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石壕吏
《石壕吏》教案优秀10篇
《石壕吏》教案优秀10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较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如下是小编给家人们分享的《石壕吏》教案优秀10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石壕吏》教案篇一一、导入1、我们刚刚学过杜甫的两首诗,现在我们一起背一下《春望》今天我们学一篇同一时期的一手长诗《石壕吏》(板书课题)。
2、请同学们默读注释①,找出所要了解的信息。
这里面有一句话,“创作了一组诗”,这就是有名的《三吏》、《三别》。
同学们看幻灯片,只做了解。
(出示幻灯片)今天我们学习的《石壕吏》,是《三吏》中较为有名的一篇。
二、课文的朗读1、自由读:注意字音、语气、停顿。
(咽:三个读音)2、自由朗读,划出生字词。
3、齐读:注意语气、停顿。
三、整体感知1、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先自己处理,然后小组内解决,较后提出疑问。
2、提问:A、“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一“怒”,一“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两个“一何”,加强了感情色彩:既表现出“吏呼”咆哮如雷,“妇啼”悲伤凄苦,又体现了诗人强烈憎恶差吏、深刻同情老妇的感情。
B、师问:存折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记下里面的词语解释)C、裙:D、前途:E、师问:找出古今异义的词走:(《口技》几欲先走)已:F、“老翁逾墙走”,是否应该?表明差吏夜间抓人,连老翁也一样抓走,已经屡见不鲜;所以老翁夜间一闻捶门声音,就顾不得年迈体衰、腿脚不灵,赶紧爬墙逃走,而由老妇出门应付。
这深刻地揭示出战祸连绵、差吏残酷抓人、人民睡卧不得安宁的情景,揭示了老妇一家悲惨遭遇的社会环境。
G、“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是谁在哭?从寡媳低微悲苦的哭泣声,暗示出老妇已被捉走。
“夜久”,反映出差吏不满足于捉走老妇,百般威逼,老妇再三啼请自己应役的漫长过程,“如闻”,表现出诗人一直在关切倾听幕惨剧的发展,彻夜未能入睡。
石壕吏教案教学设计(优秀4篇)
石壕吏教案教学设计(优秀4篇)八年级语文《石壕吏》优秀的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的:1.朗读《龟虽寿》和《石壕吏》这两首诗。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对祖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目标1 目标2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内容: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老骥(ji)伏枥(1i)逾墙走(yu)邺城戍(shu)老妪(yu)幽咽(ye)翁媪(ao)教学过程一、课前三分钟(课外阅读读后感)3'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请一学生背诵上一单元学的一首古诗,以次导入新课。
三、正课(-)龟虽寿1、听录音朗读这首诗。
(目标1)2.教师简介作家作品本首诗选自《乐府诗集》,是《步出复门行》中最后一章。
作者曹操,字孟德,沛国游县(今安徽省亳县)人。
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步出夏门行》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
《龟虽寿》表现了作者的雄心壮志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3、教师评点:(完成目标2)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意思是神灵的龟虽然是长寿的动物,但也有死亡的时候,腾蛇虽能兴云驾雾,最终也会死亡后化为灰尘。
这两句借神龟腾蛇起兴,说明作者明知人的寿命终有期限,而任何英雄也难免要死,但他丝毫不因此而颓丧。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意思是千里马老了,伏在马槽里,但它仍旧有驰聘千里的雄心。
有雄心壮志的人虽到晚年,更应该老当益壮,不放弃自己的理想。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治之福,可得永年。
意思是人的寿命的长短,不完全决定于天。
只要保持身心健康,就能保持长寿。
对事在人为抱有信心和乐观精神。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是配乐时加上去的。
这首诗指出生命是有限而宝贵的,所以人们应当不断地发扬积极进取的朝气建立功业。
在结语中,作者还指出事在人为,命运可以改变。
这种积极奋发、老当益壮的精神是很可贵的。
4、学生齐读。
(二)石壕吏1.听录音,学生自由朗读。
八年级语文石壕吏原文
八年级语文石壕吏原文八年级语文石壕吏原文:石壕吏①暮投石壕村②,有吏夜捉人③。
老翁逾墙走④,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⑤!妇啼一何苦⑥。
听妇前致词⑦,三男邺城戍⑧。
一男附书至⑨,二男新战死⑩。
存者且偷生⑪,死者长已矣⑫!室中更无人⑬,惟有乳下孙⑭。
有孙母未去⑮,出入无完裙⑯。
老妪力虽衰⑰,请从吏夜归⑱。
急应河阳役⑲,犹得备晨炊⑳。
夜久语声绝㉑,如闻泣幽咽㉒。
天明登前途㉓,独与老翁别㉔。
词句注释:①石壕:村名,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东七十里,现名干壕村。
吏:官吏,低级官员,这里指抓壮丁的差役。
②暮:傍晚。
投:投宿。
③夜: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④逾:越过;翻过。
走:跑,这里指逃跑。
⑤呼:诉说,叫喊。
一何:何其、多么。
怒:恼怒,凶猛,粗暴,这里指凶狠。
⑥啼:哭啼。
苦:凄苦。
⑦前致词:指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
前,上前,向前。
致,对……说。
⑧邺城:即相州,在今河南安阳。
戍:防守,这里指服役。
⑨附书至:捎信回来。
书,书信。
至,回来。
⑩新:刚刚。
⑪存:活着,生存着。
且偷生:姑且活一天算一天。
且,姑且,暂且。
偷生,苟且活着。
⑫长已矣:永远完了。
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⑬室中:家中。
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
更,再。
⑭惟:只,仅。
乳下孙:正在吃奶的孙子。
⑮未:还没有。
去:离开,这里指改嫁。
⑯完裙:完整的衣服。
“有孙”两句一作“孙母未便出,见吏无完裙”。
⑰老妪:老妇人。
衰:弱。
⑱请从吏夜归:请让我和你晚上一起回去。
请,请求。
从,跟从,跟随。
⑲急应河阳役:赶快到河阳去服役。
应,响应。
河阳,今河南孟州,当时唐王朝官兵与叛军在此对峙。
⑳犹得:还能够。
得,能够。
备:准备。
晨炊:早饭。
㉑夜久:夜深了。
绝:断绝;停止。
㉒如:好像,仿佛。
闻:听。
泣幽咽:低微断续的哭声。
有泪无声为“泣”,哭声哽塞低沉为“咽”。
㉓明:天亮之后。
登前途:踏上前行的路。
登,踏上。
前途,前行的道路。
㉔独:唯独,只有。
白话译文: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来强征兵。
石壕吏教案 八年级语文《石壕吏》教学设计【优秀8篇】
石壕吏教案八年级语文《石壕吏》教学设计【优秀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规章制度、员工手册、创业计划、企划方案、心得体会、法律文书、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ployee manuals, entrepreneurial plan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legal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text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石壕吏教案八年级语文《石壕吏》教学设计【优秀8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唐诗三首-石壕吏(教案)-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杜甫的《石壕吏》,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文化素养:通过学习《石壕吏》,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2.培养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意象、韵律美,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诗歌鉴赏:学会从作者背景、时代背景、内容、形式等多角度鉴赏诗歌,提高审美能力。
-朗读技巧:掌握正确的诗歌朗读方法,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教学难点
-词语理解:如“石壕”、“吏”等词语在古代的具体含义,以及它们在诗中的象征意义。
-诗句解析:分析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理解诗人如何通过这些手法表达情感。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唐诗三首-石壕吏》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因战争或社会动荡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诗歌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杜甫如何通过诗歌表达对战争的关注。
3.强化思维能力:分析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和现实意义,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4.增强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朗读、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增强语文素养。
5.培养社会责任感:理解诗人对战争与人民的关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意识。
6.培养合作精神:在小组讨论和课后练习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2)教学难点举例:
-在解释“石壕吏”中的“吏”时,教师需详细讲解“吏”在古代的含义,以及在此诗中如何象征战争对人民的压迫。
《石壕吏》教学课件【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教材)】
4.“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妇人说这句话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合作探究
5.“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独”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独”字暗示老妇已被带走。诗人日暮投宿,老翁与老妇共同接待,一夜之间,只剩老翁,“独”字表现了诗人的凄苦、悲愤之情。
整体感知
译文: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老翁告别了。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
1.通读课文,说说“有吏夜捉人”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为什么用“捉人”而不用“征兵”“招兵”?
合作探究
作者简介
《石壕吏》写于唐朝安史之乱时期。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洛阳一带又骚动起来。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都是出征时的哭声。杜甫将这番经历写成了著名的“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石壕吏》因构思巧妙、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
开头和结尾很简练,重点是老妇的申诉,写得具体详细。诗中老妇人的形象,主要是通过她的诉苦来完成的,刻画得栩栩如生。其他人着墨不多,但都很鲜明。
合作探究
寓褒贬于叙事
精炼概括,前后照应
课堂小结
《石壕吏》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八年级《石壕吏》教案设计精选7篇-最新
八年级《石壕吏》教案设计精选7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内容是为您带来的7篇《八年级《石壕吏》教案设计》,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八年级语文《石壕吏》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石壕吏》的写作背景。
2、掌握重点实词,能够翻译全文。
3、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根据情节提示能复述故事甚至进行背诵。
5、体会作品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语言的内涵。
6、通过合理联想补充石壕吏的语言描写,理解以侧面描写的方式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掌握文言实词,翻译疏通全文;体会作品蕴含的思想感情;通过想象补充石壕吏的人物语言与神态。
教学难点:理解以全侧面描写的方式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及其表达效果。
第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回顾所学: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杜甫的两首诗,初步了解了杜甫这位诗人。
他早期的作品风格热情奔放,战乱流离时期的作品深沉含蓄,抑扬顿挫。
这节课我们将会学习的这首诗,与《春望》是同一个时期的,都是在安史之乱发生后写的,不同的是《春望》是借景抒情诗,而《石壕吏》是叙事诗。
那么诗人又想通过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抒发他怎样的感情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内容,(出示教学目标)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写作背景(多媒体展示)。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1、读课文,掌握生字词:壕逾邺戍惟妪衰应泣咽2、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3、播放多媒体音频朗读课文,让学生大概感知课文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再朗读课文4、呈现学习目标:通过自学掌握文言实词,通过合作学习翻译全诗(教师指导疑难字词句的翻译)【逾】越过【老妪】老妇【一何】多么【戍】防守【附书至】捎信回来【犹得】还能够【偷生】苟且活着【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新】最近【乳下孙】还在吃奶的孙子【泣幽咽】(有人)低声地哭幽咽,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5、合作完成课文的翻译(多媒体展示课文翻译和重点词语的翻译,以便学生矫正)三、朗读课文复述故事:根据同学们所理解的字词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将这首诗的大意以讲故事的形式复述出来。
石壕吏(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石壕吏》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八年级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石壕吏》的内容,掌握诗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文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学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诗文内容的掌握。
2. 诗文主题思想的理解。
3. 诗文艺术特色的分析。
难点:1. 诗文中的生僻字词的理解。
2. 诗文句式的把握。
三、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法:学生在课前预习,查找诗文中的生僻字词,理解诗文内容。
2. 合作探讨法:学生在课堂上分组讨论,分析诗文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 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讲解诗文中的典型句子,引导学生掌握诗文句式。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介绍诗人杜甫及其作品《石壕吏》。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诗文,查找生僻字词,理解诗文内容。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诗文中的生僻字词,分析诗文句式。
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诗文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5. 课堂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案例分析:教师通过讲解诗文中的典型句子,引导学生掌握诗文句式。
3. 课堂练习:学生练习翻译诗文,体会诗文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4. 拓展延伸: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诗文的时代背景,探讨诗文的历史价值。
5. 课堂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五、课后作业1. 翻译诗文《石壕吏》。
2. 写一篇关于《石壕吏》的读后感。
3. 收集其他杜甫的诗作,进行比较阅读。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诗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读后感写作:评估学生在读后感中对于诗文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和表达。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石壕吏》PPT
路。“村”字透露出兵慌马乱的年月 ,行人不敢走大道,只有寻小路,歇荒村。 一个“暮”字,犹如泼墨,给全诗抹上了一层昏暗的色彩。然后单刀直入地将
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等相关因素交代清楚,勾勒出兵荒马乱的社会环境。
第一层:诉说三个儿子全部应征赴邺城防守,已有两个战死沙场,说明这一家人已经为国家做 出了巨大牺牲。
注释:①前致词: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
②戍(shù):防守。
③附书至:捎信回来。
④新:最近。 ⑤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⑥。【句解:家中已无可供征调的男丁,这是回答差役 的追问,目的在于掩护老翁。儿媳没有完整的衣服,贫困由此可知,也可见战争破坏之严重。】【第二层:诉 说家中现状。】老妪⑦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第三层:老妇人自请应役。】
注释:①幽咽(yè):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
你读到一个怎样的故事?用诗中的词简括老妇人一家各个人的遭遇。
明确:官差深夜捉丁不得,拉老妇人充数的故事。 ①三男戍,二男死; ②孙方乳,媳无裙; ③翁逾墙,妇夜往。
品读揣摩,要求请找出诗中耐人寻味的字词揣摩其深层含义。请你作出圈点批 注,谈谈你的发现。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投宿
抓壮丁的差役 在夜里
越过;翻过 跑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诉说,叫喊
多么
对……说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捎信回来
姑且,暂且 苟且活着
第24课《石壕吏》教案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在本次《石壕吏》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首先,关于诗歌朗读与感悟,我发现有些学生在朗读时对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掌握不够准确,这可能是由于他们对古诗词的朗读技巧还不够熟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朗读中更好地感受诗歌的美。
其次,对于诗句中的词语含义理解,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课文中出现的重要词语,但仍有部分学生对一些生僻词汇感到困惑。我认为在讲解课文时,应更加注重对这类词语的解释和举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诗歌创作活动。这个活动将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创作一首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诗歌创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石壕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以下核心素养: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分析《石壕吏》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手法,提高学生运用语言准确、生动地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诗歌的主题和意境,培养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3.文化传承与理解:让学生了解杜甫及其诗歌创作背景,认识唐代诗歌的价值,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举例:《石壕吏》中“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一句,要求学生正确把握诗句的朗读节奏,感受战乱年代人们生活的艰辛。
(2)词语含义的理解:掌握课文中出现的重要词语,理解其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举例:理解“石壕”是指战壕,“吏”是指抓壮丁的官差等。
(3)诗句修辞手法与表达技巧:分何运用这些手法表达情感。
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石壕吏》教案-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
此外,课堂讨论环节,有的学生显得不够积极主动。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我计划在下次课上尝试采用角色扮演、小组竞赛等方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
2.增强思维品质:培养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解读文学作品,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3.提升审美情趣:引导学生领略《石壕吏》的艺术美,培养审美鉴赏能力,激发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
4.培养社会责任感:通过感悟诗中对战争、农民生活的关注,激发学生关爱社会、关注民生的责任感。
5.增进人际交往:组织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人际沟通技巧。
-艺术特色:领会《石壕吏》的韵律美、意象美,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举例解释:
-通过介绍杜甫的生平,强调其关注社会现实、关心百姓疾苦的创作特点,帮助学生理解《石壕吏》的背景。
-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诗中的主题思想,例如诗中对战争带来的破坏和农民苦难的描写,使学生感受到诗人的悲悯情怀。
-以诗中的“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为例,分析比喻、拟人手法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帮助学生领悟修辞手法的美感。
4.及时反思教学,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
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石壕吏》教案-2020-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石壕吏》,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杜甫的《石壕吏》进行深入解析,掌握以下要点:
1.了解杜甫的生平背景及其创作特点;
2.掌握《石壕吏》的诗意、韵律、修辞手法等;
2.教学难点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石壕吏》
(齐读第三节)
老妇致词说了哪些家事?诗人是
怎样懂得旳?
一家三男被征 二男新战死 遮体
……
听妇前致词
寡媳衣不
老妇一家三男被征,阐明了什么? 三男已死二男,又阐明了什么?
阐明兵役之苛酷及战争之惨烈。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最终四句写故事结局——这个饱受战祸旳家庭又遭 沉重旳一击。
乳孙旳命运
寡妻旳命运 老妪旳命运 老翁旳命运
留下无限旳想象空间
归纳小结
暮――投宿――开端:有吏夜捉人
夜――住宿――发展: 听妇前致词
夜久
高潮: 请从吏夜归
天明――告辞――结局:独与老翁别
线索:诗人旳行踪
语言品味:
分析红体字旳意境
1、有吏夜捉人 体现捕吏对村民突袭搜捕,令人惊骇。
研读赏析:
(齐读第一节)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文章开头四句是故事旳发生,写了几种 人几件事?哪一句预示有一场劫难来临?
四个人,四件事。
有吏夜捉人
在这里老翁、老妇分别有怎样旳 举动?全篇围绕哪两个字展开旳?
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 捉人
(齐读第二节)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差吏仍是追问不放。老妇 自请赴役,仍从掩护老翁出 发。力虽衰而请赴役,并请 即刻动身,故作恳切,凄苦 之情溢于言表。
老妇旳话不是一口气 说出来旳,
而是吏一步步逼问出 来旳。试
据此想象吏与老妇对 话旳情景。
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妪: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
《石壕吏》教案【优秀5篇】-最新
《石壕吏》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这次为您整理了5篇《《石壕吏》教案》,如果能帮助到您,将不胜荣幸。
八年级语文《石壕吏》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在诗歌赏读中,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2、理解课文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体会老妇人的凄苦之情。
把握诗人的矛盾心情。
【教学方法】诵读、讨论与鉴赏相结合。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师:上一节课,大家刚学习了《春望》,今天我们共同来背诵这首诗,好吗?(检查背诵)师:我们知道《春望》这首诗抒发是作者在安史之乱发生后对“国破”的担忧和伤感,安史之乱共8年,其中第四、五是战争最为激烈,人民生活最为艰难时刻,这时杜甫恰好目睹了这一切,于是他怀着一颗忧民之心创造了大量的现实主义组诗,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其中的一首。
(师板书《石壕吏》)二、师生共同解题师:请大家大声读出标题生齐读师:大家想一想吏是什么意思。
生回答师:那石壕又是什么意思。
生回答师:同学怎样知道石壕是地名的?生课文注释1有介绍。
师:同学阅读非常仔细,认后我们在阅读中要充分利用注释,其实注释1还有别的作用啊!师:那这个标题的意思应该怎么说?生齐答三、整体感知:师:很显然,杜甫是在写关于石壕吏的事情,那石壕的官吏们做了什么事情呢?请同学大声诵读第一段,并从中找出答案来?生齐声朗读!师:发现答案了吗?生有吏夜捉人师:板书吏夜捉师:吏为何要捉人啊!生要“急应河阳役”。
师:不错,河阳发生战役了,可是有战役未必一定要捉人,更不必夜里捉人啊?生因为当时战事紧张,回找抽丁补充兵力。
师:你怎样知道这个背景!生课文注释1有介绍!师:那就请聪明的你,读给同学听一听吧!师:的确如此,我们要善于利用注释,因为读诗要“知人论世”,我们读诗一定要在“知世”的基础把握主题!师:那第一段中,吏找到人吗?师:那官吏会善罢甘休吗?师:哦,原来“吏呼一何怒”,那老妇人有何反应?师:第三段是老妇人哭诉痛苦的内容,我先范读一回,然后同学自由朗读。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唐诗三首-石壕吏》公开课教学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唐诗三首-石壕吏》公开课教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唐诗三首-石壕吏》是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所作,描绘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
本诗以石壕吏的视角,展现了战争对百姓生活的侵扰和对人性的摧残,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通过学习这首诗,学生可以了解唐代战争对社会的影响,感受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唐诗,对唐代的文学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战争题材的诗歌可能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
此外,学生可能对古文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不够熟悉,需要通过注释和翻译来帮助他们理解课文。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石壕吏》的诗意、结构和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体会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石壕吏》的诗意,掌握诗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2.难点:深入理解战争对百姓生活的影响,感受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五. 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
3.分析法:教师对诗歌进行详细解析,帮助学生理解诗的意境和内涵。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注释和翻译:为学生提供准确的注释和翻译,帮助他们理解课文。
2.相关资料:收集关于杜甫和《石壕吏》的背景资料,以便进行拓展教学。
3.教学课件: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杜甫和《石壕吏》的背景,引导学生关注战争对百姓的影响。
2.呈现(10分钟)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检查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并对课文进行翻译和解释。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石壕吏》的诗意、结构和表现手法。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语文八下24《石壕吏》
读准下面字的音:
壕 (háo) 邺 (yè) 戍 (shù) 逾 (yú) 妪 (yù) 咽 (yè)
翻译课文,理解下面字、词的意思。
【逾】 越过 【一何】 多么 【戍】 防守 【附书至 】 捎信回来 【新 】 最近 【偷生】 苟且活着 【已 】 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乳下孙 】 还在吃奶的孙子 【老妪】 老妇 【犹得】 还能够 【泣幽咽 】 (有人)低声地哭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 乱(即安史之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 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 阳,河阳一带又骚动起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 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 不堪言。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 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 女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 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 的。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及情节生动而 流传最广。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石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壕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吏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想一想
1、诗中有几个人物形象?他们各有什么 特点? 2、差吏抓丁为什么在夜间进行? 3、老翁为什么要“逾墙”? 4、“泣幽咽”的人是谁? 5、诗歌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老妇、石壕吏。老妇是主要人物形象, 她在危急之下,挺身而出,主动从军,有敢 于承担苦难的精神。石壕吏开头出现,中间 便隐入幕后,“捉人”“一何怒”可以看出 官吏态度蛮横,凶暴无比。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石壕吏》PPT课件
老妇一家三男被征,说明了什么? 三男已死二男,又说明了什么?
说明兵役之苛酷及战争之惨烈。
从老妇说了“三男邺城戍”之后, 然后又说到“室中……裙”,你能想象 到什么?
(齐读最后一节)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中 “如”字用得很含蓄,假如没人哭 作者为何有此感觉?假如有人在 哭,那么会是谁在哭呢?
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
2、为何有此举动?
哪几个字把人物形象淋漓尽致地 展示出来了?
呼啼
怒苦
老妇致词说了哪些家事?诗人是 怎样知道的?
运用想象,还原情形,进行情景对话。
县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妇: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 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县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妇:室中更无人。 县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妇:惟有乳下孙。 县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妇: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县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妇:老妇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 得备晨炊。
比一比
1、有感情地大声朗读全诗,根据对 内容的理解,力争以最短的时间 背出全诗。
2、检查背诵。
讨论:
作者耳闻目睹了石壕吏捉人的全过 程,但他始终却做了一个旁观者,你如何 评价?
讨论
根据你的理解,你能用自己的话 概括本诗的主题吗?
小结
安史之乱中,陈陶之战,四万唐军一日内为 国捐躯;潼关战役,二十万唐军全军覆灭;邺城 战役失利,郭子仪、李光弼等所率唐军战马万匹 只剩三千,甲杖十万,几乎全部丧尽…… 《石 壕吏》是中学语文课本的传统名篇,其凝重沉郁 的风格感染着一代又一代学生。诗中表达了作者 对战乱中遭受苦难的人们的深切同情,从中我们 也看出了作者的矛盾心理。
2024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石壕吏》教学反思
虽然学生常说姜老师的课本比班里很多学生写得都密密麻麻,但是我相信这是钟老师对我的严格要求,我也看过她的课本,真的是如此,听过她的课,也感叹她对于文本的挖掘到了“细”的不行的地步。也许,文本的深不在于深,那只是故弄玄虚的深,而应该是“细”。回去之后,准备翻翻实习的时候听过的钟老师执教的《藤野先生》和《与朱元思书》的听课笔记,好好体会。
张若虚只身一人,在良辰美景前,面对着苍茫宇宙,人显得多么的渺小。但“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这或许是作者经过一番思索之后的所得吧,也是这首诗能成为经典的原因之一。春江花月,良辰美景,美不胜收;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生命虽短暂,但各有精彩,同样是一种美;而作为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相思,虽然难免苦涩,但有值得牵挂的人,同时又被人牵挂着,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