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参麦冬汤临床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沙参麦冬汤临床五用
2016-04-14中医书友会
中医书友会第940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作者/冯莉
I导读:沙参麦冬汤为滋养胃阴的名方,笔者不仅用它来解决胃阴不足
的噎膈、胃脘痛,还以之治疗肺、肝阴亏,甚至四肢肌肉筋脉失于滋
养的疾患。

读来,让人对此方、对中医“异病同治”的理论都增加了认识。

沙参麦冬汤的临床运用
沙参麦冬汤是清代名医吴鞠通为温病后期燥伤肺胃阴分而创立,堪称
清养肺胃、生津润燥代表方剂。

多年来,笔者临证据其重在滋养胃阴
之功,在治疗因胃阴虚所引起多种内科疾病中,取得良好效果,对其
滋养胃阴之功,亦有所体会,兹略述如下:
方义简析
沙参麦冬汤由沙参、麦冬、玉竹、花粉、冬桑叶、生扁豆、生甘草组成。

其中麦冬、玉竹、花粉养胃生津;沙参、冬桑叶滋阴清热;生扁豆、生甘草补中益气,兼以化湿。

诸药合用,既养肺胃,清余热,亦
可防止滋阴之品助湿呆胃,是滋养胃阴较理想的方剂。

临床运用
本方临床上适用于胃阴不足所引起的多种疾病,现摘病案5例予以介绍:
病案1:噎膈
余某,男,54岁,村干部。

1994年3月7曰初诊。

半年来,患者每
进餐时,便吞咽梗涩作痛,固体食物难入,汤水可下,食后觉剑突部
灼热隐痛,且干呕不能平卧,平卧则呕,呕物带有鲜血,口干,咽燥,
便秘,舌质红干,脉弦细数。

食道吞钡检查诊为:食道炎症。

属津亏
热结,食道失于濡养所致。

治以养胃生津为主,方用沙参、麦冬、玉竹、扁豆花、白芍、藕节炭、石斛各10g,生地15g,生甘草3g,服
药6剂。

吐血止,食后灼热痛亦减,便畅。

前方去藕节炭、生地,继
服20剂,诸症痊愈。

食道吞钡复查为:食道正常。

随访1年,未见复发。

按:噎膈,临床并非少见,然病机有异。

《局方发挥》曰:“败其阴者
乃有之,即噎膈之属胃是也”。

本案食道炎属中医噎膈范围,据症状属
津亏热结,病位在食道,属胃气所主。

因饮食难下,无以生化津微,
生化乏源,而致胃脘津亏,热结于内,食道失于濡润。

故治以本方滋
养胃阴为主,加白芍以酸味敛阴。

生地、石斛甘寒滋阴清热生津,藕
节炭甘平收敛止血,合而奏效。

病案2:胃脘痛
南某,男,38岁,农技师。

1994年3月28日初诊。

胃脘痛已2年。

现证:胃脘隐隐灼痛,口燥咽干,口渴,大便干结,食少。

舌红苔少,脉弦细。

胃镜检查诊为:萎缩性胃炎。

中医辨证为阴虚胃痛。

治宜养
阴益胃,方用沙参、麦冬、玉竹、扁豆花、白芍、石斛各10g,橘络
3g,生甘草(编者按:此处原文中缺剂量),服药6剂。

口燥咽干、
口渴已平,胃脘隐隐灼痛亦减,但食欲仍欠佳,继以本方合四君子汤
续服半月而愈。

按:本案属阴虚胃痛证。

因胃痛日久,久病必虚,又胃为燥土,其伤
必以阴为主,胃阴伤则胃络失养。

故以本方养阴益胃为主,加白芍,
配甘草,酸甘化阴,和营止痛,橘络顺气通络,合用君子汤使胃充养,助脾健运,以资生化之源而获愈。

病案3:咳血
王某,男,52岁,干部。

1994年10月4日初诊,素患咳嗽,每逢秋
冬复发。

证见:咳嗽,痰中带血,血色鲜红,每日约咳血30—50ml咽喉不利,口干面红,舌质红,脉细数。

X光透视诊为支气管扩张。


医辨证为阴虚肺燥,灼伤络脉。

治宜养阴清热,凉血止血。

方用沙参、麦冬、花粉、玉竹、桑叶、白芍、藕节、百合、川贝各10g,玄参、
鲜茅根、生地各15g,五味5g,服药6剂,咳平而血止。

按:患者系肺阴不足,虚热内生,灼伤肺络所致咳血。

徐灵胎指出:“肺金全恃胃阴以生”,故以本方滋肺养胃,加川贝、百合、玄参润肺止咳,用五味收剑肺气,加生地、白芍、茅根、藕节等治其标,用以滋
阴清热,凉血止血。

标本兼治,其证自愈。

病案4:胁痛
柴某,男,44岁,干部。

1995年4月10日初诊。

自诉左胁隐痛已有
2年。

现证:右胁隐痛,其痛悠悠不止,口干咽燥,心中烦热,头晕
目眩,舌赤少苔,脉细弦而数,证属肝阴不足,郁火上逆,灼伤胃阴。

治宜滋阴养胃,方用沙参、麦冬、玉竹、石斛、枸杞、白芍各10g,
生地15g,川楝子、甘草各3g,服药9剂而获愈。

按:患者系肝阴不足。

肝主疏泄,胃主受纳,肝郁久而化火,火逆犯胃,以致灼伤胃阴。

故以本方滋阴养胃,加白芍柔肝敛阴,生地、枸
杞滋阴以育肝木,用川楝子疏达气机,且防滋阴呆滞,合而滋阴养胃,郁火自平而愈。

病案5:痿证
冯某,女,18岁。

1993年5月6日初诊。

自诉1994年9月患“乙脑”,经某县医院传染科住院治疗好转,但四肢无力,手不能握物,足不能
站立,诸症不愈。

西医诊为乙脑后遗症。

虽经服营养神经类药,但疗
效不佳,故来我院。

证见:四肢乏力麻木,皮肤干燥,心烦口渴,咽干,小便黄少,大便秘结,舌质红,苔微黄,脉细数,乃由温病高热,灼伤肺津所致,治宜“治痿独取阳阴”之则,方用沙参、丹参、生地各
15g,麦冬、花粉、玉竹、玄参、赤芍、木瓜、五加皮、伸筋草各10g,五味子3g,桑枝2尺,服药半月,配以针灸治疗,四肢麻木渐消,乏
力减轻,唯口苦,心烦,便结尚存,上方去伸筋草、木瓜,加当归
10g,鸡血藤15g,续服20剂,四肢活动逐渐恢复。

随访一年,体安
无恙。

按:痿证病因,《素问▪痿论》云:“肺热叶焦,发为痿”,又《景岳全书》云:“广肺热叶焦,以致金燥水亏,乃成痿证。

”本案因温病而发,阴津大亏,导致肺津枯损不能输布全身,筋脉失其润养而成本证。


为水谷之海,为人体摄纳津液,滋润五脏的主要器官。

故《内经》有“治痿独取阳明”之说,以本方加味,养胃生津,使胃阴渐复,肺津充沛,四肢肌肉筋脉得到滋养而痿证自愈。

体会
胃阴亏损原因:导致胃阴不足原因较多,然不外三个方面:
(1)胃本身受病。

胃者受纳水谷,提供营养,滋润五脏六肺,然其性
喜燥恶湿,极易受饮食不节而致阴液受伤,波及他脏,以致发生疾病。

(2)肝脏病变。

肝郁化火,火上逆而犯胃,灼伤胃阴。

或肝气横逆,
克伐太过,乃致胃不能受纳,日久则虚。

(3)外感热病后期。

外感之病,肺先受之,热为阳邪,易耗伤阴津,
肺津不足则肺胃同病,从而形成诸种病变,致使疾病发生。

胃阴伤主证
华岫云曰:“凡遇秉质木火之体,患燥热之症,或病后热伤肺胃津液,
以致虚痞不食,舌绛咽干,口渴,不寐,肌燥,便秘,此九窍不和,
都属胃病也。

”笔者亦认为:胃阴伤症状,多以口渴、口苦、咽干、唇
焦裂、干呕、呃逆、干咳少痰、皮肤干燥、溲短、便秘、舌红而燥少苔、脉细数为主要表现。

本方作用机理
胃为五脏之本,水谷之海,阴液之源,居于中州,以溉四周。

若土燥
阴亏,则机体失濡,阴阳失衡,诸症作矣。

临床上,大凡胃阴虚损者,可根据“胃喜柔润”、“得阴自安”的特点,用甘寒之品以柔润滋养,而本
方则适其宜也。

此方主养胃阴,对胃有直接滋养阴液之效,如案1、
案2;对肺取“虚则补其母”之能,如案3;对肝有扶土木之功,如案4;对整个机体则有滋养,润泽组织器官和调节阴阳动态平衡之妙,如案5。

故用以治疗多种疾病,皆获良效。

本方配伍
本方以甘味药为主,以甘守津,还适于以胃阴伤为主的病证。

临证若
据病情轻重缓急,配伍其它药物灵活运用,其效更佳。

清吴鞠通受叶氏养胃阴法启发,提出“复胃阴者,莫若甘寒,复酸味者,酸甘化阴”,即养胃法。

以甘寒滋阴为主,酸甘化阴为辅,酸能生津敛阴,甘能益胃滋阴,酸甘合伍,一敛一滋,从而增强养胃阴作用,故
笔者于临床每遇胃阴亏耗,在本方中加白芍、五味、木瓜类酸味药物,常收到满意效果。

温邪化燥伤阴时,可重用甘寒之品养阴,本方加生地、玄参、石斛、
鲜茅根等,因甘能生津润燥,寒能清热制火。

而黄芩、黄连、黄柏、
知母类甘寒药,虽能清热泄火,然易伤津液,故临证宜慎用或少用。

内伤疾病中,胃阴不足与肝郁气滞往往同时出现。

在这方面,笔者以
为主养胃阴时,宜理气疏顺,而不宜疏泄太过。

若多用或重用辛燥理
气之品,反会耗损胃阴。

常用橘络,川楝之类,不仅能疏通气机,亦
能防止单纯滋阴引起呆滞之弊,且不致辛燥伤阴。

引起胃阴不足的原因不一,除单纯见到胃阴虚损外,兼夹病因亦不少见,如兼外邪、气滞、血瘀、虚热等,故临床上尤须辨证求因,在治
疗用药上不可固执一方一药,正所谓:病无常形,医无常方,药无常品,在于人之善学善用,故笔者对本方的临床运用颇着重于加减化裁,以求丝丝入扣之妙。

【中医书友会(微信号zhongyishuyou)编校发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