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难点突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难点突破

摘要:本文结合自己十几年的物理教学经验,就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难点突破谈一谈自己的认识。用类比法、实验法、讨论法突破物理教学的难点。

关键词:突破类比实验讨论难点

一、类比突破

类比——是指在新事物同已知事物间具有类似方面做比较。类比法是人们所熟知几种逻辑推理中,最富有创造性的。尽管类比不能代替论证,但可以为理解新知识、新概念和新规律提供了依托。因此,作为一种“从特殊推到特殊的科学方法”,类比法在物理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运用形象类比的方法突破教学难点,既省时、省力,达到了教学目的,又使学生对物理概念有了较深刻的理解。

1.新、旧知识类比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科学,它不仅有一定的知识内容,而且这些内容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将新、旧知识进行类比,给学生以启示,使学生易于掌握新知识,同时也巩固了旧知识。

如在学习静电场一节内容中,“电场”概念的建立是极为重要的,但由于此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可以用力学中所学重力场与之类比:地球周围存在着重力场,地球上所有物体都处于重力场中,都受到了地球的作用---重力。同样,电荷的周围存在着

电场,电场对处于其中的电荷有电场力的作用,(如:点电荷间的库仑力的作用)。再由物体在重力场中具有了与地球位置有关的重力势能。如此类比,相当于再新旧知识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让学生能够从已掌握的旧知识中顺利地接受和理解新知识。等效场的建立,使学生的思维站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可以解决一系列化问题。

2.生活经验与物理规律的类比

高中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是我们高中物理教学目的之一,而仅凭课本中的定义让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去理解,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兴趣不高。这样做可能会造成概念不清,给物理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教师抓住学生类比、模仿能力强的特点,举出形象、生动、有趣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去理解和想象,即达到了理解物理概念的目的,又实现了学生能力、学习兴趣的培养。

高中物理中,有相当一部分物理概念很抽象,表述不具体,使学生难以理解。如电动势的概念,课本的定义是:“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这种表述,没有说明电动势的实质——电动势是电源把其他形式能转化成电能本领,也没有达到让学生理解的目的,只能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动势的大小。当电源接入电路时,随着外电路电阻的变化,电动势的大小保持不变,我自己在教学中做了这样的类比和说明:电动势是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成电能的本领,就像木匠能把木材做成家具,缝衣师傅把布料做成衣服一样,都具有一种本领。木匠的这种本领已经

具备,做家俱以后就把这种本领表现出来,就像电源接入电路时,把电动势——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电能的本领变现出来一样,未接入电路的电源,这种本领未表现出来,大小保持不变。在加上实验,学生很快就理解了电动势的概念。

二、实验突破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而建立的一门学科。因此,实验使学生获得物理知识,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物理思维能力等的基本途径。恰当的设计实验或演示实验,既培养了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又使他们懂得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高中学生对感性认识接受较快,印象深、记忆牢固。所以通过实验可使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内容铭刻在心。

1.用实验验证习题中的某些结论

物理教学中的某些结论学生难以接受,即使记下来,也不能理解,很快就会忘记。如在力的合成教学中,当两个力大小f1=f2,且f1和f2的合力f大小一定时,随着f1和f2之间的夹角的增大,f1和f2将不断增大,f1和f2之间的夹角不可能等于180°,学生难以理解,在进行这里的教学时,我问全班同学:“咱们班里谁的力气最大?”很快就有不少同学举手或推荐“大力士”。于是我拿出预先准备好的绳子和重物,把重物挂在绳子中间,问学生:“谁能把这根绳子拉直?”几乎所有的同学都认为自己可以,想来一试,结果无论谁也不能把绳子拉直。由此对问题展开分析,使学生既有

兴趣了解它的原理,又能把结论记下来。这个实验可以使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这一类物理问题。

2.采用多媒体电话教学手段进行演示实验

采用投影仪和电脑等手段来演示实验进行现场直播,提高实验可见度,增强实验效果。

例如,利用实物投影仪进行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演示,还可以利用摄影机和电子计算机对演示实验进行现场直播。在“电阻定律”的演示实验中,实验仪器较多,实验中概要改变线路连接方法,又要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只用实物投影仪不能将实验操作过程和电表读数全部投影到大屏幕上。物理学中,有些物理现象或物理过程,无法直接用实验演示,而学生对这些现象和过程没有感性认识,理解比较困难,则可采用计算机模拟演示实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如:分子运动特点,布朗运动、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碰撞模型,玻尔模型,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等都无法直接用实验演示。故可采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模拟演示实验,增强教学效果。

三、课堂讨论突破

物理教学中,针对一些难点问题,适时增加一些学生分组讨论课,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物理现象、了解了物理概念和规律、掌握物理公式的使用条件。同时,还可以通过讨论(或辩论),使学生消除头脑中的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观念,

讨论能使某些问题在头脑中逐步的明晰起来,高中生尤为好辩论,在辩论中,试图通过发言来在公众中寻找自己的地位,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抓住这一点,可在教学中设立讨论课。

通过物理现象,总结物理规律,得到其本质,是物理教学中的又一个难点。如:“两个直线运动的合成一定是直线运动吗?”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辩论,他们用不同方式证明结论的正确或错误,逐渐明白确定合成后运动状态的条件。再如“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也为零吗?”“通电直导线放在磁场中必受磁场里吗?”老师可提出不同的边路题目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辩论,使问题逐步明确,直至掌握为止。

要让学生进行适当的讨论,首先要选择合适的题目,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问题必须严密,能似是而非,更不能不明条件。更重要的是正确引导,当学生辩论到一定时,学生就会找教师,此时且不可盲目地给出结论,可继续给以引导,让学生继续辩论。最后一定对辩论的问题给出明确的结论,使学生得到正确的答案,有兴趣参加下次的辩论。否则,辩论后,可能会使学生认识到这个问题说不清,越说越糊涂,使难点更难。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难点是一个一个困难和障碍,每克服一个困难,排除一个障碍,往往给学生学习的一个动力,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学习物理的兴趣就会产生,物理学习成绩就会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