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自动驾驶系统设计及应用第一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1 摄像头
采集图像信息,与人类视觉最为接近。
➢ 基本识别:行人、自行车、机动车、道路轨迹线、路牙、路牌、信号灯 等。通过算法还可实现车距测量、道路循迹,前车碰撞预警(FCW)和 车道偏离预警(LDW)等。
➢ 优缺点: 缺点:三维空间感弱;受环境影响大,能见度低时识别率大幅降低。 优点:技术成熟、成本低、采集信息丰富。
1.1自动驾驶系统架构
汽车自动驾驶技术:
依靠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在没有人为操纵的情况下, 完成完整、安全、有效的驾驶的一项前沿科技。
1.1.1自动驾驶系统的三个层级
自动驾驶典型系统架构,主要包括环境感知、决策规划 和运动控制三大部分。
1.1.1自动驾驶系统的三个层级
感知层:
用来完成对车辆周围环境的感知识别,主要目的是获取 并处理环境信息。
➢ 日本:Nissan公司已经在东京、硅谷和伦敦测试了旗下的自动驾驶汽车 LEAF,在积极积累安全测试记录。
➢ 韩国:已颁发13张自动驾驶测试许可,计划于2020年前商业化3级自动 驾驶汽车。
1.3 传感器技术
感知环节是自动驾驶的基础,用来采集车辆周围环境的基 本信息。
自动驾驶汽车多通过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传感 器来感知环境。
利用侧视摄像头,将后视镜盲区内的景象显示在驾驶舱盲区内
前视、侧视、利用车辆四周摄像头获取的影像,通过图像拼接技术,输出车辆周边的全景
后视

后视 内置
泊车时将车尾的影像显示在驾驶舱内,预测并标记倒车轨迹,辅助驾驶员泊 车
安装在车内,用于检测驾驶员是否疲劳、闭眼等
1.3.2 毫米波雷达
通过无线电信号的发送和反射测定与物体间的距离。
数据量非常大,需要传输到云端进行 分布式存储
1.2自动驾驶技术国内外发展
自动驾驶的概念最早在 1969年被提出。 在21世纪之前自动驾驶都只在实验阶段,直到
21世纪初才得到初步实现。
1.2自动驾驶技术国内外发展
➢ 2014年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发布了SAE J3016标准,被作为自 动驾驶联邦指导方针中的公认标准。
交通标志识别TSR 车道保持辅助LKA 行人碰撞预警PCW 盲点监测BSD 全景泊车SVP
泊车辅助PA 驾驶员注意力监测
前视、侧视 识别前方道路两侧的交通标志
前视 前视 侧视
当前视摄像头检测到车辆即将偏离车道线时,就会向控制中心发出信息,然 后由控制中心发出指令,及时纠正行驶方向
前摄像头会标记前方道路行人,并在可能发生碰撞时及时发出警报
自动驾驶系统设计及应用 (第六册)
智能驾驶技术丛书(第六册)
自动驾驶系统设计及应用
本书思维导图
主要呈现了设计自动驾驶系统需要的5个关键点:概述、 安全、通信、测试以及应用
Chapter 1 自动驾驶系统概述
Outline
1.1 自动驾驶系统架构 1.2 自动驾驶技术国内外发展 1.3 传感器技术 1.4 导航与定位技术 1.5 高精度地图技术 1.6 决策与控制技术 1.7 自动驾驶平台技术
1.3.3 激光雷达
向目标发射激光束,将接收的回波与发射信号进行比较, 经过百度文库算分析获得目标信息
➢ 激光雷达由激光发射机、光学接收机、转台和信息处理系统等组 成;可获取目标距离、方位、高度、速度和形状等参数。
➢ 优点:分辨率高、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
➢ 缺点:工艺要求高,造价昂贵;无法识别颜色图案、文字等标识; 需要高的计算能力。
1.2自动驾驶技术国内外发展
➢ 美国:截止2016年底,16个州通过相关法案或行政令明确测试条件换个 要求,允许企业展开路面测试。
➢ 德国:2015年政府已允许在连接慕尼黑和柏林的A9高速公路上开展自动 驾驶汽车测试项目;2017年相关部门对Diginet-PS自动驾驶试点项目发 放补贴,用于开发系统和提供自动驾驶的实时交通信息。
1.4.1 卫星定位和捷联惯导组合定位技术
基于卡尔曼滤波器的最优估计理论的数据处理。
原理: 在导航系统数据的基础上,利用卡尔曼滤波滤除噪声
干扰估计系统的误差状态,并用误差状态的估计值去校正系 统,优化组合导航系统综合性能,以此提高导航系统的精度 。
1.4.1 卫星定位和捷联惯导组合定位技术
滤波器运行时主要分预测和更新两个阶段:
决策层:
第一步:认知理解
根据感知层收集的信息,对车辆自身的精确定位,对车辆周围的 环境的准确理解
第二步:决策规划
包含对接下来可能发生情况的准确预测,对下一步行动的准确判 断和规划,选择合理的路径达到目标
控制层:
将决策控制信息与车辆底层控制系统深度集成。
1.1.2 自动驾驶系统技术架构
激光雷达
Luminar激光雷达捕捉的图像
1.4 导航与定位技术
常规的定位导航系统有 :无线电定位导航、惯性定位 导航、卫星定位导航、移动基站定位导航等。
高精定位技术路线: ➢ 基于卫星定位系统和捷联惯导系统的组合定位技术; ➢ 基于激光雷达点云和高精地图的匹配定位技术; ➢ 基于计算机视觉里程算法的定位技术。
➢ 毫米波波长(波长为1~10mm)介于微波和厘米波之间,毫米波雷 达发送信号频率通常介于10~300GHz频域之间。
➢ 优点:穿透雾、烟、灰尘的能力强,传输距离远;导引头体积小、 质量轻和空间分辨率高。
➢ 缺点:成本高,精度要求高;探测角度小; 高潮湿环境会衰减,树丛穿透能力差。
不同波段毫米波雷达的作用
自动驾驶系统技术架构分为车载系统和云端系统两部分: 车载系统:
感知 计算平台 执行操作
1.1.2 自动驾驶系统技术架构
云端系统:
把每辆在路上行驶的激光点云或视觉 数据上传至云端,实现地图的完善和 更新。
不断地通过新数据进行模型训练,来 提升算法的处理能力。
新算法在云端的模拟器上进行测试
➢ 分类: 依据应用:单目、双目及多目。 依据安装位置:前视、后视、侧视、 环视等。
1.3.1 摄像头
摄像头在汽车领域的各种应用:
ADAS功能 车道偏离预警LDW 前向碰撞预警FCW
使用摄像头 具体功能简介
前视
当前视摄像头检测到车辆即将偏离车道线时,就会发出警报
前视
当摄像头检测到与前车距离过近,可能发生追尾时,就会发出警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