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的外科补液
最全的外科补液(附图)

最全的外科补液(附图)补液(一)水的代谢人体内的体液通过四种途径排出体外。
1、肾排尿:一般每日尿量约1000—1500mL。
每日尿量至少为500mL,因人体每日代谢产生固体废物35—40g,每15 mL尿能排出1g固体废物。
2、皮肤的蒸发和出汗:每日从皮肤蒸发的水份约500mL。
这种蒸发的水份是比较恒定的,并不因为体内缺水而减少。
如有出汗,则从皮肤丢失的水份更多,如有发热,体温每升高1℃,从皮肤丢失的水份将增加100mL。
3、肺呼出水份:正常人每日从呼气中丧失水份约400mL。
这种水份的丧失也是恒定的,也不因体内缺水而减少。
4、消化道排水:每日胃肠分泌消化液8200mL,其中绝大部分重吸收,只有100mL左右从粪排出;胃液为酸性,其余为碱性;胃液内钾为血浆中的3—5倍。
以上通过各种途径排出体外的水份总量约2000—2500mL。
其中皮肤蒸发(出汗除外)、肺呼出的水一般是看不到的,叫不显性失水。
正常人摄人的水份与排出的水份是相等的,人体每日排出的水量就是需要的水量,约2000—2500mL。
这些水份主要来自饮水1000—1500mL和摄入的固态或半固态食物所含的水份。
体内氧化过程生成的水份(内生水)约200—400mL。
一个不能进食的成人如果没有水的额外丢失,减去内生水,2000mL就是最低生理需要量。
(二)电解质1、钠离子(Na+):细胞外液主要阳离子,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和容量。
肾对钠的排泄是多钠多排,少钠少排,没钠不排。
正常成人每日排出钠约4.5—6g,正常需要量也为4.5—6g。
2、钾离子(K+):细胞内液主要阳离子,钾对神经-肌肉应激性和心肌张力与兴奋性有显著作用。
细胞合成糖原和蛋白质时,钾由细胞外进入细胞内;细胞分解糖原和蛋白质时,钾由细胞内移出细胞外。
肾一直保持排钾状态,虽然在体内钾的含量少时,排泄也减少,但是有限的,每日的排泄钾的量基本接近。
正常成人每日排出钾约3—5g,正常需要量也是此数值。
外科学的补液

1、肾排尿:一般每日尿量约1000—1500mL。
每日尿量至少为500mL,因人体每日代谢产生固体废物35—40g,每15 mL尿能排出1g固体废物。
2、皮肤的蒸发和出汗:每日从皮肤蒸发的水份约500mL。
这种蒸发的水份是比较恒定的,并不因为体内缺水而减少。
如有出汗,则从皮肤丢失的水份更多,如有发热,体温每升高1℃,从皮肤丢失的水份将增加100mL。
3、肺呼出水份:正常人每日从呼气中丧失水份约400mL。
这种水份的丧失也是恒定的,也不因体内缺水而减少。
4、消化道排水:每日胃肠分泌消化液8200mL,其中绝大部分重吸收,只有100mL左右从粪排出;胃液为酸性,其余为碱性;胃液内钾为血浆中的3—5倍。
以上通过各种途径排出体外的水份总量约2000—2500mL。
其中皮肤蒸发(出汗除外)、肺呼出的水一般是看不到的,叫不显性失水。
正常人摄人的水份与排出的水份是相等的,人体每日排出的水量就是需要的水量,约2000—2500mL。
这些水份主要来自饮水1000—1500mL和摄入的固态或半固态食物所含的水份。
体内氧化过程生成的水份(内生水)约200—400mL。
一个不能进食的成人如果没有水的额外丢失,减去内生水,2000mL就是最低生理需要量。
(二)电解质1、钠离子(Na+):细胞外液主要阳离子,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和容量。
肾对钠的排泄是多钠多排,少钠少排,没钠不排。
正常成人每日排出钠约4.5—6g,正常需要量也为4.5—6g。
2、钾离子(K+):细胞内液主要阳离子,钾对神经-肌肉应激性和心肌张力与兴奋性有显著作用。
细胞合成糖原和蛋白质时,钾由细胞外进入细胞内;细胞分解糖原和蛋白质时,钾由细胞内移出细胞外。
肾一直保持排钾状态,虽然在体内钾的含量少时,排泄也减少,但是有限的,每日的排泄钾的量基本接近。
正常成人每日排出钾约3—5g,正常需要量也是此数值。
3、氯离子(Cl-):细胞外液主要阴离子。
中域教育搜集整理更多咨询QQ:8249310664、碳酸氢根离子(HCO3-):细胞外液主要阴离子。
外科补液汇总

外科补液一.补液目的补液疗法是为已存在水电及酸碱平衡紊乱的患者提供维持生理需要的水和电解质,补充已丢失的液体和继续丢失的液体,且在不影响机体水及电解质平衡的前提下导入各种治疗所需的药物。
二.补液的适应症1.各种原因所导致的缺水2.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3.各种原因导致的饮食不足进食过少,饮水不足,电解质平衡失调4.各种原因的中毒食物中毒,药物中毒,农药中毒---排泄毒素,增强集体的解毒和抗毒能力5.休克6.需要静脉给药:如治疗感染使用的抗生素、扩血管药,升压药物及激素7.各种大中型手术围手术期8.胃肠道疾患导致消化吸收障碍肿瘤短肠综合症等水的代谢正常人主要从饮食中摄入水分,在物质代谢过程中也能获得一定量的水,成人每天约饮水1000-1500ml,食物中所含水分约700ml,体内物质氧化代谢后产生的内生水200-400ml,总共每天的摄入水量为2000-2500ml。
机体的排水途径:1.肾正常人每天随尿液排出的溶质约有600mmol,肾功能正常时尿液浓缩后可含溶质1200mmol/L,要排出600mmol的溶质就至少需要排尿500ml/d.但是长时间尿液的浓缩对肾脏是不利的,因此每天的尿量以维持在1000ml-1500ml为宜。
2.皮肤每天从皮肤蒸发的水分约500ml。
但是体温每升高1℃将丢失的水分约为100ml,汗液中所含有所含有Na和Cl都比较低,因此在大量出汗后可能会引起高渗性缺水。
3. 肺:呼出气中带走的水分每天约400ml。
但是对于气管切开的病人,每日自呼吸蒸发比正常约多1000ml。
4. 肠道:虽然每天有多达8000ml的消化液进入消化道,但是在正常情况下,其中98%以上的消化液在下消化道左右被重新吸收,从粪便中排除的水分仅占100ml左右。
因此正常成年人而言,水的入量和出量基本相等2500ml左右。
在制定病人补液计划时,随即带来了三个问题:补什么液体?补多少量?怎样补法?(一)补什么液体根据病因及临床表现,结合化验来来判断体液失调的性质和程度;如为高渗性脱水,要先补5%葡萄糖液或0.45%氯化钠溶液,尿量增多后再补适量等渗盐水;低渗性脱水应补等渗性盐水,严重者补高渗盐水;等渗性脱水应补给平衡液盐糖各半。
外科补液

1、计算补液总量:轻度脱水:90-120ml/kg;中度脱水:120-150ml/kg;重度脱水:150- 180ml/kg.2、补充低渗性脱水累积损失量:用2/3张的4:3:2液(4份盐:3份糖:2份碱)3、补充等滲性脱水累积损失量、补充各种脱水继续损失量与生理需要量:用1/2张的3:2:1液(3份糖:2份盐:1份碱)4、记住——盐:碱始终为2:1(这里―碱‖指的是1.4%SB)这样一来才与血浆中的钠氯之比相近,以免输注过多使血氯过高。
糖为5%-10%的GS,盐为NS(0.9%NaCl),碱为5%NaHCO3(稀释为1.4%NaHCO3方法:5%碱量除以4,剩下的用糖补足。
例如:100ml5%碱稀释为1.4%碱:100/4=25,100-25=75,即为25ml5%碱+75ml糖)5、补钾:每100ml液体量中10%KCl总量不超过3ml,使钾浓度小于千分之三。
6、扩容:2:1等张含钠液(2份盐:1份碱)按20ml/kg计算,30分钟内滴完。
7、累积损失量在第一个8小时补足,为1/2总量。
液体疗法基本原则―一、二、三、四‖·一个计划一个24小时计划·二个步骤补充累积损失量,维持补液。
·三个确定定量,定性,定速度和步骤。
·四句话先快后慢,先盐后糖,见尿补钾,随时调整。
注射用水是禁忌直接由静脉输入的,因其无渗透张力,输入静脉可使RBC膨胀、破裂,引起急性溶血。
(1)非电解质溶液:常用的有5%GS和10%GS,主要供给水分(由呼吸、皮肤所蒸发的(不显性丢失)及排尿丢失的)和供应部分热量,并可纠正体液高渗状态,但不能用其补充体液丢失。
5%GS为等渗溶液,10%GS为高渗溶液,但输入体内后不久葡萄糖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供给能量,或转变成糖原储存于肝、肌细胞内,不起到维持血浆渗透压作用。
(注:10%GS 比5%GS供给更多热量,虽其渗透压比5%GS高1倍,如由静脉缓慢滴入,Glucose迅速被血液稀释,并被代谢,其效果基本与5%GS 类似。
2外科补液

3.皮褶厚度与臂围 通过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中中点周径及 上臂肌肉周径的测定可以推算机体脂肪及肌肉总量,间接反映 机体营养状况。 4.握力测定握力与机体营养状况密切相关,是反映肌肉功能十 分有效的指标,肌肉力度与机体营养状况和手术后恢复程度相 关。因此,握力是机体营养状况评价中一个良好的客观测量指 标,可以在整个病程过程中重复测定、随访其变化情况。正常 男性握力≥35kg,女性握力≥23kg。
负平衡与发生营养不良及血源性感染相关,并直 接影响病人的预后
能量补充原则
不同疾病状态、时期以及不同个体,其能 量需求亦是不同的。
应激早期,合并有SIRS(全身炎症反应综 合征)的急性重症病人,能量供给在20~ 25 kcal/kg/day,“允许性”低热卡喂 养
目的在于:避免营养支持相关的并发症, 如高血糖、高碳酸血症、淤胆与脂肪沉积 等。
钠、氯
胰液 700ml
碳酸盐
胆汁 500ml
钠、氯
如何补液
量
正常生理需要量 已经丧失量(第一天补一半) 正在丧失量
如何补液
补液原则 :
先快后慢 先盐后糖 先晶后胶(晶胶比为4∶1) 纠酸补钙 见尿补钾
如何补液
成分
抗生素 三大要素:蛋白、脂肪、糖 维生素:水溶性、脂溶性 微量元素:镁、钙、磷 电解质:钾、钠 抑酸药物 胰岛素 其他:碱性药、降压药、平喘药
肝功能不全病人的补液 注意维生素,特别是VitK1的供给 合并肝功能不全的重症病人,营养支持时应增加 支链氨基酸的供给,并降低芳香族氨基酸的比例 合并肝功能不全的重症病人,非蛋白质热卡以糖 脂双能源供给,其中脂肪补充宜选用中长链脂肪 乳剂。
不同危重症的代谢特点与补液原则
心功能不全病人的补液 在尽量减少总量的基础上,输液速度控制在3040滴/分 注意CVP监测,严防心衰 控制钠盐的液体量 心衰病人的营养支持宜选择热卡密度较高的营养 配方 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比例,并严密监测心脏功能
外科补液

(2)如何补液体?
(1)诊断:等渗性缺水、低钾血症
(2)
1)定量:补液量=日生理需要量+已损失量+额外损失量
a. 每日生理需要量: 2000-2500ml
b. 已损失量:1500ml 先用计算量的一半
c. 继续损失量:500ml+1.8*4*50ml=860ml
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内1/4用生理盐水,3/4用5%GS
b. 已丢失量:平衡盐溶液
c.继续丢失量:按生理盐水:GS =1:1
具体方案:
第一天:
生理盐水:500ml+430ml
5﹪GN:1500ml+430ml
10﹪KCl:40ml
平衡盐溶液:750ml
第二天:
生理盐水:500ml
B、血浆[HCO3-] 14mmol/L
C、血PH值7.3
D、尿PH值4.4
2,急性腹膜炎症时,呼吸加深加快, [HCO3-] 9mmol/L,可能是
A. 代谢性酸中毒
B. 代谢性碱中毒
C. 呼吸性酸中毒
D. 呼吸性碱中毒
3,一病人血气分析结果为:pH:7.15, [HCO3-] ↓,可能是为:
外科学
补液
1)定量:从三个方面考虑
补液量=日生理需要量+已损失量+额外损失量
a. 每日生理需要量: 2000-2500ml
b. 已损失量
纠正病人现已存在的缺水,缺钠盐,酸中毒等需要的水和电解质。先用计算量的一半
c. 继续损失量:包括胃肠吸引,肠瘘,大量出汗等损失的液体。
(1)如何输液以增加尿量;
最全的外科补液(附图)

最全的外科补液(附图)补液(一)水的代谢人体内的体液通过四种途径排出体外。
1、肾排尿:一般每日尿量约1000—1500mL。
每日尿量至少为500mL,因人体每日代谢产生固体废物35—40g,每15 mL 尿能排出1g固体废物。
2、皮肤的蒸发和出汗:每日从皮肤蒸发的水份约500mL。
这种蒸发的水份是比较恒定的,并不因为体内缺水而减少。
如有出汗,则从皮肤丢失的水份更多,如有发热,体温每升高1℃,从皮肤丢失的水份将增加100mL。
3、肺呼出水份:正常人每日从呼气中丧失水份约400mL。
这种水份的丧失也是恒定的,也不因体内缺水而减少。
4、消化道排水:每日胃肠分泌消化液8200mL,其中绝大部分重吸收,只有100mL左右从粪排出;胃液为酸性,其余为碱性;胃液内钾为血浆中的3—5倍。
以上通过各种途径排出体外的水份总量约2000—2500mL。
其中皮肤蒸发(出汗除外)、肺呼出的水一般是看不到的,叫不显性失水。
正常人摄人的水份与排出的水份是相等的,人体每日排出的水量就是需要的水量,约2000—2500mL。
这些水份主要来自饮水1000—1500mL和摄入的固态或半固态食物所含的水份。
体内氧化过程生成的水份(内生水)约200—400mL。
一个不能进食的成人如果没有水的额外丢失,减去内生水,2000mL就是最低生理需要量。
(二)电解质1、钠离子(Na+):细胞外液主要阳离子,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和容量。
肾对钠的排泄是多钠多排,少钠少排,没钠不排。
正常成人每日排出钠约4.5—6g,正常需要量也为4.5—6g。
2、钾离子(K+):细胞内液主要阳离子,钾对神经-肌肉应激性和心肌张力与兴奋性有显著作用。
细胞合成糖原和蛋白质时,钾由细胞外进入细胞内;细胞分解糖原和蛋白质时,钾由细胞内移出细胞外。
肾一直保持排钾状态,虽然在体内钾的含量少时,排泄也减少,但是有限的,每日的排泄钾的量基本接近。
正常成人每日排出钾约3—5g,正常需要量也是此数值。
外科补液总结

外科补液总结补液原则:先快后慢、先胶后晶、先浓后浅、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缺啥补啥。
注:休克时先晶后胶。
补液量=1/2累计损失量当天额外损失量每天正常需要量。
粗略计算补液量=尿量+500ml。
若发热病人+300ml×n1.补钾:补钾原则:①补钾以口服补较安全。
②补钾的速度不宜快。
一般<20 mmol/h。
③浓度一般1000ml液体中不超过3g。
④见尿补钾。
尿量在>30ml/h。
细胞外液钾离子总含量仅为60mmol左右,输入不能过快,一定要见尿补钾。
⑤低钾不宜给糖,因为糖酵解时消耗钾。
100g糖=消耗2.8g 钾。
轻度缺钾3.0——3.5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6——8g。
中度缺钾2.5——3.0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8——12g。
重度缺钾<2.5 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12——18g。
2. 补钠:血清钠<130 mmol/L时,补液。
先按总量的1/3——1/2补充。
公式:应补Na+(mmol)=[142-病人血Na+(mmol/L)]×体重(kg)×0.6<女性为0.5>应补生理盐水=[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5<女性为3.3>氯化钠=[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 ×0.035<女性为0.03>或=体重(kg)×〔142-病人血Na+(mmol/L)〕×0.6<女性为0.5>÷17 3.输液速度判定每小时输入量(ml)=每分钟滴数×4每分钟滴数(gtt/min)=输入液体总ml数÷[输液总时间(h)×4]输液所需时间(h)=输入液体总ml数÷(每分钟滴数×4)4.静脉输液滴进数计算法每h输入量×每ml滴数(15gtt)①已知每h输入量,则每min滴数=-------------------------------------60(min)每min滴数×60(min)②已知每min滴数,则每h输入量=------------------------------每min相当滴数(15gtt)5. 5%NB(ml)=〔CO2CP正常值-病人CO2CP〕×体重(kg)×0.6。
外科补液知识点总结

外科补液知识点总结引言外科手术是一项复杂的过程,需要细致的操作和严谨的护理。
作为外科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正确地进行补液对于手术患者的综合治疗和病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外科补液的定义、目的、分类、配方、途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能够为临床外科护理人员提供参考。
一、外科补液的定义外科补液是指在外科手术中,在术中或术后给予患者一定量的药物溶液,以维持患者体内水电解质平衡,保持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转。
外科补液一般包括输液、输血等方式,以达到患者的血容量、循环状态、代谢平衡和脏器功能的恢复等目的。
二、外科补液的目的1. 维持血容量和血压稳定:外科手术会导致大量出血和组织液流失,补液可以有效地维持患者的血容量和血压稳定,减少术中术后的休克发生。
2.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手术过程中液体和电解质的大量丢失会造成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补液可以迅速恢复患者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保持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转。
3. 促进组织修复和代谢:适当的外科补液可以促进患者组织的修复和新陈代谢,有助于加速患者的康复过程。
三、外科补液的分类根据外科手术的不同需要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外科补液可以分为晶体液、胶体液、氧化性溶液等几种不同类型。
1. 晶体液:晶体液又称为等渗液,主要由葡萄糖盐水、氯化钠溶液、林格液等组成,适用于术中的液体和电解质损失,能够有效地维持血容量和血压稳定。
2. 胶体液:胶体液主要由血浆代用品、白蛋白溶液等组成,适用于大量出血、休克等情况,能够有效地增加患者的血浆胶体渗透压,维持血容量和血压稳定。
3. 氧化性溶液:氧化性溶液主要由含氧性分子和电解质组成,如漱口消毒液、抗菌药溶液等,适用于手术创面的清洁和局部感染等情况,能够有效地促进伤口愈合和预防感染。
四、外科补液的配方外科补液的配方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手术需要进行调整和选择的,主要包括液体的种类、浓度、渗透压、pH值等方面。
1. 液体的种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手术需要选择晶体液、胶体液和氧化性溶液等不同类型的液体。
外科术后、全静脉、儿童补液

补液的量和质一.量:1.根据体重调整,标准50kg病人,除外其他所有因素(我将在下面讲到)禁食情况下每天生理需要量为2500-3000ml。
2.根据体温,>37c,每升高一度,多补3-5ml/kg。
3.特别的丢失:胃肠减压;腹泻;肠瘘;胆汁引流;各种引流管;呼吸机支持(经呼吸道蒸发增多)。
二.质:1.糖,一般指葡萄糖,250-300g2.钠,一般指氯化钠,4-5g3.钾,一般指氯化钾,3-4g4.一般禁食3天内不用补蛋白质,脂肪。
大于三天,每天补蛋白质,脂肪。
三.还要注意:1.根据病人的合并其他内科疾病,重要的如糖尿病,心功能不全,肾病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等,来调整补液的量和质,当然自己拿不准的时候,还是叫内科专科会诊。
2.根据病人的实际病情,对液体的需要,容量不足。
如低血压,尿量少,等低容量的情况。
注意改善循环。
3.根据化验结果:白蛋白,钠,钾,钙等,缺多少补多少,补到化验复查基本正常。
4.禁食大于3天,每天补20%脂肪乳250ml。
5.糖尿病,血糖高,补液时一定要记得加RI。
根据不同情况:a:老年人,即使没有糖尿病,也要加RI,按5:1给,因为手术是一个应激,会有胰岛素抵抗血糖升高。
b糖尿病病人,根据具体血糖情况。
RI4:1可完全抵消糖,再升高,如3:1可降糖。
当然自己拿不准的时候,还是叫内分泌会诊。
(1)制定补液计划。
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和化验检查结果来制定补液计划补液计划应包括三个内容:①估计病人入院前可能丢失水的累积量(第一个24小时只补l/2量)②估计病人昨日丢失的液体量,如:呕吐、腹泻、胃肠碱压、肠瘘等丧失的液体量;热散失的液体量<体温每升高1度,每千克体重应补3~5m/液体)。
气管切开呼气散失的液体量:大汗丢失的液体量等。
③每日正常生理需要液体量2000ml计算。
补什幺?①晶体液(电解质)常用:葡萄糖盐水、等渗盐水、平衡盐液等;②胶体液常用:血、血浆、右旋糖酐等③补热量常用l0%葡萄糖盐水;④碱性液体常用5%碳酸氢钠或11. 2%乳酸钠,用以纠正酸中毒。
外科护理基础知识 如何为缺水病人补液

水、钠失调的患者常因原发疾病而出现呕吐、腹泻及食欲降低而影响营养的摄入
向患者说明食物对疾病恢复的重要性,观察其摄食情况,鼓励患者进丰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 膳食纤维的流食及半流食,注意补充足够的水分,若患者过度疲劳,因协助进食,必要时提供肠内外营养
thank you
累计损失量:高渗性缺水以5%葡萄糖溶液为主;低渗性缺水以生理盐水为主, 严重者可适当补充高渗盐溶液;等渗性缺水首选平衡盐溶液
继续损失量:根据实际丢失的成分配置:如高热、出汗或经呼吸道丢失水分主 要补充5%葡萄糖溶液,如丢失消化液主要补充平衡盐溶液
三.补液方法
为保证治疗效果,补液时可遵循以下原则
一.补液量计算
医生最终为王先生开具医嘱,今天共输液3500ml
你相信吗?同样的液体不同的护士去输液,可能会为给病人的病情 带来不同的结果
护理工作不是盲目的执行医嘱,而是有理有据,有思考地正确的执 行正确的医嘱
二.液体种类 (补液的种类取决于水钠代谢失调的类型
遵循“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
生理需要量:5%葡萄糖盐水500~1000ml,5%~10%的葡萄糖溶液1500ml,10 %氯化钾20~30ml
补液期间的注意事项
减少受伤的危险
a 加强安全防护,移去周围环境中的危险物品,减少意外受伤的危险 b 定向力差或意识障碍者,建立安全防护措施,如加强床栏、适当约束及加强监护, 防止意外发生 c 应定时监测血压,血压低或不稳者,告知其改变体位时动作要慢,以免因体位性 低血压或眩晕而跌倒受伤
补液期间的注意事项
先盐后糖
先晶后胶
先快后慢
交替输入
尿畅补钾
补的神志,脱水征有无改善,生命体征的变化 血常规,尿常规,尿量,中心静脉压的值,血清电解质化验单的结果
(完整版)外科术后补液

外科补液补液的量和质:一、量:1.根据体重调整2.根据体温,>37c,每升高一度,多补3-5ml/kg。
3.特别的丢失:胃肠减压;腹泻;肠瘘;胆汁引流;各种引流管;呼吸机支持(经呼吸道蒸发增多)二、质:1.糖,一般指葡萄糖,250-300g2.钠,一般指氯化钠,4-5g3.钾,一般指氯化钾,3-4g4.一般禁食3天内不用补蛋白质,脂肪。
大于三天,每天补蛋白质,脂肪。
三、注意:1.根据病人的合并其他内科疾病,重要的如糖尿病,心功能不全,肾病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等,来调整补液的量和质,当然自己拿不准的时候,还是叫内科专科会诊。
2.根据病人的实际病情,对液体的需要,容量不足。
如低血压,尿量少,等低容量的情况。
注意改善循环。
3.根据化验结果:白蛋白,钠,钾,钙等,缺多少补多少,补到化验复查基本正常。
4.禁食大于3天,每天补20%脂肪乳250ml。
5.糖尿病,血糖高,补液时一定要记得加RI。
根据不同情况:①老年人,即使没有糖尿病,也要加RI,按5:1给,因为手术是一个应激,会有胰岛素抵抗血糖升高。
②糖尿病病人,根据具体血糖情况。
RI4:1可完全抵消糖,再升高,如3:1可降糖。
当然自己拿不准的时候,还是叫内分泌会诊。
5克糖加1单位胰岛素对于标准50kg病人,除外其他所有因素禁食情况下每天生理需要量为2500-3000ml,下面我讲具体给一个简单的方案为例:10%GS 1500ml,5%GNS1500ml,10%Kcl 30ml(算一下前面讲的是否吻合)。
(1)“见尿补钾”:一般以尿量超过40ml/d或500ml/d方可补钾。
(2)补钾量依血清钾水平而定.如仅是禁食者,一般每天给予生理需要量氯化钾2~3克即可;严重缺钾者(血清钾多2<2mmol/L),每日补氯化钾总量不宜超过6~8g,但严重腹泻,急性肾衰竭多尿期等特殊情况例外。
(3)补钾浓度:不宜超过40mmol/L(氯化钾3g/l);应稀释后经静脉滴注,禁止直接静脉推注,以免血钾突然升高,致心脏停搏. (4)补钾速度:不宜超过20~40mmol/h.成人静脉滴注速度不超过80滴/min.补液(1)制定补液计划。
外科补液

Cl-、HCO3-、蛋 白质 (占体重 35/40%)
体液渗透压:290-310mmol/L。
体液平衡机渗透压调节:
1、下丘脑-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ADH (渗透压) ADH 肾远曲小管重吸收水
2、肾素AT-醛固酮(血容量) NE 肝脏Ang AngI AngII AngIII 醛固酮 保钠保水排钾
输注途径: 1、中央静脉:输液时间>2周 2、外周静脉:输液时间<2周 并发症: 1、技术性-气胸、血胸、空气栓塞(最严重) 2、代谢性-电解质紊乱、微量元素缺乏、必要脂肪酸缺乏、低 血糖及高血糖、肝功损害、胆石、胆汁淤积及肝酶升高、肠屏 障受损。
3、感染性-导管脓毒症
肠外营养液组成:
成分 能量 氮 电解质 内容 GS、脂肪乳 氨基酸 供给量 25-30Kcal/kg.d 糖:脂=1:1或2 14g/d,相当于7% 氨基酸1500ml
血磷:0.96-1.62mmol/L
成人磷约700-800mmol/L,约85%存在骨骼中,其余存在 于软组织中。细胞外液中含磷仅2g。 1、低磷血症:甲旁亢、严重烧伤或感染、摄入不足、大量输 入葡萄糖和胰岛素 治疗:补充磷,甲旁亢行手术治疗。 2、高磷血症: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急性肾衰、酸中毒磷从细 胞内溢出。 治疗:治疗原发病,治疗低钙血症。
低钙血症:<2mmol/L
1、急性重症胰腺炎 ,2、甲状旁腺功能受损或手术时损伤
3、消化道瘘,4、肾功能衰竭,5、坏死性筋膜炎 表现: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口周、指(趾)尖麻木及针刺感, 手足抽搐、腱反射亢进等 治疗: 1、纠正原发疾病, 2、补充钙剂(10%葡萄糖酸钙、5%氯化钙静脉注射,长期 低钙者,口服钙剂、维生素D)
II 、高钾血症 摄入过多、排除障碍、分布异常 ECG:早期T波高尖,P波波幅下降,后出现QRS增宽,
外科术后补液实战攻略

外科术后补液实战攻略一、外科术后补液的基本原则1.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补液方案。
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类型、术前健康状况、术中和术后出血量等因素,以确定合适的补液量和补液种类。
2.安全原则:确保补液方案的安全性,选择安全的补液液体,并严格控制补液速度,避免出现过快或过慢的补液情况。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纠正补液相关的不良反应。
3.持续性原则:术后补液应采取持续的方式进行,以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
根据患者的需要,可采取静脉输液、胃肠道给予液体等方式进行补液。
二、外科术后补液的方式1.静脉输液:静脉输液是外科术后最常用的补液方式。
根据补液的需要和患者的情况,可选择不同的输液液体,如晶体液、胶体液、输血液等。
静脉输液速度应根据患者的生理状态和补液目标来确定,一般情况下,成年人的输液速度应控制在80~120滴/分钟。
2.胃肠道给予液体:对于能够正常进食的患者,可通过口服或胃管给予液体。
选择含有适当电解质的口服补液盐,以补充患者术后的水分和电解质损失。
此外,尽量避免给予高渗盐水,以免刺激胃肠道。
3.其他途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还可选择其他途径进行补液,如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等。
但在外科术后补液中较为少见。
三、外科术后补液的注意事项1.监测补液效果: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尿量、皮肤弹性等指标,评估补液效果。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补液方案,确保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
2.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在补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如过快或过慢的补液速度导致的血容量过负荷或低血容量等。
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有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3.注意补充电解质:根据患者的电解质指标,合理补充电解质。
在补液过程中,一定要确保补液液体中包含适量的电解质,以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
4.防止感染:在进行外科术后补液时,要采取严格的无菌操作,保持补液管路和部位的清洁。
避免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如避免多次穿刺或插管,避免长时间使用同一根静脉输液管等。
外科补液方案

外科补液方案1. 概述外科手术是一种创伤性较大的医疗行为,需要在手术过程中充分补充患者所丧失的液体以维持体内正常的生理功能。
外科补液方案是指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类型,合理制定补液方案,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患者恢复迅速。
本文将介绍外科补液方案的相关内容,包括补液的目的、补液的分类、补液的原则以及常用的补液途径和药物。
2. 补液的目的外科手术过程中液体的丧失主要包括失血和蒸发损失。
补液的目的是通过补充丧失的液体,维持血容量、循环稳定和组织氧供。
外科补液的目的主要包括:•维持血容量:有效补液可以维持正常的血容量,保证组织和器官获得足够的灌注。
•保持循环稳定:正常的血容量可以维持血压和心输出量的稳定,保证足够的组织灌注。
•维持组织氧供:补液可以维持血液的氧运输功能,确保组织和器官获得足够的氧供。
3. 补液的分类根据补液的成分和作用机制,外科补液可以分为晶体液和胶体液两大类。
3.1 晶体液晶体液是指无分子量限制的液体,可以迅速扩充血容量。
根据渗透浓度的不同,晶体液又可以分为等渗液、高渗液和低渗液。
•等渗液:等渗液的渗透浓度与血浆相似,如生理盐水和林格液。
等渗液主要起到维持血容量和血压的稳定作用。
•高渗液:高渗液的渗透浓度大于血浆,如3%氯化钠溶液。
高渗液主要用于补充体液丧失和改善微循环。
•低渗液:低渗液的渗透浓度小于血浆,如5%葡萄糖溶液。
低渗液主要用于治疗失水和改善组织灌注。
3.2 胶体液胶体液是指分子量较大的液体,可以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提高血容量和维持循环稳定。
常用的胶体液包括人血白蛋白、羟乙基淀粉和明胶等。
胶体液具有较长的停留时间和较好的扩容效果,但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和血管渗漏等副作用,应慎重使用。
4. 补液的原则外科补液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但通常需遵循以下原则:•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和手术类型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补液方案。
•观察指标原则:根据患者的生理指标,如血压、尿量和血液生化指标等,调整补液方案,确保有效补液。
外科补液

案例
• 一体重60Kg男性病人,因患急性腹膜炎3天入院。病人神志清,全身情况差,软弱无力, 呼吸深快,眼眶凹陷,口唇发红,皮肤弹性差,尿少。入院后胃肠减压吸出约1500ml液体。
• 化验:Na+ 140mmol/l,K+ 3 mmol/l, HCO3 9mmol/l
• 补液计划?
• 1 判断脱水程度,确定已丧失量 • 全身情况差,呼吸深快,眼眶凹陷,口唇发红,皮肤弹性差,尿少等 • 中度脱水 已丧失量为 60×5%=3 kg=3000ml
• 2 判断脱水性质,确定补水、补钠比例 • 急性腹膜炎,急性体液丢失,血钠正常,为等渗性脱水
• 3.判断有无电解质紊乱,确定是否补钾、补钙 • 急性腹膜炎3天,进食不足,K+ 3 mmol/l,低钾血症,应补钾,除重度补钾外,
一般每日补钾盐2-3g
• 4 判断有无酸碱平衡失调,确定是否补碱、补酸 • 呼吸深快,口唇发红,HCO3 9mmol/l 提示代谢性酸中毒,应补碱 • 体重*5估算补碱量 5% NaHCO3 60*5=300ml
• 60KG的病人来说,等渗性中度脱水,他的已丧失量就是: • 60×5%(4-6%) kg=3000ml • 为避免补液过多,第一个24h只补一半
补什么
• ① 晶体液(电解质)常用:GS、GNS、NS、平衡盐液等; • ② 胶体液常用:血、血浆 、右旋糖酐等 • ③ 补热量常用10%葡萄糖盐水; • ④ 碱性液体常用5%碳酸氢钠或11.2%乳酸钠,用以纠正酸中毒。
总热量
▪ 在气温18至25摄氏度时成年男子的基础需要量为1kcal/kg/hr,即24kcal/kg/24hr ▪ 中等手术或创伤后代谢可增高10%; ▪ 体温升高1摄氏度时能量需求约增加13% ▪ 一般原则至少供应30kcal/kg/24hr,变动范围可为30--40kcal/kg/24hr; ▪ 营养不良时则应达45kcal/kg/24hr,以达到较好的正氮平衡; ▪ 高分解代谢时则应达50~60kcal/kg/24hr ▪ 轻度的能量缺乏对于肥胖和危重病人是有益的 ▪ Overfeeding可能增加危重病人的病死要的供能物质,1克相当于产生4Kcal热量。正常人肝糖元100克,肌糖元150~400克(但 在肌肉内,活动时利用)禁食24小时全部耗尽。
外科补液

外科补液外科病人的补液分为六个部分:补液的总量、电解质、能量、治疗药物(抗生素、止血药等)、酸碱平衡及渗透压、其它方面(手术后的病人常规补维生素,贫血的病人要补充血细胞)一、补液的总量补液的总量由三个部分组成:生理需要量+累计丢失量+额外丢失量1、慢性病人生理需要量为2000ml,如果病人当天经各种管道的额外丢失量为2800ml,那么第二天的的补液量为2000+1400ml,第二天病人继续丢失2800ml,那么第三天的补液量为3400+1400+500~1000ml,添加的500~1000ml是为了避免病人通过不断的累计而造成的长期液体不足。
值得留意的是肾功能衰竭和心脏功能衰竭的病人需要量出为入。
2、手术病人生理需要量为2000ml,如果当天病人手术历经了2h,相当于病人干了两个小时的重体力,平均每小时非显性丢失液体量为500ml,所以病人的补液量为2000+1000+失血量ml,但是这其中要出去麻醉师在手术当中补给的液体量,避免重复补液。
二、电解质临床重要的电解质补充包括了Na+、k+、ca+、cl-、hco3-。
1、Na+每天人的需要量为4—9g,取中间值7.5g需要的0.9﹪ns液体750ml,安了胃管的病人、呕吐腹泻的病人,经各种引流管道大量丢失液体的病人补充Na+需要0.9﹪ns液体可以达1000ml(9g)。
2、K+每天人的需要量为4~5g。
常规病人补充4g,安了胃管的病人、呕吐腹泻的病人,经各种引流管道大量丢失液体的病人(特别是胆道手术以后安了T管的病人)可以补5g。
浓度<40mmo l/l、速度<20mmo l/h、总量<100~200mmo l/d、补k+时的尿量>40m l/h 、允许连续补3~5d。
临床上10ml的10%kcl一支为1g加在500ml液体中40g++输入,通常使用4支分在四组液体中补给。
3、Ca+输入的临床意义包括纠正低钙、对抗高钾、抗过敏(稳定细胞膜)。
正常的血钙为2.25~2.75mmo l/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水的代谢人体内的体液通过四种途径排出体外。
* 1、肾排尿:一般每日尿量约1000—1500mL。
每日尿量至少为500mL,因人体每日代谢产生固体废物35—40g,每15 mL 尿能排出1g 固体废物。
*2、皮肤的蒸发和出汗:每日从皮肤蒸发的水份约500mL。
这种蒸发的水份是比较恒定的,并不因为体内缺水而减少。
如有出汗,则从皮肤丢失的水份更多,如有发热,体温每升高1℃,从皮肤丢失的水份将增加100mL。
* 3、肺呼出水份:正常人每日从呼气中丧失水份约400mL。
这种水份的丧失也是恒定的,也不因体内缺水而减少。
* 4、消化道排水:每日胃肠分泌消化液8200mL,其中绝大部分重吸收,只有100mL 左右从粪排出;胃液为酸性,其余为碱性;胃液内钾为血浆中的3—5 倍。
*以上通过各种途径排出体外的水份总量约2000—2500mL。
其中皮肤蒸发(出汗除外)、肺呼出的水一般是看不到的,叫不显性失水。
*正常人摄人的水份与排出的水份是相等的,人体每日排出的水量就是需要的水量,约2000—2500mL。
这些水份主要来自饮水1000—1500mL和摄入的固态或半固态食物所含的水份。
体内氧化过程生成的水份(内生水)约200—400mL。
一个不能进食的成人如果没有水的额外丢失,减去内生水,2000mL 就是最低生理需要量。
(二)电解质* 1、钠离子(Na+):细胞外液主要阳离子,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和容量。
肾对钠的排泄是多钠多排,少钠少排,没钠不排。
正常成人每日排出钠约 4.5—6g,正常需要量也为 4.5—6g。
* 2、钾离子(K+):细胞内液主要阳离子,钾对神经-肌肉应激性和心肌张力与兴奋性有显著作用。
细胞合成糖原和蛋白质时,钾由细胞外进入细胞内;细胞分解糖原和蛋白质时,钾由细胞内移出细胞外。
肾一直保持排钾状态,虽然在体内钾的含量少时,排泄也减少,但是有限的,每日的排泄钾的量基本接近。
正常成人每日排出钾约3—5g,正常需要量也是此数值。
*3、氯离子(Cl-):细胞外液主要阴离子。
*4、碳酸氢根离子(HCO3-):细胞外液主要阴离子。
在细胞外液中的两种主要阴离子,Cl-和HCO3-,常常发生相互代偿作用,如:因大量呕吐丢失Cl-时,HCO3-浓度升高,引起低氯性碱中毒;反之,因大量输入盐水导致Cl-增多时,HCO3-浓度减低,引起高氯性酸中毒。
*结合前面所说的水的需要量,每日必须补充的液体,不能进食的成人每日需补充生理盐水500mL,10%氯化钾20—30mL,其它液体都可以用葡萄糖补足液体总量,即需5%或10%葡萄糖1500mL。
葡萄糖代谢后产生热量,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则从呼吸道呼出,因此可以把葡萄糖液的量按水来计算。
(三)渗透压* 正常血浆渗透压为300mosm/L,渗透压的平衡对维持体内体液容量起决定作用。
正常渗透压平衡是通过:①下丘脑-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系统调节渗透压。
渗透压增高时,经过下丘脑-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系统,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渗透压回降,反之亦然。
②肾素-醛固酮系统恢复血容量。
血容量降低时,通过肾素-醛固酮系统,使醛固酮分泌增多,肾对水、钠回收增加,尿量减少,血容量增多,反之亦然。
(四)酸碱平衡正常血液pH为7.35—7.45。
维持酸碱平衡的主要途径是:①血液缓冲系统:最重要的缓冲对是HCO3-/H2CO3二者之比为20/1;体内产酸多时,由HCO3-中和;产碱多时,由H2CO3 中和。
②肺调节:通过增减CO2 排出量来调节血中的H2CO3 浓度。
当H2CO3 浓度增高时,呼吸加深加快,加速CO2 排出;反之亦然。
③肾调节:肾有强大的排酸能力,具体途径是:a 主要靠H+与Na+的交换,和NaHCO3 的重吸收;b 分泌HN4+以带出H+;c 直接排出H2SO4 和HCl等。
二、体液失衡(一)脱水1、高渗性脱水:因进水量不足(如长期禁食)、排汗量过多(如高热)造成。
由于失水大于丢钠,使细胞外液呈现高渗状态,导致细胞内脱水,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尿量减少。
临床表现主要是缺水,可将其分成3 度:①轻度:明显口渴,失水占体重的2%—4%;②中度:严重口渴,乏力,尿少,皮肤弹性减退,眼窝凹陷,烦躁,失水占体重的4%—6%;③重度:中度症状加重,高热,昏迷,抽搐,失水占体重的6%以上。
高渗性脱水血钠大于150mmol/L,治疗以补水(5%葡萄糖)为主。
2、低渗性脱水:因急性失水后,只补水而忽略补盐;或反复呕吐造成。
由于失钠大于丢水,使细胞外液呈现低渗状态。
早期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多,血容量不足;后期醛固酮分泌增加,尿量减少。
临床表现主要是缺钠,可将其分成三度:①轻度:无口渴,乏力,头晕,尿量不减,失盐约为0.5g/kg;②中度:皮肤弹性减低,恶心,呕吐,脉搏细弱,血压偏低,尿量减少,失盐约为0.5—0.75g/kg;③重度:除上述症状外,出现休克,失盐约为0.75—1.25g/kg。
低渗性脱水轻度血钠小于135mmol/L,中度血钠小于130mmol/L,重度血钠小于120mmol/L。
治疗先补等渗盐水,严重病例应补高渗盐水。
3、等渗性脱水:外科最常见的脱水,因急性体液丢失(如大面积烧伤、肠梗阻、腹膜炎等)引起。
丢失的水与钠的比例相当,以细胞外液丢失为主,如补液不及时,可以转变为高渗性脱水;如补水不补盐,可以转变为低渗性脱水。
临床表现为血容量不足,可将其分为3 度:①轻度:口渴,尿少,乏力,失水约占体重的2%—4%;②中度:口唇干燥,脱水征阳性,脉搏细速,血压偏低,失水约占体重的4%—6%;③重度:上述症状加重,出现休克,失水约占体重的6%以上。
等渗性脱水血钠在正常范围。
治疗以补充平衡盐液为主。
(二)低血钾血清钾低于3.5mmol/L 为低血钾。
引起低血钾的常见原因是:长期禁食造成钾摄入不足;呕吐、腹泻造成钾丢失过多;碱中度导致细胞外钾内移和长期应用利尿剂引起钾排出过多。
低血钾的临床表现:①中枢及周围神经兴奋性减低症状:乏力,嗜睡,腱反射减弱或消失;②消化系统症状:呕吐,腹胀,肠鸣音减弱;③循环系统症状:心律失常,心电图变化(T 波低平或倒置,出现u 波)。
低血钾的治疗:先要治疗原发病因,再及时补钾。
补钾时注意,能口服者不静脉给药,见尿补钾。
静脉给药时浓度不可过高,速度不可过快,剂量不可过大。
(三)高血钾血清钾高于5.5mmol/L 为高血钾。
引起高血钾的常见原因是:钾摄入过多,钾排出减少,体内钾分布异常(如挤压伤,溶血反应等引起细胞内钾移到细胞外)。
高血钾的临床表现:①四肢乏力,重者软瘫;②皮肤苍白,感觉异常;③心律失常,心跳缓慢,血压偏低等。
高血钾的治疗:先要停止一切钾的进入;其次应及时降钾(碱化血液,输入葡萄糖胰岛素);排钾(透析或应用离子交换树脂);抗钾(静脉输入葡萄糖酸钙)。
(四)代谢性酸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外科最常见。
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的常见原因是:体内产酸过多(如休克,发热等);碱丢失过多(如肠梗阻,腹泻,肠瘘等);肾排酸障碍。
* 代谢性酸中毒的临床表现:①呼吸加深加快,呼出气体带有烂苹果味;②精神萎靡,头晕,嗜睡;③心跳加快,血压偏低;④化验检查:pH小于7.35,HCO3-下降,尿呈酸性。
* 代谢性酸中毒的治疗:①处理原发病,消除引起酸中毒的原因;②轻度代谢性酸中毒可以通过补液而自行缓解;③重度代谢性酸中毒需用碱性溶液纠正,临床常用的是5%碳酸氢钠,给药剂量计算公式为:5%碳酸氢钠(mL)=(24-血测得HCO3-值)×体重(kg)×0.7,一般先给计算量的1/2,避免补酸过度。
(五)代谢性碱中毒* 代谢性碱中毒的常见原因是:幽门梗阻,高位肠梗阻,长期胃肠减压等造成酸丢失过多,导致体内2HCO3-过多。
代谢性碱中毒常常伴有低血钾,低血钙和低血氯。
* 代谢性碱中毒的临床表现:①呼吸变慢变浅;②头晕,嗜睡;③心律失常,血压偏低;④手足抽搐。
* 代谢性碱中毒的治疗:①处理原发病,消除引起碱中毒的原因;②轻度代谢性碱中毒可以通过补等渗盐水而自行缓解;③重度代谢性碱中毒需用碱性药物纠正,能口服者可以口服氯化胺,不宜口服者静脉用稀盐酸。
出现手足抽搐时,用10%葡萄糖酸钙静脉注射。
三、补液(一)制定补液计划* 1、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和化验检查结果来制定补液计划。
补液计划应包括三个内容:①估计病人入院前可能丢失水的累积量;②估计病人昨日丢失的液体量,如呕吐、腹泻、胃肠减压、肠瘘等丧失的液体量;高热散失的液体量(体温每升高1℃,每千克体重应补3—5mL 液体);气管切开呼气散失的液体量;大汗丢失的液体量等;③每日正常生理需要液体量,以2000mL 计算。
* 2、补什么?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用:①晶体液(电解质)常用:葡萄糖盐水、等渗盐水、平衡盐溶液等;②胶体液常用:血、血浆、右旋糖酐等;③补充热量常用:10%葡萄糖盐水;④碱性液体常用:5%碳酸氢钠或11.2%乳酸钠,用以纠正酸中毒。
* 3、怎么补?具体补液方法:①补液程序:先扩容,后调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扩容时,先用晶体后用胶体;②补液速度:先快后慢。
通常每分钟60 滴,相当于每小时250ml。
注意:心、脑、肾功能障碍者补液应慢,补钾时速度应慢;抢救休克时速度应快,应用甘露醇脱水时速度要快。
(二)补液原则* 1、补充液体的顺序:先盐后糖,见尿补钾。
体液丢失的主要是胃肠液、血浆或血,这些液体都是等渗的。
为了恢复血容量,就应当用等渗的液体来补充。
葡萄糖液体虽然也是等渗的甚至是高渗的(如10%葡萄糖),但输人后很快代谢掉而变为水和二氧化碳,达不到恢复血容量的目的。
脱水的病人的钾的总量是不足的,但在缺水的情况下,血液浓缩,病人的血钾不一定低,再额外补钾就可能使血钾升高,引致高钾血症。
只有尿量达到每小时40 毫升以上时,钾的补充才是安全的。
* 2、酸碱的调整:除幽门梗阻以外,几乎所有的脱水都伴有程度不等的酸中毒,常用5%碳酸氢钠来纠正。
对于中度以上的脱水通常采用每输入800 毫升生理盐水,输入5%碳酸氢钠100 毫升。
* 3、先快后慢:特别是治疗重度脱水的病人,先快后慢尤其重要。
即先快速输入盐水使血压回升至正常,尔后再根据情况减慢输液速度。
* 4、量入为出:病人在就诊前的失水量是根据病人的脱水表现来估计的,不很准确。
就诊后的失水量应该准确测量并记录下来。
以后的继续失水量就应该按记录的失水量损失多少,补充多少。
(三)安全补液的监护指标* 1、中心静脉压(CVP):正常为5—10cm 水柱。
CVP 和血压同时降低,表示血容量不足,应加快补液;CVP 增高,血压降低表示心功能不全,应减慢补液并给强心药;CVP 正常,血压降低,表示血容量不足或心功能不全,应做补液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