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超声检查规范
简述胆囊的常规超声观察内容
简述胆囊的常规超声观察内容
胆囊的常规超声观察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胆囊的形态和大小:观察胆囊的轮廓是否清晰,形态是否规则,胆囊壁是否光滑。
胆囊
的大小可通过长径和横径来测量。
2.胆囊壁厚度:正常胆囊壁厚度一般在2mm左右,超过3mm则提示胆囊壁增厚。
3.胆囊内胆汁透声性:正常胆汁透声良好,当胆汁淤积或胆囊炎时透声性变差。
4.胆囊内有无结石或占位性病变:结石或占位性病变的形态、大小、数量和位置等信息需
详细记录。
5.胆囊周围有无积液或淋巴结肿大等征象,这些征象可能提示胆囊炎或恶性肿瘤。
6.胆囊收缩功能:通过脂肪餐试验观察胆囊收缩功能是否正常,有助于判断胆囊的功能状
态。
7.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胆囊及周边血流情况,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病变。
胆囊测量标准值
胆囊测量标准值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胆囊是人体内一个小囊状器官,主要功能是储存胆汁。
胆囊在人体中的位置比较特殊,位于肝脏的下方,是一个重要的器官。
对于胆囊的测量标准值一直是临床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通过对胆囊的测量可以更好地了解胆囊的健康状况以及检测一些相关疾病。
胆囊的测量一般是通过超声检查来进行的,通过超声波来观察胆囊的形态和大小。
一般来说,胆囊的正常大小是在2.5cm-10cm之间,而正常容量是30-50毫升。
通过测量胆囊的大小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健康状况。
胆囊的测量标准值在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的人群中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男性的胆囊稍微大一些,而女性的胆囊稍微小一些。
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胆囊的大小要小一些,而在成年人中,胆囊的大小则比较稳定。
胆囊的大小还受到人体的营养状况和生活习惯的影响。
如果一个人饮食不均衡或者长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可能会导致胆囊的大小异常。
一些疾病如胆囊炎、胆囊结石等也会影响胆囊的健康。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一般会结合超声检查和病史等综合评估来判断胆囊的健康状况。
通过测量胆囊的大小可以更好地了解胆囊的功能和是否存在异常情况,进而提前发现和治疗相关疾病。
胆囊的测量标准值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胆囊的测量标准值是临床医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通过对胆囊的测量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治疗相关疾病。
医生在进行相关检查时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和综合评估,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有效性。
希望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能够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胆囊测量标准值】对于医学研究和诊断治疗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希望在未来能够有更多的进展和突破,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示例:胆囊是人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位于肝脏下方,主要功能是储存胆汁、帮助消化脂肪。
而测量胆囊的大小和形态对于了解个体的胆囊健康状态至关重要。
胆囊的测量标准值也备受医学界关注。
胆囊的大小和形态因人而异,一般通过超声波检查来测量。
胆囊超声检查规范
胆囊与胆道【检讨办法】(一).患者预备1.患者须禁食8h以上,凌晨空肚检讨较为合适.2.须要时饮水300-500ml有利于肝外胆管显示.3.胃肠道气体干扰明显者,可灌肠排便后检讨.4.急诊患者不受以上前提限制,可在亲密不雅察下及时进行检讨.5.一般胆囊检讨须在X线胃肠造影三天后,胆系造影二天落后行.(二).仪器前提:及时超声诊断仪都可以用于胆道体系检讨,仪器的调节与肝脏检讨类似,以能清楚显示不雅察部位的胆系构造为原则,探头选择凸阵.线阵.扇扫探头,凸阵探头后果更好,探头频率一般选用3~5MHz,小儿可选用5~7MHz.不雅察胆囊血流旌旗灯号时须要随时调节聚焦区.黑色显示规模.敏锐度.滤波频率等,并设法清除伪像.(三).扫查办法1.应用肝脏显示充盈的胆囊及肝外胆管,在患者深吸气屏气状况下,用探头加压推及气体可进步胆管显示率.2.右上腹直肌外缘纵断切面,探头稍向左竖直,显示胆囊纵轴断面.3.患者深吸气后屏气,探头从肋缘下向隔肌斜面切面扫查,显示胆囊位于右肾前方,向左上移动可见胆囊颈管部及肝外胆管截面位于下腔静脉横断面的前外侧,并可见门脉阁下支及其腹侧伴行的阁下肝胆管.4.患者取右前斜位45°,探头置右上腹正中肋缘下纵切面下段稍侧向右外侧扫查显示肝外胆管.5.胸膝卧位可能使积累于胆道四周的肠气移开,更清楚的显示胆囊颈部和肝外胆管病变.【检讨内容】(一).胆囊的形态.大小.胆壁的厚度及是否滑腻.(二).胆囊内有无胆泥.结石.隆起性病变或肿瘤.(三).疑有胆囊炎或胆囊颈部梗阻者,用脂餐实验不雅察胆囊压缩功效.(四).肝内.外胆管管径;胆管有无扩大,扩大程度.规模.部位.(五).胆管有无结石.肿瘤.局部管壁增厚或囊状扩大.【正常胆囊及参考值】(一).胆囊纵切面多呈梨形或长茄形,横断面呈卵形.胆囊壁滑腻,胆囊内胆汁为无反响,透声性好.(二).胆囊纵轴指向肝门,颈部地位较深,临近门脉右支.体部前壁贴于肝脏的胆囊床,床部游离于肝下缘临近腹前壁.(三).超声测量1.正常胆囊的长径一般不超出8.5cm,前后径数不超出3.5 cm;前后径对胆囊张力的反应较长径更有价值.2.正常胆囊壁厚度空肚状况下不超出2.5mm,测量时探头必须垂直于胆囊壁,不然会产生胆囊壁增厚的假象.【正常胆道及参考值】(一).肝内胆管,左.肝管在门脉阁下支的前方,内径在2mm以下;正常肝内胆管二级以上分支超声难以清楚显示.(二).肝外胆管,声像图上肝外胆管大致分为高低两段;上段紧贴于门静脉腹侧与之伴行,下段与下腔静脉伴行,前方为胃十二指肠,胆管下段延长进入胰头背外侧.下段胆管因为胃肠道气体的干扰,不轻易清楚显示.正常人肝外胆管上段内径不超出5.0mm,下段内径不超出8mm,高龄者有增宽趋向.【留意事项】(一).胆囊壁增厚呈双层,不是急性胆囊炎特有的表示,肝硬化归并低蛋白血症和腹水.急性重症肝炎时都可消失.(二).初期单纯性胆囊炎超声表示不典范.胆囊稍增大,囊壁轻度增厚.(三).化脓性胆管炎归并胆囊炎时,胆囊不大,仅显示囊壁增厚.隐约,内有沉积物.胆囊壁外肝组织有低反响带可能为轻微胆囊炎的炎性渗出.(四).胆囊结石易误诊的罕有于以下:1.胆囊内炎性沉积物或陈旧的浓缩胆汁等易误诊为泥沙样结石.2.当结石不大或嵌顿于胆囊颈管时轻易漏诊.3.位于近肝门部的肝外胆管结石误以为胆囊结石.4.胆囊颈管部结石.粘连瘢痕组织.癌肿.胆囊颈部淋凑趣钙化灶等易误诊为胆管结石.5.肝胆管积气及后方多重反射易误诊为结石声影,应留意辨别.6.胆总管末尾的癌肿.蛔虫尸首碎块和黏稠胆汁.脓性胆汁.胆管乳头部溃疡炎症等也有同结石类似的超声表示.(五).胆囊气性坏疽,胆囊增大,囊壁明显增厚,囊内含有气体,后方显示不清.(六).或胃切除术后,罕有胆囊增大伴沉积物反响,但囊壁不增厚无压痛,有助于辨别.(七).轻度慢性胆囊炎声像图无特异性,慢性胆囊炎胆囊萎缩常显示不清.超声诊断艰苦.(八).胆囊炎增殖型需与胆囊癌的厚壁型.胆囊腺肌样增生症辨别.(九).结石的胆囊轮廓不清楚,仅见胆囊前壁的弧形高反响,伴广大声影,看不到结石轮廓,呈典范的“WES”征.(wall echo shadow,囊壁反响的正影)超声检讨中易误诊为“WES”征有下列情形:1.钙胆汁或钙化胆囊声像图显示为高反响带,厥后伴随清楚的声影,胆囊内腔不克不及显示,辨别艰苦.2.胆囊过小或先天缺如,肝门临近含气的胃肠道易误诊为胆囊充满结石.3.胆囊切除术后瘢痕组织或胆囊窝纤维化,应联合病史诊断.(十).胆囊结石归并胆囊癌的发病率高,较多结石高反响团及声影掩饰肿瘤是漏诊的重要原因.实块性胆囊癌有时与肝癌不轻易差别.1.突到胆囊腔,肿物似与门静脉右支接近;2.内有结石强反响;3.来自胆囊动脉,应高度提醒胆囊癌.(十一).肝表里胆管扩大程度不克不及作为辨别良恶性梗阻的根据.(十二).肝外胆管扩大是超声检讨梗阻性黄疸的敏锐指标.胆管的扩大先于临床黄疸消失.(十三).梗阻程度断定1.总管扩大是下端梗阻的靠得住根据.2.外胆管正常或不显示而肝内胆管或阁下肝管仅一侧扩大提醒上段肝门部壅塞.3.多半情形下胆囊与胆总管的张力状况是一致的,即胆囊增大提醒下段壅塞,胆囊不大相符上段壅塞.4.有时胆囊与胆总管处于抵触的张力状况,提醒胆囊颈部壅塞或胆囊本身消失病变.胆囊是否增大不克不及作为断定梗阻程度的标记.。
胆囊超声检查规范
胆囊与胆道【检查方法】(一)、患者准备1、患者须禁食8h以上,早晨空腹检查较为适宜.2、必要时饮水300—500ml有利于肝外胆管显示。
3、胃肠道气体干扰明显者,可灌肠排便后检查。
4、急诊患者不受以上条件限制,可在密切观察下及时进行检查.5、一般胆囊检查须在X线胃肠造影三天后,胆系造影二天后进行. (二)、仪器条件:实时超声诊断仪都可以用于胆道系统检查,仪器的调节与肝脏检查相似,以能清晰显示观察部位的胆系结构为原则,探头选择凸阵、线阵、扇扫探头,凸阵探头效果更好,探头频率一般选用3~5MHz,小儿可选用5~7MHz。
观察胆囊血流信号时需要随时调节聚焦区、彩色显示范围、灵敏度、滤波频率等,并设法消除伪像。
(三)、扫查方法1、利用肝脏显示充盈的胆囊及肝外胆管,在患者深吸气屏气状态下,用探头加压推及气体可提高胆管显示率。
2、右上腹直肌外缘纵断切面,探头稍向左倾斜,显示胆囊纵轴断面.3、患者深吸气后屏气,探头从肋缘下向隔肌斜面切面扫查,显示胆囊位于右肾前方,向左上移动可见胆囊颈管部及肝外胆管截面位于下腔静脉横断面的前外侧,并可见门脉左右支及其腹侧伴行的左右肝胆管。
4、患者取右前斜位45°,探头置右上腹正中肋缘下纵切面下段稍侧向右外侧扫查显示肝外胆管。
5、胸膝卧位可能使积聚于胆道周围的肠气移开,更清晰的显示胆囊颈部和肝外胆管病变。
【检查内容】(一)、胆囊的形态、大小、胆壁的厚度及是否光滑.(二)、胆囊内有无胆泥、结石、隆起性病变或肿瘤。
(三)、疑有胆囊炎或胆囊颈部梗阻者,用脂餐试验观察胆囊收缩功能。
(四)、肝内、外胆管管径;胆管有无扩张,扩张程度、范围、部位。
(五)、胆管有无结石、肿瘤、局部管壁增厚或囊状扩张。
【正常胆囊及参考值】(一)、胆囊纵切面多呈梨形或长茄形,横断面呈椭圆形.胆囊壁光滑,胆囊内胆汁为无回声,透声性好。
(二)、胆囊纵轴指向肝门,颈部位置较深,邻近门脉右支。
体部前壁贴于肝脏的胆囊床,床部游离于肝下缘邻近腹前壁。
胆囊脂餐试验超声标准
胆囊脂餐试验超声标准胆囊脂餐试验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波技术对胆囊进行检查,以评估胆囊功能和结构的正常与否。
在进行胆囊脂餐试验超声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步骤,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首先,进行胆囊脂餐试验超声前,医务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询问,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和疾病情况,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
在询问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患者是否有过敏史或其他禁忌症,以避免检查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
其次,进行胆囊脂餐试验超声时,需要确保患者处于舒适的姿势,并且胆囊处于最佳的位置。
通常情况下,患者需要保持仰卧位或左侧卧位,以便于超声探头对胆囊进行充分的观察。
在调整患者姿势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过度移动或压迫患者,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接着,医务人员需要准备好超声设备,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探头和频率。
在进行胆囊脂餐试验超声时,需要注意调节超声设备的增益、深度和焦点等参数,以获得清晰的胆囊影像。
同时,还需要注意超声探头与患者皮肤的接触,确保超声波能够顺利传输并获得准确的影像。
在检查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对胆囊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观察,包括胆囊的形态、大小、壁厚、内容物等方面的表现。
需要注意观察胆囊内是否有结石、息肉或其他异常,以及胆囊壁是否增厚、光滑等情况。
在观察的过程中,需要通过调节超声探头的位置和角度,以获得不同方向和截面的胆囊影像,以全面评估胆囊的情况。
最后,在进行胆囊脂餐试验超声后,医务人员需要对检查结果进行准确记录,并进行初步的分析和判断。
根据检查结果,医务人员可以为患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或建议,以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总之,胆囊脂餐试验超声是一项重要的医学检查方法,对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要求较高。
在进行检查时,需要严格遵循相关的标准和步骤,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患者的诊疗提供有力的支持。
胆囊结石及胆囊炎超声诊断
三.超声检查技术
1
1.病人准备(?):
空腹8小时以上;
检查前24h内少食油腻食物或 清淡饮食。
禁止服用影响胆囊收缩的药物
(阿托品及利胆素等)。
2
超声检查应在X线胃肠造影及 胆系造影2-3日后进行。
2.体位:仰卧位(最常用体位)、 左侧卧位、坐位及半坐位等。
三.超声检查技术
3.仪器:常用凸阵及矩阵探头, 成人选用频率为3.5MHz的探头, 肥胖者用2.5MHz,儿童和消瘦者 用5.0MHz的探头。
③小结石型(IIIa型)
④泥沙型(IIIb型)
1
超声表现:胆囊腔内显示细小 颗粒强回声堆积于胆囊后壁及 底部,后方声影不明显,可随 体位改变缓慢移动。
2
超声表现:胆囊腔内显示粗大 颗粒强回声堆积,呈泥沙样, 后方伴宽声影明显,可随体位 改变移动。
其他类型的结石
1
胆囊颈部结石
2
胆囊壁内结石 (彗星尾征)
粗大光点,呈“云雾状”
慢性胆囊炎
无明显变化或轻度增大,少 数可萎缩,出现“WES”征 增厚、毛糙,回声增强
可
墨菲征
阳性
阴性
其他表现
多伴有嵌顿型结石
伴有或不伴有胆囊结石 胆囊收缩功能差
“双边影”:急性胆囊炎时胆囊壁弥漫性增厚,其间出 现断续或连续的弱回声带。
1
2
慢性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
1
2
1
胆囊结石
思考:
如果结石发生在胆管内, 超声应该如何诊断?与胆囊 结石如何鉴别?
感谢您与我的共同学习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watching
2
2
胆囊息肉样病变
鉴别诊断 (胆囊息肉样病变)
超声检查胆囊小标准
超声检查胆囊小标准
通常胆囊在B超下测量的大小,长径多不超过8.5cm,前后径小于3.5cm,在空腹状态下胆囊壁一般小于或等于0.2cm,而胆总管内径多小于0.8cm。
通常建议在空腹状态下进行胆囊B超检查,主要是因为此时胆囊大小相对比较饱满,其内胆汁也比较多,更能够反映胆囊的状态。
因每个人存在一定个体差异性,故进行B超检查胆囊时略有所差异。
如果与上述正常值相比,出现胆囊过大或胆囊过小的情况,需要及时就诊。
1、胆囊过大:如果胆囊大小明显超过以上数值,比如长径在10cm以上,前后径大于5cm等,则多属于胆囊增大,此时要考虑是功能性还是病理性。
部分群体,如长期禁食者可能会出现胆囊功能性增大,通常进食后可以自行恢复。
而部分人是因为胆囊炎症刺激所致,患者可能会合并胆囊壁毛糙、增厚等表现,严重者会呈现双边征,是诊断胆囊炎、胆囊增大的辅助检查特点。
此时要注意胆囊炎是否有相关诱因,若存在则需及时控制诱因,并给予相应治疗;
2、胆囊过小:如果被检查者胆囊比较小,明显小于上述范围,也要引起重视。
部分人群在餐后,胆囊会把胆汁排出,本身也会比较小。
但如果在餐前胆囊仍然较小,比如胆囊长径<5cm,要注意是否存在胆囊萎缩比如瓷化胆囊,以及是否合并胆囊壁增厚、胆囊结石等疾病。
因此,B超下胆囊过大和过小,都有可能存在相关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在进行胆囊B超检查时,建议至少禁食八小时左右,并且在进行检查前一段时间要保持清淡饮食,尽量避免摄入肥肉、油炸食品等油腻食物,同时减少摄入洋葱、白萝卜、豆制品等产气较多的食物,以提高检查准确度。
胆囊与胆道超声检查规范
胆囊与胆道超声检杳规范【检查内容】1、胆囊的形态、大小、胆囊壁的厚度、囊壁是否光滑。
2、胆囊内有无胆泥、结石、占位性病变。
3、脂餐试验观察胆囊收缩功能。
4、肝内、外胆管管径;胆管有无扩张,扩张程度、范围、部位。
5、胆管有无结石、肿瘤、局部管壁增厚或囊状扩张。
【检查方法】1、病人体位(1)仰卧位:为常规探测体位,检查方便,病人舒适,但胃肠气体干扰多。
右前斜位:患者向左转体450是常用的体位。
此体位可使肝和胆囊向左下移位,扩大肝胆作为超声窗的利用,减少胃肠气体的干扰,从而提高胆囊颈部及肝外胆管的显示率。
(2)坐位或站立位:可使肝、胆囊轻度下移,有利于观察胆囊结石移动和胆囊底部病变,同时可提高总胆管下段的显示率。
2、探测方法(1)右上腹腹直肌外缘纵切:可显示胆囊纵断面,长轴多向左倾斜,沿该轴附近纵断与横断,能显示胆囊与肝脏和肝门的影像解剖。
(2)右肋缘下斜切:探头向右移动可显示右肝门静脉右支、右肝管和胆囊;向左移动,可见左肝、门静脉左支及其腹侧伴行的左肝管。
(3)右肋间斜切:一般于第6〜第9肋问可获得右肝、胆囊以及门脉右支伴行的右肝管直到肝总管的纵断图像。
(4)右上腹正中旁斜切:为获肝外胆管的纵断图像,往往上段向右斜,下段与脊柱平行或向右曲折,需追踪至胰头。
(5)上腹部横切:可显示胰头背外侧胆总管的横断图像,同时可观察胰头和胰管有无异常,此切面对发现胆总管下端病变是十分重要的切面。
【注意事项】1、探查胆囊颈部结石时应注意采用右前斜位的方法,有利于结石移动至体部。
由于囊壁和结石紧密相接触,其强光团变得不明显,而仅表现为胆囊肿大或颈部有声影。
因此,借助脂餐试验,可了解颈部是否阻塞。
2、改善肝外胆管超声显像的方法:(1)检查时饮水500-700m1,然后右侧卧位或坐位,使胃十二指肠充盈,并在此部位用力向两侧移动探头,把气体推开以显示下段胆管及胰头,并做总胆管的横切扫查,可较快发现病变。
(2)膝胸卧式:用探头反复挤压胆管部位腹壁,可使胆管下段的结石上移而容易显示,也有利于对无声影和弱声影的结石或肿瘤鉴别诊断。
人的肝脏常见疾病超声检查
肝脏1.肝右锁骨中线肋缘下长度:正常人肝脏在平稳呼吸时,超声在肋缘下扫查不到或稍触及。
2.肝右叶最大斜径:12 ~14cm。
3.肝右叶前后径:8 ~10cm。
4.左半肝厚度及长度:分别为5~6cm 、5~9cm。
5.门静脉内径:不超过1.4cm、血流速度范围:13~25 cm/s、血流量:约900±217ml/min。
6.肝动脉峰值速度范围:65~85cm/s 、阻力指数:0.6~0.75。
胆囊与胆道胆囊最大纵切面长径:约7~9cm 、前后径:多不超过3cm胆囊壁厚:2~3mm左右肝管内径:约2mm 、总肝管内径:3~4mm 、总胆管内径:6~8mm胆囊动脉血流峰值速度:45~65cm/s 、阻力指数:0.5~0.67脂餐一小时后收缩≥1/2肝硬化,肝包膜下迂曲管状回声,范围约63X31mm,较宽处约8.1mm,管状暗区旁似可见片状高回声。
B超于肝右后叶中上段探及大小约2.8cmx2.5cm圆形低弱回声包块,囊壁清晰,厚约0.3cm,呈强回声,周边无晕环,内透声差,后方回声无明显增强,可见侧方声影,CDFI示:其内无血流信号。
其余未发现异常。
考虑肝囊肿继发感染,囊壁钙化,CT.肝血管瘤,是肝脏的良性肿瘤。
以肝海绵状血管瘤最常见。
海绵状血管瘤一般是单发的,多发生在肝右叶;约10%左右为多发,可分布在肝一叶或双侧。
血管瘤在肝脏表现为暗红,蓝紫色囊样隆起。
分叶或结节状,柔软,可压缩,多数与邻近组织分界清楚。
病人一般无自觉症状。
B型超声可检出直径>2cm的肝血管瘤。
典型表现为边界清晰的低回声占位伴有后方不甚明显的回声增强效应。
但大多数小血管瘤为强回声,瘤体直径多<5cm,当瘤体较大时,其边界可呈清楚的花瓣状或分叶状,内部有时可见散在的点状低回声和少许纤维束光带。
因瘤体回声较肝组织强,内部结构易于辨认,因此诊断符合率高。
较大的血管瘤(多>5cm)则表现为内部高低混杂回声,边界不整,形状不一,此为瘤内有纤维性变、血栓形成或坏死所致。
胆囊脂餐试验超声标准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胆囊脂餐试验超声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介绍和解释胆囊脂餐试验超声标准。
胆囊脂餐试验是一种通过超声检查来评估胆囊的功能和形态的方法,可用于诊断和评估胆囊疾病及其相关病理变化。
超声标准是指在超声图像上对胆囊脂餐试验结果进行解读和评价时所使用的一系列指标和方法。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以下结构进行介绍和论述:- 引言:提出问题并说明文章目的;- 胆囊脂餐试验:定义与背景、实施步骤、检查结果解释;- 超声标准概述:包括胆囊图像采集要求、胆囊形态评估指标和胆囊收缩功能评估指标;- 胆囊脂餐试验超声标准说明:包括胆囊图像解读流程、正常胆囊脂肪吸收过程表现及评价方法以及异常胆囊脂肪吸收过程表现及评价方法;- 结论与展望:总结研究结论并提出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1.3 目的胆囊脂餐试验超声标准的目的在于规范并提供解读胆囊脂餐试验结果所需的参考指标和流程。
通过本文的介绍和解释,读者将能够理解胆囊脂餐试验超声标准的重要性、运用方法以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这将有助于医生正确评估患者胆囊功能和形态,帮助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以上是“1. 引言”部分内容,介绍了文章概述、结构以及目的。
文章旨在详细说明胆囊脂餐试验超声标准,为读者提供背景知识、操作流程和结果解读等方面的信息。
2. 胆囊脂餐试验2.1 定义与背景胆囊脂餐试验是一种通过口服含有脂肪的食物来刺激胆囊收缩并观察其功能状态的检查方法。
该试验可以评估胆囊在摄入脂肪后的排空能力和收缩功能,为胆囊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2.2 实施步骤进行胆囊脂餐试验时,患者需要在空腹状态下先喝一杯水以清洁胃部,并确保没有食物残留。
随后,患者会被要求进食一定量的含有高脂肪成分(通常为150-200g含40%-60%脂肪的奶制品)的食物。
此后,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为30-60分钟),医生会使用超声仪器来跟踪观察胆囊的变化。
2.3 检查结果解释通过观察超声图像,医生可以判断胆囊是否正常收缩,并能否及时排空胆汁。
超声检查规范,肝、胆、胰、脾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规范,肝、胆、胰、脾超声检查简阳石桥中心卫生院,四川省成都市,641400肝脏、胆管、胰腺以及脾脏都是我们人体不可缺少的器官,任何一个部位出现毛病都会给人体造成不小的伤害。
为了给患者最有效、最无创的检查,临床研究出了超声检查的方式,超声检查能够准确的判断出脏器的大小、结构以及形态,它具有成像清晰、准确率高等优点,对于以上几个脏器的诊断,它已经成为了首选的检查方式。
一、肝脏1、检查方法(1)准备为了确保能够清晰的显示图像,病人在检查当天禁食早餐,保持空腹,如果患者同时还要进行胃肠钡餐造影检查的话,应该先进行超声检查。
(2)体位仰卧位:是最常规的检查体位,病人呈仰卧的姿势,调整呼吸平稳,将两手放置在头部两侧,充分暴露出腹部,以便与检查。
左侧卧位:也是比较常用的体位,此时肝脏位置会因为重力而向左下方位移,更加利于检查肝门的结构、管道等部位的病变。
半卧位、坐位:体型肥胖、腹部有积水的病人肝脏下缘常位于肋缘上方,半卧位以及坐位能够让肝脏下移,有利于检查。
站立位:不常应用,只有在检查患者肝脏有无下垂时,比较站立位与仰卧位时肝脏位置出现的变化。
2、检查内容(1)检查肝脏的形态、大小、包膜、边缘等。
(2)检查肝实质回声均匀程度。
(3)检查肝脏内有无出现扩张、移位。
扭曲等,以及病灶内外的血流分布。
(4)检查肝脏有无出现肿大淋巴结,有无腹水等。
(5)检查患者在移动时肝脏的活动度,包膜有无与周围组织出现粘连情况。
3、注意事项(1)不能够跳跃式检查,在进行部分位置的断面检查时,应该以上下或者左右方向最大范围的连续性侧动扫查。
(2)在进行血管血流频谱测量时,要叮嘱患者屏息五秒,取得平稳频谱就可以,不要长时间屏息,避免出现误差。
(3)在检查肋下缘肋间、右肾上腺、腹膜等部位时,应该注重纵断面以及冠状断面的扫描,并且叮嘱患者进行呼吸运动,有利于判定病变出现在肝内还是肝外。
二、胆管1、检查方法(1)检查准备患者在检查前要禁食八小时,必要时可以饮用400毫升左右水量利于显示肝外胆管。
医院超声检查胆囊、胆道检查常规
医院超声检查胆囊、胆道检查常规仪器条件探头频率3.0~3.5MHz,儿童可用5MHz,寻找胆管时用较低灵敏度。
电子线阵、电子凸阵、电子相控阵等均可使用。
检查前准备及体位1.检查前准备检查前禁食8h以上,前一天晚餐不进油腻饮食。
超声检查要在胃肠、胆道X线造影之前进行,或在上述造影3d后进行。
如横结肠气体干扰严重,必要时灌肠后或素食3d后空腹检查。
2.体位①仰卧常规体位。
②左侧卧位:用以减少胃肠气体的干扰,寻找胆囊颈部结石,追踪观察肝外胆管,尤其胆总管上段、下段病变,观察胆结石的移动性。
③坐位(双足垂于床下)或立位:用于胆囊位置较高的患者,以及观察胆结石的移动及胆囊底部病变。
④头低脚高位:探头挤压胆总管下段,使结石上移而易于显示。
③右侧卧位:当以上体位检查不满意时,可取右侧卧位。
此体位也用以观察胆囊结石的移动及胆总管的显示。
检查方法1.右肋缘下纵切法探头在右肋下右腹直肌侧缘行纵切扫查,在深吸气时,胆囊的纵断面图可充分显示。
2.右肋缘下斜切法探头在右肋缘下沿肋弓水平放置,并向上倾斜,显示肝右叶、门静脉右干、右肝管及胆囊。
探头向左移动至剑突下,可显示门静脉左干、左肝管以及门静脉左外上支、左外下支、左内支及伴行的胆管。
3.右肋间斜切法从右第6~9肋间沿肋间斜切扫查,显示肝右叶、胆囊、门静脉右干、右肝管、肝总管等。
4.右肋缘上、下纵切法探头在正中旁线右肋缘上斜切扫查,然后移至肋缘下行纵切扫查,显示门静脉主干、胆总管,并尽可能追踪胆总管下段。
5.剑突下及上腹横切法探头在剑突下水平放置,斜向上,对肝左叶横切扫查,可显示肝左叶、门静脉左干、左肝管、门静脉左外上支、左外下支、左内支及伴行的胆管。
探头在上腹横切扫查,显示胰腺及总胆管。
观察内容胆囊形态、大小,胆囊壁轮廓、清晰度、规整性、壁厚,胆囊内有无回声,回声形态、数量、大小、强度,与胆囊壁的关系,有无声影,有无移动性。
胆道系统包括肝内胆管、肝管及胆总管注意有无扩张,胆管壁轮廓是否规整,壁回声强度,胆管内有无回声,回声的形态、数量、大小,有无声影,有无移动性。
胆囊疾病的超声诊断
• 病人准备:
•
1、检查前禁食8小时,以保证胆囊、胆管内
充盈胆汁,并减少胃肠内容物和气体的干扰。
•
2、检查前24小时内禁食脂肪食物,停用影
响胆汁排除的药物如阿托品
•
3、超声检查应在X线胃肠造影3日后,胆
系造影2日后进行。
•
4、胃肠道气体较多时可灌肠排便后检查。
•
三、正常声像
• 胆囊个体差异很大,多数纵切呈梨形,正常胆囊 轮廓清晰,囊壁线自然光整,后壁线明亮,囊内
• 其特点: • 1:致病菌:大肠杆菌、梭状芽胞杆菌、厌氧菌 • 2:病因:缺血 • 3:多见于老年男性 • 4:多见于糖尿病患者 • 5:穿孔率高,是胆囊结石穿孔的5倍 • 6:胆囊壁及囊内积气
• 【鉴别诊断] • 一、某些慢性胆囊炎可以表现出壁增厚、壁内出现暗带、囊腔内出现
回声等类似急性胆囊炎的表现,但往往是壁厚而腔小,张力状态并不 大,超声莫菲征阴性,再结合临床资料则不难鉴别。此外,在肝硬化 门脉高压低蛋白血症和某些急性肝炎的病例,胆囊壁增厚,其间亦可 出现暗带,腔内可出现回声,但是胆囊并不肿大,超声莫菲征阴 性.病史与临床表现亦不同,可资与急性胆囊炎相鉴别。 • 二、胆囊内沉积物的鉴别 胆囊内沉积性回声可以是病理性的,如脓液 或脱落的细胞屑等,也可以是功能性的,如淤滞浓缩胆汁内形成的胆 色素钙颗粒或胆固醇结晶,多发生于有胆道梗阻患者。两者应注意鉴 别,并应注意与泥砂样结石和胆囊内伪像鉴别。 • 三、胆囊壁增厚的鉴别 常见的非胆囊疾病所致的胆囊壁增厚是低蛋白 血症,以肝硬化腹水最显著。右心衰竭、肾脏疾病和糖尿病患者亦可 见胆囊壁增厚呈"双边影",多为胆囊壁水肿所致。
胰液反流是本病的主要诱因。临床主要特征是右上腹持续 性疼痛,伴阵发性加剧,并有右上腹压痛和肌紧张,深压 胆囊区同时让病人深吸气,可有触痛反应,此即为超声莫 菲氏征(Murphy sign)阳性。右肋缘下可扪及肿大的胆 囊,严重感染时可有轻度黄疸。 •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增高,血清胆红素或碱性磷酸酶增 高。X线检查可见右侧膈肌升高,右肺下叶盘状肺不张或 胸腔少量积液。 • 本病发展迅速,可于数小时内出现严重并发症。因而及时 确诊 和了解病情的进展情况,对确定有效的治疗方案至 关重要。
超声检查规范优质标准操作技巧规章
!- 超声科检查标准及操作规程一、一般超声检查操作规程1、腹部超声检查【适应证】1.肝脏的形态、大小、地点及占位性病变、洋溢性伤害及外伤。
2.胆道系统结石、炎症、蛔虫及阻塞性黄疸的鉴识。
3.胰腺的炎症、肿瘤、囊性病变、外伤和四周组织病变的鉴识。
4.脾脏的洋溢性肿大、外伤及占位性病变。
5.肾脏的发育异样、占位、结石、积水、创伤、肾动脉狭小及移植肾的并发症。
6.胃肠道占位、幽门狭小、炎症、溃疡、肠空隙及阑尾脓肿、阻塞及胃肠腔扩充和异样充盈。
7、腹膜后空隙液性或实性占位病变,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疾病。
【检查方法】l.凸阵或线阵探头,频次~5.0MHz 或 8~12MHz。
检查前一般不需特别准备。
肝硬化、腹部气体许多者可在饮水500~800ml 后检查。
2.受检者常取平卧位,依据需要变换体位。
沉静平均呼吸。
3.检测脏器大小、地点,显示内部组织结果及血流。
4.对脏器内异样病灶,声束需从三个方向确认,以清除伪像扰乱。
5.检测脏器与毗邻器官、四周组织的关系。
6.胆系检查时患者须禁食8h 以上,清晨空肚检查较为适合。
必需要时饮水 300~500ml 有益于肝外胆管显示。
胃肠道气体扰乱显然者,宜适合加压,或排气后复查。
7.关于较胖体型者,胰腺显像不理想者,可在患者饮水 500~600ml 后在座位和右边卧位下检查。
8.饮水并充盈膀胱,有助于同时显示肾盂、输尿管和膀胱。
9.胃肠超声检查前一日晚饭进流食,后来禁食,查前4h 内禁水,检查前排净大便。
准备好胃肠道充盈剂。
经腹壁的乙状结肠和直肠检查应使膀胱优秀充盈。
需灌肠再行超声检查者,检查前一日晚饭进流食,睡前服轻泻剂.晨起排便,冲洗灌肠。
10.腹膜后空隙超声检查受检者应空肚,即检查前禁食8~12h。
检查中可适当饮水以充盈胃腔。
对位于下腹腔的病变,必需时充盈膀胱后再检查。
【检查内容】1.察看脏器的大小、形态、轮廓、边沿、被膜光整及连续性,相邻器官关系。
2.察看本质脏器内部回声的平均程度,有无局灶性或洋溢性的加强、衰减、透声性加强或降低。
胆囊超声检查规范方案
胆囊和胆道[检查方法](一)、患者准备1.患者必须禁食8h以上,早晨空腹检查比较合适。
2.必要时饮水300-500毫升,有利于肝外胆管的显示。
3、胃肠气体干扰明显,灌肠后可检查排便情况。
4、急诊患者不受上述条件限制,可在严密观察下及时检查。
5.一般胆囊检查应在X线胃肠造影后三天,胆道造影后两天进行。
(2)仪器条件:胆道检查可使用实时超声诊断仪。
仪器的调整类似于肝脏检查。
基于清晰显示观察部位胆道结构的原则,选用凸阵列探头、线阵探头和扇形扫描探头。
凸阵列探头效果更好。
探头频率一般为3 ~ 5~7MHz,儿童可选择5~7MHz。
观察胆囊血流信号时,需要调整聚焦区域、彩色显示范围、灵敏度、滤波频率等。
任何时候,并设法消除工件。
(3)扫描方法1.肝脏用于显示充盈的胆囊和肝外胆管。
当患者深呼吸、屏气时,用探头按压推动气体,可提高胆管的显示率。
2.在右上腹直肌外缘的纵切面上,探头稍微向左倾斜,显示胆囊的纵切面。
3.患者深吸气后,屏住呼吸,探头从肋缘下方扫描膈肌斜切面,显示胆囊位于右肾前方,向左上方移动,胆囊颈部和肝外胆管切面位于下腔静脉横断面的前方和外侧,同时可见门静脉左右分支和伴随腹侧的左右肝胆管。
4.患者右前斜位45°,探头置于右上腹正中肋缘下纵切面,向右侧面扫描肝外胆管。
5.胸膝仰卧位可清除积聚在胆道周围的肠气,更清晰地显示胆囊颈部和肝外胆管病变。
[检查内容](1)胆囊壁的形状、大小、厚度和平滑度。
(2)胆囊内是否有胆泥、结石、隆起性病变或肿瘤。
(3)对怀疑胆囊炎或胆囊颈部梗阻者,通过脂肪餐试验观察胆囊的收缩功能。
(4)肝内和肝外胆管的直径;胆管是否扩张,扩张的程度、范围和部位。
(5)胆管是否有结石、肿瘤、局部管壁增厚或囊性扩张。
【正常胆囊和参考值】(1)胆囊纵切面多为梨形或茄子形,横切面呈椭圆形。
胆囊壁光滑,胆囊内胆汁无回声,透声性好。
(2)胆囊纵轴指向肝门,颈深,毗邻门静脉右支。
体前壁附着于肝脏的胆囊床,胆囊床游离于肝脏下缘,与前腹壁相邻。
腹部超声检查规范指南(最新版)
厦门市超声医学腹部超声检查规范指南(2015版)第一章总论一、超声设备的维护与调节1、保护与探头相连的电缆线:使用电缆线支架或将电缆线绕经检查者肩部。
2、检查结束后,用柔软的纸巾或毛巾将探头擦拭干净。
3、定期清洁仪器:包括仪器表面的清洁及防尘板的清洗。
二、存储图像的要求:1、每张图像均应有体标或扫查切面、脏器的文字标识。
2、双侧均有的脏器必须有体标或标明左右。
3、异常病灶应存留至少两个切面的图像,应分别存储含测量/文字标识及不含测量/文字标识的图像。
鉴于超声科每日高负荷的工作量,且腹部占比大,正常肝脏存储图像时可不加体标,但异常病灶必须有体标。
三、测量的要求:1、测量单位统一以cm计。
2、病灶大小至少测量两个径线,其中一个为最大径。
3、脏器增大或缩小时应报告测量数据。
第二章肝脏一、检查要求:一般从左肝开始扫查,原则是要扫查到肝内每一部分。
肝脏左外叶、右后叶下段边缘部分及右肝膈顶部为超声检查的盲区,检查时应通过呼吸、体位配合、采取适当的扫查方式进行充分观察,避免漏诊。
肝脏左外叶在剑突下扫查时应进行最大限度的侧动扫查,扫查范围要超出肝脏。
右后叶下段边缘部分可通过低位肋缘下斜切,探头尽量上翘扫查,再加上右肋间横切尽量观察充分。
右肝膈顶部可嘱受检者深吸气,让肝下移,经右肋缘下斜切,探头尽量上翘扫查。
二、存储图像:剑突下切面:1、经腹主动脉左叶矢状切面(图1)2、横切面显示左叶和门脉矢状部(图2)3、经第二肝门显示三支肝静脉(图3)右肋间斜切面:1、经门脉主干和右支彩色血流图(图4)2、经肝右叶和右肾长轴(图5)右肋缘下斜切面:1、经胆总管上段长轴切面(图6)2、经肝右静脉右肝最大斜切面(图7)三、测量规范:1、肝右叶最大斜径:扫查时嘱受检者深吸气后屏气,将探头置于右肋缘下,平行于肝下缘,使声束朝向右膈顶。
(1)测量标准切面:肝右静脉和肝中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的右肋缘下肝最大斜切面。
(2)测量位置: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右叶前后缘包膜处,测量其最大垂直距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胆囊与胆道
【检查方法】
(一)、患者准备
1、患者须禁食8h以上,早晨空腹检查较为适宜。
2、必要时饮水300-500ml有利于肝外胆管显示。
3、胃肠道气体干扰明显者,可灌肠排便后检查。
4、急诊患者不受以上条件限制,可在密切观察下及时进行检查。
5、一般胆囊检查须在X线胃肠造影三天后,胆系造影二天后进行。
(二)、仪器条件:实时超声诊断仪都可以用于胆道系统检查,仪器的调节与肝脏检查相似,以能清晰显示观察部位的胆系结构为原则,探头选择凸阵、线阵、扇扫探头,凸阵探头效果更好,探头频率一般选用3~5MHz,小儿可选用5~7MHz。
观察胆囊血流信号时需要随时调节聚焦区、彩色显示范围、灵敏度、滤波频率等,并设法消除伪像。
(三)、扫查方法
1、利用肝脏显示充盈的胆囊及肝外胆管,在患者深吸气屏气状态下,用探头加压推及气体可提高胆管显示率。
2、右上腹直肌外缘纵断切面,探头稍向左倾斜,显示胆囊纵轴断面。
3、患者深吸气后屏气,探头从肋缘下向隔肌斜面切面扫查,显示胆囊位于右肾前方,向左上移动可见胆囊颈管部及肝外胆管截面位于下腔静脉横断面的前外侧,并可见门脉左右支及其腹侧伴行的左右肝胆管。
4、患者取右前斜位45°,探头置右上腹正中肋缘下纵切面下段稍侧向右外侧扫查显示肝外胆管。
5、胸膝卧位可能使积聚于胆道周围的肠气移开,更清晰的显示胆囊颈部和肝外胆管病变。
【检查内容】
(一)、胆囊的形态、大小、胆壁的厚度及是否光滑。
(二)、胆囊内有无胆泥、结石、隆起性病变或肿瘤。
(三)、疑有胆囊炎或胆囊颈部梗阻者,用脂餐试验观察胆囊收缩功能。
(四)、肝内、外胆管管径;胆管有无扩张,扩张程度、范围、部位。
(五)、胆管有无结石、肿瘤、局部管壁增厚或囊状扩张。
【正常胆囊及参考值】
(一)、胆囊纵切面多呈梨形或长茄形,横断面呈椭圆形。
胆囊壁光滑,胆囊内胆汁为无回声,透声性好。
(二)、胆囊纵轴指向肝门,颈部位置较深,邻近门脉右支。
体部前壁贴于肝脏的胆囊床,床部游离于肝下缘邻近腹前壁。
(三)、超声测量
1、正常胆囊的长径一般不超过8.5cm,前后径数不超过3.5 cm;前后径对胆囊张力的反映较长径更有价值。
2、正常胆囊壁厚度空腹状态下不超过2.5mm,测量时探头必须垂直于胆囊壁,否则会产生胆囊壁增厚的假象。
【正常胆道及参考值】
(一)、肝内胆管,左、肝管在门脉左右支的前方,内径在2mm以下;正常肝内胆管二级以上分支超声难以清晰显示。
(二)、肝外胆管,声像图上肝外胆管大致分为上下两段;上段紧贴于门静脉腹侧与之伴行,下段与下腔静脉伴行,前方为胃十二指肠,胆管下段延伸进入胰头背外侧。
下段胆管由于胃肠道气体的干扰,不易清晰显示。
正常人肝外胆管上段内径不超过5.0mm,下段内径不超过8mm,高龄者有增宽趋势。
【注意事项】
(一)、胆囊壁增厚呈双层,不是急性胆囊炎特有的表现,肝硬化合并低蛋白血症和腹水、急性重症肝炎时都可出现。
(二)、初期单纯性胆囊炎超声表现不典型。
胆囊稍增大,囊壁轻度增厚。
(三)、化脓性胆管炎合并胆囊炎时,胆囊不大,仅显示囊壁增厚、模糊,内有沉积物。
胆囊壁外肝组织有低回声带可能为严重胆囊炎的炎性渗出。
(四)、胆囊结石易误诊的常见于以下:
1、胆囊内炎性沉积物或陈旧的浓缩胆汁等易误诊为泥沙样结石。
2、当结石不大或嵌顿于胆囊颈管时容易漏诊。
3、位于近肝门部的肝外胆管结石误认为胆囊结石。
4、胆囊颈管部结石、粘连瘢痕组织、癌肿、胆囊颈部淋巴结钙化灶等易误诊为胆管结石。
5、肝胆管积气及后方多重反射易误诊为结石声影,应注意鉴别。
6、胆总管末端的癌肿、蛔虫尸体碎块和黏稠胆汁、脓性胆汁、胆管乳头部溃疡炎症等也有同结石相似的超声表现。
(五)、胆囊气性坏疽,胆囊增大,囊壁显著增厚,囊内含有气体,后方显示不清。
(六)、或胃切除术后,常见胆囊增大伴沉积物回声,但囊壁不增厚无压痛,有助于鉴别。
(七)、轻度慢性胆囊炎声像图无特异性,慢性胆囊炎胆囊萎缩常显示不清。
超声诊断困难。
(八)、胆囊炎增殖型需与胆囊癌的厚壁型、胆囊腺肌样增生症鉴别。
(九)、结石的胆囊轮廓不清晰,仅见胆囊前壁的弧形高回声,伴宽大声影,看不到结石轮廓,呈典型的“WES”征。
(wall echo shadow,囊壁回声的正影)超声检查中易误诊为“WES”征有下列情况:
1、钙胆汁或钙化胆囊声像图显示为高回声带,其后伴有清晰的声影,胆囊内腔不能显示,鉴别困难。
2、胆囊过小或先天缺如,肝门附近含气的胃肠道易误诊为胆囊充满结石。
3、胆囊切除术后瘢痕组织或胆囊窝纤维化,应结合病史诊断。
(十)、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癌的发病率高,较多结石高回声团及声影掩盖肿瘤是漏诊的主要原因。
实块性胆囊癌有时与肝癌不易区别。
1、突到胆囊腔,肿物似与门静脉右支接近;
2、内有结石强回声;
3、来自胆囊动脉,应高度提示胆囊癌。
(十一)、肝内外胆管扩张程度不能作为鉴别良恶性梗阻的依据。
(十二)、肝外胆管扩张是超声检查梗阻性黄疸的灵敏指标。
胆管的扩张先于临床黄疸出现。
(十三)、梗阻水平判断
1、总管扩张是下端梗阻的可靠依据。
2、外胆管正常或不显示而肝内胆管或左右肝管仅一侧扩张提示上段肝门部阻塞。
3、多数情况下胆囊与胆总管的张力状态是一致的,即胆囊增大提示下段阻塞,胆囊不大符合上段阻塞。
4、有时胆囊与胆总管处于矛盾的张力状态,提示胆囊颈部阻塞或胆囊本身存在病变。
胆囊是否增大不能作为判断梗阻水平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