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教)

合集下载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件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件

程度不同。
上 边 的 刻 度 尺 精 确 到1__毫__米___ , 物体的长度_4__.2__5__厘米。 下边的刻度尺只能精确到
1__厘__米____ , 物 体 的 长 度 _4__.3__(__或___4_._2__)__厘米。
测量结果的最后一位数字是估读数字,倒数第二个数 字为所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所在的位数。
更多方法详见《教材帮》物理 RJ八上第一章第1节知识点2
单位:m、km、cm等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

度 的
刻度尺 的使用
会选、会放、会看、会读、会记

积累法

长度的特殊
相互配合法
测量方法
化曲为直法
滚轮法
会放 零刻度线要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线要紧靠被测 物体,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
看一看,比一比,下图中哪个测量是正确的?
√ 0 cm 1 2 3 4 5 6 7 8 9
➀零刻度线没有对准被测物


体一端

×➁刻度线没有紧靠被测物体 ➂刻度尺没有与被测边平行
跟踪训练
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时,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 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D )
量程:0~8cm
零刻度线 单位
分度值:0.1cm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观察上图,想一想:如何正确地使用刻度尺?你能 总结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注意事项吗
会选
根据测量对象和测量要求选择适当量程和分度值的刻 度尺。
①选量程:所选取的刻度尺的量程应尽量大于被测 物体的长度。
②选分度值:根据测量精确度的要求,选择合适分 度值的刻度尺。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PPT课件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PPT课件

烹饪计时
在烹饪过程中,需要精确控制食材 的烹饪时间,以确保食物的口感和 营养。
工作计划
在制定工作计划时,需要合理安排 每项任务的时间,以确保工作的顺 利进行。
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实际意义
01
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精确测量长度和时间,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周围环境和事物的实际
情况,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02
促进科技发展
测量工具与使用方法
测量工具:直尺、卷尺用方法
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03
04
观察测量工具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
05
06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
01
02
03
测量误差来源
工具误差、方法误差、环 境误差等
减小误差的方法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改进 测量方法、选用更精确的 测量工具等
长度和时间的精确测量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基础,对于推动科技进
步具有重要意义。
03
保障社会公正
在法律、商业等领域中,长度和时间的精确测量对于维护社会公正和公
平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在房屋买卖中,精确的房屋面积测量可以避免
欺诈行为的发生。
05
长度和时间在科学领域的应用
长度在科学领域的应用举例
工程设计
机械钟表
电子钟表
利用发条驱动齿轮转动 来计时,精度相对较低。
利用石英晶体振荡器产 生稳定频率来计时,精
度较高。
原子钟
利用原子能级跃迁产生 的稳定频率来计时,精
度非常高。
使用方法
根据计时工具的不同,使用 前需先了解其使用说明和操 作方法,以确保计时准确。

八年级上册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演讲致辞、报告大全、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党团资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y, planning plan, speeches, repor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letter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八年级上册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八年级上册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4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两课时)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两课时)

§2-2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教学目标】1.知道测量的意义、单位、及其作用2.知道国际单位制以及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单位“米”3.会进行千米、分米、厘米、毫米、纳米等单位之间的换算【重点难点】长度的单位、测量长度的工具【课时】1课时【教具】学生自备透明刻度尺、示教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卷尺【教法】启发、讲解、实验、讨论【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复习什么是参照物?在物理学中如何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二.新课引入我们打一生下来就开始认识我们周围的世界了,在大家还不懂事的时候,你们的父母就教大家认东西了,数数等。

事实上大家已经对周围的事物在进行比较了。

而测量就是一种比较,人类最早的测量就是数数,当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的测量不能只停留在数数上。

下面看:1、观察两只铅笔。

问:大家观察到了什么?学生回答:长短不一样。

长短比较2、问:大清早和中午比较感觉上有何不同?学生回答:大清早凉,中午热。

这是冷热比较3、运动会上,我们说谁跑得快,也是一种比较。

在以上的这些比较中有一种基本的比较,就是长度的比较。

三.新课讲授1.测量的意义:出示红、蓝两根铅笔,用双面胶把它们固定在黑板上,让它们呈“T”形,让学生凭感觉说出哪根铅笔长?学生回答后,互换两铅笔的位置……学生惊讶的发现了,原先觉得较长的铅笔这时却“变得“较短。

最后,取下两铅笔并排对比,发现它们长度相同。

出示自制活动挂图如下:可以方便的把直线的实际情况与看到的结果对比的。

出示大面挂钟,让学生看着秒针感受一下1分钟的长度,然后闭眼估计1分钟的时间(全班同一时刻开始估时,认为一分钟到的就睁眼对照一下时钟,但不能出声)。

上述这些例子不仅可以使学生认识感觉器官的判断并非总可靠,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通过我们的感觉器官得出的结论可靠吗?为了提高判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就必须借助仪器来进行测量。

2.测量单位: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经常在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件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件
2.8×10
5×10
28m=
mm, 50nm=
m
课堂练习
1.给下列长度填上合适的单位:
①某同学的身高是16.6(
dm )
②一铅笔的长度是18(
cm

③一张纸的厚度是100(


④教室每层楼高3.2(
m

4.长度测量的工具
刻度尺
三角尺
卷尺
皮尺
比较精确的长度测量工具:
4.长度测量的工具
(1)测量工具 :刻度尺
分米、 厘米、 毫米、 微米、 纳米
dm
cm
mm
μm
nm
二、长度的测量
千米、
km

m
分米、 厘米、 毫米、 微米、 纳米
dm
cm
mm
μm
nm
m
km
1
1
dm
10
103
cm
100
m
mm
1000
mm
106
um
109
nm
1012
3.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
1km=103 m
1 mm=0.001 m=10-3 m
第二次按下计时结束;
第三次按下指针归零。
四、误差
1.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不能避免,只能减小。
2.错误:测量方法不正确或粗心大意造成的测
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3.减小误差的方法:
(1)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2)改进测量方法
(3)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课堂练习
2.下列关于测量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3.会看:视线与刻度尺面垂直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2.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教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2.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教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2.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教案沪科版八年级物理2.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通过实践,学习测量长度、时间的基本技能。

2. 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

过程与方法实验探究、分组合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学会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并通过“信息窗”、“交流与讨论”等栏目介绍测量的方法及测量的误差;认识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 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单位的换算。

2. 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3. 会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课件展示课题:第二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二. 学习目标课件展示学习目标,学生自学,了解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1. 知道长度和时间的基本单位,会进行常用长度、时间单位的换算。

2. 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能正确地记录测量结果。

3. 会正确使用手表或停表测量时间。

4. 知道测量存在误差。

三. 新课教学(一)测量单位教师:要进行测量,就要有一个人们公认的测量标准——测量单位。

在古代,人们就学会了利用身边的物品、自然界的某些规律的变化作为测量的单位。

比如利用身高,足长等作为长度单位,利用昼夜的交替、季节的变化等作为时间的单位。

1960年,国际上通过了一套统一的测量标准,叫国际单位制。

课件展示: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为米( m ),时间的基本单位为秒( s )。

教师:同学们,除了“米”这个单位,你们知道长度还有哪些单位?学生回答。

课件展示长度的单位: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教师: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你们知道吗?学生回答。

课件展示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1 km=103 m 1 dm=10-1 m 1 cm=10﹣2 m1 mm=10﹣3 m 1 μm=10﹣6 m 1 nm=10﹣9 m课件展示反馈练习:1 μm= mm 18 km= m 130 nm= m10 dm= mm 2×102 cm=m 78 mm= m教师:时间除了“秒”这个单位,你们知道时间还有哪些单位?学生回答。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2.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教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2.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教案

沪科版《2.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教案
【教学目标】
1.会正确使用刻度尺
2.会正确使用表测时间
3.能读懂说明书,并能参照说明书进行简单的操作。

【重点难点】会正确使用刻度尺
【课时】1课时
【教具】刻度尺、表
【教法】讲解、实验、讨论
【课型】实验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长度有哪些单位?基本单位是什么?学生回答
2、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什么?学生回答
二.新课引入
我们要用刻度尺进行测量,就需要清楚如何进行测量是正确的。

三.新课讲授
1.正确使用刻度尺
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让学生回答,后再对照课本21页说明作进一步认识。

看课本图2-15---图2-17回答问题,学生回答
2.学生活动1:用刻度尺测长度
先观察刻度尺,并记录分度值及测量范围。

让学生利用实验室提供的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和宽度。

大约6分钟时间,教师巡回指导。

测量结束后比较测量结果,并提问:为什么我们不少的测量结果不相同呢?下去好好讨论。

3、学生活动2:长度的估测
估测教室的长度和宽度:
4.学生活动3:时间的测量
参看课本23页活动3说明进行测量。

实验结束后,总结实验情况,告诉学生实验时一定要认真,养成良好的探索精神。

四.小结(略)
【板书设计】
§2-2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正确使用刻度尺
2.实验:测量物体的长度
3.实验:时间的测量
【教后记】。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ppt课件.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ppt课件.

例 1:
给下列长度填上合适的单位: ①某同学的身高是16.6( dm )
②一铅笔的长度是18( cm ) ③一枚一角的硬币的厚度是2.4(mm) ④教室每层楼高3.2( m )
例2.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5dm= 6.45Km= 24nm=
5×10cm 50 =____________cm
6.45×1000m
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km dm cm mm μm nm
3 1km=1000m=10 m
1dm=0.1m=10-1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6 1μm=0.000001m=10 m -9 1nm=0.000000001m=10 m
例如: 课桌的高度约0.75m。 常用铅笔笔芯直径大约1毫米。 小姆指宽约有1厘米。 手掌的宽大约有1分米。 成年人的腿长大约1米左右。
五、特殊测量
1、 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
2、测较短的曲线,例如地图册上的铁路线长 测较长的曲线例如运动场的跑道
3 测纸张厚度,细丝直径
用三角板和刻度尺测硬币直径时,下 列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D 】
C.
2 cm
A.
0
1 2 cm
2
3 cm
D.
2 cm 0 1
1
B.
0
0
1
六、时间的测量
0
1
2
3
4
(cm)
3.26cm 准确值为____________ 3.2cm 0.06cm 该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 ,估计值为________


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一木 块的长度,如图1所示,则此木块长度是 (B ) A、1.8厘米 B、1.85厘米 C、7.85厘米D、7.8厘米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PPT课件【优质】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PPT课件【优质】

像一枚1元硬币的直径,圆柱体的直径、圆锥 体的高等又如何测量呢?请大家动手操作测量.
对齐(一端与刻度尺上 有刻度线的位置对齐)
夹紧
垂直(垂直于刻度尺)
圆柱体直径、圆锥体高的测量 ——三角尺刻度尺配合法,要点:夹紧、 对齐和垂直.
A 地图上标示的公路、铁路线是 弯弯曲曲的,谁能想个办法测出北 京至广州两地间的铁路线的长度?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3)会看: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
×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4)会记:记录的测量结果应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如图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
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属片的长度
分别是( D )
5.50cm
8.30cm~8.32cm
A.1cm、5.50cm B.1cm、8.30cm C.1mm、8.30cm 金属片的长度约为2.80cm~2.82cm D.1mm、2.80cm
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错误是不应 该发生的,是可以避免的.
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测量时,只要遵守操作规则,就可以同消 灭错误一样消除误差 ×
B.读数时,估读位数越多越准确 × C.测量时,误差不可避免 √ 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会使误差增大 减少
解析:误差是由于实验方法、实验者、测量工具等因
所用的时间是
s;
1min内你的脉搏跳动的次数是 次.
思考:古代人是如何测量时间的? 日晷
沙漏
铜壶滴漏

2.2长度及其测量(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2.2长度及其测量(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的相关知识: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应该已经掌握了初步的物理量和单位知识,对物理量的概念和单位制有一定的了解。此外,学生应该具备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八年级的学生对物理实验和实际应用通常比较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验和实际案例进行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长度及其测量的学习中,需要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学习风格上,学生可能更倾向于通过实验和实际操作来理解抽象的概念。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教室、物理实验室、刻度尺、卷尺、实验桌椅、计算机、投影仪、白板等。
2.课程平台:北师大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材、教学PPT、在线学习平台等。
3.信息化资源:教学视频、动画、图片、实验数据等。
4.教学手段: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小组合作等。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实际测量等活动,体验长度测量的实际应用。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长度的概念和单位换算。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长度测量技能。
作业反馈:
1.概念理解:在批改学生的概念理解作业时,重点检查学生是否能够准确地描述长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对于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并给出改进建议,如建议学生多复习课堂笔记或参考教材中的相关内容。
2.单位换算:在批改单位换算作业时,重点检查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地进行单位换算。对于错误之处,及时指出并给出改进建议,如建议学生多练习单位换算题目,掌握单位换算的规律和技巧。

沪科版:《2.2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沪科版:《2.2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2-2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和实验掌握刻度尺和停表的正确使用。

2.会正确记录测量所得的数据,知道测量存在误差以及误差和错误的区别,会进行长度、时间单位的换算。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经历测物体长度和时间的过程,体验通过日常经验粗略估测长度的方法;2.通过学生的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掌握用估测法去研究生活中物体的长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2.认识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实事求是、热爱科学的精神,以及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团队精神。

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掌握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方法。

难点组织、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体会刻度尺的使用和正确读数。

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法、观察法、探究法。

教具准备直尺、三角板、卷尺、铅笔、钢笔、停表、手表、棉线、硬币、地图、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导学提纲】1.测量需要有,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叫做单位.我国现在的法定单位采用制。

2.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其符号是。

3.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

通常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读数。

4.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其符号是。

5.刻度尺的正确使用会选:;会看:;会放:;会读:;会记:值+ 值+ 。

【激情导入】在生活、生产和科研中,经常要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探究物体的运动规律也需要进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要进行测量,就要有一个人们公认的测量标准——测量单位。

在古代,人们就学会了利用身边的物品、自然界的某些规律的变化作为测量的单位。

比如利用身高,足长等作为长度单位、利用昼夜的交替、季节的变化等作为时间的单位。

1960年,国际上通过了一套统一的测量标准,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长度和时间的测教量学课件

长度和时间的测教量学课件

生物学家需要测量生物体的长度和生长时间,以研究生物体的
生长规律、进化等生物学现象。
长度和时间测量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机械制造
在机械制造中,需要精确测量长度和时间以确保零件的尺寸和加 工过程的准确性。
化工生产
在化工生产中,需要测量反应时间和温度等参数以确保化学反应 的顺利进行和控制产品质量。
物流运输
在物流运输中,需要测量运输距离和所需时间以优化运输路线和 提高物流效率。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1 2
工业制造
未来长度和时间测量技术的发展将为工业制造提 供更加精确和可靠的测量手段,提高产品质量和 生产效率。
科学研究
长度和时间测量技术的发展将为科学研究提供更 加精确和可靠的测量手段,推动科学研究的进步。
3
人类生活
未来长度和时间测量技术的发展将为人类生活提 供更加便捷和准确的测量手段,提高人类生活的 质量和便利性。
未来长度和时间测量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经济影响
长度和时间测量技术的发展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 长和就业。
社会影响
长度和时间测量技术的发展将改变人们对时间和空间的认识,对人 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产生深远影响。
文化影响
长度和时间测量技术的发展将影响人们对时间观念的认识,对文化 传承和发展产生影响。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量学课 件
目录
• 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基本概念 • 长度测量的方法和工具 • 时间测量的方法和工具 • 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 • 长度和时间测量的未来发展
01
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基本概念
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定义
长度测量
长度测量是确定物体或两点之间 距离的过程,通常使用长度单位 来表示。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件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件

测量
使用某种工具或方法对长度和时间进行量化的过程。
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单位
长度单位
米、厘米、毫米、千米等。
时间单位
秒、分、小时、天等。
国际单位制(SI)
国际计量大会规定的国际通用的长度和时间单位标准。
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长度测量
使用人体部位、简单工 具等进行长度测量。
近代长度测量
使用光学仪器、机械仪 器等进行更精确的测量 。
机械钟的使用
总结词
稳定性好,但精度有限
详细描述
机械钟是一种传统的计时工具,通过机械原理实现时间的测量。机械钟的稳定性 较好,但受限于机械结构,其计时精度一般较低,常见的有摆钟、落地钟等。
石英钟的使用
总结词
精度高,稳定性好,价格适中
详细描述
石英钟利用石英晶体振荡器的振荡频率作为计时基准,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相对于机械钟和电子钟,石英 钟的价格适中,常见于家庭、办公室等场合。
原子钟的使用
总结词
精度极高,稳定性极好,价格昂贵
详细描述
原子钟是利用原子能级跃迁频率作为计时基准,具有极高的精度和稳定性。原子钟的误差可达到每百 万年一秒,是国际时间和频率标准的主要来源。由于技术和材料限制,原子钟的价格较高,一般用于 国家级的计量机构和科研机构。
04 长度和时间测量的误差分析
测量误差的概念

谢谢聆听
01
02Biblioteka 03测量误差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 差异。
误差的不可避免性
由于测量工具、方法、环 境等因素的影响,误差是 不可避免的。
误差的来源
测量工具的不准确、测量 方法的局限性、环境因素 等。
误差的来源与分类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全一册-2.2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教案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全一册-2.2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教案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2、过程与方法:(1)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具有初步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能力。

(2)通过进行简单的测量,具有使用简单测量工具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2)通过学习简单的测量知识,体会测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养成细致、严谨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善于利用多种方法去解决问题的创新精神,激发他们勇于探索科学实践的进取精神。

教学重点:正确使用测量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测量时间和长度的多种途径。

教学难点: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怎样进行时间和长度的准确测量。

教学方法:讨论法、实践法教具准备:计时工具:电子表、停钟、机械表等;测长度工具:直尺、皮卷尺、游标卡尺、课件引入新课:展示卷尺和钟表,这些器材是用来干什么的?问什么要使用它们?新课教学一、单位:阅读15页科学世界了解国际单位制的作用:1、单位定义: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单位。

2、国际单位制:国际计量组织制定的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它们选取的自然界中比较稳定的事物作为标准,叫国际单位制。

3、我国法定单位用国际单位制。

那么,长度和时间测量的仪器和单位是什么呢?阅读课本第一页要知道物体的大小等,凭感觉是不准确的,所以需要用仪器测量。

一、长度的单位:(1)长度单位及其符号及单位间进率。

国际单位:米(m)国际上对标准“1米”的规定: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s内所经路径的长度定义为1米。

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大单位化小单位乘以进率,小单位化大单位除以进率。

)了解人体身上的米、分米、厘米1km=1000m=103m 1m = 10dm1 dm =10 cm 1cm=10 mm1mm=1000μm 1μm=1000nm练习:1.3×10-2cm= μm 110cm= m28m= mm 50mm= dm(2)阅读课文第13页小资料了解一些物体的长度或物体间的距离。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第一章:长度测量的基础知识1.1 长度的概念:介绍长度的定义,让学生理解长度的基本含义。

1.2 长度单位:介绍常用的长度单位,如米、厘米、毫米等,并解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1.3 测量工具:介绍尺子、卷尺、米尺等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第二章:时间的概念与测量2.1 时间的概念:介绍时间的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时间的重要性。

2.2 时间单位:介绍常用的时间单位,如秒、分钟、小时等,并解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3 测量时间:介绍使用计时器、手表等工具来测量时间的方法。

第三章: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实践3.1 使用尺子测量长度:让学生亲自动手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进行记录。

3.2 使用卷尺测量长度:让学生亲自动手使用卷尺测量较长的物体的长度,并进行记录。

3.3 使用计时器测量时间:让学生亲自动手使用计时器测量时间,并进行记录。

第四章: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误差与改进4.1 测量误差的概念:介绍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测量中可能出现的误差。

4.2 减小测量误差的方法:介绍一些常用的减小测量误差的方法,如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使用更精确的测量工具等。

4.3 改进测量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测量方法,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效率。

第五章:长度和时间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5.1 长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长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测量身高、计算距离等。

5.2 时间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时间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安排日程、计算速度等。

5.3 综合应用: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测量教室的长度和宽度,计算从家到学校的距离和时间等。

第六章:速度和长度的关系6.1 速度的概念:介绍速度的定义,让学生理解速度的基本含义。

6.2 速度的计算:解释速度的计算公式,即速度=距离/时间,并让学生通过实际测量来计算物体的速度。

6.3 速度的应用:探讨速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交通运输、运动员比赛等。

第七章:时间的计算与转换7.1 日期的计算:介绍日期的计算方法,包括公历和农历,让学生掌握日期之间的换算。

2.2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2.2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2.2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八年级物理 XXX 2019.9.1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
To see is to believe ?
结论:想要准确的判断物体的长度、面积等,需借助相关的测量工具
一、长度的测量
1、单位:米 符号:m (SI制) 2、常用单位:km[米]、dm[分米]、cm[厘米]、mm[毫米]、μm[微米]、nm[纳米]
注: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也是初中物理实验室最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
(1)会认:能认清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分度值 (2)会选:刻度线清晰、量程合适(满足测试需求)、分度值合适(需要测量的精度)
(3)会放:刻度尺的位置要放正,零刻度线或者某一整刻度线与被测物体最左 侧对齐,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
3、化曲为直法
测量曲线,可以使用无弹性的软绳子; 例如:地图上两地铁路的长度、
河流的长度
4、化直为曲
用已知周长的滚轮在较长的待测轨道上滚动, 用滚轮的周长乘以圈数得出被测轨道的长度 例如:测量操场的长度、花园的周长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课堂演练: 为了能够准确测量一张纸的厚度,小明用刻度尺 一次测出120张纸的总厚度,如图所示,然后通过 计算得出结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选择的刻度尺可以是任意分度值的 B、小明的方法也适用于测一枚硬币的厚度 C、一张纸的厚度约0.1mm D、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小长度的测量
四、测量误差
1、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2、误差的来源: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 3、减小误差的方法: (1)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2)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 (3)改进测量方法 (4)校准测量工具
例子:一元硬币直径25mm, 厚度1.85mm 红细胞的直径约7μm 氧原子的半径约0.14nm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ppt课件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ppt课件

相关内容点击文本
部分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
框编辑输入相关内

1 km=1 000 m=103 m
1 mm=0.001 m=10-3 m
1 dm=0.1 m=10-1 m
1 μ m=0.000 001 m=10-6 m
1 cm=0.01 m=10-2 m
1 nm=0.000 000 001 m=10-9 m
长度的测量:
1.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
刻度尺
卷尺
三角尺
皮尺
比较精确的长度测量工具
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
(1)会认: 使用前认清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线 的位置、量程、分度值。
零刻度线
量程
分度值 单位
(2)会放: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 物体,与所测长度平行,不能倾斜。
×
0 cm 1
同一把铜刻度尺去测量同一块玻璃的长度,夏天和冬天的
测量结果比较是( C )
A. 夏天测得的数据大些 C. 冬天测得的数据大些
B.一样大 D.条件不足
【解析】:由于铜的热胀冷缩程度比玻璃的大,夏天温度升高,由于热膨胀铜尺 的长度变大,所以测量值比玻璃的实际值偏小;冬天由于铜尺的收缩,尺子长度 变小,所以测量值比实际值偏大,因此对于同一块玻璃的测量,其冬天的读数比 夏天大,所以选项A、B、D都不正确。
3. 测量时间的工具: 钟、表;在运动场和实验室经常用停表。
手表
石英钟
电子停表 机械停表
4. 测量方法:
(1)机械停表的使用方法; 一调:按下归零按钮,使指针指向零刻度处。
二按:按动秒针控制按钮,开始计数。
三停:再次按下秒针控制按钮,这时指针停在最后 计时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学习目标】
1、认识长度、时间的单位及其换算,认识国际单位制。

2、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理解一些特殊的长度的测量方法。

3、掌握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课前知多少】
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名中学生的身高大约为1.50 ;(2)教室门窗的高度大约是200 ;
(3)、学校准备在元旦节举办一个文艺晚会,预计晚会时间为3 。

【知识解读】
一、测量单位
1、1960年,国际上通过了一套统一的测量标准,叫做国际单位制,简称SI
2、长度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为米(m )
常用单位有千米(km ),分米(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 ),纳米(nm )
换算关系:nm m m mm mm cm cm dm dm m m km 333101,101,101,101,101,101======μμ
3、时间单位: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常用单位:时(h ),分(min ),毫秒(ms ),微秒(μs )
换算关系:s ms ms s s h μ33101,101,60min 1min,
601====
二、长度的测量
1、测量工具: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常见刻度尺:钢尺、皮尺、卷尺等。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认:①认清零刻度线在哪里是否磨损;②认清量程(测量范围);③认清分度值。

(2)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分度值和量程的刻度尺。

(3)放:①“正”,刻度尺的位置要放正,不要歪斜;②“贴”刻度尺的刻度线应紧贴被测物体;
③“齐”,零刻度线磨损的,应另选某一刻度线为“零点”,读数时应注意减去“零点前的数值。

(4)“看”: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不要斜视。

(5)“读”:读数时,估计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6)“记”:记录测量结果应注明单位,一个正确的结果包括三个部分:精确数、估读数和单位。

3、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然后这些小物体的,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页纸的厚度.
(2)棉线法:以直代曲,如测量地图上铁路的长度。

(3)滚轮发:用已知周长的滚轮在待测物上滚动,物体长度等于圈数乘以周长。

如测池塘、铁路的周长。

(4)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
问题:1.怎样用短刻度尺测量教
学楼的高度?
2.怎样测量学校到你家的距离?
3.怎样测地图上一曲线的长度?
三、时间的测量
1、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是钟表。

摆钟、机械手表、电子手表、停表等统称为钟表或计时器。

2、停表的使用方法:
(1)使用前先上好发条并校正零点。

(2)弄清大圆周、小圆周每大格、每小格表示的时间
如右图:①大圈一整圈为30s ,每大格是1s ,
每大格又分为10小格,所以每小格为0.1s
②小圈1整圈为15min ,每小格为0.5min.
(3)使用:第一次按按钮计时开始,第二次按按钮停止计时。

时间等于分针和秒针的示数之和。

四、误差
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其中物体的真实长度叫做真实值。

2、误差产生的原因:
(1)测量仪器精密程度不够,或测量方法不够完善等。

(2)测量者读数时估计造成的。

(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而用眼睛不可能估计的非常精准)
3、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区别
测量误差 测量错误 产生原因 ①跟测量工具的精确程度有关
②跟测量者的读数时的估计值有关 ①不遵循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 ②读数、记录结果粗心
采用正确的方法可以避免
减小或避免不可避免,只能减小。

减小方法:
①采用精度更高的测量工具;
②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典型例题】
题型一长度单位换算
例1、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 )
A.24cm=24×1/100=0.24m B.24cm=24×(1/100)m=0.24m
C.24cm÷100cm=0.24m D.24cm=24÷1/100m=0.24m
题型二长度的测量
例2、(2011•株洲)长度测量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测量之一,图中的四种工具不属于测量长度的是( A )A. B. C D.
例3、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A. B. C . D.
例4、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长度,
就分度值而言,A尺精密些;就使用
方法而言, B尺不正确.从用法正确
的尺上读出此木块的长度为2.23cm.
例5、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时,下面记录正确的是( A )
A.260.0mm B.260mm C.2.6dm D.26.0cm
分析:分度值是1毫米的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录的数值中最后一位是估
计数字,倒数第二位的数字是由刻度尺上的分度值准确读出的.
例6、下列测量长度的方法,错误的是(D)
A.测一张纸的厚度可以用刻度尺先测出几十张纸的厚度,然后再除以纸的总张数,即得出一张纸的厚度B.测细金属丝的直径,可以把金属线无间隙地密绕在一根铅笔上若干圈,测出密绕部分的长度L和圈数N,则直径D=L/N
C.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以车轮的周长L
D.只使用一个刻度尺不用其他工具就可以准确测出乒乓球的直径
题型三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例7测量某圆柱体的直径,如图所示的几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A.B. C.D.
【作业】
一、基础演练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时间的基本单位是______,符号是。

2.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_,使用前首先要观察它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测量时,要使零刻度线对准________的一端;使它的刻度线________被测量的物体;读数时,视线要;测量值应估读到的下一位,记录时,既要记录________,又要记录________。

3.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0.05 m=cm(2)5 mm=m
(3)0.007 μm=nm(4)45 min= h
4.填上合适的单位:
(1)教室每层楼高约33_;(2)一张纸的厚度约78____;
(3)课桌高度约70;(4)一位中学生的身高约16.5____;
5.下列单位换算的写法中正确的是()
A.2 cm=2 cm/100=0.02 m B.2 cm=2×1/100 m=0.02 m
C.60 μm=60μm/1000 μm=0.06 mm D.60 μm=60/1000=0.06 mm
6.以下哪个长度接近5cm()
A.课本的宽度B.文具盒的厚度C.墨水瓶的高度D.新铅笔的长度
7.一个物体的长度是180.0 mm,若选用cm做单位,应是()
A.18 cm B.18.0 cm C.18.00 cm D.180 cm
8.关于误差,正确的说法是()
A.两次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B.只要正确做实验,就不会产生误差
C.选用精密仪器,就可以避免误差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
9.甲、乙两人用两个刻度尺,分别测同一物体的长度,甲测得的结果是6.50 dm,乙测得的结果是0.648 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人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相同B.两人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
C.两人结果中必定有一个是错误的D.甲读数比乙准确
10.厘米刻度尺测量一根电线的长度,测量结果记录正确的是
A.23.26 m B.23.3 m C.23.260 m D.23.2600 m
11.在右图所示的测量中,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________,
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cm
二、智能应用
1.“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1 nm=10-9 m.纳米技术是以0.1 nm~100 nm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目前我国在纳米技术的研究方面已经跻身世界前列.1.76×109 nm=_______m。

2.如图所示,用刻度尺B分别测量一物体的长度,B尺示数是___________cm.
3.某同学用一支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他的测量如图所示,图中A是他观察读数时眼睛中的位置,请指出他测量中错误之处: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测得圆筒的外径是____ cm,若圆筒的内径是11.1mm,则筒壁的厚度为____cm.
5.某同学为测细铜丝直径,把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地排绕30圈,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得出,线圈的长度是____cm,铜丝的直径是____cm.
6.某同学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先后五次测出同一木板的长,其记录结果如下:17.82cm,17.81cm,17.82cm,17.28cm,17.83cm,这五次测量记录中有一次错了,哪个数值是错的?物体的真实长度接近于多少?
7.(08福州)如图,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cm。

8.(07 福建)下图中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_____cm。

9.(07常德)下图中物块的长度为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