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功多普勒彩超诊断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临床意义
多普勒超声结合计算机断层扫描静脉造影对下肢穿支静脉功能不全的诊断
穿支静脉功能不全(incompetent perforatingvein ,IPV )是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可导致皮肤微循环改变,皮肤营养障碍,出现静脉性溃疡。
因此术前准确定位和定性穿支静脉(perforating vein ,PV )的数量和位置等信息,术中妥善处理PV 是治疗和降低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率的关键。
目前对PV 的评估方法主要包括下肢顺行静脉造影、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mputed to ⁃mography angiography ,CTA )、多普勒超声(duplex ultrasound ,DUS )、计算机断层扫描静脉造影(com ⁃puted tomographic venography ,CTV )和磁共振成像静脉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V )等。
其中,DUS 作为常用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可以对静脉疾病的功能和解剖做出关键评估,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影响[1]。
CTV 能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解剖图像,也能准确定位PV 的数量、位置,供施术者观察,帮助其建立全面整体的解剖学概念,为制定治疗方案和选择手术方式提供客观依据[2]。
本研究旨在对比分析DUS 、CTV 及两者结合在IPV 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2019年5月威海市立医院诊断为下肢静脉曲张且行DUS 及CTV 检查的48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血管外科学》[3]及《慢性下肢静脉疾病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4]的诊断标准。
其中男33例,女15例;年龄30~79岁,平均(59.53±6.41)岁。
入选患者静脉病变患肢52条,左侧下肢病变29条,右侧下肢病变23条,静脉病变部位均为大隐静脉。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均签属知情同意书。
1.2检查方法1.2.1DUS采用Philips EPIQ5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探头频率5~12MHz 。
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诊断和治疗的再思考
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诊断和治疗的再思考
时德;赵渝
【期刊名称】《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年(卷),期】2009(001)002
【摘要】@@ 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v,CVI)按其病因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先天性.按其解剖范围可分为浅、深和交通静脉三个系统,亦即包括浅静脉曲张、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和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等[1].
【总页数】2页(P79-80)
【作者】时德;赵渝
【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重庆400016;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重庆400016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顺行静脉造影诊断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比较 [J], 祁巍;赵一麟
2.深静脉顺行造影对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诊断的临床评价 [J], 曾宏;施森;钟武;杨辉;何延政
3.双功多普勒彩超诊断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临床意义分析 [J], 张微
4.双功多普勒彩超对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 [J], 王欣;赵雪梅
5.不同影像学诊断技术对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评判效用 [J], 杨金铭;吴英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彩超在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志 ,0 7 3 ( )37 3 0 2 0 ,0 3 :5 — 6 . ( 稿 t期 :0 9 0 — 4) 收 3 20—9 2
更 明显 , 静脉 曲张增重 , 靴区伴有广泛性 皮肤变化 , 肿 、 浅 足 水
湿 疹 和 溃 疡[ 6 1 。
下 肢 深 静 脉 瓣 膜 功 能 不 全 是 常 见 的 周 围 血 管 疾 病 , 色 多 彩 普 勒 血 流 显 像 对 周 围 血 管 的 无 创 性 诊 断 产 生 了巨 大 影 响 , 它不 仅 可 以直 接 显 示 血 管 病 变 解 剖 结 构 上 的 改 变 , 时还 能提 供 丰 同 富 的血 流 动 力 学信 息 … 。彩 色 多普 勒 超 声 具 有 无 创 、 便 , 简 可进 行 半 定 量 和 重 复 性好 的优 点 ,能够 判 断 反 流 的 部 位 和 程 度 , 但 对 瓣 膜 ( 极 为 纤 细 的结 构 , 数 呈 双 瓣 型 ) 目 、 置 的 判 断 是 多 数 位 不 如 x线 静 脉 造 影 准确 超 声 能 检 查深 浅及 穿 静 脉 , 确 定 反 。 并 流 的部 位 和 范 围 , 检查 结 果 与 静 脉 造 影 的 结 果相 当一 致 _ 据 统 3 1 。 计 , 超 与静 脉 造 影 诊 断 的符 合 率 为 9 .%[ 已 经 成 为 目前 评 彩 1 4 4 1 , 判 下 肢 静 脉 疾 病 最 重 要 的 T 具 之 一 _。 本 文 对 我 院 2 0 5 l 0 8年 2月一 2 0 o 9年 6月 经 彩 色 多 普 勒诊 断 为 下 肢 深 静 脉 瓣 膜 功 能
彩超对下肢静脉瓣功能检测的临床应用
中 国 民康 医 学
Me ia o ra fC iee P o lgHe l dc l u l o hn s e pe at J n h
Apr 2 0 ,0 9
第2卷 1
上半月 第 7期
பைடு நூலகம்
Vo . FHM No 7 121 .
【 床研 究 】 临
彩 超 对 下 肢 静 脉 瓣 功 能 检 测 的 临 床 应 用
有 深 静 脉 及 浅 静 脉反 流 。本 文 对 我 院 20 年 8月 至 2 0 01 0 6年
股静脉瓣可见 I一Ⅱ级反 流信号 , vl l g 行 a a a 动作时原有 的 sv 反流时间延长 , 其余患者亦探及 Ⅱ一Ⅲ级反流频谱 。且有 4 4 肢伴有股浅静脉瓣反流 , 其中 4 0肢为 I~Ⅱ级 , 4肢为 Ⅲ级 ;
12 方 法 .
使 用 仪 器 : psn s 50型 彩 色 多 普 勒 超 声 显 H on 0 4
像仪 , 探头频率 7 0~1MH 。患者仰卧位 , . 0 Z 探头置于股总静 脉处 , 连续扫查 显示股总静 脉 、 股浅静 脉 、 股深静脉 、 大隐静 脉及 脑 静 脉 的 管 腔 、 内膜 及 血 流情 况 , 察 静 脉 壁 是 否 光 滑 , 观
中图 分 类 号 : R 4 . 451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 编 号 :
17 06 ( 09 0 0 2 0 6 2— 3 9 20 )7— 75— l
下肢慢性静 脉瓣功能不全是常见病 , 它包括原发性深静 脉瓣功能不全 , 血栓后综 合征 和单纯性 大隐静 脉 曲张 , 常伴
腔 内回声 , 头 加压 后 静 脉 是 否 闭 合 , 静 脉 瓣 情 况 , 量 平 探 及 测 静 呼 吸 时彩 色 血 流 及 频 谱 显 示 。 然 后 让 患 者 作 vl l 动 as v aa 作继 续 观 察 彩 色 血 流 及频 谱 血 管 内径 测 值 。 13 统 计 学 处 理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静脉曲张的诊断分析
2 结果
循 环情 况 , 特别是对 x线静 脉造 影所 出现的髂静 脉和股静脉 显影不满 意, 甚至 由于造影 剂 的分层 现象 , 使造 影剂 未能 而
充 盈 整 条 静 脉 腔 所 致 的髂 静 脉 和 股 静 脉 狭 窄 假 象 , 超 能 直 彩 观 清 晰 地 显 示 出来 。 彩 色 多 普 勒 超 声 可 以直 观 清 晰 地 显 示 出 深 静 脉 管 壁 、 管 腔 是 否 通 畅 , 流 方 向 、 质 、 度 和 侧 支 循 环 情 况 , 可 以 血 性 速 还
可由多种不同病 因引起 的共 同临床 表现 J 。以往下 肢静 脉 曲张的诊 断主要依 靠一般物理检查以及 x线造影 , 但该检 查 属有创性 , 有发生 过敏和 血栓形 成 的危 险 , 宜反 复 多次进 不
行 检 查 J 。高 分 辨 力 的 C F 弥 补 了 上 述 方 法 的 不 足 , 不 DI 它
超声 与传统外科 查体对 下肢 静 脉曲 张的术 前诊 断结 果
比较 , 表 1外 科 查 体 与彩 色 多普 勒 超 声 检 查 两 种 结 果 比 较 见 ,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0 0 ) P< .5 。
彩色多普勒对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功能不全的诊断进展
1 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功能不全的概念及分类1.1 概念 Kistner1968年发现、1980年确认并将下肢静脉倒流性病变称为“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这个命名一直延续至今。
但近年来也有学者认为,这个概念不够准确,提出应称为“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功能不全”较为适宜。
这是因为前者表现的是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即由于深静脉本身的因素而致血液倒流;而后者主要强调的是瓣膜关闭功能不全中的“关闭”问题。
经临床实践证明,引起下肢血液倒流性病变的因素,既可以是瓣膜本身,也可以是血管管壁扩张后引起瓣膜相对关闭不全,还可以是瓣膜和血管管壁的共同因素所致。
1.2 分类既往一般将下肢深静脉倒流性病变的病因分为Ⅰ:原发性瓣膜功能不全;Ⅱ:血栓形成完全再通后,瓣膜全遭破坏;Ⅲ:先天性瓣膜缺乏。
但有学者认为这种分法不全面,尤其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所以,有学者提出将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功能不全分为5种类型,Ⅰ:深静脉瓣膜脱垂;Ⅱ:静脉管壁扩张致瓣膜相对关闭不全;Ⅲ:瓣膜脱垂加管壁扩张;Ⅳ:先天性瓣膜发育不全(含先天性瓣膜缺乏症);Ⅴ: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瓣膜遭破坏。
2 病理解剖及血流动力学下肢静脉的血液回流方式与其他体静脉有所不同。
站立时血液本身的重力对回流的阻碍影响较大,易导致下肢远端静脉压增高和静脉瘀血。
下肢骨骼肌强有力的收缩,能产生足以克服血液本身的重力和静脉血管阻力的压力,而静脉瓣膜和交通支瓣膜的单向阀门作用,又能保证血液不致倒流回深静脉远心端和浅静脉内,两者共同作用将血液挤往近心端深静脉;而当骨骼肌松弛时,深静脉内血压降低,在深静脉瓣膜和交通支瓣膜的单向阀门作用配合下,深静脉远心端和浅静脉内的血液进入原来受骨骼肌压迫而萎陷的深静脉内,重新充盈后通过骨骼肌的再次收缩挤压,又将血液挤回心脏。
当瓣膜相对性功能不全或下垂拉长失去纤维弹性或先天性瓣膜发育异常时可导致下肢静脉回流障碍,继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功能不全多由于静脉血栓形成后瓣膜被破坏所致。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分析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1月第1期Medical Diet And Health 2019 Jan. No. 1 2112.23-2.87mm之间,本次研究中2例患者已经自通。
对所有患者入院后24h的心电图分析后可知,发现随梗死相关血管的不同,心电图的变化也存在不同。
在住院期间,无患者死亡,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病情明显恢复,心功能恢复到1、2级。
3 讨论急性心肌梗塞是当前常见的一种病症,对患者自身有一定的不良影响,根据实际报道可知,患者病情如果存在恶化的现象,势必存在不良影响,影响身心健康。
此外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在临床研究中可能存在胸骨疼痛的现象,伴随血清心肌酶活性以及心电图的变化等症状,患者可能存在心律失常、休克等不良现象,发生几率逐渐提升。
急性心肌梗塞发生几率逐渐提高,在冠状粥样硬化狭窄基础上,在其他诱导因素的影响,存在不同程度的破裂现象,血中的血小板破裂后在表面聚集,形成血块。
此外心肌耗氧量增加后也可能诱发急性心肌梗塞,要求医护人员提前做好患者的病情判断工作,了解病因。
患者可能存在过重的体力劳动,如果过度进行体育活动,导致心脏负荷量增加,心肌需氧量增加后,冠心病患者的动脉出现硬化和狭窄等现象,此外剧烈的体力负荷也可能诱发其他异常影响,导致心肌梗死[3]。
不良的生活习惯直接对患者产生影响,不少心肌梗死患者出现异常反应后,进食大量的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后,血脂弄丢提升,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粘稠的现象,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后,形成血栓,引起异常反应[4]。
结合现有报道和注意事项等,在病症分析的阶段提前进行诊断,在特征性分析的阶段,了解标志物的动态变化,做出诊断。
心电图以ST段数据参数作为主要的诊断标准,心电图无ST段抬高者诊断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此外老年患者如果存在心力衰竭或者休克以及严重的心律失常等现象,表现为肺部梗死以及其他急腹症等。
在本次研究中对心电图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造影结果分析,有2例患者的罪犯血管位于前降支或者右冠状动脉,但是由于完全再通,不需要进行再灌注治疗,延迟诊断对患者的预后无其他不良影响。
彩超对下肢穿支静脉功能不全的诊断进展体会
彩超对下肢穿支静脉功能不全的诊断进展体会摘要】超声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之一,超声工程与医学结合的产物,主要用于观察并诊断全身软组织、器官是否发生功能或器质性病变。
彩超是在二维超声的基础上,联合脉冲多普勒技术发展而来的诊断措施,目前在临床上应用比较普遍。
穿支静脉系经深筋膜与深浅静脉相连的静脉,其静脉功能不全情况在下肢穿支静脉中并不少见,可采取手术进行治疗。
本文从彩超检查历史沿革及常用疾病,彩超对下腔穿支静脉的诊断入手进行阐述,为了解下肢穿支静脉功能提供依据。
【关键词】彩超;下肢穿支静脉;静脉功能不全彩超在临床上应用率较高,因其无创、无辐射、图像清晰、实时检查而受到欢迎,其应用范围,主要用于检查心脏疾病、肢体血管疾病、体表器官、腹部疾病,以及妇科方案的疾病等。
其中,多普勒技术使临床上从黑白的二维图像,发展至显示彩色血流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肿瘤等多种疾病的检查过程中。
深筋膜是指包裹人体肌肉的固有筋膜,系一种纤维组织膜,在四肢肌群间附于骨,形成肌间隔,还可包裹肌肉、神经血管及腺体形成肌鞘、神经血管鞘及筋膜鞘(囊)。
而穿过下肢深筋膜,连接深静脉及浅静脉之间的静脉,被称之为穿支静脉,此类动脉功能不全,可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等诸多严重后果,故需引起足够的注意力。
本次研究通过阐述彩超检查历史沿革及常用疾病,彩超对下腔穿支静脉的诊断,为研究下肢穿支静脉及功能提供依据。
1.彩超检查1.1历史沿革1949年,奥地利Dussik通过A型超声的回声图。
从上世纪50年代起,超声心动图及B超逐渐开始在临床上应用。
上世纪70年代,多普勒技术出现,80年代,二维超声联合多普勒技术逐渐开始在临床上应用,现用于体表器官检查、加入PCI治疗等中。
而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优化,改进,超声现已成为医疗机构中应用率最高的几个影像学检查之一。
1.2应用1.2.1妇科肿瘤据一项包含2015年-2018年乳腺癌患者75例的研究显示[1],经彩超检查准确率77.33%(58/75),误诊率4.00%(3/75),漏诊率17.33%(13/75),而且能够分别病理类型,与实际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显示,检查浸润导管癌率87.80%(36/41),腺癌率71.43%(10/14),乳头状导管癌100.00%(16/16),转移性肉瘤100.00%(4/4),且能够获得病灶体积、面积、血流峰值等指标、1.2.2盆腹腔手术盆腹腔手术在临床上并不少见[2],而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系常见并发症,其发病率及死亡率有所上升。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静脉曲张的诊断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静脉曲张的诊断分析作者:张少华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1年第04期【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静脉曲张病因分析、血管损害及判断阻塞程度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40例患者行下肢静脉曲张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下肢浅静脉曲张的病因主要有3种,而以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占多数(28例),单纯浅静脉曲张占少数(12例),与下肢静脉造影相比,两种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具有无创、安全、准确等特点,是诊断下肢静脉曲张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下肢静脉曲张;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价值;诊断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血管疾病诊断以来,下肢静脉曲张的超声诊断偶有报道。
下肢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的一种常见病,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往诊断主要靠下肢静脉造影[1]。
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的应用,为下肢静脉系统疾病的诊断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检查手段。
笔者对40例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同时行CDFI及下肢外科查体,以探讨CDFI对诊断下肢浅静脉曲张病因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2月~2011年1月间以下肢静脉曲张收住院的患者40例。
其中男26例,女14例。
左下肢15例,右下肢17例,双下肢8例。
年龄41~68岁,平均(54±3.5)岁,病程4个月~5年。
全部病例临床表现为不等程度的浅静脉曲张、小腿胀痛和足部肿胀、足靴区色素沉着及慢性溃疡。
1.2 检查方法 CDFI检查:采用Acuson 128XP彩色多普勒诊断仪,线阵探头频率7.0 MHz。
患者先取仰卧位,患肢轻度外展外旋,沿血管走向从上至下依次显示髂、股总、大隐、股浅、股深、腘、小隐、胫前、胫后静脉,辅以Valsalva试验了解瓣膜功能情况,远端挤压试验了解小腿深静脉通畅情况,最后用站立位以Valsalva试验再次了解瓣膜功能。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意义
急性血 栓是 指数周 以后 的血 栓 , 此时 回声 明显增 强 , 大多数 附着 于静 脉管 壁上 ,呈现 部分 血流 充盈 缺损
评估 提供参考 。
参 考 文 献
的特征。血管若完全闭塞时则无血流信号 , 治疗后部 分再 通 ,可 出现 彩色 血流沿 着 管壁 与血栓 之 间一侧
或两侧 连续或 断续通过 的“ 轨道征 ”] 时行 远端肢 1 8 。此 体 加 压 试 验 和 乏 氏试 验 有 助 于 了解 深 静 脉 瓣 的功 能, 为评估 预后 提供 依据 。慢性 血栓 多 为强 回声 , 血
2 结果
作者简介 : 孙欣 ( 9 0 ) 男 , 宁省沈 阳市人 , 16一 , 辽 大学 本科 , 主任 医 副
师, 从事超声诊断工作 。
・
12 ・ 2
丕 2 1 生 2
1 鲞 2 3 期
J MIA r 0 2 V 1 3. . P , pi2 1 , o 1 No2 l
超声诊断在下肢静脉血栓及后遗症的诊断价值叨. 中国 [] 徐美花. 1 医学创新,0 962) 2 — 3 . 20 ,( : 9 1 1 91
【] 周致道. 2 创伤与静脉 血栓栓塞 阴. 中华创伤杂志, 0 6 2 (1 20 , 21) :
8 7 7 .
[】 王 坤 , 3 于振海 , 李光新 , D 等.一二 聚体监 测在下肢深静 脉血栓
Deat e tfUt su d S ax rvni epe H pt , o un0 0 1 , hn p rm n laon , hn i o ic lP ol o r P a a il Ti a 3 0 2 C ia s a y
【 btat O j t e T z e et e o de eos h m oio t w r ib o r op r laon s s A s c】 be i o n e h a r p nu r b s e o e l s nC l p l t s ds a t as s r cv a t f u sf e v to s fh l m o oD eu r u oso e
彩超对下肢穿支静脉功能不全的诊断研究进展
2 O 1 4年 2月
长治 医学 院学 报
J OURNAL OF CHANGZ HI ME DI C AL C OL L E GE
V 。 1 . 2 8 N o . 1
F e b . 2 0 1 4 75
彩 超 对 下 肢 穿 支 静 脉 功 能不 全 的诊 断 研 究 进 展
在 胫骨 内侧 2 . 5 4 c r n的连 线 上 。更 近 端 的 直接 穿
穿支 静脉 因其 走行 穿过 深筋 膜 , 连接深 浅 静脉
而得 名 , 并 于 1 7 9 4年 由 J u s t u s C h r i s t i a n Vo n
L o d e r 首 先 提 出l 2 ] 。随 着 腔 镜 筋 膜 下 结 扎 交 通 支 静脉( S E P S ) 的应 用 , 人 们 越 来 越 认 识 到 穿 支 静 脉
谢 映 鲜 陈海 涛 杨 丽春
关键 词 超 声检查 ; 彩 色; 多普勒 ; 穿支静 脉功 能不 全 ; 下肢
中图分类号 R 4 4 5 . 1 文献标志码 A 文献编号 1 0 0 6 一 ( 2 0 1 4 ) 0 1 — 0 7 5 — 0 3
慢性下肢静脉功 能不全指浅静 脉、 深 静 脉 和 ( 或) 穿 支静 脉瓣 膜功 能不 全 , 此时静 脉 血反 流并 导
及定 位 功能不 全 的 穿支 静 脉 对 于 手 术 治疗 此 类 患
者尤 为 重要 。
剖术 语综 合评 委会 推荐 将 下 肢 穿 支静 脉 根 据 不 同
节段 分 为 6组 , 包括 足 部 组 、 踝部 组 、 小腿组 、 膝 关
节组 、 大腿 组 和 臀部 组 。从 临床 角 度讲 , 较 为 重 要
下肢静脉曲张并静脉瓣功能不全术前彩超评估的意义
成 。本 组左 下肢 4 6例 , 下肢 3 右 1例 ; 性 3 男 2例 , 女
[ ] 胡亚美 , 5 江载芳 , 福棠. 诸 实用儿科 学 [ . 7版. M] 第 北京 : 民 人
卫 生 出版 社 ,0 2 16 20 :17—16 . 19
[ 收稿 日期] 02— 1 0 21 0 — 4
[ 责任编辑 ] 马兴忠
儿反 复 呼吸道 感 染有效 , 少 感染 的次 数 , 减 临床 症 状
术前进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 的情 况。结果
7 7例下肢静脉 曲张患者 中同时合 并程度不等 的深静脉瓣 功能不全 5 3 绝大多数下肢静脉 曲张患者 同时
条 , 6 % ( 37 ) 单纯静脉曲张 1 占 9 5/7 ; 2条 , 3 % (2 7 ) 大 隐静脉瓣 功能不全 6 占 1 1/ 7 ; 5条 , 8 % (5 7 ) 合并大 隐 占 7 6/7 ; 静脉血栓 4 5条 , 5 % (5 7 ) 占 8 4 / 7 。本组病例 中未 发现交通支静脉异常者 。结论
t J 反 复 呼 吸道 感 染 是 一 种 非 常 复 杂 的疾 病 , bL
与小 儿 呼吸道 解 剖生 理特 点 、 疫 功能 发 育 不 完善 、 免 佝偻 病 、 血 、 量 元 素 缺 乏 、 用 抗 生 素 、 候 变 贫 微 滥 气 化、 环境 污染 、 动 吸烟 等 因素 有关 J bJ上 呼 吸 被 。s L 道感 染 9 % 以上 是病 毒感 染 , 毒感染 后 , 呼 吸道 0 病 上 黏膜 失 去抵抗 力 』不 正确 使用 抗 生 素 , , 打破 了体 内 菌群 的平 衡 , 致 病 菌 感 染 机 会 增 加 和 耐药 菌 的 产 使 生, 可导 致反 复 呼吸道 感染 的发 生 , 目前 引起 反 复 是 呼 吸道感 染不 容 忽视 的诱 因 。 因此 除 在 急性 期 规 范 治疗 、 理使 用 抗 生 素外 , 缓 解 期 如 何 增 强 体 质 、 合 在 提 高机 体 的免疫 功能 是治 疗 sJ 反 复 呼 吸道 感 染 的 |L  ̄
不同体位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测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的研究
c hr on i c v e no us v al v ul ar i n c om pe t e nc e i n l o we r e x t re mi t y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WEN Xi a o - r o n g ,KU ANG An - r e n ,LU O Yo n ,P ENG Yu - l a n
O e e s t C h i n a H o s p i t a l , S i c h u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C h e n g d u 6 1 0 0 4 1 ,C hi n a ) Ab s t r a c t :Ob j e c t i v e :T h i s s t u d y w a s u n d e r t a k e n t o e x p l o r e d i f e r e n t p a t i e n t p o s i t i o n s( s u p i n e p o s i t i o n a n d s t a n d i n g os p i - t i o n )b y c o l o r D o p p l e r l f o w i ma g e ( C D F I )m e a s u i r n g c h r o n i c v e n o u s i n c o m p e t e n c e ( C V I )q u a n t i t a t i v e l y . Me t h o d s :T h i t r y — n i n e i m.
彩超在诊断下肢静脉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对 1 临床疑诊 下 6例 1
肢静 脉疾病 患者进行 彩超检查 。结果 1 中, 现 阳性 的 1 ,其 中静 脉血 栓 6 6例 1 发 5例 0 0例, 脉瓣功 静 能不全 3 ,其他静脉 疾病 1 3例 。结论 彩 色多普 勒超 声可 区分 各种 下肢静 脉疾 病, 无创伤, 2例 简便 易行, 优越 于其它检 查, 是检 查下肢静 脉 疾病的首选 方 法。
卧位 ,下肢稍 外旋外展 ,或者 站立 、坐位 ,常规检 测髂 一股 静脉 ,股 深、股 浅静脉和大 隐静脉 ,并 向
下追踪至胭静脉 , 胫前 、 胫后静脉和小隐静脉 。 观察静 探及双 向脉冲 多普勒血流频谱波形及 反向彩色血流信 脉管壁、 走行和腔 内回声及瓣膜情况 , 测量其 内径和血 号 。 深静脉血流速度 多在正常范围, m x . m s 即V a >0 1/ 。
62
维普资讯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 年 08
第 l 4卷
第 l期 ( 2 半月刊)
动一 静脉瘘 ,静 脉增 粗 ,有 明显 的搏 动性 ,血 流频 及 x线造 影 比较, 准确率均在 9 % 7。 频动脉化 。1 例为长期静脉吸毒致左股静脉 闭塞 ,左 不足 之处是 下肢 远端静脉 、交通支显示不 理想。 外 阴部静 脉增 粗 ,血 液倒 流加 速 。
增强或减弱, 双瓣叶不能闭合, 活动时呈 “ 飘旗征 ” 若 。
11 . 一般资料 :本组 1 6 ,均来 自本院 门诊或 不 中断, 1例 仍呈持续性 。
可见瓣叶对合错位甚至脱垂。 血管 12 . 仪器及方法 :使用美国百胜 A 4 U 彩色 多普勒 仅单个瓣叶受累时,
内可见淤滞 的血液成分呈“ 云雾样 ” 淤泥样 ”在瓣 或“ , 口附近作缓慢往复移动, 选择性加压或 V la v 试验 a l a s 可使移动速度 明显加快 。 D I C F 显示在 受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膜远端可
彩超诊断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价值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 0 7年第 2 O卷第 7期
JMe e r& P a o. 0 N0 7J l 0 7 dTh o rcV 12 , . ,u 0 2
81 2
彩超诊 断下肢深静脉 瓣膜功能不全 的价值
芦桂林 郭坤 霞 朱尉 东 刘 成 新疆 石河 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 院彩超室 , 石河子 新疆 8 2 0 308
受检 肢体外 旋外展 , 重心放 于另一侧肢体 。依次检测 胭静脉
(P 、 P V) 胫前 静脉 ( V) 胫后 静脉 ( V) AT 、 。为 了诱 发静 脉 倒流, 顺序 以 1c 宽的血压 充气袖带 充气至 10 n , 0m 2 mrHg 压 力分 别施压于被检 静脉 的下 端 , 加压 3 后 迅速 释放 。用彩 s 色多普勒 检测 有 无 反 流 , 测 量 反 流 持续 时 间 ( T) 以 并 VC , VC >10 作为判断 下肢深 静脉反 流 的标 准l 。每 一静脉 T ̄ . s _ 2 ] 节段 的检测均在解剖上 固定 于一 相对 恒定的位置 。
2 结 果
的静脉管经增 粗从 而使 二个对称瓣叶之 间 的空 隙增 大 , 膜 瓣 相对关 闭不全 而引起 反 流。( ) 3 深静 脉瓣 发育 不 良或缺 如。
正常 时静 脉瓣 为防止静 脉血 倒 流, 闭过 程时 间很 短 , 能 关 可 伴有生理性反 流 , 反流 时间一般 不超 过 0 5 。 . s 下肢 原发性静脉反流性疾病往往 同时累及下 肢深 、 浅和 交通静 脉三个系统或其 中二个 , 常导致深静 脉和交通 静脉 功 能不 全 , 本研究结果显示 深静脉瓣功能不全 往往与大 隐静脉
摘要 目的 : 探讨 C F 判 断下肢深静 脉瓣 膜功能不全的价值及临床意义 。方法 : 经深静 脉顺 、 D I 对 逆行 造影证 实为深 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的 4 2例 5 条患肢行 C F 检测 , 6 D I 检测 结果 与 X线 造影结果对 比。结 果: 6 患肢用彩 色多普勒 5条 超声检测到 5 条有反 流 , 2 彩超诊 断的灵敏度是 9 . 6 5 / 6 。X线造影检 出 1 5段有反流 的深静脉用 多普勒超 2 8 %(2 5 ) 3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吴敏【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98例DVT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记录检查结果 .结果(1)彩超共检出98例,诊断准确率为100%;(2)超声影像表现:①急性血栓:伴均匀低回声,病灶位置管腔增大,静脉管腔受阻;②慢性血栓:伴无规律强回声,病灶位置管腔变小,静脉管腔受阻,且其内表面粗糙.结论彩超诊断DVT准确率高,可有效呈现血管壁及血流状态.【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7(009)029【总页数】2页(P48-49)【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DVT;影像表现【作者】吴敏【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黑河市第一人民医院功能科,黑龙江黑河 164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近年来,手术已经成为治疗各类疾病的重要手段,但其所致的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等并发症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临床主要表现为肢体肿胀及疼痛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导致肺栓塞等并发症,极大地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1],因此及时地确诊下肢深静脉血栓,对于了解病情的进展,促进病情的快速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选择98例DVT患者,探讨彩超诊断DVT的意义,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回顾性总结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98例DVT患者的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均以下肢深静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
其中,男50例,女48例;年龄:23~76岁,平均年龄:(52.10±6.71)岁;病程:2 d~3年,平均病程:(10.54±2.38)个月;致病因素:37例手术,25例长时间卧床,20例恶性肿瘤,11例髂静脉受压,5例其它。
入选标准:(1)无静脉血栓病史者;(2)未发现其它肿瘤疾病者。
排除标准:(1)伴脑血管或外周血管病史者;(2)近期行抗凝治疗者;(3)伴免疫系统疾病者。
(1)下肢深静脉造影方法:取仰卧位,迅速将造影剂注入足部浅静脉,在近心端行压脉带,通过静脉充盈缺损状态对其实施诊断。
彩超诊断下肢静脉病变的临床价值与影像学研究
102• 临床研究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描述采用%表示,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2.1 两组患者Ramsay评分对比:观察组治疗后Ramsay镇静评分为(3.52±0.01),对照组为(2.12±0.01),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t=7.214,P=0.00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躁动改善情况对比:观察组治疗前轻度22例,中度20例,重度8例,治疗后轻度2例,中度0例,重度0例。
对照组治疗前轻度20例,中度20例,重度10例,治疗后轻度4例,中度5例,重度2例(χ2=7.454,P=0.006);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观察组中呼吸抑制1例、心动过缓2例,不良反应率为6.0%;对照组中呼吸抑制3例、心动过缓2例,不良反应率为10.0%(χ2=8.866,P=0.003);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全身麻醉后苏醒期躁动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病症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临床研究认为其与药物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所致,对患者的危害性极大,因此,选择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在降低其发作率,保障手术效果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苏醒期躁动属于短暂性现象,多由不适刺激而引发躁动,一旦治疗不当,将导致多种并发症,引起手术部位出血,切口开裂,甚至引起坠床、骨折等意外伤害,对术后恢复造成多种不利影响[2]。
芬太尼是一种常见镇痛剂,适用于各种疼痛及手术过程中的镇痛效果;能够有效防止手术后出现的谵妄的可能性;可与麻醉药合用,可与氟哌利多配伍制成安定镇痛剂,用于大面积换药及进行小手术的镇痛效果显著。
但其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容易引起患者呕吐、视觉模糊等;右美托咪定近年来在临床上得到有效普及,适用于重病监护治疗期间患者的镇静,本次研究发现,应用于术后苏醒期躁动患者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右美托咪定为有效的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对α2-肾上腺素受体的亲和力高于可乐定8倍[3]。
彩色多普勒超检查在下肢血管病变中的应用
彩色多普勒超检查在下肢血管病变中的应用叶萍;刘苏江;王晖;姜宏;哈丽莎·耐依木;周京涛;阿丽米拉·夏米西丁【期刊名称】《新疆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09(032)001【摘要】目的:探讨下肢血管疾病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图像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超对170例临床疑有下肢血管疾病257条血管进行检测,观察血管内膜、血栓及斑块特征、血管狭窄、静脉瓣功能及血流情况.结果:下肢动脉血管病变声像图主要为内膜增厚斑块形成,胫动脉以下中小动脉为串珠样小斑块,易造成节段性狭窄及血管闭塞.斑块狭窄处彩色血流表现充盈缺损,流速增加,闭塞段无血流.静脉血管病变以急慢性血栓、静脉瓣功能不全常见.急性血栓声像图呈实体雾状低回声,具有特征性表现.静脉瓣不全返流时间延长1 s以上.结论:彩超在下肢血管疾病诊断中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无创性检测下肢血管疾病首选方法.【总页数】2页(P62-63)【作者】叶萍;刘苏江;王晖;姜宏;哈丽莎·耐依木;周京涛;阿丽米拉·夏米西丁【作者单位】新疆乌鲁木齐明园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新疆乌鲁木齐明园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新疆乌鲁木齐明园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新疆乌鲁木齐明园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新疆乌鲁木齐明园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新疆乌鲁木齐明园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新疆乌鲁木齐明园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1;R543【相关文献】1.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下肢血管病变中应用的价值 [J], 郭娟;张辉2.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探究 [J], 乔颖3.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探究 [J], 乔颖4.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价值及影像学表现分析 [J], 赵伟5.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价值及影像学表现分析 [J], 赵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功多普勒彩超诊断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临床意义
发表时间:2016-04-29T16:08:21.110Z 来源:《心理医生》2015年13期供稿作者:肖中志
[导读] 宜章县人民医院B超室湖南郴州 424200)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属于一种周围血管性疾病,其临床诊断较为困难,需借用高科技工具,通过影响分析技术检测得出结果,再进行判定[1]。
肖中志
(宜章县人民医院B超室湖南郴州 4242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双功多普勒彩超诊断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临床意义。
方法:抽取80例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患者,采用双功多普勒彩超与下肢静脉顺行造影两种检查方式诊断,观察分析诊断结果。
结果:80例患者104侧肢中共有177条下肢交通静脉被检出逆流,与手术病理结果相同。
其中双功多普勒彩超诊断检出161条,占比90.9%;下肢静脉顺行造影诊断检出113条,占比63.8%;两种方法同时检出107条,占比60.4%。
双功多普勒彩超检出率高于下肢静脉顺行造影(P<0.05)。
结论:双功多普勒彩超在慢性下肢功能不全中具有良好的诊断意义,查出准确率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双功多普勒彩超诊断;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临床意义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3-0089-02
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属于一种周围血管性疾病,其临床诊断较为困难,需借用高科技工具,通过影响分析技术检测得出结果,再进行判定[1]。
双功多普勒彩超在多种临床疾病诊断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广受临床好评,亦是临床检查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一种常用手段。
为研究双功多普勒彩超对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临床诊断意义,我院特此展开研究,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2年10月~2015年10间收治的80例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患者。
其中,男性51例,女性39例;年龄34~76岁,平均年龄(51.6±7.3)岁;病程1~19年,平均病程(10.7±5.2)年;CEAP(静脉功能不全分类标准)分类:19例C2,31例C3,30例C4~C6。
1.2 检查方法
1.2.1双功多普勒彩超检查①患者取仰卧位,患侧向外旋转;②彩超仪探头频设置值5~10MHz;③以二维超声结合采色多勒自患者腹股沟向下肢静脉扫描,直至内踝平面;④观察记录患者下肢静脉血流情况,行乏氏试验,记录血流逆流时间;⑤挤压胫骨位两侧,寻找交通静脉位,差别血流信号灯,确定逆流情况。
1.2.2下肢静脉顺行造影检查①调整摄片,50~95KV,MAS 25~100,球管距离115cm;②以7号头皮针,对患者下肢足背行远端浅静脉穿刺;③以无菌注射用水对80ml复方泛影葡胺进行稀释至100ml;④完成注射,时间控制>7min;⑤由远及近分段对患者下肢正位与侧位进行摄片。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两种检查方式诊断结果,并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80例患者104侧肢中共有177条下肢交通静脉被检出逆流,与手术病理结果相同。
其中双功多普勒彩超诊断检出161条,占比90.9%;下肢静脉顺行造影诊断检出113条,占比63.8%;两种方法同时检出107条,占比60.4%。
双功多普勒彩超检出率高于下肢静脉顺行造影(P<0.05)。
见表。
表两种检查方式检出率比效(条,%)
注:两种检查方式检出率对比,*P<0.05
3.讨论
发生下肢静脉功能全患者,为深静脉、浅静脉以及交通静脉三条静脉系统全部或任何2个出现功能异常[2],而导致患者静脉血管发生逆流,皮肤得不到足够营养[3],临床具体表现轻度为皮肤瘙痒、肤色发黑等[4],重度表现为下肢发生静脉性溃疡,患者疼痛难忍[5]。
因需对患者下肢静脉进行检查,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困难,需要借助医疗工具进行。
而在迅速发展的临床医疗中,一般采用双功多普勒彩超诊断与下肢静脉顺行造影诊断两种手段对患者下肢静脉进行检查。
本次研究中,双功多普勒彩超检查,共104侧肢静脉血管回声无浑浊,静脉管壁未发现异常,连续性好,经超声仪探计频率增加,有可见性静脉管腔压瘪或消失现象,指导患者连续行数次深呼吸后,管径出现增加。
80例患者中有15例出现可见性静脉窦,显示出瓣膜,但瓣膜边缘并不十分清晰。
患者静脉血流较充盈,检出静脉逆流时,乏氏试验交通静脉位双功多普勒彩超检查显示灯变红,对患者下肢行挤压处理后交通静脉逆流显示灯亦会变红。
下肢静脉顺行造影下,80例患者部分下肢静脉深静脉管径发生明显变化,为由窄变宽,显示出瓣膜有“八”字形影边,但瓣膜边缘并不清晰。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双功多普勒彩超诊断检出161条,占比90.9%,优于下肢静脉顺行造影诊断检出113条,占比6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表明,下肢功能不全诊断双功多普勒彩超栓出率更高,准确率更优,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景萍,李慧芳,胡健等.双功能彩超与经颅多普勒超声对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2,09(27):100-102.
[2]张美荣,王宏亮.彩色多普勒检查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几种方法比较[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13(10):1304-1306.
[3]李常红,朱惠萍,尹静等.双功能彩超和经颅多普勒超声对分水岭脑梗死发病机制的分析[C].//第一届华北地区神经病学学术会议暨2013年北京地区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89-90.
[4]Li Changgong Zhu Huiping,feng-chun yu,etc.The double function colour to exceed and transcranial doppler flow imaging (cdfi) in the pathogenesis of watershed cerebral infarction analysis [J].Chinese comprehensive clinical, 2013,29(9) :908-911.
[5]常德勇,马同敏,杨辉等.下肢骨折术前深静脉彩超与下腔静脉滤器防控肺栓塞的临床意义[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5,30(8):843-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