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提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学

水解作用(P26)

水解作用是指水电解离出的H+对矿物的分解作用,它是化学分解的主要过程,可使矿物彻底分解。根据矿物在水解过程中的分解顺序可划分为:脱盐基阶段、脱硅阶段、富铝化阶段

脱盐基阶段:

K2Al2Si6O16+HOH=KHAl2Si6O16+KOH

KHAl2Si6O16+HOH=H2Al2Si6O16+KOH

脱硅阶段:

H2Al2Si6O16+5HOH=H2Al2Si2O8.H2O+4H2SiO3

富铝化阶段:

H2Al2Si2O8+4HOH=2Al(OH)3+2H2SiO3

土壤结构

土壤固相颗粒很少呈单粒存在,它们经常是相互作用而聚积形成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团聚体,这些团聚体的组合排列称为土壤结构。土壤结构是成土过程的产物,故不同的土壤及其发生层都具有一定的土壤结构。

土壤结构类型:单粒结构、粒状结构、片状结构、块状结构、柱状结构、棱柱结构、大块状结构。

氮有机物的分解:包括氨化、硝化和反硝化过程。(P48)

土壤腐殖质的形成(P49)

土壤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分解转化的同时,其部分分解产物又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重新聚合形成腐殖质,有关土壤腐殖质形成的生物化学过程归纳起来有3种学说:①木质素-蛋白质聚合学说;②生物化学合成学说;③化学催化聚合学说。

土壤腐殖质形成过程图式

土壤腐殖质(P43)

●土壤腐殖质(soil humus)是土壤特异有机质,也

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组分,约占有机质总量的

50%~65%。

●它是一种结构复杂、抗分解性强的棕色或暗棕

色无定形胶体物,是土壤微生物利用植物残体

及其分解产物重新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土壤腐殖质分为胡敏酸、富里酸、棕腐酸和胡

敏素

●土壤腐殖质主要由胡敏酸和富里酸组成

土壤腐殖质的作用(P45)

●土壤腐殖质中的胡敏酸对土壤结构体、保水保

肥性能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富里酸对促进土壤矿物风化和矿质养分的释放

都有重要作用。

●胡敏酸和富里酸能多次与次生黏土矿物紧密结

合,形成有机-无机复合体,构成良好的土壤结构体,

对土壤肥力的形成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土壤腐殖质还具有与重金属元素、有毒有机物结合形成非水溶性络合物的特性,使土壤中这些有毒有

害物对生物的危害性降低,从而形成了土壤自净能力的物理化学基础。

土壤元素的循环(碳循环(P54)、氮循环(P53)、流失、吸收(大气、水氮从哪来,通过什么途径来循环(P51))

毛管水——非毛管水(P79)孔隙度(P109)

土壤胶体

土壤胶体可分为三种类型:(P90)

①土壤矿质胶体;

②有机胶体;

③有机-无机复合胶体。

土壤胶体对土壤养分元素、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与土壤胶体类型及其性质密切相关:(P91)

●具有巨大的比表面面积和表面能

●具有电性

●土壤胶体的凝聚-分散性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P92—93)

不同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

●土壤胶体类型

●土壤质地

●土壤粘土矿物的SiO2/R2O3比率

●土壤溶液的pH值

盐基饱和度(P93)

温带半湿润地区:CEC 0.35mol/kg;BSP 90%

热带湿润地区:CEC 0.25mol/kg;BSP 30%

温带荒漠地区:CEC 0.10mol/kg;BSP 100%

土壤溶液的酸碱性(P98)

土壤酸性反应是由于土壤溶液中H+、交换性H+和交换性Al3+的存在引起的。故按土壤中H+和Al3+的存在形式和测定方法的不同,可将土壤酸度分为:

●活性酸度:土壤溶液中所含的H+,有效酸度

●潜在酸度:土壤胶体或吸收性复合体表面吸附的交换性H+和Al3+

土壤对酸碱的缓冲性能(P102)

●随着阳离子交换量的增加而增大

●土壤对酸的缓冲性能随盐基饱和度的增高而增大

●对碱的缓冲性能随盐基饱和度的减小而增大

●其他因素:Al(OH)3、弱酸强碱或强酸弱碱盐、有机-无机复合体、可溶性氨基酸、胡敏酸

植物对土壤的影响(P137)

●草本植物作用下形成的土壤pH值、盐基饱和度均高于木本植物

●阔叶林灰分中CaO、K2O含量较高,而针叶林中SiO2占优势

●针叶林植被下形成的土壤酸度高于阔叶林植被下土壤的酸度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热带季雨林强烈的淋溶作用使土壤呈现强酸性

●这些地区土壤表层值和盐基饱和度明显高于亚表层

土壤的物质迁移(P153)

与成土过程相关的地表元素迁移转化过程归并为:溶解迁移(P153)、还原迁移、配合迁移、悬浮迁移和生物迁移(P156)过程。

主要的成土过程(钙化、盐化、灰化)(P165)

森林土纲系列

淋溶土:

主导成土过程与特性(P212)

淋溶土具有淀积黏化和次生黏化作用。淋溶土的土体构型为O-A-Bt-C。土壤剖面通体无石灰反应,土

壤呈微酸性至酸性,pH值多为6.0~7.0,土壤阳离子代换量较高,淋溶土质地黏重,次生黏土矿物以2:1型水云母、蛭石为主。

分类与利用(P214)

淋溶土纲分为冷凉淋溶土、干润淋溶土、常湿淋溶土和湿润淋溶土4个亚纲。淋溶土是中国重要的森林土壤资源,也是重要的农业土壤资源,因气候湿润易发生水土流失,在利用中应加防治。

富铁土:

主导成土过程与特性(P215)

其主导成土过程有:中度风化作用、强烈盐基淋失作用、明显脱硅和铁铝氧化物富集作用。富铁土的土体构型为Ah-Bs-C。土壤剖面通体呈酸性或强酸性,土壤质地黏重,黏粒硅铝率在2.0~2.4之间,黏土矿物以高岭石为主,

分类与利用(P218)

富铁土分为干润富铁土、常湿富铁土、湿润富铁土3个亚纲。富铁土区降水和热量丰富,可种植各种经济作物或粮油作物,生产潜力很大。但因质地黏重,易于遭受侵蚀,在开发利用应加防范。

铁铝土:

主导成土过程与特性(P221)

其主导成土过程包括:土壤矿物的高度风化分解、盐基元素强烈淋失、硅酸强烈淋失与氧化铁氧化铝的相对富集、强烈的生物富集过程。铁铝土土体构型为:Ah-Bms-BC-C。其pH值在4.5~5.0之间,潜在酸度较强,质地黏重,黏粒含量大于50%,黏粒硅铝率在1.5~1.8之间,

分类与利用(P222)

铁铝土在中国分布面积较小,故只有湿润铁铝土一个亚纲。铁铝土中原有有机质迅速分解,作物携出、淋洗、侵蚀作用都会招致土壤中氮素大量损失。因此,在生产中需要采取各种措施,维持土壤氮素水平,再种植热带经济作物,如油棕、咖啡、橡胶、柠檬、可可等。

草原与荒漠土纲系列

草原与荒漠土纲系列包括:均腐土、干旱土两个土纲。这些土纲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其土壤的共同特征是土壤剖面通体具有石灰发应,土壤具有干旱土壤水分状况或半干润土壤水分状况。

盐积过程(P228)

土壤的广域性分布规律(P253)

通常把在全球陆地上大体呈连续分布,并与大生物气候带相适应的土壤分布规律叫做土壤广域性分布规律。土壤分布的纬度地带性主要是指土壤高级类别或地带性土类大致沿纬线延伸,按纬度逐渐变化的规律。它包括:沿海型土壤纬度地带性,内陆型土壤纬度地带性。

土壤经度地带性主要是指地带性土类大致沿经线延伸,而按经度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变化的规律。例如,在地处欧亚大陆东部的中国温带地区,从沿海至内陆分布的土壤依次为暗棕壤-黑土-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灰漠土-灰棕漠土;按美国土壤系统分类,分布的土纲则依次为淋溶土-软土-干旱土等。

土壤污染:(P317)

土壤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劳动的对象;土壤又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场所。这样人类活动可使来自外界的大量物质快速、集中地投入到土壤圈的局部,在土壤中累积,从而造成了土壤污染。土壤污染物归并为无机污染物(P318)和有机污染物(P319)两大类。

土壤作为一个开放系统,是地表各环境要素相互作用的枢纽,因而造成土壤污染的物质来源极为广泛。根据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可以将土壤污染(P320)划分为:水体污染型、大气污染型、农业污染型、固体废物污染型、生物污染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