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4 即景抒情诗四首优质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合集下载
优质课高三语文粤教版选修系列《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即景抒情诗四首)课件(65张ppt)(共65张PPT)
《登幽州台歌
1
学习目标
1. 能够背记《登幽州台歌》《望月 怀远》; 2. 明确“赏析”的一般操作 3.训练将诗句转变成画面情境并能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即景抒情诗】即景抒情诗:借歌咏自然 景物中的山、水、田园等景物,或借景抒 情,或情景交融的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者笔下的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 情愫。鉴赏要点:把握景物的特征和寓意, 进而感受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意境:作 者主观情感与自然客观物象融合的整体。
3.鉴赏要点:鲜明的宇宙意识和社会意识是 本诗一大特点。 全诗直抒胸臆,破空而来,感情的潮水澎 湃而出,震撼人心,具有苍凉悲壮的阳刚 之气。
自古以来,月是个永恒的母题,她是美丽的象征, 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同时,月亮也是人类 相思情感的载体,她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表达了 人们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怀念,引发了许多失意文 人的空灵情怀,也引发了人们的哲理思考,因而成 为永恒的象征。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 时,心中总是引起无限遐想。
春 滟 江 空 江 江 人 不 白 谁 可 玉 此 鸿 昨 江 斜 不
2、“念天地之悠悠”写出了空间的 什么特点?明确:作者登台远眺时, 只见茫茫宇宙,寥廓绵长,天长地 久,写出了空间的广阔。
3、“独怆然而泣下”体现了什么?明确:作 者面对悠悠天地,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 从中来,怆然流泪了。本篇以慷慨悲凉的 调子,抒发了怀才不遇的孤寂。这种悲哀 常常为旧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 因而获得广泛的共鸣。
主要内容: 1、借景表达自己与众不同,厌倦官场,不愿 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2、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等感伤。表达客 居他乡,怀友思亲的感情,或其他或喜或 悲或忧的感情。 3、描写自然景物,表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 追求。
1
学习目标
1. 能够背记《登幽州台歌》《望月 怀远》; 2. 明确“赏析”的一般操作 3.训练将诗句转变成画面情境并能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即景抒情诗】即景抒情诗:借歌咏自然 景物中的山、水、田园等景物,或借景抒 情,或情景交融的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者笔下的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 情愫。鉴赏要点:把握景物的特征和寓意, 进而感受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意境:作 者主观情感与自然客观物象融合的整体。
3.鉴赏要点:鲜明的宇宙意识和社会意识是 本诗一大特点。 全诗直抒胸臆,破空而来,感情的潮水澎 湃而出,震撼人心,具有苍凉悲壮的阳刚 之气。
自古以来,月是个永恒的母题,她是美丽的象征, 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同时,月亮也是人类 相思情感的载体,她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表达了 人们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怀念,引发了许多失意文 人的空灵情怀,也引发了人们的哲理思考,因而成 为永恒的象征。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 时,心中总是引起无限遐想。
春 滟 江 空 江 江 人 不 白 谁 可 玉 此 鸿 昨 江 斜 不
2、“念天地之悠悠”写出了空间的 什么特点?明确:作者登台远眺时, 只见茫茫宇宙,寥廓绵长,天长地 久,写出了空间的广阔。
3、“独怆然而泣下”体现了什么?明确:作 者面对悠悠天地,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 从中来,怆然流泪了。本篇以慷慨悲凉的 调子,抒发了怀才不遇的孤寂。这种悲哀 常常为旧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 因而获得广泛的共鸣。
主要内容: 1、借景表达自己与众不同,厌倦官场,不愿 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2、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等感伤。表达客 居他乡,怀友思亲的感情,或其他或喜或 悲或忧的感情。 3、描写自然景物,表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 追求。
高中语文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一单元 4.即景抒情诗四首 课件
在春江花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白
云漂忽不定,本来就足以牵动人的离愁,何况是在
浦口,更增添了许多愁绪。这里,“白云”,“青枫
浦”又托物寓情。月光下,是谁家的游子乘着一
叶扁舟在外飘荡呢,又是谁家的思妇在那座楼上
想念着他呢?我们仿佛看到:一轮皓月照耀着江
湖游子的扁舟,也照耀着长夜无眠的楼上思妇。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诵读全文 想象画面
6
思考第:9章在扩前声系8统句调音诗中,诗人写到了哪些意象? 请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幅 画面。
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 伟,这时一轮明月伴着潮头冉冉而升,明月与江 潮相互辉映,波光粼粼,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 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地的春之 原野,花林闪着银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 畔白沙与月光融成白茫茫的一片。
历史上许多诗人探讨宇宙人生,但都感叹宇宙永恒, 人生短暂。而这里,作者却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 无穷已”,即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 存在则是绵延长久的。诗中,作者由月的孤单联想 到月的期待,再由月的期待一跳跳到思妇的期待上 来.因此下文就自然进入到了男女离别12相思的本题。
第五第韵9章(“扩声白系统云调一音 片——相思明月楼”),总写
9
第二第韵9章(5扩—声系8统句调音),以月为凝聚点,对春江花月
夜的景象进行了特写:江水弯弯绕过花草遍
生的春之原野,皎洁的月光照在花林上面,看
上去就象缀满了一颗颗的雪珠。月光象白霜
一样从空中流下,却感觉不到它的飞翔。“
汀上白沙看不见”,是说在洁白的月光之下
,江滩的白沙也不易分辨了。一句写天上,
一句写地上,整个宇宙都浸染上了明月的白
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就有这样一位诗 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这位诗人就 是初、盛唐之交的张若虚,这首诗便是千百年来无数人为 之迷恋、为之倾倒的《春江花月夜》。
高二语文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1.4 即景抒情诗四首》ppt课件
栏 目
诗的主旨:我暂且离去了,但不久会再来,不负共同归隐的诺言。前 链
接
三联是写景叙事,作为铺垫,最后方托出主旨——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栏 目 链 接
1.注音
汀.(tīnɡ ) 怆.然(chuànɡ )
扁.舟(piān ) 滟.滟( yàn )
捣衣砧.(zhēn )
栏
霰.(xiàn )
目 链
接
2.写对字形
《春江花月夜》
这首诗写了春江花月夜的动人美景,对宇宙和人生作了哲理性 的思索,叙写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表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春江潮水连海平”四句总写春江月夜中的壮丽景象。“江流宛转绕
栏 芳甸”二句写了令人心驰神往的江畔美景。“空里流霜不觉飞”四句 目
链 写江天一色的澄澈明净之景。“江畔何人初见月”六句是对自然的发 接 问和对人生的思索。
白云一片去悠悠”四句写在此良辰美景之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相
思之情。“可怜楼上月徘徊”四句写思妇对游子的思念。“此时相望
不相闻”四句写思妇对游子的思念之深进而引起的无限遐思。“昨夜
闲潭梦落花”六句写游子的相思之情。“不知乘月几人归”二句写在
栏 目
此春江花月夜的良辰美景之中,不知能有几人乘月回乡;情人间的离 链
目
春。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的凄苦寂寞之情。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
链 接
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么遥远。“沉沉”二字加重渲染了
他的孤寂;“无限”也无限地加深了他的乡思。
(3)《望月怀远》首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乃千古名句, 好在哪里?“共此时”的是谁?怎样理解“共此时”?
明确:“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看
(2)《春江花月夜》哪些表达思妇相思,哪些表达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4即景抒情诗四首课件2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 伟,这时一轮明月伴着潮头冉冉而升,明月与江 潮相互辉映,波光粼粼,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 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地的春之 原野,花林闪着银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 畔白沙与月光融成白茫茫的一片。
《春江花月夜》赏析
第一韵(首四句)诗人就题生发,描绘了一幅春 江月夜的壮丽而静谧的画图:江潮连海,月共 潮生。这里的“海”是虚指,泛指长江中下游宽 阔的江面。江海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 起,气势雄伟。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 滚滚春江处处都在明月朗照之中,这美景不禁触 动了诗人情思,不禁发出了“何处春江无月明” 的感慨,为下面的写景,抒情开拓了广阔的境界, 可说是下文的伏笔。春,江,月,夜四字被这 四句点了出来。
第三韵(9—12句):写诗人对宇宙的思考:江天一 色,连一粒微尘也看不见,只有一轮孤月高悬在空 中,显得更加明亮。清明澄彻的天地宇宙,仿佛使 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 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 照人?”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 思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 自从张若虚提出这个问题以后,李白、苏轼也发 出过类似的疑问。李白说:“青天明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 古人。”苏轼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人们一代一代地不懈地对宇宙的奥秘探索,追溯人 生的开端,然而人们永远陷入疑问和迷惘之中。
关于作者——张若虚
①
初唐诗人
张若虚
张旭
② “吴中四士”:
贺知章
包融
解题:
《春江花月夜》为乐府诗。全诗共36句,四句一 转韵,共9韵,每韵构成一个小的段落。作者描绘
了优美的春江花月夜之景(前8),探索宇宙与 人生的关系(8-16),抒写了游子思妇的离愁 别绪(后10行)。格调宛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
《春江花月夜》赏析
第一韵(首四句)诗人就题生发,描绘了一幅春 江月夜的壮丽而静谧的画图:江潮连海,月共 潮生。这里的“海”是虚指,泛指长江中下游宽 阔的江面。江海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 起,气势雄伟。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 滚滚春江处处都在明月朗照之中,这美景不禁触 动了诗人情思,不禁发出了“何处春江无月明” 的感慨,为下面的写景,抒情开拓了广阔的境界, 可说是下文的伏笔。春,江,月,夜四字被这 四句点了出来。
第三韵(9—12句):写诗人对宇宙的思考:江天一 色,连一粒微尘也看不见,只有一轮孤月高悬在空 中,显得更加明亮。清明澄彻的天地宇宙,仿佛使 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 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 照人?”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 思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 自从张若虚提出这个问题以后,李白、苏轼也发 出过类似的疑问。李白说:“青天明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 古人。”苏轼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人们一代一代地不懈地对宇宙的奥秘探索,追溯人 生的开端,然而人们永远陷入疑问和迷惘之中。
关于作者——张若虚
①
初唐诗人
张若虚
张旭
② “吴中四士”:
贺知章
包融
解题:
《春江花月夜》为乐府诗。全诗共36句,四句一 转韵,共9韵,每韵构成一个小的段落。作者描绘
了优美的春江花月夜之景(前8),探索宇宙与 人生的关系(8-16),抒写了游子思妇的离愁 别绪(后10行)。格调宛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
春高中语文第4课即景抒情诗四首课件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隋炀帝
赏析探究
海 上 明 月 共 潮
生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诗人为什么说“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 沙看不见”?哪些诗句是正面描写月光,哪些 是侧面描写? 因为飞霜和汀上白沙的颜色和月色一样, 所以觉察不到霜的飞洒,看不清白沙的颜色。 这几句实际上是从侧面描写月光的素淡。“江 天一色”、“无纤尘”、“皎皎”则是从正面 描写月光的纯净明亮。
• 【青枫】暗用《楚辞· 招魂》:“湛湛江水兮 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的典故。 • 【浦】河水分叉的地方。《九歌· 河伯》: “送美人兮南浦”,暗指分别之地。
• 【明月楼】指思妇的闺楼。曹植《七哀诗》: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 悲叹有余哀。”
何 处 相 思 明 月 楼
谁 家 今 夜 扁 舟 子
江 天 一 色 无
纤
尘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诗人对宇宙和人生悟出了怎样的哲理? 诗人将明月永照与人生更替对照着来写, 阐明了“宇宙是永恒的,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 但作为整体的人类的存在是绵延长久的”这一 哲理,虽有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颓废和绝 望,缘于对人生的热爱。
导入新课
• 即景抒情诗,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客观 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主观感情的诗作。 诗人在诗中不是直接抒发感情,而是移情 于物,融情于景,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 物上去,使景物带上感情色彩。诗人带着 有情之眼去观察景物,以有情之笔去描写 景物,使感情附着于景物,景物浸染上感 情,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无 隔。 即景抒情诗往往是含而不露,蕴藉 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
赏析探究
海 上 明 月 共 潮
生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诗人为什么说“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 沙看不见”?哪些诗句是正面描写月光,哪些 是侧面描写? 因为飞霜和汀上白沙的颜色和月色一样, 所以觉察不到霜的飞洒,看不清白沙的颜色。 这几句实际上是从侧面描写月光的素淡。“江 天一色”、“无纤尘”、“皎皎”则是从正面 描写月光的纯净明亮。
• 【青枫】暗用《楚辞· 招魂》:“湛湛江水兮 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的典故。 • 【浦】河水分叉的地方。《九歌· 河伯》: “送美人兮南浦”,暗指分别之地。
• 【明月楼】指思妇的闺楼。曹植《七哀诗》: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 悲叹有余哀。”
何 处 相 思 明 月 楼
谁 家 今 夜 扁 舟 子
江 天 一 色 无
纤
尘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诗人对宇宙和人生悟出了怎样的哲理? 诗人将明月永照与人生更替对照着来写, 阐明了“宇宙是永恒的,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 但作为整体的人类的存在是绵延长久的”这一 哲理,虽有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颓废和绝 望,缘于对人生的热爱。
导入新课
• 即景抒情诗,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客观 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主观感情的诗作。 诗人在诗中不是直接抒发感情,而是移情 于物,融情于景,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 物上去,使景物带上感情色彩。诗人带着 有情之眼去观察景物,以有情之笔去描写 景物,使感情附着于景物,景物浸染上感 情,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无 隔。 即景抒情诗往往是含而不露,蕴藉 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4课即景抒情诗四首课件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月 夜
江潭落月复西斜西斜
游子思妇 两地思
念
《
落月摇情满江树落下 姿
情韵袅袅 摇曳生
首联:眼前之景
颔联:相思难眠→埋怨夜漫长 《望月怀远》颈联:凝神望月
尾联:怅惘、失意→深切相思
由景 入情
首联:环境
颔联:静寂 《题李凝幽居》颈联:回家路上所见
尾联:向往隐逸生活
二、要点赏析
1.阅读《登幽州台歌》,回答下列问题: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这首诗通过写两地情人深夜对月不眠的实情实景,表达了远: _隔__天__涯__的__一__对__情__人__悠__悠__不__尽__的__相__思__之__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主梳理
1.给下列加颜色的字注音。 (1)怆然(chuànɡ ) (2)皆似霰( xiàn ) (3)汀上( tīnɡ )
(4)捣衣砧上( zhēn ) (5)碣石( jié)
2.填空。
(1)贾岛,字 阆仙。善写五言律诗,和 孟郊齐名,均为苦吟诗派的代表。 (2)《望月怀远》中以月喻人的至理名句是: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3)《题李凝幽居》中韩愈帮助敲定的佳句是: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4)幽期不负言。 幽期:归__隐__的__约__期___
互动·探究区
一、结构图示
《登幽州台歌》前 后两 两句 句: :前 后 宇个宙人古 来人 者 寥渺廓小不、、见绵短→长暂孤怀独才、不寂遇寞感伤
《
海上明月共潮生升起 春、江、花、月、夜
宇宙
春 江 花
皎皎空中孤月轮高悬
遐思 冥想 人生诗情画意 人生哲理
2016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4 即景抒情诗四首》课件1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颈联:“我”因相思而彻夜难眠,就披上 衣服起身四处寻觅。这时有何感受呢? “怜”有何意味?“露滋”有何意味?
整夜相思不能入睡,怪谁呢?是屋里烛光太耀眼 吗?于是灭烛,披衣步出门庭,光线还是那么明 亮。这天涯共对的一轮明月竟是这样撩人心绪, 使人见到它那姣好圆满的光华,更难以入睡。 “怜”应有怜爱之意。 夜已深了,气候更凉一些了,露水也沾湿了身上 的衣裳。“滋”指润湿,而且含滋生不已的意思。 “露滋”写尽了“遥夜”、“竟夕”的精神。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两句细巧地写出 了深夜对月不眠的实情实景。
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月光是如此的柔和恬静,非常可爱。“我” 生发出希望捧一掬月色献给远人的愿望。然 而皎洁的月光“照之有余晖,揽之不盈手。” (陆机《拟明月何皎皎》)。
不能把可爱的月光赠给远人,那怎么办呢? 既然现实中不能与远人想见,那就回到卧榻 上睡觉吧,在梦里也许能与远人相会。
表达深切的思念之情。
“月徘徊”也是人徘徊。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闲潭梦落花”是“梦 闲潭落花”的倒文,可看 作思妇思极后的怀想之词。 “梦落花”暗示春将去, 故有“可怜”(可惜)之 说。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江水流掉了春天,也流掉了游子思妇的青春和幸 福,实在是辜负了这大好的“春江花月夜”!
滟滟(yàn) 霰(xiàn) 砧(zhēn) 碣(jié)石
芳甸(diàn) 扁(piān)舟 西斜(xié)
《春江花月夜》,题目共五个字,代表五种事 物。你认为作者重点写的是哪一个字?为什么?
重点是“月”。春、江、花、夜,都 围绕着月作陪衬。
诗从月生开始,继而写月下的江流,月下 的芳甸,月下的花林,月下的沙汀,然后就月 下的思妇反复抒写,最后以月落收结。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件第一单元第4课即景抒情诗四首
(4)哀与乐的对比。在古典诗歌中,感情上的哀与乐的同时使用, 往往形成对比,产生强烈的表达效果。
2.对比手法运用的注意事项 构成对比的前提条件必须是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 不同方面。 3.对比手法的作用 (1)使对立的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 (2)使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 对比作为一种常用的表现手法,在古典诗歌的表达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所以准确把握这一手法,对我们鉴赏诗歌无疑是有帮助的。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字浪仙,一作阆仙,范阳(河 北涿州)人。其家境贫寒,多次应举不中,一度出家为僧。后 受韩愈影响还俗。曾任遂州长江(今四川蓬溪)主簿、普州(今四川安 岳)司仓参军等职。与孟郊齐名,世称“郊寒岛瘦”,以苦吟著称, 形成“奇僻清峭”的诗风。
《登幽州台歌》 此诗作于武则天通天元年(696)。当时,契 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 昂任参谋,随同出征。武为人“轻无将略”,不到一年失败,情 况危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为前驱击敌,武不允。他进谏甚切, 而武屡不纳,降他为军曹。诗人连受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 影,因登上幽州台,“感昔乐生、燕昭之事”,泫然流涕而歌, 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
[悟情感]
10.前人曾评此诗“缠绵悱恻而不伤感”,我国的传统诗歌也 讲究“怨而不怒,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细读全诗,简要分析此 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此诗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情人的深切思念和真挚期盼 团圆的情感。首联写仰望明月,相思之情油然而生;颔联写相思 无眠,竟埋怨长夜漫漫;颈联写夜不能寐,辗转室外,不怕寒露 沾衣;尾联写无法赠予情人满把月光,想回去在梦中与情人相聚 (可是又难以成眠,愿望不能实现)。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原为乐府旧题,属于《清 高曲·吴声歌》,相传创自陈后主。当时,作者也许是宦游在外, 也许是羁留异乡,在一个月朗风清、春暖花开的夜晚,作者漫游 江边,当他仰望一轮挂在天边的皎月,沐浴湿润的江风,面对着 滚滚流去的江水,嗅着淡淡的花香时,他感慨万千,诗兴大发, 临江赋诗,从月升写到月落,以“春、江、花、月、夜”为背景, 来抒发孤舟游子的相思之情和明月楼中思妇的相思之苦,同时探 索人生哲理与宇宙奥秘。
2.对比手法运用的注意事项 构成对比的前提条件必须是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 不同方面。 3.对比手法的作用 (1)使对立的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 (2)使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 对比作为一种常用的表现手法,在古典诗歌的表达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所以准确把握这一手法,对我们鉴赏诗歌无疑是有帮助的。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字浪仙,一作阆仙,范阳(河 北涿州)人。其家境贫寒,多次应举不中,一度出家为僧。后 受韩愈影响还俗。曾任遂州长江(今四川蓬溪)主簿、普州(今四川安 岳)司仓参军等职。与孟郊齐名,世称“郊寒岛瘦”,以苦吟著称, 形成“奇僻清峭”的诗风。
《登幽州台歌》 此诗作于武则天通天元年(696)。当时,契 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 昂任参谋,随同出征。武为人“轻无将略”,不到一年失败,情 况危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为前驱击敌,武不允。他进谏甚切, 而武屡不纳,降他为军曹。诗人连受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 影,因登上幽州台,“感昔乐生、燕昭之事”,泫然流涕而歌, 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
[悟情感]
10.前人曾评此诗“缠绵悱恻而不伤感”,我国的传统诗歌也 讲究“怨而不怒,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细读全诗,简要分析此 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此诗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情人的深切思念和真挚期盼 团圆的情感。首联写仰望明月,相思之情油然而生;颔联写相思 无眠,竟埋怨长夜漫漫;颈联写夜不能寐,辗转室外,不怕寒露 沾衣;尾联写无法赠予情人满把月光,想回去在梦中与情人相聚 (可是又难以成眠,愿望不能实现)。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原为乐府旧题,属于《清 高曲·吴声歌》,相传创自陈后主。当时,作者也许是宦游在外, 也许是羁留异乡,在一个月朗风清、春暖花开的夜晚,作者漫游 江边,当他仰望一轮挂在天边的皎月,沐浴湿润的江风,面对着 滚滚流去的江水,嗅着淡淡的花香时,他感慨万千,诗兴大发, 临江赋诗,从月升写到月落,以“春、江、花、月、夜”为背景, 来抒发孤舟游子的相思之情和明月楼中思妇的相思之苦,同时探 索人生哲理与宇宙奥秘。
粤教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件:第1单元 4 即景抒情诗四首(共50张PPT)
的人?到了山腰的一个小平台,罗素下了竹轿,认真地观察轿夫的表情。
他看到轿夫们坐成行,拿出烟斗,又说又笑,丝毫没有怪怨天气和坐轿 人的意思。他们还饶有兴趣地给罗素讲自己家乡的笑话,很好奇地问罗 素一些外国的事情,在交谈中不时发出高兴的笑声。罗素在他的《中国 人的性格》一文中讲到这个故事。而且,他因此得出结论:用自以为是 的眼光看待别人的幸福是错误的。 微感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约660-720),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 唐中宗神龙年间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号称“吴中 四士”。其诗仅存两首,而此篇被论者评为“孤篇 横绝,竟为大家”,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代表作有《春江花月夜》《代答闺梦还》。
《望月怀远》 张九龄(678-740) ,唐开元丞相,诗人。字子寿, 一名博物,今广东韶关市人。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 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是一位 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的五言古诗, 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代表作有《曲江集》。
三 基础梳理
1.字音识记 (1)怆然( chuànɡ ) (2)滟滟( yàn ) (3)月照花林皆似霰( xiàn) (4)纤尘( xiān) (5)青枫浦( pǔ )
(6)捣衣砧( zhēn) (7)碣石( jié ) (8)鸟宿池边树( sù ) (9)僧敲月下门( sēnɡ ) (10)阆仙( lànɡ)
《春江花月夜》:作者也许是宦游在外,也许是羁留异乡,在一个月 朗风清、春暖花开的夜晚,漫步江边,当他仰望一轮挂在天边的皎月,沐 浴着湿润的江风,面对滚滚流去的江水,嗅着淡淡的花香,这些景色让作 者沉醉了,于是他心中感慨万千,诗兴大发,临江赋诗,从月升写到月落, 以“春、江、花、月、夜”为背景,来抒发孤舟游子的相思之情和明月楼 中思妇的相思之苦,同时探索人生哲理与宇宙奥秘。
粤教语文选修1课件(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4课 即景抒情诗四首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目标学法
1.了解陈子昂、张若虚、张九龄、贾岛等诗人的生平及 思想内容。
2.了解即景抒情诗的内容。
3.体会借景抒情的特色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体会即景抒情诗的艺术特点。
《即景抒情诗四首》:《登幽州台歌》借写登幽州台表 达诗人怀才不遇、孤寂无聊的失意心情,应结合诗人际遇分 析领会;《春江花月夜》注意体会诗中从月升到月落的景色 变化,领悟诗人探索人生哲理、宇宙奥秘的情怀;《望月怀 远》写月夜怀念远人,注意理解引发诗人情感的“月夜”之 景的特点;学习《题李凝幽居》要抓住“幽”字理解诗歌, 体会诗歌以声衬静、借景抒情的手法。
张若虚(约660~720),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唐中宗 神龙年间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号称“吴中四士” 。其诗仅 存两首,而此篇被论者评为“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王闿运 《湘绮楼论唐诗》),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闻一 多《宫体诗的自赎》)。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张九龄(678~740),一名博物,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 东韶关)人,唐中宗景龙年间进士,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 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迁为中书令。他忠耿尽职, 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敢与恶势力 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一直为后世人所 崇敬,称他为“开元贤相”、“岭南第一人”。因正直敢言, 受到权奸李林甫的排挤,贬为荆州长史。著有《曲江集》。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唐诗之旅(上)
第4课 即景抒情诗四首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治阶级的特权及宦官得宠专权的腐败 现象。诗人善于选取典型的题材,引用贴切的典故对宦官 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进行讽刺。虽然写得很含蓄,但有了 历史典故的暗示,和中唐社会情况的印证,读者还是能了 解诗的主题的。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古诗常见意象 月亮
第一,表现美好的、纯洁无瑕的感情。如“何处春江无月 明”“江畔何人初见月”等。 第二,抒发思乡怀远之情。人们以月圆比喻人的团圆,以 月缺比喻人的离别,“月亮”象征思念,包括思念家人、 思念故乡。如“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等。
14
第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抒发愁苦之情。诗人笔下的月 常常与悲欢离合的情感相联系。如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的凄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苦。 第四,借月状景,抒发广阔情怀。比如杜甫的“星垂平野 阔,月涌大江流”。
8
2.《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本为乐府旧题,相传为陈后主所创,是一 首写艳情的“宫体”诗。隋及唐初人仿作逐渐将其改变为 写景诗,但仍为五言短篇。张若虚首次将这一旧题改造成 长篇七言歌行体。本诗以春江花月夜为背景,将画意、诗 情与对宇宙奥秘和人生哲理的体察融为一体,创造出情景 交融、玲珑透彻的诗境。
第一单元 唐诗之旅(上)
1
4 即景抒情诗四首
2
学国学
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 老彭。”
——选自《论语·述而》 【古文今译】 孔子说:“只阐述而不创 作,相信而且喜好古代的东西,我私下把 自己比做老彭。”
3
2.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9
3.《望月怀远》 开元二十四年,玄宗找机会罢调敢于直言的张九龄宰相职 位,第二年还贬他为荆州长史。政治上的失意和君王的遗 弃,使张九龄的思想和情绪大为逆转。在这期间,他写了 很多首诗,诗中多蕴含满腔悲愤,而这首《望月怀远》则 是张九龄的一首咏月寄情的佳作。
10
4.《题李凝幽居》 贾岛早年曾出家为僧,法名无本,后虽还俗,但仕途不顺, 曾屡举进士不第,一直做一些如长江主簿、普州司仓参军 等小官职,怀才不遇,内心幽愤,对世俗生活产生厌倦, 因此时常向往隐居生活,结交一些隐士。他寻访朋友李凝 却不遇,于是在这位隐士门前题写了这首诗,表达自己对 李凝幽居环境的喜爱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6
贾岛(779—843 年),字浪仙,一作阆仙,范阳(今河北)人。 其家境贫寒,多次应举不中,一度出家为僧。后受韩愈影 响还俗。曾任遂州长江(今四川蓬溪)主簿、普州(今四川安 岳)司仓参军等职。
7
二、背景介绍
1.《登幽州台歌》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契丹攻陷营州,朝廷命建安王武攸 宜率军征讨,屡遭败绩。陈子昂时任随军参谋,一再劝武 分兵御敌以挽败局。武非但不听,反将其降职为军曹。诗 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 楼(即幽州台,遗址在今北京市),慷慨悲吟,“感昔乐生、 燕昭之事”,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
11
三、文学常识 即景抒情诗中景与情的关系 诗人写景是为了衬(包括正衬、反衬)情,具体关系为: 第一种情况,“乐”景正衬“乐”情。 第二种情况,“哀”景正衬“哀”情。与第一种情况类似, 凄凉之景也可以用来烘托凄凉的气氛,而且更为常见。
12
第三种情况,“乐”景反衬“哀”情。古人曾评价说:“以 乐写哀,以哀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这里的关键,或要 抓住全诗的中心句和关键词,或要联系上下文。 第四种情况,“哀”景反衬“乐”情。景是为情服务的, 若全诗是“乐”情,前面的“哀”景完全有可能是为反衬 “乐”情服务的。
12.幽.期.不负.言 幽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____________________
——选自《论语·学而》 【古文今译】 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 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 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这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4
3.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 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选自《论语·述而》 【古文今译】 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 不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这个人, 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 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芳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月照花林皆似霰. 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谁家今夜扁.舟.子 扁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6.愿逐.月.华.流照君 逐:____________________ 月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四、识记字音
汀.( ) 怆.然( )
扁.舟( ) 滟.滟( )
捣衣砧.( ) 霰.( )
答案:tīnɡ piān zhēn chuànɡ yàn xiàn
16
五、词语释义
1.独怆.然.而涕.下
怆然:___________________ 涕: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滟.滟.随波千万里 滟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江流宛.转.绕芳.甸. 宛转:_____________________
7.鸿雁长.飞.光不度 长飞:_____________________
8.落月摇.情.满江树 摇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情.人.怨遥夜
情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灭烛怜.光满 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移石动云.根. 云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夯基础
一、作者名片 陈子昂(661—702年),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24岁中进士,因《谏灵驾入京书》一文为武则天所赏 识,任为麟台正字(秘书省属官),后任右拾遗。三十 八岁时退职返乡,不久被县令段简害死于狱中。 张若虚(约660—720年),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唐 中宗神龙年间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 士”。 张九龄(678—740年),一名博物,字子寿,韶州曲江 (今广东韶关)人,唐中宗景龙年间进士,唐玄宗开元 年间历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迁为中书令。 因正直敢言,受到权奸李林甫的排挤,贬为荆州长史。
古诗常见意象 月亮
第一,表现美好的、纯洁无瑕的感情。如“何处春江无月 明”“江畔何人初见月”等。 第二,抒发思乡怀远之情。人们以月圆比喻人的团圆,以 月缺比喻人的离别,“月亮”象征思念,包括思念家人、 思念故乡。如“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等。
14
第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抒发愁苦之情。诗人笔下的月 常常与悲欢离合的情感相联系。如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的凄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苦。 第四,借月状景,抒发广阔情怀。比如杜甫的“星垂平野 阔,月涌大江流”。
8
2.《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本为乐府旧题,相传为陈后主所创,是一 首写艳情的“宫体”诗。隋及唐初人仿作逐渐将其改变为 写景诗,但仍为五言短篇。张若虚首次将这一旧题改造成 长篇七言歌行体。本诗以春江花月夜为背景,将画意、诗 情与对宇宙奥秘和人生哲理的体察融为一体,创造出情景 交融、玲珑透彻的诗境。
第一单元 唐诗之旅(上)
1
4 即景抒情诗四首
2
学国学
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 老彭。”
——选自《论语·述而》 【古文今译】 孔子说:“只阐述而不创 作,相信而且喜好古代的东西,我私下把 自己比做老彭。”
3
2.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9
3.《望月怀远》 开元二十四年,玄宗找机会罢调敢于直言的张九龄宰相职 位,第二年还贬他为荆州长史。政治上的失意和君王的遗 弃,使张九龄的思想和情绪大为逆转。在这期间,他写了 很多首诗,诗中多蕴含满腔悲愤,而这首《望月怀远》则 是张九龄的一首咏月寄情的佳作。
10
4.《题李凝幽居》 贾岛早年曾出家为僧,法名无本,后虽还俗,但仕途不顺, 曾屡举进士不第,一直做一些如长江主簿、普州司仓参军 等小官职,怀才不遇,内心幽愤,对世俗生活产生厌倦, 因此时常向往隐居生活,结交一些隐士。他寻访朋友李凝 却不遇,于是在这位隐士门前题写了这首诗,表达自己对 李凝幽居环境的喜爱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6
贾岛(779—843 年),字浪仙,一作阆仙,范阳(今河北)人。 其家境贫寒,多次应举不中,一度出家为僧。后受韩愈影 响还俗。曾任遂州长江(今四川蓬溪)主簿、普州(今四川安 岳)司仓参军等职。
7
二、背景介绍
1.《登幽州台歌》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契丹攻陷营州,朝廷命建安王武攸 宜率军征讨,屡遭败绩。陈子昂时任随军参谋,一再劝武 分兵御敌以挽败局。武非但不听,反将其降职为军曹。诗 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 楼(即幽州台,遗址在今北京市),慷慨悲吟,“感昔乐生、 燕昭之事”,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
11
三、文学常识 即景抒情诗中景与情的关系 诗人写景是为了衬(包括正衬、反衬)情,具体关系为: 第一种情况,“乐”景正衬“乐”情。 第二种情况,“哀”景正衬“哀”情。与第一种情况类似, 凄凉之景也可以用来烘托凄凉的气氛,而且更为常见。
12
第三种情况,“乐”景反衬“哀”情。古人曾评价说:“以 乐写哀,以哀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这里的关键,或要 抓住全诗的中心句和关键词,或要联系上下文。 第四种情况,“哀”景反衬“乐”情。景是为情服务的, 若全诗是“乐”情,前面的“哀”景完全有可能是为反衬 “乐”情服务的。
12.幽.期.不负.言 幽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____________________
——选自《论语·学而》 【古文今译】 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 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 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这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4
3.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 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选自《论语·述而》 【古文今译】 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 不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这个人, 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 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芳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月照花林皆似霰. 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谁家今夜扁.舟.子 扁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6.愿逐.月.华.流照君 逐:____________________ 月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四、识记字音
汀.( ) 怆.然( )
扁.舟( ) 滟.滟( )
捣衣砧.( ) 霰.( )
答案:tīnɡ piān zhēn chuànɡ yàn xiàn
16
五、词语释义
1.独怆.然.而涕.下
怆然:___________________ 涕: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滟.滟.随波千万里 滟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江流宛.转.绕芳.甸. 宛转:_____________________
7.鸿雁长.飞.光不度 长飞:_____________________
8.落月摇.情.满江树 摇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情.人.怨遥夜
情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灭烛怜.光满 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移石动云.根. 云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夯基础
一、作者名片 陈子昂(661—702年),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24岁中进士,因《谏灵驾入京书》一文为武则天所赏 识,任为麟台正字(秘书省属官),后任右拾遗。三十 八岁时退职返乡,不久被县令段简害死于狱中。 张若虚(约660—720年),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唐 中宗神龙年间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 士”。 张九龄(678—740年),一名博物,字子寿,韶州曲江 (今广东韶关)人,唐中宗景龙年间进士,唐玄宗开元 年间历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迁为中书令。 因正直敢言,受到权奸李林甫的排挤,贬为荆州长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