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长沙金砺实验小学钟双科学家杨振宁在总结科学家成功之时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
可见,兴趣对于培养学生思维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一个人要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就得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
1以需激趣
教育家鲁宾斯基说:“对于形成任何一种能力,都必须引起对某种类型活动的十分强烈的需要。
”所以需要是生产动力的源泉,要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教学种就应创设积极求知情境,把教师要教的,变成学生自己要学的。
如讲到四年级的一个奥数题,提出一个问题:“以图1种6个点为端点,你能得到多少条不同的线段。
”
图1
以E为左端点的有1条,以D为左端点的有2条……以A为左端点的有6条,所以共有(1+2+3+4+5+6)条。
学生一般会直接数,他们有自己固定的思维模式,这时课接着问:如果是7个点呢?更多地有 n个点呢?这时候学生一般就难以继续下去了。
但学生急切需要知道求和方法和结果,于是学生都处于一种热切期盼,主动探索,积极思考的进取状态中,然后再给他们讲解探索,他们就会很积极地去学去思考了。
2 以疑激趣
陶行知指出:“学贵知疑,大疑则大进,小疑惑则小进,不疑则不进。
”疑难是学生追求真理、实现创造的内驱力。
要想学生积极思维,就应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提出疑问,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与好奇心。
我们应通过提供“悬念”问题,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境地,以此来点燃他们思维之火花。
特别是,当疑问解决,获得成功时,学生会从成功的喜悦中看到自己的力量,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在课堂中多创设这样的情境,使学生在疑惑中求得真知,会很大程度地提高
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3以奇激趣
经验告诉我们,当人们遇见一件新事物、一个不常见的现象时,必然会被深
深吸引住,新异感使人们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好奇心使人们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努力钻研。
好奇心人人都有,学生更是如此。
教学中,我们就应结合数学教材,
努力挖掘这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在好奇心的促使下,自觉地、主动地积极思维。
比如学完了正方形的有关知识后可以给学生出一道思维想像趣味题:一个正方形剪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学生听了,马上说出3个,还有的在思考但没有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在脑袋里想像剪,得出结果。
没有想到5个角的学生有的表示惊讶,但都处于迫不及待的期望与等待中。
这时,教师通过示范可把事先准备好的正方形拿在手里,按不同剪法进行操作示范。
然后让学生也照着做一个,对照所学知识,观察它的特点,说说它的性质,考虑一下是根据什么原理来完成操作。
这样,学生思考,学习的情绪就会高涨,逻辑得到了空前的激发。
4 以用激趣
数学的特点之一是其应用的广泛性。
这是数学生命力之所在,也是数学内容高度抽象却仍能蓬勃发展的基础。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能有意识地、经常地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抽象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看到数学的力量,看到数学理论来源于实际,又转过来为实际服务的真理,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求知欲,有着极其重大的作用。
由于数学的结论是对大量客观事物抽象、概括的结果,数学在生活生产实际中的广泛应用和密切联系是十分丰富的,只要我们努力挖掘,这种应用和联系是完全可以让学生看到和掌握的。
5以形激趣
数学的高度抽象是数学的又一特点。
不仅数学的内容是抽象的,它的方法往往也是抽象的,因此要想学生对抽象的数学有所认识、能够理解、感到兴趣,我们就应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充分利用直观因素、形象因素。
不论实际事物,直观教具、数学图表……,都可以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都可以把抽象的对象还原为具体的实例,都可以使学生清楚地看出,数学知识虽然以高度抽象地形式出现,但这只能在表面上掩盖它起源于外部的实质。
这一切都为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抽象的思维提供了具体的起点。
这种通过学生实地观察和试验、归纳和类比来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是培养学生积极性、启发他们积极思维的好方法。
浅谈如何教给学生正确得思维方法
有了思维的积极性,掌握了思维的素材,怎样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学生的思维沿正确的方向前进呢?
经验告诉我们,启发学生自觉思维的过程、教给学生基本概念的过程,特别是教给学生基本定理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正确思维的过程;每个概念的引入和建立,每个定理的产生、分析、证明和应用,每次知识框架的归纳、整理、完善和系统化工作,学生从中都可以受到最完整、最具体、最基本、最生动的逻辑思维的训练。
因此尽力讲好概念、定理、例题和作好知识的系统化工作,是培养学生正确逻辑思维的基本途径。
此外,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方面,还需要特别强调以下几点:
1 善于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思维的发展,永远是从低级到高级,由浅入深的,因此教师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就应当充分运用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来组织和讲解教材,来提出和解决问题,来引入概念、证明定理,这是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好方法
著名数学家笛卡尔说,要善于把“所考察的每一个难题,都尽可能地分成细小地部分,直到可以圆满解决地程度为止”。
这样,对繁难问题,应教给学生剖析矛盾、转化矛盾地方法:先把大问题变成小问题,把新问题变成旧问题,一个紧接一个,一个比一个更接近我们的目标,直至我们能够解决。
这种“步步为营”的方法,是循序渐进原则的主要应用。
2善于运用归纳与演绎、分析综合的方法
著名数学家拉普拉斯说“甚至数学里发现真理的主要工具也是归纳和类比”。
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是在时间的基础上发现真理、认识真理、发展真理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正确逻辑思维的重要方法,在教学中应经常使用。
归纳是第一性的,最易为学生掌握,在教学能普遍应用,其优点是易懂,缺点是,由它得到的结论往往是片面的,有时甚至是错误的。
因此应在归纳的基础上用演绎的方法加以判断,进行证明,以去伪存真。
所以演绎的优点是一般、正确,缺点是抽象、难懂,不易为初学者掌握。
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恰当地把归纳的“易懂”与演绎的“正确”结合起来,做到归纳与演绎的统一,那么,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会得到发挥,他们的正确思维的活动就能得到最好的锻炼。
分析与综合是两种互逆的逻辑思维过程,前者是从结论推向前提,起点明确,方向清楚,每步都有根有据,好比医生看病,有病症到病原,最易为学生掌握,
是寻觅真理获得思路的重要方法。
后者正好相反,是从前提推向结论,出发点较难选择,但却是书写表达的最好形式。
如果把分析与综合统一起来,就能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迅速发展。
此外,猜想、估计、检验也是培养学生正确思维的重要方法,在数学教学中应告高度重视。
“估计”有时是题目的要求,有时是思路的起点,粗估后才能得到精确答案,粗估后逻辑思维才得以进行;“检验”常用在逻辑思维的结尾,它对校正学生思维活动中的错误,提高学生正确思维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都有重要作用。
3在重视正向思维的前提下,善于进行逆向思维
逻辑思维有单向和双向之分。
凡双向思维都存在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
对概念、定理和例题,无论是老师讲还是学生学,往往习惯于从正面看、正面想、正面用,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对解死题,陈题,同一类问题,学生有法可依,有路可循,能够解决,是一种正迁移;但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创造性,则十分不利,是一种负迁移:学生在新问题、活问题,特别是在实际问题面前,就会感到束手无策,寸步难行,所以在重视正向思维的前提下,破除正向思维定势之束缚,养成经常进行逆向思维的习惯,是培养学生正确进行逻辑思维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方法。
怎样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呢?除了充分利用数学教材中的互逆概念、互逆运算、互逆定理进行逆向思维培养外,在数学教学中,经常进行下面几方面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原命题成立,想一想它的逆命题成不成立;
从正面不易求解,看一看从反面下手行不行;
从数式看不好解,试一试用图像是否会好些;
前进有困难,想想退一步行不行?
从局部不好下手,看看从整体考虑会否好些;在一般情况下不好办,试一试在特殊情况下怎么样;
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还应从题设到结论、从结论到题设这种经过多次正反两个方向的思考来寻找解题途径。
数学中充满了互逆的概念和运算:如正和负,实数和虚数,有理式和无理式,增函数和减函数,……。
只从正面考虑问题,不仅不能培养思维的灵活性,连数学知识本身也掌握不了。
逆向思维之重要,由此可见。
一般来讲,如果所证命题中的反面,较之结论更具体、更明确、更简单时,则可以考虑反证法,对于直证法来讲,间接证法恰好是其逆向思维。
教学中应引
起足够的重视。
曾有人说过:“逻辑是证明的工具,直觉是发明的工具。
”解析式虽能精确反映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但比较抽象;函数的图像同样能反映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却十分直观。
这种通过直观因素来解决抽象问题的方法,是数学里最生动、最活泼的方法。
教学中,应经常进行数形结合的训练,进行形象思维于抽象思维的训练,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会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把研究的对象放在一个系统中加以考察,在对对象作过总体上的观察和分析后,直接触及事物的本质的方法是整体思维的方法,忽视整体,只重局部,是很多中学教学中的弊端,我们应特别注意。
在数学里,从题设到结论、从结论到题设需要经过多次正反两个方向的思考来解决的问题,俯拾皆是。
在平常的教学中,特别是在复习课上,多对题目进行这样的分析,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4 善于教会学生判断自己的思维、发展自己的思维
在进行思维活动时,如果学生能够对自己的思维活动的正确性加以判断、加以发展,那么,我们的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要做到这点,除了要求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定理有正确的理解和掌握外,还应教会学生在自己的思维活动中多问几个“为什么”、“根据什么”,特别时经常问自己,题目还有没有别的解法,题目还能不能变化、引申,即进行“一题多变”和“一题多解”的思考,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显然,这是从正面培养学生正确思维、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方法。
还要注意,教学中搞一题多解,解法的安排应由难到易、由复杂到简单、由笨拙到巧妙,否则,不仅学生越听越不爱听,没有兴趣,更主要的时学生看不出解题时思维之变化,思维之发展,思维之深化。
反过来,利用学生在回答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错误,特别是概念教学中的反例、例题教学中的错解,来矫正学生错误的思维,让学生观察、思考、讨论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正确的解法是什么,也是锻炼学生思维正确性的常用方法。
总之,要使他们的能力有所提高,思维有所发展,就要求我们要始终把这一任务贯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时时不忘激发他们思维的兴趣,尽量给他们宽广的思维平台,教给他们有用的思维素材,告诉他们思维方法。
让他们养成一种主动、积极思维的好习惯,以达到提高他们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