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心理学课件
基础心理学《音乐疗法》课件
六、导入梦乡,催眠:
• 中国乐曲:华彦钧的二胡曲《二泉映月》、 吕文成的《烛影摇红》和《平湖秋月》、 贺绿汀的钢琴曲《摇篮曲》。外国乐曲: 莫扎特的《摇篮曲》、门德尔松的管弦乐 序曲《仲夏夜之梦》等。《良宵》、《军 港之夜》、《出水莲》、《春思》、《绿 岛小夜曲》、《催眠曲》(莫扎特)。
七、其它
《春江花月夜》、《雨打芭蕉》等。 外国乐曲:巴赫的《b小调弥撒曲》、
约翰·斯特劳斯的《圆舞曲》等。
三、振奋精神,激励:
• 中国乐曲: • 笛子独奏曲《喜相逢》、《姑苏行》、刘
天华的二胡独奏曲《光明行》、小提琴曲 《新疆之春》。 • 外国乐曲:贝多芬的管弦乐曲《哀格蒙特 序曲》、李斯特的钢琴曲《匈牙利狂想 曲》、比才的管弦乐曲《卡门序曲》等。
• 安神镇静----选择具有舒缓、低曼、轻柔、婉转、幽雅 等特点的乐曲,以收安神定志、镇静安眠等效果,多 用以对治心情偏激类病症。
《春江花月夜》、高胡独奏《南渡江》、《病中吟》、 《催眠曲》、《渔光曲》《春江花月夜》 《月夜》
• 兴奋开郁----选择节奏明快、旋律流畅、音色优美的乐 曲,以振奋精神、愉悦心情,主要用以治疗情志抑郁 的病症,或用以调畅病者情绪。
以上各法作为治疗,一般每次半小时左右,每日 2-3次,1个月为一个疗程,视病情轻重持续1-3个疗 程。若作为健康人益智延寿,则须经常进行,安排 适合于个人的时间表,不可流于随意。
[注意事项]
1. 病者在收听音乐时,应尽可能排除各种干扰, 使身心沉浸于乐曲的意境之中。
2. 某些乐曲兼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种以上的作用,须灵活运用, 并避免有悖病情的内容。
音乐疗法
一、抑制烦躁,镇静:
中国乐曲:琴曲《流水》、二胡曲《汉 宫秋月》、琴歌《阳关三叠》、《苏武 牧羊》等。外国乐曲:贝多芬钢琴奏鸣 曲《月光》的第一乐章、肖邦《e小调 钢琴协奏曲》、勃拉姆斯的《摇篮曲》、 德彪西的管弦乐曲《夜曲》等。
音乐心理学基础知识
音乐心理学基础知识
音乐心理学是研究音乐对人类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影响的学科。
下面是一些音乐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1. 音乐的情感效应
- 音乐可以激发人的情绪和情感,例如喜悦、悲伤、焦虑等。
- 音乐的节奏、速度和音调等特征会引起人的心理反应,如快
节奏的音乐会增加人的活力与兴奋感。
2. 音乐对认知的影响
- 音乐可以影响人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例如背景音乐可以改善
研究和工作效率。
- 音乐还可以提高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有助于思考和创意
的产生。
3. 音乐对健康的影响
- 音乐对身体健康有积极影响,可以降低压力、减轻疼痛和改善睡眠质量。
- 音乐疗法被用于治疗精神疾病和帮助康复,如减轻抑郁症和焦虑症状。
4. 音乐的文化和社会意义
- 音乐是不同文化和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传达特定的价值观和情感。
- 音乐也是社交交流和身份认同的重要表达方式,不同类型的音乐可以反映个体或群体的特征和偏好。
这些都只是音乐心理学的基础知识,音乐对人类心理和行为的影响还有很多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音乐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优秀案例:音乐教育普及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弘扬
04
音乐教育普及的实践探索
学校音乐教育的实践探索
1 2 3
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
将音乐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加大音乐课程的 比重,推动音乐教学改革,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 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学校音乐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 养和教学能力,鼓励教师开展音乐教学研究和实 践。
音乐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
推动民族音乐文化的创新
音乐教育普及可以促进民族音乐文化与现代音乐元素的融合,推动民族音乐文化的创新和 发展。
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对音乐教育普及的推动作用
01
丰富音乐教育内容
民族音乐文化为音乐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资源,有助于完善音乐教
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02
提升音乐教育的文化内涵
将民族音乐文化融入音乐教育,可以提升音乐教育的文化内涵和品质,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音乐活动,如音乐会、音乐 比赛等,营造浓厚的音乐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对 音乐的热爱和追求。
社会音乐教育的实践探索
音乐培训机构的发展
01
鼓励社会力量兴办音乐培训机构,提供多样化的音乐教育服务
,满足不同人群的音乐学习需求。
社区音乐教育的推广
02
将音乐教育纳入社区文化建设,开展社区音乐活动,普及音乐
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与推广
举办民族音乐演出和比赛。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民族音乐演出和比赛, 展示民族音乐的魅力和风采,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
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普及。将民族音乐纳入学校音乐教育体系,加强对学 生的民族音乐教育,培养他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利用现代传媒手段进行推广。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现代传媒手段, 对民族音乐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其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
音乐要素ppt课件
旋律是如何表达情感的呢?
上行旋律常可表现喜悦、积极向上、光明、胜利等 情绪和感觉。 下行旋律就常带着忧伤、哀愁、苦闷、失望的情绪。 波形旋律带有迂回、婉转、含蓄
什么是和声?
• 和声包括“和 弦”及“和弦 进行”。
• 和弦的横向组 织就是和声进 行。
情绪急躁时,可以多听一些节奏舒缓、能助人思考的音乐。比如一些古典交响 乐中的慢板部分。 心情不好时,可以听一些优美的轻音乐或严肃的古典音乐。比如贝多芬的奏 鸣曲、肖邦和施特劳斯的圆舞曲或者柴柯夫斯基的作品。 受到惊吓时,听一些平时喜欢的柔和又轻松的抒情音乐,以尽早恢复正常的 心态。 心情不安时,要多听一此如《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巴赫的《B小 调弥撒曲》等作品。 疲劳时,多听一些民族管弦乐曲,如《彩云追月》、秦咏诚的小提琴独奏曲 《海滨音诗》、德彪西的交响素描《大海》等一些优美舒展、轻松流畅的音 乐。 缺乏自信时,应当多听一些充满坚定、无坚不摧的有力量的作品。比如贝多 芬的钢琴协奏曲《皇帝》、澳涅格的管弦乐《太平洋231》等等。 食欲不振时,黄贻钧的才、彭修文的民族管弦乐《欢乐舞曲》等作品,会使 你赏心怡情,胃口大开。
和声
1.和声对音乐的影响,则主要是功能和色 彩两方面。
2.和声原意为协调,现一般指音乐中同时发响而又 相互协和的不同高低的音的结合所构成的多声部
3.简单地说,它是烘托主旋律,表现多层次、 多结构丰满的组体。
音色
聆听歌曲《蜗牛与黄鹂鸟》 问(1)属于人声中的哪一类? (2)假如用男中、男低音来 演唱表现出来的意境合适吗? (3)人声分类 (4)听辨音色
1.对比欣赏《隐形的翅膀》与《保卫黄河》
问题;速度与力度能不能换一下?
《音乐心理学》教学大纲
《音乐心理学》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教学目的通过《音乐心理学》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人类的基本听知觉特征,音乐音响结构审美特征的心理依据,音乐表现的心理机制,音乐创作、表演、接受及审美价值判断活动中的心理特征,音乐学习、教育及与音乐能力相关的心理问题等;进而深入音乐构成的基本要素和形式中,联系音乐创作、表演、欣赏实践、探讨实施音乐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真正弄清音乐者中艺术形式区别于其他艺术的独特之处,站在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理解音乐。
2.教学要求本课程按照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由表及里的方式深入学习并掌握心理学对声音基本属性;音乐基本结构形态的心理依据——音乐心理学对音乐形式问题;音乐表现非听觉性对象的问题——音乐心理学对音乐内容问题;音乐记忆;音乐表演、创作、欣赏实践中的心理问题,音乐的能力和发展的心理问题。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第一章音乐心理学绪论[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音乐心理学是一门怎样的学科[重点与难点]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及学习音乐心理学的意义和途径[教学时数]2[主要内容]第一节音乐心理探究概述第二节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一、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二、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客观分析与内省相结合(二)实验法(三)问卷调查法(四)测量法[参考书目][1]罗小平,黄虹.音乐心理学[M].海口:三环出版社,1995.[2]张凯.音乐心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课堂训练.作业思考题]1.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2.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第二章音乐个性与音乐创造[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并掌握音乐个性以音乐创造之间的关系[重点与难点] 气质.性格与音乐创造的关系;音乐家最佳心理结构[教学时数]4[主要内容]第一节气质.性格与音乐创造一、气质与音乐创造(一)气质的构成与类型(二)气质与音乐创造二、性格与音乐创造(一)性格的构成与类型(二)性格与音乐创造第二节年龄、性别与音乐创造一、年龄与音乐创造(一)年龄与智力结构(二)音乐创造与年龄二、性别与音乐创造(一)在审美中的性别差异(二)妇女在音乐中的地位第三节音乐家最佳心理结构一、动机因素二、智力因素三、个性因素[参考书目][1]罗小平,黄虹.音乐心理学[M].海口:三环出版社,1995.[2]张凯.音乐心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课堂训练.作业思考题]1.简述气质与音乐创造的关系?2.性别与音乐创作的关系?3.音乐家的心理结构包括哪几方面?第三章音乐感觉与知觉[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并掌握音乐感觉.知觉,并能够在实践中得以运用。
第二章音乐治疗的方法ppt课件
②应 用:
a、引导被治疗者对歌曲的音乐欣赏体 验进行简单的讨论;
b、引导患者对歌曲中表达的思想观念 进行讨论,以达到改变错误认知的目的。
(2)音乐回忆
个体
a、目 的 集体
引发音乐所伴随的情感和回忆
b、特 点:它的生动和富裕感情色彩,较少遇到阻 碍,也可以使治疗师较为容易的了解事件对患者 产生的深层心理影响和意义。
b、音乐作为强化物的分类 随因强化 时局强化 随即强化 综合强化
四、音乐治疗的层次
1、支持性层次(临床中数十人——上百人) 通过提供患者参与和体验治疗过程的机
会,以强化患者健康的行为。内省、思考 和语言的心理分析等方法的使用在治疗过 程中仅占很小的部分,治疗的重点在对 “此时此地”的体验和可观察的行为上。
目的:
增强正常的心理防御机制,促进正确 的行为控制能力,支持健康的情感和思想, 打破社会性孤立状态,提供安全感和实现 社会的信息刺激,把患者置于集体动力影 响之下,并对紧张焦虑的患者起到安抚作 用。
特点:
受众面广
要求:
治疗师有较强的音乐技能和对治疗集 体的组织和控制能力。
2、认知和行为的层次(8-12人小组集体形 式)
主要针对情感和思想观念来安排的,
并成为语言讨论过程的主题,治疗强调暴 露个人的思想、情感和人际关系中的问题。 治疗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对“此时此地” 的体验及治疗师与患者之间的人际反应过 程。
3、心理分析和体验的层次 目的:
音乐治疗活动常常被用来引发联盟和 与现在或过去经历有关的情感,被治疗者 的潜意识内容被用来重建新的心理防御机 制,深化自我理解,促进自我的冲动控制 能力和更加成熟的本能动机及内驱力,进 而达到重建人格的目的。
音乐心理学 PPT课件
操作,熟练于灵感的辩证关系,表演者的审美心理结构与表演,表演 的环境与心理的关系等。这些论题至今仍是表演心理研究中的重要课 题。 三、以德为纲、以应用为目的
2020/4/5
(二)西方音乐心理学发展概述
• 一、从哲学心理学迈向科学心理学
要特征
青少年音乐心 理特点与施教
青年初期生理发 育和心理发展的
主要特征
青少年音乐审美 心理特征及施教
2020/4/5
• 在我国,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一般分为六个阶段 :
• 1、乳儿期(0~1岁)——哺乳期 • 2、婴儿期(1~3岁)——托儿所时期 • 3、幼儿期(3~6、7岁)——幼儿园时期 • 4、童年期(6、7——11、12岁)——小学时期 • 5、少年期(11、12——14、15岁)——初中时
2020/4/5
音乐发展心理学
•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 • 感觉运动阶段(0~2岁) • 前运算阶段(2~7岁) •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 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
2020/4/5
认知发展理论对音乐教学的意义
• 1、当今世界影响较大的音乐教育体系和课程,虽 与儿童认知阶段理论没有直接联系,但其教学原 理与现代儿童发展阶段原理完全一/4/5
音乐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及对象 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作用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
2020/4/5
第14讲:音乐学习的心理问题(二 ) ——音乐教学的设计 应用音乐心理学 教学课件
至此学生应该学会找出任何一个不认识的音
教学设计举例: 复杂节奏的学习
复杂的节奏——时值合并, 迁移出所有复杂节奏
同音连线
=
=
=
=
=
=
附点:前面音符时值的一半
===Fra bibliotek八分音符为一拍
迁移:可以以任何一种时值为一拍
至此学生应该学会任何一种节奏
教学设计举例:
结构-定向化儿童钢琴教材的设计
确切了解构成各种心理结构心理因素 及其相互制约关系。
❖合理编排教材内容 ❖合理处理教学程序
定向化原则的体现——取材要精选
要分析哪些知识是构成某种能力的全部知识
知识的充分性——不能少 与必要性——也不必多
知识不充分,不足以形成能力! 学习必要性不大的知识,也浪费了形成能力的时间!
——学海无涯“巧”做舟!
加线!
上加一线
上加一间
上加二线
上加二间
下加一间
下加二线
下加二间
“高音谱号”与“中央DO”:记住第一个音,找出其它音
人们也称它为G谱号,因 为写它时起笔于第二条线 ──中央DO上面的G音。
它的下加一线 是中央DO
迁移出高音谱号中央DO下方各音
其它谱号可以迁移过去:
它的上加一 线是中央DO
人们也称它为F谱号 ,因为写它时起笔于 第四线──中央DO下 面的F音。
音名、音高序列与音级
“升”、“降”的概念已经可以学了
在线上与在间上、上行与下行、“级”的概念及与键盘的对应关系
注意!
“跳进”:对形成迁移没有帮助!
级进的概念不稳定,跳进概念的出现反而影响了掌握级进的概念
注意知识的必要性:分清基本概念与引申概念
音乐心理学 PPT课件
调性 :调式的音高 转调——完型的识别
音名顺序
音程 音名数与半音数
音名
半音的概念
什么是降E ? 什么是调式?
什么是徵调式?
基本乐理试题“写出降E徵调”
掌握音名:CDEFGAB, 升、降 掌握音的距离:数音名数 掌握半音的概念:数半音数 掌握音程的计算方法:就是为了做题,可仅学大二度、小二度
掌握音阶音列顺序:用1 2 3 4 5 6 7 与 do re mi fa so la si 掌握音列音级概念:ⅠⅡ Ⅲ Ⅴ Ⅵ Ⅶ Ⅷ-1 2 3 4 5 6 7 掌握大调的结构:大大小,大大大小 学会在任何一个音上建立大调音阶——西方大调音阶的概念更容易熟悉
第13讲:音乐学习中的心理学问题 (一)
——音乐教—学过程中的知识结构问题
问题的提出:
永远不要认 为学生笨?
小孩学五线谱为什么怎么那么困难!?
节奏有那么难吗? 调号!注意调号! 曲子学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乐感能学会吗? ——学生为什么不能举一反三?
……???
——这些问题都与人类的学习规律有关。
问题的提出:从五线谱的学习谈起
了解宫调式与大调音阶的关系:Ⅰ Ⅱ Ⅲ Ⅴ Ⅵ=宫 商 角 徵 羽 学会在任何一个音上建立宫调式 学会从宫调式转位生成其它调式并知道调式名称 学会根据任何一个调式音找到它的宫音
答题步骤:
1)根据题目给出音的音级,找到下方宫音, 2)从宫音排出 “宫”、“商”、“角”、“徵”、“ 羽3)转”位音让阶题,目音在最下方。
学习迁移中的认知活动成分
㈠对不同成分的知识中共同因素的分解、分析及抽象 要抽象出本质与非本质;关键与非关键。
带升降号的音都是黑键音。
升降号意味着要升高或降低半音!
《音乐与心理调适》课件
音乐与心理调适的历史与发展
音乐心理调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古代文明时期,当时人们就认识 到音乐对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音乐心理 调适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应用范围也
越来越广泛。
目前,音乐心理调适已经广泛应 用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康复 医学等领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
民族音乐的调适作用
总结词
民族音乐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能 够传承历史文化,激发人的民族自豪感 。
VS
详细描述
民族音乐通常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民族 文化内涵,能够让人了解和传承本民族的 文化历史。同时,民族音乐还能够激发人 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增强人与人之间 的文化认同。
轻音乐的调适作用
总结词
注意事项
选择适合自己的音乐类型和音量,避免过度刺激或不适。同时,注意保持环境的安静和舒 适,以便更好地享受音乐放松的效果。
音乐冥想法
总结词
音乐冥想法是一种结合音乐与冥想技巧的心理调适方法,可以帮助人们平静心灵、缓解情绪波动。
详细描述
音乐冥想法通过引导人们专注于音乐和声音,逐渐进入冥想状态。在这个状态下,人们可以更好地觉察自己的情绪和 思维,从而有效地调节情绪波动和心理压力。这种方法对于情绪调节和自我认知有一定的帮助。
《音乐与心理调适》ppt课件
目录
• 音乐与心理调适概述 • 音乐对心理的影响 • 音乐心理调适的调适的未来发展
01
音乐与心理调适概述
音乐与心理调适的定义
音乐与心理调适是指通过音乐这一艺 术形式,对人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整和 平衡,以达到舒缓压力、放松身心、 提高情绪等效果的过程。
音乐可以营造出温馨的家庭氛围 ,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感。
音乐与情绪ppt课件
主动的音乐
1、伴随着音乐的旋律和节奏阅读,如心跳般的 节奏促进阅读的速度和记忆。 韦尔瓦第的协奏曲「春季」E大调, 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和第五号降E小 调钢琴协奏曲、 柴可夫斯基的第一号降B小调钢琴协奏曲
被动的音乐
1、学习者自己将新学习到的信息柔声的伴着音 乐朗诵出来,以达成将讯息储存到长期记忆中的 目标。 亨德尔-水上音乐、 巴哈-G大调幻想曲;C小调幻想曲及D小调 三重奏 维尔瓦第-横笛及室内乐协奏曲五首古典音乐。
3、除了庄严振奋的歌曲还可以选择欢快的歌曲。
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节奏自由,精彩而热 闹,旋律有各种各样的装饰,速度变化激烈,带 有一定的即兴性。从头到尾充满了欢乐,每个音 乐都有自己的表情,诉说着不一样的欢节奏明快、整齐的进行曲,可以让 焦躁慌乱的心情跟着整齐的节奏频率也有序排 列起来。 2、此时不能选择柔美伤感的乐曲,由于和心情 差异太大,更容易是身体产生反感和排斥。 海顿的《皇家焰火音乐》 罗西尼的《威廉·退尔》 鲍罗廷的《鞑靼人的舞蹈》
音乐与情绪
音乐心理学
音乐心理学(psychology of music)是用心理 学的方法及理论研究音乐与人的各种心理现象 的相互关系,并找出其规律的科学。它以心理 学理论为基础,汲取生理学、物理学、遗传学、 人类学、美学等有关理论,采用实验心理学的 方法,研究和解释人由原始(初生)到高级的 音乐经验和音乐行为的心理学分支。
音乐促进放松
减轻压力的音乐特点: 非侵扰性; 旋律简单; 音程长。
轻松拥有好心情的音乐
可选用节奏明快或节奏感强,旋律绚丽多彩, 乐曲甜蜜美妙,让听者的心自然的随之浮想联 翩或翩翩起舞。
《爱的罗曼史》 《蓝色的多瑙河》 《火花》
使学习变得更加容易的音乐
音乐ppt课件下载
音乐创作背景与故事
总结词
了解音乐创作背景和故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详细描述
在欣赏音乐时,我们需要了解作曲家的生活经历、时代背景以及音乐作品的创作意图和故事情节等信息。通过了 解这些背景信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和意义,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感受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
03
音乐历史发展
01
02
03
古代音乐
古代音乐起源于人类文明 ,如古希腊和古中国的音 乐。
中世纪音乐
中世纪音乐以宗教音乐为 主,发展了复调音乐和乐 器。
现代音乐
现代音乐起源于20世纪, 包括爵士乐、摇滚乐、电 子音乐等。
音乐风格与流派
音乐风格
音乐风格是指音乐的特色和个性,如爵士乐的即兴演奏、摇滚乐的强烈节奏等 。
音乐版权保护法律法规
1 2 3
版权法概述
版权法是保护文学、艺术和音乐作品等原创作品 的重要法律制度,规定了作品的使用、转让和维 权等相关事项。
版权法的主要内容
版权法的主要内容包括版权保护、版权许可、侵 权责任等,为作者和出版商维护自身权益提供了 法律保障。
音乐版权的法律保护
音乐版权是音乐创作和表演的重要法律保障,对 于打击盗版和侵权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音乐流派
音乐流派是指音乐的分类和派别,如流行音乐、古典音乐、民族音乐等。
02
音乐欣赏技巧
音乐听感与情绪
总结词
音乐听感是欣赏音乐的核心,它能够直接触动人的情感,影 响人的情绪。
详细描述
在欣赏音乐时,听者需要用心去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和 声等元素,从而体验到音乐带来的愉悦、悲伤、紧张等情绪 。同时,通过理解音乐的情感表达,听者可以更好地理解音 乐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音乐心理治疗(第一讲)PPT课件
16
三、对音乐治疗定义
• 音乐治疗师是一个系统的干预过程,在这个过程 中,治疗师运用各种形式的音乐体验,以及在治 疗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作为治疗的动力的治疗关 系,来帮助治疗对象达到健康的目的。
17
• 1、音乐治疗是一个科学的系统治疗过程,而不是简单、 单一、随意和无计划的音乐活动,这些随意、无计划的音 乐活动,不具有任何临床的治疗意义。
• 音乐治疗师帮助治疗对象在音乐及音乐活动的体验中,在 引发出治疗体验的过程中,同时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 音乐治疗师将纯粹的音乐活动转换到音乐治疗中去。
15
• 3、对治疗目的的界定
• 在众多的治疗形式中,可分为两种类型。 • 一种是问题取向:针对某一种特定的问题,可能使用各种
方法。 • 另一种是方法取向;针对多个问题,而使用一类的方法 • 音乐治疗应用在不同的领域和不同的场所,定了音乐治疗
8
• (2)无评判地接受
• 治疗对象通常需要积极地参与音乐的创造过程。 • 根据治疗的目的,治疗对象参与音乐活动的方式是非常不
同的。最常见的活动形式是创造或再创造音乐,以及聆听 音乐。 • 很多时候,治疗对象参与音乐活动的意义并不在于音乐的 结果或效果,而在于他们对于音乐过程的探索和体验。
9
• (3)多重感官的应用
音乐心理治疗
《音乐治疗学基础知识》
1
前言
• 音乐治疗作为一门独立和完整的学科,诞生于1940年的美 国。音乐治疗学是一门新兴的,集音乐、医学和心理学为 一体的边缘交叉学科,是音乐的作用在传统的艺术欣赏和 审美领域之外的应用和发展。
• 音乐是具有祛病健身的作用,对于人类的生存本身具有重 要的意义。
• 在古希腊传说中,阿波罗神同样是掌管音乐和医疗的神, 这实际上反应了一个实事:在古代,人们头脑中的音乐和 治病本来就是一回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实践活动中存在着大量 的心理学问题。
所有这些问题,就都是 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上一页
下一页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一讲:概论
总结: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音乐心理学把一切在音乐活 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与 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上一页
下一页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一讲:概论
音乐心理学既是一门音 乐基础理论性的学科,又是
二、音乐结构的心理学问题
作为一个普通的听众…… 作为一个表演者…… 作为一个作曲者…… 作为一个教育者……
……
上一页
下一页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一讲:概论
这些问题的实质就都属于音乐的 形式结构问题。
要想真正把握音乐作品的形式结 构规律,创作、表演、评价音乐作 品,都需要我们从音乐心理学的角 度了解音乐音响的结构规律与原则。
我 的家 在 东 北松 花 江 上, 那 里有 森 林 煤 矿
我 的家 在东 北松花 江上,
该渐强,还是渐弱?为什么?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一讲:概论
音乐心理学对音乐表现 问题的研究,可以非常具 体地指导音乐欣赏、表演 及音乐创作实践中的表现 与理解问题。
上一页
下一页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一讲:概论
谢谢
——不能重复检验的偶然事实是不可靠的。
可推广性
——仅对极个别事实有效是不够的。
上一页
下一页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一讲:概论
可证明性
——任何观点都必须是可证明的。
上一页
下一页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一讲:概论
客观性
——排除主观臆想与猜测
上一页
下一页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一讲:概论
可重复检验性
——不能重复检验的偶然事实是 不可靠的
“实证方法”
“实证方法”就是 用事实去证明的研究方法。
上一页
下一页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一讲:概论
但是, 仅有事实是不够的!
作为科学的理论,还有更多的要求……
上一页
下一页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一讲:概论
可证明性
——个人的主观臆想与猜测是不能服人的。
客观性
——没有事实证明的看法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可重复检验性
本课思考题:
1.什么是音乐心理学?
2.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有哪些?
3.——本周作业:以自己的切身体验,谈 谈你在音乐实践中遇到的音乐心理学问题?
4.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5.作为科学认识的音乐心理学理论有哪些基本要求?
6.请你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谈谈科学认识与 非科学认识之间的区别。
上一页
下一页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一讲:概论
左边是“车尔尼599”第62课
下面是“拜尔”第58课,
上一页
下一页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一讲:概论
决定一首作品难度的不仅仅是技术方面, 还有心理方面。
复调作品难弹,主要原因就在这里!
了解这种心理活动规律, 可以使我们的学习事半功倍!
上一页
下一页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一讲:概论
上一页
下一页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一讲:概论
关于本课:
一、上课不用抄屏幕上的字 ——课件会全部拷贝给大家,也可以打印
二、建议记课堂笔记 ——记屏幕上没有的内容
三、每节课后的作业要完成。 要求上交的作业作为平时成绩,占结业成
绩的60%。下节课上课时交。过后不补。
最后、课上顾及他人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一讲:概论
也可以使创作者审视自己作品审 美价值的意识更明确。
下面让我们看看音乐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的例子……
上一页
下一页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一讲:概论
三、音乐学习的心理学问题
一首乐曲久背不下来…… 复调作品特别难练……
很熟的曲子断在台上……
…… 孩子学习五线谱特别困难……
以上都是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经常会 遇到的心理学问题!
一门在音乐实践中有着广泛应
用前景的应用性学科。
下面该谈它的研究方法问题了……
上一页
下一页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一讲:概论
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上一页
下一页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一讲:概论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音乐心理学 研究方法的特点,那就是:
“用事实说话”。
上一页
下一页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一讲:概论
我们把“用事实说话”的研究方法称为:
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上一页
下一页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一讲:概论
音乐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分类:
一、音乐表现的心理学问题 二、音乐结构的心理学问题 三、音乐学习的心理学问题 四、音乐演奏的心理学问题 五、音乐才能的心理学问题 六、人类的基本听知觉属性与规律问题
……
上一页
下一页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一讲:概论
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上一页
下一页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一讲:概论
多长“合适”?
这是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中的一个片段,
第一种情况
第二种情况
第三种情况
上一页
下一页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一讲:概论
对!
第一种处理——太短了! 第二种处理——太长了! 第三种处理——比较合适!
原因何在呢?
一、音乐表现的心理学问题
作为一个普通的听众……, 作为一个表演者…… 作为一个作曲者…… 作为一个音乐教育工作者……
上一页
下一页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一讲:概论
音乐艺术基本材料——音响的两个基本属性:
没有造型性。 ——所以,不能直接传达视觉形象!
没有语义性。 ——所以,不能直接传达思想概念!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一讲:概论
那么为什么呢?
上一页
下一页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一讲:概论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老师让你表现某种情感, 而你却不知道具体怎么做?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一讲:概论
如何表现出 “压抑”的情
绪?
“象君王说话一样, 声音不大,斩钉截铁”
——可怎么做呢?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一讲:概论
小时候,老师告诉我们:“上行要渐强,下行要渐弱。”
音乐真的不能表现 视觉性与概念性的内容吗?
请听!
第一首乐曲
✓1)险峻的高山
2)清澈的小溪 3)秀丽的田园
✓4)汹涌的大海
第二首乐曲
1)险峻的高山
✓2)清澈的小溪 ✓3)秀丽的田园
4)汹涌的大海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一讲:概论
为什么没有空间造型性 与语义符号性的音响,能 够使人们产生如此一致的 这类表现内容的感受呢?
上一页
下一页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一讲:概论
可推广性
——仅对极个别人有效是不够的
上一页
下一页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一讲:概论
概括一下:
音乐心理学属于“实证科学”。 “用事实说话”——“用事实去证明”是其 研究方法的基本特点
作为科学认识的音乐心理学的理论要求其 观点具备以下特征:
可证明性
客观性
可重复检验性
一是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它是做什么的,它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
二是它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了解它的研究方法,了解它是如何做的?
上一页
下一页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一讲:概论
❖音乐心理学是做什么的? ——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音乐心理学是如何做的? ——它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上一页
下一页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一讲:概论
你能用半分钟把下面的谱子背下来吗?
别灰心!实际上很少有人能背下来!
上一页
下一页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一讲:概论
还是这首曲子,让我们这样看:
三音一组, 每组第一个音是B,保持不动, 后两个音是大三度,做半音下降
这回容易背多了吧?
上一页
下一页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一讲:概论
同样的音符, 用不同的组织方式去背, 学习效率有很大的差异!
这就正需要用音乐理学的原理来解释。
让我们再从表演者的角度举一个例子……
上一页
下一页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一讲:概论
谁的演奏更“悲伤”?
拉威尔:《帕凡舞——为死去的公主而作》
Werner Haas的演奏 Lado Perlemuter的演奏
上一页
下一页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一讲:概论
对!
所有人都认为Werner Haas的演奏更令人觉得悲伤!
大家都能够感受到的内心 体验一定有心理学的规律。
上一页
下一页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一讲:概论
上一页
下一页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一讲:概论
对! 绝大多数人认为,
第一种别扭, 第二种自然!
上一页
下一页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一讲:概论
我们对音乐作品的感受, 往往都有很明确的音乐心理学上的原因。
了解这些原因可以使欣赏者的审 美价值判断更有依据,
上一页
可推广性
下一页Biblioteka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一讲:概论
综合一下音乐心理学研 究的对象与方法,现在我们 可以对什么是“音乐心理学” 下一个定义了……
上一页
下一页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一讲:概论
音乐心理学是一门以科 学实证方法研究一切与音乐 相关的心理现象的科学。
上一页
下一页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一讲:概论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一讲:概论
(应用)音乐心理学
主讲人:
《应用音乐心理学》第一讲: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