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合集下载

浅谈关于加强农村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

浅谈关于加强农村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

浅谈关于加强农村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摘要:近年来,农业的干旱缺水呈现越来越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田水利是农业基础设施的主体和中心环节。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搞好农业综合开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分布广、数量多,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不断改革与发展的基本途径之一。

农田水利工程多建于20世纪,近年来,国家通过加大财政补贴投入,使农田水利获得很大发展。

截至2007年底,全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共计2000多万处,小型灌区面积共计4.61亿亩,小型灌区粮食生产占全国总产量的35%以上,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农村经济发展与农田水利建设。

近10多年来,我国农田水利的重点不是单纯扩大灌溉面积,而是配套田间工程、提高灌溉保证率,着眼于提高水分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支持了种植结构和农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特别是“九五”期间,在全国新增灌溉面积426.667万hm2的条件下,农业用水量实现零增长,新增水源全部用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有力地支持了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虽然这一时期粮食增长速度减缓,但由于非粮食食物增加,人民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目前,在不到全国耕地面积1/2的灌区内,生产了占全国3/4的粮食、3/5的经济作物和4/5的蔬菜,而且产量稳定,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作用显而易见。

社会稳定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改革与建设的根本问题。

我国的经济结构能否顺利调整,国民经济能否发展得更快一些、更好一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基础是否稳固。

只有加强农业基础,确保农产品供给,才能顺利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只有加强农业基础,开拓农村市场,才能支撑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只有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稳定,才能保持整个社会的长期稳定。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王娟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王娟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王娟摘要:本文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出发,探索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问题,认真思考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原则,从而优化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系,创新农村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方法,达到提高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水平目标。

关键词:农村;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措施农田水利工程是促进农业发展,改善农村经济建设条件的重要技术手段。

应当从农村经济建设的现实需要出发,采用针对性的优化完善举措,从而促进农村水利工程的发展,满足农田水利工程兴建的现实需要。

1.农村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问题1.1农村水资源短缺农村建设的主要问题在于水资源短缺,农村水资源匮乏是制约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问题。

我国农村水资源的总量有限,农村的水资源分布不均衡,部分地区存在严重缺水的问题,农村的一切经济、生产与建设活动都受到水资源因素的制约。

为了促进农村的持续发展,有效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需要解决农村水资源缺乏的问题。

但是,农村地区还存在着季节性缺水的问题,区域性的水资源短缺导致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力量不足,水资源的匮乏使农村建设发展速度缓慢,因此影响了新农村的发展质量。

我国农村居民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淡薄,水资源管理设施建管理不足,存在着水资源浪费和水污染严重问题,因此制约了水资源管理工作的质量,不少水资源设备带病运行,影响水资源建设水平。

1.2水利基础设施落后我国农村地区存在着水资源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不少农村地区缺乏有效的水资源管理设施更新计划,水资源管理设施设备建设水平有限,农村水利建设有效性不足。

一方面农村水资源管理设施设备相对陈旧,技术水平有限,因此影响水资源管理工作效率,不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另一方面我国农村地区的用水需求量大,节水设施设备投入不足,建设现代化水利管理体系设备资金匮乏,因此不能持续性的进行技术改造。

因为农村地区水利设备更新不中,客观环境导致现有设备维护不足,这使得农村水资源管理体系薄弱,因此影响水资源应用的有效性,没有达到合理进行水资源管理的目标,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浅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浅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浅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田水利则是农业生产的命脉。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田水利建设一直以来都是农业发展的重点。

然而,在当前的发展阶段,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一些地区的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灌溉效率低下;部分农村地区水资源短缺,用水矛盾突出;还有一些地方的水利工程建设标准不高,难以应对极端气候和自然灾害。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首先要加大投入力度。

政府应在财政预算中安排足够的资金用于农田水利设施的新建、改造和维护。

同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田水利建设,通过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吸引企业和个人投资。

此外,还可以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如发行农田水利建设债券、设立专项基金等,为农田水利建设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

科学规划是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前提。

要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水资源状况和农业生产需求,制定合理的农田水利发展规划。

规划应注重系统性和整体性,将水源工程、灌溉排水工程、节水工程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善的农田水利体系。

同时,要充分考虑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和需求,预留一定的发展空间,确保农田水利设施能够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

技术创新是推动农田水利建设的关键。

要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农田水利技术,如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智能化灌溉系统、水资源优化配置技术等。

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降低水资源的浪费,实现农业用水的精细化管理。

同时,加强对农田水利技术的研发和推广,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合作,加大对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投入,为农田水利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还需要注重管理和维护。

建立健全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明确管理责任,落实管理人员和经费。

加强对农田水利设施的日常巡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浅议如何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浅议如何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浅议如何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摘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水利工程的建设,水利工程关系到国家粮食的生产安全,同时也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

本文就此阐述如何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重要性;管理策略引言农田水利工程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命脉,对于农村的发展以及国家的经济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农田水利建设事关农业的稳定、农村的安定和农民的收入,因此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1、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由于我国地理位置处于亚热带地区,因此受到气候方面的影响较大,农作物收成常常会受到干旱、高温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减产,极大的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

因此,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就成为我国改善农作物生长条件、抗旱救灾的首要目标。

随着不断加快地方现代化农业,农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了环境、资源和人口相互协调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而今后农业的发展方向则是对于农田水利工程进行合理的配置,从而走上一条农作物、果树、鱼类等等能够一体化循环发展的农业之路。

农田水利建设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好坏。

没有完善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农作物就可能长期受到干旱的影响、草地会出现退化、树木干枯等严重后果,从而影响到农业正常发展。

2、当前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2.1农田水利建设投入资金不足,相关规划不完善,专业技术人才欠缺一方面农田建设投资占我国水利投资中的比重严重偏低。

按水利部统计数据显示农田水利投入只占水利基本建设平均比重的6%,全国各地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加上水利工程立项比较困难,存在着水利项目申报前期费用之大,专家评审费用、设计费用和相关方面的支出农村基层基本无力负担,只能望洋兴叹。

此外,即使费劲申报审批通过该项目,却因为在工程实施中因配套资金难到位而举步维艰。

其次,农田相关水利规划不完善。

即使国家五部委制定出台了《关于建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机制的意见》,水利涉及范围之广,地域之大,导致许多地方没有水利规划或规划不全。

浅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浅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耕 地 占全 国的 6 7 % , 但 江 河 径 流 量 仅 占
1 7 % 。 我 国 大 部分 地 区 降雨 的 年 内和 年 际分
施 方案 , 提 高农 民 节水积 极性 。
配 不 均 ,必 须 建 设 必 要 的 水 利 设 施 予 以调 调 动群 众积 极性
的8 3 % ,但耕地只 占 3 3 % : 长江以北地区,
续 发 展 战 略 和 科 学 发 展 观 的 要 求 加 强 农 究 制 定 有 利 于 节 水 灌 溉 发 展 的 经济 补偿 政 田 水 利 建 设 要 从 以下 几 个 方 面 采 取 措 施 : ( 一 )广辟 筹 资 渠道 , 加 大资 金 投入 , 策 和 计 划 用 水 、 节 约 用 水 的 管 理制 度和 实

我 国农 田水 利设 施 的现状
发 展 水 利转 变, 坚 定 不 移 地 走 可 持 续 发 展 三是重经济 轻水利 , 投入不足。随着 水 利 之 路 这 一全 新治 水理 念 。 近 些 年 农 田 农 业 生 产经 营体 制 的 变化 ,对 农 村 小 型 水 水利 建设 中生 态水 利 、 环境 水利 、 景观 水利 、
增 加 了 对 水 土 资 源开 发 的 压 力 。人 均 占有 议 水 资 源 量仅 为世 界 人 均值 的 四 分 之 一。 特
资少、便方便、水压要求低 , 便 于 管 理 的 建 设 现 代新 型 农 田水 利,任 务 十 分 优势 ,逐步在果 园和 己成片开发建发 的农 艰 巨。 加 强 农 田 水 利 建 设 、 搞 好 农 业 综 田 中推 广 。 积 极 发 展 大 棚 滴 灌 , 实 现 大 棚 别 是 水 资源 与 土 地 资 源 的 分布 不 相 协调 , 是 提 高 农 业 综 合 生 产 能 力、 建 膜 下滴 灌化 。 搞 好渠 道、 河 道浆 砌 防治工 程 , 南 方 水 多 而 耕 地 少 , 北方 水 少 而 耕 地 多。 合开发 , 如 长江 及 其 以 南 地 区 ,江 河 径 流 量 占全 国 设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的 重 要 举 措 按 照 可 持 进 一步 提 高 水 资 源 的 利 用 率。 同 时尽 快 件 、 江 河 的 丰 沛 水 资 源 及 江 河 中下 游 实 行 一事 一 议 筹 资 筹 劳后 ,筹 资 筹 劳 成 清 水 长廊 、 总 量 有 限 ,能够 投 入农 田 水利 的资 劳微 乎 ( 三 )大 力 普 及 节 水 灌 溉 技 术 的 广 大 冲积 平原 , 都 给 中 华 民 族 的 繁 衍 发 展 带 来 了有 利 条 件 。 但 水 土 资 源 的 开 发 也 其微 。 将 农 田 水利 建 设 与 节水 工 程 建 设 结 合 三 、 加 强农 田 水 利 建 设 的 对 策 建 起 来 大 力 推 广 应 用 喷 灌 带。 发 挥 喷 灌 带 投 伴 随 着 与水 早 灾 害 的斗 争。 人 口 的 增 长 又

浅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构建社 会主 义新农村

浅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构建社 会主 义新农村

浅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信息项:1、农田水利建设的目标和标准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资金投入与来源总投入预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政府投入比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资本参与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建设项目及时间表具体项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项目启动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项目预计完成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责任与监督机制建设责任主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监督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违规处罚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效益评估指标农业生产提升指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农民生活改善指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态环境保护指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引言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良好的农田水利设施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推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特制定本协议。

111 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农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有助于提高农田灌溉效率,减少旱灾和洪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保障农作物的稳产高产。

同时,还能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112 背景与现状当前,我国农田水利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设施老化、投入不足、管理不善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经济和社会面貌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随之而来的是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和城乡差距的逐渐缩小。

然而,与此同时,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依然存在着不足,农村中的贫困问题也并未得到根本解决。

为了更好地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国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即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

一、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农田水利建设是国家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保障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任务就是要加大对农田水利和水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开发。

要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大中型水库、提高农田灌溉和排水系统的水平,加大节水和防涝等工程建设力度,保障农业生产的水需求。

二、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必须要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的新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扩大农业用地的规模和规划。

加强全产业链协同发展,不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村合作社的发展质量和效益。

此外,还需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科学技术进步,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和技能,进一步发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和支柱作用。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农村电力、通信、公路、市政供水等各方面的基础建设,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品质。

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生活品质,促进农村人口流动和就业,拉近城乡差距。

四、保障农民权益和尊重农村文化建设美丽乡村必须要平等、尊重农民和农村文化的价值,要保障农民的权益和合法权益,尊重农民意愿,听取农民的声音和需求,加强农民组织建设和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同时,保护和弘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全国文化一体化,努力树立和塑造新时代的农民形象,引导农民向更广阔的天地追求成功。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田水利建设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田水利建设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田水利建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的发展日益受到重视。

农田水利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之一,对于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展开,探讨新农村建设中农田水利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应采取的措施。

一、农田水利建设的背景农田水利建设对于农村发展至关重要。

农田的水利设施不仅可以为农田提供灌溉和排水,还可以抵御自然灾害,并提高农田的生产力和耐旱抗涝能力。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旧有的农田水利设施已经无法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

因此,新农村建设中的农田水利建设势在必行。

二、农田水利建设的意义1. 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农田水利建设可以实现农田的合理灌溉,并解决农田的排水问题。

这使得农田能够更好地保证作物的生长,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2. 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农田水利建设不仅可以提供农民的饮水和生活用水,还可以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来源,从而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

3. 保护生态环境:科学合理的农田水利建设可以降低水资源的浪费,并减少水土流失,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有效的农田水利建设措施1. 完善灌溉设施:改善农田的灌溉设施是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内容。

可以采用现代化的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提高用水利用率。

2. 建设排水系统:农田水利建设还应包括排水设施的建设。

开挖排水沟渠、安装排水管道等都可以有效解决农田排水问题。

3. 强化水土保持: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尤其是防止水土流失、河道疏浚等措施,可以有效保护农田和生态环境。

四、政府的角色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力度,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其次,政府应加强对农田水利建设的规划和管理,确保建设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最后,政府还应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水利管理能力。

五、社会资本的参与除了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外,社会资本的参与也是新农村建设中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通过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开展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工程效益和经济效益。

农村水利建设与新农村建设

农村水利建设与新农村建设

农村水利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农村水利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一直是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水利建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构建新农村的重要环节。

下面将从多个方面展开分析农村水利建设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关系。

一、水利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农村水利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之一,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绿色发展。

农村水利建设可以改善农村水资源短缺的状况,提高农村用水效率,保障粮食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需求。

只有解决了农村的用水问题,才能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二、改善农村生产条件通过水利建设,可以改善农村的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农村水利建设可以解决农田灌溉不足的问题,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水利建设也可以改善田间排水条件,避免水浸情况,促进土壤肥力的提升,从而为农业生产创造良好的生产条件。

三、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农村水利建设也可以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

在农村地区,很多村庄的饮水问题一直是一个难题,通过水利建设可以改善农村的供水条件,保障农民的饮水安全,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水利建设也可以改善农村的卫生环境,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保障农民的身体健康。

四、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农村水利建设不仅可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还可以推动农村产业的发展。

通过水利建设,可以发展农村的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和休闲农业等新型农业产业,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同时,水利建设也可以促进农村的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

五、促进农村人口流动农村水利建设可以改善农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吸引更多的农民留在农村从事生产活动,减少农村人口外流。

同时,水利建设也可以提高农村的公共服务水平,包括医疗、教育等各项服务,提升农村的吸引力,吸引更多的城市人口到农村定居和创业,促进农村的人口流动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六、打造美丽乡村水利建设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水利建设,可以打造农村美丽乡村,改善农村的环境和风貌,提升农村的整体形象。

论农村水利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作用与主要任务

论农村水利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作用与主要任务

论农村水利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作用与主要任务农村水利是指为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和农村水土环境服务的水利措施。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水利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承担着愈来愈多的任务,由原来单一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农田灌溉排水,逐渐扩大到同时为农民生活、农业生产和农村环境提供涉水服务的广泛领域,成为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基础设施,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不可或缺的物质保障。

由此可见,农村水利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我国农村发展的长远目标、又是一项十分紧迫的现实任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多方面要求。

这些内容和要求,拓宽了农村水利服务范围,对农村水利的服务能力和标准要求更高了。

新的形势、新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加深对农村水利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作用与主要任务的认识。

本报告试图在这方面做出尝试。

文中提到的农村水利是一个广义概念,涉及为农村发展提供直接服务的水利领域。

1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意义的初步认识中央以“一号文件”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具体要求。

课题组在学习有关文件中感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必须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农村水利的基础性保障,同时农村水利在新形势下的任务也将丰富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促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早日实现。

1.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我国曾多次提出过。

早在20世纪50年代,为了早日实现国家富强,党中央就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

60年代初,为减轻城镇粮食供应压力,国家曾动员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加强农村水利建设促进乡村振兴

加强农村水利建设促进乡村振兴

加强农村水利建设促进乡村振兴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水利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加强农村水利建设,不仅可以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可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本文将从农村水利建设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性、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等方面进行讨论。

一、农村水利建设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农村水利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首先,农村水利建设有利于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

水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而未完善的农村水利设施经常导致水资源的匮乏和水质的不合格,给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加强农村水利建设,可以改善农村居民的饮水条件,提供干净、安全的饮用水,让农村居民享受到更好的生活。

其次,农村水利建设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是农村经济的基础,发展现代农业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任务之一。

而水利设施的建设对于提高农作物的灌溉条件,增加农田的灌溉面积,提供农作物所需的充足水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加强农村水利建设,可以提高农业灌溉水平,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

最后,农村水利建设对于促进农村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社会服务水平,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农村水利建设不仅可以提供清洁的饮用水,还可以改善农田的排水条件,减轻水土流失,减少农田的退化和污染,保护农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尽管农村水利建设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性得到了广泛认可,但目前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由于历史原因和资金投入不足,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的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无法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需求。

其次,水资源分配不均衡。

在农村地区,由于供水设施的限制,一些地区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而另一些地区却因为缺乏合理的调度和管理而造成水资源浪费的现象。

浅谈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浅谈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浅谈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水利是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属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本文中笔者对存在于我国现行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中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几点针对性较强的建设措施。

标签:农田水利水利建设新农村新的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发展阶段统揽全局,着眼未来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中央致力于发展农村和搞好“三农”建设的决心。

目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水利建设。

我国的城市中过多集中了大型水利工程,而小型水利工程多集中在农村。

农村的很多地区尤其在西北部,气候干旱,缺乏水资源,资源有限难以应对人们的需求,使经济发展要到制约。

所以,搞好农村的小型水利工程至关重要,建设新农村的基础就是水利。

新农村的建设,水利要先行。

1 我国农田水利设施的现状农村小型沟、渠、圩、坝、桥、涵、水库、机井、排灌站等的建设组成了小型水利工程建设。

有的农村现有小型水利工程设施是根据乡、村集体投资投劳而建成,有的是贷款、国债资金或其他农业扶贫开发项目资金而建。

近些年,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农民个人及联户兴办的小型水利工程也日渐增多。

我国大部分地区降雨的年内和年际分配不均,必须建设必要的水利设施予以调节,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性工作和保障条件。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1.1 工程管理滞后生产责任制在农村的实施,强化了农民的个体经济的意识,缺乏集体观念,对于水利工程只知用水,而没人管水,在圩堤乱垦乱种和设池塘,在行洪河道设鱼网鱼簖,产生了新的“两水夹一岸”的现象。

农村水利工程粗放管理,有的灌区支渠用水混乱,出现了严重的“跑、冒、渗、漏”现象,严重破坏了水利工程。

又因无法使各领域的生产进度达到统一,为各自的生产活动而任意放水、堵坝、截流和开沟,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明渠、水线不再具备供水功能,在原灌内农民只能打井种稻。

关于加强农村水利建设的看法和建议

关于加强农村水利建设的看法和建议

关于加强农村水利建设的看法和建议鲇鱼须镇禾丰村龙凤莲各位领导、各位代表:我是来自鲇鱼须镇禾丰村的农村代表。

今天我想借此机会就加强农村水利建设谈点自己肤浅的看法。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在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

随着中央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尤其是中央财政加大了粮食直补、机械补贴、农资综合直补投入的力度,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农村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农民收入连年较大幅度增长。

适应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加快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刻不容缓。

对此,今年上半年的先旱后涝对我们就是深刻的教训。

鲇鱼须镇做为一个粮食生产大镇,受今年上半年的气候影响较大。

在干旱少雨时,由于各主渠道和鲇鱼须塌西湖湖床淤积严重,蓄水量不够,对早稻生产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

由于缺水,使部分农户农田无法耕、秧苗无法插,甚至使早稻生产面积减少。

在接下来的几天大雨天气中,由于与排水不畅,使部分农田内渍,又给农民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同时由于持续降雨造成塌西湖水位抬高,使已经年久失修的塌西湖渍堤岌岌可危,影响沿湖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我建议:一要充分发挥政府财政投入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加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有关部门要及时捕捉政策信息,及时策划推荐申报项目,争取上级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

对已申报的项目,要主动跟踪,尽早立项。

建议捆绑相关资金,集中力量办大事,加大对农村渠道的疏洗力度,加强对塌西湖这样的内湖渍堤的加固整险和清淤,以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开展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要保障财政投入主渠道不变的前提下,拓宽投资渠道,形成国家、集体、个人、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投资格局。

在确保财政投资的稳定基础上,鼓励社会力量投入机制。

坚持水利工程“谁投资、谁建设、谁所有、谁经营”的原则,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村水利建设,鼓励广大群众投资投劳参与水利建设,推动民营水利发展,缓解资金短缺的矛盾,解决集体经济组织难以兴修水利设施的现实问题。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田水利是农业基础设施的主体和中心环节。

文章分析了我国农田水利设施的现状,提出了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田水利; 水利建设; 新农村农田水利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是改善农村生态与环境的重要保障。

加强农村水利建设既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我国农田水利设施的现状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地势西高东低,季风气候明显。

降水季节集中,年际变化很大地区分布不均。

东南沿海地区年降雨量约1800mm,西北内陆不及200mm。

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年平均总量为28100亿m3,居世界第六位。

中国雨热同步的气候条件、江河的丰沛水资源及江河中下游的广大冲积平原,都给中华民族的繁衍发展带来了有利条件。

但水土资源的开发也伴随着与水早灾害的斗争。

人口的增长又增加了对水土资源开发的压力,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值的四分之一。

特别是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的分布不相协调,南方水多而耕地少,北方水少而耕地多。

如长江及其以南地区,江河径流量占全国的83%,但耕地只占33%;长江以北地区,耕地占全国的67%,但江河径流量仅占17%。

我国大部分地区降雨的年内和年际分配不均,必须建设必要的水利设施予以调节,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性工作和保障条件。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长期以来,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对农业生产乃至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但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总体投入不足、机制不活等问题日益突出,其现状难以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综合多方面因素,导致农田水利发展滞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设标准偏低,老化严重。

现有水利工程大部分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且排灌标准很低,目前功能普遍衰减。

既造成排涝能力弱,农田积水无法排出,又导致提灌能力差,不能满足灌溉需要。

浅谈农田水利的建设策略

浅谈农田水利的建设策略

浅谈农田水利的建设策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农田水利则是农业发展的命脉。

在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水资源分布不均、旱涝灾害频发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农田水利建设对于保障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以及维护生态平衡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首先,它是保障农业生产稳定的关键。

良好的农田水利设施能够为农作物提供适时适量的灌溉用水,确保作物在生长关键期不受干旱的影响,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其次,有助于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

通过合理的水利规划和设施建设,可以对荒地、盐碱地等进行改良和开发,增加可耕地面积,提高土地的综合生产能力。

再者,能有效抵御自然灾害。

完善的农田水利工程可以在洪涝季节及时排水,干旱季节蓄水灌溉,减轻旱涝灾害对农业生产的损失。

最后,对于维护农村生态平衡也具有积极意义。

合理的水利设施可以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二、当前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尽管我国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投入不足长期以来,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投入相对较少,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政府财政投入有限,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导致水利设施建设滞后,更新维护困难。

2、设施老化许多农田水利设施建于上世纪,经过多年的运行,已经老化损坏严重。

渠道渗漏、泵站故障等问题普遍存在,大大降低了水利设施的运行效率。

3、规划不合理在一些地区,农田水利规划缺乏科学性和前瞻性,没有充分考虑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导致水利设施布局不合理,功能不完善。

4、管理体制不完善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责任不明确,管理机制不健全,存在“重建轻管”的现象。

部分水利设施无人维护,甚至被破坏、侵占,影响了其正常使用。

5、技术人才缺乏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但目前相关领域的人才短缺,技术水平不高,制约了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田水利建设的思考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田水利建设的思考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田水利建设的思考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

而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对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增加农业产出、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田水利建设需要进行思考和调整。

一、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需要优先得到资金的支持。

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

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引入社会资本,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

二、注重农田水利工程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需要注重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充分考虑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条件等因素,制定合理的规划和方案,确保农田水利工程的科学、有效。

注重农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性,避免过度开发和过度利用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田水利工程的持久发展。

三、推进农田水利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农田水利设施的现代化建设是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目标。

可以通过引入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效能和效益,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智能化程度,实现农田水利设施的现代化建设。

注重农田水利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

农田水利建设需要广泛调动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农民对农田水利建设的参与和管理。

可以通过成立农田水利合作社、农田水利协会等组织形式,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促进农田水利建设的顺利进行。

加强农民的培训和宣传,提高农民对农田水利建设的认识和意识,增强他们的管理能力和维护意识。

五、重视农田水利建设与农业现代化的有机结合农田水利建设与农业现代化是密切相关的,二者需要进行有机结合。

农田水利建设可以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支持,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水平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产出。

农业现代化需要农田水利建设的支持,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科学性、现代化程度,能够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推动农业的现代化。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对于实现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以新农村建设中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为主题,针对该主题展开回答写作。

一、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意义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农村发展的基础设施之一,对于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完善程度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能增加农田灌溉面积,确保农作物的生产需水,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其次,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可以改善农田排灌条件,提高土地产出,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最后,它可以提供灌溉渠道、堤坝等公共设施,解决农民的用水问题,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

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涵盖了水源工程、渠道工程和田间灌溉设施三个方面。

水源工程主要包括水库、水窖和水井等,通过蓄水或抽取地下水的方式,保障农田的用水需求。

渠道工程主要包括引水渠道、灌溉渠道和排水渠道等,其作用是将水资源引导到田间,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田间灌溉设施主要包括滴灌、喷灌和定量灌溉等,通过科学灌溉方式,提高灌溉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三、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挑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地理条件复杂,有些地区地势陡峭、水源匮乏,使得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变得困难。

其次,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对财政支出和农民经济负担都提出了挑战。

此外,由于一些地区的基础设施落后,技术人员短缺,对工程建设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四、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措施为了推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大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提高项目的实施效果和效益。

其次,加强技术力量的培养和引进,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率。

此外,建立健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机制,保障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五、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农村发展的影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农村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

首先,它能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增加农村居民的就业机会。

浅谈我对农田水利建设的认识

浅谈我对农田水利建设的认识

浅谈我对农田水利建设的认识农业是国家的基础产业,而农田水利建设则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作为一个关注农业发展的人,我对农田水利建设有着自己的一些认识和思考。

农田水利建设,顾名思义,是为了保障农田的灌溉、排水等需求而进行的一系列工程和设施的建设。

它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良好的农田水利设施能够确保农作物得到充足的水分供应。

在干旱季节,合理的灌溉系统可以有效地缓解旱情,保障农作物的正常生长,从而稳定粮食产量。

其次,有效的排水设施可以避免农田积水,防止洪涝灾害对农作物造成损害,减少农业损失。

再者,农田水利建设还能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地的肥力和利用率,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在我国,农田水利建设有着悠久的历史。

从古代的都江堰、郑国渠等水利工程,到现代大规模的农田灌溉和排水系统,无不体现了我国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的不断探索和努力。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田水利建设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一些地区的农田水利设施老化、损坏严重。

由于长期缺乏维护和更新,部分灌溉渠道渗漏、堵塞,排水系统不畅,导致水资源浪费和农田受灾。

另一方面,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投入相对不足。

虽然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但在农田水利方面的投入仍然难以满足实际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

此外,一些地区在农田水利规划和管理方面存在不足,缺乏科学合理的布局和有效的管理机制,使得农田水利设施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为了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大资金投入是关键。

政府应当进一步增加对农田水利建设的财政支持,同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其次,要加强对现有农田水利设施的维护和更新。

建立健全的维护管理机制,定期对设施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再者,加强科学规划和管理。

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条件、气候特点和农业生产需求,制定合理的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并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浅谈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浅谈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浅谈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王雪娜前言:农业作为我国的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田水利作为农业基础设施的主体,在农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了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本文主要从发展农田水利设施的意义、建设农田水利设施的必要性、农田水利设施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措施等四方面进行论述,希望能够为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提供借鉴。

一、发展农田水利设施的意义发展农田水利设施具有深远的意义,具体体现在:首先,它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设施。

其次,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新农村的基础和前提。

再次,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不但有效地改善了农村的生态环境,而且极大地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二、建设农田水利设施的必要性1.中国的自然特征为其发展奠定基础我国地处于亚州东部,从整体上看,地势西高东低,季风气候明显。

我国降水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体体现在:(1)由于受到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具有相对集中的特点。

(2)受到地形地势的影响,降水地区分布不均,且年际变化较大。

如:东南沿海的年降水量要明显多于西北内陆的年降水量。

(3)我国的水资源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年平均总量为28100亿m 3,世界排名第六位。

相对比较,我国的水资源是比较丰富的。

由于我国这种雨热同步、江河水资源丰沛等特点给我国的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以及发展奠定了基础。

2.人口过度增长,人均水资源短缺虽然我国水资源总量较高,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水资源压力越来越大,据数据统计,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值的四分之一。

3.土地资源需水量大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作为我国的基础产业,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我国的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

但是目前我国普遍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分布极其不协调,土地分布状况为北多南少,而水资源分布状况为北少南多。

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

这是新时期党的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何加强水利建设,如何高标准、高质量解决好农村饮水问题,如何完善农村灌排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是水利工作当前急需考虑的问题。

同时,中央又提出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的发展战略。

这些都是新形势下指导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制定农业和农村发展政策的基本依据。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水利工作而言,当前,就是要坚持四个立足点,扎扎实实地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一、立足于人民群众基本生存条件的改善,大力推进甘露工程建设,解决饮水安全。

一是在国家“八.七”扶贫攻坚及农村饮水解困的基础上,彻底解决饮水困难,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群众的吃水难问题。

二是以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落脚点,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作为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工程进度,力争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0以上。

三是围绕农村城镇化的推进,抓好集镇供水工程建设。

完成12个乡镇集镇供水水厂建设,解决15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

四是强化管理,优化服务,降低成本,提高水质,发展和扩大供水市场。

二、立足于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大力推进现代农田灌溉工程建设,保障粮食安全。

一是围绕实现现代农业的发展目标,以推进产业化为契机,以增强粮食产量为动力,按照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大力抓好小型灌区建设。

突破性地发展“五小”(即小井、小塘、小库、小渠、小窖)水利工程建设,以增强农业作物的抗灾能力;加大现有水库渠网配套工程建设和现有水利工程除险加固力度,对水利设施进行大修复、大改造、大配套、大建设、大提高;增加科技含量,进一步做好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力推广“U”型渠、滴、喷、微灌等节水技术,并积极推广新一代旱地龙抗旱剂的应用,发展耐旱、耐涝及抗灾作物的生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论文关键词】:农田水利; 水利建设; 新农村
【论文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田水利是农业基础设施的主体和中心环节。

文章分析了我国农田水利设施的现状,提出了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对策建议。

农田水利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是改善农村生态与环境的重要保障。

加强农村水利建设既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我国农田水利设施的现状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地势西高东低,季风气候明显。

降水季节集中,年际变化很大地区分布不均。

东南沿海地区年降雨量约1800mm,西北内陆不及200mm。

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年平均总量为28100亿m3,居世界第六位。

中国雨热同步的气候条件、江河的丰沛水资源及江河中下游的广大冲积平原,都给中华民族的繁衍发展带来了有利条件。

但水土资源的开发也伴随着与水早灾害的斗争。

人口的增长又增加了对水土资源开发的压力,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值的四分之一。

特别是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的分布不相协调,南方水多而耕地少,北方水少而耕地多。

如长江及其以南地区,江河径流量占全国的83%,但耕地只占33%;长江以北地区,耕地占全国的67%,但江河径流量仅占17%。

我国大部分地区降雨的年内和年际分配不均,必须建设必要的水利设施予以调节,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性工作和保障条件。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对农业生产乃至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但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总体投入不足、机制不活等问题日益突出,其现状难以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综合多方面因素,导致农田水利发展滞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设标准偏低,老化严重。

现有水利工程大部分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且排灌标准很低,目前功能普遍衰减。

既造成排涝能力弱,农田积水无法排出,又导致提灌能力差,不能满足灌溉需要。

二是保护意识淡漠,疏于管理。

由于投入不足,导致的只建不管、重建轻管及水利设施带病运行的问题比较普遍,使得众多小型水利设施功能丧失殆尽,农业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建设。

三是重经济轻水利,投入不足。

随着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变化,对农村小型水利建设的重视程度和投资投劳力度逐步弱化。

实施农村税费改革以后,投资投劳数量逐年减少,农村小型水利建设步入低谷。

随着农村绝大多数强壮劳动力的
转移输出,农村小型水利投劳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村以下小型工程投劳的组织难度明显加大,实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后,筹资筹劳总量有限,能够投入农田水利的资劳微乎其微。

四是农民兴办水利的积极性下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粮价已经放开,特别是中国加入W T O后,外国的农产品已经占领了我国的部分市场,加之农民增收缓慢,种田的积极性不高,使兴办农田水利工程的积极性也有所下降。

三、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对策建议
建设现代新型农田水利,任务十分艰巨。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搞好农业综合开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 广辟筹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调动群众积极性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政府的财力有限,必须依靠广大农民的力量,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而作为政府应该积极建立良好的制度激励机制,通过利益诱导,吸引更多的农民、企业或社团参与到水利设施建设中来。

认真贯彻落实"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政策原则,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保证农村集体将一定比例的积累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激发他们自觉投资投劳参加建设的积极性,引导农民和社会各界增加对农田水利的投入,广泛鼓励、吸纳社会资金办水利,努力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确保水利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 将农田水利建设与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
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

水利系统提出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水利之路这一全新治水理念。

近些年农田水利建设中生态水利、环境水利、景观水利、城市水利等亮点频现,都充分体现了"人水和谐"的理念。

特别是在小流域综合治理和河道综合治理中,推广了"一河清泉水、一条经济带、一根产业链、一道风景线"的治理模式,许多水土流失治理区变成了山川秀美的观光风景区,将河、沟、渠建设成"清水长廊"、"绿色长廊"、"亲水乐园"。

(三) 大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
将农田水利建设与节水工程建设结合起来大力推广应用喷灌带。

发挥喷灌带投资少、使方便、水压要求低,便于管理的优势,逐步在果园和已成片开发建发的农田中推广。

积极发展大棚滴灌,实现大棚膜下滴灌化。

搞好渠道、河道浆砌防治工程,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同时尽快研究制定有利于节水灌溉发展的经济补偿政策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的管理制度和实施方案,提高农民节水积极性。

(四) 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和农田水利科学的研究
搞好农田水利建设,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农田水利从业者队伍。

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水利员的培训,切实让他们掌握新科技、新知识、新技术,增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健全符合地区实际的小型农田水利队伍建设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水利合作组织发展的框架体系。

另外,重视农田水利
科学的研究,建立适应当前农村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特点的农田水利技术支撑体系,使人才和技术更好的为农村、农业和农民服务。

结论
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巩固和发展农业的基础性地位是我国一项长期战略任务。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而农业基础薄弱和水资源总量不足又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

加大农田水利建设, 深人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发展战略研究,统筹解决好"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向阳. 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思考[J]. 南方论刊, 2005.
[2] 韦风年. 加快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J]. 中国水利, 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