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急救通用型红细胞输注与血液个体化输注策略PPT课件

合集下载

血细胞输注PPT课件

血细胞输注PPT课件

• 2.6 其他输血相关疾病和感染 • 尚有其他一些可能通过输血传播的 疾病和感染,如弓形虫病、锥虫病, 丝虫病、巴贝虫病、科罗拉多蜱热 莱姆病、克雅病、人庖疹病毒6型 和8到、微小病毒B19感染等

血浆的临床应用
• 用于临床的血浆制品主要有四种:①新鲜冰冻血 浆(fresh frozen plasma,FFP):采血后,在4℃下 分离,6h内冰冻在-30℃以下,可保存1年,几乎 含有全部凝血因子等血浆蛋白成分;②普通冰冻 血浆(common frozen plasma,CFP):由全血或过 期5d以内的全血分离出的血浆,或1年以后的FFP, -30℃以下,可保持5年,含有V、Ⅷ以外的稳定凝 血因子;③新鲜液体血浆(fresh liquid plasma, FLP):采血后6h内分离得到,限24h内使用,成分 和用途同FFP;④冰冻干燥血浆(lyophilized plasma, LP)。前三种的作用相近,第4种由于其弊多利少, 卫生部于1992年已通知停产停用。
2.2 血小板制剂及剂量、用法
• • • • 血小板制剂 ①血小板悬液 ②单采血小板悬液 每10kg体重输人血小板悬液1~2u(400mL全 血分离),预计可以提高血小板至50×109/ L,尽可能输注单采血小板。输入血小板存 活期只有2~5d,应当每1~2d输1次,直至 出血停止或血小板上升。应选用ABO血型 相同的血小板。
• 2.4 输血相关疟疾 • 疟疾可通过输血传播。输注任何一 种带有疟原虫的血液成分都有传播 疟疾的危险,而以输注浓缩红细胞 和全血者中常见。
• 各种疟疾潜伏期不同,所谓潜伏期 是指受血者接受输血到出现症状之 间的时间,恶性疟为(10.5±4.9)d, 间日疟为(16.6±8.2)d,三日疟为 (41.1±21.3)d。我国输血相关疟疾 绝大部分为间日疟。我国规定3年 内患过疟疾的人不得献血。

输血ppt课件

输血ppt课件

输血史询问
了解患者是否有输血史、 输血反应史及特殊血型等 情况。
输血指征评估与决策
输血指征评估
根据患者病情、实验室检 查结果及临床输血指南, 综合评估患者是否需要输 血及输血的紧迫性。
输血决策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合理 的输血方案,包括输血的 种类、剂量、时间等。
风险评估
评估输血可能带来的风险 ,如输血反应、感染等, 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性肺损伤、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等,需要加强对并发症的预防和处
理。
03
血液资源紧张问题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血液资源的需求不断增
加,而血液供应却相对紧张,需要加强对血液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和展望
输血技术不断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加先进的输血技术,如人造血液、基因编辑等, 这些新技术将有望解决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挑战。
输血反应类型及预防措施
发热反应
多由于血液中含有致热原引起,表现为畏寒、发热等症状 。预防措施包括严格筛选献血者、使用去白细胞血液制品 等。
溶血反应
由于血型不合或血液保存不当等原因引起,表现为寒战、 高热、腰背酸痛等症状。预防措施包括严格核对血型、采 用同型输血等。
过敏反应
轻者表现为皮肤瘙痒、红斑等,重者可能出现过敏性休克 。预防措施包括询问过敏史、使用抗过敏药物等。
异常情况处理及应急措施
异常情况处理
在输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异常情况 ,如发热、过敏反应、溶血反应等。一 旦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输血并报 告医生进行处理。同时要保留剩余的血 液和输血器材以备检测和分析原因。
VS
应急措施
在出现严重输血反应时,应立即采取应急 措施,如给予抗过敏药物、抗休克治疗等 。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 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确保患者的生命安 全。

红细胞输注技术PPT课件

红细胞输注技术PPT课件
6
四、输注红细胞的剂量和方法
(一)剂量 需要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而 定,60kg、血容量正常的贫血的患者,输 注1单位红细胞可提高Hb5g/L.红细胞制备 过程中丢失约10%-30%的红细胞。更合理 的办法是在输血前和输血后24小时测定患 者的血红蛋白或血细胞比容。
(二)方法 标准输血器,成人可按13ml(kg.h)速度输注,但有心肺疾病的患者 输血时应减慢速度。
(二)慢性贫血
Hb<60g/L并伴有明显的贫血症状
4
三、各种红细胞制品的临床应用特点
(一)浓缩红细胞 1具有与全血同等量的红细胞,补充红细胞及提高携氧能力与红细胞相同 2由于去除了全血中大部分浆,降低了输血引起超负荷的风险 3去除血浆的同时,也将大部分全血保存液中的枸橼酸、钠、钾、氨等成分
去除,使患者的代谢辅导减轻 4浓缩红细胞内残余的白细胞、血小板成分与全血几乎相同,发生同种免疫
和非溶血性发热的几率与全血相同 5两者输血传播的疾病风险和血液被污染的概率没有差别 因临床输注困难和无红细胞保持液,现采供学机构已较少提供浓缩红细胞 (二)悬浮红细胞 又名添加剂红细胞,是目前国内应用最广泛的红细胞
制品 由于去除了大部分血浆,副作用减少。加入了专门针对红细胞保持而设计
的添加剂悬浮,使红细胞在体外保持效果更好,静脉输注时较通畅,无 需另加入生理盐水。 (三)洗涤红细胞 适用于全血或血浆蛋白过敏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高钾血症及肝、 肾功能障碍需输血者,需反复输血者,新生儿需输血者,需不同型输血 者等。由于采用开放式洗涤,血液被污染的概率高,通常要求6-8小时内 输注,未能及时输注只能在4 ℃ 条件下保持24小时。
5
三、各种红细胞制品的临床应用特点
(四)少白红细胞 又称去白膜的红细胞或去白红细胞,差异在于采用 的去除白细胞的方法不同。前者采用离心的方法制备,而后者是采用 白细胞过滤器进行制备。采用离心法能去除70%以上的白细胞,使每 单位少白红细胞的白细胞残余数<2.5*108,仅可用于预防非溶血性发热 反应;采用白细胞过滤器制备的少白红细胞可使每单位少白红细胞残 余白细胞<2.5*106,不仅起到预防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的作用,还可预防 HLA同种免疫、嗜白细胞病毒(如CMV、HLTV等)感染,因此被广 泛用于多次妊娠或反复输血产生非溶血发热反应的患者、准备器官移 植的患者、需要长期反复输血的患者。该制品并不能预防输血相关移 植物抗宿主病(TA-GVHD)。

大量输血与创伤复苏PPT-PPT课件

大量输血与创伤复苏PPT-PPT课件
❖ 入院情况:T 36.8 ℃ P 76 次/分 R 22 次/分 BP 77/42 mmHg,左侧胸壁隆起,左侧锁骨处塌陷, 左侧胸壁可触及皮下气肿及血肿,左侧胸壁压痛明显,左 肺呼吸音低,心率76次/分,律齐。全腹压痛、反跳痛、 肌紧张,以右侧腹部为明显,肝脾触诊不满意。移动性浊 音阳性,肠鸣音消失。左下腹穿刺抽出不凝血约2ml。
病例一
❖ 男性 12岁,因车祸致全身多处复杂伤疼痛出血1个半小 时于2010-07-04 ,16:40入院。
❖ 入院查体:T37.0℃ P 153 次/分 R 20次/分 BP140/60 mmHg
❖ 神清,贫血貌,腹部膨隆,全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右 大腿肿胀明显畸形,胫腓骨远端开放粉碎骨折,骨断端外 露。左小腿后侧开放损伤,深达肌层,肌肉断端外露,伤 口出血。
Platelet activation
Fibrinolysis activation
Platelet plug formation Fibrin clot formation
Clot lysis
•LOGO
Spahn and Rossaint
•LOGO
Coagulopathy and blood component transfusion in trauma
•LOGO
创伤性凝血病与病死率
病死率(%)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14
15-29
30-44
45-59
60-64
•LOGO
大量输血
❖ 创伤引起失血性休克的复苏治疗:输全血被视为重要措施 ——(美国外科医师学会1997年创伤生命支持指南)
大量输血: >10U全血/24h(1U=400ml)=1血容量/70kg 或50%血容量/3h. 或4upRBC /4h

急救输血PPT课件【50页】

急救输血PPT课件【50页】

临床医护人 员组织用血 和献血双方 认真填写 《互助献血 登记表》, 双方签名
将《互助 献血登记 表》送医 院输血科 审核签名, 交献血者
献血者携带本 人身份证或有 效证件和填写 完整的《互助 献血登记表》 到血站制定的 采血场所联系 献血事宜
符合献血条 件的,血站 按无偿献血 的正常程序 采血并在 《互助献血 登记表》上 签名留存
凡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失血量约1500ml 以上:
①皮肤苍白、口渴; ②颈外静脉塌陷; ③快速输入平衡液1000ml,血压仍不回升; ④一侧股骨开放性骨折或骨盆骨折。
急性失血量的估计
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血细胞压积可以帮助估 计失血的程度。但在急性失血的初期,由于血浓缩及 血液重新分布等代偿,上述数值可以暂时无变化。
③ 突然发生无法控制的快速出血(如胸膜腔大血管破裂、
肝脾破裂等)。
实施紧急非同型血液输注应履行告知义务
紧急抢救非配合性输血管理制度 及流程
需要紧急非同型输血时:
经治科室应尽快将《临床输血申请单》送医务部审批,《临床输血申 请单》上用统一特定用语标明需求的紧急程度,如:“非常紧急”:1015min以内;“紧急”:30min以内等。医务部审批后连同血标本尽 快送达输血科备血
急性失血量的估计
骨折出血量的评估:
1. 肱骨骨折出血量約 100-800ml 2. 橈尺骨骨折出血量約 50-400ml 3. 股骨骨折出血量約 300-2000ml 4. 脛腓骨骨折出血量約100-1000ml 5. 一侧大腿非开放性骨折时,失血量达500-1000ml 6. 典型骨盆骨折无尿路损伤时,失血量达1000-1500ml 7. 胫骨骨折时,失血量500ml 8. 上腕骨折时,失血量350ml 9. 一条肋骨骨折时,失血量125ml

2024版《创伤急救》ppt课件完整版

2024版《创伤急救》ppt课件完整版

《创伤急救》ppt课件完整版REPORTING2023 WORK SUMMARY目录•创伤基本概念与流行病学•创伤评估与初步处理•常见创伤类型及临床表现•并发症预防与治疗策略•康复训练与心理支持工作•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PART01创伤基本概念与流行病学创伤定义及分类创伤定义指机械性致伤因子所造成的损伤,为动力性损伤,如砸伤、切割伤、刺伤、挫伤、撕裂伤、骨折、脱臼、挤压伤等。

创伤分类按致伤原因可分为锐器伤、钝器伤、火器伤等;按受伤部位可分为颅脑伤、面颈部伤、胸部伤、腹部伤、四肢伤等;按皮肤完整性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

创伤发生原因及危险因素发生原因交通事故、暴力事件、工伤事故、运动损伤、意外坠落等是常见的创伤发生原因。

危险因素年龄、性别、职业、环境因素、个人行为等均可影响创伤的发生。

例如,年轻人、男性、从事高风险职业、居住在犯罪率高或交通状况差的地区、酗酒或吸毒等不良行为都会增加创伤的风险。

创伤流行病学特点地区分布创伤的发生与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文化背景、卫生条件等有关。

例如,城市地区交通事故和暴力事件较多,而农村地区则以农业事故和意外坠落为主。

时间分布不同时间段的创伤发生率也有差异。

例如,交通事故在夜间和节假日较为多发,而工伤事故则多发生在工作日。

人群分布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人群创伤发生率也不同。

例如,年轻人和男性是创伤的高发人群,而从事高风险职业如建筑工人、矿工等也更容易发生创伤。

国内外创伤救治现状国内现状我国创伤救治体系不断完善,救治能力不断提高。

政府加大了对创伤救治的投入,建立了多层次的创伤救治网络,包括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和专科救治等。

同时,创伤救治技术也不断更新,如损伤控制性手术、快速康复理念等的应用,提高了救治成功率。

国外现状国外发达国家的创伤救治体系更加完善,救治效率更高。

他们注重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的衔接,建立了高效的创伤救治流程。

同时,国外在创伤救治技术方面也更加先进,如机器人手术、3D打印技术等的应用,为创伤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救治效果。

创伤和急诊外科的输血ppt课件

创伤和急诊外科的输血ppt课件

8
(十) 液体复苏
1. 液体复苏的目的是快速恢复循环血量,以维持组
织灌注;
2. 初期补液选择晶体液和胶体液都可以,但不能用
葡萄糖液;
3. 急性失血不仅血容量锐减,而且有组织间液的减
少;
4. 组织间液是含钠液,初期补液选用晶体液为最佳
选择;
9
5.晶体液离开血循环速度快,所用剂量是失
血量的3倍,初次给20~30ml/kg;
39
病例2:
三、治疗经过
全面检查显示无胃肠穿透伤,但出血在 继续,再评估显示病情又有恶化。于是 又快速输入 1500ml 生理盐水和 4 单位交 叉配合的红细胞。随后病情趋于稳定被 送入手术室。麻醉和手术都很成功,病 人逐渐康复。
40
病例3:
一、病例简介
一位 9 岁女孩在一次严重车祸后入院, 车祸中有 2 人死亡。初期评估见病人呼 吸加快,虽然气道清洁,但其左肺无气 体进入,叩诊呈浊音,气管无偏移。
5. 你考虑此人会有何腹部损伤同时发生?
6. 是否需要手术探查?
34
病例2: 一、病例简介
一位 36 岁男子在一次斗殴中被刀割伤 上肢、胸部和腹部,形成多处割裂伤。 最严重的伤口在前腹壁,腹内容物暴 露,当地诊所对正在出血的伤口进行压 迫止血,并用干净湿敷料遮盖腹部。他 被运货卡车送往最近的医院,行程4h。
70kg体重成
人失血量(ml) <750 750~1500 1500~2000 >2000
脉率(次/min)
正常
>100
>120
>140但在休克 终末期变异
6
表2 成人低血容量分类(续)
Ⅰ级 轻度 脉压 收缩期血压 正常 正常 Ⅱ级 进行性 减小 正常 Ⅲ级 严重 显著减小 下降 Ⅳ级 终末期 显著减小/缺如 显著下降

输血相关知识 ppt课件精选全文

输血相关知识  ppt课件精选全文

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储血。 输血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输血时要先慢后快,输血前15分钟要慢(2ml/分)
出现异常立即减慢或停止输血,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立即向医师报告,及时治疗和抢救,并做好记录。
ppt课件
19
输血完毕,将《输血记录单》放在病历中。 输血完毕,填写输血完毕的时间,将血袋保存于2~8℃冰箱
②慢性溶血反应:输血后2—10d,低热、黄疸以及血红蛋 白尿。
4. 输血后紫癜:输血后l周左右出现全身黏膜点状或斑状出
血、血小板减少。
5.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输血后出现呼吸苦难或呼
吸窘迫。
6. 非心源性肺水肿:输血过快或过量而出现肺水肿。
ppt课件
27
(二)处理措施
1.发生输血反应后,立即减慢或停止输血,报告 医师、护士长及科主任,迅速查明原因,对症处理, 尽量避免对患者身体造成损害;将损害降至最低程度 。
ppt课件
22
输血不良反应
输血不良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和输血结束后的 一段时间内,出现某些新的症状和体征,并且用原有 疾病不能解释者。分为急性和迟发性输血反应。
ppt课件
23
(一)输血不良反应主要有:
1. 发热反应 2. 过敏反应 3. 溶血反应 4. 细菌污染反应 5. 其他不良反应
ppt课件
(1)发热反应:反应轻者,减慢输血速度。若症 状呈进行性发展,应停止输血,保留输血器、剩余血 液备查。遵医嘱进行对症处理,畏寒、发冷时,注意保 暖,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使用药物治疗。
ppt课件
28
(2)溶血反应:可疑溶血反应时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 血器,输注生理盐水;抽取患者血标本与血袋剩余血 一并送输血科检验;密切观察肾区症状及尿液变化, 遵医嘱给予吸氧、碱化尿液等对症处理;对尿少、尿 闭者,按急性肾衰竭处理,必要时行透析疗法。

输血PPT演示课件

输血PPT演示课件
6
w
二、目的和原则
w
二、目的和原则
❖交叉配血试验包括主试验和副试验两种。前者用受
血者血清与供血者红细胞悬液作试验以发现受血者血清 中是否含有与供血者红细胞反应的抗体。又称直接配合 或主侧配合;后者则用供血者血清与受血者红细胞作试 验以发现供血者血清中是否有不合抗体,又称间接配合。
7
w
三、输血方法
血制品。
❖ (一)全血 ❖ (二)成分血 ❖ (三)其他血液制品
8
输血前准备
w
三、输血方法
1、备血:根据医嘱备血,抽取血标本和已填写完 整的输血申请单、血型交叉配合检验单一并送 交血库,作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2、采血时 禁忌同时采集两个病人血标本。 3、取血:根据医嘱凭提血单取血,应与血库人员
11
w
三、输血方法
w
四、适应着和禁忌症
❖ (一)急性出血
❖ 急性出血为输血的主要适应症,特别是严重创伤和 手术时出血。一次失血量低于总血容量10% (500m1)时,临床上无血容量不足的表现,可 以不输血。失血量低于总血容量20%(500~ 800m1)时,应根据有无血容量不足的临床症状 及严重程度,同时参考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 (HCT)的变化选择治疗方案。一般首选输注晶体 液、胶体液或少量血浆增量剂,不输全血或血浆。 当失血量超过总血容量20%(1000m1)时,应 及时输注适量全血。
共同认真做好“三查”,“八对”,切实检查血液 质量。查对准确无误方可签字取回使用。 4、取血后:血液从血库取后勿剧烈震荡 ,切勿 加温。 5、输血前,应经另一人按上述要求再次核对一遍。 6、知情同意。
9
1、间接静脉输血法
❖ (1)评估、计划、操作步骤; ❖ (2)注意事项: ❖ 1、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好无菌操作

医学课件临床输血指南课件PPT

医学课件临床输血指南课件PPT
种类
输血的途径通常是通过静脉输注,包括中心静脉和外周静脉。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医生会选择合适的输血途径。
途径
02
CHAPTER
临床输血前的评估与准备
用于补充血容量、纠正贫血、提高血浆蛋白、凝血因子缺乏等。
如严重过敏反应、溶血反应、肾功能不全等。
输血禁忌症
输血适应症01ຫໍສະໝຸດ 020403
医生填写输血申请单
目的
历史
输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人们尝试将动物血液输给人类以治疗疾病。然而,早期的输血方法存在很多问题,直到19世纪末才开始有科学的输血方法。
发展
随着医学的进步,输血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现代输血技术包括成分输血、自体输血、辐照输血等,这些技术的发展为临床输血提供了更安全、有效的手段。
根据血液成分的不同,输血可以分为全血输注和成分输注。全血输注是指将整个血液输给病人,而成分输注是指将血液中的某一成分(如红细胞、血小板、血浆等)输给病人。
防止感染
确保输血管道通畅,避免血液凝固或空气进入血管导致危险。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的发生。
03
02
01
VS
详细记录输血过程,包括输血时间、血型、配型结果、输血量、输注速度等。
回访患者情况
在输血后,及时回访患者情况,了解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及时处理并记录。
记录输血过程
04
CHAPTER
儿童输血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输血的需求和反应与成人有所不同。应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病情等因素,选择适当的血液成分和输血方式,同时注意避免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老年人的生理功能逐渐衰退,对输血的需求和反应与年轻人有所不同。应充分评估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输血指征,选择适当的血液成分和输血方式,同时注意预防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输血相关知识ppt课件

输血相关知识ppt课件
6
输血反应类型及预防
2024/1/25
发热反应
由于免疫反应或细菌污染导致,表现为发热、寒战等,需立即停止输 血并给予相应治疗。
过敏反应
轻者表现为皮肤瘙痒、红斑等,重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休克等,应 立即停止输血并给予抗过敏治疗。
溶血反应
输入异型血或血液变质导致红细胞破裂,表现为高热、寒战、血红蛋 白尿等,需立即停止输血并给予相应治疗。
2024/1/25
18
发热反应
2024/1/25
发热原因
01
免疫反应、细菌污染等
症状表现
02
体温升高、寒战、头痛等
处理措施
03
减慢输血速度、物理降温、使用解热镇痛药等
19
过敏反应
01
02
03
过敏原因
IgA或IgM抗体引起的免 疫反应
2024/1/25
症状表现
皮肤瘙痒、荨麻疹、呼吸 困难等
处理措施
2024/1/25
24
特殊血型患者输血方案选择
1
ABO血型系统
根据同型输血原则,选择相应血型的血液制品进 行输注。
2 3
Rh血型系统
对于Rh阴性患者,应首选Rh阴性血液制品;在 无Rh阴性血液时,可考虑输注Rh阳性血液,但 需采取预防措施防止Rh溶血反应。
其他血型系统
根据患者具体血型情况,选择相应血型的血液制 品进行输注。
2024/1/25
25
围手术期患者合理用血建议
术前评估
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病情 、手术方式和可能出血量,制定
合理用血计划。
2024/1/25
术中监测
密切观察患者术中出血情况,及时 调整输血策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血科已完成患者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工作,可以 提供相同血型(ABO、RhD)且交叉配血相容的红细 胞、血型相同的血浆、血小板、冷沉淀等;
创伤急救通用型红细胞输注 与血液个体化输注策略
精品课件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1998.10.01)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1999年,试行)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2000年)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2012年,85号令)
2020年6月11日10时24分
精品课件
2
2
制度、流程、批准、培训、督查、改进
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病情及输血科反馈信息综合判断, 与输血科沟通后确定是否启动流程
输血科和临床科室分别向医务部门或总值班报告, 启动“紧急抢救配合性输血流程”
精品课件
10
决定紧急救治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负责填写 《紧急抢救配合性输血治疗同意书》(建议与其他 诊断、治疗同意书采用1 份《创伤救治知情同意 书》,以保障急救时需要),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 明临床输血紧急情况,所需血液制剂品种及数量, 异型血液输注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 以及做输血前检查的必要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 意并在《紧急抢救配合性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后,该同意书必须放入病历保存。无家属、无自主 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疗总值班或主管领导 同意授权后,由抢救现场的最高级别医师代为签字,
精品课件
5
创伤紧急救治通用型红 细胞输注流程
血液个体化输注策略
精品课件
6
患者抵达急诊科时已出现失血性休克,估测急性失 血达血容量>40%,休克指数≥1. 5;
患者突然发生无法迅速控制的急性大量出血(如大 血管出血、胸腹盆腔内大血管破裂)、脏器严重损 伤(如复合外伤、宫外孕和脏器破裂出血)等可能出 现失血性休克;
RH(D)阴性患者紧急抢救输血*
输注策略:通用型红细胞(O 型悬浮红细胞)
精品课件
8
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不得启动医院 《创伤紧急救治通用型红细胞输注方案》:
已知患者为RhD 阴性,且有抗-D检测阳性史; 已知患者有不规则抗体,且有溶血性输血反应史。
精品课件
9
输血科根据患者血型血清学检验结果及血液库存情 况向临床说明
精品课件
14
输血过程中,经治医师必须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 化与输血反应,如有异常反应,严重者要立即停止 输血,迅速查明原因并做相应处理。所有输血不良 反应的处理经过均应在病历中详细记录。输血治疗 后,经治医师要对输血疗效做出评价,还应防治可 能出现的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精品课件
15
输血完毕后,经治医护人员应继续观察 30 min, 详细填写输血病程记录、护理记录,血袋、输血器 具于<24 h 一并送回输血科,按要求补充办理用血 审批手续。
无法采集患者血液标本;
无法确认患者 ABO、RhD 血型;
不立即输血将危及患者生命的其他因素。
仅针对创伤患者抵达医院急诊科后所开展的紧急抢 救治疗时段的临床血液输注治疗。
精品课件
7
ABO疑难血型患者紧急抢救输血*** 血液储备不能满足需求时***
交叉配血患者/不规则抗体阳性紧急抢救输血**
所有须签署的同意书随后补签。
精品课件
11
通用型红细胞是指 O 型悬浮红细胞,抗-A、抗-B 效价 ≤256;此悬浮红细胞仅适用于紧急救治创伤患者输注。
建议输血科备置存放通用型红细胞贮血专用冰箱 1 台, 常规储存“O” 型悬浮红细胞 30 U;
贮血冰箱按贮血专用冰箱要求管理。
输血科负责提供符合《全血及血液成分质量要求》 (GB18469-2012)的 O 型悬浮红细胞,承担悬浮红细胞轮 换更新、补充、冷链维护和质量控制工作。
精品课件
3
本课件针对目前临床普遍存在的 临床用血管理薄弱或空白环节(紧急 抢救配合性输血管理、自体输血)并 基于《创伤紧急救治通用型红细胞输 注专家共识》(中国输血杂志2017年第30卷第 7期)、《危重病患者个体化输血策略 与管理》(临床输血与检验2016年第18卷第2期)
文献整理
精品课件
4
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及创伤救治领导 小组根据本共识制定各自医院《创伤紧急救治 通用型红细胞输注方案》,定期对本院紧急抢 救输血记录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与缺陷追 踪评价,督促救治单元和输血科不断改进和完 善。
输血科原则上应在<4 h 补充通用型红细胞,使库存的 O 型悬浮红细胞数量达到规明确注明“未鉴定血型、未做交 叉配血”紧急用血《临床输血申请单》 的护理人员,应做好输血前一切准备 工作,包括采集供输血前检测(ALT、乙 肝两对半、抗-HCV、抗-HIV、抗-TP)、血型鉴 定与交叉配血标本,并将患者唯一标 识码贴于标本和《临床输血申请单》 上。
精品课件
13
输血科值班人员在接到通知后,从通用型红细胞贮血专 用冰箱取出 O 型红细胞悬液,标注患者信息和“急救用 血”字样后发至临床用血科室。
输血前由 2 名医护人员对《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血袋标 签上的内容仔细核对,并检查血袋有无破损及渗漏,血 袋内的血液有无溶血、浑浊及凝块。核对及检查无误后, 遵照医嘱,采用严格无菌操作技术将通用型红细胞用标 准输血器输给患者。输血时要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输 血开始后的前 5min 输注速度约为 2 mL/min,并严密观 察患者病情变化,若无不良反应,再根据需要调整输血 速度。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减慢输血速度,及时向 医师报告。
叉配血试验相容者,可输注与患者 ABO 同型红细 胞;
交叉配血试验不相容者,应继续输注 O 型红细胞;
尽早输注与患者 ABO/RhD 血型同型血小板。
精品课件
17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及时终止《创伤 紧急救治通用型红细胞输注方案》:
患者出血情况得到有效控制或患者死亡;
在《创伤紧急救治通用型红细胞输注方案》实施过 程中,患者出现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等严重反应。
紧急抢救配合性输血后,受血者、供血者配血标本 和全血复检标本,均须放 4℃冰箱保留 4 周,以便 患者输血后发生问题时查找原因。血清标本应放在 <-20℃保存>6 个月,以备患者输血后发生输血 反应和输血传染病时追查。
精品课件
16
急救结束后,若该患者后续治疗需继续 输血,应重新抽取患者血标本做交叉配血试 验,并遵循以下原则输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