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升高校基层教学管理者职业认同的思考
高校辅导员职业声望探析
![高校辅导员职业声望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be48053f3968011ca3009183.png)
在 实 际工 作 中 ,高 校辅 导 员与 专业 教 师 以及行 政 人
员不同,主要承担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日常教育与 管理 、 就业指导与服务 、 心理咨询 以及生活辅导等工作 , 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 那么作为一种社会职业 , 它的职业声望现状如何 ?我们如何应对这些现状并针对 这些现状提出改善 的对策和措施?随着高校辅导员 队伍 的不断扩大 ,为达到辅导员队伍 “ 三化”建设 的目标 ,
的党 政 干部 、政 治 理论 课 教师 和 其他 青 年教 师 中挑 选 有
一
的认同, 而外向性则体现为职业群体所展示的职业魅力 ,
具体可指职业受人尊敬和人们向往的程度。职业声望作
为社会 学 的重要 研 究 主题 ,最早 是 由社 会 学创 始人 之 一 的马 克思 ・ 韦 伯提 出来 的 ,他 指 出 ,职 业 声望 不仅 是 一
校暂行工作条例 ( 草案 ) 》出台,第一次正式提出要在高
校 设 置专 职政 治辅 导员 ,明确规 定 : “ 为 了加强 思想 政 治
声誉的综合评价,它具有内向和外 向双重属性。内向性 体现为业内个体对职业群体的归属感和对职业 自我价值
工作 ,在一 、二年级设政治辅导员或者班 主任 ,从专职
、
高校辅导员职业定位的演变过程
纵观 我 国历史 ,以 十一届 三 中全 会 为分水 岭 ,辅 导
中国迎来改革开放 的春天,于此 同时教育部颁发了 《 全 国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 》( 征求意见稿 ) ,其 中规定 :
在 一 、二 年级 设立 辅 导 员 ;辅 导员 由从 党 政 干部 、政 治 理论 课 教 师 和青年 教 师 中挑 选 出 的政治 觉 悟高 、作风 正 派 、联 系群 众 、有 一 定政 治 工作 经 验 的人 担任 ,定期 轮
关于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及职业分析
![关于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及职业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cf86dc7cc7931b764ce1552.png)
关于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及职业分析论文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职业分析论文摘要:高校辅导员在高校人才培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扮演着多重角色,该文重点分析了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以及角色背后所包含的职业分析,为高校辅导员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服务学校的人才培养和学生的发展提供参考。
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力量,在学校的教育体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专门就辅导员队伍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要求,教育部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辅导员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辅导员应抓住机遇,认清自身定位,提高综合素质,为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做出更大的贡献。
1.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角色一词原指戏剧中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
20世纪20年代,美国芝加哥社会学派的代表人物G·H·米德把角色的概念引入社会学研究领域,用来说明个体在社会舞台上的身份和行为。
在新的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应扮演好以下角色:1.1教育者辅导员肩负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是思想政治工作最基层的组织者、教育者和管理者,有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引导学生培养健全人格的重任。
在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对外交流越加频繁,学生的信息量和信息面都极大增加,一些大学生在社会发展中迷失了自我,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
这就需要辅导员以一个教育者的角色出现,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引导和帮助。
辅导员除了应该积极承担两课教学任务外,还应运用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将教育寓于活动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管理是同别人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有效的过程。
这一过程体现在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职能和基本活动中。
而管理者是指挥别人的人。
学生辅导员也同样扮演着管理者的角色,管理对象是学生,管理目标是维持学校的正常秩序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试论加强高等学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的几点思考
![试论加强高等学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3d3490c6f111f18582d05a7b.png)
试论加强高等学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的几点思考试论关于加强高等学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的几点思考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完成了逾越式开展,但是依然存着很大的缺乏,我国高校且前的管理形式,固然在变革中有了很大的改动,但和行政挂钩的形式一直没有彻底改动。
就目前我国高校的管理体制而言具有典型的科层制管理形式的特征:学校内部也有严厉的分工、有明白规则的职权等级、有法规条例约束、请求个人效劳于中心工作等。
普通而言,一个普通的高校系统内的分工从竖的来看,能够分为校、院、系;而从横的来看,可分为各职能部门、教辅单位、各院、各教科所等。
一、增强院级教学管理的必要性教学管理作为高等学校管理的根本活动和中心环节,在高校管理中占有重要位置。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高等教育的开展也突飞猛进,已逐渐从精英教育开展为群众化教育、多元化人才培育。
近二十年来,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变革也进一步深化,从高度集中统一管理向校院两级教学管理转变,综合类高等院校逐步构成了校一院一系三级体系。
二级学院已成为高校中占主体位置的管理单元,是学校的直属基层行政组织,承上启下,其教学管理工作是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根底,在整个学校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而,增强和标准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对提升高校教学管理程度、进步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理想意义。
二、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的内涵院级教学管理是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其内容体系从不同视角看能够有不同的体系构造。
从教学管理的职能来看,包括决策规划、组织指导、控制谐和、评价鼓励和研讨创新;从教学管理的层次来看,包括静态管理与动态管理相分离的教学变革、教学建立和日常管理;最常见的是从教学管理的业务工作体系来划分,包括教学方案管理、教学运转管理、教学行政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和教学根本建立管理等五项管理。
1.教学方案管理。
教学方案管理包括制定和组织施行两个环节,能否培育出高质量的合格毕业生,人才培育计划是中心,严厉的组织施行是保证。
高校基层行政人员科研能力提升研究——基于创新驱动视角
![高校基层行政人员科研能力提升研究——基于创新驱动视角](https://img.taocdn.com/s3/m/da6c9ce0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88.png)
一、引言高校基层行政人员是指从事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科级以下工作人员,他们承担了高校绝大多数的行政管理事务。
建立一支具备较强科研能力的基层行政管理队伍,对于提升高校内部管理系统创新水平、增进教育改革发展活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高校应当深刻认识到这一任务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进一步增强提升高校教育科学研究水平的使命感、迫切感和责任感,把高校基层行政人员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纵深推进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高校基层行政人员科研能力提升的价值(一)从短期看,有助于破解当下高校管理实践中的各类现实难题高校基层行政人员科研能力提升研究的实质是引导高校基层行政人员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方面的行动研究。
所谓“行动研究”,是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强调教育一线工作者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教育实际问题解决的全过程,旨在激发实践者的能动性,将实际工作和专家研究结合起来。
提升高校基层行政人员科学研究能力,旨在激发教育管理一线工作者的反思和创新的积极性,帮助他们熟练掌握和运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让他们参与到教育实际问题的发现过程、研究过程和改进过程中,解决当前教育领域的“有行动无研究、有研究无成果、有成果无转化”[1](P1-3)等问题,引导行政人员科研能力提升,从而提高高校内部的管理能力。
因此,促进高校基层行政人员熟练掌握和运用教育研究方法开展教育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从中期看,有助于促进高校行政管理队伍专业化发展专业化是追求标准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过程。
注重科学研究是迈向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自20世纪“行动研究”在教育领域兴起以来,诸如“教师即研究者”“反思的实践者”[2]等概念广泛受到学者的重视,在各类教育理论研究文献资料中频频出现。
行动研究的出现意味着专业的高校管理服务队伍不应仅仅满足于做好本职工作,还要关注所从事工作的潜在问题、研究内容和未来发高校基层行政人员科研能力提升研究陈鑫1,李路轩2(1.南京财经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江苏南京210000;2.江苏开发大学党委组织部,江苏南京210000)[摘要]建立一支具备较强科研能力的基层行政管理队伍,对于破解当下高校管理实践中的各种现实难题、促进高校行政管理队伍专业化发展及深化科研兴校和创新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新时代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困境与对策
![新时代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困境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3ad12742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4f.png)
新时代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困境与对策①刘辰基(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浙江台州318020)近年来职业教育快速发展,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高职院校两年内扩招200万人以上,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完成职业技能提升和高职扩招三年行动目标”,这是对高职院校教育的肯定,同时也赋予了高职院校新的使命和职责。
面对扩招,根据教育部相关测算,按照师生比1∶18的比例,扩招100万个学生,需要增加近5.5万个教师,考虑自然减员的情况,综合折算下,多招百万学生要补上6.5万个教师。
因此,为确保扩招之后的师生比,在教师资源不足的情况下,高职院校采取了招聘专任教师、聘任企业兼职教师、通过校企合作等途径充实师资队伍。
“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立高水平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善教师管理和发展政策体系,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1]。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让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肩负着向社会输送技术人才的重任。
另外,高职院校“高”和“职”的双重属性,强调培养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的“德能双馨”的能工巧匠。
这些都离不开寓价值观引导于日常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培养之中的教师队伍。
因此,在新时代下,为深入开展立德树人工作,确保打造一支高水平“双师”队伍,高职院校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十分关键。
一、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困境2021年11月,教育部召开师德专题教育总结交流暨师德师风建设重点工作落实推进会,会议指出当前仍然存在教师思想政治引领不足、师德失范行为等问题[2]。
在高职院校师德师风的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困境。
(一)教师党支部建设弱化,引领师德师风作用不强教师党支部是党在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的基层组织,是涵养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师风的重要平台,但是由于教学、科研、职称等压力,部分教师党员对党支部活动思想上不重视,对党组织活动采取“合则用、不合则弃”的做法,部分高校教师党支部缺乏组织力,党组织生活表面化、形式化,存在重教学业务、轻党建工作的现象,党支部政治示范作用不明显,对教师的师德师风引领作用不强。
加强辅导员角色认知 提升服务学生能力
![加强辅导员角色认知 提升服务学生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d732300aa6c30c2259019e3c.png)
21 0 0年 8月
教 学研 宓
百家讲坛
加强辅导 员角 色认知 提 升服务学 生能力
林 宝虎 李建 军 ( 阳 医学 院 第三 临床 学院 湖 北 郧 阳 42 0 ) 郧 40 0
摘 要 : 导 员 既是 大 学生 思 想 政 治教 育 的 引 导 者 . 辅 也是
理者 , 也是辅导员工作岗位的直接领导 , 辅导员双重 角色的完 美体现 , 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工部门 、 院系对 学生工作的理 解定位 ,对辅导员工作 的真诚支持 ,对辅导员个体 的关心爱 护。 一是要为辅导员工作搭建个体诉求的桥梁 。 学校学生工作 管理部门应客观理性的反映各院系学生工作中个体 的差异和 解决办法 , 争取学校的理解支持 , 同时对学校安排 的各项学生 工作 , 做细致的宣传沟通 , 营造 宽松环境 , 这样才有利 于辅 导
学生事务的服务者 , 身份和 岗位 角色的统一, 是 是双 重角色的
统 一 。 在 现 阶段 下 , 些 高校 在 辅 导 员的 配 备 上还 不 能 达 到 但 一 国 家教 育 主 管部 门要 求 的 比例 标 准 ,还 存 在 许 多高校 的 辅 导 员所 带 学 生数 超 过 规 定 标 准 . 导 员工 作存 在 任 务繁 杂 、 力 辅 压
大。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 , 促进辅导 员较好地履行双重角色. 做好 自身工作是本文进行探讨的问题
关 键 词 : 导 员 ; 色认 知 ; 务 辅 角 服
职业素质的问题及对策
![职业素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5e63e5abed5b9f3f80f1c53.png)
职业素质的问题及对策一、职业指导人员职业素质存有的突出问题(一)专业技能有待提升。
当前绝大多数高校没有专门的设置职业指导教育机构,职业指导教师储备不足,很多负责职业指导工作的人员或是半路出家的老师,或是德育老师兼任,大多是临时拼凑,缺乏专职的职业指导老师。
有资料显示,现在我国高校职业指导教师中有82.32%以临时性和非专业性人员为主,受过系统职业指导培训的相对较少。
而职业指导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职业指导是一门多学科、多层次相互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它综合使用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来揭示职业现象,解释人的职业行为。
所以,大多职业指导人员普遍缺乏对职业指导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实行系统的、专业化的培训,他们缺乏社会市场经济对人才需求变化趋势的了解和把握,缺乏对有效职业信息的搜集和分析,无法解决求职者存有的职业困惑,使职业指导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
(二)思想道德素质不高。
据某课题组对广西省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桂林工学院南宁分院和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共四所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只有13.18%的学生认为所就读学校职业指导教师的素质高,完全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而有79.84%的学生认为职业指导教师的素质一般,只能满足学生的基本需要;6.98%的学生认为其素质低,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部分指导人员过度追求经济利益和物质享受,片面追求个人利益,工作缺乏积极主动性,缺乏奉献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职业意识淡薄。
所以,要提升职业指导工作质量,职业指导人员首先要增强自己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提升专业职业指导水平,才能更好地为职业指导工作服务。
(三)职业道德素质参差不齐。
发展职业指导教育需要一支素质高、综合水平强并且相对稳定的职业指导队伍,需要明确的职责定位和后续发展的平台,即解决职业指导人员的发展和出路问题。
但是,据了解,当前高校中,很多从事职业指导的人员大多是辅导员或行政人员,他们并不属于专门从事职业教育工作,而是非专业化和非职业化的兼职职业指导人员,人员参差不齐,业务素质、工作水平和职业指导水平不一致,他们缺乏系统的业务培训,职业指导工作就难以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职业指导服务了。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总结(五篇)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总结(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fc194116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82.png)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总结一、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现状及问题1.教学管理观念落后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部分管理者的观念里,还没有真正树立服务理念,仍然重管理轻服务,缺乏与教师、学生的沟通与交流。
长期以来,这种缺乏“人本管理”的理念既不利于激发师生的教学热情和内在潜能,也不利于管理人员在工作上创新,远远滞后于高校改革和教学管理发展的需要。
2.教学管理队伍建设落后教学管理直接决定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而教学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学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目前高校教学管理队伍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领导人员具有高职称、高学历,基层工作人员年龄大、学历低;具有教育学和管理学背景的管理者比例偏低,基层教学管理经验匮乏,管理角色定位适应性缓慢等等。
因此教学管理工作往往停留在经验管理的水平上,教育理论水平比较低、教学管理的调查研究意识比较弱、主动创新能力还比较差。
3.教学管理激励机制落后高校教学管理岗位与教师岗位或其他行政岗位相比,在地位、待遇、学习进修机会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个人晋升和职业发展空间不大。
而且目前的薪酬体系并不是与各部门、各岗位的业绩直接相关的,因此有的管理者往往会偏好于较低的工作强度与较多的闲暇时间,或者是偏好于工作中过多的自由度,等等。
另外教学管理工作量大,任务重,难度高,管理者往往容易产生心理上的疲劳感,自我评价较差。
因此,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努力探求管理者激励机制的实现方式,充分调动管理者的积极性,是提高管理者工作质量的关键所在。
4.教学管理手段落后在当前信息产业飞速发展、高等教育已实现大众化教育的知识经济时代,运用现代化教学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水平和效能是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惟一选择。
于是,许多高校纷纷购买或自行研制教学管理软件,推进教学管理手段现代化进程。
然而,由于教学管理软件程序复杂,技术要求高,各高校的需求又不尽相同。
购买的软件不仅价格昂贵,且往往不甚适用;而自行研制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一般只是停留在简单的自动化管理水平,尚未完全实现教学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浅谈新时代党委教师工作部工作人员角色定位及职业素养
![浅谈新时代党委教师工作部工作人员角色定位及职业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f6d14975b14e852458fb57a1.png)
浅谈新时代党委教师工作部工作人员角色定位及职业素养收稿日期:2018-09-25作者简介:徐月(1981-),女(汉族),新疆人,硕士研究生,北京农学院教师工作部(人事处)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要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2017年各中央部属高校以及地方院校相继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
多数高校将新成立的党委教师工作部与人事处合署办公,原人事处工作人员同时也是党委教师工作部的工作人员,具有双重身份。
2017年1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十九届中央深改组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份以中共中央名义印发的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文件。
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这也对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如何在重要岗位发挥重要作用,把握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是每一位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工作人员需要深思的问题。
一、新时代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工作人员角色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人事管理工作不再只包含人员调配、职称评定、工资福利及人员考核等传统的人事管理工作,而是从工作内涵到工作内容都发生了变化,从以事为主到以人为主,从被动管理到主动服务,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工作人员的角色面临转变和重新定位:1.思想政治教育者。
当前形势下,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了首要位置。
加强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增强教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保高等教育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是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的核心工作,思想政治教育者是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工作人员的第一角色。
2.人事业务管理专家。
随着经济发展,人事管理工作也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工作人员不仅仅是被动开展管理工作,要掌握法律法规,要具备劳资薪酬专业知识、绩效目标管理能力;还需将岗位管理、薪酬福利、绩效考核等模块有机结合,统筹协调,整体规划。
新时代如何提高高校行政教辅人员的积极性
![新时代如何提高高校行政教辅人员的积极性](https://img.taocdn.com/s3/m/b2cc1f662cc58bd63086bd4d.png)
性已成为新时代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些工作对行政工作人员来说自由支配 封闭,因此很难再抽出时间发展其他技
1 行政教辅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的 成因
度较低,只需要按照规章执行即可,无 需主动思考,抑制了行政管理人员在工 作中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能或个人爱好,不利于第二职业的发展。 部分高校行政教辅人员由于年纪较大, 不能熟练的运用电脑进行办公,无法很
教育管理
个样”,从而对工作产生厌倦、懈怠的 接影响着高校各项活动的推进。高校行 化。通过绩效考评制度将高校行政管理
情绪。
政部门应综合各个部门的职能要求,切 体系构建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才能
2 提高高校行政教辅人员工作积极 性的对策
实做好行政教辅人员的培训工作,根据 学校管理模式及发展的需要,帮助职工 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为行政管理人员打
行政管理队伍的精神面貌和工作状态直 高校行政教辅人员不但能从业务水平和
基层行政部门也是一个独立的小社
接影响着高校的整体管理水平和运行效 政治思想上不断完善自己,更能在学习 会,良好的办公室氛围,可以帮助职员
益 [2]。
过程中深化对行政工作的认识,从而更 更好的投入到工作环境中 [3]。高校应注
2.1 个体层面
面对这样的压力,其工作积极性难免会 己的职业规划,甚至产生职业倦怠心理。 层行政教辅人员的发展需要,使高校行
有所下降。如不及时消除这一现象,势 1.2 外界因素
政教辅人员缺乏必要的业务交流与岗位
必会影响行政教辅人员的身心健康及工 1.2.1 工作内容程序性强
培训,对行政工作的认识不足,对未来
作质量,甚至会影响到日常行政管理工
教育管理
Education Management
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能力探析
![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能力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5a4ba53cee06eff9aef8079d.png)
浅论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能力探析摘要: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性质要求其必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才能更好地服从于高校的各项工作,行政管理人员职业素养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高校未来的发展。
本文针对目前高校行政管理队伍的现状,分析了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应具有的职业素养和能力,就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建设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建议改进及其措施。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7-0-01一、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行政管理人员是高校运行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是高校教学科研工作得以良好开展的重要保障,一个单位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高低直接可以影响到该单位或部门的工作质量,而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高低除了取决于部门同事的配合外更大程度上取决与管理人员的职业能力。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能力直接关系到高校工作的进行是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
就目前我们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中现存在的问题: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服务意识仍然淡薄、缺乏创新意识与能力、功利主义较强、行政素养有待提高。
(一)强化个人的道德修养,加强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能力、道德自律行政管理人员要有良好的管理能力,树立良好的管理形象。
管理者要取信于民而不能取悦于人。
任何社会或群体在形成并提出一定的行政伦理和道德要求时,都必须把这种要求传递到人们的主体意识中去。
这种传递主要是通过道德教育来完成。
就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道德教育而言,道德要加强行政管理人员的政治道德建设。
高校管理人员中大部分都是党员干部,要抓好干部的作风建设,关键是抓好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再次,要加强业务素质教育。
要根据行政管理人员的不同的年龄、学历、工作需要等有计划、分层次、多途径进行培养。
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了,道德建设就有了坚实的基础,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也就自然提升。
对全面推进“十四五”教师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思考——以云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发展规划为例
![对全面推进“十四五”教师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思考——以云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发展规划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28cbdaaf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80.png)
时全面推进“十四五”教师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思考®—以云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发展规划为例文丨蒋永文1杨俊伟2【摘要】梳理新时代教师教育发展特征和新的挑战,把脉学校全面推进新时代教师教育现代化建设。
以 云南师范大学为例,基于“十四五”教师教育发展规划,围绕传承弘扬西南联大精神、体现新时代教师教育精 神,从指导思想、总目标及主要任务、实施路径及具体措施,提出学校全面推进新时代教师教育现代化建设整 体思路。
找准学校新时代教师教育事业发展方向、内驱动力及实施路径、具体抓手,为高等院校推进新时代教 师教育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
【关键词】“十四五”规划教师教育万名校长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云南师范大学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开启全面建设社 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 军之际,国家召开了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党的 十九届五中全会,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出了明确 要求: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 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 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素质,全面提升教育服务贡献能力,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 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 “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
当前,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初,将深入思考、编制好“十四五”发展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作为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一项重大政治任 务抓紧抓好,切实把全会精神落实到“十四五”时期各项工作全过程、各环节,以保证到2035年总体实 现教育现代化,为建成教育强国开好局、起好步是我 们义不容辞的使命与任务。
一、新时代教师教育发展特征近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 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改革发展,国家先后下发《中共 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 的意见》《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等文件,相继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 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
提高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满意度的路径
![提高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满意度的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58aa7353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7c.png)
职业满意度主要受环境、社会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即 工作环境与条件、员工个人对职业与岗位的认同感与归属 感、员工个人对工作的感受与满意度。也有学者提出了影 响职业满意度的不同的维度,包括工作本身、工作环境以 及工作的协同程度、薪资待遇的公平性、对部门的满意度 以及领导等。笔者根据学者的研究及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 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认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满意度 的影响因素大致分为以下几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组织支持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满意度有影响。组 织支持是几个自变量中对职业满意度影响最大的。组织的 支持会直接影响行政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如行政管理人 员在职业发展中的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职业满意度也 随之降低。
职业规划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满意度有影响。缺 乏职业规划,对职业未来发展模糊不清,就会导致高校行 政管理人员对自己职业的发展缺乏信心。加之经历职业发 展中的各种困境,没有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会影响到职业 满意度。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113
制定科学的职业规划,提升专业能力。个人职业规划 对职业满意度产生很大的影响。科学的职业规划能够为个 人的发展提供指导,避免资源的浪费,从而能够更有效率 地工作。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要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 分析自己在工作中的优势和劣势,进行职业规划,并随着 工作内容及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要了解个人能力水平, 合理分析提升自身能力。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要分析自身的 长处与短板,制定合理的阶段性职业规划与目标,提升自 身的业务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晋升渠道受限、上升空间小。高校里晋 升的岗位有限,加之学校对管理岗位重视程度不够,行政管理
新时期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思考
![新时期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b6411422ed630b1c59eeb5bc.png)
新时期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思考[摘要]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发展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的育人水平及辅导员的个人发展,应从高进、严管、优出、优待四个方面重视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发展,提高高职院校德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是学生思想工作的主力军,在学校人才培养和稳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要想培养出一批技术能力强、政治素质好、思想品德高的优秀学生,就要重视和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绝大部分是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基础上升格而成的,管理机制、办学经验、师资力量、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相对薄弱,特别是辅导员管理机制还远未建立起来,普遍缺乏一支从事学生思想教育的高素质辅导员队伍,影响了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一、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高职院校领导思想认识还停留在升格前的中专学校层面,没有清醒地认识到国家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是由社会主义大学人才培养的性质决定的。
最明显的表现是在工作实践中混淆辅导员与班主任的工作职责,无形中弱化了辅导员工作。
(二)辅导员工作定位模糊工作实践中,辅导员往往扮演着“保姆”的角色,也常常扮演“勤杂工”角色。
因为辅导员是学院与学生直接沟通的桥梁,只要跟学生有关的事情辅导员都必须负责,所以辅导员成了无所不干的基层行政人员,其主要工作职能得不到体现,没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来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辅导员育人的积极性。
(三)辅导员队伍缺乏稳定性由于职业院校编制所限,学校不能解决辅导员的编制问题。
辅导员为聘用人员,不能享受正式职工的待遇,这极易造成辅导员的心理落差,导致工作不稳定。
(四)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滞后由于辅导员事务性工作增多,再加上学校没有辅导员科研团队建设思路和制度化的培训制度,辅导员在专业发展道路上无所适从,无形中制约了他们的发展空间。
浅议高校教学秘书亲和力的重要性
![浅议高校教学秘书亲和力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14974e36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47.png)
黄荣媚 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南宁 530021 【摘要】教学秘书保障正常教学秩序和教学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其亲和力 在教学管理工作中逐渐显示出重要性。文章分析了增强教学秘书亲和力的必要 性、缺乏亲和力的原因,找出了增强和培育教学秘书亲和力的途径。 【关键词】教学秘书, 教学管理, 亲和力
轻重的作用,是高校教学秘书顺利开展工作的有力保证。
一、 高校教学秘书亲和力
亲和力指在人与人相处时所表现的亲近行为的动力水平和能力。教学秘书工
作是服务师生、协调各部门关系的纽带和桥梁,这就要求教学秘书必须要以独特
的品质、行为去影响、带动服务的对象。教学秘书亲和力即是指教学秘书在教学
管理工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服务水平、组织协调能力、与职能部门和兄弟院系
2、协调性工作特点的需要。 教学秘书除了为教学服务和为师生服务之外,它还扮演者教学过程中的协调 者与沟通者,维护、支撑、协调教学信息的畅通无阻、和谐有序。教学过程不是 一个人或一个系就能独立完成的,它需要与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因此,教学秘 书需要借助有效的沟通手段协调积极主动与教务处、兄弟系部及其他职能部门保 持联系,建立起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的融洽关系。我们知道,亲和力强首先是一 种友好、相互尊重的表示,它使得有联系的双方能够合作在一起,有一种合作意识 和趋向意识以及共同作用的力量。亲和力强是促成合作的起因,只有有了合作意 识,才会使双方结合在一起共同合作,亲如一家,合为一体。 3、 实现以人为本管理的需要。 教学管理归根结底是对人的管理。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涉及到师生、与 各职能部门各科室的领导、同事协调配合。而“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教学管理思 想就是把人的因素作为管理之本,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调动人的主动性和创造 性,激发教师与学生主动参与到管理中。通过人性管理,教学秘书能够协调、组 织学院领导与各教学部门的关系,调动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这就要求教 学秘书在工作理念和方法上解放思想,开阔思路,培养和增强亲和力,树立良好的 服务观,努力为师生营造和睦、和谐的工作环境。 三、 高校教学秘书缺乏亲和力的原因 1 、学校对教学秘书重视不够 由于思想观念陈旧,高校对教学秘书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客观评价,忽略 了教学秘书在教学环节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高校有些领导乃至普通教师始终认为 教学秘书工作是一个可有可无,谁都能干,都能干好的岗位,认为教务管理工作 仅仅是处理一些简单性的事务,如接电话、开会记录、印发文件、整理档案、统 计教师工作量等。由于这些错误的认识,教学秘书往往在人员配备、业务学习、 岗位培训、干部聘任、职称评定及评奖评优等方面都得不到相对公平的待遇。此
如何做好高校辅导员工作
![如何做好高校辅导员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a782092858fb770bf78a55dd.png)
如何做好高校辅导员工作摘要:高校辅导员不是镇压学生的工具,不是学生犯错误时的保护伞,也不再是一个命令的传达者,而是联系上下级的一个纽带,是教育学生做人的引导者,是学生的导师和学生值得信任的朋友。
做好辅导员工作,对于高校人才培养和校园稳定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职业认同感、自我素养、创新理念和方法、五心结合、殊群体作五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做好高校辅导员工作。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自我素养创新五心特殊群体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始终工作在高校学生管理的第一线,他们是对学生进行日常教育管理的最基层、最直接的组织者和承担者,是大学生接触最多,对学生有重要影响的教育者之一。
做好辅导员工作,对于高校人才培养和校园稳定等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将辅导员工作做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辅导员只有对自身工作予以强烈的认同才能获得做好这一工作的动力支持;只有具备良好的素质才拥有做好这一工作的基本条件;只有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和方法、五心结合;只有及时掌握殊群体的基本信息,才能使这一项工作历久弥新,锦上添花。
一、具备职业认同感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内在动力对自己工作的认同是成为一名合格辅导员的关键,一个好的辅导员在情感上必须热爱自己的职业,对工作应当抱以极大的热情,只有这样才能甘愿为学生工作付出,才会自觉地提升自己。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求辅导员对自己的工作有坚定的信念,它体现在对高校学生工作价值的认同和对高校学生工作成效执着的追求上,它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内在动力源泉。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要求的综合化,大学生价值观念多元化和行为选择的多样化,高校学生工作的内涵越来越丰富,要求越来越高,高校学生工作在整个学校育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也不断为人们所认同,辅导员只有以此为契机,充分认识自己工作的价值,给自己以认同,才能明确使命,增强做好辅导员工作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时时刻刻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己任,设身处地地理解学生,热情主动地引导和帮助学生,真心诚意地尊重学生,也才能将这份情感扎扎实实地落实到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言行中。
学生工作者对其工作认同感的调查报告——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
![学生工作者对其工作认同感的调查报告——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209177d55022aaea998f0f2f.png)
表 8 学 生 工作 者 对 学 校 或 院 系对 其 培 养 使 用 、发 展 .晋升 等 方 面 满 意度 评 价
评价等级 比例 非 常满意 4.9 6% 基本满意 2 .8 18 % 不太满 意 5 .3 3 1% 非常不满意 2 .1 0 3 %
学 校 或 院 系 对 其 的 培 养 、 用 、 展 、 升 使 发 晋 等 方 面 的 工作 不 满 意 , 严 重 影 响 学 生 工 这 作 者 对 工 作 的 认 同 , 响 其 工 作 积 极 性 和 影 工 作 质 量 。 如 表 8 ( ) 7 2 学 生工 作者 的安 心程 度 . 是 否安 心 所 从 事 的 工 作 反 映 了 其 对 工
个 方 面 着 手 。 如 表4) (
表 5 调 查研 究 的程 度
程度 比例 常常 3 .8 4 3 % 偶 尔 6 5% 2.0 从不 3 1% .3
5 学生工作者 的研究和培 训情况
5 1 学 生工 作者 的培 训情 况 .
中 国科 教创新 导刊 C ia E u a i n o a in H
.
学 生 的 影 响 也 表 现 在 不 同方 面 。 生 工 作 学 者 在 影 响 学 生 通 用 能 力 方 面 具 有 天 然 优 势 , 些 能 力 也 是 大 学 生 成 长 、 材 必 须 具 这 成 备 的能 力 。 如 表 7 ( )
7 学生工 作者 对工作 的认 同情 况
表 6 除专 业 学 习外 。 生最 希 望学 校提 供 的指 导 和 帮助 学
排序 1 2 3 4 5 6 7 8 除专业学习外 , 学生最 希望学 校提供 的指导和帮助 职业生涯规划 人际交往 工作能力的培养 心理咨询 做人做事 勤工俭学 思想政治教 育 了解学校的规章制 度 表 7 教学 科研 老 师与 学生 工 作 者对 学 生 的 影响 对 b b 教学科研老 师对学 生的影响 逻辑思维方式 2 .7 18 % 知识储备 1 .6 7 7 % 研究能 力 l .9 4 9 % 口头表达能 力 l .7 0 4 % 学生工作者对学生 的影 响 沟通能力 2 .6 18% 组织协调能力 l .9 83% 服务意识 l .9 2 8 % 口头表达能力 l .5 15 %
新疆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职业认同现状调研分析
![新疆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职业认同现状调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6cc2e3f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d1.png)
摘要本研究主要从新疆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角色定位、职业价值感、职业归属感以及职业行为倾向等四个方面进行考察,希望通过这几个方面的分析,整体把握新疆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职业认同的现状。
关键词新疆高职院校;思政课;思政课教师;职业认同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Status Quo of the Ca-reer Ident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Teacher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Xinjiang //HE Ge,CAIShichunAbstract This research mainly investigates the role orientation,sense of career values,sense of career belonging,preference of professional conduct,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teacher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Xinjiang,hoping to learn about the status quo of their career identity comprehensively.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in Xinjiang;ideologicaland political courses;teacher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career identity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作为教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力量,使命重大、责任艰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高校 基层教 学管 理者职 业 认 同的现状
“ 职业 认 同是 指 个 体 在 其 职 业 活 动 过 程 中 , 内 心 认 为 从
自 己所 从 事 的 职 业 有 价 值 、 意 义 , 从 中找 到 乐 趣 并 积 极 有 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般 而 言 , 知 是 与情 感 紧 密 联 系 在 一 起 的 。“ 感 是 认 情
职 业 意志 薄弱 等职业 认 同危 机症 候 。基 于此 , 高校有 关部 门势 必要 通 过思 想教 育 、 制激励 以及 业 机
务能 力修 炼等针 对性 攀措 , 强化基 层教 学管理者 的 职业 认 同 , 充分 调 动 其工 作 的积 极 性和 能 动 性 ,
以确保 高校 教 学管理 系统 的有 效运行 。
前 提 和 基 础 。然 而 , 高 校 教 学 管 理 系 统 中 , 层 教 学 管 理 在 基
怒 哀 乐 、 憎 好 恶 人 皆有 之 却 又 各 不 相 同 。高 校 基 层 教 学 管 爱
理 者 的 职 业情 感 当 然 也 会 因 人 而 异 , 在 共 同 的工 作 境 遇 和 但 职业 背 景 下 , 校 基 层 教 学 管 理 者 的职 业 情 感 皆呈 现 出 不 同 高
第3 2卷
第 3 期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教研究版 ) 高
J r a fCh n e u v riyo c n lgy Hih rE c t n S u y Edto ou n l a g h n Unie st fTe h o o ( g e du ai t d iin) o o
人对 客 观 事 物 的态 度体 验 , 人 的需 要 是 否 得 到 满 足 而产 生 是
的 一 种 内 心感 受 、 理 反 应 。I 人 类 的 情 感 丰 富 而 复 杂 , 心 -2 1  ̄ 喜
主 动 地 对 待 工 作 。_ 职 业 认 同 是 从 业 人 员 做 好 本 职 工 作 的 ”】
一
动其工作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 以确 保 高 校 教 学 管 理 系 统 的 有
效运行 。
一
天 和 尚撞 一 天钟 ” 想 法 , 职业 前 景 没 有 明确 的认 识 , 的 对 更
缺 乏 对 职 业 的 长远 规 划 , 直 接 淡 化 了职 业 情 感 , 化 了职 这 弱
业意志 , 最终对职业行为产生负面影响 。 并 ( ) 业 情 感 缺 失 二 职
[ 关键词 ] 高校 ; 基层 教 学管理 者 ; 业认 同 职
[ 作者简 介 ] 吴海 云( 9 6 , , 州师范 学 院教 务 处讲 师 , 要从 事教 育 管理 理 论 与 实践 1 7 一) 女 漳 主
研 究。
在现 代 高 校教 学 管 理 架 构 中 , 以教 务 处 、 系 和 教 研 室 院 等部 门从 事具 体 教 学 事 物 管 理 的 工 作 人 员 为 基 层 教 学 管 理
VoI 2 No. .3 3 S . ep 20l i
2I O 1年 9月
对 提 升 高 校 基 层教 学 管 理者 职 业 认 同的 思 考
吴 海 云
( 州师 范学 院 教 务处 , 漳 福建 漳 州 3 3 0 ) 6 0 0
[ 摘 要 ] 在 当下 高校 管理体 制 下 , 基层 教 学 管理 者 由于 职业 匹配度 不 高、 工作 任 务繁 重 、 职 业境遇尴 尬 以及 其职 业价值 观模 糊等 因素的影 响 , 导致他 们 显 露 出职 业 认知 模 糊 、 业情 感 缺 失 、 职
者 因 经 常 处 于 繁 重 的 、 负 荷 的 工 作 境 遇 , 作 压 力 与 日俱 超 工
者 , 们 是 高 校 教 学 政 策 措 施 及 教 学 规 章 制 度 贯 彻 执 行 和 落 他 实 的 基 干 力 量 , 着 上 传 下 达 的 中 介 作 用 , 教 学 决 策 层 全 起 是 盘 掌 控 全 校 教 学 业 务 活 动 开 展 、 行 状 况 的 “ 天 候 ” 息 运 全 信 仪 , 实 现 高 校 教 学 实 践 活 动 规 范 化 、 学 化 开 展 的 有 力 支 是 科
的人 生 观 、 值 观 和 成 长 背 景 , 等 。认 知 是 行 为 以及 行 为 价 等
习惯 的先 导 , 有 正 确 的认 知 , 难 以 产 生 正 确 的行 为 。而 没 就
职 业 认 知 一 旦 形 成 , 对 职 业情 感 、 业 态 度 等 产 生 影 响 , 将 职 进
而影 响 到 职 业 行 为 。 目 前 , 校 基 层 教 学 管 理 者 因 学 校 层 高
学管理 、 升教学质量无 疑是 高校建设 和发展 的首要 任务 。 提 在 此 境 遇 下 , 层 教 学 管 理 者 在 高 校 教 学 运 行 系 统 中 的作 用 基 必 然 日益 凸 显 。为 此 , 校 有 关 部 门 势 必 要 采 取 针 对 性 举 高 措 , 强 化 基 层 教 学 管 理 者 职 业 认 同这 个 基 点 出 发 , 分 调 从 充
次 、 作 分 工 不 同 , 职 业 认 知 情 况 比 较 复 杂 。 但 就 整 体 而 工 其
言 , 存 在 非 常 明显 的 共 性 , 普 遍 表 现 出 对 职 业 的认 知 不 却 即
撑 。在 我 国 大 部 分 高 校 进 入 内涵 式 发 展 阶 段 的 当 下 , 化 教 强
够 清 晰甚 至模 糊 的 状 况 。具 体 表 现 在 : 一 , 职 业 现 状 的 其 对 认识 不明确 , 对工作 的对象 、 容 、 质 、 如 内 性 目标 等 缺 乏 清 楚
的认 识 , 是 机 械 地 进 行 常 规 工 作 或 按 部 就 班 完 成 某 项 任 只 务 , 往往导致其工作循 规蹈矩 , 效 不高 、 造 性不 足 ; 这 成 创 其 二, 职业前景的认识不清晰 , 少基层教学管理者抱着 “ 对 不 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