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本风速-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2004
交通标志牌风荷载的计算分析比较
1.420
④
JTG/T D60-01—2004《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 1.088
⑤
3.2 数据分析 从表 3 可以看出,在同等的前提条件下,依据
各规范或手册所计算出的单位风荷载数值是不同 的。其中数据①⑤较为接近,而数据②③④要比前 面 2 个数据更大一些。
82
王春:交通标志牌风荷载的计算分析比较
第 2 期(总第 178 期) 2015 年 4 月
CHINA MUNICIPAL ENGINEERING
DOI:10.3969/j.issn.1004-4655.2015.02.026
No.2 (Serial No.178) Apr. 2015
交通标志牌风荷载的计算分析比较
王春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上海 200125)
各规范计算结果汇总见表 3。
表 3 各规范计算结果汇总表
依据规范
单位风荷 / 数据 kN·m-2 编号
JTG D82—2009《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手册》 0.927
①
GB 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1.336
②
CECS 148:2003《户外广告设施钢结构技术规程》 1.224
③
JTG D60—200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T D60-01—2004《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
基本风速或风压 30 m/s 或 0.55 kN/m2 0.55 kN/m2 31.3 m/s
GB 5768—2009《 道 路 交 通 标 志 和 标 线 》 及
JTG D82—2009《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手册》
对标志结构设计基本风速描述如下 :应采用当地空
Sk=wkγQi = 0.954×1.4=1.336 kN/m2。 2.3 CECS 148:2003《户外广告设施钢结构技术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
1 总则1.0.1 为使公路桥涵的设计符合技术先进、安全可靠、耐久适用、经济合理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公路桥涵的一般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设计,不适用于轻骨料混凝土及其他特种混凝土桥涵结构构件的设计。
1.0.3 本规范按照国家标准《公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T 50283规定的设计原则编制。
基本术语、符号按照国家标准《工程结构设计基本术语和通用符号》GBJ 132和国家标准《道路工程术语标准》GBJ 124的规定采用。
1.0.4 本规范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按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
本规范采用的设计基准期为100年。
1.0.5 公路桥涵应进行以下两类极限状态设计: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对应于桥涵及其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出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或变位的状态;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对应于桥涵及其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的某项限值的状态。
1.0.6 公路桥涵应考虑以下三种设计状况及其相应的极限状态设计:1 持久状况:桥涵建成后承受自重、车辆荷载等持续时间很长的状况。
该状况桥涵应作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2 短暂状况:桥涵施工过程中承受临时性作用(或荷载)的状况。
该状况桥涵应作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必要时才作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3 偶然状况:在桥涵使用过程中偶然出现的如罕遇地震的状况。
该状况桥涵仅作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
1.0.7 公路桥涵应根据其所处环境条件进行耐久性设计。
结构混凝土耐久性的基本要求应符合表1.0.7的规定。
表1.0.7 结构混凝土耐久性的基本要求环境类别环境条件最大水灰比最小水泥用量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最大氯离子含量(%)最大碱含量Ⅰ温暖或寒冷地区的大气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接触的环境0.55 275 C25 0.30 3.0 Ⅱ严寒地区的大气环境、使用除冰盐环境;滨海环境0.50 300 C30 0.15 3.0Ⅲ海水环境0.45 300 C35 0.10 3.0Ⅳ受侵蚀性物质影响的环境0.40 325 C35 0.10 3.0注:1 有关现行规范对海水环境结构混凝土中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有更详细规定时,可参照执行;2 表中氯离子含量系指其与水泥用量的百分率;3 当有实际工程经验时,处于Ⅰ类环境中结构混凝土的最低强度等级可比表中降低一个等级;4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的最大氯离子含量为0.06%,最小水泥用量为350kg/m3,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或按表中规定Ⅰ类环境提高三个等级,其他环境类别提高二个等级;5 特大桥和大桥混凝土中的最大碱含量宜降至1.8kg/m3,当处于Ⅲ类、Ⅳ类或使用除冰盐和滨海环境时,宜使用非碱活性骨料。
公路桥梁设计规范答疑汇编--问题举例
公路桥梁设计规范答疑汇编--问题举例1、在条文说明中的第3.3.1中的第3款:“应首先考虑与桥涵相连的公路路段的路基宽度,保持桥面净宽与路肩同宽。
”主要疑惑是:路肩指的是硬路肩还是土路肩?2、规范第3.3.2条中规定:“在不通航和无流筏的水库中区域内,梁底面或拱顶底面离开水面的不应小于计算浪高的0.75倍加上0.25m。
”问题如下:(1)以上条款中的0.25m指的是在浪高的0.75倍上加的一个安全值,还是指高于支承垫石顶面高度0.25m?(2)在水库区域内的通航桥的不通航孔,以上条款是否适用?(3)此处的水面是指计算水位还是最高洪水位?(4)最终梁底净空是否需要满足第3.3.2条中的所有条款?即是否需满足该条最后一段所要求的并同时满足表3.3.2的要求?3、(1)规范第3.3.6条规定天然气管道不是顺桥过。
是所有的天然气管道不得过,还是对直径和压力有限制?在城市桥梁及城市郊区公路桥梁的设计中,此条经常不能满足。
(2)煤气管道是否等同于天然气条文取用?管道与桥梁的交叉如何考虑?高压线的定义是多少电压?4、(1)规范第3.5.8条中纵坡大于1%的桥梁非常普通,对于空心板等大规模工厂化制作的上部结构,梁底水平如何操作(每根梁的纵坡可能都不同)?(2)规范第3.5.8条中“某一规定坡度”具体数值是多少?对于纵、横坡较大的空心板桥,如果不能使用球冠支座,梁底只能做垫块,空心板预制比较困难,景观较差,如何处理?5、规范第3.6.4条规定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面层(不含整平层和垫层)的厚度不宜小于8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40。
条文中,关于“不含整平层和垫层”的含义,如采用沥青混凝土桥面,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沥青混凝土下的混凝土铺装,只算是“整平层和垫层”,可不按第3.6.4条的厚度及强度要求;二是沥青混凝土下的混凝土铺装,不是整平层和垫层,是桥面铺装(根据条文解释,似这样理解也是符合精神的),应符合第3.6.4条的厚度及强度要求。
廊桥设计说明
廊桥设计说明设计说明⼀、⼯程简介为了满⾜***镇⽇益增长的交通需要,完善古镇路⽹结构以及景观的需要,根据***镇的旅游规划,双流县决定在***古镇景区附近修建***廊桥,沟通锦江两岸的旅游服务区和榕树景区,⽅便游客往返锦江两岸,有利于促进古镇的旅游开发,提升古镇的旅游价值。
我院受双流县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的委托,在双流县规划委员会确定的设计⽅案的基础上,对***廊桥⼯程进⾏施⼯图设计,本册图纸是施⼯设计图。
⼆、设计依据1.我院与双流县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签定的《双流县***廊桥建设⼯程勘察设计协议书》;2.中华⼈民共和国⾏业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3.中华⼈民共和国⾏业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规范》(JTG D60-2004)。
4.中华⼈民共和国⾏业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及预应⼒混凝⼟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5.中华⼈民共和国⾏业标准《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77-98)。
6.中华⼈民共和国⾏业标准《城市桥梁设计准则》(CJJ11-93)。
7.中华⼈民共和国⾏业标准《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8.双流县规划委员会会议纪要(2010年第3次)。
9.双交发[2010]125号“关于***锦江廊桥重新选址及设计⽅案的请⽰”及其批复。
10.西南交通⼤学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出版的《双流县***廊桥⼯程地质勘察报告》(2010年5⽉)。
11.《市政公⽤⼯程设计⽂件编制深度规定》2004版。
三、基本资料1.桥⾯设计荷载:⼈群m2;2.桥⾯宽度: 18m,局部20.4m、22.5m,引道7.5m;3.桥上风⾬廊形式:通透型,风压m2;4.洪⽔频率:1%;5.通航状况:内河V级航道;6.地震烈度:按VII度设防;7.桥梁结构设计基准期:100年;8.桥梁设计安全等级:⼆级。
四、桥址区⼯程地质条件(⼀) ⽓候条件本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候,四季分明,夏⽆酷暑,冬⽆严寒,历年最热时期的⽇平均⽓温在30°C以下,最冷时期的⽇平均⽓温在0°C以上,多年平均⽓温16.1°C,最冷⽉平均⽓温5.5°C,最热⽉平均⽓温25.1°C。
交通部关于发布《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的公告
交通部关于发布《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
2004)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交通部(已撤销)
•【公布日期】2004.06.28
•【文号】交通部公告第15号
•【施行日期】2004.10.0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公路
正文
交通部关于发布《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D60—2004)的公告
(交通部公告第15号)
现发布《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自2004年10月1日起施行,原《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一89)同时废止。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中第1.0.6、1.0.9、4.1.2、4.1.6、4.3.1、4.3.2和4.3.5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按照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2002版中关于《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的强制性条文同时废止。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由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负责编制,规范的管理权和解释权归交通部,日常解释及管理工作由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负责。
请各有关单位在实践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意
见函告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北京市东四前炒面胡同33号,邮政编码:100010;联系电话:010—65237331),以便修订时参考。
特此公告。
交通部
二00四年六月二十八日。
钢结构箱梁现场安装支架内力计算
钢结构箱梁现场安装支架内力计算作者:马红军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5期摘要:本文介绍了上海嘉闵三标主线高架钢箱梁现场安装的技术控制,重点介绍了支架内力计算。
关键词;支架;应力;风荷载中图分类号:TU39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上海嘉闵高架新建工程施工3标,主线高架钢箱梁桥为三跨连续梁,轴号Pm171~Pm174,长146m,跨径组合42m+62m+42m,梁高2.80m,桥面宽度31.7m,总重量约2650t。
架设高度为地面以上27m。
主线钢箱梁桥为立交中最上层桥面结构,为直线形桥梁,单体重量较大,安装高度较高。
综合考虑构件工厂制作、运输、现场吊装等因素,对钢箱梁进行节段划分。
为了制作的简便,在水平面内按水平投影线形径向划分,在竖直平面内按垂直于顶底板进行划分梁段。
主线箱梁沿纵向划分为11个块区,有10道环缝。
端横梁、中横梁横向划分为3个块体,其余钢箱梁每个块区横向均划分为7个块体。
全桥共计61个块体,最大块体长度22.7m,宽度4.88m,重量65.1t。
1.2 结构计算内容依据钢桁支架结构设计构造大样图,根据《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5-86)和《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的要求,从钢桁支架安装到主线桥跨钢箱梁分段分片安装焊接成整体的施工全过程进行了结构分析计算,施工阶段考虑了钢桁支架自重、纵横向风荷载、分段分片吊装的钢箱主梁重量、箱梁成型的施工人群和机具等临时荷载,计算分析各施工阶段钢桁支架构件的应力值、支架水平位移、钢管立柱支点反力值和钢桁支架屈曲稳定系数。
2、钢桁支架设计2.1 设计概况单个钢桁支架高度27.0m,支架立柱采用φ400x10mm钢管,纵桥向设置两根,间距为4.0m,横桥向设置八根,间距为4.0m。
钢管间的水平加劲杆采用16#槽钢,竖向间距为6.0m。
圆钢管与水平杆节点间均采用斜杆连接,斜杆选用20#槽钢。
桥梁风荷载计算_公规院
— 阵风风速:平均时距为1~3s 时的风速。 — 基准高度 Z 处的风速(m/s)
2005-12-1
VZ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中桥梁风荷载的特点
通过阵风风速(平均时距为1~3s 时的风速)计算风荷载,没有考虑 结构的动力特性以及由于结构运动引起的气弹效应,对于刚度较大的小 跨径桥梁是合适的。对于大跨径桥梁,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将发生强烈 振动,进行风荷载计算时应细致地考虑结构的动力特性、由于结构运动 引起的气弹效应和脉动风速的空间相关性。 阵风风速仅针对横桥向和顺桥向风荷载。没有考虑竖向风荷载和扭 转力矩作用,对于大跨径桥梁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当风荷载参与汽车荷载组合时,选用的是设计基准风速,没有限定 桥面高度处的风速(25 m/s)。这种组合方式在工程实际中可能不会发生, 尤其是跨越长江、海湾或峡谷的大跨径桥梁。
2005-12-1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4.3.7 风荷载
横桥向风荷载
Fwh = k0 k1k3Wd Awh
(4.3.7-1)
k0 — 设计风速重现期换算系数
k1 — 风载阻力系数
k3 — 地形、地理条件系数
Awh — 横向迎风面积
2005-12-1
Wd =
γVd2
2g
— 设计基准风压(kN/m2 ) — 基准高度
VZ 可取为25
m/s。
2005-12-1
《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
4.2 静阵风风速
4.2.1 静阵风风速可按下式计算:
Vg = GV VZ
(4.2.1)
式中 Vg — 静阵风风速(m/s);
GV VZ
— 静阵风系数,可按表4.2.1取值; — 基准高度 Z 处的风速(m/s) 。
云南对龙河大桥主桥总体设计及关键技术
云南对龙河大桥主桥总体设计及关键技术甄玉杰;曾庆伟【摘要】对龙河大桥是云南嵩明至昆明高速公路上的关键工程,主桥为主跨135 m 连续刚构,引桥为40 m T梁,采用双幅布置,单幅桥宽20.25 m,目前是云南省最宽的连续刚构桥.主桥上部结构采用单箱双室直腹板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三向预应力结构;下部结构采用双肢薄壁空心墩,最大墩高103 m.介绍了主桥最大的技术难点,即宽幅箱梁设计和高墩设计,并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验证了宽幅箱梁和高墩设计的合理性.针对岩溶区溶洞规模大小,提出了岩溶区桩基施工关键技术,可为同类项目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期刊名称】《公路交通技术》【年(卷),期】2019(035)003【总页数】7页(P60-65,72)【关键词】双向8车道;连续刚构;宽幅箱梁;高墩;结构计算;岩溶区【作者】甄玉杰;曾庆伟【作者单位】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 710075;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武汉 43006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48.231 概述1.1 工程概况云南嵩明(小铺)至昆明(乌龙)高速公路, 路线全长41.7 km,标准路基宽度41 m,是云南省首条双向8车道高速公路。
路线起于G85银昆与G56杭瑞国高交叉的小铺枢纽西侧,向西南经龙福村、跨越213国道再经小山脚、河外村、谷堆山、营盘、麦地塘、刘家湾、朝阳村、大竹园、杨家村、野鸡坡、金钟山、五山村、兔耳关、乌龙互通、昆明北收费站。
路线平纵面缩图如图1所示。
本项目的建设对加快滇中产业新区发展、提升滇中经济圈竞争力,改善滇中地区的交通条件,推动联动发展、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1]。
图1 云南嵩明(小铺)至昆明(乌龙)高速公路路线示意Fig.1 A view of the highway route from Songming (Xiaopu) to Kunming (Wulong) in Yunnan Province本项目技术标准如下:1) 道路等级:双向8车道高速公路。
清江大桥栈桥
甬台温铁路Ⅲ合同段工程清江特大桥栈桥设计及说明书中铁四局甬台温铁路工程指挥部第二项目经理部2005年12月清江特大桥栈桥设计及说明书1、设计依据⑴《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⑵《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⑶《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⑷《公路桥涵钢结构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2、工程概况桥址位于浙江省乐清市清江镇上埠头村与建新村之间的清江上,桥位河宽1.6m。
桥址上游约0.6km处为方江屿围垦大坝,下游约 3.1km 为G104国道跨清江特大桥。
2.1、孔跨布置61-32m整孔简支箱梁,中心里程DK204+049.395,全桥长2008.55m。
桥墩分布情况表2.2、清江范围内下部结构清江范围内下部结构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群桩基础。
承台厚度为4m,平面尺寸为14.30m×9.5m。
桩基础为10根直径1.5m桩基,采用行列式布置,桩中心净距3.9m,桩长在27m~60m之间变化。
承台在河床下的埋入河床下的深度在在4m~5m之间。
承台顶面顶面高程在-4.257m-2.243m。
2.3水文资料2.3.1、陆地水文据乐清市气象站记载,本流域地处著名的雁荡山暴雨中心,雨量充沛。
据资料分析,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1874.1mm。
且年雨量在时空上分布极不均匀,5~9月份雨量占全年的70%左右,最大日雨量580.8mm (1981年9月21日),多年平均雨日177天。
2.3.2、海洋水文位于乐清湾内东北部,海区属正规半日潮,每月农历初一至初三和农历十五至十八分别有一次高潮期,流向自东南→西北,落潮自西北→东南,呈漫流状。
工程附近无长系列潮位站,但位于桥位下游南糖镇的东山站,曾在1975年~1979年进行短期潮位观测。
东山站潮位特征值见下表:潮位特征表(吴淞)单位:米2.3.3、工程水文设计潮位分析依据浙江省海塘技术规定,结果采用东山站潮位基础上插值11cm。
水泥罐抗风验算详细计算书
京新高速公路临河至白疙瘩段三标一分部(K532+150 ~K565+000 段)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京新高速公路LBAMSG-3项目总承包管理部第一项目部二〇一五年四月水泥罐抗风验算计算书一、验算内容及验算依据为保证我项目水泥罐安全性对我分部拌合站筒仓的抗风性能进行了验算。
主要从拌合站筒仓支撑构件的强度、稳定性及基础的倾覆性进行了验算,并提出相应的抗风加固措施。
验算依据为:《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及《公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
二、风荷载大小的确定根据现场调研及相关工区提供的资料,检算时取罐体长度为12m,支腿长度为9.0m。
罐体直径为5.0m, 自重为10 t,满载时料重300 t。
根据《公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中的4.4.1 条确定风荷载的大小。
根据资料显示,我项目部施工范围内混凝土搅拌站在沿线大风区分区范围、风向、最大风速分别为主导风向NW ,最大风速53m/s。
相关抗风的设计计算以此为依据。
表 1 风级风速换算表《公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中的4.4.1 条规定,作用于结构物上的风荷载强度可按下式计算:W K1K 2K3W0 (1)式中W —风荷载强度(Pa);12W0—基本风压值(Pa),W0 2,系按平坦空旷地面,离地面20m0 01.6高,频率1/100的10min平均最大风速(m/s)计算确定;一般情况W0可按《铁后采用;K1 —风载体形系数,对桥墩可参照《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中表4.4.1-1,其它构件为1.3;K 2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可参照《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中表4.4.1-2,风压随离地面或常水位的高度而异,除特殊高墩个别计算外,为简化计算,桥梁工程中全桥均取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中附录D“全国基本风压分布图”,并通过实地调查核实轨顶高度处的风压值;K3 —地形、地理条件系数,可参照《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中表4.4.1-3。
针对本工程场地实际特点,取k1=1.3,k2=1.0 ,k3=1.3。
主索鞍设计说明
主索鞍设计说明一、设计范围设计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主索鞍构造,包括主索鞍总成及其零部件等内容。
第二部分为格栅构造,包括格栅布置及格栅构造等内容。
二、主要技术指标1.设计荷载:公路-I级2.基本风速:V10=27.5m/s3.温度影响:桥址区常年平均气温17.5~18.5℃,极端最高气温42.2℃,极端最低气温-3.7℃,最冷月平均气温7.5℃。
本桥设计合拢温度取15~20℃,月平均最高气温28.6℃,则混凝土结构温度影响力取正温差+13.6℃,负温差-12.5℃。
线膨胀系数为1.0E-5。
桥塔日照温差取±5℃。
4.设计洪水频率:1/3005.通航等级:内河I-(2)级通航水位:设计最高通航水位:192.68m(黄海高程),设计最低通航水位:153.03m(黄海高程)通航净空:净高:最高通航水位以上不小于18米,净宽:单孔双向通航净宽不小于435.0m。
6.地震烈度:100年超越概率2%的基岩地震水平向峰值加速度为107.8gal。
三、设计标准及规范1.采用规范、标准(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3)《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5)《机械制图》(GB/T4457.4-2002H)(6)《极限与配合标准公差等级和孔、轴的极限偏差表》(GB/T1800.4-1999)(7)《形状和位置公差》(GB/T1182~1184-1996)(8)《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注法》(GB/T131-1993)(9)《焊缝符号表示法》(GB/T 324-1988)(10)《碳素结构钢》(GB/T700-1988)(11)《普通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钢带》(GB/T3274-1988)(12)《不锈钢》(GB/T1220-1992)(13)《不锈钢热轧钢板技术条件》(GB/T4237-1992)(14)《合金结构钢》(GB/T3077-1999)(15)《铜及铜合金衬板》(GB/T2040-2002)(16)《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热喷涂·锌、铝及其合金》(GB/T9793-1997)(17)《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T11352-1989)2.参考规范、标准(1)《钢桥、混凝土桥及结合桥》(英BS5400)(2)《上部结构设计标准·同解说》(日1989年)(3)《铸锻钢品制造设计基准·同解说》(日1989)(4)《压铸锌合金》(GB/T13818-1992)(5)《铸钢件磁粉探伤及质量评级方法》(GB/T9444-1988)(6)《铸钢件超声探伤及质量评级方法》(GB/T 7233-1987)(7)《铸钢件渗透探伤及缺陷显示痕迹的评级方法》(GB/T9443-1988)(8)《铸钢件射线照相及底片等级分类方法》(GB/T5677-1985)(9)《厚钢板超声波检验方法》(GB/T2970-2004)(10)《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GB/T11345-1989)(11)《锻轧钢棒超声波检验方法》(GB/T4162-1991)(12)《焊缝渗透检验方法和缺陷迹痕的分级》(JB/T6062-92)(13)《压力容器无损检测》(JB4730-1994)(14)《钢制件熔化焊工艺评定》(JB/T6963-93)(15)《铸件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GB/T6414-1999)(16)《碳钢焊条》(GB/T5117-1995)(17)《不锈钢焊条》(GB/T983-1995)四、主要材料1.主索鞍鞍体为铸钢件,材料牌号为ZG270-500,应符合《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T11352-1989)标准。
脉动风的概率统计及最大统计风速研究
脉动风的概率统计及最大统计风速研究衡亚霖;王少华;江周;吴学阳【摘要】脉动风周期与结构的自振周期较接近,是引起结构振动的主要因素.根据Davenpot风速谱、Wiener-Khintchine、Shinozuka定理模拟脉动风时程曲线;使用Monte-Carlo法、MATLAB软件大量重复地进行脉动风时程模拟.主要研究了脉动风的概率分布及最大统计风速.研究结果表明:20*104次脉动风的模拟结果能够代表其整体概率分布;脉动风以平均风为基准波动,与自然风理论吻合.脉动风速服从正态分布,记做.风速在[-2.5,2.5]m/s、风压在[-40,40]Pa发生的概率为99.9%,且绝对值越小,发生的概率越大.随着模拟次数的增加最大统计风速的值越大,增幅越小.【期刊名称】《机械设计与制造》【年(卷),期】2016(000)002【总页数】4页(P210-213)【关键词】Davenpot风速谱;Monte-Carlo法;MATLAB;脉动风;概率分布;最大统计风速【作者】衡亚霖;王少华;江周;吴学阳【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1;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1;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1;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16;U441+.2自然风是由大气中热力和动力现象的时空不均匀性导致相同高度上两点之间产生压力差所造成的。
大量顺风向载荷实测资料表明,风的时程曲线大致分为两种成分:一种是长周期部分,其周期通常在10min以上,这部分称为平均风;另一种是短周期部分,其周期只有几秒到几十秒,在平均风基础上波动,称为脉动风。
平均风的周期远远大于一般结构的自振周期,其作用性质等同于静力载荷。
脉动风由风的不规则性引起,周期与结构的自振周期较接近,其作用性质等同于动载荷,是引起结构振动的主要因素。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数值分析方法的的深入研究,风载荷的数值模拟理论取得了很大进展。
引桥施工图设计说明
说明一、设计范围本册图纸主要内容为梅溪河大桥施工图设计第四分册《引桥、桥面系及公用构造》,内容包括引桥上、下部构造,全桥桥面系构造、护拦、伸缩逢、排水等。
二、技术标准(1)道路等级:双向四车道、行车道宽度2×3.75m(单向),高速公路(2)计算行车速度:80km h(3)路基宽度:24.5m,桥梁标准宽度与路基同宽。
斜拉桥部分(包括锚索区)宽27.5m (4)设计荷载:汽公路Ⅰ级(5)最大纵坡: 1.6%(6)桥面横坡:2%(7)设计洪水频率:1/300(8)通航标准:根据通航论证结果:最高通航水位173.242m,满足四级航道的通航净空尺度和技术要求。
(9)地震设计烈度:基本烈度为Ⅵ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
(10)设计基准风速:根据气象资料,桥址区多年平均风速为 1.92m/s,累年瞬时极大风速24.7m/s(2001年)。
按照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 D60-2004)中全国各气象台的基本风速和基本风压值,奉节县100年一遇20m高度10分钟基准风速值为26.3m/s,相应基本风压值为40KN/m2。
(11)船舶撞击力:按规范规定的四级航道取值。
(12)座标及高程系统:1954年北京平面坐标系统;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其他指标均按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执行。
三、设计采用的规范与标准1、设计采用的标准、规范(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3)《公路斜拉桥设计规范(试行)》(JTJ 027-96)(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设计规范》(JTG D62-2004)(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024-85)(6)《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5-86)(7)《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8)《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9)《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2002)(10)《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J 275-2000)(11)《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JTJ 062-99)(12)《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J/T D-60-01-2004)(13)《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 064-98)2、参考规范、标准(1) 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Highway Bridges –AASHTO 1996(2)英国规范 BS5400(3)《上部结构设计基准●同解说》(日本国本四联络桥公团,1989)四、主要材料1、混凝土引桥主梁采用C50混凝土,下部墩身、桥台台帽、背墙、耳墙、挡块及护拦采用C30混凝土、桩基础采用C25混凝土2、普通钢筋普通钢筋钢筋采用的R235型和HRB335型钢筋应符合GB13013-1991和GB1499-1998的规定,且焊接钢筋应满足可焊要求。
2004~2011公路工程现行标准、规范一览表
选择标准编号JGJ/T 23-2011GB/T 228.1-2010JG/T 337-2011JG/T 336-2011JG/T 333-2011JG/T 321-2011JG/T 319-2011JG/T 315-2011JG/T 291-2011GB 50702-2011GB 50661-2011GB 50203-2011GB/T 50129-2011GB 50003-2011GB/T 27552-2011GB/T 27551-2011GB/T 27501-2011GB/T 27500-2011GB/T 26957-2011GB/T 26956-2011GB/T 26955-2011GB/T 26952-2011GB/T 26951-2011GB/T 26832-2011GB/T 26809-2011GB/T 26808-2011GB/T 26797-2011GB/T 26764-2011GB/T 26745-2011GB/T 26744-2011GB/T 26743-2011GB/T 26646-2011GB/T 26644-2011GB/T 26642-2011GB/T 26641-2011GB/T 26601-2011GB/T 26594-2011GB/T 26593-2011GB/T 26592-2011GB/T 26528-2011GB/T 14685-2011GB/T 14684-2011GB/T 1346-2011JTG E20-2011JGJ 55-2011JTG/T F50-2011GB/T 4111-1997GB/T 2542-2003GB/T 50344-2004CECS : 21-2000CECS 02-2005CECS : 0288DG/TJ 08-2020-2007SL 237-047-1999JGJ 18-2003JTJ 034-2000JTJ 056-1984GB/T 8077-2000JGJ/T 98-2010JGJ/T 70-2009GB/T 50081-2002GB/T 176-2008GB/T 2419-2005JC/T 738-2004GB/T 1345-2005GB/T 208-1994GB/T 1346-2001JTG E 42-2005JGJ 52-2006GB/T 50123-1999 GB 175-2007/XG1-2009DGJ 08-117-2005JT/T 695-2007JT/T 4-2004JT/T 327-2004JGJ/T 136-2001GB/T 50315-2000 DG/TJ 08-20021-2005DG/TJ 08-20006-2000ZBBZH/GJ 3ZBBZH/GJ 2GB 23439-2009JJG 930-1998TB 10218-1999JTG/T F 81-01-2004DGJ 08-218-2003JGJ 106-200306SG812YBJ 236-1991JT/T 574-2004JJG (交通) 028-2004标准名称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混凝土结构防护用渗透型涂料混凝土结构修复用聚合物水泥砂浆混凝土裂缝修补灌浆材料技术条件预应力用液压千斤顶预应力用电动油泵水泥砂浆和混凝土用天然火山灰质材料建筑用砌筑和抹灰干混砂浆砌体结构加固设计规范钢结构焊接规范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砌体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金属材料焊缝破坏性试验焊接接头显微硬度试验金属材料焊缝破坏性试验断裂试验pH值测定用缓冲溶液制备方法pH值测定用复合玻璃电极金属材料焊缝破坏性试验十字形接头和搭接接头拉伸试验方法金属材料焊缝破坏性试验宏观和微观检验用侵蚀剂金属材料焊缝破坏性试验焊缝宏观和微观检验焊缝无损检测焊缝渗透检测验收等级焊缝无损检测焊缝磁粉检测验收等级焊缝无损检测磁粉检测无损检测仪器钢丝绳电磁检测仪技术条件恒温槽与恒温循环装置低温恒温循环装置恒温槽与恒温循环装置低温恒温槽E1、E2、F1、F2、M1、M1-2、M2、M2-3、M3等级砝码多功能路况快速检测设备结构加固修复用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结构加固修复用玻璃纤维片材结构工程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筋无损检测小型部件声发射检测方法无损检测声发射检测总则无损检测金属材料计算机射线照相检测方法无损检测磁记忆检测总则显微镜光谱滤光片无损检测仪器工业用X射线管性能测试方法无损检测仪器工业用X射线CT装置性能测试方法无损检测仪器工业X射线探伤机性能测试方法防水用弹性体(SBS)改性沥青建设用卵石、碎石建设用砂路面损坏视频检测方法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试验方法砌墙砖试验方法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2:88结构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技术规程-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钻芯法(附条文说明)动力触探试验(附条文说明)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公路工程水质分析操作规程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水泥化学分析方法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水泥强度快速检验方法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析法水泥密度测定方法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附条文说明)土工试验方法标准[2007版]《通用硅酸盐水泥》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城市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附条文说明)混凝土桥梁结构表面涂层防腐技术条件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公路桥梁伸缩装置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砌体工程施工规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附条文说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规范混凝土结构规范混凝土膨胀剂基桩动态测量仪铁路工程基桩无损检测规程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桩基承台(含光盘)桩基试验要点水运工程桩基静载仪水运工程桩基静载仪检定规程收藏状态当前状态价格收藏日期现行现行112012-1-29现行现行602012-1-17即将实施即将实施02012-1-16即将实施即将实施02012-1-16即将实施即将实施02012-1-16现行现行182012-1-16现行现行182012-1-16现行现行162012-1-16现行现行162012-1-16即将实施即将实施222012-1-16即将实施即将实施02012-1-16即将实施即将实施152012-1-16即将实施即将实施102012-1-16即将实施即将实施02012-1-16即将实施即将实施02012-1-16即将实施即将实施02012-1-16现行现行02012-1-16现行现行02012-1-16即将实施即将实施02012-1-16即将实施即将实施02012-1-16即将实施即将实施02012-1-16即将实施即将实施02012-1-16即将实施即将实施02012-1-16即将实施即将实施02012-1-16现行现行02012-1-16现行现行02012-1-16现行现行02012-1-16现行现行02012-1-16现行现行212012-1-16即将实施即将实施182012-1-16即将实施即将实施162012-1-16即将实施即将实施162012-1-16即将实施即将实施162012-1-16即将实施即将实施182012-1-16即将实施即将实施02012-1-16即将实施即将实施162012-1-16现行现行142012-1-16现行现行272012-1-16现行现行212012-1-16现行现行242012-1-16现行现行162012-1-16即将实施即将实施302012-1-16即将实施即将实施332012-1-16即将实施即将实施162012-3-1现行现行1062011-12-1现行现行102012-1-16现行现行1102011-9-30现行现行182011-9-29现行现行242011-9-29现行现行202011-9-29现行现行21.52011-9-29现行现行152011-9-29现行现行152011-9-29现行现行02011-9-29现行现行122011-9-29现行现行142011-9-29现行现行202011-9-29现行现行242011-9-29现行现行242011-9-29现行现行102011-9-29现行现行122011-9-29现行现行112011-9-29现行现行452011-9-29现行现行162011-9-29现行现行162011-9-29现行现行142011-9-29现行现行162011-9-29现行现行302011-9-29现行现行192011-9-29现行现行412011-9-29现行现行162011-9-29现行现行452011-6-16现行现行162011-6-16现行现行202011-6-16现行现行102011-6-16现行现行102011-6-16现行现行142011-6-16现行现行202011-6-16现行现行222011-6-16现行现行152011-6-16现行现行152011-6-16现行现行182010-9-3现行现行152010-9-3现行现行152010-9-3现行现行202010-9-3现行现行252010-9-3现行现行452010-9-3现行现行142010-9-3现行现行142010-9-3现行现行162010-9-3。
道路桥梁设计通用设计规范完整版
道路桥梁设计通用设计规范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与梁肋整体连接的板,在计算支点截面和跨中截面弯矩时,其计算跨径取梁肋之间的距离。
由于板厚与肋高之比小于1/4,支点弯矩取,跨中弯矩取(当大于1/4,支点弯矩取,跨中弯矩取)M为简支梁求得的跨中弯矩。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一、总则1、安全等级;2、特大、大、中、小桥及涵洞分类;标准跨径:梁式桥、板式桥以两桥墩中线之间桥中线长度或桥墩中线与桥台台背前缘线之间桥中线长度为准;拱式桥和涵洞以净跨为准。
重要是指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上、国防公路上及城市附近交通繁忙公路上的桥梁。
二、术语1、作用短期效应组合: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永久作用标准值效应与可变作用频遇值效应的组合;2、作用长期效应组合: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永久作用标准值效应与可变作用准永久值效应的组合;三、设计要求1、桥涵布置:公路桥涵的设计洪水频率;2、桥涵孔径3、桥涵净空:净空高度,高速公路和一级,二级公路上的桥梁应为5米,三、四级公路上的桥梁应为米。
4、立体交叉跨线桥桥下净空应符合下列规定;5、车行或人行天桥的宽度;6、桥上线形及桥头引道;7、桥面铺装、排水和防水层;8、养护及其他附属设施。
四、作用可变作用应根据不同的极限状态分别采用标准值,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作为其代表值;可变荷载不同时组合表:汽车制动力,流水压力,冰压力,支座摩阻力;多个偶然作用不同时参与组合。
4.1.6永久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表;汽车荷载效应(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的分项系数,取;当某个可变作用在效应组合中其值超过汽车荷载的分项系数应采用汽车荷载的分项系数,对专为承受某作用而设置的结构或装置,设计时该作用的分项系数取与汽车荷载同值;计算人行道板和人行道栏杆的局部荷载,其分项系数取与汽车荷载同值。
在作用组合中除汽车荷载效应(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风荷载外的其他的可变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取,但风荷载的分项系数取;在作用效应组合中除汽车荷载效应(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外的其他可变作用效应的组合系数,当永久作用与汽车荷载和人群荷载(或其他一种可变作用)组合时,人群荷载(或其他一种可变作用)的组合系数取;当除汽车荷载(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外尚有两种其他可变作用参与组合时,其组合系数取;当除汽车荷载(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外尚有三种其他可变作用参与组合时,其组合系数取;尚有四种及多于四种的可变作用参与组合时,取。
(整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
1 总则1.0.1 为使公路桥涵的设计符合技术先进、安全可靠、耐久适用、经济合理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公路桥涵的一般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设计,不适用于轻骨料混凝土及其他特种混凝土桥涵结构构件的设计。
1.0.3 本规范按照国家标准《公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T 50283规定的设计原则编制。
基本术语、符号按照国家标准《工程结构设计基本术语和通用符号》GBJ 132和国家标准《道路工程术语标准》GBJ 124的规定采用。
1.0.4 本规范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按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
本规范采用的设计基准期为100年。
1.0.5 公路桥涵应进行以下两类极限状态设计: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对应于桥涵及其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出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或变位的状态;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对应于桥涵及其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的某项限值的状态。
1.0.6 公路桥涵应考虑以下三种设计状况及其相应的极限状态设计:1 持久状况:桥涵建成后承受自重、车辆荷载等持续时间很长的状况。
该状况桥涵应作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2 短暂状况:桥涵施工过程中承受临时性作用(或荷载)的状况。
该状况桥涵应作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必要时才作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3 偶然状况:在桥涵使用过程中偶然出现的如罕遇地震的状况。
该状况桥涵仅作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
1.0.7 公路桥涵应根据其所处环境条件进行耐久性设计。
结构混凝土耐久性的基本要求应符合表1.0.7的规定。
表1.0.7 结构混凝土耐久性的基本要求环境类别环境条件最大水灰比最小水泥用量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最大氯离子含量(%)最大碱含量Ⅰ温暖或寒冷地区的大气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接触的环境0.55 275 C25 0.30 3.0 Ⅱ严寒地区的大气环境、使用除冰盐环境;滨海环境0.50 300 C30 0.15 3.0Ⅲ海水环境0.45 300 C35 0.10 3.0Ⅳ受侵蚀性物质影响的环境0.40 325 C35 0.10 3.0注:1 有关现行规范对海水环境结构混凝土中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有更详细规定时,可参照执行;2 表中氯离子含量系指其与水泥用量的百分率;3 当有实际工程经验时,处于Ⅰ类环境中结构混凝土的最低强度等级可比表中降低一个等级;4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的最大氯离子含量为0.06%,最小水泥用量为350kg/m3,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或按表中规定Ⅰ类环境提高三个等级,其他环境类别提高二个等级;5 特大桥和大桥混凝土中的最大碱含量宜降至1.8kg/m3,当处于Ⅲ类、Ⅳ类或使用除冰盐和滨海环境时,宜使用非碱活性骨料。
2.2公路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的计算原则
2.2公路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的计算原则2.2公路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的计算原则《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采用的是近似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具体设计计算应满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正常使用两类极限状态2.2.1三种设计状况据《公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T50283—1999),《公路桥规》根据桥梁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面临的不同情况,规定了结构设计的三种状况:持久状况、短暂状况、偶然状况(1)持久状况桥涵建成后承受自重、车辆荷载等作用持续时间很长的状况。
该状况是指桥梁的使用阶段。
这个阶段持续的时间很长,结构可能承受的作用(或荷载)在设计时均需考虑,需接受结构是否能完成其预定功能的考验,因而必须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设计。
(2)短暂状况指桥涵施工过程中承受临时性作用(或荷载)的状况。
短暂状况所对应的是桥梁的施工阶段。
持续时间短暂的,结构体系、荷载与使用阶段也不同,设计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一般只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规范中以计算构件截面应力表达),必要时才作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
(3)偶然状况在桥涵使用过程中偶然出现的状况。
偶然状况是指桥梁可能遇到的地震等作用的状况。
这种状况出现的概率极小,且持续的时间极短,结构在极短时间内承受的作用以及结构可靠度水平等在设计中都需特殊考虑。
偶然状况的设计原则是主要承重结构不致因非主要承重结构发生破坏而导致丧失承载能力;或允许主要承重结构发生局部破坏而剩余部分在一段时间内不发生连续倒塌。
显然,偶然状况只需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不必考虑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2.2.2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表达式公路桥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时对应于桥涵及其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出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或变位的状态。
根据桥涵结构破坏所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按表2-3划分的三个安全等级进行设计。
oox[建筑]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_D30—2004打印
附件:《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条文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路基设计规范S pecifications for Design of Highway SubgradesJTGD30—2004条文说明主编单位: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1总则1.0.2本规范适用范围为新建、改建公路的路基设计,其它公路的路基设计亦可参照使用。
1.0.3路基由路基本体和路基设施组成。
路基本体是指路基断面中的填挖部分;路基设施是指为确保路基本体的稳定性而采用的必要的附属工程设施,它包括排水设施和防护支挡加固设施。
路基是路面的基础,必须确保路基长期稳定,防止产生病害。
因此,必须扭转把路基工程当成一般土石方工程的简单化观念,真正把路基工程视与桥隧工程同等重要的结构工程。
1.0.5针对过去路基设计中,由于地质条件未探明,致使施工开挖后,设计与实际情况不符,或者对复杂地质情况下,施工方法与工艺不当,产生了新的病害等情况,本条强调必须探明山体和地基的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使设计符合实际。
1.0.7从南方几条山区高速公路731处挖方高边坡调查情况看,在土质或类土质(全强风化层)路堑边坡高度大于20m ,岩石路堑边坡、土质与岩石组成二元结构的路堑边坡高度大于30m的高边坡中,稳定性差与不稳定的高边坡占41.7%,尚不包括施工程序和施工工艺不当所引起的边坡失稳,因此,稳定性差与不稳定的高边坡所占比例很大。
为解决高边坡稳定性,确保高速公路安全,高边坡加固中采用了大量预应力锚索(杆)、抗滑桩或抗滑挡墙等,不仅工程造价高,而且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山区地形复杂,受高速公路路线平面和纵面技术标准限制,路堤边坡高度达到20m~30m,有的工程设计路堤边坡高达40m~50m,并常与陡坡路堤相伴生,存在边坡稳定性不足和路堤不均匀变形问题。
同时将占用大量良田,从整个社会经济综合效益考虑,高路堤往往不是最佳工程方案。
综上所述,应对路堤边坡高度和挖方边坡高度进行适当限制,在初步设计阶段加大围绕路基高边坡稳定问题所进行的路线方案比选力度,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