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 知识点提要
文学理论知识提要
![文学理论知识提要](https://img.taocdn.com/s3/m/c5dc29a6dd3383c4bb4cd2c2.png)
知识提要
一、重要概念
1.文艺学
2.文学理论
3.文学四要素
4.话语
5.话语蕴藉
6.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
7.文学本体论
8.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
9.“双百”方针
10.文学的人民性
二、简述
1.简述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三者之间的关系。
2.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由哪几方面构成?
3.文学理论有哪些基本形态?
4.如何使我国当代文学理论具有当代性,体现时代精神?
5.简述判断文学与非文学的标准。
6.简述模仿论与表现论的区别。
7.简述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
8.精神生产有何特殊性?
9. 简述马克思“艺术生产”概念的多重内涵。
10.简述宗教和艺术之间的关系。
三、论述
1.试论述“文学起源于劳动”这一命题。
2.试从目的、方式和态度三方面阐述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
3.结合文学史谈谈你对文学作品雅与俗的理解。
4.。
试论述文学创造与其他精神生产的区别。
文学理论知识要点
![文学理论知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adc8b3fa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0f.png)
文学理论知识要点一、基础知识1、文学活动中的四种要素,指的是作品、作家、世界和读者。
2、二十世纪30年代上海良友图书公司编集了《中国新文学大系》之后,中国现代文学刊物和文学理论、文学史著作中普遍采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分法”的文学分类方法。
3、现实型文学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4、理想型文学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5、象征型文学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6、诗歌这种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是:凝练性、跳跃性和节奏韵律性。
7、小说这种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是: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和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8、剧本这种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是: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9、散文这种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是:题材广泛多样、结构自由灵活和抒写真实感受。
10、报告文学的基本特征:及时性、纪实性和文学性。
11、三国时期著名经学家王弼在对《周易》进行诠释时,曾详明地理清了言、象、意三者之间的关系。
这种关系在文学作品中如何呈现?在王弼看来,“言、象、意”是一个由表及里的审美层次结构。
12、综合古今中外对于文本层次的认识,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一书将文本分为三个大的层次,即文学言语层面、文学形象层面和文学意蕴层面。
13、文学言语除了形象性、生动性、凝练性、音乐性等特点外,还有内指性、心理蕴含性、阻拒性三个特点。
14、文学形象是读者在阅读文学言语系统过程中,经过想象和联想而在头脑中唤起的具体可感的动人的生活图景。
文学形象有以下基本特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假定与真实的统一、个别与一般的统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15、文学意蕴层面一般可以分出历史内容层、哲学意味层、审美意蕴层三个不同的层面。
16、文学意境有情景交融(表现特征)、虚实相生(结构特征)、韵味无穷(审美特征)的特征。
17、审美意象有如下基本特征:其本质特征是哲理性;表现特征是象征性;形象特征是荒诞性;思维特征是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鉴赏特征是求解性和多义性。
文理论知识点(精华版)
![文理论知识点(精华版)](https://img.taocdn.com/s3/m/2dafefeb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4c.png)
文学理论学问点一.文学作品的类型:现实型,抱负型,象征型1.现实型: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事实的文学形状;2.抱负型:抱负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治抱负的文学形状;3.象征型: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示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状;二.文学的基本体裁:诗,小说,剧本,散文和报告文学1.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动,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特点:凝练性,跳动性,音乐性2.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表达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特点:深化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表达,详细充分的环境描写三.文学作品的文本层面:言语层,形象层,意蕴层1.文学言语层面:指文学文本第一出现于读者面前,供其阅读的详细言语系统;特点:内指性,心里包蕴性,阻据性2.文学形象层面:是读者在阅读文学言语系统过程中,经过想象和联想而在头脑中唤起的详细可感的动人的生活图景;特点: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假定与真实的统一个别与一般的统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3.文学意蕴层:指文本所包蕴的思想,感情等各种内容,属于文本结构的纵深层次;三个层面:历史内容层,哲学意味层,审美意蕴层四.文学典型1.定义: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状之一,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出特点的富于魅力的性格;一般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2.举例说明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1) 一方面,典型性格是在典型环境中形成的,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就是围围着她的典型环境的产物;2) 另一方面,典型人物在肯定条件下发生反作用;这种现象在无产阶级英雄典型那里表现得尤为充分,如《红岩》;五.意境,意象,审美1.意境定义: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状之一,是指抒情型作品中出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2.特点:情形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3.意象定义:这里主要指审美意象,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状之一;是指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荒诞性为其基本特点的达到人类审美抱负境界的表意之象;4.审美定义:审美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特别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六.叙事1.定义:简洁地说,就是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大事的过程;2.构成:表达内容,表达话语,表达动作3.特点:第一,叙事的内容是社会生活大事的过程其次,叙事是话语的虚构七.结构表层结构深层结构↓↓大事之间关系关联性多种行动之间关联八.行动:行动序列→只指一种行动行动序列的形成:首尾相接,中间包含,左右并连九.文本时间:是指故事内容在叙事文本中详细出现出来的时间状态,是作者对故事内容进行创作加工后供应应读者的文本秩序;故事时间:是指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状态,是故事内容中虚构的大事之间的前后关系;十.抒情性作品1. 定义:指以表现作者个人主观情感为主,偏重审美价值的一类文学作品,与叙事性作品相对;内容--- 抒情内容:情感,过程,意义构成要素形式--- 抒情话语:声音,画面结构要素(一)声与情———— 1. 诗与乐 2. 声调与情调3. 节奏与情感的运动形式(二)景与情———— 1. 诗与画2. 情形关系3. 真与幻十一;抒情话语的修辞方式:比如,象征,倒装,歧义,夸张,对比,借代,用典等;比如,象征————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一种情感与意义倒装,歧义————音韵对仗,含义互文夸张,对比————把有限情感放大,无限化借代,用典————经济简约而丰富感情十二. 文学风格1. 定义: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和言语结构中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长久的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2. 文学风格的类型与价值风格的简分法:中国的简分法是将风格分为“刚”和“柔”两类,也有“虚”和“实”,“奇”和“正”等二分法;风格的繁分法:由于将文学风格分为较多,较繁复的类型而得名,奉献最大的是刘茘和司空图;3. 风格的审美价值1 真正特殊的风格美是可以超越时代,地域和阶层的限制,留住永恒的美感的;但是它在很大程度上又受到时代价值取向2 风格的审美价值虽然可以超越时代,的影响和制约;十三;民族风格1. 定义:指作家作品在总体特色上所具有的特定民族的特点,是该民族的精神特点,审美要求和审美抱负在作家作品中的表现;拉丁族:西班牙,法国,意大利——情欲《包法利夫人》表现:题材——日耳曼:德国,英国——爱,婚姻《简爱》十四;文学风格地域性1. 定义: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文化,作家总是生活在肯定的地域中,不能不感受到地域文化的气息,而地域文化对作家创作必定产生很大影响,所以作家的文学风格中必定渗入地域文化的因素,表现出鲜明的地域性;2. 详细表现在那几个方面:1) 自然环境2) 社会环境3) 生活习惯十五;如何懂得文学风格的地域性1. 定义:2. 详细表达在以下三个方面十六;文同学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1. 文学消费和文同学产之间是辩证的互动关系;2. 一方面,文同学产规定着文学消费;3. 另一方面,文学消费也制约着文同学产;4. 再次,文学消费者参加生产着文学产品;十七;简要谈一谈对文学接受的文化属性的熟悉在文学消费所具有的二重性之中,文学消费的精神享受性和意识形状性居于主导性,由于文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表达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状;1. 文学接受的审美属性:文学不仅能够丰富人们的生活学问,给人以理智上的启迪,而且能给读者带来审美的享受,具有审美属性;这种属性能从情感上打动读者,感染读者;层次:动听悦目悦心悦意悦神悦志2. 文学接受的熟悉属性:文学作品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揭示自我人性的丰富本质,因而具有一种为读者供应熟悉社会生活,熟悉人类自身本质的价值属性;宏观————社会生活,客观世界微观————熟悉人性,熟悉自我3. 文学接受的价值阐释属性:文学作品作为一种文化信息密集的文化产品,对于读者来说,具有一种多方面满意其文化阐释与品评爱好的价值或者属性;4. 文学接受的沟通属性:文学活动是一种社会性的话语活动,文学活动自古以来就具有肯定的社会交际与沟通的作用;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在论述诗歌的作用时就说到“诗可以群”;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读者与作者的沟通读者与作品中人物角色的沟通读者与其他读者的沟通读者与作品所描写的整个自然,社会以及全人类的沟通十八;文学接受的过程:期望视野,接受动机,接受心境1. 期望视野:在文学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复杂缘由,心理上往往会有既成的指向与观念结构;读者的这种据阅读文本的既成心里图式,叫做阅读体会期望视野,简称期望视野;1)三个层次:文体期望,形象期望,意蕴期望2)形成的三个因素: 文化学问,社会阅历,性别与年龄2. 接受动机:读者进行文学阅读时的动力和需要1)审美动机2) 求知动机3) 受教动机4)批判动机5)借鉴动机3. 接受心境: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处于肯定的心情状态;在文学阅读开头时,这种生活中的心情状态不行能截然中断,它会相伴读者进入阅读过程,影响阅读成效;读者的这种影响阅读的心情状态,就叫接受心境;1)文学接受心境主要有欣悦,抑郁与虚静这三种状态2)接受心境的形成,取决于多方面因素:1. 社会生活状况及及个人境遇有关,如国家的强盛或动荡;2. 个人境遇会影响接受心境;3. 个人的生理状况会影响接受心境;4. 自然环境状况会影响接受心境,如酷热或冰冷,阴云覆盖或秋高气爽等;5. 民族文化传统会影响接受心境,如中国古典文化讲究以“虚静”进入文学阅读过程中;十九;异变的三个方面1. 第一是作品形象的异变2. 其次是情感的异变3. 再次是思想观念的异变二十;谈谈期望遇挫与艺术魅力之间的关系1. 期望遇挫与艺术魅力总体上来看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一般而言,一部较为优秀的作品往往相伴着期望遇挫;由于通常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读者的爱好,否就作品就有缺乏新意之嫌;同样假如读者完全受挫的话也同样难以使读者进入作品;2. 读者的期望视野与作品之间呈三种情形:1)完全顺应2)完全遇挫3)既有顺向顺应又有逆向遇挫二十一;共鸣,净化,领会,余味1.共鸣:是文学接受进入高级阶段的一个标志,指的是: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感情,抱负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打动,从而形成一种剧烈的心灵感应状态;2.净化:是读者通过阅读作品而达到的一种“杂念去除,趋向崇高”的自我教育成效;3.领会:是指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继公民和净化之后而进入的一个更高阶段,详细包括潜思默想,体悟人生真谛,提升精神境域等状况与过程;4.余味: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之后的一种心理连续和留存状况,是指文学作品再造成读者的共鸣,净化和领会之后,连续留存于脑际并使其不断回味的状态;如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指出:“人之读一小说也,往往既终卷后,数日或数旬而终不能释然;”二十二;文学批判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之间的关系1. 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的内涵指向彼此是相互联系的,例如高度的写实性与进步的倾向性,健康的情感性相统一,艺术作品才能产生心灵影响;2. 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是内在地联系在一起;例如形象塑造的鲜明,生动,独特,离不开真实性这个前提;3. 而意蕴评判,同时也意味着思想,情感,意绪及社会内涵的评判,等等;越是深层的批判,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就联系的越是紧密,由于艺术作品的思想原来就在艺术之中,是一种“有一位的形式”;。
文学理论知识点总结大二
![文学理论知识点总结大二](https://img.taocdn.com/s3/m/551e78d4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65.png)
文学理论知识点总结大二在大二阶段,学习文学理论是我们深入了解文学的重要一步。
文学理论是对文学作品与文学创作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的学科,它帮助我们了解文学的内涵和形式,深化我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本文将对大二阶段所学的文学理论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文学理论的定义与分类文学理论是对文学作品的形式、风格、意义等方面进行研究的学科。
它包括文学批评理论、文艺美学理论、文化理论等。
1. 文学批评理论文学批评理论主要关注文学作品的评价、分析和批判。
它涉及到文学创作的方法、风格、主题等方面的讨论与解读。
2. 文艺美学理论文艺美学理论探讨文学作品的审美特征和艺术形式。
它涉及到艺术的美感、审美价值以及艺术形式的特点和演变等问题。
3. 文化理论文化理论探讨文学作品在特定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下所表达的文化内涵。
它关注文学作品与历史、社会、人文精神等方面的关系。
二、文学理论的流派与代表性人物文学理论有多种流派,每种流派都有其代表性人物和理论观点。
1. 形式主义理论形式主义理论强调文学作品的形式特征,认为形式是文学作品的核心。
代表人物包括俄国学者托尔斯泰、杜布罗夫斯基等。
2. 结构主义理论结构主义理论认为文学作品具有明确的结构和符号系统。
代表人物包括塞曼斯、巴特、雷克等。
3. 传统主义理论传统主义理论关注文学作品的历史渊源和传统意义。
代表人物包括费尽、莱斯及杰克逊等。
4. 后现代主义理论后现代主义理论对传统文学观念进行颠覆和解构,强调多元化、模糊性和游戏性。
代表人物包括福柯、巴特、达德等。
5. 叙事理论叙事理论研究文学作品的叙述结构和故事表达方式。
代表人物包括吉恩特、赫尔姆斯、凡德尔等。
三、文学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在学习文学理论过程中,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些重要概念和术语。
1. 意象意象是文学作品中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形象所体现的抽象思想。
它可以帮助传达作者的情感和主题。
2. 符号符号是文学作品中用来表示特定概念、感情或意义的物象或行为。
文学理论知识点整理
![文学理论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8cc018bf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69.png)
文学理论知识点整理文学理论是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理论解析和批评,揭示其内涵与艺术特点。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文学理论知识点整理,供参考。
1.结构主义理论:结构主义关注文本的内部结构和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文学作品是由符号系统构成的。
代表人物有塞米奥特、巴赫金、巴特等。
2.生成派理论:生成派理论强调作品创作过程中的非意识的因素对作品的影响,认为作品的创作是一个潜意识的生成过程。
代表人物有福柯、昆德拉、德里达等。
3.传统批评理论:传统批评主要关注作品的形式美和内容,强调对古典作品的传承和保护。
代表人物有约翰逊、托马斯、列维斯托克等。
4.阐释学理论:阐释学强调读者的主观阐释和解读过程,认为作品的意义是由读者构建的。
代表人物有里卡尔、布鲁克斯、费希特等。
5.后现代主义理论:后现代主义理论否定了一切宏大的叙事和定义,关注语言的多样性和后现代社会的碎片化特征。
代表人物有巴特、福柯、德里达等。
6.社会历史主义理论:社会历史主义理论认为文学作品是社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关注文本与社会历史的关系。
代表人物有威廉·髙明、格拉姆斯基、詹姆斯恩斯特等。
7.叙事理论:叙事理论关注作品的叙事结构和叙事方式,研究叙述者与叙述之间的关系。
代表人物有杰拉尔德·格诺斯、克里斯多夫·布雷特、托尔斯泰等。
8.意象主义理论:意象主义强调通过感知和意象表达作家内心的情感和思绪。
代表人物有波德莫、福楼拜、莫泊桑等。
9.形式主义理论:形式主义关注作品的形式和结构,强调艺术的独立性和自足性。
代表人物有修正主义、达尔、修兹基等。
10.象征主义理论:象征主义认为文学作品可以通过象征、暗示的方式表达情感和主题。
代表人物有马拉美、曼德尔斯坦等。
以上仅为部分文学理论知识点的简要介绍,每个理论都有其独特的视角和研究方法。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学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对于文学研究者和文学爱好者来说,了解和掌握不同的文学理论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深化对文学艺术的理解和欣赏。
文学理论的知识点
![文学理论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8754446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e2.png)
文学理论的知识点文学理论是研究文学原理和文学艺术规律的学科,它探讨文学作品的创作原则、审美效果以及与社会、历史、心理等方面的关系。
文学理论的研究对于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与世界意义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文学理论知识点。
1.传统批评理论:传统文学批评理论主要源于西方文学史的发展,包括古希腊的诗学、启蒙时代的批评理论、浪漫主义的批评理论等。
传统批评理论主要关注文学作品的美学效果、艺术形式和创作风格等方面。
2.结构主义理论:结构主义理论认为文学作品是一种有机的结构,它以文本中的各个元素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强调文本的内在结构和语言系统的规则。
结构主义理论关注的问题包括符号、符号系统、语言结构以及文学作品中的隐喻和象征等。
3.语法学派理论:语法学派理论强调文学作品的结构和语言使用方式对于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产生重要影响。
语法学派理论主要研究文学作品中的叙事技巧、语言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
4.重述理论:重述理论认为文学作品是一种不断被重述和改写的过程。
重述理论关注文学作品中的意象、主题、符号等元素的变化和演化,强调文学作品的历史性和传承性。
5.新批评理论:新批评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兴起的一种文学批评方法。
新批评理论强调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的主观感受和个人理解,强调文学作品与读者的互动关系。
6.后现代理论:后现代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兴起的一种文学理论和文化理论,它质疑知识和权力的固化结构,强调差异、边缘与边际的文化形态。
后现代理论对于解构文学作品中的二元对立、拓展文学创作的边界具有重要意义。
7.女性主义理论:女性主义理论关注性别对于文学作品和文化生活的影响,强调女性的主体地位、女性的话语权和女性的体验。
女性主义理论对于批评男权社会中的性别偏见以及挖掘女性文学作品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8.后殖民理论:后殖民理论关注殖民主义和殖民地历史对于文学作品和文化形态的影响,强调历史、权力和身份的关系。
文学理论的知识点
![文学理论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6bf2976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80.png)
文学理论的知识点文学是人类创造的一种艺术形式,通过文字来表达和传递思想、情感和体验。
文学理论是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读的学科,它探讨了文学的起源、发展、形式和意义等方面的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重要的文学理论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第一,结构主义理论。
结构主义理论强调文学作品的结构和系统性,认为文学作品是由各种符号和符号系统组成的。
结构主义关注作品内部的关系和结构,通过分析符号和符号系统的运作方式来解读作品的意义。
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有俄国学者弗拉基米尔·普罗普,法国学者罗兰·巴特。
第二,后现代主义理论。
后现代主义理论是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和超越,它强调文学作品的多样性、碎片性和相对性。
后现代主义文学常常涉及到语言的游戏、叙事的打破和身份的模糊等主题。
代表人物有法国学者让-弗朗索瓦·利奥塔、美国学者林达·哈特。
第三,女性主义理论。
女性主义理论关注女性的权利、地位和经验,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来揭示和批判男性主导的社会结构。
女性主义理论强调女性的声音和视角,关注性别的政治和文化意义。
代表人物有美国学者瓦吉·凯特·米切尔、法国学者海伦·西克斯。
第四,后殖民主义理论。
后殖民主义理论关注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对文学作品和文化的影响,探讨后殖民社会的权力、身份和文化认同等问题。
后殖民主义理论强调被殖民地的经验和视角,揭示殖民主义的不平等和压迫。
代表人物有印度学者盖亚特里·斯皮瓦克、牙买加学者爱德华·格林。
第五,心理分析理论。
心理分析理论是由弗洛伊德等心理学家提出的,它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解读来揭示人类的潜意识和心理冲突。
心理分析理论关注人物的欲望、冲突和梦境等方面,通过解读象征和隐喻来理解作品的深层意义。
代表人物有奥地利学者卡尔·古斯塔夫·荣格、美国学者哈罗德·布鲁姆。
以上是一些重要的文学理论知识点,它们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读文学作品。
文学理论第5版知识点总结
![文学理论第5版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e95bb5a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8b.png)
文学理论第5版知识点总结一、文学的概念1. 文学的定义文学是用语言艺术地表现人类思想感情、塑造形象和描绘环境的创造性活动,是一种对现实的艺术再现和审美创造。
2. 文学的形式文学的形式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每种形式都有其特定的表现手法和效果。
3. 文学的功能文学的功能包括了审美功能、表达功能、启迪功能和批判功能。
文学作品通过审美形式唤起读者的美感,通过艺术表达展现情感,启迪读者思想,批判社会现实。
4. 文学的题材文学的题材包括人物、事件、景物等,这些题材提供了文学作品创作的素材和内容。
5. 文学的风格文学的风格是文学作品特有的表现形式,包括韵律、节奏、语言、修辞等。
二、文学批评1. 文学批评的发展文学批评是对文学作品的评价和解读,它随着文学发展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
从最初的审美批评到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批评等,文学批评形式多样。
2. 文学批评的方法文学批评的方法主要包括传统批评、形式主义批评、马克思主义批评、后现代主义批评等。
每种批评方法都有其特定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向。
3. 文学批评的标准文学批评的标准包括了文学作品的艺术性、情感性、社会性和道德性等。
这些标准是对文学作品质量的评价依据。
4. 文学批评的价值文学批评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和评价,可以促进文学作品的创作和发展,同时也可以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三、文学评价1. 文学价值的判断文学价值的判断是对文学作品质量的评价,包括了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例如文学作品的艺术性、思想性和传播效果等。
2. 文学评价的标准文学评价的标准包括了文学作品的真实性、美感性、情感性、社会性和思想性等。
这些标准可以帮助评价者判断文学作品的质量。
3. 文学评价的方法文学评价的方法有多种,包括了审美评价、历史评价、社会评价和文化评价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侧重点和效果。
四、文学意义和作用1. 文学的社会意义文学作为一种审美活动,可以唤起人们的美感和情感,提升人们的审美情趣,同时也可以反映社会现实,批判不良现象,促进社会进步。
《文学理论》复习提要
![《文学理论》复习提要](https://img.taocdn.com/s3/m/52236429647d27284b7351ac.png)
《文学理论》复习提要一、大纲概述《文学理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
本课程以历史的和现实的文学现象为根据,通过对文学的一般性质、特征和文学文本、文学创作、文学接受以及文学发展等问题的讨论,从理论上阐释什么是文学,深化学生对文学的认识和理解,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文学观念,掌握与之相关的概念范畴、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学习《文学理论》的目的在于较为系统地掌握文学理论的一般知识,为学好文学史和其他文学课程、进行文学评论和进一步从事文学理论研究,作必要的知识准备和理论准备。
《文学理论》全书八章,可分为五个单元;作为中文专业的基础理论课,《文学理论》的内容需要学习一学年,不少于120课时。
根据教学特点,我们将《文学理论》分为《文学理论》(1)和《文学理论》(2)两个部分,分两个学期学习。
《文学理论》(1)包括此课程第一、二单元,即第一、二、三、四章,《文学理论》(2)包括此课程第三、四、五单元,即第五、六、七、八章。
全课安排如下表所示:单元章节主要内容备注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二章文学的一般性质和特征文学理论(1)第二单元第三章、第四章文学作品及其体裁第三单元第五章、第六章文学创作及思潮流派文学理论(2)第四单元第七章文学接受第五单元第八章文学活动这种安排仅仅是在教学时间上的一种处理,不能因此忽略《文学理论》作为一门课程在知识上的连贯性和逻辑上的内在联系。
在学习中,需要注意(1)、(2)部分各章节之间的联系。
在学习中需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做到三个联系:第一、联系具体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来理解各种理论问题;第二,联系现实的文学论争来深化对各种理论观点的领机然;第三,联系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中的新成果来更新理论知识。
二、大纲内容第一章、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讨论文学的一般性质和特征。
本章通过三节内容的讨论,逐层揭示文学的性质与特征。
在教学中需注意不能孤立地根据各节所讲的内容来理解文学的性质,即注意第一章对文学性质的分析和讨论是通过三节内容,逐层分析才实现的。
文学理论期末复习重点
![文学理论期末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faa5b216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42.png)
文学理论期末复习重点文学理论复习重点1.文艺学: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
文学理论是核心,他的任务就是给文学史和文学批评提供概念。
文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古代没有有系统性的文学理论,点滴,零散。
西学东渐,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的关系》工具主义。
从零散的对作品的理性评价到系统的文学理论思考和著作。
2.文学的本体论/本质论。
(整个文学理论体系的重点)文学的本质论:概念是表达人的思维过程及其结果的词语文学正是人们用来思考诗歌、小说和散文等所涉及的普遍问题的一个概念。
反本质主义——反对文学有放之四海的定义解构了文学本质问题文学概念的定义是不断变化的文学概念的含义是多元化的3.文学的概念(伊格尔顿定义“文学”是一个名称,文学的含义是随历史变化的)文学是怎么演变的;文学是怎么发展的;(文学的文化含义、审美含义以及通行含义)文学的原初含义(广义)——文化含义文学的文化含义泛指广义的文化过程,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
文学还未从一般文化现象中分离出来独立发展。
文学的狭义——审美含义文学的审美含义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文学分离,独立出来,成为特殊审美形态。
(文学的审美含义: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
中国魏晋时期,审美属性独立;西方18世纪,诗正式成为“美的艺术”。
)文学的现代含义——通行含义文学审美含义的通行:文学主要被视为具有审美性的语言艺术作品。
通行原因:人类活动的发展使文学从一般文化形态中独立出来。
现代学科分类机制的建立与健全,文学被划分到审美-表现领域,专门承担表现审美体验的任务。
文学现代含义的确立:首先将一批文本从其他文献中分离出来,然后赋予这批文本以创造性、想象性和审美性为特征,并以天才论为基础赋予作者崇高的地位,把诗人和艺术家提高到一个具有强大创造力的造物主地位,以此形成了一个艺术或文学的独立自足的领域。
文学理论知识点
![文学理论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c1ae8ff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12.png)
文学理论知识点文学理论是一门研究文学的普遍规律和基本原理的学科,它对于我们理解文学作品、文学现象以及文学创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学理论的世界,探索其中的一些关键知识点。
一、文学的本质文学的本质是文学理论中一个核心的问题。
对于文学本质的探讨,不同的学者和流派有着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文学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
文学作品通过各种艺术手段,如描写、叙述、抒情等,展现出社会的风貌、人物的命运以及各种社会现象。
这种反映不是简单的镜像式呈现,而是经过作者的选择、加工和提炼,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
另一种观点强调文学是作者情感的表达。
作者将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和感悟通过文学作品传达出来,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喜怒哀乐,从而产生共鸣。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文学是一种语言的艺术。
语言是文学的载体,文学通过独特的语言运用,如修辞、韵律、节奏等,创造出美的形式和意境。
二、文学作品的构成文学作品由多个要素构成,包括题材、主题、情节、人物、结构和语言等。
题材是文学作品所描绘的具体内容,如历史、现实、神话等。
主题则是作品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或核心观点,是作品的灵魂所在。
情节是作品中事件的发展和演变,它推动着故事的进展,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人物是文学作品的核心,他们的性格、命运和行为构成了作品的主要内容。
结构是作品的组织方式,合理的结构能够使作品层次分明、逻辑清晰。
语言则是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优美、生动、准确的语言能够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三、文学创作的过程文学创作是一个复杂而又充满创造性的过程。
首先是创作的准备阶段,包括生活积累、素材收集、思想酝酿等。
作者需要对生活有着敏锐的观察和深刻的感悟,从生活中获取创作的灵感和素材。
然后是构思阶段,作者在头脑中对作品进行整体的规划和设计,确定主题、情节、人物等。
接下来是写作阶段,作者将构思转化为具体的文字,这需要作者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
最后是修改和完善阶段,作者对初稿进行反复的审视和修改,使作品更加完美。
文学理论的知识点和总结doc
![文学理论的知识点和总结doc](https://img.taocdn.com/s3/m/08efda1aa76e58fafab0031e.png)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这三个分支具有不同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它们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与渗透。
文学理论作为研究文学普遍规律的学科,是文艺学中三个分支之一,它与其他分支有极其密切的联系。
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一般性的普遍的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着其他分支的研究,但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
它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其研究内容,以哲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的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建立起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
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规定为五个方面:即文学活动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
我们的文学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学理论,它作为一门科学,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
即体现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它公开宣布为繁荣和发展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文学服务。
文学理论研究虽然只有一个认识客体——文学活动,但同一认识客体可以成为多种视角所观照的多种对象正是由于同一客体可以形成多对象,并运用多视角、多方法加以研究,文学理论就形成了多样化形态。
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是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等。
韦勒克关于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的论述在《文学理论》一书中,我曾试图对文学研究的某些主要分支加以区别。
我写道:“首先,在两种文学观点之间存在着区别:一种观点将文学视为一种共时序列;另一种观点将文学主要视为一系列按编年顺序排列的作品,并将其视为历史进程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其次,在文学原理和文学标准的研究与具体的文学作品的研究之间,也存在着进一步的区别,不论我们对这些作品的研究是孤立的,还是按编年顺序进行的。
文学书中的知识点总结
![文学书中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7167c66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32.png)
文学书中的知识点总结一、文学理论文学理论是文学研究的基础,它是对文学现象进行系统分析和理论论证的学科。
文学理论研究的内容包括文学的定义、文学的分类、文学形式、文学风格、文学艺术等。
其中,文学的定义是文学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关于文学的定义有许多不同的观点,主要包括语言学观点、心理学观点、社会学观点、理论美学观点等。
在文学理论中,还包括了文学的分类问题,文学形式和文学风格的研究,文学的艺术特征等。
二、文学史文学史是对文学发展和演变过程的研究,它主要包括古代文学、中世纪文学、近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等不同阶段的文学发展情况。
文学史的研究内容包括文学的起源、发展、变革、流派、作家、作品等。
在文学史中,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其独特的文学特点和文学成就,每个作家或者作品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学意义。
文学史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文学的发展脉络和历史渊源,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的解读和鉴赏。
三、文学批评文学批评是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和解读的学科,它主要包括文学评价、文学解读、文学评论、文学评议等方面。
文学批评的研究内容包括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思想内涵、艺术价值等。
在文学批评中,有多种不同的批评方法和理论,主要包括传统的批评方法、现代的批评方法、后现代的批评方法等。
文学批评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的品评和解读,对文学作品的意义、价值和影响进行更加全面的认识。
四、文学创作文学创作是文学作家进行文学创造的过程,它主要包括文学创意、文学表达、文学风格、文学技巧等方面。
文学创作的研究内容包括文学作家的文学才能、文学创作的主题和题材、文学作品的结构和语言等。
在文学创作中,有多种不同的文学创作技巧和方法,主要包括自由创作法、写作技巧法、写作规则法等。
文学创作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文学作家的文学才能和文学创作过程,对文学创作方法和技巧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
综上所述,文学书中的知识点包括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创作等多个方面,它们之间相互交织,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文学研究的丰富内容。
文学理论知识点
![文学理论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31ed840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3e.png)
文学理论知识点文学理论是研究文学的一门学科,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与探讨,以及对文学创作和阅读的规律进行总结和归纳,来揭示文学的内在规律和审美价值。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文学理论知识点。
一、形式主义形式主义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文学理论流派,它强调对文学作品的形式和结构进行分析和解读。
形式主义认为,文学作品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形式和结构上,通过对作品内在的语言特点和艺术手法进行研究,可以揭示作品的审美特质和意义。
二、意象主义意象主义是20世纪初兴起的文学理论流派,它认为文学作品通过意象的运用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意象主义将意象定义为通过感官形象直接传递作者情感的符号,通过对作品中的意象进行解读,可以理解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三、结构主义结构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文学理论流派,它将文学作品视为一个符号系统,关注作品内部的结构和关系。
结构主义认为,文本中的各个元素相互关联,彼此影响,通过对结构的分析和解读,可以揭示作品中的意义和思想。
四、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期兴起的一种文学理论流派,它对现代主义的思想进行了批判和反思。
后现代主义强调抵制大众文化的侵袭,关注个体和主体的存在和表达,同时也质疑语言和意义的稳定性。
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通常具有碎片化、多视角、自我反思等特点。
五、女性主义批评女性主义批评是对文学作品进行性别分析和批判的一种文学理论方法。
女性主义批评认为,在传统文学中,女性经常被边缘化和歧视,通过对作品中的性别角色和表述进行解读,可以揭示性别关系的权力结构和影响。
六、后殖民主义批评后殖民主义批评是对殖民主义影响的文学理论分析和批判。
后殖民主义批评认为,作品中的殖民经历和后殖民现实对文学创作和认知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对作品中的殖民主题和文化冲突进行解读,可以揭示殖民主义对被殖民地人民的剥削和压迫。
七、读者反应批评读者反应批评是以读者的阅读体验为出发点进行文学理论研究的方法。
(完整版)文学理论知识点整理
![(完整版)文学理论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6264621a998fcc22bdd10d33.png)
文学理论知识点整理名词讲解1.文学理论: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以文学的宽泛规律为研究对象,是一门以文学的基本源理、见解范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并配合作品解析的学科。
2.视角:视角也称为聚焦,就是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表达的角度。
3.领悟:领悟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后的一种更高境地,是指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继共鸣和净化后而进入的更高阶段,包括潜思默想、洞悉宇宙巧妙、体悟人生真理、提升精神境地等情况和过程。
4.广义文学:是指所有口头也许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的统称,包括今天所谓文学和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
5.共鸣: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的一个标志,平时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感情、理想梦想和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感人,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觉状态。
另一个意义是指不相同的读者,包括不相同时代、阶级和民族的读者,在阅读同一文学作品时可能产生的大体相同或周边的情绪激动和审美兴趣趋同现象。
6. 情节:情节是依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7. 精神生产:精神生产指的是人类为了获取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而进行的关于自然、社会的见解活动。
8.话语蕴藉:话语蕴藉是对文学活动的特其他语言与意义情况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包括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9.诗:诗是一种语词凝练、构造跳跃、富饶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响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10.审美责怪:审美责怪是一种感情性谈论也是一种体验和超越矛盾一致的责怪,而且常常是形式或形象的直觉责怪。
11.文学风格:文学风格是作家创作个性与详细话语情境造成的相对牢固的整体话语特色。
12.现实型文学:现实型文学是一种重视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
13.资料:文学创立资料是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没心获取的所有生动、丰富但却相对粗糙的刺激或信息。
14.文学责怪:文学责怪是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兼及所有文学活动和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谈论和判断。
文学理论基本知识点
![文学理论基本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bc8cc21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7c.png)
文学理论基本知识点文学是人类创造的艺术形式之一,通过语言表达思想、情感和体验,传递文化和人类智慧。
文学理论研究文学的本质、形式和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本文将介绍一些文学理论的基本知识点。
第一部分:文学的定义与分类1.文学的定义:文学是指以语言为媒介,通过艺术手法创作的具有审美价值的作品。
它可以包括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多种形式。
2.文学的分类:根据内容、形式和风格等因素,文学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常见的文学类型包括传统文学、现代文学、古典文学、现实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等。
第二部分:文学的要素与技巧1.文学要素:文学作品通常包含情节、人物、主题和语言四个要素。
情节是故事的发展和结构,人物是作品中的角色,主题是作品所表达的核心思想,而语言则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工具。
2.文学技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文学使用了许多特殊的技巧来吸引读者。
例如,比喻、象征、对比等修辞手法可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同时,作者运用叙事、描写、对话等技巧来展现故事和人物,让读者更好地参与其中。
第三部分:文学的流派与理论1.文学流派:文学流派指的是在特定时期或特定地区形成的一类文学作品的风格和特点。
不同的流派有不同的审美追求和表现方式。
例如,现实主义追求真实和客观,而浪漫主义则强调情感和想象。
2.文学理论:文学理论是对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进行研究和解释的学科。
不同的文学理论有不同的视角和方法,如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等。
这些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和文学创作过程。
第四部分:文学的意义与价值1.文学的意义:文学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
它通过表达情感、传递思想和展现人类的智慧,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世界。
2.文学的价值:文学具有丰富的价值,如审美价值、教育价值、社会价值等。
通过欣赏文学作品,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文学理论 知识点提要
![文学理论 知识点提要](https://img.taocdn.com/s3/m/2c1250aff121dd36a32d8242.png)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概念1.文艺学2.文学理论3.文学哲学4.文学社会学5.文学心理学6.文学符号学7.文学价值学8.文学信息学9.文学文化学(论述:15对于当前文学研究领域出现的文化研究思潮,有人认为是文学研究的合理拓展,有人认为是“越界”,阐述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原理1.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2.文学活动四要素互动(12名词解释:文学活动四要素)3.文学理论的品格4.文学理论形态分类依据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概念10.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11.文学活动论12.文学反映论13.艺术生产论14.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15.艺术交往论16.人的本质力量17.中国特色18.当代性原理5.文学是一种人的活动6.文学是人对活动的能动反映7.艺术品具有商品属性8.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9.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的指导思想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概念19.生活活动20.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21.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22.文学活动的对话性结构23.文学本体论24.劳动说25.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原理10.生活活动所具有的美学意义11.文学活动的构成12.文学活动发生的各种学说13.文学活动发展与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关系第四章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概念26.文学的含义27.话语28.话语蕴藉29.审美意识形态30.文学原理14.文学的含义及与非文学的区别15.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及其表现(论述:09试述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
)16.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第五章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概念31.主导性与多样性32.社会主义新人形象33.百花齐放34.百家争鸣35.推陈出新36.人民性原理17.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基本属性18.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主导性、层次性、多样性19.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主要价值取向20.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发展的经验总结第六章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概念37.精神生产38.艺术生产39.文学创造的客体40.文学创造的主体41.文学创造的客体“主体化”42.文学创造的主题“客体化”原理21.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生产的性质与特征22.文学创造与一般精神生产及其其他艺术生产的联系和区别23.文学创造的主体与客体24.文学创造中主客体内涵关系第七章文学创造过程概念43.材料44.艺术发现45.创造动机(09名词解释:创作动机)46.艺术构思47.想象48.灵感49.直觉50.艺术思维51.无意识52.综合53.简化54.变形(简答:13文学创作/构思中的“变形”有几种方式)55.陌生化(08名词解释)56.即兴57.推敲原理25.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26.灵感的特点27.意识与无意识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28.文学技巧运用时所依据的原则第八章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概念58.生活真实59.艺术真实60.艺术概括61.情感评价62.“诗意的裁判”63.人文关怀64.历史理性65.形式创造(论述:11 分析“内容形式化”和“形式内容化”的审美创造内涵。
文学理论大一知识点
![文学理论大一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c8e1a32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95.png)
文学理论大一知识点一、文学理论的定义和作用文学理论是指对文学的研究和分析的理论体系,是文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过深入研究文学作品中的艺术特点、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揭示和探讨文学的本质和规律,为文学创作和理解提供指导和依据。
文学理论的目标在于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推动文学创作的发展,提升人们的审美修养。
二、文学理论的起源和发展1. 古代文学理论古代文学理论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希腊罗马等古代文明国家。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以《文心雕龙》、《诗经》等著作为代表,强调文学作品的内涵和形式的统一。
希腊罗马文学理论以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为代表,注重对戏剧和叙事文学的分析和评价。
2. 现代文学理论现代文学理论起源于欧洲启蒙时代,与科学和哲学的发展紧密相关。
十九世纪的俄国形式主义运动为现代文学理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强调文学作品的形式和构造。
二十世纪以来的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和女性主义等理论,进一步丰富和扩展了对文学的研究。
三、文学理论的学科体系1. 文学批评理论文学批评理论关注文学作品的评价和分析。
包括形式主义、传统批评、新批评、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批评等。
2. 文学美学理论文学美学理论研究文学作品的审美特征和价值。
包括意象派美学、表现主义美学、奥斯波斯美学等。
3. 文学史论文学史论研究文学作品的历史演变和发展。
包括古代文学史、现代文学史、西方文学史等。
4. 文化研究文化研究关注文学作品与文化的关系,探讨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
四、文学理论与文学创作的关系文学理论与文学创作是密切相关的。
文学理论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思想和方法的指导。
作家在进行创作时可以借鉴和运用文学理论的相关观点,提高创作的质量和水平。
另一方面,文学创作也会对文学理论的发展产生影响,新的文学作品会带来新的审美和研究视角,进一步推动文学理论的更新与发展。
五、文学理论的意义和启示文学理论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还可以培养批评思维和审美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答:11 简述文学言语层面的特点。) 94. 文学形象层面 95. 文学意蕴层面 96. 扁平人物 97. 圆形人物 98. 陌生化 99. 自动化 100. “有我之境” 101. “无我之境” (13 名词解释) 102. 心理意象 103. 内心意象 104. 泛化意象 105. 观念意象 106. 寓言式意象 107. 符号式意象 原理 40. 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区别 41. 文学形象的特征 (简答:14 文学形象的基本特征。) (简答:10 文学形象的基本特征。) 42. 文学典型的审美特征(11 名词解释:文学典型) 43. 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 44. 文学意境的特征 45. 审美意象与一般意象的区别 46. 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 第十一章 叙事性作品 概念 108. 叙事学 109. 事件 110. 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 111. 行动元与角色 112. 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 113. 时序 114. 时距 115. 频率 116. 行动逻辑学 117. 视角(10 名词解释) 118. 叙述者与声音 119. 叙述接受者 原理 47. 叙事的涵义与特征 48. 叙事与审美意识形态本质 49. 叙事的构成 50. 叙述内容的构成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根保通据护过生高管产中线工资敷艺料设高试技中卷术资配0料不置试仅技卷可术要以是求解指,决机对吊组电顶在气层进设配行备置继进不电行规保空范护载高高与中中带资资负料料荷试试下卷卷高问总中题体资,配料而置试且时卷可,调保需控障要试各在验类最;管大对路限设习度备题内进到来行位确调。保整在机使管组其路高在敷中正设资常过料工程试况中卷下,安与要全过加,度强并工看且作护尽下关可都于能可管地以路缩正高小常中故工资障作料高;试中对卷资于连料继接试电管卷保口破护处坏进理范行高围整中,核资或对料者定试对值卷某,弯些审扁异核度常与固高校定中对盒资图位料纸置试,.卷保编工护写况层复进防杂行腐设自跨备动接与处地装理线置,弯高尤曲中其半资要径料避标试免高卷错等调误,试高要方中求案资技,料术编试交写5、卷底重电保。要气护管设设装线备备置敷4高、调动设中电试作技资气高,术料课中并中3试、件资且包卷管中料拒含试路调试绝线验敷试卷动槽方设技作、案技术,管以术来架及避等系免多统不项启必方动要式方高,案中为;资解对料决整试高套卷中启突语动然文过停电程机气中。课高因件中此中资,管料电壁试力薄卷高、电中接气资口设料不备试严进卷等行保问调护题试装,工置合作调理并试利且技用进术管行,线过要敷关求设运电技行力术高保。中护线资装缆料置敷试做设卷到原技准则术确:指灵在导活分。。线对对盒于于处调差,试动当过保不程护同中装电高置压中高回资中路料资交试料叉卷试时技卷,术调应问试采题技用,术金作是属为指隔调发板试电进人机行员一隔,变开需压处要器理在组;事在同前发一掌生线握内槽图部内纸故,资障强料时电、,回设需路备要须制进同造行时厂外切家部断出电习具源题高高电中中源资资,料料线试试缆卷卷敷试切设验除完报从毕告而,与采要相用进关高行技中检术资查资料和料试检,卷测并主处且要理了保。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区别
23. 文学创造的主体与客体 24. 文学创造中主客体内涵关系 第七章 文学创造过程 概念 43. 材料 44. 艺术发现 45. 创造动机(09 名词解释:创作动机) 46. 艺术构思 47. 想象 48. 灵感 49. 直觉 50. 艺术思维 51. 无意识 52. 综合 53. 简化 54. 变形 (简答:13 文学创作/构思中的“变形”有几种方式) 55. 陌生化(08 名词解释) 56. 即兴 57. 推敲 原理 25. 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 26. 灵感的特点 27. 意识与无意识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28. 文学技巧运用时所依据的原则 第八章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概念 58. 生活真实 59. 艺术真实 60. 艺术概括 61. 情感评价 62. “诗意的裁判” 63. 人文关怀 64. 历史理性 65. 形式创造 (论述:11 分析“内容形式化”和“形式内容化”的审美 创造内涵。) 66. 艺术形式(10 名词解释) 67. 俄国形式主义 68. 英美新批评 69. 形式美 70. 有意味的形式 (简答:12 何谓“有意味的形式”) 原理
第一章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概念 1. 文艺学 2. 文学理论 3. 文学哲学 4. 文学社会学 5. 文学心理学 6. 文学符号学 7. 文学价值学 8. 文学信息学 9. 文学文化学 (论述:15 对于当前文学研究领域出现的文化研究思潮, 有人认为是文学研究的合理拓展,有人认为是“越界”, 阐述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原理 1. 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 2. 文学活动四要素互动(12 名词解释:文学活动四要素)
24. 劳动说 25. 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原理 10. 生活活动所具有的美学意义 11. 文学活动的构成 12. 文学活动发生的各种学说 13. 文学活动发展与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关系 第四 话语蕴藉 29. 审美意识形态 30. 文学 原理 14. 文学的含义及与非文学的区别 15.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及其表现 (论述:09 试述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 16. 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 第五章 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 概念 31. 主导性与多样性 32. 社会主义新人形象 33. 百花齐放 34. 百家争鸣 35. 推陈出新 36. 人民性 原理 17. 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基本属性 18. 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主导性、层次性、多样性 19. 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主要价值取向 20. 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发展的经验总结 第六章 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 概念 37. 精神生产 38. 艺术生产 39. 文学创造的客体 40. 文学创造的主体 41. 文学创造的客体“主体化” 42. 文学创造的主题“客体化” 原理 21. 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生产的性质与特征 22. 文学创造与一般精神生产及其其他艺术生产的联系和
29. 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 30. 情感评价的文学意义 31. 形式创造的基本的特征 32. 怎样理解形式美 第九章 文学作品的类型与体裁 概念 71. 文学作品的类型 72. 现实型文学 73. 理想型文学 74. 象征型文学 75. 浪漫主义文学 76. 现实主义文学 77. 象征主义文学 78. 二十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79.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 80. “两结合”型文学 81. 现代主义文学 82. 文学作品的体裁 (简答:15 文学体裁的划分有哪些方法,其依据是什么? ) 83. 诗 (简答:09 诗歌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84. 小说 85. 剧本 86. 散文 87. 报告文学 原理 33. 现实型、理想型与象征型文学的区别 34. 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文学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根保通据护过生高管产中线工资敷艺料设高试技中卷术资0配料不置试仅技卷可术要以是求解指,决机对吊组电顶在气层进设配行备置继进不电行规保空范护载高高与中中带资资负料料荷试试下卷卷高问总中题体资,配料而置试且时卷可,调保需控障要试各在验类最;管大对路限设习度备题内进到来行位确调。保整在机使管组其路高在敷中正设资常过料工程试况中卷下,安与要全过加,度强并工看且作护尽下关可都于能可管地以路缩正高小常中故工资障作料高;试中对卷资于连料继接试电管卷保口破护处坏进理范行高围整中,核资或对料者定试对值卷某,弯些审扁异核度常与固高校定中对盒资图位料纸置试.,卷保编工护写况层复进防杂行腐设自跨备动接与处地装理线置,弯高尤曲中其半资要径料避标试免高卷错等调误,试高要方中求案资技,料术编试5交写卷、底重保电。要护气管设装设线备置备4敷高动调、设中作试电技资,高气术料并中课3中试且资件、包卷拒料中管含试绝试调路线验动卷试敷槽方作技设、案,术技管以来术架及避等系免多统不项启必方动要式方高,案中为;资解对料决整试高套卷中启突语动然文过停电程机气中。课高因件中此中资,管料电壁试力薄卷高、电中接气资口设料不备试严进卷等行保问调护题试装,工置合作调理并试利且技用进术管行,线过要敷关求设运电技行力术高保。中护线资装缆料置敷试做设卷到原技准则术确:指灵在导活分。。线对对盒于于处调差,试动当过保不程护同中装电高置压中高回资中路料资交试料叉卷试时技卷,术调应问试采题技用,术金作是属为指隔调发板试电进人机行员一隔,变开需压处要器理在组;事在同前发一掌生线握内槽图部内纸故,资障强料时电、,回设需路备要须制进同造行时厂外切家部断出电习具源题高高电中中源资资,料料线试试缆卷卷敷试切设验除完报从毕告而,与采要相用进关高行技中检术资查资料和料试检,卷测并主处且要理了保。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3. 文学理论的品格 4. 文学理论形态分类依据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 概念 10.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 11. 文学活动论 12. 文学反映论 13. 艺术生产论 14.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 15. 艺术交往论 16. 人的本质力量 17. 中国特色 18. 当代性 原理 5. 文学是一种人的活动 6. 文学是人对活动的能动反映 7. 艺术品具有商品属性 8. 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 9.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的指导思想 第三章 文学作为活动 概念 19. 生活活动 20. 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21. 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 22. 文学活动的对话性结构 23. 文学本体论
的关系 35. 文学类型的发展演变过程 36. 如何看待现代主义文学 37. 诗的基本特征 38. 小说与剧本之比较 39. 散文与报告文学之异同 第十章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概念 88. 典型 89. 特征化 90. 意境 91. 意象(审美意象) 92. 文本(07 名词解释)(简答:07 简述波兰现象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