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的几个阶段
新湘教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能力提升第十一章城镇和乡村第51课时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第十一章城镇和乡村第51课时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关键能力提升能力点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精讲点拨1.城镇化进程的四个阶段——城镇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及再城镇化城镇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再城镇化表现人口由乡村转向城镇,乡村地域转变为城镇地域人口、产业由市区迁往郊区及郊区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市中心衰落,城镇总人口增加人口继续迁往中小城镇和乡村,大城市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迁回市区成因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促使人口和产业向城镇集中,城镇数量和规模逐渐扩大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城镇人口为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中小城镇和乡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环境优美开发市中心衰落区,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图解联系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它们之间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郊区化,随后出现逆城市化,最后为保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又出现再城镇化2.城镇化的影响分析思路(1)要从自然和社会环境两方面分析。
(2)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分析。
具体如下图所示:3.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真题感悟[典例] [2022·广东卷]下图反映国内某城市群15个城市1990~2018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及排序的变动情况。
据此完成(1)~(2)题。
(1)由图可判断,该城市群呈现( )A.单核模式发展B.双核模式发展C.多核模式发展D.金字塔式发展(2)影响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①人口规模②产业发展③建城历史④生态环境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题能力培养]第(1)题:第(2)题:[答案] (1) (2)[借题发挥] 城镇化坐标图的判读判读步骤分析:第一,根据横纵坐标类型,可确定变量。
例如上图,横坐标表示与市中心距离,纵坐标表示人口密度。
曲线反映与市中心的距离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第二,比较曲线形态变化,可推断城镇化发展阶段。
例如,b时期和a时期相比,b时期市中心人口密度较小,距离市中心约8km处人口密度较大,反映b时期该城市进入郊区城镇化阶段。
第二节城镇化
鲅鱼圈旅游景点分布图
本节随堂练习
下表为武汉市大型零售商场、超市分布统计表(单位:个)。读图,完成问题。
区域(①到⑦距市中心变远)④
⑤
⑥
⑦
0
11
4
4
2
0
0
0
7
13
17
15
4
0
1、武汉市中心无商业区分布,其影响的主要因素有( c
)
A.自然、经济 B.社会、资源
C.历史、行政 D.社会、自然
2.发展中国家:起步晚,水平低,但速度快
三.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问题 1.环境问题:
城镇生产和生活排放的污染物超出一定限度,城镇环境质量下 降,甚至出现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等环境问题 2.社会问题:
城市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增加,加上缺乏合理的城市规划和管理, 出现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失业率高,贫困,秩序混乱等现象
B
2、影响②~⑥超市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便利度 B.居住人口密度
C.地价差异
D.环境质量
美国
(二)不同国家的问题
1.发达国家: 曾出现环境问题,大部分得以解决
2.发展中国家: 城镇化问题较多,有的国家城镇化畸形发展,与经济发展不相适
应
四.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1.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对各类空间信息的存储、分析和处理功能,结合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导航功能,为市民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搭 建信息平台,提供便利;
第二节 城镇化
一、城镇化的意义
• (一)城镇化的概念:是指乡村人口向城镇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 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
• (二)城镇化标志 • 1.城镇人口增加 • 2.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例上升 • 3.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扩大
城镇化发展规律浅析
城镇化发展规律浅析[提要] 城镇化的发展规律主要有:城镇化的发展过程要经过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城镇化的空间发展遵从梯次推进规律,聚集-扩散效应是城镇化梯次推进的原因;工业化和城镇化相伴而行,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关键词:城镇化;工业化;逻辑斯谛曲线;聚集-扩散效应城镇化是由传统农村社会转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是当代世界发展的主流。
城镇化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被提上新高度,推动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就要遵循城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
依据世界城镇化发展历程和城镇化理论,城镇化的发展规律已经逐渐清晰。
一、城镇化发展阶段规律城镇化是一个经济社会逐渐演进的过程,需要时间累积来完成,所以是长期任务,其发展也具备阶段性特征。
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在1975年研究了世界各国城镇化过程,并将城镇化轨迹概括为生长理论曲线,即著名的逻辑斯谛曲线。
根据该曲线的描述,城镇化的发展过程要经过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
城镇化阶段划分的主要标准是城镇化率的高低和速度的快慢,各阶段的特征有差异。
(图1)(一)城镇化初期阶段。
城镇化初期阶段是指城镇化率由10%提高到30%左右的阶段。
这一阶段的城镇特征主要是城镇人口规模小,城镇化率起点低,城镇数量少,城市人口增长缓慢。
经济特征是国民经济总体实力薄弱;农业比重较大,农业生产水平不高,农产品商品率较低,农业提供的生活资料不够丰富;工业以简单的资源型或加工型工业为主;第三产业刚刚起步,主要是商品销售业。
(二)城镇化中期阶段。
城镇化的中期阶段是指城镇化率由30%提高到70%左右的阶段。
该阶段城镇特征为城镇化速度加快,城镇数量、城镇人口和城镇用地迅速增加,城镇建设速度明显超过前一阶段,城镇职能逐步综合化,当城镇化率超过50%,也被认为基本实现了城镇化。
经济特征为工业发展迅猛,经济规模迅速膨胀,工业化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非常突出,工业仍以资源密集型和加工业为主,但随着科技发展,工业技术含量逐渐提高;第三产业发展较快,为满足激增的城市人口对生活服务的需求,休闲、娱乐、医疗、保健等服务业逐渐兴起和发展;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及现代化水平在这一阶段也大大提高,农产品产量充足、种类丰富,为人口的非农化提供了食物保障。
城镇化发展的历史阶段及特征
城镇化发展的历史阶段及特征一、小城镇和民工潮带动下由低速向高速的平稳过渡阶段(1979—2000年)(一)1979—1995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下的城镇化启动阶段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在农村和沿海地区,安徽城镇化发展较为滞后。
1978—1995年,安徽城镇化率从12.6%提高到19.1%,与全国的差距从1978年的5.3个百分点扩大到9.95个百分点。
这一时期城镇化发展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各项改革促进了城镇化进程。
经济体制、投资体制、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破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竞相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城市经济的地位不断上升,大量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城镇综合承载力有所提高,新的就业制度彻底突破了非农产业只面向城镇居民的门槛,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
二是非农产业快速发展吸纳大量城镇人口。
安徽改变了过度依赖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和第三产业,增强了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为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提供了基础条件。
三是区划调整拓展城镇化发展空间。
1979年,重启停滞多年的行政区划调整,宿州、滁州、巢湖、黄山、亳州、宣城以及天长、明光、界首等市相继成立,城市数量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二)1996—2000年以小城镇为主导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安徽小城镇建设成效显著,1996—2000年,城镇化率从21.8%提高到28.0%,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从8.8个百分点缩小到8.2个百分点;城镇人口从1293.3万人增加到1706.0万人;设市城市由18个提高到22个。
这一时期城镇化发展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城镇产业承载力提高。
1996—2000年,第三产业连续10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比重超过第一产业,构成了二、三、一的产业结构,促进了城市就业机会扩张。
二是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弥补。
1997—2000年,安徽新增一级以上公路420公里、城市道路1100公里,城市日供水能力达到65万吨,显著改善了市政基础设施状况。
历年中国城镇化政策一览
历年中国城镇化政策一览历年中国城镇化政策一览1. 第一阶段城镇化政策(1978-1993年)1.1 建立城镇化发展目标和指标体系- 进一步加强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联系,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 鼓励农民通过合作社和个体经营等形式参与城市经济。
- 实施城镇建设规划,优化城市布局。
1.2 建立城镇化推进机制- 成立城镇化发展领导小组,负责筹划和推动城镇化工作。
- 设立城镇化专项资金,支持城镇化项目。
- 加强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保障城镇化的顺利进行。
2. 第二阶段城镇化政策(1994-2003年)2.1 建立统一的城镇化管理体系- 设立城镇化部门,负责制定城镇化政策和规划。
- 加大城镇化项目的批准力度,加快城镇化进程。
- 加强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优化城市布局。
2.2 提高农民工城市化比例- 加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条件。
- 改善农民工的待遇和权益保护,提高他们的城市归属感。
- 鼓励企事业单位为农民工提供岗位和培训机会。
2.3 推动城市扩展和新型城镇化发展- 支持新兴产业园区和特色小镇的建设,增加城市的经济活力。
-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发展水平。
- 注重城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打造宜居城市环境。
3. 第三阶段城镇化政策(2004-2013年)3.1 转变城镇化发展模式- 加快城市化进程,实现农民工城市化率的快速提高。
- 推动城市群发展,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格局。
-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
3.2 加强城市发展规划和土地管理- 完善城市规划体系,加强土地利用和管理。
- 优化城市用地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 加强城市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
3.3 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水平- 建设高速公路、铁路和机场等交通设施,加强城市之间的连接。
- 加强城市供水、供电和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
- 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城市的信息化水平。
4. 第四阶段城镇化政策(2014-至今)4.1 推进新型城镇化- 实现城镇化质量的提升,注重人居环境品质的改善。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三阶段及发展方向选择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三阶段及发展方向选择作者:许经勇来源:《湖湘论坛》2016年第02期摘要:与我国改革发展梯度推进相联系,我国城镇化经历了就地城镇化的过渡性阶段、就地城镇化与异地城镇化相结合而以异地城镇化为主导、就地城镇化与异地城镇化相结合而以就地城镇化为主导的三个阶段。
我国之所以会出现异地城镇化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是和我国改革开放从东部向中西部梯度推进相联系。
因而,使得中西部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东部流动,导致东部的城镇化速度明显超过中西部的城镇化速度。
异地城镇化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必然导致城乡区域的不平衡发展,或导致城乡区域差别的扩大,因而是不可持续的。
就地城镇化有利于带动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差别,客观上要求我国的城镇化必须从异地城镇化为主导向就地城镇化为主导转变。
关键词:就地城镇化;异地城镇化;城乡差别;区域差别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160(2016)02-0064-05一、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特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渐进式改革发展的深入推进,导致我国的城镇化的演变呈现阶段性特征,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就地城镇化的过渡性阶段。
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即在所在地乡村和集镇发生职业上的变化。
其背景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步,是废除“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实行家庭承包制,把生产经营自主权还给农民。
这一步改革,既充分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又为剩余农业劳动力转移提供了较为宽松的体制条件。
其转移形式最初是采取“亦工亦农”的形式,即农闲时务工,农忙时务农。
这是从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的过渡性阶段。
其后发展为“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即在本地乡镇就可以发生职业上的变化。
剩余农业劳动力的这种转移方式,是通过在农村就地发展非农产业,即乡镇企业,进而建设农村区域中心(小城镇)来实现的。
中国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二、中国城镇化发展特点
城镇化发展速度普遍较慢
2002~2011年,中国31个省市的城镇化率平均增速为 1.35%,江苏增速最快,年均增速超过2%,而北京年均 增速为0.52,上海仅增长0.04%;中部地区中发展最慢的 黑龙江和吉林两省,其城镇化增速也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除了西藏和新疆两省之外,其西部各省的年均增速超过平 均水平。
三、面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应对措施
工业化与城镇化实现良性互动。
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产业化协调发展,走出一 条以工业化、信息化、产业化为城镇化发展内在动力的内 涵式发展道路。
城镇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工业化的大幅提高会 极大促进城镇化的发展,在城镇化过程中,根据 各地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的不同,因地制宜的发 展工业,调整产业结构,完善工业布局,增加就 业岗位,使城镇化与工业化达到良性互动。
三、面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应对措施
努力提高农民工的技能水平
农民工技能水平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发展城镇化的基 础保障。只有从制度上保证、政策上支持、内容上创新、建 立农民工培训的长效机制,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农民工技能水 平的提高。 一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应该制定有关农民工培训工作的 法律法规,推进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法律化、制度化。 二是加大培训的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农民工专项培训基金, 并引进社会资金投入到农民工的培训中来。有条件的地方可 以免费帮助初中毕业的学生到正规的职业技术学校参加一年 或者更长时间的职业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三是建立农民工培训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全面、及时公布劳 动力市场需求状况的信息,帮助农民工有针对性的选择培训 内容,并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法规上的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和 企业介绍服务。只有解决好农民工的技能培训问题,才能更 好的促进工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新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历程
新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镇化经历了探索发展、快速发展和提质发展三个阶段:
- 1949年-1978年:探索发展阶段
- 新中国刚成立时,全国城市常住人口共394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仅为2741万人,城镇化率只有10.64%。
- 1958年后,中国城市数量持续增加,截至1961年,全国一共208个城市。
- 1962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开始后,一批城市被撤销。
到1965年,城市数量下降至168个。
- 1966年到1978年的12年间,中国处于城镇化的探索发展阶段,全国仅多了26个城市,平均每年只增加2个。
- 1979年-2011年:快速发展阶段
-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改革重点很快转向城市,中国城镇化进程开始加速。
- 小城镇发展战略的实施、经济开发区的普遍建立以及乡镇企业的兴起,带动了城镇化水平的高速发展。
1979到1991年的十二年间,全国共新增加城市286个,相当于前三十年增加数的4.7倍。
- 2012年至今:提质发展阶段
-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中国城镇化开始进入以人为本、规模和质量并重的新阶段。
- 2015年后,为推动城镇化建设,一系列的户籍、土地、财政、教育等配套改革相继出台。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速度加快,大城市管理更加精细,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加速发展,城市群建设持续推进,城市区域分布也更加均衡。
截至2018年末,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9.58%,比2011年提高了8.31个百分点。
四川省新型城镇化的演进、现状和对策研究
四川省新型城镇化的演进、现状和对策研究一、演进历程新型城镇化是指以城镇化为核心,以人为本、以质量为重,突出生态、公平、智慧和共享等特征,推进人口城镇化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城镇化形态。
四川省的新型城镇化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初步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四川省主要发展了一些成都、重庆等大城市和若干个地区性城市,城镇化率逐渐提高。
2.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20世纪90年代,全省城镇化率迅速提高,形成了以成都、重庆为中心,眉山、宜宾、内江、自贡等城市相互联系的城市群,经济、人口、城市规模和布局等方面都得到较大的发展。
3.微调阶段:21世纪初至2016年,四川省出台了《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规划概念转向人口城镇化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城镇化率逐渐趋于稳定,城市规模和实力有所提升,棚户区改造、城乡融合、城市环境等问题受到重视。
4.深入推进阶段:2016年至今,四川省加强了城市群建设,完善了公共服务设施、城市绿化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建设。
同时,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高农民城镇化质量和水平,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现状分析目前,四川省城镇化率已经突破50%,城市规模呈现疏松发展状态。
近年来,四川省在城市群建设、城市环境整治、农村人口城镇化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城市规模分布不均衡,中小城市发展困难。
2.城市住房、交通、环境等问题不断加剧,城市管理亟待提升。
3.农业、农村发展相对滞后,农民人口城镇化比例偏低。
4.城乡间福利分配不平衡,农民收入水平无法提高。
5.城市群发展缺乏协调性和整合力,机制不健全。
三、对策建议为推动新型城镇化的有序、高质量发展,建议在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1.加强城市规模和规划管理,完善中小城市发展环境。
2.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
3.推动城市环境整治,提高城市品质和竞争力。
4.加快农村人口城镇化,支持农民增收和就业。
城镇化政策的发展历程
城镇化政策的发展历程
城镇化政策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至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78年至1992年的改革开放初期。
这个阶段主要是以农村改革为主,政府提倡农村地区的发展,并通过农业集体经济组织的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等措施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鼓励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
第二阶段是1992年至2002年的农村城镇化试点阶段。
这个阶段,中央政府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了城乡统筹和农村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性。
政府开始实施农村城镇化试点项目,通过改革农村户籍制度、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等措施,推动城镇化进程。
第三阶段是2003年至2012年的农村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
这个阶段,城镇化成为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政府提出了“新农
村建设”和“小康社会”目标。
政府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大
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土地流转等方面的投资,进一步推动城镇化进程。
第四阶段是2013年至今的城镇化深化阶段。
这个阶段,国家
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理念,以“人才优先、生态优先、精细
化管理”为主要原则。
政府加大对农村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土
地流转、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力度,推动城镇化进一步深化。
总的来说,城镇化政策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农村改革阶段到试点阶段到快速发展阶段再到深化阶段的过程,逐渐形成了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理念。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1、各国对现代城镇的定义都包含三个本质特征:产业构成、人口数量和职能。
2、城镇化含义:农业人口和农业用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过程和现象。
(城镇化三种模式:初期发展、过城市化现象、逆城市化现象)3、S型曲线(诺瑟姆曲线):将城镇化划分为三个阶段:起步、加速和稳定。
起步阶段——生产力水平低,城镇化速度较缓慢,较长时期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第一产业比重大。
加速阶段——城镇化超过30%时,进入快速提升阶段,经济实力增强,城镇化速度加快,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60%或以上;第一产业过渡到第二产业,比重较低。
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
随着城市中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比重大,第二产业相对稳定,第一产业比重小。
4、各个时期的代表:夏代,陶制排水管的使用及夯打土坯筑台技术;商代早期建设的河南也师商城;春秋战国时期的《周礼考工记》;汉代国都长安;三国时期的曹魏邺城;建于公元7世纪的隋唐长安城;宋代开封城;元代都城大都;古希腊的希波丹姆;古罗马营寨城;5、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匠人建造都城,九里见方,都城的四边每边三门,都城中有九条南北大道、九条东西大道,每条大道可以容九辆车并行,王宫的路门外左边是宗庙,右边是社稷坛;王宫的路寝前面是朝,后面是市。
每朝和每市各百步见方。
6、《周礼考工记》记述的周代城市建设的空间布局制度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实践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始进入都成建设规划,这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
7、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的著作《建筑十书》,是西方古代保留至今唯一最完整的古典建筑典籍,是古罗马建筑辉煌的历史总结。
8、规划史上三位奠基人:霍华德、赖特、柯布西耶。
9、田园城市理论:霍华德1898年提出田园城市理论,城市外围为永久性绿地,供农牧产业用,城市部分由一系列同心圆组成,中央是一个公园,沿公园是公共建筑物,它们的外面是公园,公园外是商店,再外是住宅。
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历程
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历程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历程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成为了城市化发展的主体。
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历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大规模城市化启动期(1978年~1990年)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城市化程度低,主要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城镇规模和城市化比例均不高。
这时期,国家提出了“削尖门槛、引进外资、改革住房制度、扩大就业规模”的城市化发展战略。
同时,土地供应机制也得到了改革,迅速扩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城市建设用地。
城市在这个时期实现了较快的经济增长和人口增长。
第二阶段:城市化持续推进期(1990年~2010年)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城市化程度快速提高,规模效应明显,城市人口持续增长。
这时,国家出台了《城市规划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条例》等法规文件,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保障等方面的工作。
同时,城镇化发展政策也得到了全面落实,为城市化建设提供了坚实力量。
城市化发展步入了快速、规模化阶段。
第三阶段:城市化新发展时期(2010年至今)这个阶段是城市化质量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时期,国家出台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并提出了“推动城镇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品质化、人文化”等五大发展战略,意在实现城市化的高质量发展。
同时,城镇化政策也不断改进完善,为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总体而言,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历程充满了奋斗、收获、反思与蜕变,并在不同阶段展示了不同的城市化特点和发展方向,但城市化总体发展的目标是提升城市化质量、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助力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城镇化的基本阶段
(2)郊区化阶段:显著特点是住宅、商务服务部门、事务部门以及大量就业岗位相继向城市郊区迁移。
(3)逆城镇化阶段:随着郊区的进一步发展,不仅中心市区人口继续外迁,郊区人口也向更大的外围区域迁移,出现了大都市区人口负增长的局面。
(4)再城镇化阶段:面对城市中由于大量人口和产业外迁导致的经济衰退、人口贫困、社会萧条等问题,许多城市开始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积极开发市中心衰落区、努力改善城市环境和提升城市功能,吸引一部分特定人口从郊区回流到中心城市。
遥控跳蛋http://ykFra / kwdmewifc99
中国的城镇化历程
中国的城镇化历程城镇化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起步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数的30%以下加速阶段:城市人口占30%~60%之间,稳定阶段:城市人口占60%以上。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与西方国家相比较晚,从19世纪后半期开始。
中国城市化的起步阶段大概是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末。
城市化的起步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低,城镇化本身就很困难,但是国家为了配合国家的优先发展重工战略,却设置了一系列的政策来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
195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制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指示》,此后,以户口制度为基础,先后制定了粮食、副食品、燃料、住房、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制度,将“城市人”和“农村人”分为两个不同的“二元世界”的身份。
直到20世纪90年代,户籍制度的壁垒才被慢慢打破。
中国城市化的加速阶段大概从20世纪末开始,至今尚未结束,去年统计中国的城镇化率达到51.27%。
城市化发展的加速阶段速度往往很快,中国的情况也是如此。
从1993年到2009年,中国的城镇人口由33173万增加到了62186万,年均增长4.3%,城镇化率由28%提高到46.6%,年均提高1.24个百分点。
总的来说,中国的城镇化的特点有三:速度快、城市规模大、地区发展不均衡。
虽然中国城市化速度在前期受到影响,但是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城镇化速度还是很快的;而城市规模方面,中国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占全球的20%;从地区发展速度方面看,中国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城市化程度要远远高于内陆地区,2011年中国大陆各省区城镇率排行榜中前五名都是沿海省份。
推动城镇化的意义是重大的,不仅能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有利于改善民生,而且还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所以城镇化发展一定要保证稳定健康发展。
城镇化发展的历史阶段及特征
城镇化发展的历史阶段及特征1.早期城镇化(古代城市的形成)早期城镇化阶段发生在古代社会,主要以农业城市为主要形式。
在此阶段,城市的形成与农业发展有密切关系,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农民逐渐形成定居点,形成最早的城市聚落。
早期城镇化阶段的特征包括:城市规模小、人口少;城市商业活动和手工业发达;城市作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功能得到充分展现。
2.工业化城镇化工业化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始于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工厂和矿山的兴建导致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城市的规模扩大、人口增加。
工业化城镇化的特征包括:城市化的速度加快;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农村人口大量转移;城市工业发展迅猛,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城市的交通、住房、设施等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3.后工业化城镇化后工业化城镇化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阶段,也被称为现代城镇化。
在此阶段,城镇化发展更加深入,城市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
后工业化城镇化的特征包括:农村劳动力继续流入城市,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模更大,人口更多;城市的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由传统的工业为主转向服务业和知识经济为主;城市化进程带来的社会问题和环境压力也越来越突出。
4.现代城镇化现代城镇化是21世纪的城镇化发展阶段,也是城镇化进程的最新阶段。
现代城镇化的特征包括: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达到峰值;城市经济更加多元化,创新和科技成为重要驱动力;城市的生活标准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增加;城市建设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城镇化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影响。
从古代城市的形成到工业化城镇化再到后工业化城镇化,再到现代城镇化,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增加,城市化速度加快。
城镇化对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如城市拥堵、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因此需要制定科学的城镇化发展策略,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
城镇化发展阶段
城镇化发展阶段城镇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并伴随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城镇化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点和影响。
本文将从城镇化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展开论述。
1. 初级阶段初级阶段是城镇化发展的起点,主要特征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边缘地区迁移。
在这个阶段,农村人口通常有较低的工资和生活水平,他们迁往城市是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
由于资源有限和社会制度的限制,初级阶段的城镇化发展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初级阶段的城市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城市管理和服务能力有限。
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给城市的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带来了压力,城市管理部门和服务机构的能力有限,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需求。
其次,初级阶段的城镇化发展往往伴随着土地利用问题。
农村人口迁入城市后,需要土地用于住房、工厂和公共设施等建设,但土地资源有限,容易出现土地开发过度和农田减少的问题,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最后,初级阶段的城镇化发展中也存在着社会问题。
农村人口迁入城市后,他们面临着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挑战,城市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导致一些农民工和新城镇居民的就业和生活条件并未得到有效改善。
2. 中级阶段中级阶段是城镇化发展的转折点,城市化进程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得到了提升,城市化发展开始向新兴产业和高技术领域转型。
首先,中级阶段的城市化发展注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投资增加,城市的道路、桥梁、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为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次,中级阶段的城市化发展注重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传统产业逐渐减少,新兴产业和高技术领域得到发展,城市经济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为城市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和资本奠定了基础。
最后,中级阶段的城市化发展注重社会公共服务的提高。
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得到提升,城市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水平也得以提高。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重点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重点第一章城市及城市规划1、城市的含义:城市是以非农产业与非农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2、城市化含义:城镇化这一概念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农业人口与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与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3、城市化几个阶段:城镇化划分为起步、加速与稳定三个阶段。
起步阶段:生产力水平尚低,城镇化的速度较缓慢,较长时期才能到达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
加速阶段:当城镇化超过30%时,进入了快速提升阶段。
由于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镇化的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就到达60%或以上。
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根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根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
随着城市中工业的开展与技术的进步,一局部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
第二章城市规划思想开展1、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的?周礼·考工记?记述了关于周代王城建立的空间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周礼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场进入都城建立规划,这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
2、现代城市规划思想:(1)田园城市理论:英国霍华德提出。
意义:提出开展极限的概念;有机平衡的。
原那么;动态管理的观点。
(2)卫星城镇理论:昂温提出。
这些卫星城镇独立性较强,城内有必要的生活效劳设施。
(3)雅典宪章:提出城市要及其周围影响地区座位一个整体来研究,指出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及交通四大城市功能的正常运行。
(4)马丘比丘宪章:重视人及人的联系。
(5)邻里单位:要求在交大的范围内统一规划居住区,使每一个邻里单位称为组成居住区的细胞。
第三章城乡规划体制1、一书两证:我国城市规划运作实施“一书两证〞制度,即建立工程选址意见书、建立用地规划许可证与建立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四章城市规划的价值观1、城市规划的含义:城市规划是人类为了在城市的开展中,维持公共生活的空间秩序而作的未来空间安排的意志。
中国城镇化趋势
• “十一五”规划建议进一步提 出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在劳动力转移就业、地产开发、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运用市 场机制,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
5
一、外部环境分析——1.1 中国城镇化趋势
我国现阶段城镇化主要特征——多元因素形成多重矛盾
6
一、外部环境分析——1.1 中国城镇化趋势
我国城镇化面临的制约
•我国城镇化进程面临着越来 越多的制约,进程也有所放 缓。 •按去年11 月1 日第六次人口 普查结果看,2010 年末城镇 化率已接近50%。 •按2001-2009 年间可比数据 看,2004-2009 年间城镇化进 程在放缓。
城镇化增幅放缓,是由多种制约因素决定的
8
一、外部环境分析——1.1 中国城镇化趋势
我国城镇化发展趋势——城乡统筹协调
•我国城镇化进程面临着越来 越多的制约,进程也有所放 缓。 •按去年11 月1 日第六次人口 普查结果看,2010 年末城镇 化率已接近50%。 •按2001-2009 年间可比数据 看,2004-2009 年间城镇化进 程在放缓。
动力的发展阶段, 社保、教育等各种 来说,随着买房难、 带来交通拥堵、环 因素造成了农业生
而当前科技水平和 社会管理制度并没 就医难、上学难等 境污染、水资源紧 产效率低下,大规
产业结构尚未具备 有及时跟进调整, 问题的产生和发展, 缺等一系列问题, 模机械化生产难以
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依附于户口的城乡 落户城市正在成为 结合土地制度弊端, 推广等后果,可能
•中国的城镇化时间短,矛盾突显 交织。
•中国的城镇化不仅与工业化同步 推进,还面临信息化、市场化、 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
中国城镇化的历史,现状与未来(道路应该怎么走)
3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城镇化发展概况
1
1843年我国城镇人口2070万,城镇化率约为5. 1% (不 包括边远地区) 。
2
1843—1949年,增加到5765万,由5. 1%增加到10. 6% , 而此时世界城镇化率为28%。
3
1900年世界人口城市化率13. 6% ,比我国1949年城镇化 水平还高出3个百分点。
会保障部规划财务司,《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历年),中国统计 出版社。蔡昉,2008
城镇从业人 比率(1)/ 农民工(1) 员(2) (2) 7849 21274 36.9 8399 23940 35.1 10470 24780 42.3 11390 25639 44.4 11823 26476 44.7 12578 27331 46 13212 28310 46.7 13697 29350 46.7
8.87%
上升1.91
• 农村地区人口结构失衡状况,在 一定时期内难以改变。
–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出,其中 20-40岁青壮年占到55.4%。 – 农村地区“三留守”状况突出。相 关研究表明:全国有2000万留守儿 童、2000万留守老人、4700万留守 妇女。 – 乡村地区“空心村”增多。
2005年全国流动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
案例:江西省农村劳动力流向变化,单位万人,%
2010 农村外出劳 动力 省内从业 省外从业 718.3 148 570.3
2011 780.2 211.3 568.9
增量 61.9 63.3 -1.4
增幅 8.62% 42.77% -0.25%
中国城镇化发展趋势
巟业化推进影响:
• 工业化仍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陕西省城镇化发展历程
建国以来,陕西省城镇的发展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城镇化水平变化如图所示(8)
3.11 快速稳步发展时期(1950~1957)
这一时期陕西省作为国家重点建设地区,布局了24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再加上与之相配套的50多个大中型工程的相继建设,形成了陕西经济建设的一个高潮。
为了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吧大量的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及其家属迁入陕西,同时许多高等院校或西科也迁入陕西或陕西组建,在此期间共有17座高等院校相继建成招生,在加上工况企业在农村招工,致使全省城镇人口迅速增加。
据统计,“一五”期间陕西全省净迁入人口约150,其中大部分称为城镇人口,这个时期,全省城镇总人口由不足100万增加到285.4万人,城镇非农业人口增加到211.4万人,分别占全省人口的15.83%和11.73%,年平均递增速度均在12%以上,是建国以来陕西省城镇化发展最快的时期。
3.2评价结果
根据13市的数据,利用公式4,5,6得出陕西省城镇化水平、协调系数以及发展程度的各项得分,具体结果如下表。
表3 陕西省2009~2013年城镇化综合水平、协调系数以及协调发展程度评价
Tab.3 Evaluation results of urbanization ,coordinate index and coordinate development of shanxi province (2009~2013)
3.3陕西省城镇化水平及其协调性的空间格局
为了更好研究陕西省城镇化水平以及协调性的空间分布特征,选用2010年陕西省10个地市的数据加以分析,找到共同的规律以及差异处,分析成因。
3.31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的空间格局
运用Arcgis9.2地理信息系统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