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新任预报员上岗培训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民航气象预报员培训大纲

民航气象预报员培训大纲

民用航空气象预报员培训大纲(征求意见稿)一、岗前培训(一)培训对象将要从事民航气象预报员工作,气象学相关专业本科(含)以上学历,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信息素养和文化修养.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理论基础知识;具备计算机和英语的应用能力。

掌握大气探测学、流体力学、动力气象学、天气学等气象学专业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培训目标通过本阶段培训,了解民用航空气象服务体系,了解民用航空气象法规、规范及标准,掌握民用航空气象预报服务有关标准和规范;了解本地区天气气候特征,掌握航空气象观探测基础知识,掌握气象资料综合分析方法,具备制作航空气象预报的能力;熟练应用气象预报的业务系统,掌握航空气象服务流程,能够独立承担民航气象预报服务工作。

(三)培训科目、内容与要求本阶段可分四个分阶段实施,包括:法规标准培训、岗前知识培训、岗前技能培训和岗位业务实习.每个分阶段设置若干培训科目。

1、法规标准培训该分阶段设1个培训科目:民用航空气象法规与标准.培训内容包括现行民用航空气象法规、气象专业相关规范和民用航空气象预报服务行业标准等,具体见下表。

本科目各项培训内容的总体要求如下:使受训人员了解民用航空气象服务体系,了解民用航空气象法规、规范及标准,掌握民用航空气象预报服务有关标准和规范.2、岗前知识培训该分阶段设置4个培训科目:航空气象地面观测知识、航空气象预报知识、航空气象服务知识和航空气候特征知识。

2。

1航空气象地面观测知识本科目设置4项培训内容,具体见下表。

本科目各项培训内容的具体要求如下:2。

1。

1气象要素对飞行的影响了解飞机空气动力学基本原理,掌握云、能见度、天气现象、气压、温度和湿度等航空气象地面观测要素对飞机飞行的影响。

2.1.2地面观测气象要素了解民用气象地面观测站点建设要求和地面观测气象要素的一般要求,熟练掌握云、能见度、天气现象、温度、气压、湿度和风等要素的观测、记录和报告,掌握各观测要素的气候极值范围,了解主要要素的观测方式及其误差的一般特点。

(完整版)新任预报员上岗培训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完整版)新任预报员上岗培训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中国天气培训教学大纲一、培训目标通过复习式的教学,回顾和加深理解天气学基本原理,掌握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的主要特点,熟知影响我国天气的大气环流形势,了解我国典型的天气过程。

二、课时安排共28学时,24学时授课,4学时考核。

三、先修课程气象学;天气学原理;中国天气过程;动力气象;天气分析。

四、基本要求1.掌握大气环流、尤其是东亚地区大气环流基本特征;2.掌握影响我国的西风带天气系统及其特征、演变;3.掌握影响我国的热带、副热带地区天气系统及其特征、演变;4.理解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过程特征与演变;5.了解季风概念和东亚夏季风的特点、成因和天气特点。

五、培训内容与培训要求第一章大气环流 3学时培训内容:大气环流和热力环流;三圈环流;对流层大气高低中层主要天气系统特征;高空急流。

培训要求:理解大气环流的概念,理解热力环流的原理,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原理和科学假设;了解极地环流的状况,理解极涡与我国寒潮的关系;掌握冬/夏季全球平均纬向风分量和经向风分量分布;掌握大气活动中心的概念;掌握对流层和平流层各个层次大气环流的状况;掌握高空急流的概念,理解各高空急流形成原理,理解高空急流对降水的影响。

第二章锋面 3学时培训内容:气团和锋面;锋生;我国主要的锋生带。

培训要求:理解气团的概念和气团的分类;掌握锋面、锋区和锋线的概念,掌握锋面的热力分类,掌握锋面附近气压场、温度场和风场的特征;了解各类锋面可能带来的天气现象,特别是降水的特征;掌握锋生的概念,理解锋生公式的意义;了解气团、锋、锋面气旋、急流之间的相互联系;掌握我国主要锋生带。

第三章西风带扰动 3学时培训内容:气旋和反气旋;锋面气旋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天气特征;长波、阻塞高压和切断低压。

培训要求:理解温带气旋和温带反气旋的概念以及分类方法;理解温带气旋/反气旋生成的动力、热力因子,理解温带气旋/反气旋三维结构,理解温带气旋/反气旋发展的过程特征,了解影响我国锋面气旋的移动路径;理解长波概念及其变化特征,理解阻塞高压和切断低压概念,理解阻塞高压和切断低压建立过程的环流特征。

气象培训实施方案

气象培训实施方案

气象培训实施方案背景气象工作需要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为了提高气象人员的素质,提升气象事业的水平,气象部门需要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

目的本文档旨在制定一份全面、系统的气象培训方案,以满足气象工作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提高气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培训内容1.气象基础知识:对于新进入气象部门工作的人员,需要系统的进行一些基础知识的补习和提高,以更好地适应工作。

2.气象观测技术:对于从事气象观测工作的人员,需要深入学习关于气象观测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气象观测的质量和准确度。

3.天气预报技巧:对于从事天气预报工作的人员,需要深入学习关于天气预报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4.气象灾害预警技术:对于从事气象灾害预警工作的人员,需要深入学习关于气象灾害预警的知识、技术和方法,提高气象灾害预警的及时性和准确度。

5.气象科研方法:对于从事气象科研工作的人员,需要深入学习关于气象科研的方法、技巧和经验,提高气象科研的水平和成果。

培训形式1.线下培训:组织专业气象人员进行面对面地培训和教学。

2.在线培训:利用网络技术进行线上教学和培训。

3.现场实训:组织学员进行实地观测和预报练习。

培训时间和地点1.培训时间:根据具体的培训内容和学员的情况,制定合理的培训时间表。

2.培训地点:根据培训内容和学员的情况,灵活选择培训地点,可以是气象部门内部的教室,也可以是专门的培训机构。

培训人员1.带头人:由气象部门的专家和技术骨干担任,负责整体的培训和教学。

2.讲师:从气象部门内部或外部聘请专业的气象人才担任,负责具体的教学和培训。

3.学员:按照培训内容和学习目标的要求进行选拔,包括新进人员,技术骨干和学生等人员。

培训评估和考核1.建立完善的培训评估机制,定期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培训计划。

2.对于各阶段的学习情况和成果,进行综合考核,通过测验、实习和论文等形式,评估学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确定学员是否达到培训要求。

气象部门培训计划

气象部门培训计划

气象部门培训计划一、前言气象工作是一项极为重要的职责,它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因此,气象部门的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以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天气情况。

为了提高气象部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我们制定了以下的气象部门培训计划。

二、培训目标1. 提高气象部门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水平,使其能够准确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2. 增强气象部门工作人员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使其能够更好地为社会服务;3. 提高气象部门工作人员的应变能力和危机处理能力,使其能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三、培训内容1. 气象知识培训针对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分别进行气象知识的系统培训。

包括气象观测、气象预报、气象数据分析等方面的知识。

2. 检验技能培训对气象观测、气象仪器使用等实际操作技能进行培训,并进行定期考核。

3. 应急处理培训针对极端天气情况下的应急处理能力进行培训,包括应急预警发布、信息传递、人员疏散等方面的培训。

4. 国际合作交流培训加强与国际相关气象部门的交流合作,推动我国气象事业的国际化发展,提升气象部门的国际影响力。

5. 专业技能培训针对气象预报、气象模拟、气象信息处理等专业技能进行培训,提高气象人员的技术水平。

四、培训方式1. 线上培训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气象知识培训和技能操作培训,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和交流。

2. 线下实训组织实地观测、气象仪器使用操作等实际操作培训,提高气象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技能。

3. 专家讲座邀请国内外气象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讲座和交流,分享最新的气象科研成果和工作经验。

五、培训考核对每次培训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对培训内容和方式进行调整,确保培训效果。

六、培训评估对气象人员进行培训后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培训计划进行调整和改进。

七、后续跟踪定期对已经参加培训的工作人员进行后续跟踪与辅导,确保培训效果的持续。

八、结束语气象部门的培训计划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县级气象业务培训计划方案

县级气象业务培训计划方案

一、背景随着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县级气象部门在防灾减灾、气象服务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县级气象业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提升县级气象部门整体业务能力,特制定本培训计划方案。

二、培训目标1. 提高县级气象业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其能够熟练掌握气象业务工作流程。

2. 加强县级气象部门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气象服务质量和效率。

3. 培养一批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县级气象业务骨干。

三、培训对象1. 县级气象部门预报员、观测员、测报员、信息员等业务人员。

2. 县级气象部门管理人员、技术骨干。

四、培训内容1. 气象业务基础知识:气象学基本理论、气象观测方法、气象预报技术等。

2. 气象业务操作技能:气象观测设备操作、气象信息处理、气象预报预警等。

3. 气象灾害防御:气象灾害预警、防灾减灾措施、应急响应等。

4. 气象服务:气象服务需求分析、气象服务产品制作、气象服务推广等。

5. 气象现代化建设:气象观测系统、气象预报系统、气象服务系统等。

五、培训方式1. 理论授课: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讲解气象业务知识。

2. 实践操作:组织学员进行实地观测、模拟预报、案例分析等实践活动。

3. 案例教学:选取典型案例,分析问题,探讨解决方案。

4. 交流研讨:组织学员进行经验交流、学术研讨,促进共同进步。

六、培训时间1. 基础知识培训:每月举办一次,每次2天。

2. 业务技能培训:每季度举办一次,每次3天。

3. 气象灾害防御和气象服务培训:每年举办两次,每次5天。

七、培训师资1. 邀请气象领域知名专家、学者担任主讲。

2. 聘请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的县级气象业务骨干担任辅导教师。

3. 邀请相关部门领导、管理人员进行政策解读和业务指导。

八、培训保障1. 资金保障:争取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的支持,确保培训经费充足。

2. 场地保障:协调相关部门,提供培训场地和设施。

3. 组织保障:成立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培训工作的组织实施。

小小天气预报员天气知识教学计划

小小天气预报员天气知识教学计划

小小天气预报员天气知识教学计划天气预报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帮助我们合理安排日常活动,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

然而,对于小小天气预报员而言,了解天气知识并能够正确预报天气是一项挑战性的任务。

本教学计划将帮助小小天气预报员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天气知识,以提高他们的天气预报准确性。

接下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天气基础知识概述1. 阴晴雨雪和各类气象现象的定义和区分;2. 天气现象与天气因素的关系;3. 气象数据的获取和分析方法。

二、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1. 常见的气象仪器及其用途;2. 观测方式和注意事项;3. 气象图解读和绘制。

三、气象要素的观测与分析1. 温度的测量和影响因素;2. 湿度的测量和影响因素;3. 气压的测量和影响因素;4. 风向和风速的测量和影响因素。

四、天气现象预报与解读1. 根据气象资料和气象图进行天气预报;2. 阴晴雨雪等特定天气现象的预报方法和判断依据;3. 天气变化规律和气候特征的解读。

五、天气预报技巧与实践1. 天气预报中的常见误区和应对方法;2. 视觉观测和经验积累在天气预报中的作用;3. 预报准确性提升的实践方法和技巧。

通过以上教学内容的学习,小小天气预报员们能够逐渐掌握天气预报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从而提高自己的预报准确性。

此外,为了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我们还将设计一些互动实践环节。

一、天气景象观察在合适的天气条件下,组织小小天气预报员们进行校园内的天气观察。

他们可以通过观察云的形状、风的方向和强度、温度等要素来判断天气变化,并尝试预报当天的天气情况。

二、天气预报模拟组织小小天气预报员们进行天气预报模拟演练。

提供一些气象数据和天气现象描述,让他们根据所学知识进行预报,然后比对实际天气情况,检验预报准确性。

三、天气预报分享让小小天气预报员们制作简单的天气预报板,可以是手绘的气象图或者使用图表和图片呈现。

他们可以在学校内的展示区域分享自己的天气预报,给其他同学和老师提供相应的天气建议。

天气预报人员培训与发展管理制度

天气预报人员培训与发展管理制度

天气预报人员培训与发展管理制度一、引言天气预报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天气预报准确性和效果,培训和发展管理制度是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天气预报人员培训与发展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内容和实施方法。

二、培训的重要性1. 提高专业素质:天气预报人员需要掌握气象学、气象仪器操作等专业知识,培训可以帮助他们提高专业素质,提高预报准确性。

2. 掌握最新技术:气象技术不断更新,培训可以帮助天气预报人员掌握最新的预报技术和工具,提高工作效率。

3. 加强团队合作:培训可以提供机会,让天气预报人员进行集体学习和交流,增强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工作效果。

三、培训内容1. 气象学基础知识:包括气象学原理、气象要素的观测和分析方法等基础知识,帮助天气预报人员建立扎实的理论基础。

2. 仪器操作技能:教授各类气象仪器的操作方法和维护技巧,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行,提高观测准确度。

3. 数据处理和分析:培训天气预报人员掌握数据处理软件及其使用方法,学习气象数据分析技巧,提高预报准确性。

4. 天气预报技巧:教授天气预报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天气预报人员的观察力和判断力,提高预报准确性。

四、培训方法1. 理论学习:通过讲座、课程等形式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学习。

2. 实践操作:组织天气预报人员进行实地观测和操作,加强实践能力。

3.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天气情况,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提高天气预报人员的应变和决策能力。

4. 考核评估: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和评估,评估培训效果并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五、发展管理制度1. 岗位晋升机制:建立天气预报人员的职业发展通道和晋升制度,鼓励他们进行学习和进修,提高专业水平和职业发展空间。

2. 绩效考核机制:根据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及时性等指标进行绩效考核,激励天气预报人员提高工作质量。

3. 奖励和荣誉制度:设立优秀天气预报人员奖励、表彰制度,鼓励他们在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

4. 继续教育机制:建立天气预报人员的继续教育制度,鼓励他们定期参加培训课程和学术交流活动,更新知识,提升能力。

全国气象部门县级综合业务岗位培训教学计划

全国气象部门县级综合业务岗位培训教学计划

县级综合业务岗位培训教学计划一、培训目标通过培训,使学员全面了解各业务系统的基本功能,能够熟练操作各类综合业务平台,具有基本的系统维护能力,具备县级气象机构综合业务岗位的综合素质,为县级气象现代化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培训对象县级气象局综合业务岗位骨干人员(主管业务的副局长、县级气象台台长或高工等)。

三、学制研讨班学制为两周(12个学习日,共96学时)。

四、培训方式在职脱产集中培训。

五、培训内容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政策解读、观测与信息网络保障、预警预报、气象服务等模块。

培训课程设置和学时安排见表1。

表1 培训主要课程及学时培训班综合运用讲授、实习实训、案例教学、交流和研讨等多种培训方法。

各类培训方法学时安排见表2。

表2 培训方法学时安排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如下:(一)入学教育(4学时)教学内容:开班式,教学计划解读,室内拓展。

教学要求:使学员准确把握培训的目的和意义,明确学习任务,端正学习态度,严格遵守培训纪律;增进学员彼此了解,提升班组凝聚力,调动学习积极性。

(二)政策解读(8学时)1.县级综合业务管理综述(4学时)教学内容:中国气象局推进县级气象机构综合业务改革的政策解读,县级气象机构职能设置、履职落地,主要业务分工及业务流程,综合业务改革与发展,基层综合业务的布局。

教学要求:掌握县级气象机构的设置、职能,了解各机构的主要任务;了解省市县主要业务分工及业务流程,重点掌握县级气象机构综合业务岗位的主要职责和业务流程;了解县级气象机构社会管理的主要内容,掌握县局综合管理改革工作重点与发展方向;了解基层综合业务布局。

2.“两个带来”和综合业务改革交流研讨(4学时)教学内容:围绕学员的两个带来(带来一个工作案例,带来一个通过培训拟解决的问题)进行交流研讨。

教学要求:通过案例交流和问题研讨进一步提高学员综合业务岗位工作能力。

(三)观测与信息网络保障(20学时)1.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概况(4学时)教学内容:常规地面气象观测的基本任务和业务要求;常规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的主要规范、规定;主要观测设备的工作原理和观测方法;观测设备的组成结构、适用范围和计量检定;观测资料的误差来源。

预报员培训

预报员培训

第52期(A班)地市级预报员轮训班课程表2015年10月14日-2015年11月6日时间:上午8:30-11:30下午下午14:30-17:30 晚上18:30-21:30 地点:气象楼101教室周数值班时间授课内容授课教师第一周10.14(三)上午上午9:00 开班典礼雷暴与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多普勒雷达基础1)张杰10.14(三)下午雷暴与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多普勒雷达基础2)张杰10.14(三)晚上入学摸底考试及入学教育10.15(四)上午卫星资料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1 王磊10.15(四)下午雷暴与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雷暴和强对流天气背景)周筠珺10.16(五)上午雷暴与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短时强降水)白爱娟10.16(五)下午雷暴与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冰雹)张杰10.16(五)晚上雷暴与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实习(冰雹)张杰、白爱娟10.17(六)上午雷暴与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SWAN系统介绍1)向卫国10.17(六)下午雷暴与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SW AN系统介绍2)向卫国10.18(日)全天休息第二周10.19(一)上午雷暴与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雷暴的分类及其雷达回波特征)张杰10.19(一)下午雷暴与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风廓线和雷达资料应用)张杰10.20(二)上午卫星资料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2 王磊10.20(二)下午区域特色天气:待定王磊10.21(三)上午强对流天气(中尺度)分析1(强对流的构成要素)向卫国10.21(三)下午10.22(四)上午强对流天气(中尺度)分析2(中尺度分析1)向卫国10.22(四)下午个例研讨1 王磊、袁东升10.23(五)上午数值预报产品应用1 (数值模式介绍+天气形势解释)巩远发10.23(五)下午数值预报产品应用2(如何用好数值预报产品)巩远发10.24(六)全天休息10.25(日)全天休息第三周10.26(一)上午卫星资料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3 王磊10.26(一)下午雷暴与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实习(短时强降水)白爱娟10.26(一)晚上强对流天气(中尺度)分析3(中尺度分析2)向卫国10.27(二)上午讲座:决策和公共气象服务及如何面对媒体肖天贵10.27(二)下午如何做一个优秀的预报员马力10.28(三)上午雷暴与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雷达算法介绍)周筠珺10.28(三)下午雷暴与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雷暴生成、发展与衰减)白爱娟10.29(四)上午卫星资料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4 实习(卫星云图应用)王磊、向卫国10.29(四)下午雷暴与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4 (雷暴大风)张杰10.29(四)晚上雷暴与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5 实习1(雷暴大风)张杰、白爱娟10.30(五)上午讲座:现代天气业务马力10.30(五)下午区域特色天气:西南涡暴雨青泉10.31(六)上午强对流天气(中尺度)分析4 (分析步骤和流程+预报方法)谌云、向卫国10.31(六)下午强对流天气(中尺度)分析5 实习(强对流天气分析)谌云、向卫国11.1(日)全天休息第四周11.2(一)上午区域特色天气:暴雨赵庆云(甘肃)11.2(一)下午个例研讨2 赵庆云、袁东升11.3(二)上午准地转理论及其在天气分析中的应用1(基本概念)毛文书11.3(二)下午准地转理论及其在天气分析中的应用2(天气系统结构及其准地转解释)毛文书11.4(三)上午准地转理论及其在天气分析中的应用3 (准地转理论应用)毛文书11.4(三)下午雷暴与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课程总结张杰11.5(四)上午个例研讨3 向卫国、袁东升11.5(四)下午准地转理论及其在天气分析中的应用4 实习(准地转理论在天气分析和预报中的应用)毛文书11.5(四)晚上复习答疑11.6(五)上午机动11.6(五)下午结业考试,总结座谈。

新预报员培训计划

新预报员培训计划

新预报员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预报员是天气预报部门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他们负责从事对天气的收集、分析和预报工作。

因此,为了确保预报员具备专业的技能和知识,本培训计划将对预报员的相关技术和理论知识进行系统培训,培养其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提高其预报技能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为社会各界提供准确的气象服务。

二、培训内容1. 培训课程安排(1)气象基础知识- 气象观测方法- 天气因素影响分析- 气象学原理- 天气预报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气象仪器使用及维护(2)气象信息收集及分析- 气象资料收集及整理- 气象信息分析方法- 气象信息处理技术(3)天气预报技巧- 天气趋势分析- 天气要素变化原理- 天气预报的系统分析方法- 天气预报技巧演练(4)气象预报技术- 数值天气预报原理与方法- 预报模型的应用- 自动天气预报系统的使用- 预报技术评估方法2. 实践操作在培训过程中,将组织学员进行实际气象观测和数据处理操作,让学员能够通过实践掌握气象观测与预报技术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三、培训形式培训将采取多种形式,包括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和讨论交流等。

1. 理论讲授教师将通过系统的理论讲解,帮助学员了解气象基础知识和预报技术原理。

2. 案例分析通过对实际的气象案例进行分析,指导学员掌握天气变化规律和观测分析方法。

3. 实践操作组织学员进行气象观测实践和数据处理操作,培养学员的观测和分析能力。

4. 讨论交流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让学员能够加深对气象预报技术的理解,并从中获取更多的经验和知识。

四、培训目标1. 掌握气象基础知识学员应能够全面掌握气象观测方法、天气因素影响分析、气象学原理等气象基础知识。

2. 掌握气象信息收集及分析方法学员应能够熟练掌握气象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方法,以及气象信息的分析技能。

3. 掌握天气预报技巧学员应能够通过系统的培训,掌握天气趋势分析、天气要素变化原理等天气预报技巧。

4. 掌握气象预报技术学员应能够掌握数值天气预报原理和方法,熟练掌握预报模型的应用及自动天气预报系统的使用。

气象培训计划

气象培训计划

气象培训计划第一篇:气象培训计划篇一:气象观测员上岗资格培训教学计划附件:气象观测员上岗资格培训教学计划一、培训目标通过培训,使学员掌握气象观测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掌握观测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方法,掌握观测设备维护和保障的基本技能,初步具备从事气象观测工作的能力。

二、培训对象《气象观测员上岗资格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的从事气象观测业务工作需参加中国气象局统一组织的上岗资格培训的人员。

三、培训方式在职脱产集中培训;课堂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四、培训时间四周(每周5个教学工作日,8学时/日,总学时160学时)。

五、培训课程设置和学时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详见附录。

六、主要授课教师干部学院教师,分中心教师,高校和业务单位的专家,具有丰富观测经验的观测业务人员。

七、教材及参考书教材:干部学院组织编写的系列培训教材和讲义。

参考书:1.《气象学与气候学》(第三版),周淑贞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大气探测原理与方法》,张文煜等著,气象出版社,2007 3.《大气探测学》,孙学金等著,气象出版社,2009 4.《气象仪器及测试技术》,李伟,气象出版社,2010 5.《雷达气象学》(第二版),张培昌等著,气象出版社,2008 6.《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国气象局,气象出版社,2003 7.《常规高空气象观测业务规范》,中国气象局,气象出版社,2010 8.《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操作手册》,中国气象局监测网络司,气象出版社,2005 9.《地面气象电码手册》,中国气象局监测网络司,气象出版社,1999 10.《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和记录簿格式》,气象出版社,2006 11.《常规高空气象观测业务手册》,综合观测司,气象出版社,2011 12.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发展规划(2010-2015年)>的通知》(气发〔2009〕463号)13.《综合气象观测》,王强等著,气象出版社,待出版14.《天气雷达及其应用》,李柏等著,气象出版社,201115.《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规定》(气测函〔2005〕81号)16.《新一代天气雷达业务管理和运行保障职责(试行)》(气发〔2005〕233号)17.《风廓线雷达观测规定(试行)》(气测函〔2011〕223号)18.《酸雨观测业务规范》,中国气象局,气象出版社,2005 19.《大气成分观测业务规范》(气测函〔2012〕61号)八、考试(核)方式考试(核)采取理论笔试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话务员岗前培训教学计划

话务员岗前培训教学计划

话务员岗前培训教学计划一、职业名称话务员二、入学要求愿意从事话务员岗位的学员三、学习期限60课时四、培养目标与规格本培训主要面向话务员岗位需求企业或单位,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通信运营商培养具有从事通信业务受理、宣传与推广、客户服务与管理、通信产品销售与技术服务等工作能力,具备良好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高端通信客服技能型专门人才。

五、培养规格1.职业道德与情感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

具备人文和科学素养,形成稳固的专业思想和良好的生活态度。

具备吃苦耐劳、积极进取、敬业爱岗的工作态度。

具备勤于思考、善于动手、勇于创新的精神。

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

具有正确的就业观和一定的创业意识。

2.职业技能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具有用的外语进行业务接待服务和业务沟通的能力。

具有运用计算机进行业务操作的能力。

具有胜任企业话务员的能力。

具有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具有吸收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

具有一定的创新和创业能力。

具有本专业职业范围内1-2个工作岗位所需的业务知识和专项技能。

3.职业知识具有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

主要包括德育、数学、语文、英语、计算机应用、体育、美育等基础知识。

掌握接待服务和业务沟通的基本知识;具备礼貌礼仪常识掌握话务员的基础知识。

具备一定的信息管理基础知识。

六、职业能力分析七、职业能力结构八.课程安排1. 现代办公网络应用(8学时)本课程的学习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技能,使学生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天气预报技术培训实施方案

天气预报技术培训实施方案

天气预报技术培训实施方案一、培训目标天气预报技术培训旨在提高天气预报员的专业技能和实战能力,使其能够准确、及时地预测各类天气现象,为社会公众和相关部门提供准确的天气信息,确保公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培训内容1. 天气要素的认识与分析:包括气压、温度、湿度、风力风向等基本天气要素的认识和分析方法。

2. 气象观测技术:介绍各类气象观测仪器的使用方法,包括气象雷达、卫星遥感等先进气象观测技术的应用。

3. 天气预报模型:介绍各类天气预报模型的原理和应用,培训学员掌握模型的建立和使用方法。

4. 天气预报技术实战: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模拟演练,提高学员的实战操作能力,使其能够在复杂天气条件下准确预报天气。

5. 天气预警发布流程:介绍天气预警发布的标准流程和注意事项,培训学员掌握预警发布的规范和标准。

三、培训方法1. 理论教学: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等形式,讲解天气预报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

2. 实践操作:组织学员进行气象观测、天气预报模型建立和实战演练,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历史天气事件和典型天气案例,培训学员的预报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

四、培训评估1. 知识考核:定期进行理论知识考核,确保学员掌握了天气预报的基本理论知识。

2. 技能考核:通过实际操作考核,评估学员的实战能力和预报准确度。

3. 综合评估:结合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结果,对学员进行综合评定,确定培训效果。

五、培训保障1. 师资保障:邀请具有丰富实战经验和教学经验的专业气象教师授课,确保培训质量。

2. 设备保障:提供先进的气象观测仪器和模拟预报软件,保障学员的实践操作。

3. 环境保障: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确保学员能够专心学习和实践。

六、总结通过天气预报技术培训,学员将能够全面掌握天气预报的基本知识和实战技能,提高预报准确度和预警发布效率,为社会公众和相关部门提供更加准确、及时的天气信息,为应对各类天气灾害提供有力支持。

气象员岗前理论培训计划

气象员岗前理论培训计划

1.行业规章、规范、标准(7月8日-7月20日)
c 《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
2000年7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 员会令第288号公布 根据2001年7月27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修 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的决定》第一次修订 根据2007年 10月18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 则〉的决定》第二次修订。
2.了解有关民用航空知识(7月21日-7月31日)
a 国际民航组织概况:
国际民航组织(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前身为根据 1919年《巴黎公约》成立的空中航行国际委员会(ICAO),是联合国负 责国际民航事务的专门机构,其前身是根据1919年《巴黎公约》成立 的“空中航行国际委员会(ICAN)”。52个国家于1944年11月1日至 12月7日参加了在芝加哥召开的国际会议,签订了《国际民用航空公约》 (通称《芝加哥公约》),按照公约规定成立了临时国际民航组(PICAO)。
三、培训目标
1、掌握航空气象预报、观测工作程序及了解相关的气象机修知识; 2、能独立进行高空、地面天气图及各类辅助资料的分析; 3、能制作区域预报和机场预报; 4、能独立制作重要气象情报、低空气象情报、机场警报、风切变警报; 5、能利用民航气象业务熊进行资料的检索与使用; 6、能独立制作飞行气象文件,为航空用户提供咨询、讲解等气象服务; 7、能准确观测,正确记录各类航空气象要素; 8、按固定格式,规定时间制作例行、特殊天气报告; 9、能熟练利用计算机编发报和查询数据,并能利用计算机制作气象观测月总簿和年总簿; 10、能完成各类气压仪的安装调试; 11、能看懂现用设备框图,能正确、熟练使用观测仪器,简单维护常规仪器。

气象观测岗前培训计划

气象观测岗前培训计划

气象观测岗前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为了提高气象观测岗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技能水平,提高气象观测岗的观测质量和准确性,培养合格的气象观测岗人员。

二、培训对象本次培训对象为即将成为气象观测岗的新员工,以及需要接受再培训的现有员工。

三、培训内容1. 气象知识(1)气象学基础知识:气象学的定义、研究对象、气象要素、气象观测方法等。

(2)天气变化规律:了解天气形成的基本规律,掌握天气变化的规律。

(3)气象观测要点:掌握重要气象要素的观测方法和要点,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速和风向等。

(4)气象预报知识:了解气象预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气象预报的基本技巧。

2. 观测仪器使用(1)温度计的使用: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湿度计的使用:掌握湿度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气压计的使用:掌握气压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4)风速计和风向计的使用:掌握风速计和风向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观测技能(1)学习气象观测的基本步骤和流程。

(2)了解气象观测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错误,掌握纠正错误的方法。

(3)学习气象观测的数据记录方法,掌握数据的准确记录和整理技巧。

4. 安全知识(1)了解气象观测中的安全风险和预防措施。

(2)学习气象观测岗的安全操作规程和紧急处理程序。

5. 专业素养(1)培养观测岗人员的责任心和细心程度,提高观测岗的整体观测质量。

(2)学习如何与其他部门和相关人员协同合作,共同完成气象观测任务。

6. 实操训练通过模拟气象观测场景,让学员亲自操作气象观测仪器并进行气象观测,加强实际操作能力。

四、培训方式1. 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授和图文并茂的教学材料,传授相关的气象知识和观测技能。

2. 实操训练:通过模拟气象观测环境,让学员亲自动手操作气象观测仪器,进行实际气象观测,加强实操能力。

3. 交流研讨:组织学员进行讨论和经验分享,鼓励学员在观测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4. 案例分析:通过气象观测实际案例的分析,帮助学员理解气象观测中的要点和关键环节。

2024年气象培训计划表

2024年气象培训计划表

2024年气象培训计划表一、培训目的1. 培养气象专业人才,满足我国各行业发展对气象人才的需求。

2. 提高气象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复杂气象条件下的工作挑战。

二、培训对象1. 气象工作者2. 气象学生3. 其他相关从业人员三、培训方式1. 传统面对面授课2. 在线视频培训3. 实地考察实践4. 研讨会和讲座5. 案例分析和实验实习四、培训内容1. 基础气象知识温度、湿度、气压、气象仪器等基础知识2. 气象观测和预报各种气象观测技术和预报方法3. 气象灾害预警台风、暴雨、雪灾、霜冻等气象灾害的预警和防护措施4. 气象环境监测大气污染、气候变化等环境监测技术5. 气象数据处理与分析气象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方法6. 气象仪器使用和维护天气雷达、探空仪、卫星遥感仪器等气象仪器的使用和维护7. 气象信息服务与科普气象服务的意义和方法,气象科普知识的普及五、培训时间和地点1. 周末培训班:安排在周末举行,方便已经参加工作的气象人才参加。

2. 寒暑假集中培训:在寒暑假期间举办,为气象学生提供学习机会。

六、培训计划1. 一月份主题:基础气象知识培训内容:温度、湿度、气压等基础气象知识的讲解和实践操作形式:面对面授课+实验操作时间:每周末上课,连续4周地点:气象学院实验室2. 二月份主题:气象观测和预报技术内容:各种气象观测技术和预报方法的介绍和实践操作形式:在线视频培训+实地考察时间:每周六上课,连续3周+实地考察1周地点:在线+当地气象观测站3. 三月份主题:气象灾害预警和防护内容:台风、暴雨、雪灾等气象灾害的预警和防护措施形式:研讨会和讲座+实地考察时间:研讨会每周四举行一次,连续4周+实地考察1周地点:气象学院会议室+当地灾害防护基地4. 四月份主题:气象环境监测与数据处理内容:大气污染、气候变化等环境监测技术和数据处理分析方法形式:面对面授课+实验实习时间:每周末上课,连续4周+实验实习2周地点:气象学院实验室+当地环境监测中心5. 五月份主题:气象仪器使用和维护内容:天气雷达、探空仪、卫星遥感仪器等气象仪器的使用和维护方法形式:在线视频培训+实地操作时间:每周六上课,连续3周+实地操作1周地点:在线+气象学院实验室6. 六月份主题:气象信息服务与科普内容:气象服务的意义和方法,气象科普知识的普及形式:研讨会和讲座+实践演练时间:研讨会每周四举行一次,连续4周+实践演练2周地点:气象学院会议室+社区学校七、培训师资力量1. 国家气象局专家教授2. 气象学院教授3. 气象从业专家八、培训效果评估1. 培训后定期组织专业考试,考核学员的学习成果2. 培训结束后,对学员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培训效果和需求九、培训资金支持1. 国家气象局和气象学院提供资金支持2. 气象相关企业和单位提供赞助支持十、培训成果1. 提升了气象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能力2. 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气象专业人才3. 推动了气象行业的进步和发展十一、培训后续1. 每年定期举办气象专业知识更新培训2. 定期举办气象交流会议和学术研讨会以上是2024年气象培训计划表,希望通过这些培训可以为我国气象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气象员候选人培训计划

气象员候选人培训计划

气象员候选人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本培训计划旨在为气象员候选人提供全面的气象知识和技能培训,使其具备独立开展气象观测和预报工作的能力,具备扎实的气象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以及独立分析和预测气象变化的能力,最终达到提高气象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的目标。

二、培训内容1. 气象理论知识培训包括大气环境、气象要素、气象规律、气象学理论等相关气象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天气的成因和演变规律等。

2. 气象仪器使用培训包括气象观测仪器的使用方法、日常维护和保养等。

3. 气象观测技能培训包括气象观测标准操作流程、气象观测数据的采集和记录等。

4. 气象预报技能培训包括天气形势分析、天气预报方法和技巧、气象资料的分析和利用等。

5. 气象预警与服务技能培训包括气象灾害的预警规则、应急处理流程、气象服务的要求和标准等。

6. 气象科普知识培训包括气象专业知识的普及、气象科普宣传方式和方法等。

7. 其他相关培训如数据信息管理、气象服务流程等。

三、培训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专业讲师进行理论知识的系统讲解和传授,帮助培训学员建立完整、系统、深入的气象基础知识体系。

2. 实践操作组织培训学员参与现场气象观测、天气预报、数据分析等实际操作,增强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能。

3. 案例分析通过真实的气象案例分析、模拟实验、讨论等方式,培养学员独立分析气象变化和处理突发气象事件的能力。

4. 讲座和研讨邀请相关专家进行气象讲座和专题研讨,深入探讨气象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帮助培训学员不断提升专业水平。

四、培训周期和方式1. 培训周期根据候选人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培训周期为三个月,每周5天,每天6小时的培训时间。

2. 培训方式采用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培训主要是理论知识的讲解和授课,分散培训主要是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

五、培训评估方式1. 日常考核培训期间将进行日常考核,包括理论知识考核、实操技能考核等,以确保学员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天气预报人员培训与发展管理制度

天气预报人员培训与发展管理制度

天气预报人员培训与发展管理制度一、培训概述随着气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天气预报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天气预报人员的培训与发展管理成为确保气象预报质量和提高服务水平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天气预报人员培训与发展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

二、培训内容1. 气象基础知识培训为了确保天气预报人员具备扎实的气象基础知识,培训内容将包括气象学原理、天气现象解读、常用气象仪器的使用与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系统的学习,天气预报人员将提高对气象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为准确预报提供必要的支持。

2. 预报技巧培训在天气预报工作中,精准的预报技巧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培训将注重对天气现象的判断和预测技巧的培养。

包括天气图解读、预报模型运用、气象雷达的使用等方面的内容,提高天气预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3. 通信与信息技术培训现代通信及信息技术在天气预报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培训将加强对通信技术的学习,包括无线电通信、卫星通信和互联网技术等。

同时,还将介绍现代信息技术在天气数据收集、处理和传输方面的应用,提高天气预报人员的信息处理能力。

三、培训方法1. 理论课程通过专业讲师授课,结合教材、案例分析等,系统地传授气象知识和技能,丰富学员的理论知识储备。

课程结束后进行考核,评估学员的学习成果。

2. 实践训练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通过模拟气象预报场景、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员更好地掌握预报技巧和信息处理能力。

3. 实习实训将学员派往气象局或相关气象单位进行实习实训,配合实际工作,锻炼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作经验。

四、发展管理制度1. 岗位晋升根据天气预报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能力发展,建立合理的岗位晋升机制。

通过考核评定,评估预报人员的工作质量和专业水平,有针对性地进行晋升和奖励。

2. 继续教育为了保持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跟踪气象技术的发展,建立继续教育制度。

鼓励天气预报人员参加培训、学术交流和专业考试,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3. 学术研究支持鼓励天气预报人员积极参与学术研究,推动气象科学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天气培训教学大纲一、培训目标通过复习式的教学,回顾和加深理解天气学基本原理,掌握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的主要特点,熟知影响我国天气的大气环流形势,了解我国典型的天气过程。

二、课时安排共28学时,24学时授课,4学时考核。

三、先修课程气象学;天气学原理;中国天气过程;动力气象;天气分析。

四、基本要求1.掌握大气环流、尤其是东亚地区大气环流基本特征;2.掌握影响我国的西风带天气系统及其特征、演变;3.掌握影响我国的热带、副热带地区天气系统及其特征、演变;4.理解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过程特征与演变;5.了解季风概念和东亚夏季风的特点、成因和天气特点。

五、培训内容与培训要求第一章大气环流 3学时培训内容:大气环流和热力环流;三圈环流;对流层大气高低中层主要天气系统特征;高空急流。

培训要求:理解大气环流的概念,理解热力环流的原理,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原理和科学假设;了解极地环流的状况,理解极涡与我国寒潮的关系;掌握冬/夏季全球平均纬向风分量和经向风分量分布;掌握大气活动中心的概念;掌握对流层和平流层各个层次大气环流的状况;掌握高空急流的概念,理解各高空急流形成原理,理解高空急流对降水的影响。

第二章锋面 3学时培训内容:气团和锋面;锋生;我国主要的锋生带。

培训要求:理解气团的概念和气团的分类;掌握锋面、锋区和锋线的概念,掌握锋面的热力分类,掌握锋面附近气压场、温度场和风场的特征;了解各类锋面可能带来的天气现象,特别是降水的特征;掌握锋生的概念,理解锋生公式的意义;了解气团、锋、锋面气旋、急流之间的相互联系;掌握我国主要锋生带。

第三章西风带扰动 3学时培训内容:气旋和反气旋;锋面气旋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天气特征;长波、阻塞高压和切断低压。

培训要求:理解温带气旋和温带反气旋的概念以及分类方法;理解温带气旋/反气旋生成的动力、热力因子,理解温带气旋/反气旋三维结构,理解温带气旋/反气旋发展的过程特征,了解影响我国锋面气旋的移动路径;理解长波概念及其变化特征,理解阻塞高压和切断低压概念,理解阻塞高压和切断低压建立过程的环流特征。

第四章寒潮天气 2学时培训内容:寒潮及强度划分;冷空气源地和南下路径;寒潮爆发需具备的基本条件;中国主要寒潮天气系统。

培训要求:理解寒潮的概念,了解强度划分和天气特点;了解寒潮爆发路径,掌握影响我国的主要寒潮爆发条件和天气过程;掌握寒潮天气系统演变特征,理解知寒潮爆发关键区的作用。

第五章降水天气 4学时培训内容:降水的基本原理和暴雨形成的基本条件;水汽方程和降水率;大范围降水的环流特征;中国主要几种降水天气过程;各种尺度的天气系统及其在降水中的作用;中国典型暴雨过程。

培训要求:理解降水形成条件;掌握大范围降水的高低空环流特征;理解暴雨的形成、加强的条件;理解低空急流、切变线、西南涡等系统对暴雨所起的作用;理解中国的主要暴雨类型及其各个类型的特征。

第六章对流性天气 3学时培训内容:一般雷暴与强风暴的结构;雷暴天气;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及基本特征。

培训要求:掌握中尺度概念,了解中尺度系统的特征和分类;理解风暴单体生命史特征,理解有利于对流性天气形成、风暴发展的环境条件;理解中尺度对流复合体的概念,了解其特征;了解超级单体风暴的动力学特征;理解一般对流系统和强对流系统产生条件、结构和出现天气现象的差异;理解持续性暴雨同强对流天气形成条件的差异。

第七章热带和副热带地区天气系统 4学时培训内容:热带地区气象要素水平分布特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热带气旋和台风;赤道辐合带;南亚高压;东风波。

培训要求:掌握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活动规律及对我国的天气影响;了解南亚高压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区别;掌握热带辐合带、东风波的概念;掌握热带气旋的分类标准;掌握热带气旋的结构和天气特征;了解台风发生发展机制;熟悉我国境内台风活动规律和移动路径;了解各类台风路径形势特点。

第八章东亚季风 2学时培训内容:东亚季风环流及其特点;东亚夏季风的成因和天气特点。

培训要求:了解季风的概念,了解其形成机制,了解东亚夏季风和南亚夏季风的差异,了解东亚夏季风的热带季风和副热带季风两个分量的特性,掌握东亚夏季风的主要组成成员。

六、考核方式随堂提问;闭卷笔试。

七、教材和主要参考书教材:朱乾根,林锦瑞,寿绍文,唐东昇,《天气学原理与方法》,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

参考书:1.伍荣生等,《现代天气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张元箴,《天气学教程》,北京:气象出版社,1992。

3.钱维宏,《天气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陶诗言,“临近预报和超短时预报方法”,《天气学的新进展》,北京:气象出版社,1986。

天气分析培训教学大纲一、培训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对和其它图表的手工绘制,熟悉、掌握短期、短时天气预报业务中常用地面、高空天气图的分析方法,理解辅助天气图表的分析与应用,掌握强对流天气的潜势分析,学会准确地分析环流形势、天气影响系统和和天气过程;理解天气现象发生的原因,巩固和加深对天气学原理等知识的理解和以及在天气分析中应用。

二、课时安排共100学时,36学时授课,56学时实习,8学时考核。

三、先修课程气象学;动力气象;大气探测。

四、基本要求1.熟悉各种基本天气图表和天气符号;2.掌握高空、地面及辅助图表的分析原则和方法3.掌握锋面分析的方法4.掌握强对流分析方法五、培训内容和培训要求第一章基本天气图分析 8学时培训内容:天气图底图;地面天气图分析;高空天气图分析;气压系统结构的综合分析。

培训要求:熟悉天气图底的投影及比例尺,常用的天气图底图;掌握地面天气图的填写格式;掌握地面天气图的分析项目及技术规定,掌握地面高/低压中心的定位分析;掌握等压面图的概念,等压面图的填写格式;掌握等压面图的分析分析项目和技术规定,掌握槽、切变线、高空急流的分析,掌握短波、长波系统的识别;理解气压系统的空间配置,包括气压系统的静力结构和动力结构。

第二章辅助天气图分析 8学时培训内容:剖面图分析;温熵图(TLOGP)分析;单站高空风图分析.培训要求:掌握空间垂直、时间垂直剖面图的主要分析内容(温度、温度露点差、假相当位温、风等);掌握温熵图、单站高空风图的分析项目,理解不同类型云及不稳定层结的分析,理解逆温层的分析,理解对流层顶的定位分析;第三章锋面分析 8学时培训内容:锋的类型;各类锋面附近气象要素分布、云系和天气;锋生(增强)和锋消(亡);我国锋面活动的特点;锋面分析的基本原则;我国有特色的锋面及其分析;地形对锋面和温压风场的影响。

培训要求:理解锋附近气象要素分布特点及其所对应的天气;掌握锋面分析的原则、方法及确定锋面的依据和应注意的问题;了解我国锋面活动的特点;了解我国有特色的锋面及其分析。

第四章中尺度分析 8学时培训内容:强对流分析方法;培训要求:掌握强对流分析的基本规范、原则和方法;理解分析内容的气象原理。

第五章低纬热带地区天气分析 2学时培训内容:热带天气分析方法的特点;热带天气分析的资料;热带天气分析的业务和方法;热带天气分析;流线和等风速线的分析。

培训要求:了解热带天气资料的来源、鉴定和基本资料的代表性;了解热带天气分析业务和方法;掌握流场的基本形式,了解流线分析方法;掌握等风速线的概念和分析方法。

第六章高原地区天气分析 2学时培训内容:高原地区地面天气图的分析;高原地区高空天气图的分析;青藏高原上的锋面。

培训要求:掌握高原上地面和高空图的分析;掌握高原上的冷锋、暖锋、高原东侧准静止锋的分析。

第七章天气分析实习 56学时实习内容:天气图、辅助天气图基础分析;寒潮天气过程分析;台风天气过程分析;沙尘暴天气过程分析;华南暴雨天气过程分析;江淮梅雨天气过程分析;东北暴雨天气过程分析;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分析;中尺度分析。

实习要求:准确分析各类种天气过程中的环流形势、影响系统,理解和掌握天气过程发生、发展的其成因。

六、考核方式手工分析天气图;分析TLOGP图;中尺度分析。

七、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1.熊秋芬等编著,《天气分析和锋面分析讲义》,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2009;2.熊秋芬等编著,《强天气预报员培训手册》,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2010;3.章丽娜编著,《大气不稳定与对流》,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2010。

参考书:寿绍文编著,《天气学分析》,气象出版社,2006。

天气预报工作平台(MICAPS3)培训教学大纲一、培训目标通过系统学习MICAPS3系统的特点、功能、操作等,使学员充分理解、掌握和熟练应用MICAPS3系统。

二、课时安排共36学时,24学时授课,12学时实习(随堂)。

三、先修课程气象学;天气学原理;天气分析;windows操作系统。

四、基本要求1.理解micaps3系统的各项主要功能;2.掌握micaps3系统的使用。

五、培训内容与培训要求第一章 MICAPS3的数据结构和系统安装 4学时培训内容:MICAPS3系统的数据结构;MICAPS3系统的结构与特点;MICAPS3系统安装;MICAPS V3.0系统的综合图安装步骤;MICAPS3系统的目录结构。

培训要求:掌握中短期预报所用的主要数据;了解micaps3系统结构;掌握micaps3系统安装;了解micaps3系统的目录。

第二章 MICAPS3系统主窗口与系统配置 2学时培训内容:主窗口部件及功能简介;菜单及功能简介;工具栏及功能简介;系统配置;格点资料等值线显示配置;地面综合观测填图显示配置;离散点资料显示配置。

培训要求:了解micaps3主窗口的各个部件及其功能;了解有关micaps3系统的基本设置方法。

第三章资料检索 3学时培训内容:文件名检索;综合图检索;菜单检索;参数检索;翻页检索;动画;Internet和FTP服务器资料检索。

培训要求:了解Internet和FTP服务器资料检索;掌握其余的检索方法,了解检索设置。

第四章图形显示设置 6学时培训内容:图层属性与设置;地面观测资料的显示与设置;高空观测填图的显示与设置;TLOGP图的显示与设置;探空资料的空间、时间剖面图显示与设置;卫星资料的显示与设置;雷达资料的显示与设置;数值预报产品的显示与设置;其它数据的显示与设置;基础地理信息显示与设置。

培训要求:掌握地面观测资料、高空观测填图、TLOGP图、探空资料的空间、时间剖面图、卫星资料、雷达资料、数值预报产品等的显示与设置;了解其它数据、基础地理信息的显示与设置。

第五章底图操作与图层编辑 4学时培训内容:显示设置窗口的操作;底图的缩放、漫游、还原、定位等操作;等值线的编辑修改工具及操作;天气系统、天气符号、天气区的分析工具及操作;城市预报的编辑修改工具与操作;编辑结果的保存。

培训要求:掌握底图的操作;了解精细化预报编辑功能;掌握其它编辑功能;掌握编辑结果的保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