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简易实验
高中物理实验(超详细)
![高中物理实验(超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6638a644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a9.png)
高中物理实验(超详细)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超详细的高中物理实验指南,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实验。
实验1: 马赫-朗伯仪器测速实验实验目的通过马赫-朗伯仪器测量运动物体的速度,加深对速度的理解。
实验器材- 马赫-朗伯仪器- 运动物体实验步骤1. 准备马赫-朗伯仪器和物体。
2. 将物体放在仪器底座上,并调整光线,使之通过物体底部的夹角最小。
3. 开始测速,记录仪器上显示的速度值。
实验结论通过马赫-朗伯仪器,可以准确地测量运动物体的速度。
实验2: 牛顿冷却定律实验实验目的验证牛顿冷却定律,并了解物体的冷却过程。
实验器材- 试管装置- 温度计- 热水源- 冷却水源实验步骤1. 准备试管装置,并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
2. 将热水源中的水倒入试管中,记录初始温度。
3. 启动计时器,观察温度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4. 将冷却水源中的水倒入试管中,继续观察温度的变化。
实验结论实验结果验证了牛顿冷却定律,即物体的冷却速度与温度差成正比。
实验3: 光的折射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光的折射实验,观察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实验器材- 光具- 光源- 介质实验步骤1. 准备光具和光源,并将光源固定在适当位置。
2. 在介质中装入不同介质,如水和玻璃。
3. 点亮光源,观察通过不同介质后光线的折射情况。
4. 记录观察结果并比较不同介质的折射角度。
实验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路径会发生折射,折射角度与介质的折射率有关。
以上是三个简单的高中物理实验,通过这些实验的实施,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各个物理概念和定律,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希望本文档对您有所帮助。
高中物理小实验
![高中物理小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131746a0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46.png)
高中物理小实验
1.光的折射实验:用一块玻璃板和一束激光,观察激光在玻璃板中的折射现象。
2. 牛顿环实验:用一块凸透镜和一片平板玻璃,观察光在两个透镜表面之间形成的彩色环带。
3. 线性热膨胀实验:用一根金属棒和一个热水浴,观察金属棒在受热时的伸长现象。
4. 阻尼振动实验:用一个弹簧和一块小木块,观察小木块在弹簧上振动时的阻尼现象。
5. 电动势实验:用一个电池和一些导线,观察电池的正负极之间的电动势和电流的关系。
6. 马达转动实验:用一个直流电动机和一个电池,观察电动机在电池供电下的转动现象。
7. 共振实验:用一个声源和一个共振管,观察共振管在特定频率下的共振现象。
8. 磁场感应实验:用一个导线圈和一个恒定磁场,观察导线圈在磁场中运动时所感应出的电动势。
9. 声速测量实验:用一个共振器和一支频率可调的声源,测量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10. 万有引力实验:用一对质量不同的物体和一个支架,观察两个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和引力的大小关系。
- 1 -。
高中物理力学实验
![高中物理力学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b3e3700e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36.png)
高中物理力学实验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物体运动规律的科学。
在高中物理学课程中,力学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物理规律,巩固所学知识。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见的高中物理力学实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力学知识。
一、简单机械实验1. 斜面静摩擦系数测定实验实验目的:通过斜面静摩擦系数测定实验,了解斜面上物体受力情况,掌握斜面静摩擦系数的测定方法。
实验器材:斜面、物块、滑轮、吊轮、测力计等。
实验步骤:1)将斜面安装在水平桌面上,测定斜面的角度θ。
2)在斜面上放置一个物块,调整物块位置使其保持静止。
3)利用滑轮和吊轮的组合,在物块上方悬挂一个测力计,测量斜面上物块所受静摩擦力的大小。
4)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斜面静摩擦系数μ。
2. 弹簧振子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弹簧振子实验,研究弹簧振子的振动规律,了解振动的基本特性。
实验器材:弹簧、振子、计时器等。
实验步骤:1)将一个挂有一定质量的物块的弹簧挂置于支架上,并拉开物块,使其产生振动。
2)用计时器测量振子的振动周期T。
3)改变物块的质量,重新测量振动周期T。
4)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探讨弹簧振子振动周期与质量、弹簧刚度之间的关系。
二、动力学实验1. 牛顿第二定律验证实验实验目的:通过牛顿第二定律验证实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关于物体受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定量关系。
实验器材:吊轮、吊坠、测力计等。
实验步骤:1)将一块质量为m的物块用细绳吊挂于吊轮上,并在物块下方挂上一个测力计。
2)测量物块的质量m,并在实验过程中测量不同拉力情况下的加速度a和物块所受拉力F。
3)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公式F=ma,验证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值的符合程度。
2. 动量守恒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动量守恒实验,验证封闭系统内动量守恒定律。
实验器材:空气瞬时阀、气泵、气压计等。
实验步骤:1)将一根空气鼓吹管封闭在一根底部封盖的可移动塑料圆柱体中,在塑料圆柱体上钻一个小孔,紧靠塑料圆柱体底部,再在小孔处插上一根气压计,并用适当薄膜将气压计正面封闭,然后用适当胶裂封闭气压计所在口适当较高之处。
高中物理课本实验全
![高中物理课本实验全](https://img.taocdn.com/s3/m/a0256c53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35.png)
高中物理课本实验全
实验一:测量木块的密度
实验目的
通过测量木块的密度,学生可以了解物体密度的概念,并掌握密度计算的方法。
实验步骤
1. 准备一个木块和一个测量密度的;
2. 用天平测量木块的质量;
3. 将木块放入中,记录的初始体积;
4. 添加一定量的水到中,记录的末尾体积;
5. 使用公式计算木块的密度。
实验二:测量小车的加速度
实验目的
通过测量小车的加速度,学生可以了解力学中的运动和力的关系,并研究如何计算加速度。
实验步骤
1. 准备一个小车和一条光滑的倾斜面;
2. 将小车放在倾斜面上,并确保它处于静止状态;
3. 用尺子测量小车的起点和终点位置;
4. 通过计算公式计算小车的加速度。
实验三:测量电池的电动势
实验目的
通过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学生可以了解电压的概念,并掌握如何使用电动势计进行测量。
实验步骤
1. 准备一个电池和一个电动势计;
2. 将电动势计的正负极连接到电池的正负极;
3. 读取电动势计上的电动势数值。
实验四:测量光的折射角
实验目的
通过测量光的折射角,学生可以了解光的折射规律,并掌握如何使用折射仪进行测量。
实验步骤
1. 准备一个折射仪和一束光源;
2. 将光源对准折射仪,使光线通过折射仪的入口面;
3. 通过观察刻度盘上的指示,测量光的入射角和折射角。
......(以此类推,列出所有的高中物理课本实验)
以上是一份高中物理课本实验全的简要列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物理小实验简单及原理
![物理小实验简单及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17e9212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bb.png)
物理小实验简单及原理一、物理小实验:用玻璃棒带电实验实验材料:1.玻璃棒2.丝线(带线)3.塑料棒实验步骤:4.观察现象。
实验原理:这个实验主要涉及到电荷的静电作用。
玻璃棒在摩擦丝线时会带上一定数量的电子,变为带负电的玻璃棒。
当带有静电的玻璃棒靠近一个中性的塑料棒时,由于静电作用,塑料棒上的电子会被玻璃棒上的负电荷吸引,导致塑料棒上的电子分布发生变化。
这就形成了一个静电场,该静电场使得塑料棒和玻璃棒产生相互作用力,从而使得带电的玻璃棒悬浮在塑料棒上方。
二、物理小实验:用纸带电实验实验材料:1.手指2.一小块纸实验步骤:1.将手指放在纸上轻轻摩擦几次。
2.将纸悬浮在另一只手指上方。
3.观察现象。
实验原理:当手指摩擦纸时,纸表面会携带上一定的电子,从而带电。
这时如果将带电的纸放在另一只手指的上方,由于手指的电中性,它会对纸上的电子表现出一定的静电作用。
这使得带电的纸在手指上方悬浮起来。
这是因为静电场使得带电纸和手指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力,从而实现悬浮效果。
三、物理小实验:以重力势能示例测量重力加速度实验材料:1.一根木杆2.一个重锤(可以是扔出去的扳手等)3.一段塑料水管4.尺子5.秒表实验步骤:1.用塑料水管将木杆倾斜固定在地面上。
2.将重锤沿着木杆上升一定高度,然后释放。
3.用秒表计时重锤落地的时间。
4.用尺子测量重锤上升的高度。
5.重复以上步骤多次。
实验原理:当重锤从高处自由落下时,它的势能会转化为动能,而在径直下落过程中,重锤只受到重力作用力。
根据力学定律,重锤受重力的作用下,自由落体的加速度是一个固定值,通常称之为重力加速度g。
根据重锤下落时间和下落高度的实验结果,可以通过重力势能的守恒定律,利用公式g=2h/t²来估测地表上的重力加速度。
高中物理简单居家实验教案
![高中物理简单居家实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28ce67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89.png)
高中物理简单居家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用水杯演示浮力,让学生了解浮力的产生原理,并加深对浮力的理解。
实验材料:水杯、水、硬币
实验步骤:
1. 将水杯填满水,并在水杯里放入硬币。
2. 观察硬币在水中的情况,学生可以看到硬币被水推向水面,浮在水面上。
3. 让学生讨论为什么硬币会浮在水面上,引导他们想到浮力的概念。
4. 继续让学生做实验,让他们逐渐增加硬币数量,观察硬币浮在水面上的情况。
实验结果:学生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到硬币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影响而浮在水面上。
实验结论:浮力是一种物体浸没在液体或气体中时所受到的支持力,浮力的大小取决于物
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
在这个实验中,硬币浮在水面上是因为硬币受到了水的浮力作用。
实验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要小心水的泼溅,不要让水溅到电路或其他电器设备上。
延伸实验:可以让学生尝试用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体进行实验,探究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浮
力情况,并进一步加深对浮力的理解。
100个高中物理趣味实验
![100个高中物理趣味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944356dc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49.png)
100个高中物理趣味实验1. 空气漏斗2. 球与滑板3. 滑轮组4. 原子固定架5. 简易望远镜6. 雾化器7. 弹簧振动测试8. 分光镜的运用9. 电动力加速器的使用10. 三种物质的密度比较11. 谐振12. 弹簧时间13. 波浪模拟14. 半导体15. 反射16. 超声波测量17. 重量轻轻地挥舞18. 火箭运动19. 角动量20. 热能转换21. 热传递实验22. 锡箔船23. 电线组织24. 透镜实验25. 摆动测量26. 半导体激光器27. 电动泵实验28. 音叉测量实验29. 波浪干涉30. 摩擦力测量实验31. 万有引力32. 声音测量实验33. 运动实验34. 电流实验35. 弹性实验36. 机械势能转换实验37. 热能实验38. 动量实验39. 电流测量实验40. 摩擦力实验41. 活塞和压缩气体42. 棒和弹簧43. 摩擦系数实验44. 反向吹气构造45. 弹簧实验46. 单摆实验47. 声波实验48. 热传导实验49. 磁力实验50. 强制指向实验51. 热容量实验52. 动量定律实验53. 麦克斯韦轮轨道分析实验54. 电学实验55. 凸透镜实验56. 热辐射实验57. 光波实验58. 测压实验59. 摆实验60. 电动力实验61. 光的折射实验62. 热扩散实验63. 磁场实验64. 引力和重力实验65. 投影机实验66. 磁感线实验67. 波速实验68. 压强测量实验69. 摆杆实验70. 电磁感应实验71. 自由落体实验72. 闪光灯实验73. 散热实验74. 两个电场实验75. 摩擦力学实验76. 磁性物质实验77. 动态平衡实验78. 棒实验79. 感应实验80. 火焰根据实验81. 摩擦抵抗实验82. 声速实验83. 混合气体实验84. 滚动摆实验85. 磁通量实验86. 力和能量实验87. 静电实验88. 磁场力和电场力实验89. 爆炸实验90. 磁扭矩实验91. 压力实验92. 电光源实验93. 光的干涉实验94. 海绵实验95. 高阻抗检测实验96. 引力对质量的影响实验97. 地声波实验98. 磁光效应实验99. 自然光的偏振实验100. 地球磁场实验。
简单易学的55个物理小实验
![简单易学的55个物理小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1793b211866fb84ae45c8de9.png)
简单易学的55个物理小实验1.筷子的神力思考:把一根筷子插入装着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起吗?材料: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根操作:1、将米倒满塑料杯。
2、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
3、用手按住米,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
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来了。
讲解: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压力,摩擦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将成米的杯子提起来。
2.瓶子赛跑思考:装有沙子和装有水的两个同等重量的瓶子从一个高度滚下来,谁先到达终点?材料:同等大小、重量相等的瓶子两个、沙子、水、长方形木板一块、两本厚书操作:1、用长方形木板和两本书达成一个斜坡2、将水倒入另一个瓶子中,将沙子倒入瓶子中3、把两只瓶子放在木板上,在同一起始高度让两只瓶子同时向下滚动4、装水的瓶子比装沙子的瓶子提前到达终点讲解:沙子对瓶子内壁的摩擦比水对瓶子内壁的摩擦要大得多,而且沙子之间还会有摩擦,因此它的下滑速度比装水的瓶子要慢。
创造:将瓶子里的物质换一换,再让它们比比赛吧!3.带电的报纸思考:不用胶水、胶布等粘合的东西,报纸就能贴在墙上掉不下来。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材料:1支铅笔;1张报纸。
步骤:1、展开报纸,把报纸平铺在墙上。
2、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后,报纸就像粘在墙上一样掉不下来了。
3、掀起报纸的一角,然后松手,被掀起的角会被墙壁吸回去。
4、把报纸慢慢地从墙上揭下来,注意倾听静电的声音。
说明:1、摩擦铅笔,使报纸带电。
2、带电的报纸被吸到了墙。
3、当屋子里的空气干燥(尤其是在冬天),如果你把报纸从墙上揭下来,就会听到静电的劈啪声。
创造:请试一试,还有什么物品能不用粘和剂,而用静电粘在墙上4.胡椒粉与盐巴的分离思考:不小心将厨房的佐料:胡椒粉与盐巴混在了一起,用什么方法将他们分离开呢?材料:胡椒粉、盐巴、塑料汤勺、小盘子操作:1、将盐巴与胡椒粉相混在一起。
高中物理实验
![高中物理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3dea5a23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90.png)
高中物理实验实验简介高中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通过数据分析和实验思考,深入理解物理规律和科学原理。
本文将介绍三个常见的高中物理实验,包括“牛顿第一定律实验”、“光的折射实验”和“电路实验”。
实验一:牛顿第一定律实验实验目的: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实验器材:平滑水平面、滑块、弹簧测力计、线轴。
实验步骤:1. 将平滑水平面固定在桌上,并将滑块放置在平滑水平面上。
2. 将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在滑块上,另一端固定在线轴上。
3. 逐渐增大滑块上的力,测量滑块的加速度和施加在滑块上的力的大小。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滑块的加速度与施加在滑块上的力成正比的结论。
这符合牛顿第一定律,即物体在受力作用下将以恒定速度运动或保持静止。
实验二:光的折射实验实验目的:观察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现象。
实验器材:玻璃棱镜、直尺、平行光源。
实验步骤:1. 将玻璃棱镜放在直尺上,并将平行光源对准棱镜。
2. 观察光线从空气进入玻璃棱镜后的折射现象。
3. 测量和记录不同角度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角度。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光线在从空气进入玻璃棱镜时发生了折射现象,且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满足较为固定的关系。
这验证了折射定律:入射角、折射角和介质折射率之间的正弦比例关系。
实验三:电路实验实验目的:验证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阻的电流和电压关系。
实验器材:电源、电阻、电流表、电压表。
实验步骤:1. 连接电路,包括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分别测量电流和电压。
2. 改变电阻值,重复测量电流和电压。
3. 记录数据并进行分析。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电流和电压之间满足欧姆定律,即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电阻为比例常数。
同时,串联电路中电阻的总和等于各电阻之和,而并联电路中电流的总和等于各分支电流之和。
这验证了串并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关系的基本定律。
高中物理创新实验40个
![高中物理创新实验40个](https://img.taocdn.com/s3/m/b62984e6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32.png)
高中物理创新实验40个1.瓶内吹气球思考:瓶内吹起的气球,为什么松开气球口,气球不会变小?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两根:红色和绿色、气球一个、气筒操作:1、用改锥事先在瓶盖上打两个孔,在孔上插上两根吸管:红色和绿色,2、在红色的吸管上扎上一个气球3、将瓶盖盖在瓶口上4、用气筒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5、将红色吸管放开气球立刻变小6、用气筒再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7、迅速捏紧红吸管和绿吸管两个管口8、放开红色吸管口,气球没有变小讲解:当红色吸管松开时,由于气球的橡皮膜收缩,气球也开始收缩。
可是气球体积缩小后,瓶内其他部分的空气体积就扩大了,而绿管是封闭的,结果瓶内空气压力要降低一一甚至低于气球内的压力,这时气球不会再继续缩小了。
2.能抓住气球的杯子思考:你会用一个小杯子轻轻倒扣在气球球面上,然后把气球吸起来吗?材料:气球1~2个、塑料杯1~2个、暖水瓶1个、热水少许流程:1、对气球吹气并且绑好2、将热水(约70°C) 倒入杯中约多半杯3、热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水倒出来4、立即将杯口紧密地倒扣在气球上5、轻轻把杯子连同气球一块提起说明:1、杯子直接倒扣在气球上,是无法把气球吸起来的。
2、用热水处理过的杯子,因为杯子内的空气渐渐冷却,压力变小,因此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3.会吸水的杯子思考:用玻璃杯罩住燃烧中的蜡烛,烛火熄灭后,杯子内有什么变化呢?材料:玻璃杯(比蜡烛高) 1个、蜡烛1支、平底盘子1个、打火机1个、水若干操作:1.点燃蜡烛,在盘子中央滴几滴蜡油,以便固定蜡烛。
2.在盘子中注入约1厘米高的水。
3.用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4.观察蜡烛燃烧情形以及盘子里水位的变化4.会吃鸡蛋的瓶子思考:为什么,鸡蛋能从比自己小的瓶子口进去?材料:熟鸡蛋1个、细口瓶1个、纸片若干、火柴1盒操作:1、熟蛋剥去蛋壳。
2、将纸片撕成长条状。
3、将纸条点燃后仍到瓶子中。
4、等火一熄,立刻把鸡蛋扣到瓶口,并立即将手移开。
高中物理学趣味实验设计
![高中物理学趣味实验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480487c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8f.png)
高中物理学趣味实验设计实验一:水火箭发射实验目的:通过设计和制作水火箭,观察并探究火箭发射原理和物理特性。
实验材料:- 一瓶空饮料瓶- 水- 塑料管- 口气球- 火箭鳍(纸板制作)- 胶带实验步骤:1. 将空饮料瓶底部剪去一小段,制作成火箭喷射口。
2. 在火箭身上粘贴纸板制作的鳍,以增加稳定性。
3. 将塑料管固定在火箭底部,作为气体通道。
4. 倒入适量的水到火箭瓶中。
5. 将口气球套在塑料管的一端,并用胶带固定。
6. 快速将气球口处捏住,让水从塑料管中喷射出去,产生反作用力。
7. 观察火箭的垂直发射高度和水喷射的速度。
实验原理:当水从火箭底部喷射出去时,产生的反作用力会推动火箭向上运动。
这是因为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每个作用力都有一个相等且反向的反作用力。
水的喷射产生的反作用力推动火箭向上运动,直到水完全喷射出去为止。
实验扩展:- 可以尝试不同比例的水和空气充入火箭中,观察其对火箭发射高度的影响。
- 可以设计不同形状和数量的火箭鳍,观察其对火箭稳定性和飞行轨迹的影响。
实验二:简易电磁铁实验目的:通过制作简易电磁铁,探索电流和磁场之间的关系,并观察电磁铁的吸附力。
实验材料:- 长铁钉- 电线- 电池- 螺丝刀- 铁钉上的绝缘物(如绝缘胶带)实验步骤:1. 将铁钉的一端用螺丝刀刮去绝缘层,露出金属部分。
2. 将电线一端绕在铁钉上,确保电线与金属部分接触良好。
3. 将电线的另一端连接到电池的正极。
4. 将电池的负极用绝缘物(如绝缘胶带)与铁钉的另一端隔离开来。
5. 确保电路连接正确后,观察铁钉的吸附力。
实验原理:当电流通过铁钉时,会在铁钉周围产生一个磁场。
根据安培定则,电流通过的导线会产生一个磁场,而铁钉的金属部分可以增强磁场的强度。
这样产生的磁场会对铁钉产生吸引力,使其成为一个简易的电磁铁。
实验扩展:- 可以尝试改变电流的大小,观察对吸附力的影响。
- 可以尝试使用不同长度和直径的铁钉,观察对吸附力的影响。
高中物理实验简便操作教案
![高中物理实验简便操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41399f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e0.png)
高中物理实验简便操作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这个简单的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光的折射现象。
实验材料:透明杯子、水、笔和纸
实验步骤:
1. 将透明杯子放在桌面上,并将水倒入杯子中,水的高度约为杯子的1/3。
2. 在纸上用笔画一个单狭缝,然后将这个纸单狭缝放在水杯的正前方。
3. 观察单狭缝在水中的情况,当我们向单狭缝看时,水中的单狭缝会产生一个看起来是弯曲的现象。
实验原理:这个现象其实是由于光在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两种介质的光速不同,导致光线的折射而产生的。
这种现象被称为光的折射。
实验注意事项:
1. 在进行实验时要小心操作,避免水溅出来。
2. 实验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观察水中单狭缝的位置变化,并让他们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
实验总结:通过这个简单的实验,学生可以很直观地观察到光的折射现象,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光的特性。
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高中物理实验大全
![高中物理实验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ee169eab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40.png)
高中物理实验大全1.简介物理实验是高中物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际操作来观察、检验和验证物理理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物理知识。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高中阶段的物理实验,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物理原理。
2.实验一:杨氏模量测定实验实验目的:测定金属丝的杨氏模量。
实验步骤:使用弹簧秤将金属丝悬挂在水平方向,并固定好。
给金属丝施加一定的拉力,测量金属丝的长度变化,并记录相应的载荷。
通过计算,得到金属丝的杨氏模量。
实验原理:根据胡克定律以及杨氏模量的定义公式进行理论推导,与实验数据进行比对,验证理论公式的准确性。
3.实验二:声速测定实验实验目的:测定空气中的声速。
实验步骤:在一定温度条件下,通过测量声波传播的时间和距离,计算得到声速的数值。
实验原理:利用声波的传播特性以及声学中的声速公式,将实际测得的数据带入公式,计算得到声速。
4.实验三:焦距测定实验实验目的:测定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焦距。
实验步骤:使用光屏和凸透镜/凹透镜进行实验,通过移动光屏的位置,找到成像最为清晰的位置,并测量此时的屏距和像距,从而计算出凸透镜/凹透镜的焦距。
实验原理:根据透镜成像公式,结合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进行实验并验证公式的准确性。
5.实验四:电阻测量实验实验目的:测量电阻的大小。
实验步骤:通过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测量,计算得到电阻的数值。
实验原理:利用欧姆定律以及串并联电阻的组合原理,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电阻大小。
6.实验五:电磁感应实验实验目的:观察电磁感应现象。
实验步骤:使用线圈和磁铁进行实验,通过改变磁场的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并观察电流变化。
实验原理: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通过实验验证这两个定律的准确性。
7.实验六:光的折射实验实验目的:观察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现象。
实验步骤:使用光源和凸透镜进行实验,改变入射角度和介质的折射率,观察折射光线的方向变化。
实验原理:根据光的折射定律,通过实验数据验证定律的准确性。
物理实验简单易做及原理
![物理实验简单易做及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341e6fb5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d1.png)
物理实验简单易做及原理
很多物理实验都是简单且容易操作的,其背后原理也非常有趣。
下面举几个例子:
1. 静电实验
只需一个气球和一些碎纸片,就能演示静电的产生和引力现象。
气球反复与头发、毛衣等摩擦,就会带正电荷。
同时纸屑带负电,两者相吸即可看到静电引力效应。
这种电荷转移现象即静电原理。
2. 浮力实验
准备一个透明杯子、水和一个鸡蛋。
先放入满杯水,再将鸡蛋轻轻放入。
鸡蛋就会下沉。
然后再给鸡蛋加盐,顿时鸡蛋就会浮起来。
这说明加盐增加了水的密度,提高了浮力,体现了浮力定律。
3. 简单摆锤
只需一根细绳和一个小重物,就能制作简单摆锤。
这种周期性摆动展示了单摆的运动规律,能观察到质量、长度等因素对周期的影响。
很多物理实验看似简单,但背后却蕴含着深奥的自然规律,通过动手实践能让我们亲身感受和体会这些原理,对学习物理知识有很大帮助。
高中物理力学实验大全
![高中物理力学实验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0ab004a5f524ccbff12184ae.png)
高中物理力学实验大全1、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验仪器:磁铁、小铁块;细线、钩码(学生用)教师操作:磁铁吸引铁块。
学生操作:用细线使放在桌上的钩码上升。
实验结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测量力的仪器实验仪器:弹簧秤(2只)弹簧秤:(1)构造和原理弹簧秤测力原理是根据胡克定律,即F拉=F弹=kx,故弹簧秤的刻度是均匀的,构造如图。
(2)保养①测力计不能超过弹簧秤的量程。
②测量前要注意检查弹簧秤是否需要调零,方法是将弹簧秤竖直挂起来,如其指针不指零位,就需要调零,一般是通过移动指针来调零。
③被测力的方向应与弹簧秤轴线方向一致。
④读数时应正对平视。
⑤测量时,除读出弹簧秤上最小刻度所表示的数值外,还要估读一位。
⑥一次测量时间不宜过久,以免弹性疲乏,损坏弹簧秤。
教师操作:两只弹簧秤钩在一起拉伸,可检验弹簧秤是否已损坏。
3、力的图示实验仪器:刻度尺、圆规4、重力的产生及方向实验仪器:小球、重锤、斜面教师操作:向上抛出小球,小球总是会落到地面。
教师操作:小球在桌上滚到桌边后总是会落到地面。
实验结论:地球对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有力的作用,地球对它周围的物体都有吸引的作用。
教师操作:观察重锤线挂起静止时,线的方向。
教师操作:观察重锤线的方向与水平桌面、斜面是否垂直。
实验结论:重力的方向与水平面垂直且向下,而不是垂直物体表面向下。
5、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实验仪器:弹簧秤、钩码(100g×3只)教师操作:将质量为100g的3只钩码依次挂在弹簧秤上,分别读出它们受到的重力为多少牛,将数据记在表格中,做出相应计算。
质量m(kg) 重力G(N) 重力与质量的比g(N/kg)0.10.20.3实验结论:物体的质量增大几倍,重力也增大几倍,即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这个比值始终是9.8N/kg。
6、悬挂法测重心实验仪器:三角板、悬线、不规则形状薄板(人字形梯子、绳子)教师操作:在A点用线将不规则物体悬挂起来;在B点将不规则物体悬挂起来,两次重锤线的交点即是重心。
高中物理小实验简单及原理
![高中物理小实验简单及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8fe005c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84.png)
高中物理小实验简单及原理1. 嘿,各位物理小达人们!今天咱们来聊聊那些既简单又有趣的高中物理小实验,保证让你们对物理产生浓厚兴趣,甚至爱得死去活来!2. 来,先说说"神奇的纸杯电话"。
这个实验简直就是物理界的微信视频通话啊!你只需要两个纸杯和一根长长的线就搞定了。
把线的两端分别穿过纸杯底部的小洞,打个结固定好。
然后,你和你的小伙伴各拿一个杯子,走远点,把线拉紧。
这时候,一个人对着杯子说话,另一个人把杯子贴在耳朵上,就能听得一清二楚啦!3. 有个同学听完后兴奋地说:"哇,这不就是古代版的电话吗?"没错,这就是声波传播的原理。
声波通过线传播,在另一端的纸杯里产生共振,所以我们才能听到声音。
这下你知道为啥电话线要拉得紧紧的了吧?松了就听不清楚啦!4. 接下来是"神奇的悬浮球"。
这个实验简直就是物理界的魔术表演!你只需要一个吹风机和一个乒乓球。
把吹风机开到最大档,垂直向上对准乒乓球,你会发现乒乓球居然悬浮在空中,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5. 有个女生看到后惊呼:"哇,这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的反重力装置?"哈哈,虽然不是,但原理同样神奇。
这就是伯努利定理在起作用。
吹风机吹出的高速气流在球的周围形成低压区,而球上方的空气压力较大,两者的压力差就把球给"顶"住了。
6. 下面来个更刺激的:"水中火焰"。
听起来就像是魔法世界里的场景,对吧?其实你只需要一个玻璃杯、一支蜡烛和一张纸牌。
先把蜡烛固定在玻璃杯底部,然后倒入少量水,点燃蜡烛。
最后用纸牌盖住杯口,你会发现蜡烛还在水下继续燃烧!7. 有个男生看到后惊讶地说:"我的天,这不会把杯子给炸了吧?"别担心,这是不会发生的。
原理其实很简单:蜡烛燃烧消耗杯中的氧气,导致杯内气压降低,外界大气压就会把纸牌压紧在杯口,防止外界空气进入。
而蜡烛继续燃烧是因为水中溶解的氧气在支持它。
适合高中生动手做的物理实验
![适合高中生动手做的物理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29c4bca3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1d.png)
适合高中生动手做的物理实验物理实验是学习物理的重要部分,通过实验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
对于高中生来说,动手做物理实验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深入理解物理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精神。
下面介绍几个适合高中生动手做的物理实验。
1. 测量重力加速度重力加速度是地球上所有物体受到的重力作用下的加速度,是物理学中的基本物理量之一。
高中生可以通过自己动手制作简单的实验装置来测量重力加速度。
实验装置:一根长直的线杆、一个光滑的小球、一个计时器、一个绳子、一个天平。
实验步骤:1. 将线杆竖直固定在地面上,使其与地面垂直。
2. 在线杆的顶端挂上一个绳子,并在绳子的下端挂上一个光滑的小球。
3. 将小球放在绳子的下端,并靠近线杆的顶端,使小球与线杆成一个小角度。
4. 记录小球下落的时间,并重复测量多次。
5. 使用天平测量小球的质量。
6. 根据公式 g = 2h/t^2,计算出重力加速度 g 的数值。
2. 观察光的折射现象光的折射现象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现象,它是由于光在从一种介质到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密度的不同而发生的偏转现象。
高中生可以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来观察光的折射现象。
实验装置:一个透明的玻璃板、一个光源、一个直尺、一支笔。
实验步骤:1. 将玻璃板放在桌子上,使其平放。
2. 在玻璃板上画出一条直线,并在直线上标出两个点 A 和 B。
3. 将光源放在点 A 上方,使其产生一束光线。
4. 将直尺放在点 A 和点 B 之间,使其与玻璃板成一个小角度。
5. 观察光线从空气中射入玻璃板后发生的折射现象。
6. 改变直尺的角度,观察光线的折射角度随着入射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3. 测量电阻电阻是电学中的一个基本物理量,它是指电流通过某个物体时,由于物体的电阻而产生的电压降。
高中生可以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来测量电阻。
实验装置:一个电池、一根电线、一个电阻器、一个电流表、一个电压表。
实验步骤:1. 将电池、电阻器、电流表和电压表连接起来,组成一个电路。
高中物理居家小实验
![高中物理居家小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ada2e731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74.png)
高中物理居家小实验
1.飞机纸模型实验:用一张A4纸制作一个飞机的纸模型,然后在室内或室外进行飞行实验,观察飞机的飞行特点,如升力、空气阻力等。
2. 磁铁吸铁实验:将一个小磁铁放在桌面上,然后用另一个小磁铁靠近它,观察它们的相互作用,如吸引或排斥。
3. 钟摆实验:用一根线将一块小重物悬挂在支架上,然后将它轻轻拉到一侧,并放手让它摆动,观察摆动的规律,如周期、振幅等。
4. 光的反射实验:用一条直线放置在一块反光表面上,然后用手电筒照射在直线上,观察光线的反射方向,如入射角等。
5. 水的沸腾实验:将一小杯水放在微波炉或煤气灶上加热,观察水的沸腾特点,如温度、气泡等。
6. 电池发电实验:用铜、锌两种金属片和一块小电池制作一个发电电池,然后用万用表或LED灯泡测量它的电压和电流。
7. 声音的传播实验:在一个静音的房间里,用手敲打墙壁或桌面,观察声音的传播方向和声音的强度。
8. 火柴燃烧实验:用一根火柴点燃一片纸或木材,观察火焰的特点和燃烧过程,如燃烧时间、热量等。
9. 空气压缩实验:用一个塑料瓶和一个小气球制作一个空气压缩器,然后将气球塞进瓶子里,观察气球的变化。
10. 万有引力实验:用一块小重物和一根细线制作一个简易的万有引力实验装置,然后测量它的重力加速度。
高中物理趣味小实验
![高中物理趣味小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46332dc5da38376baf1fae58.png)
高中物理趣味小实验:悬空的乒乓球
上次,方方看圆圆没费劲就做成了小喷泉,想再难为一下她,于是他拿来一个较长的软塑料管和一只乒乓球,对圆圆说:“你能使一只乒乓球悬浮在空中吗?”圆圆接过软塑料管,把带有喷头的玻璃管从瓶塞上拔下来,接在塑料管的一端,塑料管的另一端放在装满水的盆子里,并把盆子抬高(如图所示)。
由于喷口细小,会喷出较高的水柱,当她把乒乓球放在水柱上时,乒乓球真的悬在了空中,并且在水流的冲击下,乒乓球还在旋转。
原理:把盆子抬高后,盆中的水位与喷嘴处的水位产生一个水位差,在水的压力下,水从喷嘴中喷出,从而将乒乓球顶在空中。
高中物理趣味实验方案
![高中物理趣味实验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6ce372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d7.png)
高中物理趣味实验方案一、实验名称。
“水上漂”针。
二、实验目的。
通过这个趣味实验,直观地感受液体表面张力的神奇之处,加深对表面张力概念的理解。
三、实验器材。
一碗水、一根针、一张纸巾。
四、实验步骤。
1. 首先呢,咱们把碗平稳地放在桌子上,然后慢慢地往碗里倒满水,水要倒得满满的,都快溢出来那种,就像给碗穿了一件超级紧身的水衣服一样。
2. 接着,拿出咱们的针。
这时候直接把针放到水面上,你会发现,针就像个调皮的小娃,一下子就沉到水底去了,根本就不配合咱们。
3. 别灰心啊,咱们还有秘密武器呢,那就是纸巾。
拿一张纸巾,轻轻地平放在水面上。
注意哦,动作一定要轻,就像对待一个超级脆弱的小宝贝似的。
4. 然后,把针小心翼翼地放在纸巾上。
这时候你会看到,纸巾慢慢地被水浸湿,开始下沉,但是神奇的是,针却留在了水面上,就像学会了水上漂的功夫一样。
五、实验原理。
这是因为水有表面张力。
表面张力就像水面上有一层无形的弹性薄膜一样。
当我们直接把针放入水中时,针破坏了这层“薄膜”,就沉下去了。
而当我们把针放在纸巾上时,纸巾下沉的过程比较缓慢,它给了针足够的时间,让针在水面张力的作用下漂浮起来,而没有破坏掉水面的这层“弹性薄膜”。
自制“静电飞雪”二、实验目的。
体验静电现象,了解静电吸附原理,感受物理现象的奇妙之处。
三、实验器材。
一个塑料梳子、一块羊毛布、一些小纸屑(可以用碎纸机把纸弄碎得到)四、实验步骤。
1. 咱们先把小纸屑撒在桌子上,让它们像一群调皮的小蚂蚁一样分散开来。
2. 然后呢,拿起塑料梳子,就像拿着一个魔法棒一样。
用羊毛布快速地反复摩擦梳子,这个摩擦的动作要快一点哦,就像你在给梳子做一个超级快速的按摩。
3. 摩擦个几十下之后,把梳子靠近那些小纸屑。
这时候,你就会看到超级神奇的一幕,小纸屑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纷纷跳起来,吸附在梳子上,就像梳子周围下了一场小小的纸屑雪一样。
五、实验原理。
当我们用羊毛布摩擦塑料梳子的时候,梳子就带上了静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几个简易实验摘要: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物理实验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运用科学仪器、设备,人为地控制、创造或纯化某些物理过程,使之按预期的进程发展,同时在尽可能减少干扰的情况下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观察和研究,以探求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变化规律的一种科学活动,也是检验物理教学理论是否正确的标准。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
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无论从教学目的、任务还是物理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方面等诸多方面考虑,实验教学中物理教学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培养创造性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简易实验重要性一、物理实验教学的作用及意义物理实验教学作为物理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无论是从物理教学的目的、任务还是物理学科的特点等方面考虑,物理实验教学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培养创造性人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实验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与求知欲望“激发学习兴趣”是中学物理教学的任务之一,实验教学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
因为实验真实、形象、生动,对中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极易呼唤起他们的直觉兴趣。
实验教学也正符合了中学的心理特征,极易被学生接受。
比如在中学讲发电机时,如果单纯只讲知识,学生则容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反之,如果老师能实验的方式讲授,那么课堂的效果就要好很多。
2.提高感知效果,优化学习环境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大脑发育还不成熟,理性思考能力也不是很强,对抽象性较强的内容往往很难理解。
通过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感性材料,从而对一些物理概念、规律加深理解。
理性认识是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所以说,在物理教学中,要使学生形成概念、认识规律,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创造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物理环境,让学生在物理世界中通过各种活动去认识世界。
而观察、实验则是创设物理环境最主要的方法,是获得物理知识的源泉。
3.实验教学是发展学生能力和技能的重要途径实验是首脑并用的实践活动。
在实验过程中,通过阅读实验资料、操作实验仪器、观察实验现象、排除实验故障、记录实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等活动、使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操作技能和手脑并用能力以及语言和文字的表达能力等都得到了锻炼。
并且由于实践与思维、动手与动脑相联系,使学生的实际技能以及创造能力都得到发展。
所以说,做实验的过程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培养过程。
而且,这种综合训练过程,也是创造能力得以产生的基础。
4.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作风和道德风尚实验本身是一个严格的科学过程,要获得实验的成功,必须一丝不苟,认真严谨,这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是十分有益的。
此外,实验对磨练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爱护公物的优良传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物理实验最重要的作用是在平时实验中形成的一些优良品格对学生日后人生的影响,严谨的科学作风必然会使学生在生活中成为做事严谨的人,实事求是的精神,务实的工作作风等都是学生人生中的珍贵财富。
二、中学物理中的几个简易实验1、演示抛体运动的规律在对抛体问题的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运用运动和合成与分解,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实质就是对一些描述运动的物理量的合成与分解。
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中,学生往往对合速度和分速度、合位移和分位移难以理解,如何使学生对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从而加深对它们的理解,对教学的效果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如图1所示,取一根稍长的细杆,一端固定一根铁钉,另一端用羽毛或者纸片做成一个尾翼,这就做成了一个能够显示抛体运动规律的“飞镖”。
在空旷的地面将飞镖平着或者斜着抛出,就可以演示抛体运动的轨迹,飞镖落入地面后它的指向就是飞镖落地瞬间的合速度的方向。
改变飞镖的投射角,观察其插入地面的不同角度。
体会曲线运动速度方向和曲线轨迹的关系。
图1通过该实验,学生可以清除地看到物体在空中飞行的轨迹和落地时飞镖的倾斜程度,从而对运动和合成与分解有了直观的认识,为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作好了准备。
2、模拟气体压强差生机理的实验我们都知道气体会产生压强,但是压强产生的机理到底是什么呢?通过该实验可以直观的向学生展示压强产生的机理,从而加深学生对气体压强的理解。
用小钢球作为气体分子的模型,把装有小钢球的杯子放在距离台秤上方约10cm 的位置,把一粒钢球倒放在称上,观察台秤的指针的摆动;然后把100粒或者更多的钢球倒在台秤上,观察称的指针的摆动情况;再使这些钢球从更高的位置倒在台秤上,观察台秤指针的摆动情况。
从上面实验我们可以想到,从微观角度看,气体的压强大小跟两个因素有关,一是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一是气体分子的平均密度。
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越大,分子撞击器壁时对器壁产生的作用力越大,气体的压强就越大;而温度是气体平均动能的标志,可见气体的压强和温度有关。
气体分子越密集。
单位时间内撞击单位面积的气体分子数越多,气体的压强就越大,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越小,分子越密集,可见气体的压强跟体积有关。
3、模拟电场线实验电场线和磁感线都是为了方便地描述电场和磁场人为地引入的假象曲线,二者都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怎样为学生呈现一种直观的图像使学生加深对它们的认识呢?在学习磁场相关知识时,我们演示过模拟磁感线的实验,学习电场时我们类似地可以模拟电场线。
电场线可以用实验来模拟,把头发屑悬浮在蓖麻油里面,(蓖麻油流动性好,有较高的介电常数,即存储电能的能力较好),然后加上电场,微屑在电场中必然受到电场力的作用,形状就会发生变化,微屑就按电场强度的方向排列起来,显示出电场的分布情况,可以直观地理解电场线这一概念。
变换不同的电场,可以发现微屑的排列也会不同。
通过此实验使学生加深了对电场线的理解。
4、验证环形电流的磁场方向在学习电流周围的磁场时,学生主要要学会判断通电直导线、通电螺线管和环形电流的磁场,而对初学者来说,对这三种情况比较容易混淆,因此在教学中尽量使学生亲身参加到实验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从而能正确区分几种不同的情况下磁场方向的判断。
如图2,在瓶子上垫层纸,用漆包线绕10—15圈,把绕好的线圈从瓶子上取下来,就做好了一个简易的通电螺线管,用胶带把它固定在木板上。
用干电池作为电源,闭合电路之后在线圈的周围就差生了磁场,将小磁针放在线圈附近不同的位置,小磁针受到磁场给它的力,指针必然发生偏转。
观察小磁针的指向的变化;小磁针N 极的指向就是改点磁场的方向。
通过实验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磁场方向判断的记忆和理解。
图25、用小磁针估计磁感应强度磁感应强度是一个矢量,那么,当有几个磁场的时候,某点的和磁感应强度应该就是各个磁场产生效果在该点的叠加。
如何使学生理解磁感应强度的合成呢?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在地面上一点放一小磁针,则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就是该点地磁场的方向。
若此时在小磁针附近再附加一磁场,则小磁针就会指向合磁场的方向,磁感应强度合成满足矢量合成法则。
因此可以用小磁针估计条形磁铁周围某些特殊点的磁感应强度。
如图4。
测出 后,由三角函数可以求出条形磁铁附近的磁感应强度。
地磁场的强度是已知的,如图3.图3图46、测绘烧瓶内的V--T 图像压强、体积和温度的关系在研究气体相关问题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如何用简易的实验来验证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学生通过实验来获得对知识更深刻的认识呢?把一个小烧瓶和一个弯成直角的均匀玻璃管用橡皮塞连成如图5所示,在均匀玻璃管内引入一小段油柱,被油注封闭的的烧瓶内的空气是实验的研究对象,它的压强始终和大气压强相等,是不变的。
首先要测出烧瓶的容积和玻璃管内部的横截面积。
把装满烧瓶的水倒入量筒,可以测出烧瓶的容积;把已知高度的装入玻璃管的水也倒入量筒可以测出玻璃管的横截面积。
实验时测出玻璃管内空气柱的长度,加上烧瓶的容积,就是所研究的空气的总体积。
把烧瓶放在热水中,改变瓶内空气的温度,测出几组体积,坐出V--T 图像。
然后验证结果是否与nRT =PV 一致。
图57、观察单缝衍射和双缝干涉现象单缝衍射和双缝干涉在高中光学中有着极其重要地位,但是二者却比较抽象,学生难以与现实的经验联系起来,对学习造成很大困惑,即使在实验室看过老师的演示,但还是难以激发积极的兴趣,如果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就能很简单的观察衍射和干涉的实验现象,无疑对学习该部分知识有着积极的作用。
以下介绍的两个实验取材都非常容易,有很强的操作性。
(1)单缝衍射B X B YB θ将镜子镀膜的那一面用剃须刀划一条单缝,这样单缝就做成了,然后用激光笔照射在单缝上,观察墙上形成的图样。
墙上应该会出现一组亮暗相间的条纹。
(2)双缝干涉把两只刀片并拢,以刀刃的前沿在镜子镀膜的那一面一次划出两道细缝,间距要小于0.1mm,这样就做成了双缝;通过双缝观察相距0.5m作用的白炽灯丝,可以看到灯丝两侧分布着彩色的干涉条纹。
8、观察水流导光现象将饮料瓶下侧开一个小孔(如图6),先用激光笔照射一下,会发现光沿直线传播;瓶中注入清水,水就从小孔流出,用激光笔水平沿饮料瓶小孔出水处照射,观察光的传播路径。
这是全反射的作用,即光从水中射向空气,当入射角大于某一角度时,折射光线消失,全部光线都反射回水中。
表面上看,光好像在水流中弯曲前进。
实际上,在弯曲的水流里,光仍沿直线传播,只不过在内表面上发生了多次全反射,光线经过多次全反射向前传播。
通过该实验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全反射知识,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图6 课外实验与小制作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是不可缺少的一种教学形式。
一般说来,课外实验与小制作有两种形式:一是结合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用一些简单的器材自制教具并独立地进行观察和实验;一种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进行室外观察和测量。
课外实验与制作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耐心、毅力等优良品质。
通常,教师在布置课外实验制作时,要注意:(1)所选的内容要有意义,能激发学生实验或进行制作的兴趣,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完成;(2)实验方法要求相对简单,取材方便;(3)要考虑安全因素,不要涉及一些危险环节。
参考文献:[1]李新乡.物理教学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66~175[2]王教过,李贵安.物理教学论.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22~228[3]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物理教材必修2[4]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物理教材选修3—1[5]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物理教材选修3—2[6]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物理教材选修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