顾诚心脏起搏器是一种通过调节电脉冲以保持心脏平稳跳动的小型设备,自投入临床使用以来,心脏起搏器已使数以万计的心脏病患者获益。
传统的心脏起搏器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脉冲发生器,一个是电极导线。
脉冲发生器是起搏器的“大脑”,它能够检测心脏的电活动,根据需要产生电脉冲。
电极导线是起搏器的“触角”,它将电脉冲传送到心脏,使心脏跳动。
传统的心脏起搏器虽然能够有效地治疗心律失常,但它也有一些局限性。
首先,它的体积较大。
目前传统心脏起搏器重量至少五克以上,安装时需要在患者胸壁切开一个口子,将脉冲发生器埋在皮下。
这样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创伤和疼痛。
其次,它需要通过静脉将电极导线植入心脏,这样会增加感染、血栓、导线断裂等并发症的风险,也会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和强度。
为了减少手术并发症,研究人员一直以来十分希望研发一种更小巧且侵入性更小的心脏起搏器。
近日,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中国科学家开发出了一种由光驱动的无线心脏起搏器,可植入体内调节心血管或神经活动。
这款薄膜状的设备不包含任何移动部件,可通过微创手术植入。
研究论文在《自然·生物医学工程》杂志上发表。
研究团队研发了一种只在光线照射到的地方才被激活的材料。
这种材料为两层P型硅材料,可通过产生电荷来响应光线。
这种材料的顶层有许多微小的孔(纳米孔隙),可以提高电性能并集中电力,而不会使其扩散。
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之后放电并形成电脉冲,从而让心脏同步起搏。
同时,这种设计形成了微小的、可弯曲的薄膜,这种薄膜只有一微米厚,大约是人类最细头发的1%,可通过一根细小的管子和光纤一起插入体内。
之后,光纤以精确的模式发光,薄膜拾取光纤的光电子并将其转化为电脉冲,进而调节心血管或神经活动。
研究人员表示,这种特定版本的设备仅供临时使用。
该设备在移除时,无需再次进行侵入性手术。
它可随着时间推移溶解成无毒化合物硅酸。
这些设备可被设计成不同的预期寿命,这取决于对心脏刺激所需的时间。
《起搏器新进展》课件
起搏器植入后的随访与监测
随访时间
起搏器植入后应定期进行随访,通常在植入后1个月、3个月、6 个月和1年进行复查,之后每年至少复查1次。
监测内容
随访过程中应对起搏器的功能进行监测,包括起搏信号、感知功能 、电池电量等,同时对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评估。
异常处理
如随访过程中发现起搏器出现异常或故障,应及时进行处理,确保 患者的安全和起搏器的正常工作。
感知障碍
如果感到头晕、心悸、乏力等症状,可能是起搏器感知障碍,应 及时就医。
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器失灵
如果发现有心跳过缓或停搏的现象,可能是起搏器失灵,应立即就 医。
导线断裂
植入起搏器的导线如果断裂,会导致起搏器失灵,应及时就医修复 。
起搏器的使用寿命与更换问题
起搏器的使用寿命
起搏器的使用寿命一般在8-10年左右 ,但具体时间取决于个体情况和起搏 器类型。
高治疗效果。
抗感染设计
02
采用特殊涂层或材料,降低感染风险,延长使用寿命。
兼容其他医疗设备
03
如可与药物管理系统、远程监控设备等集成,实现全方位的医
疗管理。
起搏器与其他医疗技术的结合
起搏器与心脏康复
通过起搏器调控心脏功能,结合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起搏器与远程医疗
利用远程监控技术,实时获取患者数据,便于医生远程诊断与调 整治疗方案。
无线起搏器
兼容MRI的起搏器
无需通过导线连接心脏和外部设备, 简化了手术过程,降低并发症风险。
可在核磁共振扫描时正常工作,提高 了患者的诊断准确性。
可充电起搏器
延长了使用寿命,减少了更换频率, 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起搏器技术的改进与创新
我国心脏起搏器产业化展望课件
我国心脏起搏器产业化展望课件
3
我国心脏起搏器历史状况
国产起搏器
早期的体外携带式固定频率起搏器
我国心脏起搏器产业化展望课件
4
我国心脏起搏器历史状况
1973年7月20日瑞金医院为病人路祥恒安装复旦四一工 厂生产的AXB-1型体外按需式起搏器,采用聚乙烯导管电 极,行经皮式起搏。这是国内首次使用按需式起搏器。
我国心脏起搏器产业化展望课件
23
差距-与PCI比
需求 相似
冠心病 940万, AF 800万, 猝死 54万, 心动过缓、室上速?
规模 较小
医生、开展医院 PCI 15万例/年 心律失常介入总数 7万/年
支付 不足
PCI 50%-70% 心律失常介入 10%-50%
我国心脏起搏器产业化展望课件
我国心脏起搏器产业化展望课件
8
我国心脏起搏器历史状况
1980年1月Dr.Furman来华考察后的印象:
“复旦大学几乎成为‘国内最大的心脏起搏器生产 制造中心’。
当时‘复旦大学四一工厂’已向各地医院提供了 600余台埋藏式心脏起搏器和1000余台体外按需式 心脏起搏器 ”。
我国心脏起搏器产业化展望课件
24
差距-与需求比
冠心病 940万-快速增加 AF 800 万-不断增加-老年化 猝死 54万-预防几乎0 大量的心动过缓、室上速,
美国 植入器械 50万台
受过正规培训的医生
我国心脏起搏器产业化展望课件
25
我国心脏起搏器事业展望
我国市场前景
中国每年适应证患者群约30—50万人。 今后新增医保人数约8-10亿人。
医保制度覆盖面的扩大 。
我国心脏起搏器产业化展望课件
发明40年的心脏起搏器技术面临重大革新挑战
发明40年的心脏起搏器技术面临重大革新挑战
秦笃烈
【期刊名称】《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年(卷),期】2003(009)004
【摘要】心脏起搏器于1960年由威尔逊·格雷德巴齐发明。
拯救了无数频危的心
脏病人。
起搏器的发明在科学技术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2001年美国国家科学院根据国家工程院的提名,确认突出改善全世界人民生活的两项杰出技术成就为Internet和起搏器。
他们分别被授予Charles Strk Draper奖(由Vinton Cerf Robert Kahn, Leonard Kleinrock. Lawrence Roberts共享)和Dolores H. Russ奖(由Earl Bakken和Wilson Greatbatch,即威尔逊·格雷德巴齐,共享)。
【总页数】2页(P36-37)
【作者】秦笃烈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4.2
【相关文献】
1.短纤维行业面临巨大的挑战与技术革新 [J], Christina Mallin
2.探讨中国食品革新技术未来的走势当前食品工业所面临的机遇及挑战研讨会将开[J],
3.第四届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评选结果揭晓我国将加大对重大技术发明项目支
持力度 [J], 阴志华
4.英特尔取得晶体管技术重大突破为40年来计算机芯片之最大革新 [J],
5.英特尔发布晶体管技术重大突破为40年来计算机芯片之最大革新 [J], 本刊通讯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频率自适应起搏器的运动-心率预测系统的研究
频率自适应起搏器的运动-心率预测系统的研究郭萍;孙卫新;金捷;赵青萍;陈翔;孔澍;黄诒焯【期刊名称】《中国医疗器械杂志》【年(卷),期】2011(035)005【摘要】从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体动型频率自适应起搏器心率控制方法的研究入手,设计了一种运动--心率预测系统.系统的上位机和下位机之间通过蓝牙模块进行通讯.下位机完成人体加速度信号的采集、处理以及加速度信号向起搏心率信号的映射,同时完成加速度信号和心率信号的实时传输.上位机完成人体加速度信号和心率信号的实时显示和记录,并且通过对6个参数的分级设置实现对下位机的算法控制.应用运动--心率预测系统进行的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线性算法得到的映射起搏心率和实际心率的相关性比较好,线性比较显著(R2=0.787,P<0.001).【总页数】6页(P324-329)【作者】郭萍;孙卫新;金捷;赵青萍;陈翔;孔澍;黄诒焯【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电子工程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信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61;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电子工程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信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61;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电子工程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信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61;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电子工程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信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61;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电子工程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信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61;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电子工程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信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61;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电子工程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信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0.4+1【相关文献】1.观看电视时间与心血管事件风险关系——基于运动后心率恢复和心率变异横向研究 [J], 黄传业;洪平;何子红;赵杰修;李然;王梅;田野2.心率变异性与楼梯运动后心率恢复关系研究 [J], 于阿信;平智广;李世锋;井艳;郭森;李中健3.男子青少年运动员心率拐点与心率变异阈的实验研究 [J], 闵金婵4.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有氧运动的卡沃宁法靶心率与摄氧量百分比法靶心率的比较研究 [J], 余新华;孙芳;王洪燕;陈湘;林静;张平5.基于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的频率自适应心脏起搏器运动-心率实验数据采集分析 [J], 吴雯倩;单虹颖;张千遥;丁彦斌;罗亚琦;郭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产心脏起搏器研制工作进展金 捷(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电子工程研究所,西安 710061)摘要:本文介绍了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电子工程研究所近年来在国产心脏起搏器核心技术研究方面的进展。
整体工作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01至2003年,为预研阶段,通过典型电路和动物试验样机的研制,验证了技术路线的可行性。
第二阶段从2004至2006年,和国内厂家合作,研制出SSI单腔起搏器,并已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审评。
第三阶段从2007年至今,在国家“863”计划支持下,研制出包括DDDR在内的国产起搏器完整系列产品,同时初步建立起研发队伍和平台,为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学;心脏起搏;起搏器;频率响应The Developing of Homemade Cardiac PacemakerJIN Jie(Institute of Medical Electronics in Medical Schoo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710061, 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gives a review of the recent development of homemade cardiac pacemaker by Institute of Medical Electronics in Medical Schoo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The whole work is divided into three periods. The first period is from 2001 to 2003. The prototype of cardiac pacemaker was developed and the design principles were verified. The second period is from 2004 to 2006. The formal product of single chamber pacemaker was developed and passed through the medical device registration of Stat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P. R. China. The third period is from 2007 till now.A series of pacemaker products, include DDDR, was developed. The third period work is supported byNational High-tech R&D Program (“863”Program).Keywords: Biomedical Engineering, Cardiac Pacing, Pacemaker, rate response1 前言心脏起搏器是有源植入式治疗装置的典型代表,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按美国商业周刊2005年的估计,全球每年起搏器的营业额在100亿美元以上[1]。
我国目前每年植入数约3万只,价值约7亿元人民币,平均每年递增15%以上。
按东南亚人均需要量计算,我国每年约需起搏器40万只,市场份额约100亿人民币。
同时,心脏起搏器的制造技术又是发展各类有源植入式治疗装置的基础。
掌握了心脏起搏器的制造技术,就不难研发出用于心脏和神经治疗的各类有源植入物。
虽然我国从上世纪50年代末就和国外同步研制植入式心脏起搏器,但仅存的一家国产起搏器制造商,其产品还是采用进口起搏器专用电路组装的。
由于进口电路价格昂贵、技术相对落后,这种组装的起搏器在性能和价格上都不具竞争力。
厂家也曾寻求从国外购买较新的电路技术,但长期努力的结果也只是能用作者简介:金捷,男,博士,教授,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中国科协个人会员登记号:M087100252S高价买到过时技术,无法适应技术发展的需要。
到本世纪初,这种组装起搏器实际上已处于停产状态。
中国人面临的选择是:要么像绝大多数国家那样从这个高技术领域退出,要么下决心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在此基础上自主发展我国的起搏器。
作为和中国心脏起搏技术发展有历史情缘的科研团体,我们认为中国有必要发展自己的起搏器产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科研人员也有责任为国产起搏器的发展作出贡献。
本课题组在2001年制定了1个计划,决定停下其他科研工作,专攻起搏器电路研制这项核心技术,在此基础上和厂家合作,用10年时间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国产起搏器系列产品,同时建立起研发队伍和平台,实现我国起搏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 项目总体进展本项目的工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2001~2003年,为项目的预研阶段。
根据当时的国情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状况,我们提出了有别于国外技术路线的基于通用微处理器的数字化设计方案。
但这种方案在当时受到国内外专家和同行的普遍质疑。
为了验证这条技术路线的可行性,我们选择当时国内最需要的SSI起搏器专用电路和神经电刺激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深部脑刺激器(DBS)专用电路作为突破口,在没有任何资助的情况下,用两年多的时间,研制出这两种专用电路样品,并封装出起搏器和DBS的动物试验样机。
通过国家检测部门检测和动物试验验证,说明了这条技术路线的可行性,也开始得到了国内同行的认可。
本阶段研制的SSI 起搏器动物试验样机见图1A照片,有关这个阶段的工作,详见参考文献[2]。
第二阶段从2003年底~2006年底,为单腔起搏器正式产品研制阶段。
在预研工作的基础上,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电子工程研究所和陕西秦明医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于2003年12月签约,以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为目标,正式开始单腔双极9程控SSI起搏器的电路和整机产品研制工作。
校方负责专用电路和程控仪机芯研制,厂方负责起搏器封装和程控仪工艺设计。
我所于2004年9月完成了单腔双极9程控SSI起搏器专用电路和配套体外程控仪研制。
经全面测试,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用此电路封装的QM2312单腔起搏器在2006年通过了国家检测中心检测和动物试验验证,并于当年12月进入临床试验验证。
通过这一阶段的工作,我们初步建立了研发平台和队伍,为研制起搏器系列产品和其他有源植入式治疗装置奠定了基础。
本阶段研制的QM2312起搏器产品样机见图1B照片。
第三阶段是从2007年至今,为国产起搏器系列产品研制阶段。
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我们于2006年11月申报了“863”计划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目标导向性课题《国产植入式心脏起搏器系列产品研制》,并于2007年4月被批准立项,项目编号为2006AA02Z4E1。
项目总经费1150万元,其中政府拨款350万元,自筹经费800万元。
项目的直接目标是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完成单腔起搏器的产品注册试产工作,同时研制出包括双腔频率应答性起搏器(DDDR)在内的国产起搏器系列产品,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其长远目标是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建立起研发平台和队伍,实现我国起搏器和其他有源植入式治疗装置制造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在“863”项目执行期间,我们按课题合同书要求,主要完成了如下工作:(1) 完成了QM2312单腔起搏器的产品注册和试产准备工作。
(2) 对QM2312起搏器的可靠性进行了系统测试评价,包括加速寿命试验、软件可靠性测试以及在实验室模拟、动物试验和临床环境中的电磁兼容性测试等。
(3) 研制出包括DDDR、DDD、SSIR和SSI四种类型起搏器的完整系列产品、配套体外程控仪和配套的双腔双极起搏电极。
综合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功耗指标优于国外知名品牌的水平。
(4) 初步建成了具有100m2使用面积和30万净化级别的有源植入物封装测试实验室。
该实验室不仅为本课题的进行提供了条件,也向国内有源植入物研发单位提供了服务。
(5) 在西安高新开发区设立了以企业为主体的研发中心,逐步实现核心技术由高校向企业的转移。
本阶段研制的国产起搏器系列产品样机见图1C照片。
3 项目的技术路线和关键技术起搏器专用电路是起搏器的核心技术,此前国际和国内沿用的技术路线都是客户订制的ASIC电路设计方案。
即使是对于有研发基础的起搏器公司,这种方案也需要500万美元的投入、5年的研发周期。
长期以来,这样一种定式使国内起搏器专用电路的研制工作形成了一个死结:对于这样一种高风险、长周期的项目,如果你不能拿出令人信服的样品,就没有人给你投资;而没有足够的资金,你又不可能拿出够水平的样品来。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根据自己的工作积累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状况,在2001年提出了基于通用微处理器的数字化设计方案。
当时,国内外专家和同行普遍认为,对于像起搏器专用电路这样对功耗、体积和可靠性要求极高的产品而言,是不可能用通用电路来实现的。
在不被看好和没有任何资助的情况下,我们用两年时间,拿出了样品,证实了这条技术路线的可行性,开始得到了业界的有限度承认。
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始和企业合作研制出单腔起搏器,此后又获得“863”计划资助,研制出包括DDDR在内的国产起搏器系列产品。
回头来看,正是由于这种技术路线降低了起搏器专用电路研发的门槛和风险,才使得在我国当时的条件下这项研发工作的起步和今天的发展成为可能。
现在,这种设计方案已在各种有源植入物研制工作中得到了广泛采用。
a b c图1 本项目各阶段研制的起搏器样品图1A为第一阶段研制的单腔7程控SSI起搏器动物试验样机的剖面照片; 图1B 为第二阶段研制的QM2312单腔双极9程控SSI起搏器产品样机的剖面照片;图1C 为第三阶段研制的起搏器系列产品照片,按左上、右上、左下、右下顺序依次为SSI、SSIR、DDD、DDDR起搏器,中间为起搏器的剖面照片本项目除采用了有别于国外技术路线的设计方案外,在某些关键技术方面也有自己的特点。
主要表现在:(1)所研制的起搏器和体外程控仪的双向数据传输采用射频场供电和负载调制工作方式,程控和遥测不消耗内部电池能量,有利于延长起搏器寿命和强化起搏器诊断功能,该技术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并已获得授权[3]。
(2)所研制的起搏器具有内部软件更新功能,用户可通过体外程控仪对起搏器内部软件进行完全更新,该技术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并已获得授权[4]。
(3)双腔起搏器的设计结合了国际最新的临床研究成果,设计了房室传导自动跟踪功能(A VCT),更符合生理要求。
频率响应型起搏器具有传感器自动优化功能,方便了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