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财务知识)政府经济管理概论第七章区域经济管理
(财务知识)政府经济管理概论
1.管理的含义;管理是管理者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有效动员和配置资源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社会实践活动。
2.经济管理的含义;经济管理是管理者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调节和监督等一系列组织实施活动的全过程。
3.政府经济管理的含义;政府经济管理是政府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对微观经济进行规制。
4.政府经济管理目标的含义政府经济管理目标是政府经济管理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从实际的政府经济管理目标来看政府经济管理目标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构成:第一、政府经济管理目标是特定政府组织和社会成员的共同目标责任制。
第二政府经济管理目标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第三政府经济管理目标具有时间跨度上的区分第四政府经济管理目标具有多种价值含义。
5.政府经济管理目标的特征; 1.综合性2.阶段性3.可分解性。
6.政府经济管理目标的产生;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政府经济管理目标的产生来自两个方面:第一、产生于政府组织外部,即各种利益集团或有组织的社会成员对政府提出的期望和要求。
这些期望和要求集中起来,通过国家权力机构或有影响的民意代表机构传递给政府。
第二、产生于政府组织内部,政府为了完成自己确立的任务而给自己规定目标7.我国政府经济管理的目标;1.建立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创造一个良好的经济运行环境,保护各类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2.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调整和完善生产关系;3.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充分就业、价格稳定、国际收支平衡;4.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中素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良性循环;5.促进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实现经济、社会、科技的协调发展;6.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不断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7.改革和完善政府经济管理体制和机制,不断提高政府经济管理的绩效。
8.政府经济管理功能的含义。
政府经济管理概论
政府经济管理目标的含义:是政府经济管理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从实际的政府经济管理目标来看,管理目标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构成:1是特定政府组织和社会成员的共同目标责任制2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3具有时间跨度上的区分4具有多种价值含义政府经济管理目标特征综合性、阶段性、可分解性政府经济管理目标的产生来自:政府组织外部、内部。
我国政府经济管理目标:1建立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创造一个良好的经济运行环境,保护各类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2发展生产力,不断调整和完善生产关系3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充分就业、价格稳定、国际收支平衡4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良性循环5促进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实现经济、社会、科技的协调发展6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不断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7改革和完善政府经济管理体制和机制,不断提高政府经济管理的绩效。
政府经济管理的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的层次性:1是由政府经济管理客体的多层次性决定的2是由政府经济管理主体及其职能要素的多层次性决定的3是由我国多层次性的生产力结构、多种所有制结构和分配方式决定的。
…的创新性:1首先源于政府经济管理对象的变化2源于政府经济管理因素的发展变化。
政府经济管理目标的作用:使政府具有明确的活动方向,如资源配置方向,为政府有效地检测去管理绩效提供了依据。
激励被管理者的积极主动精神,增强被管理者的责任感,凝聚被管理者的力量,创造有序和谐的管理环境。
政府经济管理功能的特点:1是有其管理目标决定的2是一个历史性、政治性范畴3现代政府经济管理功能的多样化4政府经济管理的各项功能是有序继起的5政府经济管理的各项功能是同事并存、交叉进行的。
政府经济管理的基本功能:决策、计划、组织、协调、控制,这些职能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渗透、有机统一的整体。
政府经济管理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性:1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2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3是我国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4是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03349_《政府经济管理概论》_学校复习
政府经济管理概述复习一、识记部分:(一)基本概念1、政府经济管理的含义;答:政府经济管理是政府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对微观经济进行规制2、市场经济体制的含义;答: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以市场机制为基础自动配置资源的制度安排,生产什么、怎么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都依靠市场供求的力量来解决,市成为构架经济流程的中心环节。
3、政府失灵的含义;答:所谓政府失灵,是指政府政策或集体行动所采取的手段不能改判经济效率或道德上可接受的收入分配,个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得不到很好的满足,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物品时趋向于浪费和滥用资源,致使公共支出规模过大、效率偏低。
4、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概念;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是一国政府根据发展战略的要求,结合规划期的实际情况,对规划内经济、社会发展进行总体的具体部署和安排。
5、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答: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为了实现一国经济、社会、生态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保持发展的适度和永续性而进行的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等全方位的部署和谋略,是多个领域发展战略的总称6、.国内生产总值;答: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这里的常住单位是指一国经济领土范围内具有一定的经营场所并持续经营或居住一年以上的单位和个人。
7、总供求平衡的概念。
答:总供求平衡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总供给与总需求在总量及结构上大体均衡的一种经济运行状态。
8、财政政策的概念;答:财政政策是政府为影响经济活动的总水平而对财政支出、税收和公债水平等所进行的选择。
9、国家预算的概念;答:国家预算是按法定程序编制、审批和执行的国家年度财政收支计划,是国家各项收支的总体规划,包括收支规模、支出用途、资金来源和筹集方式等10、货币政策答:是政府通过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调节信贷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经济政策11、产业结构的概念;答:所谓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部门及其内部的构成犯罪,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经济联系和数量对比关系的总和12、产业政策的含义;答:产业政策是国家指导、协调、规划产业发展的一种经济政策,其目的在于引导社会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以及产业内部优化配置,提高效益,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政府经济管理概论_自考笔记自考资料
政府经济管理概论_自考笔记自考资料科目:政府经济管理概论1.1.我国政府经济管理的目标是什么?1.2.明确政府经济管理功能的意义。
2.1.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哪些弊端?2.2.简述利用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
2.3.简述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方面。
2.4.简述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含义。
2.5.简述我国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目标。
2.6.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职能。
3.1.请结合我国实践,分析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所包含的内容。
3.2.从何得出我国目前正处于生产要素导向阶段向投资导向阶段过渡的时期。
3.3.简述我国新的经济技术发展战略具有的特点。
4.1.简述建立、健全宏观经济管理的组织机构应当坚持的原则。
4.2.简述一定时期总供给规模及增长速度的主要决定因素。
4.3.简述影响总需求形成的因素。
4.4.简述你对于总供求平衡含义的理解。
4.5.简述对于总供求的结构平衡,应把握的方面。
5.1.税收的调节作用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实现?5.2.简述公债作为财政政策的手段之一而具有的效应。
5.3.政府公共支出对于民间支出的“挤出”效应取决于哪些因素? 5.4.简述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的主要表现。
5.5.简述中央银行作为“国家的银行”的主要表现。
5.6.简述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及为履行上述职能,所要开展的业务。
5.7.基础货币的创造是由中央银行的各种资产业务推动的具体表现是什么?5.8.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5.9.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有哪些特点?6.1.简述影响产业结构演进的因素有哪些方面。
6.2.简述产业政策的含义及主要内容。
6.3.简述主导产业的定义及特征。
6.4.我国促进有效竞争,抑制垄断的任务具体包括哪些?7.1.简述综合经济区的特点。
7.2.简述中央政府进行区域经济管理工作的内容。
7.3.简述地方政府区域经济管理的具体内容。
7.4.简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含义及其特点。
7.5.简述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任务和对策。
区域经济管理学
区域经济管理学区域经济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发展特定地区经济的学科。
它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地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并应用于实际的经济管理工作中。
区域经济管理学关注的是特定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管理。
不同地区的经济条件、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等各不相同,因此需要针对性地制定发展策略和管理措施。
区域经济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城市、省份、国家等不同层面的地区经济,通过对其发展规律和问题的研究,为实现经济增长、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等目标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区域经济管理学关注的是如何提升特定地区经济的竞争力。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经济格局的变化,地区间的竞争愈发激烈。
区域经济管理学通过研究和分析特定地区的竞争优势和劣势,提出相应的发展战略和政策,以提升地区经济的竞争力。
这包括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创新能力、完善基础设施、加强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
区域经济管理学关注的是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对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区域经济管理学研究如何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制定环境保护政策、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等方式,促进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管理学也关注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和协调发展。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地区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合作与竞争并存。
区域经济管理学研究如何通过区域合作和协调发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互利共赢的局面。
这涉及到区域间的贸易、投资、共享资源等方面的合作,以及政策的协调和规划的整合等工作。
区域经济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关注特定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管理,提升地区经济的竞争力,实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地区间的经济合作和协调发展。
在实践中,区域经济管理学为政府、企业和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决策支持,也为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的变化,区域经济管理学的研究和应用将持续深入,为地区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区域经济管理
区域不论大小,都不是一个部门一个行业,而是多部门多行业,即都具有综合性。这就要求区域经济管理要 协调好部门间、行业间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由于区域有大小之分,因而区域经济是分层次的,区际关系既有 大、中、小区域之间的包含关系和纵向关系,又有同级区域之间的并列关系和横向联系。这种纵横交织便形成区 域经济的网络结构,因此区域经济管理要协调好区际关系,交叉进行。
区域经济管理
经济术语
01 特点介绍
03 原则
目录
02 主体 04 内容
05 手段
07 研究方法
目录
06 作用 08 产生发展
区域经济管理是指国家在地域空间领域的宏观调控,即中央和地方政府遵循市场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宏观规律, 根据国家宏观目标要求,运用各种政策手段,调节各经济区域的经济运行,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和社会全面进步。
感谢观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区域经济管理要尽量少用行政手段。当然,也不能否定行政手段的全部意义,而把行 政手段排斥在区域经济管理之外。
作用
1.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国的宏观经济管理是从国民经济全局利益出发,在宏观上调节经济 发展速度和基本比例关系,实现国民经济的总体利益。建立以宏观经济管理为主的多层次管理体系有利于国民经 济的稳定与发展。
2.有利于全面提高区域竞争力
近二十多年来,对国家、区域竞争力的研究日益增多,定义也各不相同。世界经济论坛(WFE)认为,国家竞 争力是一国能获得经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持续增长的能力。波特认为,竞争力是在社会、经济结构、价值观、 文化、制度政策等多个因素作用下创造和维持的,在此过程中国家的作用不断提高,最终形成一个综合性的国家 竞争力。
某区域经济管理学与财务知识分析概述
新区域经济学的形成
• 新区域经济学是从经济学和生产布局学,是 从古典区位论演化而来的一门新学科,运用 动态的综合分析方法,研究包括微观、中观、 宏观的经济理论,并吸收了其他相关学科的 研究成果。
• 代表著: 胡佛的《区域经济学导论》(1970年) 理查森的《区域经济学概论》(1969年)
2024/6/28
2024/6/28
国外的行政区划
• 日本是都、道、府、县为一级行政区划, 下设市、町(相当于镇)、村。
• 美国划为州和特区,州以下设县、市。 • 法国分为大区,下设省、区、乡、市镇。 • 挪威全国设19个行政区(都),下设433
个市政局。
2024/6/28
中国的行政区划
• 省、自治区、直辖市。 • 副省级城市。 • 省会城市、地级市。 • 一般市、县、区。 • 镇、乡、街办为最低行政区划。
20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 却出现了地区差异扩大之势。这种现象在我国已经 是80年代中期以后的事情了。
•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 《人类发展报告2005》 显示,如果贵州是一个国家,那么它的人类发展 指数仅刚刚超过纳米比亚,但是如果上海是一个 国家,其人类发展指数则与葡萄牙相当 (UNDP,2005)。
2024/6/28
安徽省行政区划
2012最新版安徽行政区划图
2024/6/28
中国行政区划改革
• 中国行政区划改革将在今年年内正式启 动,改革方案将于今后两年内完成。
• 改革后,中国将设50个省级行政区,至 少有4个城市将升格为直辖市。
• 这里中国政治、经济全局的重大战略。 • 改革方案
2024/6/28
2024/6/28
新制度学派 区域管理学派 新经济地理学派
某区域经济管理与财务知识分析概念(PPT 30页)
★为什么说长江在地理条件上有利于 兴建引水到北方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1、长江流域属我国的丰水区 2、长江年径流稳定,年内径流的季节
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的成就
◆对口帮扶成效显著 ◆西部地区招商引资发展较快 ◆科技、信息和人才联系日益密切 ◆东、西部地区在合作中实现了相互 发展,达到了“双赢”的目的。
◆【2011年高考·江苏地理卷】根据中央的战略 部署,江苏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确立了对口支 援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简述江苏和新疆相互协作对两省区经济 发展的积极影响。
不利影响:导致北方灌区次生盐渍化; 中线移民;对汉江中下游水文情势影响; 沿线的环境污染问题。
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西气东输
我国油气基地分布图
西气东输工程
• 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能源生产、 消费占全国的比例
西气东输线路示意图
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西电东送
北线 将黄河上游的水电和山西、内蒙古的火电输往京津唐地区 中线 将长江中上游的水电输往华东地区(主要水电站有二滩、葛 洲坝、三峡) 西线 将红水河流域的水电输往珠江三角洲(主要水电站有天生桥、 岩滩、龙滩)
分布也较北方各河流相对均衡 3、长江上游靠近西北干旱地区,
中下游与最缺水的华北平原相邻
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对受水区的有利影响:因水量增加,对 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水要求提供基本保障; 有利于回补地下水;可有效遏制因缺水 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保护湿地和生物 多样性。
西电东送的意义
国家行政公共经济管理学与财务知识分析概论
法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1、养老保险制度 2、医疗保险制度 3、家庭津贴保险 4、失业保险
第七单元 主要内容
一、美国的公共经济实践 二、法国的公共经济实践 三、德国的公共经济实践 四、三国实践比较与经验借鉴 五、完善我国公共财政框架 六、明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德国的公共经济实践
一、公共预算 二、公共支出 三、公共收入 四、德国的双向财政平衡管理制度 五、公共财政监督 六、社会保障制度
1、准确界定政府职能,消除“缺 位”、“越位”现象
2、科学处理各级政府之间的关系。 3、按照社会公共需要确定政府公共
支出范围
4、深化政府机构改革 5、加强公共服务理念,提高政府服
务意识和水平
第七单元 主要内容
一、美国的公共经济实践 二、法国的公共经济实践 三、德国的公共经济实践 四、三国实践比较与经验借鉴 五、完善我国公共财政框架 六、明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法国的公共经济实践
一、公共预算 二、公共支出及结构 三、公共收入 四、地方公共经济实践 五、公共财政监督 六、社会保障制度
一、公共预算
法国实行集权型预算管理,财政立法权主 要集中在中央。
法国在编制公共预算时一般遵循四大原则: 即年度预算原则,统筹原则,平衡原则, 专款专用原则。
编制程序分为三个阶段:(1)预算部门提 出建议书;(2)预算具体编制部门分析、 审查建议书,并设定预算支出的上限,形 成预算草案;(3)报国会审批。
第七单元 主要内容
一、美国的公共经济实践 二、法国的公共经济实践 三、德国的公共经济实践 四、三国实践比较与经验借鉴 五、完善我国公共财政框架 六、明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完善我国公共财政架构
(1)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要求建立公共 财政体制。
237-《中国区域经济管理概论》
《中国区域经济管理概论》简答题1、简述区域经济管理的特征?区域经济管理的特征为:①管理方式的独立性;②管理方法的灵活性;③管理手段的综合性;④管理过程的系统性。
2、区域经济管理要处理好哪几个方面的关系?区域经济管理要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①正确处理区域经济系统与宏观经济系统之间的关系;②正确处理区域经济系统与微观经济单元之间的关系;③正确处理区际之间的关系。
3、简述区域生产力的特点?区域生产力具有以下特点:①中间性。
区域生产力介于企业生产力与国民生产力之间,是企业生产力向社会生产力的一种自然过渡形式。
②相对性。
这种相对性不仅表现在区域生产力随着经济区域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而且在一个经济区域内又可以划分若干个低层次的经济区域,从而又有了若干个多层次的区域生产力。
③差异性。
区域生产力存在着差异,是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依据。
4、经济区有哪两种类型?经济区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①部门经济区。
国民经济每一个部门,都可以根据其特有的劳动地域分工规律,结合各区域的具体条件进行部门经济区划,如工业区划、农业区划,等等。
②综合经济区。
综合称为经济区。
它应当包括以下基本内容:是一个体现着社会化大生产物质技术要求的生产地域综合体;应具有一定数量的、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执行着专门化职能的生产部门和产品;应当以专门化部门为中心而综合发展经济。
5、简述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涵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对一定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有关全局性、长远性、关键性的问题所作的筹划和决策。
说得更具体些,是指在较长时期内,根据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估量,考虑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方面关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所要达到的目标、所应解决的重点和所需经历的阶段以及必须采取的对策的总筹划和总决策。
6、区域经济联合与协作对管理带来哪些新变化?出现以下新变化:①区域经济联合与协作是对过去从中央到地方,从部、局到企业的纵向管理的一个变更。
区域管理必须适应这些变化。
经济管理法与财务知识分析概论
经济管理法与财务知识分析概论引言经济管理法与财务知识是当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管理法是指对经济活动中的各种法律规定进行管理和运用的法律体系,而财务知识则是指了解和应用于财务管理中的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对经济管理法与财务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和介绍,以便读者对其有更全面的了解。
第一章经济管理法的概述1.1 经济管理法的定义经济管理法是指对经济生活中各类主体和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和调控的法律规则和制度。
它在国家经济活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确保了市场经济的有序进行和公平性。
1.2 经济管理法的功能经济管理法的主要功能包括: - 监督和管理经济主体的行为,保证经济活动的规范性; - 调节市场经济中的各种关系,维护公平竞争和公正交易的原则; - 保护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的稳定。
1.3 经济管理法的分类经济管理法可以根据其所适用的范围和领域进行分类,主要包括:- 宏观经济管理法:主要涉及国家经济政策、金融管理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 微观经济管理法:主要涉及企业管理、劳动关系、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 行业经济管理法:主要涉及特定行业的经济管理法律规定,如银行业法律、证券法律等。
第二章财务知识的概述2.1 财务知识的定义财务知识是指对财务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概念、理论和技能的了解和掌握。
它包括了会计、财务分析、投资决策等方面的知识。
2.2 财务知识的重要性财务知识在企业经济活动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合理的财务决策、评价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风险,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3 财务知识的内容财务知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会计知识:包括会计原理、会计准则、会计核算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 财务分析知识:包括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比率分析等方面的知识; - 投资决策知识:包括资本预算、投资评估等方面的知识。
第三章经济管理法与财务知识的联系与应用3.1 经济管理法对财务管理的影响经济管理法对财务管理产生了直接的影响,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法律规定,保护和调整了财务活动中各方的权益,规范了财务行为的合法性和规则性。
政府经济管理
• 二重性 • 层次性 • 创新性
(三)政府经济管理的必要性(论述、简答)P6-7
1.2.3.4.
第一章 政府经济管理概述
• 第二节 政府经济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一)政府经济管理的目标▲▲▲
• 政府经济管理目标的含义(简答) P8 ①政府经济管理目标是特定政府组织和社会成员的共 同目标责任制。 ②政府经济管理目标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 ③政府经济管理目标具有时间跨度上的区分。 ④政府经济管理目标具有多种价值含义。
• 第一节 政府经济管理的含义和必要性
(一)政府经济管理的含义
管理的含义(简答) 经济管理的含义(简答) 政府经济管理的含义(简答)P2 ▲
政府经济管理是政府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 段和行政手段,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对微观经 济进行规制。
第一章 政府经济管理概述
• 第一节 政府经济管理的含义和必要性
第一章 政府经济管理概述
Thanks !
谢谢 !
Work Harder
Hi!My Sweet Dream
Just Fulfill your Dream
政府经济管理概论
睢俊娜
第一章 政府经济管理概论……………01 第二章 政府经济职能社会发展…………………51 第四章 宏观经济总量管理……………79 第五章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104 第六章 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136
第七章 区域经济管理…………………158
第八章 对外贸易管理…………………183 第九章 国际金融管理…………………211
第十章 微观经济规制…………………238
第十一章 经济性规制…………………263 第十二章 社会性规制…………………297
自考政府经济管理概论笔记第七章
第七章微观经济规制 识记: 1.微观经济规制的⼀般含义; 答:微观经济规制是政府依据⼀定的规则对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动进⾏限制和规范的⾏为。
2.微观经济规制的分类; 答:微观经济规制可以从不同⾓度进⾏分类: 1.从规制的程度和⽅式看,微观经济规制有直接规制和间接规制; 2.从规制的⼿段看,微观经济规制可分为法律规制、⾏政规制、价格规制、会计规制、审计规制、⾦融规制、计划规制、财政税收规制等。
3.微观经济规制的主要领域; 答:微观经济规制的主要领域有: 1.⾃然垄断与微观经济规制; 2.⼈为垄断与微观经济规制; 3.外部性与微观经济规制。
4.微观经济规制过程的概念; 答:微观经济规制过程是⼀个政府规制机构、企业、消费者三⽅共同参与者的,通过直接互动和间接互动,不断调整各⾃的⽴场和利益,旨在制定和实施三⽅都能接受的规制规则,最终达到三⽅都满意的规制均衡的博弈过程。
5.直接互动; 答:直接互动关系是政府规制机构、企业和消费者之间按照⾏政程序发⽣的关系,主要通过规制规则制定过程和公开听证在消费者和企业之间发⽣。
6.间接互动; 答:间接互动关系是消费者和企业利益集团企业通过⽴法、⾏政、司法等渠道影响规制决策的活动。
7.微观经济规制的直接成本; 答:微观经济规制的直接成本是微观经济规制过程中直接发⽣的成本,⼀般包括微观经济规制⽴法成本、微观经济规制执法成本、微观经济规制法规的调整与修改成本、微观经济规制的放松与解除成本。
8.微观经济规制的间接成本; 答:微观经济规制的间接成本是微观经济规制实施后所造成的效率损失和转移成本。
其中,微观经济规制的效率损失是⽣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净损失,具体表现在企业内部⽆效率的产⽣、政府规制者寻租成本的产⽣、由政府规制滞后产⽣的企业损失;转移成本使收益从⼀⽅转移到另⼀⽅,如收益从消费者向⽣产者转移,反映了微观经济规制改变时获益者和损失者的情况。
9.微观经济规制效益的含义; 答:微观经济规制的效益,是指通过微观经济规制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的程度。
区域经济管理
第一,在重点地区和重点行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努力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第二,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
第三,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建立多元化所有制结构,优化国民经济布局;
第四,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第五,支持和保护农业,优化农牧产品;
5、突施科教优先发展战略,增加人力资本的积累
从落后地区目前的实际情况看,要实现科技与经济的密切结合、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产业的调整和转换升级,从而提高区域竞争力,都必须促进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自主创新,
二是技术转移。
在中国落后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技术引进成为经济起飞的关键因素。区域经济的发展,最终取决于人的作用的发挥,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
2、强化政府职能,发挥“第一推动力”作用
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一般而言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为人们的经济活动提供一个环境保证,如法制环境、安全保障等;
提供公共产品,即那些为社会大众所利用的不具有排他性的产品(如城镇道路)或排他性不能为社会所接受的产品(如基础教育);
6、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落后地区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目前,落后地区经济结构很不合理:二元经济结构十分明显,工农差别、城乡差别显著;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比重过大,非国有经济比重过小;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过大,第二、三产业比重过小。不合理的经济结构极大妨碍着落后地区经济的运行,影响着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加快落后地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不仅是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适应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根本措施。
政府经济管理
1. 影响产业结构演进的因素有哪些方面?答案:所谓产业结构演进,是指产业结构由较低层次向高层次不断成长的过程。
影响产业结构演进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化;(2)资源供给状况(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资金积累与投入);(3)科学技术的进步;(4)参与国际分工的状况。
2. 简述区域经济管理的内容。
答案:区域经济管理是指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从全国和区域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采取相应的政策,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指导、调节和控制,从而实现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中央政府区域经济管理的内容包括:(1)促进全国范围内产业布局的合理化,充分发挥各区域的优势,形成地区之间合理的劳动地域分工,实现区域经济的互补互利;(2)正确处理区际关系,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3)建立公平、合理的区域经济秩序。
地方政府区域经济管理,主要是对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综合性的指导和调控,具体包括:(1)在全国发展战略指导下,结合本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对区域经济的中长期发展进行具体指导;(2)落实中央政府的区域政策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政策措施,对区域经济运行进行调控,促进区域经济结构合理化,帮助落后地区的开发,减少经济波动,使区域经济稳定发展;(3)通过基础设施投资,引导地区企业的发展方向;(4)按照“合理分工,分级管理”的原则,有计划地开发利用和保护地方的自然资源;(5)促进区域市场体系的完善,维护市场秩序。
3.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履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职责的同时,也行使一定范围的社会公共管理服务职能。
政府其他机构、部门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疏于履行职责的时候,也可以履行自己业务领域内的企业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
()答案:[答案]×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根据授权,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依法对企业国有资产进行监督管理。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严格执行国有资产管理法律、法规,坚持政府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
政府经济管理概论
1,政府经济管理必要性原则目标政府经济管理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我国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是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目标原则政府经济管理目标要有可行性目标要具体和有针对性公共利益和公共服务原则是以实现公共利益为根本原则,效益和效率原则取得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是政府经济管理的目的又是争睹经济管理必须循序的一项重要原则,条块结合整体配合原则核心是依托城市把城市作为条条管理和块块管理结合点,政企分开原则,兼顾国家企业和劳动者三者利益原则,依法管理原则原则公共利益和公共服务;效益和效率;条块结合;政企分开;兼顾国家企业和劳动个人三者利益;依法管理目标特定政府组织和社会成员的共同目标;是一个多层次结构;目标具有时间跨度上区分2,政府经济管理功能基本特点意义功能决策是政府经济管理活动中最经常性的工作时核心地位,计划是正负骨髓能力机构确定目标选择目标手段过程,组织是政府经济管理机构和人员把确定的计划方案实施的活动,协调调整和改善各政府经济管理机构之间的关系,控制作用是通过监督、检查和反馈,掌握情况,发现问题,采取措施,纠正偏差,保证政府经济管理机构科学、有效运行,最终实现预期管理目标。
特点功能是由管理目标决定的、不同社会性质和发展水平的市场经济,形成了不同的政府经济管理功能、现代政府经济管理功能的多样化、政府经济管理的各项功能是有序继起的、各项功能是同时并存交叉进行的。
意义有利于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经济管理体制,明确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与其它管理部门之间的权责权限、规定了增幅经济管理活动方向规范着政府经济管理的行为方式、功能的发挥状况直接反映政府经济管理现状的好坏,体现政府经济管理效能的高低。
3,政府经济管理性质管理的二重性自然属性社会必须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管理层次性政府经济管理主体及其职能要素的多层次决定的创新性首先源于政府经济管理因素的发展变化4,计划经济体制特点弊端特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和单一的经营方式在决策结构方面经济活动的决策权高度集中于政府手中调节方面主要通过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手段对经济进行管理利益结构方面实行统收统支统负盈亏组织结构方面按行政系统和行政区划分组织经济活动弊端政企职责不分造成经济管理的行政化条块分割,城乡分割造成经济组织结构的封闭化和分割化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作用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严重造成经济主义丧失从事经济活动的内在动力排斥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造成经济生活的单调和单板5.政府经济职能功能特点意义政府经济职能是政府依法对国家经济事务进行管理时所承担的职责和任务。
区域经济管理学与财务知识划分(PPT 69页)
欧盟经济区域的划分
欧盟的经济区划(Nomenclature of Territorial Units for Statistics, NUTS,专门统计地域单元)
为确定区域政策的受益范围,欧洲委员会统计局设计了一套通用的子
国家地域分类框架,把整个欧盟的区域划分为三个层次的分区 (NUTS)。每个成员国分为一个或多个第一分区(NUTS-1),每个 第一分区又分为一个或多个第二分区(NUTS-2),下面进一步分为多 个第三分区(NUTS-3)。)
W·里昂惕夫甚至建议将区域的定义视为一种政治选择 正是由于定义经济区域很难,所以众说不一
国外关于经济区域的概念 国内关于经济区域的概念 经济区域的综合概念 经济区域与其它相关概念的区别
BACK
国外关于经济区域的概念
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直属的俄罗斯经济区划委员会(1921)的定义: “所谓区域应该是国家的一个特殊的、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 这种地区由于自然特点,以往的文化积累和居民及其生产活动能力 的结合而成为国民经济总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自下而上划分
首先划分成分经济区(Component Economic Areas, CEA) 然后,将CEA组合成EA
美国经济区划图
成分经济区
每个CEA由一个节点和其周围同其经济联系 密切的县组成。
节点主要是作为经济活动中心的大都市区 (Metropolitan Areas, MA)。
三线地区,称为小三线。 三线地区曾经受到过国家在各个方面的优惠与照顾。 7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国际形势的缓和和国家工作重心转向经济
建设,一、二、三线的划分不再被使用。
三大地带
1987年,国家“七五”计划首次正式提出了我国经济区 域按东、中、西三大地带划分的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务知识)政府经济管理概论第七章区域经济管理第七章区域经济管理壹、名词解释△区域(P158):是壹个空间的的概念,是指地球表面的壹定的地域空间。
△区域的类型(P158):1.根据自然特征划分的自然区域。
2.根据行政管理的地域范围划分的行政区域。
3.根据经济联系划分的经济区域。
△经济区(P159):于壹定地理空间范围内,以劳动地区分工为基础形成的不同层次、具特色的国民经济地域单元。
△经济区域(P159):为了有针对性地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存于的某些特定问题,政府往往按照壹定的指标或原则,对全国或特定区域进行分区划片,将具有不同特征的区域从空间上划出其边界,阐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特点和问题,且对经济区未来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发展战略、规划和对策,这就是经济区划。
△区域经济管理(P161):区域经济管理是指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从全国和区域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采取相应的政策,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指导、调节和控制,从而实现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概念(P163~164):对区域经济的长远发展进行全局性、综合性的谋划和部署。
△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概念(P171~172):是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的安排,为指导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为具体和可操作性的依据。
△大区域规划(P172):是按照全国划分的综合经济区范围,由中央主持编制的规划,它对推动省区间的经济协作和联合,促进经济区的全面协调发展有更要作用。
△行政区规划(P173):是以行政区为单位的区域规划,它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直接配套,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具体化。
△区域经济政策的概念(P175):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制定的旨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协调区域关系的壹系列政策的总和,它是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的重要手段。
△区域金融政策(P177):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主要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总量平衡问题。
△区域投资政策(P178):通过政府的直接投资行为和改善区域投资环境的各项措施,引导社会投资的方向,且吸引区外资金的流入,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合作的概念(P178~179):是指不同地区的经济主体,为了谋求壹定的经济社会利益,依据壹定的协议或合同,将生产要素于地区之间重新配置和组合的活动。
二、简答题、论述题☆区域的特征?(P158)1.空间性和可度量性。
2.层次性和开放性。
3.同质性和不重叠性。
☆区域经济管理的作用?(P162~163)1.稳定和协调作用。
2.纽带和桥梁作用。
3.创新和突破作用。
☆经济区的类型?(P159)部门经济区单壹经济区经济区特殊经济区流域区多功能经济区综合经济区☆中央政府区域经济管理的内容?(P161)1.促进全国范围内产业布局的合理化,充分发挥各区域的优势,形成地区之间合理的劳动地域分工,实现区域经济的互补互利。
2.正确处理区际关系,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3.建立公平、合理的区域经济秩序。
☆地方政府区域经济管理的内容?(P161~162)1.于全国发展战略指导下,结合本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对区域经济的中长期发展进行具体指导。
2.落实中央政府的区域政策,且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政策措施,对区域经济运行进行调控,促进区域经济结构合理化,帮助落后地区的开发,减少经济波动,使区域经济稳定发展。
3.通过基础设施投资,引导地区企业的发展方向。
4.按照“合理分工,分级管理”的原则,有计划地开发利用和保护地方的自然资源。
5.促进区域市场体系的完善,维护市场秩序。
☆区域经济管理的特点?(P162)1.管理目标的相对独立性。
2.管理模式的灵活性。
3.管理手段的综合性。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点(P164):1.区域性。
2.从属性。
3.综合性。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要素?(P164~166):1.战略指导思想和方针。
2.战略目标。
3.战略重点。
4.战略步骤。
5.战略对策。
☆区域经济发展的内部条件及其综合评价?(P166~167):1.区域经济发展的内部条件是多方面的,大体包括自然条件、人口条件、经济社会条件三个方面。
2.内部条件的综合评价包括:数量和质量评价;供给和需求的对比分析;分析各类资源于全国或大区域中所处的地位,以获取区域内各类资源的总体情况。
☆区域发展的外部环境?(P167):区域是壹个开放的系统,其发展离不开外部环境。
首先,全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趋势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区域的经济发展机会和发展空间;其次,区域的发展和全球的发展也是紧密相连的。
☆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P168):区域发展可划分为待开发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高级化阶段。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过程?(P168~169)1.从建国到1979年这壹阶段,主要推行区域均衡发展战略。
2.改革开放初期推行的非均衡发展战略。
3.20世纪90年代以来推行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意义和指导思想?(P170~171)[论述题掌握] 意义: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东西部的经济发展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拉大了。
西部地区的资源和劳动力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地区差距的扩大也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为了实现我国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十分必要,于继续加快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应该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西部地区的发展,加快开发西部地区,对于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具有重要意义。
指导思想: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进取,量力而行,按客观规律办事;抓住关键环节和主要矛盾,集中力量率先解决关系西部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为西部开发打好基础;加强统筹规划和科学论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有步骤、分阶段地推进西部开发;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运用新的思路,积极探索西部地区开发的新机制和新方法。
☆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任务、策略和对策?(P170~171)[论述题掌握]重点任务: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巩固农业基础地位,调整工业结构,发展特色旅游业;发展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
力争用5到10年时间,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西部开发有壹个良好的开局。
到21世纪中叶,要将西部地区建成壹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川秀美的新西部。
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对策是:围绕增加资金投入、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对内开放、吸引人才和发展科技教育等方面,国务院提出: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优先安排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加快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区域规划的联系和区别?(P172):1.联系表当下:俩者均是对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设想,是指导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而且区域规划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延续、深化和细化,是为了实现战略目标所进行的进壹步谋划。
2.区别表当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涉及较长的时期,于15年之上,设想比粗略,表述是轮廓性或粗线条的,起到指明方向、鼓舞士气、振奋人心的作用;区域规划壹般为5-10年,设想比较具体,提出的方案更具可操作性,能够对区域经济运行进行具体的指导和调节。
☆专项规划?(P173~174):专项区域规划是围绕特定范围或特定产业而制定的规划,包括:城市发展规划;工业区规划;农业区规划;资源开发区规划;风景旅游区规划。
☆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制定的阶段?(P174):包括:前期准备阶段;预测和目标设计阶段;内容设计阶段;规划方案形成和选优阶段。
☆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原则?(P172)1.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原则;2.统筹兼顾原则;3.可持续发展原则。
☆区域经济政策的基本要素?(P175~176):1.区域经济政策的主体是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是政府调节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2.作用对象是区域,重点对象包括俩类区域:重点发展区域;“问题”区域。
3.目标于于:(1)促进经济稳定协调发展。
(2)优化资源配置。
(3)建立公平合理的区际关系。
4.手段有:(1)财政金融和税收手段。
(2)直接投资手段。
(3)利益分配手段。
☆区域财政政策?(P176~177):区域财政政策是通过财政分配关系的调整来协调区域关系,促进区域经济稳定发展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政策。
具体手段有:(1)地区税收手段。
(2)财政支出手段。
(3)财政转移支付手段。
☆区域产业政策?(P177~178):区域产业政策以区域内各产业为对象,通过对各产业的保护、扶持、调整,促进区域产业关系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
于落后地区,通过强有力的产业政策,推动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且立足于资源优势发展主导产业;于发达地区,要着眼于发展新兴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区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区域经济合作的要素?(P179):1.区域经济合作的主体是多元的;2.区域经济合作的对象包括各种生产要素;3.区域经济合作的目的由主体决定。
☆区域经济合作的形式?(P180):区域经济合作的形式是多样的。
从主体划分,能够分为民间合作、官方合作及官民合作;从内容划分,能够分为商品贸易、物资交换、资本合作、技术合作、人才合作、信息合作以及混合合作,前俩者为低层次的合作形式,后为高层次的合作形式;从合作的方式划分,能够分为多区域企业合作运营、多区域企业股份化合作、异地办独资企业等;从合作的范围划分,能够分为大区域间的合作、省(市、区)间的合作、省(市、区)内经济合作、城市间经济合作。
☆我国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历程?(P180~181):建国以后较长时期,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以部门“条条”管理为主;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合作得到了发展,区域经济合作主要体当下地区间、城乡间进行余缺物资的调剂和技术、资金协作;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向城市推进,区域经济合作也全面铺开,地区、城乡、企业之间的四位壹体(物资、技术、资金、人员)的联合开始出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合作出现了新的高潮,合作的范围、内容、形式均更加多样化,且朝着长期稳定的方向发展。
☆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管理的重点、具体目标和具体要求?(P181~182):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管理的重点是要克服由于区域利益矛盾引起的区域经济冲突,达成区域间壹种合理、和谐的分工协作关系。
具体目标有:(1)各区域通过专业化分工协作,充分发挥经济优势,形成较强的竞争力;(2)生产要素于区域间的自由流动,形成了全国统壹的大市场,打破地方保护主义;(3)通过长期的合作、发展,使各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普通提高。
具体要求是:(1)区域经济合作是经济主体的自主自愿行为,各级政府要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2)国家要根据国民经济空间结构合理化的总体要求,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把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有机结合起来;(3)要引导企业进行以资本为纽带的联合和兼且,按照市场规律进行空间的优化组合,以形成能充分发挥地区优势的区域分工格局和区域联系;(4)实现各级政府间权力的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