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技术》课程标准
《云计算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云计算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云计算技术课程教学大纲1. 课程概述云计算技术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关于云计算架构、技术和应用的综合知识。
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于云计算的深入理解和能力。
本课程将涵盖云计算基本概念、架构和安全性等方面的内容。
2.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于云计算的理论和实践技能,包括:- 理解云计算的基本概念、架构和技术;- 掌握云计算平台和服务的部署和管理;- 熟悉云计算的安全性和风险管理;- 掌握云计算应用开发和创新的方法。
3. 课程内容3.1 云计算概述- 云计算的定义和关键特征- 云计算的发展历程和应用场景- 云计算与传统IT架构的区别和优势3.2 云计算架构与技术- 虚拟化技术及其在云计算中的应用- 云计算基础设施与平台的搭建与管理- 分布式存储与数据管理技术- 弹性计算和负载均衡技术3.3 云计算安全与风险管理- 云计算安全的基本概念和挑战- 云计算安全策略和机制- 云计算中的风险评估与管理3.4 云计算应用开发与创新- 云计算中的软件开发与测试环境- 云计算中的应用程序开发和部署- 云计算应用创新案例分析4. 课程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 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解,介绍云计算的基本概念和技术。
- 实践操作: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掌握云计算平台和工具的使用。
- 项目实践:引导学生参与实践项目,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 讨论与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交流,促进思维的碰撞和互动。
5. 评价与考核学生的综合评价将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日常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 实验和项目:考察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期末考试:对学生对于云计算关键概念和技术的理解进行考核。
6. 参考教材- "云计算:概念、技术与应用",李群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云计算安全",周心怀,电子工业出版社- "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朱文祥,机械工业出版社7. 课程备注本课程为必修课,面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生。
《云计算技术》课程标准

《云计算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云计算技术》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云计算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以及其在各行各业的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云计算的基本架构、服务模型和关键技术,熟悉常见的云服务和应用,并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和配置合适的云服务。
二、课程目标1、理解云计算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掌握云计算的基本架构和服务模型。
2、熟悉常见的云服务和应用,了解云服务的优势和适用场景。
3、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和配置合适的云服务,了解云服务的部署和运维。
4、掌握云安全的基本概念和防护措施,了解合规性和隐私保护的重要性。
5、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云计算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课程内容1、云计算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云计算的架构和服务模型3、常见的云服务和应用4、云服务的选择和配置5、云服务的部署和运维6、云安全的概念和防护措施7、实践操作:云服务的配置和管理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其实践操作能力。
具体方法包括: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云计算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掌握云服务的选择、配置、部署和运维等方面的知识。
2、实践操作:通过实验室实践、项目实训等方式,让学生熟悉常见的云服务和应用,掌握云服务的配置和管理技能,加深对云计算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交流和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促进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4、在线学习:通过在线学习平台,让学生在课后自主进行拓展学习,提供学习的灵活性和个性化。
五、课程评价本课程的评价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方式,包括:1、平时成绩: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等情况进行评价。
2、期末考试:通过笔试或机试等方式进行期末考试评价。
3、项目实训:通过小组项目实训的方式进行实践操作评价。
4、学习报告:通过撰写学习报告的方式进行学习成果展示和总结评价。
《云计算》教学大纲

《云计算》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它提供了灵活、高效、可扩展的计算资源和服务。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云计算的概念、架构、技术和应用,培养学生在云计算领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课程目标1、使学生掌握云计算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体系结构。
2、熟悉云计算的主要服务模式(IaaS、PaaS、SaaS)和部署模式(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社区云)。
3、了解云计算中的关键技术,如虚拟化、分布式存储、分布式计算、数据管理等。
4、掌握云计算平台的搭建和管理方法。
5、能够运用云计算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云计算应用开发能力。
6、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课程内容1、云计算概述云计算的定义和特点云计算的发展历程和趋势云计算与传统计算模式的比较2、云计算体系结构云计算的服务层次(IaaS、PaaS、SaaS)云计算的部署模式(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社区云)云计算的架构模型(包括前端、后端、管理平台等)3、云计算关键技术虚拟化技术(服务器虚拟化、存储虚拟化、网络虚拟化)分布式存储技术(Hadoop 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对象存储等)分布式计算技术(MapReduce、Spark 等)数据管理技术(NoSQL 数据库、数据仓库等)云计算安全技术(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数据加密等)4、云计算平台主流云计算平台(如 Amazon Web Services、Microsoft Azure、Google Cloud Platform 等)云计算平台的搭建和配置云计算平台的管理和监控5、云计算应用开发基于云计算平台的应用开发框架和工具开发云计算应用的案例分析云计算应用的测试和部署6、云计算的行业应用云计算在企业信息化中的应用云计算在大数据处理中的应用云计算在人工智能中的应用云计算在医疗、教育、金融等领域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掌握云计算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
本科专业认证《云计算》课程教学大纲

《云计算》课程教学大纲(Cloud Computing)编写单位: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编写时间: 2021年 7月《云计算》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云计算英文名称:Cloud Computing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程课程性质:选修课课程编码:0812001946学分:2.5总学时:40。
其中,讲授26学时,实验14学时,上机0学时,实训0学时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先修课程与知识储备: Linux编程技术。
后继课程:大数据技术基础二、课程简介:《云计算技术》是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云服务、云服务接口、并行计算与云计算的相互关系、云计算平台及其技术实现等有所了解。
本课程主要介绍云计算的原理及关键技术的基本概念,Hadoop、Open Stack等开源平台的云计算实现方法,以及云计算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国外Google平台、国内阿里云平台。
通过学习云计算的框架、云计算的模式、云计算的研究热点、云计算的企业应用场景,为学生对云计算这门科学前沿学科有深入的认知,为以后开展类似的工作打下基础。
三、教学目标1、课程思政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了解云计算领域的科学发展史,重点了解云计算技术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和贡献,熟悉本领域国内外企业的发展现状及领先世界的技术和产品。
了解云计算领域相应的国家标准、法律法规;学会一定的沟通、组织、团队合作的社会能力。
通过课程思政教学,培养爱国、爱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职业责任感的专业人才。
2、课程教学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云计算技术的兴起、由来、概念及分类、云计算的原理及关键技术建立基本的概念,并通过实践了解云服务,虚拟化技术,并行计算与云计算的相互关系等相关内容;通过对云计算开源平台Hadoop、OpenStack等的介绍,让学生对云计算平台的相关技术有所了解;结合云计算平台中各项应用及核心技术的介绍,拓展学生对云计算的认识。
《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基础》课程标准

《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基础》课程标准一、基本信息本课程名称为“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基础”,做为一门知识普及和技术入门课程,本课程适用于高等职业院校 IT 相关专业学生,详细的适用专业、课程性质、开设学期、内容模块和课时数等信息如表 1 所示。
说明:后续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以及课程教学资源等根据“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的60 课时的课程进行设计和开发,相关专业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二、课程概述《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基础》课程为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必修课,为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互联应用技术等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是针对云计算运维工程师、云应用开发工程师、云安全工程师所从事的与云运维、云安全、云架构、云开发相关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和归纳后设置的课程。
三、课程目标本课程总体目标是:通过搜集、整理、制作的大量的典型案例(企业产品、典型服务和解决方案等),力求以实际应用和典型案例为基础,从云计算技术与应用的 8 个维度,即云概述、云标准、云存储、云服务、云桌面、云安全、云技术和云应用组织教学,通过认知、体验、提升的层次化学习环节的设计,帮助学生快速、全面地掌握云计算的内涵、云计算的技术架构和云计算的相关应用。
为后续云计算相关技术的深入学习和应用实践奠定基础。
1.方法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勤于思考、认真做事的良好作风;(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严谨的工作作风;(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较好的观察、判断和决策能力。
(5)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6)培养学生熟练使用各类搜索工具、快捷使用网络资源等信息检索能力。
(7)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适时跟踪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快速进行知识更新。
2.社会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2)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3)培养学生直面问题和谦虚好学的态度;(4)培养学生诚实守信、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5)培养学生细致、耐心及吃苦耐劳的精神。
《云计算》教学大纲

《云计算》教学大纲教学大纲云计算一、引言云计算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项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
本教学大纲旨在介绍云计算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并培养学生在云计算领域的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简介1. 课程名称:云计算2. 学时安排:总学时为40小时,其中理论学时为30小时,实践学时为10小时。
3. 教学方式:通过理论授课、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方式进行教学。
4. 课程目标:掌握云计算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并能够独立进行云计算相关的项目开发和管理。
三、教学内容1. 云计算概述1.1 云计算定义及特点1.2 云计算与传统计算的区别与联系1.3 云计算的优势和挑战2. 云计算基础技术2.1 虚拟化技术2.1.1 虚拟化的基本原理2.1.2 虚拟化在云计算中的应用2.2 分布式计算技术2.2.1 分布式计算的概念和特点2.2.2 分布式计算在云计算中的应用2.3 大数据技术2.3.1 大数据的概念和特征2.3.2 大数据处理在云计算中的应用3. 云计算服务模型3.1 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3.2 平台即服务(PaaS)3.3 软件即服务(SaaS)3.4 云计算服务模型的选择与应用案例分析4. 云计算安全和隐私保护4.1 云计算安全威胁及应对策略4.2 云计算隐私保护的挑战和解决方案5. 云计算应用案例5.1 云存储和备份5.2 云平台开发与部署5.3 云计算在企业中的应用5.4 云计算在教育、医疗等行业中的应用四、实践操作1. 云平台搭建与配置1.1 搭建开发环境1.2 配置云服务器1.3 管理云资源2. 云计算项目开发2.1 云平台应用开发2.2 云服务集成与调用2.3 项目部署与运维五、教学评估与考核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实践项目:根据学生的实践操作成果进行评估。
3. 期末考试:涵盖课程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考核。
4. 总评成绩的计算方式:平时成绩占30%,实践项目占40%,期末考试占30%。
《云计算技术》课程标准

《云计算技术》课程标准《云计算技术》课程标准1、引言1.1 目的1.2 范围1.3 参考资料2、术语和定义2.1 云计算2.2 虚拟化2.3 容器化2.4 弹性伸缩2.5 IaaS、PaaS和SaaS3、云计算基础知识3.1 云计算的发展历程3.2 云计算的优势和劣势3.3 云计算的架构和组成3.4 云计算的应用场景4、云计算服务模型4.1 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4.1.1 IaaS的概念和特点4.1.2 IaaS的主要供应商和解决方案4.1.3 IaaS的部署和管理4.2 平台即服务(PaaS)4.2.1 PaaS的概念和特点4.2.2 PaaS的主要供应商和解决方案4.2.3 PaaS的开发和部署4.3 软件即服务(SaaS)4.3.1 SaaS的概念和特点4.3.2 SaaS的主要供应商和解决方案4.3.3 SaaS的应用和用户体验5、云计算安全和隐私保护5.1 云计算的安全问题5.2 云计算的隐私保护5.3 云计算的身份认证与权限管理6、云计算性能优化和资源管理6.1 云计算的性能优化策略6.2 云计算的资源管理方法6.3 云计算的负载均衡技术7、云计算的监控和故障恢复7.1 云计算的监控方法7.2 云计算中的故障诊断和恢复7.3 云计算的备份和恢复策略8、云计算的法律和政策8.1 云计算的法律法规8.2 云计算的合规和审计要求8.3 云计算的隐私保护法律附件:附录A - 云计算技术课程实验指导书附件:附录B - 云计算技术案例分析报告法律名词及注释:- 云计算: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服务模式,通过共享的资源池,提供按需的计算资源和服务。
- 虚拟化:将物理资源抽象为逻辑资源,使多个虚拟实例可以运行在同一台物理设备上。
- 容器化:将应用程序及其依赖的软件环境打包成一个容器,实现跨平台和易于部署。
- 弹性伸缩:根据需求自动调整计算资源的数量,以适应业务的变化。
- 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提供基础计算和存储资源的租赁。
《云计算》核心课程标准

《云计算》核心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定位本课程是面向信息工程系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是云计算的基本概念、发展现状、主要平台的部署及关键技术、虚拟化与容器技术、云计算的实用化、国内外云计算服务与大规模应用、环境云和万物云典型行业应用介绍与剖析等内容,为后续的大数据实训课程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与理念(一)以“工种(岗位)技能标准”设计课程本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目标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所规定的全部教学内容的学习,能够对云计算的由来、概念、原理和实现技术有个基本的认识,熟悉云计算的主要产品和工具以及掌握其技术原理和应用方法,了解云计算的主要研究热点与应用领域,认清云计算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实践教学为中心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操一体化教学,理论与实操紧密联系,环环相扣,将理论与实操对应起来,使理论真正起到指导实操的作用。
传统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实训,改革后的本课程侧重实训实操教学,强调学生职业能力与动手能力的培养。
理论教学围绕实操转,教学以学生职业能力为根本,以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引领教学全过程。
(三)采用项目教学与任务驱动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本课程系统介绍了云计算的理论知识、主流技术和实战应用,包括大数据与云计算、Google云计算原理与应用、Amazon云计算AWS、微软云计算Windows Azure、Hadoop2.0:主流开源云架构、Hadoop2.0大家族、虚拟化技术、OpenStack开源虚拟化平台、云计算数据中心以及云计算核心算法等内容,并深度剖析了国内云计算技术发展和云计算在互联网领域的展望。
期望学生对云计算技术有比较深入的理解,能够紧跟云计算的发展前沿,从具体应用场景出发,利用所学的云计算知识解决行业应用问题。
(四)坚持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理念本课程在设计与开发过程中始终坚持校企合作的理念,经常与大数据公司保持合作与联系,还经常深入到大数据培训公司及其相关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实时掌握企业对大数据人才的需求与任职要求,与企业一起研讨教学内容,探究教学方法,与企业合作开发设计课程。
《云计算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云计算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云计算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一、引言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模式,通过共享计算资源和数据,提供灵活、可扩展的计算服务。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广泛,云计算课程的教学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云计算技术及应用课程的教学大纲,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并掌握云计算的相关知识和技术。
二、课程目标1. 理解云计算的概念和基本原理;2. 熟悉云计算的核心技术和基础设施;3. 掌握云计算的应用场景和案例分析;4. 学习云计算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5. 实践云计算技术并应用于项目开发。
三、课程内容1. 云计算概述1.1 云计算的定义和特点1.2 云计算的发展和应用前景1.3 云计算与传统计算的区别和联系2. 云计算基础技术2.1 虚拟化技术2.2 并行计算技术2.3 分布式存储技术2.4 自动化管理技术3. 云计算基础设施3.1 云计算硬件设施3.2 云计算软件平台3.3 云计算网络架构3.4 云计算数据中心4. 云计算应用场景4.1 云存储和备份4.2 云计算平台服务4.3 云计算软件开发4.4 云计算与大数据5. 云计算安全性和隐私保护5.1 云计算安全威胁与防护5.2 云计算数据隐私保护5.3 云计算安全管理与审核6. 云计算实践项目6.1 云计算平台搭建与部署6.2 云计算应用开发与测试6.3 云计算性能优化和调优四、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云计算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
2. 实践:提供实验环境和案例,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云计算技术。
3.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和解决云计算实际问题。
五、考核方式1. 课堂作业:包括理论和实践题目,用于检查学生对云计算知识和技术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学生完成实践项目后,需撰写实验报告,详细介绍项目过程和结果分析。
3. 期末考试: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考核,以确保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整体把握。
六、参考教材1. 《云计算导论》(第二版),雷汉全,王小川,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年。
《云计算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云计算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云计算技术的兴起、由来、概念及分类、云计算的原理及关键技术建立基本的概念,并通过实践了解云服务,云服务接口,并行计算与云计算的相互关系等相关内容;通过对云计算开源平台Hadoop的介绍,让学生对云计算平台的一种技术实现方式有所了解;结合云计算平台中各项应用及核心技术的介绍,拓展学生对云计算的认识。
三、教学学时分配理论学时包括讨论、习题课等学时。
《云计算技术》课程实验内容设置与教学要求一览表四、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2学时)(一)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了解云计算的概念、发展现状、发展环境、发展优势和应用前景;理解云计算的实现机制。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云计算的概念和发展现状。
教学难点:云计算实现机制。
第一节云计算的概念1.了解云计算的概念;2.掌握云计算的特点和三种类型。
第二节云计算发展现状1.了解云计算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第三节云计算实现机制1.了解云计算技术体系结构;2.理解云计算的实现机制。
第四节网格计算与云计算1.了解网格计算的概念;2.理解网格计算和云计算的关系和区别。
本章习题要点:简述云计算的概念、发展现状、发展环境、实现机制、发展优势和应用前景。
第二章 Google云计算原理与应用(4学时)(一)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了解Google云计算的应用,掌握Google云计算基本工作原理,理解和掌握数据表Bigtable的数据模型、系统架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Google文件系统GFS,分布式数据处理MapReduce教学难点:分布式结构化数据表Bigtable。
第一节 Google文件系统GFS1.了解Google文件系统GFS的架构、容错机制和系统管理技术。
第二节并行数据处理MapReduce1.了解并行数据处理MapReduce的产生背景;2.理解和掌握MapReduce的编程模型和实现机制。
《云计算技术与应用》课程标准(完整版)

《云计算技术与应用》课程标准课程代码:CB010311 课程类型:理论+实践课程属性:专业拓展课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学分:4.5 学时:80课程负责人:参编人员:一、课程定位(一)课程性质《云计算技术与应用》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必修课,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发展起主要支撑和明显促进作用,是一门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的课程,也是理论与实操紧密联系的课程。
(二)课程作用以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为导向,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通过调查研究社会对云计算的配置与管理方面的要求,制定相关的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内容。
(三)前导、后续课程前导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网络安全技术》后续课程:《虚拟化技术与应用》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针对企业的具体岗位是云计算工程师,以主流的VMware虚拟化技术和产品为载体,按照虚拟化工程师岗位对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要求通过完整的工作过程来组织教学内容。
本课程采用任务驱动和项目引领的模式进行设计。
课程中设计的任务项目取材于真实企业虚拟化建设工程项目案例,并加以提炼。
每个项目都分解为若干个任务,在每次任务的准备阶段都有任务背景、任务相关知识和任务分析作为铺垫;任务实施过程和步骤和叙述详细,并配有任务的验收方法,符合工程项目组织实施的一般规律。
本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并配有相应的练习以激发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兴趣。
三、课程目标(一)能力目标1.能够掌握虚拟云桌面的架构和实现方案;2.能够安装虚拟云桌面支撑平台软件;3.能够配置vSphere 5.5服务器;4.能够创建和管理虚拟机;5.能够安装和配置Active Directory基本环境;6.能够安装vCenter管理平台;7.能够安装SQL2008r2数据库;8.能够实现虚拟云桌面的架构和部署;(二)知识目标1.掌握云计算的基本概念、特征、架构情况。
2.掌握云存储、云服务、虚拟化的相关知识;3.了解云计算的相关应用和安全方面的知识。
《云计算技术》课程标准

《云计算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背景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计算模式,它将计算资源通过网络提供给用户使用,包括必要的硬件设施、软件应用程序以及技术支持等。
云计算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成为了当前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加之不同组织之间的云计算能力的差异性,需要有统一的教学标准,以确保每个学生能够掌握云计算技术的基础和应用。
基于此,我们制定了此课程标准。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云计算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使用各种云计算工具和技术来解决实际业务问题的能力,同时帮助学生逐渐掌握云计算技术的新发展和趋势。
具体的课程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掌握云计算的基础概念,包括云计算的基本原理、云计算的分类及特点、云计算服务模型等。
2.理解云计算的基础架构,包括存储、网络和计算等方面。
3.熟悉常见的云计算平台和工具,包括AWS、Azure、Google Cloud等。
4.掌握云计算的软件开发技术,包括云原生应用、微服务、容器化等。
5.熟悉云计算中的数据管理和安全,包括数据备份和恢复、数据加密等。
三、课程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云计算基础•云计算基本原理和概念•云计算的分类及特点•云计算服务模型3.2 云计算架构•云计算架构介绍•存储和数据管理•网络和安全3.3 云计算平台和工具•AWS、Azure、Google Cloud平台介绍•常见云计算工具介绍及使用方法3.4 云计算开发技术•云原生应用•微服务•容器化3.5 云计算数据管理和安全•数据备份与恢复•数据加密•其他相关技术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达到课程目标,包括但不限于:1.讲授和演示2.项目实践3.学生讨论和辩论五、教材参考1.《云计算:基础与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AWS云计算技术实战指南》,人民邮电出版社3.《Docker技术入门与实战第四版》,电子工业出版社六、考核方式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包括但不限于:1.课堂测试2.项目实践3.展示和汇报4.期末考试七、本课程标准旨在为云计算教育提供一个参考框架。
云计算机技术 软工教学大纲

《云计算技术》课程教学大纲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主撰人:唐四薪审核人:编写日期:2021.3【课程编码】19410ZT3501 【课程类别】专业拓展课程(选修) 【学分数】2.5 【学时数】48【开课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适用专业】软件工程【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修读学期】第五学期一、课程简介“云计算技术”是软件工程专业的专业拓展选修课程,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云计算作为大数据的处理架构,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课程主要讲述云计算技术的组成及其实际应用。
主要内容包括云计算的概念和体系结构,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关系,分布式存储技术HDFS、分布式计算技术Mapreduce、虚拟化技术、NoSQL数据库技术、云安全与隐私保护、Hadoop大数据处理平台。
本课程面向工程专业认证,强调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以任务驱动和问题驱动的方式为教学主线。
“云计算技术”以“计算机网络、Java程序设计”为前期基础课程。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学生了解云计算的概念和体系结构,理解云计算的特征和关键技术,对云计算的部署和实施有宏观上的理解。
(支持毕业要求3)课程目标2:熟练掌握Hadoop大数据平台的使用,包括Hadoop的安装部署、Hadoop的几种安装模式、HDFS文件系统的使用,MapReduce并行编程模型,Hbase 数据库;Hive数据仓库;ZooKeeper分布式应用程序协调服务;并能在Eclipse 中编写和调试MapReduce程序。
(支持毕业要求6)课程目标3:使学生具备基于云计算应用需求完成设计任务的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支持毕业要求4)课程目标4:通过并行程序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算法与程序设计的能力,具备团队化开发云计算平台和大数据项目的能力。
(支持毕业要求9和10)三、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本课程对学生各项毕业要求的支撑度毕业要求与课程对应关系矩阵四、课程教学基本内容第一章大数据与云计算概述(支撑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学生能理解大数据的概念和特征;了解大数据的处理过程及职业岗位;在此基础上了解云计算产生的背景和演进的历程;了解云计算的特点及技术分类;了解云计算与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
云计算技术课程标准

《云计算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代码:云计算技术、总学时数:36(理论课学时数:8 实践课学时数:28)学分数:2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一、课程的性质1、选修课;2、专业课。
二、课程定位该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云计算的基础知识和概念,了解虚拟化技术及管理;掌握NFS服务器的配置,掌握yum的配置,掌握Cloudstack安装和配置,掌握基于Cloudstack的云计算平台的管理。
学生应先修《网络操作系统应用与配置》一课,掌握Linux的基础知识和操作后,方可修本课程。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为导向,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通过调查研究社会对云计算的配置与管理方面的要求,制定相关的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内容。
课程以Cloudstack开源云平台的安装、配置与管理为主线,从而让学生掌握云计算的相关知识、相关服务器的配置,加深Linux的使用技能,直至完整掌握Cloudstack。
在学时分配上,本课程偏重实践,理论8课时,实践28课时,,着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课程基本目标1、知识目标:(1)云计算的起源及有关概念(2)Vmware虚拟化技术(3)Kvm虚拟化有关知识(4)NFS相关知识(5)数据库有关知识(6)Cloudstack平台管理的有关概念与知识2、职业技能目标:(1)安装操作系统(2)节点基本配置(3)配置yum服务器和客户端(4)NFS服务的配置与测试(5)虚拟机管理(6)计算节点安装(7)管理节点的安装与配置(8)模板与ISO管理(9)Cloudstack管理(10)模板制作3、职业素质养成目标在本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团体协作能力、规范安全操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自我展示能力等。
4、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要求:无五、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基础》:掌握基本的网络基础知识,了解TCP/IP协议,了解各种网络服务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计算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代码:云计算技术、
总学时数:36(理论课学时数:8 实践课学时数:28)
学分数:2
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
一、课程的性质
1、选修课;
2、专业课。
二、课程定位
该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云计算的基础知识和概念,了解虚拟化技术及管理;掌握NFS服务器的配置,掌握yum的配置,掌握Cloudstack安装和配置,掌握基于Cloudstack的云计算平台的管理。
学生应先修《网络操作系统应用与配置》一课,掌握Linux的基础知识和操作后,方可修本课程。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为导向,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通过调查研究社会对云计算的配置与管理方面的要求,制定相关的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内容。
课程以Cloudstack开源云平台的安装、配置与管理为主线,从而让学生掌握云计算的相关知识、相关服务器的配置,加深Linux的使用技能,直至完整掌握Cloudstack。
在学时分配上,本课程偏重实践,理论8课时,实践28课时,,着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课程基本目标
1、知识目标:
(1)云计算的起源及有关概念
(2)Vmware虚拟化技术
(3)Kvm虚拟化有关知识
(4)NFS相关知识
(5)数据库有关知识
(6)Cloudstack平台管理的有关概念与知识
2、职业技能目标:
(1)安装操作系统
(2)节点基本配置
(3)配置yum服务器和客户端
(4)NFS服务的配置与测试
(5)虚拟机管理
(6)计算节点安装
(7)管理节点的安装与配置
(8)模板与ISO管理
(9)Cloudstack管理
(10)模板制作
3、职业素质养成目标
在本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团体协作能力、
规范安全操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自我展示能力等。
4、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要求:
无
五、先修课程
《计算机网络基础》:掌握基本的网络基础知识,了解TCP/IP协议,了解各种网络服务器。
《网络操作系统的应用与配置》:掌握Linux的基础知识,掌握Linux基本操作和服务器配置。
六、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1、课程主要内容说明
本课程总学时是36学时,其中理论课学时8,实践课学时28。
着力培养学生安装基于cloudstack的云计算平台,并能进行配置和管理;同时具有一定的云计算理论知识,以使学生具有再发展的渚力。
2、课程组织安排说明
该课程的教学模式采用以学生为主体,项目驱动教学。
教学地点安排在去计算实验室。
整门课程的教学围绕着安装、配置和管理基于Cloudstack的云计算平台而展开。
3、课程教学内容
专业课程(含课内实践)
七、教学方法
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任务驱动教学的方法。
提供云计算实验室,一人一机,安装Linux系统,安装Cloudstack系统,并对云计算平台进行管理。
八、教学评价建议
1、期末考核评价及方式
期末考核采用上机考核方式。
2、教学过程评价
教学过程对学生的评价是通过学生提交的实验(训)报告体现。
3、课程成绩形成方式
(1)平时成绩(20%):出勤率,课堂表现。
(2)实验成绩(30%):实验报告。
(3)期末考试(50%):期末考试成绩。
九、课程主讲教师和教学团队要求说明
主讲教师要求熟悉Linux系统,有使用Cloudstack搭建云计算平台的实践经验。
十、课程教学环境和条件要求
云计算实训室,机器内存不少于16G
十一、课程建设等级说明
无
十二、教学资源的利用
使用教材:《Cloudstack入门指南》,中国Cloudstack社区编写小组,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年9月。
实验教材:同上
参考书:《Red Hat Linux服务器配置与应用(第2版)》,林慧琛、尤国君、刘殊,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年12月第2版
多媒体资源:
实验(训)室利用:网络综合实训室
校外基地利用:
编制人:
编制单位:广州市远望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编制
日期:2015年4月20日
审核人:
教学单位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