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茶园基地国际化标准:

合集下载

中国有机茶认证标准

中国有机茶认证标准

中国有机茶认证标准有机茶产地环境应符合本准则的要求并与常规农业生产区域之间有明显的缓冲区。

1、种子和苗木种子和苗木应来自有机农业生产系统,但在有机生产的初始阶段,因无法得到认证的有机种子和苗木时,可使用未经禁用物质处理的常规种子与苗木。

2、土壤管理和施肥1) 采用地面覆盖等措施提高茶园的保土蓄水能力,将修剪枝叶和未结籽的杂草作为覆盖物,外来覆盖材料如作物秸秆等应未受有害或有毒物质的污染。

2) 采取合理耕作、多施有机肥等方法改良土壤结构。

3) 提倡放养蚯蚓和使用有益微生物等生物措施改善土壤的理化和生物性状。

4) 行距较宽、幼龄或台刈改造的茶园,优先间作豆科绿肥,以培肥土壤和防止水土流失,但间作的绿肥或作物必须按有机农业生产方式栽培。

5) 允许使用硫磺粉、白云石粉调节土壤pH值。

6) 允许施用来自有机或非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引入的有机肥,但必须符合7.4.1的要求。

7) 矿物源肥料、微量元素肥料和微生物肥料,只能作为培肥土壤的辅助材料。

3、病、虫、草害防治1) 遵循防重于治的原则,从整个茶园生态系统出发,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综合运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应符合本准则7.5的要求。

2) 通过选用抗病性品种、分批多次采茶、修剪、深耕翻埋等农业措施防治病虫害。

3) 允许有条件地使用生物源农药,如微生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和动物源农药。

植物源农药宜在病虫害大量发生时使用,矿物源农药应严格控制在非采茶季节使用。

4、采摘1) 手工采摘时,宜采用提手采并保持手的清洁。

2) 茶园机采摘时,采茶机应使用无铅汽油,防止汽油、机油污染茶叶、茶树和土壤。

3) 采用清洁、通风性良好的竹编网眼茶篮或篓筐盛装鲜叶,采下的茶叶应及时运抵茶厂,防止鲜叶变质和混入有毒、有害物质。

5、转换1) 常规茶园成为有机茶园需要经过转换。

生产者在转换期间必须完全按本条例的要求进行管理和操作。

2) 茶园的转换期一般为3年。

但某些已经在按本生产规程管理、种植的茶园,或荒芜的茶园,如能提供真实的书面证明材料和生产技术档案,则可以缩短甚至免除转换期。

茶庄园标准 国家标准

茶庄园标准 国家标准

茶庄园标准国家标准茶叶是我国的传统饮品,也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品之一。

茶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茶叶产业的发展和茶叶消费者的健康。

为了规范茶叶生产和质量管理,国家制定了茶庄园标准,以保证茶叶的品质和安全。

本文将介绍茶庄园标准的相关内容,帮助茶庄园文档创作者更好地了解和遵守国家标准。

首先,茶庄园标准明确了茶叶生产的基本要求。

茶叶生产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茶园应当位于环境优美、气候适宜的地区,土壤肥沃、排水良好。

茶叶生产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有关标准,保证茶叶的安全和卫生。

其次,茶庄园标准规定了茶叶的生产管理要求。

茶庄园应当建立健全的茶叶生产管理制度,包括茶园基础设施建设、茶树品种选择、种植密度、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管理要求。

茶庄园应当加强对茶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保茶叶的品质稳定和一致性。

此外,茶庄园标准还规定了茶叶采摘、加工和贮存的要求。

茶叶的采摘应当在适当的时间进行,采摘工艺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采摘后的茶叶应当及时进行初步加工,并在干燥、贮存等环节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以保证茶叶的新鲜和品质。

最后,茶庄园标准还对茶叶的质量检测和监督管理提出了要求。

茶庄园应当建立健全的质量检测体系,对茶叶的质量进行全面检测和监控,并对检测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

茶庄园应当加强对茶叶生产全过程的监督管理,确保茶叶的质量和安全。

总之,茶庄园标准的实施对于规范茶叶生产和管理、提高茶叶质量和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茶庄园文档创作者应当深入了解国家相关标准,严格遵守标准要求,不断提升茶叶生产和管理水平,为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茶庄园文档创作者更好地了解和遵守国家标准,促进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

农业部茶叶标准园创建规范(试行)

农业部茶叶标准园创建规范(试行)

农业部茶叶标准园创建规范(试行)农业部茶叶标准园创建规范(试行)按照农业部茶叶标准园创建方案的要求,为规范创建工作,统一验收标准,特制定本规范。

一、园地要求(一)环境条件。

应远离公路干线200m以上,与其他作物地块间建有隔离带。

茶园应为平地或缓坡,坡度在25°以下,其中坡度15°-25°的茶园需建立等高梯级园地。

土壤pH值4.5-6.0,土层有效深度1m以上,土壤疏松、肥沃,通透性良好,排灌条件良好。

标准园的土壤、空气、灌溉水质量符合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行业标准(NY5020-2001)。

(二)标准园规模。

集中连片面积1000亩以上。

(三)功能区布局。

生产资料存放、生产、加工、包装、检验、贮藏等设施齐全,布局合理,满足生产需要。

标准茶园离茶叶初制厂的直线距离5km以内,茶叶加工厂应与办公、生活区隔离。

(四)茶园基础设施。

园内水、路设施配套,建有排、蓄、灌水系统,能灌能排。

有条件的茶园建立喷灌或滴灌等现代节水灌溉系统。

建有茶园道路系统,有主干道、支道、操作道等,能适应机械化生产要求。

二、栽培管理要求(五)品种选择。

应选用抗逆、优质、高产、适制性好、商品性好和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80%采用无性系苗木,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六)种植。

采用双行或单行条栽的方式种植,行距以1.2-1.8米为宜。

(七)土壤耕作。

根据茶园的类型、土壤和气候条件等,合理采用浅耕、中耕、深耕和免耕等耕作技术,避免土壤板结,改善土壤通透性,促进肥力改善。

有条件的配备耕作机,提倡使用茶园耕作机械完成耕作作业和进行茶园地表覆盖。

修剪枝、叶应全部回归茶园,增加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回归有效养分。

(八)水肥管理。

应用节水灌溉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加强养分综合管理,有机肥与化肥配合,基肥和追肥配合,按需施肥。

(九)病虫防控。

配备至少1名植保人员,负责制定防治计划、确定防治技术;负责农药采购、使用、贮藏、处理和防治指导工作,并记录防治档案。

茶叶生产示范基地认定标准

茶叶生产示范基地认定标准

茶叶生产示范基地认定标准
茶叶生产示范基地的认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基础条件:基地应具备适宜茶叶生长的自然环境和土地资源,远离污染源,且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2. 生产能力:基地应具备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茶叶种植和加工能力,能够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生产和加工,确保产品质量。

3. 科技水平:基地应具备一定的科技实力,包括技术人员的配备、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技术培训等,能够不断引进和应用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 组织管理:基地应具备健全的组织管理体系和生产管理制度,能够有效地组织和管理茶叶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5. 品牌影响力:基地应具备一定的品牌影响力,能够通过品牌建设、市场营销等方式,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产品的销售和推广。

6. 社会责任:基地应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包括保障员工的权益、保护生态环境等,促进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来说,茶叶生产示范基地的认定标准可能因地区、产业、政策等方面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如果您想了解更详细的信息,建议咨询当地的茶叶主管部门或相关机构。

有机茶颁证标准

有机茶颁证标准

有机茶颁证标准前言Forward为了保护农村特别是广大茶区的生态环境,减少和防止由于使用农药、化肥等带来的污染,促进农村特别是广大茶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向社会提供高品质、无污染的茶叶及茶制品,推动中国有机茶的生产、贸易和消费,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制定要点如下:1、向茶叶行业引入了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的基本准则,符合国际有机农业发展的方向,对保护和改善我国广大茶区生态环境、促进茶业可持续发展、向国内外消费者提供无污染的茶叶制品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2、规定了有机茶生产的生态环境、品种选择、土壤管理、病虫草害治理以及茶叶加工、包装、贮藏、运输和销售过程中所应遵循的原则和技术要求,是指导有机茶生产和加工的技术规范。

3、规定了有机茶的产品标准,特别是产品的卫生指标高于国内外现行茶叶标准。

4、规定了有机茶的颁证程序。

本标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卢振辉、肖强、傅尚文、邬志祥1范围Scope标准规定了有机茶生产的生态环境、品种选择、土壤管理、病虫草害治理以及茶叶加工、包装、贮藏、运输和销售过程中所应遵循的原则和技术要求,是指导有机茶生产和加工的技术规范。

本标准是有机茶的颁证标准,适用于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黄茶和白茶,以及以茶叶为原料或配料的茶制品。

中国农业科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以下简称有机茶中心)依据本标准,对经实地生产过程检查和产品检测确认符合标准的生产者、加工者和经营者颁发有机茶证书,并允许其使用有机茶标志。

2引用标准Cited Standards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实施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有机食品生产和加工基本标准欧州经济共同体委员会法规性文件NO.2092/91: 对农产品有机生产以及农产品和食品有机标识的规定GB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T5009.57-1996 茶叶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5084-1992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749-1985 生活饮用水标准GB7718-1994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GB/T8302-1987 茶-取样GB/T8304-1987 茶-水分测定GB/T8305-1987 茶-水浸出物测定GB/T8306-1987 茶-总灰分测定GB9679-1998 茶叶卫生标准GB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WMB48-1981 茶叶包装标准3定义和基本准则Definitions and Basic Principles3.1 定义Definitions3.1.1 常规茶园Conventional tea fields:系指允许使用化肥、农药等措施来提高产量的茶园,它增加了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易造成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贫瘠化等。

什么是有机茶,有机茶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什么是有机茶,有机茶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什么是有机茶,有机茶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对茶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茶叶也进行了逐步的改良,进而产生了有机茶,那么什么是有机茶,如何才能评为有机茶呢?所谓有机茶是指在没有任何污染源的产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对茶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茶叶也进行了逐步的改良,进而产生了有机茶,那么什么是有机茶,如何才能评为有机茶呢?
所谓有机茶是指在没有任何污染源的产地,按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和办法生产出的鲜叶,在加工、包装、贮运过程中不受任何化学品的污染,并经有机食品论证机构审查、颁证的茶叶。

有机茶的生产要求极高,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为它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其中对茶园的土壤、水质、空气以及茶叶的采摘、加工和茶叶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等各方面都提出了十分具体的无害化要求。

第一、茶园必须远离城市,海拔较高,周边环境绿化条件良好,不受外来污染源的污染,空气和水源必须经过颁证机构的严格检测。

第二、茶园里杜绝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等化学合成物,不允许用塑料覆盖物,在茶园附近要限制焚烧稻草、秸杆等有机物,保持茶园空气清新。

第三、有机茶在加工和包装过程中,不能与非有机食品混放,以最大限度地保持有机茶的清洁性。

第四、建立全程跟踪质量体系。

在给有机茶颁证时明确茶园面积与鲜叶产量,从鲜叶采摘到成品出厂都建立一整套的档案。

有机茶的生产资格把关也十分严格,生产许可证期限最长不超过一年,第二年必须重新评审颁证。

由于有机茶顺应了国际上有机食品的发展潮流,满足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性的要求,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国际市场崭露头角,目前已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

有机茶园基地选择要点

有机茶园基地选择要点

有机茶园基地选择要点
2015-7-10 17:10来源:四川农业科技网浏览:172
摘要:(1)有机茶产地应远离城市工业区、城镇、居民生活区和交通干线,水土保持应良好,有机茶园周围林木繁茂,生物多样性良好,远离污染源和具有较强的可持续生产能力。

基地附近及上风口、河道上游无明显的和潜在的污染 ...
(1)有机茶产地应远离城市工业区、城镇、居民生活区和交通干线,水土保持应良好,有机茶园周围林木繁茂,生物多样性良好,远离污染源和具有较强的可持续生产能力。

基地附近及上风口、河道上游无明显的和潜在的污染源,以保证不受污染。

(2)有机茶园与常规农业生产区域之间应有明显的隔离带,以保证茶园不受污染。

隔离带以山和自然植被等天然屏障为宜,也可以是人工营造的树林和农作物。

农作物应按有机农业生产方式栽培。

(3)茶园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规定要求,理化性状较好,潜在肥力水平要高,最好是壤土、油沙土等。

茶园最近3年没有施用过化肥、农药。

生产基地的空气清新,生物植被丰富,周围有较丰富的有机肥源。

(4)茶叶基地的生产者、经营者具有良好的生产技术基础,基地规模较大的,周围还要有充足的劳力资源和清洁的水源。

(5)茶园要适当集中,有一定的面积,种植规范,茶树树势良好,病虫害少。

有机茶生产的认证与管理技巧

有机茶生产的认证与管理技巧

有机茶生产的认证与管理技巧1. 引言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增加,有机茶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有机茶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肥料、农药和除草剂等人工合成物质的茶叶。

为了确保有机茶的质量和认可度,农业部门和国际有机认证机构制定了一系列有机茶的认证与管理标准。

本文将介绍有机茶生产的认证与管理技巧,帮助茶叶生产者实现有机茶的认证和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2. 有机茶的认证标准有机茶的认证标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生产标准和加工标准。

2.1 生产标准有机茶的生产标准主要涉及以下方面:•植物育种和起源控制:有机茶的起源应该是非转基因种植物,并且符合有机农业的基本原则。

•农田管理:农田应使用合适的有机土壤改良和保护措施,禁止使用化学肥料和合成农药。

•病虫害防治:使用天然和有机认可的方法进行病虫害的预防和防治。

•施肥:采用有机认可的肥料进行适当的施肥。

•水质管理:确保农田排水和灌溉的水质符合有机认证标准。

2.2 加工标准有机茶的加工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采摘和堆场管理:采摘要求采用有机方式,堆场管理要求避免污染和交叉污染。

•加工工艺:加工过程中不得使用任何合成物质,并采用有机认可的加工工艺。

•包装和贮存:采用环境友好的包装材料,避免使用塑料和合成材料。

3. 有机茶的认证程序有机茶的认证程序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3.1 生产申请茶叶生产者需要填写认证申请表格,并提供相应的生产记录和文件,如土壤检测报告、种植记录、施肥记录等。

3.2 实地检查认证机构将进行实地检查,检查生产过程是否符合有机茶的生产标准。

包括勘察农田、检查肥料和农药的使用情况等。

3.3 认证审核认证机构将审核申请人提交的文件和实地检查结果,并根据有机茶的认证标准判断是否合格。

3.4 认证发布如果申请人的茶叶生产经过认证审核合格,认证机构将颁发有机茶的认证证书,并在证书上注明认证有效期。

4. 有机茶的管理技巧4.1 农田管理确保农田的土壤质量符合有机认证标准,可以采取以下管理技巧:•使用有机认证的土壤改良剂:如有机堆肥、有机饼肥等,提高土壤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

绿色食品茶叶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要求

绿色食品茶叶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要求

绿色食品茶叶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要求
一、土壤环境要求:
1.土壤质量要求高,要求土壤肥沃、富含有机质,适宜茶叶生长;
2.保持土壤的水、肥、气、热等环境因素平衡,以满足茶叶生长所需。

二、生态环境要求:
1.建设茶叶原料生产基地时,要选择空气质量好、水源充足且无污染
的地区;
2.基地周围不得有工厂、化工厂等可能造成空气、水质污染的厂区;
3.基地周围要保持适宜的植被覆盖,保持生态平衡,减少野生动物对
茶叶的侵害。

三、种植技术要求:
1.选择适合本地生长的茶叶品种,确保茶叶的品质;
2.合理选择茶树的栽培密度和留条高度,以保证茶叶光照均匀、通风
良好;
3.积极采用有益土壤和植物健康的有机肥料,减少或避免使用化学农药;
4.严格控制枝条和叶片的嫩度,采摘过程要细致,保证茶叶的整体品质。

四、管理要求:
1.建立科学的灌溉制度,合理配置土壤水分以满足茶树的生长需求;
2.定期修剪茶树,保持树形、更新枝条,保证茶树的健康生长;
3.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采取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无公害的方法,减少农药使用。

五、安全要求:
1.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规的要求,确保茶叶的质量和安全;
2.加强田间管理,严禁使用有毒农药和化肥,避免茶叶受到重金属等
有害物质的污染;
综上所述,建设绿色食品茶叶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需要统一土壤环境,保持生态环境,采用合理的种植技术,加强田间管理和安全控制。

这些要
求可以提高茶叶的质量,保护环境,确保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只有在这些
要求的基础上,绿色食品茶叶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才能获得市场的认可,
提升茶叶产业的竞争力。

普洱市有机标准化茶园建设技术规程

普洱市有机标准化茶园建设技术规程

普洱市有机标准化茶园建设技术规程范围本规范用于普洱市有机茶生产所要求的园地选择与规划、种植管理、土壤管理与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及采收加工技术。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NY227微生物肥料NY5196有机茶NY5199有机茶产地环境条件一、有机茶的概念:有机茶是按照农业部行业标准《有机茶》的要求,在没有受到污染的产地环境,在种植过程中不使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加工过程中不使用人工合成的食品添加剂,在加工、包装、贮运和销售过程中不受污染,并经有机认证机构认证的产品。

二、有机茶园的环境质量要求有机茶生产基地应按NY5199的要求进行选择。

(1)基地规划与建设有机茶产地应水土保持良好,生物多样性指数高,远离污染和具有较强的可持续生产能力。

有机茶园与交通干线的距离应在1000m以上。

有机茶园与常规农业生产区域之间应有明显的边界和隔离带,以保证有机茶园不受污染,隔离带以山和自然植被等天然屏障为宜,也可以是人工营造的树林和农作物。

农作物应是有机农业生产方式栽培。

(2)覆荫树种植参照《绿色食品标准化茶园建设技术规范》中覆荫树种植执行。

(3)留草种草参照《绿色食品标准化茶园建设技术规范》中留草种草执行。

(3)套种绿肥参照《绿色食品标准化茶园建设技术规范》中套种绿肥执行。

三、茶园管理(一)土壤管理1、定期监测土壤肥力水平和重金属元素含量,一般要求每2年检测一次。

根据检测结果,有针对性地采取土壤改良措施。

2、采用地面覆盖等措施提高茶园的保土蓄水能力。

将修剪枝叶和未结籽的杂草作为覆盖物,外来覆盖材料如作物秸秆等应未受有害或有毒物质的污染。

3、采取合理耕作、多施有机肥等方法改良土壤结构。

耕作时应考虑当地降水条件,防止水土流失。

有机茶园基地国际化标准:

有机茶园基地国际化标准:

有机茶园基地国际化标准:一、基地的环境所选定的有机茶基地必须符合生产有机(天然)食品的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即应该选择在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未受污染、土质肥沃、茶种优良、周围林木繁茂,具生物多样性的边远山区,尽量避开繁华都市的工业区和交通要道。

1、大气要求基地周围不能有大气污染源,特别是茶园上风口要没有污染源,有害气体的排放应达到国家大气环境一级标准。

生产、生活用的燃煤锅炉需配有除尘防硫设备,符合有机 (天然)食品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2、水源要求地表水、地下水和水质清洁无污染,基地上游无污染源,生产、生活用水符合有机(天然)食品的水质标准。

3、土壤要求基地土壤元素位于背景值正常区域,周围没有金属或非金属矿山或农药的污染,土壤肥力较高,符合有机( 天然)食品的土壤标准。

4、茶树品种要求最主要是抗逆性(抗病虫、抗寒冷、抗干旱等)要好,生长势要强,同时要求选择种性纯、发芽整齐的茶园作为基地。

若是规划新种茶园,还应考虑采用无性系良种,并以早、中、晚品种合理搭配。

种苗可选用本省选育的无性系茶树新品种有:上梅州、大面白、赣茶1号、宁洲2号、九曲783;邻省的新品种的有:乌牛早、平阳特早、浙农113、福鼎大毫、白毫早等,均具有良好的经济性状,适宜在全省范围种植、推广。

二、基地的环境保护与建设1、保护与营造防护林带对基地周围原有的林木,特别是上风口的林木要严格实行保护,使它成为基地的一道防护林带。

若基地周围原有林木稀少,特别是在上风口,要营造有利于茶树良种生长的防护林带。

林带与茶行需隔开2m以上,中间开隔离沟。

树种要求速生、抗风力强,如杉木、马尾松、泡桐、苦楝、合欢等。

2、行道树和遮荫树对茶园中原有的树木,只要对茶树生长无不良影响的,应当保留并加以护育,使之成为茶园的行道树和遮荫树。

茶园中的原有树木稀少的,要适当补种行道树和遮荫树,但不宜种得过密。

宜选择根深枝少冬落叶,且与茶树无共同病虫害的经济林或观赏树种。

3、梯壁护理对梯地茶园梯壁上的杂草要以割代锄,或在梯壁上种绿肥、护坡植物,如爬地兰、无刺含羞草、大豆、金光菊、三叶猪屎豆等。

有机茶园基地国际化标准

有机茶园基地国际化标准

有机茶园基地国际化标准:一、基地(de)环境所选定(de)有机茶基地必须符合生产有机(天然)食品(de)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即应该选择在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未受污染、土质肥沃、茶种优良、周围林木繁茂,具生物多样性(de)边远山区,尽量避开繁华都市(de)工业区和交通要道.1、大气要求基地周围不能有大气污染源,特别是茶园上风口要没有污染源,有害气体(de)排放应达到国家大气环境一级标准.生产、生活用(de)燃煤锅炉需配有除尘防硫设备,符合有机 (天然)食品(de)大气环境质量标准.2、水源要求地表水、地下水和水质清洁无污染,基地上游无污染源,生产、生活用水符合有机(天然)食品(de)水质标准.3、土壤要求基地土壤元素位于背景值正常区域,周围没有金属或非金属矿山或农药(de)污染,土壤肥力较高,符合有机( 天然)食品(de)土壤标准.4、茶树品种要求最主要是抗逆性(抗病虫、抗寒冷、抗干旱等)要好,生长势要强,同时要求选择种性纯、发芽整齐(de)茶园作为基地.若是规划新种茶园,还应考虑采用无性系良种,并以早、中、晚品种合理搭配.种苗可选用本省选育(de)无性系茶树新品种有:上梅州、大面白、赣茶1号、宁洲2号、九曲783;邻省(de)新品种(de)有:乌牛早、平阳特早、浙农113、福鼎大毫、白毫早等,均具有良好(de)经济性状,适宜在全省范围种植、推广.二、基地(de)环境保护与建设1、保护与营造防护林带对基地周围原有(de)林木,特别是上风口(de)林木要严格实行保护,使它成为基地(de)一道防护林带.若基地周围原有林木稀少,特别是在上风口,要营造有利于茶树良种生长(de)防护林带.林带与茶行需隔开2m以上,中间开隔离沟.树种要求速生、抗风力强,如杉木、马尾松、泡桐、苦楝、合欢等.2、行道树和遮荫树对茶园中原有(de)树木,只要对茶树生长无不良影响(de),应当保留并加以护育,使之成为茶园(de)行道树和遮荫树.茶园中(de)原有树木稀少(de),要适当补种行道树和遮荫树,但不宜种得过密.宜选择根深枝少冬落叶,且与茶树无共同病虫害(de)经济林或观赏树种.3、梯壁护理对梯地茶园梯壁上(de)杂草要以割代锄,或在梯壁上种绿肥、护坡植物,如爬地兰、无刺含羞草、大豆、金光菊、三叶猪屎豆等.4、种植绿肥,培肥土壤幼龄茶园与更新改造(de)茶园中宜种绿肥作物,以利茶树生长与改良土壤.1~2年生茶园,选用矮生、匍匐或半匍匐型(de)绿肥,如伏花生、大绿豆等.3年生茶园,可选用根系浅、株型矮、生长快(de)绿肥,如乌豇豆、黑毛豆、小绿豆等.4年生茶园选用伞形、株体高(de)绿肥,如山毛豆、木豆等.更新改造(de)茶园,宜选择生长期短、早熟矮生绿肥,如乌豇豆等.5、茶园铺草铺草材料因地制宜,稻草、麦秆、豆秸、绿肥、山野杂草、晒场废弃物、落叶、木屑、茶枝等都可选用.铺草厚度以不露出地面为佳,约10cm,一般每亩铺草量为1000~1500Kg.铺草时间,若用于抗旱保水(de)于5~6月为宜,干旱过后,在9~10月深埋当肥料;用于抗寒防冻,可在10~11月进行,次年秋季深埋当肥料.三、施肥原则与肥料种类有机茶园施肥以农家有机肥为主,配合施腐殖酸类肥料、微生物肥料及无机(矿物质)肥料等,禁止使用有害(de)垃圾与污泥、医院粪便及化学合成肥料.所用肥料有以下几种:(1)农家肥料.包括腐熟(de)厩肥、人粪尿、沼气肥、堆肥、沤肥、绿肥、秸秆、各类未受污染(de)泥肥及饼肥(须经高温发酵后施用).(2)绿肥.适宜作夏季绿肥(de)有豇豆、绿豆、大豆、大叶猪屎豆、决明豆等;宜作冬季绿肥(de)有黄花苜蓿、紫云英、金光菊、蚕豆、豌豆、肥田萝卜等;还有多年生绿肥如爬地兰、紫穗槐、木豆等.绿肥可以在盛花期直接翻埋,也可制成堆肥或沤肥,还可兼作茶园土壤覆盖物.(3)商品肥料.包括商品有机肥、腐殖酸类肥料、微生物肥料、无机(矿物质 )肥料(如磷矿粉、矿物钾肥、钙镁磷肥、脱氟磷肥、硫酸钾等)、专用叶面生物菌肥等.其他还有鱼渣、骨粉等有机肥.四、耕作与施肥1、浅耕与追肥浅耕追肥结合人工锄草进行,依茶园杂草发生情况, 1年2~3次,第1次春茶前即越冬芽萌动前10~ 15天,每2次在春茶后,第3次在夏茶后.浅耕后施催芽肥,以腐熟(de)人粪尿为主,结合开横沟蓄水,防止水土流失与抗旱.2、深耕与基肥深耕次数和时间视具体情况,一年1次或隔一、二年1次,以9~10月为最佳时期.深耕深度通常在30cm左右.基肥可在深耕时施入,用量为堆肥或沤肥1000Kg/亩或饼肥200~300Kg/亩及配施适量(de)钙镁磷肥、硫酸钾.五、病虫害防治有机茶基地(de)病虫草害防治,要以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天敌,控制病虫草害发生,预防为主,防重于治为原则.可以采用农业、生物及物理等防治措施,禁止使用人工化学合成(de)农药及增效剂.1、农业防治农业防治措施主要有及时采摘,适度修剪,勤除杂草,秋冬季深耕、清园,合理施肥和采用茶树良种等.通过以上措施可改善茶树生长环境,增强茶树抗性,控制及减少病虫草害(de)发生及危害.2、生物防治生物防治主要有释放或保护寄生性、捕食性(de)天敌昆虫,使用活体病原微生物制剂、昆虫病毒制剂以及植物源杀虫剂、杀菌剂等,这些防治措施只要使用得当,也能收到较好(de)效果,且无残留.齐头山属大别山支脉,一是云山,海拔804米,顶方四平,故曰齐头山.山体为花岗岩构成,林木葱翠,流泉水瀑,云雾笼罩.山中有水晶庵、中庵、白云洞、龙潭、雷公洞、蝙蝠洞、观音岩、童子洞、魁子岩诸胜迹.六安县志曰:"在齐头山,峭壁数十丈,岩石覆檐,中空数韫,境极幽雅,又上二三十里为中庵,相传为梁僧志公说法处,产仙茶数株,香味异常,今称齐头山茶,口味最美,商人争购之.六安瓜片按山势高低,分内山瓜片和外山瓜片两产区.紧邻齐头山(de)金寨县齐山、响洪甸、鲜花苓,裕安区黄涧河、独山、龙门冲,霍山县佛庵等地,海拔300米以上(de)山区为内山瓜片产地,茶树多生长高崖石隙,山涧峡谷,终年云雾弥漫,土质肥沃,茶叶品质优异.除此都属外山瓜片产地.瓜片产区茶园面积为1333余公顷,历年产量25万千克左右.六安瓜片产量以六安市最多,占总产量80%以上;品质以金寨县齐山、黄石、里冲、裕安区黄巢尖、红石等地为最佳;“齐山名片”(又叫齐山云雾瓜片、金寨名片)为六安瓜片之极品.齐头山一带,原属六安故称六安瓜片,1954年建响洪甸水库时,齐山、响洪甸、鲜花岭地域划归金寨县管辖.片茶产区地处大别山北麓,属淮河水系,海拔一般在100-600米.由于流水切削作用,地貌出现了多种景观,有深山、盒地、低山、丘陵.内山区林地多,耕地少,茶园坡度多在25度以上,外山区与丘陵相接,峰园坡缓,耕地面积较多.四季分明,季风明显,总体温和,但各地温差较大,雨量适中,却分配不匀,光照充足,无霜较长.气温海拔100-300米,常年平均气温15℃,海拔300米以上,低于14℃,7月份平均气温℃,1月份平均气温℃,春秋气温凉爽温和,4月和10月平均气温分别为℃、℃.年平均无霜期210-220天,平均初霜日为11月5日,终霜日为3月29日,稳定通过10℃(de)初日为4月15日,终止于11月4-9日;≥0℃积温为5085-5500℃;≥10℃积温为4384-4750℃.光照年太阳辐射总量为千焦/平方厘米,日平均气温≥0℃期间(de)太阳辐射为千焦/平方厘米,占全年总量射量73%.年日照时数为2000-2230小时,年日照百分率在50%左右,光能资源比较丰富.降水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1400毫米之间,据统计,25年平均年降水中,春季占%,夏季占%,秋季占%,冬季占%.年平均降水天数为天,常年相对湿度80%,干燥度以下,属湿润地带.土壤土壤类型比较复杂.中山区(内山区)主要是黄棕壤,即普通黄棕壤与山地黄棕壤,母质多为花岗岩、花岗片麻岩、角闪片麻岩,土壤深厚达米以上,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力和通透性好,;外山丘岗地区(外山区)属下蜀系成土母质分化而成(de)黄棕壤为主,土层虽厚,但耕作层浅薄,质地黏重,底层常有不透水粘盘层,肥力和通透性较差,;其次少部分沿河两岸及谷地,多为冲积土类,即沙质壤土(乌沙土),土层深厚,肥力高,能透性好,一般为高产茶园区.。

茶园标准化示范基地标准

茶园标准化示范基地标准

茶园标准化示范基地标准茶园标准化示范基地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进行茶叶种植、管理和生产的示范基地。

茶园标准化示范基地的建设,对于提高茶叶生产的质量和效益,推动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茶园标准化示范基地标准,对于规范茶园建设和管理,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茶园基地选址。

1. 地理位置,茶园基地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水源充足的地方。

2. 生态环境,茶园基地应远离工业污染源,周边环境应清洁、空气新鲜、无污染。

3. 土壤条件,茶园基地的土壤应为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PH值在4.5-6.5之间。

二、茶园基地规划。

1. 地块划分,根据茶园基地的实际情况,合理划分种植区、生产区和生活区,确保茶园基地的规划合理。

2. 道路建设,茶园基地内应有便捷的道路连接各个区域,便于管理和作业。

3. 绿化美化,茶园基地内应加强绿化美化工作,增加景观效果,提升基地整体形象。

三、茶园基地设施建设。

1. 灌溉设施,根据茶叶生长的需水量,建设合理的灌溉系统,确保茶园基地的水源充足。

2. 防护设施,建设防风、防雨、防病虫害的设施,保障茶叶生长的安全。

3. 储藏设施,建设茶叶加工和储藏设施,保障茶叶的质量和安全。

四、茶园基地管理。

1. 种植管理,严格按照茶园基地标准种植茶树,定期修剪、施肥、除草,保证茶树生长的健康。

2. 病虫害防治,建立健全的病虫害监测和防治体系,保证茶叶的质量和产量。

3. 生产管理,严格按照茶叶生产工艺要求,进行采摘、加工、包装等环节的管理,确保茶叶的质量和安全。

五、茶园基地标准化示范。

1. 宣传示范,茶园基地应加强对外宣传,组织茶叶生产技术培训和示范,吸引更多的农户加入茶叶种植产业。

2. 示范效应,茶园基地要充分发挥示范效应,带动周边茶叶种植户提高生产水平,推动茶叶产业的发展。

3. 标准推广,茶园基地的标准化管理经验应及时总结和推广,为全国茶叶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有机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有机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有机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有机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是指针对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环
境质量的一系列标准和规定。

这些标准主要包括土壤环境、水体环境、大气环境、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要求。

具体而言,要求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土壤pH值在6.5-7.5之间,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不得低于2.5%,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等。

水体环境方面,要求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的水源必须符合国家的饮用水标准,水质必须经过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于生产。

大气环境方面,要求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空气质量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不得受到污染源的影响。

生态环境方面,要求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生态系统要保持健康、稳定、完整,不得发生破坏行为,如砍伐、开垦等。

此外,还要求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周边环境不能存在对有机农产品产生影响的工业企业、生产废弃物堆放点等污染源。

通过制定有机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可以保证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基地环境质量符合国家法规标准,保障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安全。

- 1 -。

浅谈茶叶标准化种植基地的建设

浅谈茶叶标准化种植基地的建设

浅谈茶叶标准化种植基地的建设茶叶是我国的传统饮品,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

为了提高茶叶的品质和竞争力,建设茶叶标准化种植基地具有重要意义。

茶叶标准化种植基地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范,在特定的土地上进行茶叶种植和管理的一个基地。

下面我们就来浅谈一下茶叶标准化种植基地的建设。

茶叶标准化种植基地的选址非常重要。

为了保证茶叶的品质和产量,基地的选址应该选择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适宜的地方。

还要考虑基地的交通便利性,便于茶叶的运输和销售。

茶叶标准化种植基地的土壤改良也是关键。

茶树对土壤的要求比较高,一般要求土壤的pH值在4.5-6.5之间,有机质含量要达到2%以上。

在建设基地之前,应进行土壤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合理的土壤改良措施,如施加有机肥、石灰等,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

接下来,茶叶标准化种植基地的茶树品种的选取也非常重要。

根据基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种植的茶树品种。

一般来说,选取茶叶产量高、品质好、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为宜。

要保证茶叶的品质和口感均衡,可以选择不同的茶树品种进行混合种植。

茶叶标准化种植基地的管理也需要注意。

茶叶生长期长,需要进行定期的修剪和管理。

基地应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制定合理的施肥、病虫害防治、采摘等措施,做到科学管理、标准操作。

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和提升基地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确保基地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茶叶标准化种植基地的营销也是关键。

茶叶的销售是农民创收的重要途径,在建设基地的应完善茶叶的销售网络,并加强品牌建设。

可以通过打造茶叶品牌,拓展茶叶市场,提高茶叶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有机茶园认证标准

有机茶园认证标准

有机茶园认证标准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和对生态环境的日益关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选择有机食品,有机茶也成为了备受追捧的茶叶品类。

为确保有机茶的质量和安全,有机茶园认证标准成为了关键的保障与指引。

有机茶园认证标准,简单地说就是基于有机农业原则的认证制度。

这一标准通常包括“无化学合成物质”、“保护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等要素,同时也涉及到茶园的设计、管理和生产等方面。

首先,茶园设计方面。

在有机茶园认证中,茶叶田野需要符合土质、水源、气候和地形条件等,同时具备合理排水和土地修复能力。

茶叶种植时,需要保证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可以采取不同种植方式,比如潮湿稻田和干旱草原等。

其次,茶园管理方面。

茶叶生产中,除了不使用化学合成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等,还需要实施有机肥料、有机防治等技术,保证茶树健康和质量。

此外,水土保持、生态保护、农田经营等方面也需要定期检查和评估,以确保有机茶园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最后,茶叶生产方面。

在有机茶园认证中,茶叶生产流程需要经过严格的控制和检查,从采摘、加工到包装,每个环节都需要遵守有机农业原则,确保茶叶纯天然、不含有害物质、品质保障和食品安全。

总体来说,有机茶园认证标准是一套完整的农业管理制度,可以保证茶叶质量、品质和安全。

对茶叶生产者而言,通过遵守有机茶园认证标准,可以提高品牌和产品的竞争力,也有利于开拓市场,增加收益。

对茶叶消费者而言,选择认证的有机茶叶,可以安心享用天然、安全的茶叶产品,同时也是对环境和生态的支持和贡献。

因此,在选择茶叶购买时,消费者不仅要重视茶叶的品质和口感,更要选择认证的有机茶园茶叶,从源头把控茶叶的质量和食品安全。

有机茶叶认证标准

有机茶叶认证标准

有机茶叶认证标准
茶园环境要求:
(1)有机茶园应在生长期内不施用任何化学农药、化肥或除草剂,禁止使用基因改造种子。

(2)周边环境应无化学污染,远离工业污染源、交通高速公路和其他环境污染物。

(3)有机茶园应定期进行土壤检测,并对土壤进行治理和保护,保证土壤的生态健康。

茶叶采摘要求:
(1)只能采摘符合一定生长周期和生长状态的茶树叶,禁止采野生茶叶。

(2)采摘过程中必须使用专门的工具进行,严禁手摘。

(3)采摘时间应在早晨、夕阳时分或雾气缭绕的天气里进行,以尽可能保留茶叶的自然香味。

茶叶加工要求:
(1)有机茶叶的加工必须在符合卫生标准并经过认证的茶厂内进行。

(2)加工过程中不得使用任何化学添加剂,包括人造香精、色素、防腐剂等。

(3)加工工具应与有机茶叶专用,并严格消毒。

产品包装标识要求:
(1)包装必须符合食品包装卫生标准。

(2)包装标识上必须注明“有机茶叶”并注明有机认证机构的名称和认证编号。

(3)包装上不得含有虚假宣传和误导性信息。

监督检查要求:
(1)由认证机构进行有机茶叶认证工作。

(2)需定期对茶园、采摘、加工、包装等环节进行现场检查和抽样检测,以确保有机茶叶的质量和安全性。

(3)如发现有机茶叶不符合认证标准,将取消其有机认证资格并追究相应责任。

有机茶园基地国际化标准:

有机茶园基地国际化标准:

有机茶园基地国际化标准:一、基地的环境所选定的有机茶基地必须符合生产有机(天然)食品的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即应该选择在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未受污染、土质肥沃、茶种优良、周围林木繁茂,具生物多样性的边远山区,尽量避开繁华都市的工业区和交通要道。

1、大气要求基地周围不能有大气污染源,特别是茶园上风口要没有污染源,有害气体的排放应达到国家大气环境一级标准。

生产、生活用的燃煤锅炉需配有除尘防硫设备,符合有机(天然)食品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2、水源要求地表水、地下水和水质清洁无污染,基地上游无污染源,生产、生活用水符合有机(天然)食品的水质标准。

3、土壤要求基地土壤元素位于背景值正常区域,周围没有金属或非金属矿山或农药的污染,土壤肥力较高,符合有机( 天然)食品的土壤标准。

4、茶树品种要求最主要是抗逆性(抗病虫、抗寒冷、抗干旱等)要好,生长势要强,同时要求选择种性纯、发芽整齐的茶园作为基地。

若是规划新种茶园,还应考虑采用无性系良种,并以早、中、晚品种合理搭配。

种苗可选用本省选育的无性系茶树新品种有:上梅州、大面白、赣茶1号、宁洲2号、九曲783;邻省的新品种的有:乌牛早、平阳特早、浙农113、福鼎大毫、白毫早等,均具有良好的经济性状,适宜在全省范围种植、推广。

二、基地的环境保护与建设1、保护与营造防护林带对基地周围原有的林木,特别是上风口的林木要严格实行保护,使它成为基地的一道防护林带。

若基地周围原有林木稀少,特别是在上风口,要营造有利于茶树良种生长的防护林带。

林带与茶行需隔开2m以上,中间开隔离沟。

树种要求速生、抗风力强,如杉木、马尾松、泡桐、苦楝、合欢等。

2、行道树和遮荫树对茶园中原有的树木,只要对茶树生长无不良影响的,应当保留并加以护育,使之成为茶园的行道树和遮荫树。

茶园中的原有树木稀少的,要适当补种行道树和遮荫树,但不宜种得过密。

宜选择根深枝少冬落叶,且与茶树无共同病虫害的经济林或观赏树种。

3、梯壁护理对梯地茶园梯壁上的杂草要以割代锄,或在梯壁上种绿肥、护坡植物,如爬地兰、无刺含羞草、大豆、金光菊、三叶猪屎豆等。

如何建设有机茶基地(1)

如何建设有机茶基地(1)

种植规格
• 株距,单行植大叶种40~50厘米,中小叶种30~40厘米;小叶种 22~33厘米;小行距,双行植33~43厘米,多行植23~28厘米。每 穴(丛)定值株数:大叶种1~2株,中小叶种2~3株。种植 适期以秋植(霜降前后)和春植(雨水前后)为宜。种植前起苗 要尽量带土移栽,减少损伤根系。种植时先按行株距划线或拉绳 确定种植穴位,穴位深宽20~25厘米,施足豆饼、菜子饼类粒状 肥拌火炼烧土为基肥,每亩150~200公斤,然后种植。种植时注 意根系伸展,不接触基肥,茶苗要垂直,株行距要准确,整齐美 观,填土至原育苗泥土处,填土后要压实,压实后于茶株四周覆 盖一层草,淋足定根水。
• 种植绿肥或豆科作物,使茶场内外成为一个人工生态群落区。
茶园规划
• 宜以保水、保土、保肥和适应茶树生长发育的生态条件来 规划,坡度25度以下、10度以上的地块规划建立反倾斜的 梯级茶园,梯面宽不能小于150厘米;坡度10度以下地块规 划建立棋盘式长方型茶园。规划时宜按地形地貌和原植被 状况,有选择地规划保留一部分面积不等的植被种类不同 的林区;南方茶园宜按8~10行茶规划种植一行遮阴树,株的规划宜以有利于供水、灌水、排水、蓄水、 防洪和水土保持等为原则进行。供水沟、供水管与山 塘、水库或抽水、蓄水站连接;灌水系统宜以滴灌、 喷灌、流灌等规划;排水沟设在茶园低洼处和道路两 侧,防洪沟规划在茶园上方与山林交界处;蓄水池用 于蓄水和沤制水肥用,一般每5亩茶园建一个,规划 在路边或近供水处,深宽度以每亩蓄水1~2立方米 为宜;排蓄水沟既可排水又可蓄水,以每隔一定距离 规划设置一个低于沟面5~10厘米的梯级小土坝为标志, 一般规划在茶行上方。水沟的深宽度和水管的条数宜 视需水量和排水量而定。规划要纵横有序,大小相通。
• 适时追肥,勤施薄施,少量多次,肥料为沤制熟化的无公害 有机肥,如豆饼、人畜禽粪尿、沼气液肥等。

有机茶园管理实践标准

有机茶园管理实践标准

有机茶园管理实践标准有机茶园管理实践标准一、引言有机茶园管理是一项严谨且需要持续努力的工作。

为了确保茶叶的高品质以及生产过程的完全符合有机农业的标准,以下是一套全面的有机茶园管理实践标准。

这些标准涵盖了土地选择与准备、种植与育苗、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摘与储存、质量监控与认证以及记录与可追溯性等方面。

二、土地选择与准备1.选择远离化学农药、化肥厂、交通要道等污染源的地块作为有机茶园。

2.确保土地具备良好的排水性和适中的坡度,以利于茶树的生长。

3.在种植前进行土地整理,包括清理石块、改善土壤结构等。

三、种植与育苗1.使用符合有机标准的茶树品种进行种植。

2.采用育苗移栽的方式进行种植,确保茶树生长整齐。

3.根据茶树的生长特性,合理密植,以提高土地利用率。

四、施肥管理1.施用有机肥料,如畜禽粪便、植物残渣等。

2.配合使用生物肥料,如微生物菌剂等,以促进土壤肥力和茶树生长。

3.定期进行土壤肥力检测,以便及时调整施肥方案。

五、病虫害防治1.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方法来控制病虫害。

2.使用有机农业允许的植物性杀虫剂进行病虫害防治。

3.建立病虫害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并控制病虫害的传播。

六、采摘与储存1.按照茶叶品种和采摘时间的不同,进行合理采摘。

2.采摘过程中避免对茶叶造成机械损伤,保证茶叶品质。

3.储存茶叶时,要保证库房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以确保茶叶品质的稳定。

七、质量监控与认证1.对茶叶进行定期的质量检测,包括茶叶外观、水分含量、农药残留等方面。

2.确保茶叶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学农药和化肥,符合有机农业的标准。

3.申请有机农业认证,获得相应的认证证书。

4.八、记录与可追溯性5.对茶园的管理活动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土地整理、种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环节。

6.建立茶叶采摘和储存的记录系统,确保茶叶质量的可追溯性。

7.对记录进行定期审核,以确保所有管理活动的合规性和可追溯性。

8.九、持续改进9.根据茶叶市场的需求和消费者反馈,不断优化种植和加工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茶园基地国际化标准:
一、基地的环境
所选定的有机茶基地必须符合生产有机(天然)食品的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即应该选择在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未受污染、土质肥沃、茶种优良、周围林木繁茂,具生物多样性的边远山区,尽量避开繁华都市的工业区和交通要道。

1、大气要求
基地周围不能有大气污染源,特别是茶园上风口要没有污染源,有害气体的排放应达到国家大气环境一级标准。

生产、生活用的燃煤锅炉需配有除尘防硫设备,符合有机(天然)食品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2、水源要求
地表水、地下水和水质清洁无污染,基地上游无污染源,生产、生活用水符合有机(天然)食品的水质标准。

3、土壤要求
基地土壤元素位于背景值正常区域,周围没有金属或非金属矿山或农药的污染,土壤肥力较高,符合有机( 天然)食品的土壤标准。

4、茶树品种要求
最主要是抗逆性(抗病虫、抗寒冷、抗干旱等)要好,生长势要强,同时要求选择种性纯、发芽整齐的茶园作为基地。

若是规划新种茶园,还应考虑采用无性系良种,并以早、中、晚品种合理搭配。

种苗可选用本省选育的无性系茶树新品种有:上、大面白、赣茶1号、宁洲2号、九曲783;
邻省的新品种的有:乌牛早、平阳特早、浙农113、福鼎大毫、白毫早等,均具有良好的经济性状,适宜在全省围种植、推广。

二、基地的环境保护与建设
1、保护与营造防护林带
对基地周围原有的林木,特别是上风口的林木要严格实行保护,使它成为基地的一道防护林带。

若基地周围原有林木稀少,特别是在上风口,要营造有利于茶树良种生长的防护林带。

林带与茶行需隔开2m以上,中间开隔离沟。

树种要求速生、抗风力强,如杉木、马尾松、泡桐、苦楝、合欢等。

2、行道树和遮荫树
对茶园中原有的树木,只要对茶树生长无不良影响的,应当保留并加以护育,使之成为茶园的行道树和遮荫树。

茶园中的原有树木稀少的,要适当补种行道树和遮荫树,但不宜种得过密。

宜选择根深枝少冬落叶,且与茶树无共同病虫害的经济林或观赏树种。

3、梯壁护理
对梯地茶园梯壁上的杂草要以割代锄,或在梯壁上种绿肥、护坡植物,如爬地兰、无刺含羞草、大豆、金光菊、三叶猪屎豆等。

4、种植绿肥,培肥土壤
幼龄茶园与更新改造的茶园中宜种绿肥作物,以利茶树生长与改良土壤。

1~2年生茶园,选用矮生、匍匐或半匍匐型的绿肥,如伏花生、大绿豆等。

3年生茶园,可选用根系浅、株型矮、生长快的绿肥,如乌豇豆、黑毛豆、小绿豆等。

4年生茶园选用伞形、株体高的绿肥,如山毛豆、
木豆等。

更新改造的茶园,宜选择生长期短、早熟矮生绿肥,如乌豇豆等。

5、茶园铺草
铺草材料因地制宜,稻草、麦秆、豆秸、绿肥、山野杂草、晒场废弃物、落叶、木屑、茶枝等都可选用。

铺草厚度以不露出地面为佳,约10cm,一般每亩铺草量为1000~1500Kg。

铺草时间,若用于抗旱保水的于5~6月为宜,干旱过后,在9~10月深埋当肥料;用于抗寒防冻,可在10~11月进行,次年秋季深埋当肥料。

三、施肥原则与肥料种类
有机茶园施肥以农家有机肥为主,配合施腐殖酸类肥料、微生物肥料及无机(矿物质)肥料等,禁止使用有害的垃圾与污泥、医院粪便及化学合成肥料。

所用肥料有以下几种:
(1)农家肥料。

包括腐熟的厩肥、人粪尿、沼气肥、堆肥、沤肥、绿肥、秸秆、各类未受污染的泥肥及饼肥(须经高温发酵后施用)。

(2)绿肥。

适宜作夏季绿肥的有豇豆、绿豆、大豆、大叶猪屎豆、决明豆等;宜作冬季绿肥的有黄花苜蓿、紫云
英、金光菊、蚕豆、豌豆、肥田萝卜等;还有多年生绿肥如爬地兰、紫穗槐、木豆等。

绿肥可以在盛花期直接翻埋,也可制成堆肥或沤肥,还可兼作茶园土壤覆盖物。

(3)商品肥料。

包括商品有机肥、腐殖酸类肥料、微生物肥料、无机(矿物质)肥料(如磷矿粉、矿物钾肥、钙镁磷肥、脱氟磷肥、硫酸钾等)、专用叶面生物菌肥等。

其他还有鱼渣、骨粉等有机肥。

四、耕作与施肥
1、浅耕与追肥
浅耕追肥结合人工锄草进行,依茶园杂草发生情况,1年2~3次,第1次春茶前即越冬芽萌动前10~15天,每2次在春茶后,第3次在夏茶后。

浅耕后施催芽肥,以腐熟的人粪尿为主,结合开横沟蓄水,防止水土流失与抗旱。

2、深耕与基肥
深耕次数和时间视具体情况,一年1次或隔一、二年1次,以9~10月为最佳时期。

深耕深度通常在30cm 左右。

基肥可在深耕时施入,用量为堆肥或沤肥1000Kg/亩或饼肥200~300Kg/亩及配施适量的钙镁磷肥、硫酸钾。

五、病虫害防治
有机茶基地的病虫草害防治,要以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天敌,控制病虫草害发生,预防为主,防重于治为原则。

可以采用农业、生物及物理等防治措施,禁止使用人工化学合成的农药及增效剂。

1、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措施主要有及时采摘,适度修剪,勤除杂草,秋冬季深耕、清园,合理施肥和采用茶树良种等。

通过以上措施可改善茶树生长环境,增强茶树抗性,控制及减少病虫草害的发生及危害。

2、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主要有释放或保护寄生性、捕食性的天敌昆虫,使用活体病原微生物制剂、昆虫病毒制剂以及植物源杀虫剂、杀菌剂等,这些防治措施只要使用得当,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且无残留。

齐头山属大别山支脉,一是云山,海拔804米,顶方,故曰齐头山。

山体为花岗岩构成,林木葱翠,流泉水瀑,云雾笼罩。

山中有水晶庵、中庵、白云洞、龙潭、雷公洞、蝙蝠洞、观音岩、童子洞、魁子岩诸胜迹。

《县志》曰:
"在齐头山,峭壁数十丈,岩石覆檐,中空数韫,境极幽雅,又上二三十里为中庵,相传为梁僧志公说法处,产仙茶数株,香味异常,今称齐头山茶,口味最美,商人争购之。

瓜片按山势高低,分山瓜片和外山瓜片两产区。

紧邻齐头山的金寨县齐山、响洪甸、鲜花苓,裕安区黄涧河、独山、龙门冲,霍山县佛庵等地,海拔300米以上的山区为山瓜片产地,茶树多生长高崖石隙,山涧峡谷,终年云雾弥漫,土质肥沃,茶叶品质优异。

除此都属外山瓜片产地。

瓜片产区茶园面积为1333余公顷,历年产量25万千克左右。

瓜片产量以市最多,占总产量80%以上;品质以金寨县齐山、、里冲、裕安区黄巢尖、红石等地为最佳;“齐山名片”(又叫齐山云雾瓜片、金寨名片)为瓜片之极品。

齐头山一带,原属故称瓜片,1954年建响洪甸水库时,齐山、响洪甸、鲜花岭地域划归金寨县管辖。

片茶产区地处大别山北麓,属淮河水系,海拔一般在100-600米。

由于流水切削作用,地貌出现了多种景观,有深山、盒地、低山、丘陵。

山区林地多,耕地少,茶园坡度多在25度以上,外山区与丘陵相接,峰园坡缓,耕地面积较多。

四季分明,季风明显,总体温和,但各地温差较大,雨量适中,却分配不匀,光照充足,无霜较长。

气温海拔100-300米,常年平均气温15℃,海拔300米以上,低于14℃,7月份平均气温28.2℃,1月份平均气温2.1℃,春秋气温凉爽温和,4月和10月平均气温分别为15.4℃、16.7℃。

年平均无霜期210-220天,平均初霜日为11月5日,终霜日为3月29日,稳定通过10℃的初日为4月15日,终止于11月4-9日;≥0℃积温为5085-5500℃;≥10℃积温为4384-4750℃。

光照年太阳辐射总量为506.18千焦/平方厘米,日平均气温≥0℃期间的太阳辐射为369.69千焦/平方厘米,占全年总量射量73%。

年日照时数为2000-2230小时,年日照百分率在50%左右,光能资源比较丰富。

降水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1400毫米之间,据统计,25年平均年降水中,春季占28.9%,夏季占41.1%,秋季占19.4%,冬季占10.6%。

年平均降水天数为125.6天,常年相对湿度80%,干燥度0.8以下,属湿润地带。

土壤土壤类型比较复杂。

区(山区)主要是黄棕壤,即普通黄棕壤与山地黄棕壤,母质多为花岗岩、花岗片麻岩、角闪片麻岩,土壤深厚达1.5米以上,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力和通透性好,PH4.8-5.5;外山丘岗地区(外山区)属下蜀系成土母质分化而成的黄棕壤为主,土层虽厚,但耕作层浅薄,质地黏重,底层常有不透水粘盘层,肥力和
通透性较差,PH5-6.5;其次少部分沿河两岸及谷地,多为冲积土类,即沙质壤土(乌沙土),土层深厚,肥力高,能透性好,一般为高产茶园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