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西方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西方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速,西方思潮在世界各地流行的速度越来越快。
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材,特别容易受到西方思潮的影响。
西方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包括思想观念的转变、价值观的改变以及生活方式的更新。
西方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体现在思想观念的转变上。
西方的一系列思潮如启蒙、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等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思维模式和分析工具。
西方的启蒙思想强调理性思考和自由主义,鼓励人们从传统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追求自由与平等。
现代主义思潮则强调个体的自由和创造性,鼓励人们对传统观念和规范进行质疑和否定。
后现代主义则对现代理性的合理性提出了质疑,主张对多元文化和相对主义的接纳和尊重。
这些思潮的流行使得当代大学生更加开放和灵活,不再固守传统观念,愿意尝试新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
西方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还表现在价值观的改变上。
西方的思潮以个人主义、人权意识和民主价值观为核心,这些价值观也逐渐被当代大学生所接受。
个人主义强调个体的权利与自由,在当代大学生中尤为突出。
他们追求个人发展和个性的表达,愿意追随自己的内心诉求,而不是被传统观念所束缚。
人权意识使得当代大学生更加关注社会公正和人权问题,愿意为自己和他人争取平等的权益。
民主价值观则使得当代大学生更加关注民主制度的发展和民众参与政治的权利。
这些新的价值观使得当代大学生更加开放和自由,有助于个体的自我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西方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还在于生活方式的更新。
西方的现代化进程带来了一系列新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这些新的生活方式在当代大学生中得到了广泛的普及。
西方的快节奏生活方式和多元化的消费选择,使得当代大学生更加追求多样化的生活体验和个性化的生活方式。
他们喜欢尝试新的事物和体验新的文化,对于时尚潮流和个性化产品很感兴趣。
西方思潮的传播和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当代大学生更加关注全球化和跨文化的交流,愿意追随国际化的潮流和参与全球事务。
西方文学思潮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
论述题: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转型中西方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的影响是如何体现的?从单纯的时间性概念来看,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指1917年至现在的文学,近年来人们一般又把它称为中国20世纪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它的诞生之初被叫做“中国新文学”,这一称谓不仅是一个单纯的时间性概念,而且是中国文学史乃至思想史上一种革命意义的显示。
其发展转型过程既是中国文学本身现代化的过程,又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过程的艺术显示。
而对中国新文学具有本质性影响的是西方文学思潮。
它是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西方文学史上曾今存在过诸多的文学思潮,如古典主义、现实主义、象征主义等,这些文学思潮使中国新文学具备了真正的反封建的“现代意义”,成为中国文化大系统现代化发展转型的推手。
其中西方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从“五四”时期开始,起源于西方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便同现实主义文学运动一道输入中国文坛。
但由于社会的需求,浪漫主义的潜质与影响,被人为地忽视。
实际上,每在重要的历史转折关头,总是浪漫主义以其理想主义的激情因素和富于创造性的艺术魅力,激活着沉闷而压抑的中国文坛并赋予它全新的文学形象。
1917—1927年文化整体批判时期,受近代日本文学和欧美文学的影响,以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等创造社作家为主体而形成的浪漫主义作家群,从个人的生活感受出发,强化了个性解放的思想主题。
他们的作品,如《天狗》《沉沦》等,抒发现代青年情感压抑的苦闷,深刻描写“五四”时期的某些极端主义情绪,以对传统的全面反叛和对偶像的彻底破坏,直接反映了“五四”时期的积极进取精神,以及已经觉醒了的青年一代的思想状态。
30年代以后,随着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的日益加深,中国现代的浪漫主义文学也发生了质的变化。
但我们仍可以从戴望舒、艾青等人的诗歌以及沈从文等人的小说中,发现许多作家依旧在以饱满的激情,讴歌光明,赞美自然,抒发个性,颂扬反抗。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新时代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
如何看待西方文化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影响?
有一则趣谈:一所国际公寓闹火灾,里面住有犹太人,法国人,美国人和中国人.犹太人急急忙忙先搬出的是他的保险箱,法国人先拖出的是他的情人,美国人则先抱出他的妻子,而中国人则先背出的是他的老母.这一趣谈反映了一个事实:不同的民族有着自己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殊的文化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价值尺度,道德规范和情感趣向.
70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国门重新向世界敞开,各种西方现代思潮如潮水般涌入中国。刚刚从十年文革的政治梦魇中挣扎出来的知识分子,对于来自西方的文化资源有着巨大的渴求。翻译家们为了满足国人的这些迫切的需求,开始大量地翻译和介绍西方各种现代思潮,出版社也大量地出版西方思想家和文学家的著作。如四川人民出版社率先在 80年代初期出版了百余本的“走向未来丛书”,其中大部分是翻译介绍当今世界新的科技、人文、社会科学和政治法律方面的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紧跟着出版了“现代西方哲学译丛”,其后,三联代典籍,更是前所未有地推动了80年代西方现代思潮在中国的传播。人们不仅接触到了康德、新康德主义,黑格尔、新黑格尔主义,也接触到现象学、解释学、弗洛伊德主义、存在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逻辑分析哲学,以及现当代政治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等。在文学领域,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也被大量地翻译和介绍。袁可嘉主编的共四卷八册的《外国现代派文学作品选》,出版之后便风行一时,成为最热门的畅销书。其他出版社也竞相出版外国文学作品,如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和上海译文出版社联合出版的《20世纪外国文学丛书》、《外国文学名著丛书》,广西漓江出版社出版的《诺贝尔文学获奖作家作品集》以及各出版社出版的大量的外国文学研究资料受到了广大读者的亲睐。伴随着思想界不断掀起的西学热,如萨特热、尼采热、弗洛伊德热、海德格尔热、解释学热、解构主义热、女性主义热、新历史主义热,中国当代文学也不断地产生各种文学思潮,如“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寻根文学”、“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新历史主义小说”、“女性文学”等等。中国的批评家们,也从中学到了各种方法论。如1985年被人们称为“方法论年”,现象学方法、解释学方法、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方法、文艺心理学方法、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荣格神话原型法、结构主义方法等都涌进了学界。评论者运用这些新方法,分析解剖当代作品的内在要素,揭示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呈现文学作品的深层无意识,挖掘意识形态的权力运作模式。
西方现代思潮对中国文学的影响(2)
西方现代思潮对中国文学的影响(2)二、先锋小说的繁荣期:(1985-1988)随着西方现代主义思潮越来越多地被翻译和介绍进中国,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文学作品,如心理分析小说,意识流,魔幻现实主义、新小说,以及理论界的形式主义、叙述学、结构主义、存在主义等等在80年代中期成为人们所关注与争论的热点,西方现代文学观念也开始深入人心。
在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刺激下,中国的先锋小说创作在1985年后呈现出一种“井喷”的态势。
最早引发“井喷”的是于1985年先后发表的两部小说: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和徐星的《无主题变奏》。
《你别无选择》用“音乐式”的结构和“黑色幽默”的语言方式,以看似荒诞的情节,展现某音乐学院僵死的教学方式对学生们心灵的扼杀;《无主题变奏》则将心理片断和生活片断“无主题”地串联起来,通过一个自动由大学中退学,并安心于做一个“无所事事”的饭店服务员的青年的自述,展现出年轻一代孤独、迷惘的生存状态。
和王蒙、宗璞等“伪现代派”作品相比,这两部作品已经超越了形式探索的层面,将现代主义精神融入到作品中,在思想意识、文学精神和表现手法上更加成熟,更具有现代主义的特点。
正因为此,批评家们认为中国的现代主义文学在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正在步入繁荣期。
而《你别无选择》也被称为“第一部成功的中国现代派文学作品”,是“一代人‘情绪历史’的一个浓缩”。
继刘索拉、徐星之后,马原、洪峰、格非、残雪、余华、孙甘露、莫言、苏童、扎西达娃、北村等一批作家纷纷登上文坛,开始了先锋文学之舞。
中国的先锋文学先天地带有现代文学影响的痕迹。
如莫言将马尔克斯和福克纳比喻为“两座灼热的高炉”,认为他们是对他影响最大的作家;余华则对卡夫卡和川端康成推崇倍至,他的小说也充满了新小说和罗布-格里耶的痕迹;残雪的作品,飘荡着卡夫卡的影子;格非、孙甘露的作品,受到了博尔赫斯的深刻影响……当然,他们的探索并不是纯粹的摹仿,也体现出了很强的个性和本土化的特征,如马原、格非等人不同于博尔赫斯对纯粹的幻想世界的迷恋,带上了一种传统东方关注“现象”而不重视“真”与“幻”的区别的亦真亦幻色彩;孙甘露的诗性探索也立足并着力于对现代汉语诗性功能的挖掘,等等。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殷 都 学 刊
念 和等级 制度 被 颠 倒 了 , 代 主 义 中的个 性 和 风 现
格被消 除得 一干 二净 。
里达 。其 他 代 表 人 物 还 有 德 国哲 学 家 哈 贝 马斯
等 。哈 贝 马 斯 是 一 位 维 护 现 代 性 的后 现 代 主 义 者 。他对 人 与人 的关 系 的 强调 , 以及 在 人 际关 系
2 后现 代 主义 思潮 的文 化特征 . 美 国学者 弗雷 德里 可 ・ 拇 逊 教 授 在 《 现 杰 后 代 主 义与 文 化 理 论 》中 , 括 了后 现 代 主 义 文 艺 概
四个基 本 审 美 特 征 :即 : 体 消 失 、 度 消失 、 主 深 历
为中心的未来主义以及三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兴起 的存在 主 义文 学 和 “ 掉 的 一 代 ” “ 色 幽默 ”、 垮 、黑 荒诞 派戏剧 、 新小 说 派 , 等 。 等
重要意义。
关 键 词 : 现代 主 义 ; 后 文化 思 潮 ; 思 ; 元化 反 多 中 图分 类 号 :0 9 B 8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1— 28 2 1 )2— 0 1— 4 10 0 3 (0 0 0 0 7 0
一
、
现代 主义 与后现 代 主义
后 现代 主 义是 2 0世 纪 末 西方 社 会 流 行 的 一 种 哲学 和文 化 思 潮 , 显 著 特 征是 强 调 反 思 和批 其
境 和下 意识 领域 , 求 表 现 人 们 在 一 瞬 间感 受 到 追 的 、 秘的、 神 抽象 的王 国 , 方 学者 把 这 种鼓 吹 反 西 现 实主义 的 、 主张 作 家 任 意妄 为 和疯 狂 自我表 现
的文艺思 想 , 统地 称之 为 现代 主义 思潮 。 笼
分析后现代主义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论文
分析后现代主义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论文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影响;先锋文学;新写实小说;网络文学;同性恋文学作为与“现代”相对立的概念,“后现代”一词最早消失于19世纪70年月,当时一位英国画家曾用“后现代绘画”来指称他认为比法国印象主义绘画更前卫的绘画作品。
20世纪30、40年月,“后现代”概念常被使用于建筑学领域,以表示不同于传统的新型建筑风格。
二战以后,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第一次用“后现代”指代一种现代时期的转型期。
至20世纪60、70年月以后,欧美文学理论家哈桑、詹姆逊、利奥塔、哈贝马斯等人开始将“后现代”概念引入学术讨论的范围,文艺理论界渐渐形成了一种迥异于传统的“后现代话语”。
而伴随着利奥塔、哈贝马斯等人关于毕竟该如何解说“后现代理论”而掀起的学术界争辩,“后现代话语”、“后现代”概念飞快风靡全球,一时间成为世界范围内各国文艺理论家们关注和讨论的焦点,对许多国家的文艺理论和文学创作等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一、“后现代主义”理论的源起及在中国的传播在以詹姆逊为代表的部分文艺理论家看来,一种文学风格的消失相对应的是特定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
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分别代表了市场资本主义阶段和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文化风格与文化逻辑,以此类推,“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心理结构和文化形态,其滋生的土壤是以科技信息为典型标志的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后工业社会”,亦即詹姆逊所言“多国化的资本主义”时期。
以此观点为支撑,不少西方学者认为“后现代主义”理论及文学只能消失在有丰厚物质文明的西方国家,并对中国、印度等第三世界国家消失了“后现代主义”秉持剧烈的怀疑态度。
然而,中国“后现代主义”研究的着名学者王宁先生指出,尽管无论是从物质经济基础还是从相关的文学文化传统来看,“后现代主义”好像都不可能消失在东方和第三世界国家。
但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条件下,世界各国之间的时空界限日益缩小,随着东西方经济交往的逐步加深,东方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不可避开地受到了西方文化思想的影响,进而染上了“后现代主义”颜色。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
』 I 生。
3 反 中心 主 义 、
市场经济条件下 , 我国社会 分配呈现 多层次 性。在 现代 主义 的 文化氛 围下 , 当代大学生的世俗 化潮流愈演愈 烈 , 部分大学生在对后现
的 , 创造 的 源 泉 。 是
2、 基础 主 义 反
主流 文化为 时髦 。部分青年大学生在无意 识中借后现代 主义 的形式放
弃信念 , 以反 主 流 文 化 开 始 , 断 反 传 统 , 部 分 学 生 对 中 国 是 实行 社 不 有
会主义 制度或资本主义制度 问题 上认识 模糊 , 认为 实t -么制度不 重 74 t - 要, 只要 国富民强就行。更有部分学生认为 中国应 实行多党制 , 政治观 念 严重 淡化 。这 种 错 误 的 政 治 观 念 , 于 缺 少 判 断 和 抵 制 力 的 当 代 青 对
二、 后现 代 主义 思 潮 对 当代 大 学 生 的 影 响
在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 立过程 当中 , 起了社会各 方面的 剧 引
烈变 动 ; 济 全 球 化 使 后 现 代 主义 文 化 思 潮 通 过 各 种 渠 道 向 整 个 思 想 经
文化领域扩展 、 蔓延 , 并在当代 大学生 中风靡开来 , 广泛而 深刻地 影响 着我国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念 和思维方 式 , 对我 国大 学生 的思想道 德
1、 理 性 主 义 反
后现代主义思潮中最为显著的特征莫过于对理性主义 和激进主义
的否 定 和 批 判 。反 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主 义 , 定 和 张 场 非 理 性 主 义 。 后 现 代 主 义 主 肯
浅析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浅析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及其对中国的影响摘要:后现代主义是对西方现代社会的批判与反思,也是对西方近现代哲学的批判和继承,是在批判和反省西方社会、哲学、科技和理性中形成的一股文化思潮。
后现代主义诞生后便很快在世界各地传播开来,并影响到了世界各方面的发展。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对外文化交流的增多,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中国当代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背景;特征;影响后现代主义是上世纪70年代后被神学家和社会学家开始经常使用的一个词,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80年代达到鼎盛,是西方学术界的热点和主流。
一、后现代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后现代主义既是资本主义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又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内部诸矛盾冲突的必然结果。
其产生的背景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科技和理性的极端发展及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西方资产阶级依靠科技建立了庞大的工业生产体系,推动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从而将科技作用推向极端。
资产阶级还把科技和理性变成了获得私利和殖民掠夺的工具,人沦落为理性和机器的奴隶。
从而使国内危机和矛盾不断激化,也加深了各资本主义国家瓜分世界市场的不平衡状况,最终导致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二,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矛盾加剧,人们的生存状态更加恶化。
随着西方社会的发展,社会生产和管理变成了更为庞大的机器体系,人成了这个庞大机器的一个部件。
人们的生活、消费、思想观念完全商业化,成为马尔库塞所说的“单面人”,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和政治矛盾不断激化。
第三,资本主义对自然的破坏越演越烈,威胁着人们生存的自然家园。
人们受利益驱动大量开采自然,使很多非再生资源几近枯竭。
大工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和气体,进一步恶化了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环境,这引起了人们的强烈不满和反思。
二、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西方后现代主义派别林立,最典型的是激进的后现代主义,其理论的主要特征是否定性,侧重于对旧事物的摧毁,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批判。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大方面:第一,解构理性、颠覆传统。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学的影响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速,中国文学也逐渐受到了来自西方的影响。
其中,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思潮,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的到来,不仅给中国文学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和表达形式,还对传统文学观念进行了颠覆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并分析其对文学创作的启示。
一、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学的思维方式的影响后现代主义强调对现实的多元解读和多元性的认知。
在中国文学中,这一思维方式的引入使得作家们更加关注个体的独特体验和多样性。
传统的线性叙事方式逐渐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碎片化的叙事结构和多层次的叙述方式。
这种变革使得中国文学作品更加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更加符合当代读者对多元性和开放性的需求。
二、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学的表达形式的影响后现代主义强调对语言的游戏性和多样性的追求。
在中国文学中,这一影响体现在作家们对语言的创新和探索上。
他们通过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引用文化符号和大量的对话等方式,打破了传统文学的边界,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后现代主义还注重对文学形式的反思和颠覆,使得中国文学作品在形式上更加多样化和富有实验性。
三、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学观念的颠覆后现代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学观念进行了颠覆和挑战。
传统的文学观念强调对现实的描绘和道德的宣扬,而后现代主义则更加关注对现实的批判和对权威的质疑。
这一转变使得中国文学作品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道德教化功能,而更加注重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深入探讨。
作家们开始以一种更加客观和冷静的眼光审视社会,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反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四、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学创作的启示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不仅仅是一种表面上的变革,更是对文学创作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反思。
后现代主义的到来使得中国文学重新审视了自身的定位和任务,作家们开始更加注重对个体的关怀和对社会的批判。
同时,后现代主义也提醒了作家们要保持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历史的思考,以免在追求新潮的同时失去了文化的根基。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之关系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之关系(1)后现代主义文学简介后现代主义是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的世界性文学思潮,其于70年代至80年代达到高*潮,在思想内容和创作手法上都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延续与发展,但也存在对现代主义的反叛与决裂。
后现代主义不曾成为一个具体的流派与群体,不存在被广泛认同的纲领与宣言,可以说,后现代是没有中心的多元文化,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想繁杂,支派众多,其主要流派有:荒诞派戏剧、新小说派、黑色幽默、垮掉的一带、魔幻现实主义等。
经过归纳后,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可以被归纳如下:①彻底地反传统后现代主义不仅反对旧的传统,对于现代主义树立的“新”规则亦予以全盘否定,后现代不依托于任何活着的,或者死了的理论,在体裁上亦实现着对一切文学形式、内容的解构。
②摒弃“终极价值”后现代主义者认为一切传统意义上的崇高事物与信念都是从话语中派生出的短暂之物,因而不值得严肃对待,世界、人、社会都被异化了,后现代主义者不再面对社会道德等问题,甚至也不再关心这个世界的终极意义。
③“零度写作”后现代主义者反对作品中的深刻意识,主张将其平面化,语言变成了游戏的工具,内容被消解,零度写作让读者无法在作品中找到作家的态度和问题的答案,一切都毫无意义。
④“大众文学”与“亚文学”倾向的出现后现代主义打破了精英文学与大众文学间、文学与非文学间的界限,有些作品干脆以大众消费品的形式出现,在文体上,交替、惯用矛盾等手法的使用使得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困难重重。
(2)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中国当代文学流派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的后现代主义理论与文学作品被逐渐译入我国,这为中国新一代知识分子的创作理念、技巧等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他们在消化了这些理论的同时,也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创造出了新写实小说、先锋文学等“后现代主义的变体”。
①先锋小说先锋小说是在大陆出现的最早具有后现代特征的小说流派,它是对中国传统小说的叛逆,在这些作品中,已经找不到传统小说中的价值标准,甚至没有明确的标准,读者往往在阅读中难以理解作者的思想,这点在格非和孙甘露等的小说中表现的尤为明显,比如在孙甘露的《褐色鸟群》和孙甘露的《我是少年酒坛子》、《请女人猜谜》等作品中,语言的能指与所指很难按照既定规则结合起来,致使小说只剩下语言本身,呈现出混乱的状态。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对当代大学生思想的影响
山西煤炭 管理 干部 学院学 报
J u n l f h n i o l MiigAd nsrtr olg o r a a x a- nn mii aosC l e oS C t e
NO .2 l V , 01 V0 .4 N04 1 2 .
第2 4卷
于环保 的标语等 , 这些充分说 明当代大学生已经从
现 代 化 带来 的后 果 上 认 识 到 保 护 环 境 就 是保 护 我
们 自己。后现代主义文化的代表作《 大话西游》 中有 这样一段台词 : 悟空 , 你怎么又乱扔垃圾了?为师不 是告诉你 了吗, 要爱护环境 , 保护地球 。你乱扔这个 瓶 子 , 到花 花草草 怎 么办 ?……据调 查 , 砸 几乎所 有
学 的结 论 也是 有 阶段 性 的 , 不 是永 恒 的真 理 。在 而
定一切 , 抛弃理想 和责任 , 抛弃科学精神 , 因此 , 后 现 代 主义 文 化也 有 其极 端 破 坏性 的一 面 , 学 生就 对
不 可避 免有着 消 极 和负 面的影 响 。
二、 我们 应 采取 的对 策 首 先 , 洁 教师 队伍 , 纯 提高 教 师素质 。教 师 的职
的主体意识 , 呼唤创 新和 自由, 维护小人物 的尊严 和 价值 , 倡导 人 与 自然 和 谐相处 。因此 , 现代 主 义 后 文化有其合理的因素 , 对当代大学生有着积极的影 响 。但 是 , 现 代 主义 往往 是 以反 传统 的姿 态 出现 后
的 , 们 站在 怀 疑 主义 和相 对 主 义 的立 场 来 看 待现 他 实 的社会 问题 , 不免 会走 向极 端 , 就 即怀 疑一 切 , 否
第 4期
・
教育理论探讨 ・
论后现代主义的文化观
论后现代主义的文化观后现代主义作为西方一种主流文化,对当代中国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解析后现代,取其利,去其弊,对加强主流舆论,提高文学的正能量,弘扬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自文艺复兴始,到20世纪中期,是西方世界走向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过程。
从总体和全局上看,以封建宗法制为标志的前现代社会已到终点。
这一历史转型时期的主导的文化精神是充满活力的理性启蒙精神。
此后,随着科技的高度发展,西方社会进入以信息技术高度发展为特征的“后现代社会”。
从社会文化性质而言,前者的关键词是“现代性”,而后者的关键词是“后现代性”。
在“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关系问题上,我倾向于吸纳和借鉴审美现代性的批判精神和合理因素,采纳与启蒙现代性相和谐、相配合的另一种形态的审美现代性,以有利于推动和加速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如何评价后现代性?既不能因为现代性具有负面影响,而否定现代性的历史功绩:也不能反过来因现代性的历史功绩,忽视现代性的负面作用。
应当全面地辩证地对现代性和后现代性做出客观公允的历史评价。
其实,现代性和后现代性,在反传统、非理性和反对现代化给人带来异化等方面也存在着精神意向上的一致性。
我们既要看到现代性到后现代性的历史连续性,又要看到在这种高度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新质态和新质变。
忽视现代性的负面作用,夸大现代性的历史功绩,否定后现代性;或夸大现代性的负面作用,贬抑现代性的历史功绩,消解和颠覆现代性,甚而主张倒退回前现代,都是不妥当的。
后现代和当代中国国情最为重要的是,应当考虑当代中国如何面对西方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需要探讨西方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对作为发展中的国家的当代中国的适用程度和适用范围问题。
我们的国情定位,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从前现代性向现代性的过渡与生成。
前现代性、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三种形态多元并存。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在广大农村,虽然启动了现代化的历史过程,但还存在着浓厚的前现代性。
西方社会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西方社会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摘要】本文探讨了西方社会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首先分析了个人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提倡追求个人价值、自由和独立。
接着考察了多元文化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强调尊重不同文化、宗教和观念。
然后探讨了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挑战传统权威和真理观念。
接着讨论了女性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促进性别平等和女性权利意识。
最后探究了环保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引导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综合分析了以上思潮对大学生的综合影响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展望,提出了相应的思考与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当代大学生的欣欣向荣。
【关键词】西方社会思潮、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个人主义、多元文化、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环保主义、综合影响、发展趋势、思考建议。
1. 引言1.1 西方社会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西方社会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深远的议题。
西方社会伴随着历史的演变,涌现出了许多不同的思潮,这些思潮不仅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层面产生深刻的影响,也深刻地塑造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新生代,自然也受到这些思潮的影响,塑造了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取向。
个人主义思潮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鼓励人们追求个人的自我实现和幸福感,对当代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观产生了深刻影响。
多元文化思潮推崇多元化和包容性,促使大学生更加开放、包容和尊重不同文化和观念。
后现代主义思潮挑战传统的权威和价值观念,呼吁对现实进行批判性思考,提醒大学生对世界保持以疑问和探索的态度。
女性主义思潮倡导性别平等和女性权益,引导大学生关注性别议题和参与性别平等工作。
环保主义思潮敦促人们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影响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
这些思潮共同作用,使得当代大学生在思想上更具包容性、批判性和尊重性,形成了独特的个人价值体系。
2. 正文2.1 个人主义思潮的影响个人主义思潮源于西方现代社会,强调个体的自我实现和个人利益的追求。
“后现代”思潮在中国――兼论其与20世纪90年代各种思潮的复杂关系(3)
“后现代”思潮在中国――兼论其与20世纪90年代各种思潮的复杂关系(3)【摘要】“后现代”思潮在中国的兴起是20世纪90年代各种思潮的反映和延续。
在当时中国社会文化的背景下,“后现代”思潮对文学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与“80后”思潮和“乌托邦”思潮展开了相互影响、冲突与共存。
在中国文化领域,“后现代”思潮的推广和影响逐渐显现,为当时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带来新的活力和思考。
本文将探讨“后现代”思潮在当时中国的地位和作用,以及20世纪90年代各种思潮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展望“后现代”思潮在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为中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发展提供启示和参考。
【关键词】关键词:后现代思潮、中国、20世纪90年代、思潮、社会文化、80后思潮、乌托邦思潮、文学艺术创作、推广、影响、地位、作用、发展趋势。
1. 引言1.1 介绍“后现代”思潮在中国的出现“后现代”思潮在中国的出现,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随着中国社会和文化的急剧变革而开始崭露头角的。
这一思潮的出现,是对传统现代主义思维方式的一种挑战和颠覆,是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浪潮下,中国知识分子和文化人在思想上的一次前所未有的革新尝试。
“后现代”思潮的诞生背景,与中国社会的转型和改革密不可分。
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政治经济体制开始逐步向市场经济模式转型,思想文化领域也呈现出多元、开放、涌现的局面。
而正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后现代”思潮迅速兴起,成为当时思想文化界的热门话题和讨论焦点。
“后现代”思潮在中国的出现,不仅是知识分子对西方后现代思想的接纳和回应,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进程的一种交融和碰撞。
这一思潮的涌现,不仅为当时中国的思想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思维范式,更为中国未来的文化领域带来了更加丰富多元的可能性和发展方向。
1.2 解读20世纪90年代各种思潮的背景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发展的重要时期,各种思潮交织交错,呈现出多样化的文化图景。
当代西方社会主要思潮对我国大学生的影响
当代西方社会主要思潮对我国大学生的影响摘要:在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社会交往空间无所不及的今天,青年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随着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在青年大学生中的渗透,西方社会思潮中一些个人主义思潮、拜金主义思潮、享乐主义思潮无不对青年大学生的心灵和健康的成长其着侵蚀作用,造成他们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的极大混乱,加上他们的自我调控能力较差,以浮躁的心理、激昂的情绪滋生出非理性的行为,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本文就主要社会思潮对中国大学生的影响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思潮;大学生;西方一、当代西方社会思潮概况所谓社会思潮,是指某一特定时期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状况,并适应相当一部分人的心理状况和要求,在社会上流传甚广的思想潮流。
实质是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学术文化观点和实践在社会层面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及它们与社会政治经济间相互制约的总和。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是指产生于西方社会,发生于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社会思潮。
广义上来说,是指20世纪以来在欧美发达国家流行的、有关人类社会的各种思想。
狭义上来说,是指20世纪以来在欧美发达国家流行的、有关国家生活和人类整体生活的各种思想。
二、当代西方主要社会主义思潮对我国大学生的主要影响(一)后现代主义思潮后现代主义思潮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西方兴起的社会文化思潮,它主张尊重个体的主体认识,呼唤人的自由、价值和尊严,鼓励多元的思维风格,推崇平等对话,这有利于唤起人们对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中非主流一面的注意,具有积极作用。
但后现代主义所宣扬的怀疑主义、虚无主义使大学生缺乏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追求,丧失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后现代主义源于现代主义,但又反叛现代主义,作为对现代化和现代化的批判与否定而兴起的。
它强烈地渗透着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和价值论上的多元主义,这些都触动着当代大学生最为敏感的神经,他们怀着天性的反抗与怀疑,体验着后现代主义批判的社会:没有绝对的道德;没有绝对的权威;没有最高的信念和终极目标。
后现代主义在中国
后现代主义在中国摘要:“后现代主义”作为当代西方一支极具影响力和进步的社会哲学文化思潮,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了在中国的历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文化理论在中国得到广泛地传播和全面渗透,这为中国文艺界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同时也给理论界带来了对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全面思考。
作为一次极大的思想冲击,后现代主义无疑对中国当代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批评话语对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及文学现象的阐释,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提供了一个新的批评视角和一种新的批评模式,这又逐步影响了当代中国文学的创作。
但在中国特有文化语境下,面对产生于西方本土文化范畴的后现代主义,作为一把双刃剑,其彻底解构精神和虚无主义色彩的体现以及对多元化和相对主义的崇尚,它的积极性与消极性从来都是并存的。
那么,如何理解和对待这一外来思潮,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思考。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文化;价值中图分类号:b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8-0260-01一、后现代主义理论要旨“后现代主义”作为当代西方一支极具影响力和进步的社会哲学文化思潮,随着科技文明的发展及西方发达的后工业时代的到来,它早已广泛地影响和渗透到了西方社会文化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近三、四十年来集广泛争论于一身的“显学”。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哲学文化思潮,它不仅是一种思潮,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我们不难看出其涵盖面之广以及其特性的纷繁复杂。
综合前人对后现代主义的研究状况,对后现代主义进行理论界定,我们大致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把握其基本内涵:一是作为一个时间性概念,顾名思义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后现代主义可以说是“随着现代主义的衰落而崛起的”①;二是作为一种理论性概念,后现代主义作为西方后工业社会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新兴文化现象和理论思潮,是对西方理性文化全面冲击后到达的某种特殊文化状态,它所显示出的是与之前现代主义以中心意识为主导的思维方式不同的理论态度。
后现代主义及对大学生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及对大学生的影响摘要:后现代主义是一种西方社会的文化思潮。
它于20世纪60年代首先在法国、美国兴起,80年代风行西方并向全世界蔓延,是对西方现代社会的批判与反思,也是对西方现代哲学的批判与继承,是在批判和反省西方社会学、哲学、科技与理性中形成的一股文化思潮。
这种文化现象在我国思想文化等领域扩展、蔓延。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福柯大学生电影心理体会本学期通过教师的详细讲解和描述,我对后现代主义的根本观点以及代表人物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且我对后现代主义有一些的根本理解和体会。
"冰起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后现代主义是起源于现代主义内部的一种逆动,是对现代主义纯理性的反叛,终日面对冷漠呆板的设计人们已感到厌倦,它表达了人们对于具有人性化,人情味产品需求的心声。
一.后现代代表人物:后现代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福柯。
"颠覆,从始至终消灭性的颠覆。
〞这是我读福柯最大的体会。
这种颠覆是全方位的,是饱和生命力的,是毁坏一切的,他的著作从语言到构造再到思想最后到本人,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创造。
每一次阅读"疯癫与文明"都忍不住颤栗,阴暗幽深的疯人院,时不时传出疯人惊竦的尖叫;在河流上漂泊的愚人船,最后消失在无际的大海;栖身在地牢的疯人,手和脚都禁锢在铁柱上,老鼠在他身上肆意地啮咬;在面无表情的规训人员严厉的逼视下,暴躁的疯人放下了高举的石块,跪在地上低声哭泣。
一幕幕意象不断地在眼前闪过,却不像流星只停留瞬间,它们划过脑海,刻下班驳鲜明的印记,这些刺青式的印记刺激想像无限地衍生。
福柯最令人难忘的是他的语言,锐利而又隐讳,好似一个蒙面剑客凌空迅猛的一击,没能看清剑招,低头却发现血汩汩地流。
翻开他的著作,完全是纯粹的故事表达,把读者一步步引向墓地深处,死亡凝重的气息扑面而来,从头到尾不给读者一点喘息的时机。
福柯对历史的剖析更胜过诡异的语言,这样的剖析不是*重其事的,面对面如骑士的宣战,而是喝着酒,唱着歌,散着步,在对手惊谔的瞬间一把飞刀掷过去,电光火石之际敌人首级已落地。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摘要:后现代主义是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厌恶了当前的生活环境,在文学和艺术领域发生的一场变革。
它不是西方社会特殊的一种现象,而是波及全球,席卷世界的一种文艺思潮。
给世界各国的艺术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在西方的艺术中,各种艺术流派盛行,出现了许多怪诞、奇异的艺术作品,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后现代主义,它不仅被认为在思想上有别与传统艺术的思想潮流,也昭示这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开启了艺术领域的新方向。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中国、文化后现代主义是20世界在西方兴起,它深受尼采和弗洛伊德的影响,出现了怀疑主义和反本质主义倾向,基于对现代社会的思考,它表现出对现代性问题的反省,作为一个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领域的全盘颠覆,重新解释新的艺术观念,这引起了西方艺术界的极大关注。
伴随着西方艺术的逐渐渗透,20世纪出现了广泛的后现代思潮,成为了世界性的现象。
为什么后现代主义影响如此之大?到底对中国文化产生了什么影响呢?下面,我们对这种奇特、怪诞能够影响全球的艺术观进行探讨一、后现代主义的基本图景(1)什么是后现代主义1918年法国的《世界报》向读者宣布“有一个幽灵——后现代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出末作崇“以来,20多年来,这个幽灵已现身,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用语,并以弥漫整个世界1后现代主义作为西方最有影响力的思潮,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的美国,迅即风靡整个西方发达工业社会并迅速向世界其他地区渗透的一种国际性的社会文化思潮,影响了文学、艺术、建筑等领域。
根据英国学者詹克斯的考察,认为英国艺术家查普曼于19世纪70年代最早使用后现代一词2他在1870年首次举办个人画展中,首次提到”后现代“油画艺术的口号。
他用后现代来表达对法国前卫画派的超越于创新。
1917年,德国的潘维滋在其著作《欧洲文化危机中》再次提到。
之后,西班牙作家翁尼斯于1934年在文学批评领域首次使用,在描述现代主义内部发生的逆动,法国哲学家利奥塔是哲学界谈后现代的第一人,他给哲学上后现代主义定义是“对于超级学生的怀疑”他的哲学上后现代的概念,实际上是对启蒙哲学的现代性的否定,而艺术上的后现代性有肯定了艺术上的现代性。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化
基本内容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化之间的互动与融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 程中,两种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并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后现代文化。 这种后现代文化既包含了后现代主义的批判精神和多元化理念,又体现了中国当 代文化中对传统文化和社会现实的和反思。
基本内容
例如,在中国的当代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传统叙事结构和拍摄手法的解 构与突破。这些尝试不仅体现了对西方后现代电影的借鉴,也彰显了中国电影人 对本土化表达方式的探索。同时,中国的网络文化也在迅速发展,呈现出后现代 主义特征。在网络空间中,信息传播的碎片化、去中心化以及参与式的文化实践, 都反映了后现代主义对权力、权威和中心的解构意识。
文献综述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文学开始进入中国,对中国当代文学产生 了深远影响。中国当代文学在吸收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精华的同时,也受到其强烈 的冲击。中国当代作家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尝试新的表现形式和技巧,丰富了中国 当代文学的多样性。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本次演示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对相关理论著作、文学作品以及研究论文的 梳理和分析,总结后现代主义文学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同时,本次演示还采 用了案例分析法,对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剖析,探讨其中所 体现的后现代主义特点。此外,本次演示还结合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实证研究方法, 了解读者和作家对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认知和评价。
基本内容
同时,中国当代文化也对后现代主义做出了回应。中国当代文化在吸收后现 代主义思想的同时,也对其进行了改造和本土化。例如,中国当代艺术在吸收后 现代主义思潮的过程中,将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 此外,中国当代文化也试图将后现代主义思想应用于社会实践和制度建设,以推 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摘要】: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以其对传统的反叛而对西方哲学、文学、社会学、历史学等诸多领域形成强大冲击,甚至在许多非西方国家和地区也引起了强烈的文化震荡。
多以否定性的形式展示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和文化矛盾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正在影响着中国社会,我们应本着批判和借鉴想结合的原则关注它、研究它,创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意识相结合的和谐社会。
【论文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传统文化; 现代文明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
它是西方理性主义文化传统的反动,一反传统文化的一元性、整体性、中心性、纵深性、必然性、明晰性、稳定性、超越性,后现代主义思潮标志着多元性、碎片性、边缘性、平面性、随机性、模糊性、差异性和世俗性。
它于本世纪50年代,60年代在美国和法国兴起,70、80年代在欧美达到巅峰。
后现代主义思潮首先形成于建筑和文化领域,后来扩展到艺术、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
虽然自命或被公认为后现代主义者的人并不很多,但其影响却相当深远。
后现代主义自80年代中后期传入中国之后逐渐成为一种时髦的文化现象。
《后现代的生存》的私以为:后现代是"一种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许多迹象表明,这种状态"正在以种种方式进入中国社会"。
①由于后现代主义自身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进而它产生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后现代主义是不能模仿的,它属于复杂、特殊的传统,早已现代化的、发达的工业、后工业西方社会奠定了后现代想象的基础而处在从前现代到现代过渡的中国社会对后现代主义的进入,则应本着批判与借鉴的原则,在本土文化的土壤上,创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意识相融合的和谐社会。
一、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尽管后现代主义的各种理论观点不尽相同,但是如果从总体上对后现代主义的特征进行把握,可以发现,后现代主义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倾向。
1. 批判理性主义,崇尚非理性。
哈贝马斯认为非理性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而非理性主义则是以对传统理性的"非难"和批判为表征的。
在后现代主义看来,正是现代主义的理性主义的泛滥造成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和人类的灾难,因而批判、否定、解构理性主义,推崇非理性,成为后现代主义所致力的目标。
2. 解构现代主体性。
张扬主体性,这是现代化的一个特征。
而后现代主义则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对主体性采取解构策略。
首先,后现代主义抨击人类中心主义,主张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旨在赋予人与自然关系以浓厚的"生态意识",以消除人对自然的统治欲和占有欲。
其次,反对"自我中心主义",重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现代性中,个人主义是一切合理性的基础。
个人主义的极度膨胀造成了诸多的社会问题。
因此.后现代主义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内在本质关系 3. 反对"同一性"、"整体性",崇尚差异性。
后现代主义思想反对同一性和整体性,崇尚差异性。
在对"现代性"的审慎反思中,后现代主义把矛头直接指向现代性的一套整体性、同一性的叙述,对现代性中许多不言自明的真理持怀疑态度。
与反对"同一性"、"整体性"相适应,后现代主义倡导多元化。
对他们来说,异质的、矛盾的东西完全可以拼贴在一起,不需要统一与综合,差异不应该消除,而应保留,分析和表述问题应从微观入手,反对所谓的"宏大叙事",主张多元主义。
由此派生的是后现代主义对于确定性的否定,强调不确定性。
[!--empirenews.page--] 总的来看,后现代主义实际上主要表现为思维方式的转换和变化。
它并未向人们展示一幅完整的现代状态下的社会图像,而强调对现代性的批判和解构。
二、后现代主义的正面影响后现代主义思潮代表着后现代社会的思维方式,具有相对独立的社会文化特征。
作为一种思潮,它也是对历史和现实的比较和反思,对科学与文明的审视,对人生价值的重新评估。
1. 倡导多元论,尊重差异性。
后现代主义拒斥人类中心主义、西方中心主义、东方中心主义、种族中心主义,反对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以一种彻底的相对主义的态度来张扬科学的怀疑精神。
在知识领域里后现代主义拒绝对理性、本质和普遍绝对真理的信仰,反对直线进步的价值观,提倡多元主义的文化价值观;在社会关系领域中拒绝一切普遍主义的社会方案,主张社会关系中的差异性、多样性和兼容性,拒绝任何囊括世界历史全部内容的理论,强调社会生活中的相对主义、特殊主义和情境主义,要求人们尊重差异,学会宽容。
②后现代主义号召人们要像读一首诗、一部神话一样解读哲学原著和哲学文本,其用意也在于倡导一种多视角看问题的思维方式。
德里达、福柯、德勒兹力倡差异性、多样性、多元性,其目的就在于对抗形而上学的同性性总体化、极权化的僵化的理论模式。
2. 倡导创造性。
后现代思想家最推崇的活动是创造性活动,最推崇的人生是创造性的人生,最欣赏的人是从事创造活动的人。
后现代主义取向的核心是社会建构主义,其认为知识不是现实的反映,而是社会建构的结果。
基于此,后现代主义思潮极力倡导人们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寻求新的有价值的世界观,在社会生活领域内创建生活的价值意义,在社会关系领域内创造多样性、有差异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新型关系。
3. 力主平等。
在后现代思想家看来,"个人主义已成为社会中各种问题的根源"③。
后现代主义,尤其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对现代精神和现代社会中的个人主义、二元论、男性中心主义进行文思和批判,指出:现代性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强调个人主义,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二元论,在男人与女人的关系中强调男性主义,实际是强调人与人的不平等,证明人对自然的优越性,男性对女性的优越性。
后现代主义思潮更为关注的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应该如何更好地适应正在极速变化的信息化和高品化的高科技社会。
在全球化的今天,处在跨国文化的语境中的中国,以和而不同的差异性,强调不同民族、不同人群、不同国家、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性,提倡创造性和平等,从而使得和谐对话逐渐取代文明冲突,以创建和谐富足的社会。
三、后现代主义的负面影响"后现代主义思潮表现了一部分西方知识分子对当代资本主义官僚政治秩序的强烈不满,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对人的尊严的摧残的严历控拆,对现代科学技术进一步所带来的实际成就的深重优虑,对资本主义的文化基础之可靠性的深刻怀疑。
"④自八十年代末以来,国家政治危机相对缓和,社会生活相对稳定,商品化逻辑无限扩张,大众传媒的迅速普及,后现代语境已经包围着中国人。
在娱乐文化方面,后现代氛围日渐浓厚。
流行音乐、排行榜、卡拉OK、通俗文学、畅销书、电视小品、连续剧甚至肥皂剧、武打片、言情片、VCD、录像带等等,消费文化市场已经形成,文化工业初具规模,艺术、理想、品德、情操、权威、价值等崇高的意义已经悄然引退,高雅和通俗的界限正在打破,无论政治还是文化,诸多领域已经渗透着资本的逻辑,甚至理论也成为一种实用主义的手段。
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传播、大众文化的流行提供了温床。
[!--empirenews.page--][1][2]下一页首先,后现代主义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使得一向被认为是崇高和高雅的艺术打上了当代商品经济的印记,因而失去了美的崇高和独立的价值。
后现代艺术对古典艺术、现代艺术的冲击,导致崇高和理想的衰落。
社会理想、人生意义、国家前途、传统道德等等,在后现代主义的浸染下变得相当模糊、淡化,这就难免导致文化生态的平衡和社会大众文化素养的低俗化。
其次,后现代主义的"复制性"导致"快餐文化"的泛滥,使千锤百炼、呕心沥血的文化力作、精品的出现,变得几乎没有可能。
电影、电视、广播等电子传媒的出现,意味着不仅是对物质的复制也是对精神的复制,的确,后现代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复制的文化,它不仅是可以复制在胶片、磁带、激光唱盘上的批量生产的商品,而且它的类型、风格、模式,甚至语音也是复制出来的。
人们当然会担心:在一个丧失了首创性和怀疑精神的社会中,我们的生存、发展,靠什么来得到保障?而一个时代、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几件力作、精品的文化产品推出,那么,它的文化建设无疑是很不成功的。
再者,后现代主义也追求"独创性",但这类"独创"并非真正的创新,而是以时尚的胡闹来博取轰动的新闻效应。
这在受后现代主义影响的后现代艺术中表现得最为鲜明。
先进文化的先进性体现在它的正确性和真理性。
也就是要求我们用真理去战胜谬误,而决不是听任或追随谬误去战胜真理。
而后现代主义对真理、进步等价值的否定,将导致相对主义、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一切都无所谓真假、善恶、美丑、光明与黑暗、进步与落后之别,便不需要价值判断,而只有一种存在意义了)。
在中国目前面临精神危机和道德失落的情况下,这种消解主义将导致严重的社会后果。
人类文明的发展,虽然从总体上看是不断地进步的,即由低级逐渐走向高级。
但个别地看,却并不一定都是如此。
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后起的文化艺术就比先前的文化艺术好,更不能简单地用后起的文化艺术否定、取代先前的文化艺术。
党中央"三个代表"的思想,特别把文化建设的先进性问题提升到党的性质、宗旨和任务的高度,足见在新的历史时期和后现代文化的背景下,加强先进文化建设是何等的重要而且迫切。
四、正确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关系中华传统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她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
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对于推动形成团结互助、融洽相处的人际关系和平等友爱、温馨和谐的社会环境,对于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推进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对于不断发展壮大中华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利益和文化安全,尤其是对于不断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无不具有重要意义。
[!--empirenews.page--] 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就要正确解决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建设的关系问题。
我们既不能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切忌把传统文化极端商业化、粗俗化。
实际上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当今现实生活中,不乏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紧密结合而推陈出新的例子。
如日前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和中国金币总公司宣布首款"北京奥运金"正式在全国发行,"北京奥运金"就是融合我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奥运精神而精心设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