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文献

合集下载

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_孙一峰

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_孙一峰

研究论文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孙一峰1,马世营1,张东娣2,程学礼1(1.泰山学院化学系,山东泰安271021;2.河南大学药学院,河南开封475002)摘 要:合成了11个香豆素衍生物,产率53%)79%,利用元素分析、MS 和1HNMR 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由2-氨基苯并噻唑(ABT)和8-甲氧基香豆素-3-甲酸乙酯(M CC)合成了给体-受体加合物ABT -M CC,通过X 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其晶体结构,晶体属三斜晶系,P 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 =915978(19)!,b =10.686(2)!,c =10.693(2)!,A =71.30(3)b ,B =70.43(3)b ,C =88.99(3)b ,V =973.9(3)!3,Z =2,D x =1.359mg/m 3,L =0.200mm -1,F (000)=416,R =0.0463,w R =0.0992.结果表明,在ABT -MCC 晶体中,分子间通过N )H ,N 和N )H ,O 氢键作用形成对称的A ,D ,D c ,A c 氢键四聚体,并通过弱的C )H ,O 氢键连接成为一维超分子链状结构,进而分子间通过P -P 堆积作用形成层状结构.关键词:香豆素衍生物;2-氨基苯并噻唑;给体-受体加合物;晶体结构文章编号:1674-0475(2008)05-0393-10 中图分类号:O64 文献标识码:A香豆素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杂环化合物,因具有抗菌、消炎、抗凝和抗肿瘤等多种生理活性而引人注目,更为重要的是它们具有优异的光化学和光物理特性,是很好的荧光增白剂、激光染料、荧光探针及双光子荧光材料,并在电致发光器件方面具有独特的性能,已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染料、光学材料及生物医学等方面[1-6].同时,尽管我们已经知道香豆素衍生物能够与许多生物大分子上发生作用,但是对它们之间的这种分子识别作用的了解却是非常有限的[7].由于许多生物大分子都含有氨基,而氨基噻唑化合物与许多生物大分子具有类似的结构特点,因此研究香豆素化合物同有机胺(特别是氨基噻唑)之间的超分子氢键自组织作用对于了解香豆素化合物与生物大分子之间的分子识别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已有3个香豆素化合物同有机胺2-氨基苯并噻唑加合物晶体的报道[7-9],但是,2-氨基苯并噻唑(ABT)与8-甲氧基香豆素-3-甲收稿日期:2008-01-02;修回日期:2008-03-13.基金项目:泰山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Y04-2-02).作者简介:孙一峰(1967-),男,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有机功能材料和药物合成研究,通讯联系人,E -mail:sun -yf50@.393第26卷 第5期影像科学与光化学Vo l.26 N o.5 2008年9月Imaging Science and Photochemistry Sept.,2008394影像科学与光化学第26卷酸乙酯(M CC)形成的给体-受体加合物ABT-M CC的晶体结构和超分子氢键作用仍然没有被研究.作者曾报道过一些含偶氮、唑、均三唑并噻二唑、查尔酮基香豆素化合物的合成和结构表征[10-13],其中一些在二阶非线性光学和双光子诱导吸收等方面表现出较好的性质.为了进一步探索香豆素化合物的结构和应用性能,了解香豆素化合物同有机胺的晶体结构和分子识别作用,扩展理解含多氢键固态超分子体系的物理有机化学特性,本研究合成了11个新的香豆素化合物,并测定了给体-受体加合物ABT-M CC的晶体结构.其合成路线见图1.1实验部分1.1仪器与试剂WRS-1A数字熔点仪(未校正);Perkin-Elmer240元素分析仪;美国Nicolet NEXU S 470FT-IR红外光谱仪;AV-600核磁共振仪;DPX-400;Varian INOVA-300核磁共振仪; API4000或VG ZAB-HS质谱仪;Rigaku-R-AXIS-IV X射线单晶衍射仪.所用试剂中除3-甲酰基-4-羟基苯甲酸、2-羟基-4-苄氧基苯甲醛和3,5-二叔丁基水杨醛为自制外,其余均为市售AR或CP试剂,未加处理直接使用.3-乙酰基香豆素衍生物1a-e按照文献[14]合成.1.2化合物2的合成在50mL圆底烧瓶中分别加入10mmol3-甲酰基-4-羟基苯甲醛或2-羟基-4-苄氧基苯甲醛、10mmol丙二酸二乙酯、30m L无水乙醇和0.5mL哌啶,5滴冰乙酸,搅拌回流5h.冷至室温后,析出沉淀,抽滤,以冷乙醇(95%)洗涤,经干燥后,以乙醇或乙醇-丙酮重结晶,得到纯品.化合物2a:浅棕色粉末,产率61%,m.p.266)268e;1HNMR(DM SO-d6/T MS)D: 1.32(t,J=7.2H z,3H),4.32(q,J=7.2H z,2H),8.22(dd,J1=8.8H z,J2= 2.0Hz, 1H),7.52(d,J=8.8Hz,1H),8.54(d,J=2.0Hz,1H),8.89(s,1H),13.30(s,1H).元素分析,C13H10O6计算值:C59.55,H3.84;实验值:C59.64,H3.68.化合物2b:无色针晶,产率79%,m.p.151)152e;1H NMR(CDCl3/TM S)D:1.41 (t,J=7.1Hz,3H),4.41(q,J=7.1Hz,2H),5.16(s,2H),6.88(d,J=2.3Hz,1H),6.98 (dd,J=8.7,2.3Hz,1H),7.37)7.45(m,5H),8.42(d,J=8.7H z,1H),8.51(s,1H);IR (KBr)M:1756,1706,1616,1561,1458,1383,1216cm-1.C19H16O5计算值:C70.36,H 4.97;实验值:C70.55,H5.08.同法可以制备8-甲氧基香豆素-3-甲酸乙酯(MCC).1.3化合物3的合成在50mL圆底烧瓶中分别加入10mmol3-乙酰基香豆素、10mmol芳醛、30mL无水乙醇和0.5mL哌啶,回流3)5h(TCL跟踪反应).蒸发出少量溶剂后自然冷却,产物结晶出来.抽滤,以冷乙醇(95%)洗涤,经干燥后,以乙醇-丙酮或乙醇-N,N-二甲基甲酰图1 化合物的合成路线与结构Synthetic route and s tructures of compounds胺混合溶剂重结晶,得到纯品.化合物3a:黄色晶体,产率78%,m.p.166)169e ;1HNMR(CDCl 3/TM S)D :7.37(t,J =7.6Hz,1H ),7.42(d,J =8.4H z,1H ),7.51)7.71(m,5H ),7.89(d,J =8.0Hz,1H ),7.94(d,J =8.4Hz,1H),8.01(d,J =7.2Hz,1H),8.05(d,J =15.6Hz,1H ),8.31 第5期孙一峰等: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395396影像科学与光化学第26卷(d,J=8.4H z,1H),8.65(s,1H),8.76(d,J=15.6H z,1H);M S m/z:327.4(M+1).元素分析,C22H14O3:C80.97,H4.32;实验值:C80.85,H4.21.化合物3b:棕黄色粉末,产率61%,m.p.244)246e;1HNM R(CDCl3/TM S)D: 7126)7.66(m,6H),7.91(d,J=8.0H z,1H),7.95(d,J=8.0H z,1H),8.01(d,J=712 Hz,1H),8.02(d,J=15.6Hz,1H),8.31(d,J=8.4Hz,1H),8.66(s,1H)8.77(d,J= 1512H z,1H);MS m/z:343.6(M+1).元素分析,C22H14O4计算值:C77.18,H4.12;实验值:C77.32,H4.06.化合物3c:黄色针状晶体,产率76%,m.p.218)220e;1H NM R(CDCl3/TM S)D: 4.01(s,3H),7.19)7.57(m,5H),7.61(t,J= 6.8H z,1H),7.89(d,J=8.0H z,1H), 7193(d,J=814Hz,1H),8.01(d,J=7.2Hz,1H),8.05(d,J=15.6Hz,1H),8.31(d,J= 8.4H z,1H),8.62(s,1H),8.75(d,J=15.6Hz,1H);FAB-M S m/z:357(M+1).元素分析,C23H16O4计算值:C77.52,H4.53;实验值:C77.40,H4.65.化合物3d:红棕色粉末,产率59%,m.p.>290e;1H NM R(DMSO-d6/TM S)D: 7141(d,J=8.4H z,1H),7.50)8.34(m,10H),8.55(s,1H),8.60)8.67(m,2H),8.76 (s,1H),羧基H未观察到;MS m/z:421.5(M+1).元素分析,C27H16O5计算值:C 77114,H3184;实验值:C77.25,H3.91.化合物3e:红棕色粉末,产率53%,m.p.>290e;1HNMR(DMSO-d6/TM S)D: 7124)8.10(m,8H),8.23(d,J=9.0H z,1H),8.56(s,1H),8.75(s,1H),12.01(s,1H), 13125(s,1H);MS m/z:360.5(M+1).元素分析,C21H13NO5计算值:C70.19,H3.65, N3190;实验值:C77.04,H3.81,N3.72.化合物3f:橙色粉末,产率67%,m.p.179)180e;1H NMR(CDCl3/TMS)D:1.44 (s,9H),1.50(t,J=7.2Hz,3H),1.63(s,9H),4.42(q,J=7.1H z,2H),7.31)7.58(m, 5H),7.76(d,J=2.2H z,1H),7.89(d,J=8.6H z,1H),8.18)8.21(m,3H),8.47(s, 1H),8.69(s,1H);FAB-M S m/z:506(M+1).元素分析,C34H35NO3计算值:C80.76,H 6198,N2.77;实验值:C80.83,H7.16,N2.53.化合物3g:红色絮状晶体,产率63%,m.p.224)226e;1H NMR(DM SO-d6/T MS) D:7.47(t,J=7.5H z,1H),7.54(d,J=8.3Hz,1H),7.79(t,J=7.8H z,1H),7.96(d,J =15.1Hz,1H),8.01(d,J=6.9H z,1H),8.15(t,J=7.6H z,1H),8.26(d,J=8.8Hz, 1H),8.31(d,J=8.8Hz,1H),8.36(d,J=9.3Hz,1H),8.40(d,J=7.4Hz,3H),8159 (d,J=8.1H z,1H),8167(d,J=9.3Hz,1H),8.80(s,1H),8.88(d,J=15.6Hz,1H);M S m/z(%):401.5(M+1).元素分析,C28H16O3计算值:C83.99,H 4.03;实验值:C 84121,H4.15.化合物3h:红色粉末,产率69%,m.p.289e(分解);1HNM R(DMSO-d6/TM S)D: 3.97(s,3H),7.40(t,J=7.9Hz,1H),7.47(d,J=8.1Hz,1H),7.54(d,J=7.7Hz,1H),7.98(d,J=15.6Hz,1H),8.15(t,J=7.5Hz,1H),8.26(d,J=8.9H z,1H),8.31(d,J=8.9H z,1H),8.37(d,J=9.3Hz,1H),8.39)8.41(m,3H),8.59(d,J=8.2Hz,1H), 8167(d,J=9.4H z,1H),8.77(s,1H),8.88(d,J=15.6Hz,1H);FAB-M S m/z(%):431第5期孙一峰等: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397(M+1).元素分析,C29H18O4计算值:C80.92,H4.21;实验值:C80.76,H4.34.化合物3i:黄色粉末,产率55%,m.p.234)236e;1H NM R(DM SO-d6/T MS)D: 1136(s,9H),1.52(s,9H),7.70(d,J=1.8Hz,1H),7.91(d,J=1.8Hz,1H),8.07(d,J= 15.5Hz,1H),8.15(d,J=7.6Hz,1H),8.26(d,J=8.9H z,1H),8.31(d,J=8.9Hz, 1H),8.36)8.42(m,4H),8.60(d,J=8.2H z,1H),8.67(d,J=9.4H z,1H),8.82(s, 1H),8.88(d,J=15.6H z,1H);FAB-MS m/z:513(M+1).元素分析,C36H32O3计算值: C84.35,H6.29;实验值:C84.19,H6.37.1.4加合物ABT-MC C的合成等摩尔的2-氨基苯并噻唑(ABT)和8-甲氧基香豆素-3-甲酸乙酯(M CC)在干燥的苯中回流反应3h,然后趁热过滤,滤液静置于室温下,3天后得到黄色块状晶体.1.5晶体结构的测定测定所选配合物ABT-MCC的单晶尺寸为0.20m m@0.18mm@0.17mm,在Rig aku-R-AXIS-IV X射线单晶衍射仪上,用Mo K A射线(K=0.71073!),在室温291(2) K下,以X/2H扫描方式在2.02b[H[25.00b范围内收集2958个强反射数据,其中独立衍射点2383个.晶体结构由直接法解出,所用程序为SH ELXTL-97.全部非氢原子由差值Fourier合成及差值电子密度函数修正得到.从差值电子密度函数结合几何分析得全部氢原子坐标.全部非氢原子坐标,各向异性热参数及H原子坐标,各向同性热参数经全矩阵最小二乘法修正至收敛.晶体数据:分子式C20H18N2O5S,相对分子量398.42,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a=9.5978(19)!,b=10.686(2)!,c=10.693(2)!,A=71.30 (3)b,B=70.43(3)b,C=88.99(3)b,V=973.9(3)!3,Z=2,D x=1.359mg/m3,L= 01200mm-1,F(000)=416,结构偏离因子R=0.0463,w R=0.0992,最佳吻合因子S =11058.差值Fourier图中残余最高电子密度峰Q max=0.237e#!-3,最低为Q min= -01223e#!DC672097.2结果与讨论2.1合成本合成所用的原料中,3-甲酰基-4-羟基苯甲酸由4-羟基苯甲酸通过Reim er-Tie-mann反应合成;3,5-二叔丁基水杨醛由2,4-二叔丁基苯酚和六次甲基四胺在乙酸体系中反应合成的;2-羟基-4-苄氧基苯甲醛则是2,4-二羟基苯甲醛和苄基氯在碱性环境中反应得到(见图1).然后以水杨醛或取代水杨醛为原料,与乙酰乙酸乙酯在哌啶催化下缩合可以容易地得到3-乙酰基香豆素类化合物1.化合物2由3-甲酰基-4-羟基苯甲酸或2-羟基-4-苄氧基苯甲醛与丙二酸二乙酯反应合成(见图1).化合物1和芳香醛或杂芳醛缩合得到目标产物3(见图1).在目标产物3的合成中,整个反应条件温和,产物用乙醇-丙酮或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重结晶便可得到较纯的化合物.第一步缩合时醛与乙酰乙酸乙酯的摩尔比尽可能为1B1,否则产物收率明显降低,不易提纯.第二步反应所用乙醇要充分干燥,反应应在回流状态下进行,否则产物收率明显降低.反应结束后,挥发去少量乙醇,冷却后产物会结晶出来.另外,实验表明,利用微波反应技术也可以成功地合成化合物3,在反应收率相当的情况下,其反应时间由原来的3)5h 缩短到2)10min.因此,该方法提供了一条将蒽、咔唑、吲哚及芘等功能基引入香豆素的3-位的有效途径.利用元素分析、M S 、和1H NM R 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与预期结构相符合.2.2 ABT -MC C 的晶体结构加合物ABT -MCC 的分子结构见图2,超分子结构见图3,分子一维链状结构见图4,晶体堆积见图5,主要键长和键角见表1,氢键见表2.图2 ABT -M CC 的分子结构M olecular structure of ABT -M CC晶体结构解析结果显示,在晶体中香豆素和苯并噻唑环系都具有平面结构,其中香豆素环系的最大偏差为-0.0728!,苯环和内酯环之间的二面角为2.7b ;苯并噻唑环系的最大偏差为-0.0139!,苯环和噻唑环之间的二面角仅为0.8b ,很显然二者都具有较好的共平面性.同时,这两个环系之间的二面角为2.4b .从图2和图3可以看出,氢键受体香豆素衍生物的C7C8双键和C10O4酯羰基形成反叠式构象,使得受体香豆素衍生物的两个酯羰基处于内酯环的同一边,这归因于双功能N )H ,O 氢键作用(N1)H1E ,O3and N1)H1E ,O4,见图3和表2)的存在.因为受体以这样的构象存在有利于氢键超分子结构的形成.这些结构特点与文献报道的结果相符[8],但明显不同于以顺叠式构象存在的2-aminobenzothiazole -N -[(2-oxo -2H -1-benzopyran -3-yl)carboxyl]phenethylamide [7]398 影 像 科 学 与 光 化 学第26卷和2-aminobenzothiazole -N -[(2-oxo -2H -1-benzopyran -3-yl)carboxyl]benzylamide [9].图3 ABT -M CC 的超分子结构Supramolecular structure of the A ,D ,D c,A c H -bonded tetramer of ABT -MCC图4 ABT -M CC 通过氢键连接的一维链状结构图1D chain structure formed via hydrogen bonds i n ABT -M CC另外,两个给体分子通过一对N1)H1F ,N2氢键自组织成为一个中心对称的二聚体(见图3),这种二聚体是较好的氢键超分子结构构筑模块.然后,这种作为氢键给体的第5期孙一峰等: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399图5 ABT -M CC 的晶胞堆积图Packing diagram of ABT -M CC表1 ABT -M CC 的部分键长(!)和键角(b )Selected bond lengths (!)and bond angles w ith the torsion angles (b )for ABT -EBCC Bond(!)Bond (!)S(1)-C(15)1.746(3)O(2)-C(9) 1.389(3)S(1)-C(14)1.773(2)O(3)-C(9) 1.203(3)N(1)-C(14)1.339(3)O(4)-C(10) 1.203(3)N(2)-C(14)1.314(3)O(5)-C(10) 1.342(3)N(2)-C(16)1.392(3)C(6)-C(7) 1.431(3)O(1)-C(2)1.358(3)C(7)-C(8) 1.355(3)O(1)-C(13)1.439(3)C(8)-C(9) 1.461(3)O(2)-C(1)1.378(3)C(8)-C(10) 1.495(3)Angle(b )Angle (b )C(15)-S(1)-C(14)88.91(11)O(2)-C(9)-C(8)116.4(2)C(14)-N(2)-C(16)110.64(19)O(4)-C(10)-O(5)123.9(2)C(1)-O(2)-C(9)122.73(19)O(4)-C(10)-C(8)125.7(2)C(10)-O(5)-C(11)116.34(19)O(5)-C(10)-C(8)110.4(2)O(2)-C(1)-C(6)121.4(2)O(5)-C(11)-C(12)107.3(2)O(2)-C(1)-C(2)116.6(2)N(2)-C(14)-N(1)124.7(2)C(1)-C(6)-C(7)116.9(2)N(2)-C(14)-S(1)115.33(18)C(5)-C(6)-C(7)123.9(2)N(1)-C(14)-S(1)119.9(2)C(8)-C(7)-C(6)122.3(2)C(20)-C(15)-S(1)129.52(19)C(7)-C(8)-C(10)121.4(2)C(16)-C(15)-S(1)109.46(17)O(3)-C(9)-O(2)115.5(2)C(17)-C(16)-N(2)125.2(2)400 影 像 科 学 与 光 化 学第26卷第5期孙一峰等: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401二聚体又通过双功能N)H,O氢键作用(N1)H1E)O3和N1)H1E)O4)与受体香豆素衍生物形成对称的A,D,D c,A c氢键四聚体(见图3和表2).类似的二聚体和四聚体也存在于其它的香豆素加合物晶体结构中[7-9].进而这些四聚体又通过弱的分子间C)H,O氢键(C13)H13A,O2#1:C13)H13A=0.96!,H13A,O2=2.566!,C13, O2=3.512(3)!,C13)H13A,O2=168.6b;对称码#1:-x+1,-y,-z)连接成为一维无限延伸超分子链(见图4).最后,在晶体中,分子间通过P-P堆积作用形成层状结构(见图5).表2ABT-M CC的氢键键长(!)和键角(b)Hydrogen bond distances(!)an d bond angles(b)for ABT-M CCD)H,A d(D)H)d(H,A)d(D,A)N(D-H,A)N(1)-H(1F),N(2)#10.85(3) 2.17(3) 3.019(3)176(3)N(1)-H(1E),O(3)0.86(3) 2.26(3) 3.047(3)152(2)N(1)-H(1E),O(4)0.86(3) 2.39(3) 3.051(3)134(2)对称码:#1:-x,-y+1,-z+1.3结论本文合成了11个香豆素衍生物,利用元素分析、MS和1HNM R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认.同时,测定了氢键给体-受体加合物ABT-M CC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在ABT-MCC 晶体中,分子间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一维超分子链状结构,进而通过P-P堆积作用形成层状结构.这些晶体结构特点在超分子晶体设计,理解生物系统中处于细胞活性位置的香豆素化合物分子的超分子作用和选择性、敏感性探测等方面具有一定指导意义.这类香豆素衍生物可能在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双光子吸收材料及荧光探针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进一步的研究正在进行之中.参考文献:[1]Lee S,S ivakumar K,Shin W S,Xie F,W ang Q.Synthesi s and ant-i angiogenesis activity of coumari n derivatives[J].Bioorg.M ed.Chem.L ett.,2006,16:4596-4599.[2]T urki H,Abid S,Fery-Forgues S,Gharbi R E.Optical properties of new fluorescent iminocoumarins:Part1[J].Dyes Pigme nts,2007,73:311-316.[3]Yu T Z,Zhao Y L,Ding X S,Fan D W,Qian L,Dong W K.Synthesis,crystal structure and photoluminescent be-haviors of3-(1H-benzotriazo-l1-yl)-4-methy-l benzo[7,8]coumari n[J].J.Photoch.Photobio.A:Chem.,2007, 188:245-251.[4]Feau C,Klei n E,Kerth P,Lebeau L.Synthesis of a coumarin-based europium complex for bioanalyte labeling[J].Bioorg.M ed.Chem.L ett.,2007,17:1499-1503.[5]Paula R D,M achado A E D H,M iranda J A D.3-Benzoxazo-l2-y-l7-(N,N-diethylamino)-chromen-2-one as a fluo-rescence probe for the inves tigation of micell ar microenvironments[J].J.Photoch.Photobio.A:Chem.,2004, 165:109-114.[6]Kim H M,Fang X Z,Yang P R,Yi J S,Ko Y G,Piao M J,Chung Y D,Park Y W,Jeon S J,Cho B R.Designof molecular two-photon probes for i n vivo imaging.2H-Benzo[h]chrom ene-2-one deri vatives[J].T etr ahed ron L ett., 2007,48:2791-2795.[7]Garc a-B ez E V,M art n ez-M art nez F J,HÊpfl H,Padilla-M art nez I I.Supramolecular assembly of2-aminoben-zothi azole and N-[(2-oxo-2H-1-benzopyran-3-yl)carboxyl]phen ethylam ide donor-acceptor complex.A comparative402影像科学与光化学第26卷study[J].Ar kiv oc,2003,xi,100-111.[8]Padilla-M art nez I I,Garc a-B ez E V,HÊpfl H,M art nez-M art nez F J.2-Amino-1,3-benzothiazole-ethyl coumari n-3-carboxylate(1/1)[J].Acta Cryst.,2003,C59:o544-o546.[9]M art nez-M art nez F J,Garc a-B ez E V,HÊpfl H,Padilla-M art nez I I.The2-aminobenzothiazole-N-benzy-l2-oxo-2H-1-benzopyran-3-carboxam i de(1/1)donor-acceptor complex[J].A cta Cryst.,2003,E59,o1628-o1630. [10]孙一峰,宋化灿,孙献忠,许遵乐.新型3-取代-6-芳偶氮香豆素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J].有机化学,2003,23(2):162-166.Sun Y F,Song H C,S un X Z,Xu Z L.Synthesis and s tructure characterization of new3-substituted-6-arylazo-coumarins[J].Chem.,2003,23(2):162-166.[11]孙一峰,宋化灿,李卫明,许遵乐,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二唑衍生物的合成[J].有机化学,2003,23(11):1286-1290.Sun Y F,Song H C,Li W M,Xu Z L.Synthesis of oxadiazole derivatives[J].Chem.,2003,23(11):1286-1290.[12]孙一峰,陶秀俊,宋化灿,偶氮香豆素化合物的二阶非线性极化率[J].感光科学与光化学(影像科学与光化学),2004,22(6):9-15.Sun Y F,Tao X J,Song H C.The second-order nonli n ear optical properties of novel azocoumarin derivatives[J].Photog rap hic Scie nc e and Photoc he mistry(I maging Scie nc e and Photoc he mistry),2004,22(6):9-15.[13]Huang Z L,Li N,Sun Y F,Wang H Z,Song H C.Synth esis and structure-photophysical property relationsh i ps fortw o coum ariny-l based two-photon induced fluorescent molecules[J].J.M ol.S tru ct.,2003,657:343-350. [14]M urata C,M asuda T,Kamochi Y,Todoroki K,Yoshida H,Nohta H,M asatoshi Yamaguch i M,Takadate A.Im-provem ent of fluorescence characteristics of coumarins:syntheses and fluorescence properties of6-methoxycoumarin and benzocoumarin derivatives as novel fluorophores emitting in the longer w avelength region and their application to analytical reagents[J].Chem.Pharm.Bull.,2005,53:750-758.Synthesis and Structure Characterization of Cou marin DerivativesSUN Y-i feng1,M A Sh-i ying1,ZHAN G Dong-di2,CHENG Xue-li1(1.De p artment o f Ch em istry,Taishan Univer sity,T aian271021,S han d ong,P.R.China;2.College of Pharmac y,Henan University,kaif en g475002,H enan,P.R.China)Abstract:Eleven new coumarin derivatives were prepared in53%to79%yields.T he struc t ures of the t itle compounds were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1HN M R and M S.T he cryst al struc-t ure of donor-acceptor complex ABT-M CC derived from2-amino-1,3-benzot hiazole(ABT)and ethyl8-mthoxycoumarin-3-carboxylat e(M CC)was det ermined by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T he crystal of ABT-M CC belongs to the t riclinic system,spac e group P1,cell paramet ers:a=9.5978 (19)!,b=10.686(2)!,c=10.693(2)!,A=71.30(3)b,B=70.43(3)b,C=88.99(3)b, V=973.9(3)!3,Z=2,D x=1.359mg/m3,L=0.200mm-1,F(000)=416,R=0.0463, wR=010992.X-ray diffrac t ion reveals that the c omplex shows the A,D,D c,A c H-bonded te-t ramer.T he molec ules are connect ed via intermolecular hydrogen bonds into a one-dimensional chain structure,and are further assembled to form a layer structure via the P-P stacking.Key words:coumarin derivat ives;2-aminobenzot hiazole;donor-acceptor c omplex;synt hesis;crys-t al structureCorresponding author:SUN Y-i feng,E-mail:sunyf50@。

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研究

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研究

文 章 编 号 : 00— 4 3 2 1 ) 1 0 3 0 10 5 6 (0 1 S — 0 5— 4
香 豆 素 衍 生 物 的 合 成 及 其 对 葡 萄 糖 苷 酶 抑 制活 性 的研 究

饶 艳 旋 ,郭 虹 燕 ,梁 玉婵 , 柳 杰 ,王 辉
( 南 师 范 大学 化 学 与 环 境 学 院 , 东 广 州 50 3 ) 华 广 16 1
效果 的 O一葡萄糖 苷酶 抑制 剂作 为治 疗 糖 尿病 的药 t 物具 有重 大意 义.
公 司) 紫外 可见 分光 光度计 ( A, V一 0 0型 ) 、 WF U 2 0 、 美 国 V R A N N 0 MH A I N I O A 4 0 z核 磁 共 振 仪 、日本
S MA Z V一 5 0紫外 光谱 仪 、 HI D U U 2 5 日本 J S O U A C V
羟基苯 甲醛 、 乙酰 乙酸 乙酯 、 氢吡 啶 、 , 六 2 4一二羟 基
香豆 素广 泛 分 布 于 高 等 植 物 中 . 今 , 迄 已从
甲氧基胺 盐 酸 盐 、 乙氧基 胺 盐 酸 盐 、 苯 三 间 自 然界生物 中分离鉴定的香豆素化合物超过 1 , 苯 甲醛 、 0 30 以上试 剂均 为分 析纯 ) 种. 目前研 究 表 明 , 香豆 素类 化合 物 的药 理作 用 有 : 酚等 ( 抗 H V作用 、 I 抗肿 瘤作 用 、 氧化 作 用 、 微生 物 作 1 2 方 法 抗 抗 . 用、 降血 压作 用 、 喘作 用 、 辐射 作用 等 . 平 抗 1 2 1 化 合 物 1— .. 3的合 成 将 5 o 的邻 羟基 0mm l 将香 豆素 骨架 的衍 生物用 作 一葡 萄 糖苷 酶 和 苯 甲醛 ( 2 4一 羟基 苯 甲醛 ) 5 m l 乙酰 或 , 二 与 5m o 的 淀粉 酶 抑 制 剂 研 究 才 刚 刚 起 步 。 , 。 以香 豆 素 为 乙酸 乙酯 溶 于 1 5mL无 水 乙醇 中 , 浴 冷 却下 加 入 冰 骨架 的衍 生物 作为 一葡萄 糖苷 酶抑 制 剂是 一个 新 1mL六 氢 吡啶 , 拌 0 5~10h T L监 测反 应 , 搅 . . ,C 当 的方 向 , 因此 , 作者设 计合 成 了一系列 香 豆素骨 架 的 醛 消失 后 , 出现 大量 沉 淀 时停 止 反 应 , 滤 , 水 洗 过 冰 衍生 物并测 试其 对 一葡 萄糖 苷 酶 的抑 制 效 果 , 为 涤沉淀 , 经体积 分数 为 9 % 的 乙醇 重结 晶 , 再 5 干燥 , 从此类 化合 物 寻找合 适 的 一葡 萄糖 苷 酶抑 制剂 提 得 化合 物 1 或 2 ( 1 . ( )图 ) 供理论 基础 . 将 2 mo化 合 物 2溶 于 5 L无 水丙 酮 中 , 0m l 0m

香豆素衍生物高效发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香豆素衍生物高效发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香豆素衍生物高效发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香豆素衍生物高效发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导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光电子学领域对高效发光材料的需求逐渐增加。

香豆素衍生物作为一种具有独特发光性质的有机小分子材料,其合成及性能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香豆素衍生物高效发光材料的合成方法及其性能研究进行探讨。

一、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方法1. 光气化反应法光气化反应法是目前香豆素衍生物合成的主要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利用光气化反应将苯环上的氢原子氧化为羟基,从而得到香豆素衍生物。

例如,可以通过苯基环氧化反应将苯环上的氢原子氧化为羟基,然后再通过适当的取代基反应得到目标香豆素衍生物。

2. Friedel-Crafts反应法Friedel-Crafts反应法也是一种常用的合成香豆素衍生物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芳香烃与酸氯化物反应,得到香豆素衍生物。

例如,可以通过苯酚与酰氯反应,再通过适当的取代基反应得到目标香豆素衍生物。

二、香豆素衍生物的性能研究1. 发光性能香豆素衍生物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可以在可见光范围内发出强烈的蓝、绿或红光。

这使得香豆素衍生物在光电子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潜力。

研究表明,香豆素衍生物的发光性能与其取代基的种类、位置以及合成方法密切相关。

通过合理设计取代基的种类和位置,可以调控香豆素衍生物的发光波长和强度,实现更加精确的发光要求。

2. 光电转换效率光电转换效率是评价香豆素衍生物作为发光材料的重要指标之一。

高光电转换效率意味着更高的光电转换效果,从而提高LED等光电子元件的性能。

研究发现,通过调控香豆素衍生物的分子结构、晶体形态以及杂质掺入等方式,可以提高其光电转换效率。

活性位点的引入、增大共轭体系的长度以及分子自组装等方法对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香豆素衍生物作为一种有机小分子高效发光材料,其合成及性能研究在光电子学领域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

通过光气化反应法和Friedel-Crafts反应法等方法可以有效合成香豆素衍生物。

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 文献综述

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 文献综述

中药学专业毕业环节文献综述论文题目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姓名学号班级指导教师二O一五年三月1 香豆素概述香豆素母核为苯骈α-吡喃酮,环上常有取代基,根据取代基的类型和位置可分为简单香豆素、呋喃香豆素、吡喃香豆素和其他香豆素等。

1.1 简单香豆素简单香豆素是指仅在苯环上有取代,而且7位羟基与其6位或者8位没有形成呋喃或吡喃环的香豆素。

取代基可以是羟基、甲氧基等。

如伞形花内酯、当归内酯、七叶内酯都属于简单香豆素。

1.2 呋喃香豆素呋喃香豆素是指香豆素母核的7位羟基与6位或8位异戊烯基缩合形成呋喃环的一类香豆素化合物。

若7位羟基与6位异戊烯基形成呋喃环时,结构中的呋喃环、苯环和α-吡喃酮环处于一条直线上,则称为线型呋喃香豆素。

若7位羟基与8位异戊烯基形成呋喃环时时,结构中的呋喃环、苯环和α-吡喃酮环处于一条折线上,则称为角型呋喃香豆素。

1.3 吡喃香豆素吡喃香豆素是指香豆素母核的7位羟基与6位或8位异戊烯基缩合形成吡喃环的一类香豆素化合物。

若7位羟基与6位异戊烯基形成吡喃环时,结构中的吡喃环、苯环和α-吡喃酮环处于一条直线上,则称为线型吡喃香豆素。

若7位羟基与8位异戊烯基形成吡喃环时时,结构中的吡喃环、苯环和α-吡喃酮环处于一条折线上,则称为角型呋喃香豆素。

1.4 其他香豆素不属于以上三类的香豆素皆属于此类。

主要是指α-吡喃酮环上有取代的香豆素化合物和香豆素的二聚体、三聚体等。

2 香豆素的性质及应用香豆素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动物、微生物中,于19世纪20年代第一次从零陵香豆中分离获得[1]。

随着分离、分析技术、合成方式和研究手段的进步,人类对香豆素的了解逐渐加深,提取与合成也趋于方便、高效、快捷。

至今,人们已可从自然界分离或人工合成香豆素其衍生物共计1200余种[2]。

由于其结构简单、易合成、具有多种良好的生物活性等优点,被广泛用于香料、医药、农药等各个领域。

香豆素衍生物在紫外线照射下会呈现出蓝色或紫色的荧光。

3-乙酰基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血小板聚集活性

3-乙酰基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血小板聚集活性

D O I:10.13822/ki.hxsj.2020007687 化学试剂,2020,42( 11) ,1305 〜13083-乙酰基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血小板聚集活性何冰,刘红,肖维玉,张强,张群英•(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安徽合肥230038)摘要:以水杨醛、乙酰乙酸乙酯为原料合成3-乙酰基香豆素,其酮羰基与盐酸羟胺反应得到肟,利用肟羟基与不同碳数的二溴烷烃反应得到相应的溴代肟醚,再与吗啉反应得到5个标题化合物。

其结构经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确证。

采用B o r n比浊法,对中间体和5个标题化合物进行了以二磷酸腺苷(A D P)为诱导剂的体外抗血小板聚集的活性试验,结果表明,标题化合物的活性均强于对照药阿司匹林,其中3-乙酰香豆素肟的活性最强。

关键词:水杨醛;盐酸羟胺;3-乙酰基香豆素;肟醚;抗血小板凝聚中图分类号:R9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屮258-3283(2020) 11-1305-04Synthesis and Anti-platelet Aggregation Activity of 3-Acety-coumarins Derivatives HE B in g, LIU H ong, XIAO W ei-yu, ZHANG Q iang,ZHANG Qun-ying* (Co\\eg,e of P h a r m a c y,A n h u 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 e d i c i n e,Hefei 230038,Ch i n a) ,H u a x u e Shiji,2020,42(11) ,1305~ 1308Abstract:3-Acetyl-coumarin w a s obtained by the reactions b e tween salicylaldehyde and ethyl acetoacetate,w h o s e keto carbonyl group was then treated with hydroxylamine hydrochloride to afford 3-acetyl-coumarin oxime.3-Acetyl-coumarin oxi m e treated with dibromoalkanes (2~ 6 c a r b o n s)in the presence of K2C03to provide the c o m p o u n d s3-acethlcoumarin bromoether. T h e s e c o m­po u n d s were then reacted with morpholine to obtain five target compounds.Structures were confirmed by 'H N M H,I R a n d M S.T h e intermediate a n d five target c o m p o u n d s were tested for the anti-platelet aggregation activity of A D P as an inducer by Bor n turbi- dimetry./n vitro-platelet aggregation activity results s h o w e d the title c o m p o u n d s s h o w e d significant anti-platelet aggregation activi­ties comparable to stronger than that of control aspirin.Particularly,3-acetyl-coumarin o x i m e s h o w e d excellent anti-platelet aggre­gation activity.Key words:salicylaldehyde;hydroxylamine hydrochloride;3-acetyl-coumarin;oxi m e ethers;anti-platelet aggregation天然香豆素类化合物是一类常见的杂环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凝血、抗血小板聚集、抗肿瘤、抗菌、抗高压、抗氧化等[1_9]。

新型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光学性能

新型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光学性能

g a t e d b y U V— Vi s a n d l f u o r e s c e n c e s p e e t r o s c o p i e s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 t h a t A o f 1 we r e 3 1 5 n m,
陕递论文 ・
新型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ຫໍສະໝຸດ 其光学性能 陈传龙 , 张祖磊 , 刘海清 , 李 蕾 ’
( 1 .常州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 , 江苏 常州 2 1 3 0 1 6 ; 2 .嘉兴学 院 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 浙江 嘉兴 3 1 4 0 0 1 )
摘要 :以9 - 蒽 甲酸为原料 , 经 氯代和取代反应合成 了三个新型 的含蒽环 的香豆 素类衍生物 : 4 . 氯 甲基- 7 . ( 9 ' - 蒽 甲酰氧基 ) 香 豆素( 1 , 收率 7 7 %) , Ⅳ. [ 4 . 甲基_ 7 一 ( 9 . 蒽 甲酰氧基 ) 香豆 素] 吡啶氯化物( 2, 收率 4 3 %) 和1 . 甲基. 3 - [ 4 - 甲基. 7 一 ( 9 - 蒽 甲酰氧基 ) 香豆素 ] 咪唑氯化 物 ( 3 , 收率 8 5 %) , 其结构经 H N MR,” C N M R和 I R表征 。 U V - V i s和荧光光谱 ( F L ) 研究结果表明 : 1的 A 位于 3 1 5 a m, 3 4 7 n m, 3 6 6 a m和 3 8 5 n m; 2和 3的 A 一位于 3 1 7砌 , 3 4 7 n m, 3 6 6 n m和3 8 5 a m。在 3 6 6 n m激发波长激发下 , 1~ 3的最大发射波长在 4 8 5 n m左右 。 关 键 词: 香豆素 ;蒽 ; 合成 ; 光学性能

香豆素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香豆素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2019年第24期广东化工第46卷总第410期·127·香豆素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吴绍艳,李进,周顺,卢小英(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湖北武汉430011)[摘要]香豆素及其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并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对香豆素及其衍生物的性能、合成方法及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提出了存在问题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香豆素;合成;应用[中图分类号]TQ[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865(2019)24-0127-02Study on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 of Coumarin and its DerivativesWu Shaoyan,Li Jin,Zhou Shun,Lu Xiaoying(Hubei University Zhixing College,Wuhan430011,China)Abstract:Coumarins and their derivatives are an important organic compound and are widely present in nature.The properties,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 of coumarin and its derivatives are reviewed.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ir development prospects are also prospected.Keywords:Coumarin;Synthesis;Application香豆素(coumarin)又称为香豆精,系统命名为a一苯并吡喃酮[1]。

香豆素最初是在1820年提取而得,第一种天然香豆素是由Vogel从圭亚那的黄香草木犀中获得,其英文名称是“coumarou”[2]。

W.H.Perkin通过水杨醛研制出了香豆素,至1872年H.S.Biff才提出香豆素的正确结构[3]。

新型4-羟基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

新型4-羟基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
2 3 3H sil C egu6 04 , h a . 6 opt , hnd 10 1 C i ) a n
Ab t a t 4 Hy r x l o ma i n e e o e - u s t t d4一 y r x l o ma i s i i l so 4 % sr c : - d o y u r a d s v n n v l s b t u e - h d o y u r yed f 9 c n 7 i c n n
Ke d rv tv h d o y o mai e ai e;s nte i i y h ss
研究发现 , 一些 4取代香 豆素类化合物具有 一 令 人意 想不 到 的抗肿 瘤或 抗 HI 性 - 。4羟 V活 1 j 一 基香豆素类化合物作为香豆素类化合物家族 的重 要成员 , 因其 具 有 抗 凝 血 、 真 菌 、 炎 等 多 抗 消 种重要生理活性 , 而被广泛应用于医药、 农药及染 料中间体的生产 , 具有较 高的经 济价值和 医药价 值。对该类化合物 的构效关系研究表 明, 在香豆 素的苯环上引人羟基 、 烃基 、 呋喃、 单糖 等取代基 能不 同程度地改 善该 类化合物 的活性 , 因此 , 对
对象, 对其苯环进行结构修饰 , 合成 了7个新型的 7位具 有不 同性 质 取 代 基 的 香 豆 素类 衍 生 物 一
酸二乙酯为酰化试剂 , 在碱催化下经一步反应合
成了2 一 h Shm ) 其结构经 M a 2 (ce e , 1 HN R表征。
收稿 日期 : 0 91 -9; 2 0 -10 修订 日期 : 0 91 -2 2 0 ・22 基金项 目: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资助项 目(0 632 ) 201 0 0
21 年第 1 卷 00 8 第 2期 , 3 2 4 2 2— 3

香豆素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香豆素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香豆素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及其研究进展韩业晶(中北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山西太原030051)Research Progress in Synthesis of Coumarin and Its DerivativesHan Yejing(China School of Chemical and Environment,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Taiyuan 030051, China) Abstract: Coumarins and its derivatives is a kind of important organic heterocyclic compounds, because of its in pharmaceutical, pesticide, dye and other f ields have a wide use. So the paper discusses coumarin and its derivatives synthesis route.Keywords: coumarin;synthesis;research progress香豆素(coumarin) 又称香豆精,化学名称: 1.2 Knoevenagel法1894年,Knoevenagel对Perkin反应进行改进,它以具有活泼α-H原子的化合物(如丙二酸二乙酯、乙酰乙酸乙酯等)和醛或酮为原料在弱碱(胺、吡啶等)催化下,发生失水缩合生成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及其类似物[9]。

2004年,Song[10]使用哌啶或吡啶作碱,水杨醛为原料与丙二酸二乙酯、乙酰乙酸乙酯或者氰基丙酸乙酯在常温下乙醇回流反应生成苯并-α-吡喃酮类衍生物(Scheme 1.2)。

由于Knoevenagel反应使用弱碱,避免了醛酮自身缩合,使其反应的适用范围有所增大。

2011 年,Pedro Verdía[11] 使用离子液体1,3-dimethylimidazolium甲基硫酸盐,[MMIm,[MSO4],加上少量水作为溶剂和催化剂发生诺文葛耳缩合反应,此方法收益率较高在92 %~99 %,且仅在室温下2~7分钟就可完成反2H-l-benzopyran-2-one,即苯并-α-吡喃酮或1,2-二氢苯并-α-吡喃酮,结构式为:为顺式邻羟基桂皮酸的内酯,具特异香味。

多组分反应合成香豆素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多组分反应合成香豆素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率在 9 0 %左 右 。
R R
因此 , 对于香豆 素衍生物 的合成 与研究 有着重要
的意义 , 多 组 分 反 应 为 该 类 物 质 的 合 成 提 供 了 一 种 高 效 便捷 的 途 径 。为 了更 好 地 了解 该研 究方 向
的最 新 动 态 , 本 文 综 述 了近 年来 利 用 多 组 分 反 应
病[ 8 1 等。此外 , 该类化合物还可 以做为荧光标 记物
广 泛 应 用 于 生 物 医 学 成 像 和 分 子 生 物 学 领 域 。
索和 1 , 3 一 环 己二 酮 的三组分 反应 合 成吡 喃香 豆 索衍生物 , 该反应 使用新 型的磺酸功 能性离子 液
体做为催化剂 , 在 水 相 中加 热 回流 4小 时左 右 , 收
素衍 生物。
香 豆素衍 生物广泛存 在于植 物和微生物 中 ,
它们 具有 多方 面 的生 物 活性 , 如抗 H I Vt ] , 抗 肿 瘤[ 3 - 4 1 , 抗 菌I 5 J , 抗炎问 和抗凝 血[ 7 1 、 抗 阿 尔 茨 海 默 氏
2 0 1 1年 S u等 o l 报 道 了芳香 醛 、 4 一 羟 基 香 豆
人 类癌 细胞上 ( Ra j i , H e L a , L s l 8 0和 MC F 一 7 ) 的

Ar

, 卫 、
活 性 测 试 ,活 性 最 好 的化 合 物 I C ∞值 为 4 9 . 2±
修 回 日期 : 2 0 1 3 - 0 5 — 0 4
作者 简 介 : 王晓冬( 1 9 8 7 一 ) 男, 河 南 省荥 阳市 人 , 硕士 研究 生 , 主要 从 事药 物及 中 间体 化学 的合 成 研究 。E — m a i l : w x d 7 4 1 6 @1 6 3 . c o n。

香豆素衍生物荧光分子探针的合成及性能研究_毕业设计论文1 精品

香豆素衍生物荧光分子探针的合成及性能研究_毕业设计论文1 精品

齐齐哈尔大学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香豆素衍生物荧光分子探针的合成及性能研究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成绩2012年6月12日摘要以香豆素-3-甲酸为原料,经氯乙酰化得中间体香豆素-3-甲酰氯,进一步与2-吡啶-8-氨基喹啉反应,得荧光分子探针(SHK-1);香豆素-3-甲酰氯与过量的乙二胺反应合成得到SHK-2;2-吡啶-8-氨基喹啉经氯乙酰化得中间体,进一步与无水哌嗪反应,最后与香豆素-3-甲酰氯合成得SHK-3。

上述产物的结构经1H-NMR表征,均为目标产物。

经初步筛选后,研究了荧光分子探针SHK-1在中性缓冲溶液中对金属离子的识别性能。

结果表明,SHK-1可以选择性荧光猝灭识别Cu2+、Fe3+。

SHK-1与Fe3+络合后,SHK-1在波长为351nm处,荧光峰强度猝灭31%;与Cu2+络合后,SHK-1在474nm处,荧光峰强度几乎完全猝灭,猝灭比率达97%。

定量分析显示,SHK-1与Cu2+形成了1:1型络合物。

金属离子竞争实验表明,常见的金属离子均不干扰SHK-1对Cu2+的检测。

关键词:香豆素;荧光分子探针;Cu2+AbstractCoumarin-3-methyl chloride was synthesized using the raw marterial coumarin-3-formic acid through chloroacetylation. which were used as mediums of synthesizing complicated fluorescent probes. Furtherly, used coumarin-3-methyl chloride and 2-pyridine-8-aminoquinoline, fluorescent molecular probes SHK-1 was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through reaction. SHK-2 was synthesized using the coumarin-3-methyl chloride and excess ethylenediamine.. 2-pyridine-8-aminoquinoline was chloroacetylated using the raw marterial , which is the mediums of synthesizing complicated fluorescent probes. And then further reaction with anhydrous piperazine, finally the SHK-3was synthesized through coumarin-3-methyl chloride. The structure was confirmed by 1H-NMR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above products, are the target product.After initial screening, fluorescent molecular probes of the SHK-1was studied in the recognition performance of the metal ions in the neutral buffer solu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SHK-1 can be selective fluorescence quenching identification of Cu2+,Fe3+.After complexation with Fe3+, at the wavelength of 351nm, the fluorescence peak intensity quenching of 31%; After complexation with Cu2+, at the wavelength of the 474 nm,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is almost complete quenching, the quenching ratio of 97%. Quantitative analysis showed that SHK-1formed a 1:1 complex with Cu2+. Metal ion competition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detection of SHK-1for Cu2+did not been interfered for the common metal ions.Keywords: Coumarin; Fluorescent molecular probes; Cu2+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第1章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开题报告

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开题报告

要点二
未来研究方向
针对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未来工作可围绕以下几个 方面展开:一是深入研究香豆素衍生物的作用机制,以揭 示其药效学基础;二是优化合成方法,提高产物纯度和合 成效率;三是开展体内外药效学研究,为药物开发和临床 试验提供更多数据支持;四是拓展香豆素衍生物在其他疾 病治疗领域的应用研究,发掘其潜在的治疗价值。
研究意义
通过合成香豆素衍生物,可以开发出 新型药物、农药和功能材料,为解决 资源短缺问题提供有效途径,同时推 动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
文献综述
早期研究
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天然香豆素的提取和纯化,以及简单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这些研究为后续的合成研究奠定了基 础。
近期研究
近年来,随着有机合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复杂香豆素衍生物被合成出来。这些研究主要关注香豆素衍生物的生 物活性、作用机制和构效关系等方面。
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开题报告
目录
• 引言 • 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 实验材料与设备 • 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研究背景
香豆素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化 合物,在医药、农药和功能材料等领 域有广泛应用。然而,天然香豆素资 源有限,因此合成香豆素衍生物成为 一种重要的研究方向。
04
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实验过程
实验材料
准备所需的原料和试剂,如香豆素、 醇类、酸类等。
实验步骤
按照预定的合成路线,逐步进行反应, 包括投料、加热、冷却、萃取等操作。
实验操作要点
控制好反应温度、时间、溶剂等条件, 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实验安全措施
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佩戴化学防 护眼镜、实验服和化学防护手套等, 确保实验人员的安全。

香豆素的合成及应用发展-目录和正文

香豆素的合成及应用发展-目录和正文

目录第一章前言 (3)一引言 (3)第二章香豆素素母核的合成 (5)一香豆素素母核的合成 (5)1 Perkin法合成香豆素 (5)2 Reimer-Tiemann法合成香豆素 (6)二催化剂在香豆素母核合成中的应用 (6)1 微波辅助合成香豆素 (6)2 KF,K2CO3,Al2O3催化合成香豆素 (6)3 KNO3/Al2O3型催化剂催化合成香豆素 (7)4 用钯配合物催化合成香豆素 (8)第三章香豆素类衍生物的合成 (9)一3-硝基双香豆素的合成 (9)二3-取代氨基烷基双香豆素的合成 (10)三3-羧酸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 (11)四3-苯基-7-氨基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 (11)五3-乙酰基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 (11)六3-己基异香豆素的合成 (12)七7-羟基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 (13)八7-羟基-4-甲基香豆素的合成 (13)九7-磺酰脲香豆素的合成 (14)第四章香豆素及其衍生物的应用及发展 (16)一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及发展 (16)二在香料方面的应用及发展 (17)三在染料领域的应用及发展 (17)四在分析领域的应用及发展 (18)五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及发展 (21)第五章讨论与结果 (24)致谢 (25)参考文献 (27)附录 (29)第一章前言一、引言香豆素,又称双呋喃环和氧杂萘邻酮,英文名称为coumarin。

学名邻羟基肉桂酸内酯。

白色结晶。

分子量146.15。

熔点68~70℃。

沸点297~299℃,密度0.935,闪点162℃。

以0.3%溶于水,溶于热水、乙醇、乙醚、氯仿。

具有类似新鲜干草的香气,味甜辣。

性状:游离香豆素:为固体,有晶形,有一定熔点,多具有芳香气味。

分子量小的香豆素: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出,并能升华。

香豆素苷:多数无香味和挥发性,也不能升华。

溶解度:游离香豆素:能溶于沸水,易溶于甲醇、乙醇、氯仿、乙醚等溶剂,可溶石油醚。

香豆素苷类:能溶于水、甲醇、乙醇,而难溶于乙醚、苯等极性小的有机溶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学专业毕业环节文献综述论文题目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姓名学号班级指导教师二O一五年三月1 香豆素概述香豆素母核为苯骈α-吡喃酮,环上常有取代基,根据取代基的类型和位置可分为简单香豆素、呋喃香豆素、吡喃香豆素和其他香豆素等。

1.1 简单香豆素简单香豆素是指仅在苯环上有取代,而且7位羟基与其6位或者8位没有形成呋喃或吡喃环的香豆素。

取代基可以是羟基、甲氧基等。

如伞形花内酯、当归内酯、七叶内酯都属于简单香豆素。

1.2 呋喃香豆素呋喃香豆素是指香豆素母核的7位羟基与6位或8位异戊烯基缩合形成呋喃环的一类香豆素化合物。

若7位羟基与6位异戊烯基形成呋喃环时,结构中的呋喃环、苯环和α-吡喃酮环处于一条直线上,则称为线型呋喃香豆素。

若7位羟基与8位异戊烯基形成呋喃环时时,结构中的呋喃环、苯环和α-吡喃酮环处于一条折线上,则称为角型呋喃香豆素。

1.3 吡喃香豆素吡喃香豆素是指香豆素母核的7位羟基与6位或8位异戊烯基缩合形成吡喃环的一类香豆素化合物。

若7位羟基与6位异戊烯基形成吡喃环时,结构中的吡喃环、苯环和α-吡喃酮环处于一条直线上,则称为线型吡喃香豆素。

若7位羟基与8位异戊烯基形成吡喃环时时,结构中的吡喃环、苯环和α-吡喃酮环处于一条折线上,则称为角型呋喃香豆素。

1.4 其他香豆素不属于以上三类的香豆素皆属于此类。

主要是指α-吡喃酮环上有取代的香豆素化合物和香豆素的二聚体、三聚体等。

2 香豆素的性质及应用香豆素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动物、微生物中,于19世纪20年代第一次从零陵香豆中分离获得[1]。

随着分离、分析技术、合成方式和研究手段的进步,人类对香豆素的了解逐渐加深,提取与合成也趋于方便、高效、快捷。

至今,人们已可从自然界分离或人工合成香豆素其衍生物共计1200余种[2]。

由于其结构简单、易合成、具有多种良好的生物活性等优点,被广泛用于香料、医药、农药等各个领域。

香豆素衍生物在紫外线照射下会呈现出蓝色或紫色的荧光。

在日本,有不法分子会在汽油等轻油中添加重油,以减少甚至避免应缴的轻油交易税。

根据这一性质,日本石油销售商将香豆素衍生物作为识别剂添加于轻油中,作为轻油识别剂,并与气相色谱合用,判断石油类别[3]。

这一性质还可用于传统染料,如荧光颜料等,亦可用于高科技,如有机电发光二极体显示器、太阳能电池等[4]。

香豆素由于其芳甜气味,长期以来被用于香料行业。

常作为脱臭剂、配置香水。

1882年,法国的Houbigant公司以人工合成的香豆素为原料,合成了香水。

这是世界上首次以人工合成原料制成的香水。

香豆素也用作食品饮料等的添加剂以增加香味,加入药剂中作为矫味剂等。

后来经研究发现香豆素对肝有毒性作用,长时间使用甚至能致癌,应引起重视。

香豆素类化合物还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病毒、抗凝血等,可用于解决各种医疗问题,是近年研究热点之一。

由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也就是艾滋病,是目前人类所面临的绝症之一。

人们通过大规模筛选寻找生物活性强的药物来进行优化,希望找到新的艾滋病特效药。

由于曾有从植物中分离的香豆素对HIV-1病毒株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同时香豆素化合物结构简单、容易合成,人们在这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5]。

临床上,双香豆素的一些类似药物作为口服抗凝药物,具有共同的结构4-羟基香豆素,有着明显的抗凝血作用,也可用于对付鼠害。

一些香豆素衍生物具有光敏活性。

临床上和长波紫外线联合使用,用于治疗银屑病等皮肤病。

其原理是这些香豆素可提高皮肤对紫外线的敏感性,产生较多黑色素。

[2]香豆素类化合物还具有抗肿瘤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直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还可以通过如增强巨噬细胞的作用、活化淋巴细胞等方式来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以发挥抗癌作用[6]。

因此,合成香豆素类化合物,然后筛选出具有出色抗癌效果的抗癌新药成为可能。

3 香豆素的提取大多数香豆素能结晶,小分子的游离香豆素具有挥发性,还可以升华。

由于这些性质与其具有的各种出色的生物活性,加之广泛存在于天然植物中,香豆素类化合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很早就可以将其从植物中提取得到。

3.1 溶剂提取因为大多数香豆素能结晶,香豆素类化合物一般用甲醇、乙醇、氯仿、乙酸乙酯等萃取,然后进行结晶[2]。

3.2 水蒸气蒸馏法香豆素具有挥发性,一些热稳定性好的香豆素类化合物可以进行水蒸气蒸馏。

还可以将溶剂萃取和水蒸气蒸馏合二为一,进行“同时蒸馏-萃取”法,此法用时较短,可避免微量的挥发性香豆素的损失[7]。

3.3 升华法此法与水蒸气蒸馏法相似,对于热稳定性好的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提取简单便利。

4 香豆素的分离从天然产物中提取得到的产物一般都含有多种化合物,将这些化合物逐个分离提纯是不可或缺的一步。

混合物中每一组分一般极性类似,需进行色谱分离。

如今比较常用的分离方法有经典柱色谱、制备博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

5 香豆素的合成从天然产物中提取香豆素步骤较为复杂,在香豆素的获取方式上,人们逐渐将目光从在天然植物中提取转向人工合成。

1876年,英国人Perkin首次由Perkin 反应成功合成香豆素,现在,合成香豆素的原料、路线、工艺、催化剂等多种多样[8]。

合成香豆素的一些比较主流的方法主要有Perkin反应、Pechmann反应、Knoevenagel反应、Reformatsky反应和Wittig反应等。

近几年来,人们对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研究逐年增加,微波辅助、新型催化剂等也在香豆素合成中得到应用[9]。

现在人们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上所用的香豆素大多数为人工合成的产品。

5.1 Perkin反应制备香豆素Perkin反应是最早人工合成的香豆素所使用的合成反应。

芳香醛衍生物和羧酸酐在碱性催化下发生羟醛缩合,得到α,β-不饱和芳香族化合物。

一般使用酸酐对应的羧酸盐作为催化剂[10,11]。

其可能的机理如下:羧酸盐负离子与酸酐作用,产生羧酸和羧酸酐的α-负离子,该离子与醛发生亲核加成,产生烷氧负离子。

之后向分子内的羰基进攻,闭环,从另一侧开环,得到羧酸根负离子,与酸酐反应产生混酐,发生E2消除,失去质子及酰氧基,产生不饱和羧酸酐。

后受亲核试剂进攻发生加成-消除,再经酸化,得到芳基不饱和羧酸[12]。

5.2 Knoevenagel反应制备香豆素醛、酮和具有活泼α-氢原子的化合物在弱碱的催化下发生缩合反应,形成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及其类似物,这种反应称为Knoevenagel缩合反应。

具有活泼α-氢原子的化合物优先与弱碱反应生成碳负离子,醛分子之间发生羟醛缩合的可能性得到降低,因此该反应收率较高[13]。

其可能的机理之一如下:胺与醛缩合,然后受乙酰乙酸乙酯进攻,产生β-氨基二羰基化合物中间产物,消除哌啶得到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并最后与乙酰乙酸乙酯加成,得最终产物[14]。

5.3 Reformatsky反应制备香豆素醛、酮等羰基化合物在锌的催化下,与α-卤代羧酸酯反应,然后水解生成β-羟基酸酯或α,β-不饱和羧酸的反应,称为Reformatsky反应[13]。

其中β-羟基酸酯经脱水可环化为香豆素类化合物[15]。

机理如下:溴代酸酯与锌反应得到有机锌试剂中间体,也称“Reformatsky试剂”。

然后它与羰基加成,水解,得到产物。

5.4 Wittig反应制备香豆素醛、酮等羰基化合物可与Wittig试剂进行亲核加成,形成烯烃,该反应称为Wittig反应。

其经典机理如下:最近实验表明,该机理无法支持全部实验数据。

目前主要用核磁共振谱来研究活泼Wittig试剂的反应中间体。

但是对于偶极中间体(下图3a和3b)是否存在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现在仍有争议[16]。

这里就不详细展开了。

5.5 Pechmann反应制备香豆素Pechmann反应是合成香豆素的重要反应之一。

它将取代酚类与β-酮酸酯在s酸性条件下缩合,生成香豆素类化合物。

机理如下:首先发生酯化或酯交换,酚羟基和羧酸之间形成酯键,然后由于羰基上的氧原子活化,分子内亲电进攻,羰基的碳和酚的2位碳之间成键,重排形成六元环。

最后羟醛缩合,脱水,反应完成[17]。

传统的催化剂主要是浓硫酸、三氟醋酸、氯化铝等。

由于该类催化剂反应时间长、温度高、催化剂过量,会对污染环境。

近年来,人们开发出了多种新催化剂,如Sm(NO3)3·6H2O、InCl3、TiCl4、SnCl4、H2NSO3H、SO42--TiO2固体超强酸等[18-23]。

新催化剂的使用减少了催化剂的投入,缩短了反应时间,节约了资源,也提高了反应的效率。

由于Pechmann反应条件温和、步骤简单、反应快速,本文将采用Pechmann反应制备香豆素。

6 关于鼠害鼠类是哺乳纲啮齿目动物,有1600余种。

由于其繁衍次数多,孕期短、产仔率高的特点,鼠类的数量在短时间内能够快速增加。

鼠类适应性强,在地面、地下、水中皆能生存,一般会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灾害。

鼠类为杂食性动物,农作物在种收与贮存过程都可能遭受其害。

鼠类多在早上和傍晚活动。

有的专吃种子和青苗,如大家鼠、小家鼠、黑线仓鼠和大仓鼠等;有的以植物的根、茎为食,如鼢鼠和鼹形田鼠等;有些鼠类喜食粮油作物种子,如小家鼠和黑线姬鼠等。

世界各地的农业因鼠害而造成的损失的价值,相当于世界谷物的20%左右①。

7 本课题的主要任务与创新点农药里有许多以香豆素类化合物为原料来合成的抗凝血型杀鼠剂,如灭鼠灵、杀鼠醚、克灭鼠等[24]。

香豆素衍生物本身就具有着丰富的生物活性,用途非常广泛。

本文合成了一些香豆素衍生物用于测定其生物活性,以增加香豆素及其衍生物可能的应用范围。

参考文献[1] János Daru, András Stirling. Mechanism of the Pechmann Reaction: A Theoretical Study [J].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2011, 76: 8749-8755.[2] 吴立军. 天然药物化学第6版 [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3]小川直, 森尻宏, 佐藤篤. 軽油識別剤の検出方法を利用した石油類の判別[J]. 消防科学研究所報, 1998, (35): 48-54.[4] 陳筱鳳. 香豆素(Coumarin) [EB/OL]. [2014-11-07]. .[5] 陈维一, 陆军. 香豆素类衍生物的合成 [J].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01, 13(1): 76-77[6] 徐嵩, 徐世平, 李兰敏. 6-或 7- (取代苯乙烯基)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癌活性的研究 [J]. 药学学报, 2000, 35(2): 103-107[7] 谢建春, 孙宝国, 郑福平, 刘玉平, 崔奕.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小茴香的挥发性成分 [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4, 30(12): 113-116 [8] 唐健. 香豆素的合成及应用 [J].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 1999, (4): 20-22[9] 徐小波, 关启明, 颜继忠, 饶国武. 香豆素类化合物合成方法最新研究进展 [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08, (2): 83-87[10] PERKIN W. VI. On the artificial production of coumarin and formation of its homologues [J]. J Chem Soc, 1868, 21: 53-63.[11] CRAWFORD M, SHAW J. The course of the Perkin coumarin synthesis PartI [J]. J Chem Soc, 1953, 3435-3439.[12] Jie Jack Li. Name Reactions: A Collection of Detailed Reaction Mechanisms 3rd ed [M]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2006: 454–455.[13] 高鸿宾. 有机化学(第四版)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14] Emil Knoevenagel. Condensation von Malonsäure mit Aromatiachen Aldehyden durch Ammoniak und Amine [J]. Ber. Dtsch. Chem. Ges. 1898, 31(3): 2596–2619[15] FALL Y, TER N C, TEIJEIRA M, et al. Synthesis of New4-Cyclohexylcoumarin Derivatives [J]. Synthesis, 2000, 2000 (05):643-645.[16] E. Vedejs, C. F. Marth. Mechanism of Wittig reaction: evidence against betaine intermediates [J]. J. Am. Chem. Soc. 1990, 112(10): 3905-3909.[17] H.v.Pechmann. Neue Bildungsweise der Cumarine. Synthese des Daphnetins [M]. Berichte der deutschen chemischen Gesellschaft, 1884, 17(1): 929-936[18] BahekarS S, ShindeD B. Samarium(Ⅲ) catalyzed one-pot construction of coumarins [J]. Tetrahedron Lett, 2004, 45: 7999 - 8001.[19] BoseD S, Rudradas A P, Babu M H. The indium(Ⅲ) chloride-catalyzed von Pechmann reaction: A simple and effective procedure for the synthesis of 4-substituted coumarins [J]. Tetrahedron Lett , 2002, 43: 9195 - 9197.[20] Valizadeha H, Shockravi A. An efficient procedure for the synthesis of coumarin derivatives using TiCl4as catalyst under solvent-free conditions [J]. Tetrahedron Lett, 2005, 46: 3501 - 3503.[21] 王传松, 邵艳秋, 张颖. 四氯化锡催化合成7-羟基-4-甲基香豆素 [J]. 化学工程师, 2004, 17: 57-58.[22] Singh P R, Singh D U, Samant S D. Sulphamic acid—— An efficient and cost-effective solid acid catalyst for the pechmann reaction [J]. Synlett, 2004, 11: 1909-1912.[23] 任立国, 高文艺. SO42--TiO2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7-羟基-4-甲基香豆素[J]. 辽宁化工, 2003, 32: 139 - 141.[24] 尚尔才. 香豆素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与用途 [J]. 世界农药, 2011, 33(4): 4 -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